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管理方法

仪器信息网管理方法专题为您整合管理方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管理方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管理方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管理方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管理方法话题讨论。

管理方法相关的资讯

  • 全国首次专题探讨《食品安全法》“链式防控”技术与管理方法会将在烟台开幕
    大浪淘沙,责任不倒  ——全国首次专题探讨《食品安全法》“链式防控”技术  与管理方法的大型报告会将于本月18日在烟台开幕    “在这特殊的时期,那些真正负责任的食品企业,不仅要经得起科学技术的检验,还要经得起事件风波的轮番折腾,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内控不严的株连之痛”——这是2011中国食品安全链式防控技术与管理年会总策划、《中国国门时报》经济周刊执行主编魏涛在介绍该会创办初衷时的开场白。  他接着说,“2011年是中国食品行业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企业家从风浪中学会了掌控,监管部门从事件中理顺了关系,媒体从喧闹中懂得了克制。所以这个岁末,我们邀请了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工商总局领导,中国食品科学学会、中国检科院专家,知名企业家以及近300名食品企业代表,循着新老故事脉络,题写下共同期待:‘大浪淘沙,责任不倒’,并把它列为2011中国食品安全链式防控技术与管理年会暨第二届外向型企业自主品牌(烟台)报告会之主题”。  随后,魏涛代表主办单位,向记者介绍了本届会议的基本概况、五个新闻亮点以及主要嘉宾出席情况如下:  一、基本概况  威胁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效率的“大事件”阴影,并未随2011岁末的来临而消散殆尽,相反,2012年食品企业将再负重责--标准盲区、技术难点、舆论风险等关键问题将时刻困扰。交流、分析行业焦点问题、科学应对未来市场中的已知与未知、合理制订年度计划,成为业内同仁最迫切的“岁末必修课”。  为此,中国食品杂志社、《中国国门时报》经济周刊于3月24-26日成功召开了首届中国外向型企业自主品牌案例(福州)报告会的基础上,定于2011年12月16-18日在烟台市共同举办2011中国食品安全链式防控技术与管理年会暨第二届外向型企业自主品牌(烟台)报告会活动。  1、时间地点:2011年12月17-19日 烟台金海湾酒店(★★★★★)  2、会议主题:大浪淘沙,责任不倒  3、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食品杂志社 《中国国门时报》经济周刊  协办单位: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支持单位:烟台市人民政府 聊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国食品杂志社市场策划中心  富耐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伙伴: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4、参会人员:食品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人(15%)食品加工(进出口)企业分管副总及部门主管(60%)食品(进出口)经销商、大型超市等企业负责人(15%)食品机械、第三方检测、包装企业负责人(10%)  5、主要议题:“中国质量文化导向与新监管思路下的食品企业发展”  “加入WTO承诺履行完成及新贸易环境下的食品经济发展”  “2011中国食品安全技术与宏观经济年度报告”  “进出口食品安全最新热点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新趋势”  “国际国内食品消费环境解读”  “食品安全链式防控--企业专题报告”  “复命精神-解析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非技术因素”  “最近新标准与检测技术细则讲解”  “食品安全故事座谈(针对多宝鱼、瘦肉精、乳制品等)”  “食品安全‘百家争鸣’座谈(针对热门问题发表观点和解决思路)”  6、支持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CCTV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国门时报》  《中国商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中国检验检疫》  《中国质量万里行》、山东卫视、《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  《烟台日报》、烟台电视台、中国质量新闻网、仪器信息网、我要测  新浪网、搜狐网、大众网等  二、五个新闻亮点  1、《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国内首次专题探讨“链式防控”的大型报告会  链式防控是一种立体式的防控,旨在预防,它可以运用到食品企业管理和社会监管的方方面面,更是《食品安全法》中最突出的理念变革。它涉及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销售、消费、餐饮的整个过程,涉及食品生产场所、设施设备、工艺流程、餐具饮具、容器、包装材料、个人卫生、食品用水、洗涤剂、消毒剂等各个方面,最终目的是实现全过程的、链式的管理和防控。  本届年会突出“链式防控”,旨在用它来指导更多的从业者,去抓住“链”上的每个环节、把握无缝衔接,关注链间变异,密切注意市场的新动向对安全防控制度的规避和破坏,及时出台“链”的补充。  届时,年会将有近300名食品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及监管部门代表共同参与,从“链”的各个关键环节探讨食品安全防控机制,这也是《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后,国内首次专题探讨“链式防控”的大型报告会。  2、高层汇聚,首次以多种立场、交叉视野丈量食品安全热点问题  本届年会邀请到二十余位重要嘉宾,其中,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葛志荣,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将在开幕式上接受食品安全“高层视点访谈”。前者曾任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后者曾任国家商务部副部长,他们将从分别用科学技术的监管、经济贸易的调控的双重视野,剖析问题,发表精彩论点。  同时,中国食品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孟素荷、国家工商总局法规司原司长杨沫和、富耐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君才,以及法律、舆论、流通环节等行业精英也应邀出席,将从不同视角发表各自见解—立场交互、视野交叉,多种尺度丈量食品安全同一问题,为行业带来更科学与全面的参考意见。  这种全新的话语方式,即是本会的另一个突出亮点。  3、首次用当事人的语言陈述食品安全事件真相与防范要点  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国食品行业总产值增速超过30%,行业在大事件的风浪中阔步前行。那么,见证了食品安全一波三折的检测机构、企业、媒体、监管部门人士,又当怎样阐释行业趋势和事件本身?为此,本届年会邀请了历经中国食品安全大事件的直接见证人:中国检科院综合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仲维科、杭州质检院院长童俊、得利斯集团总裁于瑞波、亲亲集团品质管理部副总经理辛亚东,以及汇源、旺旺、达利、蜡笔小新等企业高层代表,分别讲述多宝鱼、瘦肉精、砒霜门、膨大剂等事件始末,那些切身的痛痒和食品安全防控之良策。  4、年会将倡议建立食品领域“链安全”预防与评价机制  本届年会上,将遵循《食品安全法》的核心理念,倡议健全食品领域“链安全”预防评价机制,并与主要参会嘉宾商议机构建立、实施计划。同时,年会吸纳并推广“链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借助公共资讯平台,就“链安全”的一般性技术与管理问题,免费为企业和百姓进行答疑,努力成为助推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有效渠道。  5、首次将食品安中的“非技术因素”列为重大课题  本届年会提出,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在经济上、纠结在技术和标准上,而根本起因却在文化上。与国人对“山寨产品”、“商业潜规则”、“医生灰色收入”等普遍默许的现象一样,食品安全问题是中国市场经济机制下不成熟的观念体系在食品领域中的投射,而这种不成熟,至少包含着三个关键要素: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食习惯和消费心理,数以万计的中小食品企业较低的经营起点和信念,分散式的生产和刚刚起步、仍存在较大漏洞的社会监管思路。这就意味着,食品安全在中国将是个长期的话题,且需要社会所有成员的参与。  探讨以上食品安全“非技术因素”是本会首推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也邀请了首届嘉宾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赵琛继续做《质量执行力——复命精神》专场演讲,邀请中国食品杂志社副社长陶震、捷克波西米亚集团董事长任德继等就“消费文化与食品安全关系”展开座谈。
  • 今天下午14:00网络研讨会直播 | 金属异物对燃料电池品质方面的影响及管理方法的提案
    ——会议内容介绍—— 1、在各领域不断降低环境负荷的同时,以降低CO2排放量为目标,使用二次电池的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正在不断普及。2、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特别是车载用时更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品质。3、金属异物的混入是导致电池安全性和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其管理非常重要。4、这次会议将主要围绕以燃料电池介绍金属异物的影响和异物管理方法,非常期待您的参加。——会议时间——11月18日 14:00 直播——讲师介绍—— 母起明,日立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自2006年起专注于XRF领域的相关工作,对镀层厚度测试和RoHS分析具备丰富经验,在锂电池金属异物分析方面也有多年的累积。长期于日立分析仪器承担锂电池金属异物分析在国内的培训和应用工作,对锂电池的内部结构及生产模式均有一定的了解。——参加方式—— 点击下方链接,点击“立即报名”即可参与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_31621.html
  • 标准 | 加拿大艾伯塔省能源监管机构在指令050《钻井废弃物管理》中将 Microtox 测试技术作为生物毒性检测的标准方法
    Alberta Energy Regulator (AER)加拿大艾伯塔省能源监管机构 (Alberta Energy Regulator, AER) 指令 050:钻井废物管理 (Directive 050: Drilling Waste Management) 规定了艾伯塔省产生的钻井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要求。钻井废料是指油砂勘探、地热钻井及管道建设的定向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和岩屑。该指令旨在为钻井或管道的作业单位提供钻井废物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与当地环境保护和其他废物管理标准相协调,同时顾及到钻井废料场地的土壤恢复能力和当地的钻井废物管理的合规要求。在该指令中明确指出了生物毒性的检测要求,并在附录中指出使用发光细菌及 Microtox 生物毒性检测的方法对钻井废物进行毒性检测,同时对参考标准、评估方法等做出了详细说明和要求。该指令还指出钻井过程中一些添加剂和泥浆作业中的产物是有毒的,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对这类物质不能够准确的识别检测,也不能合理评估其对植被、微生物、水生物种、野生动物或人类的毒害程度,需使用 Microtox 生物毒性测试对钻井废物进行分析,生物毒性测试还可用于预测环境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钻井废物的短期和长期毒性水平。此外,对钻井废物的毒性测试应能够对有机物、金属离子、有机金属聚合物或气态成分产生毒性效应,而不是高度依赖主要营养物或离子浓度。此外,在该指令中之还引用了一些使用 Microtox 生物毒性测试方法进行毒性检测的国际及行业标准,并表示评估钻井废物的优先方法是加拿大标准委员会或加拿大协会认可的已获得或预期获得实验室认证的方法。常规水质参数,如溶氧、浊度、pH、氮、磷、COD等对水质安全的检测程度有限,无法给出一个生物性的综合指标;而实验室检测的常规方法,虽然可对规定项目进行精确监测,但是可能遗漏许多非常规毒性物质,无法确定对人体的毒性和综合效应;对于生物毒性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传感器监测受试水生生物的生物学指标变化,它的检测范围广,对大多数有机/无机有毒物质敏感,可反映水体的综合毒性变化,适合用于有毒物质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和预警。Modern Water 作为 Microtox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开发者和推广者,拥有丰富的生物毒性检测分析技术和经验,使用生物发光细菌作为生物传感器已有30多年的历史。Microtox LX 分析仪内置了多达17种急性毒性分析模式,针对不同样品的毒性强弱提供高、中、低三档稀释模式和快筛功能,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测试未知样品EC50(半数效应浓度)时的检测时间和试剂消耗。同时,功能强大的Microtox Omni 分析软件允许用户自定义各种测试参数,包括平行样数量、稀释倍数、反应时间等,以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验需求。Microtox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简单,快速,经济,方便和可重复性,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认可的生物毒性测定法之一。Microtox 可以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提供结果,可为全球的市政,工业和政府客户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生物毒性检测/预警解决方案。,时长02:01
  • 测量管理软件PC-DMIS STI试用活动
    PC-DMIS STI &mdash 客户自定制测量管理软件 PC-DMIS STI是海克斯康最新推出的简洁、高效的客户自定制测量管理软件。作为PC-DMIS的一个附加模块,它可以让技术人员快速定制界面、封装检测程序,将测量操作人员从技术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而耗时相对较大的检测操作中解脱出来。 操作人员只需通过STI一键式操作的简明直观的界面便可轻松地完成零件检测和报告的输出及查看,极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员对测量工作的理解和操作难度,有效地减少操作失误,显著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有序性。 通过STI,测量程序可以通过后台封装管理并进行合理分类,做到大量程序的存放、取用渠道一致统一,安全有序,从而实现测量信息的数据库式管理方法。 PC-DMIS STI的主界面及其主要功能 PC-DMIS STI 的应用特点: 简洁的自定制界面:界面主要由程序分类树和程序按钮组成,一目了然,将PC-DMIS完全封藏在后台,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理解和操作难度;界面完全由客户自定制; 一键式的快捷操作:只需点击相应的程序图标按钮,即可直接激活测量程序,快速执行测量,因此降低操作复杂度并有效提升测量效率; 程序分类管理:程序分类自由灵活的数据库式的管理方法,使得大量程序的分类管理清晰安全,存放和取用渠道一致统一; 用户权限管理:对测量人员进行多种权限的分配,提高测量信息和测量过程的安全性; 自动输出检测报告:点击按钮即可查看报告; 支持测量日志查询:日志记录,使得测量工作可追溯; 支持中、英文界面操作 支持触摸屏操作PC-DMIS STI试用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登陆参与,http://www.hexagonmetrology.com.cn
  • 欧洲地区农业领域氨气与甲烷排放分析与应对方法
    随着全球关注气候变化日益增加,农业领域的氨气和甲烷排放成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欧洲地区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生产地之一,其氨气和甲烷排放情况备受关注。本文将就欧洲地区农业领域氨气和甲烷排放的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氨气排放情况根据欧洲环境署(EEA)的数据,农业是欧洲地区主要的氨气排放源之一,占总排放量的约94%。氨气排放主要来自动物粪便和尿液、化肥使用以及畜禽饲养。根据2019年的数据,欧洲地区的氨气总排放量约为2,316千吨,其中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是主要排放国家。氨气排放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酸雨和氮肥过量沉积,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欧洲各国已采取措施,如改进动物饲养管理、减少化肥使用等,以降低氨气排放。然而,要实现氨气排放的显著减少,仍需要加强监测和执行相关政策。甲烷排放情况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有较大影响,而农业活动也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欧洲地区农业领域约占总甲烷排放量的40%。主要的甲烷排放源包括反刍动物的消化过程、稻田种植以及有机废弃物的分解。根据欧洲联盟委员会的数据,2019年欧盟28个成员国的农业甲烷排放约为1,275百万吨,略有下降。然而,反刍动物的消化过程仍是主要的甲烷排放源,占比约为52%。为减少甲烷排放,欧洲地区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改进饲料管理、减少反刍动物数量、改进稻田种植方式等。同时,生物气体捕捉和利用技术也被引入,以减少甲烷的释放。政策与应对欧洲地区已经意识到农业领域氨气和甲烷排放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减少排放。欧洲绿色协议: 欧洲绿色协议是欧盟提出的一项旨在使欧洲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计划。其中包括了农业领域的排放削减目标,特别是通过改变农业实践来减少氨气和甲烷的排放。农业环境政策: 欧盟成员国在农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旨在鼓励农民采用更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实践。这些政策可能包括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提高农田管理效率,以及鼓励农民采用氮肥的更有效使用方式,以减少氨气排放。碳排放交易体系: 欧盟实施了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涵盖了一系列不同部门的碳排放,其中也包括一些农业相关的排放。这鼓励企业和机构减少碳排放,并为排放权进行交易,从而降低总体排放。农业创新和研究: 欧洲各国投资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和研究,旨在开发更有效的农业实践,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可能涉及新的农业技术、肥料管理方法以及畜牧业的管理方法。气候政策和国际承诺: 欧洲国家参与了国际气候协议,如巴黎协定,承诺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农业领域的排放削减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技术与创新检测农业氨气与甲烷排放至关重要。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HT8700大气氨激光开路分析仪(点击跳转产品)可以针对农业领域的氨气和甲烷进行科学、精准的检测与分析。【点击查看】湖北农科院: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建设【点击查看】中国农业大学:华北农区开展秋冬季地气氨交换通量高频观测【点击查看】中科院大气所:亚热带稻田施肥期间氨排放通量
  • 广研检测将举办全国设备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
    2012全国设备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昆明)通知各有关单位:  “润滑”是一门传统的设备管理技术,随着现代设备向大型、精密、自动化发展,对“润滑”这门传统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何采用先进的润滑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设备的异常磨损,减少备件消耗,降低能源损失,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我国机械行业润滑技术归口单位,“广研检测”是广州机械院“润滑管理及检测”技术品牌,拥有“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和“广州机械院设备润滑与磨损监测中心”两个专业机构。三十多年来在设备润滑管理解决方案、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设备磨损故障诊断、油品质量选型评定等多方面为大亚湾核电站、长江三峡电厂、壳牌惠州石化、本溪钢铁公司等数百家中外大型企业提供了长期技术支持和服务。  “广研检测”应广大工矿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在长期为众多企业开展润滑管理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采用国际先进的润滑技术培训标准,结合数以百计的“设备润滑磨损诊断”案例,精心打造了本次培训教程,努力实现全新润滑管理理念与先进润滑技术的传播。培训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润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协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油液监测专业技术委员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摩擦学专业委员会  三、“广研检测”润滑培训与目前国内众多润滑培训班的五大区别  1. 培训教程的崭新设计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发的培训标准ISO 18436-4-2008《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企业现场润滑管理及检测人员的认证和评估要求》而制订,内容紧密结合“广研检测”长期积累的“设备润滑管理及故障分析”案例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保证了培训内容的国际先进性和技术实用性。  2. 设备润滑机理深入浅出的推导  本次培训从典型设备(柴油机、透平机、齿轮箱、液压系统等)的润滑系统、关键运动部件的润滑机理、磨损失效机理、故障根源分析等多方面以图表案例形式,引导出对油品选型、日常润滑维护、润滑磨损故障处理的具体措施。  3. 润滑油知识以案例形式解剖  突破了目前国内传统培训方式,以大量真实的“新油质量检测报告”和“在用油使用结果分析报告”为讲解依据,详细讲解了“同种油品,不同质量等级的关键区别”、“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关键区别”、“伪劣假冒油品的鉴别方法”、“油品质量的关键指标”等实用技能。  4.润滑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务实讲解  突破了传统的“五定三过滤”的培训内容,以“广研检测”为众多企业开展的“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案例为主线,详细讲解“油品选型优化”、“油品污染控制”、“换油标准及换油周期的制定”、“油品代用混用风险评价”等常见润滑管理方法和实施步骤。  5.油品检测及磨损故障分析的讲解:  针对油品的质量评价、油品的伪劣分析、磨损故障分析等内容,讲解检测方法和诊断步骤。  四、“广研检测”润滑培训学员将获得的直接收益  1. 生产和设备管理领导:通过本次培训,对国内外先进的润滑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和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有全面了解,为进一步完善本企业的设备润滑管理和预知性维修体制提供决策依据。  2. 设备润滑、维修工程师和技师:能有效提高自己对设备润滑磨损故障根源的分析能力,掌握现代设备润滑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能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关的润滑管理工作。  3. 油品采购及质检人员:能对油品质量深刻了解,掌握油品质量评定方法和选型优化步骤。  五、培训课程:  (一)全新的润滑理念与设备维护策略  1.设备维护不善对企业经济利润的影响  2.全新的设备润滑管理理念  3.有效润滑在避免设备故障中的作用(案例讲解)  4.国外先进企业开展设备视情维护(CBM)的基本策略  (二)机械设备的润滑理论基础  1.机械设备的摩擦、磨损及润滑  2.设备传动部件的磨损形式、磨损失效机理(图解案例)  3.设备传动部件的润滑形式、润滑失效机理(图解案例)  4. 不同设备传动部件对润滑油品质的要求特点、对润滑系统的设计要求特点  (三)润滑油脂基础知识及产品发展趋势  1.润滑油、润滑脂、 基础油、添加剂的种类及功能特点  2. 国内外润滑油的最新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3. 柴油机油、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的性能特点、质量鉴别和选型(案例分析)  4. 润滑油脂的的性能特点、质量鉴别和选型(案例分析)  (四)设备润滑管理及润滑系统的维护  1. 设备用油选型、换油标准及换油周期的制订(案例分析)  2. 润滑油的管理和现场加油方法(案例分析)  3. 开展基于油液分析的“设备润滑与磨损状态监测”  4. 现场润滑油误用或混用的鉴别及预防(案例分析)  5. 现场影响润滑油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温度、氧化、污染等,案例分析)  6. 设备润滑系统的污染控制及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案例分析  7. 油中污染颗粒的来源及危害及设备运动副“漆膜”的形成机理及预防(案例分析)  8. 设备润滑系统的污染控制方案的设计(过滤技术、过滤系统的设计和过滤器选择)  (五)国际先进润滑技术与方式的最新发展解读  1. 油气润滑技术、集中润滑技术  2. 固体润滑技术、纳米润滑技术  (六)油液分析及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  1.油品质量评价方法和润滑磨损故障诊断步骤。  2. 油液分析技术贯穿“设备润滑管理的全生命过程”  3.针对不同的设备确定监测项目、诊断标准的制订  4.润滑油品质量评价项目、污染评价项目、磨损评价项目解读  5. 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案例分享  (七)典型设备的润滑磨损故障机理对设备日常维护的影响  1.柴油机关键摩擦副的润滑磨损失效机理解读  1)柴油机润滑系统特点解读、故障征兆及故障根源分析  2)关键摩擦副(缸套活塞环、凸轮机构、主轴颈与轴承)的磨损和润滑失效机理  3)柴油机的润滑磨损失效机理对油品选型、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的指导作用  2. 透平机组关键摩擦副的润滑磨损失效机理解读  1)透平机组(燃气轮机、水轮机、压缩机)润滑系统特点解读、故障征兆及故障根源分析  2)关键摩擦副(滚动轴承、推力轴承、油膜轴承)的磨损和润滑失效机理  3)透平机组润滑磨损失效机理对油品选型、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的指导作用  3. 齿轮箱关键摩擦副的润滑磨损失效机理解读  1)齿轮箱润滑系统特点解读、故障特征及根源分析  2)关键摩擦副(齿轮齿面、轴承)的磨损和润滑失效机理  3)齿轮箱润滑磨损失效机理对油品选型、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的指导作用  4. 液压系统关键摩擦副的润滑磨损失效机理解读  1)设备液压系统润滑特点解读、故障征兆及故障根源分析  2)关键摩擦副(泵、阀、液压缸)的磨损和润滑失效机理  3)液压系统润滑磨损失效机理对油品选型、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的指导作用.  六、培训对象:  企业生产和设备管理人员 设备润滑、维修工程师和技师 油品采购及质检人员 可靠性工程师及预知维修技术人员 润滑剂行业专业人员、实验室分析师、运行经理等。  七、培训专家介绍:  贺石中: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机械行业有突出贡献润滑专家,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检测研究所所长、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会常务理事,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会刊《润滑与密封》杂志主编。贺石中教授是我国工矿企业设备润滑管理、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技术研究应用的开创者之一,在近三十年的大型企业设备润滑管理和磨损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现场问题解决经验。  冯 伟: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检测研究所高级技术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油液监测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设备摩擦学原理与应用、机械设备润滑磨损故障诊断方法、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开发。先后参与及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丰富的润滑、摩擦磨损理论及应用经验。  八、培训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11月13至16日,13日全天报到,17-18日参观考察。  地点:云南省昆明市(第二次会议通知将告之具体会议酒店地址)  九、培训费用:  培训费:2800元/人,参观考察和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会后统一开出报销发票。  十、培训联系人:  钟龙风:电话020-32387916、15989124857  於 迪:电话020-32385309、18675961296  回执传真:020-32389648 邮箱:gti@gti-oil.com  十一、注意事项:  请参加学员务必带上身份证,并带两张大一寸相片办理培训证书。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润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2年7月25日2012全国设备润滑管理与实用技术培训班(昆明)回执(此表复制有效)单位名称 详细地址 邮编 姓 名性别职 务身份证号手机/联系电话/Email 是否需要住宿安排单人间: 间;双人间: 间;共 间。培训费用:□ 转帐 □ 现金 帐户信息:户名: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帐号:3602001309200039285开户行:工商行广州黄埔支行 转帐请注明:润滑培训费
  • 聚光科技:依托智慧环保,建立智慧型环境管理平台
    &mdash &mdash 访聚光科技环境中心市场总监王奇峰、行业经理周文兵先生 凭借着日渐精进的技术水准,人们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方式可谓日新月异,精彩纷呈。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hellip &hellip 声势浩大的立体式进攻,不由令人感叹人类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精巧智慧和无往不胜的坚定信心。然而,在这项复杂而又庞大的治理工程中,不但需要依靠技术手段,而且还需要基于技术基础之上的智慧型整体解决方案。在众多参与环境监测保护的企业之中,聚光科技属于为数不多的具有从检测设备到信息化软件技术运营服务能力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聚光科技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从工业过程分析仪表到环境监测领域,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立足于成为世界级环境与安全解决方案专家,聚光科技近两年通过收购行为,进行了有效的业务整合。2011年聚光通过收购北京吉天加快了其在实验室仪器领域的发展,2012年聚光通过收购了荷兰Synspec,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地位,为PM2.5的治理提供了监测设备。事实上,聚光科技对产品线的布局与完善,也是其从仪表设备供应商到环境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彰显智慧的治污解决方案 环境保护工作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基于对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依托自身的行业经验,聚光科技面向城市级环境管理应用及工业应用领域提供了环境管理解决方案。聚光科技环境中心市场总监王奇峰阐述:&ldquo 该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管理工具的应用,聚光科技拥有各种各种的高端智能化检测装备,为环境监测提供设备保障;其次是管理方法,即通过信息化软件技术,判断什么时候使用及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按照什么流程运用;最后是管理思想,通过顶层框架设计将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以一揽子方式提供给客户。&rdquo gongkong访聚光科技环境中心市场总监王奇峰 管理工具作为环境监测基础的应用设备,聚光科技针对&ldquo 十二五&rdquo 节能减排的要求,开发了烟气重金属、空气/水VOC监测、水质重金属、生物毒性、大肠杆菌等一系列高端技术平台及仪器设备,填补了国内企业多项监测空白。 在管理软件上,聚光科技通过自主创新开发了环境监测的数据管理模型,主要用于城市级的环境监测站及重工业污染源区。据王总介绍,聚光科技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市政、水利、环保、工业过程等;其中浙江、武汉、上海、南京、杭州等省市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应用;工业领域应用有河北曹妃甸、太原钢铁、清水塘工业区等重工业污染源区。 解决方案的提供对于企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环保领域。众所周知,环保行业包括了污染源、环境质量、应急指挥、生态环保及核与辐射五大业务,每一个单独的业务都可以独立为一家公司。然而,聚光的优势在于通过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储备了高端技术和环境管理型人才,覆盖了全面行业经验的环境管理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还被业界称为&ldquo 环境监测领域产品最齐全&rdquo 的公司。循序渐进治理大气污染 去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空气污染指数纷纷&ldquo 爆表&rdquo ,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环境保护部今年年初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工作,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努力减轻污染影响,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城市管理者或者是排污大户应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减轻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聚光科技认为大气污染治理应该循序渐进。首先要清楚影响大气污染的成分是什么,也就是确定污染物排放清单,然后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建立预测预报模型,结合气象数据、地理地形数据,预测污染物将会扩散演变成什么;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环境管理解决方案。 污染物排放清单主要在城市级监测应用,以软件技术实现污染物排放指标。人们普遍认为,污染物排放指标主要在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hellip 等。王总指出:&ldquo 这些常规指标并不是危害人们最大的问题,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主要是颗粒物附着的重金属、VOC(有机物污染)等。&rdquo 因此,在大气污染防治治理工作中,聚光科技关注的是大气污染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同时,聚光科技通过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技术合作,参与&ldquo 国家级特别防治计划&mdash &mdash PM2.5污染防治专项小组&rdquo 工作,对专项小组中的技术成果进行应用展现。在建立预测预报模型中,聚光科技以现有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通过模型预测未来24~72小时空气变化情况,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除此之外,为避免大型企业的生产运营给周边居民产生影响,聚光为大型企业提供了&ldquo 安环一体化平台&rdquo ,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同步管理。 谈及聚光未来三年针对大气环境治理的具体规划。王总表示,未来公司将围绕监测设备,对传感层技术储备,投入对智能化仪表、大气VOC\PM2.5设备研发和应用;围绕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思想,开发一系列在线监测、预测预报、污染排放清单、预测模型核心化的管理工具;依托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的主题概念,推动整体性解决方案的试点应用。来源于(工控网)
  • 【喜讯】子公司先河正合通过“三标一体”认证 管理再上新台阶
    8月15日,先河集团旗下正合公司整合管理提升再发力,正式获得“三标一体”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迈上新台阶,管理创新再获新成果。三标一体 “三标一体”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三个方面的管理体系运行,可以有效加强企业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职工职业健康及安全方面的控制,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要求、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性。 先河正合自成立以来,全面、持续推行三合一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将日常管理和贯标工作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员工行为,为此次贯标审核通过奠定牢固基础。 “三标一体”体系认证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先河正合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三标管理体系文件,认真落实体系中各项管理要求,不断推进各项管理更科学更高效,为加快完成公司业绩目标、获得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 危化试剂我来解救你!——LabOS实验室危化试剂物料版管理系统免费用
    实验室繁多的试剂、繁杂的仪器、繁琐的采购工作是否让你烦躁不已?尤其是化学试剂,品种多、消耗频繁、危险性大,管理起来实在让人头疼。虽然建立了台帐,有专人负责,有表格可供查询,但还是常常找不到试剂,要么没有归还,要么还错地方,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增添了实验室的危险性。那到底有没有什么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以上问题呢?LabOS危化试剂物料版管理系统挺身而出,大吼三声:“我来解救大家!” 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它是怎么替大家排忧解难的吧!系统简介: 该系统将经典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与新型SaaS和云计算服务相结合,为各类认证检测型实验室用户提供全新的实验室运营管理解决方案。本系统是针对实验室化学试剂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管理,包含试剂标准品。适用范围:危险试剂管理: 主要实现了试剂类型、试剂清单、试剂出入库及退库、试剂盘点、生成申购单、供应商管理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针对易燃易爆有毒试剂有严格的系统管理要求,操作容易,记录完善,责任到人。标准品管理: 主要实现了标准品类型、标准品清单、标准品出入库及退库、标准品盘点、生成申购单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并针对有毒化标准品有独立的管理流程,记录完善,责任到人。 使用条件:云部署--客户端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活动方式:免费!免费!免费使用!!!报名方式:只需一个邮件就能办到:将您的姓名、电话、单位名称发至marketing@phky.com.cn,我们会有专业人员和您联系对接,确认使用培训事宜。
  • 科学管理,金相砂纸这样存放,使用寿命会更长!
    大多数金相实验室使用比较多的耗材当属金相砂纸了,为节省采购成本,一般会单次采购量比较大,保存起来够用很长时间,或季度、或半年或一年的使用量。这就涉及金相砂纸如何存放的问题,如果存放方法不当,可能会出现霉变、失效脱粒等问题。因此,科学管理,正确存放金相砂纸会保证其良好的质量和性能,使用寿命会更长。可脉检测小编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存放方法,请收藏好备用。暂时不用的金相砂纸存放方法:一、避免受潮:金相砂纸存放环境湿度过大,会使之受潮,长时间受潮就会发霉贬值,导致失效。因此,存放的环境需要经常通风,并保持洁净干燥。二、避免阳光直射或暴晒:金相砂纸的黏结剂,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直射或暴晒,会使之失效,而导致砂纸的研磨颗粒脱落。因此,金相砂纸需要存放于避光的环境中。三、注意有效期:金相砂纸的黏结剂的性能是有有效期的,通常,有效期为三年,过期后磨料颗粒粘结松脱,易脱落导致砂纸失效。因此,妥善管理,尽可能在有效期内将金相砂纸用完。四、拆包装的优先用完:新购置的金相砂纸,通常是纸盒包装,或密封塑料袋包装的,暂时不使用的不要打开包装,将其置于阴凉干燥的库房货架上,或实验室储物柜中存放即可,已拆包装的优先用完。五、注意事项:金相砂纸置于货架,或储物柜中,注意要使其水平放置,避免砂纸被纵向挤压产生折痕或变形,而影响正常使用。使用中的金相砂纸存放方法:一、彻底冲洗:金相砂纸每次使用后,一定要对其反复多次进行彻底冲洗,保证没有磨屑和杂质残留在上面,以保持其本有的性能。二、及时沥干水分:制样过程中更换金相砂纸时,需将冲洗完的砂纸置于沥水架上,自然沥水、风干。注意:为方便空气流通,应保持多个沥水架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隙。三、暂时不再使用的:用吹风机吹干或待其彻底风干后,存放于储物抽屉中,继续保持阴凉通风,避免发霉。注意:储物抽屉采用敞开式的比较适用,既通风又能方便取放。金相砂纸按照这些管理方法存放,一定可以确保它质保期内不失效,使用过程中性能保持稳定,使用寿命会更长。
  • 赛多利斯“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培训”讲座邀请
    邀请函赛多利斯作为全球知名的过程技术和实验室仪器供应商,不仅致力于为制药行业客户提供先进的称量设备、生物过滤等设备,也希望能为客户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传播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继2008年10月第五版GAMP质量认证巡回讲座受到广大中国用户的热烈欢迎之后,赛多利斯将再次举办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培训巡回讲座。2010年版《中国药典》颁布在即,为了使广大客户能够领先一步了解新药典的最新动态,赛多利斯特邀北京及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对此进行专题演讲。同时拜耳工程公司作为医药保健工程技术、过程选择及制造业生产规范(GMP)咨询的专业公司,也将在此次巡回讲座中为您介绍制药企业中的过程检测技术(PAT)及无纸化MES解决方案等。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技术交流会,相信赛多利斯能为您呈上我们的经验、解答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困惑! 公司简介:德国赛多利斯公司成立于1870年,是世界著名的过程技术和实验室仪器供应商,是称量技术、生物过滤技术的市场领导者。为制药、化工和食品行业的生产和研发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而今,赛多利斯的产品已经遍布各个领域,有满足FDA质量规范的电子天平和工业称重系统。有真正满足GLP溯源要求的独创酸度计,赛多利斯产品的卓越品质在世界范围获得了极高荣誉。 主要议程: 1、签到(8:45-9:00)2、2010版药典最新动态 (主讲人:北京药检所专家/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专家)3、无纸化生产——MES解决方案(主讲人:拜耳工程公司)4、制药企业的过程分析技术(PAT)(主讲人:拜耳工程公司)5、适用于制药行业的最新天平技术6、在线红外光谱水份测定法——一种帮助制药企业建立PAT的新方法7、手工配料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8、仪器设备的操作及维护保养9、幸运抽奖会议日程: 此次“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培训巡回讲座”将在上海、天津以及广州三地巡回进行,如有兴趣参加,请与我公司联系,或于2009年5月22日前将回执直接回传至以下传真: 上海:2009年5月26日 联系人:郑小姐 021-64270612 传真:021-34241914 天津:2009年6月3日 联系人:刘小姐 010-80426440 传真:010-80426551 广州:2009年6月5日 联系人:陈小姐 020-37618575 传真:020-37616234 回 执 单位部门姓名电话传真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部
  • 浙江省计量与标准化学会发布《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总则》等6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专家:由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所牵头起草的《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总则》等6项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补充、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并于2024年4月2日前反馈至秘书处邮箱(99937014@qq.com)。逾期未反馈视作无意见。附件1.00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总则(征求意见稿).pdf附件2.00 团体标准-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总则 编制说明.doc附件3.01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发电企业(征求意见稿).pdf附件4.01 团体标准-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发电企业 编制说明.doc附件5.02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钢铁企业(征求意见稿).pdf附件6.02 团体标准-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钢铁企业 编制说明.doc附件7.03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方法 化工企业(征求意见稿).pdf附件8.03 团体标准-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化工企业 编制说明.doc附件9.04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征求意见稿).pdf附件10.04 团体标准-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 编制说明.doc附件11.05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水泥企业?(征求意见稿).pdf附件12.05 团体标准-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水泥企业 编制说明.doc附件13.3.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
  • 显示屏色彩管理与校正解决方案
    显示屏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触及游戏、办公、影视娱乐、零售业、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屏幕的性能标准因应用而异,展现出广泛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技术规格和视觉效果上,还反映了不同制造商和用户群体对于色彩精确度与一致性的独特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各行各业的显示屏色彩测量与管理解决方案成为一项挑战,但也为技术创新和应用优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了解和应对这些需求,意味着能够提供定制化的色彩管理方案,以适应不同领域对视觉表现和色彩准确性的具体要求。一、电子价签的应用在现代零售环境中,电子价签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标签,为商家提供了便捷的库存管理和产品信息更新方式。顾客也能通过扫描价签上的二维码,迅速获取商品的详细信息。然而,随着电子价签的普及,显示技术的色彩准确性和价签外壳颜色的一致性成为了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在维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体验的一致性方面。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色彩的一致性,采取以下措施至关重要:利用i1 Pro3高精度色彩测量工具及其配套软件,评估显示屏在不同颜色反射下的色彩饱和度,以及在亮度和色调方面的显示准确性。这种方法不仅帮助确保显示内容的视觉效果符合预期,也为优化用户体验提供了基础。采用Ci6x系列便携式色差仪测量电子价签外壳的色差(ΔE)数据,以准确分析和判断外壳的颜色偏差及其一致性。这一步骤对于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和增强品牌识别度至关重要。通过这些专业的色彩管理工具和方法,商家可以有效地解决显示屏色彩不准确和价签外壳颜色不一致的问题,从而确保产品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品牌形象的统一性。二、大尺寸高精度拼接屏应用在现代视觉展示领域,大尺寸高精度拼接屏广泛应用于多样化的场景中,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拼接屏的边框越发微小,色彩呈现能力显著提升。尽管如此,保持各个组成单元在非工作状态下的色彩一致性依旧是一项挑战。观察从特定角度可见,即便是同一大屏,不同小屏组件展示的颜色差异明显,有的显色较深,有的则较浅,这些视觉差异影响了整体的观看体验。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色彩差异,以下步骤是关键:利用高精度色彩测量工具,如eXact或Ci6x系列设备,来详细采集每个拼接屏单元的色彩数据。这一过程能精确识别各单元间的色差。根据测量得到的色差数据,将拼接屏单元按照色差大小进行系统性排序和安装,确保色差较小的单元相邻排列。这样的安排促使相邻屏幕之间的色彩差异最小化,整体色彩表现呈现出更加均匀和连贯的视觉效果。通过采用这些精细的色彩管理策略,可以大幅提升大尺寸高精度拼接屏的视觉一致性,从而优化整体观赏体验,满足高端显示需求。三、手机屏幕的应用在当代生活中,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设备之一,随着消费者对视觉体验要求的提高,手机屏幕的色彩展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特别是在手机处于息屏或关机状态时,黑色显示的一致性尤为关键,这不仅关系到视觉效果,还影响到用户对品牌的整体印象。为了确保手机屏幕黑色显示的一致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显色效果,以下色彩管理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反射测量:采用高端色彩测量仪器,如Ci7x00系列台式分光光度仪或Ci6x系列便携式分光光度仪,进行手机显示屏的颜色数据和反射率的准确测量。通过这些精确的数据,可以有效地进行色差管理,确保每一块生产出来的手机屏幕在色彩上的一致性。透射测量:推荐使用Ci7800或Ci7600台式分光光度仪,对手机触摸屏的透光率和雾度进行专业测试与分析。这种测量不仅有助于评估屏幕材料的质量,也是优化显示效果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环节。通过上述色彩管理方法,可以在手机研发阶段就确保屏幕的色彩表现和质量达到高标准,从而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视觉体验的期待。四、专业显示器/笔记本终端客户对于专业设计师和摄影师而言,使用的显示器或笔记本电脑在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上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常面临的挑战包括图像和视频的色彩无法真实还原或存在严重的色偏问题,以及难以评估所使用的显示设备是否达到了专业颜色标准。为确保色彩的准确管理和控制,以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色彩校正解决方案:采用i1 Pro3色彩管理工具,这款集硬件与软件为一体的校色解决方案能够精确测量并校正显示设备的关键色彩参数,如白点、Gamma曲线、对比度和RGB色彩平衡。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建立精确的ICC色彩特性曲线,并将其加载至Windows或MAC操作系统,从而实现对显示设备的精准校正。后校正评估:在完成校正过程后,再次利用i1 Pro3等高精度测量工具对已校正的显示设备进行色彩精准度和色彩均匀性的综合评估。这一步骤不仅确保了校正结果的有效性,还能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展示校正前后的色彩表现差异。通过上述专业的色彩管理和校正流程,专业用户可以确信他们的显示设备在色彩还原和表现上达到了行业标准,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创作质量。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新设备的初次校正,也适合作为定期维护的一部分,以保持设备性能的持续优化。五、关于爱色丽“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便携式色差仪—印刷行业中的色彩管理利器
    在印刷行业中,色差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而棘手的挑战。准确的色彩再现对于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持行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色彩管理方法往往繁琐且容易出错。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便携式色差仪的出现为印刷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印刷行业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演变的阶段。消费者对个性化、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印刷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色差问题常常导致印刷品与预期结果不符,给生产流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此外,高质量的印刷品要求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因此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便携式色差仪是一种紧凑型仪器,非常适合进行色彩测量以及色差管控的质量控制。它的主要功能是测量、比较和分析物体的色彩数据,以确保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eXact系列的便携式色差仪是一款先进的色彩管理工具,具有高精度、便捷操作和全面的功能。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和比较色彩样品,帮助用户实现色彩一致性控制。eXact2便携式色差仪是eXact系列中的一员,它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和色彩测量算法,能够精确测量和分析色彩数据。它具有用户友好的触摸屏界面和直观的操作流程,使其易于使用和操作。eXact2是一款新品的便携式色差仪,特别适用于纸张、瓦楞纸和纸板等基材的色彩测量。它采用先进的Mantis&trade 视频定位技术,能够准确识别测量点,提供精准的测量结果。同时,eXact2便携式色差仪设计直观,屏幕尺寸比之前的版本增加了30%,使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此外,它的测量接触面较小,有效避免了湿油墨粘脏仪器的问题。这些优点使得eXact2成为行业中色彩管理的理想选择。eXact2plus便携式色差仪是eXact系列中的高级型号,它具有更多的功能和定制选项。它支持远程数据传输和共享,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数据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大规模生产和全球分布的企业的理想选择。eXact2Plus适用于所有印刷和包装基材。它具有灵活切换偏振和非偏振测量的能力,使其用途非常广泛。通过先进的Mantis&trade 视频定位技术,eXact2Plus确保操作准确自信。此外,它还配备了WiFi连接功能,提供出色的操作范围、速度和安全性。这些优点使得eXact2Plus成为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色彩管理工具,满足用户对于高效、准确和便捷的色彩测量需求。eXact2xp便携式色差仪是eXact系列的升级版,它在精准度和功能方面进一步提升。该设备配备了更高分辨率的感应器和更广泛的色彩空间支持,适用于需要更精确和复杂色彩测量的场景,如高端印刷品和包装。在印刷行业中,色彩一致性是实现印品质量的关键要素。便携式色差仪可以帮助印刷企业实时监测和调整色彩,确保每个印刷作业都符合客户的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通过在印前阶段使用便携式色差仪,印刷企业可以准确测量和分析原材料的色彩特性,优化调配配方和墨水配比,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色差,提高印刷品的一致性。eXact系列便携式色差仪为印刷行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色彩管理解决方案。它的高精度测量、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灵活的功能设计使其成为印刷企业在追求色彩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强大工具。随着印刷行业的不断发展,便携式色差仪的应用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为印刷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和竞争优势。“爱色丽彩通”是丹纳赫公司旗下的品牌,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领先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
  • 2013智能颜色管理及配方解决方案研讨会
    高级配色及智能颜色配方解决方案研讨会日期: 2013.11.25(星期一) 时间: 9:00-17:00 地点:普陀区中江路388弄2号楼2801室 组织者: EUTIN &ISOCOLOR 研讨会将包括以下内容: 1. 配色理论及原理(如何使配色过程更快速,效果更佳, CCM = 生产力 + 质量, 节省原材料及时间...) 2. ISOCOLOR 配色软件竞争优势3. HunterLab 高端测色仪和ISOCOLOR的先进配色软件相结合4. ISOMATCH 3G 配色软件计算方法 ( 智能4 Multi-Flux 计算引擎: 1, 2, 4 and 32 Flux) 和 4 个模式(不透明, 透明, 半透明,效果颜料) 5. 配色应用 (所有: 液体油墨, 浆状油墨,液体涂料, 装饰涂料, 塑料, 陶瓷, 水泥, 纺织, 食品, 颜料, 木材, 化妆品...) 6. 效果颜料配色 (Goniospectrophotometer 或多角度测色仪 + 配色). 暂定计划: 时间:- 08:30-09:00 : 登记09:00-09:10 : 上海韵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来所女士发言09:10-09:20 : ISOCOLOR 公司成立者及总裁Henri Debar先生发言. 09:20-10:30 : 高级配色及智能颜色配方解决方案10:30-10:45 : 休息时间10:45-11:45: 继续高级配色及智能颜色配方解决方案11:45-12:30: 提问及讨论时间12:30 : 午餐13:30-17:00: 提问及讨论时间 登记表: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信息, 请联系:- 万屹先生 手机: 13601942971 电话: 021-61455225 传真: 021-61455228Email: William@eutin.cn 韵鼎公司介绍 上海韵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中国知名颜色、厚度、雾度、光泽测量专家,与多家国家标准制定单位在技术研究发展、技术认证上有深层合作,目前是美国HunterLab颜色管理公司的系列分光色差仪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和授权一级总代理商。HunterLab品牌是世界颜色分析和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导者,作为唯一的专注于该领域技术创新和设备生产的集成供应商,韵鼎公司在客户教育、销售、培训、维修、研发等诸多领域与HunterLab总部有着最为广阔的深层次战略合作,把世界颜色领域最新的检测技术、方法和设备带给广大的中国客户。 韵鼎公司还是美国ISOCOLOR 超级变角测色仪及测配色软件中国地区总代理商,ISOCOLOR在塑料、日用化工(化妆品)、涂料、油漆(珠光效果)、医药(牙科)等领域非常专业知名,其软件及其简介、快速而精确。 目前韵鼎代理的进口检测仪器和设备,涉及化工/石化/塑料,食品饮料,生物制药,建筑/玻璃,钢铁/电工钢/彩图/耐指纹/环保图层/钝化/绝缘,纺织服装,涂料,汽车,纸张等诸多行业,客户类型多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的高校、商检、质检、研究所、央企、大型民营企业等高端用户。 客户的成功是韵鼎人永远追求的目标,韵鼎&mdash &mdash 助您成功! ISOCOLOR及Henri 先生介绍 ISOCOLOR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颜色领域软件及颜色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者。其突破性的配色软件平台ISOMATCH已有25年历史,彻底改革了配色方法和颜色管理方法。明星产品是ISOMATCH,拥有全球超过10000个客户。作为首先进入配色市场的配色技术革命的领导者,ISOCOLOR公司于2011年引入了最新的技术:ISOMATCH 3G&mdash &mdash 算术配色软件,软件设计风格强烈,操作简单, 性能卓越, 因此更加经济适用,帮助颜色专家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出前所未有的正确的配色方案. 此ISOCLOR公司还研发了一款复杂精细的颜色测量仪器 ISOGON可变多角度仪(Goniospectrophotometer),用于解决颜色测量界的难题&mdash &mdash 效果颜色的测量。 ISOCOLOR的独特价值在于ISOCOLOR精通颜色科学,且将相关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技术应用于颜色技术,设计和开发经济有效的颜色管理系统,提供各种颜色解决方案。 Henri Vincent Debar 先生是ISOCOLOR公司的创立者之一,同时也是公司的总裁。Henri 出生于法国兰斯,在英国Teesside大学获得国际商务及IT双学位。Henri最早的职业生涯开始于通讯行业,工作于摩托罗拉公司和优利系统公司。2001年Henri先生受雇于一家法国颜色领先的公司,管理国际商务拓展。一年后在ISOCOLOR公司的高科技专业技术配色技术及超级可变多角度仪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任务包括管理全球颜色技术项目,在合作合伙和实业家之间建立协同效应,领导ISOCOLOR成为效果颜色测量行业和颜色管理软件行业的领导者。Henri同时是ISCC( Inter society Color Council)和ASTM E12.12的等组织协会的会员. 期待您的光临! 需要更多信息请联系Eutin公司,电话:021-6145-5225,传真:021-6145-5228,Email: sales@eutin.cn。
  • 重磅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
    p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pp  《意见》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推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span/pp  《意见》提出,要坚持统一管理、顶层设计,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激励约束、多元共治的原则。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备,各类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工程、服务尤其是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pp  《意见》明确了六个方面重点任务。/pp  一是大力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创新质量管理工具,推广应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转变政府质量治理方式。/pp  二是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pp  三是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完善强制性认证制度,提升自愿性认证供给质量,清理涉及认证、检验检测的行政许可和行业评价制度,简化规范认证机构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pp  四是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认证监管体系,创新认证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认证监管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从业机构及人员责任。/pp  五是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促进行业机构改革发展,提升行业综合服务能力。/pp  六是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构建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机制,提高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加快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走出去”步伐,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pp  《意见》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完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要加强综合保障,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加强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统计分析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要加强宣传引导,普及质量认证知识,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要加强督促落实,推动各级政府将质量认证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质量工作考核,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pp  《意见》全文如下:/pp  文件原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国发〔2018〕3号)/span/p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pp  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我国质量认证制度不断完善,行业机构蓬勃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同时,还存在认证服务供给不足、认证评价活动亟需规范、社会认知与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现就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以下意见。/pp  一、总体要求/pp  (一)指导思想。/pp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促进行业发展和改革创新,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pp  (二)基本原则。/pp  ——统一管理,顶层设计。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要求,强化对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评价,维护质量认证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pp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质量信号传导反馈机制,促进供需对接和结构优化。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面质量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pp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特性,把质量认证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激发质量提升动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质量认证体系,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pp  ——激励约束,多元共治。坚持引导和强制相结合,以自愿开展为主、强制实施为辅,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开展质量共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共享质量发展成果。/pp  (三)主要目标。/pp  通过3—5年努力,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备,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国际合作互认体系基本完善,各类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工程、服务尤其是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pp  二、大力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pp  (四)创新质量管理工具。积极采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将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精益管理等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提升,积极开发追溯管理、供应链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适应新业态需求的质量管理工具,打造中国质量管理“工具箱”。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鼓励各行业结合行业特点,推动质量管理通用要求与行业特殊要求相结合,积极开发新型质量管理工具,推广质量管理先进行业及企业的成果经验。/pp  (五)推广应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开展百万家企业学习应用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活动,鼓励企业运用质量认证方式加强质量管理,推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方法向一二三产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全面延伸。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开展中央企业质量管理“领跑者”行动,带动各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整体跃升。针对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的不同特点,培训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开展社会化、群众性质量服务行动。/pp  (六)转变政府质量治理方式。增强各级政府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推广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认证手段,提升质量治理能力。鼓励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入第三方质量治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推动一个一个行业抓质量提升,直到抓出成效。/pp  三、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pp  (七)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运用新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国际先进标准、方法提升认证要求,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改造传统认证模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系统性升级,带动企业质量管理的全面升级。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开展行业特色认证、分级认证、管理体系整合、质量诊断增值服务,推进创新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新型管理体系认证,重点在航空、铁路、汽车、建筑、信息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完善适合行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质量管理向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支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培训服务,全面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为广大企业树立质量提升的示范标杆。/pp  (八)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开展万家企业质量认证现状抽样调查,摸清质量管理状况和认证需求。健全质量认证激励引导机制,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推行企业承诺制,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推动在市场采购、行业管理、行政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广泛采信认证结果。支持各部门、各地区建设质量认证示范区(点)。引导各类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企业、服务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获得认证,帮助更多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pp  四、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pp  (九)完善强制性认证制度。着力发挥强制性认证“保底线”作用,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按照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则,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根据产品风险等级和产业成熟度,建立认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低风险产品逐步调出认证目录,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企业管理水平和诚信状况,实施分类管理,优化认证程序,引入“自我声明”方式,鼓励企业加快提质升级。/pp  (十)创新自愿性认证制度。发挥自愿性认证“拉高线”作用,创新质量标准管理方式,优化标准体系,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新领域研发认证“绿色通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开展绿色有机、机器人、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产品和健康、教育、体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服务认证,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增加优质产品及服务供给,打造质量标杆。支持运用认证手段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pp  (十一)清理涉及认证、检验检测的行政许可和行业评价制度。清理、整合、规范现有认证事项,取消不合理收费,坚决治理认证乱象。凡已建立国家统一认证制度的,不再设立类似的合格评定项目。面向社会的第三方技术评价活动应遵循通用准则和标准,逐步向国家统一的认证制度转变。全面清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加快向国际通行的产品认证制度转变。加快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清理涉及检验检测能力的行政许可事项,避免重复评价,实施统一的资质认定管理。鼓励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pp  (十二)简化规范认证机构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完善认证机构审批程序,整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许可项目,精简整合技术评审事项,积极推动“五减”(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收费、减申请材料),实行申请、审批、发证全流程网上办理,提高便利度和满意度。严格从业机构资质认定标准,建立行政许可和技术评价相结合的资质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主体具备相应资质能力。/pp  五、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pp  (十三)完善认证监管体系。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加强认证监管能力建设,充实基层认证监管力量,推进部门联动监管。健全认可约束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pp  (十四)创新认证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推行“互联网+认证监管”方式,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认证信息,建立健全质量认证全过程追溯机制,完善风险预警、快速处置、信息通报、倒查追溯等措施。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完善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活动的激励措施,出台质量认证责任保险、获证企业授信等政策。/pp  (十五)加大认证监管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产品的联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和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或者认证标志等行为,严禁未获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进入市场,确保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pp  (十六)严格落实从业机构及人员责任。严格落实从业机构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的主体责任、对产品质量的连带责任,健全对参与检验检测认证活动从业人员的全过程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出证人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负总责制度,落实“谁出证,谁负责 谁签字,谁担责”。推行从业机构公开承诺和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从业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完善永久退出和终身禁入等失信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pp  六、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pp  (十七)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鼓励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检验检测认证联盟,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pp  (十八)促进行业机构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强化认证活动的第三方属性,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尽快实现认证结果的互认通用。加快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培育一批操作规范、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做强做优做大。/pp  (十九)提升行业综合服务能力。充分依托区域型综合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型产业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提升对食品、农林产品、生物医药、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新能源、碳交易等领域的支撑服务能力,形成以检验检测认证为“连接器”的产业聚合新模式。构建服务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通用检验检测认证体系,打造军转民、民参军的能力验证“直通车”。/pp  七、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pp  (二十)构建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从业机构间多层次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合作对象和合作渠道,推动合格评定政策沟通、标准协调、制度对接、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制定合作共赢的互认安排,加快可再生资源、绿色低碳、跨境电商等新领域互认进程,推动多双边互信互认协议数量持续增长,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pp  (二十一)提高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有序开放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鼓励外资机构进入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积极引入国外先进认证标准、技术和服务,扩大国内短缺急需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进口,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引资引智引技的质量效益。/pp  (二十二)加快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走出去”步伐。鼓励支持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对外投融资、建设项目配套服务,针对高铁、民用飞机等战略产业面临的国际市场准入壁垒,加快推动国际互认,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pp  (二十三)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和主动引领认证认可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向国际社会提供质量认证“中国方案”,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认证品牌。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输出,扩大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提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pp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pp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相应议事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完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提升协作层次,加强政策衔接、规划引导和工作协调,健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机制,提高协作效率。/pp  (二十五)加强综合保障。清理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快制定检验检测管理条例、修订认证认可条例,推动合格评定立法进程。加强质量认证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重点产业、高新领域质量认证紧缺人才,健全认证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质量认证统计分析机制,加大对质量认证信息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pp  (二十六)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质量文化,传播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普及质量认证知识,推广获得质量认证的产品,合理引导生产消费,增强市场信心,激发质量提升动能,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pp  (二十七)加强督促落实。推动各级政府将质量认证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质量工作考核,确保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各地区、各部门要将质量认证工作作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强化督促检查,抓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努力建设质量强国。/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国务院/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月17日/pp /pp /p
  • 农业部发布《宠物饲料卫生规定》征求意见稿 附卫生指标及试验方法
    p style="text-align: left " 日前,农业部发布关于征求《宠物饲料管理方法》等规范性文件意见的通知,其中包括宠物饲料卫生规定的征求意见稿。意见中对宠物饲料产品的卫生指标及试验方法都做相关说明,并指出,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主管部门,应当以卫生指标为重点,根据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实施宠物饲料产品监督抽查。意见稿如下所示: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宠物饲料卫生规定/strongstrong(征求意见稿)/strong/pp 一、为加强宠物饲料管理,保障宠物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和宠物健康,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pp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宠物饲料产品应当符合本规定卫生指标要求。/pp 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主管部门,应当以卫生指标为重点,根据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实施宠物饲料产品监督抽查。/pp 四、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公布监督抽查结果,并可以公布具有不良记录的宠物饲料生产企业、经营者以及为经营者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名单。/pp 五、宠物饲料生产企业、经营者生产、经营的宠物饲料不符合本规定卫生指标要求的,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进行处罚。/pp strong附录:宠物饲料卫生指标及试验方法/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087dd3d2-17a2-4525-995e-ca753ad45487.jpg" title="1.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6dd865e2-32f2-46c9-a654-739cb3928954.jpg" style="float:none " title="2.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2ff86cb1-6e62-429b-85e8-6cb564d77d87.jpg" style="float:none " title="3.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a10b5f5c-0ddd-4feb-96d8-e564dc862a40.jpg" style="float:none " title="4.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附录二: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116d8fbd-aa01-4f3e-8e79-0bb1ebdca814.jpg" title="5.png"//ppbr//ppbr//p
  • 2015年上半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综述——防控环境风险 维护群众权益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31件,落实环境保护部领导重要批示57件,调度处置45起突发环境事件,受理群众电话及网上举报696件,办结622件,按期办结率100%…… 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以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己任,按照“出事抓应对、日常抓管理”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当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仍然处于高发期,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环境保护部始终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和降低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危害,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共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45起,其中重大、较大事件各1起,一般事件43起。事件总数同比减少18起,重大事件同比减少1起。 从事件起因看,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占42%,同比下降16%;交通运输事故引发的占13%,同比下降9%;企业排污引发的占7%;自然灾害引发的占18%;其他因素引发的占20%。 从近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总量总体呈缓慢下降的态势,安全生产事故仍是引起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 在每一起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环境保护部始终坚持“五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展开监测、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 兰州自来水异味事件、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公司二硫化碳泄漏事故、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PX装置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安徽省东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环境问题、新河县城区供水管网末端水污染事件等5起事件发生后,环境保护部派出5个前方工作组共15人赶赴现场指导协调,累计达300多天。 目前,在应对重特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过程中,环境保护部已经完全做到在接报后1小时内调度信息,随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指导协调。上半年,共向国办、中办报送34期突发环境事件值班信息、两期季报和一期2014年度总结评估报告,供决策参考。 在处理突发环境事件中,加强信息公开,有助于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作出明确部署。 根据要求,环境保护部加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及时公布应对情况及调查结果。目前,上海、安徽、重庆等地都开始通过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开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 此外,环境保护部定期对全国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汇总分析,两次通报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季度信息报告情况,主动公开2014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3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案例,累计公开624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情况。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有关规定,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对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公司二硫化碳泄漏事故、新河县城区供水管网末端水污染事件、兰州市自来水异味事件3起事件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下半年,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值守、指导协调、现场处置和事件调查,重点防范和处置涉及石油管道等突发环境事件,统筹做好今冬明春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切实做到事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件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加强日常应急管理 主动防控环境风险 过去,我国的环境应急管理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现在,环境应急管理正在变被动为主动,从事后处置为主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为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制定印发实施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配合国务院应急办修订印发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上述规章制度连同去年印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等,使我国初步形成了突发环境事件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制度框架体系,完成了环境应急管理从理论探索到制度设计的实践。 为推动上述制度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开展了应急管理岗位培训,共培训151名省级、副省级城市环保部门的应急管理业务骨干,培养了20多名环境应急培训师。 在预案管理方面,上半年,环境保护部总结了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石化园区内好的企业预案管理方法及模式,将在全国推广。同时,要求每省推荐1~2个企业预案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提出问题清单、评估要点等技术方法,以指导地方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试点工作。 此外,在对兰州市自来水异味事件等重大、敏感性事件的调查处理中,依法依规处理了一批责任人。 针对今年上半年陕北地区连续发生十多起输油管道漏油事件,环境保护部向陕西省政府发布了预警信息,要求做好隐患排查和应急准备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半年,环境保护部总结分析了近五年来国内39起、国外11起典型突发环境事件,编辑出版了《突发环境事件典型选编(第二辑)》,汇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学习读本》,通过分析研判典型案例做到以案说法,增强各级环保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方面,环境保护部认真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督促各地加快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上半年,环境保护部调度分析了328个地级以上城市预案编修情况,督促空气质量不达标的243个城市及时编修预案。截至目前,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率达到82%,较去年年底提高30%。来源:中国环境报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新规解读
    11月1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自2009年开始施行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就此废止。  基本科研业务费,算是高校众多竞争性支持项目和经费中“一股清流”。从2008年开始,财政部和教育部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对高校科技工作实行稳定的经费支持。当年,北京大学等14所高校成为试点资助高校 次年,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内的92所中央高校都被纳入到了资助范围。随后,资助范围进一步扩大,资助金额也在提升。  那么,基本科研业务费都发挥了哪些作用?高校在使用这笔钱时遇上了哪些问题?新的规定又呈现出哪些特点?科技日报对此进行了梳理。  业务费面向基础 面向青年  从一些研究中,可以一窥“基本科研业务费”这一类目在高校的“打开方式”。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的伏琳等人,选取了14所以理工为主的“985”大学为分析样本。发现绝大部分高校在相关项目类型上,设置了自由探索类项目,大部分高校设置了重点类项目和学生创新计划,少数高校设置了交叉专项和预研类项目。这些项目,和科技主管部门的基础类和应用类项目形成补充,也确实符合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原则——面向基础前沿。  而且,由于基础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只有少数高校对项目受资助后设置了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多数高校的项目结题以提交结题报告、组织专家验收为主,以论文作为成果评价的主要标准。  不过,基本科研业务费并不算一笔“巨款”,它更像某种启动资金。山东大学学术研究部的刘德宝等人撰文指出,对综合类高校,一般会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按领域特点分别设置资助类别。因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差异,前者资助力度一般会高于后者。“自然科学领域的一般项目资助金额一般在4—10万元左右,人才类项目资助金额在1—10万元之间,而重点项目则可能达到20—100万元”。  数额不多,但对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也为其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刘德宝在上述文章中指出,对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能够获得的各种科研资源非常有限。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2010年度)》,40岁以下青年科研工作受资助比例仅在37.1%,35岁以下的仅有9.1%。由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主要支持对象恰恰就是40岁以下、在科研项目上还“缺衣少粮”的年轻人,也是为这部分人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  老办法存“两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办法存在两大难题。  难题一是预算科目管理难。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廖忆崎等人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小议》中写到,这笔资金是分批划拨高校,并非一次到位,存在一定滞后性,而当年下拨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应当在当年支出完毕,这就给学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其实,在科研活动中,严格按照预算科目进行管理很难反映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毕竟做科研不比盖房子,难以算清一砖一瓦的价钱。廖忆崎就举了个例子:某项目的设备费预计发生2.5万元,该预算科目即按照2.5万元进行控制。结果,实际支出2.45万元,该科目剩余0.05万元。多出的钱反而成了烦恼,因为负责人不大可能再去买一个0.05万元的科研设备,就必须更改预算,将经费调整至其他预算项目。“为了完成经费执行进度,项目负责人必须支出全部经费,就不得不按照程序,层层报批,待完成预算调整审批手续后,再对剩余经费进行报销。”  不过,西南交通大学也想出了对策。他们从2014年7月开始,实施公务卡制度,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又在学习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从2015年起实行灵活的预算管理制度,每个项目的劳务费比例按不超过当年年度经费的20%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其他预算科目拉通进行报账。  在如今的管理办法中,关于基本科研业务费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规定“由中央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发生的会议费、差旅费、小额材料费和测试化验加工费等,实行“公务卡”结算。这和一些高校已经开展的实践相吻合。  当然,不能碰的禁区依然非常明确:基本科研业务费不得开支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 不得购置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 不得分摊学校公共管理和运行费用 不得作为其他项目的配套资金 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支付罚款、捐赠、赞助、投资等支出 也不得用于按照国家规定不得列支的其他支出。  难题二是经费使用绩效评估难。中央高校自身对基本科研业务费具备完全分配权,中南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处白云和中南民族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马楠指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诸如“基本科研业务费由学校自主管理,只要学校批了就行了,项目的实施和结题道以后再说”“项目结题验收工作自主完成,申请项目时可以禁令写高结题条件,结题时管理部门有熟人结题条件可以随意调整”等不正确的思想就冒了出来。  如何自主分配对项目进行科学评估,让钱花得符合初衷?  刘德宝认为,在项目过程管理上,应进行定期的节点考核,可采用建立立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将考核的过程系统化、制度化 考核结果要定期公布,做到过程管理的公开透明。而项目的结题验收,应严格按照立项项目合同进行考核,条件允许,还应邀请校外专家通过会评或函评的方式,对立项项目进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宽严相济的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管理方法,切实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益。”  白云和马楠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要将项目的结题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下一轮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参考依据。  现行管理办法也辟章节专门谈了“绩效评价与监督检查”。明确中央高校每年需填报本校项目数据,上传上一年度经费实施情况和绩效自评报告,要切实加强基本科研业务费的预算执行管理,对未按照校内管理要求自行调整经费用途、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实施效果差的项目,应当采取调整和扣减当年预算、暂停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等措施,强化激励约束。  放管结合 新办法突出五重点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张端鸿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本科研业务费,主要是针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来的一项支持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政策。在现实运作当中,这笔经费在相当程度上使用得并不是特别理想,执行率并不是特别的高。同时,一种相对比较公平的、能够真正支持青年人才进行自主探究的经费使用和配置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样一来,就需要对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进行进一步规范,也要进一步地提高其使用效率。  他表示,从新政内容来看,首先是提升了高校自主权,选题范围进一步放宽。其次,更好地体现了对年轻人的扶持。其实,过去从经费执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它有时会成为学校内部一些具有资源配置权力的人进行内部配置的一种资金。第三,在资金使用原则方面,现在比过去更为灵活。  总的来说,管理办法的调整,主要突出五个方面:一是扶持自由探索的研究。二是扶持年轻人的发展。三是扶持优秀创新团队的建设。四是扶持绩效比较高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五是扶持交叉学科的发展。  从严格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次的管理办法也特别强调了两个关键准则。第一个是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第二个是必须使用银行转账的方式去结算劳务费、专家咨询费,这样就控制了现金的支付。体现了放管结合,保护教师的思路。 相关新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新规出台 不得购置40万以上仪器设备
  • 审计署将关注落实简化科研仪器采购管理等情况
    审计署关于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现就做好相关审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所处的时代方位、时代定位和国际地位,明确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事业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做好相关审计工作,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推进科技资金和科研项目管理创新,推动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有利于调动和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多出科技创新成果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为我国如期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着力把握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以是否符合中央决定精神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审计定性判断的标准,深刻理解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总体部署和具体政策措施,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政策意图。要坚持客观求实,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把上级尚无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把创新工作中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客观审慎地做出审计处理和提出审计建议。  三、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落实。审计中要持续关注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政策情况,以及深化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等措施的进展和效果,关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服务、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科研项目信息公开、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国家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等情况,着力反映有关部门和地方贯彻中央政策措施不到位,有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不断完善和发挥实效。  四、着力推动建立完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审计中要关注各地区、各部门科技经费管理以及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立项遴选情况,重点揭示立项遴选机制不公开不透明,项目安排分散重复等问题。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情况,重点揭示兼职和离岗创业、收益分配、科技成果转让流程等配套制度不完善,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处置难,项目验收或结题不及时、走形式等,以及由此造成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不足、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低等问题。关注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和改革科技评价制度等情况,推动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五、着力推动科技项目预算和财务管理改革。审计中要关注财政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落实简化项目预算编制、下放直接费用预算调剂权、大幅提高人员费用比例、增加用于人员激励的绩效支出等情况,关注各级政府财政、发展改革、教育、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落实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扩大中央高校和科研院所基建项目自主权、简化用地和环评等手续情况,关注中央高校、科研院所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差旅会议管理规定、优化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审批程序、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完善内控机制情况,重点揭示改革不到位或进展迟缓,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问题,推动建立健全体现科研人员智力价值的科技经费分配制度,完善经费报销制度,促进科技经费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创造性活动。  六、着力推动相关主管部门履职尽责。审计中要关注科技管理部门落实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重点揭示服务机制不健全、评价机制不科学、检查评审过多、管理信息系统滞后、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到位和转化平台不完善等问题,促进相关部门转变职能、推进科技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减少科技项目行政审批,真正赋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开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权,赋予领衔科技专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  七、着力推动科技经费加大投入和有效使用。审计中要关注各级政府科技经费预算安排、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重点揭示财政科技投入不足、资金分配“小、散”、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大量沉淀,以及科技资金“管得过死”等影响科研项目实施进度和效果的问题,促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关注国家财政、税收、金融等各项科技创新相关优惠政策执行情况,是否真正起到引导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作用。关注科技资金的安全,重点揭示相关部门和单位借科技项目之名,以权谋私、截留侵占、贪污私分、挥霍浪费科技资金,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和人员在科技资金分配管理中利用职权违法违纪向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等问题。  八、着力推动鼓励创新和保护创新。审计中要贯彻中央关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要求,注重保护科技创新中的新生事物,注重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性和积极性,注重维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对突破原有制度或规定,但符合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科技创新目标实现,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的创新举措,要坚决支持,鼓励探索。要积极发现破解科技创新难题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总结和推广。  九、着力推动完善体制制度机制。审计中要贯彻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改革要求,对制约和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制约和阻碍“双创”环境优化,制约和阻碍提高科技资金绩效,制约和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性问题,要及时反映,推动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关注影响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关注创新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完善科技制度和深化改革,促进形成新的制度或规定。  十、着力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各级审计机关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推动审计理念思路的与时俱进、审计制度机制的与时俱进、审计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广泛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归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综合提炼,大幅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注重从宏观层面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提高研判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感知经济社会运行风险、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能力。要加强对国家战略、公共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加强审计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提炼,提升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审计署2016年6月3日
  • 供水企业全过程水质管理及监测能力建设
    一、管理是中国供水水质安全的核心 面对诸多的挑战,中国供水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水质安全的目标,最根本、最核心的路线是建立和完善以水质为核心目标,实现&ldquo 从源头到龙头&rdquo 全覆盖的质量目标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ldquo 自我控制&rdquo ,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根据企业管理理论,对于中国供水企业,水质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建设应遵循重视人的因素、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重视结果的原则,按照以下程序建立: 1. 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包括以下内容: 以水质安全为水质总体核心目标,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水质质量目标管理总体衡量指标;分解水质总体目标,根据制水工艺特点,确定各工艺环节内控目标,并以此建立各部门、个人目标;确定为完成目标所需的资源,考核及奖惩机制;2. 建立实现总体目标的生产过程管理:建立各制水工艺环节为实现水质企业内控目标的规章制度及行动计划并执行。3. 考核评估:对每个制水工艺的水质内控目标及行动计划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兑现奖惩制度。4. 改善计划: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工艺及人员偏差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从全球范围来看,供水企业的管理发展一般经历了从单一的结果管理,到全过程管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常态管理到应急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具体如下:管理是否完善,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但也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必需。二、全过程水质分析监测能力建设饮用水全过程水质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的建设,包括水质监测设施的建设和水质监测人员的技术达标建设。这两方面无疑都需要供水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经济成本。那么,其建设的意义和目的何在?首先,企业需要监测水质是否达标,包括:饮用水水源是否达标,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是否达标。目的是监测自来水生产的&ldquo 原料&rdquo 及&ldquo 产品&rdquo 是否合格。建立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的第二个目的,或者说更加重要的目的,供水企业通过对制水工艺过程中水质监所测到的数据,对水厂制水工艺进行过程中的精细运营管理,是实现全面达标及安全供水的核心手段。全过程水质分析监测能力,是供水企业建立并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体系的基础技术前提,是实现供水水质安全的基础技术支撑。全过程水质分析监测能力,按照制水工艺流程、水质分析类型,以及监测层次,分为:全流程水质分析监测、全类型水质分析监测,以及全层次水质分析监测三个方面。 首先从制水工艺的流程来看,水质监测含了水源监测、净水厂工艺运行监测以及输配水系统监测,这一系列监测过程,我们又可以称之为全流程水质监测系统从监测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在线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检测,同时还有便携式监测和应急移动监测。从监测层次和应用部门而言,又可以分为水厂内部监测、水司中心化验室监测,以及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督察监测。以上各部分,共同构建成了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的整体理念。为了更好地理解饮用水全过程水质监测需要具备的能力,从而为实现以水质为核心的全过程质量管理,HACH将数十年全球制水供水企业服务经验,与当今中国政府相关规定及标准相结合,针对供水企业的全过程水质分析监测能力,细分为8大类,20个小项,具体如下: 图2-1 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组成上图内容基本涵盖了当今全球制水供水企业所应具备的全部全过程水质分析监测能力,能够满足企业以水质安全为核心的水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供水企业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技术路线图但由于中国供水企业从资金到人才储备等各方面的差异化非常明显,要实现全过程水质分析监测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面临关键挑战、国家相关政策、企业自身管理完善的阶段,及资金情况,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回顾全球先进制水供水企业,为满足其自身水质管理体系建设和发展历程,基于当今中国供水安全面临的挑战,以及能力建设需要的投资情况,HACH将上述细分的水质分析监测能力,按照中国供水企业发展的单一结果管理、粗放式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的管理发展阶段,设计出中国供水企业全过程水质分析监测能力建设的路线图: 1. 建立企业自身基本的水质判断及评估能力该阶段对应企业管理的单一结果管理阶段。要建立企业水质管理体系,首先要有判断水质是否达标的能力,即检查原料质量&ndash 水源水质是否达标;以及产品质量&ndash 末梢水水质是否达标的能力。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供水企业中心化验室常规能力建设和基础的移动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常规能力建设按照住建部要求,每个省份至少具有两个具备106项全分析能力的企业,地级市目标为42项常规,县级为每日必检10项的能力。针对目前水质突发事件频发的现状,各供水企业可以配备一些基础的便携应急监测设备,以提升常规应急监测能力。2. 建立基础的制水工艺运行管理监测能力。该阶段对应企业管理的粗放式过程管理阶段。该阶段能力主要应具备:水厂化验室监测、出厂水的在线监测、以及水源水常规基础参数的在线监测的能力。这一阶段监测能力建设,主要是为了使企业可以对进出厂水的水质状况做到初步的实时把控,初步实现企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过程管理。3. 建立制水工艺运行精细化管理监测能力该阶段对应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过程管理阶段。该阶段能力主要应具备:水厂运行班组监测能力建设、制水关键工艺关键参数在线监测能力建设、管网在线监测和水源水重点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能力建设。根据制水工艺,分为:预处理、混凝沉淀、滤池、深度处理、消毒在线监测,并根据在线监测的数据,精细化管理各工艺段的生产运行。另外,供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源水特征设立重点特征污染物实施在线监测,实行侧重性水质预防监测,可有效避免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而管网检测,则可以将水质监测的触角覆盖至终端用户,达到全流程水质监测的目的。4. 供水企业监测能力建设的第四阶段,是建立快速的水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供水企业在达到了以上三个阶段后,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常态背景下的监测能力建设。但是,为了因对一些突发事件和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供水企业还需要建立快速的水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在我国过去的几年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负面影响的水质污染事件。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急预案加以管控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水源水质预警检测能力,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的重视和应用。在预警监测系统的帮助下,企业可以对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进行综合预警&mdash &mdash 为启动应急处理预案提供时间保证。三、总结:饮用水全面达标、安全供水的目标实现,其核心及根本保障是供水企业建立完善全面的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供水企业根据自身现有情况,逐步完善提高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渐进式、逐步提高水质监测能力,从而最终实现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是现实可行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支撑,建立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更多详情请点击
  • 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及启示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一系列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参与实验人员的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对实验室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再警示我们,实验室安全不仅要靠正确操作、做好防护措施等传统手段,制定和贯彻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更是高校科研实验室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国内外高校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通过借鉴世界著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可以为改进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和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是我国香港8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Grant Committee)辖下的法定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为本港及全球知名的国际化大学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秉承“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校训,香港理工大学在不断追求“在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伙伴合作方面表现卓越的大学”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规范成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和经验,不但为学生及工作人员在参与科研实验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注重为学生、教工及访问学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形成了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对当前内地高校在实验室安全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在全球范围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具有高度的实用主义倾向,通常设立有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并制定健全的管理章程,而以英国为代表西欧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更加注重安全责任的落实。与上述地区高校不同的是,香港高校借鉴全球高校的管理和建设经验,通过吸收两者优点并加以有机融合,致力于建立层次分明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以实现安全责任落实的制度化、具体化和精细化 同时通过构建一系列安全管理的实质措施,形成高效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在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实质措施方面,香港理工大学形成了具有显著的层次化、明确化、规章化的管理模式,其鲜明的特点和切实的成效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在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方面,香港理工大学确立了3个层次并且分工明确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主体:(1)在学校层次上,包括健康、安全与环境事务处(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office,简称HSEO)、物业管理事务处(facilities management office,简称FMO)和校园发展事务处(campus development office,简称CDO)在内的3个机构各司其职,形成了相互合作、互补协同、精细负责的校级安全管理三元主体 (2)在院系层次上,形成了以院系领导(department head,简称DH)等第一把手担纲的院系安全管理主体 (3)在实验室层次上,主要由一名实验室全职教工(full-timeleader,简称FTL)担任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的实验室安全责任主体。对于各个层次中不同主体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建设、执行、维护和监督中的责任,香港理工大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345" title="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及主要责任.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45px " alt="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及主要责任.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a950ce1-d9ae-4919-9aa3-22faea38cfd0.jpg"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594" title="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主体关系图.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594px " alt="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主体关系图.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bbf0ce7-6451-4864-8dcf-fd6140067de6.jpg"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质措施/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根据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通过香港理工大学内各级机构的共同承诺和协同努力,来确保实验室的设计最优化,并实现其日常运行处于最高级的安全水平。为此,设计了通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促使各个实验室安全管理主体遵守,并获得持续的监督执行。实践证明,这些通用管理规则在最大程度内有效降低了校园内实验室的安全风险。根据安全管理执行的时序、内容和影响范围,其安全管理的实质措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1)实验室安全工程的设计和建造方面。院系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执行者和最终决定者,在建造新的实验室或者改造现有实验室以从事有害实验操作时(比如使用有害化学品、生物体、放射性物质或者辐照装置和激光),必须事前就可行性咨询FMO并提供详细的实验需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2)实验室启用前的安全检查。除仪器装备上的性能检测外,启用前的检查还包括关键安全设施和随机测试实验的测试与检测报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3) 实验室使用人员的安全登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4) 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培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5) 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制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6) 实验室针对性的安全规范和章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7) 实验室安全自我审查程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8) 实验室安全规范审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404" title="香港理工大学安全管理措施.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04px " alt="香港理工大学安全管理措施.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5cdff9d7-4276-428b-a2ca-e827bccd4651.jpg"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实验室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主要阵地。因此建立切实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科学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借鉴和分析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香港院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内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一个系统的启示,有助于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增强安全责任的落实和追踪机制,以及形成多层次循环式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制度和建立交叉式的安全监督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成效。/pp/p
  • 刚刚!总局权威解读《关于加强标准物质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三大重点!
    12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标准物质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并作出权威解读如下。 我国标准物质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体量,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技术储备远远不足,部分领域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也对标准物质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标准物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更好推进标准物质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标准物质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未来标准物质建设管理工作的行动纲领。   《指导意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聚焦国家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兼顾全局谋划和重点部署,明确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路径。《指导意见》共5章,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出发点、两个阶段目标、三大重点任务、五项保障措施”。 一个出发点 标准物质是计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生物等专业领域统一量值、开展量值传递溯源的主要载体,发挥着“测量砝码”的重要作用,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以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改革创新,统筹发展,自立自强,开放合作,需求牵引,供需联动”的基本原则,健全标准物质管理工作机制,提升标准物质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测量基础,是制定《指导意见》的根本出发点。 两个阶段目标 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指导意见》明确了标准物质建设管理工作发展的中远期目标。   到2025年,标准物质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标准物质体系更加优化,标准物质审评和监管能力持续提高,标准物质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等效比例、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标准物质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到2035年,在关系国家安全和重点产业的领域,基本具备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研发生产供给能力,标准物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点突破,中国标准物质品种、品质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三大重点任务 按照既定目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指导意见》重点部署了三项工作。   一是提升标准物质供给能力水平。引导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推进研制生产机构专业化技术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国产标准物质品牌等多种手段,引导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协同发展,加强标准物质技术攻关,拓宽标准物质研制应用领域,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使用具有量值溯源保证的标准物质,着力提升标准物质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提升标准物质审批效能。对标准物质研制生产领域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支持满足能力条件的市场主体参与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打造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创新标准物质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强化业务协同,完善标准物质审批管理模式,促进标准物质的高效审批与快速应用。组建全国统一的标准物质审评专家库,依托有实力的单位建立标准物质专业化技术审评机构,研究完善技术审评工作程序与技术要求,提升标准物质专业化技术评审能力。   三是创新和加强标准物质事中事后监管。落实放管结合、并重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防止监管真空。围绕服务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发展,健全制度化监管规则,完善监管方式,明确监管重点,推动建立权责明确、简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建立标准物质质量追溯机制,加强风险预警与监控,加强监管技术能力建设,完善监管链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开展执法稽查。 此外,为了确保《指导意见》落地实施,《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全国标准物质委员会作用,推动建立市场监管总局统一管理,各地区和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的标准物质综合管理机制,加强政策协调联动,衔接有关行业管理要求,构建共同监管模式。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在保障行业标准物质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开展跨部门、跨行业交流合作,合力提升标准物质供给质量。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地方特色和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加强标准物质建设管理的要素保障和监管能力建设,探索标准物质监管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监管科学化水平。 二是加强试点探索。鼓励各地开展改革试点探索,加强应用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的科技资源集聚优势,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需求,建立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先进集聚区,引导标准物质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互补、多业态协同发展,带动标准物质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精准技术帮扶。发挥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作用,推动建立计量技术专家咨询机制,成立标准物质技术帮扶专家组,及时掌握企业质量技术和政策诉求,协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指导企业加强质量品牌和社会责任建设,加快培育优质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梳理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需求,提供信息咨询、产品推广、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四是加强标准物质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标准物质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开发一批标准物质研制生产和质量管理精品课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研究制定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能力通用要求,提升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养。鼓励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着眼于标准物质技术创新、质量保证、合规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需求,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大力提升科研人员标准物质研制生产能力,强化标准物质人才国际交流培养。加强标准物质监管人员培训和实训,充分运用网络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培训可及性和覆盖面,建设一支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执法队伍。 五是提升我国标准物质国际影响力。鼓励和支持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拓展海外业务,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及产业链对接,推动中国标准物质“走出去”,全面提升中国标准物质品种、品质和美誉度。加强标准物质技术联合研究,加大标准物质对外技术援助和知识传播力度,深度参与标准物质国际活动和国际规则、国际技术规范制定,争取在标准物质国际组织中承担更多重要职务,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影像平台设备管理心得及未来可提升空间
    生命科学研究过程离不开各类科学仪器的帮助,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话题:“生命科学技术平台经验分享” ,邀请高校、科研院所公共技术平台的老师分享技术心得和经验,方便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了解相关技术进展,学习仪器使用方法。本篇为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影像平台助理工程师黄诗娴供稿。在上一篇中作者详述了转盘共聚焦显微镜的技术原理、技术优势、历史沿革、功能和主要应用。在本篇中,作者介绍了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影像平台的各类生物成像设备,并根据自己在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影像平台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了平台管理的方法和建议,分享给广大用户。相关阅读:《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影像平台:转盘共聚焦显微镜应用及管理心得》点击图片了解更多技术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所需的关键要素,实验室设备平台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仪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还取决于仪器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良好的设备日常维护可以保障仪器正常运转,有利于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因此,设备平台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以下分享几点仪器设备的管理心得:1、做好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包含仪器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运行使用、维护维修、升级改造、调拨流通、报废等方面的规划化及信息化管理。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包含:(1)设备选型购置及安装:要做好同类设备调研、性能比较及专家论证等工作,按需购置。对安装好的仪器设备应做好性能测试及验收工作,录入固定资产系统管理。(2)设备日常运行管理:为确保仪器能正常运行,需提供适宜的仪器运行环境,维持好设备间适宜的温湿度和洁净度,做好仪器的日常清洁与保养,设备安全管理等工作。配置一个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仪器预约系统,这对管理员管理仪器,使用者预约使用仪器及后续统计收费等尤为重要。制订平台管理条例及奖惩制度,做好仪器运行日志,使用登记及数据传输系统管理等工作。(3)仪器维护维修:设置专人管理及维护仪器设备,定期做仪器测试和校正,减少或避免出现仪器故障。管理员需做好仪器简单故障的维修,会判断和处理事故,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和故障及时联系仪器工程师解决及维修,做好设备故障记录及维护记录,避免故障再次发生。(4)设备升级改造:为了完善设备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实验需求,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率及平台竞争力,应鼓励平台技术人员做显微成像实验解决方案及应用方案,鼓励平台技术人员在其擅长方向上做设备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2、提升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水平及运行效率。为了做到物能尽其用,除了要按需采购、技术人员管理及水平到位、完善平台仪器设备功能之外,还需制定完善的内外单位使用规程,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方便内外单位人员使用设备。提高平台知名度,如举办显微图像摄影大赛、开展成像培训班,分享实验成功案例,提供具有权威性的成像检测报告等,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前来使用。3、加强设备使用者管理,严格规范操作。需定期举行小型上机培训、大型培训班及相关原理应用培训讲座,严格要求使用者参加仪器培训及考核,按照要求使用设备。增强使用者对设备的爱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要求其严格遵守平台制定的规章制度。 4、重视平台技术队伍建设,提高设备管理人员技术能力水平。设备管理人员需完成设备管理维护和培训考核、设备相关数据收集统计、仪器开放共享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鼓励并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各类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支持平台主办或承办相关技术交流会议,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学习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方法,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科研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及管理能力。重视平台技术队伍建设,建立技术管理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做到人能尽其才。做好平台文化建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5、积极推动平台发展,做好仪器共享,技术共享和仪器创新。要丰富平台仪器设备及技术,可引入各类样机进行试用,尤其是国产仪器设备,助力国产设备发展。加强与各个单位的合作,例如实验室与蔡司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联合成像中心,建立了显微镜教学实验室,拓展了生物影像平台的前沿技术获取渠道,夯实了平台的科研支撑能力,为实验室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奥林巴斯等签订合作协议,获取了更精细的技术支撑服务,共同成立专项科研基金,用于支持显微成像领域的科研发展。大力推动平台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成果支撑,推动平台发展。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影像平台介绍深圳湾实验室平台部目前已搭建测序平台、质谱平台、生物影像平台、生化分析平台等8个子平台,集中配置了三百多台大型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多层次全方位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硬件支撑和技术服务。此外,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已向深圳市约20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助力了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生物影像平台包含多种模态的跨尺度联合成像技术,全方位的满足深圳湾实验室及飞速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生物成像科研需求,能够为亚细胞结构和功能研究、肿瘤和心血管等疾病的分子机理研究等提供重要支撑。平台包含多种设备及相关技术,具体如下:(1)共聚焦类显微镜:包含各类激光点扫描共聚焦和转盘共聚焦显微镜,如ZEISS LSM900/980、Olympus SpinSR、Andor四激光/七激光转盘共聚焦。除常规成像功能外,还包含Airyscan,FRET,FRAP,超分辨模块、光刺激模块,高内涵成像模块等功能模块。(2)超分辨率类显微镜:ZEISS Elyra7(SIM、SIM2、dSTORM)、SpinSR转盘超分辨,可实现XYZT四维的超分辨成像。(3)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ZEISS CD7结合Airyscan2可以超高分辨率对活细胞样本的动态变化进行低光毒性成像,IncuCyte S3可实现连续数天甚至数周的活细胞追踪并实时分析,此外部分宽场荧光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也配备活细胞温控及二氧化碳培养装置。(4)高内涵活细胞分析系统:Opera Phenix Plus高内涵成像系统可从微孔板或者组织切片的样本中获得高质量图像,进行细胞计数、蛋白表达、细胞凋亡、蛋白转位、细胞活力、细胞迁移、受体内吞、细胞毒性、细胞周期和信号转导等分析。(5)病理切片扫描系统:Leica Aperio VERSA 200和Olympus VS200,可实现200张玻片批量全景扫描。(6)激光显微切割系统:Leica LMD7和ZEISS PALM,可在显微镜下从样本中高度选择性地分离、纯化单一类型细胞群或单个细胞。(7)其他光学成像系统:生物影像平台跟据实际实验需求还配备了Olympus双光子显微镜,LiTone光片显微镜及组织透明化技术制样,Nikon Ti2-E荧光显微镜,包含TIRF,OKO活细胞成像温控系统功能模块。(8)图像处理及分析软件:Imaris、HALO,以及各类显微镜软件配置的反卷积、拼图、计数等分析模块。(9)细胞力学系统:包含Bruker光镊系统,可在显微镜下对微小物体进行的移位或手术操作,定量地研究分子间动态和静态的力学特性,定性地表征生物个体的生命过程;以及Bruker原子力显微镜,可测定材料表面3D形貌与物理性质表征,原位测定溶液中DNA、蛋白精细结构,测定分子间相互作用、细胞力谱、单分子力谱等。(10)生物成像样本制样设备:平台除了常规的冰冻切片、石蜡切片机及振动切片机外,还有超大型冰冻切片机CM3600XP、硬组织切片机HistoCore NANOCUT、以及脱水机、石蜡包埋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玻片染封一体机等制样设备,满足制样中编号、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及封片的全流程的需求。(11)电镜及电镜制样设备:配备有冷冻透射电镜Tundra与蔡司扫描电镜Gemini 360,以及全套电镜切片制样设备(快速冷冻制样系统、半薄切片、常温超薄切片机、冷冻超薄切片机)。作者简介:黄诗娴,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影像平台助理工程师,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主要负责管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成像系统、玻片扫描系统等显微成像设备,负责相关设备的管理维护、培训考核、开放共享、成像技术开发等工作。12月20-22日生物显微技术大会进行中:点击图片报名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wxw2023/
  • 生鲜牛乳的检测方法和收购管理标准
    进一步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规范生鲜乳生产收购秩序,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了生鲜乳质量安全。从事生鲜乳收购、贮存、运输的生鲜乳收购站应当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牛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执行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保证生鲜乳质量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制定要求。第一章第六条,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的生鲜乳,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第三章 生鲜乳收购 ,第十八条 取得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开办生鲜乳收购站,第四条化验、计量、检测仪器设备清单。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促进奶业稳步健康发展,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奶”。 许多乳品收购单位还规定下述情况之一不得收购:①产犊前15d内的末乳和产后7d内的初乳;②牛乳颜色有变化,呈红色、绿色或显著黄色者;③牛乳中有肉眼可见杂质者;④牛乳中有凝块或絮状沉淀者;⑤牛乳中有畜舍味、苦味、霉味、臭味、涩味、煮沸味及其他异味者;⑥用抗菌素或其他对牛乳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期间,母牛所产的乳和停药后3d内的乳;⑦添加有防腐剂、抗菌素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乳;⑧酸度超过20oT,个别特殊者,可使用不高于22oT的鲜乳。 新鲜牛乳的滴定酸度为16~18oT。不同酸度的原料乳可合理利用:——淡炼乳的原料乳,要用75%酒精试验;——甜炼乳的原料乳,用72%酒精试验;——乳粉的原料乳,用68%酒精试验(酸度不超过20oT)。——奶油的原料乳尚可用22oT的乳制造,但其风味较差。——酸度超过22oT的原料乳只能供制造工业用的干酪素、乳糖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 GB5413.34-2010因发酵而产生的,是酸奶中的乳酸,乳制品中最重要的酸则是乳酸,乳制品的酸度滴定常用于检测奶酪和酸乳生产中的乳酸发酵过程,并且可以制造出不同味道的出品,生鲜牛乳糖酸一体机PAL-BX/ACID91可迅速进行生鲜牛乳进行糖度和酸度测量,无需要任何测量试剂,方便现场收购生鲜牛奶使用。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生乳、发酵乳、炼乳、奶油及干酪素酸度的测定均可使用牛乳糖酸一体机PAL-BX/ACID91进行测量,作为生产质量指标。乳酸%:牛奶的酸度除滴定酸度外,也可用乳酸的百分数来表示,与总酸度的计算方法一样,也可由滴定酸度直接换算成乳酸% (10T=0.09%乳酸)。习惯上把酸度小于0.2%以下的牛奶称为新鲜牛奶;把大于0.2%的牛奶称为不新鲜牛奶。 测试方法:a .此仪器测试糖度(Brix)时使用样品原溶液,测试酸度时需要使用去离子水(蒸馏水)或者纯水稀释50 倍(1:50),但是酸度测试值还是指原溶液的酸度。b. 便捷的稀释(1:50)可以使用配备的胶头滴管和计量附件进行。暨使用胶头滴管吸取0.2ml 样品,添加去离子水或纯水到计量附件标注的刻度线(10ml)位置。C. 精确的稀释(1:50)使用国内配套的200ul 移液器吸取样品,5000ul 移液器添加9.8ml 去离子水或纯水。 使用OFFSET, 与滴定法的差异对于特定的样品,由于测量原理的差异,仪器的测试值可能无法与滴定法测试值完全一致。 使用修正(offset)创建两种方法之间的转换表(系数)。Y = ax + bY:滴定值x: 仪器测试值a: 系数(倍数)b: 加/减的数值转换 此款牛乳糖酸一体机PAL-BX/ACID91 均有样机可以免费样品测试,欢迎租借试用,欲了解更多产品资讯,或有样品需要测试请联系ATAGO中国分公司。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定》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定》已经2023年2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第2次局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3月13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应科学可靠,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第三条 对可能掺杂掺假的食品,可以制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范围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情形:(一)现有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无法检验的;(二)未规定食品中有害物质临时检验方法的;(三)对发现的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未规定检测方法的。第四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可用于食品的抽样检验、食品安全案件调查处理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五条 市场监管总局负责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制定工作。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工作包括立项、起草、送审和审查、批准和发布、跟踪评价和修订等。第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成立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会设专家组和办公室,专家组由食品检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审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第二章 立 项第七条 市场监管总局可通过征集、委托等方式,按照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可行的原则,确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项目和起草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重大问题或应对突发事件,可以紧急增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项目。第八条 申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起草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所需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二)在申报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内无利益冲突;(三)能够提供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起草工作所需人员、经费、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和保障条件,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起草任务。第九条 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在食品安全及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和业务水平,熟悉国内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二)具有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经验者优先。第十条 项目负责人承担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项目延期期间,原则上不得申报新方法项目;同一起草单位原则上同一批次申报数量不得超过三项。第十一条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征集立项要求,申报单位填写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申请书,并将相关材料报送至审评委员会办公室。第十二条 立项申请材料应包含拟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立项背景和理由,方法的适用条件、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已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国际同类方法和国内相关法规情况,可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以及申报单位前期工作基础等。第十三条 审评委员会办公室收集立项申请材料,组织专家进行立项审查,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求,推荐立项项目和起草单位,需要多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时,专家组应根据申报材料推荐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第十四条 市场监管总局可根据工作需要,征求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立项意见。第三章 起 草第十五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实行起草单位负责制,起草单位对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规范性负责。鼓励食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单位联合起草。第十六条 起草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文本,应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编写规则,内容包含适用范围、方法原理、试剂仪器、分析步骤、计算结果等;编制说明包含相关背景、研制过程、各项技术参数的依据、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验证情况等内容。方法文本中有需要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其他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协调处理内容的,应当在编制说明中明确说明,并提供相关材料,同时提出需要协调处理的技术意见。第十七条 起草单位应根据所起草方法的技术特点,原则上选择不少于5家食品检验机构,委托开展实验室间验证。验证单位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和公信力,其中至少包含1家食品复检机构。验证单位应向起草单位提供加盖公章的验证报告。验证单位对其出具验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第十八条 验证报告中至少包括方法的食品基质、检出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其他验证内容和指标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验证的相关要求。必要时采取保证一定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真实阳性样品、模拟加标样品或质控样品进行实验室间验证。第十九条 起草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按要求研制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起草单位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应提供方法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对象应具有代表性,其中包括食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学会和专家等。征求意见收到的书面意见不少于20份。起草单位应当对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填写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第二十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项目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起草单位原则上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委托单位提交书面申请,并抄送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实施:(一)起草单位或者项目负责人变更;(二)项目延期,原则上只有一次且不得超过半年;(三)项目调整的其他情形。第四章 送审和审查第二十一条 起草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起草工作,并将方法草案、编制说明、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验证报告、社会风险分析报告等材料报送至审评委员会办公室。第二十二条 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在收到方法草案及相关材料的5个工作日内组织形式审查。审查内容应当包括完整性、规范性、与项目要求的一致性等。形式审查通过的,审评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会议审查;形式审查未通过的,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告知起草单位。第二十三条 专家组推选组长,主持会议审查,对方法送审材料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以及其他技术问题等进行审查。每个方法指定主审专家,负责组织提出审查意见、指导修改方法内容等。第二十四条 会议审查时,项目负责人应当到会报告方法起草经过、技术路线、内容依据等,回答专家的提问。第二十五条 会议审查原则上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审查实行专家组负责制,专家组根据起草单位送审材料及现场质询情况形成审查意见,每位参与审查的专家在审查意见上签字确认。会后审评委员会办公室汇总专家意见,形成会议纪要。第二十六条 通过会议审查的方法,起草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经主审专家和审评组长签字确认后,按规定时限报送相关材料。未通过会议审查的方法,专家组应当向方法起草单位出具书面意见,说明不通过的理由。需修改后再审的,起草单位应当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再次送审;未通过再次审查的方法,原则上审查结论为不通过。第二十七条 起草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原则上将不再委托新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项目,并提请相关部门给予处理:(一)项目未达到质量要求或起草单位未履行相关职责,并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二)方法起草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三)未经批准停止方法起草或者延长方法起草时限的;(四)不按规定使用方法工作经费的;(五)其他不符合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工作规定的情形。第五章 批准和发布第二十八条 审查通过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报批稿、审查结论等材料报送市场监管总局。第二十九条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后以公告形式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缩写为BJS)按照“BJS+年代号+序号”规则进行编号,除方法文本外,同时公布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信息。第三十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自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上公布,并列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数据库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第六章 跟踪评价和修订第三十一条 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审评委员会、市场监管部门、食品检验机构、方法起草单位等,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以对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三十二条 审评委员会应当根据跟踪评价等情况适时进行复审,提出继续有效、修订或者废止的建议。修订程序按照本规定的立项、起草、送审和审查、批准和发布等程序执行。修订后发布的方法编号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九条进行编号,并在方法文本前言部分注明替代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历次版本发布情况。第三十三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发布后,个别内容需作调整时,以市场监管总局公告的形式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修改单。第七章 附 则第三十四条 食品检验机构依据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出具检验数据和结果时,应符合国家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有关规定。第三十五条 发布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属于科技成果,可作为主要起草人申请科研奖励和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证明材料。第三十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制定程序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的通知》(食药监办科〔2016〕175号)、《关于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的通告》(2017年 第203号)同时废止。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定》已经2023年2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第2次局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3月13日(此件公开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应科学可靠,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第三条 对可能掺杂掺假的食品,可以制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范围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情形:(一)现有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无法检验的;(二)未规定食品中有害物质临时检验方法的;(三)对发现的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未规定检测方法的。第四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可用于食品的抽样检验、食品安全案件调查处理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五条 市场监管总局负责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制定工作。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工作包括立项、起草、送审和审查、批准和发布、跟踪评价和修订等。第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成立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会设专家组和办公室,专家组由食品检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审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第二章 立 项第七条 市场监管总局可通过征集、委托等方式,按照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可行的原则,确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项目和起草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重大问题或应对突发事件,可以紧急增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项目。第八条 申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起草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所需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二)在申报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内无利益冲突;(三)能够提供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起草工作所需人员、经费、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和保障条件,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起草任务。第九条 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在食品安全及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和业务水平,熟悉国内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二)具有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经验者优先。第十条 项目负责人承担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项目延期期间,原则上不得申报新方法项目;同一起草单位原则上同一批次申报数量不得超过三项。第十一条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征集立项要求,申报单位填写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立项申请书,并将相关材料报送至审评委员会办公室。第十二条 立项申请材料应包含拟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立项背景和理由,方法的适用条件、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已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国际同类方法和国内相关法规情况,可能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以及申报单位前期工作基础等。第十三条 审评委员会办公室收集立项申请材料,组织专家进行立项审查,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求,推荐立项项目和起草单位,需要多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时,专家组应根据申报材料推荐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第十四条 市场监管总局可根据工作需要,征求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立项意见。第三章 起 草第十五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制定实行起草单位负责制,起草单位对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规范性负责。鼓励食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单位联合起草。第十六条 起草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文本,应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编写规则,内容包含适用范围、方法原理、试剂仪器、分析步骤、计算结果等;编制说明包含相关背景、研制过程、各项技术参数的依据、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验证情况等内容。方法文本中有需要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其他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协调处理内容的,应当在编制说明中明确说明,并提供相关材料,同时提出需要协调处理的技术意见。第十七条 起草单位应根据所起草方法的技术特点,原则上选择不少于5家食品检验机构,委托开展实验室间验证。验证单位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和公信力,其中至少包含1家食品复检机构。验证单位应向起草单位提供加盖公章的验证报告。验证单位对其出具验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第十八条 验证报告中至少包括方法的食品基质、检出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其他验证内容和指标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验证的相关要求。必要时采取保证一定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真实阳性样品、模拟加标样品或质控样品进行实验室间验证。第十九条 起草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按要求研制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起草单位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应提供方法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对象应具有代表性,其中包括食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学会和专家等。征求意见收到的书面意见不少于20份。起草单位应当对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填写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第二十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项目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起草单位原则上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委托单位提交书面申请,并抄送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实施:(一)起草单位或者项目负责人变更;(二)项目延期,原则上只有一次且不得超过半年;(三)项目调整的其他情形。第四章 送审和审查第二十一条 起草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起草工作,并将方法草案、编制说明、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验证报告、社会风险分析报告等材料报送至审评委员会办公室。第二十二条 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在收到方法草案及相关材料的5个工作日内组织形式审查。审查内容应当包括完整性、规范性、与项目要求的一致性等。形式审查通过的,审评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会议审查;形式审查未通过的,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告知起草单位。第二十三条 专家组推选组长,主持会议审查,对方法送审材料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以及其他技术问题等进行审查。每个方法指定主审专家,负责组织提出审查意见、指导修改方法内容等。第二十四条 会议审查时,项目负责人应当到会报告方法起草经过、技术路线、内容依据等,回答专家的提问。第二十五条 会议审查原则上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审查实行专家组负责制,专家组根据起草单位送审材料及现场质询情况形成审查意见,每位参与审查的专家在审查意见上签字确认。会后审评委员会办公室汇总专家意见,形成会议纪要。第二十六条 通过会议审查的方法,起草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经主审专家和审评组长签字确认后,按规定时限报送相关材料。未通过会议审查的方法,专家组应当向方法起草单位出具书面意见,说明不通过的理由。需修改后再审的,起草单位应当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再次送审;未通过再次审查的方法,原则上审查结论为不通过。第二十七条 起草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原则上将不再委托新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项目,并提请相关部门给予处理:(一)项目未达到质量要求或起草单位未履行相关职责,并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二)方法起草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三)未经批准停止方法起草或者延长方法起草时限的;(四)不按规定使用方法工作经费的;(五)其他不符合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工作规定的情形。第五章 批准和发布第二十八条 审查通过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报批稿、审查结论等材料报送市场监管总局。第二十九条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后以公告形式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缩写为BJS)按照“BJS+年代号+序号”规则进行编号,除方法文本外,同时公布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信息。第三十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自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上公布,并列入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数据库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第六章 跟踪评价和修订第三十一条 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审评委员会、市场监管部门、食品检验机构、方法起草单位等,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以对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三十二条 审评委员会应当根据跟踪评价等情况适时进行复审,提出继续有效、修订或者废止的建议。修订程序按照本规定的立项、起草、送审和审查、批准和发布等程序执行。修订后发布的方法编号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九条进行编号,并在方法文本前言部分注明替代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历次版本发布情况。第三十三条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发布后,个别内容需作调整时,以市场监管总局公告的形式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修改单。第七章 附 则第三十四条 食品检验机构依据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出具检验数据和结果时,应符合国家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有关规定。第三十五条 发布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属于科技成果,可作为主要起草人申请科研奖励和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证明材料。第三十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制定程序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的通知》(食药监办科〔2016〕175号)、《关于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的通告》(2017年 第203号)同时废止。
  • 关于公开征集污染源监测方法验证和管理办法研编承担单位的公告
    一、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一)项目一:污染源监测方法验证和管理办法研编专题一   1、《固定污染源废气 流速的测定 三维皮托管法》标准草案编写   根据《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 168-2010)要求,在充分调研现阶段方法测试技术的基础上,明确测试原理、测试过程和质控要求,组织开展干扰实验、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比对,协助完成标准草案编写。   考核指标:《固定污染源废气 流速的测定 三维皮托管法》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   2、《甲烷泄漏检测技术规范》标准草案编写   对国内外相关设备进行充分调研,开展方法干扰及消除等研究试验,开展方法验证等工作,协助完成标准草案编写。   考核指标:《甲烷泄漏检测技术规范》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   3、执法监测界定及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职责分工研究   研究执法监测概念界定的合理性,梳理中办、国办文件及法律法规中关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职责定位的规定,调研各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能力状况,提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职责分工思路。   考核指标:《执法监测界定及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职责分工研究报告》。   4、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综合指数研究   开展针对多元信息的综合评价方法调研,对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指标赋值与定量化运算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开展及信息公开情况,建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综合指数,并进行典型试算。   考核指标:《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综合指数研究报告》。   (二)项目二:污染源监测方法验证和管理办法研编专题二   1、《固定污染源废气 流速的测定 超声波时差法》标准草案编写   根据《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 168-2010)要求,在充分调研现阶段方法测试技术的基础上,明确测试原理、测试过程和质控要求,组织开展干扰实验、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比对,协助完成标准草案编写。   考核指标:《固定污染源废气 流速的测定 超声波时差法》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   2、《煤炭开采业甲烷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草案编写   充分调研现阶段连续监测技术现状,结合管理需求,明确性能指标、安装条件、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相关要求,协助完成标准草案编写。   考核指标:《煤炭开采业甲烷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   3、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思路及与相关制度衔接研究   研究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系统思路,梳理有关法律法规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要求以及现有的管理制度规定情况,包括与社会化监测机构管理的衔接,分析需要在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中明确或细化的内容。   考核指标:《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思路及与相关制度衔接研究报告》。   (三)项目三:污染源监测方法验证和管理办法研编专题三   1、《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烷的测定 便携式红外吸收法》标准草案编写   根据《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 168-2010)要求,在充分调研现阶段方法测试技术的基础上,明确测试原理、测试过程和质控要求,组织开展干扰实验、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比对,协助完成标准草案编写。   考核指标:《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烷的测定 便携式红外吸收法》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   2、《固定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草案编写   充分调研现阶段连续监测技术现状,结合管理需求,明确性能指标、安装条件、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相关要求,协助完成标准草案编写。   考核指标:《固定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   3、自动监测管理边界与现有制度衔接研究   梳理自动监测现有管理制度,提出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中的自动监测管理边界,及与现有自动监测管理制度衔接思路。   考核指标:《自动监测管理边界与现有制度衔接研究报告》。   二、项目预算   项目一:污染源监测方法验证和管理办法研编专题一,20万元;   项目二:污染源监测方法验证和管理办法研编专题二,15万元;   项目三:污染源监测方法验证和管理办法研编专题三,15万元。   三、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具有承接该项委托业务的能力,并能开具税务发票。   四、申报材料   课题申报书(见附件1)。   五、申报受理及评选程序   1、申报材料纸质版请于2022年4月24日前快递至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院(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污染源室(收件人王伟民,联系电话:010-84943104)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wry@cnemc.cn。   2、计划于2022年4月25日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比选。   六、征集方式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自由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委托”等程序确定项目的承接单位,经公示后,与承接单位签订合同。   七、其他补充事宜:   1、免费提供比选要求文件,不收取费用。   2、申报单位自行承担参加比选的全部费用。   3、比选结果将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告。   4、因疫情原因提供的申报材料无法加盖公章的,需要提供说明,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因疫情原因无法邮寄申报材料的,可先将申报材料扫描件发至规定邮箱,待疫情影响消除后补充邮寄申报材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22年4月14日
  • 某污水处理厂检测方法偷天换日 两头捞钱
    国际水务巨头威立雅,其在天津的合资污水处理厂被举报在检测方法上偷天换日,出水水质长期不达标,污染渤海。而其背后,也一直在接收远远超过入厂标准的企业废水,涉嫌既向企业收费,又从政府获取污水处理费。2014年6月17日,两辆罐装车正准备运送废水进入天津泰达威立雅的污水处理厂  三辆罐装车停在天津泰达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威立雅)门外,它们都挂着&ldquo 冀B&rdquo 车牌,车身下面都接着一根直径约1尺的软管。当南方周末记者准备拍照时,引起一名司机的警觉,他追随记者,直到记者坐车离开。  这是2014年6月15日上午9点发生的一幕。当天下午,司机们打开泰达威立雅院内的一个井盖,将车身下方的软管插了进去。  泰达威立雅是天津滨海新区的污水处理厂,据环保组织天津绿领爆料称,泰达威立雅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并不达标,但因为选择了一个于己有利的检测法,所以总是显示达标。而不达标的原因或与这些罐装车有一定关系。  这是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其中的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是全球水务巨头,在水务领域几乎无人不晓,在中国,其业务已遍布近半省份,参与许多城市水务方面的特许经营。然而,两个月前,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爆发自来水苯超标事件,&ldquo 威立雅&rdquo 这个原本代表国际先进经验的品牌,在中国却显露出水土不服的另一面。  出水检测偷天换日?  2014年5月,天津绿领分别向天津市环保局、天津市环境监察总队举报称,泰达威立雅长期使用低浓度重铬酸钾标准试剂检测出水水质,但按照该厂设计的出水标准&ldquo 一级B&rdquo ,应该使用高浓度重铬酸钾标准试剂。  天津绿领水安全项目负责人朱清称,使用高浓度检测法显示,泰达威立雅出水并不达标。  这家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直接排入渤海。如举报情况属实,这家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服务企业3800余家的污水处理厂,治污不成反而是在排污。  据南方周末记者调查,该厂每日检测均采用低浓度检测法,结果均达标。另外,天津市环保局、天津市经济开发区环保局、海滨新区水务局等单位每月都来检测数据,也都采用低浓度检测法。不过,天津市环保局每月来检查时,&ldquo 泰达威立雅&rdquo 也会同步取样,并做一次高低浓度检测数值的对比。  对比发现,长期以来,采用低浓度检测法时,出水COD(化学需氧量,水质标准之一)数值均达标,即都在60毫克/升(单位同下)以下。而采用高浓度检测法时,数值均超标,都高于60。而且高低数值相差较大,甚至达两三倍之巨。  一名水务公司的实验室经理刘东强(化名)佐证了朱清的观点。刘认为,如果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标准为&ldquo 一级B&rdquo 就应该使用高浓度检测法。&ldquo 如果使用低浓度检测法,COD数值在50-60之间时,检测结果就会不准确。&rdquo   她所在的公司有多家污水处理厂,曾想说服当地监管部门同意其对&ldquo 一级B&rdquo 的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使用低浓度检测法,但未得到同意。所以至今仍使用高浓度检测法。  对于高低浓度对比数值差距很大的问题,另一家国内水务公司--&ldquo 中持环保&rdquo 的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陈宁认为,或实验有误差,或检测方法有待进一步确定。针对上述情况,可配置COD标准溶液定期校核,或委托第三方资质机构定期检测。  不过,泰达威立雅一位要求匿名的员工则不同意&ldquo 误差说&rdquo :&ldquo 不可能长期失误。&rdquo   &ldquo 如果做高度浓度对比数值差距相差很大,说明出水水质不好。&rdquo 在实验室做了二十多年的刘东强说,&ldquo 当水质不好时,有机成分比较多,而采用低浓度检测法,氧化性比较低,很多有机成分未参与反应,所以COD数值偏低,若果采用高浓度检测法时,氧化性就好,有机物被充分氧化出来了。因此,出现高低浓度对比数值偏大的结果。如果出水水质好,有机成分单一,参与氧化的成分就少,所以做高低浓度对比时,数值相差很小。&rdquo   刘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及时调整工艺。  进水不分青红皂白  实际上,多年前该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高浓度检测法。直到2007年才发生转变。  泰达威立雅的前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1999年建成投产,后委托给国有企业&mdash &mdash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经营。2007年,泰达污水处理厂与威立雅水务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泰达威立雅,合营公司的期限为30年。  据泰达威立雅一位退休不久的员工称,2007年合资后,泰达威立雅以其厂坐落在盐碱滩涂上,氯化物数值高于1000毫克/升(单位同下)为由,向天津市环保局等部门申请使用低浓度检测法。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氯化物数值高于1000可采用低浓度检测法。天津市环保局等单位批准了。  自从采用低浓度检测法以来,泰达威立雅的出水始终达标。2014年6月17日,泰达威立雅副总经理张萱对南方周末记者称:&ldquo 我们年年都拿优秀环保示范单位奖。&rdquo 2013年,泰达威立雅获得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绩效考核达标竞赛&ldquo 十佳达标单位&rdquo 。  然而,通过天津绿领的暗访调查,揭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近两年以来,该厂的氯化物浓度均在1000以下。南方周末记者获得该厂2014年6个月的实验数据,进水氯化物均在500到800之间。  之前,进水的高氯浓度干扰了COD的降解,出水常超标。&ldquo (现在)氯化物对COD降解的干扰已经很小了,所以不应该继续使用低浓度检测法检测出水。&rdquo 天津绿领负责调查此事的工作人员说,&ldquo 因为一直没有调整检测法,使得出水水质很容易达标,所以泰达威立雅有信心接受市政管网以外的企业污水。但这最终会影响出水水质。&rdquo   这就是出现文章开头一幕的原因。  据南方周末记者调查,2014年6月15日那天,送到泰达威立雅的污水来自河北唐山恒天然牧场有限公司。根据该公司2012年一份养殖项目环评补充报告公示显示,该公司废水无法达标,在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完成之前,废水运至唐山市西郊污水处理厂。  但实际上,自2012年开始,唐山恒天然就已向泰达威立雅运输污水。据了解,运送的污水量随季节变化,夏天每天约送500吨,天气转凉每天约150吨。每送水1吨,唐山恒天然支付给泰达威立雅30元。  重要的是,根据公示显示的养殖废水平均水质,其COD等数值远远超过泰达威立雅设计的进水水质标准。  天津绿领负责调查此事的工作人员调查发现,2012年以前,该厂也偶尔接收这种&ldquo 外水&rdquo 。2012年以后则是长期性的。与泰达威立雅签订协议的有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卡佩勒公司、利拉伐(天津)有限公司、天津金龙海化工有限公司等。&ldquo 有时候还有小公司临时性送水,领导打声招呼,也不用检测,直接收了。&rdquo   &ldquo 野食&rdquo 的代价  污水处理厂属市政工程,政府向辖区居民和企业征收污水处理费,财政再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的达标水量,支付其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厂不得再向收水范围内的企业另行收费。而泰达威立雅向上述企业收费,则表明这些企业并不在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的收水范围之内。  那么,污水处理厂是否可以接收这种&ldquo 外水&rdquo ?  桑德环境公司的国际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吴孚盛称,污水处理厂对进水标准有严格要求。如果此企业在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收水范围内,且排放废水符合标准,取得相应的排污许可证,并由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可排污,污水厂也才能接收。反之,污水厂则无法接收。  &ldquo 用罐装车运送污水入厂缺乏监管,实际上环保部门只监管出水,却不监管进水。&rdquo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项目中心技术总监杭世珺称。  吴孚盛认为,接收超标企业废水很容易破坏污水处理厂原有生物系统,会造成大量活性污泥死亡,死泥随出水排出水厂,从而生物反应池出泥减少。同时因活性污泥死亡,污泥性状会发生转变,出泥也相应受到影响,使含水率发生变化。更会造成出水水质超标。  2013年一段时间,泰达威立雅曾安排唐山恒天然的污水直接排进污泥处理系统,果然导致出泥困难,出泥含水量超标。  当地环保局、水务局等监管部门每个月只检测水样,而不检测泥样。因为天津绿领的举报,天津市环保局才于2014年6月份检测时,取了一份泥样。吴孚盛认为,污泥超标填埋会导致有害物质渗入地下,破坏地下水,从而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内普遍含有重金属等其他有毒物质。  而天津绿领负责调查此事的工作人员称,政府部门是依据污水处理厂处理的达标废水量,计算并支付污水处理费。现在,泰达威立雅接收的外水,均从进水口入厂,流经政府设置的流量计算装置。因此,泰达威立雅一方面向污水企业收取了高额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又向政府收取该水的处理费。  &ldquo 环保局打招呼&rdquo   2014年6月17日,泰达威立雅副总经理张萱在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的质疑时,称公司运营情况不便对外透露,&ldquo 我们一点问题都没有&rdquo 。  南方周末记者先后以一家污水预处理装置出现问题的企业的名义,致电先导(颜料)天津有限公司和泰达威立雅。  先导公司从2014年三四月份开始每天向泰达威立雅运送废水,废水COD超过2000毫克/升。该厂相关主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送水之前要跟环保部门打招呼,这是泰达威立雅的要求。根据废水水质,该企业向泰达威立雅支付的费用标准为:20-45元/吨。  而对于南方周末记者的暗访,泰达威立雅相关工作的负责人说:&ldquo 一般来说,我们做不了主,需要环保局给我们打招呼。环保局知道有这回事,我们才能根据您的水质,视情况而定。不是什么水都接。&rdquo   两边都说要&ldquo 环保局打招呼&rdquo 。刘东强也称,有时候某个厂污水超标,但为了地方税收不能停产,当地环保部门会协调辖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帮其渡过难关。&ldquo 但污水处理厂绝对不与它签协议,也不收企业费用&rdquo 。  &ldquo 一般污水处理厂不会私自接收外水。如果受环保局委托,而污水处理厂又有处理能力,则可选择性收一点。只要保证出水合格,不被罚款就行。通过政府和环保局委托的就没问题。你私自接水,收了企业的钱,政府还要另外拨钱给你,政府还不知道。&rdquo 刘东强说。  王洪臣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曾任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北京京城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他认为,污水处理厂接收外水的做法如果未经环保局批准就是违规的。&ldquo 口头介绍也不合适。也不能污水处理厂和排污企业两者之间达成协议,必须经政府审核&rdquo 。  天津绿领5月份的两次举报后,得到的答复是,需6月份取水样,检测判断是否属实,会第一时间告知检测结果。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天津市环保局已于2014年6月9日取走了水样。但至截稿时为止,天津绿领并未获得答复。  若天津绿领反映的问题属实,则&ldquo 各方成立合营公司的目的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国际水平的科学管理方法&rdquo 这句合资协议里的话,无疑是一纸空文。
  • 好戏开场 2017中国实验室管理与检测技术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7年4月6日,2017 CISILE展会同期,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主办,检验检测设备分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实验室管理与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检验检测设备分会 2017 年学术年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 变革与发展”为主题,共吸引来自国家认监委、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仪器厂商、生产企业等100余位代表参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36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ae5cbaf1-8915-4554-8036-43b0ac72191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中国实验室管理与检测技术国际论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曹以刚.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6e0eb275-053c-4c79-95ed-bf12ea01fa8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检验检测设备分会副秘书长曹以刚主持论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柯振权.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e65b5704-6906-4d97-be65-dea4a0020e2b.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秘书长柯振权致辞/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刘长宽.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c916aa67-6265-4dcd-81fa-f729179215bb.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检验检测设备分会秘书长刘长宽致辞/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乔东.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ed5ace0f-de56-4bf4-820b-758b1d3a632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与监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 乔东/pp  2015年8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简称“163号令”),重新构建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制度体系,释放了一系列改革红利。据乔东主任介绍,163号令出台实施两年来,国家认监委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方面开展了系列“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性质的改革,如统一许可制度、压缩许可周期、缩短许可流程、延长许可证书有效期、不再征收资质认定费用、建立分类监管等,切实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而下一步,认监委还将本着“放、管、服”原则,继续优化认定评审的工作流程、最好政府职能机构自身的管理行为、建立检验检测机构信息体系,给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管理带去更多福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Yelena.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2fa09a08-f9d3-405a-aad3-7f18916e806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High throughput analysis of chemical contaminat residuesin food》/pp style="TEXT-ALIGN: center"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Yelena Sapozhnikova/pp  “民以食为天”,即使横跨大洋彼岸,监测食品中化学残留物依然是一项对于保护人类健康、保证法律法规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美国现行法律规定,建立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农药和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其中农药的MRLs一般在10-3000ng/g之间。而针对MRLs分析,最理想的方法更需满足范围宽、浓度低、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低、高通量等要求。基于上述需求,Yelena博士介绍了QuEChERS提取、自动SPE净化、快速GC& LC-MS/MS等美国东部地区在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用到的高通量残留分析方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邹明强.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a5085cb8-82b8-4815-9787-2df4ba5b750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检测质量控制、验证及相关评价技术研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邹明强/pp  质量是国家发展战略之一,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更构成国家质量基础的四大支柱。如何推进检验检测相关进展,邹明强研究员在报告中全面讲述了方法验证、实验室能力评价、检测装备与材料评价、快检技术产品评价等内容。快检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给打假的拳头安上了“眼睛”,但仅以试剂盒为例,由于产品可能出现的假阴性、假阳性、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快检产品在法律法规、终端市场的推广应用仍然面临重重挑战。基于此,我国特别构建起食药局、农业部、国家认监委覆盖的快检产品评价管理模式,通过《支撑认证认可的评价分析、检测验证与有效性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实施,建立起快检技术评价体系,让市场上运行的快检技术产品能够发挥作用,做到“有据可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陈俊水.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0a2e48fe-5376-4fb2-9f2e-046c3b57269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方法验证与实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陈俊水/pp  为何需要开展“方法验证”?陈俊水讲述了方法验证管理制度的建立历程、关键作用及SN标准方法验证程序的基本流程。方法验证覆盖了涉及方法标准的全部专业领域,推动了标准质量的显著提升,带动了系统内外单位参与验证的积极性。相比之下,SN验证程序更能给出验证参数选择的指导原则,并增加了“独立实验室验证”步骤,可有效审核标准方法技术参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陈俊水认为,SN标准流程有望进一步完善方法验证管理方法和实施修订,继续细化专业特色的验证细则及指南,在充实验证实验室数据库等方面发挥充分作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颜梓清.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e2fcfddf-238a-46d3-9054-e8aa01a3a24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智能检测与实验室创新管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关村空气污染防控联盟理事会主席/研究员颜梓清/pp  2015年9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汽车检测市场中暗藏的检测结果随意出具、检测结果随意篡改等黑幕问题,涉及南华仪器、安车检测等两家上市仪器及检测公司,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尽管163号令中明确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条件,但根本不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且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无具体技术要求的法律依据。混乱的检测方法和检定规程,造成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购买假设备,出具假检测数据,严重违法现象更直接破坏了大气污染防控且影响政府公信力。在此背景下,颜梓清讲述了机动车智能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内容与装备要求,期望建立起机动车评价体系,提升检测数据质量,推广第三方智能检测实验室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数据资源的调配作用,促进检测数据价值观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关亚风.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ec19b961-42e9-4b0c-a914-aaa380c780f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产分析仪器2016年进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关亚风/pp  在分析仪器市场,国产品牌与进口厂商之间竞争比较由来已久。相比国外集团,国产分析仪器企业在体量上的占比不足1%,研发投入更是低于0.5%,单项投入仅为1/4或1/5,优秀研发人才奇缺,研发效率不高,成为阻挡国产仪器发展的主要瓶颈。通过学习模仿,2016年国产仪器厂商在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气相色谱仪、专用分析仪器、创新型仪器方面取得明显进步,据关亚风介绍,这样的国产企业有郑州安诺、天美公司、江苏天瑞等。此外,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发的DFD和D-1000和2000系列的黄曲霉毒素荧光检测器成为创新仪器代表,在光源、荧光检测敏感器件等方面可以比肩进口设备。关研究员希望国内分析仪器企业在知识产权、避免同质化竞争、对新技术的敏感度方面继续突破,取得长足进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张经华.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c66b9435-a098-4dba-83bd-6eeb57dc02f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验室试剂的科学管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 张经华/pp  实验室是各类试验发生聚集的场所,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为实验室科学管理敲响了警钟。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既是认证认可制度的需要,也是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和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迫切需要。以化学试剂管理为例,张经华介绍了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涉及的采购、评价、贮存、使用、废弃全过程,强调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水平,对化学试剂做到:“少量多次,合同约定 零星存放,分散风险 不惜成本,最小包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陈彦长.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e9f4e679-ecea-49aa-8fda-fbb977ac815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测发展对检测仪器的需求与期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陈彦长/pp  作为国内检测机构领军企业之一,华测向来是仪器采购大户,食品、环境的利润刺激,更激发了公司对于仪器设备的采购需求。2016年,华测共采购2.97亿元仪器设备,其中化学分析仪器为1.2亿元,物理性能类仪器0.58亿元。从现场公布的数据看,莱伯泰科、海光等国产厂商及安捷伦、沃特世等进口品牌在华测的采购清单上各有中标,国产多在100万元左右,进口则在500万以上,由此可见,进口品牌仍是第三方检测机构采购的主流。对此,陈彦长希望国产仪器厂商能够发挥“工匠精神”,通过建“展示实验室”、增加“用户体验”、根据“检测需求”开发“新仪器”等举措,走出一条国产仪器的崛起之路。/pp  除上述专家外,赛默飞、岛津、安捷伦、检测家等4家仪器厂商的代表也携精彩报告而来,分享科学仪器行业产品、技术及应用新动向,让参会观众在聆听干货之余,还能一览行业最新动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王伟.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584dd3de-65ee-4c5e-bd5c-639f17cf138e.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赛默飞食品中农残检测解决方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王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王晋.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caeae574-2fb1-4fa0-acb2-61f72547951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型一体化分析平台 在线超临界流体萃取及色质联用技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王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胡常亮.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80903f07-6e48-4884-8c84-f41e87e819a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借助高效分离手段优化实验室运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胡常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郭子媛.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5f72d626-d0fd-4704-ac9b-594436b59ee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检测行业仪器后市场创新服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检测家 郭子媛/ppbr//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