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侯建国任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8/03/28 14:55:01
导读: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会议,与新履职的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侯建国,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杰,副院长丁仲礼分别交流了参加“两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受和思考。

  北京3月27日电 据中科院网站消息,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会议,与新履职的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侯建国,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杰,副院长丁仲礼分别交流了参加“两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受和思考。简历显示,侯建国此前担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侯建国同志简历

  侯建国,男,汉族,1959年10月生,籍贯福建福清,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0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校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2017年5月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1976—1978年 福建省福清县轻工机械厂工作

  1978—1982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晶体专业学习

  1982—198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物理中心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9—1991年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1—1993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1995年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5—199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教师

  1995—199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副主任

  1997—199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成分分析中心主任

  1999—2000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中心主任

  2000—200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03.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2008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8—201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2015—2016年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6—2017年6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

  2017年6月—2018年3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2018年3月—,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显示,侯建国长期从事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利用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单分子特征和操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单分子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理论和实验上的重要贡献。在Nature、Science、J.of Amer.Chem.Soc.、Phys.Rev.lett.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

  侯建国主要学术成就有:

  1、对非晶半导体/金属膜中的晶化进行了分形研究。对各种条件下分形晶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研究,在大量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晶化自组织生长模型,这些工作是该领域早期重要研究工作之一,为理解复杂的分形晶化现象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中科院1997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2、发展了一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确定固体表面分子吸附取向的方法。他与合作者通过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及其谱学方法并结合理论模拟,确定了 C60单分子在Si表面的吸附取向。该项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杂志《物理学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美国物理学会在其物理新闻图片网上发布了题为“Buckyball Orientation”(足球烯分子取向)的新闻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并被科技部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研究进展新闻。

  3、分子内部结构的直接观测: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的单分子图象,并发现二维单分子阵列的新的取向畴结构。他与合作者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有效隔绝了衬底与C60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率的C60单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该工作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被《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为“构思巧妙,实验严谨的研究工作”,并被两院院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4、通过单分子选键化学实现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他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对PcCu进行“分子手术”,呈现出近藤(Kondo)效应。该工作发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这一工作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对单个分子的原位选键化学操纵实现了对分子电子态和自旋态的调控,对于单分子操纵和分子尺度上量子态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研究成果还被两院院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用户头像

作者:阳离子

总阅读量 29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