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近红外知名专家探讨食品药品生产全过程质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05/13 16:35:50
导读: 围绕“食品药品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主题,三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光谱分析技术对质量控制的影响。

  5月11日上午,应江苏大学近红外工作组陈斌教授邀请,国际知名光谱分析学家、德国杜伊森堡-埃森大学、江苏大学兼职教授Prof. Heinz Wilhelm Siesler教授,美国NIR应用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大学客座教授Wei G. Hansen(龚伟)博士,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来江苏大学访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药检所、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大学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与师生100余人参会。

Prof. Heinz Wilhelm Siesler教授

Wei G. Hansen(龚伟)博士

袁洪福教授

  随后,围绕“食品药品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主题,三位专家分别做了“生产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Industries),“振动光谱仪器的最新发展及其对质量控制的影响”(New Instrumental Developments in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和“光谱过程分析技术及应用”(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of Spectrum Processing)的专题报告,参会人员就报告内容与各位专家进行了讨论。三位专家以不同的形式,形象地演示了光谱分析技术对质量控制的影响,得到与会师生一致的好评。

  会议中,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马海乐教授代表学校向袁洪福教授颁发兼职教授聘书并佩戴校徽。

合影

  下午,三位专家及有关人员参观了江苏大学近红外研究室,陈斌教授介绍了微型红外光谱仪的开发情况和基于Android 开放平台开发便携式快速分析仪器的最新进展,并演示了具有蓝牙和云服务功能的pH检测、电导率检测、温湿度检测等装置,该检测装置适合于不同应用对象的云服务管理系统。参会专家肯定了课题组的工作,讨论了分析仪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给予宝贵意见。

  随后Prof.Siesler、Wei G. Hansen(龚伟)博士和袁洪福教授与陈斌教授领衔的近红外研究团队全体人员及在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起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三位专家对学生提出的近红外研究领域的一些困惑、不解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讨论,学术交流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附录

  Heinz Wilhelm Siesler个人简介:

  Heinz Wilhelm Siesler,1970年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德国科隆大学和南非约翰内斯堡金山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任德国杜伊森堡-埃森大学物理化学系终身教授。Prof. Siesler国际知名光谱分析学家,从事光谱领域学术研究四十多年,在同行评阅期刊上发表200多篇论文(包括三本专著)。1980年出版应用光谱学专著《高聚物红外和拉曼光谱》;在全球范围内开设250多场讲座(包括许多大会讲座、主题讲座及应邀讲座);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等四所高校任职客座教授。2011年,H.W.Siesler教授又获得世界应用光谱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到目前为止,Prof. Siesler教授已从工业或政府公共部门已经累计获得500万欧元的研究或项目资助。

  此外,Prof. Siesler还是众多国际会议委员会的成员,并组织多个有关振动光谱的国际会议,2012年被吸收为应用光谱学会会员(美国)以及欧洲药典委员近红外工作组会成员(法国斯特拉斯堡)。

  龚伟博士个人简介:

  龚伟博士1977 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系,获得分析化学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前任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的资深科学研究专家,从事研发部门管理20余年时间,负责国际公司技术实验室的协调和管理,时任研发顶尖团队成员,企业分析拓展小组组长,企业分析拓展部门总监,Uniqema国际实验室主席等职;龚伟博士还曾经就职于国际分析实验室管理协会(ALMA)。自1992年以来,活跃于国际近红外协会;出版刊物涵盖领域有近红外应用领域、各种现代分析技术和R&D实验室管理。

  袁洪福教授个人简介:

  袁洪福教授,1996年毕业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自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包括方法学、仪器集成技术、化学计量学算法与软件技术和应用工程技术等。2006年3月至今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组建了北京化工大学近红外光谱研究团队和实验室。袁洪福教授主要从事现代快速检测与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便携式分子光谱分析技术和在线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高通量、无损测量等优点。主持开发的大量技术成果成功用于石化等工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表近百篇科学论文及近红外专著,为我国光谱与过程分析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袁洪福教授任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在线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亚洲近红外学会常务理事,《光谱与光谱分析》编委。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近红外
用户头像

作者:丰收秋天

总阅读量 35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