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临床检验 分析仪器的潜在机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10/28 22:51:24
导读: BCEIA2015的同期学术交流活动之一,“2015生物样品分析测试研讨会”今天上午9:00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E232B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组织单位为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

    仪器信息网讯:BCEIA2015的同期学术交流活动之一,“2015生物样品分析测试研讨会”今天上午9:00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E232B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组织单位为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整个研讨会共一天时间,10个会议报告,组织紧凑,内容精彩。既有综述性的报告;也有相关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此外,还有几个带有科普性质的报告以及地方分析测试中心在技术发展与应用方面的成果交流;当然,也少不了相关仪器厂商带来的产品应用技术报告。

研讨会现场

    当前,生物医学分析测试在医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不仅仅是针对西医,中医同样需要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其中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并将它们引入到临床的实际应用当中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像神经性疾病(帕金森综合征)、肿瘤等重大疾病进行早期、微创检测方法的开发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科学家们都在尝试采用液体活检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检测手段(像手术活检),从而达到实现早期诊断,并且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降低检测费用的目的。另一方面,液体活检对于快速评价治疗效果,个性化用药、以及疾病预后评判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实现液体活检,这其中的关键,笔者的理解是要能够在患者的体液(譬如:血)中找到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并且能够将它准确可靠地检测出来。本次研讨会的报告者中,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江苏大学许文荣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琛博士在这一领域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尽管是学术研讨会,不过从代表们的学术报告中依然能够解读出临床检验(具体单位自然是医院)未来是或现在可能已经是分析仪器的一大增长点。

    高通量基因测序(NGS)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已经有很多评论性的文章谈及,本次会议上它也依然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尽管要实现NGS在临床上的大规模应用还有不少瓶颈(譬如:如何去解读那些海量的测序数据),不过2014年12月,卫计委已经公布了第一批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单位和试点医院,这也许表明我国政府在推动精准医疗发展方面的决心。对于Illumina和ThermoFisher这两家测序仪器的巨头公司而言,自然是利好消息。

   另一款在临床检验上已经展开应用的则是质谱仪器。本次会议上有不少代表是在医院从事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罗燕萍主任的报告也集中在微生物检测方面。从她们那里笔者了解到,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存在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所需时间长、鉴定范围较窄等缺点。而质谱技术在这方面的成功应用则大大改善了相关的工作流程、缩短了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并且拓展了鉴定范围。据悉,仅在北京地区,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已购置了质谱仪器。只是由于进口仪器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还是以微生物检测为例,已获得CFDA批文的质谱仪器目前为止主要是两对进口组合,生物梅里埃+岛津和BD+布鲁克,产品价格平均大约在200万元左右。不过,现在已有通过CFDA认证的相应国产仪器(毅新博创的CLIN-TOF)推出,有望打破进口产品在这一领域的垄断态势。而随着临床检验市场的不断成熟,相信其他那些目前也在“鼓捣”质谱的国产厂商,像天瑞、博晖、聚光等,对其自然也不会没有想法。总之,这一市场的未来发展还是颇值得关注。

    另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透露,有关单位目前正在筹划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下成立生物医学分析测试分会,以加强该领域相关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学术和技术交流。

    本次研讨会的其他报告人还包括:中南大学徐克前教授、赛默飞世尔李龙经理、华大基因王春政博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徐国宾教授、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张经华研究员等。(主编当班)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临床检验
用户头像

作者:铲盐

总阅读量 61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