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CPSA上海2012现场采访——Roche中国研发中心李永国博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2/05/10 14:34:16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4月26日,第三届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上海研讨会(CPSA Shanghai 2012)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隆重举行,会议为期3天,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生物制药领域的著名学者,全球知名制药厂家和CRO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到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CPSA是关于药物开发和分析的国际学术会议, 2010年开始在中国上海举办,对中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和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PSA上海2012的主题是“从基准到决策-从基础到应用”,旨在为东西方的药物研发领域的科学家们建立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将科学家们和制药工业企业组织在一起,分享药物领域的新发明、新应用以及实践经验,探讨对药物研发新技术、新方向、新政策的看法,以实现药物研发前沿科学与制药工业之间对接。

  作为特邀媒体,仪器信息网全程参与报道了CPSA上海2012,并在会议举办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以下简称为:Instrument)采访了Roche中国研发中心李永国博士。

Roche中国研发中心李永国博士

  Instrument:李博士,您好!与CPSA上海2011相比,您认为CPSA上海2012会议报告主题有什么变化?

  李永国博士:报告主题内容与去年基本相同,主要是药物代谢、生物分析和制药科学。但是CPSA上海2012在会议报告涉及范围上有了一些变化。第一,本届把与法规相关的东西加到会议中;第二,增加了行政圆桌会议(executive table discussion),讨论如何在中国进行药物研究,这个会议邀请了具有国内和国外工作经验的人来参与讨论,他们对讨论的话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第三,将制药科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分析,二是药物表征,制药科学已经不是原来单纯的药物分析,在本届会议很多报告中都提到了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如何将化合物进行表征。但是药物代谢、生物分析和制药科学在将来仍然会是新药研发的核心。

  Instrument:在药物研发领域,就分析技术方面,哪些方面还可以在会议上进行交流?

  李永国博士: 现在国际上对药物限量要求越来越低,为应对这些趋势,用来做药物的含量分析如LC-MS等分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来计划在药物分析分会场做一些SFC等新技术报告,但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本届会议就没有涉及。

  Instrument:您认为目前药物研发领域比较前沿的研究有哪些?

  李永国博士:本届会议其中一个大会报告主要讲的是药物相互作用(DDI),实际上这是非常前沿的研究,至少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太多的人来做,而且能力上可能还有一些欠缺,不过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DDI进行关注。再有从制药科学分会场报告中也可以看到很多前沿研究,如药物分析与配方设计,这些理念在中国很少,都不是特别系统。

  Instrument:您如何理解CPSA上海会议主题以及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李永国博士:CPSA上海会议最基本的主题是“东西方的交遇”,总体上还是围绕分析科学技术在几个大的领域中的应用。从分析角度来讲包括两大部分,除了我们通常讲的药物分析外,还有生物分析。药物分析主要是针对制药科学,包括原料药等,而生物分析包括了DMPK等,通过“分析”把核心的内容连接到了一起。

  CPSA上海会议对推动中国药物研发产生的效应目前还不明显,CPSA上海会议本身是一个科学平台,从会议组织者Mike S.Lee博士的出发点来讲,他希望这个会议能够像DNA一样,慢慢渗透,扩大影响,如果说能对中国整个药物研发领域产生明显的影响,那还需要一段时间,毕竟新的理念要从被接受到产生影响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如十几年前的GLP一样。不过现在对新理念的接受过程在时间上要比原来短,信息传递速度比以前快很多,而且从中国本身来讲,做药物研发,在硬件方面的能力已经具备,但是规模化的企业还比较少,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国际性的大跨国公司。

  药物研发虽然比较难,但是一个新药研发成功后,它的效益是全球性的,如果想取得全球性的效益,那么市场也要是全球性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的研发中去,生产更好的药,有更多的病人受用,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只有企业有实力才能完成这个循环。一个企业单靠中国市场是无法形成这种良性循环的,只有进入中国之外如欧洲、美国、日本等大的药物市场,同时进行新药注册、销售,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多利润,维持这种良性循环。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杨改霞

总阅读量 21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