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世界3D打印大会开幕 国内3D打印产值三年将达百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3/05/30 11:08:49
导读: 本次会议将讨论全球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对3D打印在文化创意、生物医学、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和分析,同时也为国内外企业3D打印合作项目对接、洽谈搭建一个高端平台。

  世界3D打印大会开幕 全球顶尖专家畅想3D梦

  备受瞩目的“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将于29日正式开幕。上证报记者从在昨日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本次大会邀请了全世界从事3D打印行业的知名专家和重要企业,与会代表共500多人,媒体约60余家,规格之高为业界罕见。

  28日的媒体见面会由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主持,一同出席的还有全球3D打印行业享有盛誉的专家之一Terry Wohlers,英国增材制造联盟主席、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Graham Tromas,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史玉升等知名专家。

  本次会议将讨论全球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对3D打印在文化创意、生物医学、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和分析,同时也为国内外企业3D打印合作项目对接、洽谈搭建一个高端平台。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3D打印行业研究机构,Wohlers Associates公司已连续18年发表年度Wohlers报告,该报告被视为全球3D打印行业的风向标。媒体见面会上,公司主席Terry Wohlers介绍了刚于上周发表的2013年Wohlers报告。

  该报告汇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70余个国家3D打印公司的相关数据。2012年,全世界3D打印行业总产值增长了28%,达22亿美元。3D打印机的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5%,其中38%产自美国,中国占8.5%。

  英国增材制造联盟主席Graham Tromas表示,3至5年内,中国有潜力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市场。关于3D打印的发展方向,Graham Tromas认为,从机型上说,真正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大型打印机,“中国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应在此方向上取得突破。”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工业3D打印技术研发的专家,史玉升教授认为,中国制造业产值居世界首位,但想要长期保持优势地位,依靠传统技术难以为继,必须借助3D打印等先进技术。他甚至认为,在中国制造业中,能够从起步阶段就与世界处于同一水平的只有3D打印。

  史玉升坦言,中国工业级3D打印技术和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备功能的可靠性较低;二是,从材料的性能到品种,都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不过,他乐观认为,随着国家近期启动一系列科技支撑计划, 国内3D打印设备在可靠性、材料性能和品种等方面,将逐步与国际水平并驾齐驱。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未来三年 国内3D打印市场力争上百亿

  如能顺利跨上百亿台阶,此后几年,3D打印技术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有望保持几何级数增长

  当业内企业、科研机构“各自为战”、一盘散沙之际,

  他发起倡议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以期扭转国内3D打印市场“小而散”的格局;

  当国内众多企业嗅到3D打印技术的巨大商机、蜂拥而入之际,他以“业内人”的身份呼吁大家保持理性,给予3D打印产业健康、良性的发展环境;

  当业界为“如何实现3D打印产业化”愁眉不展之际,他适时提出“建设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的良策,集结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谋产业发展之路。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就这样闯入了公众的视野。在首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召开前夕,罗军在百忙之中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就外界关注的诸多热点话题进行了详尽阐述。

  谈“3D打印热”:盲目介入不可取

  记者:随着3D打印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步成熟,国内众多企业也嗅到了背后的潜在巨大商机,以各种方式进入以期抢占市场先机,其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的身影。您如何看待资本涌入3D打印产业的现象?

  罗军:任何一项新兴技术在发展初期都需要激情的推动,但单靠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措施。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性、先导性很强的技术,的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尽早涉足这个产业,是为了抢占先机,做好战略布局,这种思路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抢先进入新兴技术领域,有利于加快新兴技术产业化进程。

  但必须指出,作为公众企业,出于对投资者负责的角度考虑,上市公司进入一个新兴领域还需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盲目冒进与自身产业关联度不强的产业,很可能得不偿失。

  记者:那么,您认为哪些行业内的企业开展3D打印比较有先发优势?

  罗军:由于3D打印技术与激光制造、材料等领域关联度很大,这方面优势明显的企业,其涉足3D打印产业或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如中航激光便掌握了大型金属结构件直接制造方面的技术,并在钛合金等特殊金属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另外,据我了解,一直密切关注各类激光应用技术的光韵达,在客户积累和市场应用方面积聚了许多经验,并且在红外、紫外等各种激光的加工特性,金属、非金属等各种材料的加工方面取得了突破,加之其与电子、通信和汽车等领域众多客户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该类公司若介入3D打印领域的门槛应不会太高。

  记者:如今3D打印热,不由让我们联想到前几年的光伏产业,彼时光伏产业前景也是一片光明,但短短几年过后,随着各路资本涌入,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光伏景气度也急转直下。未来,3D打印行业是否也会重蹈覆辙?如何促进这一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罗军:其实,作为清洁能源,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糟糕的是产能严重过剩,短期内难以消化,而成本居高不下、市场需求不旺,导致光伏业内外交困。在我看来,关键原因在于光伏产业在起步阶段缺乏行业组织的引导,企业间互不沟通甚至互相排斥,等到大家认为行业需要规范自律的时候为时已晚。3D打印产业应该不会重蹈覆辙,原因在于起步阶段就有了一个产业联盟来引导并促进行业自律。在对话合作的框架下,各方加强沟通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促使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谈产业化:建创新中心是关键

  记者:不可否认,3D打印技术有很多优点,如耗时短、成本低等,但反过来看,这项技术目前是否也存在一些缺陷或瓶颈?若要实施大规模产业化,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罗军: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优势和劣势往往是并存的。3D打印技术具有节约材料、节省时间、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但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也有许多缺点,比所用材料限制较多、精度不够,尚不能规模化生产等。

  要推动3D打印技术规模化、产业化运用,我认为,首先需要打开用户市场,使更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增进对3D打印技术的认识。只有市场打开了,3D打印产业才有发展的基础;其次,要攻克材料难关,使更多材料能够满足3D打印技术的需求,只有市场需求起来了,3D打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后,材料价格才可能降下来;第三,加工服务和配套服务业务也要跟上。

  记者:围绕上述目标,我们是否已经着手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罗军:目前,我们正在通过联盟的力量组织成员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在国内主要工业城市建设10家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首批选择在南京、青岛等重点城市运行,并计划明年将产业创新中心扩至10家。由于我们成员单位都是国内3D打印的佼佼者,以此为支撑,产业创新中心未来将主要发挥四项功能:一是3D打印产品的集中展览展示中心;二是3D打印技术的科普、教育、培训中心;三是3D打印技术加工服务中心;四是,3D打印技术研发中心。若产业创新中心能按照上述目标稳步推进,那么市场需求弱、应用空间窄的难题将迎刃而解。在我看来,产业创新中心大规模成功运行,将是国内3D打印机实现产业化的强力助推剂。

  记者:能否大胆设想一下,比如5年后的今天,国内3D打印产业将呈现怎样一番景象?

  罗军:我国目前尚处于3D打印产业化的起步阶段,今明两年将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将直接影响到3D打印的未来走向。今明两年的发展核心是要推动3D打印与传统产业的深度结合,把3D打印技术的应用市场快速开拓。总体而言,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必须改变当前“小而散”的产业状况,抱团发展,集群发展,这样行业才有希望、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二是3D打印技术必须与加工服务结合起来,通过服务来拓展市场;三是必须加强与国际间的对话合作。

  以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为平台,乐观预测,我们力争3年时间将3D打印市场规模扩至100亿元人民币,将3D打印技术更广泛地与传统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学等产业结合。如果我们能够顺利跨上百亿台阶,此后几年3D打印技术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有望保持几何级数的增长。

[来源:中国证券网]

标签: 3D打印
用户头像

作者:rjzhou

总阅读量 212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