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白金7年 白金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2855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NanoTemper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大咖讲座 | Monolith分子互作技术助力植物生殖发育领域突破性研究

前 言植物生活周期以发育单位为载体完成, 从合子开始, 到配子结束。通过复杂的配子传递程序完成配子相遇、形成新的合子, 开始新的一代。在植物生长发育研究过程中,检测分子间的互作是绕不开的重要环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植物科学家使用NanoTemper公司的Monolith分子互作仪进行植物生长发育研究中分子间亲和力检测,并且发表多篇CNS(Science重磅!MST技术引领植物有性生殖研究领域的分子互作检测)、(植物科学小课堂|MST技术在植物有性生殖研究中的应用)。为了近距离的了解植物科学家的工作内容和MST互作技术在植物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特邀刘晨教授来讲解他们在柱头与花粉相互识别机理研究的工作--(Liu et al., 2021a). 《植物学报》发表专文点评,该研究是该领域多年来所期待的一项突破性进展, 开启了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研究的新篇章!【6月15日】直播活动介绍NanoTemper将于6月15日(周三)14:00-16:00举办直播,特别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刘晨教授,为大家介绍2021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成果,揭示如何使用MST互作技术研究花粉和柱头分泌的小肽竞争结合柱头质膜受体激酶来识别亲和性花粉的机制。此外,还给大家带来了MST技术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案例解析,欢迎大家报名参与,共同交流。本次直播的答疑环节中,观众将有机会与讲座嘉宾连麦互动,获得一对一的交流机会哦,连麦成功的观众将获得超值神秘礼品一份!NanoTemper公众号 预约直播,速来报名吧!特邀嘉宾刘晨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直播时间:14:00-15:00小肽-受体激酶调控花粉-柱头识别的"锁-钥"机制讲师刘贝贝 NanoTemper应用专家直播时间:15:00-16:00Monolith分子互作技术在植物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实例

2022.06.08

好礼才出"粽" ! 无论甜咸,一起"粽"享科技

端午节的仪式感哎呀,忽然发现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呢!小编今年还是第一次因为疫情不能去德国过啤酒节也不能去马尔代夫度假了,往年都是因为没有钱。可仪式感是生活里那么不可或缺的记忆点,在端午这个寸步难行的节日里,小编带来三种创新口味的粽子,更迫切的想听听大家品尝后的心声。第1种NanoTemper粽-Monolith 分子互作分析奖项加持:荣获2021德国红点奖&德国IF设计奖!创新优势:基于Monolith技术检测各种类型的分子互作,如膜蛋白、PROTACs、核酸、囊泡、病毒颗粒等亲和力检测范围从pM 到 mM液体环境中检测,最低样品消耗量 4μl支持竞争结合实验和三元互作无液流系统更多详情可点击: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Monolith第2种NanoTemper粽-PR Panta蛋白稳定性分析创新优势:综合nanoDSF、DLS、背反射技术和SLS同时&实时检测蛋白热稳定性、粒径以及聚集检测浓度范围5μg/ml~250mg/ml免标记检测,10μl样品消耗量更多详情可点击:新品来袭 | PR Panta新增静态光散射检测模块-更多参数,更加全面!第3种NanoTemper粽-Dianthus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创新优势:基于微孔板、无液流系统的高通量筛选平台无需表面固定化,溶液中完成检测30分钟内一次性完成384个数据检测首个采用光谱位移技术进行亲和力筛选的平台更多详情可点击:New Dianthus_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

企业动态

2022.06.02

颜宁团队新作出炉!深入探究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外表面抑制剂分子机制

颜宁团队最新成果介绍葡萄糖是生物最基本的能量来源。在人体的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负责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然而研究表明,GLUT的表达升高,尤其是GLUT1和GLUT3,对促进癌细胞的过度增殖是必需的,因此GLUT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癌治疗作用。2014年,结构生物学家、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普利斯顿大学教授颜宁女士带领团队解析了第一个GLUT1的三维结构,2015年再次解析出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颜宁教授(图片来源于百度,侵则删)2022年5月,颜宁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连续发表两篇研究论文,包括与清华大学闫创业团队共同发表的"Cryo-EM structure of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4", 以及与清华大学Jiang Xin团队共同发表的"Molecular basis for inhibiting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s by exofacial inhibitors",通过冷冻电镜及晶体结构解析等手段,对GLUT家族蛋白与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发现用于治疗开发的GLUTs抑制剂提供了结构生物学基础。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看一下,研究人员在解析晶体结构时,如何利用Monolith分子互作仪来验证GLUT蛋白和外表面抑制剂的结合吧!    研究结果为了筛选和验证GLUT3 的外表面抑制剂,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GLUT3的变体— GLUT3exo。然后使用Monolith分别检测了GLUT3exo与内面抑制剂CCB和外表面抑制剂phloretin的结合能力,证实GLUT3exo与CCB无结合,选择性的结合至phloretin,且亲和力与WT GLUT3接近,从而证明GLUT3exo可作为检测GLUTs的外表面抑制剂的工具。接下来,研究团队使用GLUT3exo来表征小分子抑制剂SA47对GLUT蛋白的结合作用。结果显示SA47与GLUT1,GLUT3的Kd值分别为309.5±58.2 nM和316.5±47.2 nM。研究人员根据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信息,描述出SA47的不同芳香环和侧链位置与GLUT3对应的结合位点。为了验证这些互作结合位点,研究人员对GLUT3上的配体结合残基进行了系统性的Ala取代,并对蛋白产量和行为与WT相似的单点突变体与SA47的亲和力进行了检测。如上表,研究人员分别检测了SA47与超过10个GLUT3蛋白WT和突变体的亲和力,验证了晶体结构显示的互作位点。Monolith分子互作仪检测一对亲和力仅需10min,检测不依赖于分子量变化,非常适合于小分子互作的检测。并且仪器没有微流控系统,无需清洗维护。    结论这项研究中,作者使用脂质立方相(LCP)方法获得了SA47与GLUT3复合物的2.3 Å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并结合Monolith分子互作检测及基于蛋白质脂质体的转运实验,阐明了SA47的作用方式,为发现用于治疗开发的 GLUTs 表面抑制剂提供了分子基础。Monolith分子互作仪检测    结构生物学研讨会预告为了让大家对本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本周四即将举办结构生物学研讨会,还另外邀请到中国药科大学王凯波研究员讲解他发表在JACS等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大家前来交流!直播时间:2022年5月26日(周四)14:00-16:00直播有福利  扫码报名

新品

2022.05.24

参会邀请 | NanoTemper结构生物学专题研讨会

前言结构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动态过程和生物学功能的交叉性学科,帮助人们解释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分子机制研究和新药设计开发的科学基础之一。目前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测定主要有三大手段:X射线晶体衍射(X-ray crystallography)、核磁共振技术(NMR)以及冷冻电镜技术(Cryo-EM)。NanoTemper公司的蛋白稳定性分析技术以及分子互作技术,可以在目标蛋白的表达和纯化,蛋白样品质控,以及目标大分子的功能表征等多个环节助力结构生物学研究。在上期推文中作者就使用了冷冻电镜技术和NanoTemper的 MST分子互作技术,揭示了去泛素化酶动态调控人源蛋白酶体的机制(Nature重磅分享!解析蛋白酶体与去泛素化酶动态调控机制)。研讨会介绍NanoTemper将于下周四5月26日举办直播,特别邀请到中国药科大学的王凯波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他最新发表在JACS上的研究成果,揭示如何通过MST和NMR技术研究DNA G-四链体与天然产物的相互作用。同时带大家更深入地了解PR Panta和Monolith这两款仪器在X射线晶体学和冷冻电镜技术这两个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欢迎大家报名参与,共同交流。限定奖:运动水杯幸运奖:小米音箱

企业动态

2022.05.18

学术盛宴,邀您共聚 | NanoTemper分子互作技术交流会

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是揭示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NanoTemper公司的起点。自2010年推出第一款Monolith分子互作仪后,NanoTemper公司一直致力于为研究人员提供解决蛋白表征难题的生物物理工具并促进技术交流。本次由NanoTemper举办“分子互作技术交流会”,特邀国内各领域专家分享有关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学科盛宴,共聚云端,不容错过。分子互作技术交流会时间:2022年5月11日 周三嘉 宾 介 绍 丁澦 教授 复旦大学丁澦课题组致力于基于自噬-溶酶体靶向降解(ATTEC技术)的分子机制和纳米抗体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近年来作为通讯作者(含并列)发表论文30余篇于Nature、Cell Research、PNAS、Molecular Therapy和Trends Pharmacol Sci等期刊,2019年与鲁伯埙、费义艳等合作发表的Nature论文入选了Nature期刊评选的2019年度十大杰出论文(10 Remarkable Papers from 2019)杨永青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在植物应答盐碱胁迫下离子平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盐碱胁迫下小分子物质的研究方面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研究成果分别在Mol Plant/Nat Commun/Plant Cell/New Phytol和JIPB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赵红霞 博士后 浙江大学 主要从事遗传密码扩展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蛋白定向进化等化学生物学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JACS等杂志发表3篇研究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李其昀 博士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师从瞿礼嘉教授。致力于高等植物生殖过程雌雄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目前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Molecular Plant杂志发表论文两篇。张玺 应用专家 NanoTemper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现任NanoTemper应用专家一职,长期从事生命科学领域仪器应用支持相关工作,帮助大量用户解决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和蛋白稳定性检测难题。何宁宇 应用专家 NanoTemper毕业于中科院,在生命科学领域拥有十几年的研发经验,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计划项。在Plant Journal/Nature Plants 等期刊发表过多篇文章。专注于为众多客户解决棘手互作技术问题,在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此次活动将准备丰富且精美的礼品,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加,您将有机会NanoTemper 提供的如下精美礼品! ! ! 快动动你的手指扫码报名吧~限定奖:小米音箱惊喜奖:幸运小熊幸运奖:手机支架精 美 礼 品 手机支架小米音箱幸运小熊报名方式1.点击下方公司名片并关注NanoTemper微信公众号2. NanoTemper公众号后台回复“分子互作”即可报名

企业动态

2022.05.07

直播预告 | 如何摆脱传统技术困境,解决植物科学研究难以检测的分子互作

前言植物研究关系着粮食安全,关系着环境保护,更是与国家碳达峰战略息息相关。植物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进一步探究植物的调控网络,更好地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做支撑。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至今,有各种传统的分子互作技术被开发出来并广泛运用,比如做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CoIP,Pull-Down,BiFC等等,还有蛋白与核酸相互作用的ChIP,EMSA,Dual-Luciferase等。随着科技发展,这些经典的互作技术都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日常科研需求。很多科研工作者都遇到过这些传统技术无法解释的问题:对于离子激活型或者离子抑制型蛋白或者离子通道蛋白,我们怎么去证明它和离子互作呢?多糖,脂类这种生物分子与蛋白的互作应该怎么检测呢?激素受体,我该如何去证明它和激素有相互作用呢?三个蛋白相互作用形成Complex,通过CoIP检测了两两相互作用,但是三个蛋白间发生了什么,该如何去检测呢?比较蛋白间或者蛋白与核酸的互作,减弱还是增强,实验结果反反复复,怎么办?蛋白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太弱,使用CoIP或者Pull-Down结果时有时无怎么办?......这些依靠传统的互作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无法通过一张western胶就可以检测这些类型的相互作用,也无法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直观的观察,而膜片钳更是只能告诉我们这个蛋白影响了离子流而已,有很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是传统方法根本无法检测的,当大家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很是头痛且无奈。那么,到底有没有新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呢?本周三!NanoTemper将带着大家了解检测分子互作的神器--Monolith如何完美地解决科研中这些复杂的互作难题。不仅分享精彩的CNS案例,还有相关技术的详细介绍,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科学研究。欢迎大家关注NanoTemper微信公众号报名直播讲座哦!直播当天将随机抽取幸运听众,送出精美礼品!惊喜奖:小米音箱幸运奖:幸运小熊玩偶限定奖:星空手提杯540ml

企业动态

2022.04.25

免费人工智能在线工具Proto-帮您快速确定最佳的蛋白质标记策略

智能化的在线工具Proto-帮您快速锁定最佳蛋白标记策略近期NanoTemper Technologies与PharmAI合作推出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工具Proto,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锁定最佳的蛋白标记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测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Proto是第一个使用AlphaFold蛋白质结构数据库作为商业化应用的在线工具(AlphaFold 是 DeepMind 开源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更加准确的预测蛋白质的形状,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领域,加速药物的研究与发现),该数据库由EMBL-EBI(针对人类蛋白GO功能分析的综合注释数据库)和DeepMind免费提供。    免费在线使用这种新颖的标记方式是借助人工智能的形式,实现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实验过程优化的又一项重要进步。因为对于大型制药公司来说,目前研究许多罕见疾病是没有利润可言的,而Proto这款人工智能工具可以让更多小型实验室进入药物研发领域推出新的治疗方法。而我们也希望帮助对疾病和治疗方法提供更加优化的方式——这也是我们免费提供Proto的原因。NanoTemper CEOPhilipp Baaske为什么Proto工具可以让科研人员的工作更轻松?在药物研发中,科研人员通常借助染料的标记来检测和测量蛋白和分子间的结合作用。而一旦选择了错误的标记策略,则会需要耗时且高成本的返工调查。Proto通过利用来自AlphaFold或RCSB蛋白质数据库的70万多种蛋白质结构,为结合测量提供合适的标记染料,使得结合测量更加有效和可靠,从而使研究人员对自己的分析结果更加有信心!如何使用Proto?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直接进入网址,或复制下图链接并在浏览器中打开https://proto.nanotempertech.com输入有效的UniProt ID,或点击SEARCH FOR UNIPROT ACCESSION NUMBER进行搜索查询并选择您需要的蛋白质快来试试,开启接下来的探索之旅吧!

新品

2022.04.20

今日直播 | 全新Dianthus--突破性的光谱位移技术攻克传统亲和力筛查难题

NanoTemper的愿景是致力于创造一个任何疾病都可以被治愈的世界。因此我们的使命是尽快研发出更有助于科研人员解决表征难题的生物物理工具。我们正与权威的生物制药公司展开合作,全新Dianthus的光谱位移技术检测效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让我们一起对全新的Dianthus在整个行业的影响拭目以待吧!NanoTemper CEOPhilipp Baaske在日常工作中, 您的亲和力筛选项目如果也经常遇到以下问题:◆ 三元复合物检测体系不稳定◆ 分子量过低无法成功检测◆ 共价结合配体检测繁琐,成本高昂◆ 当SPR或ITC等传统筛选方法无法处理困难的分子相互作用,或者最多只能提供非常低质量的数据…不用着急!看全新Dianthus如何利用光谱位移这项突破性技术,轻松应对这些传统技术难题,真正消除筛选复杂分子相互作用时遇到的障碍。● 33分钟完成384孔板检测● 可控平衡状态的溶液中检测,避免固定对样品的影响。在表征三元复合物时,二元复合物处于稳定状态,非常适用于PROTAC项目● 检测不依赖于分子量,无需担心分子量过低而漏掉有价值的hits● 样品均在溶液中独立检测,筛选共价结合配体时无需昂贵的耗材和繁琐的操作● 基于微孔板检测,无微流控系统,无需清洗维护更多内容,敬请参加今天下午的新品发布会,您将收获以下内容:主题:突破性的光谱位移技术助您解决亲和力筛选的终极挑战内容介绍:1. 亲和力筛选面临的挑战2. 光谱位移技术原理3. PROTAC三元复合体/共价结合配体/膜蛋白检测案例4. 实验流程简介直播时间:2022年4月20日 (周三)14:00-15:00参加新品发布会方式:微信搜索并关注NanoTemper公众号直播当天将随机抽取幸运听众,送出精美礼品!惊喜奖:高级旅行茶杯幸运奖:幸运小熊玩偶

新品

2022.04.20

新品发布会 | 全新Dianthus携光谱位移技术横空出世,1分钟击破亲和力筛选难点!

问新品Dianthus有哪些优势?答: 我们都知道,重要靶点和候选药物的亲和力筛选非常具有挑战性。当您的亲和力筛选项目涉及到PROTAC二元和三元复合物,片段化合物库及固有无序蛋白时,需要进行样品固定的SPR技术和样品消耗量大的ITC技术的检测难度会大大增加,而这些应用则是Dianthus所擅长的。问新品Dianthus具有怎样突破性的技术?答: Dianthus是首个使用光谱位移技术(Spectral Shift)的亲和力筛选平台。检测流程相当简单,您只需要对其中一个分子进行荧光标记,然后将其与梯度稀释的配体混匀。在用590nm的光激发样品后,仪器会同时监测双波长(650nm和670nm)下配体结合引起的光谱位移,通过双波长的荧光强度比值与配体浓度拟合,仅需1分钟即可精确计算样品间的kd值!问光谱位移技术对于实验筛选项目有什么好处和价值?答: 直击五大实验痛点,为您保驾护航。● 可在33分钟完成384孔板检测。● 可控平衡状态的溶液中检测,避免固定对样品的影响。在表征三元复合物时,二元复合物处于稳定状态,非常适用于PROTAC项目。● 检测不依赖于分子量,无需担心分子量过低而漏掉有价值的hits。● 样品均在溶液中独立检测,筛选共价结合配体时无需昂贵的耗材和繁琐的操作。● 基于微孔板检测,无微流控系统,无需清洗维护。Dianthus新品发布会邀您参与主题:突破性的光谱位移技术助您解决亲和力筛选的终极挑战概要:1.亲和力筛选面临的挑战2.光谱位移技术原理3.PROTAC三元复合体/共价结合配体/膜蛋白检测案例4.实验流程简介讲师:NanoTemper应用专家 张玺直播时间:2022年4月20日 (周三)14:00-15:00参加新品发布会方式:微信搜索并关注NanoTemper即刻预约可获得精美礼品!惊喜奖:高级旅行茶杯幸运奖:幸运小熊玩偶

新品

2022.04.13

新品预告 | 挑战不可能,全新Dianthus蓄势待发!

全新Dianthus 即将"发射"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登月任务。受阿波罗11号的启发,NanoTemper将向市场"发射"全新的Dianthus!Dianthus并非由土星五号火箭推动,而是由一种叫做光谱位移的生物物理方法推动,它将帮助科学家创造一个所有疾病都可以被治疗的世界。众所周知,许多可怕的疾病仍未找到治疗的方法,比如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这是因为科学家在寻找抑制致病蛋白的药物时遇到很大的挑战,研究致病蛋白和候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困难的。光谱位移改变了这一点,它使科学家在药物筛选中成功研究候选药物与致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了可能。更快更好的完成检测将会节省生产治疗疾病的药物所需的时间和金钱,这无疑是制药公司所追求的。Dianthus将对药物开发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很确信这一点,因为全新的Dianthus已经在重要的制药公司中使用,并得到了非常正向的反馈。NanoTemper敢为人先作为NanoTemper的一员,我们为全新的Dianthus和光谱位移的即将诞生感到自豪和兴奋!我们不仅仅是发布一款新仪器,而是引入一项突破性的技术——这是生命科学行业中很少有公司敢做的事情。活动预告:4月中旬,我们将会推出新品发布会及相关应用案例讲座,无论是针对您目前正在进行的分析实验问题,还是您希望进一步了解新品技术和应用,期待您加入我们共同探讨!更多信息请关注NanoTemper微信公众号

新品

2022.04.06

技术讲座-PR Panta在AAV研究领域的应用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PR Panta在AAV研究领域的应用, 3月30日我们将推出直播讲座, 邀请NanoTemper应用专家给大家做详细介绍,快来报名讲座赢取您的精美礼品吧!预约报名开始啦~直播时间2022-03-30 周三 14:00-15:00讲座主题:PR Panta助力基因治疗AAV研究内容介绍:● PR Panta四大检测模块● PR Panta在AAV领域应用● 在线答疑&惊喜抽奖讲师:NanoTemper应用专家 刘贝贝扫码预约直播赢取精美礼品礼品预览直播当天将随机抽取幸运听众,送出精美礼品, 快来报名吧!惊喜奖:快乐小熊玩偶幸运奖:星空手提杯540mL

应用实例

2022.03.23

新品来袭 | PR Panta新增静态光散射检测模块-更多参数,更加全面!

PR Panta自上市以来,凭借数据质量高、检测速度快、样品消耗量少等独特的优势,被全球各大药企和科研机构评定为"精准表征蛋白稳定性的新黄金标准"。在生物制品、基因治疗领域,为了在一次样品检测中获得更多的蛋白稳定性参数,NanoTemper将静态光散射(Static Light Scattering)模块整合到PR Panta中。 在整合SLS模块后,PR Panta可以帮助客户更加全面的表征样品稳定性。尤其是在基因治疗领域,将为您提供更为全面的参数助力基因治疗载体开发! 01生物制品领域 1.候选分子结构域水平的稳定性表征全新视角PR Panta可以在一次升温过程中同时且实时监测样品的去折叠,粒径及聚集信息。2.分子量(MW)和第二维里系数(B22)通过Debye Plot将粒子散射光强度与分子质量和B22联系起来,可在任何缓冲液条件下准确测量目的蛋白分子量,确定第二维里系数 B22以预测样品聚集倾向。 02基因治疗领域PR. Panta 四项集成技术使您获得对基因治疗样本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模块1动态光散射(DLS)——获得载体大小和纯度的信息模块2差示扫描荧光(nanoDSF)——对载体进行血清型分型并优化其稳定性模块3背反射(Back reflection)——监测大聚合物的形成模块4静态光散射(SLS) NEW!——监测载体携带的遗传物质数量,确认病毒颗粒的分子量以确保其正确组装当您的样品量有限,但需要检测多参数进行合理决策时,PR. Panta可以在单次升温过程中同时完成四个模块的检测,帮助您节省样品用于下游实验。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使用10ul样品在PR Panta上可以检测的参数:nanoDSF | 监测热稳定性Tm, Tonset, Ea, 折叠复变性DLS | 分析粒径Tsize , Tscattering, rH ,   PDI, kD, D0, 平均散射强度背反射 | 预测聚集趋势TturbiditySLS | 检测分子量B22,平均分子量,Tscattering,平均散射光强度

新品

2022.03.16

诺坦普2款产品助力大分子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

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又称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分析仪。BIACORE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开发的新型生物分析传感技术。该技术的3个核心部分是传感器芯片,SPR光学检测系统和微射流卡盘。实验时,现将一种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的葡聚糖表面,将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溶于溶液流过的芯片表面。SPR检测器能根据跟踪溶液中的分子与芯片表面的分子结合、解离整个过程的变化,记录成一张传感图,并提供动力学和亲和力数据。BIACORE技术由于具有无需标记,高灵敏度,检测快速,并能实时定量测试等优势,已广泛用来研究蛋白质、核酸、多肽、小分子化合物等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德国诺坦普始创于2008年,公司总部位于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诺坦普始终致力于为蛋白分析研究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推动科学的进步。基于专利微量热泳动技术(MST)、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技术(nanoDSF)、TRIC技术(Temperature Related Intensity Change) ,公司先后推出分子相互作用检测仪(Monolith)、蛋白稳定性分析仪(PR)、蛋白品质鉴定仪(Tycho)、以及高通量分子互作筛选系统(DI)。 2020 年N诺坦普推出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蛋白稳定分析仪 2 款重量级新品。MO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基于MST (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技术,能够在接近天然条件的液体环境中直接检测任意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MST技术本身的特点:比如无需固定样品、互作分子的分子量不影响灵敏度、不受互作样品类型限制、可使用任意buffer、适合低样品量及低样品浓度检测,能完成常见互作实验的同时,在检测小分子、核酸、固有无序蛋白、膜蛋白以及病毒颗粒甚至纳米颗粒等具有挑战的样品类型时优势非常明显。例如,MO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研究中。ND相关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是引发ND的关键。MO系列仪器可以对样品品质,如聚集等,进行实时的质量控制,且需要的蛋白浓度低,减少蛋白聚集的可能,可以在细胞裂解液中直接检测,即使缺乏分子互作经验的用户也能迅速开展高质量的实验,让仪器成为研究者的助力,而不是负担,这也是NanoTemper开发仪器的宗旨。新一代的MO系列在仪器外观、样品台、毛细管以及检测软件等多个方面进行升级,旨在帮助客户轻松检测最具挑战的分子互作类型,更便于用户操作,因为无液路系统,保持着NanoTemper产品无需常规维护、保养和校正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而推出带有DLS模块的蛋白稳定性分析仪PP Panta,是为了积极响应客户“呼声”,满足目前生物制剂开发中对蛋白稳定性检测的需求。在此之前,PR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在全球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用户,包括全球各大药企以及顶尖科研机构。我们在和用户沟通的过程中不断收到反馈说:希望NanoTemper可以推出一款既能延续PR超高精准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检测速度快、样品消耗量少的优势,又可以包含DLS模块检测粒径,提供全面的蛋白稳定性数据。所以我们将nanoDSF技术、DLS技术以及背反射技术结合一体开发了Panta,初衷就是为了实现客户对同时且实时检测热稳定性、粒径以及聚集的这一需求,从药物可开发性评估,到制剂优化,再到下游工艺开发及质控等方面助力生物药开发流程。

媒体关注

2021.12.30

生物物理与筛选高级研究员招聘启事

生物物理与筛选高级研究员招聘启事 招聘单位:药明康德HitS 部门职位:生物物理与筛选高级研究员专长领域:生物物理相关方向地点: 上海简介:急需招聘一位工作主动热情,在生物物理领域有多年行业经验的专家 工作描述:l设计并执行包括蛋白-蛋白互作,蛋白-小分子互作和片段库筛选在内的 MST 和 SPR 相关研究l分析和合理解读 MST 和 SPR 数据.l准备客户报告l为客户展示和讲解实验数据l编写实验标准操作流程lMST 和 SPR 实验异常排查 职位关键要求:l生物物理学或生物化学博士l至少两年 SPR 和 MST 相关经验,深入理解 SPR 和MST 方法开发,此前研究涉及小分子和生物药类产品l有独立工作能力l有科研项目管理经验l有能力对试验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排查从而驱动技术开发l有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熟悉各种数据拟合方法并生成报告l良好的组织和为任务设定合理的优先级l出色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雇主信息: 药明康德HitS 部门提供靶蛋白到苗头化合物一站式药物研究赋能平台,为世界范围内制药,生物技术,学术单位提供优质的药物研发服务。作为创新型和以客户为导向的部门, HitS 帮助合作伙伴,通过高质量及高效费比的服务,推进苗条化合物发现过程,提高生产力。作为拥有业界先进的蛋白科学,生物物理和DNA 编码化合物能力的部门,HitS 竭诚驱动实现“天下没有难做的药,没有难治的病”的公司愿景。赋能于 HitS 平台,我们的合作伙伴实现可以始于一个设想进而从我方获得一个高质量,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包括苗头化合物验证和相关作用机制阐述,从而服务于后续的苗头化合物到药物候选化合物过程。CRELUX,作为 HitS 德国分支机构,坐落于慕尼黑,其定位于一个全球的苗头化合物发现,验证,确认的杰出研发中心。药名康德在中国,美国,欧洲共有 25 个研究站点,超过 18000 名员工。作为创新型和以客户为导向的公司,药名康德为世界范围内的客户提供广泛且集成化的服务,从而加速药物发现和后续研究进程,从而降低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成本。 职位申请:有兴趣加入药名康德HitS?我们可以为你提供令人满意的工资和一个能够激发潜能且包容的工作环境。想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部门网站 http://rsd.wuxiapptec.com/HitS 请将你的英文完整申请简历发送至邮箱 fu_biao@wuxiapptec.com

企业动态

2020.10.29

锐意创新 突破极限 NanoTemper新品发布会

2020年9月24日,NanoTemper举办线上新品发布会,发布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新品Monolith,同时简要介绍了另一款即将发布的蛋白稳定分析新品[查看详情]

新品

2020.10.08

【即将召开】德国NanoTemper在线发布2款蛋白分析仪 参与更有Kindle等大奖相送!

  NanoTemper是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2008 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 13 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2016 年,相继在中国北京、上海成立子公司,旨在为中国用户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NanoTemper致力于为蛋白分析研究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推动科学的进步。基于专利MST、nanoDSF、TRIC等技术,公司先后推出分子相互作用检测仪(Monolith)、蛋白稳定性分析仪(PR)、蛋白品质鉴定仪(Tycho)、以及高通量分子互作筛选系统(DI)。  历经十余载的发展,2020 年NanoTemper将推出新一代生物分子互作检测仪、蛋白稳定分析仪 2 款重量级新品。  2 款新品,线上首发,直播间为您揭开更多新品细节及创新点,更有特邀专家与您零距离分享应用经验。  时间:9 月 24 日参会地址: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 扫码参会!  现场参与互动抽奖,还有Kindle、小米充电宝和高级保温杯等精美礼品相送~  活动日程:  还等什么?赶快报名参加“科技盛宴”吧!

媒体关注

2020.09.22

< 1 ••• 3 4 5 > 前往 GO

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五号北京发展大厦1609-1611室 联系人: NanoTemper市场部 邮编: 100004 联系电话: 400-860-2855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