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我国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正式启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0/05/19 11:59:24

我国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正式启动

预计将于明年内完成

  5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财政部在北京联合举行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启动会。这标志着已筹备两年的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据悉,本次绩效评估工作将主要从战略定位、资助绩效、管理绩效及影响等4个方面,对科学基金25年来的资助与管理活动进行评估,以期全面总结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完善科学基金制的着力点,促进科学基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此次受聘为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席。韩启德指出,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资助渠道之一,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工作是科学基金、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一件大事。主动接受评估和公众监督,体现了科学基金对政府和社会公众负责的精神,对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科技评价与资源配置机制的改进,对树立良好科研环境和学风具有积极作用,对科学基金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韩启德强调,做好评估工作,一要注重历史性。要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全面展示成就和总结经验,分析评估科学基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实现评估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的有机统一。二要突出国际性。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成功范例,结合科学基金制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充分发挥国际评估专家的作用,实现评估的国际性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三要体现专业性。要充分发挥评估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作用,努力实现评估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四要注重广泛性。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专业性和积极性,广泛吸收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实现绩效评估的目的。

  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领导小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动员报告中指出,本次国际评估是对自然科学基金一次较全面的检验,是完善资助管理机制、管好用好科学基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科学基金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总结科学基金制成效,探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经验的迫切需要,不仅对基金委是第一次,在我国科技界也是第一次。

  陈宜瑜强调,科学基金制的设立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是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判断一项科技管理制度的优劣,要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循着我国创新政策发展的脉络,看它是否符合基础研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是否能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要通过绩效评估,全面审视科学基金制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影响,深入总结实践经验,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他同时也希望相关部委、广大科学家和项目依托单位理解并积极支持,共同推进评估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强调,开展科学基金资助和管理绩效国际评估,是对过去25年基金工作的系统总结和梳理,对于更好地发挥科学基金的作用,创新我国基础研究及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国科学基金的管理水平,提高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推动基础研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绩效考评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内开展对基础研究如此大规模的国际评估尚属首次,要作好充分准备。特别是在设计考评指标、组织专家评议等工作中要注意体现基础研究的特点。

  据介绍,本次国际评估聘请的专家,如美国科学理事会前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Dick Zare教授,韩启德院士,德国科学基金会前主席、欧洲研究理事会前主席Winnacker教授等,都是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和科技组织领导人,对中国科技政策都有深入研究。此次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由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预计将于明年内完成。

  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等相关部门,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和科技界代表以及基金委全体职工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

[来源:《科学时报》]

用户头像

作者:nanaliu

总阅读量 3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