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南京农大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上取得进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1/06 17:57:43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刘凤权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影响因子8.58)上发表了题为《Biosynthesis of HSAF, a Tetramic Acid-containing Macrolactam from Lysobacter enzymogen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以钱国良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刘凤权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首次报道了新型生防细菌——产酶溶杆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在对该菌产生的一种热稳定抗菌物质(HSAF)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基础上,明确了HSAF在该菌体内合成的关键基因,揭示了HSAF独特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实现该抗菌物质的产业化及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此外,刘凤权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2010年在《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影响因子5.429)上先后发表了两篇题为《Development of an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chlorpyrifos-methyl in water samples》和《A novel immunochromatographic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trichloropyridinol, a biomarker of exposure to chlorpyrifos》的研究论文。这两篇论文分别以博士生华修德和王利民为第一作者,刘凤权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详细研究了基于单克隆抗体和免疫传感器的农药(代谢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了农药及代谢产物免疫检测试纸条,可用于农产品和环境中农药残留的在线检测。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标签: 农药残留
用户头像

作者:杨丹丹

总阅读量 11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