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金牌7年 金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4097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艾立本科技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艾立本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近日,艾立本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立本医疗器械(成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Breath-TOF MS 2000)”正式获得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川械注准20242220009】)。  “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Breath-TOF MS 2000)”作为艾立本科技开发的首个二类医疗器械,标志着艾立本在医疗领域所获的实质突破。  呼气检测是一种医学诊断方法,即通过测试人体呼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含量进行疾病诊断,可以为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一种全新的筛查及鉴别诊断解决方案。传统的疾病筛查方法存在医疗资源不足、依从性低、敏感性和特异性不理想等局限性。然而呼气检测在癌症早筛领域的应用却颇受关注,处于行业爆发前夜,具有便捷、快检、精准、无创、低成本的检测优势,具备推广至各级医院开展大规模检测筛查的基础。  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  立本医疗器械(成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历经近二十年潜心研究,自主研发了多款高性能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并获得“基于VOC代谢轮廓的肺癌分期检测系统”、“呼气中乳腺癌生物标志物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区分胃癌患者与健康个体的呼出气VOC标志物与检测系统”等多项专利。    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Breath-TOF MS 2000  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Breath-TOF MS 2000)突破传统GC-MS毛细管色谱分离的技术限制,采用光子及其相应的复合全电离技术,通过激发有机物分子或无机气体外层价电子,实现对被测气体样品的实时、不分离检测,响应时间可低至0.2s,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全谱软电离,单一分子仅产生其对应的分子离子,谱图极易识别,可实现样品气体中的所有VOCs、无机气体的同时离子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通量快速分析。  优势亮点: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优势,检出限可达ppt级,痕量分析准确,单台仪器可实现数百种气体的同时定性定量检测,突破了呼出气诊断检测设备层面的瓶颈。在保证高准确率(准确率超过90%;漏检率10%以内)的前提下同时实现了低成本、高可及性、非侵入式。  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展肺癌早筛科研临床  目前立本医疗已经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西京医院等多家单位持续开展基于人体呼出气肺癌、胃癌、乳腺癌、糖尿病、麻醉药代谢等多种疾病早筛研究工作,已正式入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人体呼出气疾病诊断的临床研究。据仪器信息网的统计,基于TOF-MS质谱方法的人体呼出气体检测质谱是继GC-MS后的获批方法,2021年时湖南步锐生物有一款基于单光子电离的TOF-MS质谱产品 Breatha Scents A-3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过当前已经没有还在有效期内的基于GC-MS呼出气检测质谱产品。

媒体关注

2024.02.20

对话段忆翔:艾立本为何能在2023“逆势而上”?

2023年匆匆而过,随着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增大,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面临层层挑战。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行业竞争内卷加剧等多重背景下,科学仪器企业迎来了巨大考验。当行业不景气,我们频繁听到的是生意难做、下调预期、减薪裁员等消息。但也是在这样变幻的环境中,仍有一些仪器企业在年底交出了增长的成绩单,他们是谁,他们做对了什么?越是艰难的时刻,越是要坚定信心。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那些逆势增长的仪器企业,做对了什么?”主题约稿活动,面向广大科学仪器企业征稿,挖掘企业在逆势中的闪光点,为晦暗的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添一抹亮色。观大势、看宏观、察长远,仪器信息网诚邀广大企业家参与,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克时艰。本文特别邀请到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忆翔,与他就公司取得的突出成果、应对挑战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新一年关注的重要市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段忆翔仪器信息网:请您总结2023年贵公司的业绩情况?取得哪些突出成果,有哪些“闪光时刻”?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艾立本科技正式创立以来走过的第八个年头。2023年艾立本总体业绩相较往年提升明显,不论质谱仪、光谱仪或是其他辅助设备在销售数量上均增长显著,各类仪器在研发与特殊场景应用方面都有一定突破,但与全年预期相比依旧略有差距。在过去一年里,公司强化了领导层结构,引入市场高管并成功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市场销售队伍,另外,我们完成了LC-MS/MS三重四极杆质谱的完全正向自主研发工作及产品化工作,还开展了人体呼出气检测质谱仪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申报工作,更是荣幸收获了数个“闪光时刻”。5月份公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轮融资,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及其关键的环节,不仅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进一步提高公司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年9月,我们凭借自主研制的PTR-TOF MS 6000飞行时间质谱仪获得了BCEIA分析测试仪器整机金奖,该系列质谱产品在保证ppt灵敏度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从低分辨率到中分辨率,甚至高分辨率的升级转化,作为艾立本收获的第三个BCEIA金奖,更让我们整个技术团队备受鼓舞。此外,我们还获得了2023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入榜了2023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体来说,2023年是一个丰收大于遗憾的一年。仪器信息网:2023年许多仪器企业都面临困境,市场需求下降,业绩表现不佳。您认为科学仪器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会分别有哪些,市场压力主要源自哪些方面?市场需求下降、业绩表现不佳此类问题,在行业中属于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整体经济大环境直接相关,加上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技术封锁,限制中国企业获取核心技术和市场准入的现实,也直接影响了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从仪器供应到关键模块组件供应的限制,对国内市场而言,是压力也是科学仪器国产化道路上的巨大挑战,我们不但要开发国产替代化仪器,还要开发相应的关键部件,时间与精力必须加倍付出,必须多方团结协作,鼎力而行。至于机会,当然也是与国际经济形势、国家扶持政策、科技发展趋势紧密相关。近年来,我国反复强调科学仪器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并接连出台了多项利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另外国家在国际经贸合作方面也在积极拓展,这对整个科学仪器行业来讲就是个好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沉着应对挑战,适时拥抱机遇,相信难题总会迎刃而解。仪器信息网:贵公司能在如此的背景下实现整体营收或某个产品线的逆势增长,您认为做对了什么,应对挑战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关注的市场有哪些重大机会?是否有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艾立本科技能够实现整体营收的逆势增长,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公司前期的研究基础,在各类技术研发上都有相应的经验积累,这使得后期在产品开发与产业转化阶段节省了大量精力,我们才有更多时间去精细化与创新化;再者就是公司当前产品线较为充足,部分产品线也如愿起到了辅助营收的作用。关于如何应对挑战,我们认为明晰新市场开拓需求、明确产品开发重点是首要,好钢使在刀刃上,才能发挥好斩切的作用。2023年艾立本有针对性的对市场进行开发,在原有技术基础及应用实例上做出了新的拓展,研制出全新的1535手持式合金光谱仪器,使其成为我们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在海外出口或本土化层面开展了哪些工作,给公司带来了哪些实质性进增长?艾立本科技在2023年尚未完全开展海外出口工作,暂无实质性成果,但整体结构形式的规划我们正在铺垫,目前已与部分海外企业建立沟通,研究如何建立海外销售团队和渠道,如何与相关机构直接挂钩等问题,海外出口也将会作为24年及往后的重点工作继续开展。仪器信息网:越是在艰难的时刻,越考验企业的管理能力。您认为仪器企业想要实现降本增效,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人员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降本增效是仪器行业永恒的课题,为此,艾立本科技多年来都在坚持着仪器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工作,尽可能使所有仪器的关键部件实现自主研发或国产化,这是我们降本增效的一个主要途径。关于市场营销、人员管理及售后服务等方面,2023年公司引入了极具管理经验的市场高管,开始组建专门负责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的市场销售团队,完成了市场、客户、生产三者间的有效链接,从根本上填补了产品推广与售后服务的空缺。强化的领导层结构,完善的人员配置,高效的人员管理,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销售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推动了公司产品市场化进程,因此,我们认为人员的合理投入是非常必要的。仪器信息网:您如何预判2024年的经济走势和行业走向?在短期内经济向好的概率不是很大,2024年预计还会延续上一年的经济走势,科学仪器行业走向必然也会受到整体经济趋势的影响,就当前市场而言,短期内仍然难以走出低谷,所以2024年我们仍然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从企业管理来讲,相应的预防备案、管理办法及人员调整等内容都需提前筹划,可能部分公司会采用降薪裁员的办法控制运营成本,但我们并不推崇这类做法,虽然短期里这或许是一个必要的策略,但在实施时还应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尽力保障每位员工的合理利益,不能为了降本而寒心。仪器信息网:公司2024年有哪些重大发布或重磅新品可以向广大读者提前预告?2024年艾立本科技将有计划地推出三款新品,预计将在第一季度推出LC-MS/MS仪器及其相应系统,后期还会重点推出人眼安全的1535nm手持式合金光谱仪器和一款核心部件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小型光谱仪。此外,我们还会在新的一年里持续开展多方面的拓展工作,包括积极开展人体呼出气肺癌早筛系统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努力实现多领域多角度的实质性突破。最后,在2024年新春来临之际,我们谨代表公司全体员工,祝福各位合作伙伴、客户、同行朋友们龙年大吉,事业兴旺!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里的支持,龙年我们也将会继续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为我国科学仪器的国产化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媒体关注

2024.01.31

独家采访BCEIA金奖获得者:国产PTR-TOF质谱的进阶之路

金秋9月,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3)召开同期,BCEIA金奖颁奖礼成功举行并揭晓获奖名单,13台仪器整机、5款仪器零部件斩获殊荣。其中,由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PTR-TOFMS 6000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斩获分析测试仪器整机金奖。此款获奖产品有哪些创新之处?申报背后有哪些故事?仪器信息网第一时间采访了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大学的段忆翔教授,以下为采访实录,以飨读者。  仪器信息网: 首先恭喜贵司获得“2023BCEIA金奖”,请您谈谈获奖感受,并介绍一下本次获奖仪器技术。  谢谢!首先艾立本能够获得2023年BCEIA金奖,非常感谢评审组专家对我们产品的认可,以及团队为高端国产质谱仪自主正向开发做出的努力。算上本次,这已经是艾立本获得的第三个BCEIA金奖了,这对于我们整个项目产品及技术团队都是非常大的鼓舞,对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推动。本次获奖产品是PTR-TOF MS 6000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这款仪器是我们PTR质谱研究过程中里程碑式的成果展现,我们在前期做过各类关键部件的研究,最终呈现的PTR-TOF MS 6000产品则是非常有技术代表性的,因此我们把它带到了BCEIA参评展览。  仪器信息网: 该仪器成果经历了怎样的研制过程,取得了哪些里程碑式的进展,有哪些令您难忘的事件值得分享?  PTR质谱仪的正式研发可以从追溯到2010年我们在四川大学建立分析仪器研究中心开始,从那时起,我们就做好了关于PTR的准备和研发工作,相关设备的研发布局也是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实施。最早是用空心阴极放电做PTR的离子源,然后转到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做PTR质谱的离子源进行研究,这是我们在PTR质谱领域所申请的最早的专利之一,后续的研究涉及试剂离子浓度的优化、 离子传输系统的改进、 真空系统的设计、以及各种质量分离及检测系统的尝试。 2016年,我们在优化离子源与离子传输系统的基础上,集成了第一台PTR四极杆质谱仪(PTR-Q-MS),这是我们最初的PTR质谱仪器。这款质谱仪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但局限性也很明显,由于是用四级杆做质量分离器,所以分辨率比较差,只有单质量的分辨率。当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没有把这款PTR-Q-MS作为正式产品推向市场。为了提高质谱仪器的分辨率,而后我们又继续开始了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发以及离子传输系统的改进,经过多项技术的不断更迭,于 2021年初由艾立本公司正式推出第一款基于飞行时间的自主正向研发的PTR质谱仪(PTR-TOF MS 2500),并获得市场积极的反响,成功实现了PTR-TOF-MS的国产化突破。在此基础上,团队于2023年再接再厉,成功实现了PTR-TOF-MS 6000产品的落地,并将用于小分子测量的PTR质谱技术的分辨率提高到8000-10000的目前国际最高水准。  仪器信息网:该成果解决了哪些以前没有解决的难题,最适合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所解决的难题主要可以·概括为离子的产生、离子的传输和离子的检测这三个方面,如果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质谱仪在性能上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在离子产生及离子传输方面,我们在相关技术研究中均有所突破,先后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和国际专利,为我们的仪器产品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离子探测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改进,整个仪器除了真空泵系统以外,绝大部分器件都属于艾立本自主研发,该仪器完全属于正向开发。  质谱仪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PTR-TOF-MS不但可以用于实验室中各种VOCs组份的检测,还可用于环境中VOCs的实时现场走航监测,广泛应用于石化系统、食品安全、石油传输管道泄漏监测,安防系统以及人体呼出气医学诊断等领域。其中人体呼出气医学诊断,这也是艾立本团队多年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利用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人体呼出气中各种VOCs化合物含量变化即可判断病症,目前已经在癌症早筛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仪器信息网:该成果当前的产业化情况如何,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  艾立本的PTR-TOF-MS 已经形成从2500到6000各种型号的系列产品,且均已在环境走航、医学诊断等方面获得应用,其中包括一些中字头的单位。用户对PTR技术与仪器的关注和需求与日俱增,比如上海进博会就曾经特别提出需要PTR-TOF-MS的走航服务,该任务由艾立本公司圆满完成。此外,杭州亚运会环保项目、成都大运会环保服务等都有我们公司的产品参与其中的环境VOCs走航工作;在医学诊断方面,我们与华西医院及国内其他几个大型医院的相关科室都有关于呼出气医学诊断的合作。癌症早筛,疾病呼气诊断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呼气诊断的公司也越来越多, 发展前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癌症相关市场巨大,高效,高普适性,高可及性的廉价早筛技术极度匮乏,癌症的治疗占据国家大量的医学资源及财政资源,艾立本作为科学仪器研发与医学诊断技术探索的厂家,能够从高层次上参与介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领域,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艾立本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个人或团队的利益,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才是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仪器信息网:围绕该成果及相关技术,后续您团队还将开展哪些创新工作?  除了PTR-TOF-MS 6000之外,我们团队还有8000分辨率的PTR质谱仪器,这样的分辨率目前已经完全满足日常VOCs监测的基本需求,如果有进一步需要我们也可以继续向高分辨发展,比如具有一万分辨率的PTR质谱仪,这个水平的分辨率对小分子来说已经足以满足现有的需求。对于前期开发的离子源系统、离子传输系统等技术,我们还会不断改进和完善,后续会考虑把这些技术基础应用于开发其他新产品上,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的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UPLC-MS/MS)、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LC/UPLC-QTOF-MS),相应的产品预计会在年底前后推出,这些也都是我们后期的重点布局的产品。仪器信息网:艾立本选择这个品类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国内外能够做到PTR-TOF-MS自主研发的厂商比较有限,要说做的好的更是少之又少。据我了解,现在国内有些厂商还在用以四极杆做质量分离器的PTR技术,分辨率上就非常有局限,这类技术我们在2016年之后就基本替换掉了;虽然某些国内厂商采用收购国外技术的方式加快了PTR-TOF-MS的产品落地,但其产品性能和系统稳定性都亟待提升。世界范围来看,目前能把PTR-TOF-MS做好的厂商是屈指可数的。艾立本正是看到这一点,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非常感谢我们整个团队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仪器信息网:多年来,您团队一直坚持质谱分析技术的研究工作,请您谈谈有哪些体会、收获、经验?  我们团队最初接触质谱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1999年搭建出第一台实验室飞行时间质谱仪,2010年开始PTR质谱技术的研发,2016年研发出PTR-Q-MS,2020年开始我们才陆续更新迭代了多款PTR-TOF-MS商品质谱仪器。自从回国后,我们团队就一直在布局高端质谱仪器的研发工作。质谱研究不仅需要人力物力,更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借此与大家共勉。  艾立本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应用开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来都不会急于求成,我们看重的是根基、细节与经验技术积累。目前艾立本已推出了多个质谱仪品类,除了PTR-TOF MS系列,还有UVP-TOF MS LITE 2000、UVP-TOF MS PLUS 2000、QGA 200等质谱仪,这就是厚积薄发的效果,也是我们多年持续投入换来的回报。我们深知,艾立本还是一个属于初创时期的小型公司,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和成长需求。近年来所获得的各界认可,包括两次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科技一等奖,三次BCEIA产品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十六届科学仪器研发特别贡献奖,朱良漪科学仪器创新成果奖等都是对我们团队的鞭策与鼓励,我们定当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仪器信息网:请您谈谈,对于PTR-TOF发展前景、发展思路等的看法。  PTR-TOF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时高灵敏多组分同时监测,原则上还可以做无标样定量监测,这是其他技术设备所不具备的。除了上面提及的环境VOCs走航,食品卫生,管道泄漏等常规应用外,它还可以应用于诸多有实时监测特殊需求的场景,比如海关、安保、防爆,反恐等各个领域,这也让PTR技术在这些应用领域中充满挑战。此外,PTR-TOF-MS在呼出气疾病诊断中应用前景广阔,我们曾经仔细对比过包括紫外光电离质谱、GC-MS等多种不同质谱技术在呼出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系统地验证了PTR-TOF-MS可靠性、稳定性与技术优势。当然,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就PTR-TOF-MS技术本身,还有一些值得继续挖掘的潜力,包括新型离子源的设计,离子传输系统的改进, 真空系统的优化及整机的小型化等方面。我们团队也会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做更多新的科技探索。

媒体关注

2023.09.25

产业化大咖谈|段忆翔:关键因素之一核心团队组建

经过十多年不断发展,我国实现了一批科学仪器的产业化,涌现出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仪器企业,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与其他强国相比,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实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如,进出口逆差近年一直在100亿美元以上,某些品类国产占比不高、甚至全部依赖进口。科学仪器研制、成果转化、产业化不是容易的事儿。“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化高峰论坛”所邀请的5位嘉宾以及主持人,都是有成果成功转化或产业化经验的人士,他们都是从做技术开始,有的是成功开发出了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有的参与创业或者是直接创办企业,有的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企业已经上市,甚至是达到了几十个亿的营收规模。5位具有代表性嘉宾与同样具有丰富产业化经验的主持人一起,共同探讨科学仪器产业化成功之路。经过检验的经验或观点的分享,将给行业以及年青一代以启发。四川大学教授/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忆翔,作为本次产业化高峰论坛的嘉宾,就产业化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解决,高效产业化中人和团队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四川大学教授/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忆翔“全球首次,解决了国家重大问题”议题一:请嘉宾分享一下自己最成功或最具特点的产业化项目?段忆翔:我们比较成功的成果转化,是给中国核工业集团做了钠气溶胶在线实时监测的专用探测设备。第四代核电技术中最成熟的堆型之一的钠冷快堆,采用液态金属钠作为冷却剂。金属钠的一个特点,它遇到水以后很容易爆炸。反应堆的金属钠用量高达数千吨,爆炸的威力会非常大。1995年,日本建的第一个钠冷反应堆——“文殊”核反应堆,运行仅4个月就因钠泄露发生严重爆炸事故,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损失数万亿。因此,对钠气溶胶进行在线实时监测是关乎我国第四代钠冷快堆稳定运行的重大核安全关键技术。所以当时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找到我们团队时说他们已经找了十几年都没能解决此难题。我们团队利用等离子体技术与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一种可移动式钠气溶胶专用探测仪。该设备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对钠泄露的实时、灵敏、准确监测,并完全满足我国第四代钠冷反应堆对实现钠气溶胶泄露实时监测过程中近乎极限的要求,为我国在新一代快堆运行的核安全监测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该项目不仅解决了核电工业的难题,给我们公司创造了第一桶金;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因为核电要求是非常高的,设备要求连续24小时不间断监测,响应时间不超过30秒,稳定运行半年以上,所以质控系统非常严格,这个过程也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整个研发、生产和管理队伍,为我们后续的产品研发及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质量基础。所以,现在我们做仪器相对来讲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要求。“我们在团队建设、人员培养方面下了很大力气”议题二:产业化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解决?&议题三:高效产业化中,人和团队如何发挥作用?产业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难题。0到1(想法到样机)可能是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怎么形成,是企业活下来的根本;1到10、100、1000(样机到产品、产品到规模化生产、大规模应用),产品能不能批量化、企业能不能做大,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产业的环境或者生态是什么样的,上下游分工、合作,关键元器件的保证、利润的获取等等。 无论是成果转化还是产业化,人都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本次高峰论坛专门设置了“人”的议题。人的因素实际又分两方面,一是“掌门人”的思路和考量,如企业怎么发展?第二个就是核心人的选和用,两个都很重要。段忆翔:刚才讨论产业化面临哪些难题,实际上我觉得处处都是难题,资金是难题,团队建设是难题,市场是难题,新产品开发也是难题,如果给难题排序的话,我觉得核心团队的组建是最关键的问题。核心团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刚开始的时候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专家都请到手,所以好多东西都要自己来做,往往一个人兼多个角色。但是,团队一定要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所以我刚回国的时候并没有急于做产业,而是更多地专注在四川大学里从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一直到7年多以后,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营运基础和人才基础,才开始考虑做产业转化。我也统计了一下,我是2010年8月回国,从2011年开始到2021年的10年期间,在我名下培养的硕士博士已经超过100人,博士后也已经有10余位。从团队里边选出了几个比较合适、自己也有兴趣的人来一起创业。所以,这样的一个团队积累,给我们后边的创新创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人才的积累主要是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进,另一方面是自己培养。如果碰到了很合适的人才,我们也积极引进。像我们现在就引入了一个做市场销售的副总,他至少有十几年市场销售经验,对市场非常了解,他进来以后就是我们的核心成员。而多数技术人员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我们积累了很多自主研发的经验,所以陆续做了许多光谱仪器,如,为中国核工业做的钠气溶胶专用探测仪,为成飞集团做的战机质控特种仪器,为中国海关做的矿产品固废筛查专用仪器,还有石油钻井、大气走航、土壤检测、大米检测等各种检测仪器。因为前期的技术积累,所以我们公司虽然不大、研究人员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新产品出得很快,每年都会有2~3款新产品上市,而且有些产品可以说是世界首款。除了前面说到的我们为核工业做的世界首台钠气溶胶在线实时监测专用探测设备,另外还有我们推出的世界首款基于射流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固体样品直接分析的光谱分析仪器-等离子体射流固样分析光谱仪,应用于粮食检测、食品安全、中药质控等多个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我们在质谱仪器研发方面也有二十几年的积累,研制出一系列可用于VOCs实时监测的质谱仪器。如,基于光子复合源电离的飞行时间质谱仪系列产品、基于质子转移反应的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即将问世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质谱联用系统、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与飞行时间联用系统等系列质谱仪器。这些仪器广泛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采集以及走航监测的实际应用需求,以及在医疗诊断领域,用于人体呼出气肺癌早筛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目前已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应用研究。这一系列的产品都是和之前的技术积累分不开的。所以,有这样一个技术积累过程、有这样一个团队人才培养过程,才能保证我们企业的顺利发展。附录:段忆翔段忆翔博士,四川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被聘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成都市“蓉漂计划”。担任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战略发展顾问、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负责人、四川省科技厅特约项目评审人、成都市武侯区科技服务政府智囊团专家等社会职务,为多个单位的科技项目评审、科技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带领团队入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四川省千人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及四川省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市级科研目10余项。 2010年全职回国后,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两次获得BCEIA金奖、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7、朱良漪创新成果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申请专利10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著有国内唯一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一书,并多次受邀参与各种英文百科全书相关章节的撰写(Encyclopedia of Sensor、Encyclopedia of Mass Spectrometry和Encyclopedia of Plasma Technology),入选由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榜。 段忆翔教授主要从事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及高端分析仪器研发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发明成果在中核集团、中航工业、中石化、中国烟草及中国海关等多个单位得到了成功应用与广泛推广。段忆翔教授非常重视自己专利技术的产品化。先后多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并于2016年9月创立了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关注

2023.05.22

高校学者如何破解仪器产业化难题——访“朱良漪奖”获得者四川大学段忆翔

  朱良漪,原机械部国家仪表总局副局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是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影响中国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行业发展的奠基人。为纪念朱良漪先生矢志不渝推动我国分析仪器事业发展的精神,以及激发企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分析仪器的创新工作中,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承办执行“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共分为“创新成果奖”和“青年创新奖”两个奖项。  “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的设立不只是对朱老的怀念与敬意,更是对分析仪器创新精神的坚守与传承。自2017年举办至今,“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已成功颁发四届,先后有12项分析仪器创新成果、14位青年创新科学家获奖。  2021年度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已经完成评审,最终获奖结果即将揭晓公布。在此之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与仪器信息网将联合走访“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往届获得者,倾听了解他们在获奖之后的新成就与新感受。四川大学 段忆翔教授  2019年,四川大学/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列仪器的研发与应用”获得“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创新成果奖”。获奖的产品系列分别是手持LIBS-Mobile分析仪、便携台式LIBS-Tracer分析仪和激光诱导击穿拉曼光谱联用仪LIBS-Raman,技术基础均来自由段忆翔教授牵头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创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谱仪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仪器信息网近期特别采访了成果负责人、同时也是艾立本公司的“掌门人”段忆翔教授,请他介绍项目与艾立本的最新进展。  技术应为解决问题而生,服务需按市场需求而制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分析技术产业化近十年,市面上陆续有商品化仪器推出,但大部分台式的LIBS仪器采用水冷系统,体积较大,获奖的便携台式LIBS-Tracer分析仪采用了风冷系统,大大减小了仪器的重量和体积,具有较好的便携性,具有检测速度快、无需复杂前处理、操作方便等优点。LIBS-Tracer分析仪  手持LIBS-Mobile分析仪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能量高达100毫焦的数量级优势,能够对岩石、土壤等复杂基质样品进行分析。LIBS-Raman系统则通过将LIBS和拉曼两种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待测样品同一点位的元素和分子官能团同时进行分析,能够很好地应用于食品快检、矿石分析、环境监测、地质勘探等领域样品的快速分析。手持LIBS-Mobile分析仪  获奖后,艾立本团队又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自动化、智能化层面的改进。段忆翔教授表示:“实际上LIBS技术推广这么多年,真正能解决的问题非常少。我的观点是,技术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发的,具体能应用到哪个地方、被哪些单位所接受才是我们看重的。所以获得朱良漪创新奖后,我们把工作更多放在市场开发和推广上。”  这几年,艾立本的LIBS仪器在一些大型单位逐渐得到应用。段忆翔教授举例说:“首先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单位的勘探部门,这类单位在钻井过程中常需要对取上来的岩石泥浆进行分析,以获取关键信息,判断地下是否可能有油汽储藏。我们针对这一应用进行了专门的开发,部分钻井队已经开始使用我们的产品,进展还不错。”此外,针对海关进出口矿石的现场快速筛选需求,艾立本与国内知名安检装备企业开展了合作。公司还临危受命,加班加点,在一周时间内帮助成飞集团解决了飞机无损检测的关键问题,以诚恳的态度赢得用户的认可。  “定制产品是出于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愿意并且乐于提供这样的服务,但通用性、市场性的需求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我们的服务对象要从特殊定制转向普通用户,做大众能够接受的产品和服务。”被问及企业端的市场如何开发,段忆翔教授如是说道。“我们现阶段不会去做原子吸收、ICP-MS、LC-MS、GC-MS这些市场明确、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的产品。”艾立本的策略是通过“迂回”战术:目前专注于主流厂商尚未涉及或者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推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研发过程中发展各项关联技术,最终服务于市场共性需求。  仪器研制:“不看别人如何,按照自身的设想和进程来做”  获得“朱良漪创新奖”后,艾立本的研发脚步并未停止,后续还推出了等离子体固样分析发射光谱仪-PJ10,仪器无需对固体样品进行湿法消解等复杂的化学前处理,即可快速对固体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固体样品的直接快速分析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段忆翔教授指出:“现在溶液样品分析的技术非常多,但都需要经过酸碱消解或溶剂萃取等步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物,无法避免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更不能达到绿色分析化学的状态。我们就想能否通过简单的固体样品直接分析方法把原先复杂的过程简单化,做一个样品仅需要3-5分钟,节约了样品消解等处理的时间,填补了目前市面上该类仪器还较少的空白。”  同时艾立本也非常重视质谱技术,未来几年质谱将是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BCEIA2021期间,艾立本推出了LITE与PLUS两款质谱产品,均各有特点。段忆翔教授补充说:“很多人对于我们推出质谱都很诧异,问我们的质谱是谁的技术,其实这谁的技术也不是,是我们自己的,是靠我们自己创新完成的,并已形成了多项专利。”UVS-TOFMS 2000M LITEUVP-TOFMS 2000 PLUS  其实早在2015年课题组就已经研制出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Q-MS),能够用于室内空气中VOC的实时检测。但受限于该仪器的分辨率,团队没有在四极杆方面继续研发,从而转向TOF技术。而如今艾立本采用飞行时间(TOF)质谱研发路径已经能够将分辨率提高到2000至3000这一范围,未来甚至能达到5000,能够充分满足大气走航等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段忆翔教授表示:“质谱未来会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还会与离子迁移谱等其他技术进行嫁接,做一些交叉性的仪器,这是我们公司正在布局的东西。”  当前国内质谱市场十分火热,很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员精力“上”质谱,相比之下艾立本的优势是什么?段忆翔教授表示:“质谱技术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我们的第一台飞行时间质谱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用TOF来做元素分析,回国之后我们在这方面也有所积累有所铺垫,我们的质谱团队也是从当年第一批学生里传承延续下来的,可以说在这个领域十年磨一剑,有长期的技术沉淀。其次我们质谱仪器的多个关键部件是自己做的,这一点一般厂商难以做到,所以仪器相对而言能个性化设计,做的比较紧凑。第三点是目前国内很多质谱研发团队的人员是大学精密仪器系出身,仪器研制是他们的特长,而我们的优势是精于分析仪器包括质谱的应用需求,更善于针对用户需求设计仪器用于分析检测,如果能把仪器做好,那么在分析检测这部分就更能如鱼得水。”  此前接受采访时,段忆翔教授曾表示艾立本公司的产品开发策略是:侧重于现场、在线、便携、高通量的相关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制,为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环保、地质、冶金、石油、机械和煤炭等领域的用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以解决实际的问题。而此次,段忆翔教授补充到:“艾立本未来重点发展是质谱技术、光谱技术、非侵入式医学诊断技术三个方向。我们从来不看别人怎么样,而是按照自身的设想和进程来做。”  “创新型仪器企业更需要政策支持”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高端仪器的研发被高度重视。对此,段忆翔教授深有感触:“科学仪器虽然是个小众行业,但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却至关重要。高端仪器发展面临跟芯片同样棘手的问题,高端仪器如果真不能进口了,无论科研单位或是医院,这些需要高端仪器的地方马上就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十四五”规划中提及建立重大科研基础设置及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机制,这些能够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对企业而言也是重大利好。但对于企业如何享受政策红利,段忆翔教授却相对“冷静”。  “伟人说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不能依赖外援,还是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向市场要钱,希望国家能够扶持,但是不能依赖国家的扶持。”  段忆翔教授补充说:“‘十四五’我倒是希望国家能给一些创新性的政策,这是作为企业最需要的。比如说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标准,一项国标从申请到实施至少要2~3年的时间,这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标准还是非常经典的方法,而新技术问世后如何能够快速形成产业或行业标准,哪怕是临时性的,这也是企业所急需的。针对创新性技术,如何给予一个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普惠性政策,怎样认可这些新技术,是否应该有单独的评价机制,这是企业所需要的,我一直认为给政策比给资金更重要。”  最后,作为朱良漪创新奖获得者,段忆翔教授也表达了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及分析仪器分会的感谢,希望同行能够重视这个奖项,能够积极参与奖项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科学仪器行业青年人才辈出,他也鼓励年轻人积极申报“朱良漪创新奖”之“青年创新奖”。

媒体关注

2021.11.24

仪器的研制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访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获得者段忆翔

朱良漪先生是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领域最早的开拓者,是影响中国仪器仪表和自动化控制行业发展的奠基人。为纪念朱良漪先生矢志不渝推动我国分析仪器事业发展的精神,以及激发企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分析仪器的创新工作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置、分析仪器分会组织开展了“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评选活动,该奖项分为“创新成果奖”和“青年创新奖”两个奖项。2019年8月7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颁发了2019年“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四川大学/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列仪器的研发与应用”(点击进入LIBS仪器专场)获得“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之“创新成果奖”。近期,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列仪器的研发与应用”的成果负责人,四川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段忆翔教授,请他谈谈对此次获奖仪器及LIBS发展的一些看法。 四川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 段忆翔教授 本次获奖的产品系列分别是手持LIBS-Mobile分析仪、便携台式LIBS-Tracer分析仪和激光诱导击穿拉曼光谱联用仪LIBS-Raman。据段教授介绍,这三款仪器的技术基础均是来自由他牵头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创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谱仪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研发历时5年,目前已顺利通过科技部的财务与技术综合验收。段忆翔分别介绍了这三款仪器: LIBS-Tracer台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第一款是LIBS-Tracer台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大部分台式的LIBS仪器采用水冷系统,体积较大;此款仪器采用了风冷系统,大大减小了仪器的重量和体积,具有较好的便携性,其被称为“小台式机”。据段忆翔介绍,该仪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无需复杂前处理、操作方便等优点。这款仪器还自带了数据处理程序及多类标准数据库,目前已开发出沉积岩快速分类及元素含量直接分析数据库等多种不同应用的系统。不仅如此,此仪器对轻质元素的检测也有很好的响应。目前这款仪器已在地质勘探、石油钻井行业中使用。 LIBS-Mobile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第二款是LIBS-Mobile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这款手持式LIBS分析仪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能量高达100毫焦的激光系统,这与其他手持LIBS分析仪相比,激光能量上具有数量级的优势。因此,它能够对各种复杂基质的样品进行分析,如岩石、土壤等。 LIBS-Raman激光诱导击穿-拉曼联用光谱仪 最后一款为LIBS-Raman激光诱导击穿-拉曼联用光谱仪,通过将LIBS和拉曼两种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待测样品同一点位的元素和分子官能团同时进行鉴别,能够很好的应用于食品快检、矿石分析、环境监测、地质勘探等领域样品的快速分析。谈到将这三款仪器产业化的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艾立本公司”),段忆翔介绍说,艾立本公司目前研制开发的仪器品种较多,除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列仪器外,还有等离子体光谱仪、便携式离子迁移谱仪、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质谱仪等多种分析检测仪器。他特别强调了艾立本公司的产品开发策略:侧重于现场、在线、便携、高通量的相关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制,为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环保、地质、冶金、石油、机械和煤炭等领域的用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以解决实际的问题。近10年来,我国LIBS技术发展迅猛,对于国内LIBS的发展状况,段忆翔认为,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目前各行业对LIBS的认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市场接受LIBS产品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他也指出:一方面,我国的很多技术和仪器标准相对落后,亟需更新;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技术实现标准化的周期过长,对新技术的实际应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科学仪器的创新和发展有一定阻碍作用,这也是我国科学仪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LIBS未来的发展,段忆翔说:“将仪器生产出来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的路程更长,需要更多艰苦奋斗。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各种算法及模型的建立、针对实际应用的数据库开发等诸多方面的科研工作缺一不可。”他提出:每种技术和仪器都有他们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一台LIBS仪器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怎样更好地发挥LIBS的技术优势,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开发专用化仪器,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需求,是广大科研人员需要持续深入探索的课题。采访编辑:赵仪撰稿编辑:吴优

媒体关注

2019.10.11

“质谱研发聚焦应用价值与市场需求”——视频采访四川大学段忆翔教授

段忆翔现任四川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主任,是学校分析仪器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作为荣誉等身的大科学家,段忆翔共申请了六十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入选了四川省百人计划,并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其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向有: 新型质谱离子源与质谱技术、激光光谱分析技术、新型生物传感器及光纤传感技术、创新型分析仪器的研发等。在2018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召开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四川大学段忆翔教授,就中国质谱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段忆翔表示,就目前中国质谱事业的发展来说,需要研发有应用价值的、有明确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加快其产业化发展。对于未来中国质谱事业的发展,段忆翔认为,质谱技术将在医疗诊断领域快速增长。详细内容请点击以下视频观看:

媒体关注

2018.12.03

段忆翔,不一样的教授——访四川大学教授 段忆翔

  记得第一次见到段忆翔老师是2010年11月在成都召开的第四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化学会议上,那时他刚刚回国。其后也曾向他邀约过采访,不过他一直推说以后再说吧。“之前是觉得工作做得还不够,至少是不够完美的,没有什么靓丽的结果出来。我这个人不愿意在事情没有做出来之前讲,担心把话说过头了、说大了。”日前,段忆翔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说到,“而现阶段我觉得我们有些东西可以讲了。”四川大学教授 段忆翔  段忆翔的仪器研发方向一直非常明确,“现场检测、小型化”  “1985-86年在应化所时有过自己动手搭建激光光谱实验装置的经历,但是真正做仪器研发应该说是1988年到金钦汉老师那以后。”金钦汉老师“做”仪器的想法和思维对他有很大影响,段忆翔谈到如何走上仪器研发之路时说到,“做仪器就是要做有用的、有明确市场需求的。”  “我的观点是,我们不做那种大公司都有的仪器,因为做了竞争力也不会大。我们做的仪器首先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另外也是最关键的‘要有市场需求’。没有市场需求、或市场需求不明确的成果最后是难以进行产业转化的。”段忆翔说到,“现场、在线、便携、小型、快速、高通量等等是分析仪器的发展方向,其市场空间比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市场空间还要大。所以说,我们研发的方向是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与分析仪器发展趋势相吻合。”  土壤、岩石、食品蔬菜水果、药品等的检测对快速便捷的现场技术有非常突出的需求,对此段忆翔团队一直在做的市场调研工作也有很好的佐证。如,现在全国大概有十万到十三万个粮食收购点,国家粮检部门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有毒的大米进入粮仓。而在粮食收购点门前送粮的汽车排着长队,需要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判定粮食是否合格。这个需求依靠现有的实验室分析是难以实现的,因而特别需要现场快检技术来解决。“我曾计算过,就这一项,如果几十万元一台仪器的话,那这就是几百个亿的市场。”  那么,现场快检类仪器的研发是否存在难点?段忆翔说,难点肯定还是有的。往往是技术原理上可行,但是要做成商品化仪器就有一定的难度。如,若要将LIBS技术应用于大米中重金属现场检测的话,迅速制样、灵敏度提高到满足大米重金属监测的要求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难点。  “方法很关键,不能只有仪器没有方法。”段忆翔强调。“就像电视,只有电视机没有节目的话,这个电视也只是一个摆设。所以一定要有相应的方法去配合。”方法开发是段忆翔团队的一个强项,这也是他们和从光电角度做仪器的团队不一样的地方。  围绕着“LIBS”,段忆翔经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段忆翔回国的第二年(2011年)是中国“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启动的第一年。段忆翔任负责人的“创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谱分析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批准。2014年该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高集成度的激光诱导击穿-拉曼光谱分析仪器(LIBRAS);2015年10月,另一研究成果——世界首台高能手持式LIBS仪器亮相BCEIA 2015重大专项特别展区;整个项目在2016年9月结题。据介绍,项目进行过程中,他们做了大概有十几种不同的设计,包括基本型、专属型、远程控制型、抗高温型等。现在重点推广的商品化仪器主要有三款,分别是移动台式LIBS、高能手持式LIBS、LIBRAS。  “这个项目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段忆翔回忆,“当时国外涉及LIBS的厂家只有三、四家。我们不能完全照着已有的技术路线去做,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要有创新性、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国外现有的手持式LIBS仪器单脉冲能量通常在几百个微焦到几个毫焦的量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范围。面对手持式LIBS存在的“低能”瓶颈,段忆翔团队把目光瞄准了百毫焦量级,这是可与通常的台式机相媲美的激光能量。但是,他们成功了,并且为了实现可手持,在去除台式机都有的水冷系统情况下,解决了器件散热的技术难题。如此“高能”使得这款仪器完全可以测试岩石、岩屑、岩心、甚至土壤等样品。  研发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小小的“波折”。随着项目的不断前行,他们发现一些关键部件对产品的影响很大。虽然关键部件的研制不是项目的指标和要求,但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团队就及时做出了调整,段忆翔向科技部申请在不增加资金的情况下开发一些关键部件,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合作单位一起开发。所以,如今整个项目下来,段忆翔他们不但做出了一系列仪器成果,同时也完善了一些没在项目计划里的关键部件。“如不需水冷的微型高能激光器、小型中阶梯光栅,还有我们将延迟器做小到只有20多克等等。”他谈到,“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项目中的一个很好的突破。”  不过,在项目进行的开始阶段,段忆翔并没有从部件研发开始。“研发最开始必须用很‘可靠’的部件以实现仪器功能,而且,每一个部件‘上去’后都要不断进行优化,最后再实现关键部件的研发和替代。如果一开始研发的仪器就用‘不太可靠’的部件或者说都是自己研发的部件,这个仪器就很难实施,因为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出的问题。”段忆翔团队在项目开始就做好了包括供应链在内的市场调研,如,光谱仪、激光器等产品的品牌与技术情况,直接选用已知性能表现较好、成熟的部件分别进行测试,并且同时谈好了批量的供应价格。“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接着去搞整机研发和产业化。要不然,某个部件在用的过程中供应链断裂,后续的软件、硬件、接口都要跟着改,平添很大的工作量。”段忆翔说,“中间改东西非常浪费时间,相当于又重新做了一个,所以我宁肯一开始的时候慢一点但是方方面面尽量都考虑到。”  教授&董事长,“仪器光是做出来还不够,还要想办法、花大力气去做推广”  段忆翔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成都爱立本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也就是在去年九月份重大专项结题之后。“成立公司是为了将研发成果产业化,这不只是科技部对项目后续跟踪考察的要求,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段忆翔说,他们的项目是第一批的重大专项,学校牵头,当时并没有明确的产业化要求。“但是我们肯定会按照产业化的目标去做。” 目前公司商品化的仪器已经有了用户。另外,LIBRAS刚刚获得了2017年“BCEIA金奖”。  每个研发团体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样国内的研究工作才能做得“五花八门”、“有声有色”。而“接地气”则是段忆翔团队的一个特点。  在国外学习工作期间,段忆翔也曾参与过产品的转化工作,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个经历可以说影响了段忆翔之后做仪器的观念。 “如何做好市场推广,是任何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我回国之后一直对成果推广感兴趣的原因。仪器光是做出来还不够,还要想办法、花大力气去做推广。”  所有的产品都会面临市场推广问题,一是在已有的市场,怎么和已有的仪器竞争;另外一个是如何开拓一些新的市场。段忆翔坦承,市场推广、销售及企业运营等工作不是他们的强项,怎么把这些不足填补起来是接下来急需要做的。但是他们团队也有擅长的,就像前文提到的,方法开发是段忆翔团队的强项,他们热衷于找到一些新的应用点,那代表着开发出了新的市场需求。  最后,段忆翔表示,希望有更多专业、专心、有能力的人加入团队,一起把公司搞好。也希望团队中的年轻人通过几年的历练可以承担起这个工作,“有些年轻人无论是对外的能力还是管理水平都还不错,明显比我强。”  编辑:刘丰秋  后记  段忆翔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从农村考上了全国有名的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段忆翔就读的是物理二系放射化学专业,当时学了一点测试技术。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工作三年后,他成了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黄本立老师的研究生,期间在12室做过激光光谱。硕士毕业后成为了吉林大学金钦汉教授和印第安纳大学Hieftje教授联合培养博士。经过多年的积累,加之这么多年来国内快速的发展变化,也是出于想干点事情的想法,于2010年回到国内,加盟四川大学,创立分析仪器研究中心。丰富的经历,让段忆翔更看重研究的实用性,自己研究的东西是要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且可以实际应用的。除了LIBS,段忆翔团队研制的仪器还有离子迁移谱仪、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PTR-MS)等。 

媒体关注

2017.11.16

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成都艾立本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65号世外桃源广场B座17F18-22号(研发中心) 成都市彭州市致和街道五贤东路1号4栋1单元1楼1号(总部)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28号院1号楼北科创业大厦七层710室(北京办事处) 联系人: 杨先生 邮编: 610041 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4097

友情链接: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