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活性研究

仪器信息网活性研究专题为您整合活性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活性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活性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活性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活性研究话题讨论。

活性研究相关的论坛

  • 生物活性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color=#231815]生物活性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color][color=#231815][color=#333333]生物体是天然活性蛋白质的宝库,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被发现和研究,在生物制药、营养食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分离纯化的技术与策略将影响天然蛋白的活性与功能,以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基于目前研究现状,对生物活性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 [/color][/color]

  • 【资料】含氟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含氟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含氟表面活性剂是特种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有很多碳氢表面活性剂不可替代的用途。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以全氟烷基或全氟烯基或部份氟化了的烷基等作为疏水基部分,然后再按需要引入适当的连接基及亲水基团,根据亲水基团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得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及两性型等不同系列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产品。[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7708]含氟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url]

  • 合成中药的活性成分研究获得大突破

    丹参活性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证实了中药药用活性成分单一化合物异源生产的可行性  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璐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宗保联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863、973项目的资助下,在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近期,该成果全文发表在顶级化学杂志《美国化学会志》上,在多学科领域引起很大反响。  黄璐琦、赵宗保研究团队在杨胜利院士的帮助指导下,以中药丹参这一常用大宗中药为目标,开展获取丹参活性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丹参酮类化合物是丹参中一类松香烷型去甲二萜醌类化合物的活性成分,具有心血管、肝损伤以及保护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是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抗肿瘤和糖尿病等的物质基础。这类活性成分目前主要通过从丹参根茎中提取得到,产量低,需要消耗大量药材。由于提取物成分复杂,不利于阐明药效机制和进行新药研发。  因此,解析丹参酮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单一化合物的异源生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在黄璐琦前期首次克隆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上2条关键酶SmCPS、SmKSL全长基因的基础上,研究团队以丹参酮为目标,开展合成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二萜类化合物异源生物合成研究。建立了“模块途径工程”策略,显著提高酵母细胞中代谢途径快速组装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模块组合方式,系统考虑途径中涉及的前体供给、限速步骤、底物传输和代谢流分配等问题,对编码SmCPS、SmKSL、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GGPP合酶和甲羟戊酸还原酶等5个蛋白的基因进行了操作,发现基因间融合表达及其融合顺序对产物产量有明显影响,二萜合酶SmCPS、SmKSL的反向融合表达顺序有利于终产物产量的提高,次丹参酮二烯产量达到365mg/L的国际先进水平。得到的菌株材料不仅可用于制备次丹参酮二烯,也为进一步解析丹参酮合成途径奠定了基础,而且对设计和改造萜类化合物代谢途径,生产其他高值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业界专家认为,该项成果证实了中药药用活性成分单一化合物异源生产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环节。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环境污染的加重及可耕地面积的锐减,药用植物产生也深受影响。近年来大宗中药材短缺时有发生,对我国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为应对这一不利形势,一方面要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保护、提高中药材科学种植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寻找替代资源的力度。多年来对中药开展的深入研究,已经发现多种中药药用活性成分,如能人工合成这些物质,无疑将成为中药材的理想替代资源。

  • 光果甘草叶黄酮的分离纯化、活性研究及应用

    [color=#333333]甘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广泛用于中药处方与食品工业中。现今使用的甘草主要为其根与根状茎,而地上部分却作为畜牧饲料或燃料低值化处理。目前关于甘草根及根状茎的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已相当充分,而对甘草地上部分却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叶与根中物质组成和生理活性,确定光果甘草叶的研究价值 通过色谱分离和光谱技术分离并鉴定了光果甘草叶中的黄酮并对其活性进行评价 优化了光果甘草叶黄酮的测定和提取方法,并通过大孔树脂对光果甘草叶黄酮进行富集研究 研究了光果甘草叶黄酮对猪肉及其制品储藏过程中油脂氧化和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以期为甘草叶的高值利用提供理论指导。[/color]

  • 【资料】燕麦β葡聚糖的活性研究

    自1993年燕麦葡聚糖被美国FDA鉴定为降低血糖、抗氧化和减小心脏病发病的特效保健品和药物以来,燕麦葡聚糖在精细化工和高级保健品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1%的燕麦葡聚糖水溶液更是作为高端化妆品的一种重要成分得到广泛的应用。燕麦葡聚糖用于化妆品能赋予皮肤光滑和丝绸般的触感,可以高效保持皮肤水分,同时其抗氧化功能可以防止黑色素和细纹的形成,从而减缓皮肤的衰老。此外,燕麦葡聚糖对高温、紫外线非常稳定,所以适用于需要高温处理和高温搅拌的工艺。对于高端化妆品来说,对这种天然添加剂的要求很高,要求燕麦葡聚糖必须完全溶于水,不得含有不溶性杂质,并且不含脂质,蛋白质和其它纤维,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会阻碍有效成分的吸收。目前国内生产的燕麦葡聚糖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用在高端化妆品添加剂的燕麦葡聚糖主要来自欧美和日本,我们应用的工艺中,采用先进的化学与酶结和法不仅除去来源于燕麦葡聚糖的蛋白和脂质,还可以彻底除去传统工艺中难以除去的微量淀粉和阿拉伯木聚糖(这两种多糖也是造成燕麦葡聚糖水溶性不佳的重要原因)。燕麦葡聚糖用于食品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一直是被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的课题。食品方面,燕麦葡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糖及维持肠道微生物生态环境的功能;在医药方面,燕麦葡聚糖用作免疫调节剂,免疫促进剂,抗癌抗肿瘤辅助药物备受关注。但是,燕麦葡聚糖产生这些生物活性的机理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所以世界范围内很多大型食品公司和医药公司的研发机构,综合类大专院校、医学院和研究所的实验室正致力于研究燕麦葡聚糖的活性机理,从而制备商业化的更有效的功能性食品和医用试剂。这些机构目前使用最具权威的生产商,瑞典Megazyme公司的燕麦葡聚糖作为研究用的样品材料。Megazyme生产高和中分子量的两种燕麦葡聚糖,经鉴定我们使用的方法生产的燕麦葡聚糖纯度相当于Megazyme产品的级别,分子量分布范围更窄仅为1.0-1.005。百特纯大分子科技公司生产高、中、低三种分子量的燕麦葡聚糖,比Megazyme公司增加了低分子量的燕麦葡聚糖,这将更具竞争实力。因为目前最权威的研究显示低分子量的葡聚糖显示更高的活性。1%燕麦葡聚糖的水溶液特性及优势阐述. 1%燕麦葡聚糖的水溶液对纯度要求较高,但是对分子量要求很低,也就是说,无论分子量高低,只要水溶性好的燕麦葡聚糖均可制备成1%水溶液用于高级化妆品的添加剂。我们制备的高纯度未经分级处理的燕麦葡聚糖很好的满足了这一要求,其1%水溶液为无色无味透明黏稠的液体。

  • 【原创大赛】植物活性美白成分的研究进展

    [align=center][b][font=宋体]植物活性美白成分的研究进展何文[/font][/b][/align][font=宋体]摘要:伴随着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植物活性美白成分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皮肤白皙是东方女性所共同关注的话题。由于一些化学的美白成分具有刺激性、致敏性及不良反应大等缺点,很难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本文综述了植物美白机理,黑色素生成的机理,同时,论述了植物活性美白成分的研究进展。[/font][font=宋体]关键词:植物;活性美白;成分;研究进展[/font][font=宋体]引言[/font][font=宋体]近年来,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化妆品市场发展迅速,同时美白护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女性一直都追逐向往白皙的皮肤,光滑无疤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饮食习惯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导致人体代谢失调,黑色素生成紊乱,从而出现各种皮肤斑痕,甚至导致疾病。传统的美白化妆品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含有某些毒性成分,存在安全问题,所以被限制使用。随着人们对天然植物提取活性成分的开发和拓展,人们发现它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天然化妆品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植物活性成分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和综述,为今后的试验和开发拓展提供理论基础。[/font][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美白机理[/font][font=宋体]根据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达到皮肤美白的作用:[/font][font=宋体](1)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font][font=宋体](2)抑制酪氨酸酶、多巴互变酶及氧化酶的活性;[/font][font=宋体](3)还原黑色素形成过程各中间体,或与之结合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阻断二羟基吲哚聚合为黑色素;[/font][font=宋体](4)抑制黑色素颗粒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font][font=宋体](5)加速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黑色素向角质层转移,软化角质层和加速角质层的脱落;[/font][font=宋体](6)减少紫外线、氧自由基等外源性因素对黑色素形成的负面影响。[/font][font=宋体]目前公认的植物提取物美白作用主要通过前两个途径来影响的,而与后几个途径有关的活性成分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font][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黑色素生成的机理[/font][font=宋体]黑色素体是人体皮肤组织细胞的一种细胞器,可以合成和储存黑色素。其中,黑色素细胞是黑色素生成的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皮肤表层、毛发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黑色素全部合成在黑色素体中,一般黑色素的生成可以抵制太阳紫外线的照射,防止过度的灼伤和皮肤癌的产生,调节代谢。然而黑色素过度沉着会导致黑斑、老年斑及雀斑的产生,甚至会诱发黑色素瘤的形成,过去的研究显示体内黑色素失调可能会引发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有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但是人体内黑色素含量过少也可能引发白癜风和白化病。[/font][font=宋体]黑色素的生成主要是由以下三种酶调控:酪氨酸酶、多巴色素异构酶、黑色素前体氧化酶。酪氨酸酶是最重要的一类限速酶,控制整个黑色素生成的快慢。黑色素合成过程如下:在细胞中,酪氨酸酶促进了L-酪氨酸羟基转化为L-多巴(3,4-二羟基苯丙氨酸),然后再将多巴胺氧化为L-多巴醌。然后多巴醌与一些生物大分子发生系列的反应生成白色的多巴色素,最后在一系列相关蛋白(TYR、TRP-1、TRP-2)和其他反应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黑色素。[/font][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植物活性成分在美白中的发展历程[/font][font=宋体]过去在美白中常常应用一些如氢醌、杜鹃醇等“西药”,效果显著,但有一些会过分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引发皮肤颜色异常。[/font][font=宋体]古有《千金要方》中题作“治面黑黯皮皱皴散方”,《普济方》中记载的“七白散”,更有慈禧太后亲身验证的“玉容散”。上述古方均是中医组方,不仅说明了皮肤白皙是自古已有的追求,更是说明了自古便有利用中草药进行美白护肤的先例。研究表明,中草药提取物主要通过改善皮肤微循环、抑制黑色素生成以及抗氧化作用协同改善肤色,达到美白的功效,主要起作用的成分有多酚类、多糖类、黄酮类。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过程中,多为竞争性抑制,改变酶活力,而不是降低有效的酶量来降低活性,对皮肤温和安全。[/font][font=宋体]从黑色素生成的机理来看,在酪氨酸酶这个环节上,既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减少其参与酪氨酸酶的氧化过程,又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减少黑色素生成。以酪氨酸酶抑制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综合指标评价美白功效,并设置相应的比例权重,以酪氨酸酶抑制率∶清除自由基=6∶4来定义美白度,此方式目前得到比较多研究者的认可与应用,并将比例调整为酪氨酸酶抑制率∶清除自由基=7∶3,可能是认为在黑色素的生成过程中酪氨酸酶的作用影响占比不止60%。[/font][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植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应用[/font][font=宋体]4.1[/font][font=宋体]、植物萜类化合物[/font][font=宋体]植物精油是植物中特有的芳香成分,传统操作是以压榨、蒸馏而成,一般是芳香植物经过高度浓缩得到的产物,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量小,极易被人体吸收,有很强的美容美白的护肤功效。最常见的为柠檬精油和玫瑰精油,在市场上消费甚广,也有研究丁香、肉桂、柑橘精油,其中含有的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很好地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在医疗、抗氧化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潜力。[/font][font=宋体]4.2[/font][font=宋体]、白藜芦醇及衍生物[/font][font=宋体]白藜芦醇主要存在于葡萄、虎杖、藜芦等植物中,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黑素细胞的功能及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素合成。它还与黑素生成中的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酪氨酸相关蛋白(TPR)-1、TPR]及小眼相关转录因子(MITF)有关。并且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转录因子的mRNA、蛋白质表达。研究表明外用白藜芦醇可有效地改善肤色,具有一定的美白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白藜芦醇具有不稳定、生物利用度差的缺点,研究发现其衍生物(五烷基醚衍生物和四酯衍生物)生物利用度高,能够更好地抑制黑素的合成,在皮肤美白化妆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font][font=宋体]4.3[/font][font=宋体]、醛类及其衍生物[/font][font=宋体]醛类及其衍生物主要是羰基与酶中亲核集团,如氨基、羟基、硫基结合形成螯合配体结构即席夫碱结构,产物在活性中心形成空间位阻,阻止底物与活性中心结合,从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合成。经酶学动力学与方法研究表明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是一种混合型抑制剂,抑制常数K1和K1S分别为为0.131mmol/L和0.253mmol/L。[/font][font=宋体]4.4[/font][font=宋体]、植物多酚类物质[/font][font=宋体]酚类物质主要分布在植物根、茎和果实中,主要为多元酚,是一种次生代谢物,其对美白的作用属于多种效应,包括吸收紫外光、清除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活力,来达到美白祛斑的作用。同时植物多酚也具有抗衰老诱变、抗病毒肿瘤等功效。比如苹果、茶树花、藜蒿叶、茶叶等物质中提取的多酚物质均被报道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调控酪氨酸酶活力的作用。[/font][font=宋体]4.5[/font][font=宋体]、其它[/font][font=宋体]内皮素会刺激黑素细胞增殖、分化,并且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促进黑色素的生成。从欧洲草本植物洋甘菊中提取内皮素拮抗剂能抑制内皮素,激活酪氨酸酶及促进黑素细胞分化的作用,具有高效性、均匀黑素分布的作用,从而避免色斑的生成。[/font][font=宋体]结语[/font][font=宋体]植物来源的美白原料从单方提取到复方搭配,从多靶点、多方位、多层次寻找安全有效的植物美白活性物,再结合微生物发酵,天然绿色的化妆品原料功效势必会有更多、更大的市场前景。多酚、黄酮类物质可能因为后期灭菌时的高温变性,而丧失了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通过改进发酵提取的工艺,保留更多的多酚、黄酮类物质,有望制备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植物美白剂。[/font][font=宋体]参考文献[/font][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李溯,丁劲松.黑色素生物合成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3(04):44-48.[/font][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王玉林,何锦风,王维民.皮肤黑色素的产生及美白浅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3,36(02):33-35,49.[/font][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舒文,毛华明.黑色素的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3(02):32-35.[/font][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胡泳华,贾玉龙,陈清西.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5):768.[/font][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欧霖拱.天然植物美白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福建轻纺,2017(10):38-43.[/font][font=宋体] [/font]

  • 【分享】含氟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含氟表面活性剂是特种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有很多碳氢表面活性剂不可替代的用途。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以全氟烷基或全氟烯基或部份氟化了的烷基等作为疏水基部分,然后再按需要引入适当的连接基及亲水基团,根据亲水基团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得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及两性型等不同系列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产品。1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能常被概括为“三高”、“两憎”,即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及高化学稳定性 它的含氟烃基既憎水又憎油。含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可达到20mN/m以下,甚至到15mN/m左右。一般碳氢链的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浓度需在0 1%~1%之间,此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只能降到30~35mN/m,而碳氟链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0、005%~0、1%时,就能使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20mN/m以下。含氟表面活性剂如此突出的高表面活性以致其水溶液可在烃油表面铺展。含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耐热性,如固态的全氟烷基磺酸钾,加热到420℃以上才开始分解,因而可在30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含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它可抵抗强氧化剂、强酸和强碱的作用,而且在这种溶液中仍能保持良好的表面活性。若将其制成油溶性表面活性剂还可降低有机溶剂的表面张力。研究表明,含氟表面活性剂的高表面活性是由于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小造成的,活性剂分子从水溶液中移至溶液表面所需的张力小,导致了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大量的聚集,形成强烈的表面吸附,而这类化合物不仅对水的亲和力小,而且对碳氢化合物的亲和力也较小,因此形成了既憎水又憎油的特性,但它对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作用能力不强,如将含氟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利用含氟表面活性剂能选择性地吸附在水的表面,使表面张力降低 而碳氢表面活性剂能吸附在油/水界面上,使界面张力降低,这样就必定会提高水溶液的润湿性能。2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鉴于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的特性,它的应用性很强。表1所列为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分类简况。 部分应用简介:(1)分散剂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各种氟树脂的分散聚合时可作分散剂使用。另有研究报导,含氟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于PVC的反应过程中。(2)灭火剂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灭火剂上的应用可分为“轻水”灭火剂、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和抗极性溶剂灭火剂三种,其完全控止火的时间可在90sec以内。(3)脱模剂 由含氟表面活性剂制备的脱模剂已形成系列化产品,有溶剂型的,也有水剂型的,它不但可用于高聚物弹性体的加工业,而且在刚性体的加工行业(如:铜、钢管的抽拉、压铸件的冲压加工等)也可使用,并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4)抗静电剂 由含氟表面活性剂配制的集清洗、防尘为一体的抗静电剂,经测试:对PVC片基处理后,其表面电阻由原来的1012Ω降低至108Ω。用其对录像机磁鼓、磁头表面清洗,效果远比一般的清洁剂或清洁带优越。用此抗静电剂还可对家电、荧屏及其它高档家具、精密仪器等进行表面清洗与防尘,且不产生任何副作用。目前本公司已有此防静电剂产品———“音磁灵”投入市场。(5)流平剂 在颜料、涂料等产品中加入少量含氟表面活性剂后,可防止固结,改善分散性,防止产生气泡,使色泽更均匀。(6)防水防油剂 由含氟表面活性剂制备的防水防油剂,对纤维及织物处理后,既可使其具有防水、防油的性能,又不影响其本身的物理特性。由其处理的一次性纸质具已大量进入市场。(7)其它应用 把含氟表面活性剂加入地板蜡中,可改善地板的光泽,增加其耐磨性及抗污染性。含氟表面活性剂还可用于石油回收用助剂、海面上的集油剂、金属防腐剂及金属光泽处理剂等等。3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一般分三步:首先合成含6~10个碳原子的碳氟化合物,然后制成易于引进各种亲水基团的含氟中间体,最后引进各种亲水性基团制成各类含氟表面活性剂。其中含氟烷基的合成是制备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关键。含氟烷基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是电解氟化法、氟烯烃调聚法和氟烯烃齐聚法。3.1 电解氟化法电解氟化法是将被氟化的物质溶解或分散在无水氟化氢中,在低于8V的直流电压下进行电解。电解中在阴极产生氢气,在阳极有机物被氟化。在此工艺路线中,可将碳氢链烷基的酰氯或磺酰氯直接换成相应的全氟烷基酰氟或磺酰氟产物,由它们出发,可用普通方法制得各类含氟表面活性剂(见下式)。 由于电解氟化反应甚为激烈,易发生C-C链断裂,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与原料的碳原子数相同的全氟化合物外,还生成短链的全氟化合物和其它类型的副产物,因此总的产物收率较低。采用此法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有美国3M公司,日本大日本油墨公司及东北肥料公司等。3.2 氟烯烃调聚法氟烯烃调聚法最早是由英国HaszeldineRH教授提出的方法,是利用全氟烷基碘等物质作为端基物调节聚合四氟乙烯等含氟单体制得低聚合度的含氟烷基调节物。他在1951年发现三氟碘甲烷可与乙烯和四氟乙烯发生调节聚合反应的工业生产路线。随后美国DuPont公司又开发了用五氟化碘和四氟乙烯进行调聚反应,制得全氟烷基磺化物。C2F5I+nCF2=CF2C2F5(CF2CF2)nI此反应产率虽高,但最终产物为链长不同的混合体(其n数的分布较宽),适当选择良好的反应过程,控制反应工艺条件,确保n数在所需的范围内(n∶2 4)终止反应的继续发展。以减少不希望得到的高沸物(n6)大量生成。作为调聚剂使用的其它物质还有很多,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已有大量的专利发表,其各自的反应式如下: 采用调聚法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有美国杜邦,瑞士汽巴 嘉基,日本旭硝子及大金等公司。从调聚反应所得产物是链长不一的混合物,这样就可合成出不同长短的氟碳链疏水基,若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使用,更能发挥最终产物的表面活性。3.3 氟烯烃齐聚法氟烯烃齐聚法是由英国ICI公司1965~1969年开发的,它是利用氟烯烃在非质子性溶剂中发生齐聚反应得到高支叉低聚合度的全氟烯烃齐聚物。最常用的有四氟乙烯齐聚法、六氟丙烯齐聚法和六氟环氧丙烷齐聚法三种。四氟乙烯齐聚法得到聚合度以4~6为主的齐聚物,其中五聚体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混合物的65%左右。由于连接双键碳原子上的氟原子易被亲核试剂取代,所以可通过这一反应来引入所需的连接基团。。四氟乙烯五聚体分子中与双键原子直接相连的氟原子在碱性介质中可与亲核试剂如苯酚等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合成一系列含氟表面活性剂。 六氟环氧丙烷在氟离子的作用下,很容易进行齐聚反应。六氟环氧丙烷的齐聚物因含有酰氟官能团,可发生多种反应,可得多种含氟表面活性剂。 采用齐聚法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公司有英国ICI公司、日本neos公司等。4 含氟表面活性剂新进展传统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单链型的,目前双链含氟表面活性剂正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已报道的双链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双链均为含氟碳链,第二类是双链分别为碳氟和碳氢链。后一类常被称为杂交型表面活性剂(hybridtypesurfactants)。近年来,含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正以其独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含氟表面活性剂和硅表面活性剂都属于特种表面活性剂。含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可望具有含氟表面活性剂在浓度很高的乙醇水溶液中也显示很高的表面活性。它可作为高效消泡剂,不仅可用于水溶液体系,而且可用于非水体系。含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也具有优异的润滑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含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抗HIV 1活性。对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碳氟链进行化学修饰以使其具有更多的特殊功能的工作也有了较大进展。与碳氢链锯齿型构型相反,碳氟链具有刚性构型。有人将醚键引入碳氟链,以使碳氟链具有更好的柔顺性及水溶性。而杂原子的引入更使碳氟链多样化。含氟表面活性剂作为工业化产品的作用历史并不很长,它的应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开拓,随着对它的性能与应用的逐步研究、认识,相信此类产品的品种与产量必将会不断扩大。我国对于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性能研究及应用领域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含氟表面活性剂这一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将会呈现出广阔前景。

  • 活性氧化铜粉的工艺条件研究

    [font=&]【序号】:1[/font][font=&]【作者】:[font=宋体]符飞燕,王龙彪,周仲承,杨盟辉[/font][/font][font=&]【题名】:[font=宋体]活性氧化铜粉的工艺条件研究[/font][/font][font=&]【期刊】:[font=宋体]印制电路信息[/font][/font][font=&]【年、卷、期、起止页码】:2012年,第5期,23-25+65[/font]

  • 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序号】:4【作者】:刘小燕【题名】: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年、卷、期、起止页码】:2019【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ns8s/defaultresult/index?crossids=YSTT4HG0%2CLSTPFY1C%2CJUP3MUPD%2CMPMFIG1A%2CWQ0UVIAA%2CBLZOG7CK%2CEMRPGLPA%2CPWFIRAGL%2CNLBO1Z6R%2CNN3FJMUV&korder=SU&kw=%E9%9D%92%E8%92%BF%E7%B4%A0%E6%94%B9%E6%80%A7%20%E8%BF%9B%E5%B1%95

  • [资料] 电化学方法检测非电活性气体二氧化碳的若干问题研究

    【篇名】 电化学方法检测非电活性气体二氧化碳的若干问题研究【作者】 周仲柏. 柳文军. 钱芳. 章金谋. 【刊名】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06期【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非电活性气体. 二氧化碳. 微电流法. 耗尽电解除氧. 调制电位脉冲-电流/库仑法. 【摘要】 就非电活性气体CO2检测所遇到的若干电化学问题,诸如CO2电还原和直接电流法测定、O2的干扰以及CO2和O2气体的同时检测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后提出并建立了微电流法、耗尽电解除氧法、调制电位脉冲-电流/库仑法等电化学测量方法,最终实现了常温下CO2和O2气体的快速电化学方法联合检测,既消除了O2的干扰,又无需CO2在电极上直接还原.

  • 【资料】-微波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i]化学与生物工程:2003(6):4-6[/i] [b]微波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研究进展[/b][i]石国荣,饶力群[/i]摘 要:叙述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并对近年来微波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微波萃取 天然产物 活性成分  在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中,超临界流体萃取已在香料、食品、药物、环境等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对象是非极性或低极性物质,且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使其应用受到一些限制。而微波萃取法不仅能保持分析对象本来的化合物状态,而且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和投资少等优点。1  原理 微波萃取的基本原理:由于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吸收微波能的能力各异,因此,在微波的作用下,某些待测组分被选择性地加热,从而与基体分离,进入到微波吸收能力较差的萃取剂中。萃取的温度、溶剂的极性对萃取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从细胞破碎的微观角度看,微波加热导致细胞内的极性物质尤其是水分子吸收微波能产生大量的热量,使胞内温度迅速上升,液态水汽化产生的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形成微小的孔洞 进一步加热又导致细胞内部和胞壁水分减少,细胞收缩,表面出现裂纹。孔洞或裂纹的存在使胞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出胞内产物。2  微波萃取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不仅萃取效率高、产品纯度高、能耗小操作费用少,而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可广泛用于中草药、香料、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在天然产物的提取方面,自 Ganzler 等最早利用微波萃取法从羽扇豆中提取了鹰爪豆生物碱后,该技术成为天然产物提取的有力工具。2. 1  微波萃取西番莲籽油 王平艳等用家用 850 W 微波炉,以正己烷为溶剂,证明微波萃取西番莲籽油是可行的。郝金玉等也证明微波萃取法适用于提取西番莲籽,并且证明非极性溶剂适用于微波萃取含水物料,实验前用水浸泡24 h 使种子吸水的方法提取率最高。结果都表明 :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萃取法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且溶剂回收率高、产品提取率高、所得油色泽清亮、气味清雅等优点。2. 2  微波法萃取辣椒素 陈猛等以乙醇为萃取剂,对微波法萃取干辣椒中的辣椒素进行了研究,并与萃取产率较高的乙醇室温浸取法和丙酮温浸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萃取功率过高、萃取时间过长或者萃取压力过大都可能导致萃取产率的降低。辣椒素的萃取产率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升高,并在 50 %~80 %时达到最高 湿度较大的辣椒样品在乙醇浓度较高(如 95 %的乙醇) 时才能获得最高的萃取产率。微波法所耗的时间从室温浸取法的 18 h 和丙酮温浸法的 3 h 减少到 320 s,大大提高了萃取效率。

  • 昆明动物所等研究揭示中药蜈蚣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其中药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根据《中国药典》和《中华本草》记述,蜈蚣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以及毒物咬伤等的治疗。虽然蜈蚣的药用价值被国内外医学专家所重视,用蜈蚣配成的中成药和处方在百余种以上,但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对蜈蚣药效分子群的识别和相应的药理学活性解析的研究,使得蜈蚣蕴含的丰富的天然药用活性物质未能得到充分认识,成为有效利用蜈蚣药用价值和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瓶颈。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在张云和李文辉研究员带领下,采用先进的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手段,对蜈蚣的药效分子群和药理学活性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的揭秘,新识别了400余种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该课题组进一步与华中科技大学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丁久平课题组合作,揭示了许多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可作用于不同的细胞膜离子通道(包括钠、钾、钙离子通道等)而发挥药理学作用。人类离子通道是产生生物电信号和胞内钙离子信号的膜蛋白分子,离子通道功能的紊乱可导致人体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多种疾病,是目前药物开发中排名第二的药物靶点。上述研究成果不仅科学地诠释了传统中药蜈蚣的药理药效学基础,从分子水平直接证明蜈蚣药用的有效性,也提供了蜈蚣中药材更科学的标准制定、炮制和应用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同时识别了一些导致过敏、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物质,为安全利用蜈蚣药材提供了有益指导。一大批结构新颖的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发现,也为基于蜈蚣药效成分的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联合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该研究受到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的资助。

  • 乳品中活性益生菌选择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绪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制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人体所需的乳酸菌如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嗜热乳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通常被作为重要成分加入到各种乳产品当中。乳制品被人体摄入之后,其中包含的活性菌也同时进入到人体内部消化系统,它们能够帮助平衡肠胃功能健康,抑制对人体有害的各类细菌繁殖,能够显著提高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但不是随便摄入活性菌就能够起到这种效果,而是需要摄入人体内的活性菌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科学表明,人体内部活性菌数量要达到 97cfu/ g (m L) 以上才能够具有明显效果。实际上,科学家在对市场上出售的各种乳制品的研究分析发现,大多产品中的包含的乳酸菌的活跃度与浓度都严重偏低,这一方面是由于生产企业不负责任所导致,另一方面也与当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活性乳酸菌检测工具有关,因此也不难理解当前市面上为什么存在那么多含超低乳酸菌的乳制品。为有效检测出乳制品中活性乳酸菌的活力和浓度,市场上和学术界都有必要尽快找到一种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当前,对于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计数方法已有一些研究文献,但都不是在其纯度较低条件下的计数方法,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关于其他菌类计数方面的研究也有学者尝试过,但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一种新的非纯度条件下对活性菌计数的方法,能够有效针对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嗜热乳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为提高软制品产品品质提供可靠度科学测量工具。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嗜热乳链球菌( S t r e p t o c o c c u st h e r m o p h i l u s , S T ) 、保加利亚乳杆菌( L actobacil lus delbr ueckii ssp.bulgaricus,LB)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 u s a c i d o p h i l u s , L A) 、双歧杆菌( Bif idobacter ia, BB)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 LC) 均由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1. 2 仪器与设备厌氧培养箱; 厌氧培养罐; 好氧培养箱。1. 3 待检样品( 1) 已知菌样品: 以脱脂乳为培养基,在所需培养条件下分别培养供试的5 种菌,即为已知菌待检样品。( 2) 乳品样品: 为市售酸乳或乳酸菌发酵乳饮料, 均含有活性乳酸菌。2. 结果与分析2. 1 嗜热乳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对糖的利用情况将M R S 琼脂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分别以柳醇、纤维二糖、果糖、甘露醇、山梨醇等糖类代替, 配制成系列不同的M R S 琼脂培养基, 并制成平板, 分别接种ST 、LB、LA和BB 菌株, 在所需条件下培养, 观测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 结果如表2 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 仅LA 可以利用柳醇, 故MRS-柳醇琼脂培养基可用于L A 的选择计数。当柳醇质量浓度为0. 5% 时, LA 便可形成大小合适的菌落。另外, M R S- 纤维二糖琼脂、MRS- 甘露醇琼脂和MRS- 山梨醇琼脂也可用于LA 的计数。2. 2 不同培养基平板上ST、LB、LA、BB 和LC 形成的菌落数检测结果按照国内外文献介绍的最先进的方法制成十种各不相同的实验培养基, 并制成平板,分别接种ST、LB、LA、BB 和LC 的纯培养菌株, 观察检测菌落的形成和数量,并分别做好相关试验数据记录。检测结果表明:s T-琼脂和M17-琼脂适合嗜热乳链球菌的计数; L C- 琼脂适合干酪乳杆菌的计数;M R S- N N L P 琼脂适合双歧杆菌的计数;MRS- pH5. 2 琼脂适合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计数。MRS- 柳醇琼脂、MRS- 山梨醇琼脂、MRS-核糖琼脂和MRS- 葡萄糖酸盐琼脂均可用于LA 和LC 的计数, 但因LC- 琼脂培养基能抑制LA 和BB的生长, 从而适宜于L C 的选择计数, 因此当产品中只有L A和LC 存在时, 可用LC- 琼脂测定LC 的菌落数, 再用MRS- 柳醇琼脂或MRS- 山梨醇琼脂或MRS- 核糖琼脂或MRS- 葡萄糖酸盐琼脂测其总数,两者之差即为L A 的数量。2. 3 对几种含LA 和BB 的市售乳品的检测结果通过使用上述培养基进行菌类培养成熟后,在对市面上出售的乳制品进行抽样检测, 从检测结果分析来看: 所选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适合对S T 、L B、L A 和B B的选择计数,对照样品的检测结果接近实际菌数, 同时还发现除了对照样品和加LA 与BB的酸乳中LA 和BB 的数量较高外, 其它市售酸乳中含的LA 和BB 菌数均较低。2. 4 对几种市售产品中LC 的选择计数检测结果以L C- 琼脂培养基分别检测9 种市售乳品中干酪乳杆菌的数量, 其结果如表5 所示, 可见在其它乳酸菌存在下LC- 琼脂适合对干酪乳杆菌的选择计数。在所测的9 种产品中, 只有3 种干酪乳杆菌活菌数在106cfu/g( mL) 以上, 其余数量均较低, 而对照样品中的干酪乳杆菌数最高, 与实际数接近。3. 结束语本文通过设计研究方案,对含活性乳酸菌乳制品中不同活性菌的计算方法进行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试验效果。本文发现:用R I-琼脂培养基来分离热乳链球菌能够收到显著效果; 可用K L-乳酸菌培养基来分离干酪乳杆菌;用NG V-MMWN氨基培养基分离双歧杆菌; N L H-p C7.1碳酸培养基分离和提取保加利亚乳杆菌; NUL-氧脂酸 分离和提取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如果只需要提取和分离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则可在计算其总数量之后,在用N L-碳酸基培养基分离干酪乳杆菌数, 剩余即为嗜酸乳杆菌数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过为有关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和生产企业提供一种科学可靠的活性菌检测工具,以提高市场上乳制产品的质量。

  • 【原创大赛】片姜黄提取物14种挥发油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试验

    【原创大赛】片姜黄提取物14种挥发油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试验

    片姜黄提取物14种挥发油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试验 从国内外对姜黄挥发油的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发现,姜黄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他们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使其逆转、增强和刺激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方式起到抗肿瘤作用。 本研究采用体外方法评价了从片姜黄中提取分离得到的14种挥发油单体化合物在体外对HL-60(人白血病细胞)、Du145(人前列腺癌细胞)、Hep-3B(人肝癌细胞)、U87(人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受试化合物显示出不同强度的抗肿瘤活性。挥发油单体结构式如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281001_525011_218867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1/201411281001_525012_2188679_3.jpg实验部分1实验材料1.1受试品14个单体化合物(化合物1-14)由合作单位离得到并进行结构鉴定,阳性对照购自药店。1.2 实验细胞株HL-60(人白血病细胞),Du145(人前列腺癌细胞),Hep-3B(人肝癌细胞),U87(人胶质瘤细胞),购自ATCC2实验试剂 RPMI1640培养基:Gibco 胎牛血清: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甲基偶氮唑盐(MTT):美国Sigma二甲基亚砜(DMSO),NaCl,KCl,KH2PO3,Na2HPO3,NaHCO3:沈阳化学试剂厂酶标仪:奥地利TECAN 96孔细胞培养板:Costar公司3.试验方法3.1药物的处理[fon

  • O-取代季铵化壳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序号】:7【作者】: 刘文帅【题名】:O-取代季铵化壳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期刊】:滨州医学院【年、卷、期、起止页码】:2019【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901&filename=1017215439.nh&uniplatform=NZKPT&v=7MOqDNVAR0y2iHbH8zIUa65xislrztB-eb67slnY_ZnUyASs4Q3c-MsJzNeqjpJp

  • 【资料】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发酵液应用研究

    [em0815] 微生物技术采油新进展: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发酵液驱油应用研究韩立滨公司名称:大庆沃太斯化工有限公司地 址: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宏伟园区 邮编:163411电 话:0459-5619800 传真:0459-5619868 E-Mail:victex2008@126.com http://www.cnvictex.com一、概述表面活性剂是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离子或非离子型化合物,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化液、增溶和改变分子极性等作用,表面活性剂分为化学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其中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包括糖脂、脂肽、脂蛋白、磷脂以及中性类脂衍生物等,具有明显的表面活性,能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胶束溶液。此外,还可以改变油层润湿性、洗油能力强、吸附滞留量小、稳定性高、耐盐以及无毒等优点。因此,近年来,环境友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使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预计到2010年,生物表面活性剂将会占领市场10%的份额,销售额达两亿美元。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由铜绿假单胞菌(P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鼠李糖脂,它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乳化、增溶、降低表/界面张力等功能,而且毒性小、易于生物降解,因而在石油开采、医药、食品、日化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大庆沃太斯化工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先进技术,经自主研发的鼠李糖脂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年产20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是国内唯一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厂家。二、生物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国外,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七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生物工程技术。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于EOR方面,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如德国winter-shullAG公司将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三次采油矿场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并已申请了多项专利。美国,先后有六大公司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三次采油试验研究工作都见到了理想的效果。我国,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工作始于八十年代初。“七五”期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实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八五”期间又进行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中试放大,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研究水平不断的提高,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同时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采油的应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庆油田于1997年-2000年在萨北开发区小井距试验区葡I4-7油层开展了生物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采用与进口表活剂ORS41复配的强碱体系,取得了全区提高采收率16.64%,中心井提高采收率23.24%的好效果。由于加入了浓度为0.2%生物表面活性剂,使体系中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由0.3%下降到0.15%,降低了化学表活剂50%的用量,复合驱化学剂总成本降低了35.5%。三、鼠李糖脂简介1、鼠李糖脂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最突出的特性是它的表面活性,具有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变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具有乳化、破乳、消泡、洗涤、分散与絮凝、抗静电和润滑等多种功能。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能使水的表面张力从72 mN/m降至30 mN/m左右,使油水界面张力从43 mN/m降低至1 mN/m左右。本产品与化学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的体系达到10-3-10-4 mN/m超低界面张力值。鼠李糖脂的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抗菌性。已经报道有好几种鼠李糖脂混合物具有抗菌和抗真菌的效果。2. 性状该产品外观为乳白色、带有脂香味粘稠的水溶性液体,其组成包括鼠李糖脂、菌体干细胞、多糖、中性脂等,其中鼠李糖脂的有效含量在30 g/L以上。3. 作用机理 总述:该产品的主要成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具有粘弹性和乳化性,能起到增大驱油波及效率的作用,在油层中具有封堵、变形、运移、再封堵的特性,可实现从水井到油井的全过程调剖驱油;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力,有效改变储集层岩石表面的润湿状态,降低原油与岩石表面的润湿角,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减少了原油在储层孔隙中的流动阻力,原油得以从岩石颗粒表面释放,从而起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鼠李糖脂发酵液成分及其对油层的作用鼠李糖脂发酵液组分物质名称对油层的作用鼠李糖脂为代表的各种糖脂类表面活性剂物质1、降低岩石-油-水系统界面张力及表面张力2、形成油-水乳浊液 3、增强油相相容性有机酸类1、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 2、降低油黏度菌体的蛋白及核酸大分子类封堵高渗透层,增大水驱扫油率并降低油水比醇、酮、醛溶剂类溶解岩石孔隙中原油,降低原油黏度(1)鼠李糖脂发酵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物质形成临界毛管胶束、增溶、乳化、互溶阶段的洗油机理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等小分子溶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其活性分子会自发迁移到油相界面,由热力学公式△G0m=△H0M-T△S0M可知油相界面自由能降低。表现为聚集于油相,使亲油基团插入油相,亲水基团留在水相,形成圆柱胶束,胶束内核提供了一个增溶的空间,使油相处于岩心孔道中央,发生油相聚集溶合,同时也使多个鼠李糖脂类分子亲油基与油结合形成乳状液,使黏度得到降低。动力来源除了驱替的压力、油水自由能的降低还有微毛管束的拉伸作用,蜂窝状的底层孔隙使得溶液胶束受毛管力作用被沿着岩石孔道推进,胶束经过岩心孔道时受到油滴间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残余油进入胶束形成油带,它的形成使采出油的含水率得到降低。当油与鼠李糖脂类活性分子结合经过岩心多路液流汇集处或孔道张力集中的弯道处多发生乳化,使油黏度进一步降低。增溶乳化的胶束受驱动力推进,遇到不动的残余油则表现为互溶。此时的油相与水相界面张力及自由能达到最低值。当油相聚集岩心孔道中央达到一定量后挤压水相与岩石孔隙面接触,水相与岩心孔隙形成表面张力膜,增强了水对岩石的润湿性,有利于残油油滴驱出。后续水驱期间,受驱动推力及毛细管共同作用使驱出的油含水率降低,压力平稳,采收率曲线提高平缓。随着水驱的推进鼠李糖脂类表活剂分子随着被驱出的量而减少,其乳化作用、降低界面张力作用及降黏作用的能力快速降低,当压力达到驱动溶液流动的恒定值则表现为平稳,此时的含水率也接近稳定。(2)鼠李糖脂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核酸等有机大分子调驱机理 一定浓度的发酵液进入油层后,微生物代谢的生物有机物及菌体残余物质聚合形成微生物封堵,在驱替压力作用下向受力作用低的大孔导流动即高渗透区域,并调整吸水剖面,增大水驱扫油效率,降低油水比,起到宏观和微观的调剖作用,是一种有选择的封堵,改变水流向,达到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从室内驱油试验压力曲线研究证明,该微生物大分子及菌体类似于胶体,即生物大分子及菌体蛋白是有伸缩性与粘弹性,能够在复杂的非均质油层中表现出与压力相反的缓冲效应,该效应形成提高采收率的封堵调驱机理。(3)鼠李糖脂发酵液作为本源微生物营养激活剂提高采收率鼠李糖脂发酵液成分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碳元素及磷元素,菌体分解的核酸及蛋白等小分子是地层本源微生物迅速生长的高级营养物质,是微生物产生大量代谢物,有表面活性剂、气体、有机酸等进一步发挥微生物采油原理。(4)结论一、鼠李糖脂驱油机理包括四个阶段:形成毛管胶束阶段,增容阶段,乳化阶段,互溶阶段,四个阶段相互依存,协同的洗油机理,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二、与单一鼠李糖脂相比未处理的鼠李糖脂发酵液驱油效果更好,鼠李糖脂与菌体蛋白、菌体代谢物有机酸、醛酮类化合物共同作用原油,既有表面活性剂作用又有大分子封堵调驱作用,提高原油采收率。三、大分子物质封堵岩层大孔道的调驱机理,降低流速比、使驱替液向油层小孔道驱替未动用剩余油、以及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并降低原油粘度增容的协同洗油机理是提高采收率的综合效应指标。四、鼠李糖脂发酵液本身是油层中本源微生物的营养激活剂,能促进本源微生物生长发挥微生物采油。

  • 双特异性抗体生物活性检测:策略、挑战与案例研究

    [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bispecific-antibody][u][font=宋体][color=#0000ff]双特异性抗体[/color][/font][/u][/url][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Bispecific Antibodies, BsAbs[/font][font=宋体])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治疗药物,它们能够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在多种疾病治疗,尤其是癌症[/font][/font][font=宋体]治疗[/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结构复杂性和作用机制的多样性,为它们的生物活性检测和表征带来了挑战。本文将探讨[/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生物活性检测策略,并结合案例研究,提供对这一领域的深入见解。[/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结构多样性与作用机制[/font][/font][/b][font=宋体][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设计和开发受益于对传统单克隆抗体([/font][font=Calibri]mAbs[/font][font=宋体])的深入了解。它们具有与常规[/font][font=Calibri]mAb[/font][font=宋体]相似的表位特异性和可[/font][/font][font=宋体]改造[/font][font=宋体]性,[/font][font=宋体]可[/font][font=宋体]以结合两个不同的[/font][font=宋体]抗原位点[/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结构非常多样化,取决于预期的作用机制([/font][font=Calibri]MoA[/font][font=宋体])和所需的药代动力学[/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药效学([/font][font=Calibri]PK/PD[/font][font=宋体])特性。[/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作用机制大致可分为四类:细胞桥接型、受体[/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配体阻断或激活型、辅助因子模拟型和“归巢”型。[/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生物活性检测的挑战与策略[/font][/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开发[/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需要[/font][/font][font=宋体]深入理解[/font][font=宋体]其分子的作用机制,以及[/font][font=宋体]全面了解[/font][font=宋体]不同生物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生物活性检测对于生物制品的表征和控制至关重要,也是解释临床研究结果的关键。[/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 [/font][/font][font=宋体]分阶段检测[/font][font=宋体]方法[/font][font=宋体]对于生物治疗药物的生物活性检测,行业和监管机构普遍接受分阶段[/font][font=宋体]检测[/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的方法。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通常首选结合方法进行检测。随着产品开发的推进,更复杂的、反映[/font][font=Calibri]MoA[/font][font=宋体]的基于细胞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并在上市申请提交前进行验证。[/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 [/font][font=宋体]作用机制驱动的设计[/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生物活性检测策略是由药物预期的生理[/font][font=Calibri]MoA[/font][font=宋体]驱动的。与其它分析技术不同,生物活性检测针对每[/font][/font][font=宋体]种[/font][font=宋体]治疗药物[/font][font=宋体]都是[/font][font=宋体]独一无二的。一个设计良好的生物活性检测[/font][font=宋体]方法[/font][font=宋体]能够准确捕捉药物候选物的生物活性。[/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 [/font][font=宋体]整体[/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表征策略[/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效力和安全性评估依赖于成功开发一个药理学和临床相关生物分析策略,该策略能够反映双[/font][/font][font=宋体]特异性[/font][font=宋体]抗体的生物活性,并能够区分高[/font][font=宋体]级[/font][font=宋体]结构、效力和[/font][font=宋体]疗效[/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其中[/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重要的是开发表征和生物分析方法来研究重要的质量属性,包括整体稳定性、片段化[/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聚集[/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免疫原性、抗原特异性、亲和力、结合和解离速率、双靶点结合的亲和力(对于在同一细胞上的两个靶点的分子)和[/font][font=Calibri]MoA/[/font][font=宋体]生物活性。[/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生物活性检测案例研究[/font][/font][/b][font=宋体][font=Calibri]1. ELISA[/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SPR[/font][font=宋体]技术[/font][/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ELISA[/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SPR[/font][font=宋体]技术常用于表征[/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体外抗原结合特性。[/font][font=Calibri]ELISA[/font][font=宋体]具有灵敏度高、开发速度快[/font][/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而[/font][font=Calibri]SPR[/font][font=宋体]能够实时监测结合事件,提供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 [/font][font=宋体]细胞表面配体结合检测[/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基于细胞的报告基因分析,可以评估[/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与其目标的结合特异性和选择性,这些信息在传统的[/font][font=Calibri]SPR[/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Calibri]ELISA[/font][font=宋体]基础结合分析中无法捕获。[/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3. [/font][font=宋体]效力检测[/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针对[/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效力检测策略具有挑战性,因为其复杂的[/font][font=Calibri]MoA[/font][font=宋体]涉及两个[/font][/font][font=宋体]靶点[/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结合。效力检测应该根据[/font][font=Calibri]MoA[/font][font=宋体]进行定制,同时满足[/font][font=Calibri]QC[/font][font=宋体]和监管[/font][/font][font=宋体]部门的要求[/font][font=宋体],成为稳[/font][font=宋体]定[/font][font=宋体]和灵敏的方法,以检测稳定性中的任何结构变化。[/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4. [/font][font=宋体]效应功能检测[/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一些[/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font=宋体]通过[/font][font=宋体]靶向细胞表面蛋白或受体[/font][font=宋体]来[/font][font=宋体]增强[/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ADCC[/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效应功能。根据[/font][font=Calibri]MoA[/font][font=宋体]和其他分子特异性因素,效应功能可能与[/font][/font][font=宋体]一些[/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安全事件相关,因此,优选效应功能减弱的[/font][font=Calibri]Fc[/font][font=宋体]区域。[/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结论[/font][/b][font=宋体][font=Calibri]BsAbs[/font][/font][font=宋体]是[/font][font=宋体]一个[/font][font=宋体]极具前景的[/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新兴治疗领域。由于[/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与单特异性抗体在结构和生物学上的差异,为[/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开发生物活性检测策略带来了独特的挑战和考虑。本文[/font][/font][font=宋体]总结[/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了目前可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平台、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和相关的案例研究,以提供对设计[/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放行和表征策略的见解。[/font][/font][font=宋体]了[/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解和开发良好的生物活性检测对于[/font][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的整体控制策略至关重要,它们将[/font][/font][font=宋体]随着[/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BsAbs[/font][font=宋体]分子和[/font][/font][font=宋体]现有[/font][font=宋体]分析技术的发展[/font][font=宋体]而不断发展[/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本文[/font][font=宋体]由[/font][font=宋体]义翘[/font][font=宋体]神州[/font][font=宋体]进行[/font][font=宋体]整理[/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同时[/font][font=宋体]提供快速高效的[/font][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bispecific-antibody-service][u][font=宋体][color=#0000ff]双特异性抗体表达服务[/color][/font][/u][/url][font=宋体][font=宋体]。从抗体序列开始,我们可以表达多种双特异性抗体形式,如[/font][font=Calibri]BiTE[/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Diabody[/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CrossMab[/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DVD-IgG[/font][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参考文献:[/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Register AC, Tarighat SS, Lee HY. Bioassay Development for Bispecific Antibodi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font][/font][font=Calibri] Int J Mol Sci. 2021 22(10):5350. Published 2021 May 19. doi:10.3390/ijms22105350[/font]

  • 3D打印“生物活性支架”过程中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序号】:3【作者】:余海洋1赵红斌2刘纯【题名】:3D打印“生物活性支架”过程中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期刊】: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年、卷、期、起止页码】:2022,18(02)【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JTKGjg9uTdeTsOI_ra5_XR1_1fh6NG_dfvu4Xym3yvWNsBUWDK_MsbyrO1Kb_l2q&uniplatform=NZKPT

  • 【转帖】活性污泥中丝状菌与絮体结构的关系研究环境保护

    摘要:通过试验和观察,研究了活性污泥中丝状菌与絮体结构的关系。常见的活性污泥絮体可分为六大类型,在不同的处理工艺和运行条件下,各类型污泥比例不同,丝状菌在污泥絮体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而在活性污泥膨胀时,生物相结构中的丝状菌可分为结构性的和非结构性的两大类,它们起着不同的作用,运行中必须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以防治。丝状微生物是一大类菌体相连而形成丝状的微生物的统称,其中包括丝状细菌、丝状真菌、丝状藻类等[1]。荷兰学者Eikelboom将丝状微生物分为29个类型、7个群,并制成了活性污泥丝状微生物检索表。  丝状微生物的功能与结构形态密切相关,长丝状形态有利于其在固相上附着生长,保持一定的细胞密度,防止单个细胞状态时被微型动物吞食;细丝状形态的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在底物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比胶团菌增殖速度快,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则比胶团菌增殖速度慢。许多丝状微生物表面具有胶质的鞘,能分泌粘液,粘液层能够保证一定的胞外酶浓度,并减少水流对细胞的冲刷,其中还含有特定的抗体,以防止其他生物附着。  丝状微生物种类繁多,对生长环境要求低。其本身生理生长特性很特别:增殖速率快、吸附能力强、耐供氧不足能力以及在低基质浓度条件下的生活能力都很强,因此在废水生物处理生态系统中存活的种类多,数量大。如何使丝状微生物相互聚集,使之在废水处理中达到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如何确定丝状微生物同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丝状微生物的最适需氧量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 试验设计及过程试验分别在本院给水排水实验室、重庆市唐家桥污水处理厂、重庆市渝北区城南污水处理厂进行。活性污泥采样自本实验室活性污泥法小试反应器、唐家桥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初沉池和二沉池。通过镜检观察记录活性污泥絮体大小、形态和结构,对不同反应器的丝状微生物进行鉴定,从而寻找丝状微生物与絮体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试验历时5个月。  丝状微生物鉴定采用Eikelboom法,镜检观察以下八项特征:①是否存在衣鞘;②滑行运动;③真、假分枝;④丝状体长度、形状、性质;⑤细胞直径、长度、性质;⑥革兰氏染色反应;⑦纳氏染色反应;⑧有无胞含体(聚-β-羟基丁酸PHB、硫粒、多聚磷酸盐等)。染色采用石炭酸复红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纳氏染色法和积硫试验法。通过目微尺测定污泥絮体直径,记录各种大小、形状和结构的絮体数量,归纳污泥絮体的主要类型及特征。通过大量观察,寻找丝状微生物种类、浓度与污泥絮体大小、形状、结构的关系。2 试验结果2.1 絮体结构形态类型  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活性污泥在正常运行和膨胀时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和种类。正常运行时活性污泥结构形态可分为四类,Ⅰ型:致密、细小,看不到丝状菌为骨架的污泥;Ⅱ型:有明显丝状骨架、呈长条形的污泥;Ⅲ型:厚实、具有网状结构的巨型污泥;Ⅳ型:有孔洞结构的巨型污泥。污泥膨胀时其结构形态可分为两类,Ⅴ型:结构丝状菌大量生长、伸长,絮体结构松散;Ⅵ型:非结构丝状菌大量生长,不形成絮体。  试验过程中发现,Ⅰ型污泥在两污水厂正常运行的曝气池中所占比例较低,城南污水厂为10%左右,唐家桥污水厂更低,而在二沉池上清液中比例较高,因此它是从良好结构的污泥上脱落下来的,在二沉池随出水流失。正常运行时长条形污泥、网状污泥和孔洞污泥(Ⅱ、Ⅲ、Ⅳ型)占很高比例,两污水厂中均占90%以上。根据絮体伸出的部分丝状菌,可以判断这些具有良好结构的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胶团菌附着于其上而形成的。它们是去除有机物的主要部分。  在混合液中可见到其他丝状微生物游离于菌胶团之外,见不到附着生长物,三种样本见到的菌种有:球衣菌、发硫菌、0803型、0581型、硬发菌、链球菌等,但数量都十分少。  试验过程中,城南污水厂由于发生停电事故时仍保持进水流量,发生了结构丝状菌大量增殖的现象,污泥结构呈松散状(Ⅴ型),SVI达到142mL/g干污泥;待供电正常,按正常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后,污泥结构恢复正常,SVI回落至90mL/g 干污泥。而活性污泥小试过程中多次出现污泥膨胀,泥水分离困难(Ⅵ型),SVI高达500mL/g 干污泥以上,调节运行方式仍不能控制,镜检发现球衣菌、发硫菌大量增殖,最终通过投加漂白粉杀生剂再经逐步培养才恢复正常。2.2 微生物鉴定结果  根据Eikelboom法对作为污泥良好结构骨架的丝状菌进行鉴定,发现各处取样污泥的结构丝状菌特征一致:丝状体直径1.5~2μm,丝体长200μm左右,不运动,略弯,在絮体内扭曲,细胞呈柱状,长0.5~4μm,直径0.7~1.0μm,有鞘,横隔明显,常见分枝,有大量附着生长物,无硫粒,革兰氏染色阴性,纳氏染色可见兰灰色颗粒,呈阳性。  查丝状微生物鉴定表,找不到特征完全相符的种,比较接近的是Eikelboom1701型。Eikelboom1701的特征是:链状圆柱形细胞,被鞘紧裹,丝体长100~200μm,偶尔超过200μm,虽然丝体正常时稍弯,但可有很强的盘绕性,细胞长2.5~3.5μm,直径0.5~0.9μm,有鞘,有时可见PHB黑色小颗粒,横隔和缩缢明显,偶有假分枝,常有大量附着生长物,无硫粒,革兰氏染色阴性,纳氏染色阳性。3 分析与讨论3.1 絮体形成过程  许多絮体可以同时具有Ⅱ型、Ⅲ型、Ⅳ型污泥的多种特征,在絮体中心部分为孔洞结构,向四周伸展的长条形污泥相互搭接形成网状结构,最外侧则可见新伸出的骨架丝状菌。从这种污泥的形态可以推断其形成过程为:结构丝状菌交织生长,胶团菌附着其上形成新生污泥,新生污泥逐渐成熟形成条状、网状污泥,在氧和营养物充足等条件下,网状污泥的胶团菌增粗,网孔逐渐变小形成孔洞状,最后孔洞被填实,而结构丝状菌的伸出为胶团菌提供了新的附着面,包裹形成新的条状污泥,条状污泥相互交织又形成新的网状污泥,重复上述过程,形成更大的污泥絮体。  一些污泥能见到成节的形态,大的孔洞结构污泥之间由细的条状污泥连接,有的由丝状微生物连接,这种污泥的形成可能是絮体成长到一定成熟度后,由于内部供氧不足,促进了包埋于其中的结构丝状菌的生长,将絮体撑开导致结构松散形成节状。  还有极少量的污泥,可以见到极粗大的丝状骨架,上面附着胶团菌,经多次对比鉴定,这些丝状骨架为死亡累枝虫的杆,由于结构松散,这类污泥易于在二沉池发生漂浮,因此保持原生动物稳定的生长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沉池的污泥上浮。3.2 丝状微生物与微生态群落的关系  试验表明,胶团菌与结构丝状菌之间相互依存,丝状微生物形成了絮体骨架,为絮体形成较大颗粒同时保持一定的松散度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胶团菌的附着使絮体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而不易被出水带走,并且由于胶团菌的包附使得结构丝状菌获得更加稳定、良好的生态条件,所以这两大类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中形成了特殊的共生体。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环境因子对微生物个体的影响首先是影响某些敏感生物,然后通过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步传递,最终当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引起结构上的波动。正是因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并按一定结构组成了微生态群落,环境压力在逐级传递过程中受到消减,所以生态系统具备了一定抗冲击负荷的能力。与纯培养相比,生态系统能通过优势种群的变化维持良好的结构,而纯培养只需轻微刺激就会引起强烈反应,直接破坏其脆弱的结构。这也是保证活性污泥微生态群落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根据本试验结果,可以将活性污泥微生态群落描述如下:活性污泥微生态群

  • 测定α-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α-淀粉酶活性是衡量小麦穗发芽的一个生理指标,为此提出了对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文仅探讨了常用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凝胶扩散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而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从变异系数上看,后者的变异程度较低,其精度较高;从误差来源上看,前者引起误差的因素较后者多;后者较为简便快速,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关键词: 小麦, α-淀粉酶活性, 3,5-二硝基水杨酸法,凝胶扩散法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和试剂(1)萌芽的小麦:取当年小麦种子,按小麦萌发试验培养,两天后用于测验.(2)1%淀粉溶液.(3)0.4N NaOH.(4)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 称取柠檬酸20.01克,溶解后稀释至1升;B.称取柠檬酸钠29.41克,溶解后稀释至1升。取A液13.7毫升与B液26.3毫升混匀,即为pH5.6的缓冲液.(5)3,5-二硝基水杨酸: 精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克溶于20毫升1N氢氧化钠中,加入50毫升蒸馏水,再加入30克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盖紧瓶塞,勿使二氧化碳进入.(6)麦芽糖标准液:称取麦芽糖0.100克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仔细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7)α_淀粉酶提取缓冲液:20mmol/L醋酸钠(2.7216g/L),1mmol/L氯化钙(0.11099g/L),pH 5.5.(8)%5(V/V)碘—碘化钾溶液:1.95gKI+0.65gI2溶解在100毫升蒸馏水中.(9)α_淀粉酶36.18u/mg (Sigma公司):逐级稀释10, 2.5,0.625 ,0.15625,0.03906, 0.009765mg/mL系列标准液.(10)20%冰乙酸,琼脂糖,可溶性淀粉.1.2 方法1.2.1 3.5一二硝基水杨酸测定法酶液提取从五个培养皿的发芽小麦中,各随机称取1克于研钵中,加少许α_淀粉酶提取缓冲液,研磨至匀浆,倒入离心杯中,于4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并并定容至25ml,即为酶提取液,备用。α_淀粉酶活性测定(1)取试管,注明对照管,测定器,每样品三个重复.(2)于每试管中各加酶液1ml,加70℃恒温水浴中加热15分钟,此期间β_淀粉酶受热钝化(3)每管中各加入1毫升pH5.06的柠檬酸缓冲液.(4)对照管中加入4毫升0.4NnaOH.(5)测定管与对照管置40℃水浴中保温10分钟,再向各管加入40℃下预热的淀粉溶液2毫升摇匀,立即放入40℃水浴中准确保温5分钟取出,向各测定管迅速加入4毫升0.4N的氢氧化钠,以终止酶活动.麦芽糖测定取以上各管中酶作用后的溶液及对照管中溶液各2毫升,分别放入25毫升试管中,再加2毫升3,5-二硝基水杨酸,混匀,置水浴中5分钟,冷却后定容至25毫升,混匀,用分光光度计在520nm波长下进行比色记录消光值,取麦芽糖标准液(1ml/mg)0,0.2,0.6 ,1.0,1.4,1.8,2.0ml。按上述同样方法比色后,将测得的消光值与麦芽糖标准液进行直线回归后,代入求得样品的麦芽糖含量,并换算成每克种子α_淀粉酶的活力单位。1.2.2 凝胶扩散测定法凝胶板制备取一长方形优质玻璃,除一宽边外,其余三边边缘各边一条透明胶片,再在上面盖一同等大小玻璃,两块玻璃两侧用夹子固定,放温箱中预热50-60℃,取三角烧杯,加30毫升α-淀粉酶提取缓冲液,0.36克琼脂糖和0.30克可溶性淀粉(作反应底物),在电炉上加热煮沸至透明后,冷却至70℃左右,将预热的玻璃胶片框架斜放在桌面上30℃,用预热的移液管吸取凝胶液,从玻璃架高一端空隙中均匀注入,直至其流遍整个胶片表面为止,不能有气泡。用量约25毫升冷却后形成凝胶板,贮存在4℃冰箱备用。α_淀粉酶活性测定取出预制冷藏的凝胶板,揭开上面一块玻璃,用塑料打孔器在凝胶板上每隔一定距离打一个1.33毫米的孔,用微量移释管向每孔内注入提取液。上述1.2.1制得的酶液于70℃水浴加热15分钟后钝化β-淀粉酶后备用。同时,在每块凝胶板孔中加入淀粉酶系列标准液(重复两次)。将凝胶板置10℃恒温箱中反应24小时后,取出,将胶板浸入I-KI溶液中染色5min,加入冰乙酸酸化终止反应。用蒸馏水淋洗3min,洗净染色液,由于加α_淀粉酶孔周围淀粉被分解,因而染色后出现未能染色的圆。未与α-淀粉酶反应的呈蓝色,用直径测量仪测圆直径。用α_淀粉酶标准液浓度对数与褪色圈直径直线回归,计算每克样品含α-淀粉酶活力单位数。2 结果和分析2.1 两种方法标准曲线2.1.1 麦芽糖标准曲线麦芽糖标准液含量越高,比色后记录的OD值越大,麦芽糖标准液比色后,测得的OD值(x)与麦芽糖浓度(y)进行直线回归,结果为:y=1.0240x+0.0897,r=0.9998,相关系数极显著,表明麦芽糖标准液含量与消光值呈直线关系,通过此直线方程可进一步测得酶活性;即将各样品的消光值代入回归方程,求得样品麦芽糖含量,然后计算可得每克种子的α_淀粉酶活力。2.1.2 α-淀粉酶标准曲线α_淀粉酶标准液浓度越高,其褪色圈直径越大,5个样品的褪色圈直径也有明显差异。将α-淀粉酶标样所测得褪色圈直径(x)与α-淀粉酶浓度对数(y)进行直线回归。结果为:y=2.4659x-3.8994, r=0.9860,相关系数极显著,表明褪色圈直径与淀粉酶标准液的浓度对数呈直线关系,通过此直线方程可进一步测得酶活性,即将各样品的褪色圈直径代入回归方程,求得各样品的α_淀粉酶浓度,然后换算成每克种子中α_淀粉酶的活力单位。2.2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对5个样品的淀粉酶活性,用两种方法测定,并记录了测定结果(表1)。表1 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凝胶扩散法结果 样品 3,5-二硝基水杨酸法 凝胶扩散法 消光值 酶活性 (u/g) 直径 酶活性(cm) (u/g) 1 0.1010 2.191.20 4.03 2 0.1580 6.701.35 6.72 3 0.1460 5.241.27 5.06 4 0.1667 6.961.45 7.14 5 0.1477 5.481.28 5.86对两组样本进行t测验,测定结果为:t=1.2855, t0.05=2.0776,|t|r0.05,表明两种结果相关系数显著,即两种方法从其中之一测定结果可以推算出另一方法的测定结果。2.3 两种方法的精度比较表2 两种方法变异数分析结果 方法 平均数(u/g) 标准差(u/g) 变异系数CV(%) 3,5-二硝基水杨酸法 5.314 [

  • 不同阴离子化2-羟丙基三甲基铵类壳聚糖的制备、活性及性能研究

    【序号】:5【作者】: 宓英其【题名】:不同阴离子化2-羟丙基三甲基铵类壳聚糖的制备、活性及性能研究【期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年、卷、期、起止页码】:2019【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902&filename=1019909665.nh&uniplatform=NZKPT&v=Tb5dxN6PyXtwEP263qxVa4fkRlfspmQqPGAe_cjbNcQGjz0XyrMMcWgIhyqvAxg1

  • 壳聚糖季铵盐基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序号】:1【作者】:宓英其【题名】:壳聚糖季铵盐基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期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年、卷、期、起止页码】:2021【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7WN1SO36whFuPQ0yKi4pXSQlJ_W8wBD9JRPlAs_d8B08_Rb1JUznAFb2v97acEb09IrgYlNXMTwfPMLqRO91a&uniplatform=NZKPT

  • 壳聚糖季铵盐涂层改性镍钛合金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研究

    【序号】:2【作者】: 刘嘉鑫【题名】:壳聚糖季铵盐涂层改性镍钛合金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研究【期刊】:兰州大学【年、卷、期、起止页码】:2021【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2101&filename=1020304708.nh&uniplatform=NZKPT&v=lXqGjZ-iu9taSraCVq86JDBpyXisbQMpaOLwbBWThiZmjy-BUD2NsjG8Z5kkZmzV

  • 28.10益智复方汤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28.10益智复方汤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作者】孙连娜 【摘要】:益智复方汤主要是由何首乌、红参、淫羊藿3味药材按一定比例合煎而得,为临床验方,具有益肾助阳,补气安神,益智养精之功效。本课题采用小鼠Y型电迷宫法,应用东莨菪碱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对益智复方汤防治老年性痴呆活性部位进行了跟踪筛选,合并利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LH20、聚酰胺、反相硅胶柱层析、中压柱及HPLC分离手段,从益智复方汤二氯甲烷萃取后水液大孔树脂10%、30%、50%、70%部分中分离得到31个单体化合物(6-21,24-38),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2D-NMR)分析技术鉴定了其中30个化合物,主要为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人参皂苷类、黄酮类成分,其中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淫羊藿苷A(icariin A,34),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益智复方汤中分得;此外尚从益智复方汤二氯甲烷萃取部位首次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1-5,22,23);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大黄素(emodin,1)、大黄素甲醚(physcion,2)、大黄酚(chrysophanol,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胡萝卜苷(β-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5)、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pyranoside,6)、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modin-8-β-D-glucopyranoside,7)、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8)、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9)、人参皂苷Rb2(ginsenoside Rb2,10)、人参皂苷Rb3(ginsenoside Rb3,11)、人参皂苷Rc(ginsenoside Rc,12)、人参皂苷Rd(ginsenoside Rd,13)、人参皂苷Re(ginsenoside Re,14)、人参皂苷Rf(ginsenoside Rf,15)、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16)、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 Rg2,17)、人参皂苷Rg3(ginsenoside Rg3,18)、20(R)-人参皂苷Rg3(20(R)-ginsenoside Rg3,19)、人参皂苷Rh1(ginsenoside Rh1,20)、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21)、原人参三醇(panaxatriol,22)、原人参二醇(panaxadiol,23)、淫羊藿苷(icariin,24)、淫羊藿次苷Ⅰ(icariside Ⅰ,25)、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e Ⅱ,26)、芦丁(rutin,27)、朝藿定C(epimedin C,28)、朝藿定B(epimedin B,29)、朝藿定A(epimedin A,30)、箭藿苷A(sagittatoside A,31)、箭藿苷B(sagittatoside B,32)、2″-O-α-L-鼠李吡喃糖基淫羊藿次苷Ⅱ(2″-O-α-L-rhamnosyl-icariside Ⅱ,33)、淫羊藿苷A (icariin A,34)、α-D-葡萄糖(α-D-glucose,35)、对甲氧基肉桂醛(p-methoxylcinnamic aldehyde,36)。新化合物34结构为5-羟基-4′-甲氧基-6′,6″-二甲基吡喃环(2″,3″:7,8)-黄 摘要 第二军医大学 酮一3一。一a一L一鼠李糖(l*2)一a·L·鼠李糖普(5一hydroxy一4几methoxy一6,, 6,,一dimethylPyrano(2,,,3”:7,8)一flavone一3一O一a一L一tharnnoPyranosyl(l、2) 一a一L一rhamnoPyranoside)。 通过促智活性跟踪筛选并结合HPLC一DAD一MS监测,确定益智复方汤水煎后 经大孔吸附树脂70%乙醇洗脱部位为活性部位,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来源于何 首乌中的二苯乙烯类,红参中的人参皂昔类,淫羊蕾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 强的防治老年性痴呆的活性。 利用HPLC一DAD一MS技术对益智复方汤中有效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应 用Diamonsil C18,10林,250‘4.smm色谱柱,选择乙睛:水:甲酸系统梯度洗脱,对30 余种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各待分析化学成分分离度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密 度和准确度。 运用该色谱条件监测单味药材以及合煎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 化,考察益智复方汤煎煮过程中化学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益智复方汤煎煮过 程中各成分种类无明显差异,未发现有新成分产生,仅表现为各成分间量的相对 变化。活性成分二苯乙烯普类随着水煎煮的时间推移,含量略有降低,但其过热 后异构化的产物含量升高,根据DAD一MS提供的信息我们推测了该异构化产物的 结构;红参和淫羊蕾药材单煎时,随着时间推移,次昔含量稍有增加;红参和淫 羊蕃两种药材合煎及三种药材合煎与各单味药材单煎相比人参皂昔类和淫羊蕾黄 酮类成分间发生明显水解转化人参皂昔中二醇型皂昔微量成分Rg3含量显著升高, 人参三醇型皂昔RgZ、助l含量也呈上升趋势,推测淫羊蕾黄酮提供的弱酸环境加 速了人参皂昔间的转化,淫羊蕾黄酮在煎煮过程中随时间延长箭蕾普A、箭蕾昔B、 鼠李糖基淫羊蕾次昔n、淫羊蕾次昔n煎煮后含量呈上升趋势。总的来说,人参 皂昔和黄酮昔表现为四糖和三糖昔含量降低,双糖和单糖昔含量增加,说明在合 煎后多糖昔更易水解。淫羊蕾黄酮和人参皂昔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具体如何转化, 能否定量转化,转化规律是什么,这些转化的发生与药效间的联系规律,尚需进 一步研究。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普类化合物含量在何首乌药材单煎与合煎中没有显著改 变,合煎时对红参中人参皂普和淫羊蕾黄酮类成分也无明显影响,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也证实二苯乙烯昔类成分过热易转化,故在制备工艺中我们选用了渗涟法, 以避免加热煎煮带来的损失;红参和淫羊蕾药材二者合煎与益【关键词】:益智复方汤 活性成分 二苯乙烯苷 人参皂苷 黄酮苷 促智活性 HPLC-DAD-MS 制备工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0905_380742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0905_380743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0906_380744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0906_380745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0906_380746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0906_380747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0907_380748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0907_380749_2352694_3.jp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