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看耶拿:如何将市场“难点”变业绩“亮点”——访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CEO Klaus Berka先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11/30 09:58:13
导读: 一头的白发,却有着年轻人一样的精气神,这是Klaus Berka先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作为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和CEO,Klaus Berka先生见证并亲身参与了耶拿从创立到如今25年的发展历程。仪器信息网编辑在BCEIA 2015期间见到了Klaus Berka先生,并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中国区总经理赵泰等陪同。

  一头的白发,却有着年轻人一样的精气神,这是Klaus Berka先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作为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耶拿)的创始人之一和CEO,Klaus Berka先生见证并亲身参与了耶拿从创立到如今25年的发展历程。

  对于耶拿在中国市场的发展,Klaus Berka先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耶拿在中国15年的成功比耶拿全球25年的成功更值得我骄傲”。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在BCEIA 2015期间见到了Klaus Berka先生,并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中国区总经理赵泰等陪同。据悉,Klaus Berka先生经常来中国,而且已经参加过多届BCEIA展会,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展出耶拿最新的产品,还可以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CEO Klaus Berka先生

  25周年发展历程回顾

  1990-2015年,耶拿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在这不短的奋斗时间里,耶拿都经历了什么,选择了什么,又坚持着什么?

  Instrument:请您介绍一下耶拿这25年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都有哪些里程碑式的事件?

  Klaus Berka:对耶拿来说,过去的25年,是不平凡的一段时间,也是非常刺激的一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1990年,耶拿正式成立,开始是做分析仪器的代理。随着代理业务的增长,公司也在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并逐渐收购了一些公司和产品,进行自主研发和生产。

  一个很好的机遇发生在1995年,那时,卡尔·蔡司公司想把分析仪器业务拆分出来,它发现耶拿是一家非常年轻、有活力的公司,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于是决定把整个分析仪器部门以220万德国马克卖给耶拿。虽然现在看来这是非常合适的一笔收购,但对当时年轻的耶拿来说却是一笔很大的资金。最终耶拿通过银行贷款完成了对卡尔·蔡司公司分析仪器部门的全方位收购,包括人员、技术、专利和生产线等,这是耶拿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从此耶拿变成德国分析仪器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2000年,耶拿正式上市,完成又一个跨越。当时耶拿融资了两千万欧元,这笔资金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耶拿也因而有足够的资金在全球建立分支机构、销售网络、市场体系,并进行新产品的研发。2001年,耶拿在中国成立了办事处,正式开始了中国市场的业务推广,并幸运地邀请到赵泰先生作为总负责人开拓中国市场,今天,中国已经成为耶拿全球最大的市场。

  2004年,耶拿推出了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这在原子吸收领域算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同时也奠定了耶拿在原子吸收领域遥遥领先的市场地位,得到更广泛用户的认可,耶拿公司也赢得更好的口碑和声誉。

  2005年,耶拿公司发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生命科学领域。我们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生命科学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耶拿成立了生命科学业务部门,并陆续收购了多家生命科学产品供应商。

  2013年,耶拿被瑞士Endress+Hauser集团(以下简称为E+H)收购。E+H是一个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收购后,耶拿变成E+H的子公司,将来也是E+H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发展中心。同时,耶拿也可以享受到母公司雄厚的资金支持,从而有更大的实力不断地进行扩展或收购。也正因为有了这样强大的资金支撑,2014年耶拿完成了对布鲁克ICP-MS产品线的收购。

  Instrument:回顾耶拿25年的发展,您认为最主要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Klaus Berka:首先,人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产品研发、市场开拓,都离不开专业、高效的团队。第二,持续创新,不断发明,对高科技公司来说,拥有独家创新技术非常重要,耶拿有很多产品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比如连续光源原子吸收,直接固体进样等等,这些产品用户只能从耶拿买到,这样我们在市场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耶拿的发展策略。

  Instrument:耶拿被瑞士E+H收购,除了寻求强大的资金支持外,还有哪些因素?加入E+H后,耶拿的战略方向是否有新的转变?

  Klaus Berka:对于这项收购,开始也许会有很多人不解,大家可能感觉两家公司没有多少共同之处,或者可以融合的地方。其实不然,对E+H来说,他们此前只有在线分析仪器,跟一些同类大集团如丹纳赫、赛默飞等相比,缺少实验室业务,而耶拿刚好可以补充这方面的需求,这就是一个契合点。

  另外,不管是在线产品还是实验室产品,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共享的,比如,耶拿公司有实验室TOC分析仪,E+H有在线TOC分析仪,用途和使用场合虽然有差别,但是仪器的原理和技术是相通的。合作之后,大家可以共享技术优势,对彼此的技术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E+H强大的收购能力还将为耶拿带来更大发展空间。E+H有很多不同类别的产品,并且还在不断开拓新的业务,收购新的产品,比如,E+H收购了美国凯撒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激光拉曼技术的企业,目前,凯撒在中国的市场拓展已经授权耶拿公司负责。这些都给耶拿公司提供了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

  虽然被E+H收购,但是耶拿的发展战略没有任何变化,仍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完善自己的产品,扩展耶拿自身的业务,这一点也得到E+H总部的全力支持。可以肯定的是,耶拿会保持长久的独立运营。

  “难点”变“亮点”

  一直以来耶拿给大家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将一个个市场难点变成了业绩亮点,比如连续光源原子吸收、生命科学领域强劲的增长等等,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收购布鲁克的ICP-MS业务之后,耶拿又将如何运作?

  Instrument: 2004年,德国耶拿推出了“连续光源”原子吸收这个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用户的接受情况怎么样?

  Klaus Berka:传统的原子吸收测定一个元素就要用一个灯,而耶拿的连续光源用一个灯即可分析多种元素,大大节省分析时间,显著提高分析效率,被称为原子吸收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对用户来说,该技术既方便又省钱,他们是很容易也很乐于接受的。

  耶拿的连续光源技术,迄今在全球仍是独此一家,这也给耶拿公司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巩固了耶拿在用户心目中技术领先者的地位,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带动了公司其他产品的发展。

  Instrument:2015年3月,耶拿在中国“重庆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项目”中,一举中标33台原子吸收光谱仪ZEEnit700P,给Q1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问,耶拿是如何在县一级农村饮用水采购这一项目中脱颖而出的?

  Klaus Berka:首先必须要有优秀的销售团队,我们在中国恰恰有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他们跟用户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当然,仅仅有这个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要有领先的技术。让用户根据自己对市场的了解、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并信任耶拿的技术、质量、售后服务,从而选择耶拿的产品。当然,价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必须让用户认为物有所值。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服务的重要性,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但是服务不到位,未能持续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使产品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这样的产品,技术质量再好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用户根本不敢大批量或者持续地购买。

  Instrument:作为一个传统的原子光谱相关仪器的生产商,耶拿近年来也大力拓展生命科学领域,先后收购了Biometra、CyBio、AJ Roboscreen、UVP等多家生命科学企业,而且近年来生命科学业务增长很快,能否介绍一下耶拿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Klaus Berka:从开始的亏损,到现在的盈利,耶拿的生命科学业务确实发展得非常快,目前的增长速度达到30%(包括有机增长和收购业务所带来的增长),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生命科学业务会有更大的生命力。

  从耶拿目前的整体业务来看,分析仪器大约占40%左右,生命科学业务占35%,剩下的是其他部门的业务。单就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业务来说,比例大概是3:2。随着收购业务的发展,现在耶拿生命科学业务能够提供更加广泛的产品和服务。

  本次BCEIA上,耶拿发布了最新的PCR产品(TAdvanced 96 SG基因扩增仪),发布会刚刚结束,就有一家公司订购了7台,这是该产品在中国的第一笔订单,也是现在仪器展销会上非常难得的订单。另外,明年4月份,耶拿还将在德国发布另一款PCR产品。未来,耶拿会大力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现在已经有一长串的产品亟待推出,计划每年至少会有两到三款新产品发布。

  Instrument:2014年8月,耶拿收购了布鲁克ICP-MS业务(布鲁克从瓦里安购得),之前瓦里安和布鲁克的ICP-MS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都比较小,市场拓展难度相对较大,耶拿为什么会选择此项收购?面对市场上强劲的对手,耶拿将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Klaus Berka:收购布鲁克的ICP-MS业务是德国耶拿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原产公司是传统的老牌仪器厂商瓦里安,后来被布鲁克收购。对布鲁克来说,ICP-MS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条产品线,也不是公司最主要的市场方向。但对以光谱仪器为主的耶拿来说,原子吸收、ICP-OES和ICP-MS都是核心产品线,耶拿收购ICP-MS之后刚好补足了原子光谱领域全线产品,成为原子光谱领域重要的供应商。

  当然,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目前这款ICP-MS的市场占有率确实比较低,但可以肯定的是,该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有着显著的领先优势,比如超高灵敏度、更好的分析效率、氩气消耗量只有同类产品的一半等等,这些都可以为用户带来切实的好处。我相信,随着不断认知和体验,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体会到这一领先技术带来的价值,从而选择这一产品。所以,我认为这项收购对德国耶拿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公司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Instrument:耶拿收购ICP-MS业务到目前也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的整合情况怎么样?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情况如何?

  Klaus Berka:整合比我的预期顺利得多,进展也很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收购的不仅是这条产品线本身,还包括相关的技术和人员。收购之后,我们很快就推出了ICP-MS新产品PlasmaQuant MS,并且马上就有了几十台的订单。在高端分析仪器领域,一个新产品一经推出便能获得这么多的订单,是非常难得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耶拿的这款ICP-MS确实有技术领先之处。

  大家都知道,耶拿收购蔡司的分析仪器业务之后,取得了非常成功的发展,同样,我们也相信,耶拿收购了原瓦里安/布鲁克的ICP-MS产品之后,也能复制当年收购蔡司产品的故事,获得巨大的成功。

  耶拿在中国:“15年发展让我很骄傲”

  2001-2015,耶拿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这15年,耶拿在中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耶拿总部对中国市场的业绩和团队有什么样的评价?

  Instrument:耶拿在中国已经有近15年的发展历程了,您对中国当前的业务发展有怎样的评价?

  Klaus Berka:2001年,耶拿在中国成立了办事处,到目前已经快15年了,同时也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说,在中国15年的成功比耶拿全球25年的成功更值得我骄傲。

  一方面,中国有巨大的分析仪器的市场需求,是耶拿全球最大的市场,目前中国市场占耶拿整体业务的30%,且遥遥领先;另一方面,我们在中国有一个优秀的组织架构,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一个优秀的总经理。

  耶拿在中国的业务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耶拿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会得到进一步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当然,中国市场的业绩发展也将对耶拿全球的业务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因为耶拿在中国市场的骄人业绩和出色的表现,而且明年刚好是耶拿进入中国的第15年,所以耶拿将邀请中国的全体员工到德国开年会,一是为了表彰中国团队的出色表现,同时也共同庆祝耶拿进入中国15周年。


  Klaus Berka先生与赵泰先生在耶拿的展位上合影

  后记

  德国制造好,但具体好在哪儿?我想并不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据说德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这些人为引入的负面影响经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逐级放大,最终必然会影响产品的品质。所以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只要机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就坚决不让人做,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而从耶拿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国人解决问题的“直接”思路。像为了打出知名度和品牌,研发连续光源原子吸收。这种办法实施起来可能很难,投入想必也不会低,但最直接。而德国人的严谨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不靠谱儿”基本和德国人不沾边。所以,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期待耶拿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持续的惊喜。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耶拿ICP-MS
用户头像

作者:匿名

总阅读量 4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