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钾钠钙镁

仪器信息网钾钠钙镁专题为您整合钾钠钙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钾钠钙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钾钠钙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钾钠钙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钾钠钙镁话题讨论。

钾钠钙镁相关的资讯

  • 青海省标准化协会公开征求《工业氯化钙中钠镁 钾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3项团体标准意见
    各相关单位及专家:按照青海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标准起草单位已完成《工业氯化钙中钠镁钾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工业盐中钙、镁、铁、钾、铝、钡、锶、锰、铅和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工业盐中钙、镁、铁、钾、铝、钡、锶、锰、铅和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3 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青海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现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11月15日,请您在截止日期之前将您的意见反馈至青海标准化协会。协会联系方式协会秘书处:刘伟朝:18297212652、韩建华:13909712796协会邮箱:qhsbzhxh@163.com意见征求涵15.pdf工业氯化钙中钠镁钾含量的测定-文本.pdf附件2:意见反馈表.doc硫酸钾镁肥中钙镁钠含量的测定-文本.pdf工业盐中10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 -文本.pdf
  • 青海省标准化协会发布 《工业盐中钙、镁、铁、钾、铝、钡、锶、锰、铅和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3项团体标准
    由海西州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青海省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海西州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青海理工大学(筹)、茫崖市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等单位起草的《工业盐中钙、镁、铁、钾、铝、钡、锶、锰、铅和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工业氯化钙中钠、镁、钾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硫酸钾镁肥中钙、镁、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3项团体标准,经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已通过专家评审。根据《青海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予以批准发布。标准发布日期为2023年12月26日,实施日期为2023年12月26日。团体标准号为: T/QAS 103-2023《工业盐中钙、镁、铁、钾、铝、钡、锶、锰、铅和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T/QAS 104-2023《工业氯化钙中钠、镁、钾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T/QAS 105-2023《硫酸钾镁肥中钙、镁、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青海省标准化协会2023年12月27日工业氯化钙中钠镁钾含量的测定.pdf硫酸钾镁肥中钙镁含量的测定.p工业盐中钙、镁、铁、钾、铝、钡、锶、锰、铅、和镍含量的测定.pdf团体标准的公告1.jpg团体标准的公告.jpg
  • 疾病防治专栏 | 人体体液中钙、镁、氟、磷离子的检测
    疾控防治专栏人体体液中钙、镁、氟、磷离子的检测引言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一起构成,统称体液。水是体液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细胞内液是物质代谢的主要部位,细胞外液则是机体各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体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有 Na+、K+、Ca2+、Mg2+、Cl-、HCO3-、HPO42-和 SO42-,以及一些有机酸和蛋白质等。监控人体体液中电解质对疾控防治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及复发率高,其中以磷酸钙、磷酸铵镁和草酸钙结石为主。尿液内磷酸盐、草酸盐等浓度增大时,晶体物质即可析出沉淀形成尿路结石。有研究指出,尿氟水平可作为反映人体氟摄入情况的重要指标,以及作为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判定和防治效果评价。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离子色谱检测人体体液中氟、磷酸盐、镁、钙的方法。皖仪科技应用方案 仪器设备 ---------------------------------------------------离子色谱仪,配有电导检测器淋洗液发生器:氢氧根型、甲磺酸型自动进样器样品前处理---------------------------------------------将样品稀释一定倍数后,经超滤后进样分析。色谱条件-----------------------------------------------1.阴离子测试色谱条件2.阳离子测试色谱条件测试结果----------------------------------------------- 阴离子标曲测试谱图 1.线性校准曲线2.样品测试谱图 阳离子标曲测试谱图 1.线性校准曲线2.样品测试谱图阳离子的测试中,Na+、NH4+的分离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合适的色谱柱、合适的色谱条件对测试结果至关重要,下面看看咱们本次测试的分离度信息,所有离子的分离度都完全满足测试需求的哦。 进样信息 总结以上就是小编对人体体液中离子的测试结果了,可以看出,所有离子的线性均大于0.995,线性良好,氟离子在0.0025mg/L时峰形明显,完全满足检出限需求,阳离子的测试也是表现优异,选择离子色谱仪进行人体体液中阴阳离子的测定,方法简单,一次进样可做多种组分分析。皖仪科技 中国高端色谱标杆品牌
  • 美媒:研究发现钠钾电池有望替代锂电池
    p  美媒称,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表明以钠和钾为基础的电池有望成为锂电池之潜在替代品的新证据。/pp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6月19日报道,从单次充电就能行驶数百英里的电动车,到与汽油锯一样威力巨大的链锯,每年都有利用电池技术最新进步的新产品进入市场。/pp  但这种增长势头导致人们担心,世界上的锂供应可能最终会耗尽。锂这种金属是许多新型充电电池的核心材料。/pp  报道称,现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表明以钠和钾为基础的电池有望成为锂电池之潜在替代品的新证据。/pp  乔治· W· 伍德拉夫机械工程学院以及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马修· 麦克道尔说:“钠离子和钾离子电池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与其他电池相比,它们的衰减和老化速度往往较快,而储存的能量较少。但我们发现,情况并非始终如此。”/pp  报道称,研究团队研究了三种不同的离子——锂、钠和钾——是如何与硫化铁颗粒发生反应的。这项研究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资助,相关论文于6月19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pp  在电池充电和放电时,离子会不断与构成电池电极的颗粒发生反应,并穿透这些颗粒。这一反应过程会导致电极颗粒发生大量变化,通常会将它们粉碎成细微颗粒。由于钠离子和钾离子大于锂离子,所以传统上人们认为,它们在与颗粒发生反应时会导致更严重的老化。/pp  报道称,在实验中,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电池内发生的反应,其中硫化铁颗粒发挥电池电极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与钠离子和钾离子发生反应的硫化铁比与锂离子发生反应的硫化铁更为稳定,表明以钠或钾为基础的电池寿命可能比预期的要长得多。/pp  与不同离子发生反应的方式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在与锂接触时,硫化铁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上去几乎要爆炸一样。与之相反,在与钠和钾接触时,硫化铁像气球一样慢慢膨胀。/pp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生马修· 伯宾格说:“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稳定、没有发生断裂的反应。这表明,这种材料和其他类似材料能被用于制造经久耐用、具有更大稳定性的新型电池。”/p
  • 运动饮料新国标出台 删除钙和镁指标
    新国标中,运动饮料定义为“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定义首次强调运动饮料被机体迅速吸收的特点。  7月9日,记者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悉,新修订的国家标准《运动饮料》已出台,将在今年12月1日实施。新标准修订了运动饮料的定义,删除钙、镁指标规定等。  新国标取消产品分类,以及对净含量的要求,取消“国际奥委会禁用物质”的附录,仅要求“不得添加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最新版规定的禁用物质”。现行标准规定单件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同批产品的平均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签上标明的净含量。  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也有调整,其中删除钙、镁指标。现行的国标在2001年1月起实施。  “删除”的矿物质指标越来越多,是否意味着标准越来越宽松?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对本报说,像钙、镁都是一些营养素补充剂,运动饮料如今正在高速发展。“只要在运动和体力消耗的时候补充水、糖分和各类营养素,就可以认为是。他表示新国标意在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所以不能把框框定得太小,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 因美纳NovaSeq™ X Plus 在华首批交付 中国为该产品第二大市场
    2023年4月28日,中国上海——今天,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于天津、深圳、上海三地同步举行NovaSeq™ X Plus “点亮”仪式,宣告首批在华交付NovaSeq™ X Plus高通量测序平台完成调试并开机投入使用。诺禾致源、海普洛斯与解码生物三家各具代表性的基因测序服务企业成为中国首批装配NovaSeq™ X Plus的用户。三家企业代表与因美纳代表出席点亮仪式,共同见证基因组学力量进一步释放,为开拓中国基因组学应用前景赋能增效。去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因美纳NovaSeq™ X Plus高通量测序平台完成 “亚洲首秀”,并于展会首日与多个中国客户达成合作签约。新产品NovaSeq™ X系列的上市打破了因美纳公司创立以来的新产品预售订单记录,2023年第一季度,该产品的订单数量已经突破200个。其中,中国是NovaSeq™ X系列全球第二大接收产品预订单的市场。作为因美纳产品家族史上通量最大、产能最高、可持续性最强的高通量测序仪,NovaSeq™ X Plus将单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5年前的600美元进一步降至200美元,每年可以测序超过20,000个人类标准全基因组,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测序、更多种类的研究,推动基因测序技术的加速普及。此外,NovaSeq™ X系列还将与因美纳新推出的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相互加成,使用户能够在同一个测序平台上进行长读长和短读长测序,为简化且高效的工作流程注入灵活性。诺禾致源、海普洛斯与解码生物三家各具代表性的基因测序服务企业成为中国首批装配NovaSeq™ X Plus的用户诺禾致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瑞强博士表示:“诺禾致源正坚定地推进公司全球本土化发展布局策略,如今,我们已搭建了覆盖约80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我们是目前因美纳中国用户中首个实现全球多地同时配备全新的NovaSeq™ X Plus测序服务企业。作为因美纳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使用过因美纳的每一代测序仪。也期待双方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专长与资源优势,携手在实现‘全球本土化’、扩大基因组学影响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海普洛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明炎博士表示:“NovaSeq™ X Plus的强大功能使得科研创新与临床洞察迈上加速前进的道路。作为这款产品在中国的首批装配用户,我们期待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全球领先技术与本地服务研发能力的优势互补,共同探索队列研究、院内检测、临床合作、设备注册与本土化生产等方面的创新合作模式。我相信,随着NovaSeq™ X Plus的正式启用,更多创新成果与优质应用能够加速落地与普及,更快满足国内对于尖端技术的市场需求。”解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潘加奎表示:“很荣幸成为NovaSeq™ X Plus在华首个签约、首批装配的用户。作为国内‘第四方检测’服务的首倡者与领航者,我们长期致力于为第三方医学检验所、生物企业与高校提供全面、精准、极致的测序和检测服务,为各家降本增效。解码生物的平台优势、服务经验与因美纳NovaSeq™ X Plus测序系统高通量、低成本的强大特性相得益彰,未来将为更多行业客户提供‘多、快、好、省、中立’的测序服务,加速人人可及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中国始终是因美纳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长期致力于加速在华引入创新产品技术并赋能本土产业‘朋友圈’,合力提升在生命科学领域先进技术的可及性、普及性。全新的NovaSeq™ X Plus在通量、效率与测序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期待这一全新产品将帮助更多中国的科学家、研究人员等专业人士在各个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今年早些时候,因美纳宣布计划将在年内完成NovaSeq™ X Plus超300台交付,以前所未有的高通量、准确性、可持续性与测序经济性,搭载一体化生信解决方案,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未来,因美纳将持续提升出货量,旨在帮助中国客户开展更多、更深入、规模更大的测序工作,对于基因组学应用前景进行更多、更大规模的探索。关于因美纳因美纳公司致力于推动和激发基因组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类健康。2023年,因美纳迎来了25周年。25年的创新之路,使我们成为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范围的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
  • 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2022年8月31日,北京,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在镁伽鲲鹏实验室(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双方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相关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本次合作将基于实验室自动化的应用需求,联合双方核心技术能力,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进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药物筛选、生物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行业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未来,双方还将探索更加广阔、深入的合作应用场景。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与镁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乔志新先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实验室场景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凸显。一方面,生命科学从实验科学向数据科学迈进,诸如药物筛选、靶向药物开发、基因测序等领域对于海量数据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处理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家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临床诊断实验室场景中,对于检验结果要求更快速精准,并且具有完整的可追溯性,还要符合认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需求。 在此背景下,丹纳赫生命科学和镁伽科技强强联合,依托丹纳赫生命科学先进的样本处理技术和产品,从组织、细胞,到分子的多维度观察和分析技术,以及专业的科学家团队在生物制药、基因药物开发、分子诊断领域的经验,镁伽科技结合自身先进的智能自动化平台、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和开放、灵活的软件应用,共同开发具备高度智能化、高通量、可扩展等优势的实验室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以期推动研发效率提升、实现业务创新等。 镁伽科技首席科学家王承志博士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生物医药领域也对研发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镁伽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将智能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于行业应用。镁伽鲲鹏实验室探索了药物开发、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种场景下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丹纳赫生命科学拥有众多先进的样本处理和检测分析系统,在生命科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此次镁伽科技和丹纳赫生命科学战略合作,将着力解决试错成本高、实验一致性差、数据可追溯性低等行业痛点,助力生命科学研发和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镁伽科技首席科学家王承志博士发言作为丹纳赫生命科学旗下参与此次合作的三家重要子公司,美谷分子仪器的中国总经理周伟先生、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销售总监严骏先生和SCIEX中国市场总监张克荣女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和技术。周伟先生介绍了美谷分子仪器关注科学家人工无法做到的迫切需求,从生物发现到合规数据管理为生命科学工作者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药物研发及基础研究。严骏先生介绍了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如何帮助生命科学工作者加速科学发现和实现转化,并对流式细胞仪、离心机、液体处理工作站、颗粒分析四大产品线的定位及解决方案进行介绍。张克荣女士从SCIEX超过50年的创新历程开始,介绍了SCIEX的质谱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如何在制药、临床检测、生命科学研究、食品、环境、法医等领域实现从科研到常规分析的研究流程。丹纳赫生命科学三家子公司领导代表发言此次合作,双方将重点聚焦多个生物制药领域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中国生物制药领域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但其研发流程繁琐复杂,大部分依靠人工处理,不仅操作费时费力,且存在着手动操作失误影响检测结果、生物安全风险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生物制药研发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此次合作,丹纳赫生命科学将与镁伽科技携手打造面向生物制药行业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从样本前处理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重构新药研发流程,全面提升研发效率。丹纳赫生命科学提供从“抗体研发”, “工艺开发和临床前研究”,“工艺放大和临床研究”,至“商业化生产”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根据生物制药的不同阶段,为客户提供高通量的、较完善的、并且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还将围绕生物制药的工艺过程开发及质量控制的智能化升级进行深入合作,为所需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开发、流程工艺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为推进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智能自动化升级贡献更多力量。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致辞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表示:“自2019年6月起,随着丹纳赫几大业务平台在中国成立,丹纳赫在中国本土化的步伐持续加快。其中丹纳赫生命科学作为丹纳赫的主要业务板块之一,以本土客户需求为核心,在丹纳赫创升中国的本土大战略下,更是为加速中国本土创新和发展而努力,服务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此次,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希望我们双方的合作能够不断深入,通过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创新技术,提高实验效率,让科学家能够从重复人工实验中解放出来关注更高价值的工作,为传统实验流程带来变革。”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先生致辞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先生表示:“与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的全球创新者丹纳赫生命科学达成战略合作,是镁伽战略布局生命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里程碑式进展。我们非常期待未来双方将以更加开放创新、携手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前沿研究,以AI+自动化加速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边界探索,进一步缩短药物研发和上市进程,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大命题里贡献力量。”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大合影
  • “好的仪器,用在刀刃上!”——Topsizer在纳米碳酸钙测试中的应用
    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是碳酸钙行业中的高端明星产品,其应用最成熟的行业是塑料工业,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可改善塑料母料的流变性,提高其成型性。另外,纳米碳酸钙用于油墨产品中体现出了优异的分散性、透明性和极好的光泽、及优异的油墨吸收性、高干燥性等优点。还有涂料、日化、造纸等行业,对纳米碳酸钙的应用需求也迅速发展。纳米碳酸钙的粒度检测,不但需要科学的检测方案(针对团聚的有效处理),更需要性能优异、分辨能力出众的高端激光粒度仪。近年来,欧美克仪器在纳米碳酸钙客户中,积累了连州凯恩斯、江西九峰、湖北科迈、湖北凯龙等行业典型客户,靠得就是Topsizer型激光粒度仪在检测亚微米、纳米颗粒的表现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案。纳米碳酸钙的生产过程中,碳化后的碳酸钙浆料,在经过脱水、烘干、活化等工序后形成最终碳酸钙粉体产品,其粒径分布将影响后续其在塑料、橡胶、油墨等产业的填加量和最终产品性能,因此,粒径分布是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十分关注的,作为产品质控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中,在纳米碳酸钙的生产中,通过加入适当的分散改性剂进行改性,增强了碳酸钙粉的分散性、减少团聚,在许多应用领域展现了更好的使用性能,在纳米碳酸钙的生产中,改性几乎成了标准的选择,不同改性剂种类和用量和改性工艺所生产产品质量各有异同,如何通过检测纳米碳酸钙在不同分散条件下的粒径分布情况,以协助调整碳化沉淀工艺并预测产品的应用效果,是近年来热议的课题。欧美克仪器深耕碳酸钙行业二十余载的岁月里,欧美克的仪器质量和品牌口碑,不断得到行业客户们的一致认可,行业仪器占有率高。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国际先进的红蓝双光源设计,红光主光源为进口氦-氖激光器,波长0.6328μm,并有蓝光辅助半导体光源,波长0.466μm,弥补了常规设计散射光角度的盲区,极大地提高了对纳米级颗粒及少量大颗粒的分辨力。其具有量程宽(0.02-2000微米)、重复性好、精度高、测试结果真实、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是纳米碳酸钙粒度检测的不二之选。Topsizer型激光粒度仪(湿法)纳米碳酸钙的检测方案与检测重钙、一般轻钙的主要区别是颗粒团聚的处理,若以检测一般改性轻钙的方法(制样时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分散试剂,外置超声10分钟),纳米碳酸钙的原生颗粒很难被分散出来,得出的结果是团聚后的二次粒径,如图:测试结果基本是稳定的,但粒径分布只有普通重钙的级别,在进样器开始内置超声后,部分团聚体逐步解聚,测试结果如下:由于纳米钙的改性程度要远远超越一般的轻钙、重钙,采用一般的分散剂(如六偏磷酸钠、-SDBS、酒精等),难以达到充分的分散效果以了解样品一次粒径情况(或接近一次粒径的稳定结果)。欧美克仪器测试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尝试,最终选着了一种含有OM7超细轻钙专用分散剂的复配分散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伴随超声处理,结果如下:测试结果有明显的改善,但仍未符合纳米碳酸钙的粒径预期。纳米碳酸钙属于超细粉体,不易分散彻底,因此在加入分散解聚剂后以传统进样器内置超声外,同时进行了细胞粉碎机的大功率的超声分散15分钟,以纯净水作为测量介质,并以“通用模式”进行粒度分析,结果如下:针对于该广西某公司生产的纳米碳酸钙样品,仍然有部分的硬团聚体的存在,导致结果出现了第二个大颗粒小峰,但结果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是基本符合预期的。采用同样的测试方案,同样的Topsizer型激光粒度仪,我司在早两年测试某进口的纳米碳酸钙样品,其结果是完全符合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分布要求的,如下。在我司多年来接触的一般国产纳米碳酸钙中,或多或少是会出来粒度分布的“双峰”状态,D90大概在1-2微米间,这主要可能是在生产工艺中,碳化或活化没有完全做好,导致大量硬团聚体的产生,影响了整体粒径分布。这些硬团聚体在使用中难以被分散开,会影响纳米钙的使用性能,因此,对于硬团聚体含量的检测,是纳米碳酸钙产品质量控管的关键所在,同时对于激光粒度仪的检测性能也是较为苛刻的要求。对纳米碳酸钙的粒度测试,到底是将其彻底分散到最小粒径的结果可靠,还是选择与下游生产的分散程度相近地分散样品,进行二次粒径粒度分布测试更可靠,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但如果要对纳米碳酸钙生产工艺进行监控,就需要更关注生产流程中碳化沉淀的一次粒径情况。同时通过对硬团聚体二次粒径的严格控制,以使最终产品能满足高端行业(如油墨等)的应用要求。技术进步,以人为本,欧美克仪器的检测技术和应用开发,是和碳酸钙行业同步发展、偕同并进的。欧美克仪器专业服务于客户纳米碳酸钙的检测需求,为客户生产出优质的纳米碳酸钙产品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 沈兴志、吴瑾. 轻钙、活性钙、纳米钙产品激光粒度测试分析探讨.2. 纳米碳酸钙.百度百科.
  • 金奇仕乳钙产品被检含钠 包装说明显示为零
    新浪财经讯 3月16日消息,杭州多名家长送检金奇仕产品报告结果今日出炉,报告显示金奇仕乳钙产品含钠,但该产品成分说明中却显示钠含量为零。专家表示,一岁以下婴幼儿能在正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钠,摄入过多钠会导致肾脏衰竭。  近日,声讨金奇仕产品致婴幼儿患佝偻病的家长们将相关产品送检至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的浙江公正检验中心。家长们今日取得了金奇仕产品送检报告,结果显示,金奇仕乳钙产品中含钠227mg/100g,但是,该产品包装的成分说明中却显示钠含量为零。  专家:摄入过多钠会导致幼儿肾脏衰竭  对于婴幼儿钠适宜摄取量,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对新浪财经解释称,刚出生到半岁的婴幼儿每天钠的适宜摄取量为200mg,半岁到一岁的婴幼儿每天钠的适宜摄取量为500mg,一岁到四岁的孩子每天的钠适宜摄取量则为650mg。  中国营养学会同时指出,在一岁以下的婴幼儿饮食中都不建议放盐,因为这样会导致钠摄入过量。婴幼儿如果摄取过多的钠,可能导致肾脏衰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中心主任邹小兵也持有相同看法。他对新浪财经表示,一岁以下的婴幼儿正常饮食中,如母乳、配方奶粉已经包含了每天所需要的钠,不需另外加盐。邹小兵说,在农村等相对贫瘠地区,对于每天喝稀饭的幼儿来说,才需要补充食盐。  具体到个人摄入量,邹小兵表示这要考虑儿童的体重以及钠的化学性质,“比如,对于10公斤的孩子来说,每天需要摄入钠580毫克左右。”  金奇仕:门店可能存在误导消费者  声讨金奇仕的家长们称,购买金奇仕时,促销员说宝宝食用后不需要再购买其他补钙产品。“(促销员)说不仅补钙,还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家长们认为,金奇仕的夸大宣传延误了幼儿的正常补钙需求。  对此,金奇仕市场总监黄冬玲今日回应称,“作为金奇仕,企业本身主观没有误导消费者。可能存在管理不当,在门店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黄冬玲表示,金奇仕到底存不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的行为,应该交由工商部门调查定性。不过,她也承认,目前没有相关部门在对公司进行此类调查。  此外,金奇仕委托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测产品中的菌落、有害物质、金属残留以及成分等项目,预计3月20日出结果。(王茜 发自广州)
  • 标准应对:GB/T39994-2021 《聚烯烃管道中六种金属元素(铁、钙、镁、锌、钛、铜)的测定》
    国家标准GB/T 39994-2021 《聚烯烃管道中六种金属元素(铁、钙、镁、锌、钛、铜)的测定》于2021年4月30日公开发布,2021年11月01日正式实施。 聚烯烃一般是作为耐腐蚀的比较轻的这种材料来进行应用的。聚烯烃管道材料主要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丁烯(PB)等,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有关调研显示,2015年聚乙烯管道消费量达到550万吨,占聚烯烃管道产量的一半以上,但实际上市场对聚乙烯管道的原料消费量约330万吨,这意味着部分管道有可能使用非新生管道原料进行生产。而使用过的管材回收料和未使用过的管材专用料的物理性能存在巨大差异,使用这些原料制成管材在实际应用中会成为巨大的安全隐患,也将给整个塑料管道行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也给合规原材料生产商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社会评价下降和经济损失。 该标准规定了聚烯烃管道及原料中铁、钙、镁、锌、钛、铜六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种聚烯烃管材、管件、阀门中六种金属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混配料、回用料和回收料(再生料)中六种金属含量的测定。研究表明在聚烯烃管道原料或制品中添加回收料(再生料)会导致其铁、钙、镁、锌、钛、铜元素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铁和钙元素的变化尤其明显。因此,对聚烯烃管道产品金属元素含量,尤其是铁和钙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是甄别聚烯烃管道原料或制品中是否含有回收料(再生料)的一种有效途径。 标准中对于六种金属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原子吸收法(AA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客户可以根据样品量等情况进行选择。 岛津推荐仪器 ///特点:-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时检测-自动方法开发,自动智能结果判断-低运行成本消耗-操作简便,维护简单 岛津ICPMS-2030系列 典型应用实例 ICP-MS测定Ca、Fe等元素的时候,由于同质异位素、多原子离子等的干扰,岛津ICPMS-2030系列通过选择合适的质量数及碰撞气进行高效干扰消除。 岛津可以提供标准规定的三种测量方法所对应需要使用的仪器,其中ICPM-2030系列在应对大量样品、多元素同时分析及元素含量高、低均有的复杂样品方面具有其特有优势,非常适合于聚烯烃管道中六种金属元素的高效、高灵敏的常规分析。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欧美克仪器亮相2021年第七届国际碳酸钙产业博览会
    11月5日,以“聚焦精品碳酸钙产业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年第七届国际碳酸钙产业博览会暨碳酸钙研发高端学术论坛在南宁开幕。本届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权威机构领导嘉宾到场,共115家来自广东、四川、山东、江苏、福建、安徽、广西等地的企业带来了橡胶塑料、新型建材、密封材料等碳酸钙产业链上高附加值产品参展。作为国内颗粒测量仪器制造商,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携LS-609全自动型激光粒度仪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展望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广西精品碳酸钙产业集群“把脉问诊”。随着广西人民政府印发《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将重点发展精品碳酸钙等先进新材料,建设碳酸钙产业创新平台。纳米碳酸钙作为碳酸钙行业的转型产品,也成为现场讨论的主要议题。纳米碳酸钙也称为超微细碳酸钙,其粒度介于0.01-0.1μm之间。纳米碳酸钙粒子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与普通碳酸钙相比,具有优良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等,被广泛应用在塑料、橡胶、胶粘剂、涂料、油墨、造纸、建材、化妆品等产品的制造领域,可以改善和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分布成为生产企业产品质控的一个重要参数。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服务于碳酸钙行业,从初代的LS-POP(3)到新一代明星产品LS-609,再到针对活性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等亚微米、纳米颗粒检测的不二之选——Topsizer高端激光粒度仪,欧美克产品质量持久耐用,测试重复性高、精度高等诸多优点深受“钙帮”老板们的青睐。纳米碳酸钙的测试,除了需要科学、有效的样品前分散处理外,更需要一台测试性能优异、分辨能力高、重现性能好、测试范围涵括纳米、亚微米及微米级别的高性能激光粒度分析仪。近年来,欧美克仪器在纳米碳酸钙客户中,积累了连州凯恩斯、江西九峰、湖北科迈、湖北凯龙等行业典型客户,靠得就是Topsizer型激光粒度仪在检测亚微米、纳米颗粒的优异表现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案。 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国际先进的红蓝双光源设计,红光主光源为进口氦-氖激光器,并有蓝光辅助半导体光源,弥补了常规设计散射光角度的盲区,极大地提高了对纳米级颗粒及少量大颗粒的分辨力。同时具有量程宽、重复性好、精度高、测试结果真实、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是纳米碳酸钙粒度检测的优选激光粒度仪。【可详见《“好的仪器,用在刀刃上!”——Topsizer在纳米碳酸钙测试中的应用》】欧美克仪器作为粒度检测与控制技术专家,将继续服务于不断发展中的碳酸钙产业,与钙帮们携手并进,为精品碳酸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 发改委发布意见将煤改气变为主推清洁煤供暖 今冬的空气还好吗?
    p  自2016年开始,为解决北方冬季取暖造成的空气污染加重问题,各地纷纷开始推进了“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燃煤对颗粒物的贡献在逐步降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4694821a-89e2-43d8-8348-7e3cee303671.jpg" title="北京源解析结果.jpg" alt="北京源解析结果.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市公开的源解析结果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31b03cef-23b2-4c42-92ec-30de3ae07eee.jpg" title="20180423011213189_副本.jpg" alt="20180423011213189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济南市公开的源解析结果/pp  但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气荒、安全事故、补贴难到位等 据相关人士了解,煤改气后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而引起了能源安全顾虑。当然,更多的可能是从民众实际采暖需求出发,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意见的函。/pp  征求意见中,将“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改为“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在城镇地区,重点发展清洁燃煤集中供暖,提升城镇及周边地区的清洁煤集中供暖面积 在农村地区,重点发展生物质能供暖,同时解决大量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但具体生物质能包含哪些,在文中并未具体规定。/pp  如果意见实施,那些拆除了的燃煤锅炉能在冬天来临之前重新建起来吗?今年中国的北方农村能好好的取上暖吗?今年北方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还能好好的完成吗?/pp  最终结局不知如何?唉!/pp全文如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55e291de-f499-47fb-80ba-c251f6510b9b.jpg" title="1.jpg" alt="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336c6c5a-6024-45a4-9ce2-30d2926bdffb.jpg" title="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80840be3-dce8-48e9-9de9-f3892718b83f.jpg" title="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f902ffae-7956-4477-9baa-e90e69895212.jpg" title="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8cf5d012-6920-4636-9831-6e027b812ed9.jpg" title="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9c283ae5-1265-45a3-bb9b-9209b83d05a0.jpg" title="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p
  • 达成战略合作!镁伽科技与丹纳赫生命科学共同推进生命科学领域
    2022年8月31日,镁伽科技与丹纳赫生命科学在镁伽鲲鹏实验室(北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相关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本次合作将基于实验室自动化的应用需求,联合双方核心技术能力,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进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药物筛选、生物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行业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未来,双方还将探索更加广阔、深入的合作应用场景。▲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与镁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乔志新先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实验室场景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凸显。一方面,生命科学从实验科学向数据科学迈进,诸如药物筛选、靶向药物开发、基因测序等领域对于海量数据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的处理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家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临床诊断实验室场景中,对于检验结果要求更快速精准,并且具有完整的可追溯性,还要符合认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需求。在此背景下,镁伽科技与丹纳赫生命科学强强联合,依托丹纳赫生命科学先进的样本处理技术和产品,从组织、细胞,到分子的多维度观察和分析技术,以及专业的科学家团队在生物制药、基因药物开发、分子诊断领域的经验,结合镁伽自身先进的智能自动化平台、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和开放、灵活的软件应用,共同开发具备高度智能化、高通量、可扩展等优势的实验室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以期推动研发效率提升、实现业务创新等。镁伽科技首席科学家王承志博士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生物医药领域也对研发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镁伽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将智能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于行业应用。镁伽鲲鹏实验室探索了药物开发、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种场景下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丹纳赫生命科学拥有众多先进的样本处理和检测分析系统,在生命科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此次镁伽科技和丹纳赫生命科学战略合作,将着力解决试错成本高、实验一致性差、数据可追溯性低等行业痛点,助力生命科学研发和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镁伽科技首席科学家王承志博士作为丹纳赫生命科学旗下参与此次合作的三家重要子公司,美谷分子仪器的中国总经理周伟先生、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销售总监严骏先生和SCIEX中国市场总监张克荣女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和技术。周伟先生介绍了美谷分子仪器关注科学家人工无法做到的迫切需求,从生物发现到合规数据管理为生命科学工作者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药物研发及基础研究。严骏先生介绍了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如何帮助生命科学工作者加速科学发现和实现转化,并对流式细胞仪、离心机、液体处理工作站、颗粒分析四大产品线的定位及解决方案进行介绍。张克荣女士从SCIEX超过50年的创新历程开始,介绍了SCIEX的质谱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如何在制药、临床检测、生命科学研究、食品、环境、法医等领域实现从科研到常规分析的研究流程。▲美谷分子仪器中国总经理周伟先生发言▲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销售总监严骏先生发言▲SCIEX中国市场总监张克荣女士发言此次合作,双方将重点聚焦多个生物制药领域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中国生物制药领域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但其研发流程繁琐复杂,大部分依靠人工处理,不仅操作费时费力,且存在着手动操作失误影响检测结果、生物安全风险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生物制药研发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此次合作,镁伽将与丹纳赫生命科学携手打造面向生物制药行业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从样本前处理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重构新药研发流程,全面提升研发效率。丹纳赫生命科学提供从“抗体研发”, “工艺开发和临床前研究”,“工艺放大和临床研究”,至“商业化生产”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根据生物制药的不同阶段,为客户提供高通量的、较完善的、并且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技术和服务。镁伽科技与丹纳赫生命科学还将围绕生物制药的工艺过程开发及质量控制的智能化升级进行深入合作,为所需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开发、流程工艺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为推进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智能自动化升级贡献更多力量。▲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致辞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平台总裁李蕾先生表示:“自2019年6月起,随着丹纳赫几大业务平台在中国成立,丹纳赫在中国本土化的步伐持续加快。其中丹纳赫生命科学作为丹纳赫的主要业务板块之一,以本土客户需求为核心,在丹纳赫创升中国的本土大战略下,更是为加速中国本土创新和发展而努力,服务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此次,丹纳赫生命科学与镁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希望我们双方的合作能够不断深入,通过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创新技术,提高实验效率,让科学家能够从重复人工实验中解放出来关注更高价值的工作,为传统实验流程带来变革。”▲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先生致辞镁伽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瑜清先生表示:“与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的全球创新者丹纳赫生命科学达成战略合作,是镁伽战略布局生命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里程碑式进展。我们非常期待未来双方将以更加开放创新、携手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前沿研究,以AI+自动化加速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边界探索,进一步缩短药物研发和上市进程,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大命题里贡献力量。”▲镁伽科技与丹纳赫生命科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大合影
  • 科研人员制备稳定钙钛矿纳米晶体,可使LED灯成本更低/寿命更长
    据外媒报道,发光二极管(LED)是照明行业的无名英雄。它们运行效率高,散发的热量少,持续时间长。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新材料以使LED在消费电子、医药和安全领域的应用变得更有效且寿命更长。来自美国能源部(DOE)阿贡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已经为此类LED制备了稳定的钙钛矿纳米晶体。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院也在这项研究中做出了贡献。钙钛矿是一类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材料,具有吸光和发光的特性,在一系列节能应用中非常有用,包括太阳能电池和各种探测器。虽然钙钛矿纳米晶体是一种新型LED材料的主要候选材料,但在测试中证明其不稳定。研究小组将纳米晶体稳定在多孔结构中,这种多孔结构被称为金属有机框架,简称MOF。基于地球上丰富的材料并在室温下制造,这些LED有朝一日可能会使成本更低的电视和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更好的伽马射线成像设备,甚至是用于医学、安全扫描和科学研究的自供电X射线探测器。“我们通过将钙钛矿材料封装在MOF结构中来解决其稳定性问题,”DOE用户设施办公室Argonne的奈米材料中心(CNM)的科学家Xuedan Ma说道,“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大幅提高发光纳米晶体的亮度和稳定性。”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大学前J. R. Oppenheimer博士后Hsinhan Tsai补充称:“在MOF中结合钙钛矿纳米晶体的有趣概念已经以粉末形式被证明,但这是我们首次成功地将其集成为LED的发射层。”之前试图制造纳米晶体LED的尝试被纳米晶体降解回不需要的体积相所阻碍,这使其失去了纳米晶体的优势并削弱了它们作为实用LED的潜力。大块物质由数十亿个原子组成。像钙钛矿这样的材料在纳米阶段是由几个到几千个原子组成的,因此表现不同。在他们的新方法中,研究小组通过在MOF的矩阵中制造纳米晶体来稳定纳米晶体,就像网球被铁丝网夹住一样。他们使用框架中的铅节点作为金属前体,卤化物盐作为有机材料。卤化物盐的溶液中含有甲基溴化铵,它跟框架中的铅反应并在基体中的铅核周围组装纳米晶体。由于基质会使纳米晶体保持分离,所以它们不会相互作用和降解。这种方法是基于一种解决方案涂层的方法,比目前广泛使用的用于制造无机LED的真空处理要便宜得多。MOF稳定的LED可以制造出明亮的红色、蓝色和绿色光以及每种光的不同色调。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综合纳米技术中心的科学家Wanyi Nie说道:“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首次证明了在MOF中稳定的钙钛矿纳米晶体将创造出各种颜色的明亮、稳定的LED。我们可以创造不同的颜色、提高颜色纯度并提高光致发光量子产量,这是一种衡量材料发光能力的指标。”该研究小组使用先进光子源(APS)--DOE位于阿贡的科学用户设施办公室--进行时间分辨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这项技术使他们能发现钙钛矿材料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人员能跟踪电荷在材料中移动的过程并了解光发射时发生的重要信息。“我们只能通过APS强大的单个X射线脉冲和独特的时间结构来实现这一点,”阿贡X射线科学部的小组负责人Xiaoyi Zhang说道,“我们可以追踪带电粒子在微小钙钛矿晶体中的位置。”在耐久性测试中,该材料在紫外线辐射、热和电场下表现良好且不会降解并失去其光探测和发光效率,这是电视和辐射探测器等实际应用的关键条件。
  • 国产二价新冠疫苗开打,免疫效果可媲美mRNA
    据“北京亦庄”公众号,经开区内两处疫苗接种点在原有四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类型基础上新增一款二价新冠变异株疫苗,即神州细胞公司研发的安诺能。作为国内首个针对变异株的新冠广谱多价疫苗,临床研究数据显示[1],安诺能®2免疫原性可媲美辉瑞mRNA疫苗,并且具有突出的安全性和免疫持久性优势。神州细胞创始人、神州细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谢良志博士介绍,安诺能®2采用了全长刺突蛋白天然三聚体纳米颗粒抗原,并且添加比传统铝佐剂更先进的新型水包油佐剂,既可以增强抗体反应,又能激发强烈的T细胞免疫反应,对预防变异株感染,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安诺能®2是国内首个针对变异株的新冠广谱多价疫苗。在临床前动物模型和临床人体试验中,安诺能®2对病毒变异株Alpha、Beta、Delta和Omicron,均能诱导出均一的、超高的中和抗体滴度[2]。国外III期临床研究显示,在灭活苗背景人群进行序贯加强,针对奥密克戎 BA.1和BA.5变异株,接种安诺能®28天后,诱导的真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分别达到基线的19.4倍和15.9倍,达到了优效标准[3]。在国内绝大部分群众基础免疫接种灭活苗的背景下,这样的临床数据表明,安诺能®是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加强针选择。北京之后,安诺能®2将在全国其它省份陆续接种,为各地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疫苗接种选择,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北京市接种点信息查询请访问此地址了解:https://www.bjcdc.org/article/69021/2021/10/1634685869733.html参考资料[1]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自愿披露关于控股子公司新冠疫苗SCTV01E和SCTV01C临床试验III期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与mRNA苗头对头比较期中分析结果的公告》 (公告编号2022-054)[2] A Bivalent COVID-19 Vaccine Based on Alpha and Beta Variants Elicits Potent and Broad Immune Responses in Mice against SARS-CoV-2 Variants[3]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自愿披露关于控股子公司新冠疫苗SCTV01E 和SCTV01C 临床试验 III 期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期中分析结果的公告 (公告编号:2022-040)
  • 【视频】杂化钙钛矿材料及其纳米光学应用
    钙钛矿电池的光吸收层是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的材料,而极化激元是黄昆原始在研究光子与声子相互作用时提出的概念实现了钙钛矿纳米结构(纳米线、纳米片、量子点)的高质量制备,为实现钙钛矿激光器的制备奠定了物质基础 将杂化钙钛矿材料和等离激元纳米金属两者结合,形成SPP纳米激光器,这是未来光通讯和信息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将激光器小型化,小型化意味着可以更高密度、更大范围的集成,是下一代器件应用的重要趋势。  研究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金属结构的SPP模式的调控 制备了SPP模式的钙钛矿纳米线激光器,其激射阈值室温最低,并且首次实现了高于室温的激射。视频选自2020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与应用网络会议(报告人: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 王智杰)
  • 飞纳台式电镜下的钙钛矿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采购的飞纳台式电镜G5 ProX-SE型号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学生在培训后考核通过。飞纳台式扫描电镜G5同时拥有BSD探头以及SED探头,可以完成能谱分析和形貌测试。该客户需要用电镜观察钙钛矿的粒径,以此评判样品制备工艺的好坏。SED探头采集二次电子信号,可以帮助快速呈现出样品的立体形貌,帮助客户更快地判断粒径。BSD探头采集的是背散射电子信号,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不同元素之间区别,有利于能谱分析。飞纳台式电镜制样简单,操作容易,具有15S抽真空技术,可以大大节约客户的科研时间成本。同时,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制样简单,操作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对客户的扫描电镜知识和技能要求不高,这就允许课题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实际上机操作这款台式扫描电镜。客户测试出的结果反映出了钙钛矿粒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后期改善制备工艺,扫描电镜对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图一: 飞纳电镜下的钙钛矿图二:学生认真学习电镜
  • 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发布团体标准《钢包引流砂 硅、镁、铁、铝、铬、锆、钾、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各相关单位:根据《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批准发布团体标准《钢包引流砂 硅、镁、铁、铝、铬、锆、钾、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自 2024 年5月 31日起实施,现予以公告。附件:标准发布文件及文本信息 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2024年 5 月 31 日关于发布团体标准《钢包引流砂 硅、镁、铁、铝、铬、锆、钾、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公告.pdf
  • 专家点评Nature子刊|刘兴国组揭示线粒体TCA酶入核调控多能性的全新模式
    点评专家|高绍荣、乐融融(同济大学,干细胞专家),李伟、王思骐(中科院动物所,干细胞专家),吕志民(浙江大学,代谢专家),高平(广东医学科学院,代谢专家)哺乳动物细胞内,存在两个具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细胞核与线粒体。这两者自从大约二十亿年前的相遇,开始了相恋相依的进化历程。多能干细胞独特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使其在再生医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Cs)及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是两种常见的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具有特殊的表观遗传修饰状态,而许多线粒体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α-酮戊二酸、NAD+等作为组蛋白修饰酶的辅基直接发挥重要作用。刘兴国团队在国际上独辟蹊径,以多能干细胞模型系统的阐明了线粒体氧离子调控组蛋白甲基化与DNA甲基化1,2,线粒体代谢产物调控组蛋白乳酸化、乙酰化3,线粒体磷脂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及基因表达4-6等一系列通过反向信号模式调控细胞核的全新模式。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cycle)作为需氧生物体内最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是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重要枢纽。线粒体TCA循环酶正常行驶功能是TCA循环维持的关键。TCA循环酶在一些恶性肿瘤细胞中能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核内发挥DNA修复和表观遗传调控的作用7。然而,TCA循环酶在多能性获得与转变中时空调控的规律和作用还完全不清楚。2022年 12月2日,Nature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持续性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Nuclear Local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TCA Cycle Enzymes Modulates Pluripotency via Histone Acetylation”(线粒体TCA循环酶入核通过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多能性)8。该研究发现,多种线粒体TCA循环酶在多能干细胞获得、状态转变以及转变为全能干细胞等过程中均存在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核的现象,并且核定位TCA循环酶调控上述过程。核定位丙酮酸脱氢酶 (Pdha1) 能促进细胞核内乙酰CoA从而促进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并进一步打开多能性相关基因,促进多能性获得。该研究揭示了线粒体TCA循环酶入核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多能性的重要作用,拓展了线粒体反向信号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新模式。刘兴国团队聚焦多能性的各个过程,包括:多能干细胞获得(iPSCs重编程)、始发态-原始态转变(Primed-Naïve转变)、转变为全能干细胞(ESCs-类二细胞期细胞(2CLCs)转变)。在以上过程,均发现线粒体内TCA循环酶类包括Pdha1、Pcb、Aco2、Cs、Idh3a、Ogdh、Sdha、Mdh2等存在从线粒体向细胞核转运的现象。其中,过表达核定位TCA循环酶Pdha1、Pcb、Aco2、Cs及Idh3a能促进干细胞多能性的获得及Primed-Naïve转变。另外核定位的Pdha1还能促进ESCs向2CLCs的转变。Pdha1对多能干细胞命运的作用依赖于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体细胞重编程早期TCA循环酶入核刘兴国团队发现,在多能性获得过程中,核定位TCA循环酶Pdha1不改变细胞的有氧呼吸及糖酵解动态平衡。核定位Pdha1通过促进细胞核内乙酰辅酶A的合成为组蛋白乙酰化提供反应底物,促进组蛋白H3乙酰化, 尤其是H3K9及H3K27两个位点的乙酰化修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核定位Pdha1能促进多能性相关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及增强子区域的H3K9ac及H3K27ac水平。核定位Pdha1能促进P300及重编程因子Sox2/Klf4/Oct4对他们下游靶标(多能性基因)的结合,并促进多能性相关基因染色质的重塑,进而促进多能性的获得。这一工作也为目前新的组蛋白修饰如:组蛋白棕榈酰化、巴豆酰化、丁酰化修饰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这些修饰也依赖于线粒体产生的代谢物。本研究描述了多个 TCA 循环酶的转运入核。除了Pdha1 外,其他TCA 循环酶也可能在调节细胞核中的表观遗传学中发挥类似作用,提示细胞核中可能存在类似于线粒体中的复杂代谢循环,并调控多种表观遗传途径。本研究阐明的Pdha1转运入核为组蛋白乙酰化提供局部乙酰辅酶 A,是一种全新的通过活跃的组蛋白乙酰化维持染色质开放状态的新途径。这一途径对于多能性至关重要,表明在早期发育中重要的生理意义。另一方面,肿瘤干细胞同样表现出开放的染色质结构、过度活跃的组蛋白乙酰化和从氧化磷酸化到无氧糖酵解的代谢转换,这一新途径也可能为肿瘤干细胞的病理研究提供信息。细胞核与线粒体在二十亿年相恋相依中,进化很多的交流方式,其中线粒体代谢物入核作为表观遗传酶的辅基是重要的一种。这就像线粒体与细胞核隔着细胞质的海洋,“一种思念上兰舟,二处闲愁寄红豆”,代谢物就是那舟上相思的“红豆”。而线粒体TCA循环酶则另辟蹊径,作为线粒体的“信物”,到达细胞核,更加精准的对应需求,在细胞核里局部生根发芽,就地利用养料(丙酮酸)结出新鲜茂密的“红豆”,并使局部的核小体松散。正是:“三羧酸酶知我意,四双化作核体柔”。TCA循环酶入核调控多能性获得、多能性转变及全能性获得模式图本研究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完成。专家点评高绍荣、乐融融(同济大学,干细胞专家)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发育生物学及再生医学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技术规避了胚胎干细胞(ESCs)的免疫排斥及伦理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多能干细胞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线粒体对多能干细胞的命运调控有重要作用。除了经典的能量代谢调控功能,近年来的研究也揭示了线粒体对表观修饰重塑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具体的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2022年 12月,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报道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的题为Nuclear Local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TCA Cycle Enzymes Modulates Pluripotency via Histone Acetylation的工作,该研究系统地揭示了多能性转变的多条路径中均存在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cycle)酶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运的现象。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了核定位的三羧酸循环酶的功能,发现TCA循环酶Pdha1、Pcb、Aco2、Cs及Idh3a的核定位能促进干细胞多能性的获得及Primed to Naïve多能性状态转变。此外核定位的Pdha1还能促进ESCs向类二细胞胚胎细胞(2CLCs)的转变。接下来,研究者解析了Phda1在多能性获得中的作用机制,发现Phda1的入核能促进乙酰辅酶A在细胞核内的直接合成,为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提供反应底物,促进了组蛋白H3的乙酰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核定位的Pdha1通过提高多能性相关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和增强子区域的H3K9ac和H3K27ac修饰水平,促进P300及多能性核心调控因子Sox2/ Klf4/Oct4在这些区域的结合,进而促进多能性基因网络的建立。该研究阐明了线粒体调控细胞命运转变的表观调控的新机制,揭示了TCA循环酶可在细胞核内直接合成表观修饰酶辅助因子来调控染色质修饰的重塑,拓展了对细胞核与细胞质协同调控细胞命运转变模式的理解。同时,相关的研究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探索,除了组蛋白乙酰化,其它的线粒体TCA循环酶及其它表观修饰之间是否存在类似的反向信号模式的调控机制?这些TCA循环酶入核的转运机制是如何发生的?多能干细胞线粒体呼吸能力低下,缺乏成熟的结构,并在细胞核周围富集,这些有别于终末分化细胞的特征是否与TCA循环酶的转运相关。具有相似线粒体特性的其它细胞,如类全能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或者早期胚胎发育中是否有相似的机制。此外,干细胞的快速自我更新过程中核膜结构的重塑是否与TCA循环酶的入核相关?解答这些有趣的问题无疑将帮助我们进一步揭开核质协同互作调控细胞命运转变的奥秘。专家点评李伟、王思骐(中科院动物所,干细胞专家)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同时又保留多向分化潜能,在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能干细胞的多能性受到基因调控网络的精密调控,其中在细胞核内发生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构等表观遗传调控发挥了关键作用。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不仅通过三羧酸循环(TCA)产生细胞所必需的能量ATP,同时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还可以作为表观修饰的底物,通过反向转运进入细胞核中,参与多种蛋白翻译后修饰。这些发现提示线粒体代谢与细胞核内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有着紧密联系,而这些调控是否参与干细胞多能性重编程这一重要表观重编程事件,目前仍然未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题为Nuclear Local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TCA Cycle Enzymes Modulates Pluripotency via Histone Acetylation的研究论文,发现线粒体TCA循环酶-丙酮氨酸脱氢酶Pdha1可从线粒体转运进入细胞核,通过影响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细胞多能性,在iPSC重编程、Primed向Naïve多能性转变、以及类二细胞期细胞转变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Pdha1是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脱羟产生乙酰辅酶A(Acetyl-CoA)的CTA循环酶,产生的乙酰辅酶A是乙酰化修饰的反应底物。研究发现核定位Pdha1显著增加了细胞核内Acetyl-CoA水平,并上调了多能性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的H3K9ac和H3K27ac水平。同时,核定位Pdha1促进P300和重编程因子在多能性相关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进而调控多能性的获取。这一研究非常有意思的发现在于,在体细胞诱导重编程这一剧烈的表观重编程事件中,线粒体TCA循环酶能够直接进入细胞核对参与表观修饰的CoA进行调控,从而拓展了线粒体调控细胞多能性的新模式。考虑到肿瘤发生和诱导重编程都是非自然发生的生物学事件,这一模式在其他重要的发育事件中是否发挥调控功能,值得未来继续探索。专家点评吕志民(浙江大学,代谢专家)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作为生命代谢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代谢酶除了发挥其经典功能为细胞提供物质与能量外,还能通过一些非经典/非代谢功能调控多种复杂的细胞活动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代谢酶的非经典/非代谢功能在基因表达、DNA损伤、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增殖、存活以及肿瘤微环境调控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肿瘤发生过程中,FBP1可以作为蛋白磷酸酶发挥功能,α-KGDH关联KAT2A调控组蛋白H3的琥珀酰化修饰,这为代谢酶作为新的疾病治疗靶点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在多能性的获得、转变及全能性获得过程中,代谢酶是否也能通过非经典功能调控细胞的多能性或全能性功能仍不得而知。刘兴国团队研究发现在多能性获得、转变及全能性获得等多个过程中,TCA循环酶能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核内,并且能调控多能性获得、转变及全能性获得过程。丙酮酸脱氢酶Pdha1能特异性调控细胞核内非经典TCA循环。其中,细胞核内Acetyl-CoA的生成,为组蛋白乙酰化提供了代谢底物,从而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核Pdha1还能通过P300及经典Yamanaka因子(Sox2, Klf4, Oct4)的选择性而特异性结合多能性基因,进一步打开染色质, 并促进多能性相关基因染色质的重塑。该研究结果表明,TCA循环酶通过线粒体-细胞核反向信号调控细胞多能性的机制在细胞多能性获得,以及对表观遗传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业界对TCA循环酶非经典功能的认知范围,对干细胞干性的调控,以及多能性的获取研究领域具有理论借鉴和指导意义。专家点评高平(广东医学科学院,代谢专家)细胞核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两类细胞器,长期以来,它们各司其职,结构鲜明。细胞核是真核细胞最大的细胞器,是储存遗传物质并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场所,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是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和能量转化的主要场所,它通过三羧酸循环的系列氧化和磷酸化反应,将储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两个细胞器的功能虽然彼此独立,但长期以来,它们之间也互有往来。一方面,线粒体中的许多酶其实是核编码的,在核糖体翻译成熟以后,再转输到线粒体发挥作用。而早至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发现在线粒体中也存在DNA,后来又发现RNA、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进行DNA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全套设备,说明线粒体有相对独立的遗传体系,具有自主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从线粒体产生的ATP被运输到细胞核内,为生命的遗传活动提供能量。同时,来自线粒体的多种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酰CoA,α-KG,NAD+,琥珀酰CoA等)被运输到细胞核,为染色质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提供底物。尽管礼尚往来,两类细胞器依然各司其职,互不越界,维持着一种默契。但随着研究进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默契在特定情况下是经常被打破的。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来自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一些酶进入到细胞核内,直接干预核内的事件。UCLA 的Utpal Banerjee课题组早年的研究发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来自线粒体的一些酶进入核内,通过影响组蛋白的功能及表观修饰,调控细胞命运(Nagaraj R, et al. Cell 168, 210–223) 。在肿瘤细胞中,吕志民团队发现,α-KG脱氢酶复合体 (α-KGDH complex)进入核内,在局部催化产生琥珀酰CoA,后者被乙酰转移酶KAT2A作为底物利用,导致组蛋白H3的琥珀酰化修饰并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进程 (Wang et al. Nature. 2017 552: 273-277)。有趣的是,刘兴国团队的最新结果表明,在多能性获得、细胞状态转变以及全能干细胞形成等过程中,存在多种三羧酸循环酶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核的现象,其中定位于细胞核的代谢酶PDHA1 能在核内催化乙酰CoA的产生,并通过调控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促进基因表达和多能性的获得(Li, W.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刘兴国课题组的这一发现,描述了多能性获得过程中,三羧酸循环酶向核内“集体搬家”的现象,拓宽了目前有关线粒体调控细胞核功能的认知。刘兴国团队发现的代谢酶“集体搬家”的现象非常有趣。这唤醒我今年年初的一些回忆。受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南方的许多地方年初也兴起滑雪和滑冰了。这雪当然不是从南方暖洋洋的天空降下来的,也并非源于美丽的北国雪乡。真实的情况是,如果需要,温暖的南方也是可以造雪的!这或许只是一个costly decision, 正如卡塔尔人可以选择将他们宽敞的露天足球场通过空调维持在摄氏20度。的确,一些看上去并不合理的事情,在特殊情况下为了特定的目的,是可以发生的。同样的,在生命活动与疾病发生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命运决定 (Fate decision)的重要时刻,而细胞的每一次 “决定” 几乎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行为,一定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诸如多能性获得、胚胎发育以及肿瘤发生等重要的关口,细胞 “决定” 将能量工厂的全套设备“集体搬家”,一定有其深刻的内涵,值得深入研究。有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1)还有谁在搬家,为什么搬家,又是如何搬家的?2)他们搬过来就不走了吗?相对于线粒体内稳定舒适的家,核内的新家又在哪里?3)他们会不会从老家(核糖体)出发直奔新家(细胞核),而无需经由工厂(线粒体)转车?
  • 美科学家打造纳米金属可使水往高处流
    --罗切斯特大学的光学副教授郭春雷(音译)  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树木通过毛细管作用,把水分从树根运输到距离地面几百英尺的树叶上,现在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制成一种简单的金属平板,它利用相同原理使液体向上运行,不过这种新发明运输液体的能力,比自然界快很多。  这种金属或许将证明,把一定数量的液体抽到医疗诊断芯片周围,用来冷却电脑的处理器,或者把纯金属转变成抗菌表面是多么有意义。这项研究结果将发表在即将刊出的《应用物理学》杂志上。罗切斯特大学的光学副教授郭春雷(Chunlei Guo)说:“我们几乎可以改变任何金属的表面结构,从而控制液体对它作出的反应。我们甚至可以控制液体流动的方向,也可通过控制,让液体流动或者不流动。”  郭春雷和他的助理亚纳托里沃罗比耶夫利用超速激光爆改变金属表面,使金属表面形成纳米规模的凹陷、小球和激光腐蚀孔道。这种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产生的脉冲仅持续数千万亿分之一秒,如果说一飞秒相当于一秒,那么一秒就相当于大约3200万年。在短暂的爆炸过程中,郭春雷的激光发射出大量能量(相当于北美洲使用的所有电量),而且所有能量都集中在一个针尖大小的点上。  郭春雷表示,这种灯芯效应跟用纸巾把溢出的奶吸干,或者在玻璃杯里产生“酒泪”,利用分子引力和蒸发作用促使液体逆着重力方向移动的效果一样。郭春雷的金属逆着重力移动的速度是每秒1厘米。他的纳米结构还改变了液体分子和金属分子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吸引力。在尺度合适的情况下,金属纳米结构吸引液体分子的能力,比金属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更大,这种情况使得液体迅速在金属表面展开。液体在散开的过程中与蒸发作用结合,就在郭春雷的金属表面迅速产生了灯芯效应。  郭春雷通过在金属里加入激光腐蚀孔道,进一步加强了对液体的控制。他说:“设想一下一个微型芯片上具有庞大的水路系统,就像微处理器上的电子线路一样,我们利用少量液体,就能实施化学或者生物学工作,那会是一种什么景象。血液可以沿着特定路径到达传感器,进行疾病诊断。通过这种微型系统,护士根本不需要抽取一试管血液,进行检测。在皮肤上擦一下获得的细胞,或许就足以进行微量分析。”  郭春雷的科研组还制成了一种可减小水分子和金属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现象被称作恐水症)的金属。由于细菌主要由水构成,因此它们在恐水症分子表面根本无法生长。通常情况下要改变四分之一的金属表面需要30分钟或更多时间,但是郭春雷和沃罗比耶夫正在改进这项技术,让它变得更快。不过幸运的是,虽然这项技术非常复杂,但是利用简单的壁装电源插座就可以给飞秒激光供电,这意味着如果该技术得到改进,它使用起来就会更加简单。  郭春雷还将在这个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宣布,利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可以生产出亮度跟普通灯泡一样的白炽灯,但是消耗的能量仅为制作普通灯泡所需能量的一半。2006年郭春雷的科研组利用飞秒激光制成具有纳米结构的金属,这种金属几乎不反射任何光。2008年,该科研组已经可以通过一些调整,让这种金属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线,这种效果可以把任何金属改变成任何颜色。
  • 镁伽生物类器官试剂盒助力高效培养类器官
    类器官是指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其能够真实模拟人体组织结构及功能并长期稳定传代培养。近年来类器官在精准医疗、再生医学、药物开发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成为各大期刊谈论的热点话题。2022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发表关于“人脑类器官对自闭症的研究”论文[1],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人脑类器官进行实验,发现了不同风险基因对脑细胞的影响,表明不同的自闭症风险基因影响了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发育或形成,且风险基因都影响了抑制性的γ-氨基丁酸神经元和深层兴奋性神经元。该实验为自闭症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也展现了类器官在科研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风险基因在培养的皮质类器官中的表达[1]镁伽生物类器官整体解决方案镁伽生物布局干细胞治疗和基于类器官的药物筛选领域,可提供肿瘤/组织、iPSC定向分化成类器官的整体化解决方案,覆盖多种正常类器官(心脏、脑、血管、小肠)以及超过10种肿瘤类型。实验数据表明,使用镁伽生物类器官试剂盒培养的类器官能够重现真实器官的部分生理功能,可应用于干细胞与发育、再生医学、疾病研究及精准医疗等多个领域,为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持。 镁伽AI图像识别技术测定心脏类器官电生理信号镁伽生物试剂盒助力高效培养类器官镁伽生物心脏类器官试剂盒镁伽生物心脏类器官试剂盒支持构建人多能干细胞高效分化成心脏类器官,支持在超低吸附的界面上使iPSC形成胚样体,使用简单的方案就可以构建正在发育的心脏的仿生模型,有助于研究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过程,以及开发和测试针对心脏疾病的新药。培养实验流程本试剂盒可支持培养24个心脏类器官,实验中先将iPSC细胞悬液在低吸附板上培养形成胚样体,然后将胚样体按照试剂盒使用要求定期更换培养基,分化开始的第9-13天内可得到能自主波动的、具有腔室结构的心脏类器官,可有效缩短类器官培养时间,培养成功率高达90%以上。 镁伽生物试剂盒培养的自主搏动的心脏类器官钙离子流变化钙离子流调控心肌收缩和舒张,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当心脏出现病理性变化时,钙离子流的异常也会导致心肌功能的异常,研究心脏钙离子流的变化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实验表明,镁伽生物培养的心脏类器官的钙离子流变化结果与正常心脏跳动时钙离子变化相似,可用于研究钙离子对心肌功能的作用机制。 镁伽生物培养的心脏类器官的钙离子流变化免疫3D荧光染色为了评估类器官的细胞特异性,可进行多谱系细胞荧光染色。通过荧光免疫染色,能够发现心脏类器官中腔体发育和心肌细胞特异性标记物TNNT2的表达,再进一步用CD31免疫染色,确认血管类似结构的形成。结果表明,镁伽生物试剂盒培养的心脏类器官具有接近其体内对应物的功能特性。 镁伽生物培养的心脏类器官的免疫3D荧光染色镁伽生物人脑类器官试剂盒镁伽生物人脑类器官试剂盒,通过hPSC诱导分化形成脑类器官,采用无血清细胞培养基系统,可体外构建出具备三维结构、能模拟人类大脑发育过程中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脑类器官。培养实验流程本试剂盒通过四阶段分化方案使人多能干细胞(hPSC)最终分化为脑类器官:① hPSC 分化成胚状体;② 原始神经上皮的诱导形成;③ 脑类器官初步扩增;④ 脑类器官成熟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成熟后,使用该试剂盒生成的人脑类器官具有脑皮质样区域,如脑室区、室下外区、中间区、皮质板等,这些形成的区域与在体内观察到的分层方向相似。 镁伽生物试剂盒培养的人脑类器官镁伽生物人肠类器官试剂盒人体肠道类器官可作为研究肠道发育和细胞生物学、肠道炎症、肠再生、微生物相互作用、疾病建模、药筛的模型系统。本试剂盒适用于以多能干细胞(包括ES、iPSC等)为来源的肠道类器官的分化,经实验培养的肠类器官可以冷冻保存,也可以定期更换特定培养基进行长期维持培养。培养实验流程肠类器官试剂盒是一种无血清细胞培养基系统,通过三个阶段进行细胞分化,即内胚层、中/后肠和小肠分化为人小肠类器官。通过试剂盒可以将人多能干细胞(hPSC)培养诱导成内胚层、中/后肠球体和可以用来进行长期培养或冻存的小肠类器官。 镁伽生物试剂盒培养的人肠类器官 研读小结人类器官的研究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不仅可以模拟器官组织的发生过程及生理病理状态,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各个维度,因而在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诊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扫码领取镁伽类器官产品详细资料参考文献:[1]Paulsen B, Velasco S, Kedaigle AJ, et al. Autism genes converge on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hared neuron classes. Nature. 2022 602(7896):268-273. doi:10.1038/s41586-021-04358-6.
  • 镁伽:抢占合成生物学自动化领域先机
    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伴随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颁布,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热度高涨,但当前构建合成生物系统的内在逻辑尚处于摸索阶段,整个合成生物学领域正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先进的使能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学产业快速发展。为帮助广大用户及时了解合成生物学的市场概况、解决方案及相关活动,仪器信息网本次特别邀请了苏州镁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镁伽”)谈一谈他们的看法: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当前合成生物学产业及市场发展现状?镁伽:合成生物学,重新定义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是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以工程化的手段设计合成基因组为标志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促进了生命科学从基于观测、描述及经验的科学跃升为可预测、可定量及可工程化的科学,并在医疗、能源、工业、农业、环境、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合成生物学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其本质指人们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设计人员设想的各种任务,该领域近年来得益于合成生物技术突破、政策支持等因素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合成生物学是近年来很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全球范围内,合成生物学受到不同国家的关注和政策支持。2022年,美国发布《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同年,中国发改委明确将合成生物学列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欧盟在《面向生物经济的欧洲化学工业路线图》中,提出在 2030年将生物基产品或可再生原料替代份额增加到25%的发展目标。日、韩、以色列等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府报告或指导,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合成生物学产业将给科学仪器行业带来哪些市场机会? 镁伽:在高通量和规模化的发展中,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势必离不开自动化的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如果将合成生物学的产业链按照上、中、下游分类,上游则包含可以驱动产业发展的技术生态系统,如DNA/RNA合成、测序及编辑,以及相关自动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中游产业涉及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进行设计、开发的技术平台;下游产业则是涉及多个行业的应用开发和产品落地。如果上中游产业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及构建解决方案,在未来可能会占据产业链的核心位置。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化的结合将释放生物科技的力量,帮助解决健康、能源、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的挑战,而镁伽科技正是这个新趋势的领导者之一。在合成生物学自动化领域镁伽已嗅到先机,开始利用高通量自动化设备及试剂赋能质粒构建和菌种筛选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DNA序列分离过程中的错误和污染,提高目标蛋白的产量,真正做到解放科学家的同时,保证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一致性和重现性。仪器信息网:贵单位针对合成生物学领域推出了(或将要推出)哪些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到哪些环节?解决了什么样的痛点? 镁伽:镁伽合成生物学方案,通过DBTL(Design-Build-Test-Learn)这一闭环,深入掌握基因线路的设计原理,构建集成的自动化分子克隆工作流程,利用高通量自动化设备及试剂赋能质粒构建和菌种筛选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DNA序列分离过程中的错误和污染,提高目标蛋白的产量,真正做到解放科学家的同时,保证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一致性和重现性。镁伽全自动质粒构建系统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主要针对质粒构建这一实验流程,我们将其中最基础但又非常繁琐的质粒构建工作在我们的自动化系统中去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提高通量的同时标准化整个流程,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前进贡献力量。同时这套系统的落地稳定运行,也很好的代表了镁伽在生命科学自动化方面的能力与经验。仪器信息网:如何看待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镁伽: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出位于产业上、中、下游的工具型、平台型和产品型公司。镁伽依靠鲲鹏实验室的科研能力,持续助力为行业带来高附加值的生产力工具和服务,提供一站式智能化合成生物学解决方案。可根据客户需求搭建高通量、自动化、信息化的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包括整体设备、试剂配套方案,及数据验证参数建议等。
  • 4月起,这类检测报告需加盖CMA标志或CNAS认可标识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并以通知附件的形式更新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时强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燃煤煤样的采样、制样、化验、基准换算,应按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表1规定的相关标准实施。自2022年4月起,在每月结束后的40日内,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应通过具有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或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机构/实验室出具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同时包括样品的元素碳含量、低位发热量、氢含量、全硫、水分等参数的检测结果,用于数据真实性的交叉验证。检测报告应加盖CMA资质认定标志或CNAS认可标识章。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工作,强化数据质量监督管理,现将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重点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发电行业重点任务  请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以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重点工作。  (一)组织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报送2021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组织2020和2021年任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发电行业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发电行业子类见附件1)(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于2022年3月31日前按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环办气候〔2021〕9号)要求核算2021年度排放量(其中电网排放因子调整为0.5810 tCO2/MWh),编制排放报告,并通过环境信息平台(http://permit.mee.gov.cn)填报相关信息、上传支撑材料。符合上述年度排放量要求的自备电厂(不限于附件1所列行业),视同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  组织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依法开展信息公开,按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见附件2)的信息公开格式要求,在2022年3月31日前通过环境信息平台公布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度)经核查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由重点排放单位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提供证明材料,删减相关涉密信息后公开其余信息。  (二)组织开展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度排放报告的核查  按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要求,于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度排放报告的核查,包括组织开展核查、告知核查结果、处理异议并作出复核决定、完成系统填报和向我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书面报告等。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通过生态环境专网登录全国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管理端,进行核查任务分配和核查工作管理。组织核查技术服务机构通过环境信息平台(全国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核查端)注册账户并进行核查信息填报。  (三)加强对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技术服务机构配合开展核查工作的,应根据《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有关规定和格式要求,对编制2019-2021年核查报告的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质量、合规性、及时性等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于2022年7月30日前通过环境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  (四)更新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开展信息化存证  组织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要求,于2022年3月31日前通过环境信息平台更新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并依据更新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自2022年4月起在每月结束后的40日内,通过具有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或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元素碳含量等参数进行检测,并对以下台账和原始记录通过环境信息平台进行存证:  1.发电设施月度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元素碳含量、购入使用电量等与碳排放量核算相关的参数数据及其盖章版台账记录扫描文件;  2.检验检测报告原件的电子扫描件,检测参数应至少包括样品元素碳含量、氢含量、全硫、水分等参数,报告加盖CMA资质认定标志或CNAS认可标识章;  3.发电设施月度供电量、供热量、负荷系数等与配额核算与分配相关的生产数据及其盖章版台账记录原件扫描文件。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所涉数据的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应当至少保存5年,鼓励地方组织有条件的重点排放单位探索开展自动化存证。  (五)确定并公开2022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根据核查结果,将2020和2021年任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并拥有纳入配额管理的机组判定标准(见附件3)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名录及其调整情况于2022年6月30日前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开,并书面向我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报告,抄送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新列入名录的重点排放单位,应于2022年9月30日前分别向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报送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开户申请材料(注册登记系统开户材料模板下载地址为http://www.hbets.cn/view/1242.html。交易系统开户材料模板下载地址为https://www.cneeex.com/tpfjy/fw/zhfw/qgtpfqjy/)。  尚未完成2019-2020年度(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以及依据《关于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2021〕9号)报送的本行政区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2021年度名录)信息公开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于2022年3月31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开,并报送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  (六)强化日常监管  组织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名录内的重点排放单位进行日常监管与执法,重点包括名录的准确性,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有效性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企业依法开展信息公开的执行情况,投诉举报和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转办交办有关问题线索的查实情况等。对核实的问题要督促企业整改,每季度汇总、检查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日常监管工作的执行情况,分别于2022年4月15日、7月15日、10月21日,2023年1月13日前向我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报告上一季度的日常监管执行情况。  二、其他行业重点任务  (一)组织其他行业企业报送2021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组织2020和2021年任一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行业重点企业(具体行业子类见附件1),根据相应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补充数据表(在环境信息平台下载,其中电网排放因子调整为0.5810 tCO2/MWh)要求,于2022年9月30日前核算2021年度排放量并编制排放报告,通过环境信息平台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有关生产情况、相关支撑材料以及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技术服务机构信息。  (二)组织开展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  2022年12月31日前,按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要求,完成对发电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度排放报告的核查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严格整改落实  针对我部在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督帮扶专项行动中通报的典型案例,各地方应进一步核实整改。将被通报的重点排放单位列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对象,对查实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罚。对于被通报的核查技术服务机构,各地方应审慎委托其承担2021年度核查工作。对于被通报的检验检测机构,各地方应审慎采信其碳排放相关检测报告结果。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方应高度重视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实施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常态化监管执法工作机制,通过加强日常监管等手段切实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我部将对各地方落实本通知重点任务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调研帮扶,对突出问题进行通报。  (三)落实工作经费保障  各地方应落实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监督检查以及相关能力建设等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相关工作所需经费,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  (四)加强能力建设  各地方应结合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核查工作的实际需要,充实碳排放监督管理和执法队伍力量,做好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组织开展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相关能力建设,推动加快健全完善企业内部碳排放管理制度,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多源数据比对,识别异常数据,增强监管针对性。  落实工作任务中遇到的相关技术、政策问题,可通过全国碳市场帮助平台(环境信息平台“在线客服”悬浮窗)咨询。  特此通知。  附件:1.覆盖行业及代码     2.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     3.各类机组判定标准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2年3月10日
  • DNA聚合酶分子马达精确动态工作机理研究获进展
    从细胞最基本的各种功能原件开始,进而精确认识其动态工作机理,是认识生命、有效干预生命过程的第一步。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蛋白质静态晶体结构可高效获取,为突破生命科学认知局限提供便利。解析蛋白质分子内部复杂部件的动态反应机理,是生命科学未来亟须解决的难题。明晰DNA/RNA聚合酶等马达分子精确动态工作机理,将为高效研发控制病毒复制的有效药物提供可行性前提。当前,模糊状态的工作机理,使控制病毒的有效药物研发耗时长、投入大、效率低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软物质物理实验室SM1组研究员谢平运用广义第一性原理进行理论计算和模拟,探索生命活动的核心部件——各种分子马达的工作机理。鉴于生物科学研究手段限制(传统生化实验笼统平均化、晶体结构的数据静态化和新生代单分子实验数据的分散差异性及可观测数据局限性),聚合酶分子马达等功能蛋白分子的精确动态工作机制研究面临困难,至今不甚明了,只能给出卡通画式简单模型加以定性描述。2013年,谢平提出了DNA聚合酶Klenow片段(被广泛研究的高保真聚合酶模型分子)连续动态工作机理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当时所有传统生化和单分子技术关于这一马达分子的实验数据,并对国际同行单分子实验结果实现了高度拟合。基于此模型,谢平提出Klenow聚合酶马达分子在受到外力时催化速率精确变化的理论预言。  近日,软物质物理实验室SM1组副研究员刘玉如和李伟,采用单分子操控技术检测该理论预言,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言完全吻合。科研团队自主设计组装的高通量、高时空分辨率、高计算处理能力单分子磁镊仪器操纵系统,使纳米尺度实时高效测定Klenow聚合酶这一低持续性、多停顿的单分子催化反应速率成为可能。研究运用物理逻辑推理、理论计算与高质量实验结果的高通量分析,解析验证了DNA聚合酶Klenow在外力诱导下的催化活性变化,在实验中精确检测分子马达实时动态合成反应的速率变化。实验发现,在小外力(3.8pN)阻滞下,Klenow聚合酶的合成速率达到峰值,这一反直觉现象反映了高保真DNA聚合酶Klenow分子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首次诠释了DNA聚合酶Klenow的连续动态自动化工作机理。从DNA聚合酶分子内部原子与DNA之间相互作用隧道和关键位点的理论计算和逻辑推理,得出酶分子在催化位点处(nth position)保持最大相对结合能,从而使得酶分子在反应过程中实现于动态微扰中始终落入起始位点的化学机械偶联机理。今后,该工作在新实验数据基础上继续深化和细化,将为未来高效研发控制病毒、细菌和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有效药物奠定前驱基础。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上, 并被选为推荐论文(Editor’s Suggestion)。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  图1.DNA聚合酶(Klenow聚合酶)的自动移位机理图(a),与底物DNA不同结合位点的相对结合能(b),理论预言聚合反应在不同外力下的催化速率(c)。对DNA聚合酶分子内部原子与DNA之间相互作用隧道和关键位点的理论计算和逻辑推理,得出酶分子在催化位点处(nth position)保持最大相对结合能,从而使得酶分子在反应过程中实现于动态微扰中始终落入起始位点的化学机械偶联机理。根据酶分子内部fingers结构域不断开合和与DNA模板相互作用,提出理论预言——外力对Klenow聚合酶的催化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如图(c)所示,正向外力对催化速率没有影响;反向外力在小的力值(3.8pN)左右,使催化速率显著升高,更大的反向外力使催化速率降低。  图2.单分子磁镊技术对D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进行实时动态监测。(a)和(c)分别为监测反向和正向外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b)和(d)分别为反向和正向外力作用下酶催化反应的动态曲线;(e)为不同外力作用下的酶催化速率分布统计。  图3.理论预言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实验测量结果为红色圆点表示;运用本研究实验体系微调后的参数拟合理论结果显示为黑色实线;运用历史文献参数拟合的理论结果显示为蓝色虚线。
  • Nature:突破障碍 - 何祝兵团队在甲胺掺杂的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达成25.86%的效率
    Nature:突破障碍 - 何祝兵团队在甲胺掺杂的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达成25.86%的效率分子掺杂工艺: 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使用二甲基胺基掺杂剂的分子掺杂工艺,该工艺能够创建一个与p-钙钛矿/ITO接触良好且能够完全钝化晶界的结构。这种创新工艺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实现了经认证的25.39%的PCE,这是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现有标准的改进。分子挤压技术: 该工艺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分子挤压”方法,在甲苯淬灭结晶过程中将分子从前驱体溶液排出到晶界和薄膜底部。这种独特的技术导致了钙钛矿薄膜的p-掺杂,有助于提高器件的效率。长寿命和高效率: 器件在逆向扫描时实现了25.86%的效率,并表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即使经过1000小时的光老化,仍能保持96.6%的初始效率。这表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不断发展的光伏领域中,更有效、可持续地利用太阳能的追求是一项不懈的努力。科学家已经探索了许多途径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性能潜力和经济制造能力的结合而一直脱颖而出。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一支南方科技大学何祝兵团队率领杰出的研究团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他们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深度提高,这标志着我们共同追求更可持续和能效的未来的重要一步。这项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与传统方法有着根本不同的新型分子掺杂工艺,使用了一种二甲基氨基基团的掺杂剂。这种掺杂剂巧妙地用于形成和谐的p-钙钛矿/ITO接触,并精确地去除晶界缺陷,推动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功率转换效率(PCE)的大幅提升。研究团队创造出了一个惊人的世界纪录,即25.39%的认证PCE,为该行业设定了新的标准和潜力。为了达到这个非凡的成就,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被称为“分子挤压”的巧妙技术。这种创新策略迫使前体溶液中的分子在甲苯淬火晶化过程中重新分布到晶界和薄膜底部。因此,这导致了钙钛矿薄膜的p型掺杂,这是实现设备效率显著提高的关键。这种独特的工艺因此标志着一种基础性的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了可再生能源范式。然而,这项研究的胜利不仅仅局限于效率领域。该团队的冠军设备不仅在反向扫描中展示了25.86%的PCE,超越了以往的阈值,而且表现出了卓越的稳定性,在经过1000小时的光老化后仍保持了96.6%的初始效率。这项成就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中的一个主要挑战——效率和稳定性之间的平衡,并为未来旨在优化这两个重要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在这项开创性研究的核心是Enlitech的QE-R精密测量设备的精确利用。这种先进的设备为团队提供了准确的读数,使他们能够仔细评估他们的新方法的结果。选择Enlitech的QE-R设备,这种以精度和可靠性闻名的设备,强调了顶级资源在实现突破性成果中的重要性。此外,研究人员深入探究了p-钙钛矿/ITO界面的复杂能带对齐。通过应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他们阐明了促进空穴提取的带弯曲现象,这是实现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的关键过程。实验揭示了二甲基氨基基团掺杂剂以及与铅离子形成的分子复合物修改ITO基板的功函数,从而获得了有利于高效空穴提取的能带对齐。除了提高效率和稳定性外,研究团队还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常见的滞后效应挑战。通过采用分子挤压技术和精确的掺杂工程,他们显著降低了滞后效应,从而使设备性能更加可靠和可重复。这一突破为实际应用和商业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因为它解决了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此外,研究团队对电荷载流子动力学的详尽研究揭示了他们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异常出色的机制。通过各种分析技术,包括电荷密度差和Bader电荷分析,他们揭示了钙钛矿薄膜内电荷的重新分布,这归功于有效的分子掺杂策略。这种重新分布导致了提高空穴提取效率和提高整体设备性能的效果。总之,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代表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重大进展,实现了25.39%的创纪录效率和卓越的稳定性。分子掺杂工艺结合创新的分子挤压技术为实现对设备性能和稳定性的前所未有的控制铺平了道路。Enlitech的QE-R精密测量设备的利用对于准确评估制造的设备的光电性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非凡成就将我们更接近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全部潜力,推动我们迈向由清洁、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未来。分离ITO表面的Pb 4f(a),I 3d (b)和P 2p (c)的XPS光谱来自ITO/DMAcPA/钙钛矿(蓝色)和ITO/钙钛矿(DMAcPA)(红色)样品两种钙钛矿薄膜埋底面XPS图 S26.Pb 4f(a)、I 3d (b)和调查(c)的XPS光谱,在底部检测到原始(红色)和DMAcPA掺杂(蓝色)钙钛矿薄膜的表面,与正文中报导了制造过程。 Pb结合能的红移在钙钛矿的埋藏底面检测到(图。S26a)也可以表示O–Pb与键削弱了主流Pb-I共价键的结合能和这里解释了Pb的红移。 S26b),它可以是归因于P-O-H–I的氢键,这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讨论和通过上述H NMR信号的下场化学位移进行检查(图3A)。
  • 因美纳进博“朋友圈”再升级,拓宽开放合作新视野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成功举办,带来了显著市场聚集效应与新的发展机遇。今日,已连续三年参展进博的因美纳达成多项合作签约,“以合作促创新、以创新强合作”,开放合作模式再升级。因美纳与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予果生物”)达成重磅签约,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技术和商业合作,共同推动全能型台式测序仪NextSeq™ 2000的国产化进程,加速创新产品引入中国,共塑高质量产业发展格局。因美纳与予果生物合作签约仪式NextSeq™ 2000测序仪拥有75项技术创新,首次整合了DRAGEN™服务器的一级和二级生信分析功能,一站式完成文库扩增、测序以及快速基因组分析,目前一次运行可生成30Gb - 360Gb的测序数据,适用于不同样本量、不同应用的测序。NextSeq™ 2000测序仪今年四季度,因美纳将在NextSeq™ 2000测序仪上推出三款全新的测序试剂:P1(100循环),P1(600循环)和P2(600循环),全面支持全基因组宏基因组和16S宏基因组。此外,因美纳计划于2024年初在该平台上推出通量更高的新型P4流动槽和XLEAP-SBS™化学技术。新推出的XLEAP-SBS™化学技术和P4流动槽预计将使通量达到500 Gb,将进一步增强测序能力,扩大平台的应用范围,同时降低测序成本,提高性能。予果生物创始人兼CEO夏涵先生表示:“全能型NextSeq™ 2000拥有强大的测序能力,操作便利,其灵活的通量适配予果的mNGS、tNGS等各类产品管线,应用于不同的临床场景。我们很高兴能与因美纳达成合作,共同推动NextSeq™ 2000的国产化进程及在医院的落地应用,为病原精准诊断领域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从而惠及更多人。”此外,因美纳还与包括海普洛斯、联川生物、美吉生物、金圻睿等在内的多家国内基因检测机构与商业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科研与临床两大领域“齐头并进”,赋能产业本土创新,加速推进优质应用、创新成果的落地与普及。签约仪式现场图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通过不断加深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因美纳会将更多产品带到中国市场,助力合作伙伴打造更符合中国患者需求的精准医学创新检测方案。我们希望通过各方的合作与努力,推动基因测序技术在科研和临床全领域、全链路应用方案的优化升级,共促中国精准医学长远发展。”
  • 《Nature》刊发!多种科研仪器助力破解钙钛矿电池寿命基因难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潘旭研究员和田兴友研究员团队与韩国成均馆大学Nam-Gyu Park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戴松元教授合作,成功在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团队首次发现钙钛矿阳离子面外分布不均匀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设计1-(苯磺酰基)吡咯(PSP)作为添加剂均匀化钙钛矿薄膜相分布,获得了26.1%的光电转换效率(PCE)。相关成果于2023年11月2日加速在线发表(AAP)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钙钛矿太阳电池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属于新概念太阳能电池,经过多年发展,传统的界面钝化及结晶调控方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池效率的提升,但近年来相关研究中该电池效率的提升速度明显放缓,相关研究遇到了“瓶颈”。科研人员发现,钙钛矿薄膜内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相分离现象,研究团队前期工作表明有效管理卤素相分离有助于提高器件性能(Angew. Chem. Int. Ed., 2022, 2213932)。高效率钙钛矿材料往往通过采用纯碘体系下的阳离子掺杂组分获得,尤其是FA1-xCsxPbI3体系,不同的阳离子组分在钙钛矿体相面外方向的分布对钙钛矿体相载流子扩散及界面抽取至关重要。深入研究阳离子面外方向分布,不但有助于理解钙钛矿体相载流子动力学过程,更有望推动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但是钙钛矿体相的不同阳离子组分分布、以及影响电池稳定性和效率损失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基于此,研究团队从FA1-xCsxPbI3体系出发,通过元素定量分析研究了甲脒(FA)与铯(Cs)阳离子的纵向分布,结合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与X射线光电子谱(XPS),深度剖析发无机Cs阳离子倾向于沉积在薄膜底部,有机FA阳离子在薄膜上界面处富集。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对钙钛矿薄膜晶相分布进行了深度剖析,通过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与薄膜截面的透射电镜(TEM)分析,证明了在薄膜底部存在面间距较小的晶相,并且在薄膜底部显示出与富Cs钙钛矿相关的特征信号。这些实验充分说明阳离子面外方向的梯度不均匀分布,这也是首次可视化验证了钙钛矿薄膜的阳离子组分在面外不均匀分布。 研究团队通过原位试验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梯度不均匀分布的原因,发现不同阳离子在结晶及相转变过程中的速率差过大是导致组分不均匀的主要原因。进而,团队设计了PSP分子以弥补不同阳离子间的结晶与相转速率差,制备出均匀化的钙钛矿薄膜。这种阳离子组分均匀分布的钙钛矿薄膜有效抑制了由底部富Cs相带来的准I型能级排列,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载流子寿命及扩散长度,加强了载流子界面抽取。 研究团队利用PSP策略制备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获得了26.1%的最高效率,认证效率为25.8%。此外,经2500小时最大功率电追踪后(MPPT),未封装的器件仍保持其初始 PCE 的 92% 的可靠运行稳定性。该研究工作表明,通过均匀化钙钛矿组分面外分布可获得优异电池性能,开辟了提升电池器件稳定性的新途径,有望打破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瓶颈,为进一步提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对推动PSCs走向商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博士研究生梁政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学章勇博士、固体所博士研究生徐慧芬为共同第一作者,固体所潘旭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固体所叶加久博士、成均馆大学Nam-Gyu Park教授和华北电力大学戴松元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合肥物质院院长基金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784-0 科研人员在检测电池器件性能(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美创建首个可实用的运动发电纳米器件
    心“动”来“电”多根纤维组成的纳米纤维发电机示意图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你一边走路一边就可为装在你口袋里的iPod充电,甚至你那怦怦跳动的心脏还能驱动便捷式血压传感器。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创造出了第一种可实际使用的运动发电纳米器件,新的“纳米发电机”在受到挤压、弯曲或摇动的情况下能输出与一节AA电池几乎相同的电压,从而为研发出可自供电的电子器件敞开了大门。  先前,研究人员已开发出利用机械能为电子器件供电的器件,但此类运动发电纳米器件原型无法达到理想的电压,因此并不具备应用价值。2008年,研究人员就开发了一个可为手机供电的护腿,但是其尺寸越小,输出的电力也越小,无法实现为电池充电。迄今为止,研究人员一直未能展示出可为任何纳米或非纳米器件供电的基于纳米技术的发电机原型。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材料学家王中林和同事表示,他们已克服了输出功率太小的难题。王中林的实验室创造出了两种塑装的新型纳米发电机,每一种都特别薄且可弯曲,长度和厚度与一根回形针相仿。其关键部分是由晶状氧化锌制成的纳米线,氧化锌晶体是一种可将机械压力转化为电能的压电材料。每根纳米线的厚度为几百纳米。  其中一种发电器件的纳米线的外形酷似钉床,里面充填着塑料材料以增强其耐用性,这些塑料材料被夹在导电材料层之间。在研究人员轻轻挤压该纳米发电机时,其能产生0.24伏特的电压。这已足以驱动研究人员开发的两种不同的纳米传感器:一种用以测量流体的酸度 另一种用于探测紫外光。  另一种供电能力更强器件的纳米线看起来更像铁路枕木,搭在铬和金制成的相对轨道上。研究人员在一张薄片上安排了700个这样的轨道。当研究人员轻轻弯曲该纳米发电机时,其产生了超过1.26伏特的电压,这比先前创建的纳米发电机原型高出60倍,已接近标准碱性电池的1.5伏特。这个电压增加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譬如可在不用插座的情况下给手机电池充电。  与此前的器件相比,新型纳米发电机具有几大优势。首先,研究人员并没有像许多压电材料那样使用有毒的重金属,这使其是环境友好的,在体内使用时也更安全。其次,其可在低于水的沸点的温度条件下制成,这一温度远远低于制作标准电子器件所需的温度。此外,其还具有按比例放大制作的潜力,这将使其更为普及。  研究人员表示,器件的小型化是发展趋势,但光是将器件制作得小并不足够,还必须使其获得持续的电力供应以适应移动生活的需要。利用新型的纳米发电机,未来可将这些器件放置在任何环境中,这些器件将在无需电池的情况下独立地、可持续地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机械能,如潮汐运动、海波、机械振动、旗帜迎风飘扬、徒步者运动鞋的压力以及衣服的飘动等,在未来都可成为电力的来源。  王中林对建立运动发电的传感器网络颇感兴趣。他表示,未来的家中可能会有无数无形的传感器,其担负着探测家中是否着火、淹水或泄露有害气体的重任,一旦发现问题,这些传感器将向计算机发送无线信号,更重要的是,这些传感器根本不需要联至插座上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  有关专家评价说,该项工作将会对纳米技术产生广泛影响,其首次为“无所不在”的未来电子世界提供了可能。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纳米发电器件真正在衣服或手机中展现其魅力之前,还必须缩减尺寸,改善整体电力输出并增强其存储电力的能力,这将成为研究人员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和能源部的资助。
  • 因美纳(illumina)精彩亮相进博会 共话基因测序新未来
    万众瞩目,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5日拉开帷幕。继去年成功首次亮相,因美纳(illumina)以更大展出面积、更新展出内容再度参展。今年因美纳与众朋友们共同亮相进博世界舞台,展示生命科学与基因检测领域新应用、新突破、新合作;携手业界、学界、临床专家大咖、科普达人,共话基因测序新未来;致力于汇聚更多向善的力量,共建以基因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产学研生态圈,驱动产业发展迈入新格局。因美纳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先生表示:“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因美纳既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快速发展的受益者。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美纳也开启了全新的中国市场投入战略,以更开放,更紧密的姿态与中国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拥抱中国基因检测产业的黄金时代。”合作、开放的生态平台和赋能合作伙伴是因美纳中国发展策略的核心。今年进博会期间,因美纳将在多个细分市场领域与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赛诺菲、辉瑞等在内的产业、医药和医院合作伙伴将达成一系列战略合作。同时,预计与超过30家中国基因检测企业签署合作意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将与因美纳达成战略合作,以提升在神经疾病诊疗方面的技术应用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发展方向,结合双方优势共同建设神经系统感染NGS实验室,推动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赛诺菲将与因美纳在罕见病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加强罕见病领域的多方协作,医学教育及培训,并共推罕见病诊疗中心建设,促进罕见病领域的精准医学发展;辉瑞将与因美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抗感染领域跨行业跨企业打造感染防治生态圈,以促进感染领域的健康发展,造福更多中国患者。此外,在临床研究层面,基于因美纳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S),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将展示WGS在儿童罕见病诊治中的创新应用与突破,帮助罕见病患者家庭尽早明晰病因、明确治疗方案、改变求医苦旅的现状。在基因测序领域,因美纳通过不断的创新研发,带动整个行业的测序成本和时间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助力于涵盖遗传健康、肿瘤学、生殖健康、农业、群体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去年,中国科学家向全球第一时间分享的首个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就是在因美纳的技术平台上完成测序的,为后续的疫情防控,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此次进博会展出的NextSeq™ 550Dx,是因美纳在全球最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临床注册的中通量新一代测序平台(NGS),迄今为止已在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临床认证,是一款久经考验的临床测序平台。获得2021年红点设计大奖的的基因测序平台——NextSeq™ 2000在现场引起了众多关注,“高颜值、科技感、未来感、高效智能”是评价这款产品的高频词。NextSeq™ 2000也是因美纳首个将文库扩增、测序以及快速基因组分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的测序仪,其数据分析效率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在应用展示方面,因美纳邀请了贝瑞基因、燃石医学、杰毅生物以及世和基因等国内领先的相关应用开发企业,详尽介绍了近年来肿瘤早筛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在肿瘤精准诊疗方面,因美纳展出了基于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TSO500)这一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和成果。TSO500是一款基于NGS技术的泛癌种大panel产品,可对523个肿瘤相关基因的所有变异类型进行全面分析以及能够精确检测当前主流的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生物标志物。拓展了NGS在肿瘤检测领域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恶性肿瘤精准诊疗在中国的规范化发展。现场,通过交互式体验形式,参展嘉宾将近距离感受TSO500的创新性与发展潜力。博会这一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也记录了因美纳在华发展的众多重要里程碑。去年进博会前夕,因美纳NextSeq™ 550Dx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临床人源样本的人类DNA检测诊断,成为因美纳在中国第二款获临床应用批准的测序产品。随着该产品在进博会的成功展出,在不到三个月内,首台NextSeq™ 550Dx即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功安装开机,翻开了这一产品服务中国临床市场的全新篇章。今年参展,因美纳带来了通量最高的新一代测序平台,NovaSeq™ 6000Dx-CN技术原型机,目前已在中国完成了试生产。未来,因美纳计划将包括测序试剂以及测序仪在内的产品逐步推进本土化生产制造。目前,位于上海浦东的因美纳中国生产基地正在积极筹备,预计将于明年第三季度投入生产。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因美纳的本土化战略还致力于打造立足中国的本土化产业生态圈,并不断向产业早期赋能,助力生命科学与精准医学的未来。今年2月,因美纳与红杉中国合作建立了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基因组学孵化器(因美纳技术驱动),以推动中国基因领域早期初创企业的发展;今年5月,因美纳在上海召开首届“NGS峰会”,将国内NGS领域最顶尖企业、医疗机构和资本汇聚在一起,构建产、学、研、医以及投资界的跨界对话交流。10月,基因检测产业联盟(上海)成立,作为秘书长单位,因美纳将与联盟成员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6.2亿!生物梅里埃投资牛津纳米孔,推动纳米孔技术临床应用
    10月19日,法国体外诊断公司生物梅里埃(Bio Mérieux)将向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PLC)提供7000万英镑的战略投资,约6.2亿元。另外,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纳米孔测序技术公司表示,他们已与梅奥诊所合作,开发新的临床测试,以改善癌症和遗传疾病的治疗。对于这笔投资,Bio Mérieux将以每股238.08便士的价格购买Oxford Nanopore的29025326股普通股,相当于该公司3.5%的表决权。这笔交易预计将于10月23日完成。生物梅里埃表示,公司预计将"不时"在市场上进一步收购牛津纳米孔公司的股票,最多再增持3.5%的股份。这笔投资是在今年早些时候两家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之后进行的,投资将用于支持牛津纳米孔公司进一步开发其开创性的基于纳米孔的IVD技术。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双方将成立一个IVD咨询委员会,以推动纳米孔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牛津纳米孔公司的测序技术有望实现快速、低成本的病原体特征描述。牛津纳米孔公司老板戈登-桑盖拉表示,这笔投资将使我们能够更快地提供快速、便捷、经济的临床工具,以满足尚未满足的需求,改善全球的医疗保健。同时他还重申了公司到 2026 年实现 EBITDA 盈亏平衡的目标。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