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2009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京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09/09/02 09:10:03

  9月1日,2009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09)在京召开。本次大会主席、中科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白春礼指出,本次大会旨在促进对国际纳米科技前沿问题的研讨与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纳米科技的整体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纳米科技界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会议将围绕纳米信息材料、纳米能源与环境材料、纳米器件与传感器、纳米医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纳米加工与纳米计量、纳米结构表征、纳米光学与表面等离激元学、纳米结构建模与模拟等领域进行学术交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同时,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向大会发来贺电。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王琛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前几年,我国纳米科学研究主要以基础研究为主,而现在则更为重视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工业、产业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和技术集成研究。因此,与前两次大会相比,本次大会的目标更为明确。8个分会场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纳米技术在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应用问题。不仅如此,大会还邀请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Horst Hahn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主任Paul Weiss教授等7位国际纳米科技界活跃的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同时邀请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68位科学家作分会邀请报告,并重点阐述纳米技术在能源、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应用问题。”

  大会组委会有关人士还表示,本次大会是继2005、2007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京成功举办之后,由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的第三次国际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00多篇,来自美国、俄罗斯、巴西、泰国和中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代表到会注册,其中海外学者近500人。

  白春礼强调,纳米科技是未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支撑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技术之一。以纳米科技的研究成果为依托,有可能在未来的20~30年内持续产生新技术和推动新产业的诞生。我国纳米科技研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目前已在世界纳米技术研究阵营中占据重要席位。而两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的召开,不仅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纳米科技界的影响和地位,促进了国际纳米科技界的学术交流,而且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纳米科技事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会后,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白春礼院士接受了《科学新闻》杂志的专访,品谈中国纳米科技的布局和未来规划。

  科学新闻:当前世界各国在纳米科技方面的布局怎样?

  白春礼:纳米科技是未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也是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纳米科技的研究成果为依托,有可能在未来的20~30年内持续产生新技术和推动新产业的诞生。

  当前发达国家纳米科技布局有5大特点:一、强调以应用为导向,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的一体化研究;二、集中投入,建设不同类型的专业纳米技术研发平台,以保持可持续的发展;三、整合各学科的研究力量,集中解决重大的科学挑战问题或孕育重大突破的应用技术;四、强调基础研究的长期性,强调重要的科学突破对未来技术的影响;五、全球大型企业越来越重视纳米技术,投入大量预算进行纳米技术应用研发。

  科学新闻:中国目前在纳米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

  白春礼:中国纳米科技的布局应该说是起步较早的。目前,我国在纳米功能材料、器件设计与构建、“自下而上”的关键技术与基础等一些主流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全方位、分层次的战略布局。国家部署了纳米技术重大或重点计划,成立了指导和协调我国纳米技术研发的委员会,建立了国家级研发中心。

  我国纳米科技在基础研究方面,据有关机构统计,2006年以来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引用次数都只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在纳米材料研究、纳米结构的高分辨表征与检测、分子组装与调控、量子点与纳米线的生长、组装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某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应用研究方面,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导向性的应用研究能力不足,研究水平中等;在可转移技术研究方面,能力较差,同国际最新进展相比,整体上我国纳米科技的工业化应用水平仍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科学新闻:中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白春礼: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政府投入总量不足,并且投资部门多,领域分散,缺乏协调,造成研究课题不集中和研究工作偏离纳米科技发展的主流;二、纳米技术与能源、信息、生命、环境等领域的交流渠道不畅,交叉合作研究的程度不够,对各领域的主流问题的贡献度偏低;三、在应用研究方面,尽管我国申请或获得授权的国内专利数量有显著增长,但与产业界的联系和合作仍较薄弱;四、纳米科技的多学科性、复杂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其长期发展的前景不明朗,造成产业界不愿早期介入。

  科学新闻:中国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白春礼: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根据我们现有基础,在各学科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加强纳米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重大应用为导向,进一步推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在能源领域,加强纳米科技在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力防“污闪”涂层材料、聚合物微纳米球驱油等方面的应用;在信息技术领域,加强纳米科技在新一代超薄、柔性和大面积光电集成器件、新型纳米环形磁随机存储器、光电探测器件等方面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加强在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药物靶向输运,以及具有个性化治疗前景的低毒性多功能纳米药物等方面的应用;在环境领域,加强在自然水体(包括饮用水)污染的治理、工业废水处理、基于纳米材料和结构的新一代打印制版技术研发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来源:科学时报]

标签: 会议
用户头像

作者:sunny

总阅读量 38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