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19中德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9/04/19 13:57:42
导读: 2019年4月17日,中德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学术交流,推动食品安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主办了“2019年中德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Anderas Hensel教授、Carsten Fauhl-Hassek 教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峰研究员、吴亚君研究员、马强研究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兵研究员、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岳振峰研究员等业内资深专家围绕食品安全前沿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供了国际性的交流平台。此次会议共吸引了食品安全检测相关领域工作者200余人。

 

1.jpg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2.jpg

研讨会现场

一、开幕式

1.中方领导致辞

图片1.jpg

张立书记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张立书记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德国联邦评估所所长Andreas教授以及国内同行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德国联邦评估所及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悠久历史、科研实力与工作方向。张书记指出两家研究机构自2009年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已开展了一系列技术交流工作,而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开启了合作新篇章,祝愿双方在已奠定的基础上,继续精诚合作,相向而行,为中德、中欧的食品安全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2. 德方领导致辞

图片2.jpg

 Andreas Hensel所长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German 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 Andreas Hensel (泰山)所长致辞,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此次中德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讨会,期待与中国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他还介绍了德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方向,强调安全性与法规标准的协调统一对全球食品贸易至关重要,并表达对中德双方合作的愿望及设想。

二、大会报告

图片3(1).jpg

Andreas Hensel 教授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

报告题目:1.《 Food and Feed Safety System in the EU and Germany》

2.《Standardization and Harmonization- Prerequisite for Feed & Food Safety in Global Trading》

报告一中,Andreas教授着重介绍欧盟及德国的食品、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科学的风险分析框架不仅对潜在食品及饲料安全问题履行筛查职能,并在实力强大的国际联合参比实验室(EURLs,NRLs)技术支撑的基础上,构建及时、快速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RASFF)及追溯召回体系,最大程度地保障食品安全。Hensel教授也介绍了德国风险联邦研究所(BfR)科研实力、承担的工作及合作机构。

 报告二中,Andreas教授强调标准化及协同化对全球食品饲料安全贸易的重要性,并指出没有标准就没有市场。以最高农药残留量MRLs 为例,阐述标准制定前应先了解标准针对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以综合考量风险评估。以德国大肠杆菌爆发最终溯源至来自埃及的芽苗种为例,启示大家可追溯性对制定食品安全应急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教授还对未来国际化、全球化合作的深化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再次强调了标准化、协同化的重要性。

张.jpg

张峰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报告题目:《食品安全:质谱检测新技术》

报告中,张峰在阐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食品安全检测中以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准确度和高分辨率著称的质谱技术,由于常规质谱方法溶剂消耗量大、前处理耗时长、步骤繁琐的问题,其团队开发新型方法以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报告介绍了张峰团队在质谱新技术开发及应用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其中包括(1)食品安全质谱联用技术,例如基于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FE-SFC- MS/MS)开发的残留溶剂低、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的绿色安全无污染前处理技术;应用离子色谱串联脉冲安培以及质谱技术(IC-PAD/MS/MS)对多糖中单糖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应用离子淌度技术对瘦肉精进行分析显著提高目标化合物选择性并明显降低基质噪音。(2)食品安全质谱鉴别技术,如基于标志碎片扫描的质谱筛查技术应用于兽药类、添加剂类筛查。(3)食品安全质谱离子源技术,如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技术(DART-MS)用于筛查和定量葡萄酒中的残留农药等。(4)食品安全质谱成像技术,应用于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分析以控制储藏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等。报告中张峰还对今后食安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指出了实用、便携、多功能、快速、绿色、智能及实时在线技术将成为发展的必然。

C.jpg

Carsten Fauhl-Hassek 教授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

报告题目:《Non-targeted Analysis in Food Authentication - Searching the Unknown》

食品掺假或食品真实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而外源性材料的添加由于其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则要求我们格外关注,Carsten教授在报告中如此强调。为了应对这一风险Carsten教授团队也做了许多相关工作,如采用非靶标方法对未知添加物进行筛查的方法研究,以及建立食品指纹图谱,这些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辣椒粉中SiO的掺假鉴别等,但缺乏可接受的公认的验证方法以及联合应用数据库解决方案是这一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 

邵.jpg

邵兵研究员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报告题目:《苯二氮唑类药物氯消毒副反应研究》

邵兵的报告围绕着氯消毒副产物的表征以及副产物在饮用水中的暴露水平及毒理效应。报告向大家分享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1)地西泮及其消毒副产物在水源水和饮用水中普遍存在,(2)苯二氮唑类药物消毒副产物的预测毒性与原型药物相当,(3)地西泮消毒副产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斑马鱼头部和神经系统,(4)其他苯二氮唑消毒副产物合成和核磁表征,(5)苯二氮唑药物消毒副产物的毒理学效应、环境存在水平、婴幼儿健康影响。

吴1.jpg

吴亚君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报告题目:《食品真实性检测方法和面对的挑战》

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多以及食品产业的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产业链的复杂程度与潜在风险,进而给食品真实性的检测问题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吴亚君博士在报告中集中阐述以下几点:(1)食品真实性保障需要严格的法制管理,即真实的标签标识、科学的产品认证、完整的追溯体系以及严厉的刑罚。(2)食品真实性保障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方面基于分析技术的保障体系,例如国家标准体系、分析方法技术储备、国家或地方抽检计划等;另一方面基于追溯技术的保障体系,如认证体系(PDO,PGI)、物联网、区块链、品牌战略等。最后吴博士以乳品真实性、冲调饮品二代测序以及蜂花粉功能评价为例,结合具体的分析检测技术进行讲解。 

岳.jpg

岳振峰研究员 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报告题目:《食品中多类兽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岳振峰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多类兽药残留检测的特点与难点,比如不同类别兽残化学性质差异大难以同时提取及检测、限量标准差异大、样品基质种类多等等,并指出了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即方法重复性、精密度及回收率很难同时达标,最后就多类兽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大家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建议意见,对于定量方法验证时灵敏度、特异性、稳健性要求应与传统定量方法一致,但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要求可适当降低,最终检测结果采用回收率校正。对于筛选方法应至少验证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健性,而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建议参考SANTE/11813/2017执行。

S.jpg

Simon Hird首席科学家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REIMS LiveID: An Emerging Testing Solution to Safeguard the Food Supply Chain》

此次报告从技术、软件、食品真实性检测以及食品品质和安全性检测等方面向大家介绍REIMS Live ID的原理、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应用研究,例如鉴别鱼肉种类、鉴别公猪膻味以及促生长剂莱克多巴胺等。

12.jpg

马强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报告题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

 食品接触材料门类复杂、品种繁多、功能各异、材质多样,除了其自身的安全性外,随着与食品接触程度不同、周期长短、周边环境差异等变化其安全性风险也随之不同,因此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系统的监管领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马强博士在此次报告中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绿色前处理技术、快速检测技术、高通量筛查技术三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了介绍,并将团队的最新工作进行了分享。例如建立了一种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迁移量的分析方法,多靶标高通量筛查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相关检测。

13.jpg

鲍蕾研究员 雀巢中国食品安全研究院

报告题目:《通过创新分析技术促进食品原材料的安全》

鲍蕾博士此次向大家介绍了站在食品企业的角度如何通过各种检测技术来促进食品原材料的安全问题。指出了食品企业应关注采用新型的微生物、体外、细胞等毒理学自动化检测技术进行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估,采用温和技术来控制病原菌,采用多组学技术对产品中的生物活性污染物质进行快速检测,采用各种分析检测技术对病原污染物进行鉴定,最后绿色环境包装技术也是非常重要并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  

颊.jpg

颊征伟首席应用科学家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Target Metabolic Screening Approach to Support the Study of Food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

报告中,颊征伟介绍新开发的食品及生物代谢组学的靶向筛查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及成果,包括肉碱、氨基酸、脂肪酸以及脂质、蛋白等组分的检测鉴定方法。

15.jpg

会议现场答疑交流

16.jpg会议现场答疑交流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牛亚伟

总阅读量 9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