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技术新发展

仪器信息网技术新发展专题为您整合技术新发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技术新发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技术新发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技术新发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技术新发展话题讨论。

技术新发展相关的论坛

  • pH值测量技术的新发展

    【题名】:pH值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全文链接】: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XYQ198302003.htm

  •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思索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思索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思索从科研到产业化:打通生物医药产业化创新发展最后5公里!(作者:高圣生物医药周勇)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曾说:“真正的科研创新应该从科技规划开始。”换言之,如果科研规划本身就是跟踪性、模仿性的,在这样的框架下不可能有重大创新,只能越落越远。我国从2003年以来对基础科学的投入逐年加大,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从人才到装备,到项目到高水平学术成果都在加强;SCI发表数量也从少有到世界第二;对研发经费的投入也在亚洲前三。但是真正把科研成果,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太远。第一部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基础科研正处于从跟踪追赶到并行发展的重要转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开拓前沿的原创成果缺乏,科技领军人才不够,学科布局不均衡,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基础研究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还不够成熟等。目前从事科研工作的队伍已非常庞大,在很多技术领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当前,世界科学研究格局正发生重要转变。2001-2011年,全球R&D总支出以年平均6.7%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球R&D支出超过14350亿美元(2006年为10510亿,2001年7530亿)。2011年投入最大的前7个国家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而其中排名前三的美国、中国和日本的总量超过了全球的50%。美国仍旧是最大的R&D执行者,2011年其R&D总支出为429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其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37%下降到30%。高校的科学家创新性成果找不到方向与出路,医药企业家们找不到好的创新项目;全国重复性研究,重复性立项加大,在生物医药产业化这一产业链上形成了各种信息孤岛;社会资源整合,上中下游强强联手,技术与资金强强联手,国内与国外强强联手,建立信息畅通的平台的通道;形成可流通的技术交易中心和市场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创新,合作,发展,共赢”,打通生物医药产业化创新发展最后5公里,是我们坚定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思索: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与医药企业对接是“0”到“10”的过程,而医药企业将成果推向市场能产生“10”到“无穷大”的效益!所以加强生物医物源头创新,到产业化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医药人要思考的问题。生物医药从实验室科研创新到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只有从源头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孵化、资本推动、定位清晰、资源整合、意志坚定,方可以结出硕果!做到“开放合作”、“目标锁定”、“源头创新”、“国际化视野”,以及“定位清晰”、“资源整合”,“知识产权保护”、“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产业资本联姻”,实现“实验室、孵化基地、产业园区”的三级跳!下图示意:我国很多研究还处于临床前阶段和实验室阶段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1/201601071133_581156_2645916_3.png基于此,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在目前及今后的几年内,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主要会有以下三条:趋势一、通过技术许可(inlicense),引进成熟技术和产品;趋势二、合作开发(Co-development)成为当前主流;趋势三、创新平台以及创投基金融合成为未来合作的新宠。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1/201601071134_581157_2645916_3.png一、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开放合作1. 开放合作就是要有开放的心态,有合作的心态;在创新的这一条路上,要多听医药行业的专家、教授、不同的团队的经验;在合作的领域上可以进行合作、分工。比如在基因药物开发上,可以在上游选择可以信任的平台进行质粒构建、靶标筛选、中间知识产权可以选择平台进行申报、下游生产、产业化可以选择平台进行合作。2. 开放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团队自已的优势。合力发展,实现1+1大于2的效果。3. 开放合作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梦想,也可以让医药商业化公司做实体企业看到了方向。4. 开放合作可以让眼光看得更远、心胸放开,从而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拥有合作共赢的心态。二、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国际眼光国际眼光这一点针对做生物医药创新的企业来讲是相当重要的。我国近20年来主要是要化学药仿药为主,中药为辅,而生物药在我国的比重是相当的少。1、紧跟国际药企研发方向,大力发展生物药、创新药随着传统新药研制成本和难度的加大,人类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组”学的发展,生物制药正成为制药领域的新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2014年全球销售TOP10中有7个是生物药,其中5个产品为单抗。对于中国生物制品市场,肿瘤、器官移植排斥、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具有发展空间的3大领域,预计单抗药物的市场空间在250亿元左右。据统计,2001~2015年,我国单抗研究的投入逐年加大,申报数量自2010年起更是有极显著增长,2015年达到创纪录的41个。2、复方创新也就成为国际上面也是国内的新的趋势美国FDA批准的新药差不多越来越注重生物技术产品,去年批的新药中有一半左右是生物技术药物。现在已经发展到抗体加抗体,双功能抗体;药物跟基因结合在一起,通过高通量测序发展个性化给药;药物剂型上的创新,以及儿童用药包装识别、用量方便上面的创新等;3、选择国际区域开展新的适应症研究在生物医药创新研究上,我们可以选择目前没有上市的、耐受性好的药物,也可以用现有药物适应新症,选择相应的药物在发展中国家上市,或适应不同地区新的病症。4、选择好的国际化双向合作机制在生物医药创新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上的研发资源,寻找优秀的项目、技术及人才引进国内;国内好的项目、技术也可以吸引国外好的投资商。三、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资源整合1、对于资源利用,采取整、学、借、用的方法,有利于生物医药创新发展;2、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在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链上研发、技术、人才、转化、专利、资金、管理、园区、政府、注册、招商、策划、销售等相关专业人员合作;3、整合资源前要充分做好自已团队和项目的SWOT分析。分析自已团队的优势,在整个产业链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分析自已的不足,分析外部环境对我们团队有利的因素,外部环境对我们不利因素。缺什么找什么,补什么;整合资源前要做好产业地图的设计和规化。“微笑曲线理论”的重点是抓品牌、核心技术、人才和销售渠道;在我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重要的,根本不需要自已团队亲力亲为;合作才可以节省时间、节省成本,实现共赢;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国内外知名协会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知名转化平台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政府和园区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高端人才猎头公司和各精英俱乐部合作;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战略性知识产权保护1、发挥好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先行;依托团队科研实力优势,创造更多高价值专利,推动知识产权由多到优、由大到强的转变;2、成立企业知识产权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企业要非常重视在知识产权人才团队和创新开发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3、有要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动作;4、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是专利保护那么简章;5、让我们的知识产权给我们生物医药创新形成真正的保护和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及价值;五、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源头创新能力1、 没有从源头上设计的创新就像桌子下面放风筝飞不高真正的科研创新应该从科技规划开始。如果科研规划本身就是跟踪性、模仿性的,在这样的框架下不可能有重大创新,只能越落越远。2、 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研发而研发纯技术上的创新和转化之路是有很大距离的;我们要从技术上创新形成技术保护;但是也要看到技术到产业化的可行性;除开从技术上分析,我们还应该从市场上分析我们的成本优势,我们的产品是否处于同质化竞争;如果处于同质化竞争我们产品还有开发的价值没有。3、 解决问题的创新才是有用的创新4、 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才是真正的产业化开发的创新5、 多学科相交得到的新技术应用,也是创新6、 制药设备、给药装置、辅料,生产工艺是源头创新新的机会新辅料的开发是新型制剂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制剂开发,辅料先行。”新制剂开发非常符合我国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相对投入少,时间短,成功率高,附加值高,更环保。而且,新释药系统(DDS)同样可以产生重磅炸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市场需求很大,如目前国内多个新型释药系统上市后年销售过10亿元,对我国医药市场的贡献巨大。

  • 看专家如何解读直读光谱仪最新发展动态

    看专家如何解读直读光谱仪最新发展动态【前言】 1946年光电直读光谱仪(简称直读光谱仪)问世以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直读光谱分析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分析技术。它的应用不仅仅是金属及其合金元素含量的分析,而且已扩展到金属及合金加工行业进行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它具有分析速度快、分析精度高、多元素同时分析等特点,并且采用固体样品,样品制作简单快捷,尤其是在钢铁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铸造及机械加工企业炉前分析发挥了突出的优点。在我国直读光谱的数量估计高达上万台,从事直读光谱分析的人员达也数万人之多。因此作为直读光谱仪的用户,随时了解直读光谱仪的技术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直读光谱分析在新仪器开发、分析方法研究及标准样品研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使大家深入了解直读光谱仪检测器、光源、光学系统以及自动化系统,在其金属材料质量控制中发挥的优势作用。有哪些新的技术应用和发展,这里收集了一些直读光谱生产商负责人及技术专家,对直读光谱新技术进行分析和解读,供大家分享。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了解直读光谱最新发展动态。

  • 未来,光电直读光谱技术该走向何方?——全面解读光电直读光谱仪最新发展动态

    光电直读光谱未来发展走势、技术该走向何方?你如何看待其前景?1、 您认为目前光电直读光谱仪在应用当中仪器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2、 除了文中提到的技术发展趋势外,您认为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技术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哪些方面?3 、请谈谈目前光电直读光谱仪在痕量元素分析、非金属元素分析、夹杂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4 、据您了解,除了传统的应用领域外,光电直读光谱仪还将有哪些新的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欢迎各位品读“光电直读光谱仪最新发展动态”原文见: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10909/067662.shtml

  • 【资料】16部委联合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附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特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 一、形势分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趋势 ——努力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建设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科学技术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发展趋势。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以还原论和分解分析为主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科学技术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局部到整体、结构到功能、静态向动态、简单向复杂的转变。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 ——经济全球化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扩展,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全面走向国际。因为原有的疾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关注传统医药的作用和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当推广使用传统医药,从而给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 【转帖】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特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一、形势分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1.趋势——努力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建设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科学技术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发展趋势。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以还原论和分解分析为主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科学技术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局部到整体、结构到功能、静态向动态、简单向复杂的转变。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经济全球化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扩展,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全面走向国际。因为原有的疾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关注传统医药的作用和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当推广使用传统医药,从而给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2.需求——解决我国广大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有可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 ——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中医药产业是我国拥有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的传统产业。挖掘传统医药宝库,推动其创新发展,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对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并对世界有所贡献。作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中医药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关键问题的突破,将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使人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模式和价值观念得到传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3.挑战——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相对于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显得发展比较缓慢,还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医药还未能进入医药保健主流市场,其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亟待挖掘。——中医药现代产业基础不强。总体来看,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中药产业链尚有待完善,中药农业刚刚起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药工业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和综合利用能力相对低下,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中药商业流通方式亟待改造。中药出口以原料为主和依赖老品种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中药产品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而“洋中药”返销进口有增长趋势。——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中医以整体、动态和辨证的思维方式认识生命与疾病的复杂现象,但用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现代研究一直没有突破;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而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已经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这无疑是一个挑战。4.机遇——中药现代化为中医药整体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十年前国家提出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经过广泛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中医药整体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整体规划,有效集成国内外资源,开展中医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可能突破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而使人类认识生命和疾病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得到充实和完善,进而走出中国特色的医药自主创新之路。——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中医药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变了西方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病”而忽视“人”的问题。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疾病防治战略的“前移”和重点的“下移”,为中医药发挥整体观、辨证观、个体化思想,对疾病、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和综合调理,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的优势创造了机会。——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不断满足广大民众的社会需求,确立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化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2.基本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的基本原则,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继承与创新并重。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进而提出医学整体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中医是中药应用的指针和开发的源泉,中药是中医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中医中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中医药学的显著特点。坚持中医中药在临床、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整体性,要注重从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探索方向,重视中医基础研究的作用,强调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的中药基础和应用研究 ,中药研究成果为中医临床服务,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国际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之一,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现代化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以国际化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达到沟通中医与西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目的。——多学科结合。中医药理论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多学科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医药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要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必须博采众长,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的合作加以突破。3.战略目标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为提高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要努力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和养

  • 国外仪器仪表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国外仪器仪表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1、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在重视高档仪器开发的同时,注重高新技术和量大面广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注重系统集成,不仅着眼于单机,更注重系统、产品软件化。随着各类仪器装上CPU,实现了数字化后,软件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今后的试验机仪器设计归纳成一个简单的公式:仪器=AD/DA+CPU+软件,AD芯片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在经过软件处理变换后用DA输出。2、新技术的普遍应用。普遍采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数字信号处理(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及表面贴装技术等。3、产品开发准则发生变化。从技术驱动转为市场驱动,从一味追求高精尖转为"恰到好处"。开发一项成功产品的准则是:满足用户明确的需求;用最短的时间投放市场;功能与性能要恰到好处。结合我国仪器仪表的现状和国外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后,目前应该制定出一套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发展方案。以下几大类仪器仪表是我们应该优先发展的:1、工业自动化仪表:重点发展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全面扩大服务领域,推进仪器仪表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5年内数字仪表比例达到60%以上;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软件的商品化。例如冲击试样缺口电动拉床。2、科学测试仪器:重点发展过程分析仪器、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节能分析仪器以及围绕基础产业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动平衡、动力测试及整车性能检测仪、大地测量仪、电子速测仪、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试验机、实验室仪器等新产品。产品以技术含量叫高的中档产品为主,到2005年在总产值中占50%~60%,冲击试样缺口手动拉床。3、电工仪器仪表:重点发展长寿命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到2005年,中低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95%;到2010年,高中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4、环保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的环保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到2005年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到201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5、仪器仪表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以前,尽快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市场效果好的产品,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通过科技公关、新品开发,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 【资料】PCB无卤化的最新发展动态评述及对应的最新检测技术(XRF)

    在继欧盟Rohs指令、挪威Pohs法令之后,许多制造商都跟随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无卤素定义制约在他们的产品上。此外磷的化合物也有引发环境污染(河流富氧化)的疑虑,因此从长远来看,无铅(无铅焊锡)、无卤(溴和氯)和无磷将循序渐进成为未来绿色电子的标准规格。 无卤现在还不是法规,但它可以成为在绿色电子市场攻城掠地的武器, PCB产业应提早准备,方能有效应对客户的需求。 应对无卤测试的技术有X荧光分析仪( XRF)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法,同应对Rosh检测一样,前者是筛选型测试,后者是确定型测试。日本精工目前推出了无卤机型--[B][B][B]1000AII[/B][/B][/B](电子制冷),它在实现Rosh有害物质检测的同时,更能提供对Cl的更有效检测(PE系检出限18ppm)。 若有需要更详细的资料,可以联系我们:028-84191657 ,clscdwy@163.com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564/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1357]PCB无卤化的最新发展动态评述[/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1358]应对无卤测试的最新技术-XRF[/url]

  • QuEChERS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

    QuEChERS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农产品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原理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固相萃取(SPE)相似,都是利用吸附剂填料与基质中的杂质相互作用,吸附杂质从而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QuEChERS 方法的步骤可以简单归纳为:(1)样品粉碎;(2)单一溶剂乙腈提取分离;(3)加入MgSO4 等盐类除水;(4)加入乙二胺-N- 丙基硅烷(PSA)等吸附剂除杂;(5)上清液进行GC-MS、LC-MS 检测。QuEChERS 方法有以下优势:(1) 回收率高,对大量极性及挥发性的农药品种的回收率大于85%;(2)精确度和准确度高,可用内标法进行校正;( 3 )可分析的农药范围广,包括极性、非极性的农药种类均能利用此技术得到较好的回收率;( 4 )分析速度快,能在30min 内完成6 个样品的处理;( 5 )溶剂使用量少,污染小,价格低廉且不使用含氯化物溶剂;( 6 )操作简便,无需良好训练和较高技能便可很好地完成;( 7 )乙腈加到容器后立即密封,使其与工作人员的接触机会减少;( 8 )样品制备过程中使用很少的玻璃器皿,装置简单。

  • 【现场直击】科学仪器互联网+知识服务创新发展论坛

    【现场直击】科学仪器互联网+知识服务创新发展论坛

    2023年7月11日,科学仪器互联网+知识服务创新发展论坛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召开(analytica China 2022同期)[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111857104833_6077_1603833_3.png[/img]本次论坛由由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联合主办,邀请了行业专家围绕如何打造行业知识服务体系赋能行业人才技能水平提升进行精彩报告,现场并进行深度交流;会议采用线下报告+线上同步转播的形式,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学会协会、工业企业、检测机构、仪器企业等超1000位业内人士通过线下+线上参会

  • 2017上海第四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创新发展论坛

    第四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创新发展(上海)论坛”暨临床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研讨会通知各有关单位: 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出台,为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规范注册(备案)管理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整肃保健食品行业乱象,也有利于帮助消费者科学选择、理性消费保健食品。为使各相关单位及时正确理解相关法规,厘清最新政策法规变更要求,提高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的研发水平,明确产品的申报注册、技术审评的操作要点,解决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掌握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的重点,实现食品健康营养学、研、产各方面的深入对接合作,促进国内健康产业的有序发展,我单位将于2017年5月第77届全国药品交易会暨2017中国健康营养博览会召开之际,在上海同期举办第四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创新发展(上海)论坛”暨临床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研讨会。本次会议将邀请业界经验丰富的国家级特医食品、保健食品研发和审评专家到会,就研发应用、注册备案等关键问题进行主题演讲、剖析讲解,并以现场问答讨论的形式深入探讨,为参会者提供最专业权威的指导,专业有效的咨询服务。 论坛主题:“合作、共赢、发展”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媒体支持:中外食品 中外食品工业 食品伙伴网 中国食品网 中国临床营养网 《中国食物与营养》 营养科技二、举办时间、地点: 时间:2017年5月14日-16日(14日全天报到)地点:上海(地点确定直接通知报名者)三、议程安排:会议拟出席部分主讲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专场:出席嘉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领导专家 主讲嘉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杨晓光报告主题: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法规现状和展望报告大纲: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法规解读;2、常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中可调整的营养素含量及依据;3、产品配方的技术要求;4、特医食品临床试验的实施;5、如何解决技术审评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主讲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究所执行所长、杭州纽曲星生物研究所所长 裘耀东报告主题: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与临床应用报告大纲:1、FSMP的作用; 2、FSMP研发、生产流程;3、 FSMP临床应用;4、FSMP研发实例; 主讲嘉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 葛 声报告主题:待定主讲嘉宾: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 凌轶群报告主题:待定主讲嘉宾:恒瑞医药恒瑞数据科学中心负责人、中国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学组(CDMC)核心成员、营养学博士 颜崇超报告主题:新的法规要求下特医食品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报告大纲:1、临床研究过程;2、日程;3、特医食品GCP中对于数据管理的要求;4、从药物临床试验自查核查,看数据管理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性;5、数据管理定义;6、数据管理组织架构与分工职责;7、数据管理在临床研究各阶段的主要工作;8、临床研究数据与数据管理文件;9、数据管理计划与数据管理报告;10、数据管理SOPs。主讲嘉宾: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 潘建平报告主题: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重点释疑报告大纲:1、申请与审批程序的变化;2、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的变化(新旧法规变化之对比)3、“新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的变化(新旧审评审批细则变化之对比);4、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及“新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实施后的注意事项;主讲嘉宾: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张宏桂报告主题:保健食品工艺、质量审评常见问题规避报告大纲:1、与工艺相关的原料问题;2、与工艺相关的辅料问题;3、原料粉碎工艺问题;4、提取制备工艺问题;5、标志成分问题;6、成型工艺问题;7、中试、检验报告、技术要求;8、灭菌、包装工艺问题;9、处方设计新思路探讨;主讲嘉宾:国家食药总局化妆品新原料和新产品审评专家、郑州大学药学院教授、保健食品/GMP/生产许可现场核查专家 李寅超报告主题:双轨制下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要求报告大纲:1、相关配套文件应用解读;2、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核查要点:生产能力;生产场所;设备设施;人员管理;物料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检验能力;研发能力;关键项目:生产企业资质;研发能力;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生产条件;生产用水;) 等;主讲嘉宾: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东南大学教授 孙桂菊报告主题: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与评价及新**化报告大纲:1、保健食品功能检验方法;2、各功能试验的结果判定;3、新规下各功能试验审评要点;4、功能评价时需考虑因素;5、功能性检验与评价中常见的问题;6、新政下保健食品功能性检验与评价的变化;主讲嘉宾: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任、教授、江苏省保健食品化妆品协会副会长 潘苏华演讲题目:保健食品开发与产业化探究 报告大纲:A、熟知法律法规是保健食品开发的前提;B、创新是产

  • 【转帖】遥感FTIR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新发展

    前言: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是当前大气环境监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不需取样和样品的预处理,能够同时监测多种化合物,能提供远距离实时自动监测的优点,适用于大气有毒易挥发有机化合物(VOCs)的定性、定量测定和遥感实时动态监测。文章综述了南京理工大学现代光谱研究室近几年来在RS-FTIR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计量学,计算机层析(CT),FTIR谱图解析,大气污染物空间浓度分布监测,被动式遥感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表明,遥感FTIR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分析化学在时空上的延伸,在大气环境监测领域中必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献名称遥感FTIR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新发展Article Name英文(英语)翻译Advanced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FTIR in Air Environment Monitoring;作者胡兰萍; 李燕; 张琳; 张黎明; 王俊德; AuthorHU Lan-ping~(1;2);LI Yan~(1);ZHANG Lin~1;ZHANG Li-ming~1;WANG Jun-de~11.Laboratory of Advanced Spectroscopy;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14;China2.Laborator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6;China;作者单位Author Agencies南京理工大学现代光谱研究室; 南京理工大学现代光谱研究室 江苏南京;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实验室; [s

  • 2017北京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创新发展峰会

    [align=center][b]关于举办“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创新发展峰会暨特医食品研发思路、临床应用与临床营养交流研讨会”的通知[/b][/align][b]各有关单位:[/b]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开启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注册管理新篇章。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特殊食品的范围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细则法规及其他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国家高度重视特医食品的科学监管和规范发展,新颁布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特医食品的法律地位。当前国内特医食品正处在产业发展初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国家对于特医食品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对我国特医食品行业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新版《医保目录》的出炉,为国内特医食品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的同时,国内企业也面临着发展滞后经验技术不足的挑战。产品的多样化也将为特医食品企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面临的挑战是国内企业进入该产业时间晚,占有市场份额小、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落后、投资规模小、没有品牌影响力和创新性(大多以仿制国外的产品为主)。因此我单位定于2017年 6月23日-25日在北京举办[b]“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创新发展峰会暨特医食品研发思路、临床应用与临床营养交流研讨会”[/b],特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参会者答疑解惑。本次峰会以如何更规范的申报特医食品和保健食品为主题,群策群力、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围绕特医食品临床实验、注册申报、配方研发、现场核查、临床营养及保健食品注册申报等课题。热忱欢迎新老朋友莅临本次峰会,与您谏言献计,展望未来。[b]一、组织机构[/b]主办单位: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办单位:北京华夏医药众创研究院承办单位:北京邦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支持单位:特医食品行业标准联盟、西安朗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媒体支持:中外食品工业、食品伙伴网、中国食品网、特医食品前沿动态 特医食品俱乐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b]二、时间地点:[/b] 时间:2017年 6月23日-25日(23日全天报到) 地点:北京市(具体地点会前一周通知报名人员)[b]三、会议主要内容及拟邀专家1、会议主讲嘉宾及部分议题(排名不分先后)演讲嘉宾:[/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领导专家[b]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法规介绍》演讲嘉宾:[/b]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主任 [b]杨晓光 演讲题目:《我国特医食品法规现状和展望》、《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介绍》 报告大纲:[/b]我国标准现状和进展、特医食品生产规范、未来展望、特殊食品注册 管理司七大职责、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三大部门解读。[b]演讲嘉宾:[/b]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分会主 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营养科主任、教授 [b] 李增宁 演讲题目:《肿瘤患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用专家共识》报告大纲:[/b]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现状;FSMP现状;FSMP适应肿瘤患者的证据及指 南;FSMP营养治疗适应症;肿瘤特异性FSMP的配方制定与选择;不 同条件下肿瘤患者的FSMP营养治疗;肿瘤患者FSMP实施流程;[b]演讲嘉宾:[/b]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专家,河南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 员、特医食品临床研究资深专家、郑大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 [b]陈改云演讲题目:《特医食品与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报告大纲:[/b]特医食品营养治疗概述;特医食品营养治疗流程;特医食品规范应用; 特医食品临床案例分享;[b]演讲嘉宾:[/b]清华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副教授 [b]赵红平 演讲题目:《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的研发与应用》报告大纲:[/b]肿瘤特医食品研发的技术路线、基于肿瘤病人的营养代谢规律(以肠 内营养支持为例)、特医食品营养作用的再认识、肿瘤特医食品的研 制与验证。[b]演讲嘉宾:[/b]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新食品原料评审专家东南大学教授 [b]孙桂菊演讲题目:《小麦肽对胃肠道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报告大纲:研究背景:[/b]小麦肽的制备;小麦肽的生理学功能;研究背景小结与存 在的问题;肽类物质对胃肠道的生长与保护作用;[b]研究内容:[/b]小麦肽 的主要成分;动物试验一:小麦肽对大鼠氮代谢以及胃肠道上皮的影 响;技术路线及小结;动物试验二:小麦肽对大鼠胃肠损伤的保护途 径及小结;细胞试验及小结;[b]研究总结;演讲嘉宾:[/b]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研究中心主任 [b] 乐国伟 演讲题目:《生物活性肽对机体氧化还原状态与健康的影响》报告大纲:[/b]引言;消化、吸收过程中自由基的形成;肠道REDOX状态与消化道 结构、功能肽-抗氧化作用;REDOX影响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与屏障; 氧化应激与免疫(氧化应激导致炎性反应与许多疾病发生有关);抗 氧化肽降血脂功能;REDOX状态对组织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胶原蛋白 肽对皮肤、骨骼的影响;生物活性肽抗疲劳的作用;[b]演讲嘉宾:[/b]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市生物加工 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b] 罗施中演讲题目:《抗菌肽的研究与应用》报告大纲:[/b]抗菌肽简介;抗菌肽的研究举例;抗菌肽的设计; 抗菌肽的应用及展望;[b]演讲嘉宾:[/b]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功能食品研究分院执行院长,特 医食品研究所执行所长、杭州纽曲星生物研究所所长 [b]裘耀东 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与临床应用》 报告大纲:[/b]特医食品的作用研发、生产流程、配方设计、原料筛选、生产管理, 产品注册;特医食品组成成分及特医食品性状评价、蛋白质的选择、 脂肪的选择、碳水化合物的选择、膳食纤维的配方选择;特医食品研 发应用时需参考的因素、特医食品临床应用、特医食品产品临床应用 依据、特医食品研发实例; [b] 演讲嘉宾:[/b]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b]蔡玮红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生产企业现场核查》报告大纲:[/b]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情况、特医食品生产企业资质核查要点、 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特医食品研发能力、案例分析、检验设备设 施、特医食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的关系等。[b]演讲嘉宾:[/b]西安朗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b]佐建锋 演讲题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立题及技术探讨》 报告大纲:[/b]特医食品的基本知识;特医食品产品的机遇和挑战;特医食品国内外 市场状况和趋势;特医食品产品的市场策略;[b]演讲嘉宾:[/b]北京华夏众创医药研究院总经理 [b]张小迪演讲题目:《新法规下特医、保健食品申报注意事项分析》[/b]相关专家继续预约中,敬请持续关注![b]2、高手论剑 峰会对话环节[/b] 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即将出台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命名规则》等系列政策文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何贯通运用,以及国内特医食品科研技术支持有限,临床营养的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安排时间由参会者提问,专家进行解答。并借此进行深入探讨,探寻国内特殊食品相关产业的健康成长之路。[b]3、会议亮点:[/b]如果你阅读一下课程议题安排表你就会发现有四十多个非常好的亮点,内容取得高度关注和良好的反响效果,受到代表的欢迎。这些内容无论对于研发人员,注册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验证管理人员等都是十分感兴趣或急需渴望得到答案的内容。[b]四、参会对象:[/b]1、从事食品加工、营养、微生物、植物与医学等研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专家学者、食品、卫生、质量监督管理、检测、进出口等机构2、保健食品、医用食品企业总经理、研发、注册申报、市场、项目、质量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申报代理机构相关人员;其他有关人员等。[b]五、、会议组委会:[/b] 为做好会务工作,请参加会议的人员填写《回执表》(见附件),并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反馈至组委会。联系人: 马 超 传 真:010-88280550 电 话:13240487419 邮 箱:1683101345@qq.com[color=#333333] [/color]

  • 临沂: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推动检验检测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3月25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市检验检测工作目标。  市检验检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爱友介绍,2024年,全市检验检测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锚定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推动检验检测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为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贡献检测检测力量。  紧紧锚定工业万亿,在推动发展上提质增效  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年”活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深化《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十个全力”等重点工作任务的技术服务,切实发挥检验检测、计量检定的创新引领和技术支撑作用,推动现代工业体系建设。聚焦“工业万亿”目标,开展重点产业检验检测供需服务调研活动,主动上门,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完善检企对接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深化“五个帮扶”活动,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兰陵蔬菜、蒙阴蜜桃、平邑金银花等“土特产”品牌,强化技术支撑,助力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完成全国兔毛质量监测试点工作,打造兔毛质量全链条监测体系“临沂样板”。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双孢蘑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等工作,搭建标准化体系、打造标准化基地、构建标准实施机制,推动临沂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紧紧锚定质量安全,在提升能力上提质增效  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产业发展需求、监管部门重点和民生热点,计划新增食品、纤维制品等领域检验项目200个,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0项,通过国家级能力验证10项以上、国际能力验证2项以上,综合检验检测能力保持全国地级市前列。发挥检验检测“守底线”作用,严把质量安全关,切实强化流程再造,注重抽检联动,提升抽检质量,确保完成食品、药品、农产品、粮油产品、工业产品、纤维制品等检验检测任务2.5万批次以上,检定校准计量器具25万台/件以上,承担国家棉花公证检验任务2万吨以上。深入分析检验数据,形成监督抽检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部门行政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紧紧锚定打造知名品牌,在创新创优上提质增效  突出科研创新,坚持以科研促进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着力加强检验标准、检验方法的研究,提高发现潜在风险、未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课题。充分发挥技术资源和优势,主动对接临沂市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积极参与企业新品开发、标准制修订等工作,着力推进构建产学检研用平台。积极对接联络上级业务部门、行业协会等,全力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力争创建高等级实验室2个、省级以上试点项目2个,助力打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2个以上,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检验检测支撑。[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中国山东网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

  • 【原创】 聚焦智慧新发展助力现代农业2017山东现代农业展会

    2017山东农业展会,山东农业展,山农农博会,山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山东潍坊种子展会,山东种子交易会,山东潍坊农业机械展会,山东潍坊节水灌溉展会,山东潍坊农机展,山东潍坊航空植保展会,山东潍坊农药博览会,山东肥料展会,山东双交会,山东植保展,双交会,植保展,山东温室园艺展会,山东农业物联网展会,山东农业展,上海植保展,上海农药交流会,全国植保展,全国双交会,北京航空植保展会,农业航空植保展,植保展,农业设施展会农博会,农交会,农业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农展会,农林牧渔,农博会,农交会,农展会,农业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农博会,农展会2017山东农业展会|山东农业展|山东农博会|山东双交会聚焦智慧新发展助力现代农业2017山东现代农业展会创新技术助力发展2017山东潍坊国际现代农业展览会河南东方红山东金亿齐聚2017山东潍坊现代农业展览会2017山东潍坊国际现代农业展览会再次起航2017第六届中国山东(潍坊)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时 间:2017年4月29日-30日 地 点:山东.潍坊鲁台会展中心 时 间:2017年10月7日-8日 地 点:安徽.合肥国际会展中心 www.cinyz.com亚洲最大现代农业展引领行业发展全球竞相瞩目 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参展商35000平米展出规模 预计超60000名专业观众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助力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为响应国家政策规划,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市场供应产品种类显著增加、产品向多元、优质、功能化方向发展,打造全球最大的农业高新科技展示交流与采购平台,由北京爱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2017第六届中国山东(潍坊)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将于2017年4月29-30日在山东.潍坊鲁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届时欢迎参观参展。 本次博览会特设“新型肥料”、“农药”、“种子”、“航空植保”、“农业机械”、“节水灌溉”、“温室园艺”、“农业物联网”八大展区,并结合各类专业会议论坛等高规格同期活动,为参展企业搭建现代农业设备、技术商贸合作、资源对接、咨询交流的最佳平台,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专业专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贸易洽谈采购对接交流盛会,展会每年定期在山东、安徽、河南、江苏、黑龙江、吉林等地巡回展出,属于现代农业行业例会。 本次博览会建立覆盖全世界的宣传平台,为参展企业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搭建最有效的贸易渠道。聚集各种现代化农业企业在同一平台展示,其一顺应了行业发展趋势,也便于供需双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贸易洽谈。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亚洲最具规模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盛会、提升行业优质产品知名度、加强同行业之间交流与合作。展品范围 1、肥料类:水溶性肥料、缓释/控释肥料、海藻肥料、腐植酸肥料、氨基酸肥料、微生物肥料(菌肥、菌剂)、微量元素肥料、肥料调节剂类、肥料添加剂类、有机天然肥、环保肥料、专用肥料、螯合肥系列、冲施肥、叶面肥、甲壳素肥、EDTA系列、复混肥料、多肽肥料、磷酸盐系列、硝酸盐系列、硫酸盐系列、肥药一体化、液肥、冲施肥、微肥、中微肥、育苗肥、园林专用肥料、复合肥料、复混肥料、BB肥、氮肥、钾肥、镁肥、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土壤改良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有利于作物增产和改善品质的生物技术和产品等。 2、农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及中间体,农药合成剂、农药原料和制剂、助剂;种子处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农药、生态农药、农药生产加工工艺技术、介质土、营养剂、杀虫灯;用于园林及花卉的相关产品及工程技术设备等。3、种子类: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料、豆类、瓜果、蔬菜、牧草等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种子生产、仓储、加工设备,包装材料,检验仪器设备、种子处理专用药剂、各类 种衣剂、种子防伪技术、种子包装印刷技术及种业相关图书、资料等、温室材料、园艺器械、干燥盘等育苗容器、温室骨架结构件、移动式喷灌机、生态仪器、保温被卷被风机等。 4、农业机械类:动力机械、拖拉机、内燃机、内燃发电机组、收获机械、谷物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饲料作物收获机、茎秆收集处理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播种机械、育苗设备、田间管理机械、中耕、微耕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耕整地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粮食烘干机、种子烘干机、果蔬烘干机、农副产品烘干机、粮油及农副食品加工机械、果蔬深加工机械、保鲜及运输贮藏设备(设施)、精准农业装备、农用航空器、设施农业装备、园林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 5、航空植保类:1、航空植保类:农用飞机及小型无人机、农用航空施药技术与喷施装备、农用航空遥感技术、农用航空专用品、农用航空飞行安全装备、气动、微型无人机、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船、无人机、无人车辆、仿生机械、无人直升机及无人地面、车辆、飞艇、空天无人飞行器、靶机等相关无人驾驶器展示、材料、卫星定位设备(GPS、GNSS)、飞控、主地面控制站、移动地面控制站、驾驶仪处理器、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系统、测控、遥感、传感器、图像设备、视频设备、红外探测、多功能光学稳定平台、电视摄像机、红外扫描仪、微光电视摄像机、航空视频记录器、孔径雷达等。2、农业物联网类:智能管控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精准农业技术、检测仪器、无土栽培技术、农业高新技术设备、农业信息通讯服务、信息化管理、金融服务、智能滴灌系统控制器、全智能温室控制器、土壤湿度控制器、相关技术及设备等。 6、节水灌溉与温室园艺类:1、 灌溉展区:农业灌溉设备、园艺灌溉设备、工业排灌设备、精准灌溉、喷灌机械、微灌系统、滴灌管(带)及管件等节水器材、自动控制系统、太阳能灌溉系统、过滤器、水泵机组、管件、阀门、喷头、注肥泵、植保机械、园林机械、水溶肥、水肥一体化设施等。2、 温室园艺资材展区:温室工程、成套温室、温室材料、温室配套系统、温室骨架结构件、棚膜、植物补光、保温被、卷被电机、通风系统、温控系统、园艺资材、观赏植物、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 展会日程展会布展:2017年4月28日08:00-17:00 展示交易:2017年4月29日-30日09:00-17:00 闭幕撤展:2017年4月30日16:30 展会地点:山东.潍坊鲁台国际会展中心(山东省潍坊市长松路与玉清西街交叉口东南角)展会同期活动 为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卓越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展会开展期间将举行产品评奖活动,大会奖项设置“金奖”;“推荐新产品”奖;“优质产品、最佳产品”奖;(相关参评条件请向组委会索取)。『成为协办单位』 冠名、协办、赞助参与本届盛会,将得到10大项的服务或宣传,向组委会索取相关方案和回报条例!组委会秘书处 大会负责人吴先生手 机:136 9923 7825 电 话:+86 010-58907127 邮 箱:330 230 7180@qq.com QQ/微信:3302307180

  • 【分享】研发新药流失 挫伤我制药业的创新发展

    [center] 研发新药流失 挫伤我制药业的创新发展作者: 曾利明 来源: 上海情报服务平台[/center]近几年,我国不少重大创新药物和技术成果,由于缺乏后续研发费用、无法打入国际市场而无奈地被外资收购或控股,中国已成为跨国医药公司猎取新药的场所。一、现象呈现:多个重大新药成果和技术被外资收购或控股重组人纽兰格林是张江的泽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生科技)自主开发的抗心衰基因工程新药,已经申请了多项国际专利。该药在刚进入临床试验Ⅱ期之际被某跨国药企收购。泽生科技以370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和该药上市后9%的全球销售额分成,出让了该新药的专利技术和全球销售权。重大创新药物一直是我国制药产业求之不得的“香饽饽”,为什么泽生科技却将重大成果“拱手相让”呢?原因是公司无力支付后期的研发费用和上市费用。其实,泽生科技只是中国新药研发企业的一个缩影。2005年,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制的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重大新药——石杉碱甲衍生物,在欧洲6个国家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以后,因为无法承担后续的高昂费用,以区区600多万元的费用转让给了瑞士德彪药业公司。200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一代号为“NJS”的新型抗痴呆中药的研发,因资金压力将独家专利许可权出售给英国植物药公司,后者因此负责临床研究以及在全球市场的开发。该院透露,这是目前国内医药最大额度的专利许可转让,不过“这次出售的是独家专利许可权,知识产权还属于我们,我们对他们的研发和经营都有监控权。”被转让的新型抗痴呆中药,是从传统中药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中提取的,目前已经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另外,在欧洲、美国等潜在市场也申请了专利。另一家研发企业——上海药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的变化史,同时是公司一类新药“肾参”所有权的变更史:2000年,公司由上海创业投资公司出资300万元风险资金、占股65%,肾参研发者黄寰35%技术入股合而成立;2003年,肾参临床试验迫切需要资金,上海创投65%的股权因此被某港资收购,公司大股东易主,港资提供全部临床试验所需资金,肾参因此陆续申请了英、美、德、日、法等7个国家的国际专利。此后,随着港方逐步增资,黄寰35%的技术股比例被稀释至10%左右。如今港商正筹划以数倍于当年的收购价,把公司卖给其他国际投资公司。而一旦公司被外资控股,肾参的药材标准所有权、专利权以及产品的经营权都将控制在外资企业手中。香港《大公报》在分析这一现象时还举了上海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赛)的例子,凯赛拥有世界领先的利用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技术。2006年9月,国外风险投资机构踊跃投资帮助凯赛扩大长链二元酸产品的生产、下游产品开发以及股份重组,百奥威达[1](中国)、瑞士HBM基金、新宏远创投资基金[2]以及上海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共同出资,为凯赛一期融资2600万美元,其中引导基金200万美元。2007年1月,由高盛牵头,联合新宏远创等投资基金,又向凯赛投资5200万美元,此时引导基金则以400万美元退出。还有更多的例子,据2月14日《医药经济报》报道,在张江,有4个正在孕育国家一类新药的中小企业已被外资参股或控股,而被外资后期介入的新药则多达20—30个。报道因此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基地诞生的不少新药已经很无奈地转姓‘外国’了。”

  • 2012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技术发展趋势论坛”意见征集

    “2012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将于2012年3月22日-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预计将有超过400位仪器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出席本届年会,同时还将吸引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相关学会协会、投资机构及数十家国内外专业媒体等近百位嘉宾。  2012年3月23日下午将举办“2011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发布”“及技术发展趋势论坛”。  “技术发展趋势论坛”议题涉及分析仪器最新技术进展(色谱、质谱、光谱),样品前处理技术,高通量、绿色环保仪器最新发展趋势等,欢迎大家踊跃推荐能够在会上作报告的资深专家,另外大家认为哪些热点议题需要讨论,也可以推荐。  请大家一起来,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下自己的力量,也许您的一个建议会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可贵的机遇!

  • 【转帖】欧盟对华贸易壁垒新发展

    2007年,我国与欧盟贸易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至10月份,双边贸易总额达2875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7%,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达1100亿美元,顺差继续扩大。但双边的贸易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欧盟一再拿“顺差”说事,在中国对欧出口中设置重重贸易障碍。综观2007年全年,欧盟对华贸易壁垒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传统性的贸易救济措施在减少,更多的是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些都值得我们警觉。   一、传统的反倾销调查在减少,对华反补贴调查开始萌芽2007年1至8月份,欧盟没有对我国提起一起“两反一保”调查,这是很罕见的现象,从9至12月份初,欧盟对我国出口欧盟产品提起了5起反倾销调查和1起活页夹反规避调查。从数量上来看,成为最近几年案件数量最少的一年。对于反倾销调查的利弊,欧盟正在进行反思。但对于反补贴调查,欧盟正在寻求政策调整,按照欧盟现有法律规定,欧盟反补贴调查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体,但欧盟新的动向表明这一实行多年的法律正在出现松动,欧盟已经表示,对于非市场经济体在反倾销调查中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自动适用反补贴调查,而且欧盟可以主动提起反补贴调查。欧盟寻求反补贴政策的改变,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在2007年中欧盟多次指责我国多项出口产品存在政府补贴,态度日趋强硬。可以预见,欧盟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将成为欧盟对华设置贸易壁垒的又一手段。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2007年1月份到目前,欧盟发布技术性贸易措(TBT)施公告33项,发布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48项,欧盟出台的这些措施,对于发达国家的影响很小,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却是事实在在的贸易壁垒,因为这些条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技术条件很难达到,在WTO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中,都规定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但欧盟并没有考虑这一点,在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时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设置了一样高的门槛,这是违背WTO的公平性原则的。2007年欧盟出台或生效的一些技术性贸易措施,将对中国出口欧盟产品产生前所未有的杀伤力。   第一,欧盟REACH法规的生效,成为我国加入WTO后最大的贸易壁垒。2007年6月1日,欧盟REACH法规正式生效。REACH法规全称为《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REACH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令或法规,而是一个涵盖化学品生产、贸易和使用安全的综合性法规。REACH将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500多万种制成品全部纳入注册、评估、许可3个管理监控系统。欧盟自己生产的、用于出口的和从国外进口的所有化工及其下游制品都必须进行注册并被许可后,才能在欧盟市场流通。由于所有物质检测和注册的费用均由企业承担,保守估计我国企业每年为REACH所要负担的成本为5亿至10亿美元。它将涉及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影响中欧之间90%以上的贸易额,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并有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   第二,EUP环保指令将成为继WEEE和ROHS之后的又一大环境壁垒。EUP指令于2007年8月17日开始正式生效。EUP指令全称为“用能源产品生态设计指令”,涵盖了所有用电的产品,而且涉及到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回收和后期处理一整条产业链。按照该指令的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新产品时就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  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确实是个新的挑战。EUP指令实施后,除了会增加机电企业原材料成本外,还将提高设计和制造成本。预计EUP指令实施以后,对中国家电行业造成的影响不会低于500亿元人民币。

  • 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对“计量测试评价”新思路和发展愿景?!

    实施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什么用。建立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制度。建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集聚区,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如何构建计量,测试,评价体系?计量法涉及检定,校准,计量比对。而测试和评价报告内容一般不提及,为适应发展需求,如何实施和创新发展?《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分享]电泳技术发展简史

    电泳技术发展简史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Рейсе首次发现电泳现象。他在湿粘土中插上带玻璃管的正负两个电极,加电压后发现正极玻璃管中原有的水层变混浊,即带负电荷的粘土颗粒向正极移动,这就是电泳现象。1909年Michaelis首次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称为电泳。他用不同pH的溶液在U形管中测定了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电泳移动和等电点。1937年瑞典Uppsala大学的Tiselius对电泳仪器作了改进,创造了Tiselius电泳仪,建立了研究蛋白质的移动界面电泳方法,并首次证明了血清是由白蛋白及α、β、γ球蛋白组成的,由于Tiselius在电泳技术方面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而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48年Wieland和Fischer重新发展了以滤纸作为支持介质的电泳方法,对氨基酸的分离进行过研究。从本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1950年Durrum用纸电泳进行了各种蛋白质的分离以后,开创了利用各种固体物质(如各种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凝胶、淀粉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方法。1959年Raymond和Weintraub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胶作为支持介质,创建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极大地提高了电泳技术的分辨率,开创了近代电泳的新时代。30多年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仍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对蛋白质、多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使用最普遍,分辨率最高的分析鉴定技术,是检验生化物质的最高纯度:即“电泳纯”(一维电泳一条带或二维电泳一个点)的标准分析鉴定方法,至今仍被人们称为是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鉴定的最后、最准确的手段,即“Last Check”。由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毛细管电泳技术,是化学和生化分析鉴定技术的重要新发展,己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都具有可电离基团,它们在某个特定的pH值下可以带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电泳技术就是利用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技术。电泳过程必须在一种支持介质中进行。Tiselius等在1937年进行的自由界面电泳没有固定支持介质,所以扩散和对流都比较强,影响分离效果。于是出现了固定支持介质的电泳,样品在固定的介质中进行电泳过程,减少了扩散和对流等干扰作用。最初的支持介质是滤纸和醋酸纤维素膜,目前这些介质在实验室已经应用得较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多肽、糖等通常用滤纸或纤维素、硅胶薄层平板为介质的电泳进行分离、分析,但目前则一般使用更灵敏的技术如HPLC等来进行分析。这些介质适合于分离小分子物质,操作简单、方便。但对于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则分离效果较差。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引入大大促进了电泳技术的发展,使电泳技术成为分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初使用的凝胶是淀粉凝胶,但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是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质电泳主要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 【分享】电泳技术发展简史

    电泳技术发展简史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Рейсе首次发现电泳现象。他在湿粘土中插上带玻璃管的正负两个电极,加电压后发现正极玻璃管中原有的水层变混浊,即带负电荷的粘土颗粒向正极移动,这就是电泳现象。1909年Michaelis首次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称为电泳。他用不同pH的溶液在U形管中测定了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电泳移动和等电点。1937年瑞典Uppsala大学的Tiselius对电泳仪器作了改进,创造了Tiselius电泳仪,建立了研究蛋白质的移动界面电泳方法,并首次证明了血清是由白蛋白及α、β、γ球蛋白组成的,由于Tiselius在电泳技术方面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而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48年Wieland和Fischer重新发展了以滤纸作为支持介质的电泳方法,对氨基酸的分离进行过研究。从本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1950年Durrum用纸电泳进行了各种蛋白质的分离以后,开创了利用各种固体物质(如各种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凝胶、淀粉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方法。1959年Raymond和Weintraub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胶作为支持介质,创建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极大地提高了电泳技术的分辨率,开创了近代电泳的新时代。30多年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仍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对蛋白质、多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使用最普遍,分辨率最高的分析鉴定技术,是检验生化物质的最高纯度:即“电泳纯”(一维电泳一条带或二维电泳一个点)的标准分析鉴定方法,至今仍被人们称为是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鉴定的最后、最准确的手段,即“Last Check”。由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毛细管电泳技术,是化学和生化分析鉴定技术的重要新发展,己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都具有可电离基团,它们在某个特定的pH值下可以带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电泳技术就是利用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技术。电泳过程必须在一种支持介质中进行。Tiselius等在1937年进行的自由界面电泳没有固定支持介质,所以扩散和对流都比较强,影响分离效果。于是出现了固定支持介质的电泳,样品在固定的介质中进行电泳过程,减少了扩散和对流等干扰作用。最初的支持介质是滤纸和醋酸纤维素膜,目前这些介质在实验室已经应用得较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多肽、糖等通常用滤纸或纤维素、硅胶薄层平板为介质的电泳进行分离、分析,但目前则一般使用更灵敏的技术如HPLC等来进行分析。这些介质适合于分离小分子物质,操作简单、方便。但对于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则分离效果较差。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引入大大促进了电泳技术的发展,使电泳技术成为分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初使用的凝胶是淀粉凝胶,但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是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质电泳主要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 全面解读光电直读光谱仪最新发展动态——访光电直读光谱仪主流厂商产品负责人及技术专家

    火花源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仪,通常简称为光电直读光谱仪,主要由激发光源、分光系统、信号测量转换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光电直读光谱仪于1946年问世,我国于1965年引进第一台光电直读光谱仪用于钢铁分析。如今,光电直读光谱分析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分析技术,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分析精度高、多元素同时分析等特点,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铸造及机械加工企业,以及其他采用金属及其合金进行加工的行业都利用光电直读光谱仪进行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据介绍,当前中国有数以万计的光电直读光谱仪应用于金属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预计从事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人员达数万人之多。  为了让广大仪器用户深入了解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技术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2011年4-7月间,仪器信息网编辑对纳克、斯派克、岛津、赛默飞世尔科技、烟台东方、超谱(代理德国OBLF产品)、布鲁克、牛津仪器、北分瑞利、无锡金义博、盈安科技等国内外光电直读光谱仪主流厂商的产品负责人或技术专家进行了联合采访。光电直读光谱仪技术发展趋势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光电直读光谱分析在新仪器开发、分析方法研究及标准样品研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将来,会有哪些新的技术应用于光电直读光谱仪,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在金属材料质量控制中的优势作用。采访中,各位产品负责人及专家分别就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检测器、光源、光学系统以及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发展等谈了自己的看法。  (1)检测器:PMT是一种经典成熟的技术,而CCD正处于飞速的发展变化之中  检测器作为光谱仪的核心部件,其技术的发展进步往往引领着光谱仪的发展。采访中多家厂商认为电荷耦合元件(CCD)技术的应用是光电直读光谱仪的一个技术发展方向,采用CCD将会降低光电直读光谱仪的生产成本及减小仪器体积。其次CCD最大的优点是全谱,可以很方便地增加检测元素的种类。此外,斯派克王彦彪先生认为CCD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牛津仪器的诸炜先生表示CCD型光电直读光谱仪可以实现激发样品时自动完成波长校准,不再需要定期进行校准。金义博叶反修先生认为采用CCD技术可实现模块化、易于校准、抗振动。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19/20119910147854.jpg北京纳克副总经理高宏斌、斯派克直读光谱仪产品部门经理王彦彪、岛津PDA专家于晓林  和传统的光电倍增管(PMT)技术相比,CCD发展较晚,作为新型检测器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CCD没法如PMT那样每个通道都做优化。其次,CCD在应用中为了降低暗电流需要降温,这与光学系统需要恒温相矛盾”,岛津公司于晓林先生指出。斯派克王彦彪先生和布鲁克Andreas Kunz先生表示:“CCD目前还无法应用一些高速采样技术,因而在痕量元素分析方面性能不及PMT。”超谱公司李丹戈先生表示:“CCD的信噪比不如PMT,其次如何保证多块CCD的一致性,以及处理多块CCD之间的接收空白区,也是一个问题。”此外,“当前CCD技术已经可以满足中端分析应用水平,但在短波元素分析、低含量元素分析、短期分析精度和长期精度方面和PMT还是有差距”,纳克高宏斌先生介绍道。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19/20119910248423.jpg赛默飞世尔中国区销售经理裴雷、超谱公司(代理OBLF产品)副总经理李丹戈、烟台东方总经理赵珍阳  虽然目前CCD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大家认为CCD在光电直读光谱仪中的应用是值得期待的。布鲁克Andreas Kunz先生表示:“PMT到现在已经发展60多年了,是一种经典成熟的技术。而CCD技术正处于飞速的发展变化之中,可以预期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很快会应用于CCD当中,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会促使CCD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盈安科技王德春先生表示:“近些年CCD器件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能够满足一般的分析要求,针对细分市场,各种特殊用途的CCD不断产生。”烟台东方赵珍阳先生则表示:“CCD与PMT结合是目前解决全谱检测并满足微量和痕量分析的最优选择,但同时满足两种类型检测器的采样控制和系统的完美结合目前仍然是该类仪器的制造难点。”  (2)激发光源:从源头上提高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性能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19/20119910322956.jpgBruker Elemental GmbH总经理Andreas Kunz、利曼中国(代理布鲁克产品)总经理黄林玉,牛津仪器直读光谱部中国区销售经理诸炜  目前大多数光电直读光谱仪器都采用了“数字化光源”,超谱公司李丹戈先生介绍说:“这里的‘数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表示同样信息的数字信号’,它只是相对于模拟电路光源激发能量不可控制而言。数字化光源,其触发电压、关断时间都是可控的,因此激发能量稳定,并且呈周期性的变化,因而从源头上提高了光电直读光谱仪的精度。”斯派克王彦彪先生表示:“数字化光源是一个发展趋势,其最大的优势是免维护,另外信号输出的稳定性和之前的模拟光源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数字化光源的应用,赛默飞世尔裴雷先生认为:“目前光电直读光谱仪中耗时最长、最不稳定的是激发光源,虽然现在采用数字化光源,但并未实现完全可控。已有一些厂商在尝试利用激光光源做激发源,虽然稳定性可控,但要求激光的能量非常高,满足条件的激光器存在着体积大、造价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  (3)光学系统:保证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同时,实现光学系统设计越来越小型化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19/20119910357195.jpg北分瑞利发射事业部技术经理王彦东、无锡金义博董事长叶反修、盈安科技AES产品销售经理王德春  北分瑞利王彦东先生和应用工程师张军峰先生谈到,“传统的光谱仪光学系统采用帕型-龙格结构,体积比较大;而且光学系统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粉尘、温度等对其都有影响”。斯派克王彦彪先生和烟台东方赵珍阳先生均表示:“光电直读光谱仪体积减小,环境适应性的增强,将会促进光电直读光谱仪在线控制生产过程,以及进行现场作业。”  布鲁克Andreas Kunz先生认为:“随着光学技术不断发展,将会实现光学系统设计越来越小型化,但灵敏度和分辨率依然很好。”牛津仪器诸炜先生表示:“光学系统的分辨率首先取决于光栅的分辨率,而光栅的分辨率只是与光栅的刻线总数及光谱级次成正比,所以采用大刻线数的光栅,即使焦距较短,依然能很好的满足光电直读光谱仪分辨率的要求。”  (4)自动化系统:实现全分析过程的标准化,缩短分析周期  岛津公司于晓林先生介绍说:“随着钢铁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装备大型化、生产高速化的不断发展,全自动分析设备逐渐成为冶炼过程品质管理和控制的主要手段。自动化系统在国外发展比较早,一是人工成本高;二是人员管理困难。在我国随着国家钢铁行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自动化系统也逐渐被大家接受。这个市场很大

  • 中科院金国藩院士谈王大珩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发展

    从科学时报获悉,“王老从事科技事业,尤其是光学和仪器科学事业70余年。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精力和智慧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个事业。”作为王老的学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特别谈到了王老在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思想和杰出贡献。  “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  王老关于仪器科学创新发展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精辟的论述,金国藩院士指出了其中几个影响后续发展的重要论点。  王老十分强调仪器仪表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如,“仪器不是机器,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而机器只能改造却不能认识物质世界”。  王老还说:“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  “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卡脖子’的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代仪器设备则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  他对仪器仪表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中国科学技术要像蛟龙一样腾飞,这条蛟龙的头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则是蛟龙的眼睛,要画龙点睛。”  国家和政府应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  王老曾经指出,仪器仪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还关系到国家和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仪器仪表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化必须有别于其他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多次向国家和政府提出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建议有3次。第一次在1979年4月,他联合汪德昭等科学家共同发起,以出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大会的全体代表的名义,提出了《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议提出,希望国家成立仪器仪表工业总局,统一管理和支持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这份建议受到邓小平、方毅和余秋里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当年10月就批准成立了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  1995年和2000年,他又两次联合一批院士向国家提出关于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受到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等领导人的重视。  王老对仪器科学的创新发展有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仪器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发展极快,而且同不少学科交叉,保持创新和发展,加强学术交流至关重要。从建国初期到2003年最后一次主持以“激光制造与未来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他建议召开或亲自主持和参加的有关仪器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达数十次之多。  在王老的建议和亲自安排下,科学仪器的学术会议几次步入了香山科学会议的殿堂,成为香山科学会议讨论的主题。  王老对举办学术会议一贯是高标准要求。他明确提出,学术会议要吸收广大科技工作者参加,选题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允许不同学术观点展开讨论,要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

  • 请教各位最新的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仪有那些新发展

    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各类软件的快速发展,仪器仪表正在朝数字化、微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不清楚那些分析仪器公司最新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与液相色谱仪有那些新的发展。请各位专家与网友帮助提供有关信息,谢谢大家。

  • 从三月份的美国Pittcon展会来看分析仪器技术的新发展新动态

    从三月份的美国Pittcon展会来看分析仪器技术的新发展新动态

    新的仪器技术以及填料技术的攻克,带来新的分离系统;扩展领域的应用促进了市场的增长,比如样品制备、高温GPC以及SFC的应用;微升及纳升级别的仪器发展加快;越来越多的分析仪器被应用到诊断行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5/201405271505_500509_1587_3.jp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