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创建军民深度融合的西安模式 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8/03/02 10:03:44
导读: 西安,这座军工实力雄厚的城市,如今不仅拥有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优势军工主导产业,“军转民”、“民参军”也逐渐形成了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发展格局,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的“西安模式”正在加速成型。

  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的“西安模式”正在加速成型。

  漫画中国/东方IC

  春节期间一部《红海行动》在全国燃爆,热爱军事的影迷们更是从影片中领略到了无人机在现代战场上的风采。我市的潘祈帆是一名90后小伙子,受到不少军迷们的询问,因为他的公司曾参与了我军几款无人机的研发工作。“不能泄密是前提,但无人机作战的基本原理还是能给朋友们分享的。”

  我市80后的女创业者刘晓雅则早在2015年的九三阅兵时便激动地拍下阅兵视频发了朋友圈:“我们做的,我骄傲。”她作为联合创始人的诺维北斗,早已成为我市“民参军”企业的代表之一。

  西安,这座军工实力雄厚的城市,如今不仅拥有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优势军工主导产业,“军转民”、“民参军”也逐渐形成了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发展格局,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的“西安模式”正在加速成型。

  随着西安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深化军民融合,辐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以西安为中心、横贯关中平原的军民融合产业带,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西安的新使命,也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方向。

  勇担国家使命 军民融合的西安实践

  早在2015年,西安就成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这为我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相关重点任务就包括以特色产业基地(园区)为平台,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

  肩负着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使命,西安的确有着自身的先天优势。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就认为“建设军民融合创新高地”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一大亮点。因为从发展基础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聚集度高,科教资源、军工科技等位居全国前列,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而西安更是其中的龙头。

  综观西安发展的诸多重大机遇,军民融合是国家赋予西安最鲜明的改革试验任务。我市要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服务体系、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西安模式”,加快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示范城市。为不辱使命,将先天优势转化为现实动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示范城市。

  为统筹我市军民融合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我市成立了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常设办事机构。并出台了《西安市军民融合产业标准化项目扶持管理办法》、《西安市军工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开展与本地军工企业、科研院所的干部交流。事实证明,人才的互动促进了信息交流、资源融合和项目合作,为全市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为鼓励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在空间承载上,我市构建以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经开区军民融合装备制造园、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等为基础的“两园四基地”。在公共服务上,西安科技大市场搭建了军民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汇聚了各类军工和国防类科技资源,吸收“军转民”“民参军”等企业超过350家,吸纳数以百计的科研院所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积极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和协同配套。在政府综合配套支持上,我市试行军品研制生产单位政策普惠,帮助“民参军”企业申请预研资金、科研经费,以及技术改造等优惠政策。

  经过全市共同努力,西安军民融合在体制机制、承载空间、公共服务、政府配套和主体活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优化。在军民深度融合的多个领域寻求重点突破,培育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龙头工程、创新示范企业和新兴产业。

  发挥三大基地优势 军民融合引领大西安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盘点西安在军民融合行业中的产业亮点,西安依托西安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优势,不断深化军转民与民参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功能日渐完善,带动作用愈发明显,基本形成了“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的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创新引领着大西安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据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我市民参军企业达到400家,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在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工业领域,我市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壮大,汽车产业迈入千亿级。百亿级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1家。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3167.7亿元、增长20.6%。我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通过国家评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已经获批。特别是在航空制造业领域,我市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新舟系列飞机、无人机等整机制造;在航天领域,将加紧实施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测控等重大项目;在兵器领域,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在电子信息领域,将重点发展通信、集成电路等产业;在船舶领域,将重点发展水中兵器、舰船动力等产业;在核技术领域,将重点发展民用核技术、核燃料、核电设备等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等为主的万亿级先进制造业正在积极构建。

  我市提出的重点打造“3+1”万亿级支柱性产业,除上述万亿级先进制造业,还包括“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的也正是西安的科教资源优势和国防科技产业优势。

  科教资源优势,历来是西安的重大优势,据统计陕西和西安各类科研机构达到1176家,各类高等院校116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等。其中大量为国防科工院所。国防科技产业更是西安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市已经云集军工单位超过110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行业门类齐全,基本涵盖了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信息、核技术6大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研发和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其中,航天科研生产力量占全国近1/3,航空产业资产规模、人才总量和科技成果占全国近1/4,被称为中国的“航天动力之乡”和“航空城”,拥有集科研、试验、生产于一体的完整军工产业链,具有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先天优势”。“构建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基地、公共研发平台、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多层次、全体系的创新创业载体”被写入了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大量科技创业者在西安的开放沃土上耕耘收获。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八路军”在我市蓬勃兴起,这些既是优势产业关键领域的创新方向,也正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军民融合的重点产业领域。

  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正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大西安乃至关中平原城市群追赶超越夯实产业基础。

  新使命新征程 军民融合发展的 西安模式正在推向深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统筹推进军工、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做大做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要打造以西安为中心、横贯关中平原的军民融合产业带,先要做强自身。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扛在肩上的西安,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上加快了脚步。

  前不久,《西安市军民融合补短板促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从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军转民”步伐、支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培育军民融合人才等9个方面发力。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两区”建设。聚焦统筹科技资源、深化军民融合两大改革任务,坚持复制推广改革经验与深化提升创新成果同步推进,体现西安特色,形成“西安模式”,2018年我市将积极拓展科技大市场功能,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改革经验,实现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 850亿元,就地转化率超过30%,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以上的目标。同时,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和运营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建好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运营平台和中国(西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保护中心。推动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军工科研院所事转企改革,统筹抓好军民融合“两园三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标准化试点城市”。全年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以上,民参军企业数达到430家以上。支持高新区自创、自贸“双自联动”发展,打造引领创新发展、支撑开放合作的“双示范”样板区。

  为实现这一系列目标,我市计划在金融服务领域,围绕打造丝路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建设科技、文化、军民融合3个金融示范区的建设,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等基金,吸引更多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高层次金融人才向西安聚集。在空间聚集上,坚持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重点围绕硬科技、文化旅游、军民融合等优势资源,重点加快建设50个左右特色小镇。在产业规划上,推动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支持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大数据等新产业聚集发展。

  深化军转民民参军,发展五大产业,搭建军民深度融合新平台,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建立多层次对接协调机制,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路径……

  面对国家赋予西安的新使命,如今的西安已经在新的征程上,奋力奔跑,勇敢前行!

[来源:西安日报]

标签: 军民融合西安
用户头像

作者:阳离子

总阅读量 29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