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树林长势

仪器信息网红树林长势专题为您整合红树林长势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红树林长势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红树林长势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红树林长势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红树林长势话题讨论。

红树林长势相关的资讯

  • NASA碳监测系统BlueFlux行动——Picarro助力红树林蓝碳通量的多尺度观测
    NASA碳监测系统BlueFlux行动——Picarro助力红树林蓝碳通量的多尺度观测江苏海兰达尔 2023-06-09 12:24 发表于江苏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01/2022.09.27.50975301蓝碳和红树林蓝碳是气候缓解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该战略旨在通过沿海和开放海洋碳封存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全球范围内,蓝碳有助于《巴黎协定》目标的达成,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远低于2℃以内,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从蓝碳的角度来看,红树林生态系统非常有意义,因为它们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净初级生产力(NPP)在1000~2000gCm-2yr-1。虽然它们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但为全球NPP贡献了约210TgCyr-1。这些碳中的大部分储存在生物中或封存在土壤沉积物中,根据最近的激光雷达和雷达测量估计,红树林的总碳储量约为5.03PgC。这些碳储量只集中在几个关键的生物地理区域,例如,有10个国家占总碳储量的70%以上,这就意味着在国家范围内,红树林碳管理可以在国家层面制定的缓解气候变化策略上发挥重要作用。02BlueFlux行动202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碳监测系统(NASA CMS)为建立BlueFlux行动提供了支持,目的是开发原型CO2和CH4产品以了解红树林的修复和保护情况。BlueFlux野外观测行动旨在提供横跨佛罗里达南部和加勒比地区的CO2和CH4通量的综合测量,重点是红树林系统,它们的季节性动态,以及邻近的生态系统,比如广阔的锯草沼泽以及其中的树木“岛屿”。这些通量测量覆盖了从“健康”的红树林到近期受到干扰和濒死的红树林“鬼森林”,来帮助了解在损失和恢复过程中碳通量的任何方向性变化。BlueFlux将有助于量化蓝碳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并帮助减少红树林碳循环时空成分的不确定性。BlueFlux行动的目标示意图现场地面和飞机测量的目标区域在美国境内,在佛罗里达南部的核心地区,对碳储量和通量进行测量,以了解物种、干扰、水文和气候梯度如何解释通量变化。该行动计划在2022~2024年间进行6次现场观测,测量手段包括:1)对生态系统结构、物种以及腔室通量的地面测量,2)高塔通量测量,3)飞机测量,4)卫星遥感。墨西哥湾研究区域03地面测量:土壤和植被通量的腔室测量2022年3月,BlueFlux的第一次现场行动在大沼泽地国家公园进行,分别对两个高度退化和两个完整/再生的森林场地的树木,根系和土壤CO2和CH4通量进行了测量。根据植物的形态以及土壤沉积物成分的不同使用了不同的气室,CO2和CH4浓度的测量使用Picarro G4301 GasScouter 移动气体分析仪,测量频率为1Hz。静态气室法测量生态系统成分通量的示意图以及相应气室设计的照片04地面测量:水化学为了捕捉佛罗里达大沼泽地红树林水域的水-空气温室气体交换及其变化,于2022年3月进行了一项为期3天的空间调查,方法为驾驶一艘游艇从库特湾出发,沿乔河到鲨鱼河再到塔彭湾,然后返回,同时测量pH值,水温,盐度,CO2、CH4和N2O浓度以及CO2和CH4稳定同位素。地表水样从约0.5米深处连续泵送到由“淋浴头”平衡器组成的船载装置,该平衡器通过闭合空气回路连接到两台气体分析仪,Picarro G2201-i和Picarro G2308。使用校准的多参数探测器每分钟测量一次地表水电导率(EC)、溶解氧(DO)、温度、pH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同时定期收集过滤的无菌离散样品,并在耶鲁大学实验室内用于分光光度计pH、溶解无机碳(DIC)和总碱度(Talk)的测量。05机载涡流协方差通量测量:CARAFE机载涡流协方差(AEC)是一种公认的用于量化痕量气体和能量的地表-大气交换的技术。当与小波变换相结合时,AEC可以表征模型相关尺度(1-100km)下通量的空间梯度,是对地面观测数据很好的一种补充。Blueflux AEC观测采用了动态航空公司驾驶的配备气象和微量气体传感器的Beechcraft King Air A90飞机,并进行了CArbon大气通量实验(CARAFE)。由Aventech公司的AIMMS-20测量系统提供10 Hz的3D风速、空气温度、飞机位置和飞机方位(俯仰/翻转/偏航)观测。该系统包括一个用于气象测量的探测器(安装在左翼下方),该探测器与高分辨率差分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相结合。环境空气通过安装在右翼下方的进气口进行采样,并通过(机翼中的)聚四氟乙烯管传输到机舱中的两台气体分析仪。其中Picarro G2401-m机载专用气体浓度分析仪提供0.5Hz的CO2、CH4、H2O和CO测量值,而Picarro G2311-f双模式高精度气体分析仪提供10Hz的CO2和CH4测量值。G2401-m包含用于机载操作的专用压力控制系统,因此可对气体摩尔分数进行精准测量,而G2311-f可提供AEC所需的快速时间响应。CO2和CH4的干空气摩尔分数在实验室中使用NOAA WMO的压缩标准气体进行两点校准。下图为2022年4月进行的航测飞行轨迹,这些飞行测量重点关注佛罗里达南部和东部的沿海红树林植被,同时也包括一些内陆森林和湿地。每次飞行时间在2.5~4.5小时,典型的海拔高度为地平面以上100m,偶尔会进入到混合层(200-800m),以确定垂直通量散度和修正。在100米的高度,预计通量足迹大约为5000米宽,对于5~10m s-1的典型表面风速,50%的通量在1000米内,90%在5000米内。CO2的通量范围在0~-40μmol m-2 s-1,CH4的通量范围在0~200μmol m-2 s-1。总的来说,在4月的野外航测中,锯草的甲烷通量似乎更高,红树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更大,接下来的飞行测量将继续探索季节和年际变化。BlueFlux AEC航测的飞行路线06预期结果目前“蓝碳”评估的不足之一是,人们考虑了碳存储量,但往往忽略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可能会极大地影响(积极或消极)这些生态系统的总体净辐射强迫效应。红树林是潮间带生态系统,虽然这些生态系统是净自养的,但小海湾和沉积物通常是大气中CO2和CH4的来源,也可以作为N2O的源或汇。沿着潮汐高度梯度(从小海湾到森林盆地),红树林覆盖率、物种多样性和沉积物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温室气体通量的空间变异性很大。红树林温室气体通量的站点间变化会进一步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驱动,包括区域气候、水文、地貌、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和人为因素等。BlueFlux行动旨在收集红树林结构和温室气体通量多尺度测量的详细信息,利用激光雷达或雷达等手段,掌握森林结构和地形信息,捕捉土壤、水文和扰动梯度。网格化碳通量产品将为评估过去二十年温室气体通量的趋势及其空间模式提供基础,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以及极端气候的出现。编辑人:陆文涛审核人:史恒霖
  • 东北地理所报道新一代全球红树林遥感制图成果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作为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红树林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如防风消浪、促淤造陆、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等;同时,红树林独特的根系为各种鱼类、鸟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觅食场所。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和恢复关乎人类福祉。红树林与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密切相关。精准的空间分布信息是评估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实施相应的保护策略的关键。   目前已有10余套全球尺度红树林遥感数据产品。然而,受限于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如Landsat系列)等,早期的红树林数据产品难以精确刻画红树林斑块特征如形状、边界等,同时缺乏合理的空间细节。一些全球红树林遥感产品应用了部分区域的10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但由于未考虑到潮汐的周期性淹没或采用传统的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造成严重的漏分或“椒盐”噪音。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贾明明、研究员王宗明,联合武汉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利用遥感大数据和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集成影像最大值合成算法(MSIC)以及面向对象机器学习算法(OBRF),提出了一种高效、高精度、高鲁棒性的红树林提取方法体系,构建了全球首套高空间分辨率(10米)的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并命名为HGMF_2020。该方法体系的基本思路:利用现有的红树林数据集,确定全球红树林具体的分布范围;应用影像最大值合成算法在GEE平台上合成全年最低潮影像;结合面向对象分割和随机森林算法,提取2020年全球红树林。以海南东寨港为例,基于OBRF算法进行红树林提取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与之前发布的全球红树林数据相比,HGMF_2020具有三方面优势:空间分辨率更高,被精细刻画的红树林斑块包含具有地理学意义的属性信息;红树林斑块空间形态完整、边界清晰,可直接用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漏分误差较低,包含更多零散分布的小面积红树林,总体制图精度达到95%以上。   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红树林总面积为145,068km2,面积范围和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亚洲地区红树林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球总面积的39.2%;印度尼西亚红树林资源在所有国家中最为丰富,总面积约28,631km2,其次是巴西(12,149km2)和澳大利亚(10,530km2)。进一步分析发现,全球共有红树林斑块336,972个,其中95%以上斑块的面积小于1km2。可见,全球红树林生境较为破碎。   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全球红树林的保护情况。结果显示,全球44%的红树林位于保护地内部,这一数值略高于全球红树林联盟发布的结果(42%),其中南美地区受保护的红树林面积最大,南亚地区受保护的红树林比例最高。已有研究表明,海陆方向宽度大于100m的红树林具有显著的防风消浪能力,宽度大于1,500m的红树林可将1 m高的海浪消减至0.05m。贾明明等通过分析红树林林带宽度,定量描述了红树林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全球几乎所有的红树林都具有明确的防风消浪作用。   HGMF_2020提供了最新的、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全球红树林的空间分布以及斑块结构信息,可用于海岸带保护与管理工作,并可以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评估。HGMF_2020数据集可在GEE平台上直接查看,并随文发布了数据下载地址。   相关研究成果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研究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开放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等的支持。论文发表后,得到了国际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郭华东,国际红树林遥感专家Dan Friess在《科学通报》上分别撰写了亮点述评。图1.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和Sentinel-2影像的全球红树林制图流程图2.2020年全球红树林的面积范围和空间分布图3.全球红树林保护的空间信
  • 微塑料对红树林沉积物硫循环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微塑料(粒径小于 5 mm的塑料)是一类在海岸带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新污染物,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海岸线的60-75%。受陆地和海洋活动的影响,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微塑料重要的汇。红树林湿地微生物丰富多样,驱动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提高湿地固碳储碳、净化环境污染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湿地沉积物环境富含有机质、硫酸盐和硫化物,硫循环微生物十分活跃,是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主要驱动者。然而,微塑料污染对红树林湿地微生物驱动的硫元素迁移和转化、硫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却并不清楚。此外,在氧化-还原条件快速波动的红树林湿地环境中,硫还原和氧化过程同时发生,给硫循环过程和机制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贺丽在导师钟音副研究员和彭平安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展了微宇宙实验,利用硫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了传统石油基微塑料和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硫循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0天培养,与不添加微塑料的空白组对比,石油基微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氯乙烯(PVC)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硫酸盐的还原和硫酸根硫同位素组成(δ34SSO42-),而可生物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处理虽然没有显著降低硫酸盐的浓度,但是显著增加了硫酸根硫同位素分馏,表明PLA微塑料处理加速了硫酸盐还原过程(图1)。而硫酸盐的浓度变化较小可能与硫氧化进一步生成硫酸盐相关。图1 不同微塑料对上覆水硫酸盐浓度(A)和硫同位素组成(B)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PLA微塑料不仅促进了硫酸盐的还原,还促进了酸可挥发性硫(AVS)的生成,AVS会进一步快速转化为单质硫(S0)和铬还原态硫(CRS)(图2)。S0的浓度在第10天后开始降低,这可能与S0进一步发生歧化反应有关。硫元素质量平衡分析显示CRS是主要的硫化物,CRS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LA微塑料处理导致硫酸盐-CRS之间硫同位素组成差异最大,表明PLA微塑料促进了硫酸盐还原生成CRS。图2 微塑料对沉积物硫物种和硫酸盐-CRS之间硫同位素组成差异影响研究团队通过宏基因测序分析发现PLA微塑料处理导致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的丰度增加,而且Desulfovibrio的硫酸盐还原基因(dsrAB、aprAB和sat)丰度比其它参与硫酸盐还原微生物的要高,表明PLA微塑料处理促进硫酸盐还原和硫同位素分馏过程中Desulfovibrio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图3), 这可能与PLA微塑料能被降解为可利用碳源,从而促进了Desulfovibrio的生长有关。该研究揭示了在较短的反应时间(20天)里,可降解微塑料PLA会显著促进硫酸盐还原生成AVS、S0和CRS,影响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硫循环的过程以及红树林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和碳储存。该研究成果为微塑料污染影响红树林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提供了启示,也为微塑料污染海岸带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图3 不同微塑料处理对参与异化硫酸盐还原过程的功能基因和微生物的影响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285)、广东省科学基金 (2020B1212060053654、2022A151501192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80343)等的资助。研究成果于1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论文信息:Heli Wang (王贺丽), Qian Yang (杨倩), Dan Li (李丹), Junhong Wu (吴骏宏), Sen Yang (杨森), Yirong Deng (邓一荣), Chunling Luo (罗春玲), Wanglu Jia (贾望鲁), Yin Zhong (钟音)* and Ping’an Peng (彭平安). Stable Isotopic and Metagenomic Analyses Reveal Microbial-Mediated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on Sulfur Cycling in Coastal Sediments. Environ. Sci. & Technol., in press, DOI: 10.1021/acs.est.2c06546.
  • 加入《湿地公约》30年,中国表现如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介绍我国湿地保护情况湿地大会执委会供图《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视频回答记者提问。湿地大会执委会供图11月6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透露:中国近十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数量居世界第一。当下,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世界第一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此间中国成绩如何?谭光明表示,目前中国湿地面积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以占全球4%的湿地,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的主要需求。他透露: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已达到2200多个,同时还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中国近十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居世界第一。中国出台了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湿地保护法规。在瑞士日内瓦通过视频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表示,中国履约30年取得很多历史成就,世界已经目睹了中国湿地保护方面的智慧和展现出的领导力。中国有64个国际重要湿地,其数量无疑是惊人的。我们还看到,超过55%的中国湿地都以不同形式受到了很好的法律保护,这是非常喜人的成就。未来,将把湿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谭光明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将湿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将根据《湿地公约》和《武汉宣言》,以新部署新举措,在推动全球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他列出五条具体措施。其一科学有序推进湿地类型的国家公园建设。按照《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规划部署有序推进三江源、黄河口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建设,加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积极建设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有效保护途经中国的4条候鸟迁飞路线,为候鸟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园。其二科学绘就湿地保护发展新蓝图。实施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到2030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改善。其三科学实施湿地保护重大工程。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优先布局,组织实施30个左右湿地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实现综合整治和系统修复,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碳汇能力。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万公顷。实施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将治理任务分解到省,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其四科学构建湿地保护法律和制度体系。完善以《湿地保护法》为核心的法规制度体系,制修订省级湿地保护法规,为湿地保护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总量管控、分级分类管理、系统修复、科学利用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发挥河湖长制、林长制的重要作用,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定《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办法》《国家重要湿地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其五科学建设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指导深圳市打造全球首个红树林保护交流合作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全面开展技术交流、信息共享、监测评估和援外培训,为各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和帮助。“中国制定了非常宏大的目标,其他的缔约方也可以学习和分享中国的方案,这也是很重要的。”穆松达蒙巴呼吁其他缔约方学习中国的做法,共同促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形成合力。
  • 科学述评:自然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站长、研究员王法明联合国内外海岸带碳汇研究领域的主要科学家,探讨了中国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如何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相关述评文章在线发表于《创新》。  “为了达到《巴黎协定》的目标,2020年中国政府承诺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除了大规模的减排脱碳,还需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碳汇,以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总目标。”论文第一作者王法明对《中国科学报》表示。  我国碳储量高达118 Tg  文章指出,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具有高效的二氧化碳吸存能力,因此保护和恢复这些生态系统成为重要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总面积144万公顷,其碳储量高达118 Tg。其中,中国的红树林总碳储量约6.9 Tg,海草床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约1.4 Tg,远低于盐沼湿地的总碳储量25 Tg。此外,我国未被植被覆盖的滨海滩涂面积广大,总碳储量高达27~85 Tg。  除了碳储量,这些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碳埋藏能力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红树林每年的总碳埋藏量约为0.05 Tg/yr,海草床的总碳埋藏量为0.01-0.02 Tg/yr,盐沼湿地的碳埋藏量为0.50 Tg/yr;我国无植被覆盖的滨海滩涂的总碳埋藏量在0.28至1.5 Tg/yr之间。  “海岸带蓝碳系统通常具有非常低的甲烷排放量,但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如低盐度下,也能排放一定量的甲烷。中国红树林的总甲烷排放量为0.01 Tg/yr,但还需要进一步计算中国其他海岸带生态系统(尤其是盐沼和滨海滩涂)中的甲烷排放量。”王法明表示。  当前,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丧失。在20世纪,全球海岸带湿地由于人类活动而减少了25~50%。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红树林总面积减少了一半。2021年,我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将红树林恢复到48,650公顷。这些恢复的红树林将每年进一步吸收0.1 Tg的碳。  文章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指出,自1950年以来,中国的盐沼湿地大量损失,近些年虽然有一些改进。但是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系统的恢复措施和计划。同时,我国每年有超过23,000公顷的滩涂湿地被开垦用于水产养殖、农业、盐田和城市扩建,而海草床每年损失也有几百到上千公顷。  文章估算了中国红树林和盐沼的横向碳通量分别为0.2 Tg/yr和0.9 Tg/yr。除了碳汇功能,这些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社会提供许多益处,如提供栖息地、调节和稳定气候、净化水质、保护水源、防洪、岸线稳定、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和高生产力等服务功能。  助力我国蓝碳发展  文章指出,过去70年来中国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总面积的大幅减少导致了其蓝碳功能的明显下降,保护我国现存的海岸带蓝碳系统可以避免每年0.47~1.79 Tg C的排放,这也是实现碳中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然而大部分的海岸带湿地的生态恢复都是以提高湿地面积为目标,忽视了生态质量和生态功能的恢复。相对于红树林,中国有更大面积的盐沼和滩涂湿地,如何保护和恢复这些海岸带湿地对于海岸带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至关重要。”王法明说。  文章表示,我国海岸带滩涂目前正面临互花米草入侵的威胁。尽管互花米草入侵后的泥滩滩涂的碳汇功能增加,提升了其蓝碳储量,但是入侵导致了其他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如底栖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多样性的变化。因此,需要进一步评估互花米草入侵后的综合生态效应。  除了保护和恢复之外,能够增强这些海岸带蓝碳系统的碳汇功能并减少碳排放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也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然而,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陆地生态系统,很少有关滨海湿地增汇减排技术的研究。  “中国海岸带蓝碳系统以盐沼为主导,红树林和海草床面积较小,而无植被的滨海滩涂面积广大。”王法明表示,保护和恢复这些海岸带蓝碳系统以及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提高它们的碳储存潜力,可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文章综合了几种有潜力提高滨海湿地蓝碳功能的管理措施和技术,包括施肥措施、生物炭施加、铁添加等。但是,其中一些技术措施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这些管理措施和技术需要在增强蓝碳碳汇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取得平衡。  “尽管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克服,但保护和恢复中国海岸带蓝碳系统将是我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王法明表示,“积极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抗气候变化,可为可持续未来奠定基础。”
  • 会议邀请丨瀚辰光翼邀您参加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必须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和一定要建成南繁硅谷的重要指示精神,在2021、2022、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动员和凝聚种业行业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种业振兴行动和“南繁硅谷”建设,经中国种子协会、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三亚市人民政府和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主办单位共同协商,决定于2024年3月16日至3月2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共同举办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原大会名称为‘2024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瀚辰光翼参与此次大会并设立 展位,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会议信息会议主题▼ 中国种业振兴南繁硅谷崛起 会议时间▼2024 年 3月17-20日会议地点▼1. 论坛会议地址:三亚市天涯海角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凤凰路155号)。2. 种业成果、产品、技术地点:三亚市天涯海角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1楼。 主办单位▼中国种子协会、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三亚市人民政府、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展位信息展位号:S02现场设备展示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更有精美小礼品赠送~会议日程一、开幕式和报告会 时间:3月17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共有四个环节。一是开幕式,包括播放种子大会宣传片,领导讲话、致辞;二是专家、企业家报告,拟邀请院士专家、国际组织专家、企业家就种业重大科研成果、种业发展形势等进行交流;三是信息发布、签约、授牌、颁奖,发布2023中国种业十件大事、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等种业重大信息,种业重大项目签约,颁发2023中国种业信用企业牌匾,发布“海南好吃玉米”、“2023年寻找高产玉米”、“2023年水稻吨粮田’创建”结果,海南省有关单位讲述南繁故事,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发布重要信息,张海银种业基金会颁发“2023张海银种业促进奖”等;四是主办单位报告,四家主办单位交流本单位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重大举措等。二、专题研讨会(一)南繁硅谷研讨会时间:3月18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研讨海南岛封关后品种审定、种子认证、动植物资源进出口等制度创新问题,交流实施南繁建设新举措。(二)玉米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时间:3月18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交流种质资源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制种、机械去雄、加工、贮藏)、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等内容,突出高产、机收籽粒、青贮、鲜食品种选育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三)小麦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时间:3月18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交流种质资源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制种、加工、贮藏)、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等内容,突出优质专用、节水耐旱、抗病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建设等。(四)大豆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时间:3月18日上午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交流种质资源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制种、加工、贮藏)、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等内容,突出高产、高油、高蛋白、适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选育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五)蔬菜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时间:3月18日下午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交流种质资源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制种、加工、贮藏)、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等内容,突出种苗生产、设施蔬菜栽培、加工包装、冷链运输等。(六)国际种业研讨会(国际植物育种创新圆桌会)时间:3月18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ISF、APSA、ASTA等国际组织、国内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种子企业分析全球种业发展形势,交流各国种业政策和基因编辑技术前沿动态等内容。(七)种业服务研讨会时间:3月18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种业上的应用,分享银 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和法律、咨询机构服务种业发展的案例、探讨发展前景。(八)种业新型创新体系暨企科合作研讨会时间:3月18日上午地点:大王棕酒店二层多功能厅内容:从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业三个合作主体,交流玉米企业和科研院校合作的机制模式创新、优秀实践案例等。(九)生物育种产业化研讨会时间:3月19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交流国内外生物育种技术进展、政策法规、企业发展等(十)水稻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时间:3月19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交流种质资源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制种、加工、贮藏)、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等内容,突出优质稻、耐旱节水稻、耐盐碱稻、再生稻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十一)马铃薯种薯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时间:3月19日上午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交流种质资源研究、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制种、加工、贮藏)、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等内容,突出种质资源引进、品种创新、种薯脱毒技术、产品加工等。(十二)未来农业产融对话时间:3月19日下午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邀请全国涉农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头部金融机构、农业创新高地产业园与科创孵化器等相关单位专家交流、分享农业和金融融合话题,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挖掘南繁硅谷农业科技创新潜力和活力。(十三)种业青年科学家、企业家研讨会时间:3月19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45周岁以下种业青年科学家、企业家交流种业发展理念,碰撞种业创新火花,探索种业发展路径。(十四)畜禽种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时间:3月19日全天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围绕精准、高效、优质、抗逆等,介绍现代育种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探讨海南省地方畜禽产业发展路径。(十五)水产种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时间:3月19日上午地点: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3楼内容:交流水产种业、水产绿色养殖、现代渔业、渔业经济等。三、大会配套活动(一)成果、产品、技术展览时间:3月17-19日地点:三亚市天涯海角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1楼大厅、外场和星光大道。内容:种业科研仪器、育种设备、制种机械、加工及包装设备、检验检测设备、智慧农业等成果展览,种子企业和服务种子行业的企业产品推介等。(二)品种展示时间:3月20日地点: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推广中心基地。内容:展示水稻、玉米、鲜食玉米、瓜菜、杂粮等新品种,对部分作物品种进行鉴评,结果在大会上发布。(三)小麦种业展示会时间:5月中旬。地点:河北辛集。名称:“中国种子大会马兰小麦种业展示会”。(四)鲜食玉米种业展示会时间:7月。地点:浙江东阳。名称:“中国种子大会东阳鲜食玉米种业展示会”。(五)青贮玉米种业展示会时间:9月。地点:河北张家口。名称:“中国种子大会张家口青贮玉米种业展示会”。(六)大豆种业展示会时间:9月底。地点:黑龙江北安。名称:“中国种子大会大豆种业展示会”。
  • 海南省出台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方案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日前出台《海南省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围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资源的调查、评估、保护和修复,以试点项目为抓手,切实巩固和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探索海洋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发展模式和途径。《方案》明确,全面推进海南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工作,到2024年,基本摸清全省重要红树林、海草床、海藻场等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底数,开发碳汇试点项目5个,探索新型碳汇项目2项。通过试点工作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作用,形成可借鉴的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模式,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水平,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以点带面促进海南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增汇工作的全面科学发展。《方案》强调,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通过提升海洋碳汇生态系统质量,修复退化海岸带生境,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实施人工修复措施,探索海洋生态系统增汇有效方式。充分利用“蓝色海湾”项目和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等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基础,探索海洋生态修复后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途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社区共建共管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等探索海洋碳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长效管理模式。将开展陵水黎安海草床、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琼海沙美内海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三亚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昌江珠碧江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文昌八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试点项目。
  • 福田率先探路气候投融资机制,推动“双碳”建设先试先行
    2022年是深圳市福田区的“攻坚落实年”。“一榜三令”任务进展如何?近日,“攻坚落实看福田”——“一榜三令”高效执行机制媒体调研行活动走进福田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媒体记者对福田区金融工作局进行了采访。  今年以来,福田区全力推动“双碳”建设先试先行,争当“碳路先锋”。为更好更快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福田区代表深圳市正式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此举对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投融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高度协同统一  据了解,福田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高度协同统一,高质量发展再结硕果。2021年,福田区以全市4%的土地贡献全市17.3%的GDP,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金融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均继续攀升,创造了4个“历史新高”;地均GDP、地均税收连续14年全市第一;单位能耗持续下降,万元GDP水耗同比下降8.65%,万元GDP能耗达国际领先水平。  福田区是金融强区,2022年上半年,福田金融业增加值1068.44亿元,同比增长9.2%,占深圳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44.3%,占全区GDP的41.7%。  自然生态产品进入数量化、核算化阶段。该区完成中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红树林生态公园年生态价值(GEP)1.92亿元,单位面积调节类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全市均值的2.28倍,单位面积总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全市均值的7.43倍。  辖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良好生态环境转化为普惠化民生福祉,市民生态环境获得感更强。福田区着力提高环境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高效完成新洲河、福田河、凤塘河、皇岗河等4个暗涵流域“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  细心守护城市腹地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让最美福田魅力绽放。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每年候鸟迁徙超过10万只,拥有12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时隔6年重现珍稀水鸟黑天鹅与明星候鸟黑脸琵鹭“同框”的画面。  在第17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福田区获评全市唯一“中国最美县域”,全面展现了“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的深刻内涵,不断实现“发现美、传播美、享受美”的城市使命。  勇做“碳路先锋”  “双碳”建设先试先行,争当“碳路先锋”,践行碳达峰庄重承诺。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全面发力“双碳”工作,福田区新春第一会就吹响了“双碳”工作冲锋号,率先谋划部署“十四五”期间“双碳”工作,全力推进“五个一”行动,在落实“国家战略”、践行“城市使命”中充分彰显福田担当、首善作为。  福田区充分发挥政企联动优势。华为数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将建成全球领先的“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该园将推动诞生20%以上新减碳技术,为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福田区充分发挥金融强区优势,积极探索“金融+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子。全力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落户,发布全国首只绿色金融指数以及“碳中和”专业投资基金,子基金规模已近40亿元,为撬动资本投向“双碳”作出贡献;充分发挥人才高地优势,推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深圳研究创新中心、西门子能源创新中心等项目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携手全球高端人才突破减碳关键技术搭建平台。  8月10日,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深圳市福田区位列其中,代表深圳市正式纳入全国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  据了解,气候投融资试点由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发起,于2021年12月底在全国启动试点申报工作。气候投融资旨在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是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亦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要推手。  未来,福田区将充分发挥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优势,聚焦政策端、资金端、产业端,探索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模式,为完善中国气候投融资机制探路示范,为全国试点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福田经验”,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福田智慧”。
  • 自然资源部:发挥海洋固碳作用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6项技术规程(以下称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用于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目前了解到,2021年,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启动了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试点工作,在充分衔接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同步编制印发了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在验证了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编制组结合实践听取各部门、各地方意见,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印发稿。2022年,随着蓝碳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启动了蓝碳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试点工作,历时近两年编制完成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碳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并在黄河口、曹妃甸等我国蓝碳生态系统重要分布区域进行了试点方法验证。上述负责人表示,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在充分吸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方法学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情况,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碳储量计算、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填补了蓝碳生态系统业务化调查监测技术规程的空白,为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碳汇潜力,充分发挥海洋的固碳作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 2023年我国对1614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监测《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出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部编制完成《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于6月8日正式发布。这是自然资源部首次发布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近年来,我国海洋观测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集海洋站、雷达、浮标、船舶、无人机、卫星遥感于一体的“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监测网,监测要素涵盖海洋生物、水文气象、水体环境、沉积环境,监测区域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重点关注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以及生态灾害高风险区。2023 年,对 15 条近海标准断面、1614 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对150个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域开展调查监测,对赤潮、浒苔绿潮等生态灾害和海洋低氧等生态问题开展预警监测。《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十年来,我国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底层海水溶解氧浓度、酸碱度、化学需氧量浓度总体稳定,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近五年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总体保持稳定。重点监测的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河口和海湾生态状况基本稳定,海岛生态状况稳中有升。《公报》反映了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阶段性成效,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压力日益增加,为进一步守住海洋生态安全边界和底线,自然资源系统将从四方面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一是优化海洋国土空间布局。探索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分类管理,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保护自然岸线,建立健全自然岸线管控制度。二是强化海洋开发利用管理。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积极拓展海洋利用空间,减缓近岸海域资源与生态压力,严格管控围填海,健全用海用岛监管体系,落实海域使用者生态用海责任。三是完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加快建设监测网络,提升卫星、无人机、原位在线等新型监测手段应用水平,发展生态状况评价和风险预警技术,不断丰富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产品。四是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自然岸线、无居民海岛、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海洋生态廊道,以及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加强互花米草、浒苔绿潮等联防联治。强化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完善生态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广阔的滨海湿地提供了潜力巨大的碳汇资源。2021年起,自然资源部聚焦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完成40余个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试点工作,为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提供了一手的调查数据,逐步开展碳汇监测试点工作。同时,健全完善蓝碳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印发了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碳汇监测、增汇成效评估、碳汇项目开发等9项系列技术规程。
  • 第一批5个督察典型案例与“水”有关,释放什么信息?
    海洋保护不力,以生态修复之名违规挖湖造景,违规取水问题突出,盐湖资源开发无序扩张……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5个典型案例。记者发现,5个典型案例所涉问题均与“水”有关。那么,这些案例指出了哪些事关“水”的问题?为什么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本文试图梳理。哪些问题依然存在?日前,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对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个省的督察进驻工作。第一批5个典型案例公开,问题聚焦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首先,“违规取用水”“违规开采地下水”依然存在。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黑河流域中游,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人水、地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督察发现,张掖市大量人工水面长期违规取水。其中,甘州、临泽等区县有30余处人工水面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水域总面积达6000余亩。不仅如此,督察通报显示,张掖市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力。由于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张掖市形成7个超采区,2020年以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主要的盐湖资源富集区,分布有察尔汗、大柴旦、茶卡等33个盐湖,生态安全地位重要。可以说,水资源是青海盐湖产业发展的命脉所在。而柴达木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83毫米,属于极端干旱区。但督察组发现,一些企业不顾水资源刚性约束,违规取水用水;一些企业超规模或违规开采地下水。其次,违规“挖湖造景”问题屡禁不止。曝光的典型案例中,甘肃省和河南省均被点出了“挖湖造景”问题。通报指出,2020年6月国家加强“挖湖造景”排查整治以来,甘肃省张掖市仍未批先建人工湖,水域面积上百亩。河南省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生态修复之名违规挖湖造景,未经许可违规取用黄河水25万立方米,形成约450亩水面、9个人工岛屿的好阳河湿地公园。最后,违规用海、违法填海等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福建省、海南省被通报案例均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建省一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不力,违规用海问题依然存在。此外,两省均存在统筹海水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力问题。督察发现,福建禁养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仍有上千亩养殖池塘未清退,且大量养殖尾水通过溪流直排入海,对周边海域水质产生较大影响。海南省文昌市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养殖塘清退缓慢;养殖尾水直接排入红树林,严重威胁区域红树林生境。重视“水”说明什么?人类逐水而居、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人类文明始于江河,大江大河安澜则泽被万民,若其肆虐则洪水滔滔。故古人有云,五害之属,水最为大。善治国者,必先治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对实现全要素国土空间治理和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从山顶到海洋”,意味着要以入海河流为重点,统筹实施流域治理和海域治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点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其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当仁不让成为督察重点。5省份中,河南、甘肃、青海3省均处于黄河流域流经省份。在历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黄河流域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是关注焦点。例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督察组就指出,黄河湿地保护区三门峡段有多家企业无序开采、黄河湿地保护区洛阳等段违法采砂等问题,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造成不小影响。从流域到海域,本次督察5省份中,福建、海南为两个沿海省份。中国环境报记者在督察启动之际就曾分析,前两轮督察已经先后发现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50多个。“看海”依然是本次督察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在认识高度、改革力度、实践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然而,不容忽视的现状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仍然突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美海洋生态环境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仍需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综上所述,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5个典型案例聚焦于黄河大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正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各省要以此次督察通报为警示,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做好督察整改工作。
  • 数字孪生技术首现深圳生态环境监测场景
    数字孪生,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在网络空间上构造一个与物理世界完全对应的数字世界。对于生态环境监测而言,数字孪生技术的运用意味着监测站点场景的可视化程度大大增加,环境监测数据、设备和管理之间的连接也更加智能化。近日,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深圳站)积极贯彻落实《深圳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3)》的有关要求,率先在生态监测智慧应用方面建设《典型生态监测场景数字孪生应用》(以下简称数字孪生场景)。数字孪生场景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搭建精准的地理地貌场景,依据CAD图纸和三维扫描建模,真实还原深圳辖区内的监测站点场景,实现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的一致性。同时,深圳站将数字技术中的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物联网技术、AI技术和生态监测业务相结合,实现“地表—市域—城区—监测站点—监测仪器仪表—样本模型”多层次、多尺度模型来表达孪生数据分级体系,建立了创新的多元异构数据的数字表达。相较于传统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数字孪生场景在实时可视化渲染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对气流、粒子、水体、光照等自然环境的真实模拟,再结合物联网传感器数据,真实地再现污染扩散,污染辐射的运动状态,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如果结合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对历史监测数据的分析研判,可对监测区域可能发生的污染或生态事故进行预测、模拟。从平面到立体再到交互,使用者在每一个数字孪生生态监测场景中都可以通过场景交互设备,在虚拟世界中驾驶车辆、船舶或者步行,进行自主巡游,实现远程参观、沉浸式游览,并了解监测站点的建设情况、现场布局、仪器仪表现状等等,通过数字触点交互实时查看仪表的监测数据。除了1:1真实还原的“物”,数字孪生场景里还“住着”一群人。深圳站将技术专家打造成“3D数字人”,在相关场景中通过逼真的肢体动作,用生活化的言语介绍环境监测现状、成果,增加了更为真实的互动体验感。据了解,该应用目前已在深圳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监测站点搭建形成。从海洋碳汇站点代表的东涌红树林、福田红树林,到高精度碳监测站点的马峦山温室气体高精度站,从356米高的立体空气质量自动站到解析空气污染来源的超级站、路边站,从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到海洋浮标站,从盐田土壤样品库到杨梅坑动植物标本库......跨越山海,深圳站将整个监测站点发生的一切,呈现在数字空间中。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监测站点,数字孪生场景高精度地还原了以监测站为中心1平方公里的包括植被物种在内的场景,同时接入并呈现碳通量等实时数据,物候变化数据等多维度监测数据指标,通过粒子系统、大气系统等,结合实时数据指标,模拟和重现气体元素的含量变化,让数字站点自主地动起来。通过典型生态监测场景数字孪生应用,深圳站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新型汇聚,树立了智慧深圳生态环境应用的新标杆。接下来还会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语音等技术上继续挖掘和探索,让数字技术帮助实现更深层次的生态监测数字孪生交互,实现高效能管理,谱写新时代生态监测序曲,实现“智慧蝶变”,让城市更美好。
  • 十三项海洋行业标准发布 涉海洋仪器设备制造与检测
    2月22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培训大纲》《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海水淡化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等13项海洋行业标准已经发布,自今年6月1日起实施。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有关人员表示,上述13项海洋行业标准中,有3项为修订类,10项为制定类,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海洋仪器设备制造与检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极地考察、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  据悉,《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和《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和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河豚毒素的检测方法》为贝类、鱼类(不含其制品)中河豚毒素含量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检测方法 《绿潮预报和警报发布》有利于规范绿潮预警报等级划分和发布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适应了资料浮标技术发展和作业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海洋预警报能力 《表层漂流浮标》适应了产品技术发展水平 《基于同轴缆的水下远程实时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数据存储格式》有利于保障有关产品质量,提高海洋调查数据准确性 《海水淡化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有利于提升海水淡化水源的水质 《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能够适应当前产品要求和技术水平 《极地考察要素分类代码和图式图例》有利于规范极地考察数据成果的管理和使用 《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培训大纲》和《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选拔要求医学部分》能为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专业队伍建设与业务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上述13项海洋行业标准,是2009年至2016年期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立项,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起草,并按海洋行业标准制修订相关规定广泛征求意见,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及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审核、会签后发布的。
  • 第九届亚洲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会议(AsiaNANO 2018)- 中国青岛
    世界领先的原子力显微镜制造商帕克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18年10月18日到10月21日参加由国家纳米中心科学中心举办的第九届亚洲纳米会。第九届亚洲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会议”(英文名称:Asian Conference on Nanoscience & Nanotechnology。缩写:AsiaNANO 2018)将于2018年10月18-21日(18日报到)在青岛红树林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召开。AsiaNANO 2018是亚洲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大会系列会议中的第九届会议。 帕克公司的CEO兼创始人Sang-il, Park博士将作为大会报告人在10月19日上午十点四十五分进行关于“原子力显微镜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为主题的发言。park原子力显微镜致力于满足您的研究和行业应用需求,请加入我们并了解更多关于最新原子力显微镜解决方案的信息。大会日期: 2018年10月18日(周四)- 2018年10月21日(周日)地点: 中国青岛红树林国际会议中心帕克展位号: #5 关于第九届亚洲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会议 (AsiaNANO): AsiaNANO 2018是亚洲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大会系列会议中的第九届会议。该系列会议2002年在日本由刘忠范院士、Haiwon Lee教授、Masatsugu Shimomura教授发起,分别由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地区国家轮流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亚洲地区重要的纳米学术会议。会议聚焦于纳米化学与纳米材料领域的创新与挑战,尤其致力于促进亚洲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合作。历经六年等待,AsiaNANO 2018再次回到中国,本届会议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与中科院化学所共同承办,会议主席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张跃教授、中科院化学所李玉良院士担任。
  • 不畏浮云遮望眼— 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常州机载高光谱成像仪Nano-Hyperspec飞行”结果展示
    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天峋创新科技无人机公司于9月、10月分别在天津宝坻和江苏常州成功进行了两次机载高光谱成像仪飞行演示和技术讲座,同时邀请了美国Headwall公司Dr.Martin前来进行技术指导。Nano-Hyperspec超微型机载高光谱成像仪,推扫成像,光谱数据**可靠,集成度高,无需单独采控盒子,整体上机重量0.7Kg,形状方正规则,体积<8×8×12cm,视场**大可达50度,作业效率高;天峋天蝠四旋翼无人机,60分钟超长续航时间,针对Nano-Hyperspec定制了小巧稳定云台,二者**结合,单次飞行面积可达40公顷(0.4km2),满足大面积作业,机身小巧轻便、可折叠,方便携带,一键自主飞行,操作简单,对操作者要求低。推扫成像方式作为一种经典的成像方式,其特点在于每个像元都对应一条真实采集到的准确光谱数据,而非差值平均获取,并且由于光谱通道多,能给出更加丰富细致的光谱信息,更适用于精细分类、定量遥感等的应用。而对于高光谱遥感来说,光谱数据是其至关重要的信息,其准确性直接决定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度。推扫成像的图像数据效果一直为人所诟病,取决于减震及稳定云台和惯导GPS的精度。随着科技的发展,稳定云台已从响应速度慢的舵机云台发展到现在响应速度非常快且小巧的无刷电机云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图像效果问题,获取到的原始图像效果视觉上几乎无畸变,不需要校正;惯导GPS的发展同样飞速,不同精度且体积小巧的惯导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高精度惯导GPS通过PPK后处理亦可实现厘米级位置精度,后期图像拼接可通过高精度惯导实现更好的效果,拼接软件除了厂家自带的软件还可直接用ENVI的Mosiac功能实现全通道拼接。两次飞行数据结果如下:飞行高度:70米,惯导动态精度:0.1°正射校正和拼图结果:植被反射率:土壤反射率:植被辐射亮度:土壤辐射亮度:Google Earth贴图:拼图结果与Google Earth可**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航空机载高光谱成像技术由于其获取数据的灵活性以及高分辨率使其在生态环境、农作物和植被的精细分类、矿产勘查和土壤调查、城市地物甚至建筑材料的分类和识别方面都有更好的应用效果。目前我公司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已全面展开飞行服务工作,并与多个客户合作,参与了辽河水质监测、上海水库水质监测、玉米不同播种期长势监测、红树林树种鉴别、土壤水分含量监测、松材线虫病虫害监测等多个应用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将一如既往的秉承脚踏实地,诚信务实的原则,不断为高光谱遥感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 “POPs论坛2017”精彩分会报告集锦
    p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7年5月17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7暨第十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学术研讨会”(简称“POPs论坛2017”)在武汉市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消除POPs,推进国家化学品安全”。此次论坛共设9个分会场,仪器信息网整理了部分分会报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11a343d2-712d-4549-9c78-e84995c55b0c.jpg" title="戴家银.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戴家银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报告题目:全氟化合物替代品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研究新进展/span/pp  戴家银研究员首先简要介绍了全氟化合物替代品的种类结构、理化性质及应用情况 然后主要介绍了全氟化合物替代品(如HFPO-DA及HFPO-TA)在环境介质、野生生物以及人体中的浓度分布和环境行为,另外详细介绍了全氟化合物PFASs的肝靶向性及其作用模式 最后戴家银研究员对全氟化合物替代品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总结和展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12d4a084-4bdb-48af-b4ae-80870eb7e7eb.jpg" title="叶锦韶.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暨南大学叶锦韶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报告题目:Pollutant degradation and recognition, and metabolic network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span/pp  叶锦韶教授首先介绍了基因组学在化合物毒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在毒理研究中的作用。接着,叶教授详细介绍了包括红霉素、双酚A、三氯生、四环素、三苯基锡等多种污染物在基因水平下的代谢途径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研究蛋白质和目标化合物之间相互反应的方法,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变性蛋白对目标化合物的识别过程及机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387d78b2-0e3f-405a-a573-6cdd224f7fd0.jpg" title="胡献刚.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南开大学胡献刚副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题目: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与多环芳烃联合毒性研究/span/pp  胡献刚副教授在报告中提到现阶段对氧化石墨烯的生物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接生物效应,然而真实环境是一个包含多种污染物复杂的体系,因此研究氧化石墨烯的间接生物效应即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至关重要。胡献刚副教授通过研究氧化石墨烯对水稻根系吸收多环芳烃(PAHs)的影响入手,进而探讨了氧化石墨烯对PAHs 的水稻毒性影响,这一研究对食品安全意义重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49a6ed69-c058-4499-bac4-11a2d02b1527.jpg" title="朱文涛.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中国农业大学朱文涛副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报告题目:工业氯丹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体内的代谢及其潜在的致肥胖作用/span/pp  朱文涛副教授在报告中提到鉴于手性农药不同对映体在毒性等方面的差异性,因此研究不同对映体在高脂饲料影响下的选择性富集对于研究其诱导的肥胖等相关病症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朱老师详细探讨了代谢组学研究氯丹对于高脂饲料影响的代谢轮廓的扰动作用,并进行了肝脏代谢组学和血清色氨酸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高脂饲料会影响氯丹的选择性代谢和富集,另一方面氯丹又会加剧高脂饲料所引起的代谢轮廓的扰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1c437ef4-10d5-4a0a-8705-853b7dbf0bfb.jpg" title="李东浩.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延边大学 李东浩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报告题目:SPE/GP-MSE样品前处理技术及评价树叶间PAHs浓度水平的主要叶参数指标/span/pp  树叶是很好的被动采样器,但是由于其磷脂含量高,因此在分析其有机污染物含量时难度较高。李东浩教授讲解其团队改造的SPE结合GP-MSE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树叶分析中的净化效果。最后,李老师介绍了其团队在长白山区域采样分析的不同树叶中多环芳烃的分析结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3bc6d4be-e02a-412b-9968-7269163c0d24.jpg" title="罗阳.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罗阳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报告题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现状及管理难点/span/pp  罗阳教授研究了POPs相关的文献,提出:POPs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专家和学者在POPs研究中起步虽晚,但发文量取得了不少成就 中国的POPs研究整体水平还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文献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多氯联苯、二噁英、滴滴涕和六氯代苯等POPs的研究热度较高 生态环境科学、毒理学、公共环境健康等研究方向更加广泛的吸引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罗教授还提出了我国POPs管理的难点和加强管理的建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68480fea-6748-41e8-93a4-df101e186a00.jpg" title="孙毓鑫.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孙毓鑫副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报告题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生物富集/span/pp  孙毓鑫副研究员对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PBDEs、PCBs和DDTs等多种POPs在沉积物中检测出 深圳红树林沉积物含有较高的HFRs和PCBs,与其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高有关 广州含有较高的DDTs,与靠近虎门渡口有关。珠江口红树林沉积物中POPs组成以仍在大量使用的HFRs为主,暗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程度较高。红树林沉积柱中PBDEs、DPDPE、BTBPE和DP都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处于高营养级的海鳗含有较高浓度的POPs。/p
  • “十二五”滨海湿地工程启动 拟建立滨海监测网络
    日前&ldquo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lsquo 十二五&rsquo 实施规划》海洋实施工作会议&rdquo 在大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全国11个沿海省、计划单列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ldquo 十二五&rdquo 全国滨海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相关工作对切实加强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lsquo 十二五&rsquo 实施规划》中确定将建立国家湿地中心及滨海湿地监测网络体系。  相关阅读  我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位于全球候鸟迁徙的东亚&mdash 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重要的鱼类洄游廊道,同时还是我国经济活动最强、受人类干扰和威胁最大的区域。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lsquo 十二五&rsquo 实施规划》确定了包括滨海湿地区在内的8个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区域,以及湿地保护体系、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可持续利用和能力建设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明确规划期内,将选取我国最为典型的黄河三角洲,辽河三角洲,长江口,闽江口湿地以及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红树林集中分布区,共5个区域开展面积达28130公顷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工程。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面积20630公顷,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面积6300公顷,外来入侵物种防治面积1200公顷。
  • 2021 伍丰与您 继续同行
    The Part One 伍丰仪器 年末会议 - 广西 北海站在岁末,我们回顾过往 2020,有诸多艰辛和努力;站在岁首,我们期盼未来2021,有更多期许与梦想。伍丰2020年度年末会议在广西.北海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如期举行。因为疫情的出行限制,我们北京和石家庄的同事们虽然无法前来,但通过云会议全程共同参与。 在被疫情裹挟的2020年,伍丰不仅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还实现了销售额8%的增长!可喜可贺~~伍丰的销售明星们分享了各自的成功案例和触及的困难问题,在热烈讨论中彼此学习、携手进步。马总工代表研发团队向大家介绍了2021年的新产品规划,随着更多先进技术、领先理念的传达,大家跃跃欲试,信心十足。 市场部也汇报了正在展开和即将推行的一系列的市场计划和全新项目,全方位着力推动“伍丰仪器”品牌的影响力。The Part Two团建 - 红树林、银滩、涠洲岛、老街南方有海,或青或绿,或是浸润缠绵的细沙。海风有记忆,吹蓝了天空与海水,斑驳了建筑与岁月。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科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 面对新发展阶段,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顶层设计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二、准确把握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体系布局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中央和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实施业务化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估、预警,逐步掌握全国海洋生态家底,分析评估受损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生态问题与潜在风险,提出保护措施建议,实现“三清楚”,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清楚。 (二)体系布局。 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重点关注区的业务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近岸海域,重点聚焦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灾害高风险区等,优先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在管辖海域,对主要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实现全覆盖式大面监测。拓展极地、深海生态监测,积极参与公海保护有关工作。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自然资源部极地办和大洋办分别承担极地和深海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三、明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主要任务 (一)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和基线调查,掌握近海生态类型、保护目标的分布和基本特征。针对重要生态类型细化掌握数量、质量、受损情况和保护利用状况,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 构建海洋生态分类分区框架。建立海洋生态分类标准体系,基于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特征,统一划定国家级海洋生态分区,为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框架。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重点聚焦近岸海域,进一步细分各生态分区内的小尺度生态类型,构建精细化的区域海洋生态图。 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 实施典型生态系统基线调查。建立典型生态系统定期调查制度,掌握类型、分布、重要生物类群、生境和相关保护利用活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实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的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工作。 (二)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对完成基线调查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探索建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发布预警产品,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海区局针对涉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预警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围绕当地生态保护需求,做好辖区内的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 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监测。选取代表性区域建设生态监测站,针对生态受损问题和潜在风险,遴选关键物种、关键生境指标、关键威胁要素实施动态跟踪监测。 发布典型生态系统预警。依据面临威胁的严重与迫切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索建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等级,制订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指南,制作发布预警产品。 (三)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监测工作,各海区局承担近岸海域以外和跨区域生态灾害应急监测。 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及时更新赤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高风险区立体监测,掌握赤潮暴发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提高预警准确率。加强浒苔绿潮监测与防控效果评估,全过程跟踪浒苔附着生长、漂浮、聚集、暴发情况。针对水母、毛虾等局地性生物暴发,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视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开展黄东海马尾藻暴发长期监测评估。 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依托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掌握我国海洋缺氧和酸化分布情况,在重点区域布设长期固定监测站点,开展趋势跟踪和影响评估,探索形成预警能力。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 (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系统分析区域海洋生态保护需求,建立分工协调机制。对核电、油气等重大用海项目,明确用海企业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做好监管。各海区局牵头构建区域协同监测网络,对区域生态状况开展专题评价,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五)实施极地深海生态监测。极地办组织开展南北极生态分类分区,在南大洋、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科考站周边区域,开展基础环境、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动物等要素长期监测,加强评估和预警。大洋办组织在国际海底区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自然变化规律监测。在公海保护重点关注区,聚焦关键生境、脆弱冷水珊瑚、保护物种、洄游通道等,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在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开展大洋真光层、弱光层和深海碳循环关键要素监测。 (六)强化监测评价预警成果产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状况评价,定期发布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根据管理需求发布专题评价产品,对重大生态问题风险发布预警,拓展预警产品发布渠道。各类监测数据成果逐级汇交、集成至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海洋生态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服务,支撑监管督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相关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 (七)严格质量管理。坚持监测质量是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生命线,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分级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修订生态分类分区、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预警等级、生态监测站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规范。 (八)加强能力建设。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设计、分级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四、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保障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然资源部负责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和整体协调。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要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辖区各项任务组织实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加强关键环节监督。 (二)建立多元投入渠道。按照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纳入各级财政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强化生态预警监测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级业务中心,发展海区级业务中心,强化基层台站建设,健全完善地方各级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健全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学科业务带头人培养。 (四)强化开放共享。联合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生态监测伙伴关系,开展监测协作和成果共享,鼓励支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积极开展生态预警监测领域国际合作,加强交流借鉴,输出我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动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 国内首支“蓝色基金”垂青海洋仪器装备
    4月13日中午,青岛市政府和国开金融有限公司签订《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基金投资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国内首支蓝色经济概念的投资基金在青岛正式成立。据透露,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一期规模30亿。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基金的成立,为大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建设蓝色经济区,需要大批资金支持,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基金的成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基金是国内首支蓝色经济概念的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一期目标规模30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包括青岛市的国有投资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社会资金。基金立足青岛、面向山东半岛区域,同等条件下优先投资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相关项目,主要是对拟上市企业及蓝色经济、高端产业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等。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根据《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发展纲要》,青岛市初步筛选了200余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000亿元,近期重点推进船用柴油机及研发基地、海洋船舶及游艇制造、海洋仪器装备、水下焊接技术、海洋防腐材料等产业化项目 推进红树林会展休闲度假、海上嘉年华、小麦岛综合改造、国际游艇俱乐部、董家口港40万吨矿石码头等服务项目。
  • 广东“双碳”达标先锋生态峰会在穗举办
    峰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4月12日,第二届广东“双碳”达标先锋生态峰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办。本次峰会以“聚力绿美广东共做碳路先锋”为主题,围绕如何推动绿美广东“六大行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问题建言献策,“碳”寻绿美广东高质量发展新解法。会上,广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介绍了广东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情况。目前,广东全省林地面积1.62亿亩,森林覆盖率53.03%,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已建成14个国家森林城市、1361个自然保护地,全省自然保护地数量、红树林地面积、林业产业总值均居全国第一。陈俊光指出,广东要通过高质量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储碳作用,增强“双碳”服务功能,完善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加大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储备力度,探索提高林业碳汇在广东碳交易抵消总量中的比例,加快节能降碳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等,引领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引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在《发展经济、能源植物,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主题演讲中表示,实施“双碳”战略有助于经济发展、有助于生态建设、有助于社会进步,其中发展经济、能源植物是理性实施“双碳”战略的重要路径。峰会现场,涵盖汽车、日化、家电家居、食品、金融机构等领域的企业代表上台,共同发布《企业共建绿美广东行动宣言》,携手践行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此外,活动当天还开展了主题为“绿美新广东‘碳’寻新能量”的圆桌会议,专家学者、企业大咖、碳交易所代表等围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绿色金融创新等话题,多维度碰撞观点、建言献策。
  • 广东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8—2020 年)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函/pp  沿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广东海事局:/pp  为深入贯彻落实《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和《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8年7月6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广东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8—2020 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7290cdde-356a-429a-a123-8095d3824413.jpg" title="2018072412133744.jpg" alt="2018072412133744.jpg"//pp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实施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整治,加强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切实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广东,按照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办公厅(室)印发的《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和《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pp  本实施方案的基准年为 2015 年,目标年为 2020 年。实施范围涵盖广东省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共 14 个市。/pp  基本原则:质量导向,保护优先。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为导向,各项任务措施紧密结合改善环境质量需要,确保水质“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以近岸海域水质改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pp  陆海统筹,区域联动。按照“从山顶到海洋”“海陆一盘棋”的理念,统筹陆域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优先构建陆海生态安全格局,重点强化陆海生态系统保护,统筹推进陆海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推动生态保护区域联动,增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协同性。/pp  河海兼顾,部门协调。统筹入海河流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入海河流污染整治与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紧密衔接。按照“职能互补、资源整合、信息联通、数据共享、提升效能”的原则,加强各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pp  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对水质良好的海域加以保护,对水质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或不达标的海域实施综合整治。针对各海域环境问题的特点,合理设计防治方案,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提升污染源排放控制和入海河流水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pp  工作目标:全省近岸海域水质稳中趋好,2020 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大于等于 85%(以海洋、环保部门 242 个国控水质监测点位计算),入海河流水质与 2015 年相比有所改善并消除水质劣于 V 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水体。2020 年年底前,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 35%,海洋生态红线面积占管辖海域总面积比例保持不低于 28.07%,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不少于 8000平方公里,红树林面积不少于 198 平方公里。/pp  一、促进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pp  (一)调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建设海洋强省等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实施科技引领,加快推动沿海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发展转型。推进珠三角创新发展一体化,加快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以广州、深圳为“双引擎”,珠三角其他地级以上市各具优势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1+7”建设格局。打造粤东、粤西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极,推动粤东、粤西沿海地区加快创新发展转型。/pp  推动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皮革、电镀等高耗水行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和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沿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海水养殖业空间布局。加强工业企业园区化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施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pp  (二)提高涉海项目环境准入门槛。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产业在沿海地区布局,依法淘汰沿海地区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或超过总量控制要求的产能。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从产业结构、布局、规模、区域环境承载力、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严格项目审批。强化企业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削减,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超过水质目标要求、封闭性较强的海域,实行新(改、扩)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量置换。严格控制围填海、占用自然岸线和河口滩涂围垦、圈围的建设项目,加强近岸海域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落实围填海、自然岸线、滩涂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pp  二、控制陆源污染排放/pp  (三)开展入海河流综合整治。明确入海河流整治目标和工作重点,编制入海河流水体达标方案。2017 年全省已调查登记 82条入海河流,2018 年 7 月底前,对其中 15 条未开展常规监测的入海河流设置入海断面并开展水质监测,根据水环境功能要求,确定水质管理目标。2018 年 10 月底前,沿海各地级以上市要对本行政区域内水质现状劣于 V 类(地表水水质标准)以及水质不达标的入海河流编制《入海河流水体达标方案》,并在达标方案中明确水质目标、达标年限和阶段性污染负荷削减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工程清单,实现“一河一策”精准治污。/pp  组织开展入海河流综合整治。按照达标方案深入开展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从控源减污、内源治理、水量调控等方面,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和管理措施。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入海河流水质逐步改善。至 2020年,沿海各地级以上市逐年对编制达标方案的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治理成效、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行、环境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投融资模式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年度工作报告,于每年12月31日前报省环境保护厅。/pp  (四)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设置入海排污口,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滨海类型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滨风景游览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重要渔业水域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新建排污口。设置向海域排放废水设施的,应当合理利用海水自净能力,合理选择排污口位置,采用暗沟或者管道方式排放的,出水管口位置应当在低潮线以下。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地级以上市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鼓励各地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海底工程设施情况,实行达标污水离岸排放,利用深远海扩散条件减轻近岸海域环境压力。/pp  沿海各地级以上市要在省环境保护厅、海洋与渔业厅和原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2017 年入海污染源排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非法和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的清查力度,发现一个清理一个,并建立健全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pp  (五)推进重点海域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水质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或水质下降的珠江口、深圳湾、大亚湾、北部湾、广澳湾、汕头港、广海湾、镇海湾、水东湾、湛江港、雷州湾等河口、海湾,2018 年组织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年度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整治措施以及工程清单。跨地级以上市的河口、海湾由省统筹编制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其他的河口、海湾由所在地级以上市编制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pp  strong实施重点海域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strong认真落实《国家海洋局关于率先在渤海等重点海域建立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意见》,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改善水质为目的,全面推进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2018 年,开展大亚湾海域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水利(水务)等部门共同协作,开展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试点,建立实施总量控制制度,使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制度与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制度合理衔接。2019 年,沿海各地级以上市全面启动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建设。2020 年,沿海各地级以上市全面建立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pp  (六)加强沿海地区污染物排放控制。科学确定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沿海各地级以上市要根据近岸海域水质改善需求,结合水域纳污能力,围绕无机氮等首要污染物,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按照《广东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计划》要求,围绕环境保护目标,将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改善和各类污染物控制要求分解落实到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在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超标的区域,探索建立以环境质量目标为约束条件的排污许可制。/pp  严控工业固定污染源排放。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管理要求,加强排污许可证实施监管,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达到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许可排放量削减要求 对建设项目实施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工业企业应向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备案污水治理措施情况,并定期提交许可证执行报告,包括治污设施建设与运行情况、排污口设置,以及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排放量等。/pp  加强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加强沿海各地级以上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利用现有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具备脱氮除磷工艺,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pp  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氮磷去除能力。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加快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落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敏感区域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作的通知》。2018年 7 月底前,沿海各地级以上市编制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达标(出水达到一级 A 标准)情况报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2018 年年底前,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内(指沿海各地级以上市全部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全面达到一级 A 标准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较严值。新建、改建和扩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要全面执行一级 A 标准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较严值。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降低污水管网渗漏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下游采取湿地净化工程等措施,进一步削减污染物入河、入海量。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达标尾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排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负荷。/pp  加强畜禽养殖与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根据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参照《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进一步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同时逐步优化禁养区。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通过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方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于小型分散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农业种植等面源,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建设分散型污水处理、生态拦截沟、湿地净化等工程措施,以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等途径,减少污染物排放 畜禽散养密集区所在乡镇政府应当组织对畜禽粪便污水进行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在具备条件的河口区域开展湿地建设,减少面源污染物入海量。/pp  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在 2017 年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监控评估水源地、农产品种植区及水产品集中养殖区风险,实施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pp  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控与考核。沿海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部门要将总氮纳入地表水水质例行监测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在监督性监测过程中将总氮作为必测指标,确保有效掌握固定污染源总氮排放状况。相关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开展自行监测,保障数据合法有效并及时向社会公开。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国家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安装总氮、总磷自动在线监控装置,鼓励其他排污单位安装总氮、总磷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制定或完善相关考核办法,在入海河流现有水质目标基础上,增加入海河流总氮水质目标,并根据入海河流浓度下降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制定本地区工业固定污染源许可排放量年度削减计划,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中予以明确。省和沿海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部门将总氮纳入河流水质目标考核,并向社会公开。对于排放控制效果好、水质改善明显的地区,优先支持该地区污染物减排工程项目纳入国家和省水污染防治项目库。对于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排放控制目标完成情况较差的地区,省各相关部门应通过区域限批、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并指导相关地级以上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pp  (七)加强入海垃圾污染管控。全面落实《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预防与打击违法处理垃圾行为长效机制的意见》,生活垃圾、建筑渣土等陆源固体废弃物主管部门要加大源头监管力度,规范堆存、转运、处理的跟踪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沿海各地级以上市要严厉打击海漂垃圾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海洋垃圾污染调查工作,逐步建立海洋垃圾回收资源化示范点,推动海洋垃圾宣传、清理和海滩清扫活动,建立健全防治违法运输、倾倒垃圾污染海洋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处置违法倾倒的垃圾。/pp  三、加强海上污染源控制/pp  (八)加强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认真贯彻交通运输部《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 年)》《广东省绿色港口行动计划(2014—2020 年)》,持续推进船舶结构调整,加快落实沿海各地级以上市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强化区域内环境保护与港航发展相关规划方案的衔接,制定并落实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加大船舶防污染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强船舶污染物的岸上监管。加强船舶修造厂和码头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工作,不断增强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能力。沿海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统筹协调交通运输、海事、环境保护、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经济和信息化、城市建设管理等部门,全面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沿海港口、码头、装卸站、船舶修造厂要配套废油等危险废物规范化贮存设施,具备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接收、处理能力,并做好与市政公共处理设施的衔接,实现船舶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及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或按规定处置。2020 年年底前,按照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完成现有船舶的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限期予以淘汰。/pp  (九)加强海水养殖污染防控。2018 年年底前,沿海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分别编制发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以环境承载力和养殖容量为基础,依法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 完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鼓励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近海养殖网箱环境保护改造,严格控制近海养殖密度,鼓励开展海洋离岸养殖和集约化养殖,配套制定生态养殖环境管理相关规定及排放标准,加强养殖废水排放监控、禁止养殖废水直接排放 支持推广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组织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加强养殖投入品管理,落实原农业部《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方案(2015—2019 年)》,加强水产养殖环节用药的监督抽查。/pp  四、保护海洋生态/pp  (十)严守海洋生态红线。认真落实《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严格按照海洋生态红线管控要求,构建海洋生态红线管控体系。沿海各地级以上市的海洋资源开发建设活动应严守生态红线,非法占用生态红线范围的建设项目应限期退出。按照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原则,开展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制定分区分类管控措施,严格限制海洋开发活动,对生态脆弱和敏感区域、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施海洋工程区域限批。到 2020 年,海洋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保持不低于 28.07%。/pp  (十一)严格控制围填海等开发建设活动。认真落实《围填海管控办法》《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执行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加强围填海管理和监督。重点海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及预留区、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区域、重要砂质岸线及沙源保护海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海域禁止实施围填海,生态脆弱敏感区、自净能力差的海域严格限制围填海。所有围填海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位于入海河口的滩涂围垦、圈围项目还需符合河口滩涂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围填海行为,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原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广东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规定,加强对近岸海域湿地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管。/pp  (十二)加大自然岸线保护力度。严格落实《广东省海岸带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严格控制各种占用大陆和海岛自然岸线的建设活动,保护自然生境和自然岸线。限制开发岸线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主,控制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围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项目,对已经批准的填海项目要按照国家要求开展海岸线自然化、绿植化、生态化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港口规划、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河口规划等涉及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相关规划,应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的管理要求。建立自然岸线占补平衡制度,恢复岸线的自然和生态功能,探索建立先补后占机制。到 2020 年,全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 400 公里。强化海岸线动态监测,将海岸线利用动态监测作为海域动态监测的一项重点内容,对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海洋休闲娱乐区、海滨风景名胜区、沙滩浴场、海洋公园等公共利用区域内的岸线,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公益用途,保障公众亲海空间。/pp  (十三)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重要渔业水域。加大对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河口、滨海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重要渔业水域的保护力度,健全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网络体系,因地制宜采取红树林栽种、珊瑚、海草人工移植、渔业增殖放流、建设人工鱼礁等保护与修复措施,切实保护水深 20 米以内海域重要海洋生物繁育场,逐步恢复重要近岸海域的生态功能。/pp  推动新建一批红树林湿地公园,加强全省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重点在柘林湾、唐家湾、考洲洋、川山群岛周边海域、海陵岛和流沙湾等海草场主要分布海域进行海草种植修复。依托国家优先支持政策,重点建设湛江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和南澎列岛国际重要湿地。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水域的保护 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内不得新建入海排污口,已建的排污口应限期治理或搬迁。/pp  (十四)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全省已有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基础能力建设,形成类型较为齐全、布局相对合理、功能趋于完善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编目。2020年年底前,完成已建海洋保护区的勘界工作,健全保护区界址界标体系建设,实现保护区信息一体化管理。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定期开展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卫星遥感监测。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和分布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海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措施研究。/pp  (十五)推进海洋生态整治修复。根据《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围绕滨海湿地、岸滩、海湾、海岛、河口、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大海洋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力度,重点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构筑坚实的沿海生态屏障。到 2020年,企望湾、海门湾、碣石湾、品清湖、大鹏湾、镇海湾、海陵湾、雷州湾和安铺港等 9 个海湾得到整治修复,完成 10 个生态海岛保护修复工程,恢复滨海湿地面积不少于 1000 公顷,修复近岸受损海域。/pp  五、防范近岸海域环境风险/pp  (十六)加强沿海工业企业环境风险防控。加强沿海工业开发区和沿海石化、化工、冶炼、石油开采及储运等行业企业的环境执法检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沿海各地级以上市定期开展入海污染源溢油风险与化学品污染环境风险评估,提出以石化、化工企业等入海污染源为重点的环境风险源管控清单,实现沿海陆域环境风险源分级管理。提升船舶与港口码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沿海地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在沿海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完善陆域环境风险源和海上溢油及危险化学品泄漏对近岸海域影响的相关内容和风险防控措施,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发展应急机动观测,提升海洋应急观测能力。探索建立健全沿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pp  (十七)防范海上溢油及危化学品泄漏风险。开展海上溢油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环境风险评估。以珠江口、大亚湾为重点,开展海上溢油及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近岸海域风险评估,加强环境监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防范溢油等污染事故发生。按照“统一管理、合理布局、集中配置”的原则,配置应急物资库,建设应急物资统计、监测、调用综合信息平台。/pp  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持续改善/pp  (十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安全格局。以维护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基础,以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红线管控作为刚性约束,结合实施《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广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协同港澳共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安全格局,打造蓝色海湾保护屏障,积极推动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营造海陆生态缓冲区,开展“美丽海湾”“美丽海岸”“美丽海岛”等污染整治和生态修复行动,共同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维护良好的近海生物多样性优势,持续优化湾区生态布局。协同港澳共同建立健全清理防治协调机制,推动海漂垃圾源头治理及监测 研究建立湾区近岸海域重大污染事件通报和区域潜在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及应急响应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pp  (十九)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结合沿海各地级以上市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协同港澳争取突破行政区限制,在海域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推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合理规划布局入海排污口,对水环境容量不足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大力减少陆源污染物排放,通过综合整治努力实现海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pp  七、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pp  (二十)落实各方责任,强化监督管理。沿海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负总责,要将本实施方案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确定各项任务的年度工作目标,做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本方案的衔接,确保完成各项任务。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纳入省水污染防治考核中,强化考核结果的作用。/pp  (二十一)发挥市场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市场化运营,逐步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健全投资回报机制,以合作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权益融合为目标,规范合理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合理利用财政资金,通过财政投资、优惠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支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和项目。/pp  加大对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相关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共性、关键、前瞻技术研发,加强陆海统筹污染控制、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近海资源环境承载力、沿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开展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包括氮、磷)容量总量控制、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典型生态功能区退化机理与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我省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等领域研究工作,为我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科技成果共享和转化,推广成熟先进的污染治理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等适用技术。/pp  八、加强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pp  (二十二)推动各部门信息共享。在海洋、环境保护、水利、交通、海事等涉海部门间建立长效数据共享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数据共享平台,将陆源入海排污数据、入海河流断面监测数据、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海洋经济调查数据等重要数据信息统筹共享。在统一协调的总体框架下,逐步实现陆域和海域环境监测指标、监测方法、评价标准等的有效衔接。/pp  (二十三)加强公众参与。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按照相关规定公开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海岸带开发利用等信息,组织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按规定公开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重点排污单位要依法及时准确地在当地主流媒体上公开污染物排放、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公开听证、网络征集等形式,充分了解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健全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及时办理公众举报投诉的近岸海域环境问题。/pp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p
  • 祝贺2022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圆满成功!
    2022年5月26日,2022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及业务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直播间访问次数达3000余次。5月26日9:00会议开始,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为会议致开幕辞,欢迎前来参会的各位老师,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在上午的报告中,中国农业大学马韫韬 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丁艳玲 副教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赵妮 应用工程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朱湘宁 经理分别介绍了关于无人机多源传感器在育种材料表型研究中的应用、花生正反面光谱差异影响的叶绿素含量估算研究、地物与成像光谱仪最新应用介绍、基利其器,善其事—光谱设备改进等方面的研究。在下午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张文娟 正高级工程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郑宁 应用科学家、深圳大学王俊杰 助理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赵玉金 副研究员、西安科技大学郭斌 副教授、中山大学徐晨阳 助理教授分别就高光谱遥感成像定量化建模、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化站点与数据管理、高光谱遥感在红树林生态的应用、生物多样性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及其生态应用、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遥感数据在土壤属性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本次交流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各位老师通过共享屏幕、语音及文字对话等方式,快速进行问题答疑。培训过程中大家专心听讲,面对其中的难点,积极参与线上交流,学习氛围良好,互动热烈。
  • 会议邀请 I 瀚辰光翼邀您参加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的系列讲话精神,整合国内外种业科学家资源,搭建国际化的种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累计邀请了56位国内外种业相关院士出席,其中院士报告和交流共计39场,校、院长主旨报告40余场另有200多位涉农大学及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主要领导到会。在近3000位政府领导、中外种业科学家、专家学者、企业领袖、行业精英的共同参与下,“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已成为业内极具影响力的科技与产业交流盛会。本届大会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种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重点突出国际化元素,促进世界种业前沿科技交流,激发我国种业科技发展创新活力,推进种业振兴。本次会议规模预计2500人,其中中外院士超过30位,国际嘉宾报告比例力争达到40%。现诚挚邀请各级政府领导、中外种业科学家、企业领袖、行业精英与来自近30个国家的种业科学家汇聚三亚,共商种业科技与发展大计。瀚辰光翼参加此次大会并设立展位,诚邀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交流指导!大会时间:2024年01月04日-01月06日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三亚市人民政府(拟)、中国作物学会协办单位:“一带一路”国际种业产业合作创新院、“科创中国”种业科技服务团承办单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海南世信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海南英特斯克尔国际种业科创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分会大会地点:海南三亚天涯海角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
  • 探秘逆境植物实验室
    这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它的四周由玻璃制成,看起来好像是一间巨大的温室,里面摆放着各色植物,有的植物因为长期未浇水,已经变得枯萎,有的植物则被特意种植在盐碱土壤中,还有的植物则被放置在具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它们所有的生长繁殖都被记录下来,进行科学研究。  这就是逆境植物实验室,用来观察植物的抗逆性,并且进行各种转基因实验。近日,记者来到了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山东省逆境植物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探访。  狗尾巴草  进入温室  在山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楼前的空地上,记者见到了已经建成一年之久的“山东省逆境植物重点实验室”,据生命科学学院正在读博士的侯蕾同学介绍,这只是逆境植物实验室的一部分而已。  记者走进这间实验室发现,里面摆满了各种植物,有的植物因为缺水,叶梢已经开始发黄枯萎,还有的培养皿中带有一些白色的结晶颗粒。  “这些都是实验室要用的植物,”侯蕾向记者解释说,为了研究植物的抗逆性,实验室会专门针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模拟生态繁殖。比如说有的植物会种植在富含盐碱的土壤中,有的植物则要种植在干旱的土壤中。更让记者惊讶的是,在温室的一角,记者居然发现了大量的狗尾巴草,而它们则是实验室进行抗逆实验的一部分。“我们给予这些狗尾巴草各种恶劣的环境,观察它们对恶劣的环境所产生的应变反应。”  除了进行模拟自然条件下恶劣的生长环境外,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跟教授们还在进行着各种尝试,比如通过各种特殊的灯光模拟紫外线对植物进行光照,考察植物的反应 或者是可以降低或提升温度,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等等。“事实上所谓的逆境实验室,就是给植物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逼迫促使它们在生长中对这些环境产生应对能力。”侯蕾告诉记者说,对于植物来说,当它们遭遇到严酷的逆境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变:“不可能每一株植物都会产生基因的突变,但是总会有一小部分的植物能够适应突变的环境,生存下去。”如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为的促进植物进行进化。  未来用海水种植水稻?  那么逆境植物实验室将为科学家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山师大的博士生导师张慧所描述的场景里窥得一二。  “我们都知道现在地球的淡水资源在减少,那么将来淡水不够用了怎么办?我们可以用海水来灌溉农田。”张慧向记者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未来的数年间,我国沿海各省将会在海边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蔚蓝色的海水被引入内陆地区,经过河道或者专用的管道,然后送到水稻田中进行大面积的灌溉。  这些生活在蔚蓝色海水中的水稻,像普通的水稻一样生长,发芽,最后结果,然后被收割机收割,最终送上我们的餐桌 而困扰我们的干旱和沙漠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一株株特殊的植物开始在干旱的沙漠中快速生长,原本漫天的黄沙变成了绿洲 原本惧怕低温的农作物开始在北方不断的生长发育,威胁到我们身体的重金属污染也因为一些特殊植物的出现而被分解消化。  “这么说可能大家觉得是在痴人说梦,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研究植物抗逆性的专家来说,这个梦想已经距离现实越来越近了。”张慧肯定的告诉记者说。  喝盐水长大的满天星  张慧为何会如此确信海水种植水稻不是梦想呢?记者在逆境植物实验室中找到了答案。  在实验室的温室中,一种特殊的植物被大量培育,其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经过仔细观察记者发现,这些植物的表面都有着层层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的东西就是土壤中的盐分。”张慧告诉记者说,这种植物叫做补血草(即俗称的满天星)。与其他植物不同,补血草本身具有一种分泌盐分的能力,“这就好比我们人类,剧烈运动时,我们的汗腺会排出大量的汗水,补血草本身也具有这种类似汗腺的东西。”当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用含盐量高的水去灌溉补血草时,它们会把盐分通过根茎吸收,然后通过叶子表面的“汗腺”把其中的盐分排出体外,从而得以继续生存。  如今,张慧正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培育大量的补血草,然后在显微镜下将补血草叶面的“汗腺”分离出来进行观察,“为什么补血草会有这种汗腺,而其他植物没有呢?我们可以通过DNA的对比,发现其汗腺出现的原因,然后尝试着去把这种DNA镶嵌到水稻中去,让水稻也具有排泄盐分的能力。”  张慧告诉记者说,世界上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类似的问题,“大家都在尝试着使用海水去灌溉植物,因为在未来淡水资源会越来越珍贵,所以如何利用海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在不同的环境下,植物会表现出各种抗逆性,比如说抗旱、抗盐碱、抗低温或者抗高温等等,这些都是植物的抗逆性。”张慧告诉记者说,我国一直很重视农业发展,因此在研究植物的抗逆性上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希望我们通过植物的逆境实验,能够培育出抗旱、抗盐碱、抗低温或者是抗高温之类的植物,来改变生态环境,加大农业的发展力度。”  可以分解重金属的植物  “除了可以培育出抗旱、抗盐碱、抗低温高温的植物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植物的抗逆性来分解重金属污染。”张慧告诉记者说,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比如说蔬菜,前一段时间就有新闻报道说某些地方的蔬菜重金属污染超标,但是某些植物对于重金属有分解作用。”张慧告诉记者说,在一些富含重金属的矿山附近,往往会生长着一些植物,这些植物对于重金属污染已经有了分解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矿山或使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培育一些植物,然后观察它们对重金属的抗逆性,根据它们的变化来选择出可以分解重金属的物种进行研究,然后培育出可以分解重金属或者是抵抗重金属的植物。”  名词解释  植物抗逆性  到底咋回事?  “任何一种植物,都具有抗逆性。”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慧告诉记者说,所谓的植物抗逆性,是指植物所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举个简单的例子,仙人掌可以在极度缺水的沙漠中存活,海南的红树林可以长期生活在海水中等等,这都是植物所具备的抗逆性。”  张慧告诉记者说,在遥远的远古时期有很多的植物,当地壳因为运动而发生改变时,这些植物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有的时候因为大陆的抬升,造成了气候的湿润和温度的降低,有时候地面的凹陷,导致了河水海水的倒灌,在环境的剧烈变化下,大批的植物因为无法适应突变的环境而死去,但是也有少数植物,虽然其生理活动遭到了重创,但是却顽强的活了下来。  周围生存环境的剧变依然在延续,这些顽强生存下来的植物开始逐渐的适应这些环境,于是它们继续开始繁殖,其体内的基因也开始逐渐变化,最后直至完全适应了现有的生存环境。“一些植物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抵抗各种胁迫因子,这就是植物的抗逆性。”张慧告诉记者说,正是因为植物具有这种抗逆性,才能够不断的适应环境,经过数千万年的不断进化,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植物。  “当然,正因为植物具有抗逆性,它们的其他方面就会减弱,比如说仙人掌,虽然耐旱耐高温,但是生长缓慢。”从事植物抗逆性基因研究多年的张慧不由得感慨造物主的神奇:“这就好像人一样,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同时,另一方面可能就会弱化,所以说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全能型人才就是这个原因。”
  • 新污染物治理热浪来袭,相关检测技术及应用现状如何?
    目前,新污染物通常分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素(EDCs)、全氟化合物、抗生素、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微塑料、溴代阻燃剂、氯化正构烷烃、新多氯联苯、壬基酚、全氟辛酸其盐类及其相关化合物(PFOA类)、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类)等多种化合物。随着我国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新污染物引发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污染物不同于常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其治理难度超过常规污染物。我国的新污染物治理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新污染物监测主要以局部区域的研究性检测为主。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在2025年年底前,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因此,开展环境监测、掌握新污染物的环境暴露水平,完善化学物质测试与检测方法,构建化学物质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标准体系,是新污染物风险管控和治理的首要步骤。为了促进新污染物检测技术交流,加大宣传力度,7月27日-28日,仪器信息网将举办第四届环境新污染物检测网络会议。在27日上午,以“新污染物监测现状总览”为主题的会议专场,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将与大家分享当前新污染物监测技术及应用进展等。点击图片报名7月27日上午日程安排:07月27日新污染物监测现状总览09:30--10:00有机磷酸酯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及人体内外暴露研究蔡亚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10:00--10:30全/多氟化合物PFAS检测新应用进展黄峥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市场经理10:30--11:00SCIEX 液质技术在新污染物高通量筛查的策略与典型应用案例分享李广宁SCIEX(中国) 应用支持专家11:00--11:30典型工业过程中的新污染物的筛查方法一览刘国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11:30--12:00新污染物监测技术发展总览孙毓鑫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嘉宾简介:蔡亚岐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新污染物的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环境行为、生物累积、人体暴露及健康效应等研究,近年来重点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有全氟/多氟化合物、甲基硅氧烷、有机磷酸酯、抗生素等;研究新型纳米和微孔材料制备及在新污染物分析和治理中的应用等。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研制项目、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健康先导性项目课题、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在Nat. Commun., Environ. Sci. Technol., Anal. Chem., ACS Catalysis, Chem. Com., J. Mater. Chem. A, Appl. Catal. B: Environ.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论文SCI他引12000余次;主编或参编专著6部。作为主要成员先后于2018(排名第二)和2011(排名第四)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黄峥 高级市场经理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曾就职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从事标准物质研制和量值溯源传递等工作。2014年进入分析仪器行业后一直从事色质谱产品在食品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标准的开发与推广。加入Waters公司后负责食品和环境的市场推广工作。李广宁 应用支持专家SCIEX(中国)熟悉各类色谱质谱仪器,在食品、环境及药物小分子领域有超过十年以上的应用经验。刘国瑞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 研究员,博导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自由基的生成机理和污染特征,在Prog. Energy Combust. Sci., ES&T和TrAC等发表论文156篇,撰写中英文专著5部。担任Ecotox. Environ. Saf.、Sustainable Horizons, Emerging Contaminants的副主编、Trends Anal. Chem.客座编辑、《环境化学》青年编委。随团队获201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生态环境部环保科技一等奖、第13届国际PTS大会青年科学家奖。孙毓鑫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海洋环境地球化学及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围绕“人类活动驱动下海洋环境中POPs的关键环境过程及生态效应”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POPs在近岸红树林、南海珊瑚礁和北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污染特征、来源、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揭示了红树林湿地中POPs的污染特征及生物富集规律,发现红树植物对POPs的选择性富集行为;阐明了南海珊瑚礁生物中POPs的富集特征及放大规律,发现滴滴涕仍有新的输入来源;证实了冰川融化对北极生态系统中POPs环境行为的影响,发现冰川融化速度是影响北极哈森湖流域中POPs含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和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等项目10余项。已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6篇,SCI论文他引2000余次,H指数25。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与撰写专著2本。免费报名点击:第四届环境新污染物检测网络会议: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pollutant2023/诚邀您的参与!
  • 自然资源部: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对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进行了部署。谁来监测?《通知要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也就是说,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将以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为主要承担单位。监测什么?《通知》要求: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还获得了专门的称号,“蓝碳”。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是未来碳中和重要的工作之一。微塑料是近日备受关注的污染物之一,此次《通知》要求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怎么监测?在能力建设方面,《通知》要求,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能力建设要求覆盖的仪器既包括实验室仪器、便携式仪器、在线式仪器等传统类型的仪器,也包括无人机、卫星等更加机动化的仪器设备。对各大仪器厂商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全文如下: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科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形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面对新发展阶段,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顶层设计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二、准确把握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体系布局(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中央和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实施业务化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估、预警,逐步掌握全国海洋生态家底,分析评估受损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生态问题与潜在风险,提出保护措施建议,实现“三清楚”,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清楚。(二)体系布局。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重点关注区的业务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近岸海域,重点聚焦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灾害高风险区等,优先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在管辖海域,对主要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实现全覆盖式大面监测。拓展极地、深海生态监测,积极参与公海保护有关工作。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自然资源部极地办和大洋办分别承担极地和深海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三、明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主要任务(一)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和基线调查,掌握近海生态类型、保护目标的分布和基本特征。针对重要生态类型细化掌握数量、质量、受损情况和保护利用状况,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构建海洋生态分类分区框架。建立海洋生态分类标准体系,基于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特征,统一划定国家级海洋生态分区,为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框架。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重点聚焦近岸海域,进一步细分各生态分区内的小尺度生态类型,构建精细化的区域海洋生态图。 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实施典型生态系统基线调查。建立典型生态系统定期调查制度,掌握类型、分布、重要生物类群、生境和相关保护利用活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实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的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工作。(二)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对完成基线调查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探索建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发布预警产品,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海区局针对涉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预警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围绕当地生态保护需求,做好辖区内的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监测。选取代表性区域建设生态监测站,针对生态受损问题和潜在风险,遴选关键物种、关键生境指标、关键威胁要素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发布典型生态系统预警。依据面临威胁的严重与迫切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索建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等级,制订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指南,制作发布预警产品。(三)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监测工作,各海区局承担近岸海域以外和跨区域生态灾害应急监测。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及时更新赤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高风险区立体监测,掌握赤潮暴发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提高预警准确率。加强浒苔绿潮监测与防控效果评估,全过程跟踪浒苔附着生长、漂浮、聚集、暴发情况。针对水母、毛虾等局地性生物暴发,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视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开展黄东海马尾藻暴发长期监测评估。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依托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掌握我国海洋缺氧和酸化分布情况,在重点区域布设长期固定监测站点,开展趋势跟踪和影响评估,探索形成预警能力。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系统分析区域海洋生态保护需求,建立分工协调机制。对核电、油气等重大用海项目,明确用海企业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做好监管。各海区局牵头构建区域协同监测网络,对区域生态状况开展专题评价,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五)实施极地深海生态监测。极地办组织开展南北极生态分类分区,在南大洋、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科考站周边区域,开展基础环境、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动物等要素长期监测,加强评估和预警。大洋办组织在国际海底区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自然变化规律监测。在公海保护重点关注区,聚焦关键生境、脆弱冷水珊瑚、保护物种、洄游通道等,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在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开展大洋真光层、弱光层和深海碳循环关键要素监测。(六)强化监测评价预警成果产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状况评价,定期发布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根据管理需求发布专题评价产品,对重大生态问题风险发布预警,拓展预警产品发布渠道。各类监测数据成果逐级汇交、集成至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海洋生态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服务,支撑监管督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相关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七)严格质量管理。坚持监测质量是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生命线,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分级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修订生态分类分区、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预警等级、生态监测站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规范。(八)加强能力建设。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设计、分级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四、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保障支撑(一)加强组织领导。自然资源部负责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和整体协调。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要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辖区各项任务组织实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加强关键环节监督。(二)建立多元投入渠道。按照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纳入各级财政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强化生态预警监测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中的基础性作用。(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级业务中心,发展海区级业务中心,强化基层台站建设,健全完善地方各级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健全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学科业务带头人培养。(四)强化开放共享。联合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生态监测伙伴关系,开展监测协作和成果共享,鼓励支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积极开展生态预警监测领域国际合作,加强交流借鉴,输出我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动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 六五环境日|广西组织开展监测点位5000多个,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
    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自治区政府联合举办的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于6月5日在南宁市举行。此次活动落户广西,是首次在自治区举办,首次在祖国南疆举办,首次在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暨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相关人员答记者问(摘选):问: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请问广西在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上的进展和亮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接下来还有何工作打算?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全力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监测网络更健全了。建成陆海统筹、河岸贯通、城乡协同、要素齐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自治区每年直接组织开展监测的点位达5000多个。二是监测数据更真实了。上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谁考核、谁监测”,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验证考核、实验室间比对和监督指导检查,公众主观感受和客观监测数据更加一致。三是监测能力更高效了。空气和地表水常规指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智能化实验室分析仪器,便携式快速应急监测仪器,以及无人机、激光雷达、移动走航等先进监测装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四是支撑作用更突出了。利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据,形成监测预报、月报、年报等数据报告,充分发挥“评估、预警、溯源”作用。特别是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等数据全面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考核排名,引导全社会共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下一步,广西将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各项要求,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全面推进监测网络、技术、业务、管理等优化升级,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贡献监测力量。问:从公报来看,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怎么样?下一步,为了加强北部湾海域综合治理,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广西将进一步采取哪些行动和措施呢?答:2023年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改善趋势,全区近岸海域水质已连续12年均为“优”。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综合质量等级为“优”。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保持健康状态。红树林面积、覆盖度和密度,活珊瑚礁盖度,以及海草盖度、密度等,与5年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全区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保持“优”,水质优良比例为90.9%。下一步,为加强北部湾海域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将采取以下四方面行动和措施。一是深化广西近岸海域、北部湾近海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在茅尾海、铁山港等重点海湾,深海排污区以及平陆运河入海口等区域持续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加密和跟踪监测,全面掌握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北部湾“水清滩净”。二是夯实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持续做好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进一步拓展布氏鲸、中华白海豚等海洋重要指示物种和渔业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海洋自然保护地和滨海湿地监测,守护北部湾“鱼鸥翔集”。三是推进美丽海湾精细化调查。深入开展海漂垃圾、微塑料、新污染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碳监测,维护北部湾“人海和谐”。四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现代化监测能力。积极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自主巡航、地面和海域的自动监测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水平,切实服务美丽海湾建设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问:2023年广西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为74.85,生态质量为一类,与2022年相比保持稳定。请问从生态监测角度来看广西生态质量状况呈现的特征和趋势,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答:2020年以来,广西生态质量呈现四周区域优于中部的特征,生态系统总体保持稳定。其中,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局部区域生态格局指标轻微变差,其原因主要是受区域开发建设导致生态用地占用、属性转变,以及用材林轮伐等因素影响。下一步,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广西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统筹推进生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支撑,守护好祖国生态安全“南大门”。一是加强生态遥感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配备、更新20余架无人机等监测设备,积极开展航空遥感监测,建立卫星遥感为核心,航天遥感为补充,样地监测为验证辅助的生态遥感监测体系,提升主动发现生态影响、生态破坏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广西桂林漓江站、环江喀斯特站、北部湾站等第一批3家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完善生态综合监测指标体系。统筹推进广西桂林城市站、百色金钟山站等第二批5家野外监测站,申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强化生态地面监测网络运行管理,组织实施全区森林、农田、海洋等7大类典型生态系统745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建立健全以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为区域中心,以生态质量样地为主要监测对象,以地面移动巡视为补充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强化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支撑保障。三是强化生态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建设。充分整合广西生态质量监测管理资源,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完善评价结果与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生态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分级培训机制,加大生态质量监测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广西生态质量监督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专家库,完善专家支撑体系建设。问:2023年,广西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排名中,柳州市连续四年第1名,前30名中广西占9个。为持续保持广西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广西还有哪些进一步举措?答:“十四五”以来,广西建成了以239个自动监测站为主,115个手工监测断面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网络覆盖广西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80%的河流,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具有供水属性功能的水库,基本夯实地表水监测数据基础。2023年,珠江流域的西江干流、桂江支流、柳江支流、郁江支流和长江流域、粤桂沿海诸河流域、红河流域水质状况均为“优”。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推进从质量浓度向污染通量、水生态监测发展。一是深入优化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补充、调整区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使其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以及所有70个县级行政区域主要河流、主要污染源下游等,着重对重点流域、行政区域跨界、污染区域实时监控。二是提升水环境监测信息分析能力。利用全区水环境监控系统,及时对水质异常信息预警预报,排查存在问题、研判未来3天水质趋势,开展地表水国家考核目标可达性分析,助力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三是推进水生态监测评价。以促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为导向,按照国家统筹、流域实施、部门合作的模式,组织开展漓江、湘江西源、平陆运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试点,覆盖生物、理化、生境等监测内容,为建立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夯实基础。问:2023年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9%,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创有监测数据记录以来最优纪录,请问生态环境监测还将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答:2023年,除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历史最优外,全区75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也持续向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3%,比2022年上升0.6个百分点。下一步,我厅将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拓展延伸空气质量监测,加快开展颗粒物组分和大气光化学监测,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准确率,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巩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在14个设区市和75个县(市、区)设置163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监测PM2.5和臭氧等主要污染物,支撑空气质量评价、排名与考核。推进移动站、微型站等多种模式,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二是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完善大气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网络,注重指标、时空协同布局,提供PM2.5和臭氧污染综合分析与来源解析水平,支撑大气污染分区分时分类精细化协同管控。三是拓展大气污染监控监测。加强秸秆焚烧与跨境传输分析预警。加强机场、港口、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内部或周边大气污染监测监控和管理。四是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水平。健全污染天气的预测预警、会商研判机制,积极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强化自治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能力建设,开展未来24小时的临近预报。开展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测,实现未来15天逐日小时空气质量预测以及未来30天城市空气质量趋势预报。完善空气质量分级预报体系,提高城市精细化能力和预报准确率,全面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 岛津助力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高端论坛并披露最新应用成果
    我国正从国家战略高度为中医药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从而明确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医药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由《药学学报》编辑部和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旨在促进我国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学术交流,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化,促进中药事业健康发展的“2017年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高端论坛”于7月2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揭幕,本次论坛可谓是一次涉及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的多学科学术盛会,我国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领域的院士及著名专家教授,就国内外中药、民族药和天然药物最新研究动态、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精彩纷呈。在中国市场已走过60年岁月的岛津公司,以领先业界的综合分析测试技术长期不懈地助力中国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岛津公司非常重视本次高端论坛召开的重要意义,倾情赞助并协办论坛的举办,同时在论坛上同与会专家交流了岛津公司在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 论坛现场传真 在论坛开幕式上,大会主席陈士林教授首先发表致辞,对论坛召开表示衷心祝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先生专程赴会并为论坛的召开发表了祝辞,他在祝辞中强调,全民健康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而中医中药是宝贵的财富,在治疗养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前景广阔,要更快更好地推进发展。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先生随后也发表了祝辞,他在致辞中特别强调青海在藏医藏药领域独具优势,并介绍了青海大学在藏医藏药研究方面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大会主席陈士林教授首先发表致辞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先生发表祝辞 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先生发表祝辞 在论坛大会报告环节,30位著名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的报告。复旦大学的陈芬儿院士发表了题为《喜树碱类抗肿瘤生物碱不对称全合成》的报告,报告发展了以化学计量不对称氧化和不对称催化为核心技术的两种化学不对称全合成喜树碱类原料药的通用工艺,已实现了产业化。同时报告开辟了一种快捷高效的合成其他喜树碱衍生物的新途径,为开发新型喜树碱类抗肿瘤药物奠定了化学计量基础。来自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Alan J. Stewart发表了题为 《Circulatory zinc speciation and its relevanc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报告;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韩晶岩教授发表了题为《方丹参滴丸多成分、多环节调控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理》的报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陈士林教授《本草基因组学研究与发展》的报告;国家药典委员会的钱忠直教授发表了题为《先进质控与配方颗粒》的报告……复旦大学的陈芬儿院士发表报告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Alan J. Stewart发表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陈士林教授发表报告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韩晶岩教授发表报告 国家药典委员会的钱忠直教授发表报告 岛津公司分析中心马超先生发表了题为《UC和ICP-MS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新应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2015年获得匹斯堡金奖的Nexera UC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检测分析平台。利用超临界流体进行样品制备,将多种分离模式统一的技术平台。并针对同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开发的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检测新应用同专家进行了分享。此外介绍了去年岛津最新推出的无机质谱产品ICPMS-2030,介绍了其高灵敏度、低运营成本、智能开发助手、以及符合数据完整性的法规要求。并针对中国药典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进行了4种中药材新应用的开发讲解。岛津公司分析中心马超先生发表了报告 在论坛首日下午的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的郭跃伟教授发表了题为发表了题为《中国红树林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的报告,报告阐述了曾经被忽略的红树林是巨大的天然药物宝库,在其中发现了大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新颖的化合物。通过单晶衍射分析,圆二色分析,对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进行了鉴定。通过发现新化合物研究化学全合成,弥补了因为物种消失导致的药物宝库的损失。复旦大学的陈道峰教授发表了题为《瑞香狼毒中的抗艾滋病毒活性二萜》的报告,报告通过构效关系说明了含量极低的活性二萜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总结了活性二萜类化合物的多级质谱裂解规律,以LCMS为导向可以对植物提取物成分进行有效识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的郭跃伟教授发表报告 复旦大学的陈道峰教授发表报告 与会者和发表嘉宾互动热烈在论坛开幕日傍晚举办的“岛津—康美之夜”招待晚宴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的刘麟经理代表岛津公司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并表达了进入中国市场六十年的岛津公司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领域的强烈意愿。岛津公司刘麟经理代表岛津公司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聚焦3.15,我们在行动——由假红薯粉联想到的可视化风味分析!
    消费者权益日2022年的3.15晚会如期而至,本次晚会以“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为主题,随着晚会的播出一系列问题暴露在大众面前。3.15晚会把平时“隐身”于市场里的问题拉出来“示众”,以此为经营者敲响警钟,维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海能、新仪、悟空、G.A.S.对晚会中点名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做出应对,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检测方案,以供大家参考。红薯加工厂商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之下,竟然还挂着红薯粉条的牌子,以木薯粉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由于木薯粉的价格低于红薯粉,所以生产厂家大多都以木薯粉为主要原料,但由于木薯粉粘度高,所以会加入一定量的玉米淀粉来缓解粘度。红薯粉生产厂家这一招“狸猫换太子”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利润,但却置消费者权益于不顾!此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采用GC-IMS技术基于挥发性有机物上区分普通馒头和添加不同比例的杂粮馒头。我们知道气味是馒头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主要是由于挥发性成分产生的,粮食(杂粮和小麦)的品种不同,挥发性气味自然不同,那同样今天的主角——木薯粉条和红薯粉条,品种也不同,咱们看看从挥发性有机物的角度这篇文章是否对于快速区分木薯粉条和红薯粉条有借鉴意义吧。中国粮油学报基于GC-IMS分析不同杂粮馒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研究目的为阐明不同杂粮和添加量的馒头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分别对质量分数为 10%、20%、30%的燕麦、高粱、黍子、藜麦、小米、薏米、荞麦馒头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分析,根据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杂粮馒头间的差异。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样品信息实验流程分别称取馒头样品1.00g,置于20mL顶空进样瓶中,60 ℃孵育20min后进样500µL。杂粮馒头中挥发性有机物指纹图谱指纹图谱中:1. 每一个点表示一种挥发性有机物,点的颜色深浅表示物质信号峰的强度,红色越浓代表强度越高;2. 每一行表示一个样品中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本实验中每个样品做三次平行;3. 每一列表示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在不同样品中的信号峰强度变化。结果表明从杂粮馒头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醛、醇、酯、酮和杂环类化合物,以醛、醇和酯为主。随着杂粮添加量的增加,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浓度有所增加。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杂粮馒头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燕麦和薏米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浓度差异最大,高粱、黍子和藜麦差异次之,小米和荞麦差异最小。GC-IMS 联用技术可快速简便检测杂粮馒头中挥发性成分,为杂粮馒头的品质控制和产品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对杂粮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拓展延伸昨晚315晚会曝出的木薯粉冒充红薯粉事件,由于薯的品种不同,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存在差异,是否可以借鉴《中国粮油学报》刊载的这篇文章的思路,基于GC-IMS技术用于快速区分木薯粉条和红薯粉条,甚至红薯粉条中掺入了多少比例的木薯粉条呢,期待感兴趣的老师一起尝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