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珠三角大气环境实验室在华南理工组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09/08/29 13:03:57

  “水出了毛病,还可以换纯净水、矿泉水喝;大气一旦出毛病,所有人都将无法逃避。”近日,记者在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访时,该院院长党志教授用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比较,表明该院6月与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共同组建“珠三角大气环境研究联合实验室”的意义。

  有资料表明,上世纪60年代香港的“灰霾”问题比较突出。80年代以后,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群的灰霾天气迅速增加。去年,珠三角地区灰霾日数在100天以上,明显多于其他地区。甚至有人说,灰霾之下的珠三角,人人都是“吸尘器”。

  “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典型的跨区域性特征,有效解决,不仅需要政府层面多方协调与配合,也需要在科学研究层面上的合作与资源优势互补。‘珠三角大气环境研究联合实验室’就是应运而生的。”党志说。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大气复合型污染监测和防治体系,着力解决大气灰霾问题。”广东省科技计划专门设立了粤港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专项,其中共同组建“粤港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控制策略研究联合中心”是重点支持的专项之一,并选择“珠三角大气环境研究联合实验室”作为依托平台开展研究工作。

  “联合实验室”粤方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郑君瑜介绍,该中心主要目标为:以此研究中心为平台,汇聚粤港澳珠三角地区在大气复合污染治理与研究领域内具有突出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共同组建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治理相关的高水平研发团队。经过3年左右的建设,使之成为粤港制定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策略的高端智库和重要的科研创新基地;为推动粤港澳珠三角地区科技、环保一体化建设作出贡献。

  “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场所由华南理工大学提供,项目总投资额为900万元,已投入500万元,主要为香港科技大学以联合实验室为基础投入的仪器设备,新增投资400万元中,华南理工大学配套经费100万元,广东省政府省科技厅专项资金也将给予支持。中心未来走上良性循环可通过成果转化、技术转让、项目申请、人才培养等途径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郑君瑜说。

  经过周密调研,广东省科技厅对外合作处有关负责人评价联合研究中心选择该“联合实验室”作为依托平台有“一箭多雕”之功。依靠科技控制、减少大气污染,还居民以新鲜空气;联合研究中心作为创新平台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项目合作,项目合作是“虚”的,往往结题人散,平台是“实”的,随着时间推移,不仅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增加、更新,人才队伍、创新文化也会形成良好的积淀;同时,通过香港这个和国际接轨的窗口,可以加快大气复合污染治理与研究领域内国际顶级人才的集聚,拓宽在这个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的渠道,使一些可能不容易在内地实现的国际合作,通过香港来实现,从而进一步缩短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治理与研究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来源:科技日报]

用户头像

作者:nanaliu

总阅读量 3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