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白金7年 白金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2855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NanoTemper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参会邀请丨NanoTemper与您相约长沙第二十次中国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办,湖南大学、芙蓉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十次中国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将于2023年7月19-23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本次大会是国内生物物理科学研究领域最大规模、高水准的学术顶级盛会,也是从事生物物理及相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一次重要聚会。大会围绕“生物物理与人类健康”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开展探讨交流,着力构建主论坛、专题分论坛、特色论坛、展览洽谈、Workshop、主题活动等6大模块的专业性学术会议体系。会议详情时间2023年7月19日-23日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圣爵菲斯大酒店NanoTemper 展位B13NanoTemper蛋白表征解决方案NanoTemper始终致力于为蛋白分析研究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推动科学的进步。基于专利光谱位移技术(Spectral Shift)、微量热泳动技术(MST)、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技术(nanoDSF) ,公司先后推出分子相互作用检测仪(MO)、蛋白稳定性分析仪(PR)、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DI)。/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无需固定、溶液内直接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可以表征几乎所有类型的亲和力检测难题。Monolith具有超低样品消耗量和功能多样等优点,是您进行亲和力检测的最佳解决方案。/PR系列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PR系列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可以让您在单次运行中测量热稳定性,聚集,粒径大小和分散性-无标记检测,仅需使用微量样品。依靠PR获得可靠的、高分辨率的蛋白质稳定性数据,检测出不易被发现的稳定性行为,让您对目标最佳候选分子和条件都更加充满信心。/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Dianthus是基于微孔板、无微流控系统的亲和力筛选平台。检测在溶液中进行且不依赖于分子量变化,是高难度筛选项目取得成功的绝佳平台。现场互动赢礼品到展位参与我们的现场互动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欢迎大家莅临B13展位!关于NanoTemperNanoTemper是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2008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NanoTemper公司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一直致力于为药物筛选提供靶蛋白质量评估、高通量亲和力筛选等便捷的生物物理工具。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NanoTemper成为全球成千上万的制药公司、学术研究机构及科技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诚邀大家莅临B13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商业洽谈!

企业动态

2023.07.14

参会邀请丨NanoTemper与您相约长沙第二十次中国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办,湖南大学、芙蓉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十次中国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将于2023年7月19-23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本次大会是国内生物物理科学研究领域最大规模、高水准的学术顶级盛会,也是从事生物物理及相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一次重要聚会。大会围绕“生物物理与人类健康”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开展探讨交流,着力构建主论坛、专题分论坛、特色论坛、展览洽谈、Workshop、主题活动等6大模块的专业性学术会议体系。会议详情时间2023年7月19日-23日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圣爵菲斯大酒店NanoTemper 展位B13NanoTemper蛋白表征解决方案NanoTemper始终致力于为蛋白分析研究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推动科学的进步。基于专利光谱位移技术(Spectral Shift)、微量热泳动技术(MST)、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技术(nanoDSF) ,公司先后推出分子相互作用检测仪(MO)、蛋白稳定性分析仪(PR)、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DI)。/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无需固定、溶液内直接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可以表征几乎所有类型的亲和力检测难题。Monolith具有超低样品消耗量和功能多样等优点,是您进行亲和力检测的最佳解决方案。/PR系列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PR系列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可以让您在单次运行中测量热稳定性,聚集,粒径大小和分散性-无标记检测,仅需使用微量样品。依靠PR获得可靠的、高分辨率的蛋白质稳定性数据,检测出不易被发现的稳定性行为,让您对目标最佳候选分子和条件都更加充满信心。/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Dianthus是基于微孔板、无微流控系统的亲和力筛选平台。检测在溶液中进行且不依赖于分子量变化,是高难度筛选项目取得成功的绝佳平台。现场互动赢礼品到展位参与我们的现场互动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欢迎大家莅临B13展位!关于NanoTemperNanoTemper是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2008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NanoTemper公司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一直致力于为药物筛选提供靶蛋白质量评估、高通量亲和力筛选等便捷的生物物理工具。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NanoTemper成为全球成千上万的制药公司、学术研究机构及科技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诚邀大家莅临B13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商业洽谈!

企业动态

2023.07.14

免费下载!NanoTemper抗体药物开发实验指南

1什么是生物疗法?生物疗法,是一种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果从操作模式的角度来区分,分为细胞治疗和非细胞治疗(包括抗体、多肽或蛋白质疫苗、基因疫苗、体内基因治疗等等)。其中,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抗体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mAb)自从1986年首次获得FDA批准以来作为一种治疗药物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进一步开发和优化更好的单抗生物疗法也在继续上升。基于单抗的疗法在治疗和预防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越来越受欢迎。在基于单抗的治疗药物的“质量源于设计”开发理念中,需要检测蛋白去折叠或变性的可能性即表征蛋白稳定性以确保整个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蛋白结构和功能保持不变。抗体在成为治疗药物的过程中会受到极热、极冷、光照、试剂浓度和许多其他因素的不利影响。因此,稳定性表征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和确定每种治疗药物最合适的配方和储存条件。实验指南来啦!NanoTemper 推 荐本期,我们将介绍用于检测生物治疗药物稳定性的各种技术,阐明单克隆抗体配方的来龙去脉,介绍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和新药上市申请(NDA)的典型时间线,并深入研究存储条件如何影响单抗稳定性。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生物治疗药物特性或存储和配方研究细节,请继续阅读。扫码下载本书,您将深入浅出地了解到:1. 检测蛋白质构象和胶体稳定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2. 制剂开发的流程 & 如何开发具有稳定性的抗体制剂?3. 抗体IND和NDA申报流程

应用实例

2023.07.14

会议回顾 | NanoTemper 2023 蛋白稳定性专题研讨会·苏州站

NanoTemper 2023 蛋白稳定性专题研讨会·苏州站于6月28日下午在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NanoTemper 诺坦普中国子公司主办,守本科学仪器(苏州)有限公司、上海昊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此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探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康宁杰瑞科技有限公司的3位业内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药企代表共聚一堂,就蛋白稳定性分析的议题展开热烈讨论。GM致辞会议开场由NanoTemper中国区总经理李卓博士致辞。李卓博士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NanoTemper的企业愿景和使命后,表达了对这次会议能促进蛋白质量评价研究的希望,也对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演讲嘉宾和参会代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最后预祝本次会议成功举办。主题演讲首先是来自上海探实生物的黄懿博士分享了题为“蛋白药物的高通量制剂快速筛选与应用”的报告。演讲主要从蛋白药物CMC成药性分析策略、预制剂筛选的重要性及意义以及快速制剂筛选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三个维度展开。其中黄毅博士的演讲中提到了Panta的高通量以及准确的数据质量带来的对于制剂筛选的效率提升。来自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的王文晞博士进行了题为“现代分析技术在血液制品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的演讲。血液制品是以人血浆为起始原料,经过分离纯化、病毒灭活后制得的治疗类生物制品。在探索性研究中,中心采用了NanoTemper的Panta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对两类人凝血因子类产品的内在质量进行考察,探究不同企业在处方工艺上差异对产品有效性的影响。王文晞博士充分肯定了Panta的多参数稳定性分析所带来的好处,可以从多角度去评估生物药品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NanoTemper应用专家张玺在进行了题为“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平台PR在制剂筛选中的应用”之后,在现场进行了Panta上机操作及跑样演示。现场的参会代表皆对Panta的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和数据质量高的优点表达赞许。短暂的茶歇过后,来自苏州康宁杰瑞的制剂研发高级经理孟凡昱老师通过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in High Concentration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高浓度制剂开发的实际考虑因素)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开发高浓度制剂和商业用途药品的实际考虑和策略。同时也在现场分享了她使用NanoTemper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的使用心得,孟老师对于Panta在胶体稳定性上的稳定表现给予了肯定,热稳定性检测的高质量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进行筛选。但是在重视热稳定的同时,孟老师还强调了自相互作用系数KD的检测意义,而这一点正是Panta的DLS模块的优势,不仅仅具有极高的精确度,还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能很好地检测不同浓度生物制剂的稳定性,多参数模块带来的数据能够更加全面的评估生物制品的稳定性特质。会议最后,来自NanoTemper的应用科学家何宁宇博士分享了NanoTemper的光谱位移技术及微量热泳动技术,助力我们的客户更加高效便捷的进行药物的研发工作。最后,NanoTemper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和支持,同时祝贺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圆满落幕。我们今后还会提供更多这样的学术交流机会,与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探讨交流实验经验,获得更多的意见与反馈,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关于我们NanoTemper是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2008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NanoTemper公司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一直致力于为药物筛选提供靶蛋白质量评估、高通量亲和力筛选等便捷的生物物理工具。使用开创性的专利技术,推出了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Prometheus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等,从根本上大大缩短蛋白表征的时间和样品消耗。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NanoTemper成为全球成千上万的制药公司、学术研究机构及科技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

企业动态

2023.07.10

参会邀请丨NanoTemper与您相约上海中国医药开发者大会

中国医药开发者大会暨药物开发者&CMC国际峰会2023年会将在2023年7月14-15日于上海盛大召开!大会共设5个平行会场,10大专题论坛,邀请到90+行业专家与2000+行业同仁共聚一堂,探讨行业发展趋势、重点研发领域、药物开发思路等当下热点话题,助力中国药品从研发、生产到监管,朝着国际化标准不断迈进!会议详情时间2023年7月14日-15日地点上海建工浦江皇冠假日酒店NanoTemper 展位A25NanoTemper 专题报告时间2023年7月14日14:10-14:40会场论坛一:基于新靶点、新技术的新药开发报告人张玺 | NanoTemper 应用专家报告主题基于光谱位移技术的亲和力筛选平台NanoTemper小分子药物开发解决方案在不断进步的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更为紧密融合发展的今天,小分子药物研发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获得小分子和靶蛋白的复合晶体结构,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结构优化,这一技术逐渐成为药物开发的主流。同时,抗体偶联药物开发、PROTAC技术、AI药物、靶向RNA药物、液-液相分离技术、分子胶技术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突破,都为小分子药物创新提供了新的研发思路。无论是何种方式,重要靶点和候选药物的亲和力筛选都非常具有挑战性。当亲和力筛选项目涉及到PROTAC二元和三元复合物、片段化合物及固有无序蛋白时,需要进行样品固定的SPR技术和样品消耗量大的ITC技术都会使检测难度大大增加,而NanoTemper全新推出的基于光谱位移技术的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可以帮您轻松攻克这些难题!NanoTemper作为赞助商即将参与本次论坛,我们的应用专家将在分论坛进行专题报告。欢迎大家莅临参观A25展位,并与我们的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探讨。现场互动赢礼品到展位参与我们的现场互动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欢迎大家莅临A25展位参与!关于NanoTemperNanoTemper是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2008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NanoTemper的愿景是致力于创造一个任何疾病都可以被治愈的世界!NanoTemper公司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一直致力于为药物筛选提供靶蛋白质量评估、高通量亲和力筛选等便捷的生物物理工具。使用开创性的专利技术,推出了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Prometheus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等,从根本上大大缩短蛋白表征的时间和样品消耗。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NanoTemper成为全球成千上万的制药公司、学术研究机构及科技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基于光谱位移技术(Spectral Shift)的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是基于微孔板、无微流控系统的亲和力筛选平台。检测在溶液中进行且不依赖于分子量变化,避免固定对样品的影响,无需担心分子量过低而漏掉有价值的Hits,是高难度筛选项目取得成功的绝佳平台。诚邀大家莅临A25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商业洽谈!

企业动态

2023.07.10

限时5折 | 全新生物素化靶点标记试剂盒重磅上市

生物素化靶点标记试剂盒Biotinylated Target Labeling Kit 大容量生物素化靶点标记试剂盒Large Volume Biotinylated Target Labeling Kit

新品

2023.07.10

Nature案例分享 | Monolith助力靶向RNA降解剂研究

前言人类基因组中仅有1%是负责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其中疾病相关的蛋白大约有 3000个,只有不到700种被目前获批的药物作为靶点,绝大多数疾病相关的蛋白被认为是不可靶向的。针对疾病相关的非编码RNA以及不可成药的蛋白靶点,使用小分子靶向RNA的结构是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策略。但是小分子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产生生物活性,有些小分子可能结合在RNA的非功能位点,或者小分子的结合强度不足以影响RNA的生物功能。高分文献解读2023年5月24日,Scripps研究所的Matthew D. Disney教授及其合作者在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Programming inactive RNA-binding small molecules into bioactive degraders”的研究论文,利用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技术将非活性小分子重编程为靶向RNA降解剂,成功降解miR-155和癌症靶标MYC、JUN的RNA。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091-8IF: 69.504 Q1研究人员基于二维组合筛选进行RNA和小分子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发现了一些可以与pre-miRNA-155结合的小分子。接下来使用Monolith分子互作仪完成了大量RNA小分子结合表征。研究人员验证了C1仅结合于5′GAU/3′C_A motif,其他RNA凸起或者点突变RNA在相同检测浓度范围内看不到明显的结合信号。在使用Monolith检测时无需固定RNA,仅需带有CY5标记即可直接在溶液中精确表征Kd,检测一对样品仅需10min。图1:pre-miR-155-binder C1结合曲线构建靶向嵌合体小分子结合于pre-miRNA-155的非活性位点,并不会对细胞内的miRNA-155表达水平产生影响。接下来研究人员构建了双功能小分子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一端与目标RNA结合,另一端招募并激活RNA酶,从而靶向降解目标RNA。改造后的嵌合体成功在细胞内降低miRNA-155的表达水平,并且在细胞和小鼠模型中抑制了三阴乳腺癌。图2:将结合pre-miR-155的惰性结合物转化为活性RIBOTAC降解剂为了测试该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人员又构建了靶向MYC和JUN的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这两种蛋白都是重要的癌症靶点,但都是无序蛋白,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改造后的核糖核酸酶靶向嵌合体获得了生物活性并在细胞内精准地靶向降解各自的靶向RNA,使这些癌蛋白驱动的转录和蛋白组学进程失效。这项研究表明对于由这些常见但具有挑战性的致癌基因驱动的癌症,重编程非活性小分子为靶向RNA降解剂可能会带来新的变革。图3. JUN-RIBOTAC选择性降解JUN mRNA抑制胰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在此项研究中,NanoTemper的Monolith分子互作检测仪在RNA小分子结合表征的检测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RNA分子量小,体外容易降解,而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仪对分子量无限制,同时10分钟的快速检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RNA的降解。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仪覆盖几乎任何分子类型、缓冲液成分或亲和力强弱的检测项目,并且检测不依赖于分子量,能够轻松应对不同类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难题,助力靶向RNA降解剂研究。NanoTemper微量热泳动分子互作检测仪Monolith-实用应用手册_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nstrument.com.cn)

应用实例

2023.06.21

下载收藏!生物制剂研究人员必备技术指南-如何使用nanoDSF进行候选目标筛选

01 / 前沿技术分享什么是nanoDSF技术 ?基于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技术 (nanoDSF) 技术,可在天然条件下检测蛋白热变性和化学变性。蛋白中色氨酸和酪氨酸的荧光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免标记的nanoDSF技术可以准确检测蛋白热变性和化学变性过程中内源荧光的变化。因此,通过检测荧光变化,可实现在非标记环境下测定蛋白的热稳定性或化学 稳定性。更重要的是,数据质量不会受样品聚集影响。高质量的数据助您做出更好的决定。PR系列是通过检测蛋白的内源性荧光来跟踪其折叠状态。荧光信号的比值会随着温度的增加或化学变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变化,从而测定蛋白稳定性参数Tm值。02 / 技术应用nanoDSF技术的应用方向 ?在生物制剂研究人员日常工作中,早期可开发性评估最常见的关键质量属性(CQAs)是热稳定性。其中,高分辨率评估热稳定性的一个特殊工具是纳米差示扫描荧光法(nanoDSF),它从基于蛋白质的治疗药物的内在荧光中导出参数Tm和Ton。当您面临许多候选目标或缓冲区条件需要筛选时,nanoDSF技术可使用少量样本,适用宽泛的浓度,得到高品质的数据,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首轮筛选技术使您可以看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发现候选者之间的细微的差异。03 / 下载收藏nanoDSF技术的应用方向 ?下载这份nanoDSF技术指南, 您可获取如下信息:nanoDSF是如何利用蛋白质的固有荧光来确定其熔解温度Tm?为什么高分辨率展开数据对于获得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信息至关重要?nanoDSF数据的实际示例是什么样的?以及您可在实际数据中查看哪些信息?通过这份指南,您可以更快地选择最有发展潜力的候选目标: 查看来自抗体工程、抗体-药物偶联(ADC)、生物仿制药开发和制剂开发的真实数据, 并学会一目了然地解读它。生物药品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检测 | 生物制剂研究人员必备技术指南-如何使用nanoDSF进行候选目标筛选-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nstrument.com.cn),详细了解PR Panta如何为您的生物制品决策提供最高质量的数据。04 / 企业愿景关于NanoTemperNanoTemper公司的使命是为科研人员创造强大的生物物理学工具,以解决表征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我们非常兴奋能够同致力于改变世界的药物研发或与基础研究科学家合作,为实现公司愿景-创造一个任何疾病都可以被治疗的世界而不断前行。如果您在亲和力筛选、分子相作、蛋白稳定性或蛋白生产等方面遇到挑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应用实例

2023.06.07

权威验证系列(二) 湖北省药检院使用Panta对人纤维蛋白原质品进行快速质量控制

前 言*图片来源于湖北药检所官网人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 Fg)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球蛋白,发挥止血和凝血功能。Fg可用于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Fg缺乏症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目前Fg制剂是由健康人血浆经分离、提纯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冻干制成。Fg这类蛋白质药物具有大分子、多电荷、结构复杂等特点,其稳定性往往较差。而稳定性是保证药物发挥其作用的基础。2023年3月,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王文晞博士近期发表“多功能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在人纤维蛋白原制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借助NanoTemper公司的PR Panta对不同企业生产的Fg产品的质量进行快速分析质控。/ 实验步骤/NanoTemper多功能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PR Panta可用于快速测定蛋白质的热稳定性,通过热变性、粒径分布聚集倾向和粒径大小等参数对产品进行评估。使用毛细管吸取10uL 20mg/ml样品置于PR Panta上,首先在DLS模块上检测Fg的水力学半径(Rh),然后进行1℃/min的升温(25℃-95 ℃)。使用1份样品,同时且实时的检测获得Fg的样品热变性中点温度(Tm)、蛋白质初始去折叠温度(Tonset)、粒径开始变化温度(Tsize)和流体力学半径(Rh)等多种参数。/ 研究结果/nanoDSF检测模块结果显示21批次样品Tm 值为51.20~53.31 ℃(表1)。不同企业产品Tm值存在一定差异,最高相差 2.1 ℃, 表明各企业间产品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企业F产品Tm值最高(53.28℃),企业A产品Tm值最低(51.22℃),差别2.06℃。表1 不同企业Fg蛋白热变性中点温度Tm值测定结果21批次样品的Tonset值为47.29~49.32 ℃(表2),不同企业产品Tonset值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企业F的产品Tonset值最高,企业A Tonset值最低,总体与Tm值趋势一致。表2 不同企业Fg蛋白质初始去折叠温度Tonset值测定结果21批次样品Tsize值45.36~46.99 ℃,不同企业产品Tsize值差异较小。表3 不同企业Fg蛋白粒径开始变化温度Tsize值结果 21批次样品Rh值 19.03~30.75 nm,不同企业产品Rh值存在一定差异。表4 不同企业Fg蛋白流体力学半径 Rh 值结果综上可知企业F产品热稳定性最好,企业A产品热稳定最差。除稳定性外,纯度是反映Fg产品中可凝固蛋白与总蛋白的比值是产品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作者通过凯氏定氮仪进行样品检测后并依据下方公式计算纯度。结果显示21批次样品纯度80.3%~95.9%(表5),其中企业F产品纯度最高,平均94.6%。企业A产品纯度最低平均83.2%。表5 Fg纯度测定结果作者将纯度与在PR Panta检测得到的Tm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729,P<0.05 。即产品纯度与Tm值呈显著相关, 热稳定性高的产品纯度较高。为了明确Fg的组分分布,作者采用HPSEC-MALLS测定纯度最高与最低产品的组分分布。企业F产品(稳定性&纯度最佳)由Fg单体和多聚物2个组分组成,企业A产品(稳定性&纯度最佳最差)由 Fg单体、多聚物和蛋白质降解产物3个组分组成。结合以上部分稳定性与纯度呈相关性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Fg热稳定性较差,在生产、存放、复溶后放置的过程中会形成可溶性寡聚体,导致产品纯度降低。因此可根据产品热稳定性测定结果初步分析不同企业产品纯度高低,进而能简单、快速 地对不同企业间产品质量进行初步评估,为企业工艺优化和制剂筛选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的依据。多功能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可以测定产品纯度与稳定性,为人纤维蛋白原产品保护剂的筛选和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相应数据参考,且能对不同企业产品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仪器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检测效率高。——摘自本文文献对PR Panta的评价

应用实例

2023.05.23

NanoTemper案例分享 | 华东理工药学院借助MST技术检测结膜黑色素瘤靶点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葫芦素B诱导GRP78-FOXM1-KIF20A通路介导的结膜黑色素瘤细胞G2-M细胞周期停滞01前言结膜黑色素瘤 (Conjunctival Melanoma,CM) 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黑色素细胞恶性肿瘤,位于眼表。它约占所有眼部肿瘤的2%和所有非皮肤黑色素瘤的1.6%。CM在人群中发病率低,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潜伏期长,因此更难治愈。大多数CM源于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 (Primary acquired melanosis,PAM) 或结膜色素痣。但迄今为止,关于CM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特征还没有更深入的阐明。2022年10月,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剑教授与上海九院眼科徐晓芳/贾仁兵教授团队合作在Acta Pharm Sin B(IF=14.903)上发表了题为“Cucurbitacin B-induced G2-M cell cycle arrest of conjunctival melanoma cells mediated by GRP78–FOXM1–KIF20A pathway”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葫芦素B能够抑制结膜黑色素瘤直接靶点及其作用机制。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2.05.02102葫芦素B葫芦素B (CuB)是最丰富和最常研究的葫芦素衍生物之一,它是从葫芦科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四环化合物。作为一种传统药物,CuB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解热、抗糖尿病和抗癌活性,这些活性由不同的调节信号通路介导。在中国,CuB已被用作慢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药物。在此研究中,作者通过细胞学实验第一次发现CuB能够显著抑制具有典型NRAS和BRAF突变(包括CRMM2、CM-AS16、CRMM1 和 CM2005.1)的CM细胞的增殖,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03亲和力检测为了确定CuB的直接作用靶点,作者采用ABPP(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的化学蛋白质组学策略,筛选到GRP78蛋白鉴定为潜在靶标。GRP78已被验证为多种癌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可抑制癌细胞的进展、增殖、侵袭和转移。接下来作者需要通过直接的实验证据证明筛选得到的GRP78蛋白为CuB的直接靶点。作者首先通过热位移(TSA)结合测定证明,与对照相比,使用CuB处理过的样品(0.2 mmol/L) 以温度依赖性方式增加细胞裂解物中GRP78的热稳定性(图1),表明GRP78和CuB之间可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图1注:CuB与 GRP78 过表达 293 T 细胞 的细胞热转移结合测定。之后,评估CuB与GRP78的亲和力,团队使用了NanoTemper的Monolith NT. Automated分子互作仪进行MST检测,结果显示CuB与GRP78的亲和力为0.11 μmol/L(图2,红色曲线),与细胞活性一致。MS/MS分析表明,在经过CuB处理的重组GRP78样品中,GRP78的Lys326位点存在α-β--不饱和酮修饰。作者检测CuB与突变体 GRP78 (Lys326Ala) 的亲和力明显减弱,其Kd值为 25.40 μmol/L(图2,蓝色曲线)。综合其他实验,证明了CuB通过α-β-不饱和酮部分与GRP78相互作用。图2注:通过MST检测CuB与人重组GRP78蛋白(WT 和突变体)之间结合亲和力。04MST技术在此项研究中,NanoTemper的MST技术在小分子化合物(CuB)- 蛋白质(GRP78)相互作用的检测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证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结膜黑色素瘤的靶向疗法的临床研究。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仪基于MST技术,覆盖几乎任何分子类型、缓冲液成分或亲和力强弱的检测项目,并且检测不依赖于分子量,蛋白用量少,对于蛋白聚集耐受度高,能够轻松应对不同类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难题,助力癌症靶点研究。

应用实例

2023.05.16

权威验证系列(一) 看nanoDSF技术如何在生物制品热稳定性分析上替代金标准DSC

01         高分文献最新研究成果近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关于抗体热稳定性分析的相关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抗体药物研发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  DOI:10.16155/j.0254-1793.2023.01.18自从1986年,全球第一款单抗药物问世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抗体药物已经成为全球制药领域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抗体药物应用领域广泛,涵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和神经性疾病、抗感染、罕见病等领域。我国在2000年批准了首个进口的利妥昔单抗产品之后,我国的抗体药物产业也有了迅猛发展。抗体活性是其发挥治疗作用最关键的质量属性,其中热稳定性评价是反映高级结构正确与否的重要一环,同时较高的热稳定性也是抗体药物成药性和储存的保障。权威验证!可替代性技术优势明显!传统方法使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表征,但是该方法对于样本的浓度(0.2~2mg/mL)有一定要求,样本检测通量也有限制,不适用于现在的研发需求。对于成药的高浓度处方而言,往往需要进行稀释进行检测,从而偏离原有样品的稳定性属性。基于此,中检院对nanoDSF技术平台与DSC技术进行了比较,发现NanoTemper公司的nanoDSF技术不仅仅具有与DSC的一致性精确数据,还弥补了DSC在浓度与检测通量上的缺陷。nanoDSFnanoDSF技术展示出与DSC平台一致的精确性,nanoDSF与 DSC一致,均表现出良好的精确性,能够很好的检测到蛋白信号,也能精准识别抗体样品的不同结构。作者又考察了不同浓度下nanoDSF技术的重复性,高精准的重复性,完全满足日常研究和检测的数据间的可比性,不必因为数据质量的问题而造成不同批次间差异过大,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02         技术对比最新研究成果那么两种技术间数据的可比性如何呢?作者对不同浓度的抗体样品在两个平台下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2种方法的Tm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各检测浓度下Tm结果的相关性均达0.99以上,说明nanoDSF原理检测Tm具有可行性。而在不同浓度下检测抗体样品也展现出来惊人的一致性,低浓度下也能很精确地检测出不同的结构域变化,说明nanoDSF技术具有极好的数据质量,能够检测各种不同浓度下的蛋白样品。对于PR系列仪器中的背反射模块,能够高精准地检测聚集的产生。随着浓度的升高,聚集的倾向也越大,对于蛋白的稳定性而言,热稳定性与胶体稳定性都是重要的参数。而浓度也带来了Tm的差异,所以对原浓度样品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PR系列仪器,可以检测宽泛浓度范围(5 μg/mL~250 mg/mL)的样品,仅需10 μL 样品即可完成检测。 最后,文章认为:nanoDSF技术具有较宽的浓度适用范围,较少的样品消耗,较高的检测通量,较好的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可以作为单抗分子结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及可比性研究等的有力工具。PR Panta搭载了功能强大的四个功能模块(nanoDSF,背反射,DLS与SLS),能够全方面的评估蛋白样品的热稳定性与胶体稳定性,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蛋白稳定性研究中。

应用实例

2023.05.10

参会邀请丨NanoTemper与您相约北京QbD第四届生物药质量科学大会

在150多位质量专家、3000多位参会者的持续关注下,2023第四届QbD生物药质量科学大会(简称:QbD2023)定于5月12-13日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召开。在这竞药品质量疗效和全球共同体的时代,本次大会将继续深化QbD理念,着重分享质量文化实践,用质量驱动医药行业高水平发展,以品质至上铸造医药担当之脊。会议详情时间2023年5月12日-13日地点北京朝阳悠唐皇冠假日酒店NanoTemper 展位B11关于生物制剂稳定性生物制剂行业作为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价值将超过5000亿美元,因此这个市场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稳定性是生物制品的关键,因为它确保候选药物能够顺利度过生产和放大过程,以及药物成功所需的实验检测和临床处理。稳定性受到很多变量的影响,包括蛋白序列,缓冲液配方,添加剂以及储存温度。优化这些条件来保证生物制品的剂量和活性称为制剂配方,是生物制品发展的主要重点。NanoTemper 推出的Panta 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结合了动态光散射技术(DLS)、静态光散射技术(SLS)以及专利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技术(nanoDSF)、背反射技术(Backreflection),首次实现了在整个热升温过程中,在单次检测中同时获得热变性、粒径和分散性、聚集以及化学变性的稳定性等数据,提供蛋白样品稳定性的全貌。NanoTemper作为赞助商即将参与本次论坛,届时我们也将在现场展出Panta 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欢迎大家莅临参观B11展位,并与我们的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探讨!现场互动环节同时我们也准备了趣味游戏和丰富的小礼品,欢迎大家来B11展位参与互动!关于NanoTemperNanoTemper的愿景是致力于创造一个任何疾病都可以被治愈的世界!NanoTemper是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2008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NanoTemper公司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一直致力于为药物筛选提供靶蛋白质量评估、高通量亲和力筛选等便捷的生物物理工具。使用开创性的专利技术,推出了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Prometheus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等,从根本上大大缩短蛋白表征的时间和样品消耗。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NanoTemper成为全球成千上万的制药公司、学术研究机构及科技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

企业动态

2023.05.05

参会邀请丨NanoTemper与您相约北京QbD第四届生物药质量科学大会

在150多位质量专家、3000多位参会者的持续关注下,2023第四届QbD生物药质量科学大会(简称:QbD2023)定于5月12-13日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召开。在这竞药品质量疗效和全球共同体的时代,本次大会将继续深化QbD理念,着重分享质量文化实践,用质量驱动医药行业高水平发展,以品质至上铸造医药担当之脊。会议详情时间2023年5月12日-13日地点北京朝阳悠唐皇冠假日酒店NanoTemper 展位B11关于生物制剂稳定性生物制剂行业作为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价值将超过5000亿美元,因此这个市场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稳定性是生物制品的关键,因为它确保候选药物能够顺利度过生产和放大过程,以及药物成功所需的实验检测和临床处理。稳定性受到很多变量的影响,包括蛋白序列,缓冲液配方,添加剂以及储存温度。优化这些条件来保证生物制品的剂量和活性称为制剂配方,是生物制品发展的主要重点。NanoTemper 推出的Panta 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结合了动态光散射技术(DLS)、静态光散射技术(SLS)以及专利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技术(nanoDSF)、背反射技术(Backreflection),首次实现了在整个热升温过程中,在单次检测中同时获得热变性、粒径和分散性、聚集以及化学变性的稳定性等数据,提供蛋白样品稳定性的全貌。NanoTemper作为赞助商即将参与本次论坛,届时我们也将在现场展出Panta 多参数蛋白稳定性分析仪。欢迎大家莅临参观B11展位,并与我们的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探讨!现场互动环节同时我们也准备了趣味游戏和丰富的小礼品,欢迎大家来B11展位参与互动!关于NanoTemperNanoTemper的愿景是致力于创造一个任何疾病都可以被治愈的世界!NanoTemper是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2008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NanoTemper公司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一直致力于为药物筛选提供靶蛋白质量评估、高通量亲和力筛选等便捷的生物物理工具。使用开创性的专利技术,推出了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Prometheus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等,从根本上大大缩短蛋白表征的时间和样品消耗。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NanoTemper成为全球成千上万的制药公司、学术研究机构及科技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

企业动态

2023.05.05

案例分享 | 北大药学院借助MST技术检测蟾毒灵与E2F2转录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北大药学院将非典型E3连接酶ZFP91促进小分子诱导的E2F2转录因子降解用于癌症治疗转录因子E2 因子 (E2F) 家族是参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因子。作为E2F家族的重要成员,E2F2的异常表达总与各种癌症的不良预后高度相关,例如,E2F2水平在晚期肝细胞癌中普遍上调,E2F2高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普遍较低,这表明E2F2具有成为抗癌靶标的潜在价值。因此,选择性抑制E2F2功能的潜在治疗策略的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E2F2 作为转录因子,缺乏典型的配体结合域,传统上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分子胶是一类小分子,可以诱导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驱动以前不可成药的蛋白质降解。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见有关具有选择性 E2F2 靶向特性的分子胶的报道。为了探索 E2F2 降解策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屠鹏飞与曾克武团队使用中药蟾酥主要活性蟾毒灵(Bufalin,BF)作为化学探针来确定其在肝细胞癌 (HCC) 中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一种新的非典型E3连接酶ZFP91可作为降解E2F2转录因子的药物靶点。此外,实验发现蟾毒灵具有分子胶的功能,可以有效诱导转录因子E2F2与非典型泛素连接酶ZFP91形成E2F2-ZFP91-蟾毒灵三聚体复合物,进而促进E2F2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此文章于2022年11月发表在eBioMedicin:https://doi.org/10.1016/j.ebiom.2022.104353在这项研究中,NanoTemper的微量热泳动MST分子互作技术被用于检测蟾毒灵作为分子胶水分别与E2F2和ZFP91的亲和力(图1)。图1注:蟾毒灵招募ZFP91降解E2F2的作用模式MST技术可以在细胞裂解液中检测目的蛋白和另外分子的互作,即可免纯化。对于难纯化的蛋白来说,仍可完成定量亲和力的检测。该研究中在裂解液中目的蛋白通过2种不同的方法带上荧光,完成复杂环境中目的蛋白与其他分子的准确亲和力测定。在检测E2F2与蟾毒灵互作时,构建了带有his-tag标签E2F2质粒,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裂解后,使用NanoTemper RED Tris-NTA试剂盒特异性标记裂解液中his-tag E2F2,使其带上荧光,然后向裂解液中加入梯度稀释的蟾毒灵。微量热泳动 (MST) 实验表明,蟾毒灵直接与E2F2结合,解离常数为3.15 ± 1.43 μM(图2)。图2注:MST检测裂解液中E2F2与蟾毒灵的亲和力在检测蟾毒灵与ZFP91互作时,作者构建pEGFP-N1-ZFP91质粒转染导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裂解后取上清,将上清液中的EGFP-ZFP91直接作为荧光信号源,加入梯度稀释的蟾毒灵。MST测定显示蟾毒灵以 462 ± 146 nM的解离常数(Kd)与ZFP91结合(图3)。图3注:MST检测裂解液中ZFP91和蟾毒灵的亲和力蟾毒灵可拆分成α-吡喃酮(α-Pyr)与DHA两个结构,团队通过MST实验证明α-Pyr直接与ZFP91蛋白结合(Kd = 900 ± 322 nM),但不与ZFP91的C349A突变结合(Kd未检测到)(图4),表明α-Pyr是蟾毒灵与ZFP91发生结合的关键基团。综合其他结果,团队提出蟾毒灵可以作为分子胶介导E2F2-ZFP91复合物的形成,进一步促进E2F2的泛素化和降解。图4注:MST 展示了α-Pyr和GFP-ZFP91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进行了基于分子胶的E2F2癌症治疗靶向策略的概念验证,在癌症治疗中具有广阔的药用价值。同时,该研究还揭示了蟾毒灵作为天然“分子胶水”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独特药理机制,也为抗肿瘤药物的设计提供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新颖靶点与先导药物分子。Monolith 分子互作仪在此项研究中,MST技术为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酶之间的亲和力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并且可免纯化定量检测裂解液中目的蛋白和其他分子的互作强度,标记方法灵活,大大加快了实验进展。基于MST技术的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仪,不依赖于分子量的改变,蛋白用量少,对于蛋白聚集耐受度高,可以轻松表征不同类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应用实例

2023.04.24

文献解读 | 使用无标记TSA方法评估CRISPR-Cas9 RNP复合物形成的最佳条件

01前言Thermal shift assay(TSA),也被称为差示扫描荧光法(DSF)是表征蛋白热稳定性的常用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蛋白配体互作表征,突变体、缓冲液、去垢剂筛选等领域。但DSF的实验操作较繁琐,需要根据蛋白的特性及去垢剂兼容性选择合适的染料,优化蛋白和染料的比例,在配制样品时还要考虑染料自带的有机溶剂对蛋白的影响。替代性技术:nanoDSF技术时下被行业深度认可的无标记的TSA验证方法-也称nanoDSF技术,可解决DSF技术的局限性,样品无需加染料就可以直接上机检测了。下面我们一起通过用户的文献案例来进一步了解。02NanoTemper用户应用案例解读检测样品:Cas9,gRNA使用仪器:PR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涉及技术:nanoDSF技术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6399CRISPER - 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能够帮助人们在动物和细胞模型中实现广泛的靶向敲除(KO)或敲入(KI),例如单点或多点KO、点突变、报告基因KO或KI等。然而,CRISPR-Cas9的切割效果和准确性仍是基因编辑面临的主要挑战,它们特别受到核糖核蛋白复合物 (RNP)的组装配比的影响。2023年3月,法国南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发表了研究成果:Excess of guide RNA reduces knockin efficiency and drastically increases on-target large deletions,作者借助PR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搭载的nanoDSF技术,一种无需标记和固定化的方法,证明了Cas9和gRNA的等摩尔比是形成RNP复合物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作者通过CRISPR/Cas9 KI将双等位纯合子GFP hiPSCs转化为BFP表达细胞,通过细胞表型分析证明在Cas9的最佳浓度为0.4 mM时,增加ssODN浓度有助于降低KO率,提高KI率,而增加dgRNA对KO和KI没有影响。0.4 mM的Cas9、等摩尔Cas9/gRNA比例和2 mM的ssODN是在hiPSC中实现高效GFP到BFP转换的最佳选择。 在此之前,有一些研究曾表明过量的gRNA对于靶向切割有帮助,而本文作者的实验结果则与之产生了矛盾。于是作者使用NanoTemper公司的nanoDSF技术建立了一套体外实验方法学,用来评估RNP复合物的形成效率,从而佐证他们的结论。通过nanoDSF这种无标记技术,可在升温过程中检测蛋白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的自发荧光。随着升温,仪器同步采集在350 nm和330 nm处的最大发射光位移,并自动拟合出蛋白的热展开曲线。NanoDSF能够检测蛋白的构象变化导致的热稳定性差异,并由熔解温度(Tm)来表征蛋白的热稳定性。由于Cas9是一种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变构酶, 因此利用nanoDSF技术可以简单、直观地检测导致Cas9重排的RNP复合物的形成。 为了确定hiPSC中使用的dgRNA靶向GFP位点(dgRNA GFP)形成RNP复合物的有效性,作者使用恒定浓度的Cas9 (0.75 mM)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dgRNA, 通过nanoDSF检测,作出升温诱导的蛋白变性曲线检测 (图1A)。根据一阶导数,可以确定Cas9单独的Tm(TmCas9 = 43.2C),以及Cas9/dgRNA摩尔比为1/1至1/5 的Tm:1/1 时TmRNP = 49.6 C、1/2 时TmRNP = 50.0 C、1/3时 TmRNP = 49.9C、1/5 时TmRNP = 49.8 C (图1B)。相比只有Cas9时, Cas9/dgRNA摩尔比为1/1至1/5 时的Tm都有明显增加,但Cas9/dgRNA不同摩尔比之间的Tm并没有显著差异(图1C)。这反映了RNP复合物的形成情况。另外,当Cas9/dgRNA为等摩尔比时,是检测不到游离Cas9的。因此,可以认为Cas9/dgRNA等摩尔比是形成RNP复合物的最优条件。图1作者在大鼠胚胎上使用点突变模型来验证等摩尔Cas9/dgRNA是否能得到最佳的KI率,以及过量的dgRNA是否会影响KI效率。 他们先使用nanoDSF检测大鼠胚胎中Cas9过量、等摩尔Cas9/dgRNA或dgRNA过量这几种情况下,RNP复合物的形成情况(图2A)。在所有条件下,添加dgRNA靶向的环氧化物水解酶2基因(dgRNA rEphx2),与单独Cas9相比,Tm都显著增加,表明RNP复合物的形成 (图2B)。 在Cas9/dgRNA摩尔比为 5/1和2/1时,可以看到变性曲线中包含了两个热变性峰,分别可表示为TmCas9和TmRNP。与单独Cas9相比(TmCas9 = 43.2℃), TmCas9对这两种RNP的比例差异不显著(TmCas9 RNP 5/1 = 43.0℃;TmCas9 RNP 2/1 = 43.3℃, p分别= 0.4809和0.9353),而TmRNP为(TmRNP RNP 5/1 = 48.0℃;TmRNP RNP 2/1 = 48.9℃, p 都= 0.029)。这些结果表明,在两个条件下,RNP复合物已经形成,而游离Cas9仍然存在。当等摩尔比(RNP 1/1)或dgRNA rEphx2过量(RNP 1/2, 1/3和1/5)时,只观察到一个热变性峰(TmRNP RNP 1/1 = 49.7℃;TmRNP RNP 1/2 = 49.9℃;TmRNP RNP 1/3 = 49.8℃;TmRNP RNP 1/5 = 49.7℃),这些Tm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与dgRNA rEphx2相比,RNP 1/1比例的TmRNP与RNP 2/1比例的TmRNP显著不同(TmRNP RNP 2/1 = 48.9℃;TmRNP RNP 1/1 = 49.7℃, p = 0.0206),与单独Cas9也显著不同 (TmCas9 Cas9 = 43.2℃;TmRNP RNP 1/1 = 49.7C, p这说明大多数Cas9形成了RNP复合体,RNP 1/1和dgRNA过量。由此同样佐证了作者的结论,等摩尔比Cas9/gRNA这个条件限制了游离Cas9,可能也限制了游离dgRNA,最终有效形成RNP复合物。图203关于PR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德国NanoTemper公司自2014年推出PR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以nanoDSF技术为核心,通过检测蛋白内源荧光,无需标记即可检测蛋白Tm值,快速精确评估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变化。2020年NanoTemper推出新一代PR Panta仪器,并于2022年整合四大技术模块nanoDSF/Backreflection/DLS/SLS,可实时同步评估蛋白热稳定性,胶体稳定性,聚集体与粒径等信息,为科研人员在蛋白质量控制、复合物分析、化合物筛选、制剂优化等方面提供强大助力。今年年初,公司凭借自身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推出新品型号:PR Panta + 机械臂自动上样器,这款新品拥有独立且包罗万象的系统,包含机械臂、外框架、计算机和监视器。可装载多达4个384微孔板,用于检测所有蛋白质候选分子热变性、胶体稳定性和化学变性的全自动操作。可针对高通量或配方筛选实验场景,无需手动即可完成多达1536个样品的检测。PR系列产品

应用实例

2023.04.19

NanoTemper应用案例分享: 了解勃林格殷格翰如何为其单克隆抗体寻找最佳缓冲条件

1用户背景介绍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是一家致力于人类生物制药化学和动物健康产品的医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制药企业。名列全球前20位,高度研发驱动的领先医药公司,核心业务是包括处方药、 动物保健和生物制药,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主要省市和地区。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免疫及呼吸疾病、心血管及代谢疾病、中枢神经疾病、肿瘤。勃林格殷格翰成为第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生物药物的制造企业。2014年,与百济神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临床试验提供生物制药的生产。同年底,生物制药中试生产车间在上海张江工厂落成。2020年6月,勃林格殷格翰日前启动跨国药企在华首个外部创新合作中心。该中心采用了跨国药企中首个“三合一”业务模式,即集学术合作、业务拓展及许可、风险投资于一体。此举将整合公司的创新经验和合作伙伴在各自相关领域的独特技术和专业技能,共同开发创新药物和疗法,进而惠及更多患者。2为什么早期发现对蛋白质科研人员至关重要?单克隆抗体(mAb)是当今治疗性生物制剂的主要成分。由于其高度特异性和效力,它们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从不同的癌症类型到自身免疫缺陷。新的蛋白质工程方法导致越来越多的治疗性mAb,它们还可以被修饰为双特异性、与其他生物制剂结合或用小分子药物修饰。而单克隆抗体(mAb)等生物药物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mAb 变体之间的丰富异质性,需要一个彻底的开发过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mAb的法规遵从性。因此,在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就需要生物物理分析方法,以指导和简化进一步的抗体处理,并预测抗体的开发能力。抗体的构象和胶体稳定性是预测其稳定性和可开发性的关键参数,因为它们影响长期储存稳定性。开发管道中mAb和mAb变体的数量不断增加,需要使用能够快速评估这些参数的生物物理方法。在开发的早期阶段筛选条件和抗体构建体旨在确定最有希望的候选物,以满足药物批准的监管要求。在本案例中,勃林格殷格翰使用治疗性单克隆IgG1抗体的小规模配方筛选,以验证PR NT.48在确定关键稳定性参数方面的优异能力。通过PR NT.48搭载的nanoDSF技术跟踪色氨酸荧光发射的变化来评估热梯度中mAb构象稳定性。同时,PR NT.48可以检测胶体稳定性的变化和温度引起的聚集,是通过检测两次通过样品的光束的背反射强度实现的(图1)。图1:检测蛋白质聚集的背反射原理示意图(左) 光通过毛细管,被反向反射到检测器,光强度被量化。(右) 粒子散射光,导致入射光的消光和背反射光的反射--蛋白质聚集的直接测量。使用PR NT.48同时进行背向反射和荧光分析提供了几个重要信息:可直接关联热稳定性和胶体稳定性,这意味着可以识别引起聚集的展开事件,更重要的是,可以确定聚集起始温度。可确定抗体的未折叠状态的总体聚集程度,这在不同的配方和抗体类型之间可能有显著差异。应用案例分享: 了解勃林格殷格翰如何为其单克隆抗体寻找最佳缓冲条件_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nstrument.com.cn)

应用实例

2023.04.12

注意看!生物制剂研究人员必备宝典-DLS动态光散射技术指南

什么是DLS动态光散射技术?NanoTemper Technology动态光散射(DLS)是一种强大的技术,是一种测量颗粒大小、低聚化和分散性,以及环境变化(如药物偶联物的添加或储存缓冲液的变化)对它们的影响的方法。可提供有关生物制剂制备物的纯度和聚集状态的信息,并增加对候选物稳定性的更深入了解。提问 DLS技术能提供生物制品的哪些信息1粒径2样品质量3自相互作用无论是早期阶段的目标蛋白分离还是临床前的药物制剂,DLS技术对于生物制品研发流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可提供重要价值。DLS技术可轻松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参数,并与其他稳定性分析方法同时进行,无需额外的时间或材料要求。将DLS信息添加到稳定性评估中会发现其他技术遗漏的细节,因此,可以在早期开发阶段缩小最终候选生物制剂的挑选范围。在实验工作中,生物制品研发人员通常需要面对的是非常复杂的分子,而在漫长的研发流程中样品稳定性、质量和功能都十分重要。通过DLS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仅从这一种方法中就获取以上所有信息,它可以分析候选药物在应对一系列环境变化时的表现,而了解这些药物在应对变化时的表现对于生物制品的工作流程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了从确定哪些药物值得开发,到提高药物质量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交付。无论是异构体筛选、制剂、放大生产还是储存及有效性分析阶段,因此,DLS技术在生物制品研发流程的每个阶段都是极具价值的工具。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108/down_1145387.htm阅读DLS技术指南电子书,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帮助您优化候选药物的筛选过程。我们介绍了在整个生物制药流程中,DLS技术如何帮助您改善每一个决策,同时也提供了一些设计DLS实验的实用技巧。在本书中,您将了解到:1什么是生物制品,它们为什么如此重要?2DLS技术如何提供您的样品相关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的含义是什么?3设计您自己的DLS实验时的一些小提示和注意事项愿景  关于NanoTemperNanoTemper公司的使命是为科研人员创造强大的生物物理学工具,以解决表征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我们非常兴奋能够同致力于改变世界的药物研发或与基础研究科学家合作,为实现公司愿景-创造一个任何疾病都可以被治疗的世界而不断前行。如果您在亲和力筛选、分子相作、蛋白稳定性或蛋白生产等方面遇到挑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应用实例

2023.04.06

直播预告 | Monolith分子互作仪技术培训

分子互作技术线上培训分子互作是生命体进行物质和能量传递的基础,分子互作技术让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其中的奥秘。NanoTemper公司的Monolith产品基于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和光谱位移(Spectral Shift)技术精确定量表征分子间亲和力Kd,是用极少量样品在溶液内测定结合亲和力的唯一方法。实验时无需固定,可以表征几乎所有类型的亲和力检测难题,帮您解决SPR难以应对的分子互作难题,是您进行亲和力检测的最佳解决方案。春暖花开之际,NanoTemper的技术专家们将为您带来Monolith的产品线上培训,欢迎大家围观学习。本次培训将介绍Monolith检测分子互作原理、文献解读、实验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讲座适用于Monolith NT.115和Monolith的用户以及对此感兴趣的客户。您只需参加这一次培训,就能变身成实验室的Monolith分子互作技术专家!日程及安排主题:Monolith分子互作技术应用培训时间:2023年3月25日 周六上午9:30-11:00主讲人:龙韵馨&刘贝贝 ( NanoTemper应用技术专家 )扫码报名,预约直播不迷路哦!培训内容o    Monolith技术原理o    技术应用案例o    实验流程o    常见问题与优化方案o    互动问答环节(好礼相送)有奖互动o   对转发及位居邀请榜第一名的用户,送出天猫精灵一份!o   凡参与直播互动问答的用户,均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应用实例

2023.03.22

新品发布|PR Panta+机械臂自动上样器,通量高达1536个样品

NanoTemper今日正式推出新品型号:PR Panta +机械臂自动上样器,这款新品拥有独立且包罗万象的系统,包含机械臂、外框架、计算机和监视器。可装载多达4个384微孔板,用于检测所有蛋白质候选分子热变性、胶体稳定性和化学变性的全自动操作。可针对高通量或配方筛选实验场景,无需手动即可完成多达1536个样品的检测。PR Panta +机械臂自动上样器通过机械臂自动上样器,结合PR Panta,进行全自动化操作提升运行通量。PR Panta集合了nanoDSF、DLS、背反射和SLS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消耗大量珍贵样品的前提下,单侧检测同时获得热变形、聚焦、粒径大小和分散性等宝贵参数,更加完整、可靠地获得蛋白质稳定性数据。

媒体关注

2023.03.08

新品上市 | PR Panta + 机械臂自动上样器!轻松获取高通量蛋白稳定性数据

如您对我们产品或技术感兴趣,欢迎致电留咨,我们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新品

2023.03.08

喜讯分享!NanoTemper携三款仪器全部入围"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评选活动介绍仪器及检测3i奖之一的"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活动是由仪器信息网发起,旨在将在中国仪器市场上推出的、创新性比较突出的国内外仪器产品全面、公正、客观地展现给广大的国内用户。该评选活动自2006年起,17年间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2022年的评选是第十七届,并深受到越来越多的仪器用户、国内外仪器厂商以及相关媒体的关注和重视。在技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团监督下,经仪器信息网"专业编辑团"初审、"网络评审团"评审,评选出"科学仪器优秀新品"-- 2022年度上半年+下半年的入围名单。经过激烈的角逐,在2022年上半年审批通过的265台新品中,生命科学类仪器仅15台入围优秀新品名单,其中NanoTemper的PR Panta蛋白稳定性分析仪及搭载光谱位移技术的Dianthus高通量筛选平台均提名上榜!紧接着,进入评选更为激烈的下半年,在审批通过的649台新品中,生命科学类仪器仅17台入围优秀新品名单,这其中NanoTemper于2022年10月推出的新品Monolith X分子互作检测仪不负众望地脱颖而出,喜提入围优秀新品的荣誉!入围揭秘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三款仪器成功入围的奥秘及厉害之处吧!1PR Panta蛋白稳定性分析仪全面升级创新亮点及产品优势:新增静态光散射 (SLS) 模块一监测载体携带的遗传物质数量, 确认病毒颗粒的分子量以确保其正确组装Panta首次在—个单—的热变性实验中结合了4种技术模块精准检测,数据质量非常高无标记检测,检测浓度范围广低样品消耗量拓展阅读:新品来袭 | PR Panta新增静态光散射检测模块-更多参数,更加全面!2全新Dianthus高通量分子互作筛选平台创新亮点及产品优势:搭载突破性的光谱位移技术,降低实验门槛无需固定样品,灵敏度高33分钟完成384孔板检测可控平衡状态的溶液中检测,避免固定对样品的影响, 非常适用于PROTAC项目检测不依赖于分子量,无需担心分子量过低而漏掉有价值的hits样品均在溶液中独立检测,筛选共价结合配体时无需昂贵的耗材和繁琐的操作基于微孔板检测,无微流控系统,无需清洗维护3Monolith X 分子互作检测仪创新亮点及产品优势:同时获得光谱位移(Spectral Shift) 和微量热泳动 (MST) ——两种生物物理检测方法,完全覆盖您可能遇到的各类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不依赖于分子量全面的功能特性,覆盖几乎任何分子类型、缓冲液成分或亲和力强弱的检测项目,且仅需极微量的样品检测速度快,10min之内即可完成亲和力数据检测,专家模式下仅需90s即可完成1个kd检测无需定期维护、简单易用NanoTemper企业愿景一路走来,NanoTemper始终秉承创造一个任何疾病都可以被治疗的世界的企业愿景,并不断升级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有价值、更精准、更快速也更有性价比的仪器来适配生命科学市场中日益增长的需求。2023年以及在未来,请期待NanoTemper更多的新产品即将与您见面,为您在科学研究、生物制药、基因治疗等诸多领域带来更多的心动和惊喜!

企业动态

2023.03.03

参会邀请丨NanoTemper与您相约上海SIT 2023第五届小分子药物创新与合作论坛

诚邀大家莅临A3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商业洽谈!‍

企业动态

2023.02.23

参会邀请丨NanoTemper与您相约上海SIT 2023第五届小分子药物创新与合作论坛

SIT 2023 第五届小分子药物创新与合作论坛将于2023年3月2-3日上海盛大召开!60+该领域专家与1000+行业同仁邀您从不可成药靶点、多肽药物、AI制药等热点领域一览当下化学创新药研发新动向,助您在化学创新药开发的路上降低试错风险、加快创新步伐!会议详情时间2023年3月2日-3日地点上海圣诺亚皇冠假日酒店NanoTemper 展位A3NanoTemper小分子药物开发解决方案在不断进步的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更为紧密融合发展的今天,小分子药物研发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获得小分子和靶蛋白的复合晶体结构,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结构优化,这一技术逐渐成为药物开发的主流。同时,抗体偶联药物开发、PROTAC技术、AI药物、靶向RNA药物、液-液相分离技术、分子胶技术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突破,都为小分子药物创新提供了新的研发思路。无论是何种方式,重要靶点和候选药物的亲和力筛选都非常具有挑战性。当亲和力筛选项目涉及到PROTAC二元和三元复合物、片段化合物及固有无序蛋白时,需要进行样品固定的SPR技术和样品消耗量大的ITC技术都会使检测难度大大增加,而NanoTemper全新推出的基于光谱位移技术的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可以帮您轻松攻克这些难题!NanoTemper作为赞助商即将参与本次论坛,我们的应用专家将在分论坛进行专题报告。欢迎大家莅临参观A3展位,并与我们的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探讨。NanoTemper 专题报告时间2023年3月2日11:00-11:30会场论坛二:不可成药靶点&AI&CADD报告人张玺 | NanoTemper 应用专家报告主题基于光谱位移技术的亲和力筛选平台现场互动环节同时我们也准备了趣味游戏和丰富的小礼品,欢迎大家来A3展位参与互动!关于NanoTemperNanoTemper是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2008年成立于德国慕尼黑,历经十余载发展,在全球13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NanoTemper的愿景是致力于创造一个任何疾病都可以被治愈的世界!NanoTemper公司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一直致力于为药物筛选提供靶蛋白质量评估、高通量亲和力筛选等便捷的生物物理工具。使用开创性的专利技术,推出了Monolith系列分子互作检测仪、Prometheus系列蛋白稳定性分析仪、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等,从根本上大大缩短蛋白表征的时间和样品消耗。卓越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NanoTemper成为全球成千上万的制药公司、学术研究机构及科技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基于光谱位移技术(Spectral Shift)的Dianthus系列高通量亲和力筛选平台是基于微孔板、无微流控系统的亲和力筛选平台。检测在溶液中进行且不依赖于分子量变化,避免固定对样品的影响,无需担心分子量过低而漏掉有价值的Hits,是高难度筛选项目取得成功的绝佳平台。

企业动态

2023.02.23

PR Panta一站式解决生物制剂可开发性评估

视频更精彩让我们解锁视频,进一步了解蛋白稳定性分析仪PR Panta如何在单次实验中同时给出关于候选分子稳定性的全面参数!通过本视频您将会了解到:1. PR Panta搭载了哪些卓越技术2. PR Panta各技术模块的原理3. PR Panta如何助力您进行生物制剂研发4. PR Panta成为您生物制剂研发首选的原因

应用实例

2023.02.09

NanoTemper用户之声 | 探访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应答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

引 言2023年,NanoTemper正式开通了用户之声系列活动,目的是为了分享更多用户的实际应用案例和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研究者解决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微量热泳动(MST)技术已被广泛及高度应用到各项行业,而Monolith分子互作检测仪凭借其优异表现,不断助力科研人员在CNS上发表优质的重磅文献近百篇。本期,我们采访到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杨永青副教授,针对他们的植物应答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这个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采访。如果您在分子互作方面同样遇到一些问题,不妨试试MST技术,希望带给大家给多的启发和帮助。来自用户的反馈 NanoTemper 用户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姓名:杨永青 副教授在用仪器:Monolith分子互作检测仪Q1用户背景介绍杨永青副教授从2001-2006年在北京林业大学读博士。2006-2010年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10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和农业部转基因专项等。获得授权专利4项。在Mol Plant,Nat Commun,Plant Cell,New Phytol和JIPB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Q2请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内容我们长期从事植物应答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盐碱胁迫会引起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离子胁迫是影响植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植物通过SOS途径将细胞内盐离子外排出去,SOS蛋白的转运依赖于质子ATPase建立的质子梯度,但具体如何调控机制不清楚。因此,我们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植物应答盐碱胁迫下离子平衡调控的具体机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从2013年左右了解到Monolith,大概统计了一下,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中,至少有7篇用到了MST技术进行互作研究。在进行抗盐碱机制研究中,会涉及到质子泵,离子运输和信号传递等,进行的互作检测的分子类型也很丰富,包括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和有机小分子,蛋白与无机离子等,这些互作都可以在Monolith上完成快速检测。Q3请问Monolith分子互作检测仪如何满足您的研究需求?在盐碱胁迫的机制研究中,会涉及到很多类型的分子,如蛋白和蛋白,蛋白和小分子,甚至是蛋白和无机离子的互作,都可以使用MST技术完成检测,而且MST的样品用量少,可以大大减少实验时蛋白提取的工作量。比如说在进行Ca2+蛋白传感器SCaBP3蛋白参与碱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文章投稿时,The plant cell的reviewer提出需要证明SCaBP3与质膜H+-ATPase AHA2的互作,并且推荐ITC的方法。我们在进行ITC检测尝试时发现,该方法需要大量的蛋白,但每次蛋白的提取量为1-2mg,只可以做1-2次ITC实验,且无法进行重复。而MST方法检测的蛋白用量少,进行一次MST实验,仅需要18ng AHA2和200μg SCaBP3,节约大量样本和时间成本,因此我们采用了MST完成了该组互作实验,并顺利发表文章。使用MST检测SCaBP3和AHA2 C的互作https://doi.org/10.1105/tpc.18.00568Q4您认为Monolith分子互作检测仪有哪些优点?分子互作检测方法对蛋白用量非常少,比如在进行蛋白SCAB和磷脂分子PI3P的Kd检测2时,MST实验仅需要10nM, 160μL的SCAB-蛋白,也就是130ng。这组研究同时进行了PLO(Protein-lipid overlay assay)实验,但该实验流程较为复杂:需要1小时进行干膜,1小时进行SCAB蛋白孵育, 然后通过进行2小时的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操作熟练的情况也需要4小时。但每次MST检测也只要15min,这项研究中涉及到两组,也就是检测只需要30min即可完成。因此,MST这种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效率。MST检测SCAB1与磷脂分子PI3P的亲和力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b264Q5您对NanoTemper售后服务的印象?NanoTemper技术团队一直能与我们进行快速地交流,及时解答问题。每年都会有线上和线下不同专题的培训活动,能够让实验室一届届学生快速掌握MST的实验流程,迅速开展相关实验,我们十分满意。

企业动态

2023.02.06

从0到8070!MST技术影响力与日俱增!

2023年如约而至,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大家都在回顾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对于公司而言,大部分都会以业绩或者盈利能力来衡量取得的成就或者是否成功。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角度来衡量呢?我们该如何定义生命科学领域类公司的成功和价值呢?Philipp BaaskeNanoTemper CEO Philipp Baaske在2023年初发表了感言:“NanoTemper是一家充满情怀的、别具一格的全球企业,我们正在创造一条更有高度的、不同寻常的征途!星辰大海,永不止步对于公司的价值和影响力,NanoTemper公司给出不同的定义:NanoTemper提供的生物物理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制药领域、生物技术以及科研院校,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发表研究发现。当我们在Google学术中搜索MST相关信息发现,从2008至2022年,仅仅14年间,MST的搜索热度从0激增到了8070!MST技术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Monolith X 新一代分子互作检测仪(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从物理的角度看,这样的增长几乎堪比光一样的速度!2008 - 02010 - 172012 - 1542022 – 8070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通过使用NanoTemper的仪器发表了重磅高分文献,NanoTemper公司的价值就是帮助各行业工作者和企业研究人员创造更多的影响力和贡献!NanoTemper公司的成功就在帮助用户完成他们的一次次实验中得到体现!正如NanoTemper公司始终如一的愿景所述:Help create a world where every disease is treatable.NanoTemper Impact Rocket为了庆祝这些值得纪念的数字和傲人的成就,Elena Penni特别为NanoTemper设计了名为NanoTemper Impact Rocket的动画视频,让我们一起看看,共同感受这份美妙吧!这就是NanoTemper的愿景和期望创造的价值!您是怎样定义成功和价值的呢?NanoTemper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是否也有帮助到您?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写出您的观点,或者您期待NanoTemper能够为您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企业动态

2023.01.13

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诺坦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五号北京发展大厦1609-1611室 联系人: NanoTemper市场部 邮编: 100004 联系电话: 400-860-2855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