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黄酮类活性成分

仪器信息网黄酮类活性成分专题为您整合黄酮类活性成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黄酮类活性成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黄酮类活性成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黄酮类活性成分话题讨论。

黄酮类活性成分相关的资讯

  • 【瑞士步琦】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天然的保肝药” 都是怎么来的?
    “天然的保肝药” 都是怎么来的?水飞蓟素被成为“天然的保肝药”,是从菊科植物水飞蓟的干燥果实中提取而得到的一种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抗肝纤维化,降血脂等效果。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原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骨架衍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现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即具有C6-C3-C6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降压、降血脂、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泻下、镇咳、祛痰、解痉及抗变态等药理活性。1介绍本文中将会介绍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用来测定金盏菊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应用。黄酮类化合物是多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一旦被吸收,黄酮类化合物被迅速代谢,产生具有抗炎、氧化、血栓形成、糖尿病和癌症特性的代谢物。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水果,蔬菜,谷物,树皮,根茎,花茶和葡萄酒中。在本文中,金盏菊粉末通过使用全频固液萃取仪 E-800 用索氏热萃取法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2设备固液萃取仪 E-800 pro分析天平(精度 ±0.1m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erkinElmer Lambda 25)3样品和试剂样品:含花萼的金盏菊干粉,参考黄酮类含量:0.29%试剂:丙酮,六水氯化铝,甲醇 HPLC,六亚甲基四胺纯化物,无水硫酸钠,去离子水4实验流程黄酮类含量的测定包括以下步骤:分别用丙酮和酸水解同时提取和分解,形成黄酮类苷。黄酮类苷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自由态(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黄酮类苷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含量。1. 样品制备将萃取纸滤筒放入索氏萃取腔中称取 0.8g 均质样品到纸滤筒中在样品上加入 1.0mL 试剂在纸滤筒内加入 7.0mL 盐酸(浓度37%)2. 使用表1中参数设置用 E-800 进行提取表1:UniversalExtractor E-800 的索氏热萃取参数步骤_加热等级萃取方法索氏热萃取_溶剂丙酮_萃取10 cycles样品杯:11萃取腔: 3淋洗5 min11干燥AP, 2 min11溶剂体积 [mL]100_3. 液液萃取将提取液转移到 100ml 的容瓶中。将所得溶液 20ml 转移到分离漏斗中,加入 20ml 去离子水,用乙酸乙酯洗涤溶液,进行液-液萃取。收集有机相用 2x50mL 去离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有机相,将液体直接转移到 50ml 容量烧瓶中。4. UV / Vis分光光度法试验溶液:取 10.0 mL 原液,加入 1mL 氯化铝试剂,用 5% 冰醋酸在甲醇中稀释至 25.0mL。30 分钟后,测定测试溶液的吸光度,并在 425nm 处进行比较。5. 计算以金丝桃苷表示的黄酮百分比含量按式计算。金丝桃苷的吸光度为 500 (1%,d=1cm)5结果金盏菊样品被分成三份分析。测定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参考值 0.29% 吻合较好。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低,小的偏差导致较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因此,定义了 5% 的相对标准偏差。结果如表2所示。表2:金盏菊提取物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6结论采用全频固液萃取仪 E-800 对金盏菊粉末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可靠,重复性好。与文献中描述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省略了提取过程中的费力步骤,获得更高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残留损失较少,使用全自动萃取仪成功完成实验。步琦助力研究人员进行各类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析,提供更高效便捷、更人性化、更对自然友好的解决方案。▲E-800萃取仪7参考文献https://lpi.oregonstate.edu/mic/dietary-factors/phytochemicals/flavonoids#metabolism-bioavailability, 17.12.2020Chen A., Xiang W., Liu D., Liu C., Yang L.,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and ItsAntioxidant Ability in Houttuynia cordata, Complementary medicine research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4, 131-136, 2016.Williams R. J., Spencer J. P, Rice-Evans C., Flavonoids: antioxidants or signaling molecules?,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36, 838-849, 2004.Ph. Eur. Monograph on Caldendulae flos, 07/09:3000, corrected 10.1
  • 中科院动物所等揭示大熊猫对竹子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及其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PSMs)在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PS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显著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能。目前,对食源性黄酮类天然复合成分的整体代谢规律及其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态学功能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其对濒危野生动物的生理影响及动物对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适应性演化机制鲜有研究。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动物,具有食肉目动物的消化生理特征,但其食性特化为专性食竹。竹中具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因此,大熊猫-竹子为研究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在植食性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生态学功能提供了理想模型。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团队联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Microbiome上发表了题为Multi-omics reveals the positive leverage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on the gut microbiota in a non-model mamm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运用代谢组学、宏基因组学和体外培养等方法,在完整的年周期内同步采集野外大熊猫的可获得样本(食物和粪便);采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圈养大熊猫的食物、粪便和血浆,剖析了大熊猫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利用偏好和生物转化,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大熊猫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规律: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竹子中鉴定了97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与竹笋相比,竹叶中含有更多种类和更高丰度的黄酮类化合物。因此,随着食笋和食叶的季节性转化,黄酮类物质的摄入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血浆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发现,直接以原型化合物的形式进入血液的化合物仅有12种。食物与粪便代谢组的比较分析发现,大熊猫对食物源黄酮类化合物的利用在亚类和单体水平上均有不同的偏好性,对食物源中的38种单体具有较高的利用率,且粪便中有新的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生成。  大熊猫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粪便代谢组和宏基因组关联分析显示,PSMs-黄酮类化合物与肠道微生物的季节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体外培养实验证明,黄酮类物质的季节性的差异摄入驱动了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化,如野外大熊猫肠道微生物关键物种的变化(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特别是对有益菌的生长促进作用,如益生菌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食物中黄酮类摄入越高,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越低,微生物毒力因子的丰度也更低。宏基因组功能分析揭示了70%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转化由肠道微生物参与完成,且肠道微生物也促进大熊猫对黄酮类物质的转化和利用偏好。  以上结果证明,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大熊猫季节性食物转化行为是大熊猫对竹中有益元素最大化利用的适应。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维持大熊猫肠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拓展了关于大熊猫营养生态学的认识:有益的PSMs可以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正反馈调节宿主生理,从而影响大熊猫的觅食策略。此外,该研究也为圈养大熊猫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即食物源黄酮类化合物是大熊猫重要的天然益生元,对大熊猫的临床健康管理,特别是肠道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首次以非模式野生动物为模型,探索食源性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规律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互作模式。从动物生态学的视角,应用多组学方法探讨有益的PSMs对植食性哺乳动物的生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与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为探究动物-肠道微生物共演化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关于《枸杞叶和枸杞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经研究审核,决定对宁夏药品检测研究院申请的《枸杞叶和枸杞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批准立项,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3年3月2日-7日。欢迎与该团体标准有关的科研、生产单位加入该标准的编制工作,有意者请与协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2023年3月2日2023团标立项公示3.2.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发布《枸杞中6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按照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标准起草组已完成《枸杞中6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现按照我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要求,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并将征求意见表(附件)于2024年4月28日前反馈给秘书处。联系人:张小飞 电 话:13995098931邮箱:1904691657@qq.com 关于团标征求意见函 -3.28.pdf团标表格7-专家意见表.doc《枸杞中6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文本).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发布《枸杞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等4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相关单位:按照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标准起草组已完成《枸杞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枸杞中枸杞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葡萄酒中7种链格孢霉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枸杞及其制品中3种有机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4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现按照我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要求,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并将征求意见表(附件)于2024年5月22日前反馈给秘书处。联系人:张小飞 电 话:13995098931邮箱:1904691657@qq.com 关于团标征求意见函 -4.23.pdf团标表格7-专家意见表.doc枸杞及其制品中3中有机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pdf枸杞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pdf枸杞中枸杞酸的测定-液相色谱法.pdf葡萄酒中 7种链格孢霉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稿).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批准发布《枸杞中6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我协会对《枸杞中6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进行了评审,已经通过了专家审查,现予以发布,自2024年5月30日起正式实施,特此公告。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2024年5月10日2024协会团体标准公告-5.10.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立项《枸杞中六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对团体标准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决定对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申请的《枸杞中六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团体标准批准立项,现予以公示。欢迎与该团体标准有关的科研、生产单位加入该标准的编制工作,有意者请与协会秘书处联系。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 2024团标立项公示3.26.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立项《化妆品中芦丁等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根据《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申请的《化妆品中芦丁等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经我会评审,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请起草单位按照要求,严格把控标准质量关,切实提高标准制定的质量和水平,增加标准的适用性和实效性,按期完成标准编制的相关工作。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 2024团标立项公示5.14.pdf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立项《化妆品中芦丁等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根据《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申请的《化妆品中芦丁等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经我会评审,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请起草单位按照要求,严格把控标准质量关,切实提高标准制定的质量和水平,增加标准的适用性和实效性,按期完成标准编制的相关工作。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2024团标立项公示7.15.pdf
  • 多快好省测中药!均相液液萃取配合UFMS同步分析多种中药活性成分
    研究背景对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来说,多组分共存时主要成分的体内过程研究对揭示中药体内复杂药效物质基础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各成分间理化性质的差异性,中药生物样品中多成分的同步、灵敏、快速定量检测仍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近年来,均相液液萃取方法已经成为蛋白分离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研究发现通过添加一定浓度盐或糖的水溶液,可使均相混合体系(如由血浆和有机相乙腈组成) 分层,同时利用相似相溶原理对目标分析物进行萃取。作者发现通过向有机溶剂-血浆均相体系加入质谱友好的挥发性盐(如甲酸铵、乙酸铵)的盐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方法兼具操作步骤简单、基质干扰低、提取回收率稳定的特点,可同步对多种不同极性的待测物进行提取分离,在保证选择性和灵敏度的同时提高了分析方法的通用性。 01方法与结果目标待测化合物中(结构见图1),3种生物碱类成分和3种萜类成分在质谱正离子模式下有较好响应,而3种黄酮类成分在负离子模式的灵敏度更佳。利用岛津LCMS-8050高速正负极切换的性能特点,在保证高灵敏度的同时,单次分析中同时进行正负离子的多通道MRM监测(图2)。图1 柳胺酚内标和目标待测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图2 大鼠血浆QC样品中LIQ、DHE、ILIQ、LIQN、IS、RVN、LIM、OBA、EVO和RUT的代表性MRM色谱图 在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过程中,作者对比了6种前处理步骤对血浆样品中目标待测化合物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的影响,6种方法分别为:(1) 甲醇蛋白沉淀(方法A),(2) 乙腈蛋白沉淀(方法B),(3)甲基叔丁基醚-二氯甲烷液液萃取(方法C),(4)乙酸乙酯-正丁醇液液萃取(方法D),(5)乙酸铵盐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方法E),(6)葡萄糖糖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 (方法F)。结果显示,对于9种目标待测化合物,使用乙腈蛋白沉淀的方法基质干扰明显;使用弱极性萃取溶液的液液萃取方法对极性较大的甘草苷和异甘草苷提取回收率低,进而影响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而使用挥发性盐溶液和有机溶剂的盐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方法,既可以降低基质干扰又能保证各待测成分的提取回收率,对比另外两种原理的前处理方法,扩大了分析物的适用范围(图3)。 图3 空白血浆加标QC样品的萃取方法基质效应和回收率结果 作者还对盐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方法的挥发性盐种类和浓度进行了探究。总体上,同浓度的甲酸铵和乙酸铵溶液对盐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方法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的影响相似(图4),但对待测成分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影响略有差异。此外,对于乙腈-血浆的均相体系,当体系中乙酸铵浓度增加到0.5 M后才会出现分层趋势(图5)。高浓度盐溶液的加入有利于均相体系盐析分层,但较高的盐浓度会降低负离子模式下的黄酮类成分的检测灵敏度。 图4 空白血浆加标QC样品的SALLE方法基质效应和回收率结果 图5 乙酸铵浓度对SALLE性能的影响 最后,对优化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并成功应用于中药吴茱萸-甘草配伍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中。 02 总结与讨论本研究开发优化了一种操作步骤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化合物适用范围广的血浆样品LC-MS/MS高通量分析方法,利用岛津LC-30AD高速梯度精密送液和LCMS-8050高速正负极切换的技术特点,同步对极性差异较大的3种生物碱类、3种萜类和3种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LCMS-8050 03文献简介 文献题目《Simultaneous LC-MS/MS bioanalysis of alkaloids, terpenoids, and flavonoids in rat plasma through salting-out-assist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xtract from Tetradiumruticarpum and Glycyrrhiza uralensis: a sample preparation strategy to broaden analyte coverage of herbal medicines》 使用仪器LCMS-8050,LC-30AD 作者Manlin Li1, Hanxue Wang1, Xiaohan Huan1, Ning Cao1, Huida Guan1, Hongmei Zhang2, Xuemei Cheng1, Changhong Wang1*1.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OE Key Laboratory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s, 1200 Cailun Road, Shanghai 201203, China2. School of Pharmac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Tel: 086-021-51322511, Fax: 086-021-51322519, E-mail: wchcxm@shutcm.edu.cn wchcxm@hotmail.com (Changhong Wang). 原标题:通过盐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方法和LC-MS/MS技术同步对大鼠血浆中的生物碱类、萜类和黄酮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研究所文章发表于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216-021-03568-1 致谢本研究得到《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ZY(2018-2020)-CCCX-5002]的资助。 声明1、本文不提供文献原文。2、所引用文献仅供读者研究和学习参考,不得用于其他营利性活动。3、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空间代谢组学技术助力中药复杂体系物质基础解析
    2024年3月22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药科大学李萍教授和李彬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空间代谢组学技术助力中药复杂体系物质基础解析”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该团队突破中药复杂化学成分空间分布成像技术瓶颈,系统构建了基于质谱成像的空间代谢组学新技术,高灵敏、高覆盖、高分辨解析中药复杂化学成分空间分布异质性及其体内外空间代谢规律。研究论文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alytical Chemistry等。该进展促进了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从空间维度精准揭示中药复杂物质组成与其代谢变化,为诠释中药科学内涵提供了全新视角。近年来,基于质谱成像的空间代谢组学技术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热度持续攀升。科瑞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质谱成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积极投身中药研究,为国内多所知名科研院提供技术支持,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New Phytologist 等权威期刊。01 利用多组学和MALDI-MSI揭示三七“狮子头”形成及皂苷积累的调控机制2024年4月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在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发表了题目为“Unveiling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nodules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formation in Panax notoginseng using multi-omics and MALDI-MSI” 的文章。该文基于多组学分析、MALDI-MSI 质谱成像技术、拟南芥侵染回补、转录调控验证实验揭示了三七“狮子头”形成及皂苷积累的调控机制。为探究“狮子头”与三七品质间的联系,对活血性成分三七皂苷及止血性成分三七素进行含量测定,显示皂苷含量与“狮子头”数目呈正相关,而三七素含量则与该性状无关。同时皂苷 AP-SMALDI-MSI 质谱成像显示,“狮子头”皮层组织高丰度积累人参皂苷 Rb1,暗示 “狮子头”的形成与皂苷积累具有相关性(图1F)。图1 与三七“狮子头”相关的活性成分组成研究基于发育解剖学、激素质谱成像、转录组测序、拟南芥侵染回补、转录调控验证等实验,解析三七“狮子头”的形成机制(图2)。图2 三七“狮子头”形成的调控机制模型02 基于LC-MS和MALDI-MSI的代谢组学方法揭示苦荞瘦果发育的时空代谢谱2024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孙伟教授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伟教授合作在 Food Chemistry 发表了题目为“LC-MS and MALDI-MSI-based metabolomic approach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patial–temporal metabolite profiles of Tartary buckwheat achene development”的文章。该研究利用液质联用结合质谱成像技术构建了黑色和黄褐色苦荞瘦果三个重要发育阶段的时空代谢谱,并揭示了黄酮类成分在瘦果发育过程中的时空特异性分布情况,解析了类黄酮成分对苦荞瘦果胚发育和种壳颜色形成的潜在调控机制。该研究采用 AP-SMALDI-MSI 技术对发育中的苦荞瘦果切片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原位信息定位分析。瘦果纵横切面图显示,鞑靼荞麦瘦果由果壳、种皮、胚乳和胚组成(图3A)。与 LC-MS 的结果一致,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芦丁和烟花苷等,随着瘦果的发育而积累(图3C)。相反,原花青素 A、原花青素 B 和黄烷醇(表)儿茶素的含量随着瘦果的成熟而减少(图3B),表明它们在保护未成熟瘦果方面可能发挥潜在作用,从而防止瘦果在完全成熟前过早消耗。将代谢组学与 AP-SMALDI-MSI 中黄酮类化合物强度的研究相结合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取决于化学修饰的类型。图3 苦荞瘦果发育过程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相对时空分布MALDI MSI图本研究利用 AP-SMALDI-MSI 技术阐明了代谢物在鞑靼荞麦瘦果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分布,黄酮醇作为鞑靼荞麦瘦果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学修饰类型的不同,呈现出特定的空间分布,作者提出了鞑靼荞麦瘦果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与瘦果发育之间的调控关系(图4)。图4 黄酮类化合物在苦荞瘦果发育过程中参与调节胚发育和果壳颜色的模式图03 利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揭示牡丹和芍药根的空间代谢组2021年4月,中国药科大学李萍教授、李彬教授在 New Phytologist 期刊上发表了题目为:“Unveiling spatial metabolome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Paeonia lactiflora roots using MALDI MS imaging” 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结合多基质和正负离子检测模式,对牡丹和芍药的根切片进行了高质量分辨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 MSI)和 AP-SMALDI 串联质谱(MS/MS)成像,系统地研究了单萜糖苷类和丹皮酚苷类、单宁类、黄酮类、糖类、脂类等多种代谢产物的空间分布。利用 Li DHB 基质的串联质谱成像技术来准确区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两种结构异构体的组织分布(图5)。此外,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中间产物在根部成功定位和显示。图5 AP-SMALDI MS/MS成像和LC-MS验证上述研究中空间代谢组结果均采用了德国 TransMIT AP-SMALDI 10 离子源,搭载 Thermo ScientificTM Q ExactiveTM 超高分辨质谱仪,对不同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精准解析。科瑞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引进德国 TransMIT AP-SMALDI10、AP SMALDI5 AF 常压 MALDI 离子源和美国 Spectroglyph LLC. MALDI ESI Injector 系列离子源,所有离子源均可与赛默飞 Q ExactiveTM 或 Obitrap ExplorisTM 系列质谱仪搭载使用,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质量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灵敏度质谱成像检测。AP-SMALDI 5AF Orbitrap 质谱成像系统TransMIT AP-SMALDI 5AF 高分辨自动聚焦3D快速质谱成像系统在 AP-SMALDI 10 的基础上完成了升级,常压操作环境,空间分辨率可达到3μm,独特3D检测模式可以检测凹凸不平的样品表面,快速检测模式可达18pixel/s,全像素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质量分辨率使样本中的分子化合物达到最佳成像效果。T-MALDI-2 透射式超高分辨率质谱成像系统MALDI ESI Injector 离子源,MALDI 源采用新型双离子漏斗设计,兼容ESI、APCI等离子源,实现 MALDI ESI 成像和 LC-MS 检测,在生物样本中可实现组织成像与结构鉴定。通过配置 t-MALDI(1μm空间分辨率)、MALDI-2(激光诱导后电离)等技术并搭载赛默飞 Q ExactiveTM 或 Obitrap ExplorisTM 系列超高分辨率质谱检测仪。 参考文献:[1] Yu M, Ma C, Tai B, et al. Unveiling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nodules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formation in Panax notoginseng using multi-omics and MALDI-MSI[J].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2024.[2] Liu T, Wang P, Chen Y, et al. LC–MS and MALDI–MSI-based metabolomic approach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patial–temporal metabolite profiles of Tartary buckwheat achene development[J]. Food Chemistry, 2024, 449: 139183.[3] Li B, Ge J, Liu W, et al. Unveiling spatial metabolome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Paeonia lactiflora roots using MALDI MS imaging[J]. New Phytologist, 2021, 231(2): 892-902.[4] Tang W, Shi J J, Liu W, et al. MALDI Imaging Assisted Discovery of a Di‐O‐glycosyltransferase from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Root[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62(19): e202301309.[5] Sun S, Tang W, Li B. Authentication of single herbal powders enabled by microscopy-guided in situ auto-sampling combined with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3, 95(19): 7512-7518.[6] Sun R, Tang W, Li P,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On-Tissue Epoxidation Reaction Mediated by Urea Hydrogen Peroxide for MALDI MS/MS Imaging of Lipid C═ C Location Isomers[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3, 95(43): 16004-16012.— 关于科瑞恩特 —科瑞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设立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京东,京东方,Corning,GE,Bayer等世界五百强科技企业中国研发中心。科瑞恩特公司是一家基于前沿生物成像(质谱成像、动植物活体成像、细胞成像)、国产化高端设备研发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服务供应商,服务于生命科学、疾病控制、生物安全、食药健康等领域。无论是科研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还是企业研发基地,我们都能够提供专业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实现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目标。— 科瑞恩特产品线 —德国TransMIT:AP SMALDI质谱成像离子源、基质喷涂仪(全国独家代理)Spectroglyph LLC.:MALDI ESI Injector离子源(USA)(全国独家代理)瑞孚迪Revvity:多模式读板仪、核酸提取仪、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细胞计数仪、液闪计数器、均质器日本Yamato:灭菌器、烘箱、马弗炉、CO2培养箱、喷雾干燥仪、旋转蒸发仪等广纳慧川:智能试剂柜、智能标准品柜、智能防爆(火)柜、智能危化品柜等美的Midea:医用冷藏箱、冷藏冷冻箱、低温冷冻箱、-86℃超低温冰箱等莱普LabPre:LabPre超低温冷冻研磨仪,高通量组织研磨机、球磨机等(自研发)全思美特:VHP移动式空间灭菌器(自研发)— 科瑞恩特服务方案 —全思美测:AP SMALDI质谱成像检测服务全思美特:VHP过氧化氢空间灭菌服务
  • 食用香椿,安全上市可少不了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的功能!
    香椿被称为时令名品、“树上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民间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说法,现代医学及临床经验也表明,香椿能保肝、利肺、健脾、补血、舒筋等。近期又到了食用香椿正当季,香椿无论是凉拌还是做饼,都非常的美味。相信也勾起了很多人的食欲,征服众多人的味蕾。可是您知道吗?在香椿上市销售之前,实际上还需要经过前期质量检测、产品生产包装等工序。据了解,由于香椿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含量,检测人员一般会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检测设备完成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确保上市的香椿含量不超标。目前市面上的香椿亚硝酸盐含量大概控制在1.4-7.5mg/kg左右。在这些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设备中,离子色谱法能很好地分离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使二者不受干扰,但仪器较为昂贵。另一种方法是常用的分光光度法,适合大部分实验室,但周期较长,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且操作方便。有研究证明,由于香椿自身硝酸亚盐含量的特殊性,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中硝酸根含量带来了难度。不过通过标准加入法或在硝酸根标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亚硝酸根溶液模拟样品状态这两种方法来消除这一基质干扰,既简单便捷,又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另外据报道,香椿叶提取物中含有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这是一种具有许多益处的成分,如抗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降血糖、抗癌等作用。因此,香椿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备受人们的重视.其测定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质谱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黄酮单体成分,而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检测人员还需要通过荧光光度计和气质联用仪等设备检测香椿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有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确保香椿质量合格。据了解,一些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马路两旁生长的香椿等野菜类,由于遭受污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导致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因此建议爱“椿”者到通过质量检测的正规渠道购买,不要采食来路不明的蔬菜。业内表示,上述提及到的检测仪器设备要求比较高,国内机构企业多是采用进口的精密类设备,因涉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确保数据的精zhun和稳定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误差或风险。近年来,随着国产制药装备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一些国内企业引进、吸收国外技术后,业内认为,未来这类设备向国产制药装备开放的空间其实是非常大的。“国产企业具备价格优势,有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制药装备企业可以抓住机遇,加强研发创新,早日实现进口替代。”24小时客服如果您对以上色谱分析仪器感兴趣或有疑问,请点击联系网页右侧的在线客服,瑞利祥合——您全程贴心的分析仪器采购顾问.------责任编辑:瑞利祥合--分析仪器采购顾问版权所有(瑞利祥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 德国ART纳米级定转子技术改善化妆品活性剂的皮肤渗透性
    德国ART 是全球唯一能采用定转子技术达到纳米级别的品牌,极大满足制药,化妆品,精细化工等行业的高精需求。那么德国ART 是如何利用本创新技术来改善化妆品活性剂的皮肢渗透性的呢?背景:常规渗透促进剂会损坏皮肤,不能满足FDA要求皮肤是身体的最外层,它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及避免身体过多水份流失,等等。 因此, 健康的皮肤是化学品渗透的有效屏障。 而化妆品的活性剂化学性质不稳定,难溶,低渗透,低生物活性。所以现代化妆品配方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将活性剂送至皮肤内。改善活性剂输送的一个方法是使用渗透促进剂,如:乙醇。这些渗透改善剂的原理是:他们与皮肤屏障相互作用,进而改变皮肤的结构。 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但是会损坏皮肤,因此对化妆护理产品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方法。按照FDA的要求,现代化妆品要在不改变人的身体结构的情况下为我们清洁皮肤,美化个人形象。能改善活性剂的皮肤渗透性,而不损坏皮肤, 如何实现? -- 使用纳米载体!能改善活性剂的皮肤渗透性,而不损坏皮肤,甚至有护理皮肤的特性, 如何实现?纳米载体是最好的选择!由上二图可以看出,纳米颗粒的载体形式,更容易实现皮肤渗透,纳米载体指亚微米级,及纳米级颗粒。纳米载体的特征为:1)体积小;2)目标直接针对皮肤毛囊。这是化妆品乃至药品领域的最新概念。 例如:脂质体,纳米乳剂,脂质纳米颗粒(SLN and NLC),及纳米结晶体(smartCrystals, ARTcrystals)。这些载体的特性是不同的,如:脂质体最适合亲水的活性剂的输送,纳米乳剂和脂质纳米颗粒最适合作亲脂性的活性剂载体,纳米结晶体最适合难溶性化合物。 如何生产纳米载体和纳米化妆品? -- 使用ART纳米技术对这一创新理念的应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使大规模生产该配方成为可能,并能同时节约时间和成本。化妆品的纳米载体可以使用高压分散均质机(HPH)和球磨机(BM)来生产。但是高压均质机和球磨机体积大,能耗高,处理时间长,投资大。而德国ART-MICCRA 的最新的高精度的定转子系统设备对生产化妆品的纳米载体特别有效。D-27是一个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的在线分散系统。 最新技术的水冷电机,利用其超高转速(36,000RPM),及强大的电机功率(2,700W),与超高精度的定转子配合,达到全球独一无二的纳米处理效果, 而只有63分贝的低噪音。高效率的处理设备,将使用纳米载体以改善活性剂的皮肤渗透性成为可能。这不仅适用于高价格的奢侈化妆品,同时也适用于一般护理产品。 如果将纳米载体与化妆品霜剂再进行分散乳化, 即可获得纳米化妆品。综上所述, 以前皮肤不能有效使用的难溶性或生物活性剂, 如:黄酮类化合物,现在因为纳米结晶体技术,让化妆品活性剂迈入了新的台阶; 而ART &ndash MICCRA 也让化妆品纳米载体的经济而高效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编辑,摘自德国Cornelia Keck博士的文章。Cornelia Keck博士是University of Appplied Sciences Kaiserslautern大学药理学和药剂学教授;德国ART公司终身科学顾问) 关于语特 和 英国Bibby / 德国ART / 德国CAT ( http://bibbyyt.instrument.com.cn. )广州语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搅拌器/分散乳化机等实验室样品制备等通用仪器, 熔点仪/光度计等分析仪器,以及PCR等生命科学仪器。 作为英国比比(Bibby )在中国南方的首代,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海南,贵州和西藏是我司的服务范围。语特公司也是德国ART, 德国CAT 在中国的首代。英国BIBBY 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作为英国最大的实验室科学仪器生产商,世界上拥有最广泛产品系列的实验室仪器制造商之一, 其向全球提供的品牌产品以高品质和高操作性能而著称. 旗下有4个子品牌:Stuart,Techne,Jenway,Electrothermal.l Stuart: 专注于样品前处理等通用实验室仪器,包括: 熔点仪, 菌落计数器, 搅拌器, 混匀器,摇床, 纯水蒸馏器系列;l Techne: 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设备(基因扩增仪和杂交箱), 以及温度控制产品系列(包括水浴和干浴) ;l Jenway: 是紫外/分光光度计, 火焰光度计,色度计等分析仪器的专家;l Electrothermal: 作为有70多年历史的BIBBY的新成员,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提供者,提供电加热套,平行反应设备, 凯氏定氮设备, 电子本生灯系列。其平行反应设备是全球市场领导者。 德国ART 成立于上个世纪,是德国乃至全球最专业的分散乳化专家。 其顶级分散乳化产品从实验室仪器,中试产品到工业设备, 分散头种类极多,可满足客户各类需求;应用领域覆盖了化工,化妆品,制药,食品,环保等各大领域。德国CAT 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德国样品制备仪器方面的专家之一。其搅拌器,从手持式,教学用,到科研通用型,高粘度型,应有尽有,是CAT的代表产品线; 而今又由普通电子马达走向无刷马达, 引领着搅拌器的研发潮流。
  • Nature对话单杨院士:揭开柑橘类水果营养的科学面纱!
    2023年6月15日,中国工程院单杨院士受Nature杂志邀请,在其正刊“Spotlight: Nutrition research in China”(自然聚焦:中国营养研究)专题中,向全世界介绍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在柑橘功能成分活性与营养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您为什么专注于柑橘类水果的研究?全球柑橘类水果产量已超过 1.59 亿吨,其中 5500 万吨来自中国,中国还生产超过 1000 万吨富含功能成分的柑橘类副产品。自从我 1984 年加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以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些成分的最有效使用方法。柑橘类水果中的主要功能成分有哪些?柑橘中最常见的功能成分包括果胶、类黄酮、精油和辛弗林。果胶是一种可溶性纤维,通常用作果酱和果冻中的增稠剂,全球供应的此类增稠剂有 70% 是从柑橘皮中提取的。类黄酮是被视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用于许多促进健康的产品中。精油因其香味和抗菌作用而常用于家用化学品。辛弗林是一种苦橙提取物,已被证明可以通过诱导小鼠棕色脂肪细胞的形成来限制脂质积累,研究人员辛弗林能够对肥胖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您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我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如何以高效和环保的方式提取柑橘类水果的功能成分,并充分利用它们。例如,果胶通常使用热水提取,但在提取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有机溶剂。作为替代方案,我们提出了微波提取的技术,更有助于分解细胞;并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两种不同物质之间表面或界面张力的化合物。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发现功能成分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产量更高和果胶质量更高。我们还优化了一种用于柠檬中精油的提取方法,使用超声波将其封装在纳米级乳液中。这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为更广泛地用于化妆品和食品行业奠定基础。此外,我们还展示了橙皮苷(一种类黄酮)的用途;和果胶作为银纳米粒子生产中的还原剂和稳定剂,可作为生物医学应用的抗菌纳米材料。您在类黄酮方面有何发现?柑橘类水果中含有一百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我们一直在研究它们的抗氧化特性并探索生物合成,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天然产物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我们发现化学结构——主要是苯环上功能性甲氧基和羟基的位置和数量——与它们的抗氧化活性有关。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一环节并探索生物合成柑橘类黄酮的可能性,例如柚皮苷和橙皮苷,这些类黄酮很难从水果中提取,而且产量尚不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您是如何改善柑橘类水果的贮藏和加工?我们开发了一种速冻技术,使柑橘类水果在储存过程中保持新鲜。我们没有使用化学防腐剂,而是研究了柑橘类植物的细胞结构和含水量,并找到了一种使它们快速结冰的方法,这样冰晶就会保持很小并且不会破坏细胞膜。我们还开发了低温灭菌技术,我们发现 83 °C 也可以对柑橘进行杀菌,而不是使用 100 °C 的蒸汽,这可能会破坏维生素。您下一步的研究是什么?未来将继续在柑橘绿色贮藏与加工、功能成分活性研究、柑橘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领域积极探索,以期为柑橘活性成分的生产成本降低、促进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及人类大健康提供技术支持。单杨,食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和农业农村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洞庭实验室主任,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长沙)主任。主要从事果蔬等食品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农业农村部“科研杰出人才”。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和湖南光召科技奖各1项,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主编著学术著作6部(ELSEVIER英文专著2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16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9件,与企业共同制订出口欧美食品产品标准和技术认证7项;培养博士(后)、硕士46名。科技成果在企业应用后,产品大量出口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为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食品工业“一带一路”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2012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大会报告
    仪器信息网讯“2012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于10月11日-16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本次大会报告邀请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黄业茹研究员、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林金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金兰研究员、浙江省疾病控制防疫中心任一平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李桦研究员、弗罗里达大学许强教授、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聂宗秀研究员等活跃在质谱领域的资深专家应邀作了大会报告 报告内容集中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以及药物相关研究。江桂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新型化学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在报告中提到,质谱技术越来越重要,环境、食品和生命科学是质谱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对于质谱各项指标,比如选择性、特异性、准确度、精确度和灵敏度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环境分析来说,这些指标当中,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在当前各种分析手段中,质谱的可靠性是最好的。环境的污染物除了光、声、电和磁等物理污染之外,主要有化学污染、微生物污染物、细菌污染物和病毒污染物。其中,化学污染物主要包括(1)难挥发污染物:常规污染物、重金属、表面活性剂和高聚物等 (2)易挥发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等 (3)半挥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污染物(Emerging chemicals),这些化合物属于非常规监测污染物,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这些新型的污染物总体上有10类:PPCPs、BDEs、FPCs、SCCP、Pesticide degradation products、DBPs、Algal toxins、perchlorate、New Atmospheric components、Some Nano-materials 另外TBC(三-(2,3-二溴丙基)异氰酸脂)是在首次在中国发现的一种新型POPs污染物。江桂斌分别对这些新型污染物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  黄业茹:环境介质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监测技术进展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黄业茹研究员主要报告了二噁英类污染物监测技术进展,方法标准等。目前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标准检测方法是HRGC-HRMS,但是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样品前处理复杂、HRGC-HRMS价格昂贵、人员素质和技能要求高,并且检测成本高、分析测定周期长 为此许多国家针对土壤、沉积物和废气等环境介质中二噁英的简易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实现标准化。二噁英类的快速分析方法有仪器分析方法和生物检测方法。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GC-QMS、GC-MS/MS(TQMS和ITMS)和GC-TOFMS 多维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在环境介质中二噁英的定量分析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生物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法、ELISA法、报告基因法和DR-CALUX等。  林金明: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细胞药物代谢的研究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林金明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细胞药物代谢的研究。细胞是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对于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但是,分析研究细胞涉及到几个重要的问题:如何进行细胞的分离?如何对细胞进行定位?如何保证细胞的生理活性?如何实现对于细胞的生化刺激?如何实现快速准确的信号检测?林金明课题组长期从事微流控芯片研究,开发了一种微流控芯片与质谱联用的新技术用于药物代谢的研究。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可以同时进行高通量的细胞毒性筛选和ESI-Q-TOF质谱对应代谢物检测。利用搭建起的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平台对细胞的分泌物和细胞间的信号传导进行了研究。  张金兰: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淫羊藿全血浆中7种黄酮类成分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金兰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利用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淫羊藿犬血浆中7种黄酮类成分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建立了基于质谱数据和Mass Frontier/Metworks软件快速发现和鉴定代谢产物技术 鉴定5种淫羊藿黄酮类成分的代谢产物77个,淫羊藿提取代谢产物115个 中药体内微量成分的分析检测不仅需要高分离能力色谱,高灵敏度、多功能的质谱,更需要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  任一平:质谱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一平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乳清蛋白含有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易于消化,利用率高。母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率是60:40,而牛奶中两者之比是18:32(或者20:80),因此以乳清蛋白为主的婴儿配方(产品标准规定:乳清蛋白/酪蛋白比率应60/40)更接近母乳氨基酸组合,是理想的婴儿营养剂。国家标准规定,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的含量应大于等于60%。至今为止尚未建立各种婴幼儿乳制品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准确定量和检测方法,导致我国无法对含乳的产品进行质量监测与控制,现有的标准方法只有薄层凝胶法。任一平报告中研究了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牛a-乳白蛋白的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处理简便,可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制品的牛a-乳白蛋白的定量测定。  李桦: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李桦研究员报告主要内容是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代谢产物是药物在机体酶的作用下,经生物转化而形成的化学物质。评价候选新药的代谢转归、理解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程度、以及评价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性质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液质联用具有高灵敏度和强选择性,可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分离、检测和鉴定代谢产物,是代谢研究的首先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最联用(如QTOFMS)、结合代谢产物鉴定辅助软件,已成为代谢产物结构鉴定的一线分析仪器。报告重点介绍了LC-QTOF-MSMS技术在新药先导物代谢产物及代谢软点快速筛查以及药物人体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许强:质谱技术与石油石化工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弗罗里达大学许强教授在报告中提到,在分子水平鉴定石油和其他化石资源,尤其是重馏分,由于组分及其复杂,对于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由于化石燃料的逐渐减少和环境等问题,对于燃料以及从可再生资源中提取的化学物质的研究变成了近期的热点。另外,对于含极性分子和复杂结构的生物原油的分析也是另一个挑战。为了很好地利用质谱进行结构鉴定、组成鉴定以及定量分析,采取合适的分离和分流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由弗罗里达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与其他的研究机构和仪器公司面对这些挑战,共同合作,开发更高级的方法处理这些石油和生物质油的表征和鉴定 目前工作集中于分离、色谱和质谱方面的研究。  陈焕文:粘性样品的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  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报告了粘性样品的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分析。粘性样品(食品、石油、血液等)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工业及生命科学等科研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的粘性样品分析先处理耗时、复杂,不利于高通量分析。电喷雾萃取电离(EESI)以电喷雾(ESI)制备能荷载体,在三维空间传递能荷,可直接分析粘稠样品、活体生物表面及蛋白质,其特点是转移能量较低,选择性好,样品适应性强。通过实际样品测试以及详细的数据表明,EESI-MS分析粘性样品有很多优势:可分析不同粘度的样品,无需样品预处理,抗复杂基质干扰,无化学污染,可电离挥发/非挥发性化合物等。  聂宗秀:MALDI-TOF活体小分子质谱分析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聂宗秀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到,活体检测对于质谱来说是一个挑战性工作,因为活体取样时要保持动物在活的情况下进行,要求检测方法微扰无损,具有高耐盐性,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动态实时检测。目前MALDI法在检测小分子方面存在缺陷,因为传统的有机质在低质量范围内会出现大量的背景干扰。聂宗秀课题组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盐酸萘乙二胺作为MALDI基质具有很高的耐盐性,与葡萄糖等小分子形成氯离子加合物,从而可以在MALDI下检测。另外,发展了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的硝酸萘乙二胺基质。发现了8羟基噻吩对于胺类物质、碳量子点对酸性物质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 我国从红三叶中提取异黄酮技术获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组从红三叶中简便、高效提取异黄酮技术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据介绍,这为开发以异黄酮为有效成分的保健食品和医药品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这个实验室设立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据介绍,异黄酮是一种保健食品和医药品原料。近年来,国际上采用植物雌激素样物质替代激素治疗,特别是采用天然来源的异黄酮化合物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取得了较大成效。  红三叶为豆科三叶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优质牧草,我国民间以其花序及带花枝叶入药,用于镇痉、止咳、止喘,还可制成软膏治疗局部溃疡。研究发现,红三叶是少数几种含有4种雌激素样异黄酮的植物之一,具有大多数异黄酮6倍以上的雌激素样的活性,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目前,红三叶异黄酮的提取物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的植物药,其销量在美国多年来一直名列植物药前十位,我国每年均有大量出口。  课题组通过一步水解、水沉碱溶法、膜分离、柱层析等步骤,获得了高纯度的异黄酮系列产品。该方法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纯化,一方面提高了产品中起药效作用的活性成分——异黄酮苷元的纯度 另一方面使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前的样品溶液得以净化,减轻了树脂的损害,延长了树脂的使用周期。此外,纳滤技术的应用使树脂柱层析前的样品溶液无需浓缩,可直接上样,简化了工序。  据介绍,该技术工艺简单,可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且制备过程中仅采用食用级乙醇为溶剂,具有安全、污染少、成本低的优点,为开发以异黄酮为有效成分的保健食品和医药品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巧妙食多酚,生活质量更加分
    导读大宗果蔬中除了含有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基础营养成分之外,还富含多种酚类功能成分。这类化合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抗衰老、调节毛细血管、抗菌、航延、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等生物学作用。多酚类物质按结构大致可分为简单酚类、酚酸类、羟基肉桂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化学结构中有一定量的ROH,能形成有抗氧化作用的氢自由基(H),以消除O-2和OH等自由基的活性,从而保护机体组织免受氧化作用的损害。下面让小编带您一起走入果蔬的微观世界,揭开多酚类化合物的神秘面纱。 岛津解决方案 果蔬中多酚类检测多使用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基质的干扰下,灵敏度较低,且通量不高。使用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60建立果蔬中常见32种多酚类成分检测方法,可以实现无标准品情况下定性筛查分析,且满足高通量、高灵敏度地检测需求。 样品前处理 称取10 g试样于50.0 mL棕色离心管中,加入约20 mL 80%甲醇溶液,混合,室温下超声,离心,上清液转入50.0 mL棕色容量瓶中,残渣按上述步骤重复提取1次,定容至50.0 mL备用。 提取离子流色谱图 图1. 多酚类化合物提取离子流图 样品测定结果 从市场购买蓝莓及苹果样品,经样品前处理后上机分析,检测参数共计32种,化合物列表及定量结果见下表。 表1 .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结论 用LCMS-8060液质联用仪测定水果中32种常见多酚物质,通量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细心的你一定注意到了,不同类型水果间多酚种类及含量差异非常大,蓝莓检出的多酚种类及含量都明显高于苹果,尤其是花色苷类多酚组分,摘得“第一号抗氧化剂”称号,蓝莓当之无愧。 有关果蔬多酚类功能成分就分享到这里。更多应用方案,请识别右侧二维码下载。 撰稿人:王超
  • 陈皮药材如何用近红外快速鉴别分析
    陈皮药材如何用近红外快速鉴别分析陈皮作为传统中药,其药用历史悠久。以陈皮为主药的二陈汤、苏子降气汤、六君子汤、平胃散等经典名方在历代本草中都有记述。而如今药典中记载的陈皮主要来源于部分芸香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根据品种与产地来划分,目前市售陈皮主要分为广陈皮、陈皮与杂陈皮三类,广陈皮主要来源于茶枝柑,陈皮则是来源于大红袍、福橘及温州蜜柑的栽培变种,而来自杂柑类、宽皮橘类、橙柚及柠檬等果皮混杂陈皮入药的情况,市场称之为杂陈皮。杂陈皮与陈皮药材价格差异也十分悬殊,因此市场也出现相应商品混杂入药的现象,导致陈皮药材基源复杂,药材品质难以保证。成都中医药大学刘友平课题组创新性地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陈皮药材的品种识别和黄酮类成分的检测展开研究。1品种识别选取广陈皮 17 批,川陈皮 8 批,在 60 ℃ 烘箱中干燥后粉碎,过 80 目筛,取 8g 样品粉末放置样品杯中扫描近红外光谱,扫描范围 10000cm-1 – 4000cm-1,分辨率 8cm-1,扫描次数 64 次,每个样品重复装样后扫描 3 次。▲ 陈皮药材近红外光谱图采用聚类分析的算法对不同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和潜变量进行考察,根据综合评价指标 Q 值的大小选出最优结果,前 3 个最好模型参数如下表所示。序号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潜变量数Q1SNV, db110000-7800, 6600-5400, 4800-440060.90692db1, ncl10000-7404,7144-500030.88743mf10000-400070.8836采用最佳参数建立的模型,从潜变量的立体得分图可以清楚看出两类陈皮药材在空间上相互独立,并用 12 批未参与建模的陈皮药材进行外部验证,仅有 1 批样品被误判,说明模型可以准确地识别广陈皮和川陈皮。▲ 陈皮药材前三潜变量得分空间分布图2含量分析目前针对陈皮药材中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挥发油、黄酮类和生物碱成分,而黄酮类又是一类比较重要的有效化学成分,具体还可细分为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栽培品种陈皮药材种所含的 4 种黄酮类成分可以发现除芸香柚皮苷外,其余 3 种黄酮类成分在不同品种的药材种含量差异明显,且仅有川陈皮、广陈皮以及杂陈皮中的椪柑符合药典对陈皮药材的含量标准。因此仅对三种含量有明显差异的黄酮类成分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取 69 批不同来源的陈皮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参数设置与品种鉴别时类似,取样减少至 5g,仪器扫描次数改为 32 次,其余参数保持不变。▲ 陈皮药材近红外光谱图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式、建模波段以及潜变量对三种的影响,此外还剔除了对建模影响较大的样品,最终选取的的模型效果如下。▲ 橙皮苷模型预测散点图▲ 川陈皮素模型预测散点图▲ 橘皮素模型预测散点图最终三种黄酮成分模型对独立验证集样品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 0.284,0.054 和 0.014。与传统分析方法 HPLC 相比,近红外分析操作简便,快速无损,结果准确,且能够多组分同时测量,这对陈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在线监测等方面,都有极高的应用价值。3相关仪器▲ NIRFlex N-500研究中所采用的近红外光谱仪就是来自步琦的 NIRFlex N-500,针对医药研发、生产质控等不同环节都能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1偏振干涉仪NIRFlex N-500 独特的偏振干涉仪设计,相比经典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在简化光路空间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抗震能力,更能通过实验室、生产车间、仓库等多种复杂测量环境的考验。 2模块化NIRFlex N-500 模块化的设计,4 种测量池以及多达近 20 种的测量附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的测量场景。更换快捷方便,一台机器就能完成多样品形态的测量分析工作。 3双灯源NIRFlex N-500 贴心的双灯源设计,一旦主灯能量降低到阈值之下,就自动切换至副灯,不会造成分析间断而影响生产效率。 4校准标准物NIRFlex N-500 内置校准标准物,搭配功能全面且强大的软件套件,保证数据安全,满足 GMP 及 21 CFR Part 11 的要求,为制药行业提供安全稳定的分析手段。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与我们联系。4参考文献闫珂巍,.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定性鉴别广陈皮模型的建立[J]. 中草药, 2015, 46(20): 3096-3099.李旻. 不同栽培品质陈皮药材品质等同性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
  • BCEIA2009专题报告会:药物与天然产物
    2009年11月26日,BCEIA 2009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药物与天然产物专题报告会于北京展览馆召开,近100多位专家学者及分析工作者参加了报告会,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的杨松成教授主持报告会。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的杨松成教授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王灼维博士报告题目:高清质谱SYNAPT G2 HDMS在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王灼维博士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SYNAPT G2 HDMS质谱分析系统在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蛋白质的定量组成、De novo 测序等方面的应用。该系统提供离子淌度分离技术,不仅能按质荷比不同将离子分离,同时也可以根据离子的大小、形状、电荷等将其分离,从而获取更多未知信息,并且提高了数据特异性。岛津公司背景分析中心董静博士报告题目:LCMS-IT-TOF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董静博士使用LC-ESI-IT-TOF质谱仪及在线柱后衍生技术,从9个产地的菊花(杭白菊、祁菊、滁菊、亳菊、贡菊、川菊、黄菊、怀菊和济菊)中鉴定了12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42个绿原酸类化合物,发现了菊花中一些提取分离不容易得到的微量或结构易变化的物质,丰富了对菊花成分的认识,为菊花及其同属植物的成分研究及结构确定提供了依据 促进了对黄酮类化合物ESI质谱裂解规律的认识,为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提供依据 为中药中复杂成分的准确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戴安公司蔡滨博士报告题目:Nano LC在LC-MS/MS中的地位、各种设置和应用  刘晓达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Nano LC在LC-MS/MS中各种参数的设置以及具体应用。Nano LC中的NanoViper只用手指即可旋紧,无需套管,无死体积,避免因连接不当而引起的实验误差 耐高压至1000bars,柱子不会因过度旋紧而损坏,在低压与高压下都有很好的重复性。Probot微量留份收集器与其它收集器不同的是针头不动,只有板块动,操作简单,使测试结果精确度高。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杨定忠先生报告题目:硅胶双层表面处理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硅胶表面残余硅羟基的活性(酸性)、金属残留、表面不均匀等因素,经常会导致极性化合物色谱峰型不对称或重现性差。硅胶双层处理技术对极性化合物有很好的保留和分离,可以降低硅胶表面的硅羟基酸性,增加更均匀的新表面层、屏蔽硅胶内部残留金属的影响,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极性化合物的峰型。  基于双层表面处理技术,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了Venusil MP C18、Venusil ASB C18, ASB-C8、Venusil HILIC等色谱柱产品,这些产品可以用于醋酸奥曲肽、倍他米松磷酸钠、盐酸赛洛唑啉、硫酸罗通定注射液等有关药物的成分测定,色谱峰峰型稳定,灵敏度高。AB公司赵贵平先生报告题目:LC-MS\MS技术在药物与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中草药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众多、结构复杂、含量低,并且相当多的中草药稳定性差,若采用常规的分离鉴定技术,难度较大。LC-MS\MS联用技术分析此类产品,只需简单预处理或衍生化样品,高效快速、灵敏度高,尤其适用于含量少、不宜分离或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化、损失的成分。  AB公司研发的QTRAP技术可以将串联四级杆与线性离子阱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扩展了质谱技术的扫描模式,为临床医学、药物代谢物鉴定、环境分析、残留药物、毒物筛查、食品安全等研究提供了同时定量定性的技术平台。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于水教授报告题目:ICP-MS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ICP-MS技术具有极低的检出限和很宽的动态线性范围,干扰少、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还可提供精确的同位素信息。  近年来,随着屏蔽炬、碰撞反应池和高基体进样系统技术的出现,ICP-MS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样品进样量,提高离子化效率,减少氧化物的形成,并有效消除基体抑制效应,使得ICP-MS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机质谱。现如今,ICP-MS技术已应用于环境、临床检验、药物分析、地球科学、法医学、临床医学、食品与卫生等领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青松博士报告题目:线粒体功能损伤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王青松博士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MALDI-TOF/TOF质谱技术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进行了衰老和退行性病变的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的蛋白表达谱数据库,鉴定了608个蛋白点对应于376种基因产物,对于解释快速老化小鼠SAMP8早期学习记忆缺陷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布鲁克道尔顿公司蒲海先生报告题目:高分辨质谱仪在农药残留及违禁药物筛查中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除虫剂等农药,这些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形成严重威胁。此外,违禁药物可以导致病原菌耐药性,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危害,可见食品安全形势相当严峻。  高分辨质谱筛查方法基于真实高分辨能力的高准确度,可以一次进样完成所有峰的定量测定,无需与标准样品比对,可以做到已知、未知物质全筛查。另外,它还具备真实的同位峰型分布测定能力,2%偏差的同位素峰型测定可以排除95%的分子式可能性。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周涛教授报告题目:新型显微镜技术及其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对细胞水平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单个活细胞静态特征的定性描述,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大量活细胞进行长时、动态以及定量的研究,这就意味着研究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正基于此,一些新型显微镜技术,如双转盘式共聚焦成像系统和高内涵分析系统应运而生,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双转盘式共聚焦成像系统可以实现高速获取高质量的动态图像,同时大幅降低激光的强度,降低激光对细胞的光损伤和对荧光染料的淬灭,增强对样品的保护,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分子病理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  高内涵分析是指在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同时分析细胞形态、生长、分化、迁移、凋亡、代谢途径及信号转导各个环节的相关参数,在单一实验中并行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大大提高了通量化活细胞分析的效率。药物与天然产物专题报告会现场
  • 首届“食品中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专题网络会议顺利召开,报告内容异彩纷呈
    p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获得所需能量和营养元素的最主要来源。食品中所含的能量和营养元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即称为食品营养价值。如何判定食品中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已成为继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之后另一业内关注议题。籍此,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于2017年10月24-25日举办了首届“食品中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专题网络会议(i Symposium on the Evaluation of Nutrient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in Food,简称 iS-ENQAF 2017)。/pp  会议依托直播新平台,用户可通过视频、音频、文字、PPT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交流,学术交流效果接近传统会议。本届专题网络会议将分设蔬果类食品营养及品质评价、肉类及乳制品营养及品质评价、粮油类食品营养及品质评价三个专场。会议讨论食品营养价值的同时,为食品领域检测工作者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沟通交流平台,探讨食品营养价值评价及营养成分检测技术,从而提高食品行业应用技术水平。/ppstrong以下为部分精彩报告内容:/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img style="WIDTH: 487px HEIGHT: 340px" title="QQ图片001_meitu_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1e6ad79-798f-4466-a41d-55654b51577d.jpg" width="487" height="340"//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核苷酸检测方法讨论及工艺原因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人:飞鹤乳业中心实验室 张凤霞/strong/pp  张凤霞谈到,母乳中含有尿苷酸(UMP)、胞苷酸(CMP)、腺苷酸(AMP)、鸟苷酸(GMP)、肌苷酸(IMP)等多种核苷酸。为提高婴儿免疫调节功能和记忆力,欧美、日本等国家生产的婴儿奶粉均按照母乳中的含量,添加微量核苷酸。中国有专利介绍添加核酸或核苷酸的高能牛奶,易被人体吸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抗疲劳,抗辐射,增强体制,提高免疫力等作用。1991年欧共体对婴幼儿食品中核苷酸的添加水平规定了上限:每420KJ食品中CMP2.5mg,UMP1.75mg,AMP1.5mg,GMP0.5mg,IMP1.0mg。2005年中国卫生部15号公布推荐,核苷酸在婴幼儿配方粉中的添加量为0.2-0.58g/kg(以核苷酸总量计)。/pp  目前GB 5413.40-2016 中对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测定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具体原理为:试样经过水提取,用沉淀剂沉淀蛋白质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254 nm 外标法测定试样中核苷酸的含量。AOAC 2011.20 中对乳粉中的核苷酸的测定采用的方法原理为:试样溶解于盐溶液中阻断蛋白质和脂肪干扰,通过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SPE)萃取试样中的尿苷酸(UMP)、肌苷酸(IMP)、腺苷酸(AMP)、鸟苷酸(GMP)和胞苷酸(CMP)。处理后的试样在反相液相色谱上经过C18色谱柱梯度洗提分离,二极管阵列(DAD/PAD)检测器检测,胸苷酸(TMP)内标校准,外标法定量。/pp  最后,张凤霞谈到了不同配方婴配粉中核苷酸的原因分析、生产工艺对核苷酸影响的原因分析和磷酸酶复性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DSC04028_meitu_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06b7e071-b9d2-4b06-acef-3496d6fd077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大麦青稞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佘永新/strong/pp  佘永新谈到,全谷物具有防治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作用。随着全谷物食品保健作用不断被证实,其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普及,全谷物食品研究在十二五就列入国家规划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美国 FDA对全谷物的定义为完整的、经研磨、破碎或制成薄片的谷物果实,包括大麦、荞麦、小麦、燕麦等。/pp  青稞有着“三高”“两低”的特点,即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的特点 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如硒,特别是葡聚糖。据《本草纲目》记载:青稞入药,味咸、性平凉。入肝、脾、肺经。其主要功能是下气宽中、壮筋益力。治风湿痹痛、呕逆、腹胀、泄泻。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四肢无力,大便稀溏。/pp  青稞除了了基本营养成分外,还包括具有特殊功效的成分如β葡聚糖、母育酚、γ氨基丁酸、活性肽、多酚黄酮类、花青素等。大麦青稞作为人民直接食粮比例在下降,但随着大麦青稞食品及其产品研究深入,人民的对青稞的需求逐年增加。/pp  接下来,佘永新介绍了大麦青稞主要活性成分及生理保健功效和大麦青稞最新研究进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QQ图片002.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a86578b9-528b-4160-9308-1cdb3800080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果蔬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人: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何洪巨/strong/pp  何洪巨从果蔬在膳食结构中重要性、一般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品质评价等几方面给听众做了介绍。何洪巨谈到,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果蔬生产具有独特的传统优势。目前我国果蔬产业发展迅猛,在农产品出口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果蔬产量居世界首位。多年来,我国蔬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0.95亿亩增加到2015年的2.81亿亩。年产量超7亿t,人均占有量达500多kg。截止2015年末,全国水果(含瓜果)总面积1536.71万公顷。接下来,何洪巨详细介绍了不同果蔬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pp  最后,何洪巨谈到了果蔬营养品质研究趋势,包括:中国传统蔬菜资源营养品质研究、地理标志农产品营养品质研究、营养-安全-风味-颜色-健康研究、蔬菜生产与消费链营养品质调控研究、优异营养品质资源基因挖掘和营养品质的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QQ图片003.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2f92c6c9-ecd4-4ad1-8681-08ef147b7e4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农产品营养品质检测评价与消费引导初步探索》/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人: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朱大洲/strong/pp  朱大洲介绍了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面向消费者的农产品检测新技术和食物营养大数据及个性化精准营养等内容。朱大洲谈到,2017年3月,国家粮食局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为推动该计划的实施,国家财政部和粮食局拟选址一批具有优质粮油生产潜力的县和龙头企业,开展行动示范(可申报财政补助资金)。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从安全性方面看,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可分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和 农产品地理标志。从我国现有的自然、技术、经济和市场等条件看,目前应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培育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地开发有机食品。/pp  接下来,朱大洲介绍了面向消费者的农产品检测新技术,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家用食品安全检测仪、百度筷子(号称能测地沟油)、以色列的光电扫描仪和德国农残检测手机等。最后, 朱大洲谈到了食物营养大数据及个性化精准营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DSC04018_meitu_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a5ac3257-e928-4216-bf23-6fe767521c9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肉中营养成分那些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刘飞/strong/pp  刘飞从肉是如何划分等级的、如何判定肉是否掺假、颜色是否可以判断肉的新鲜度和如何让肉变得更嫩等几个方面为听众做了介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DSC04025_meitu_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9b7180f6-8575-41bc-8fe0-e490ea41f21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粮食蛋白质品质评价研究》/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人: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韩飞/strong/pp  韩飞从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谷物及谷物蛋白在膳食中的重要地位、蛋白评价在精准营养中的重要地位和粮食蛋白评价研究进展等几方面为听众做了介绍。/p
  • 假冒蜂胶或致重金属中毒 专家支招如何鉴别
    蜂胶,无论是保健,还是治病, 已被公众所认同。但最近一些不良企业用树胶冒充蜂胶,或在胶囊中灌注酱油的造假行为被曝光之后,立刻引起人们的质疑和谴责。蜂胶为什么具有保健功能?它适 应于哪些人群?怎样才能买到质量好的蜂胶?假蜂胶对人体有何危害?下面,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解答。  天然配比是保健关键  营养专家认为,蜂胶是一种纯天然的健康物质,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综合性作用。蜂胶的保健治疗作用,关键不在于 高含量的黄 酮,而在于它绝妙的天然配比,以及多种物质起到多病同治的目的。因此,我国批准蜂胶的保健功能是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免疫。  蜂胶为 什么具有这样的作用?专家介绍,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其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含有大量的黄酮类、萜烯类 等化合物以及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因为蜂胶生产量少,收集困难,特别是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被人们誉为“紫色黄金”。  蜂胶含有300多种天然成分、3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如预防流感、消炎抗菌、治疗溃疡、健肠胃等。  医疗专家说,蜂胶的主要作用是清理血管、降血脂等,适应于高血脂、高血糖、免疫力低下人群使用。但它毕竟是一种保健品,保健品不等于药品,有病 还应看大 夫。他们提醒,保健品也不能当饭吃,也有一定的服用数量、疗程以及禁忌,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  多种多样的鉴别方法  专家指出,蜂胶的功效取决于其300多种天然有效成分,并非单一的黄酮,总黄酮含量并不是鉴别蜂胶好坏的标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蜂胶只具备国家批准功能的一项或两项,少数蜂胶才能同时具备3项功能。  专家说,购买蜂胶时,我们应知晓其主要特性和鉴别方法。注意查看是否有正规的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可先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上查找 一下该产 品是否通过国家的GMP认证及进口蜂胶有没有《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正宗蜂胶滴到玻璃杯中的水面上,可形成不易消散的油膜,而树胶滴入水中后,会迅速 扩散到杯壁上 蜂胶闻起来有芳香气味,而树胶则有一股恶臭味 正宗蜂胶摸起来黏度较大,树胶黏度明显不够。同时,还可用眼看来鉴定蜂胶的外观和颜色 用口 尝去鉴定蜂胶的味道 用95%的酒精溶解的方法去鉴定蜂胶的纯度。  专家对一些人喜爱用蜂胶软胶囊的做法持反对意见。这是因为软胶囊在经过高温定型时,大量珍贵成分流失,大幅降低了蜂胶特有功效。专家说,蜂胶是否易吸收在于蜂胶分子结构,并非取决于产品剂型,消费者认为软胶囊好吸收的观点是错误的。  假冒蜂胶有较大危害  近年研究报告表明,大约两万只蜜蜂只能生产20千克的蜂胶,而我国每年的蜂胶原料产量为200多吨,而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竟然达到500吨之多。可见,有超过一半的蜂胶产品都是假冒或者真假参半的。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违规厂家生产的假冒产品是数不胜数,造成蜂胶市场极度混乱。很多蜂胶产品包装上都标称“天然蜂胶”字样,实际上主要原料却 是杨树 芽。 这些杨树芽经浸泡、过滤、沉淀、提纯等多道工序,再加入少量蜂胶,即可被加工成类似蜂胶的黑色胶状固体。树胶要变成蜂胶,厂家还偷偷加了一些槲皮素 和芦丁,提高蜂胶中的黄酮含量,以应对检测。其实,这些人工黄酮对人体是有害的。  专家指出,蜂胶的保健功能是其天然配比形成的,人为添 加槲皮素和芦丁等物质来提高蜂胶中的黄酮含量,一是破坏了蜂胶成分的原有配比,二是起不到养生保健作用。假冒蜂胶因多项技术不过关,会给人体造成极大危 害。如将没有经过提纯过滤的毛胶加入到胶囊里面,毛胶里面的病菌和重金属严重超标,会造成人体重金属中毒。又如将灌注酱油胶囊冒充天然蜂胶,自然没有蜂胶 的保健功能。因此,专家提醒大家,买蜂胶千万不要图便宜,万一食用了劣质蜂胶或假胶,既损害了身体,又耽误了病情。
  • 中国科大实现对多种植物叶片代谢物空间成像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在植物叶片代谢物质谱成像取得新进展,实现对多种植物叶片中代谢物的空间成像。  这一成果由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潘洋教授团队利用自行研发的质谱成像平台,实现对多种植物叶片中代谢物的“拍照”。  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分析化学领域著名期刊 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  在已知植物种群中,有约200,000个植物代谢物的化学结构被鉴定出来。植物代谢物的成分分析和空间成像对探讨植物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运输、生理机制、自我调节机制及植物与生态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质谱成像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分子成像技术,具有免荧光标记、不需要复杂样品前处理等优点。然而,由于植物角质层和表皮蜡的存在,常规软电离技术很难穿透角质层作用于叶肉组织,从而无法对植物叶片中的代谢物进行直接成像。  课题组通过印迹方法,将叶片中的植物代谢物转移至多孔聚四氟乙烯材料上,并对印迹后的材料进行成像,可实现对叶片植物代谢物的间接成像。由于使用DESI/PI技术,相比于传统DESI方法,正离子模式下可新检出多达百种萜类、黄酮类、氨基酸和苷类等次生代谢产物 负离子模式下整体代谢物信号强度可增强一个数量级。  课题组进一步利用该技术对茶叶进行研究,发现咖啡因在叶中脉富集、茶氨酸在叶柄富集并延伸至中脉和叶尾,为咖啡因主要在茶叶中脉合成和茶氨酸在茶叶根部合成并转运至叶片的生物合成位点及转运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实验还检测到茶叶中儿茶素生物合成网络中重要的黄酮类代谢物并以质谱成像的形式展示出空间分布,表明印迹DESI/PI成像技术在探索植物代谢转化位点和途径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 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顺利召开
    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暨仪器展览在甘肃兰州顺利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6月12日,由甘青宁色谱协作中心、甘肃省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省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兰州色谱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协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宁夏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暨仪器展览”在甘肃省兰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顺利召开。来自甘青宁地区科研院所、高校、质检等单位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届会议。甘肃省科协副主席陈炳东、甘肃省化学会秘书长周峰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会议旨在促进我国西北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色谱工作者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色谱科学在西北地区的蓬勃发展。会议现场展会一角  会议内容由特邀报告、专题报告、仪器展览三部分组成。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分离材料等技术,以及药物、天然产物、食品、石油化工等应用领域。近十家相关厂商进行了技术或产品展示。  会上共进行了7个大会报告,分别是:报告人报告题目兰州大学原校长胡之德教授近10年色谱分析某些新进展甘肃省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师彦平研究员植物资源化学成分与毛细管电泳分析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胡凤祖研究员色谱分析在藏药和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王荣副主任药师色谱技术在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立仁研究员宽pH PR-HPLC固定相技术的发展甘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周小平主任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离分析中国苦水玫瑰精油中的复杂天然产物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佳女士氧化物中空纤维萃取管的制备及应用  其中,胡之德教授在其报告中列举了大量多维液相色谱在蛋白组学中的应用、多维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毛细管电泳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DNA或RNA适配体亲和色谱、UPLC和RR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或技术应用进展实例。报告人:兰州大学原校长胡之德教授报告题目:近10年色谱分析某些新进展  师彦平研究员在其报告中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法的工作原理、影响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毛细管电泳法的技术优点、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等,并介绍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HPCE-CZE)在黄酮类药物及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HPCE-MEKC)在异黄酮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报告人:甘肃省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师彦平研究员报告题目:植物资源化学成分与毛细管电泳分析  王荣副主任药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色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手性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生物色谱法在临床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指出了色谱技术为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药物转运、药物代谢、药物个体差异及种族差异、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疗效与药物浓度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力的技术支持。报告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王荣副主任药师报告题目:色谱技术在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  陈立仁研究员在其报告中指出,开发出适应宽pH范围HPLC柱填料对拓宽HPLC的应用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聚苯乙烯包夹聚合物固定相、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包夹聚合物固定相、纳米氧化锆包覆硅球固定相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还介绍了包被型固定相和杂化颗粒固定相的特点及应用。报告人: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立仁研究员报告题目:宽pH PR-HPLC固定相技术的发展  以下是大会专题报告:报告人报告题目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王荣副主任药师毛细管电泳检测肿瘤突变基因方法学和应用研究兰州大学李媛媛女士咪唑啉型两性色谱固定相用于亲水色谱和反相色谱的研究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肖远灿先生藏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秦鹏先生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乙烯瓶盖专用材料中的残留溶剂甘肃省药品检验所韩娜女士气相色谱法测定火麻仁中亚油酸、α-亚麻酸的含量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张娟红女士氨氯地平LC-MS/MS测定方法的建立兰州大学崔方女士贞芪扶正制剂质量控制基础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饶红红女士新型烷基官能团化MCM-41固相微萃取涂层分析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兰州大学毕映燕女士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当归栓中5种活性组分的含量  还有七家仪器供应商做了技术报告,重点介绍了其公司概况及公司新产品或热销产品等,报告如下:报告人报告题目重点推介产品通用实验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徐新元总经理CTC样品前处理和自动进样完整解决方案PAL-xt样品前处理和自动进样系统南京伽诺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赵让梅高工近年来气相色谱研究及发展概况综述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王则含先生Waters公司最新技术进展液相色谱、质谱、固相萃取柱等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李佳萍女士解决分离难题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新技术GPC-GC/MS,MDGC/GCMS戴安中国有限公司刘静女士戴安先进的离子色谱及液相色谱技术免化学试剂离子色谱、双三元梯度液相色谱安捷伦科技郭宝先生安捷伦科技——世界上最大的测量测试公司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北京绿绵科技有限公司欧阳伟民先生MassWorks分子识别技术在各种质谱中应用的最新进展MassWorks质谱软件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会议在不足50天之内,组稿近100篇,创造了数量上的纪录。论文内容反映了近几年来西北地区色谱工作者在医药、食品、质检、石油化工、生化、环保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该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据介绍,此次参会人数较上届有所增加。大会合影
  • 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由中国化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主办,郑州大学、河南省科学院联合承办的“第16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于2010年11月2—3日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300余名从事分子光谱及其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现场  大会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副校长常俊标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高丹盈教授、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研究员、中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孟广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主任谢孟峡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所长刘会洲教授、苏州大学顾仁敖教授、清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尉志武教授、国家高分子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赵冰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徐怡庄教授等出席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发来贺信祝贺本届分子光谱大会的召开。  此次会议邀请了1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仪器厂商应用专家就分子光谱有关学术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作大会报告,会议期间还安排了60余场分会报告,涉及的主题包括:红外光谱、拉曼及荧光光谱的研究进展。  分子光谱前沿技术最新进展报告人:河南省科学院高研中心首席科学家 安浩云博士报告题目: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应用  安浩云博士主要进行创新药物的全程研究开发,开发出了微管抑制剂抗癌创新药氟莱哌素、分子靶向激酶抑制剂抗肿瘤新药RDEA119、抗乙肝创新药Pradafovir、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抗艾滋病创新药RDEA806和RdRp聚合酶抑制剂抗丙肝新药MK-0608等五个一类创新药,在化学和药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科研成就。2010年,安浩云博士入选河南省首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聘为河南省特聘专家,现任河南省科学院高研中心首席科学家。  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涉及各种复杂过程,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新药研发相关阶段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安浩云博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其研发团队基于研究需要而创新的分析方法以及为迎接研发过程中的新挑战而进行的现有分析方法的拓展,主要讨论了质谱法、色谱法、核磁共振及红外光谱法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应用。上述分析方法已经被被运用于:液相和固相组合化学研究中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从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库中发现单一先导化合物的新型多维快速分离鉴别;大分子RNA受体的直接快速赛选和发现 抗有丝分裂抗癌新药和微管微丝的作用机制等研究。报告人:武汉大学 雷爱文教授报告题目:在线红外技术在有机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雷爱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分子(如O2, N2O, H2O2, NH3, ClO2-等)的活化,旨在发展高效的、绿色的、和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学 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的高选择性、高效性的碳-碳、碳-杂原子键形成的方法 金属酶的作用机制以及活性中间体的研究,例如亚氯酸盐岐化酶、细胞色素P450和过氧化酶。  雷爱文教授在报告中介绍,荣获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3位科学家,都是从事有关于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该反应是一类用于碳―碳键形成的重要方法,他们的研究使科学家们大大提高了创造复杂化学品的能力,为人类模仿生产自然界各种碳基物质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雷爱文教授详细介绍了钯、镍等过渡金属化合物所催化的各种交叉偶联反应,并结合在线红外技术,深入探讨了各种交叉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通过大量实验寻求到新型的交叉偶联模式,证实了负负作用构建物质的可能性。报告人:北京师范大学 谢孟峡教授报告题目:黄酮类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黄酮类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和生理活性: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性、抗癌等,是目前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天然药物。  谢孟峡教授报告中介绍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主要科学问题为:药物和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二者结合率、结合机制-结合位点判定以及影响结合的因素等。并具体介绍了其课题组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对黄酮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它们的结合机理。报告人:吉林大学 赵冰教授报告题目: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检测蛋白质及有机分子  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研究是近20年来拉曼谱学研究的核心。SERS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无损探伤、可定点检测、能够确定被吸附分子的详细信息、有可能对吸附在材料表面的亚单分子层进行现场检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分析、生物、医药、农业、食品安全、环境检测、考古、艺术品鉴定、刑侦等领域。目前特别关注的是其在健康、环境、艺术品鉴别中的应用。  赵冰教授一直从事分子组装体的光谱学(拉曼、红外、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的研究。在其报告中指出:在蛋白质分析领域主要有两种SERS检测方法:直接蛋白质研究(根据蛋白质本身的SERS)和间接蛋白质检测(根据标记分子的SERS),赵冰教授建立了一种基于蛋白质印记和SERS的非标记多蛋白检测方法。  分子光谱热点应用领域报告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研究院邹明强研究员报告题目:低场磁共振弛豫传感免疫快检新技术  近年来,SARS、禽流感、H1N1甲型流感等重大疫病的爆发,以及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抗生素和农、兽药残留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传统的免疫检测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在灵敏度、分析速度等方面不足,已越来越不适应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检测监控的更高要求。快速、准确的分析、诊断手段尤为重要。  邹明强研究员报告中介绍了其近期研发的新型免疫快检新技术,利用新型功能材料(磁性、纳米),通过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融合的低场磁共振弛豫传感免疫检测技术,可提供一种新型有效检测手段。在均匀磁场下,包被有抗体的磁性纳米颗粒遇到试液中待测抗原(病毒或细菌)时,特异性结合而形成磁性纳米粒子集团或网络,进而改变了试液局部磁场分布,导致磁驰豫时间T2改变,不需获得核磁波谱信号,只通过磁共振弛豫传感信号(magnetic relaxation switches)测试即可实现待测物免疫传感分析。报告人:北京大学徐怡庄教授报告题目:新型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初探  色谱分离方法和分子谱学分析方法联用使二者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将极大提高对复杂混合物的解析能力,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其中,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值得发展的分析技术,具有比高效液相色谱容易实现与红外光谱联用;“万能检测器”,可检测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检测难挥发、难电离组份有优势;检测限已达到皮克、纳克水平;可进行原位检测等潜在优势。  徐怡庄教授课题组制备并筛选红外波段透明的无机难溶盐颗粒,以之作为薄层色谱的固定相,并经实验证明该设想是可行的,发展了满足原位薄层色谱-红外联用测试要求的新型薄层色谱-红外联用技术。  报告人:清华大学 周群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拉曼光谱法的矿物药炮制机理研究  周群教授基于学术界对雄黄的主成分硫化砷的赋存状态争议颇多的情况,采用拉曼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以及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结合文献研究鉴定我国以湖南石门雄黄矿为基源的药用雄黄均为α-As4S4,建议药典对其结构As2S2进行修改。  周群教授同时提出由于拉曼光谱特征性强,在中草药中的矿物药的炮制前后,可以用做该过程的变化机理的研究。报告人:河北师范大学 魏永巨教授报告题目:中药三维荧光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标准化问题研究  魏永巨教授的报告中介绍到,中药三维荧光图谱中的荧光峰类似人的指纹,具有特征性,可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中药指纹图谱,用于中药材和中草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他建议目前可以利用中国药检所提供的中药对照药材作为标准样品,在中药材研究过程中实现分析方法的标准化。  除口头报告外,本次会议还采用了墙报展示的方法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录用学术论文220余篇。稿件涉及内容广泛、涵盖了分子光谱的诸多领域,这些论文基本代表了最近两年来我国分子光谱领域的研究成果。为表彰本次学术会议上研究水平高、突出研究内容要点、讲解清楚的的“口头报告”和“墙报”,本次会议特设立“优秀论文奖”和“优秀墙报奖”,通过专家评选,在闭幕式上给获奖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和奖金。 分会场四周的墙报展部分获奖学生与颁奖嘉宾合影  本届大会得到了赛默飞世尔科技、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堀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海洋光学亚洲分公司、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先明乐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厂商的大力支持。 赛默飞世尔科技、岛津国际贸易(上海) 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堀场贸易(上海) 布鲁克光谱、海洋光学(亚洲)盛大的招待晚宴集体合影  分子光谱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分子光谱学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也相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分析光谱学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学术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几百人已发展到目前数万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很活跃,成果更加丰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现代科学的各个方面。  本次大会为与会代表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利用这个机会,围绕分子光谱学的前沿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次会议促进了我国分子光谱学学术研究、学科发展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  分析光谱学会议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组织的大型学术会议之一,历经传承,至今已经成功的举办了十六届。历届会议的召开,都对我国分子光谱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次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 央视曝光销售假蜂胶:蜂胶用树胶造假整整10年
    这就是用来造假的树胶。  我国每年蜂胶销量3倍于产量 造假者称国内最尖端仪器检测不出  央视曝光浙江全金药业销售假蜂胶 杭州不少药店均有销售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被公认为具有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蜂胶好是好,但是产量比较稀少,一个五六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产100多克蜂胶,所以蜂胶又被誉为“紫色黄金”。  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那么这些多出来的蜂胶又是从哪冒出来的呢?  河南省长葛市是全国有名的蜂胶生产基地,在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的专卖店,销售人员却告诉记者,一些所谓的天然蜂胶其实是用树胶冒充的。  所谓的蜂胶中90%是树胶  河南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称,现在纯天然蜂胶大多都是冒充的。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厂生产蜂胶软胶囊之类的蜂胶产品,所用的原料在当地叫“提纯蜂胶”,里面蜂胶含量高达95%以上,但是在这家厂的提纯加工车间,记者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天然蜂胶原料。在车间的角落,有两口大锅,锅里正在熬制一种黑色的胶状液体。  这名负责人承认,真正的天然蜂胶数量稀少,提纯后每公斤售价高达700多元。这里正在熬制的确不是什么天然蜂胶,而是一种价格相对便宜的胶,每公斤只要160元。  在每年产值达数千万元,蜂胶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河南长兴蜂业有限公司,一名工人承认,这种黑色的液体其实不是蜂胶,而是树胶。  这种浸泡好的“树胶”液体,经过过滤、沉淀、提纯等多道工序,被加工成一种黑色的胶状固体,然后经过简单包装便可出售。厂里的负责人后来承认,他们厂生产的所谓“提纯蜂胶”,正是使用这种“树胶”加工而成,其中90%是“树胶”,每公斤最低售价140元。  河南维康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国内最尖端的仪器也是检测不出来的。  据了解,所谓的“树胶”,其实就是一种使用杨树芽为原料,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树脂胶状物。而《蜂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非蜜蜂采集,人工加工而成的任何树脂胶状物不能称之为蜂胶,更不允许添加到真正的蜂胶里面。  造假厂商竟自称有原则不能害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使用“树胶”假冒蜂胶的做法,有些厂家竟然还有一套所谓的“原则”。  河南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做,我倒有一个原则,最起码不能伤害人,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绝对可以放心。有任何问题这个……因为这包括蜂蜜我们做了很多年了。咱做食品的,这几年国家管理也严格了。你做食品,说个土话,不能干那坏良心的事。这是最起码一个底线,不能做一些坏良心的事。”  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树胶要变成蜂胶蒙混过关,厂家还要偷偷往里加一些神秘的原料。其中一种黄色的粉末是槲皮素,此外还有芦丁。  据称,槲皮素和芦丁都是人工提取的黄酮类物质,主要就是在使用“树胶”生产所谓“提纯蜂胶”的过程中,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添加,用来提高总黄酮含量。  所谓的“黄酮”,在《蜂胶国家标准》中统称为“总黄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总黄酮”含量是检验蜂胶的一项重要指标。蜂胶之所以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是因为蜂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但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饮食中摄取。  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这是潜规则,只要销路可以,反正这个配方已经经历了十年,很多厂家都是这样去做的。  造假蜂胶杭州也有销售  从这名总经理提供的销售单据中,记者看到,购买这种所谓“提纯蜂胶”的客户多达十几个,其中有不少知名厂家,采购价大多都是200多元一公斤。  这种每公斤售价200多元的所谓“提纯蜂胶”,除了18%左右的蜂胶成分,其余大部分都是“树胶”。据称浙江的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客户。  几天后,记者在浙江省杭州市找到了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具有40多年医药生产研究的专业背景,目前主要生产全金牌蜂胶软胶囊等几十种保健品。这家公司在产品手册中宣称,所用的原料是“巴西天然蜂胶”。一名销售负责人再三强调,这种蜂胶原料货真价实。  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称,“蜂胶我们是用最好的原料。每一步都要考究。”  随后,记者来到这家厂的原料库房,只见门口堆放的一批原料非常眼熟,包装外面也裹着白色的编织袋,上面贴着河南“长葛”至浙江“杭州”的货运单。  原来,这批原料正是记者之前在河南长葛蜂源公司看到的那种所谓的“提纯蜂胶”,采购价每公斤只有200多元、里面含有大量的“树胶”成分,但是这种原料到了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成了所谓的“巴西天然蜂胶”。  在这家厂的GMP车间,这种原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就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全金牌蜂胶软胶囊。通过印刷精美的产品手册,被宣传成“巴西天然蜂胶”,然后进入北京、杭州等一些大中城市的药店进行销售。在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全金牌蜂胶软胶囊每瓶售价高达148元。药店销售人员宣称,这种蜂胶使用起来效果很好。( 据央视)
  • 植物提取物的前景分析--“它”具有权威发言权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8" height="148" title="4444.jpg" style="width: 539px height: 118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cb2775ae-cfc0-49d9-aa29-dedf08ad738f.jpg"//pp  产品定义/pp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 按照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2]/pp  市场供求/pp  植物提取物有许多不同品种[3] ,这些产品供需随年份及各种市场因素不断变化,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时有发生。/pp  ① 产品供给影响  由于植物提取物行业原材料为农林产品,容易受天气、病虫害、播种面积等因素影响,不同年份的原材料收购价格及数量会出现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天然植物提取物产品的价格、产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动,发生市场供需失衡。/pp  ② 市场需求影响/pp  多数生产企业对海外市场需求认识有限,可能对市场需求缺乏科学和长期准确判断。当某一产品市场需求较好时,短期内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失衡情况,但随着市场信息的传播,大量企业会一拥而上重复生产,导致产品供大于求。/pp  生物碱/pp  是一类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医疗效果。如麻黄中含有治疗哮喘的麻黄碱、莨菪中含有解痉镇痛作用的莨菪碱等。/pp  苷类又称配糖体/pp  由糖和非糖物质结合而成。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不同类型的苷元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洋地黄叶中含有强心作用的强心苷,人参中含有补气、生津、安神作用的人参皂苷等。/pp  挥发油/pp  又称精油,是具有香气和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具有生理活性,在医疗上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止咳、平喘、发汗、解表、祛痰、驱风、镇痛、抗菌等。药用植物中挥发油含量较为丰富的有侧柏、厚朴、辛夷、樟树、肉桂吴茱萸、白芷、川芎、当归、薄荷等。/pp  单宁(鞣质)/pp  多元酚类的混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特别是在杨柳科、壳斗科、蓼科、蔷薇科、豆科、桃金娘科和茜草科植物中含量较多。药用植物盐肤木上所生的虫瘿药材称五倍子,含有五倍子鞣质,具收敛、止泻、止汗作用。/pp  其他成分/pp  如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有机酸、油脂、蜡、树脂、色素、无机物等,各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其中很多是临床上的重要药物。/pp  综合各国的立法范畴和概念及使用情况,植物提取物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各国所接受与认可的,也是传播草药在各国通用的共性表达方式。中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早在1999年就已超过中成药的出口额。在欧美国家,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植物药或食品补充剂)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已发展成一个年销售额近80亿美元的新兴产业。/pp  中国的植物提取物总体上是属于中间体的产品,目前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药品、保健食品、烟草、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等。用于提取的原料植物的种类也非常多,目前进入工业提取的植物品种在300种以上。/pp  产品功效——遏制癌症/pp  美国科学家说,他们通过对膀胱癌的研究,证实了绿茶提取物能有效遏制癌肿瘤发展,同时不损害健康细胞。由美籍华人科学家领导的这个研究小组认为,绿茶提取物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pp  这一成果当天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主持这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饶建宇说,他们的成果“增进了对绿茶提取物作用机理的理解”。如果人们对绿茶提取物遏制肿瘤的机理有所了解,就能确定哪种类型的癌症患者能从绿茶提取物中受益。/pp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癌肿瘤的发展与癌细胞的扩散运动密切相关,癌细胞要运动,就必须启动一个被称为“肌动蛋白重塑”的细胞进程。一旦这一进程被激活,癌细胞就能够侵入健康的组织,导致肿瘤扩散。而绿茶提取物能破坏“肌动蛋白重塑”进程,使得癌细胞粘附在一起,其运动受到阻碍,此外它还能使癌细胞加快老化。/pp  饶建宇说,癌细胞具有“侵略性”,而绿茶提取物打破了它“侵略”的路径,能限制癌细胞,使其“局部化”,使癌症治疗和预后工作都变得相对简单。/pp  此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揭示了绿茶提取物对包括膀胱癌在内的许多癌症具有效果,它能够引起癌细胞过早凋亡,并阻断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饶建宇对新华社记者说,他们研究小组的一些成员正在验证绿茶提取物对胃癌等其他癌症的效力。/pp  他说,与以前类似的研究不同,他们使用的绿茶提取物,其成分和饮用的绿茶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常饮绿茶可能有某种抗癌效果,至少可以增强人体对癌症的防御能力。不过研究人员也认为,目前他们只实验了有限的几个膀胱癌细胞系,要揭示绿茶的抗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pp  其他科学家当天评论说,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绿茶在预防和治疗癌症方面所具有的潜力。尤其在膀胱癌治疗方面,新成果有助于发现膀胱癌的易感者,降低发病率。/pp  产品功效——抗氧化性/pp  自1900年Gomberg提出自由基(tripheylemthylradical)学说以来,人们对自由基的研究逐渐加深。传统合成的抗氧化剂虽然抗氧化能力比较强,但长期食用有潜在的毒性,有的甚至会产生致畸、致癌作用,因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排斥 而蜂花粉是蜜蜂从花朵上采集的花粉粒,含有黄酮类、维生素、激素、核酸、酶类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衰老作用,是良好的抗氧化食品。葛 根 、杜仲叶、 枸 杞 、 枳 椇 子 、 茯 苓 、 五 味 子 、 银 杏 、 竹叶、柠檬、柑橘和蜂胶的抗氧化作用均已得到实验证明。因此,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对食品和医药工业都有重要意义。/pp/p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立项《枸杞中枸杞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等3项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根据《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检测研究院申请的《枸杞中枸杞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枸杞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和《枸杞中3种有机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3项团体标准,经我会评审,符合立项条件,现批准立项。请起草单位按照要求,严格把控标准质量关,切实提高标准制定的质量和水平,增加标准的适用性和实效性,按期完成标准编制的相关工作。联系人:张小飞电话: 13995098931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新田商务中心413室邮箱:1904691657@qq.com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2024年3月14日 2024团标立项公示3.14.pdf
  • 超实用!植物源性食品标准汇总及常用仪器盘点
    近年来,动物流行疾病(如禽流感、猪流感)频发,与营养有关的疾病、胃肠炎、食物中毒、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等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升级、素食文化的兴起、对环境保护与动物福祉责任感的增强等,让植物源性食品自带光环,植物源性食品营养已成为饮食界讨论的焦点。从营养角度来看,植物性食品具有优良的营养健康效能,其中植物蛋白能够满足人对氨基酸、蛋白质的营养需求,尤其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营养的需求,植物蛋白还具有低饱和脂肪酸、零胆固醇、无抗生素等特点。因此小编汇总整理出植物源性食品标准及常用仪器盘点,供大家参考。国家标准标准名称实施时间仪器方法(点击可查看仪器专场)GB 23200.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环己烯酮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7-06-18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3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食品中氯氟吡氧乙酸、氟硫草定、氟吡草腙和噻唑烟酸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7-06-18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取代脲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2017-06-18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21-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21-09-03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20-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甜菜安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21-09-03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19-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2021-09-03气相色谱法GB 23200.118-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单氰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21-09-03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17-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0-02-15高效液相色谱法GB 23200.116-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90种有机磷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2020-02-15气相色谱法GB 23200.114-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灭瘟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13-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12-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2018-12-21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GB 23200.11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唑嘧磺草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10-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氯吡脲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09-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 23200.108-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草铵膦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018-12-2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T 40348-2021 植物源产品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1-08-20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T 40267-2021 植物源产品中左旋多巴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1-12-01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76-2021 植物源性产品中木二糖的测定 亲水保留色谱法2021-12-01亲水保留色谱法GB/T 22288-2008 植物源产品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和三聚氰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2008-12-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标准标准名称实施时间仪器方法NY/T 2640-2014 植物源性食品中花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15-01-01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2641-2014 植物源性食品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15-01-01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3300-2018 植物源性油料油脂中甘油三酯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8-12-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NY/T 3565-2020 植物源食品中有机锡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2020-07-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Y/T 3948-2021 植物源农产品中叶黄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022-05-01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3950-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22-05-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NY/T 3945-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游离态甾醇、结合态甾醇及总甾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22-05-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Y/T 3949-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22-05-0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出口行业标准标准名称实施时间仪器方法SN/T 2233-2020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甲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2021-07-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法SN/T 5171-2019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去甲乌药碱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0-05-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491-2019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苯氟磺胺残留量检测方法2020-05-0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5448-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三氯甲基吡啶及其代谢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2073-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7种烟碱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5-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特丁硫磷及其氧类似物(亚砜、砜)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3-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氟吡禾灵、氟吡禾灵酯(含氟吡甲禾灵)及共轭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365-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氟唑磺隆和氟吡磺隆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9-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消螨多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6-2022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4-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5442-2022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2-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4260-2015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 苯酚-硫酸法2016-01-01紫外分光光度计SN/T 0293-2014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百草枯和敌草快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4-08-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217-2014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菊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2014-08-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5221-2019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测定2020-07-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SN/T 1908-2007 泡菜等植物源性食品中寄生虫卵的分离及鉴定规程2007-12-01荧光PCR仪SN/T 3628-2013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残留量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4-03-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0603-2013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四溴菊酯残留量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4-06-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3699-2013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4种噻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4-06-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151-2016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乙硫磷残留量的测定2017-03-0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0337-2019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20-07-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602-2016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苄草唑残留量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7-03-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693-2019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烯虫酯残留量的测定2020-07-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法SN/T 0217.2-2017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拟除虫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018-06-0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5072-2018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甲磺草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2018-10-0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0695-2018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嗪氨灵残留量的测定2018-10-01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物源性食品检测标准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和活性物质检测中,GB 23200系类标准覆盖的农药种类多,数量大,涉及的基质范围广,为农药残留的风险监控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法规方法。在农业标准中更关注营养物质的检测,标准中对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黄酮类物质、花青素、游离态甾醇等活性物质都要相应的检测方法规定。在检测方法中多用到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今年下半年仍有许多植物源性食品标准即将实施:标准名称实施时间仪器方法SN/T 5522.10-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10部分:豌豆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1-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1部分:红薯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2-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木薯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3-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马铃薯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4-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藕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5-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5部分:葛根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6-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山药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7-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7部分:玉米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8-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8部分:小麦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SN/T 5522.9-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9部分:绿豆淀粉2023-12-01荧光PCR仪NY/T 4356-2023 植物源性食品中甜菜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3-08-01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4358-2023 植物源性食品中抗性淀粉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2023-08-01分光光度法NY/T 4357-2023 植物源性食品中叶绿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23-08-01高效液相色谱法植物源性食品未实施标准.rar植物源性食品农业标准.rar
  • 利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揭示牡丹和芍药根的空间代谢组
    关键词:MALDI-MSI 质谱成像、Paeonia suffruticosa 牡丹、Paeonia lactiflora 芍药、Monoterpene glycoside 单萜苷、Spatial distribution 空间分布01 前言 芍药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重要的药用价值,引起园艺学家、植物学家和草药学家的极大关注。芍药属植物约有35种,其中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PS)和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L)是两种主要的东方药草。牡丹和芍药同属,外形也极为相似,从植株形态上进行区分:牡丹,是小灌木,有木芍药之称;而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牡丹皮(牡丹的干燥根皮)和白芍(芍药的根部)是具有镇痛和抗炎活性的重要中药。尽管 PS 和 PL 的植物化学和药理作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其空间代谢组的比较几乎没有报道。空间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研究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它提供了组织结构和个体代谢物之间的直接联系。阐明PS和PL的空间代谢组差异在植物分类和药用植物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02 摘要 2021年4月,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与中药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萍教授、李彬教授在 New Phytologist 期刊上发表了题目为:“Unveiling spatial metabolome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Paeonia lactiflora roots using MALDI MS imaging”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结合多基质和正负离子检测模式,对牡丹和芍药的根切片进行了高质量分辨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 MSI)和 AP-SMALDI 串联质谱(MS/MS)成像,系统地研究了单萜糖苷类和丹皮酚苷类、单宁类、黄酮类、糖类、脂类等多种代谢产物的空间分布。利用 Li DHB 基质的串联质谱成像技术来准确区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两种结构异构体的组织分布。此外,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中间产物在根部成功定位和显示。03 结果 3.1MALDI MSI的PS和PL根代谢产物的原位分析采用高分辨率 MALDI MSI 和 MALDI MS/MS Imaging 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 PS 和 PL 根横截面的综合代谢产物分布图,并进一步用 LC-MS/MS 进行了验证。代表性部位的质谱图从根的四个区域获得,包括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图1)。在正离子模式下,使用 DHB 基质,检测到两种主要特定类别的次级代谢物单萜糖苷类(monoterpene glycosides,MGs)和没食子单宁(gallotannins)。在 PS 和 PL 中均观察到共同的代谢物 MGs,如芍药苷/芍药内酯苷(m/z 519.1263,结构异构体)、氧化芍药苷(m/z 535.1212)、苯甲酰芍药苷(m/z 623.1525)、牡丹皮苷 A(m/z 653.1631)、牡丹皮苷 B/J(m/z 669.1580)、牡丹皮苷 E(m/z 565.1318)和苯甲酰氧芍药苷/牡丹皮苷 C (m/z 639.1475,同分异构体)。牡丹/芍药中生物合成的没食子单宁是没食子酸葡萄糖酯(即没食子酰葡萄糖,GGs)。如图1所示,观察到具有相邻峰间距为 152.01 Da 的 m/z 分布,表明母体分子上连续添加了没食子酸基团。在 PS 和 PL 中,检测到12个没食子酰基残基的取代产物(2GG-12GG,m/z 523.0485-2043.1581)。作者还发现了 PS 特有的成分—丹皮酚苷类(PGs),如牡丹酚甙(m/z 367.0790)、牡丹酚原甙和牡丹酚新甙(m/z 499.1212,同分异构体)。图1. 正离子模式下牡丹(左)和芍药(右)根横截面不同区域的 MALDI 质谱图3.2MALDI MSI比较PS和PL根单萜和丹皮酚苷类成分的空间分布图a中,通过 PS 和 PL 的横截面可以看到解剖结构中的物种多样性,PS 根木质部区域高度木质化;PS 韧皮部约占整个横切面的45-55%,PL 根的韧皮部仅占10-20%。图b中,可以看到 PS 和 PL 中单萜糖苷类的空间分布模式,芍药苷(m/z 519.1263,[M+K]+)及其衍生物主要分布在 PS 和 PL 的木栓层、韧皮部区域,PL 的木质部射线区,但在 PS 的木质部(木芯处)检测信号较低。此外,在图c中,可看到丹皮酚苷的空间分布,在 PS 根的木栓层和韧皮部中可以解吸出丹皮酚苷类化合物,如丹皮酚苷(m/z 367.0790)、牡丹酚原甙和丹皮酚新甙(m/z 499.1212,同分异构体)、丹皮酚苷A/B/C/D(m/z 651.1322,同分异构体)和丹皮酚苷E(m/z 661.1741),而 PL 的根中不存在丹皮酚苷类物质。图2 牡丹和芍药根的 MALDI 成像 (a. 甲苯胺蓝O染色的组织切片的光学图像;b. 单萜糖苷类(MGs)的离子图像;c. 丹皮酚苷(PGs)的离子图像)。3.3AP-SMALDI MS/MS成像分析结构异构体的空间分布由于存在高丰度 [M+K]+ 断裂困难、[M+Na]+ 丰度太低等问题,Li DHB 被应用于本实验 AP-SMALDI MS/MS 成像。如图3(a)所示,Li DHB 显示为产生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 [M+Li]+ 二级碎片的有效基质,其中两个差异片段 m/z 253.13(芍药内酯苷)和 m/z 255.11(芍药苷)被检测到。在 50μm 空间分辨率下进行 AP-SMALDI MS/MS 成像实验,并在 m/z 487.1777处检测到 [芍药苷/芍药内酯苷+Li ] + 的前体分子离子。前体分子离子和二级碎片离子的离子图像如图3(b)所示,显示了前体分子离子和最终产物离子的空间分布,在 PS 中,仅检测到 m/z 255.11,且主要在木栓层中观察到;在 PL 中检测到 m/z 255.11 和 m/z 253.13,二者分布趋势相似,且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射线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皮层和木质部维管束。通过 AP-SMALDI MS/MS 成像,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空间分布被清晰的呈现出来。作者使用 LC-MS 方法进一步验证 MALDI 成像结果,PS 和 PL 的根被人工分成木质部和木质部外两个部分。如图3(c)所示,LC-MS 结果与 MALDI 成像结果一致,在牡丹中仅检测到芍药苷;在芍药中,检测到了两者,并且在外层中观察到更高丰度的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因此,Li DHB 基质是可行的,以获得用于分辨异构体空间分布的不同片段。图3 MALDI MSI 及 LC-MS 验证。(a)前体物质m/z 487.18的串联质谱,分别来自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b)像素大小为50μm的牡丹(PS,上)和芍药(PL下)根中芍药苷和/或芍药内酯苷的 MSI图。(c)用 LC-MS 从 PL 和 PS 根切片的不同部位相对定量芍药苷和/或芍药内酯苷。3.4MALDI MSI的PS及PL根部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空间分布分析下图4显示了在牡丹和芍药的根切片中显现的没食子酸生物合成途径和离子图像,在牡丹和芍药根中观察到总共13种参与没食子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代谢物,包括没食子酸、没食子酰葡萄糖、2GG -12GG。如图4所示,没食子酸(m/z 169.0142,[M-H]-)是合成没食子单宁的起始化合物。没食子酸主要分布于 PS 的木质部区域(木芯),广泛分布于 PL 的根部,形成层部位含量明显增高。β-葡萄糖苷作为没食子单宁的基本单元和主要的酰基供体,主要分布于 PS 的韧皮部,PL 的木质部射线和皮层。从 2GG-12GG 途径观察到没食子单宁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2GG、3GG 主要分布于 PS 的木栓层和韧皮部区域,在 PL 中含量明显较低。4GG、5GG 主要分布在 PS 的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中,PL 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其中,作为 6GG-12GG 合成的前体物质,5GG 相对均匀地分布于牡丹和芍药根中。从 6GG -12GG 的第二个序列中,复合单宁主要集中在 PS根的木质部导管区和PL的楔形木质部区域和皮层中,且覆盖面积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 11GG 和 12GG )。图4 MALDI 质谱成像技术研究牡丹和芍药根中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a)没食子单宁的生物合成途径。(b)从 PS (左)和 PL (右)根切片获得的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中间体的质谱成像图。3.5MALDI MSI比较PS和PL根中其他代谢物的空间分布槲皮素(m/z 303.0499,[M+H]+)主要存在于 PS 和 PL 的皮层中(图5)。单糖(m/z 219.0266,[M+K]+)、二糖(m/z 381.0794,[M+K]+)、三糖(m/z 543.1322,[M+K]+)和四糖(m/z 705.1850,[M+K]+)主要积累在 PS 的皮层和韧皮部以及 PL 的皮层和木质部射线区。脂质 PC(34:2) (m/z 796.5253,[M+K]+)和 PC(36:4) (m/z 820.5253,[M+K]+)主要分布于 PS 的根系形成层和 PL 的木质部射线区。图5 从牡丹(PS,左)和芍药(PL,右)根部切片中选取的类黄酮、糖类和脂类的离子图04 总结 本研究采用 MALDI MSI 结合 LC-MS 代谢物检测技术,系统表征了单萜和丹皮酚苷类、鞣质类、黄酮类、糖类和脂类等多种代谢产物(65种)的空间分布。用高分辨 MALDI MSI 研究了两种芍药科植物牡丹和芍药共同代谢物和特定代谢物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运输和积累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为了解决异构代谢物空间分布不明确的问题,作者进行了 MALDI 串联质谱成像,明确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空间分布。本研究表明牡丹和芍药的皮以及中心部位都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为传统药材加工方法的改良提供直观的依据。此外,本研究还首次绘制了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前体以及中间体的空间分布图,可水解的单宁主要分布在木栓层、韧皮部等,其可能在不损害细胞质成分的情况下发挥保护作用,如对抗生物压力;鞣花鞣质倾向于在木质部区域积累,这可能与木质素具有共同的支持植物的功能。综上所述,高分辨率 MALDI MSI 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代谢物空间分布,为中药的深入研究、使用和加工方法的改良提供了独特的见解。文献地址: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7393「科瑞恩特」独家代理质谱成像离子源在大中华区独家代理的两款质谱成像离子源,都可搭载Thermo ScientificTM Q ExactiveTM或Obitrap ExplorisTM系列质谱仪。AP-SMALDI 5AF高分辨自动聚焦3D快速质谱成像系统,常压操作环境,空间分辨率可达到3μm,独特3D检测模式可以检测凹凸不平的样品表面,快速检测模式可达18pixel/s,全像素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质量分辨率使样本中的分子化合物达到最佳成像效果。MALDI ESI InjectorTM 透射式超高分辨质谱成像系统,可以同时搭载MALDI离子源与ESI离子源,既可用于传统LC-MS/MS实验,也可用于质谱成像检测,通过双离子漏斗接口实现离子源快速切换,无需拆卸,操作便捷,并且接口可以进一步升级为MALDI-2和t-MALDI检测,大大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
  • 双重视角|第五届中药分析和质量控制会议开幕首日掀起新技术与安全讨论热潮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与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药分析和质量控制网络会议已于今日(7月9日)成功开幕。此次会议不仅汇集了业界顶尖的专家和学者,还在会议首日的报告中呈现出新技术新方法与风险物质控制双场亮点。会议深入探讨了中药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同时聚焦讨论中药风险物质的分析及控制,为中药的安全与质量把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从创新到安全:第五届中药分析和质控会议首日精彩报告内容一览7月9日上午,大会由清华大学罗国安教授的致辞拉开帷幕。随后,天津药物研究院的中药首席专家张铁军研究员基于中医药学科复杂体系特点和中药产业链特点,以及对中药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需求,详细讲解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论科学内涵、研究策略与技术方法、研究实践与应用重要意义,揭示了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布鲁克公司的质谱成像应用工程师夏苏苏报告了MALDI质谱成像技术在中药分析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通过对红豆杉叶片中次生代谢产物空间特征以及对人参皂苷等的检测,展示MALDI质谱成像这一先进技术如何助力中药的分析研究和质量控制。澳门科技大学的伍建林副教授报告的药食同源复杂体系的全成分解析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分享了其团队利用质谱多组学整合分析技术,能够检测上千种蛋白质、十多万种肽类、氨基酸及其代谢物、上百种糖类及其代谢物以及超过3,000种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和挥发性成分等中药小分子化合物。还提出了中药和食品活性成分少即是多的概念,突破了只关注高含量、易分析的中药活性成分的局限,提出了原创性的分析策略。山东大学药学院的聂磊副教授介绍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中药质量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主要从近红外光谱在中药材中的质量分析及评价、近红外光谱的模型转移研究及模型更新研究、近红外水光谱用于中药质量分析及评价研究来分享其团队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用技术。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孟宪生教授给我们做的关于中药质量分析新技法创研及应用的报告,探讨了寻找适合中药复杂体系的质量评价方法,提出了实用性和推广性强的探索性方法,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刘静对中药中马兜铃酸检测技术研究进行了报告,涵盖了马兜铃酸中药安全性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背景、结构特点、毒性作用及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含马兜铃酸中药的使用品种现状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等内容。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赵海青从液质联用系统在中药饮片检测中应用方面进行了报告,通过介绍三重四极杆在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检测、农药残留检测、中药药材及饮片中染色剂检测等应用案例,展示出依利特EClassical 3200L-MS2Vertical9100 LC-MS/MS这款独立双离子源液质联用系统在中药风险物质分析中的优越性能。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的主任中药师李启艳对中药材无机元素特征图谱研究中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手段进行了报告,通过对黄精、红参等中药材中元素分布和含量的测定,建立元素特征图谱,并对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从而为中药材质量控制和鉴别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的副主任中药师耿昭对市场上存在的非法染色等造假掺伪的中药材质量问题,介绍了染色色素的补充检验方法,结合实验经验数据结果,对当前中药非法染色样品的相关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同时建立通用检验方法提高检验效率,为中药科学的监管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中国药科大学袁彪副教授基于药食同源安全风险物质评价的背景,通过对药食同源物质、药食同源评价模型、肠道菌群的介绍,进而深入探讨结合小鼠模型和肠道-器官(脑、肾脏、肝、骨骼、皮肤等)轴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药食同源物质的安全风险,为药食同源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上是大会首日报告的精彩回顾,各位专家学者以其专业性和前瞻性,掀起了一场关于新技术和安全性的激烈讨论。此次大会不仅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树立了新的标准。未来,中药分析和质控将迎来更多创新与突破,共同推动中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持续前沿探索:第五届中药分析和质控会议未来两日精彩预告第五届中药分析和质控会议精彩不断,未来两日我们将持续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药分析新技术新方法(青年论坛)、中药过程分析及快速检测新技术(青年论坛)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届时将有更多行业专家和学者分享他们的独到见解和研究成果。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中药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未来趋势! 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cm2024/以下为未来两日会议议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