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

仪器信息网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专题为您整合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话题讨论。

含生物碱类成分中药相关的论坛

  • 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

    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中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有些成分是一般高等植物普遍共存的,如糖类、油脂、脂类、蜡、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色素、树脂、无机盐类等;另一些则是存在于某些器官中比较特殊的的化合物,如生物碱类、黄酮类、强心甙、皂甙、挥发油、有机酸等,而且大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每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但并不是所有化学成分都能产生防治疾病的效用。通常将中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所谓有效成分是指具有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物质,如麻黄碱、小檗碱、黄芩素、薄荷醇等。有效成分都能用一定的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熔点、沸点、旋光度、溶解度等理化常数,所以又称有效单体。如果尚未提纯成单体的化合物,一般称它为有效部分或有效部位。所谓无效成分是指与有效成分共存的其它化学成分,它们通常没有(或目前尚未发现有)生物活性和医疗作用,如糖类、酸、油脂、蛋白质、树脂、色素、无机盐等。但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许多过去认为无效的成分,随着医疗实践和中药研究的进展而发现是有效成分。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有效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多种成分,不同的有效成分往往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但有些不同的有效成分有相似的作用。一味中药中所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它们之间可以产生相互作用,如协同作用、制约作用、对抗作用等。在复方中,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可能有所变化。因此,对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绝对不能孤立地去认识和研究。现将植物类中药中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简要介绍如下。§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能与酸结合成盐。大多数生物碱都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原子在环内,但亦有少数例外,如麻黄碱的氮原子则在侧链上而不在环内。生物碱具有光学活性、强烈的或特殊的生理作用。它们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主要为植物界),种类繁多。目前生物碱结构已搞清楚的有几千种。化学结构类似的生物碱往往不仅存在科属上的亲缘关联,在药理效用上亦有一定关系。一、烃胺衍生物类生物碱 1. 苯乙胺类 主要包括肾上腺素类、麻黄碱类和南美仙人掌碱类等。肾上腺素类生物碱均来源于蛋白质降解物氨基酸中酪氨酸,在动物神经组织中可经多巴转变成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肾上腺髓质中则可进一步转变成肾上腺素。在植物界虽未发现肾上腺素,但其它衍生物或中间体等是广泛存在的。如黧豆属植物常绿油麻藤等种子藜豆中含多巴,提取制品可用作多巴胺前体,治疗多巴胺不足所致的震颤麻痹症。马齿苋全草除含少量多巴外,还含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故肌肉或宫腔注射可收缩血管及子宫,用于产后出血的止血。麦角及扁豆等因富含酪胺,不宜与单胺氧化酶制剂合用,否则后者可使酪胺不易被肝脏脱胺代谢,以致酪胺积蓄,取代去甲肾上腺素使之从神经末梢的囊泡中释放,可升高血压,导致高血压。枳实中含辛福林和N-甲基酪胺,具收缩血管、升压及强心作用。麻黄碱主要存在于麻黄茎枝的髓部,秋季含量最高,其它如浆果紫杉、心叶黄花稔、欧乌头、斑点亚洲罂粟等亦有存在。麻黄中主含L-麻黄碱,其次为D-伪麻黄碱。苯乙胺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主要系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效应器的肾上腺素受体,产生交感神经兴奋的各种生理作用,如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及升压作用,用于某些出血、鼻粘膜肿胀、过敏性休克;兴奋心脏作用,用于心跳骤停;支气管松弛解痉作用,用于支气管哮喘以及中枢兴奋作用等。2. 季铵烃类 季铵烃类主要以胆碱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在动物体中常最后形成乙酰胆碱,起着神经递质的重要作用;在植物体中则最后形成甜菜碱。中草药中的黄芪、枸杞、茵陈、金钱草、鸡骨草、连钱草、荠菜、茯苓等均含有这类生物碱。甜菜碱能参与供给甲基的脂肪代谢作用,胆碱则可与脂肪酸、磷酸形成易溶性的卵磷脂,参与脂肪转运,故二者均属于趋脂性药物,用以防治脂肪肝和脂肪在血管壁沉积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此外,捕蝇毒蕈中所含毒蕈碱,具类似乙酰胆碱结构,而较乙酰胆碱稳定,不易破坏,它可产生类似乙酰胆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循环抑制等症状,可用阿托品拮抗解毒。3. 秋水仙碱类秋水仙碱类系侧链胺基氮类生物碱,主要含于百合科植物如秋水仙、土贝母、嘉兰等的球茎及种子中。秋水仙碱类系植物激素,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具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动物癌细胞分裂有显著抑制作用,可用于皮肤癌及白血病等,但对造血系统的抑制及肠胃等毒性反应亦较大。此外秋水仙碱类小剂量可促使皮质激素释放,有抗炎作用,可用于缓解急性痛风等。[/size

  • 中药生物碱类方法开发

    苦参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开发,有用氨基柱,流动相为无水乙醇,磷酸水,乙腈,但是我不是很能了解这样的原理,而且它的对照用无水乙醇溶解。第二,使用C18柱子,但是用的磷酸水的ph值很低,2左右,流动相为乙腈和磷酸水,但是,我还是不太了解其中的原理,各部分试剂的作用。

  • 钻石二代Diamonsil(2)C18 柱完美分析蜂产品中生物碱类成分

    应用Diamonsil C18(2) 5u 150 x 4.6mm柱可以完美分离蜂产品中四种代表性生物碱类化合物:可可碱;奎宁;白毛莨碱;小檗碱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20 mM KH2PO4(pH=2.3)=42:58流速:1.0 mL/min温度:室温检测器:UV 254 nm样品前处理小柱: C18http://www.dikma.com.cn/Public/Uploads/images/D1113%20copy.png图例:1. 可可碱;2. 奎宁;3. 白毛莨碱;4. 小檗碱

  • 没有标准品的中药生物碱的鉴别

    本人正在做中药的生物碱提取,我之前看了资料,对样品进行了初步提取(最后一步是氯仿萃取),然后选择改良碘化铋钾、碘-碘化钾和磷钼酸进行定性,但是当我把这三种试剂分别滴到样品之后,问题来了:1、 理论说这三种试剂如果有阳性反应的话,是呈橘红色、棕黄色的,但我滴下去后,出现的是分层了,而没有沉淀出现。为什么大家都说加进去后会有沉淀呢?样品的溶剂是氯仿,而沉淀试剂的溶剂是稀冰醋酸,这两者是不相溶的,那何来的反应出现沉淀呢?2、我要提取的生物碱,目前还没有标准品可以购买,对于这种没有标准品的生物碱,要拿什么做对照品呢?请大家多多指教。我查了文献,也有其他人在做同样这种情况的实验(没有标准品的生物碱提取),但他们是用其他的生物碱作为对照品来鉴别的,可以这样的吗?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呢?好迷茫啊,希望大家多多回复啊!!!!谢谢了!

  • 没有标准品的中药生物碱的鉴别

    本人正在做中药的生物碱提取,我之前看了资料,对样品进行了初步提取(最后一步是氯仿萃取),然后选择改良碘化铋钾、碘-碘化钾和磷钼酸进行定性,但是当我把这三种试剂分别滴到样品之后,问题来了:1、 理论说这三种试剂如果有阳性反应的话,是呈橘红色、棕黄色的,但我滴下去后,出现的是分层了,而没有沉淀出现。为什么大家都说加进去后会有沉淀呢?样品的溶剂是氯仿,而沉淀试剂的溶剂是稀冰醋酸,这两者是不相溶的,那何来的反应出现沉淀呢?2、我要提取的生物碱,目前还没有标准品可以购买,对于这种没有标准品的生物碱,要拿什么做对照品呢?请大家多多指教。我查了文献,也有其他人在做同样这种情况的实验(没有标准品的生物碱提取),但他们是用其他的生物碱作为对照品来鉴别的,可以这样的吗?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呢?好迷茫啊,希望大家多多回复啊!!!!谢谢了!

  • 【原创大赛】秋水仙碱类生物碱的质谱裂解规律探究

    【原创大赛】秋水仙碱类生物碱的质谱裂解规律探究

    秋水仙碱类生物碱的质谱裂解规律探究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了八种秋水仙碱类生物碱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和机理。发现部分碎片离子一致,其主要的裂解途径是通过四元环过渡态氢重排失去侧链生成离子m/z340,由于结构中的七元环上有羰基,而七元环相对来讲没有六元环稳定,所以其会进一步失去羰基的CO生成离子m/z 312,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所以在质谱图上表现出较高的丰度,同时化合物还通过失去甲氧基自由基及甲基自由基得到其他对应的碎片离子峰。关键词:秋水仙碱;裂解规律;气质联用;生物碱秋水仙碱类生物碱是一类很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秋水仙碱是1820年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发现的一种重要的卓酚酮类生物碱(1)。由于秋水仙碱及其类似物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药用价值,它们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强抗癌活性,近几年有关秋水仙碱作用机制的研究异常活跃。临床上常作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和某些癌症治疗的首选药(2-5)。当秋水仙碱的摄入量过多将会导致死亡,所以也受到司法鉴定的关注。同时秋水仙碱在生物学上更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多倍体诱导剂诱导多倍体的发生(6-10)。目前关于秋水仙碱的检测方法已有较多报道(11-14)。色谱质谱法由于其特异性,具有较好的分离度以及较高的灵敏度且能提供更多的样品信息而被广泛应用,对于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及机理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15-21)。而关于秋水仙碱类生物碱的质谱裂解机理和规律还未见相关报道,电子轰击离子源由于具有较高的电离能,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质谱信息而被广泛应用,所以本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多种秋水仙碱类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下的质谱裂解途径和规律做以阐释总结,旨在为此类化合物的组分鉴定,结构确认提供理论指导依据。1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GCMS-QP2010UItra(日本Shimadzu公司);Demecolcine、Deacetylcolchicine、2-Demethylthiodemecolcine、N-Butoxycarbonyldemecolcine、N-Deacetylisocolchicine、N-Acetylcolchamine、N-Trifluoroacetyldemecolcine标准品2.2 仪器条件1.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DB-1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um);载气:He(纯度99.999%);恒压模式:48.0kPa;初始温度100℃,以10℃/min的速率升至300℃恒温10min;分流进样,分流比10:1;进样量0.2ul,进样口温度300℃,接口温度300℃。1.2.2 质谱条件 离子化方式:EI(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化电压70ev,离子源温度250℃,离子扫描范围:m/z 32~600。1.2 实验方法称取0.25mg标准品用1ml甲苯溶解,分别进行GC/MS全扫描,获得八种化合物EI离子源下的质谱图。八种化合物及其对应的质谱图如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211541_562003_2359621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211541_562004_2359621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211541_562005_2359621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211541_562006_2359621_3.jpg2 结果与讨论2.1 Deacetylcolchicine的质谱裂解途径去乙酰秋水仙碱Deacetylcolchicine的质谱图见图Fig.i,谱图中基峰为分子离子峰m/z 357,表明其分子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谱图中有明显的m/z 340碎片离子,其生成是由于氨基具有较强的质子亲合能,β位的氢通过四元环过渡态重排到氨基上,然后脱去中性分子NH3,两个孤电子成对生成烯键得到碎片离子m/z 340。由于分子结构中具有环庚三烯酮结构,所以其可以发生进一步的裂解失去CO中性分子,而形成六元环稳定结构,得到碎片离子m/z 312,为奇电子离子,具有较高的丰度。由分子离子峰可直接失去CO中性分子得到碎片离子m/z 329,当苯环上的一对π电子被电离后,离子m/z 329可以发生α断裂,失去甲基自由基,得到离子m/z 314,该离子通过氢过渡态重排失去NH3得到离子m/z 297(其生成也有可能是m/z 312失去甲基自由基)。该离子失去中性分子CO后生成离子m/z 269,该离子再失去甲基自由基后得到碎片离子m/z 254,该离子可进一步失去甲基自由基生成离子m/z 239,后失去一分子CO得到离子m/z 211,再失去一分子CO得到离子m/z 183。游离基中心定域在氨基上,游离基中心孤电子强的配对倾向诱导发生α断裂失去氢自由基得到碎片离子m/z 328。由分子离子峰可以失去甲氧基得到碎片离子m/z 326,该离子进一步失去CO得到离子m/z 298具有较高的丰度,后失去甲基自由基生成离子m/z 281。可能的质谱裂解途径见Fig. 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211451_561952_2359621_3.jpg图1 Deacetylcolchicine的质谱裂解可能的质谱裂解途径Fig. 1 Possible cleavage pathways of Deacetylcolchicine2.2 N-Deacetylisocolchicine的质谱裂解途径去乙酰异秋水仙碱N-Deacetylisocolchicine的质谱图见图Fig.ii,其结构上与去乙酰秋水仙碱有细微的差异,仅是甲氧基取代基与羰基的位置发生了互换,其质谱图中基峰为分子离子峰m/z 357,分子离子峰失去甲基自由基,生成碎片离子m/z 342,该碎片离子失去中性分子CO后生成离子m/z 314,后通过四元环过渡态β位氢重排失去小分子NH3生成离子m/z 297,由分子离子失去中性分子CO后生成离子m/z 329,当游离基中心定域在氨基上自由基强烈的配对倾向诱导发生α断裂失去氢自由基生成碎片离子m/z 328。由分子离子还可直接失去甲氧基自由基生成碎片离子m/z 326,其可以失去CO得到离子m/z 298,具有较高丰度,分子内氢重排失去甲醛后生成离子m/z 268。当分子离子经过四元环过渡态氢重排后失去NH3可生成离子m/z340,该离子进一步裂解失去CO中性分子得到离子m/z 312,稳定的六元环结构提高了离子的稳定性,所以具有较高的丰度,该离子失去甲氧基后生成离子m/z 281,可进一步裂解得到离子m/z 266,或者通过氢重排失去甲醛生成离子m/z 282,可进一步裂解生成离子m/z 267。m/z 312亦可失去甲基自由基得到离子m/z

  • 离子阱质谱用来做中药

    各位大侠,手头上有一台离子阱的质谱,普通离子阱,想做点中药化学成分的直接质谱鉴定,主要是生物碱类成分,不知道可行否,这类文章可否投到快速质谱通讯,塔兰塔等

  • 【转帖】上海药物所中药百部传统功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获奖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叶阳研究员领衔的课题“中药百部传统功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近日荣获了上海市药学会颁发的“2007年度药学科技奖”二等奖。 百部为一味传统中药,《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均记载百部具有止咳、杀虫之功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叶阳课题组从百部中共分离得到生物碱成分95个,其中65个为新生物碱;非生物碱成分93个,其中26个为新的双苄类化合物,并首次实现了利用二维核磁共振等高分辨波谱技术解析百部碱类复杂化学结构的突破,发表的文章被普遍引用,带动了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参与到对该类植物的化学结构研究工作,积累了广泛的结构化学信息。课题组所报道的新生物碱数量占目前所有报道的百部生物碱的70%左右,非生物碱类的新化合物绝大多数也由该课题组首次报道,该项系统的化学研究工作使我国在对百部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3篇,申请相关专利3项,并在《天然产物化学》等权威书籍和杂志上撰写综述。上海药物研究所

  • 【转帖】保障中药注射剂质量安全再出新规

    自去年起不断提高上市中药注射剂品种药品标准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于昨日出台7个技术指导原则,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安全保障作出详细的规定。   7个技术指导原则涉及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风险控制、风险效益评价、风险管理计划共7个方面。   针对已上市中药注射剂研究背景特殊性、工艺多样性及所含成分复杂性的现实,指导原则规定,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按工艺规程规定的工艺参数、工艺细节及相关质控要求生产,保证不同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均一。   指导原则提出,注射剂中所含成分应基本清楚。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剂,其单一成分的含量应不少于90%;多成分制成的注射剂,除大类成分要进行含量测定外,单一成分也要进行含量测定。如,某注射剂中含黄酮、皂苷、生物碱等,需要分别测定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类的含量,还需分别对黄酮、皂苷、生物碱中的单一代表成分进行含量含测。   指导原则确定,如果没有充分、规范的临床安全性数据支持,已上市的中药注射剂应进行系统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包括一般药理学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制剂安全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等。   针对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过于简单的现状,指导原则明确,中药注射剂厂家应根据药物上市前和上市后的安全性研究信息完善说明书不良反应的内容,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的时机、条件和具体表现,包括严重程度、反应类型、发生率、发生频率(十分常见、常见、偶见、罕见)、与药物的关系(肯定、很可能、可能等)、临床症状、转归等。特别要注重对过敏反应以及脏器损害情况的说明。   指导原则要求,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应制订风险控制计划,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收集、报告、分析、评价、调查、应急处理及启动上市后研究、风险最小化行动等工作。

  • 中药注射剂成分分类歌诀

    在百度上看到一首关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分类研究的歌诀,觉得非常不错,特下载整理和大家共同学习。 所言中药三大类,植物动物矿物堆。植物药占大多数,其他二者愧不如。植物生长发育中,新陈代谢多成分。有的遍布植物体,也有仅在器官中。糖类脂肪和蛋白,鞣质苷类生物碱;挥发油里氨基酸,树脂色素无机盐。当取部分做药用,药理作用先弄清;有效成分已查明,物质基础自然定.中药材中成分杂,有效无效可转化。苷类成分常有效,偶尔也被无情抛。鞣质似乎无作为,收敛止血不是吹。蛋白多肽常弃用,珍珠药中分量重。中药针剂有意义,其他剂型没法比,迅速入血快起效,安全更比效重要。化学成分不掌握,何谈中药之效果?中药成分若不清,药物效果难保证。有效成分提分离,配液灌装注射剂。重视生产和实际,理论同样要学习。 第一节生物碱通常所说生物碱,生物体内是来源;主要特征须含氮,有机分子无须言。研究生物碱最早,成就当然也很高。一万多种生物碱,临床应用好几百。长春新碱长春碱,秋水仙碱喜树碱。三尖杉碱樟柳碱,汉防己碱川芎碱。伪麻黄碱麻黄碱,钩藤总碱钩藤碱,广玉兰碱轮环藤,举不胜举言不尽。 一、 生物碱的分类生物碱按母核分,大大小小十多种。有机胺类麻黄碱,益母草碱秋水仙。吡咯烷类千里光,吡啶类中有槟榔;喹啉衍生喜树碱,异喹啉类小檗碱。吲哚类中长春新,莨菪烷类阿托品;咪唑类毛果芸香,甾类茄碱肠胃伤。喹唑酮类常山碱,嘌呤类里咖啡碱;还有二萜乌头碱,算上其他类别全。 二、 生物碱的性质1、多数碱无色结晶,少数碱颜色不同。小檗碱则有点黄,烟碱更甚呈油状。2、一般分子结构中,有手性碳有手性;多数碱为左旋体,少数不具旋光性。3、多数碱难溶于水,亲脂溶于氯仿中;乙醚乙醇和丙酮,苯石油醚也能溶。碰到稀酸则成盐,几乎不溶遇到碱;若有内酯羧酚羟,结果可能不一样。4、生物碱多有碱性,氮孤电子是原因;季胺最强仲胺中,伯胺叔胺步后尘。有生物碱呈中性,酰胺结构已形成;此碱遇酸不成盐,比如咖啡秋水仙。也有碱呈两面性,羧酚羟基是内因;遇酸逢碱皆能溶,吗啡槟榔喜相逢。5、每逢特殊酸和盐,多数碱能生沉淀。沉淀反应很有用,提取鉴别纯化中。苦味酸称Hager,遇碱沉淀呈黄色;磷钨酸是沉淀剂,白色褐色有差异。硅钨酸Bertrand,沉淀白或淡黄色;鞣酸也与碱反应,棕黄色沉淀生成。氯化金和氯化钼,前黄后白沉淀物;碘化汞钾Mayer,沉淀过量又溶了。Dragendorff试剂, 碘化铋钾是主体,酸液中与碱相逢,黄或红棕色风景。碘及碘化钾试剂,以wagner名义,酸液中与碱反应,棕或褐色物生成。常用试剂有四种,沉淀颜色要记清,碘钾试剂占其三,还有一个硅钨酸。6、遇到显色剂显色,氧化脱水或缩合;五颜六色各不同,生物碱鉴别有用。钒硫酸即Mandelin,不显色有阿托品,显淡橙色有奎宁,绿至蓝色可待因。钼硫酸是Frohde,吗啡显紫转绿色,秋水仙碱显绿色,乌头碱显黄颜色。甲醛硫酸Marguis,吗啡显蓝或者紫,显黄色有阿托品,显蓝色有可待因。浓硫酸用来显色,可待因微红加热;黄连素绿至黄色,阿托品等不显色。硝酸显色溶液浓,吗啡有黄也有红;黄士的宁可待因,马钱子碱显血红。 三、生物碱的生理活性及药理作用生物碱有药活性,结构有异而不同,止咳解痉镇疼痛,抗菌抗癌抗虐等。 第二节、苷类糖和配基连一起,俗称糖杂配糖体;该类物质称作苷,水解成糖和苷元。苷元多为醇和酚,也有含羟醛蒽醌;包括羧酸和甾体,生理活性在这里。苷糖通常是单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寡糖多糖也无妨。尽管苷糖无活性,其在易溶更稳定;确保苷类吸收快,更好发挥苷活性。许多中药都有苷,银杏山楂里面含,人参大黄且不论,更有桔梗和黄芩。远志黄芪和杏仁,根茎叶花果实中。苷类分布很广泛,一时半刻说不完。苷的分类有多种,观点不同类不同;若按存在状态分,原生次生苷两种。苷元化学结构分,酚苷黄酮苷等等;根据苷糖之名称,分类简单好命名。苷键原子若不同,有氧硫碳苷之分;强心苷可强心用,皂苷肥皂泡特性。(1) 多数苷类无臭色,常为晶体味苦涩;大部中性或酸性,极少与众有不同。有旋光无还原性,不少苷有引湿性;也有苷类有颜色,更有甜味不细说。(2) 中药各类成分中,苷类可谓高极性;甲醇乙醇正丁醇,还有水中也能溶。苷元亲脂糖亲水,糖多溶解问题没;苷元极性基团少,那水溶性不能好。亲脂性较大苷类,易溶乙醚氯仿内。碳苷性质较特殊,脂水均无溶解度。(3) 苷在酸中热水解,水解生成糖苷元;左旋变右强还原,可以用于苷检验。水解之后遇斐林,溶液颜色变棕红。植物体内也水解,适宜温度下酶解。粉碎切片要小心,酶解反应会发生,六十乙醇水高温,都会让酶变活性。鲜药与硫酸铵混,研磨过程酶变性,酶解条件合理用,否则成分失活性。原存植物体中苷,美其名曰原生苷;室温中性溶液中,只能水解一部分。次生苷即该部分,原生掉糖变次生;只有水解条件强,方成苷元和苷糖

  • 中药的有效成分、辅成分和无效成分

    生药虽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但95%以上来自植物,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指植物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大多为维持本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化合物,这些成分含量较高,而生理活性一般较小,临床应用不多。而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特殊成分,含量较低,但生理活性较强,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通常把生药的化学成分分为三类: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 有效成分(active substances)  指具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这类成分仅存在于某些植物中,包括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类等等,如:利血平(reserpine)是萝芙木降压的有效成分,苦杏仁甙(amygdalin)是苦杏仁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薄荷挥发油中的薄荷醇(emnthol)和薄荷酮(menthone)是薄荷辛凉解表的有效成分。  2. 辅成分(adjuvant substances)  指具有次要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成分,有时候,它们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些辅成分能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增强疗效,如:洋地黄皂甙能促进洋地黄强心甙的吸收,从而增强洋地黄的强心作用。有些辅成分能使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槟榔中的鞣质,可保护槟榔碱(arecoline)在胃液中不溶解,而到肠中才被游离出来,木栓、角质、粘液、色素、树脂等。在生药鉴定、有效成分测定或在制备药剂时必须考虑它们的存在与性质。  3. 无效成分(inactive substances)  指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没有医疗作用的成分。它们包括纤维素、木栓、角质、粘液、色素、树脂等。在生药鉴定、有效成分测定或在制备药剂时必须考虑它们的存在与性质。  上述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应根据具体的生药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确定某成分是否是有效成分、辅成分或无效成分。如:鞣质在地榆与五倍子中为有效成分,在大黄中为辅成分,而在肉桂中为无效成分。同时应从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随着人们的不断实践,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药中越来越多的化学成分被认识,用于药理研究,进而被开发用于临床。原来认为是"无效"成分,现在不少已发现了它们的医疗价值,而成为有效成分了。如:天花粉蛋白质有引产、抗癌作用,蘑菇多糖(lentian)对实验动物的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叶绿素能促使肉芽生长,菠萝蛋白酶有驱虫、抗炎、抗水肿的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生药的化学成分不仅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于生药的鉴定、质量评价、新制剂的开发研究、新资源的发掘利用均有密切联系。随着化学成分的生源(biogenesis)和生物合成(biosynthesis)研究的深入,对植物新陈代谢及其代谢产物的内涵也将不断充实和发展。

  • 中药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药物的理化性质是药物发挥临床作用的基础。中药的化学成分组成相当复杂,经炮制后,由于加热、水浸及酒、醋、药汁等辅料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量变或质变。炮制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应先了解各类成分的性质,再决定采取什么炮制方法以减少有效成分流失,提高溶出率,增强疗效;如何使有毒成分含量降低,保证用药安全。  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1)辅料制 常用酒和醋等作为炮制辅料,以提高溶出。如醋制延胡索,使原以游离形式存在植物中、难溶于水的止痛和镇静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丑素等 ,与醋酸结合生成醋酸盐,易溶于水,从而增强止痛效果。  (2)水处理 小分子生物碱如槟榔碱,一些季铵类生物碱如小檗碱也能溶于水,应尽量减少与水接触时间,以免生物碱损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加热 草乌中剧毒的乌头碱在高温条件下水解成毒性小得多的乌头原碱;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在加热条件下转变为毒性较小的异士的宁及其氮氧化合物等,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等,其所含有效物质生物碱遇热活性降低,影响疗效,以生用为宜。  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苷类一般易溶于水或乙醇中。酒作为炮制常用辅料,可提高含苷药物的溶解度,而增强疗效。处理时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溶解于水或发生水解而受损失,如大黄、甘草、秦皮等。  含苷类成分的药物通常同时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被相应的酶所水解,从而使有效成分减少,影响疗效,如槐花、苦杏仁、黄芩等。含苷类药物常用炒、蒸、烘、燀等加热处理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达到保证药物疗效的目的。  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含挥发油的药材应及时加工处理,干燥宜阴干,对加热处理尤须注意。苍术经炮制后除去部分挥发油,可以降低其燥性。乳香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通过炮制后可大部分除去,有利于临床应用。荆芥炒炭后,挥发油产生9种生荆芥油所没有的成分,并且具有止血作用。  4.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  鞣质易溶于水,尤其易溶于热水,在炮制过程中用水处理时要格外注意。鞣质对热较稳定,经高温处理一般变化不大。  5.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低分子的有机酸大多能溶于水,水浸制应尽量少泡多润;具有强烈酸性的有机酸,对口腔、胃刺激性大,经过热处理,可破坏一部分以适应临床需要,如焦山楂。含有机酸的药物往往和含有生物碱的药物共制,以增强生物碱的溶解度,增强疗效,如吴茱萸制黄连。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脂肪油通常有润肠致泻作用。有的油脂有毒,为了防止其作用过猛而引起呕吐等副作用,往往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加工炮制,如柏子仁去油制霜降低滑肠作用;千金子去油制霜以减小毒性,使药力缓和;瓜蒌仁去油制霜以除令人恶心呕吐之弊,更适应于脾胃虚弱者;巴豆油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则宜控制用量,使达适中。  7.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矿物类药物通常采用煅烧或煅红醋淬的方法,除了可改变其物理性状,易于粉碎,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外,也有利于药物在胃肠道吸收,从而增强疗效,如磁石、自然铜、牡蛎等。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经煅制后,失去结晶水而改变药效,如石膏、明矾、寒水石等。在加热炮制过程中,可改变某些药物的化学成分,产生治疗作用,如炉甘石原来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煅后变为氧化锌,具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等作用。

  • 【分享】中草药化学成分鉴别方法

    [color=#003399] 中草药[/color]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color=#003399]中草药[/color]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color=#003399]中草药[/color]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 【分享】做中药薄层的一点小技巧

    在作中药材薄层层析时,很多药材因为含有羧基或者氨基会造成跑板拖尾现象或者重叠,这将难以和标准品比对。建议大家汉羧基的药可在展开剂里面加少量羧酸,含氨基的药可以在展开剂里面加少量三乙胺。中药做薄层鉴别时,需要检测的主要成分,其性质应该与提取方法、展开剂极性、显色条件相适应。比如生物碱类成分,多显碱性,因此提取方法多为碱性氯仿回流,展开剂中肯定有浓氨或二乙胺,显色用碘化铋钾试液。再如黄酮类,不论是黄酮苷还是苷元,分子结构中都有酚羟基而显酸性,所以提取方法多为用乙酸乙酯在酸水中萃取,展开剂多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系列,显色剂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或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另外,做薄层时,建议用甲醇处理一份供试品溶液备用,他的内容囊括了你需要检验的所有成分,如果某个薄层你做不出来,就可以用这份供试品溶液复核,如果有斑点,改进一下你的制备方法就可以了;如果还没有,就考虑是你样品的问题了。作中药槟榔的薄层鉴别时,用浓氨试液调PH一定要准确,否则无斑点出现.

  • 中药中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请问在用乙醇超声提取生物碱时乙醇中加入少量的酸是为了什么?在用上述提取液做液相时流动相加入甲酸是为了什么?

  • 【分享】中药全息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从薄层色谱鉴别技术应用普及到中药检测以来,多是处理一次样品,一块薄层板,展开一次,鉴别一味药材。其供试品的信息量多是单信息量。样品的处理方法多根据被检出成分性质,采用部分信息排除,部分信息保留的方式。一般的原则是:为使薄层斑点清晰易判,常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尽可能多地排除非检出成分,只留下待检测成分,来进行样品前处理。如被检出成分属生物碱类,在样品前处理时,多是甲醇或乙醇提取后,将提取溶液蒸干,加酸性水溶液使生物碱成盐,溶解于水中,将不溶于酸水中的成分排除,再将酸水溶液碱化,使生物碱游离,用氯仿萃取,游离的生物碱转溶于氯仿中,将不溶于氯仿的水溶性成分排除,氯仿液蒸干,残留物甲醇或酸性甲醇溶解,作为样品溶液。若被检成分是苷类或甾体类,如芍药苷、淫羊藿苷、三七皂苷、甘草酸等,因这些成分多带有糖分子。属偏水溶性的,其前处理多是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后,将提取溶液蒸干,残留物加水,使溶解后,先用乙醚或氯仿萃取,弃去萃取液,排除脂溶性成分,然后用正丁醇萃取所需要的成分,排除不溶于正丁醇的水溶性成分,将正丁醇萃取液再用酸、碱、水溶液洗涤,再排除一些碱性、酸性的非检出成分和残留的酸或碱,将洗涤后的正丁醇溶液蒸干,残留物加甲醇,使溶解,作为样品溶液等,事例举不胜举,这样部分信息排除,部分信息保留的样品处理方式,形成了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烦琐、费时、周期长、毒害溶剂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检测速度严重制约生产发展。全息薄层鉴别与常规薄层鉴别不同之处,是拟鉴别的对照药材和样品溶液要是全信息量,其各种成分不丢失。即用一种对各种成分都较易溶解的溶剂,将制剂中的成分溶解提取后,不做任何处理,保住其全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或乙醇作溶剂,样品信息量最大。既能溶解脂溶性成分,又能溶解水溶性成分,如丹皮酚、大黄素、黄芩苷、绿原酸、小檗碱、芍药苷等。样品各成分含量低微的可通过一步浓缩,含量居中或较高一些的,直接采用甲醇或乙醇超声或回流的滤液即可,对照药材一般都是甲醇或乙醇超声或回流的上清溶液。这样,与部分信息排除,部分信息保留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就截然不同,不但步骤简单、快捷、省时,而且节约了有机溶剂、减少了污染,最重要的是保住了样品的全部化学成分,满足了全息薄层鉴别的大信息量。得以实现一个样品溶液,可用于鉴别极性、中极性和非极性全部成分应用。

  • 【转帖】几种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目的:为了促进现代分析方法应用中药分析。方法:总结了几种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结果:毛细管电泳法、超临床界流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和薄层色谱扫描法已大量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结论:现代色谱方法可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色谱法 中药质量分析  中药制剂是根据中医理论和用药原则由单味或多味中药材(或中药浸出物、提取物)按确定的处方和传统或优选工艺加工而成的单方或复方制剂。随着中药新药的研制,中药品种的保护,中药产品的出口,都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制订质量标准,但由于中药制剂的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仅单方制剂亦为一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且中药制剂是严格按中医理论和用药原则组方的,十分强调整体效应及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要求更严格和更先进的分离分析手段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仪器的引进和应用,并经过药学工作者的努力,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分析中大量应用,为保证药品质量,发挥了作用。在现行版药典1995年版[1]中收载了522种中药材,其中150种采用薄层色谱鉴别,105种有含量测定项;398种中药制剂有267种(414项)采用薄层色谱鉴别,52项有含量测定项。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近20%的品种有含量测定项,现代分析技术的采用明显增加。  其中分光光度法43个品种,高效液相色谱法12个品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3个品种,薄层色谱扫描法19个品种,挥发油测定法24个品种,脂肪油和生物测定法8个品种,经典分析方法53个品种。但许多中药质量标准还缺乏定量指标,药学工作者在此领域中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为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就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归纳如下。1 毛细管电泳法(CE)  毛细管电泳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原理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电泳淌度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液相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已有所介绍[2],在中药领域也有研究报道[3],如生物碱类大都在缓冲体系中带有正电荷,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以65%的NaH2PO4溶液为缓冲体系,在pH为7.0条件下分离了黄连中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等7种生物碱[4]。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C)以25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中加入改性剂,在pH 10.96条件下分离测定了大黄、芦荟中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5],Pietta[6]用50mmol/L SDS-20mmol/L硼酸作流动相,在pH8.3条件下分离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中芦丁等黄酮成分,Stuart用90mmol/L SDS溶液分离测定银杏内酯A、B及白果内酯[7]。沈红梅等采用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分离了乌梅中柠檬酸和苹果酸[8]。由于毛细管电泳样品用量少,柱效高,使中药分析前处理简化并有利多组分分析,毛细管电泳法对中药分析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2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E-SFC)  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的物质称为超临界流体,将其作为萃取剂称SFE,将其作流动相称为SFC,SFE-SFC是一种兼有提取、浓缩、分离和检测功能的二级分离分析方法。SFE具有省时、省力、取样量少、萃取率高、选择性可调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中药的预处理[9,28]。SFC兼具有HPLC和GC的优点,能分离分析难挥发、遇热不稳定、HPLC难检测的物质,超临界流体色谱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已有报道,例如用SFC测定三七及云南白药中的人参二醇、三醇的含量,中药材马蓝、菘蓝和蓼蓝中靛玉红的含量[10]。SFE与SFC由原来的单独使用已发展到联用技术,这主要归功于一些新型仪器的出现,这一技术在中药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前中药分析研究报道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最为常用,特别是样品纯化技术的提高如采用液液萃取、液固萃取、超临界萃取,使得具有高分离效率的HPLC法能准确定量中药成分。如中国药典95年版一部采用HPLC法以C18为分析柱、以甲醇/水或甲醇/酸/水作流动相测定了化橘红、骨碎补、丹参、香加皮、黄芩、胡椒、荜茇、蓼大青叶、护肝片、小儿消炎栓、愈风宁心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现有许多文献报道HPLC法分离测定中药中生物碱类、甙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酚类、内酯类等成分,如用高效液相一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离检测银杏等叶中黄酮成分[11],用高效液相-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内酯的含量[12],茵陈蒿汤的HPLC三维图分析[13],银杏叶制剂中黄酮的含量[14,15],清胃片中黄芩甙的含量[16]及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17,18]测定均获得满意结果,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其中不少收载于质量标准中。4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GC)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多用于中药中挥发性成分如蒎烯、龙脑、芳樟醇、柠檬烯的测定、也有经衍生化反应后用于分析中药的其他成分如生物碱类、脂肪类、内酯类、酚类、糖类、动物类药物等,有关GC控制中成药制剂的质量已有综述[19,20]。GC已用于名贵药材麝香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21],鱼油 、薏苡仁油等脂肪酸的分析[22],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的含量[23]等。随着毛细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发展及气一质联用(GC-MS或GC-MSD)气一红联用(GC-FTIR)技术应用,不仅拓宽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技术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图谱得到更多信息,如西洋参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24],八角超临界萃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25]等,再有结合计算机技术如模式识别用于中药材和中成药的真伪鉴别及质量控制[26]。中国药典95年版一部采用GC法测定含量的仅有3种,而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有24个品种采用挥发油总量测定,因此如何用GC法控制挥发油的内在质量又是一大课题。5 薄层扫描法(TLCS)  薄层色谱法由于操作简便、色谱结果直观,并具有分离鉴定双重功能,已成为中药分析的常用手段,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色谱质量的提高、药典收载的薄层色谱法已大大增加,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采用TLCS测定含量的品种有19种比90年版增加了6倍多,特别是目前用HPLC、GC稍难分析的、无挥发性、无紫外吸收的成分,TLCS能将其定性定量。如TLCS测定抗脑衰胶囊及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27],参芪胶囊中三七皂甙R1的含量[28],银杏叶制剂中萜类内酯的含量[29]等。但TLCS目前还存在某些缺陷,如由于是斑点的原位定量,带来了铺板质量、点样技术、展开条件、显色等影响因素,显色又受显色的均匀、灵敏、稳定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使测定结果偏差较大。因此在规范操作和提高自动化程度方面留下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色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已有广泛应用,但中药品种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药的质量还远没有科学量化,还有待于广大的药学工作者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析手段,提高中药检验分析水平,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在中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确保其质量可控。作者单位:杭州 310004 浙江省药品检验所

  • 【资料】高速逆流色谱介绍---天然产物资源分离纯化和制备中的应用-生物碱的分离

    【资料】高速逆流色谱介绍---天然产物资源分离纯化和制备中的应用-生物碱的分离

    在山东省科学院王晓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们课题组近日完成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生物碱的总结工作,其它活性成分的分离也将在今后的日子里随总结工作的完成而上传。全部工作完成后,会上传总结工作的word版。 生物碱是指一类绝大多数具有碱性、天然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主要分布于低等类群植物、裸子植物中,少数被子植物的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也有分布。在较常用的来源于植物的中药中至少有40多味中药中含有生物碱,而且大多数是主要活性成分,例如,阿片中的镇痛成分吗啡,止咳成分可待因;麻黄的抗哮喘成分麻黄碱;喜树的抗癌成分喜树碱;颠茄的解痉成分阿托品;黄连的抗菌消炎成分黄连素(小檗碱);等等。迄今已报道并明确化学结构的生物碱已达4000多种。在植物体内除以酰胺形式存在的生物碱外,仅少数极性较弱的生物碱以游离形式存在,绝大多数生物碱是以盐的形式存在。大多数生物碱是结晶形物质(除烟碱、毒芹碱等少数呈液态之外),味苦,有的具有旋光性。绝大多数仲胺和叔胺生物碱具有亲脂性,能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苯、二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等。除少数季胺型生物碱外,大部分不溶于水。酚性生物碱能溶于苛性碱溶液。所以在应用HSCCC分离时,经常需要用磷酸盐缓冲液及低浓度的盐酸等调整水相的pH值,使样品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状态达到最佳。在很多生物碱化合物的分离实验中,都可以选用氯仿-甲醇-水(用磷酸盐缓冲液或低浓度的盐酸水的pH值)的溶剂系统。对于中低极性的生物碱化合物则适合于选用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甲(乙)醇-水(低浓度的盐酸)的溶剂系统。因为大多数生物碱具有一定的碱性,所以适合于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的分离方法。在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分离生物碱时,经常遇到的难题是样品的溶解度偏低,这时可将叔丁基甲醚-乙腈-水系统改换成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的系统进行尝试,一般可用5︰5︰x︰(10-x)的组成比例。将已经应用的HSCCC分离的生物碱进行了总结,供读者参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211054_260895_1615407_3.jpg

  • 【共享】几种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目的:为了促进现代分析方法应用中药分析。方法:总结了几种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结果:毛细管电泳法、超临床界流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和薄层色谱扫描法已大量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结论:现代色谱方法可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色谱法 中药质量分析  中药制剂是根据中医理论和用药原则由单味或多味中药材(或中药浸出物、提取物)按确定的处方和传统或优选工艺加工而成的单方或复方制剂。随着中药新药的研制,中药品种的保护,中药产品的出口,都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制订质量标准,但由于中药制剂的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仅单方制剂亦为一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且中药制剂是严格按中医理论和用药原则组方的,十分强调整体效应及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要求更严格和更先进的分离分析手段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仪器的引进和应用,并经过药学工作者的努力,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分析中大量应用,为保证药品质量,发挥了作用。在现行版药典1995年版[1]中收载了522种中药材,其中150种采用薄层色谱鉴别,105种有含量测定项;398种中药制剂有267种(414项)采用薄层色谱鉴别,52项有含量测定项。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近20%的品种有含量测定项,现代分析技术的采用明显增加。  其中分光光度法43个品种,高效液相色谱法12个品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3个品种,薄层色谱扫描法19个品种,挥发油测定法24个品种,脂肪油和生物测定法8个品种,经典分析方法53个品种。但许多中药质量标准还缺乏定量指标,药学工作者在此领域中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为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就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归纳如下。1 毛细管电泳法(CE)  毛细管电泳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原理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电泳淌度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液相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已有所介绍[2],在中药领域也有研究报道[3],如生物碱类大都在缓冲体系中带有正电荷,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以65%的NaH2PO4溶液为缓冲体系,在pH为7.0条件下分离了黄连中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等7种生物碱[4]。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C)以25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中加入改性剂,在pH 10.96条件下分离测定了大黄、芦荟中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5],Pietta[6]用50mmol/L SDS-20mmol/L硼酸作流动相,在pH8.3条件下分离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中芦丁等黄酮成分,Stuart用90mmol/L SDS溶液分离测定银杏内酯A、B及白果内酯[7]。沈红梅等采用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分离了乌梅中柠檬酸和苹果酸[8]。由于毛细管电泳样品用量少,柱效高,使中药分析前处理简化并有利多组分分析,毛细管电泳法对中药分析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2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E-SFC)  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的物质称为超临界流体,将其作为萃取剂称SFE,将其作流动相称为SFC,SFE-SFC是一种兼有提取、浓缩、分离和检测功能的二级分离分析方法。SFE具有省时、省力、取样量少、萃取率高、选择性可调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中药的预处理[9,28]。SFC兼具有HPLC和GC的优点,能分离分析难挥发、遇热不稳定、HPLC难检测的物质,超临界流体色谱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已有报道,例如用SFC测定三七及云南白药中的人参二醇、三醇的含量,中药材马蓝、菘蓝和蓼蓝中靛玉红的含量[10]。SFE与SFC由原来的单独使用已发展到联用技术,这主要归功于一些新型仪器的出现,这一技术在中药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前中药分析研究报道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最为常用,特别是样品纯化技术的提高如采用液液萃取、液固萃取、超临界萃取,使得具有高分离效率的HPLC法能准确定量中药成分。如中国药典95年版一部采用HPLC法以C18为分析柱、以甲醇/水或甲醇/酸/水作流动相测定了化橘红、骨碎补、丹参、香加皮、黄芩、胡椒、荜茇、蓼大青叶、护肝片、小儿消炎栓、愈风宁心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现有许多文献报道HPLC法分离测定中药中生物碱类、甙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酚类、内酯类等成分,如用高效液相一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离检测银杏等叶中黄酮成分[11],用高效液相-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内酯的含量[12],茵陈蒿汤的HPLC三维图分析[13],银杏叶制剂中黄酮的含量[14,15],清胃片中黄芩甙的含量[16]及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17,18]测定均获得满意结果,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其中不少收载于质量标准中。4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GC)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多用于中药中挥发性成分如蒎烯、龙脑、芳樟醇、柠檬烯的测定、也有经衍生化反应后用于分析中药的其他成分如生物碱类、脂肪类、内酯类、酚类、糖类、动物类药物等,有关GC控制中成药制剂的质量已有综述[19,20]。GC已用于名贵药材麝香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21],鱼油 、薏苡仁油等脂肪酸的分析[22],广藿香中百秋李醇的含量[23]等。随着毛细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发展及气一质联用(GC-MS或GC-MSD)气一红联用(GC-FTIR)技术应用,不仅拓宽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技术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图谱得到更多信息,如西洋参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24],八角超临界萃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25]等,再有结合计算机技术如模式识别用于中药材和中成药的真伪鉴别及质量控制[26]。中国药典95年版一部采用GC法测定含量的仅有3种,而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有24个品种采用挥发油总量测定,因此如何用GC法控制挥发油的内在质量又是一大课题。5 薄层扫描法(TLCS)  薄层色谱法由于操作简便、色谱结果直观,并具有分离鉴定双重功能,已成为中药分析的常用手段,随着色谱技术的发展、色谱质量的提高、药典收载的薄层色谱法已大大增加,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采用TLCS测定含量的品种有19种比90年版增加了6倍多,特别是目前用HPLC、GC稍难分析的、无挥发性、无紫外吸收的成分,TLCS能将其定性定量。如TLCS测定抗脑衰胶囊及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27],参芪胶囊中三七皂甙R1的含量[28],银杏叶制剂中萜类内酯的含量[29]等。但TLCS目前还存在某些缺陷,如由于是斑点的原位定量,带来了铺板质量、点样技术、展开条件、显色等影响因素,显色又受显色的均匀、灵敏、稳定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使测定结果偏差较大。因此在规范操作和提高自动化程度方面留下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色谱技术在中药分析中已有广泛应用,但中药品种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药的质量还远没有科学量化,还有待于广大的药学工作者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析手段,提高中药检验分析水平,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在中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确保其质量可控。

  • 【转帖】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大全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大全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对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单项预试法——根据需要,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方法:试管反应+薄层层析检查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一、 预试溶液的制备1、 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2、 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3、 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4、 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 (一)鉴别注意事项 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 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断。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试验屯只是一个初步判断,最后确证尚需进一步提纯,以鉴定后才能予以肯定。(二)鉴别方法 1、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1)加热沉淀试验:加热煮沸 →混浊或沉淀 (蛋白质) +5%H2SO4(不加热)→混浊或沉淀(2)双缩脲反应:+40%NaOH,1%CuSO4 →紫色、红色或紫红色(多肽、蛋白质)(3)茚三酮反应:+0.2%茚三酮试液 →蓝或蓝紫色(氨基酸、多肽、蛋白质)(4)吲哚醌反应:+吲哚醌试液 →各种颜色(氨基酸)(5)Millon反应:+Hg,H2NO2 →红色(蛋白质分子中有酪氨酸组成)(6)Hopkins-Cole反应:+乙醛酸,浓硫酸 →各色(蛋白质分子中有色氨酸组成)(7)氨基酸的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 展开剂—— n-BuOH,n-BuOH:HAc:H2O 显色剂——0.25%茚三酮试液 →紫红色斑点 (1)加热或矿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于试管中,加热至沸或加5%盐酸,如发生混浊或有沉淀示含有水溶性蛋白质。 (2)缩二脲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10%氧化钠溶液2滴,充分摇匀,逐渐加入硫酸铜试液,随加摇匀,注意观察,如呈现紫色或紫红色示可能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 凡蛋白质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CONH-)者均有此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生成仙络合物,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反应,二肽呈蓝色,三肽呈紫色,加肽以上呈红色,肽键越多颜色越红。 (3)茚三酮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茚三酮试液2-3滴,加热煮沸4-5分钟,待其冷却,呈现红色棕色或蓝紫色(蛋白质、胨类、肽类及氨基酸)。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作物作用,氨其酸氧化成醛、氨和二氧化碳,而茚三酮被还原成仲醇,与所后成的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生成有蓝紫色的化合物。 【注】①茚三酮试剂主要是多肽和氨基酸的显色剂,反应在1小时内稳定。试剂溶液pH值以5-7为宜,必要时可加吡啶数滴或醋酸钠调整。 ②此反应非常灵敏,但有个别氨基酸不能呈紫色,而呈黄色,如脯氨酸。 (4)氨基酸薄层层析检出反应: ①吸附剂:硅胶G。 ②展开剂:(1)正丁醇:水(1:1)(2)正丁醇:醋酸:水(4:1:5) ③显色剂:0.5%茚三酮丙酮溶液,喷雾后于1100烘箱放置5分钟,显蓝紫允或紫色。 2、 皂苷(1)泡末试验:振摇 →大量持续性泡末 +0.1M HCl 二管泡末高度相同(三萜皂苷) +0.1M NaOH 碱管高于酸管(甾体皂苷)(2)溶血试验:+2%红血球悬浮液 →溶血(3)Lieberma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 紫红色(三萜皂苷) 黄-红-紫-污绿(甾体皂苷) (1)泡沫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2ml于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3分钟,即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维持10分钟以上),且泡沫量不少于液体体积的1/3。 【注】常用的增溶剂吐温、司盘,振摇时均能产生持久性泡沫,要注意区别。 (2)溶血试验:取试管4支,分别加入滤液0.25、0.5、0.75 ml,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25、2.0、1.75、1.5 ml,使每一个试管中的溶液都成为2.5ml, 再将各试管加入2%的血细胞悬液2.5ml,振摇均匀后,同置于370水浴或25-270的室温中注意观察溶血情况,一般观察3小时即可,或先滴红细胞于显微镜下,然后滴加检液看血细胞是否消失。如有溶血现象示正反应。 【注】①鞣质对血红细胞有凝集作用,干扰溶血试验的观察,应事先除去(可用取胜酰胺粉吸附或用明胶沉淀)。 ②检液应为中性溶液。 (3)醋酐浓硫酸试验(Liebrmann Burchard反应)取检品的水溶液置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入少量冰醋酸使溶解,再加入醋酐浓硫酸(19:1)试液,呈现红紫色并变成污色绿色(甾类、三萜类成分或皂甙) (4)区别甾体皂甙和三萜皂甙:取带塞试管两支,各盛检品的水溶解1 ml,1支加0.1N盐酸溶液2ml,另一支加0.1N氢氧化钠溶液2ml用力振摇1分钟(需左右手交替振摇各半分钟),观察两管泡沫的多少,若两管泡沫体积相同或酸管多,示含三萜式皂甙;若加碱管泡沫多于加酸管示含甾示含甾体皂甙。 三萜皂甙为酸性皂甙在酸性水溶液中形成较稳定的泡沫;甾体皂甙为中性皂甙在碱笥溶液中能形成较稳定的泡沫。 浓硫酸、高氯酸、高氯酸-香草醛、浓硫酸-香草醛等的显色原理主要是使羧基脱水,增加双键结构,再经双键位移,双分子缩合等反应生成共轭双键系统,又在酸作用下形成阳碳离子盐而显色。

  • 6.2 HPLC法测定延胡索药材中季胺型生物碱的含量

    6.2 HPLC法测定延胡索药材中季胺型生物碱的含量

    作者:范斌; 刘泓; 杨亚莉;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北京;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延胡索药材中季胺型生物碱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迪马公司钻石牌C18柱(250mm×460mm);流动相为0.6%冰醋酸水溶液(含0.06%三乙胺)-乙睛(77∶23);检测波长:348nm;流速:1.0ml/min。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延胡索药材中季胺型生物碱小檗碱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盐酸小檗碱在0.02~0.1μg间呈线性关系(r=0.9998)。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161707_377931_2379123_3.jpg

  • 药妆常用中药配方及药妆中药配伍成分

    药妆常用中药配方及药妆中药配伍成分药妆品的特点:1.配方必须完全公开,所有的有效成分及安全性必须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且不含工人的致敏源。2.配方精简,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3.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针对性强,较一般保养品功效显著。药妆品的四大功能:1.功能活化:含高浓度的维他命C,果酸,抗氧化剂,杀菌消炎等成分。2.辅助医疗:可以抗皮脂,一直痤疮,杀菌。抗细菌等。3.维护保养:适合耐受性差的肤质或肌肤出现问题的患者使用的温和,修复保养品。4.术后护理:磨皮,镭射等手术后使用的修护,防晒,美白或者遮瑕保养品。药妆及常用中药配伍成分冬虫夏草:滋养、除皱。补肺益肾、补虚益心、安神养心,改善人体发育迟缓,改善皮肤松弛、面部皱纹。白术:去痘、美白、除斑。对皮肤致病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天山雪莲:排毒、美白。帮助排毒、清除污垢,利于美白。白芷:祛斑、滋养、美白。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无论是在《千金面脂方》中或者是在《玉容散》中,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红花:驻颜、美白。入心肝经,活血、消肿通经,外用可使面色红艳。白芨:除疤、嫩滑。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茎,味苦、甘,性平、涩而粘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疮。干草:保湿、祛斑。味甘性平,归十二经,补脾润肺,可和诸药,应用最为广泛。白蔹:去痘、滋润。为多年声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而细,取其根茎入药。味辛、甘,性凉。可治面上疮疱而美白肌肤。当归:嫩肤、排毒。能使人容貌焕发,皮肤细嫩,富含维生素A、B12、E,还含钾、镁等23种矿物质,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白附子:去粉刺、去斑。味辛、甘,可做面脂。取其捣碎成细粉,以酒扮和,用来敷面,可治粉刺和雀斑。黄柏:排毒、美白。清热泻火,消肿解毒。白蒺藜:除皱、祛斑。味苦、辛、性温。喊有多种生物碱和贰类及多种丰富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有明显抗衰老作用,去除面痕。《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斑。”苦参:驻颜、补水、祛斑。味苦性寒,入心、脾、肾经,消热,燥湿。白果仁:保湿、镇定。为银杏的成熟种子。外用可治头面手足碍容性皮肤病,并可防止皮肤粗糙。僵蚕:祛斑、平痕。性平,味辛咸,祛风解痉,祛皮肤诸风,除黑和诸疮瘢痕。白茯苓:去痘、补水。味甘、淡、性平。《本草品汇精要》曰:“取白茯苓研末,与蜜和,敷面可疗面疮。”百合:美白、排毒。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铁、锌微量元素。其味甘性平,润肺止咳、消心安神、补中益气,有助于美白、排毒。白牵牛:祛斑、驻颜。味苦、辛、性寒。将白牵牛研末,以鸡蛋清调和,夜敷日洗,可防治面上雀斑。白丁香:去痘、去粉刺。味辛,性温。用它浸蜜可防治面疮和粉刺,能莹肌如玉。芦荟:排毒、美白。味苦寒,含丰富的维生素B2、B6、B12和多种氨基酸,不论外用或者内服,均有十分奇特的美容效果。益母草:养颜、战痘。它能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劳和抑制癌细胞的增生。所以,益母草能益颜美容,抗衰防老。P.S:医师建议:无论是药妆品派还是普通护肤品牌,都不宜长时间地沿用。最好用完1-2瓶,便换另一个品牌。

  • 【转帖】中草药化学成分 一般鉴别方法

    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1.鉴别注意事项 1.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1.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1.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1.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1.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1.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断。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 【分享】中药有效成分常见色谱前处理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常见色谱前处理方法第一步:提取法:   用相应的溶剂使有效成分溶解出来的,溶剂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来选择。可以冷浸,如果稳定性允许,为加速溶解的过程,可采用超声处理,加热回流(包括索氏提取)。选择适当的溶剂可以减少杂质。基本原则是能用纯的甲、乙醇不用带水的,能用非极性的不用极性的,因为消除极性杂质一般比非极性的麻烦。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非极性溶剂溶解的极性物质较少。  蒸馏(多为水蒸气蒸馏)也较多使用,同时具有提取和一定的分离作用。  某些物质还可以用升华法:樟脑,咖啡碱(178℃以上就能升华而不被分解)等。升华法易产生挥发性的焦油状物,粘附在升华物上,不易除去,另外,升华不完全,甚至会分解,不能用于含量测定。   第二步:分离和纯化: 1、液液萃取  基本上都是水溶后,用乙酸乙酯、乙醚、氯仿、石油醚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一般分析的量较少,微溶于水的物质都可以用液液萃取的方法。通过合适的酸化/碱化步骤,可有效的去除杂质。 2、沉淀  利用重金属等与待分析物形成络和物或难溶盐沉淀而分离,然后再用酸、碱等把它还原出来。铅盐常用以沉淀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粘[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鞣质、树脂、酸性皂甙、部分黄酮等。例如含绿原酸的溶液加醋酸铅溶液,搅拌使沉淀,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物加5%硫酸溶液,用醋酸乙酯萃取。常用雷氏铵盐使生成生物碱沉淀析出。橙皮甙、芦丁、黄芩甙均易溶于碱性溶液,加入酸后可使之沉淀析出。某些蛋白质,可以变溶液的pH值利用其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的性质而使之沉淀析出。此外,还可以用明胶、蛋白溶液沉淀鞣质;胆甾醇也常用以沉淀洋地黄皂甙等。 3、析出法:包括盐析和改变溶剂极性析出。  盐析法是在水溶液中、加入无机盐,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常用作盐析的无机盐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三七皂甙乙、掌叶防己碱,小檗碱等都可以用种方法。不过,一般分析上是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再用有机溶剂萃取,例如麻黄碱、苦参碱等水溶性较大的物质。  改变溶剂极性析出是在溶液中加入不同极性的溶剂是物质析出。就像生产中水提醇沉、醇提水沉。 4、柱色谱法:  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大孔树脂、活性炭、硅藻土等。柱色谱法有两种,是简单的吸附解吸,理论塔板数相当于一,跟萃取差不多,也可称富集,例如像现在用得很广的SPE(solid phase extract)。另外一种则是像色谱先驱Tswett那样,样品加在柱上形成一窄带,然后再分步或连续洗脱。  第一种较简单,活化后,按要求预处理,然后让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吸附饱和后,根据不同物质的解吸条件,选择不同吸脱溶剂吸脱下来。关于SPE小柱的使用这里不介绍了,仅举一更实际的例子:取天麻细粉5g,加甲醇50ml,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溶解,用氯仿萃取2次,每次10ml,弃去氯仿液。水液加热挥去残余氯仿,加活性炭(不活化)2g,微沸20分钟,放冷,加硅藻土1g,搅拌均匀,用滤纸过滤,再以40ml水洗涤残渣,滤液弃去;残渣于水浴上干燥半小时,然后置锥形瓶中,加无水乙醇50ml,回流半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其实,如果不是含量测定的话,上面的做法可以达到目的。如果是含量测定,那就要用柱子,并确定一下吸附剂的使用量,防止待测物损失。  第二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让样品在柱上形成窄带。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窄带的高度相当于理论塔板高度,柱长除以理论塔板高度就是理论塔板数了。实际上洗脱时,待测成分在柱上的实际高度不一定等于窄带的高度。如果用洗脱剂直接溶解样品,就可以直接上柱了。如果不是的话,就要用一定的吸附剂吸附样品,在把样品的溶剂挥干后,在加到柱子。洗脱条件应通过实验确定,包括洗脱溶剂、洗脱体积、洗脱速度。  根据不同的吸附剂,具体的应用不同: (1)硅胶:硅胶颗粒表面有很多硅醇基。硅胶吸附作用的强弱与硅醇基的含量多少有关。硅醇基能够通过氢键作用吸附水分而降低吸附能力,硅胶的吸附性根据其含水量不同分成多个级别。硅胶的活化:100~110℃时,硅胶表面水分即能被除去;500℃时,硅胶表面的硅醇基脱水缩合转变为硅氧烷键,失去吸附性。硅胶是酸性吸附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分离。不活化的硅胶,可利用分配原理分离色素。硅胶又是一种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其表面上的硅醇基能释放弱酸性的氢离子,所以可作为离子交换剂,分离碱性化合物。吸附硅胶柱的洗脱溶剂成很多,从非极性到极性的顺序洗脱。 (2)氧化铝:氧化铝偏碱碱性,最适宜用于生物碱类的分离,不宜用于醛、酮、醋、内酯等类型的化合物分离。氧化铝用水洗至中性,称为中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适用于酸性成分的分离。氧化铝用稀硝酸或稀盐酸处理,可使氧化铝颗粒表面带有硝酸根或氯离子,制成酸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具有离于交换剂的性质。中性氧化铝使用最多,柱层析用的中性氧化铝粒度应在100~200目之间。粒度大,分离效果差:小则洗脱速度慢,纵向扩散。中性氧化铝的活化与硅胶差不多。中性氧化铝柱的洗脱溶剂溶剂组成很多,从非极性到极性的顺序洗脱。 (3)聚酰胺:尼龙与酰胺类化合物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上有很多酰胺基,可与酚类、酸类、醌类、硝基化合物形成氢键。适用于酚性化合物如黄酮的分离。一般聚酰胺不需活化或预处理就可以装柱。提取液或提取物上柱后,用水洗杂质,用不同比例的醇的水溶液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洗脱。 (4)大孔树脂:具有立体结构的多孔性聚合物,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通过范德华力吸附有机物。以前的大孔树脂多用汽油等作致孔剂,需要用丙酮加热回流来预处理,现在可购买纯度较高的,使用前只需用甲醇、或乙醇洗涤至洗出液滴在水中不产生白色即可。再生树脂的方法是,用2%~5%的盐酸浸泡洗涤,用水洗到中性,然后用5%氢氧化钠浸泡洗涤,用水洗到中性即可。树脂含水量70%左右,如不慎树脂干了,可用乙醇或丙酮浸渍处理,然后再用。按实际情况,酸、碱浓度可增减。大孔树脂类型很多,最多用的是D101。多用于皂苷、黄酮、内酯、萜类和色素的分离。提取液或提取物上柱后,用水洗杂质,用不同比例的醇的水溶液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洗脱。 (5)活性炭:一般需要先用稀盐酸洗涤,其次用乙醇洗,再以水洗净,于80℃干燥后再用。上柱用的活性炭,最好选用颗粒活注炭,若为活性炭细粉,则需加入适量硅藻土作为助滤剂一并装柱,以免流速太慢。活性炭主要且于分离水溶性成分。活性炭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脂肪族化合物,对大分子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小分子化合物。可将水溶性芳香族物质与脂肪族物质分开,单糖与多糖分开,氨基酸与多肽分开。提取液或提取物上柱后,用水洗杂质,用不同比例的醇的水溶液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洗脱。 (6)硅藻土:采用不同pH缓冲液的硅藻土分配色谱柱,可分离生物碱、酸性生物碱和中性物质。提取液或提取物上柱后,用乙醚或氯仿洗下色素、脂肪、中性杂志,然后用胺性醇洗下生物碱。    十八烷基硅烷基硅烷碱合硅胶、其它类型键合硅胶、DEAE纤维素、其他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应用的较少,这里略去。

  • 【转帖】生物碱的概念

    在天然药物化学里一般用“总碱”指代天然药物中所含有的所有碱性物质。植物是天然药物里的最大类,而生物碱是天然药物中最主要的碱性物质。而你提到的“总生物碱”是在植物的分离提纯过程中用有机酸液浸提出的碱性物质,并经过生物碱试剂检测证明含有生物碱的组分。因此,“某种植物中的‘总生物碱’”指的就是在对植物进行萃取分离提纯时得到的含几乎所有生物碱的混合物质。这是一个天然药物分离过程中的概念。

  • 【求助】胶束电动 分离生物碱 不出峰

    最近做CE分离中药中生物碱成分,用区带电泳分了很久,无果,于是想采用胶束电泳来分离。可是凡我缓冲液中加了SDs,不管多大浓度,都不峰,有事吼还会出现很难看的倒峰,即使出缝了,信号也小的接近于基线了,这是为什么啊?查文献中别人做的胶束电泳,峰都分得很好

  • 生物碱色谱分析

    生物碱色谱分析

    [color=#444444]最近在使用液相测定一个中药中十几种生物碱的含量,使用了其他人的方法,相同的设备,相同的流动相,只是我们测的中药的批次不一样。结果我走出气的峰,不仅每个生物碱的分离效果不好,而且保留时间都改变了。我真是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color][color=#444444][img=,690,3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7/201907031431586134_2830_1752342_3.jpg!w690x390.jpg[/img][/color]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