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谁能担起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的重担?——ACCSI 2012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圆桌会议纪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2/04/05 17:06:08
导读: 谁能担起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的重担?——ACCSI 2012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圆桌会议纪实

  2011年,科技部、财政部首次设立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总投入达几十亿元。伴随着国家相关“十二五”规划的相继出台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我国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目前行业内存在“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大量毕业生又找不着工作”的错位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ACCSI 2012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圆桌会议”于322日下午14:00在北京武青会议中心正式召开,50余位教育部及协会学会领导,仪器公司、企业实验室、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20326/075981.shtml)。参会代表以“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为主题,就所在单位招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展开讨论。仪器信息网编辑汇总了与会代表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会议现场

行业人才供需现状

与会嘉宾

(第一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长宽先生、陈理女士、李娟女士

第二排从左至右分别是:王宜宏先生、蒋士强先生、吕小兵先生

第三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曲广云女士、高树林先生、李谦先生

第四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古燕玲女士、袁永健先生、万薇女士)

  人才是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第一要素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人才是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第一个要素,也是当前科学仪器的瓶颈之一。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一定程度上,一个公司人才战略目标制约着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那么,科学仪器行业要谋求更深远的发展,在人才招聘、培养和储备方面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理念?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资深人力资源代表 陈理女士(主管分析化学、生命科学事业部招聘工作):安捷伦认为一流的公司要招聘一流的人才,虽然不同的职位所要求的具体专业及技能会有差异,但核心要求是一致的:首先,招聘来的人一定要有胜任岗位的能力;其次,公司重视员工价值观的体现,因为思维决定行为,一个员工在公司的行为及处事态度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文化氛围;最后,公司看重员工的潜力和学习能力,对有经验的人员,我们会看重其之前的工作业绩,包括硬性和软性两个方面的技能。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 李娟女士:北分瑞利是有五十多年历史沉淀的国企,用人理念有以下三点:用感情凝聚人,通过公司党委、团委、工会组织各种活动来“笼络”感情;用事业去激励人,现在的学生很聪明,不怕做事情,就怕没有事情做;用待遇吸引人,2009年之后,改进了薪酬体系,新进员工的薪资水平得到不小的提高。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王宜宏先生:岛津在招聘过程中就讲两个字,同时也是公司的出发点——“稳定”。岛津认为人的能力、素质,包括学历其实不是很重要,人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岛津在意的是员工能不能在一家企业做的长久,正是因为这种理念的坚持,岛津每年员工的离职率很低,平均每年维持在3%-5%。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 蒋士强先生:当前,国家在分析测试行业投入大量资金,效果却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人员的问题。国家级检测系统培训机制比较好,从业人员水平也比较高。但是不少省级及以下的实验室,虽有很好的实验设备,有些根本就没有开箱,或者是开箱之后没有用好,这就是人员的问题。目前,相关测试行业从业人员13.4万,从业人员的实验操作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来看,有时候技术问题远超过硬件问题,建议“产学研用”相结合。希望各单位可以利用并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为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企业用人遭遇“招聘难”现状

  当前,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竞争也愈演愈烈。在这场人才的“争夺战”中,各仪器厂商及检测机构的招聘现状怎样?他们急需什么样的人才?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小兵先生:我们在校园招聘中做了很多工作,当前华测员工90%都是以应届毕业生招聘进来的。公司每年12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都会举行全国性的校园招聘巡展。对有经验的人,我们也会在不违背他之前单位的情况下去约谈,也会给一定的物质承诺和发展平台。

  尽管如此,华测现在在人才方面总是感觉“捉襟见肘”,而且现在很多企业都很愿意来挖华测培养出来的员工。目前公司需要一线实际操作人员,需要可以静下心来做事情的人,因为在仪器行业若没有两到三年的沉淀是不可能做精的。我们感谢那些陪着我们一路走来的员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王宜宏先生:销售是最需要的人才,但是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做仪器销售的成功案例不多,可是仪器的销售又必须要懂得专业,这是一个矛盾。

  虽然岛津之前从来没有做过校园招聘,而且也不参加招聘会,但是,公司更名之后有一个战略变化,纯粹的通过贸易往来赚取利润可能不再是岛津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了,所以在人才方面也要提前做准备。今年我们准备开展校园招聘,在分析中心、市场部等会给应届毕业生一些机会。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 李娟女士:我们公司可以从3月份就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一直到毕业,我们现在的困扰是实习学生招不来。我们特别希望院校能培养出一批拿来能用的人。另外,我们也愿意招外地生,当然我们在解决户口方面有优势。

  远东正大商品检验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曲广云女士:我们的招聘方式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偏重于校园招聘。远东正大处于突飞猛进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公司去年开拓了食品方面的检测之后,实验室基层的仪器分析人员、市场的拓展人员、实验室高管等需求量都比较大。

  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树林先生:现在要想招高学历的人比较难,最大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让学生来公司实习,实习结束之后就可以留下来工作,公司的HR也和几个大学沟通过,但是有些学校不允许学生出去。

  奥地利马杜电子(武汉)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谦先生:马杜电子目前刚刚完成注册,急需各类人才:售前、售后、工程师及行政人员等。我们希望不管是有经验的还是没经验的,专业一定要过硬,而且要懂外语,因为我们要把员工送到欧洲去培训以了解我们的仪器和技术。

  应届毕业生遭遇“求职难”,“喜忧参半”

  应届毕业生是当前就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及社会现状等种种原因,面临着艰难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来说,应届毕业生很难入各企业的“法眼”,普遍反应动手能力比较弱,当然也有公司看重应届生的价值,欢迎应届生到公司工作。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燕玲女士:公司从起家就开始招聘刚从校门出来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但是由于没有老师傅教,效果不是特别好。应届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差,如果让他们直接参与公司的一些生产工作,特别是技术研发工作会很“棘手”。这是企业用人的一个瓶颈问题,我们公司现在都不大敢招应届毕业生了。

  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小兵先生:招聘应届生有喜有忧,喜的是现在的大学生总体趋势比较好,聪明、悟性高;忧的是很多大学生有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特别是在公司遇到挫折时,思想就会动摇。但是当一个毕业生真的沉下心来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的时候,学习能力很强,这就需要我们引导。

  远东正大商品检验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曲广云女士:学生是一张白纸,公司描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但是另一方面可能思想不稳定。如果应届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培养之后能胜任工作,我们会优先考虑应届毕业生。不过,若是高管的职位,就需要有工作经验,会更多的考虑社会招聘的途径。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 王宜宏先生:虽然之前一直认为培养应届毕业生成本太高,而且学生也确实会存在一些缺点,但这是前两年的看法,现在必须要做这件事情了,因为如果依然像之前一样各企业花费很多的招聘费用互相“挖人”,最后各企业互相都会很受伤,还不如自己去培养。我们也特别想给学生们一个工作机会,虽然,一个企业招聘和培训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是要承受风险的。

  北京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主任 袁永健先生: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到检测机构工作,动手能力比较弱。建议在招聘的过程中,不要把目光聚焦在学习成绩上,有一些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希望校方能够关注一下。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经理 万薇女士:学生或者社会人员加入赛默飞之后,他们距我们的要求还差很多,即使是一个博士生我们也需要培养四年,这也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

  我们一年的招聘指标的90%都属于销售和服务,这就要求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你要知道你的客户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而你又能做什么?即使你不能做到的时候你也要告诉他我们一定能做到,只要给我们一点时间。这些能力是这些博士生和硕士生根本不具备的,因为他们一直呆在实验室里,对的是仪器,不是人,我们需要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学校、企业、社会共担人才培养重任

与会嘉宾

(第一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李曙光先生、谭峭峰先生、赵友全先生

第二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李成平女士、陈志伟先生、龚䶮先生

第三排从左至右分别是:董建节女士、张海蓉女士、郭静女士)

  学校人才培养重基础,需企业及社会携手助力

  为了培养家长认可、企业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呢?有什么样的成效?同时希望社会和企业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系主任 李曙光先生: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2006年开始分析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刚开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后来在市财政的支持下,购置了一批仪器设备并且近两年开始做企业的一些课题。课程变化之后,学生的分配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我们现在培养的主要是分析测试方面的人员,下一步计划进行维修人员的培养。去年我们从北京市申请了一笔资金,买了一批仪器供学生拆卸和组装,现在学生实际操作的实验量能达到60%,但是同时资金的损耗也非常大。

  清华大学精仪系光电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谭峭峰先生:高校的思路和企业的需求不一致,我们主要培养研发能力,而企业往往对研发人才需求不多。在学校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能让学生去接触所有的仪器,也不知道他以后会去做什么工作,没办法去培养专一的具体的能力,主要还是基于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原理方面的培养。现在很多企业需要我们培养有动手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去生产实习,但是我们现在的难处是,学生实习找企业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的实习时间只有3个礼拜。此外,学校也希望面向应用来培养一些人才和企业进行对接,如工程硕士的培养等。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赵友全先生:人才建议分成两种,一种是技能型人才,一种是技术型人才。生产线需要技能型的人才,但技能型的人才缺乏原理知识,没法去优化实验过程;但是技术型的人才不一样,在他们的培养方案里会明确工作中对所涉及知识和相关能力的要求,会告诉他们去补充哪些知识,去提高哪些能力等,这样就会有很多基础知识的储备,也会提高相关的能力。也许博士做制样分析不行,但是博士生有自己的价值,关键的时候还是博士能解决问题。

  人才培养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生产、销售是一个短期的目标,我们要的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有一部分人不是说要不要留下来,是一定要留下来。很多企业到一个瓶颈的时候就会发现,有时候往往不是缺钱,也不是缺物质,而是缺人。比如说十二五专项,需要用ICP-MS,买一台很容易,但是没人操作,这就是缺关键性的人才,这种人才不是一个,而是要一个梯队。

  浙江树人大学教授 李成平女士:学校特别重视人才培养,聘请了一千名左右的企业专家来校进行专题授课、公开讲座;并邀请具有丰富实务经验与专业技能的行业专家,配合学校专职教师参与授课;建设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及横向研究课题。目前学校正在申请第三方检测资质论证以及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承认的分析检测能力培训机构,主要从事分析检测能力的培训。

  山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陈志伟先生: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应该让高校的决策者和培养类似专业的人知道企业的这些需求信息,这是各位HR要努力做的事情;其次,高校的老师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老师负不负责任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学校里即使仪器操作很熟练的学生到企业也要重新学习,因为很多企业的仪器比学校中的好很多。我个人的理解,需要教给学生的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适应新环境,然后再就是原理知识,包括机械、电子、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

  企业培训是人才培养的第二个阶段

  对公司员工,特别是新招聘的员工,企业都进行了哪些技能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校人才培养有怎么样的期许?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 李娟女士:应届毕业生一年到三年之间不可能承担太多的任务,导师制是我们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给应届生一对一的配师傅,一个师傅最多带两个徒弟。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燕玲女士:有些电学、机械学方面的常识性的知识,比如插座的接线等细节问题,学校课程也许讲不到,但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就可以注意到,老师也有责任提醒学生去学习这些知识。建议为仪器行业培养人才,就要在动手能力及思维方面加强教育。

  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小兵先生:应届毕业生对一个企业或者商业机构来说就是一张白纸,需要公司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我们会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一年之后再决定适合哪个岗位,这其中会有考核,最终双向选择。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事业部,直接受总裁分管,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经理 万薇女士:人才培养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校的基础培养主要了解整个仪器的基本原理;第二阶段的培养应该由企业来承担。

  我们的招聘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校园部分,比如赛默飞每个季度会请一位专家或者某一类专家到复旦生命科学院去给学生做一些研究方向的讲座,这是一个互利的活动,不仅是对品牌的一个宣传,同时也会让学生了解一些前沿的技术;另一方面,我们会给招聘来的员工制定一个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计划,其中会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并且在内部也引入双向选择的机制。比如,刚毕业的学生从学校的实验室,到我们的DEMO实验室、售前的岗位、销售的岗位,最后到商务领导,领导一个团队,这是我们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我们认为只有既懂得产品,又懂得怎么去推销的员工才会是最优秀的销售。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资深人力资源代表 陈理女士(主管分析化学、生命科学事业部招聘工作):之前安捷伦用钱买人才,现在开始自己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安捷伦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两大事业部已经连续六年成功举办小火炬计划,招收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18个月内的学生,经过集中系统的培训和考核之后转正,目前转正机率几乎100%。近几年校招名额也越来越多,去年有40个。销售会考虑本科生,其余的都要求是硕士以上,生命科学中的一些核磁产品必须招博士生。

  校企合作或许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问题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等应共同协商探讨新的培养模式。怎样才能让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企业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得利,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院副教授 龚䶮先生: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行业来说是“学而优则仕”,学生上大学之前,没有人告诉他以后要做什么事情。另外,在大学里仪器教育本身也是有缺失的。即使是很好的学校,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高档仪器的机会也不多。在我的实验室,我允许仪器公司将他们的DEMO实验室放进来,并鼓励学生去用,用坏了还能帮助厂家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厂商也可以把不成熟的仪器给我。

  既然学生缺少动手能力,为什么不能拿出你们的仪器供学生拆卸呢?即使报废的仪器也行。我们希望能与相关的研究院所或者检测机构等共同设计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方向,可能这也是将来的一种模式。

  安捷伦科技大学项目经理 董建节女士:安捷伦科技大学是安捷伦下属的培训机构,为整个社会培养分析测试行业人才。目前,我们基地上拥有仪器200余台,我们鼓励参训人员动手拆卸,直到不能拆卸为止。

  安捷伦春晖人才储备计划就是专门为化学分析行业人才培养而策划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人才。目前,一些学校已经与我们签署了校企联合基地、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等。另外我们也可以将人才库里的资源直接推荐给用人单位。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市场总监 张海蓉女士:德国的职业教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耶拿大学的学生后两年基本都在耶拿公司上课,但是耶拿公司并不承诺毕业后到公司来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有教育经费的投入,其实是由企业来承担培训责任。另外,在工作当中,也会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来承担很多的职业培训任务。

  耶拿公司也有这样的技术传承,学生在进入公司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衔接和后续的培训,比如,销售人员进到公司之后在专业知识方面会有很系统的培训。行业人才培养应该是学校和企业衔接起来的一个过程。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赵友全先生:人才培养工作只是学校和企业来做的话,效果不见得有多好。但如果有政府参与的话,我们就可以真正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这其中如果没有好的机制是很难实现的。

  浙江树人大学教授 李成平女士:树人大学希望与大家多接触、多联系,在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订单式培养、提供培训、建立实习基地等。另外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合作共建课程、修订教学大纲等。

  教育部职教司教产合作处 郭静女士:这两年,教育部在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强调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高度重视行业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对校企合作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不仅是对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的回应,而且也为我们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为了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办学机制、落实校企合作的国家办学模式,去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在推进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和本校实际,大胆探索校企合作的实现方式,并指出校企合作的有益形式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后记

  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更好的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并提出了很多“校企合作”的模式供大家探讨:建立就业实习基地,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员工培训、技能培训,教学设备捐助,建立教学改革实验校,参与教材的编撰,建立校企信息交流桥,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实验室,勤工俭学等。

  仪器信息网也希望能够更多的倾听大家的声音,征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向前迈进一个新的台阶。

撰稿编辑:叶建

[来源:仪器信息网]

标签: ACCSI 2012人才
用户头像

作者:sunny

总阅读量 38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5
全部评论(5条)
用户头像
c2765362112012-04-20 11:26:09
本人觉得主要还是分析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很低,虽然是一个技术型岗位,但企业并不真正关心
0回复
用户头像
heping40192012-04-10 21:13:27
尽瞎扯。本人多年使用分析仪器,软硬件都非常熟悉。甚至能安装、调试、维修。按理说是不错了。一样找不到好工作。一些名企自以为是的将所有本科生排除。无语中。
0回复
用户头像
aldrich6662012-04-09 16:09:33
陈理女士:安捷伦用钱买人才, 什么话? 显败才大气粗? 最近大批安捷伦人员流失,如何解释? 钱不是完能地
0回复
用户头像
容百川2012-04-08 07:02:52
不是没有条件,是没有执行!没人实干
0回复
用户头像
容百川2012-04-08 06:58:17
都是瞎扯淡!还用讨论吗? 学校的专业基础教育+社会专项培养 社会=技术监督机构+企业+研究院所等
0回复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