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九院士齐聚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4/04/12 19:34:23
导读: 2014年4月10-15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桂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桂林举行,九院士同时出席。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4月10-15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桂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桂林举行。

  中科院院士汪尔康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陈洪渊教授、桂林理工大学校长解庆林教授、中科院院士俞汝勤教授、中科院院士姚守拙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董绍俊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万立骏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江桂斌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杨秀荣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玉奎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项目主任庄乾坤教授等出席会议。同时,本次会议还吸引了近800位专家学者、仪器用户、仪器厂商代表参会,共同探讨电分析化学领域相关科学问题。

  开幕式中,桂林理工大学校长解庆林教授及中科院院士汪尔康研究员分别为大会致辞,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平教授介绍会议筹备情况。

桂林理工大学校长解庆林教授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平教授

  据介绍,自1981年以来,全国电分析学术会议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本次会议(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学会会议)不论在参会人数还是论文数量方面都创造了空前的规模。其中参会人数由上一届的500多人增加到近800人,会议征集稿件700多篇,并设有700多个墙报展。本届与会代表除9位院士之外,还有很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百人计划获得者等,可谓是老中青三届共聚一堂的全国电分析化学成果展览会。

  本次会议共有报告146个,其中有9位院士报告,20个大会报告。在这些报告中,“纳米”与“生物”这两个词贯穿始终,大部分报告都涉及纳米及生物分析。很多老师反映,纳米及生物分析是当前的热点,也是电分析化学的两个发展趋势,很多课题组都在做相关的研究工作。

  

陈洪渊院士、江桂斌院士、万立骏院士

  陈洪渊院士作了以《电化学界面若干科学问题的再审视》为题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电化学的电极及其界面的相关问题、电化学功能传感界面的基本构建方法等;江桂斌院士介绍了《纳米材料环境过程与生物效应的一些新认识》,报告针对纳米粒径的表征、纳米颗粒的环境过程、纳米颗粒的生物效应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万立骏院士主要介绍了《电极表面分子纳米结构构筑的方法学研究》,其介绍到,发展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方法,实现表面纳米结构的定向设计构筑,是实现纳米器件和纳米机器可控制备的基础。

  

董绍俊院士、杨秀荣院士、俞汝勤院士

  董绍俊院士介绍了《荧光光谱电化学交叉学科方法和应用》,据其介绍,荧光光谱电化学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有丰富的物理参数等优点。荧光光谱电化学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在发展分析方法、研究新型的光电子材料方面大有前途;杨秀荣院士介绍了课题组所做的《几种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应用》,报告中具体介绍了糖类为碳源,微波法合成具有荧光和电化学发光双重性质的碳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俞汝勤院士作了《化学计量学与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化学计量学对包括电分析化学在内的分析化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化学计量学与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的关系。俞汝勤院士在报告中强调,为了解决分析化学中复杂与高度非线性体系的分析表征问题,化学计量学与电分析化学二者都需要更深入地开展基础研究。

  

姚守拙院士、张玉奎院士、汪尔康院士

  姚守拙院士介绍了《基于核酸和多肽的新型传感器研究》,其介绍到随着核酸与多肽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核酸与多肽的传感器已经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报告中,姚守拙院士还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开发的一系列基于多肽和核酸的酶活性与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张玉奎院士介绍了《蛋白质组定量分析新技术新方法》,报告最后还介绍了我国在Web of Science收录的色谱及毛细管电泳相关论文的数量及被引频次等相关情况;汪尔康院士作了以《多功能固体电化学发光亲和分析》为题的报告,其介绍到,固体电化学发光具有降低昂贵发光试剂的消耗,简化实验设计和提高发光强度的优势。此外汪尔康院士还介绍到多功能电化学发光动态亲和分析仪的研制等相关情况。

  本届会议专门设立了四个分会场:分析方法专题、传感器专题、有机生物分析专题、纳米及其它专题。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全国各研究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做相关专题的报告,场场爆满。

 

 

分会场现场

第一排:分析方法专题(左)、传感器专题(右)

第二排:有机生物分析专题(左)、纳米及其它专题(右)

  此外,会议同期举行了小型展览会,邀请了多家厂商参展。

展览会现场

与会代表合影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叶子

总阅读量 69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