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激波管

仪器信息网激波管专题为您整合激波管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激波管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激波管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激波管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激波管话题讨论。

激波管相关的资讯

  • 国际领先!这座超大型实验仪器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结题验收会议举行。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价该风洞在有效实验时间、总温、总压和喷管流场尺寸等综合性能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研制周期为5年。项目负责人姜宗林提出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不能用”的爆轰波头变为“可用”和“好用”,带领团队构建了超高速激波风洞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该风洞是高超声速和超高速领域的一座超大型实验仪器,总长167m,喷管出口2.5m,实验舱直径4m,实验气流速度范围3—10km/s,能够揭示由分子解离主导的复杂介质超高速流动规律,可有力支撑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超高速飞行器研发,对于推动气动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宇航高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超高速风洞对于研制超高速飞行器意义重大。我国这支激波风洞的攻关队伍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战略部署下,中科院力学所组建起我国第一支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科研攻关队。紧握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突破。2012年,总长265m的JF-12复现风洞研制成功,可复现5—9倍声速的飞行条件。它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如今,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通过验收。JF-22超高速风洞与JF-12复现风洞共同构成唯一覆盖临近空间飞行器全部飞行走廊的地面实验平台。
  • 国际领先!这座超大型实验仪器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结题验收会议举行。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价该风洞在有效实验时间、总温、总压和喷管流场尺寸等综合性能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研制周期为5年。项目负责人姜宗林提出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不能用”的爆轰波头变为“可用”和“好用”,带领团队构建了超高速激波风洞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该风洞是高超声速和超高速领域的一座超大型实验仪器,总长167m,喷管出口2.5m,实验舱直径4m,实验气流速度范围3—10km/s,能够揭示由分子解离主导的复杂介质超高速流动规律,可有力支撑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超高速飞行器研发,对于推动气动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宇航高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超高速风洞对于研制超高速飞行器意义重大。我国这支激波风洞的攻关队伍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战略部署下,中科院力学所组建起我国第一支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科研攻关队。紧握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突破。2012年,总长265m的JF-12复现风洞研制成功,可复现5—9倍声速的飞行条件。它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如今,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通过验收。JF-22超高速风洞与JF-12复现风洞共同构成唯一覆盖临近空间飞行器全部飞行走廊的地面实验平台。
  • 国际领先!这座超大型实验仪器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简称JF-22超高速风洞)结题验收会议举行。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评价该风洞在有效实验时间、总温、总压和喷管流场尺寸等综合性能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研制周期为5年。项目负责人姜宗林提出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方法,把“不能用”的爆轰波头变为“可用”和“好用”,带领团队构建了超高速激波风洞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出JF-22超高速风洞。该风洞是高超声速和超高速领域的一座超大型实验仪器,总长167m,喷管出口2.5m,实验舱直径4m,实验气流速度范围3—10km/s,能够揭示由分子解离主导的复杂介质超高速流动规律,可有力支撑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超高速飞行器研发,对于推动气动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宇航高技术研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提供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超高速风洞对于研制超高速飞行器意义重大。我国这支激波风洞的攻关队伍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战略部署下,中科院力学所组建起我国第一支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科研攻关队。紧握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科研人员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取得突破。2012年,总长265m的JF-12复现风洞研制成功,可复现5—9倍声速的飞行条件。它为我国航空航天重大任务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如今,JF-22超高速风洞项目通过验收。JF-22超高速风洞与JF-12复现风洞共同构成唯一覆盖临近空间飞行器全部飞行走廊的地面实验平台。
  • 历史:一场被动的人才交换促成一双中科院院士
    p  【直到30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瞥见了一本大连理工大学校史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是钱学森所长亲自促成此事!】/pp  现在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根据科研需要和人才自身特点直接进行人才交换的事情已非常罕见。但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科院和高校之间却发生过一场有趣的人才交流,被悄然交换了工作单位的俞鸿儒和钟万勰二人在30年后先后当选学部委员,使得这一故事堪称佳话。/pp  才智卓越的俞鸿儒和钟万勰二人为同济大学校友,又均与力学所结下了不解之缘。俞鸿儒1946年进入同济大学数学系,之后又入大连工学院机械系继续学习。因内心不大喜欢机械学科,他在1953年留校工作后主动申请由专业调研室任流体力学助教。1956年,俞鸿儒以在职青年教师的身份考上中科院力学所研究生,师从郭永怀先生从事激波管研究工作,不过工资仍然由大连工学院寄发。小俞鸿儒六岁的钟万勰1952年进入同济大学道桥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钱伟长、胡海昌的指导下,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样天资聪颖的二人还都曾在力学所与清华大学合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上担任助教。通过跟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林同骥等大师们学习,他们开拓了眼界,提升了科研能力,并立下了对祖国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的心志。/pp  来到力学所后,俞鸿儒很快对自己所从事的激波管与激波风洞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还在北京成了家,他心里非常希望能在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在北京,但大连工学院也一直在催促他早日回校。在这种情况下,他对自己的愿望只字未提。与此同时,力学所的年轻同事钟万勰因在“反右”运动中仗义执言而受到错误处分。他每日心情郁闷,很想离开力学所。两个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将会在不经意间发生一次大转折。/pp  1962年10月,力学所会计毛振英突然叫俞鸿儒去领工资,他方知自己已被正式调入力学所。此后他一直对事情原委一头雾水,亦无人告知他。直到30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瞥见了一本大连理工大学校史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是钱学森所长亲自促成此事!/pp  钱学森自1955年10月回国后,直至1983年一直担任力学所所长。他虽然献身国防事业,但一直心系力学所,关心年轻人的学习和科研。他看中了俞鸿儒的才能,力学所的工作也离不开,就想把他留下来。1962年广州科学大会期间,钱学森见到大连工学院钱令希教授,二人达成一项人才交流协议。钱学森提出要把俞鸿儒留下来。为了方便钱令希回去向领导汇报,钱学森提出,作为交换条件,大连工学院可到力学所任意挑选一个人作为交换。同年,经正在力学所工作的学生胡海昌的介绍和推荐,钱令希挑中了同样才能突出、颇具科研潜质的钟万勰。后来经学校同意,钱令希教授将钟万勰调入大连工学院。1962年9月,钟万勰到大连报到,此后俞鸿儒被调入力学所。/pp  后来,他们双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同凡响的科研业绩。1963年研究生毕业后,俞鸿儒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激波管和激波风洞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成长为我国知名的气体动力学家。即使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关心支持下,俞鸿儒的激波风洞研究也未停歇。他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与此同时,在坐落于美丽海滨城市的大连工学院,钟万勰和钱令希之间的合作如鱼得水,研究工作取得节节进展。几十年来,他结合我国国情,发展了多种先进软件技术 在群论、极限分析、参变量变分原理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组织开发了多种大型结构分析系统,对于推动计算力学在我国工程界广泛应用起了重大作用。岁月荏苒,1991年俞鸿儒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年后钟万勰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pp  每每谈到这件事,俞鸿儒都非常自豪,又情不自禁地感叹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人才的关爱和远见卓识,“如果没有这一交换,恐怕我们都很难取得后来的成绩,更难说当选学部委员了。”按照俞鸿儒的说法,“钱学森之问”中提到的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不是一般人才,而是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尽可能提供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pp/p
  • 深紫外激光二极管室温下发射连续波
    由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天野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与旭化成株式会社合作,成功地对深紫外激光二极管(波长低至UV-C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连续波激光发射。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上,代表这项技术朝着广泛应用迈出了一步。  从2017年开始,天野弘研究小组与提供2英寸氮化铝基板的旭化成公司合作,开始开发深紫外激光二极管。起初,向该装置注入足够的电流太困难,阻碍了紫外可见(UV-C)激光二极管的进一步发展。  2019年,天野弘的研究小组使用偏振诱导掺杂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首次制造了一种短波长的UV-C半导体激光器,它可以在短脉冲电流下工作。这些电流脉冲所需的输入功率为5.2W,这对于连续波激光来说太高了,因为功率会导致二极管迅速升温并使激光停止。  研究人员此次重塑了设备本身的结构,将激光器在室温下运行所需的驱动功率降低至仅1.1W。研究人员发现,强晶体应变会阻碍有效电流路径。通过巧妙地剪裁激光条纹的侧壁,他们克服了缺陷,实现了流向激光二极管有源区的高效电流,并降低了工作功率。  这项研究是半导体激光器在所有波长范围内实际应用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未来,UV-C激光二极管可应用于医疗保健、病毒检测、颗粒物测量、气体分析和高清晰度激光处理,尤其有利于需要消毒手术室和自来水的外科医生和护士们。
  • 从塑化剂风波看市场监管的公共属性
    谁导演了白酒市场“滑铁卢”——从塑化剂风波看市场监管的公共属性  没有消费事件,更没有遭遇不幸的苦主。只有两个字:“送检”。塑化剂风波透着强烈的理性,甚至被引申为“阴谋”。但是,我们被提醒着:市场监管具有公共属性。市场——人人有份儿,也人人有权……  媒体送检:是监督还是监管  11月19日,21世纪网发表《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该文披露酒鬼酒“塑化剂超标”。当日,酒鬼酒临时停牌,酒类板块应声下跌,一日市值蒸发高达300多亿元。此后20天,在信息碎片横飞的中国市场上本可以掀开许多记忆的页码了。但是,中国市场的记忆被牢牢地钉在“塑化剂”的页码上。在这段记忆中,充满了白酒蹒跚的醉意和疑似塑化剂印痕。  受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影响,股市上一向坚挺的白酒板块瞬间垮塌,仅11个交易日,市值就蒸发掉1009亿元。  酒鬼一家企业就让原本是中国股市中最稳定、最赚钱的酒业板块“见鬼”,甚至拖累整个中国股市重回“1时代”(跌穿2000点大关)。  搅翻酒市盛宴的不是消费事件,不是行业协会,更不是政府监管部门,而是21世纪网——一个知名度很弱的小网站。它的介入方式似乎扭转了媒体对新闻事件保持客观的传统理念。即主动上手,将茅台酒送检,并发布送检结果。  这家网站的主动监督引爆了白酒市场潜规则埋下的重磅炸药,导致全社会的激情参与。据新华网舆情分析统计,整整一周时间,涉及塑化剂的新闻高烧不退——每天的新闻量在2000条以上。酒鬼酒、白酒行业、有关部门均被架上了烤炉,大有一次性被烧焦的态势。  从21世纪网送检,我们应该嗅出一种倾向,近年来每每出现的重大市场事件基本上是由媒体率先策动的,之后才是行业协会和有关政府部门。那么,媒体传统意义上的舆论监督地位是否发生变化了呢?  个人送检:是监督还是找茬儿  媒体送检的风波未停,个人送检又掀波澜。11月29日,自称贵州茅台投资者的网友“水晶皇”发博文称,其于茅台酒专卖店购买的一瓶53度飞天茅台并将该酒送至香港的检验中心检测。随后,茅台酒全面卷入塑化剂风波。作为资本市场上的第一高价股,茅台股价从200元下探至184元(12月6日),12月7日的收盘价为198.79元/股。  12月9日晚,“水晶皇”发博文称,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中塑化剂含量为3.3mg/L,而卫生部规定的最大残留量为1.5mg/kg,送检结果超标约1.4倍。  该结果与12月6日贵州茅台发布的“塑化剂指标符合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限量要求”的公告相悖。  但是,面对与自己发布的检测结果大相径庭的结果,茅台酒厂于发布当晚即宣布股票停牌。  “水晶皇”在其博客中“图文并茂”地指出,化验所对其带来的茅台酒进行常见的6种塑化剂的检验。这家化验所出具的化验报告,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认可。  不过对于送检结果,质疑声不绝于耳。  茅台集团质量部门在网上对此结果提出6点质疑,包括检测方法、报告真实性、图片拍摄日期甚至错别字等内容。  茅台一直是市场热点股,塑化剂风波后面但愿不会掀起市场更大的风浪。  有媒体统计,在“塑化剂”事件爆发前后,贵州茅台融券卖出量则出现了明显的异动。其融券卖出额最低值和最高值的首尾落差超过17倍……  相对酒鬼酒风波,茅台酒的塑化剂战端是“一个人的战争”。但是,一个不知真实姓名的“水晶皇”就令白酒至尊灰头土脸,不能不令人对市场格局刮目相看。  重新定义权威:市场是谁的市场  20多天的时间里,中国白酒市场翻天覆地。  从媒体送检到个人送检,市场被敲打的理由与被敲打的方式几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又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静下心来,回顾这20多天的塑化剂事件,我们一定会反思白酒行业管理上存在的严重缺陷,同时也会寄语监管部门加强相关技术层面的监管。但是,最令我们关注的还是“送检”二字蕴含的社会属性。  如果说媒体送检尚有机构特质的支撑,其传播属性至少可以提供话语权威,那么,以个体名义出现的“水晶皇”凭的是什么?  一个ID——没有真实姓名 一瓶酒——无法证明是否是真实的茅台酒 一个检测结果——无人证明准确与否。  可以说,“水晶皇”以虚拟的身份向白酒世界发动了真实的挑战,其锋芒所向又直指白酒圣坛上的老大——披着国酒圣装的茅台。  然而,奇迹竟然如此简易的发生了。“水晶皇”所向披靡,茅台酒应声下跌。市场用敏感的神经诠释了“新权威”的概念,并为这些新权威的后来空间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维度。  这不由得让我们对市场监管的理念进行重新的审视。  传统意义上,监管一定是监管者的监管。监管者的身份是无需厘清的。也就是说,市场监管的权威性早就在市场运行的秩序里进行了系统而严格的界定。正因如此,每当企业或产品受到市场质疑时,就会有厂家高调呼吁“权威解释”。这似乎就是在暗示我们,全社会的关注以及通过舆论形成的社会价值并不具有权威属性,或者说,市场监管是具有封闭空间的特定属性。  然而,从塑化剂事件,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重市场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权威的浓度被稀释、被泛化。媒体可以送检,个人亦可以送检。媒体有话语权,个人亦有话语权。网络空间再一次演义“世界是平的”这个真理。市场话语权从权威集中的“春秋时代”进入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  从舆论走向,全社会找到了参与的理由以及深度介入的路径。市场经济再一次告诉我们话语的实质性力量和真实的价值。  此时,我们有理由重新审视市场的开放属性,并由此界定市场监管的公共属性。即,市场是由全部参与人共同维护的时空,所有的社会分子均有一份责任,当然也就拥有一份权利。如果说政府监管部门具有权威性,那也应该将其界定为法制底线上的权威。而舆论方式表现的权威则可能会在道德的、声誉的、信任的层面发挥更加常规的权威。  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否应该是较少发挥法制权威,更多地发挥舆论权威的运行状态呢?
  • imec集成薄膜固定光电二极管以实现卓越的短波红外成像传感器
    2023年8月14日在比利时鲁汶,imec作为纳米电子学和数字技术领域的全球研发和创新中心宣布成功集成了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到薄膜图像传感器中。通过添加固定光电栅和传输栅,薄膜成像器超过一微米波长的吸收质量终于可以被利用,以一种成本效益的方式解锁感知可见光之外光线的潜力。检测可见光范围之外的波长,例如红外光,具有明显的优势。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摄像头,以“看穿"烟雾或雾霭,以及用于通过面部识别解锁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虽然可见光可以通过基于硅的成像器检测,但需要其他半导体材料来检测更长的波长,比如短波红外线(SWIR)。使用III-V材料可以克服这一检测局限。然而,制造这些吸收体的成本非常高,限制了它们的使用。相比之下,使用薄膜吸收体(如量子点)的传感器最近出现为一个有前景的替代方案。它们具有良好的吸收特性和与传统CMOS读出电路集成的潜力。尽管如此,这种红外线传感器的噪声性能较差,导致图像质量较差。早在20世纪80年代,固定光电二极管(PPD)结构就在硅CMOS图像传感器中引入。该结构引入了一个额外的晶体管栅极和一个特殊的光检测器结构,通过该结构, charges可以在积分开始前全部排空(允许在没有kTC噪声或前一帧影响的情况下复位)。因此,由于噪声更小、功耗性能更好,PPD主导了基于硅的图像传感器的消费者市场。 在硅成像之外,至今还不可能集成此结构,因为难以混合两种不同的半导体系统。现在,imec在薄膜图像传感器的读出电路中成功集成了PPD结构。 一种SWIR量子点光电检波器与一种氧化铟镓锌(IGZO)薄膜晶体管单片集成成PPD像素。 随后,该阵列被进一步处理在CMOS读出电路上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薄膜SWIR图像传感器。 imec的“薄膜固定光电二极管"项目负责人Nikolas Papadopoulos 表示:“配备4T像素的原型传感器表现出显着低的读出噪声6.1e-,相比之下,传统的3T传感器超过100e-,证明了其良好的噪声性能。" 因此,红外图像的拍摄噪声、失真或干扰更小,准确性和细节更高。imec像素创新项目经理Pawel Malinowski补充说:“在imec,我们正在红外线和成像器的交汇处处于地位,这要归功于我们在薄膜光电二极管、IGZO、图像传感器和薄膜晶体管方面的综合专业知识。通过实现这一里程碑,我们克服了当前像素架构的局限性,并展示了一种将性能最佳的量子点SWIR像素与经济实用的制造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下一步包括优化这项技术在各种类型的薄膜光电二极管中的应用,以及扩大其在硅成像之外的传感器中的应用。我们期待通过与行业伙伴的合作进一步推进这些创新。“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8月《自然电子学》杂志"具有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的薄膜图像传感器"。初步结果在2023年国际图像传感器研讨会上呈现。原文: J. Lee et al. Thin-film image sensors with a pinned photodiode structure, Nature Electronics 2023.摘要使用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制造的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通常依赖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 基于薄膜的光电二极管可以具有比硅器件更高的吸收系数和更宽的波长范围。 但是,它们在图像传感器中的使用受到高kTC噪声、暗电流和图像滞后等因素的限制。 在这里,我们展示了具有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的基于薄膜的图像传感器可以具有与硅固定光电二极管像素相当的噪声性能。 我们将一种可见近红外有机光电二极管或短波红外量子点光电二极管与薄膜晶体管和硅读出电路集成在一起。 薄膜固定光电二极管结构表现出低kTC噪声、抑制暗电流、高满量容和高电子电压转换增益,并保留了薄膜材料的优点。 基于有机吸收体的图像传感器在940 nm处的量子效率为54%,读出噪声为6.1e–。
  • 大连化物所等利用大连光源发现水分子光解是星际振动激发态氢气的重要来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研究员袁开军、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团队,与南京大学教授谢代前合作,首次测量了水分子光解中的氢气产物通道,发现这些氢气产物全部处于振动激发态。该光化学反应为星际空间存在的振动激发态氢气的来源提供了重要途径。  氢气是宇宙中丰度最大的分子,对宇宙的演化起到重要作用。星际观测发现星云中分布大量的处于振动激发态的氢气,尤其是在星际光辐射区域天文观测到超过500条来自于振动激发态氢气的光谱线。振动激发态的氢气因具有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反应活性,对行星大气的组成和演化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星际理论表明,振动激发态的氢气主要有两个来源:恒星爆炸或形成过程产生的激波将氢气加热到振动态、氢气被紫外光激发随后衰变到电子基态的振动态。理论预测振动激发态氢气的直接形成也可能是这些高能量氢气的重要来源,而具体的形成过程尚不明确。  利用大连光源,袁开军团队探究了水分子的光化学过程。科研人员将解离波长调谐至100纳米到112纳米范围,利用离子成像首次观测到O(1S)+H2产物通道。实验表明氢气产物主要分布在第三或者第四振动激发态,理论计算构建了水分子的过渡态结构并解释了振动激发态氢气的形成机理。基于水在宇宙星云和彗星大气中广泛存在,水分子光解为星际光辐射区域存在的振动激发态氢气的来源提供了新途径,对建立星云和行星大气演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是袁开军团队利用大连光源系统地研究水分子极紫外光化学过程的新进展。前期研究进展包括:发现水分子光解产生超热的羟基自由基(Nat. Comm.)、观测到电子激发态的羟基超级转子的形成(JPCL)、水分子同位素诱导的偶然共振效应(JPCL),水分子光解形成高振动激发的OH是火星大气辉光的来源(JPCL)、水分子三体解离产氧是行星早期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Nat. Comm.),以及水分子光化学中的同位素效应是太阳星云中D/H同位素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Sci. Adv.)。  相关研究成果以Vibrationally Excited Molecula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the Water Photochemistry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动态化学前沿研究中心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等的资助。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16年6月29日,德国耶拿首次参加仪器信息网举办的光谱网络研讨会,并在环境专场板块分享了题为《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解决方案》的报告。 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这一计划的发布可以说是土壤修复事业的里程碑事件。土十条出台标志着国家将全面强化监管执法,它对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和监控是该计划中重要的一环。 原子吸收光谱仪作为主要重金属元素(镉、铜、铅、铬、锌、镍)分析的检测仪器早已被纳入国标中。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作为光谱分析领域的前沿者,早期就做过大量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分析解决方案,对此有着深厚的积累,丰富的经验。 在本期的网络讲堂中,市场部的杨静工程师向参会听众解读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无论是从土壤样品前处理,还是到分析检测的难点: 1、土壤样品前处理困难? 2、土壤重金属测量石墨炉法分析速度较慢,火焰法灵敏度较低,如何选择准确的方法? 3、土壤样品的盐分含量高,常规的AAS,ICP耐盐差,如何解决? 4、土壤样品不同元素的浓度范围宽从ppb-%含量,如何实现常量、痕量、超痕量元素同时分析? 5、土壤现有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量标准单一,很难满足目前的检测样品量大和测试元素种类增加的需求,如何建立有效的测量方法? 围绕如上问题,杨静老师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分享了德国耶拿的AAS、ICP-OES、ICP-MS在土壤中重金属分析的应用方案,受到参会听众的一致好评。在报告结束后的答疑环节,很多用户提出了问题:AAS和ICP-OES都能满足 做重金属残留的要求,那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选择呢?PQ9000没有分段流动注射,直接测定高盐分样品,需要注意哪些(如参数设置、样品处理等)? 由于时间关系很多用户都未来得及提问,整个报告给用户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会非常认真的对待每一个用户的问题,同时我们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积累,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创建没好的环境贡献一份薄力!
  • 天问一号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首个科学成果发布
    近日,天问一号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获得了首个科学成果,研究讨论了基于该载荷在地火转移轨道中观测到的一个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相关结果于7月26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并被美国天文学会(AAS)选为亮点工作,并进行了专题报道。这项研究由澳门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和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组成的团队合作完成。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是我国首个用于研究行星际和近火星空间辐射环境的载荷,由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和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于2020年7月搭载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探测任务。2020年11月29日,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在地火转移轨道距太阳1.39个天文单位(AU)处,观测到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首个大范围太阳高能粒子事件。事件发生时,天问一号与地球近似处于同一磁力线上,这使得天问一号和地球附近航天器能够在相隔数千万公里的地方观测到来自相同源区的太阳高能粒子,为研究太阳高能粒子沿磁力线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而理解太阳高能粒子的加速与传播机制一直是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了解,一旦离开近地环境进入太空、失去地球磁场的保护,宇航员及航天器就必然暴露在强烈的高能粒子辐射之中。与通量长期稳定的银河宇宙线不同,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发生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该类事件爆发时产生的能量粒子通常起源于太阳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驱动的激波加速过程,其通量可高于背景宇宙线达几个数量级,不仅会对行星际和近地空间辐射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也对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空间任务构成巨大威胁。通过对比分析2020年11月29日事件期间,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和地球附近航天器的质子通量观测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天问一号和地球附近航天器关联的磁力线并没有连接到太阳表面的爆发源区和行星际激波,这意味着,高能粒子必须跨越磁力线才能到达天问一号和地球附近航天器。研究团队还发现,两个位置处观测到的质子能谱形状非常相似,均表现为双幂律谱,且它们的质子强度时间曲线在太阳高能粒子事件衰减阶段也有着相似的演化趋势,呈现出典型的蓄水池现象。研究团队认为,双幂律能谱很可能是在激波加速源区产生,而传播过程中的垂直扩散效应是解释该事件中蓄水池现象的关键因素。同时,这项研究还讨论了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峰值强度的径向相关性和磁力线长度相关性等。据了解,此次太阳高能粒子事件中,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与近地航天器的观测数据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这表明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仪器功能与性能均符合设计预期,仪器测得的数据质量可靠,为后续环火星探测数据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望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火星辐射环境以及规划深空探测任务。事件爆发时天问一号(灰色点)、火星(红点)、地球(蓝点)以及其它卫星的相对位置。(图源/《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
  • 透气仪用于安全气囊的安全性能测试意义
    安全气囊在汽车工业使用飞非常的广泛,而且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安全气囊的透气情况直接影响到其打开时的安全情况。  在频发的汽车意外事故中,安全气囊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辅助配置能有效地降低司乘人员的死亡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控制系统感知到车辆发生了碰撞,就会发出相应信号,使安全气囊装置中的推进燃料燃烧并产生高温高速气流,使原先折叠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瞬间充气展开,乘员通过与展开的气囊接触,可减少碰撞产生的能量对人体的伤害,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在安全气囊完全展开后,又将以一定的方式放气。一般来说,安全气囊从决定展开到完全展开应该在35 ms内完成。可见,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十分重要,而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后,气体按照一定的速率释放,以确保人体缓慢地减速。因此安全气囊织物需要准确预计并控制其透气性能。  一、透气性测试  织物的透气性是指织物透过空气的性能,用透气量来表征,即织物两侧面在规定的压差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透气量越大,织物的透气性越好。  1、静态透气性测试方法  安全气囊用织物的透气性研究最早采用的是静态透气性测试方法,即在规定的压差下,测量一定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计算出透气率来表征透气性。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学者们所用的压差各不相同。1997年侯大寅研究了织物结构参数及特殊后整理技术对汽车用非涂层安全气囊织物透气性的影响,设定的织物两侧面的压力差为500 Pa。茅惠伟 初步探讨了织物性能和轧光后整理工艺对非涂层安全气囊织物透气性的影响,设定织物两侧的空气压力差为125 Pa。庞明军等 则设定织物两侧面压差为200 Pa,对处理前后的安全气囊用织物透气性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对安全气囊用织物的透气性研究压差设定不统一,并且因为安全气囊在工作时是瞬间充胀展开和泄气的,织物两侧的空气压差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因此静态透气性测试方法不能准确完整地表征安全气囊用织物的透气性能。  2、动态透气性测试方法  我国专家近年来对安全气囊动态性能的研究非常重视,分别提出了基于激波管试验和理论的安全气囊用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间隔薄膜爆破的安全气囊用织物动态透气性测试方法等。国外学者提出的测试方法有气流充胀法等,但这些方法都还没有成熟的仪器设备可用于商业测试。  最先提出的是基于激波管试验和理论的安全气囊用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 ,但该装置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高,占地面积大,不适宜推广使用。  随后,有学者提出了一种间隔薄膜爆破的安全气囊用织物动态透气性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高、低压气室内压力随时问变化的情况,通过计算得到安全气囊用织物的透气量。  2007年,孙利哲研制了一种新的安全气囊动态性能测试装置。其优点在于较好地模拟了安全气囊真实的展开过程。气流充胀法利用压缩空气虽然实现了高压下的安全气囊透气量测试,但实质上仍然是定常态下静态测试织物的透气性,并不能体现安全气囊受高速气流冲击时的动态行为。  目前,国际上测试安全气囊用织物动态透气性时,一般采用ASTM D 6476 8《充气减震织物动态透气性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该标准采用的测试方法是让已知体积和压力的干燥压缩空气,通过被测织物试样进入标准大气环境中。在模拟气囊膨胀阶段,试样两侧的压力差上升到充气压力的峰值 在模拟气囊泄气阶段,气体通过织物,压力差下降到0。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和随后泄气的时间分别与气囊在展开使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相接近。我国研究人员也对安全气囊用织物动态透气性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尚未制定测试安全气囊用织物动态透气性的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  二、测试仪器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仪器用于普通服用织物的静态透气性能的测试。而对于织物动态透气性能的测试,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测试方法,也研制出了一些测试装置,但是这些方法和装置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只能用于科学研究而不能用于商业测试。目前,国际上大多使用瑞士Textest公司的织物动态透气性能测试仪,来测试安全气囊用织物的动态透气性。该测试仪能够按照ASTM D 6476—08的要求,模拟气囊遭遇突然气流冲击、膨胀和泄气的情况下,给试样施加气流。仪器包含两个气室,制造气流时,气流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进人储气室并达到设定的压力,压缩气体通过一个中间气室释放出来,穿过试样。透过试样的气压在l5~25 ms内可上升到100 kPa,并在100~200 ms内回复为0,整个测试过程大约为0.5 S。在两个气室内分别装有传感器感应气室内压强的变化,由连接的计算机处理检测数据,并绘制出气压一时间函数。Paridge 的研究结果表明,动态透气性能试验仪适用于测试安全气囊用织物的透气性,测试时压强应达到100 kPa,则测试结果更有意义。  3、结语  安全气囊作为汽车的重要辅助安全装置,关系到乘员的人身安全,其产品质量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在2O世纪末就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对包括安全气囊在内的汽车安全部件进行规范。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汽车上都已经安装了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需求增长迅速。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配套标准,只有三项部件推荐性国家标准,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已经落后于安全气囊产品技术的发展需要。动态透气性作为安全气囊用织物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没有专门的测试标准,标准的缺失使得安全气囊用织物的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相关标准的制定非常必要,相关测试仪器和测试机构的配套也亟需发展。  资料转载自:http://www.gnxcs.com/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 五项仪表标准成为国防最高计量新标准
    据悉,近日中国的仪器仪表产业又添5项新标准,并且成为国防最高计量新标准。这5项标准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02所建立的高压气体压力计标准装置、转速标准装置、微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激波管动态压力标准装置、正弦动态压力标准装置等,目前,5项计量标准顺利通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考核办公室组织的现场考核。 专家组经过评测,对5项计量标准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多个领先于国家计量标准。计量标准的通过标志着航天102所成功新建国防最高计量标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 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与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产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其中102所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长热力一级计量站,研究、建立国防科技工业需要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校准装置和测试系统,并保持其服务能力是首要职责。此次标准考核是自2006年以来,国防科工局首次启动新建国防计量标准工作,对面向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研究解决型号发展需要的计量测试技术难题,承担型号研制、生产、试验等过程中的计量保障任务,跟踪产品科研、生产、使用中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
    新华社东京7月29日电日本东京大学和奥地利约翰· 开普勒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最新宣布,他们研发出世界最薄最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随意弯曲,厚度仅为2微米(1毫米等于1000微米)。  据日本时事社等网站29日报道,研究小组在厚度仅为1.4微米的超薄PET塑料薄膜上,成功制造了总厚度2微米、每平方米重量仅为3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任意弯曲都不会影响其通电性能。  研究小组此前还利用超薄高分子薄膜,成功开发出由碳分子材料组成的超薄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晶体管集成电子回路。此次新技术发明,可以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晶体管等元器件集成在同一个高分子薄膜上,比先前的同类电子设备更加轻薄实用。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近些年材料研发领域的重点项目,并且已进入实用阶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具有省电、色彩再现好以及应答速度快等优点,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材料,对其轻量化和超薄化的需求一直驱动着相关技术进步。
  • 西北油田加热炉玻璃管液位计法兰改造获成功
    p/pp  日前,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油管理三区对加热炉玻璃管液位计法兰改造获得成功。改造后可调节法兰,在更换玻璃管液位计时,既方便快捷,又节约生产成本。/pp  该采油管理区所管理的231口生产油井均为稠油井,需要安装加热炉加温输送原油。其加热炉玻璃管液位计是便于职工观察水位,及时补水,确保加热炉正常运行。然而,原来加热炉玻璃管液位计法兰均为固定法兰,不便于更换玻璃管液位计,工序繁多麻烦,还易把液位计损坏。尤其在冬季中,玻璃管液位计非常冻裂,更换频次增多。有时,如法兰固定螺丝锈蚀,又要动用电气焊切割,更换起来更费时费力,一次还要增加1000元至2000元的生产成本。/pp  日前,该采油管理设备技术人员经过潜心研究,把法兰与加热炉结合部增加一个长度约3公分的内丝扣短接,将原来的固定法兰,改造为可以调节法兰。这样,在更换安装玻璃管液位计时可随意调节法兰,既方便快捷,又不会损坏液位计,还不用动用电气焊切割增加生产成本。截止目前,该采油管理区已在18台加热炉改用了这种可调节法兰。下步,全厂667台加热炉将全部推广应用。/ppbr//p
  • 芯片上“长”出原子级薄晶体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跨学科团队开发出一种低温生长工艺,可直接在硅芯片上有效且高效地“生长”二维(2D)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材料层,以实现更密集的集成。这项技术可能会让芯片密度更高、功能更强大。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这项技术绕过了之前与高温和材料传输缺陷相关的问题,缩短了生长时间,并允许在较大的8英寸晶圆上形成均匀的层,这使其成为商业应用的理想选择。新兴的人工智能应用,如产生人类语言的聊天机器人,需要更密集、更强大的计算机芯片。但半导体芯片传统上是用块状材料制造的,这种材料是方形的三维(3D)结构,因此堆叠多层晶体管以实现更密集的集成非常困难。然而,由超薄2D材料制成的晶体管,每个只有大约三个原子的厚度,堆叠起来可制造更强大的芯片。让2D材料直接在硅片上生长是一个重大挑战,因为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大约600℃的高温,而硅晶体管和电路在加热到400℃以上时可能会损坏。新开发的低温生长过程则不会损坏芯片。过去,研究人员在其他地方培育2D材料后,再将它们转移到芯片或晶片上。这往往会导致缺陷,影响最终器件和电路的性能。此外,在晶片规模上顺利转移材料也极其困难。相比之下,这种新工艺可在8英寸晶片上生长出一层光滑、高度均匀的层。这项新技术还能显著减少“种植”这些材料所需的时间。以前的方法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才能生长出一层2D材料,而新方法可在不到一小时内在8英寸晶片上生长出均匀的TMD材料层。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所做的就像建造一座多层建筑。传统情况下,只有一层楼无法容纳很多人。但有了更多楼层,这座建筑将容纳更多的人。得益于他们正在研究的异质集成,有了硅作为第一层,他们就可在顶部直接集成许多层的2D材料。
  • 走进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宁波永新光学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10月21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在2021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同期,组织了参观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光学)木槿路新厂区的活动。永新光学副董事长、总经理毛磊热情接待了参观者一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朋带队,100多位来自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技术精英、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永新光学副董事长、总经理毛磊向参观者介绍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永新光学)成立于 1997 年。永新光学2020年底搬迁至宁波市国家高新区木槿路厂区,在宁波、南京建有制造基地,占地 12 万平方米,员工约 1200 名,是精密光学仪器及核心光学部件制造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永新光学致力于生命科学、AI 智慧医疗和工业检测领域的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为物联网、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和专业影像设备等产业提供核心光学部件,年产 10 余万台光学显微镜和数千万件光学元件组件,是徕卡相机、德国蔡司、日本尼康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专利墙运行中的制造车间(远程视频实拍)永新光学副总经理沈文光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吴朋介绍木槿路新厂区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公布了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通过复核的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工信部联政法函〔2020〕351号),永新光学成功复评升级为第五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技术和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同时制造业“单项冠军”还代表着全球细分行业最高的发展水平、最强的市场实力,是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也是“中国制造”的排头兵。永新光学子公司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最早成立于 1943年,在精密光学领域的积累和沉淀已有78年。2017年参与国家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评选,并凭借产品——光学显微镜,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坚持、专注、积累、沉淀,把资源集中在核心产品上。”毛磊认为,正是这成就了永新光学“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之路。近些年,永新光学捷报频传。2019年3月,主导制订的国内首项显微镜国际标准ISO9345正式发布;2020年1月,永新光学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完成的《超分辨光学微纳显微成像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21年4月,首台太空荧光显微实验装置随“天和”出征;2021年9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终审高分通过。永新光学对打造高端光学仪器的执着从未改变。
  • 振动试验内容介绍——特殊试验
    谐振搜索和驻留试验谐振搜索和驻留试验(RSTD)是指先通过正弦扫频试验搜索出试验体的共振频率,然后在共振频率上进行跟踪驻留试验。搜索功能通过传递信号来确认共振频率,并在实时控制过程中,对每一个共振频率进行跟踪和驻留。当驻留期间频率变化时,其特殊的跟踪特性使用相角信息调节驱动频率跟踪谐振。即自动侦测谐振峰的偏移,并自动调整正弦激励信号的频率来跟踪谐振峰的偏移。在机械结构的疲劳试验中应用广泛,比如高周期关键部件的涡轮机叶片或汽车曲轴的疲劳试验。试验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共振点调查 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扫频试验,找出共振点。第二步,谐振搜索 找出共振点以外的谐振点,选择驻留试验的频率点。第三步,驻留试验设定 驻留时间、加振量级等。第四步,驻留试验。试验1:位移峰值推定;跟踪方式(tracking)扫频速度:1oct/min、单程1次共振点判定标准:传递率3以上共振点驻留模式:标准位移搜索(还有高速位移搜索、相位搜索、频率固定三种方式)共振点使用:共振点搜索中最初的峰值对应的频率。加振量级:10m/s2报警(Alarm)上下限:±3dB、中断(Abort)上下限:±6dB驻留时间:1小时、试验时间:无往返共振点偏移判定:传递率比率-10%~+10%频率步长:1.0Hz/s共振点搜索范围:频率比率±10%(注意:振动控制仪的软件不同,对应的参数会有变化。)多正弦试验疲劳试验时,多个频率的正弦同步扫频或者定频,可以大大的减少试验时间。这种方法由德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商提出,目前正越来越广泛地为其他谐波试验所应用,已经发展成为汽车发动机组件可靠性试验的一个重要方法。试验1:多个扫频同时进行。频率分割区域1:扫频20~63.3Hz区域2:扫频63.3~200Hz区域3:扫频200~632.5Hz区域4:扫频632.5~2000Hz扫频速度:1oct/min来回扫频次数:32次扫频开始频率:20Hz△试验中振动控制仪图像试验2:多个定频试验同时进行试验时间:1小时△试验中振动控制仪图像试验3:波形叠加△参考波形混合模式控制试验(SOR、ROR)应用于模拟宽带振动上叠加窄带或者周期性的振动环境。周期性能量通过正弦的形式或者窄带随机来模拟。比如直升机的振动就是正弦加随机(SOR)信号,气流扰动造成宽带随机而旋翼产生正弦振动。SOR也常常应用在汽车测试中的发动机振动试验。履带式车辆的振动是典型的随机加随机(ROR)信号,履带的窄带随机叠加在道路的宽带随机上。对于正弦加随机加随机(SOROR),叠加分量可以固定或扫频。试验1:SOR宽带随机振动:上图中10-1000Hz,量级50m/s2rms。窄带扫频:扫频速度:1oct/min,往返扫频次数:5次。基波扫频:100-400Hz,如上图扫频,初相位0°。2次谐波扫频:基波的80%量级扫频,初相位180°。试验2:ROR宽带随机振动:上图中10-1000Hz(虚线部分),量级50m/s2rms窄带随机振动:基波和2次谐波窄带扫频随机振动。扫频速度:1oct/min、来回扫频5次。基波:100-400Hz,量级75(m/s2)/Hz,频宽15Hz的PSD。2次谐波:量级为基波的-2dB,频宽30Hz的PSD。△试验中振动控制仪图像时域模拟试验(路谱再现(TWR,time wave replication)试验)在试验室中再现长时间的现场试验数据。可以是随机或者正弦振动数据波形。比如使用路面或者飞行记录的试验数据,可以模拟最真实的振动环境,确保高品质的试验结果。一般用于验证试验,设计试验时确实存在着一些缺点。波形再现只会产生给定的数据振动,缺乏随机数据的统计变化。可以认为随机数据是真实世界多样性的代表,随机试验可以比这种试验需要更少的时间。但时域模拟试验提供了从现场采集振动数据到在单个或多个振动台上再现的所有功能。同样,通过数据编辑(单位和采样频率指定、过滤处理、首尾数据处理、频率变换、数值间演算、数据点数变更、补偿波附加等过程)后得到可以在电动式振动试验机上进行试验的波形。试验1:某试验中进行的波形。拍波试验(sine beat)主要用于耐震或抗震试验,特别是构造物受到短时间的脉冲力和周期性力冲击后的环境情况。类似于拥有一个共振频率的单纯构造物的地面受到水平方向地震波,试验后确认其健全性。波形如下图,试验条件中需掌握,振幅值A是多少?生成的正弦波的频率f是多少?波形长度(波数n和拍数)是多少?波形是调制的正弦波,频率为试验结构体的自振频率,以期望产生共振效应,其幅值被一个长周期正弦波所调制。拍波的每一拍中,一般包含5-10个同频循环。通常试验中,几个拍(常见为5拍)同时进行,每个拍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常见为2秒),如下图。常见试验规格有IEC 60068-2-59。试验1:频率:7Hz加速度幅值:3G波数:10垂直水平三方向各10拍,各拍间隔2秒。正弦脉冲试验(sine burst)一种准静态环境模拟的试验方法,主要用于卫星在运载火箭升空的主动段,受到火箭高值加速度而产生静力过载的模拟试验。为了确定卫星承受的静载荷对其本身结构及运行状态的影响,要对卫星做加速度过载试验,以模拟卫星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受到的稳态或准稳态加速度惯性载荷。波形如下图,试验条件中同样需掌握,振幅值A是多少?生成的正弦波的频率f是多少?波形长度(波数n)是多少?在实际试验中,为了避免试验一开始就受到大量级的负荷,需要加入上升和下降领域,如下图所示。非高斯(正态分布)随机试验随机振动试验是一种模拟试验,通过对现场环境实测波形的提取,得到PSD,再进行随机振动试验,对应的振动能量相同。按照其试验规格试验后,产品通过要求,但是,在现场环境下,还是会出现破损等不合格现象,尤其在运输环境下。通过研究,在进行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的时候,发现有些动态环境的时间历程具有非高斯分布特性。于是,提出了非高斯分布振动试验,在原来的随机振动试验要求中,加入了尖度K(Kurtosis)和偏度S(Skewness)两个要求,使波形更接近实际环境的波形。式中,Xi是加速度,m是加速度平均,N是数据点数,σ是标准方差。通过对实测波形分析和变换,在得到原来随机振动试验PSD的基础上,计算出K和S。再反过来在振动台上实现含有K和S的波形,从而飞跃性提高随机振动的精度,这就是非高斯随机振动试验。下图是含有不同K和S波形对应的概率密度图,供参考。试验1:如下图PSD,调整到rms值为10m/s2。非高斯分布特性为峰值发散性,K=5。试验时间30min。总结:以上罗列一些比较特殊的试验要求,并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初学者只需适当的了解即可,受制于振动控制仪软件授权码的限制,有可能永远也不会碰到。备注:图片和部分文字等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本人。
  • 波通公司推出第三代二极管阵列近红外分析仪
    DA 7250提高了实验室和加工现场的分析准确度和效率。DA 7250的仪器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更多类型的产品,更多的参数以及在几乎所有的环境下都可以使用,它将无任何移动配件、内置温度校准的光学系统和稳定的固态硬盘集成到一个满足IP65(防尘/防水)安全级别的密闭室里,可以保证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都能最大化地实现它的价值。DA 7250避免了很多其它近红外仪器可能发生的常见故障。采用大面积扫描,最大化地平均样品的检测,同时采用高能输出的二极管阵列技术,确保不均匀样品的准确分析。仪器可以自动校准波长和吸光度。采用非接触分析,很多类型的样品都可以得到准确的分析-基本不需要样品的制备或清理-排除掉交叉污染样品池的误差。仪器操作流程简单,确保操作者可以正确反复的操作,监控加工生产过程。仪器自带大量可转移的覆盖许多产品和参数的曲线和数据库,方便快速的分析。现有的应用包括:谷物、饲料、面粉、油脂、乳品、肉类、零食、宠物食品、淀粉和乙醇等加工领域。更多丰富的产品类型-整粒谷物、粉状样品、膏状样品、浆状样品、液体样品-还有样品量的多少-从几克到350克都可以检测。DA 7250结合最新更新的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可以实现联网工作或远程监控,与第三方LIMS系统或加工过程软件衔接容易。通过WEB报告功能,分析结果可以随时在屏幕或者任何与网络连接的设备上啥看。DA 7250可以准确地满足提高质量和过程控制的需求,几乎可以分析任何产品,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随时可以分析,在保证了简单的常规分析要求的同时也可以满足高级分析的需求。
  • 我国建成12万亿次刀片式超级计算机
    来自中国科学院网站的消息: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12万亿次刀片式超级计算机建成。子午工程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是子午工程研究与预报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为子午工程的运行计划的制定、子午工程物理与应用预报模式的大规模计算以及空间环境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提供支撑。   子午工程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刀片式超级计算单元由1024颗INTEL Xeon E5450(主频3.0GHz、内存16GB)CPU构成,计算刀片之间的通信通过目前最先进的全线速、无堆叠20Gb Infiniband高速互连网络完成,支持并行软件和并行运算及开发环境(GNU和Intel C/C++ 、Intel fortran、MPI),其计算峰值为12.28万亿次、Linpack性能为10.33万亿次 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存储单元为全光纤SAN架构,I/O结点配备了4路4核Intel Xeon E7440处理器,采用并行文件系统,支持基于阵列的快照和克隆及异地远程同步和异步镜像复制等 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的虚拟现实可视化及数字视频会议单元采用SGI32核CPU、NVIDIA Quadro FX 4600专业图形生成器,两台高清分辨率三片多晶硅LCD的BARCO iCon H600投影机以实现背投、被动全三维立体可视化表达。  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经过半年的试运行,已有效集成子午工程L1-磁层-电离层因果链物理模式、数值磁层库软件及地磁暴预报模式、电离层预报模式、多站点中层大气气候模式等五个空间天气物理与应用预报模式,使得240*160*160网格规模下的地球磁层准稳态解的模拟计算时间由过去的三个月缩短为三天,模式计算数据与空间环境监测数据的展示实现了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的本质转变,极大提升了系统开展子午链模式与基于子午链的空间天气预报方法的综合研究能力,在两种主要的行星际扰动(动压脉冲、激波)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太阳高能粒子传播与加热机制及磁层电流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发现在IMF南向时,弓激波和磁层顶均对越尾电流供电的创新结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这样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的协同工作平台的建成有助于进一步充分利用子午工程空间环境监测系统的观测能力和产出,开展和组织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连锁过程、时变模式及空间天气变化规律的系统研究,直接服务于子午工程整体建设目标的实现。  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已通过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组织的测试与验收。
  • 科学家利用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探测到伽马射线暴的瞬时光学辐射
    4月10日,《自然-天文》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法天文小卫星SVOM科研团队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利用位于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试运行中的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成功探测到一例伽马射线暴(GRB 201223A)的瞬时光学辐射及其向极早期余辉的转变过程。  伽马暴源于大质量恒星晚期坍缩或双中子星并合瞬间伴随着新生黑洞或磁陀星的极端相对论喷流,短时间内辐射出巨大能量,包括喷流内激波导致的暴发瞬时辐射和喷流撞击外部介质产生的余辉。典型的高能暴发仅持续豪秒到几十秒,但地面光学设备接收到高能卫星的伽马暴触发警报时,很难做到实时跟进,故目前只有几例瞬时光学辐射探测——对应高能暴发的持续时间较长(30秒),且观测数据中存在反向激波的污染成分,难以明确从瞬时光学辐射到余辉的转变。   SVOM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魏建彦提议并带领研制的GWAC具有超大的观测视场和15秒的高时间采样分辨率,作为卫星项目的重要地基设备,探测深度达到星等16等,并计划对SVOM发现的伽马暴的瞬时光学辐射开展系统性研究。   伽马暴GRB 201223A同时被Swift卫星和Fermi卫星在伽马射线波段探测到,其时,试运行中的GWAC正对所在的上千平方度天区做实时监测,成功在光学波段完整记录下暴发的全过程(图1)。这是国际上首次将瞬时光学辐射的探测突破到暴发持续不到30秒的伽马暴,远短于之前的事例。GWAC的观测实际上在高能暴发之前便已开始,在探测极限内未发现任何前驱(precursor)信号,但在整个高能暴发阶段均探测到明显的光学辐射(图2),结合60cm望远镜的后随观测数据,清晰地记录了从瞬时光学辐射到余辉的完整的演变过程。   GRB 201223A是高能波段的中等亮度伽马暴,其瞬时光学辐射的观测亮度比从高能能谱外延到光学波段的值高4个数量级(图3)。该特性与超亮伽马暴GRB 080319B类似。更具意义的是,对多波段数据的联合分析表明,GRB 201223A前身星的暴前质量损失率远低于后者,可能是一颗不大于3.8倍太阳质量的沃尔夫-拉叶星,恒星演化模型所对应的主序阶段质量不大于20倍太阳质量。   由于伽马暴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通过GWAC对SVOM卫星的实时监测天区开展高帧频观测,将为探索极端相对论喷流、暴周环境及前身星特性提供独特数据,并具有捕获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的重要潜力。   上述工作由国家天文台、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广西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法国原子能署、淮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合作完成。 图1.GWAC对GRB 201223A高能爆发前后的连续观测图像。时间分辨率是15秒。中间黄色箭头指向的是光学对应体。第一行第三列是覆盖高能警报触发时刻的图像。 图2.GRB 201223A光学、X射线、伽马射线暴联合观测光变曲线。横坐标是相对于警报触发的时间,单位是秒。纵坐标流量或者星等。红色点是GWAC和F60A的观测数据。在高能警报触发前,GWAC没有探测到任何暴前辐射成分,在爆发开始后,探测到一个明亮的光学辐射,并清晰解析出从瞬时辐射到余晖的相变过程。 图3.GRB201223A瞬时辐射能谱图。横坐标是观测频率,做坐标是流量。GWAC探测到瞬时辐射光学亮度远远高于高能最佳能谱的预期。
  • 分光光度法助力防晒化妆品选择
    阳光中的紫外线是200-400nm的电磁波,其中280-320nm的UVB区和320-400nm的UVA区,UVA紫外线照射引起人类皮肤黑化,也能像UVB紫外线一样产生红斑和血管损伤,日光中的UVA紫外线的量是UVB紫外线量的500-1000倍,化妆品中添加一定量的防晒剂能预防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目前化妆品中使用的防晒剂有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屏蔽剂,前者对UVA区和UVB区的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功能,能减少或完全吸收紫外线。目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防晒化妆品吸光度的制样方法,主要有溶液法、液膜法和压片法,考虑到防晒化妆品多为半固体状态,本实验采取溶液法和液膜法进行,旨在提供测试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筛选上的参考。 1、实验准备1.1 原理:本测试方法根据样品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和紫外线屏蔽剂能吸收或阻挡波长为280-400nm的紫外光的原理,测定其吸光度A。 1.2 试剂:95%乙醇(GB/T 679),分析纯 1.3仪器:UV-8000S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1.4 仪器测试条件:(带扫描、分辨率0.1 nm) 1.5 样品:市售两种防晒化妆品:样品1和样品2 1.6 试样的制备:1.6.1溶液法:称取0.1g试样于100mL烧杯中,设置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为280-400nm,以95%乙醇作为空白。取待测试样清液于比色皿中,用擦镜纸把比色皿表面擦干,进行扫描。 1.6.2 液膜法:结果表示:利用1cm石英比色皿,在其透光面外表面均匀涂上一层样品,进行扫描。 2、实验过程2.1测定前先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调节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以95%乙醇作为空白,每间隔20nm,测一次样品吸光度,记录数据。 2.2 测定前先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调节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参比比色皿置于仪器样品室参比槽;另一只涂有样品的比色皿小心置于样品槽每间隔20nm,测一次样品吸光度,记录数据。 3、实验结果表1 溶液法测得样品的吸光度数据波长/nm280300320340360380400280-400平均值样品1吸光度A0.6850.6810.6780.6810.6850.6850.6820.682样品2吸光度A0.9450.9430.9500.9440.9390.9600.9580.948测量温度均为25℃。表2 液膜法测得样品的吸光度数据波长/nm280300320340360380400280-400平均值样品1吸光度A0.6450.6510.6480.6510.6450.6550.6520.649样品2吸光度A0.9350.9330.9410.9370.9400.9400.9380.938测量温度均为25℃。 结论 通过测试结果的对比可得出两种样品均具有一定的防晒效果,样品2中的紫外吸收剂添加上稍多已样品1,两种制样方法均可以借鉴,但溶液法有一定的条件,保证样品被溶剂完全溶解,一般很多市售防晒化妆品添加的吸收剂很难溶解,寻求能完全溶解的溶剂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液膜法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取积分球附件进行测试,这样可以测试含有紫外屏蔽剂的防晒产品并减少偏差。 仪器在此波长范围内有吸收,即吸光度值不为0,则表明该样品含有紫外吸收剂,有一定的防晒效果。
  • 应用分享 | 波纹管开裂失效分析
    波纹管是一种带横向波纹的圆柱形薄壁弹性壳体,其生产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才用作仪器、仪表的弹性敏感元件和各类管道的联结元件,现已广泛用于矿山、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热力、航海、航天等工程设备中,起密封、吸振、降噪、储能、热补偿和介质隔离作用。 波纹管有多种形式就波的形状而言,以U型波纹管应用广泛,其次还有C型、Ω型、矩形和S型等 就层数而言,则分为单层和多层波纹管。 本例针对某机型机头与容器间壁厚为0.2mm,运行2000多小时发生泄漏的单层U型波纹管,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专业设备对波纹管失效部位做全面分析。 拿到波纹管泄漏样品(图 1),对于搞机械的来讲,很容易想到用气压测试确定波纹管泄漏大致位置。事实也是如此,采用此种方法可以很方便的确认泄漏位置大致位于接头焊缝附近。紧接着去除波纹管接头部保护环及编织网,裸眼观测,对于大一些的裂纹可以直接看到,但是对于微小裂纹或者说想要知道裂纹萌生——发展——失稳的整个过程,就必须要借助于体式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放大倍数50倍,以其较经典显微镜更为出色的大景深,广泛应用于各种断口的宏观观察和拍照。 图 1 波纹管宏观形貌 图 2为是焊缝附近裂纹。其拍摄照片可以直观的反映出裂纹位置以及近裂纹表面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氧化色。仅仅观测到裂纹,确定裂纹位置对于查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远远不够的。想要了解的是整个波纹管寿命周期,从生产到使用究竟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导致了其异常开裂,进而引起泄漏。这就需要搜集各个环节的信息,越详细越好,例如:生产制造工艺、材料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条件、安装过程、使用过程… … 。通常想要真正了解原因,这些条件都是必要的。 图 2 焊缝部位裂纹局部宏观形貌 接下来要使用的更为精密设备和复杂的制样来观察分析。众所周知,机械行业大多传动部件其加工过程中都要热处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改变材料组织进而优化材料机械性能。对于生产检验,一般测试机械性能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失效分析,想要查清问题背后的原因,仅测性能是不够的,需要观察组织去了解影响性能背后的原因。观察组织就要用到材料领域的——金相显微镜。这里使用的是金相显微镜,其可在50-1000倍观察样品。图 3、图4和图 5是使用显微镜拍摄的照片。其中开裂确切位置清晰可见——焊接热影响区,同时可见波纹管管壁痕迹,表明母材与焊料熔合不是很好,管壁裂纹起始位置可见细小的晶间裂纹。 图 3 焊缝部位裂纹周围组织局部形貌 图 4 断裂起始位置表面晶间裂纹局部形貌 图 5 表面晶间裂纹周围组织局部形貌 失效分析当中的重头戏——断口分析,其要使用的设备也是失效分析中重量级的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SEM。SEM以其出色的放大倍数和观察景深而闻名。随机配备的能谱仪,更使其如虎添翼,使得其在失效分析领域大放异彩。图6 、图7 为使用SEM拍摄到的波纹管断裂面的照片,其清晰告知断裂模式为晶间腐蚀—疲劳断裂。 图 6 断口开裂源部位表面晶间裂纹局部形貌 图 7 断口裂纹扩展区疲劳纹局部形貌 304不锈钢的敏化温度区间大致为425-815℃[1]。在焊接接头的焊接过程中,热影响区热循环峰值温度在600-1000℃。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如果在304敏化温度区域停留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材料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焊接时可以通过提高焊接速度的方法来增大电流,维持较低的热输入,从而降低晶间腐蚀的倾向,也可以对焊接后的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来降低焊接件晶间腐蚀敏感性[1,2]。 综上,结合各种背景信息以及各种测试分析手段的相互佐证,可以得出造成连接机头和容器波纹管泄漏的原因为波纹管接头焊接工艺不当,使得304表面使用过程中产生晶间腐蚀,进而萌生晶间裂纹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造成波纹管早期疲劳开裂。 参考文献[1]. 张晶莹. 304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与防护.装备制造技术,2012,2:154-155.[2]. 赵强,肖维宝 等.304不锈钢法兰焊接裂纹分析与返修.焊接,2017,2:54-56. 作者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 程晓波
  • 美国密集推出儿童产品镉含量限制法规
    近日,由于公众对镉的使用和其健康危害日渐关注,美国九个州密集推出有关限制儿童产品(包括儿童珠宝)中限制镉的新法规。  在这些州当中,已经通过立法的有康涅狄格州、伊利诺斯州和明尼苏达州,这三个州均设定了在儿童珠宝中可溶镉的含量不超过0.0075%的苛刻要求。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密西西比、新泽西州、纽约州和罗得岛州目前正考虑制定类似的法规。  镉是一种致癌物质,据最新研究结果,镉像铅一样会影响儿童、尤其是婴儿的大脑发育,孩童如果经常吸吮、啃咬镉含量高的儿童产品就会导致镉吸入体内。检验检疫专家指出,目前为止,镉限令已覆盖美国本土五分之一个州,而且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正在拟定强制性标准,全美镉限令的步伐还在逐渐加快,预计波及产品也将从儿童珠宝进一步扩大至大多数儿童产品。  随着宁波儿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逐步提高,儿童产品渐渐发展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美国也成为宁波儿童产品着力开拓的重点市场之一,今年以来有五千多万的儿童产品出口至美国,包括玩具、婴儿奶瓶奶嘴、儿童服装等。宁波检验检疫局提出,美国的限镉令可能会对我儿童产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产品如欲在市场站稳脚跟,加强对美国出口的市场渗透力,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是在产品生产环节予以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监控,对工厂外购的关键原辅材料和零配件特别是敏感材料和油漆涂墨材料进行把关检验,合理选用低风险材料。  其次,提高主动应对能力,积极改进电镀或真空吸附等新型生产工艺,防止儿童产品的重金属安全指标出现不合格。  第三,加强与进口商的沟通,及时获取进口国当地法规、标准和市场最新动态及消费者使用信息,到权威的具有国际公信力的检测机构做相关检测,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以避免产品因镉超标而被通报、退货等损害信誉的事件发生。
  • 药监局发布注射剂药用玻璃监管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药用玻璃包装注射剂药品监督管理的通知食药监办注[2012]1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药品监督检查信息,部分注射剂类药品与所选用的药用玻璃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品质量,造成一定安全隐患。为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现就加强药用玻璃包装注射剂药品监督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切实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注射剂产品与所用药用玻璃的相容性研究应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YBB00142002)等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凡不符合的,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用玻璃包装,并重新开展规范的研究 依据研究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用包装材料,并及时提出变更的补充申请。严防选用不恰当药用包装材料造成药品质量问题。  二、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能保证药品质量的包装材料。对生物制品、偏酸偏碱及对pH敏感的注射剂,应选择121℃颗粒法耐水性为1级及内表面耐水性为HC1级的药用玻璃或其他适宜的包装材料。对注射剂类药品包装材料由达不到上述耐水要求的药用玻璃变更为符合上述耐水要求药用玻璃的补充申请,药品生产企业可在完成相关研究后报所在地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对变更药用玻璃包装生产厂家的,药品生产企业可在完成药品与药用玻璃包装相容性实验验证后,报所在地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三、药品生产企业应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有关供应商评估的要求,对药用玻璃生产企业定期进行现场质量审计和回顾分析,与其签订质量协议,建立供应商质量档案,定期考察药用玻璃与药品的相容性。发现药用玻璃生产发生原料、处方、工艺等变更时,应重新进行药品与药用玻璃的相容性验证。购入每批药用玻璃包装后,应按标准进行检验,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后方可批准使用。  四、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将对相关药用包装材料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抽验纳入工作计划,加强对药用包装材料的监管。要重点对以往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加大监督检查和监督抽验频次和力度,对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依法查处。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和指导,加大对药用玻璃和注射剂生产企业日常监督管理,督促药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落实责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产品质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2年11月8日
  • 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向全世界发布
    群山掩映中的LAMOST(国家天文台供图)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首批数据成果(DR1)3月19日正式面向全世界公开发布。科学用户可登录http://dr1.lamost.org/ 网站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记者了解到,LAMOST的巡天进展和科研成果已引起了国际天文界的广泛关注与合作兴趣,目前共有31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大学正在利用LAMOST数据开展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表示,此次对全世界公开发布LAMOST DR1数据,表明中国大型巡天望远镜所获得的大规模海量数据将被更多的国际天文学家所使用,充分显示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此前,根据国际惯例,这批数据已在2013年8月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优先发布。利用这220万条光谱,天文学家已经取得了一些较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在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区域内新发现近2000颗类星体;发现了300多颗白矮星;发现28颗白矮-主序双星;从157颗天琴RR变星中探测到了3颗天琴RR变星存在超高声速激波现象;新发现了50颗贫金属恒星等。此外,天文学家还对LAMOST大样本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银河系盘星的运动模式&ldquo 并非简单的圆周运动&rdquo 的证据。美国合作者利用LAMOST DR1数据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最近的超高速星。5年将获500万条光谱2014年12月,包括LAMOST先导巡天和两年正式巡天的光谱数据&mdash &mdash 第二批数据集(DR2)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DR2中有413万条天体光谱,还包括一个220万颗恒星的光谱参数星表。LAMOST的巡天进展和科研成果已引起了国际天文界的广泛关注与合作兴趣,共有31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大学正在利用LAMOST数据开展研究工作。先导巡天以来,利用LAMOST数据已发表SCI论文48篇,待发表文章21篇。 LAMOST第一期光谱巡天计划在5年时间里(2012年9月-2017年6月)获得超过500万条高质量的光谱,海量的光谱数据将成为&ldquo 数字银河系&rdquo 的重要基石,对于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LAMOST全称为&ldquo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rdquo ,又名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中星仪式主动反射施密特望远镜,突破了望远镜大口径与大视场难以兼得的瓶颈,成为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于1997年4月立项,2001年8月动工,2009年6月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验收。此后,经过两年的精密调试和科学试观测,LAMOST先导巡天于2011年9月启动,为期9个月。2012年9月,LAMOST启动正式巡天观测。
  •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CSNS)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40kW
    2022年10月7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CSNS)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40kW并稳定供束运行,超过设计指标40%。CSNS打靶束流功率于2020年2月达到100kW设计指标后,加速器团队做了进一步提高打靶束流功率的规划。2021年暑期检修期间,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安装了脉冲校正四极磁铁,用于对束流光学参数进行校正以及对加速过程机器模式的快速调节;2022年暑期检修期间,安装了磁合金加载腔作为二次谐波腔,以操控纵向束流分布,从而增大聚束因子降低空间电荷效应。2022年9月10日开始了新一轮束流调试工作。在前期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调试,CSNS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提升到140kW,比设计指标提高了40%,大大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空间电荷效应及其引起的束流损失是限制强流质子加速器束流功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在束流调试过程中,团队通过仔细优化RCS基波腔压与二次谐波腔压比以及注入过程与加速过程基波腔与二次谐波腔相位差,显著增大了聚束因子,降低了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同时,用脉冲校正四极磁铁校正了RCS注入磁铁对束流光学的扰动,并根据不同能量阶段空间电荷频移与束流不稳定性,精细调节了加速过程的工作点模式。通过上述机器调试,团队有效控制了CSNS高功率下的发射度增长与束流损失,实现了140kW束流功率打靶,束流损失控制优于100kW。靶站各系统对到靶束流功率提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估,结果显示140kW下靶站运行安全。本次功率提升后,靶站各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水冷、低温系统各项参数符合预期,靶体、慢化器、反射体等核心部件温度监控值均在安全范围内,靶站持续高效输出中子束流,各谱仪刻度与用户实验正在有序开展。CSNS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40kW并稳定运行,不仅大大提高了装置运行效率、缩短用户实验时间,也验证了CSNS-II束流功率提升的关键技术路线,为CSNS-II设计和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抗击疫情 | Phantom超高速摄像机助力新冠病毒的传播学研究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bourouiba实验室里,phantom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打喷嚏或咳嗽的传播图像。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除了对理解和限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至关重要的研究之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暂停了校园内的活动。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lydia bourouiba在线上继续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同时,向埃哲顿中心申请了高速成像摄像机和相关设备的贷款。bourouiba研究小组从phantom制造商vision research长期租赁一台phantom v2511高速摄像机,并积极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学的研究。phantom v2512理解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是理解新型冠状病毒如何在社区中传播的关键。据3月26日《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报道,布鲁巴的实验表明,咳嗽能将飞沫传播13至16英尺远,打喷嚏能将飞沫传播26英尺远。[1]要近距离观察这种运动,需要高速摄像机以每秒数千帧的速度,捕捉尺寸小至5微米直径的液滴如何传播病原体。刊登在《连线》杂志3月14日,他们说冠状病毒不是空气传播的,但是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的。[2]bourouiba的实验室已经发现,咳嗽和打喷嚏,他们称之为“暴力呼气事件”,会挤出一团空气,并携带各种大小的液滴,“暴力呼气事件”要比普通呼气的传播距离更远。以前的模型可能认为5微米的飞沫只能传播1~2米,所以我们之前认为新冠状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距离是1~2米。但是从lydia bourouiba的研究表明,考虑到咳嗽的气态形式,同样的飞沫传播距离可达到8米。”参考文献:[1] lydia bourouiba. turbulent gas clouds and respiratory pathogen emissions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jama insights. march 26, 2020[2] they say coronavirus isn' t airborne—but it' s definitely borne by air. wierd. 03.14.2020 联系我们: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93/关于phantomphantom致力于设计和生产高速和超高速数字摄像机,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机动车、航空航天、影视娱乐等领域。我们一直致力于图像捕捉领域研究和发展,再现转瞬即逝的重要时刻。阿美特克是电子仪器和机电设备的全球领导者,年销售额约为50亿美金。为材料分析、超精密测量、过程分析、测试测量与通讯、电力系统与仪器、仪表与专用控制、精密运动控制、电子元器件与封装、特种金属产品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全球共有18,000多名员工,150多家工厂,在美国及其它30多个国家设立了100多个销售及服务中心。
  • 博晖创新两高管辞职,继任者曾在西门子任职
    p  3月18日,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晖创新)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卢信群、副总经理王文涛辞职。卢信群因家庭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但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王文涛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pp  同时,博晖创新今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议,根据公告,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蒋焱为公司新任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任期至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届满 经总经理提名,决定聘任王玮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公司运营工作,任期至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届满。/pp  strong相关人员简历/strong/pp  蒋焱,女,1970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分子生物学专业,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西门子医疗高级副总裁,西门子临床产品集团总经理,西门子检验集团运营副总裁,上海柯渡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市场经理等职务。拟任博晖创新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工作。/pp  王玮,男,1978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位。曾任西门子医疗首席运营官、西门子医疗东北亚人力资源副总裁,泰禾医疗副总经理等职务。拟任博晖创新副总经理,负责公司运营工作。/ppbr//p
  • 或可用于拉曼光谱仪 复旦大学研制出世界首个全硅激光器
    p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吴翔教授、陆明教授和张树宇副教授团队合作,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全硅激光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以快报形式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pp  据悉,不同于以往的混合型硅基激光器,这次研究最终实现由硅自身作为增益介质产生激光。/pp  集成硅光电子结合了当今两大支柱产业——微电子产业和光电子产业——的精华。硅激光器是集成硅光电子芯片的基本元件,是实现集成硅光电子的关键。集成硅光电子预计将广泛应用于远程数据通信、传感、照明、显示、成像、检测、大数据等众多领域。/pp  然而,硅自身的发光极弱,如何将硅处理成具有高增益的激光材料,一直是一个瓶颈问题。自2000年实验证明硅纳米晶材料可以实现光放大以来,这一瓶颈始终限制着硅激光器的发展。/pp  早在2005年全硅拉曼激光器问世时,有关“全硅激光器”的新闻就曾引起过社会关注。然而,这是一种将外来激光导入到硅芯片后产生的激光器,硅本身并不作为光源。同年,混合型硅基激光器面世。这种激光器是在现有的硅基波导芯片的基础上,直接粘合上成熟的III-V族半导体激光器,使两个部件组合成为一个混合型硅基激光器。同样,硅本身不是光源。混合型激光器和现有硅工艺兼容性较差,还会产生晶格失配问题。/pp  专家介绍,这次研发的硅激光器与以往不同,它的发光材料(增益介质)是硅本身(硅纳米晶材料),激光器可做在硅芯片上,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硅激光器。复旦大学研究人员首先借鉴并发展了一种高密度硅纳米晶薄膜制备技术,由此显著提高了硅纳米晶发光层的发光强度 之后,为克服常规氢钝化方法无法充分饱和悬挂键缺陷这一问题,又发展了一种新型的高压低温氢钝化方法,使得硅纳米晶发光层的光增益一举达到通常III-V族激光材料的水平 在此基础上还设计和制备了相应的分布反馈式(DFB)谐振腔,最终成功获得光泵浦DFB型全硅激光器。这种激光器不仅克服了半导体材料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的晶格失配和工艺兼容性差的问题,同时,作为地表储备量第二丰富的元素,以硅做光增益材料也可以避免对稀有元素如镓、铟等的过度依赖。/pp  目前,全硅激光器仍需采用光泵浦技术,在紫外脉冲光的激励下,由硅材料自身产生激光。未来,复旦大学团队还将进一步研发和完善电泵浦技术,通过向硅纳米晶激光器内注入电流,产生激光输出,以电发光,走完距离实际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全硅激光器的产业化发展。/p
  • 鼎泰全自动超声波清洗机入选《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2019年冬、2020年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经历了城市封锁、交通管制、停工停产停学,到现在有序复工,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疫情防治,缺少不了必要的医学装备。为了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治工作需要,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相关专家,研究提出了疫情防治所需设备清单和有关企业联系方式,供各地疫情防治有关单位采购时参考。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湖北本地企业,鼎泰一直心系武汉,期望能够为战胜疫情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接收到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通知后,鼎泰积极地做出了响应,第一时间就超声波清洗消毒机设备品目进行了申报。近几天,鼎泰DTC系列全自动超声波清洗机入选《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第四批)鼎泰DTC系列全自动超声波清洗机亮点?球面波配合消毒剂全方位清洗无死角,破坏病毒DNA/RNA,阻止病毒复制。?国内首创静音型全自动超声波清洗机,噪音值低于60dB。静音设计,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干扰,为实验提供安静的环境。?流线型ABS外壳,304不锈钢内槽。材料耐腐蚀、易清洗,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全自动注、排水控制,可编程设置。智能化设计,帮助操作人员高效率工作。?工作参数断电记忆功能,遇见突发情况也不用担心,实验数据自动保存。?超声功率1~99%可调,个性化定制工作方案,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曾获得科技部科技创新基金?曾获2018年度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top实验室通用设备中国智造奖”鼎泰:“智造”实验仪器鼎泰一直专注于样品前处理设备及实验室通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以打造适合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为目标。春暖花开,武汉依旧美鼎泰成立于1997年,在武汉我们生活了整整二十三年,对于这片土地,我们爱得深沉。疫情爆发以来,一批批医疗团队、医疗物资、生活物资向武汉输送,正是因为所有人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满怀希望,战胜疫情。虽然目前武汉依然处在管制中,但相信不久之后,春暖花开,武汉依旧美。武汉欢迎你们,鼎泰也欢迎你们。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