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10 POPs论坛召开 重点关注垃圾焚烧与POPs控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0/05/18 12:25:3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为了给我国POPs领域的学术界、管理界和产业界提供一个集思广益、共谋对策的高层次交流平台,纵观POPs履约国际动态和我国进展,研讨POPs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展示POPs分析和控制的高新技术与先进产品,2010年5月17日,由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承办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古都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为“垃圾焚烧与POPs控制”。本届论坛时逢《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生效六周年、POPs论坛召开五周年等重要事件。300余名从事POPs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也应邀参加。

论坛现场

  本届大会由清华大学余刚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副校长吕建致欢迎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任官平秘书长、国家POPs履约协调办公室余立风副主任、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于红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科学事务官员Heidelore Feidler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清华大学余刚教授主持开幕式

南京大学副校长吕建致欢迎辞

  吕建副校长介绍了南京大学以及南京大学在POPs研究工作中的成就,热情欢迎参会代表来到古都南京,并预祝“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任官平秘书长致辞

  任官平秘书长在致辞中对我国的POPs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POPs论坛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主办单位能持之以恒坚持的办下去,将POPs论坛发展成为一个品牌论坛。二,做好POPs的科普工作,让公众能够以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对待POPs。三,希望POPs领域的科学家们能够积极为POPs工作建言献策,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国家POPs履约协调办公室余立风副主任致辞

  余立风副主任在致辞中介绍到我国的POPs履约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政府对于POPs污染问题十分重视,POPs的削减和淘汰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我国的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及修复工作已经起步,9种新增列的POPs污染物控制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期望专家学者能为我国的POPs削减淘汰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并预祝POPs论坛的生命力越来越旺。

江苏省环保厅于红霞副厅长致辞

  于红霞副厅长主要介绍了江苏省的POPs履约情况。江苏省作为我国白蚁防治氯丹灭蚁灵替代的示范省之一,截至2008年底,境内的9家氯丹灭蚁灵生产企业已全部停产,POPs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历史遗留的POPs废弃物以及9家氯丹灭蚁灵生产企业的生产场地需要清理,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尚未颁布,POPs污染治理依然艰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科学事务官员Heidelore Feidler女士致辞

  Heidelore Feidler女士在开幕式用中文致辞,表达了她对中国的热爱并预祝“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开幕式上还颁发了“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杰出贡献奖”,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王连生教授获此殊荣。王连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环境化学家,长期从事环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职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协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评委、江苏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环境化学》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等。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从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定量结构与活性相关研究,撰写了中国首部《定量结构与活性相关》专著。

王连生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王连生教授的获奖感言中讲到,我国的POPs研究任务以及履约工作任重而道远,期望各个高等院校能够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研究方面有所专攻;不断培养人才,壮大POPs的研究队伍。

报告人:国家POPs履约协调办公室丁琼处长

报告题目: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进展介绍

  简短的开幕式后,进入大会报告环节,首先国家POPs履约协调办公室的丁琼处长作了题为“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进展介绍”的报告。丁处长介绍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基本情况,2001年5月23日开放签署,我国是首批签约方,2004年5月17日在国际上生效,2004年11月11日在我国正式生效,目前有152个签约方,170个缔约方。《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主要目标是为预防和消除POP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文本包括30个条款,6个附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义务,常规义务,豁免条款,增补程序,资金及技术援助。首批列入POPs的化合物共有12种,第二批又列入了9种化合物,另外丁处长预计还有3种污染物将有可能列入POPs,分别是短链氯化石蜡(增塑剂、阻燃剂),硫丹(杀虫剂),六溴环十二烷(阻燃剂)。

  丁琼处长还介绍了我国POPs的基本情况。我国曾是申请POPs特定豁免最多的国家,废弃物及污染场地广泛存在,环境风险大,含PCB设备的记录资料大量遗失,很多埋藏地点已出现泄露,环境隐患大。我国是二噁英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二噁英来源复杂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生产的主要行业。目前我国在履约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POPs的政策标准体系尚需完善,技术缺乏,监管能力和监管手段不足,资金渠道不畅通。

  从2001年签署公约起,我国启动了国家实施计划编制,不断努力进行POPs的防治工作,到2009年 5月17日,我国全面停止了杀虫剂类POPs的豁免,兑现了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我国的履约政策和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履约要求将纳入十二五规划。生活垃圾,殡葬业,钢铁行业,制浆造纸行业,再生有色金属生产是我国目前主要的POPs污染源。我国将不断依托项目,推动POPs的淘汰和削减,建立履约能力。为了支持POPs的科学研究,我国有一系列的科学支撑项目,如973项目、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我国积极参加国际事务,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

  关于POPs我国的总体目标是2010年完善POPs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与处置支持体系,到2015年初步完成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与处置,建立杀虫剂类POPs污染物场地清单,为逐步清除POPs污染场地奠定基础。丁处长介绍说国家POPs履约协调办公室近期的工作计划是梳理履约进展,谋划十二五规划,研究新提议增列的9种POPs的特性和影响,争取国内外资金,拓展和深化POPs削减和淘汰工作等。

报告人: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著名废物管理与处置专家Yukio Noma教授

报告题目:Japanese experience on dioxin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waste management

  Yukio Noma教授主要介绍了日本二噁英的主要来源,监管手段的发展,环境检测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体接触二噁英的主要途径。从1997年到2008年,经过全面的控制后,日本二噁英排放总量从1997年的8135g-TEQ/y降到了224g-TEQ/y,总体几乎降低了97%,其中垃圾污染占的比例从90%降到了61%。

报告人:台湾中央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张木彬教授

报告题目:台湾生活垃圾处置及其二噁英控制

  张木彬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焚化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二噁英生成特性及控制技术、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去除毒性空气污染物、POPs大气传输及沉降特性研究等。

  在报告中,张木彬教授介绍了台湾的垃圾的处理技术1990年以前主要以掩埋为主,从1991年至今主要以焚化为主,并且从1998年开始鼓励公众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目前台湾的垃圾妥善处理率已超过99%。对于垃圾焚化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处理技术,张教授分析活性碳注入搭配带式集尘器可有效降低二噁英排放量,但仅是转移至固相中,二噁英并未被破坏。选择性触媒还原技术可有效破坏气相二噁英,对环境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但气流仍需加热,造成能源额外浪费。发展低成本的二噁英减排(包含灰飞和烟气)及控制处理技术,将是迫切的议题。

报告人: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郑明辉研究员

报告题目:固体废物焚烧二噁英类污染控制方面的一些思考

  郑明辉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我国的二噁英类年排放量为10.2kg TEQ,其中金属冶炼占45.59%,废弃物焚烧占17.17%,呼吁公众应科学认识我国的二噁英排放源。中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国家规划中提到:到2008年,对重点行业排放二噁英的新源采取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的措施;对重点区域的重点行业现有二噁英排放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到2015年基本控制二噁英排放量的增长趋势。

  郑明辉研究员认为:在选择废弃物处理技术时应首先考虑处理技术的无害化;务实的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对减少二噁英类排放有利;“反建”和“反焚烧”要区别对待,脱离具体条件的反焚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可采用一些间接指标如CO、焚烧温度、残渣灼热率等进行二噁英类污染控制,以避免二噁英类监测技术难点。

报告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王连生教授(高士祥教授代讲)

报告题目: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高士祥教授报告中指出我国以POPs为代表的有机污染物环境过程和控制机理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结构-活性相关(QSAR)研究,是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高通量筛选的必要工具,可以弥补试验数据的缺失,减少实验研究的开支,对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

  王连生教授及其课题组多年来主要研究建立了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行为规律与过程控制,有机污染物分子结构-性质活性相关理论,有机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与毒性预测方法,有毒化学品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价。

  本届大会期间还设立了三场分会报告,多名从事POPs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人士将为大家呈现精彩报告。大会专门为POPs领域的青年学生设立了研究生专场报告会,并将评选出“POPs论坛2010优秀研究生论文奖”、“POPs论坛2010优秀研究生学术墙报奖”。会议同期还举办了小型的仪器展览会,沃特世、安捷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分析仪器企业参展,并通过学术报告介绍最新的仪器和技术,为与会者解答应用方面的问题。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POPs论坛
用户头像

作者:丰收秋天

总阅读量 35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