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科研界收入不平等加剧, 基层科研人路在何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6/09/28 09:25:13
导读: 社会的贫富分化正在入侵科研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高校竞相砸钱争抢顶尖学者,而大多数底层科研人员却经费短缺、生活拮据。学术界巨大薪资差异,已经开始逼迫有才华的年轻人离开学术圈,另谋出路。

  社会的贫富分化正在入侵科研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高校竞相砸钱争抢顶尖学者,而大多数底层科研人员却经费短缺、生活拮据。学术界巨大薪资差异,已经开始逼迫有才华的年轻人离开学术圈,另谋出路。

  撰文 Corie Lok

  编译 徐寒易 张士超

  学术界也存在贫富分化的现象。

  以加州大学为例,2015年,该校29个医学研究者一共收入1百万美金,也就是差不多平均每人收入3.4万美金。但在同样的机构里,至少有10个非医学工作者每人的收入是40万美金,是前者的13倍!而与此同时,加州大学数以千计的博士后年收入不到5万美金。年轻的教授收入情况要好些,但是也不及收入最高的研究者的1/4。

  加州大学并不是特例。劳动经济学家发现,在全球7个国家,精英科学家和底层科学家之间的收入差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在扩大。这个趋势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情况——中产阶级的工资停滞不前,而资产阶级的收入则飞速增长,使得社会的顶层和底层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不断加剧。

  然而,关于科学家薪资的数据十分稀少,使人难于研究学术界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不过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 Richard Freeman 表示,学术界巨大薪资差异已经开始逼迫有才华的年轻人离开学术圈另谋出路。

  《自然》(Nature)2016年的一项薪资调查的结论与此不谋而合。3600个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为科研放弃了更高的薪资;接近20%的受调查者称,他们不会建议学生从事科研的道路。

  Freeman 评论道:“学术界竞争越来越大,而酬劳却越来越少,这让收入不平等问题变得更为尖锐。”

  基尼系数与高薪科研阶层

  基尼系数是劳动经济学家研究收入差异的指标之一。基尼系数为0表示每个人的收入相等,1表示不平等达到最大——除了一个人以外所有人的收入为0。

  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经济学家 Paula Stephan 在出版于2012年的《经济学如何影响科学》(How Economics Shapes Science)一书中,计算了美国具备博士学位授予资质的机构里,科学及工程学教职员工的基尼系数。她发现,1973~2006年间,在几乎所有的学科和教职员工中,基尼系数翻了一番,而其中差异最大的当属生命科学。此后,《自然》联合 Freeman 及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助理 Zhuge Liqun 利用对近几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据,对学术界的基尼系数在这几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学术圈的基尼系数高于企业和政府。

科研界基尼系数自70年代以来一路上扬,近年稳定于较高水平

  Stephan 表示,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在美国全国科研机构的不断涌现,这些机构需要能够带来经费的研究者才能生存。因此,这些机构不得不去争夺一小撮声名远播的获奖科学家,从而哄抬了他们的薪资。“科研有风险,而且成本很高,”堪萨斯大学劳动经济学家 Donna Ginther 表示,“大学降低风险的最佳策略就是聘用已经功成名就的科学家。”

  在英国这种情况也存在。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统计,2013年,英国学术圈最高的薪资已经达到了最低薪资的7倍。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员 Ben Martin 认为,“大学所处的是全球性的市场”,因此大学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挖到最有价值的科学家,互相竞争,抬高了顶级科学家的价码。

  其他国家也会用高薪来吸引或留住明星科学家。波士顿学院的 Qi Wang 发现,在中国,有许多政府资助的项目试图通过高薪来聘用顶级学者。德国卡塞尔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者 Ulrich Teichler 表示,在德国,教授的薪资管制较严,并没有像英国或美国那么夸张,但是最近10年这些管制也有放松的趋势,许多教授利用自己的工作绩效要求加大涨薪幅度。

  基层“科研民工”

  对于位于收入底层的科研人员来说,加薪可谓遥遥无期。前博士后、现任非营利性组织 Future of Research 执行总监的 Gary McDowell 表示,科研经费越来越难申请到,科研机构就不得不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以获得最大的科研产出。科研劳动力市场利用了自愿牺牲收入换取科研事业的博士后。然而,即使是那些有幸获得助理教授职称的年轻学者,也无法就起薪讨价还价。他们只能靠争取优渥的科研启动经费才能组建自己的实验室。

  Nature 调查显示,经费和收入问题是科研人员对工作不满的主要原因。

  McDowell 表示,研究人员之所以愿意忍受较低的薪资,是因为在学术界大发现比经济收入更重要。“人们不是为了赚钱才干科研的,”他说,“我们是为着科研热情才投身于此。但是这点却被人利用了。”

  主要从事教学任务的兼职教授,薪资比助理教授乃至博士后还要低。McDowell 表示,这样的人在学术界越来越多,他们即使前途渺茫也不愿意离开学术界。

  贫富分化是好是坏?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 Julia Lane 认为,收入不平等是件好坏参半的事。顶部的高薪能够吸引更有效率的科研工作者,但是底部的低薪意味着这个行业并没有什么好前途。《自然》薪资调查中,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前景比老一辈人要惨淡的多,这一比例在北美和西欧高达70%。全世界只有略高于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里有加薪。

  Nature 调查显示,近年来有1/3以上的科研人员未享受加薪,其中欧洲的情况更为严重。

  但是薪资不平等似乎并不影响研究产出。De Fraja 对英国大学教授薪资的研究发现,教授薪资的差异和衡量科研质量的指标没有相关性,高薪精英聚集的院系也没有比其他院系高产多少。

  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可能是科研生涯的长度。如果好处被少数人占有,那么其他人不论在事业还是在收入方面都无望了,最终这些失落的人会离开学术界,“潜在的科学发现就会因此被埋没”。

  前路何方

  Freeman 表示,到底要为科研人员加多少薪水才能提高科研产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危险是,学术界的激励曲线可能已经太陡了,陡到损害了效率。”

 

  英美科研人员年收入分布

  Lane 认为,最要紧的问题是,没人清楚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最后去了哪儿,得到了什么样的薪水。纽约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事务主管 Keith Micoli 认为,缺乏这块数据的话,年轻科学家对薪资的判断就会失误。许多博士后在得知自己追寻的职位的起薪后,往往大失所望。

  因此,Micoli 建议博士后自己在这方面做一些调查,问问正在从事自己理想行业的人的收入是多少。哈佛大学博士后 Rebeccah Lijek 就是这么做的。她在去年寻找教职的过程中咨询了自己的一些人脉,了解到了建设她自己的免疫学实验室所需的起薪和科研启动资金。Lijek 认为,不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的话,在谈薪资的时候就会处于下风。

[来源:科研圈]

标签: 科研收入
用户头像

作者:叶子

总阅读量 69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