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挥发物苯乙烯

仪器信息网挥发物苯乙烯专题为您整合挥发物苯乙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挥发物苯乙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挥发物苯乙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挥发物苯乙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挥发物苯乙烯话题讨论。

挥发物苯乙烯相关的论坛

  • 迪马产品应用有奖问答08.02(已完结)——食品包装挥发物

    迪马产品应用有奖问答08.02(已完结)——食品包装挥发物

    10,抽取5个版友);中奖名单:莫名其妙(注册ID:moyueqiu)langyabeilei(注册ID:langyabeilei)馨语(注册ID:huangdm)zengzhengce163(注册ID:zengzhengce163)dahua1981(注册ID:dahua198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021538_603121_708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021538_603122_708_3.png积分奖励:所有回答正确的版友奖励10个积分(幸运奖获得者除外)。【注意事项】同样的答案,每人只能发一次PS:该贴浏览权限为“回贴仅作者和自己可见”,回复的版友仅能看到版主的题目及自己的回答内容,无法看到其他版友的回复内容。下午3点之后解除,即可看到正确答案、获奖情况及所有版友的回复内容。=======================================================================食品包装挥发物方法:GC基质:标准溶液应用编号:101210化合物:甲氢呋喃;1- 丁醇; 甲苯; 己醛; 乙苯;4- 庚酮;丁基醚; 苯乙烯; 异丙苯; 丙苯; 苯甲醛; 苯乙醛; 苯乙酮; 苯甲酸甲酯; 癸醛固定相:DM-5 MS色谱柱/前处理小柱:DM-5MS 30m x 0.25mm x 0.5um色谱条件:柱温:50 oC - 92oC, 3oC/min - 220 oC, 20 oC/min ( 1 min ) 载气:He, 36cm/sec 进样方式:吹扫捕集进样 解吸温度:220 oC 检测:MSD, 280 oC 离子:源EI, 70eV 扫描范围:35 - 260 AMU文章出处:CFR00459关键字:食品安全,包装,挥发物,GC,DM-5 MS,甲氢呋喃;1- 丁醇; 甲苯; 己醛; 乙苯;4- 庚酮;丁基醚; 苯乙烯; 异丙苯; 丙苯; 苯甲醛; 苯乙醛; 苯乙酮; 苯甲酸甲酯; 癸醛谱图:http://www.dikma.com.cn/Public/Uploads/images/CFR00459.png图例:1. 甲氢呋喃;2. 1- 丁醇;3. 甲苯;4. 己醛;5. 乙苯;6. 4- 庚酮;7. 丁基醚;8. 苯乙烯;9. 异丙苯;10. 丙苯;11. 苯甲醛;12. 苯乙醛;13. 苯乙酮;14. 苯甲酸甲酯;15. 癸醛

  • 苯乙烯采样问题

    请教一下,最近废气经常遇到苯乙烯和三苯或者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一起采样的情况,对采样频次有些纠结。有哪些排放标准里苯乙烯可以只采1个小时均值,不需要按照恶臭类排放标准采3-4个频次的。

  • 职业卫生苯系物,气相色谱,二硫化碳解吸,苯乙烯随着解吸时间增长,苯乙烯定量值越低,是碳管问题吗

    最近在做苯系物的验证实验,检测器:FID检测器 色谱柱:HP-5 溶剂:二硫化碳 遇到的问题是:注射一定量的苯系物标液进碳管活性炭中,把前后活性炭放入解吸瓶中,加1.0ml二硫化碳,振摇1min,解吸30min,然后去上清液上机。我一共做了5个浓度点,每个点一个平行样,上机结果显示: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回收率正常,单独一个苯乙烯的是偏小2倍左右。放置一天后再取解吸瓶上清液上机,结果苯乙烯的峰消失了 苯系物(包括苯乙烯在内的六种苯系物)曲线正常,出现问题后,把标液上机,正常,排除仪器问题。 苯乙烯单标曲线正常,单标溶液放置一天上机,正常,排除苯乙烯挥发等问题。 单独注射苯乙烯标液进碳管中,解吸后上机,用单标曲线定量,结果偏小2倍左右,解吸3小时后上机,结果偏小3倍以下。再取标液上机,结果正常。确定为解吸过程问题。 解吸后,只有苯乙烯有问题,有可能是碳管中的活性炭中有物质与苯乙烯反应吗?

  • 苯乙烯{苯系物}吹扫问题

    我吹扫浓度苯乙烯配0.5 1.02.5 5.0 10.0 20.0后面几个点线性很差 而且我质控前面加了清洗 发现清洗的苯乙烯浓度也是其他清洗的4倍。吹扫不急 苯系物浓度有残留吗 还是我浓度配的太高了 其他参数 都是999 就苯乙烯..

  • ELSD检测不到苯乙烯

    ELSD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之一是被分析物质挥发性好于流动相,但是:在我初次接触时,有些聚合物ELSD可以检测到,而苯乙烯却检测不到,请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 苯乙烯

    我吹扫浓度苯乙烯配0.5 1.02.5 5.0 10.0 20.0后面几个点线性很差 而且我质控前面加了清洗 发现清洗的苯乙烯浓度也是其他清洗的4倍。吹扫不急 苯系物浓度有残留吗 还是我浓度配的太高了 其他参数 都是999 就苯乙烯..

  • 【讨论】不挥发物检测问题

    请教一下各位:用达到恒重的蒸发皿进行纯化水的不挥发物检测,同样在水蒸发完后进行恒重同时也达到恒重了,但是在进行计算不挥发物(水+蒸发皿-蒸发皿)得出来的数据是负数,这是否正常,还是操作中有误差。

  • 求助:植物挥发物定量分析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我测水稻挥发物,利用吸附剂富集,再用溶剂(二氯甲烷)洗脱。每个处理加入600ul二氯甲烷,然后再加入10ul总计为2000ng内标(溶到二氯甲烷中,10ul共含2000ng)。进样1ul,不分流进样,做GC-MS分析。因为挥发物比较多,且不是每一种化合物我都买到标准品,而且也不好用外标物一个一个做校正因子。所以我准备用内标定量,但也只能采用半定量,校正因子当做1。我有两个问题:1、未知物含量的计算看了一些帖子,结合我的试验,对于未知物的相对含量,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未知物峰面积/内标峰面积)×2000。不知道这样对不对?2、因为洗脱的时候,最终得到的洗脱液不是600ul,大概只有450-500ul。这个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但对化合物的定量的影响如何评估?算作误差吗?希望有经验的老师指点指点,谢谢~

  • 植物挥发物 内标

    大家好,请教个问题,测植物挥发物,应该怎样选择内标,怎样计算加入的量和浓度?谢谢!

  • 有机挥发物总量

    最近做了三个硅胶的有机挥发物总量测试,是做LFGB的,但是基本上都超标了,条件不是100℃,一个小时么?还是硅胶放进烘箱里前还要进行什么处理之类的,求各位帮忙指点一下!!!!!

  • 【求助】苯乙烯自聚物

    在做苯乙烯自聚物之前我们加了阻聚剂,还是每天有好大波动,我们是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的,请个位大侠帮忙分析一下

  • 【原创大赛】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胶乳中苯乙烯单体残留量

    【原创大赛】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胶乳中苯乙烯单体残留量

    1. 摘要 本研究建立了胶乳成品中苯乙烯单体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参考《GB 29987-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胶基及其配料》,改进了传统加标实验方法,直接向测试样品中精密添加苯乙烯标准溶液作为溶剂,有效消除了由于样本自身性质导致的加标不易均匀的问题。以FFAP色谱柱(30m×0.25mm×0.25μm)为分离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北京中兴分析自动顶空进样器DK-3001N, 外标法定量,考察了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对残留有机溶剂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顶空平衡温度为100℃、平衡时间为10min条件下获得较好的定量结果。苯乙烯的线性范围为1.25-7.5mg/L(r=0.9996);回收率为95.3%,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计,n=6)为1.43%;检出限为0.3 mg/L。结果表明,实际胶乳样品中含有苯乙烯,其含量为2.84 mg/L。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胶乳中挥发有机物——苯乙烯单体残留量的检测。2. 前言 聚合物材料是一种混合物,除了含有长短不一的高聚合物分子和一些添加剂,还含有未反应的单体、溶剂、副产物等杂质。这些杂质大部分是游离小分子,它们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可能对环境和使用人群造成危害,检测这些小分子杂质是必要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是一种非常简便的分析方法,免除了繁琐的样品前处理步骤,且排除了高聚合物及其他一些难挥发物的干扰,非常适用于液体或固体样品中痕量低沸点(沸点<300℃)化合物的分析。本研究选择1,1-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溶解胶乳样品,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胶乳样品中的苯乙烯单体残留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参考了最新国家标准,解决了样品加标实验的重复性难题,所建立的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实际生产中的质量控制。3.实验部分3.1仪器与试剂 岛津2010plus气相色谱仪(配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北京中兴DK-3001N型自动顶空进样器,涡旋混合器,微量注射器(250μL)。1,1-二甲基甲酰胺(DMF)、苯乙烯 (均为色谱级)。供试样品:胶乳(国内某厂提供)。3.2 色谱条件 FFAP色谱柱(30m×0.25mm×0.25μm),内涂硝基对苯二甲酸改性聚乙二醇。柱温:100 ℃,保持20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载气(高纯氮气)流量:1 mL/min;空气流量400mL/min;氢气流量40mL/min;分流比1:30;顶空瓶加热温度:100°C;阀箱温度:170℃;传输线温度:180℃;顶空瓶平衡加热时间:10 min;进样体积:1mL。3.3 样品的前处理 称取制备好的样品0.5g(精确到1mg),置入顶空瓶中。加入5.0mL DMF,立即密封顶空瓶。微微震动顶空瓶,使得胶乳充分溶解,待固体完全溶解后进行测定。振动过程应小心以免溶液沾湿顶空瓶隔垫。3.4苯乙烯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DMF配制苯乙烯标准贮备液,其质量浓度为2500mg/L,分别将标准储备液用DMF稀释,制成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含有7.5mg/L、5mg/L、3.75mg/L、2.5mg/L及1.25mg/L的苯乙烯,备用。3.5 供试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供试样品0.5g,至于20mL顶空瓶中,加入DMF5mL,加盖密封。4结果与讨论4.1测定样品的制备方法 胶乳为白色液体,易在凝固表面形成液膜,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待测对象苯乙烯不溶于水,且苯乙烯的沸点为146℃,因此不选择水作为溶剂。1,1-二甲基甲酰胺(DMF)对苯乙烯及胶乳样品都有良好的溶解性,且其沸点(152.8℃)较高;胶乳溶解到DMF中,得到均一稳定的溶液,从而使挥发性有机物均匀释放到瓶内空气中,因此选择DMF作为溶剂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 作为溶剂的1,1-二甲基甲酰胺(DMF)应不含有与苯乙烯相同保留时间的杂质。对DMF溶剂的杂质检测见图1(a)。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81417131336_01_3032583_3.jpg4.2 顶空平衡温度的选择 固定顶空平衡时间为10min,对苯乙烯在平衡温度为80、90、100℃下的色谱峰面积进行了考察,结果见图2。从图可以看到随着平衡温度升高,色谱响应值增大;原因是苯乙烯在顶空装置中的平衡温度与蒸汽压直接相关,温度越高,蒸汽压越高,顶空气体的浓度越高,分析灵敏度越高。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来提高灵敏度。但由于本实验实用的顶空瓶密封垫耐受温度为110℃,再增加温度会引起顶空瓶气密性等问题影响测定,故本实验选择100℃为平衡温度。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81417211815_01_3032583_3.jpg4.3顶空平衡时间的选择 平衡时间取决于被测的苯乙烯从样品基质到气相的扩散速度。平衡温度不同,平衡所需的时间也不同。选择平衡温度为100℃,考察了苯乙烯在平衡时间为5、10、15、20min时的色谱峰面积,结果见图。可以看出当平衡时间为10min时,其峰面积已经达到最大,说明在10min时,苯乙烯已在气液两相间达到平衡,故选择10min作为顶空平衡时间。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141722_560830_2984502_3.jpg4.4 方法评价4.4.1. 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精密量取系列标准溶液各5mL,分别至于20mL顶空瓶中,加盖密封,按2.2节色谱条件自动顶空进样分析,以溶液中各组分质量浓度Y(mg/L)与其相对应的峰面积X,做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图4。以信噪比为3(S/N =3)确定苯乙烯的检出限,结果见表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8/201508141723_560832_2984502_3.jpghttp://ng1.17img

  • 【资料】-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2793-1995)Test method for nonvolatile content of adhesive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设备、试验温度、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等。 本标准适用于加热挥发时有明显质量损失的胶粘剂。2 原理 测定胶粘剂的不挥发物含量是使试样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后,以加热后试样质量与加热前试样质量的百分比值表示。3 仪器设备3.1 鼓风恒温烘箱:温度波动不大于±2℃。3.2 温度计:0~150℃,分度值为1℃。3.3 称量容器:直径50mm,边高30mm的称量瓶或铝箔皿。3.4 分析天平:感量为1mg。3.5 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4 试验温度、试验时间和取样量4.1 氨基系树脂胶粘剂:试验温度105±2℃,试验时间180±5min,取样量1.5g。4.2 酚醛树脂胶粘剂:试验温度135±2℃,试验时间60±2min,取样量1.5g。4.3 其他胶粘剂:试验温度105±2℃,试验时间180±5min,取样量1.0g。5 试验步骤 按要求称取胶粘剂试样,精确到0.001g,置于已在试验温度恒重并称量过的容器中,放入已按试验温度调好的鼓风恒温烘箱内加热,加热时间按第4章规定。取出试样,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6 结果表示 不挥发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X——不挥发物含量,%; m1——加热后试样的质量,g; m——加热前试样的质量,g。试验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试验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 试验报告 a. 试样来源、试样名称、制造日期、试验日期; b. 试验温度、试验时间; c. 不挥发物含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胶粘剂粘度的测定(GB/T2794-1995)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viscosity of adhesive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旋转粘度计和粘度杯测定胶粘剂粘度方法。 本标准旋转粘度计法适用于牛顿流体或近似牛顿流体特性的胶粘剂粘度测定。 本标准的粘度杯法适用于50mL试样流出时间在30~100s内胶粘剂粘度测定。2 原理2.1 旋转粘度计测量的粘度是动力粘度,它是基于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而呈可逆变化。2.2 粘度杯测量的粘度是条件粘度,它是以一定体积的胶粘剂在一定温度下从规定直径的孔中所流出的时间来表示的粘度。3 仪器和设备3.1 旋转粘度计。3.2 恒温浴:能保持23±0.5℃(也可按胶粘剂要求选用其他温度)3.3 温度计:分度为0.1℃。3.4 容器:直径不小于6cm,高度不低于11cm的容器或旋转粘度计上附带的容器。3.5 粘度杯:1~4号粘度杯的容量大于50mL。规格和尺寸见下图: 小孔d分别为:d1=1.778±0.003d2=2.54±0.003d3=3.81±0.003d4=6.35±0.0031~4号粘度杯3.6 秒表:精度为0.2s。3.7 量筒:50mL。3.8 恒温室:能保持23±0.5℃4 试样4.1 试样应该均匀无气泡。4.2 试样量要能满足旋转粘度计和粘度杯测定需要。5 试验步骤5.1 旋转粘度计法:5.1.1 同种试样应该选择适宜的相同转子和转速,使读数在刻度盘的20%~80%范围内。5.1.2 将盛有试样的容器放入恒温浴中,使试样温度与试验温度平衡,并保持试样温度均匀。5.1.3 将转子垂直浸入试样中心部位,并使液面达到转子液位标线(有保护架应装上)。5.1.4 开动旋转粘度计,读取旋转时指针在圆盘上不变时的读数。5.1.5 每个试样测定三次。5.2 粘度杯法:5.2.1 揩干净粘度杯,并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对光观察粘度杯流出孔应该清洁。5.2.2 将试样和粘度杯放在恒温室中恒温。5.2.3 将粘度杯和50mL量筒垂直固定在支架上,流出孔距离量筒底面20cm,并在粘度杯流出孔下面放一只50mL量筒。5.2.4 用手堵住流出孔,将试样倒满粘度杯。5.2.5 松开手指,使试样流出。记录手指移开流出孔至接受的量筒中试样达到50mL时的时间,以流出时间(s)作为试样粘度。5.2.6 再做一次测定,二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5%。6 结果表示6.1 旋转粘度计法中,取三次试样测试中最小一个读数值,取有效数三位。6.2 粘度杯法中,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取有效数三位。7 测定结果7.1 旋转粘度计法:将读数按粘度计规定进行计算,以Pas或mPas表示。7.2 粘度杯法:以s表示。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a. 样品来源、名称、种类; b. 所用旋转粘度计型号,转子,转速或所用粘度杯的号数; c. 试验温度; d. 粘度值。

  • 【原创大赛】30m DB624分离邻二甲苯与苯乙烯的实验

    【原创大赛】30m DB624分离邻二甲苯与苯乙烯的实验

    DB624是做挥发性有机物和残留溶剂的专用柱,邻二甲苯与苯乙烯又是常见的苯系物也属于挥发性有机物。用DB624柱做挥发性有机物分离邻二甲苯与苯乙烯是很常见的。本人用DB624 30m*0.25*1.4um 做VOCs时发现邻二甲苯与苯乙烯不能完全分离!查看有关文献30m的DB624分离多种VOCs总离子流图谱上邻二甲苯与苯乙烯挨得很近看不清分离情况,可能认为是用质量色谱图定量,两者分离不是那么重要的,所以未见有关这两者分离情况的讨论。 仪器:岛津GCMS-QP2010 Ultra 试剂:二硫化碳中TVOC成分(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丁酯,十一烷)分析条件1: 进样口250℃,离子源200℃,接口250℃ 柱温60℃保持2min 以10℃/min升至220℃ 分流比20 柱流速1.2ml/min scan 50-170 进50ppm的TVOC成分1ul 图谱如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170947_506989_2103464_3.jpg8种成分只出7个峰,发现是9min处邻二甲苯与苯乙烯完全重叠!于是降低柱温与流速条件2::进样口250℃,离子源200℃,接口250℃ 柱温35℃保持4min 以4℃/min升至100℃再以10℃/min至200℃ 分流比20 柱流速 1ml/min 进1ppm的二硫化碳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简称“七苯”1ul 图谱如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170959_506991_2103464_3.jpg第21min 邻二甲苯与苯乙烯部分重叠。 于是再降流速,微调柱温分析条件3:进样口250℃,离子源200℃,接口250℃ 柱温35℃保持4min 以4℃/min升至90℃保持20min 分流比20柱流 速:0.7ml/min 进1ppm“七苯”1ul 图谱如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171005_506992_2103464_3.jpg第23.7min 邻二甲苯与苯乙烯还是部分重叠,于是再降流速,柱温分析条件4:柱温35℃保持4min 以3℃/min升至80℃保持20min 柱流 速:0.54ml/min 进1ppm“七苯”1ul 图谱如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171009_506994_2103464_3.jpg第30.5min 邻二甲苯与苯乙烯还是部分重叠!由于柱温与柱流速已经降至极限,于是得出结论: 30m DB624柱是不能完全分离 邻二甲苯与苯乙烯的!分析原因:邻二甲苯与苯乙烯若是在非极性柱分离则基于色散力的差别苯乙烯先流出;若是在极性柱分离,诱导力使得苯乙烯在邻二甲苯之后流出。若是中极性柱DB624 在各种作用力下 邻二甲苯与苯乙烯作用力几乎一样,所以很难分离!当然用MS 可以用质量色谱图来定量,如提取邻二甲苯91 苯乙烯104定量。这种方法貌似解决了不能完全分离的问题。不过较真起来:发现邻二甲苯的质谱图包括苯乙烯的所有碎片 当然也包括104 只是邻二甲苯的104碎片的比例很小而已。这样104就不只是苯乙烯特有的离子了。以下分别为邻二甲苯与苯乙烯的质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171020_506998_210346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171022_507000_2103464_3.jpg结论:30m的DB624 不能完全分离邻二甲苯与苯乙烯。若采取质量色谱图定量两者的浓度相差不能太大。

  • 17.5 生首乌与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与品质考察

    17.5 生首乌与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与品质考察

    生首乌与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与品质考察 张凤1’3,杨阳1’3,孙连娜2⋯,陈万生h3 (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03;2.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窜,上海200433;3.第二军医大学现代中药研究中心,上海200433)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市售生首鸟与制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并对其品质进行初步考察。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一水(25:75),流速为1.O mL·min_1,检测波长为320 11m,柱温为4()℃。结果:测定了市售不同产地的3种生首乌和5种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二苯乙烯苷在25~2()()mg·L_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94±1.41)%。结论:本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是何首乌及其炮制品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市售不同产地的生首鸟与制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较大,生首鸟中二苯乙烯苷含量高于制首鸟。 生首乌;制首乌;二苯乙烯苷;高效液相色谱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241905_379468_2355529_3.jpg

  • 【转帖】我国苯乙烯供应结构悄然变化!

    我国苯乙烯供应结构悄然变化 从2005年开始,国产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量下降,近两年维持了这一趋势。 产业发展重心应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国内苯乙烯市场受国际原油和纯苯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07年国际油价一直高位徘徊,为苯乙烯价格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下游ABS等增长依然强劲,对苯乙烯市场起到拉动作用。 由于2007年我国苯乙烯新增产能仅为16万吨,且新增产能尚未有效释放,因此产量基本与2006年持平。同年上海高桥20万吨/年ABS装置、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10万吨/年SBR装置、台湾台塑石化公司20万吨/年PS装置等几套苯乙烯下游装置投产,使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加剧。2007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仍以卖方市场为主导,高位行情成主流。同时,供应紧张也使我国2007年苯乙烯的进口量在近年逐年下降的趋势下又创新高,达310万吨。 苯乙烯是苯用量最大的衍生物,也是最基本的芳烃化学品。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占其需求量约2/3),也可用于制取苯乙烯—丁二烯(丁苯)橡胶(SBR)、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等,此外,苯乙烯也是生产涂料、染料、合成医药的重要原料。 供应结构已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苯乙烯产不足需,缺口较大,每年需大量进口,并呈逐年增加趋势。1995年我国苯乙烯的进口量只有30.58万吨,进口量从1996年~1997年40万吨/年上升到1999年103万吨、2000年116万吨、2001年150万吨、2002年179.8万吨,2003年进口量达266.06万吨,2004年和2005年进口量分别达到288.90万吨和281.2万吨。进口/表观消费量比例由2002年66.92%增加到2003年73.85%、2004年74.70%,2005年进口依存度开始下降至69.44%,产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对苯乙烯的需求。1999年~2005年进口年均增长率达到23%。在苯乙烯大量进口的同时,还有较多的苯乙烯下游产品进口,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 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苯乙烯装置的投产,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进入2006年后,我国苯乙烯进口量继续减少,而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全年进口量为234.3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16.7%,这表明我国苯乙烯供应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即从2005年开始我国自身的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首次超过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出现下降,并维持了这一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我国一些大型苯乙烯新扩建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进口量还会逐渐减少。 近期内扩能趋势 2007~2010年仍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一些新建和扩建项目仍将陆续进行。预计到2008年我国苯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万吨/年,2010年将达到约600万吨/年,届时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 苯乙烯需求的持续强劲增长,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扩能的原动力。2007年~2008年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而经过新一轮扩能高峰后,预计到2010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供需将基本平衡或略有缺口。 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的态势。按照目前我国的扩能计划,2010年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因此,目前我国苯乙烯产业应该开始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一是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我国现已建成上海赛科50万吨/年和惠州中海壳牌56万吨/年规模化装置,但我国大多数苯乙烯装置能力仍偏小,未达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加上有些装置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 二是应尽快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提高装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水平,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我国苯乙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 【转帖】化学试剂--苯乙烯的国内供应现状!

    从2005年开始,国产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量下降,近两年维持了这一趋势。 产业发展重心应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国内苯乙烯市场受国际原油和纯苯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07年国际油价一直高位徘徊,为苯乙烯价格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下游ABS等增长依然强劲,对苯乙烯市场起到拉动作用。 由于2007年我国苯乙烯新增产能仅为16万吨,且新增产能尚未有效释放,因此产量基本与2006年持平。同年上海高桥20万吨/年ABS装置、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有限公司10万吨/年SBR装置、台湾台塑石化公司20万吨/年PS装置等几套苯乙烯下游装置投产,使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加剧。2007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仍以卖方市场为主导,高位行情成主流。同时,供应紧张也使我国2007年苯乙烯的进口量在近年逐年下降的趋势下又创新高,达310万吨。 苯乙烯是苯用量最大的衍生物,也是最基本的芳烃化学品。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占其需求量约2/3),也可用于制取苯乙烯—丁二烯(丁苯)橡胶(SBR)、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等,此外,苯乙烯也是生产涂料、染料、合成医药的重要原料。 供应结构已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苯乙烯产不足需,缺口较大,每年需大量进口,并呈逐年增加趋势。1995年我国苯乙烯的进口量只有30.58万吨,进口量从1996年~1997年40万吨/年上升到1999年103万吨、2000年116万吨、2001年150万吨、2002年179.8万吨,2003年进口量达266.06万吨,2004年和2005年进口量分别达到288.90万吨和281.2万吨。进口/表观消费量比例由2002年66.92%增加到2003年73.85%、2004年74.70%,2005年进口依存度开始下降至69.44%,产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对苯乙烯的需求。1999年~2005年进口年均增长率达到23%。在苯乙烯大量进口的同时,还有较多的苯乙烯下游产品进口,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 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苯乙烯装置的投产,我国苯乙烯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进入2006年后,我国苯乙烯进口量继续减少,而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全年进口量为234.3万吨,比2005年同期下降16.7%,这表明我国苯乙烯供应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即从2005年开始我国自身的苯乙烯供应增长速度首次超过需求的增长速度,进口出现下降,并维持了这一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我国一些大型苯乙烯新扩建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进口量还会逐渐减少。 近期内扩能趋势 2007~2010年仍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一些新建和扩建项目仍将陆续进行。预计到2008年我国苯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万吨/年,2010年将达到约600万吨/年,届时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 苯乙烯需求的持续强劲增长,是我国苯乙烯生产不断扩能的原动力。2007年~2008年是我国苯乙烯产能的大规模增长期,而经过新一轮扩能高峰后,预计到2010年,我国苯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供需将基本平衡或略有缺口。 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的态势。按照目前我国的扩能计划,2010年供需矛盾将得到根本缓解,因此,目前我国苯乙烯产业应该开始将重心由扩能转向提高竞争力。 一是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我国现已建成上海赛科50万吨/年和惠州中海壳牌56万吨/年规模化装置,但我国大多数苯乙烯装置能力仍偏小,未达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加上有些装置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 二是应尽快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提高装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水平,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我国苯乙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