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煎炸食品

仪器信息网煎炸食品专题为您整合煎炸食品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煎炸食品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煎炸食品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煎炸食品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煎炸食品话题讨论。

煎炸食品相关的资讯

  • 【瑞士步琦】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煎炸油的品质,为企业生产提质增效
    煎炸油的质量控制煎炸食品作为中国的传统食品一直以来以其诱人的色泽、香酥的口感和优异耐储藏性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每年食品与餐饮行业用于煎炸的食用油消耗量比较大。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会与氧、水分接触, 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长时间高温反复煎炸会导致食用油品质劣变,丙二醛、反式脂肪酸等有毒、有害物质逐渐产生,脂肪酸与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遭到破坏。同时,还伴随着颜色逐渐加深,黏度增加以及酸败气味产生。由于煎炸油的质量劣变会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其质量安全与监管已成为消费者与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为了确保煎炸油的安全性,需要定期对油脂进行质量检测。煎炸油的质量检测指标包括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总极性组分、碘值等反映油脂质量好坏的理化参数。检测方法包括滴定,比色,柱层析,电量法,这些化学方法应用成熟,是实验室检测的常规方法,但是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机试剂,污染环境,并且操作过程繁琐,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构建快速、便捷、无污染的检测方法,对煎炸油各项理化指标的实时变化情况进行反馈,以确保煎炸油安全,对于食品检测及加工行业意义重大。近红外光谱( NIR) 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判定样品信息,同时也能做到对样品无损害,对煎炸油中的一些关键性物质测定其含量,了解煎炸油的质量状况,以及精准控制食品加工的进程,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采用步琦旁线近红外 proximate,拥有 IP66 的防护等级,不仅可以放置在实验室进行检测,也可以放置在潮湿多尘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取样检测,只需几秒,便可持续提供精确测量值,确保最大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除以上应用案例外,步琦 NIR-online 在线近红还可以测定木材中的灰分,纤维素,颜色,木质素,水分等等,如需了解步琦在线近红外在化工行业的更多应用,请参登录瑞士步琦官方网页查看或者联系我们当地销售代表。高度稳定IP66 的防护等级,防尘防水,在复杂条件的生产车间也能稳定工作卫生设计,食品级不锈钢制造,表面光滑,降低了物料堆积和细菌滋生的风险在高温下进行高压应用,使仪器适合进行完善食品安全所需的严苛清洁操作简单触摸屏用户界面的操作经过优化,界面简洁便于执行快速测量添加所需校准样品,点击 Autocal 功能键,系统完成剩余的工作,并优化校准无需专业知识,即可操作仪器完成日常检测制样方便,即放即检:将装有样品的样品杯放置在检测窗口即可完成检测煎炸油检测指标:酸价,碘值,过氧化值,色值,反式脂肪酸等其他检测样品:各类食用精炼油(豆油,菜油,葵油);毛油(豆油,菜油,葵油)除了煎炸油等食用油脂的检测外,proximate 在其它食品检测中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我们在多个领域和行业开发出多种即时可用的定标模型以及解决方案,更好的帮助您完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正新鸡排20天不换油被曝光,煎炸用油质量如何检测和评估?
    近日,江西赣州章贡区一正新鸡排门店被曝出“油用了20多天不换”,引发广泛关注。针对正新鸡排门店存在的卫生问题,电章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督管理股的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会依法做出相应的处理”,正新官方也做了回应:“门店有问题的话,公司绝对不会姑息,会督促整改并做出相应处罚。”事实上,在餐饮业,烹炸油“超期服役”成为“老油”,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监管的难点,也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知名餐饮店麦当劳、小龙坎、永和大王、必胜客都被媒体曝光过煎炸油的质量问题。煎炸用油是否安全通过肉眼并不能直接鉴定。其质量相关指标主要集中在酸价、羰基价、极性组分、过氧化值等,极性组分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如会导致动物生长停滞、肝脏肿大、生育功能和肝功能发生障碍、人淋巴细胞畸变等。酸价则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 可作为脂肪酸败的指标。在一般情况下, 酸价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果酸价过高, 则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如何判断炸鸡排使用的植物油是否为多次使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1. 感官检查:观察油的颜色和透明度。如果油颜色变深,变得浑浊,或者有残渣,这可能表明油已经被多次使用。2. 气味和滋味:如果油有异味或酸败味,这也可能是油多次使用的迹象。3. 化学指标测定: - 酸价:测定油的酸价,如果酸价升高,可能意味着油经过了多次加热和使用。 - 羰基价:羰基价的测定可以反映油中羰基化合物的含量,但测定方法可能存在操作复杂性和环境污染问题。 - 极性组分:极性组分含量的升高通常与油的热氧化和聚合有关,是油脂品质劣变的一个指标。如果极性组分含量高于标准值(如GB 7102.1-2003规定的≤27%),则油可能已多次使用并变质。 - 过氧化值:过氧化值的升高表明油脂可能已经氧化,这是油脂变质的一个信号。如果过氧化值超过GB 2716-2005规定的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0.25 g/100 g,油可能不再适合使用。如何检测煎炸油的质量呢?一共有8种方法:1. 紫外光谱法:这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可以批量连续检测,但可能受到其他紫外吸收物质的干扰,且准确度和灵敏度相对有限。2. 红外光谱法:该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且可以实现无损检测和批量连续检测。不过,它通常要求检测含量大于1%,且建模难度较大。3. 荧光光谱法:具有设备简单、选择性强、用样量少等优点,适合批量连续检测。但部分样品可能需要前处理,且易受某些离子的干扰。4. 太赫兹光谱法:这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高透射性、高信噪比和宽带宽等特点,适用于实时、批量、无损、在线检测。不过,该技术目前尚不成熟,且设备成本较高。5. 高光谱成像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快速、简便的操作,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但设备成本较高,且数据处理可能较为复杂。6. 拉曼光谱法:操作简便,测定时间短,灵敏度高,可以实现无损检测。但结果可能受到光学系统参数和污染物的影响。7.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这是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以评估和鉴别反复高温加热过的食用植物油以及新食用植物油中混入的地沟油,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的特点。8.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快速检测:KJ 201911标准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食用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方法,适用于液态食用植物油和食品煎炸过程中的油品。 建议使用第8条的方法,加上感官检测,以及直接取证。检测结果还需市场监督管理相关部门的验证评价。
  • 如何制作更好的油炸食品?
    油炸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埃及。 如今,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喜欢酥脆食物的味道和口感,比如油炸肉类,土豆制品或甜甜圈等甜食。 近年来,油炸食品在各种研究中确实表明其对健康的影响而备受诟病。例如它与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有关。 这一方面是由于煎炸油的品质严重影响了油炸食品的口味。另一方面,未加工马铃薯中脂肪含量低于1%,炸薯条的平均脂肪含量为15%,而薯片的脂肪含量高达35%。显然,煎炸油直接进入了油炸食品中。 因此对煎炸油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小型油炸操作主要依靠经验和一些快检方法,例如视觉测试片或简单的电导率测量。 但是,在高使用率的大型工业油炸设备中,对煎炸油的持续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质量问题都将导致消费者的信任损失和可能发生的索赔。 此外,对煎炸油品质的严格控制有助于经济有效地确定煎炸油补充的频次。 油炸过程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FT-NIR光谱仪帮助监测煎炸油和油炸食品的质量。实验室离线分析用于评估煎炸油品质的实验室方法包括检测游离脂肪酸 (FFA)、茴香胺值、极性组分和聚合甘油三酯等。这些方法都需要单独进行分析,耗时费力,需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FT-NIR 方法可以准确、便捷、快速的检测这些指标。采用布鲁克公司的TANGO-T油脂分析仪可用于监控煎炸油的品质,并在产品的感官品质和生产成本中做出明智的决定。FT-NIR检测方法也得到了德国油脂科学学会的认可,该学会于 2013 年9 月发布了标准方法“FT-NIR Spectroscopy: Screening analysis of used frying fats and oils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polar compounds, polymerized triacylglycerols, acid value and Anisidine value [DGF C‐VI 21a (13)])”。在线过程控制FT-NIR光谱法不仅应用于实验室分析,在线分析已经成为光谱法检测的主要应用趋势。布鲁克公司的Matrix-F在线光谱仪可同时检测固体和液体样品,仅用一台仪器就可以在油罐、旁路或者传送带上进行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测量。Bruker Matrix-F光谱仪可在热油煎炸过程中持续分析热油的品质,而且可以连续监控热油在煎炸过程中的质量变化。Matrix-F配备的透射光纤探头可耐温高达260℃,是热油加工过程中批量监控或连续监控的理想选择。 联系布鲁克索取详细资料。
  • 餐饮店油炸食品多用老油 专家支招如何分辨
    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引人注目。近日,肯德基继“豆浆门”之后,又爆出了“用油门”事件:用来炸鸡、炸薯条的油4天甚至更久才彻底更换一次,虽然事后肯 德基发表声明称用油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是这样的翻炸油制作出来的食品,确让人怕怕。“老油”对身体有哪些害处?怎样辨别这些“老油”?一起来看看。  事件回顾:  肯德基爆出“用油门”  肯德基某员工向媒体爆料:肯德基用于炸薯条等的油每天晚上过滤油渣后,第二天继续使用,平均4天才更换一次,还会在使用过的老油里加入新油。而陕西媒体更爆出该地区部分肯德基门店使用“滤油粉”的情况,以此反复使用煎炸油达10天之久。  针对“用油门”事件,肯德基发表声明表示“每天都会过滤清除烹饪油中的食品残渣,减少残渣对烹饪油品质的影响 同时采用专用试纸监控烹饪油的化 学成分变化,一旦接近指标要求限度,就会立刻废弃,以确保烹饪油完全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而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随后抽检中, 也未发现肯德基用油中的废弃物、过氧化值、酸价等指标有超出国标使用的现象。不过监管部门同时表示,不提倡通过在“老油”中添加“新油”的方法,延长食用 油脂的食用期限。  专家:  煎炸油最好不要反复使用  为什么反复使用多次的油仍然符合国家标准?翻炸油多次油对身体是否有伤害?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教授认为,烹调食物的用油使用次数越少 越好,但是否判定为“安全”,应该以国家标准为主要参考。“根据我国颁布的《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判断煎炸用油的安全指标主要为羰基价、酸 价、极性组分等理化指标,虽然油在高温煎炸后会含有一定食物残渣,酸价的指标也会随之上升,但国家标准是允许这些东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从健康的角度来 说,煎炸用油只使用一次当然最好,但事实上难以做到。”  不过专家同时表示,煎炸用油使用时间过长,的确对健康有着一定影响。在高温下,油中所含的维生素会遭到破坏,油的营养价值随之降低。油在高温下会产生一定的有害物质,反复食用,对健康不利。  记者调查发现,某些专家针对反复用油的问题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观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范志红在微博上反复提出“家中 的煎炸油千万不要用多次”的观点。“过火之后,油中多了有毒物质。你闻到一股烟味,吃到一种油腻感,实际上是你的身体不愿意接受它。”也有食品专家曾指 出,高温煎炸时油温达到120℃以上,就会产生有害物质丙烯酰胺,人在长期低剂量食用含丙烯酰胺地食品后,会出现嗜睡、情绪与记忆改变、产生幻觉和震颤等 症状,并伴随末梢神经病,“这对孩子和老人的伤害尤其严重。”  呼吁:  细化标准 加强监督  “要想真正杜绝煎炸用油的不规范使用,关键还是要细化相关标准,加强行业监督。”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邱宝昌认为,食用油煎炸的频率、用量、特点,新旧油能否混合使用等问题都应该在相关标准中予以体现,并应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提醒:  辨别“老油”有窍门  事实上,很多餐饮店的煎炸油的情况比肯德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市里卖油条的油会不会是用了好多天的“超级老油”?专家教给消费者下面的识别窍门:  一看颜色。新鲜的油煎炸出来的食品颜色比较金黄。反复使用的油因为含有一些沉淀物质,可能会使炸出的食物上附着焦色物质,食物颜色较深。二试口 感。反复使用的油煎炸出的食品吃起来会感觉非常粘,甚至还会有异味。三注意油烟。油在反复高温使用后会产生较多油烟。不过,由于一些商家可能往老油中勾兑 各类食品添加剂,所以仅仅依据上述的方法并非绝对能将老油“验明正身”。而且,油的烟量有时与油的品种也有关,例如菜子油出烟较多,而茶油的出烟量则非常 少。
  • 食药监局添置升级检测设备 食品安危半小时内测定
    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 面制品中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吊白块?白木耳中二氧化硫含量是否过量?&hellip &hellip 这些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食品安全的普遍疑虑。昨天,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随着快速检测室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半个小时内进行快速检测认定。  快速检测室内的操作台上,放着各种器皿和检测试纸,抽屉里则有食用植物煎炸油质量现场快速检测仪、室温检测仪等仪器。  &ldquo 我们只要把仪器下端的金属棒放入油里面,屏幕上就会显示极性组分的含量。&rdquo 工作人员说着把仪器放入油中,指示灯的绿灯亮起,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20%的数据,&ldquo 一看我们就能对比出,这个油没有经过反复煎炸,可以使用。&rdquo   检测,是发现食品问题最直接、有效手段。快检设备的配备,改变了过去靠&ldquo 眼看、手摸、鼻闻&rdquo 的老办法,满足了现场快速检测食品的要求。&ldquo 以油为例,以前我们用肉眼进行初步判断,然后采样、送检,到出结果差不多要半个月时间。&rdquo 该工作人员说,实行快速检测后,根据初步结果再送样检测,针对性更强,速度也更快了,可做到食品安全隐患早排查、早预防、早控制,最大程度减小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据介绍,目前市食药监督局已先后配备了12种快检设备,可对食用油、蔬菜水果、干货等食品进行常规检测,少则几分钟,多则半个小时即出结果,尤其对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等能够起到很好的检测效果。  快速检测设备也为执法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设备还可放入快速检测箱中随身携带,执法人员可随时对食品进行抽检,一旦发现问题食品可当场处理。  当然,快速检测的结果只能用于初步定性判断,作为一个发现问题的手段,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经快速检测发现问题后,仍要送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正式检测,根据其出具的检测报告进行处罚。但快检设备的配备大大提高了食品监管工作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公正性。  据介绍,快速检测室的检测设备正在进一步添置和升级。&ldquo 比如检测吊白块,现在需要半个小时,升级之后仅用3分钟左右就够了。&rdquo 该工作人员相告,下一步还将添置环境检测仪,对酒店餐桌、砧板等细菌含量可进行快速检测,检测设备添置和升级后,检测项目可增加到23个。
  • 德图多管齐下提供食品安全测量方案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今后我国食品安全有了统一标准,监管的目标和尺度将更加明确。根据新法规,任何食品都不能免检、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10倍赔偿。新法将赔偿标准的提高,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作用。 来自德国的德图集团(testo)在便携式仪器制造领域拥有50多年的卓越经验,带着欧洲最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来到中国,为食品及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自检提供一整套的检测仪器和解决方案。 ●测温度 温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在10℃至60℃的温度范围内细菌容易繁殖。testo174迷你温度记录仪、testo 175-T系列温度记录仪均可全程监控环境温度或食品本身的温度,提供科学的、连续的监测数据,保存的原始数据无法篡改,可备追溯。 Testo 106防水性温度计配有极细而坚固的探针,能够快速插入食品,测量食品的中心温度,也可设置声光报警。 遇到不方便“刺入”测温的情况时,可用testo 830-T1红外温度仪,利用红外技术,不接触食物,依然精确测温。该仪器采用单束激光瞄准,可调发射率(0.2~1.0)。温度超过限值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限值可调节。手枪式设计,易于手持。 ●测PH 细菌危害能导致食品感染或食品中毒。食品感染通常指消费者因摄取了一定数量的致病性微生物,它们在机体中增殖或其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发展而导致疾病。而细菌的繁殖与温度和PH密切相关。 Testo 205 PH计是德图与食品行业的专家合作而研发成功的。仪器的T型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并采用了坚固的刺入式PH探头,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肉类PH及肉类新鲜度的测量。 值得一提的是,德图凭借40多年的研发制造经验,积累了一套独特的、创新的PH测量解决方案。PH探头采用凝胶电解质,不易被蛋白质、悬浮液、乳液或硫化物阻塞。因此,德图的电极密封性好、免保养,是检测肉类等富含蛋白质食品的理想之选。 ●测水活性 在食品生产行业,除了温度,水活性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水分活度(aw)值是影响食品保质期,及色香味等物理特性的重要因素,是判断食物是否存在变质风险的重要参考,也是控制食品内微生物生长最直观依据。因此,极小的测量误差也可能会严重缩短食品的保存期限,还会引起食品色香味等感官体验的显著变化。 Testo 650水分活度测定仪是高精度水分活度测量系统,得到众多国际实验室的认证,具有高稳定性的测量传感器,无需经常校准,还可测量其他多种参数,如温湿度、压力等。 ●测食用油品质 众所周知,食用油过度煎炸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极大地危害。食用油品质检测也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项工作。如何检测食用油是否煎炸过度?当然不是用肉眼观察,testo 265食用油品质监测仪可大显身手。 该仪器采用世界最前沿的高精度电极测量技术,测量煎炸油对人体有害的总极性物质含量(TPM)。凭借高精确性及良好的稳定性,testo 265已被全球最知名的食品检验实验室——法国国家实验室认定为达到甚至超过标准实验室测量方法的快速检测仪器。目前,testo 265被广泛应用于欧盟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并被麦当劳等世界知名快餐供应商所采用。
  • 7种食品安全快检方法认定范围公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范围的公告(第一批)  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中快速检测方法的使用,确保快速检测工作的科学与公正,根据《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食〔2011〕294号)规定,经研究,现将第一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范围公告如下:  一、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二、煎炸或烹饪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快速检测  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四、火锅底料中罂粟壳的快速检测  五、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快速检测  六、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七、表面洁净度的快速检测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的受理单位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受理要求详见该院公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申报指南》,相关内容请登录www.nifdc.org.cn查询。第一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申报时限截至2012年2月28日。  受理单位详细联系方式如下:  单 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定所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2号  邮 编:100050  联系人:林兰  电 话:010-67095883  传 真:010-6709589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 农药残留等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认定开展
    国家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范围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食药监局公告了第一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范围,包括: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火锅底料中罂粟壳的快速检测等。  为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中快速检测方法的使用,确保快速检测工作的科学与公正,国家食药监局近期公告了第一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范围:  一、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二、煎炸或烹饪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快速检测  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四、火锅底料中罂粟壳的快速检测  五、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快速检测  六、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七、表面洁净度的快速检测  据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的受理单位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第一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申报时限截至2012年2月28日。
  • 安徽食品安全快检车启用 可检测瘦肉精地沟油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安徽首辆餐饮食品安全快检车启用,在继上海市装备了此类车辆之后,安徽成为全国第二个配备食品快检车的省份。猪肉里是否含有瘦肉精,食用油是否是地沟油,10分钟内就能有结果。详细情况我们来连线安徽台记者张建亚。  主持人:餐饮食品快检车具有哪些功能?  记者:根据安徽省食品监督所所长阮敏介绍,快检车装备有煎炸油质量检测仪、甲醛检测仪、农残检测仪等10多种精密仪器,以及近30种快速检测试剂盒,可以对瘦肉精、蔬菜农残等进行快速检测,具有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快速高效、操作简便等优点,主要是检查肉里的瘦肉精,蔬菜主要是有机磷和农残,食用油就是油里的酸价和过氧化值。  主持人:快检车功能如此强大,现场检测效果如何实战能力如何?  记者:食品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取来食用油、蔬菜等食品,给记者现场做起检测。工作人员拿出一种试纸,包装盒上有一个比色卡,将检测用油滴在试纸上,试纸会呈现出颜色,将试纸与比色卡进行比对,就能根据酸性和过氧化值来判断出食用油里是否含有地沟油。经过检测,安徽省食品监督所工作人员表示,油的颜色大概1.5的颜色很近,表示他的浓度是符合规定的。工作人员又拿了从市场上购买的蔬菜,如果有农残,试纸会变成蓝色,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检测。  主持人:快检车以后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记者:快检车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进入合肥各家餐馆进行食品抽检,如果初步检测的结果表示食品原料中含有有害物质,食品监管人员再将其送往指定的机构进行详细检测,并以此作为是否处罚的依据。
  • 2014年科学仪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技术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5月23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2014上海国际科学仪器、化学试剂和实验室装备展览会同期举办&ldquo 2014科学仪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技术论坛(食品安全检测论坛)&rdquo 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海色谱专业技术公益服务(平台)联盟、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主办。本次会议旨促进我国的科学仪器技术发展及分析测试技术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科学仪器应用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报告会邀请来自科学仪器研发与应用领域的专家,为科学仪器用户呈现最新技术。本次报告会约150人会场座无虚席。会场  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兰凤致会议欢迎词,分别由复旦大学教授张祥民、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郭寅龙主持上、下午会议。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检测室主任王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芳、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朱亦鸣等作14个专题报告。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马兰凤 致会议欢迎词会议主持:复旦大学教授 张祥民会议主持: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寅龙  王珂在《高风险食品安全监测重点指标与检测技术分析》报告中,由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性分析出发,探讨如何划定10大类&ldquo 高风险食品&rdquo :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面制品、糖酒、酱腌品、食用油、膨化食品、冷藏冷冻食品、果汁饮料,进而确定相应检测项目和指标;报告最后并对有关项目的检测方法进行归纳与分析。朱亦鸣在《基于太赫兹技术的食用油品质检测技术的研究》介绍了时域太赫兹波谱检测系统;以及该系统在有机物检测中的应用,如:各种药物和癌细胞;应用太赫兹指纹谱技术、时域太赫兹高信噪比特性、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留一算法等技术的综合使用,实现食用油与地沟油的有效鉴别。在《煎炸油品质的低场核磁共振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报告中,王欣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对油脂煎炸过程LF-NMR驰豫特性与其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简单介绍了所研制成功的&ldquo 便携式低场核磁共振餐饮废油分析仪&rdquo 。报告题目:高风险食品安全监测重点指标与检测技术分析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检测室主任 王珂报告题目:基于太赫兹技术的食用油品质检测技术的研究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朱亦鸣报告题目:煎炸油品质的低场核磁共振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上海理工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教授 王欣报告题目:利用磁性海藻酸钠微球富集分离重金属联用检测方法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徐芳报告题目:儿童食品(糖果、糕点、冷饮)中禁限用色素(喹啉黄、碱性蓝、胭脂虫红)的检测方法研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曹旭妮报告题目:儿童食品中违禁添加劣质明胶的快速筛查方法研究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检测中心副主任 吴轶报告题目:水产品中有毒工业着色剂(碱性黄、酸性橙、碱性橙、酸性红1、铬变素FB和丽春红2R)的检测方法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黎璐报告题目:饮料中限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检测方法研究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博士 王玉红报告题目: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资深应用工程师 滕根发报告题目:食品中毒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美国AB公司(上海爱博才思)资深应用市场发展经理 彭立新报告题目:16种塑化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朱志华报告题目:儿童食品(果冻、橡皮糖)中违禁添加劣质明胶的重金属铬含量检测方法研究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刘志高报告题目:沃特世最新液质联用技术解析美国Waters公司应用工程师 黄德凤报告题目:食品机械加工设备残留清洗(酸碱)剂的检测方法研究上海仪电仪器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范京伟
  • 2012上海国际食品安全研讨会成功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0月17日,由上海市食品学会、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主办的2012上海国际食品安全研讨会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多位食品监管部门的领导和食品质检领域的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就“食品安全有效的全过程监控体系”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和交流,吸引了100余位来自各界的专家、代表参会。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也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现场上海市食品学会理事长 张肇范致辞报告人:上海海洋大学校长 潘迎捷报告题目:食品安全任重而道远  潘迎捷介绍说,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食物安全。他认为,中国食品安全面临五大挑战,主要是:1、源头污染难以避免,且易于传递到整个产业链 2、食品供应基数大,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 3、高难度的散点式溯源加剧了食品安全风险 4、法律出台时间短,监管难度大 5、风险交流严重缺失,不利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报告人: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 彭少杰报告题目:实时监控预警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彭少杰介绍说,实时监控预警技术要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中建立现场电子化监管系统、实时温度监控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快速检测系统、网络信息智能监控系统五个监控系统,并建立食品安全统一数据库和食品安全预警模型。当任何一个监控系统发现安全隐患和风险时,对风险识别信息、风险因素及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并在监管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进行风险交流,并通过食品溯源系统进行溯源,以达到预警的目的。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郭晓奎报告题目:益生菌安全性现状与对策  郭晓奎介绍说,益生菌是指一系列活的,摄入足够量能够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它们大多来源于人或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等多个菌属。随着人们对这一特殊微生物群体不断研究,益生菌制品引起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由于益生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应用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被机体直接摄入而发挥作用,因此其潜在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益生菌安全性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能力 2、产生有害的代谢物 3、超敏反应 4、菌株携带耐药基因。报告人: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曹文明报告题目:制备型快速柱层析测定煎炸油中极性组分  曹文明在报告中介绍说,上海粮食科学研究所开发的制备型快速柱层析技术,能自动精确控制多项技术参数,并对整个分离过程进行实时的检测。同时配套使用标准化、商品化生产的制备型FLASH分离色谱柱,将手工装填硅胶柱的差异降至最小,改善了检测结果的再现性。应用制备型快速柱层析技术对煎炸食用油的极性检测结果与现行标准技术检测结果相比,吻合度高,并已在多项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期精彩报告还有:  报告人: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食品行业市场经理 张伟国  报告题目:安捷伦科技—食品分析者的合作伙伴  报告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 历曙光  报告题目:酞酸酯类增塑剂的食品污染及人体暴露的毒理研究进展  报告人: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食化所科技质量科科长 葛宇  报告题目:食品标签标准带来食品安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报告人:迪马科技全球研发总监 李广庆  报告题目: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报告人: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副主任 郭德华  报告题目: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杂环胺检测进展及本底调查  报告人: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 马志英  报告题目: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快速评估技术  更多活动请查看: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ubject/s201/
  • 食品安全监管何时“主动”
    新华网济南7月12日电 世界知名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热卖的食品麦乐鸡,近日被美国媒体揭露含有两种橡胶类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这是洋快餐“安全门”的最新案例。  近年来,“洋快餐”频频卷入食品安全事件正迅速在国内引发广泛讨论,也一次次冲击着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洋快餐”安全吗?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何时能更加主动?  “洋快餐”频频卷入食品安全事件  美国媒体日前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一种是含有玩具泥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另一种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特丁基对苯二酚”,用作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的防腐剂。麦乐鸡每个鸡块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含量为0.02%,而人体摄取1克就会出现反胃、耳鸣、作呕等副作用,甚至会感到窒息和虚脱。  麦当劳中国公司之后发表声明称,在中国境内销售的麦乐鸡中,这两种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加入这两种物质是为了防止食油起泡和保持鸡块的质感与形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就此事件召开专家论证会,并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麦当劳麦乐鸡相关产品进行监测。  事实上,“麦乐鸡事件”只不过是“洋快餐”卷入食品安全事件的最新案例。  2005年,根据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出的安全警告,我国开始大规模追踪含有“苏丹红一号”色素的食品。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广州等多地的亨氏、肯德基店检出了包含“苏丹红一号”色素的产品。  2007年,在北京、陕西一些地区的肯德基店,工作人员通过向浑浊的油中添加滤油粉,使油变得清亮,从而可以反复煎炸食品。使用滤油粉只是造成清洁假象,并不能阻止油品劣化及产生致癌物。肯德基和麦当劳也承认他们使用滤油粉清理炸油,一时间掀起了沸沸扬扬的“滤油门事件”.  食品安全监管有缺陷且总是处于被动局面  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经受多次食品安全事件的考验之后,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重要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和漏洞。  此次“麦乐鸡事件”中,根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事后反应来看,监管部门对麦乐鸡中所含两种化学物质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是了解的,只是并未列入日常监测项目。王忠武说:“如果在日常检测中包括这两种物质,显然有助于堵住食品安全漏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麦乐鸡含有化学物质一事先由美国媒体报道,进而引发国人关注,麦当劳中国公司立即发表声明“自证清白”,公众及国内媒体进一步质疑,随后权威部门介入调查。这种“先国外、后国内”的被动监管俨然已成“洋品牌”食品安全事件监管的“固定程式”.  相同的监管过程也发生在“苏丹红一号”事件上。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出全球事务安全警告,宣布400多种食品受致癌工业染料“苏丹红一号”色素污染,必须回收。事后,麦当劳、亨氏、联合利华3家公司迅速做出声明,称其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均不含“苏丹红一号”色素。但随后的调查结果证实,亨氏、肯德基在中国多地销售的产品均检测出了包含“苏丹红一号”的产品。  王忠武认为,这种“先国外、后国内”的被动监管局面,还暴露了我国当前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落后。  “这当然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是在涉及生命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过多强调客观原因,而应该立足现实条件,努力学习先进国家的检测经验和方法,不断完善相关标准,织密监管网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王忠武说。  树立理性消费心态  记者在济南随机采访的几名消费者认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宣布展开调查,相信不久“麦乐鸡事件”就会有明确的结论,只是在结论出来之前,要减少有关产品的消费。  王忠武说,不论麦乐鸡的化学成分是否超标,消费者都应树立更为理性的消费心态。首先是不能盲目相信“洋品牌”.他说:“国内许多消费者对‘洋品牌’趋之若鹜,认为跨国公司企业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其产品质量必然有保证。但事实证明,即使是世界知名品牌,也不能绝对保证产品质量不出问题。另外,某些跨国公司还采取双重标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存在歧视。”  其次是不要“谈食品添加剂色变”.国内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有误区,加上受媒体误导,以为只要是食品添加剂就是坏的,盲目追捧标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商品。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吴大真说,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观感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等作用,“完全否定食品添加剂是错误的”.  山东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所副所长、营养学专家张俊黎说,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只要食品企业遵循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安全的,消费者不必对食品添加剂过分敏感。
  • 麦当劳肯德基14天换一次炸油 检出砷超标
    近日,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在我国台湾省台北县,麦当劳、肯德基的炸油被检出“砷超标”、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鉴于麦当劳、肯德基的知名度和在全球的普及程度,其健康问题一直为大家所关注。仅在用油问题上,它们就不止一次被媒体曝光存在问题。  这一次被查出含有致癌物,更是让消费者为之心惊。那么,洋快餐究竟用的是什么油,会不会危害健康?我们以后还能不能放心地走进麦当劳、肯德基?《生命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洋快餐被曝14天换一次油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我国台湾省台北县对快餐业炸油进行了连续两次检验,结果发现,麦当劳炸油中含有重金属“砷”,超出标准高达9—11倍 肯德基使用的炸油,被验出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调查还发现,许多快餐店同一批油会持续高温油炸,4—7天不会更换新油,一些快餐店甚至一锅油连续用上14天。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的食用油第一次被曝出问题了。早在2007年,就有报道称,在北京、陕西一些地区的肯德基店,工作人员通过向浑浊的油中添加滤油粉,使油变得清亮,从而可以反复煎炸食品。肯德基、麦当劳也承认他们使用滤油粉清理炸油,一时间掀起了沸沸扬扬的“滤油门”事件。据了解,滤油粉实为食品级三硅酸镁,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但是,使用滤油粉虽然可以清洁炸油,却并不能阻止油品劣化及产生致癌物。  此外,据美联社报道,在2006年,迫于美国消费者团体和政府方面的压力,麦当劳公开承认,其每份炸薯条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比以前增加了1/3。国内专家分析,这与其使用的炸油密切相关。200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则对快餐提起诉讼,要求法庭强制他们用警告性标签标明其炸薯条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而这种物质也是因为炸油高温反复使用产生的。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 官方食品检测不给力 外资抢入市场
    能不能将“地沟油”验明正身?眼下,几乎所有的食品检测机构都开足了马力,都想“率先”拿出检测方法、检测标准 竞争者中,颇多“独立第三方”的食品检测机构,有外资的,也有民营的。“如能‘率先’,意味着在市场上的声誉、在行业内的地位,意味着经济收益。”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的蒋磷蕾,向记者描述食品检测市场上的“最新动态”。  因为食品安全事件多发,近些年我们常在媒体上看到官方食品检测机构亮相,也许以为就它们在做食品检测。其实这是一个市场、一个行业,而且正快速扩容,涌进越来越多外资和民营的独立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据说,这些年每爆发一次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个市场就“收获”一次壮大的机会,独立第三方机构则“收获”一次业务增长的机会。  食品国标和国际标准,差别太大  退一步说,就算食品平安无事,第三方独立机构也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为食品国标和国际标准的差别,常常很大,“差别”创造出“空间”。  比如一只苹果的农药残留检测,中国标准是30多个项目,而美国标准规定要查139个项目,欧盟是157个,日本更多达357个。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计划,未来3年中国食品标准中与农药残留相关的检测项目将“成倍增加”,但总数仍将明显少于国外标准。  每种食品上市前都必须接受安全检测,政府所属的检测机构往往只查中国标准规定的项目,但这样的报告,做出口食品的企业派不上用场——你得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得拿出人家认可的检测报告,这就给了外资检测机构一个颇大的市场。  除了食品出口商,做国内市场的食品企业也越来越青睐“洋机构”的报告。华东理工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常雅宁说,始于“苏丹红”事件,外资检测机构在我国各地日益受到追捧,因为许多人认为,它们查过、认可的食品,“似乎更安全”。  据介绍,虽然由于“强制检测”,目前政府下属的检测中心仍占据着食品检测市场的半壁江山,但以外资为主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经拿下市场份额的35%。全球独立第三方产品检测认证机构中的几大巨头,无一例外都在中国开设了“分号”,如英国INTERTEK、瑞士SGS、德国TUV、法国BVOI等,分别都开了30多家分支机构 而德国VDE、日本JQA、南非SABS等国际知名机构,最近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检测结果立等可取,人家能办到  今年5月“塑化剂”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瑞士SGS公司头一个推出了塑化剂检测项目,一时间,众多食品企业前来申请检测,还愿意为“加急”付2-3倍甚至更多的钱。类似情况,几乎每次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都会出现。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爆发时,许多外资检测机构都顾客盈门——食品生产企业为在第一时间自证清白,要求检测结果立等可取而不计成本。  专家认为,这是外资检测机构能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政府所属机构承担的往往是强制性检测项目,习惯了按部就班,接受企业委托后,一般一周左右才出报告 而危机爆发时,食品企业哪能等那么长时间!  再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食品检测机构的信誉——数一数,近年有多少起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是由国外检测机构“点燃导火索”的?“苏丹红”事件最先在英国发现、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最先被新西兰查出……消息传到国内,我们的官方机构一时手足无措。  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也要有  官方食品检测机构不时遭遇信任危机,使专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食品检测基本都由政府所属机构做,检测结果就跟政府的信誉捆绑在了一道,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危机,便有可能给政府信誉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波及政府下属的其他产品检测机构信誉。  何况,眼下我们的食品检测制度和标准还有不少缺陷。一位学者提出,检测制度不完善、检测标准落后,不但会累及食品安全,还会累及食品检测机构乃至政府在公众中的信誉。比如食品企业用的煎炸油,通常都重复使用 虽然按照现行规定,要定期加入新油,“使煎炸油的整体成分维持在对人体无害的水平”——但煎炸油究竟使用多久必须兑入新油?煎炸的温度必须维持在多少度?这些都没有详细规定,全靠企业的自觉和把控能力。这当然很容易出纰漏。  有学者认为,除了完善制度和提高标准,加速与国际接轨,还应该支持发展我们自己的独立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让它们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提升服务能力和检测技术,政府部门则更加专注于制度、标准建设和对食品检测市场加强监管。现在我国有上千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与食品相关的研究,其中不乏技术实力较强者,或可鼓励、支持它们积极尝试转型。
  • 《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48件部门规章被废止
    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48件部门规章的通知(卫生部令第78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0〕28号),我部对部门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商有关部门同意,并经2010年12月13日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暂行办法》等48件部门规章(见附件)。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 长 陈 竺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卫生部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的部门规章目录(48件)序号 规章名称公布机关公布日期1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暂行办法卫生部1983.5.62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卫生部1984.12.153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消毒剂、洗涤消毒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85.8.54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86.11.145食用煎炸油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86.12.316食品卫生检验单位管理办法卫生部1987.12.27农村农药中毒卫生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1988.8.258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卫生部1988.12.159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管理办法卫生部1989.12.510卫生监督员证件、证章颁发使用要求卫生部1990.7.711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012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61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614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615食品容器内壁涂料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616搪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617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618铝制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619陶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0.11.2620化妆品卫生监督检验实验室资格认证办法卫生部1992.1.2121护士管理办法卫生部1993.3.2622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卫生部1994.10.823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6.4.524卫生系统计算机软件评审办法卫生部1996.7.525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卫生部1996.7.1826食品卫生监督程序卫生部1997.3.1527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卫生部1997.3.1528医院信息系统软件评审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1997.7.2929卫生部化妆品申报与受理规定卫生部1999.4.1330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卫生部1999.7.1231 医疗器械新产品审批规定(试行)食品药品监管局2000.4.1032 咖啡因管理规定食品药品监管局2001.3.163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2002.3.2834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2002.3.2835放射免疫测定盒邮寄办法(试行)卫生部邮电部1983.1.1936附设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卫生部1983.10.2837中美医学对等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卫生部1983.11.2038疟疾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1984.7.2539卫生部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制试行条例卫生部1985.1.1940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卫生部1985.5.2341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人员编制原则(试行)卫生部1985.6.2642流动人员疟疾管理暂行办法卫生部、公安部、城建环保部、水电部、农牧渔业部1985.7.143关于对六十年代以前的中医药学徒出师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办法卫生部1985.10.1044卫生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试行条例卫生部1987.2.2045妇幼保健人员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实施细则卫生部1988.10.1246京内直属单位从京外调(迁)入有关人员审批工作暂行办法卫生部1994.7.2647卫生部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卫生部1999.2.1048全国成人高等医学学历教育主要课程目录及课程基本要求(试行)卫生部教育部1999.9.20
  • 德国BRF发布关于三聚氰胺食品接触产品的警告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BFR)于近日发布警告,呼吁消费者警惕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接触产品,如盘子、塑料碗和其他厨具等,原因是这些产品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释放出三聚氰胺和甲醛。根据BFR和相关机构的研究,这些产品在经过加热或微波后,其所释放出来的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量大大超过了常规人体接受水平,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而只有在70摄氏度以下温度时才没有健康问题。 BFR建议消费者不要对含有三聚氰胺的器皿和厨房用具进行煎炸、加热及微波。具体的研究结果和要求如下表格所示: 物质范围要求法规三聚氰胺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接触塑料,如器皿和厨房用具≤30mg/kg(迁移量)(EU) No 10/2011 关于与食品接触的塑料物料和制品法规甲醛≤15 mg/kg(迁移量)此外,从中国香港以及内地出口至欧盟的含有三聚氰胺的厨房用具也受到欧盟(EC)284/2013的规管。同时,(EU) No 10/2011法规表明产品中的甲醛也必须符合新的迁移限量。
  • 多图回顾丨 ATAGO(爱拓)出席 2024 FBIF 食品创新展(上海)
    食品饮料创新论坛(FBIF)是亚太地区颇具行业影响力的食品盛会之一。FBIF始于2014年,通过分享全球范围内成功的商业案例、创新理念与技术,帮助行业从业者洞察未来趋势,找寻创新方向。FBIF目前已举办九届,历届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多家百强食品饮料企业的参与。FBIF2024(第十届)于6月25日-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办!FBIF食品创新展是在FBIF论坛同期举办的食品饮料行业专业展览。展览聚焦创新,为食品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展示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发展。目前FBIF已举办九届,FBIF2024吸引了来自全球5580多家食品饮料企业的参与。展品涵盖乳品、饮料、零食、酒、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配料、代工、包装、设计、营销等多个类别,总规模达到 47000 人。 ATAGO(爱拓)专注折光仪84年!多年来为食品饮料行业提供多种浓度快速检测方案!本次携带全系列仪器参与展览,包括:糖度计,盐度计,粘度计,便携式折光仪,全自动台式折光仪,在线折光仪,煎炸油测定仪,pH计等产悉数亮相展会!与现场客户对折光法应用于食品饮料行业作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现场更遇到不少 ATAGO 老客户,彼此交换了心德与体会,更收获了众多好评!【关于 ATAGO】ATAGO(爱拓)专注折光仪超80年,每年超过20000台折光仪服务于中国客户。主要产品有:折光仪、旋光仪、糖度计、盐度计、粘度计、浓度计、pH计等等。ATAGO(爱拓)产品应用行业覆盖:食品饮料、果蔬种植、制糖行业、日用化工、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液晶薄膜、新材料、半导体、光伏光电、汽车制造、金属机械加工、质检机构、高校科研等多种领域。更多产品咨询,敬请致电:400-860-5586,谢谢!
  • 聚焦3.15,海能在行动:食品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检测解决方案
    消费者权益日3.15黑名单之夜刚刚过去,消费安全不容忽视。无论你来自何方,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消费者。今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是:“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消费领域一些失信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消费信心,制约着消费潜力的进一步扩大。从晚会曝光的情况来看,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层出不穷:生产车间“辣眼睛”的辣条、“化妆”出来的“土鸡蛋”……针对以上问题,海能实验室迅速做出反应,为各位消费者总结了最新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辣条是近年来非常热销的小零食,但很多三无辣条的生产车间是真的“辣眼睛”,不仅卫生毫无保障,还存在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情况。晚会中曝出的一家辣条厂商,生产车间内满地的粉尘与机器渗出的油污交织在一起,水桶、水瓢都被厚厚的污垢所覆盖,这样的辣条你还敢吃吗?不合格辣条怎样识别? 其实大家可以发现辣条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油脂,这些油脂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辣条的品质。油脂品质一般体现在酸价和过氧化值两项检测指标上。酸价即酸值,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过氧化值则是衡量油脂酸败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说过氧化值越高其酸败程度越高。那么,这两项指标怎么测呢?莫慌,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检测方案。当当当当~海能实验室电位滴定法检测食品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仪器与试剂1、仪器T960电位滴定仪,Hamilton pH复合电极 铂复合电极,10mL滴定管单元T960电位滴定仪2、试剂氢氧化钾滴定液(0.0991mol/L,滴定液的浓度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标定);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液浓度用重铬酸钾基准物质标定);异丙醇:乙醚=1:1(v:v);异辛烷:冰醋酸 =2:3(v:v);碘化钾。实验方法1、样品制备食品样品按照国标要求经过干燥、粉碎,使用石油醚浸提或者抽提,得到待测油脂试样。如果样品为液态澄清食用油脂,也可充分混匀后直接取样。2、实验过程2.1 酸价准确称取20g左右制备好的油脂样品,置于滴定杯中,加入异丙醇-乙醚混合溶液50mL溶解,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钾滴定液,以pH非水电极为工作电极,滴定至终点。2.2 过氧化值准确称取5g左右样品,置于滴定杯中,加入冰醋酸-异辛烷混合液50mL溶解,搅拌均匀,向滴定杯中准确加入0.5mL饱和碘化钾溶液,搅拌反应60s,立即向滴定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插入电极和滴定头,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以铂复合电极为工作电极,滴定至终点。数据分析与讨论1、实验数据2、酸价实验典型谱图3、过氧化值实验典型谱图4、讨论由酸价实验谱图可知,不同的样品走势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国标中提供的参考图仔细分辨。另外,酸价图谱前端均出现高突跃量的杂峰,所以应设置相应的预控pH值,以免影响最终结果的判定。过氧化值图谱明显,但由于滴定体积较小,建议使用0.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结果表明,T960对两种指标测试的结果平行良好,且手工的结果无明显差异,能够满足实验需求。另外,煎炸油的酸价明显高于普通食用油,而辣条中若使用类似的劣质油、地沟油,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隐患。
  • 卫生部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膨化食品拟禁铝
    卫生部拟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限制含铝添加剂使用  卫生部15日起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修订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新标准拟进一步限制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7岁至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是该类人群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  卫生部15日起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修订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新标准拟进一步限制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结果显示,我国低年龄组和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铝摄入量均已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JECFA)确定的每周耐受摄入量(2mg/kg体重/周)。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  为降低我国居民膳食铝摄入量,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拟修订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规定,其中包括删除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作为膨松剂用于发酵面制品的使用规定,以及撤销所有含铝食品添加剂(包括合成着色剂铝色淀)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规定。  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7岁至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是该类人群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  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新标准拟撤销膨化食品中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其中涉及的合成着色剂品种有:赤藓红及其铝色淀、靛蓝及其铝色淀、亮蓝及其铝色淀、柠檬黄及其铝色淀、日落黄及其铝色淀、胭脂红及其铝色淀、诱惑红及其铝色淀。  此外,新标准还将撤销含铝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的品种,并删除其使用规定。  相关报道:卫生部拟撤销14种食品添加剂 膨化食品拟禁铝  15日,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含铝食品添加剂规定,以解决我国居民铝摄入量超量问题,其中儿童膨化食品拟禁含铝添加剂。从总体品种上看,卫生部共拟撤销14种食品添加剂。  北方60%居民铝摄入超量  据了解,标准修订在2011年立项,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牵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等机构参与。其间工作组召开了10多次标准修订会议,完成了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范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等内容修订工作。  据了解,2011年6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第74次大会上,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修订为每公斤体重2mg。参考这一评价结果,我国评估中心2011年组织的对食品中铝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全人群平均膳食铝摄入量低于2mg/kg体重/周 但低年龄组和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铝摄入量均已超量。  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国膳食铝的主要来源,北方地区居民由于面食消费量高,有60%居民的铝摄入量超量。相比之下,我国膳食铝摄入量高于其他国家。显示我国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居民膳食铝摄入量,以降低铝摄入过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据此,评估中心研究结果建议修订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规定。  儿童膨化食品拟禁含铝添加剂  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7-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成为儿童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新标准拟撤销膨化食品中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其中涉及的合成着色剂品种有:赤藓红及其铝色淀、靛蓝及其铝色淀、亮蓝及其铝色淀、柠檬黄及其铝色淀、日落黄及其铝色淀、胭脂红及其铝色淀、诱惑红及其铝色淀。  此外,新标准还将撤销含铝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的品种。  明确油条等含铝添加剂规定  根据评估结果,面食含铝量最高,且面粉、馒头、油条对铝暴露量的贡献率最高,因此新标准中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两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由原来的“小麦粉及其制品”修改为“油炸面制品”和“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并规定了使用量和残留量。这意味着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大大缩小。
  • 雀巢亨氏食品被指致癌物超标 雀巢称不影响中国
    据英国媒体今晨报道,近日,英国食物标准局对248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3种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趋势。亨氏、雀巢等许多知名食品公司都遭到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警告,超标品种涉及薯片、速溶咖啡和薄脆饼干等。就连婴幼儿专用饼干也未能幸免。  ●检测结果  薯片、咖啡、饼干都含致癌物丙烯酰胺  研究显示,煎炸或烘烤含有淀粉质的食物,例如马铃薯和谷类食物,会产生偏高的丙烯酰胺。世卫组织的专家指出,丙烯酰胺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有关联,包括肠癌、膀胱癌、肾病,并有可能导致不孕和丧失肌肉控制。2002年,科学家得知特定食物中存在该化学物质,从那时起便开始催促食品行业降低含量。  但是检测证实,包括薯片、即饮咖啡、面包、饼干、油炸土豆片、早餐麦片、幼儿食品在内的多款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并未降低。  报道称,英国食物标准局表示,这些产品对公众不形成任何实时风险,民众无须改变饮食习惯。但长时间的摄取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要求食品公司减少丙烯酰胺含量。  ●厂商回应  亨氏:会改配方 雀巢:没有危害  包括亨氏和麦维他在内的生产商,已经对此事作出响应,表示会修改配方。今年,亨氏已经更改了其香蕉脆饼的配方,使丙烯酰胺含量降至微量水平。  雀巢中国区新闻发言人何彤今天上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销售的雀巢金牌咖啡是日本原装进口,英国的金牌咖啡应该是当地产的。”在卓越亚马逊网站上,雀巢金牌咖啡粉50g装折后售价116元。  英国媒体称,雀巢等其他公司已表示,在不影响口味和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不可能实行,补充称“现在没有科学研究证实,某种特定产品在含有丙烯酰胺的情况下,对人体有危害”。  ●中国落点  我国人群丙烯酰胺摄入水平 不高于别国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的报告指出,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三类食品是: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平均含量为0.477mg/kg 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平均含量为0.509mg/kg 早餐谷物类食品,平均含量为0.313mg/kg 其他种类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基本在0.1mg/kg以下。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公布的人均每日丙烯酰胺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3~0.8μg(微克,1μg=0.001mg)。  JECFA认为,按估计摄入量来考虑,此类副作用的危险性可以忽略,但是对于摄入量很高的人群,不排除能引起神经病理性改变的可能。  我国尚缺少足够数量的各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数据,以及这些食品的摄入量数据。  但由于食品中以油炸薯类食品、咖啡食品和烘烤谷类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较高,而这些食品在我国人群中的摄入水平不高于其他国家,因此,我国人群丙烯酰胺的摄入水平应不高于JECFA评估的一般人群的摄入水平。  ●专家建议  尽量别吃烹饪过度食物  丙烯酰胺通常是高温炸、烤、烧以及烘烹调中的副产品,通常在温度高于120摄氏度的情况下产生。为此,专家们提醒,尽量避免食用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例如人们在家里稍微烤一下面包即可,因为丙烯酰胺在烹饪时间较长的深色物质中形成的几率更高。  另外,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 百灵威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提供解决方案
    反式脂肪酸是y种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广泛存在于袋装食品或煎炸食品中。早在2002年我g即开始关注反式脂肪酸问题,于2005年初经g家标准委批准立项研究,目前已经形成《GB/T22110-2008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标准。 百灵威作为中g分析l域行业引l者,在获悉反式脂肪酸研究成果第y时间,即迅速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为全g检测单位及科研机构准备全套反式脂肪酸标准物质、分析色谱柱及配套产品。 百灵威拥有全球化大型标样库,产品系列涉及农药、石化、环境、食品、无机、烟草等多个l域。所有化学对照物质都达到或c过了美g化学会z新的&ldquo 分析试剂规格&rdquo ,符合ACS 规格、NIST/NVLAP、ISO9001 认证的要求,可满足所有的z高质量控制标准。随订购的标样附带质检报告、材料安全数据卡,并且可以为用户提供专业标样的定制服务。 产品编号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CAS 包装 目录价 SFA-006N Methyl tridecanoate 十三酸甲酯 1731-88-0 100mg ¥168 SFA-011N Methyl octadecanoate 硬酯酸甲酯 112-61-8 100mg ¥168 UFA-005N Methyl cis-9-octadecenoate 油酸甲酯 112-62-9 100mg ¥168 UFA-011N Methyl linoelaidate 反亚油酸甲酯(C18∶2) 2566-97-4 100mg ¥281 UFA-010N Methyl linoleate 亚油酸甲酯 112-63-0 100mg ¥168 C14635600 Linolenic acid 亚麻油酸 463-40-1 100mg ¥2,491 UFA-014N Methyl linolenate 亚麻酸甲酯 301-00-8 100mg ¥168 UFA-018N Methyl cis-11-eicosenoate 顺-11-二十碳烯酸甲酯 2390-09-2 100mg ¥421 SFA-014N Methyl eicosanoate 二十烷酸甲酯 1120-28-1 100mg ¥168 UFA-006N Methyl trans-9-octadecenoate 反式-9-十八烯酸甲酯 2462-84-2 100mg ¥168
  • 国家食药监总局明确界定食品安全欺诈行为
    p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5日发布的《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普通食品使用“可治疗”“可治愈”等医疗术语、使用“纯绿色”“无污染”等夸大宣传用语、以转基因食品冒充非转基因食品等,构成食品宣传欺诈。/pp  《办法》规定,用非食品原料、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等情形,属于产品欺诈行为。虚假标注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标志,虚假标注“酿造”“纯粮”“固态发酵”“鲜榨”“现榨”等字样,属于食品标签、说明书欺诈。申请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时,提供虚假信息、数据、材料和样品等情形,属于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申请欺诈。/pp  对于有食品安全欺诈行为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办法》除规定相应的罚款,还将给予信用惩戒,将其记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列入食品药品安全“严重失信名单”,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管机构和有关金融机构。/p
  • 三聚氰胺、地沟油阴魂不散 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6月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2)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CFAS 2012分会场之一——“综合类专题报告”于6月6日成功召开。会议现场  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到现在过了3年多的时间,其阴影在人们心中还未散去,“地沟油”现在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据悉,我过年消费食用油总量约为2250万吨,其中地沟油约200-300万吨。在6月6日召开的“综合类专题报告”会议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仪器厂商的10个报告中,有2篇报告关于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有3篇报告则涉及了地沟油的检测,占该专场所有报告数量的一半,凸显了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工作者们对这两件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  关于地沟油检测技术进展探讨方面,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廉飞宇教授作了“一种利用太赫兹波谱检测地沟油的新方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利用太赫兹波谱技术对食用油的检测,利用该技术方法,能很好的将食用油、地沟油、泔水油进行区分来;自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刘春伟先生作了“纳米增强拉曼光谱法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报告中提到,应用欧普图斯公司的拉曼光谱仪,可快速鉴别地沟油;来自上海纽迈电子有限公司杨金刚先生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农业领域的应用”,目前,上海纽迈公司已开发出核磁共振地沟油快检仪,能很好的对地沟油、泔水油、煎炸老油进行检测,并具有“环保、快速、可靠”等优点。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廉飞宇教授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刘春伟先生上海纽迈电子有限公司杨金刚先生  在三聚氰胺检测方面,天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包建民教授作了“新型复合固相萃取柱-紫外法快速检测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报告,该方法只需两根填料柱,结合多种样品制备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便可定量分析牛奶中的三聚氰胺;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的郁露女士则在报告中介绍到,利用近红外显微成像技术可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进行很好的定量分析。天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包建民教授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的郁露女士  关于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技术,在经历过2008年-2009年的阵痛后,现在检测技术比较成熟,新的检测方法也不断涌现;而关于地沟油的快速检测方法,则尚无定论。据了解,去年12月开始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征集,已是第二轮面向社会的征集活动。之前已征集到由7家技术机构提供的5种检验方法,但经过论证证明,特异性不强,不能作为“地沟油”判定手段。而截止今年5月初步确定的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则是从征集到的762份地沟油检验方法中挑选出来的,但目前仍然是“正在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中”……。
  •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需要坚实的闸门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我们的耳边却仍充斥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从毒奶粉到“问题疫苗”,再到餐桌上的地沟油,每一种乱象都是那么“触目惊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据的一句话,为人们所熟悉——“……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这是马克思针对异化了的资本所作的批判。  奶粉也好,疫苗也好,地沟油也罢,都是关乎民众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影响到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在这些东西上面做文章的人,如果不是利欲熏心,不是为牟取非法利益而利令智昏,那就再也没有别的解释了。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人就敢践踏法律,就敢去“冒绞首的危险”,而若监管不到位,则犯罪成本降低,更会有人铤而走险。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关乎民众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安全案例为什么层出不穷?  一个答案是,当下的市场秩序、商业秩序还不够规范。有人会在一些食品中添加致癌物“苏丹红”,有人将主要用于印染工业的所谓“保鲜液”来浸泡豆芽,“毒白酒”、“毒火腿”、“毒大米”等问题食品更是屡屡被媒体曝光。无良经营者唯利是图,随意挑战法律底线与道德底线。  一个答案是,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过程当中,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特别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行政、法律约束力与实际要求不相符合。有些时候,相关部门不作为或少作为,甚至存在权钱交易的现象,寻租问题屡被揭露出来。  还有一个答案,恐怕要从人性的深层意识中寻找。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一些人,是不是对于个体生命的价值缺少基本的认识,缺少基本的敬畏,甚至过于漠然?在个人(或少数人)利益与他人健康的这样一座天平上,居然常常会出现向利益倾斜的情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以地沟油为例。这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几年前,地沟油上餐桌的现象就已为媒体所揭露。随着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专项治理的推进,应该说,几年来,这一状况已有所收敛。但是,今天的混乱情形,说明市场秩序仍然不够规范,监管方面仍然缺乏必要的力度,人性恶的一面犹如罂粟之花,在非法利益的诱惑下开放。  3月19日的《人民日报》社会版头条,以《“地沟油”,不该上餐桌》为题,详细报道了当前地沟油的乱象,并提出统一收集、资源化利用是消灭“地沟油”的治本之策。这无疑是一篇有分量的报道,但其标题也透出一分无奈——肮脏的地沟油不能上餐桌这样一个基本的底线诉求,居然还要靠中央党报来传递出语重心长的叮嘱。  毫无疑问,向形形色色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宣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有人说,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关乎国家形象的大事。此话丝毫没有虚夸。新近成立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副总理李克强出任主任,副总理回良玉、王岐山出任副主任,如此“强势班子”领导食品安全工作,也正说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所在。  我们注意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近已经下发紧急通知,为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要求各地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这种应急性的紧急举措固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在根本上触及监管环节不到位的情形——一旦风头过后,各地的监管力度是否会随之下降,治乱用重典的办法又是否会贯穿始终?  概言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需要一道坚实的闸门。这道闸门的建构,需要从人性的自省、经营者的行为自觉,以及政府监管的大力加强等方面多管齐下。如果一个社会能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化作各个相关环节集体的“刮骨疗伤”,将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 解决方案丨全自动样品净化浓缩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并(a)芘的残留量
    苯并(a)芘,是一种含苯环的稠环芳烃,英文缩写BaP。苯并(a)芘是已发现的200多种多环芳烃中最主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污染广泛且污染量大,致癌性强。食物在熏制、烘烤和煎炸过程中,脂肪、胆固醇、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热裂解反应,再经过环化和聚合反应就能够形成包括苯并(a)芘在内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尤其是当食品在烟熏和烘烤过程中发生焦糊现象时,苯并(a)芘的生成量将会比普通食物增加10~20倍。因此对食品中的苯并(a)芘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参考GB 5009.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中的前处理方法,采用睿科集团全自动样品净化浓缩仪SPEVA 08N实现一键对油脂样品中苯并(a)芘的自动净化、洗脱和浓缩,乙腈复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外标法定量。在1.0μg/kg的加标水平下,苯并(a)芘的回收率在88%-93%之间,RSD值小于5%,说明本方法可以满足油脂样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高效、准确的测定。 1 仪器与耗材 1.1仪器 睿科集团SPEVA 08N全自动样品净化浓缩仪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高效液相色谱仪 1.2耗材和试剂 苯并(a)芘分子印迹柱:500mg/6mL 正己烷(色谱纯) 二氯甲烷(色谱纯) 乙腈(色谱纯) 样品制备 2 称取1g油脂样品于玻璃试管中,加入10ml正己烷,涡旋溶解0.5min,全部样品待过柱。 依次用15ml二氯甲烷和10ml正己烷活化小柱,将待净化液全部过柱,用6ml正己烷淋洗柱子,弃去流出液。最后用5ml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于40℃氮吹至近干,加1ml乙腈复溶,过膜后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全自动样品净化浓缩仪 睿科集团SPEVA 08N 固相萃取柱 苯并(a)芘分子印迹柱:500 mg/6mL 活化 二氯甲烷、正己烷 淋洗 正己烷 洗脱 二氯甲烷 图1.SPEVA 08N固相萃取净化方法 图2.SPEVA 08N浓缩方法 3 检测条件 3.1液相条件 色谱柱 Agilent eclipse XDB-C18 (4.6×250 mm,5.0 um) 柱温 35 °C 流速 1.0 mL/min 进样量 20 µL 流动相 乙腈+水=88+12 荧光检测器 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 3.2色谱图 图3.苯并(a)芘液相色谱图(1.0 ng/mL) 结果与讨论 4 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回收率,本实验取1 g油脂样品,加入苯并(a)芘标准品(1.0 ng)进行加标回收验证(n=3),数据如表-2所示。加标回收率在88%-93%之间,RSD值控制在5%以内。说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运用于油脂中苯并(a)芘的检测。 表-2.油脂样品苯并(a)芘加标回收率及RSD值(n=3) 序号 化合物 回收率(%)样品1 回收率(%)样品2 回收率(%)样品3 平均 回收率(%) RSD(%) 1 苯并(a)芘 88.4 89.8 92.4 90.2 2.3 5 总结 5.1 本解决方案操作方便,集样品净化和浓缩一体,回收率高,稳定性好,符合GB 5009.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的质控要求。 5.2 睿科集团SPEVA08N全自动样品净化浓缩仪将高通量固相萃取与高通量氮吹进行一体结合,可同时进行8通道样品净化与浓缩,支持样品架/收集架/柱架/柱插杆自动识别,氮吹浓缩自带通道红外定容,兼容常规SPE柱模式、大体积上样模式、枪头上样模式和膜萃取模式,一机多用,真正为批量前处理提供帮助。 扫码可领取 产品资料 产品报价 申请试用 解决方案 盲盒活动
  • 食品宣传使用“纯绿色、无污染”等用语或被列欺诈
    p 据国务院法制办网站消息,由食药监总局起草的《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今日起开始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食品宣传使用“纯绿色”、“无污染”等夸大宣传用语将被列为食品宣传欺诈,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pp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十种食品安全欺诈行,其中包括产品欺诈、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食品宣传欺诈、信息欺诈、食品检验认证欺诈、许可申请欺诈、备案信息欺诈、报告信息欺诈、提交虚假监管信息。/pp  其中,征求意见稿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食品标签、说明书欺诈:/pp  (一)虚假标注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成分或者配料表、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等信息 /pp  (二)虚假标注企业名称、产品注册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加工工艺、产地、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pp  (三)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 /pp  (四)虚假标注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标志 /pp  (五)虚假标注“酿造”“纯粮”“固态发酵”“鲜榨”“现榨”等字样 /pp  (六)产品标签标注的营养成分与产品实际不符。/pp  传统饮食名称与食品及其原料的通用名称不一致,但不会对公众造成误导的除外。/pp  以网络、电话、电视、广播、讲座、会议等方式宣传食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食品宣传欺诈:/pp  (一)食品的性能、功能、产地、规格、成分、生产者、标准、保质期、检验报告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pp  (二)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献等信息作证明材料 /pp  (三)普通食品明示、暗示具有功效或者特殊医学用途的,或者使用“可治疗”、“可治愈”等医疗术语 /pp  (四)食品宣传信息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pp  (五)保健食品宣传信息含有未经证实的功效,或者隐瞒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 /pp  (六)使用“纯绿色”、“无污染”等夸大宣传用语 /pp  (七)以转基因食品冒充非转基因食品。/pp  征求意见稿明确,违反“标签说明书欺诈”规定,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处罚,并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pp  违反“标签说明书欺诈”规定,即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处罚,并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pp  征求意见稿明确,违反“食品宣传欺诈”(一)至(六)项规定,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pp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七)项规定,即以转基因食品冒充非转基因食品,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处罚,并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pp  征求意见稿明确,对食品作虚假宣传且情节严重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五款处理,并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p
  • 新京报携手北京智云达对馒头、包子等食品检测 新规首日未现违禁“明矾”
    今天是含铝食品添加剂新规实施的首日,北京新京报记者携手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快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工程师对市场上的馒头、包子(随机购买)等主食进行食品中铝含量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结果显示新规实施首日,所测食品铝含量均为超过国家标准,未发现违禁“明矾”。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场随机购买5种馒头、5种包子样品,涉及菜市场、知名连锁餐饮及路边常见的杭州小笼包店等,都是在7月1日当天制售的。检测地点在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体验中心,本次食品添加剂检测所用到的产品是我司自主研发生产的PCS-F30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 技术工程师陈磊分别把样品进行编号,剪碎、取样,加入试剂,进行超声提取、过滤等程序后,通过馒头、包子的10种样品液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浅褐色。最后把溶液倒入比色皿,放到仪器中读取铝含量。食品添加剂检测结果显示这10种馒头、包子都未现铝含量超标,没有违禁添加“明矾”。通过结果显示这些主食里面含有的铝含量距离国家规定的100mg/kg铝限量值,还是相差较远。 新规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调整,馒头、发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也就是俗称的“明矾”,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但是食品添加剂检测结果还是会有铝含量,智云达技术工程师分析这主要是天然食物中本身带有少量铝,比如来自商家使用的面粉原材料、馅料等,只要不是人为添加即可。
  •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果糖基转移酶获批 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
    p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期发布公告称,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和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等7种扩大使用范围的品种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pp  strong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strong/pp  米曲霉来源的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pp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用于生产低聚果糖。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2016)。/pp  strong单,双甘油脂肪酸酯/strong/pp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表A.3所列食品类别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需要限定。/pp  该物质用于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食品类别04.01.01.02)和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食品类别 04.02.01.02),发挥被膜剂作用。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GB 1886.65-2015)。/pp  strongdl—酒石酸/strong/pp  dl-酒石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面糊、裹粉、煎炸粉、油炸面制品、固体复合调味料、果蔬汁(浆)类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糖果(食品类别05.0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pp  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糖果(食品类别05.02),调节产品的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GB 1886.42-2015)。/pp  strong可溶性大豆多糖/strong/pp  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脂肪类甜品、冷冻饮品、大米制品、小麦粉制品、淀粉制品、方便米面制品、冷冻米面制品、焙烤食品、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pp  该物质作为增稠剂、乳化剂用于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调节产品的口感。其质量规格应执行《可溶性大豆多糖》(LS/T 3301-2005)。/pp  strong亮蓝/strong/pp  亮蓝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调制炼乳、果酱、凉果类、加工坚果与籽类、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调味糖浆、饮料类、配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6mg/kg bw。/pp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调节产品的色泽。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亮蓝》(GB 1886.217-2016)。/pp  strong磷酸/strong/pp  磷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乳及乳制品、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冷冻饮品、小麦粉及其制品、杂粮粉、食用淀粉、焙烤食品、预制肉制品、水产品罐头、调味糖浆、固体复合调味料、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饮料类、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食品类别13.01.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最大容许摄入量为70 mg/kg bw。/pp  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食品类别13.01.03),调节产品的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磷酸》(GB 1886.15-2015)。/pp  strong柠檬黄/strong/pp  柠檬黄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调制炼乳、冷冻饮品、果酱、凉果类、加工坚果与籽类、饮料类、配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0 mg/kg bw。/pp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调节产品的色泽。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GB 4481.1-2010)。/pp  strong乳酸链球菌素/strong/pp  乳酸链球菌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乳及乳制品、杂粮罐头、预制肉制品、熟肉制品、熟制水产品、蛋制品、醋、酱油、酱及酱制品、复合调味料、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加工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面包(食品类别07.01)、糕点(食品类别07.0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防腐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2mg/kg bw。/pp  该物质作为防腐剂用于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加工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面包(食品类别07.01)、糕点(食品类别07.02),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GB 1886.231-2016)。/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日期:2018-03-19/p
  • 卫生部征集55种食品添加剂的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评价材料
    各有关单位:  根据工作安排,我部正在组织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为做好标准修订工作,现征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附录A中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55种食品添加剂的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评价材料。对于上述食品添加剂品种中已无技术必要性或安全性存在问题的,我部将组织重新评估和审查,并按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理。请于2012年1月31日前按下列方式反馈意见:传真010-67711813或电子信箱gb2760@gmail.com。  附件: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55种食品添加剂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附件: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55种食品添加剂序号食品添加剂品种名称功能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g/kg)备注1. L-半胱氨酸盐酸盐面粉处理剂06.03.02.03发酵面制品0.06 06.08冷冻米面制品0.6以L-半胱氨酸盐酸盐计2. 2,4-二氯苯氧乙酸防腐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0.01残留量≤2.0mg/kg04.02.01.02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0.01残留量≤2.0mg/kg3. 2-苯基苯酚钠盐防腐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仅限柑橘类)0.95残留量≤12mg/kg4. 4-苯基苯酚防腐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仅限柑橘类)1.0残留量≤12mg/kg5. 4-己基间苯二酚抗氧化剂09.01鲜水产(仅限虾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残留量≤1mg/kg6. 半乳甘露聚糖其他表A.2 7. 冰结构蛋白其他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8. 不饱和脂肪酸单甘酯乳化剂02.02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10.0 9. 茶黄色素着色剂04.01.02.09装饰性果蔬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5.02糖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7.02.04糕点上彩装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含发酵型产品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5.01茶饮料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5.02配制酒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0. 茶绿色素着色剂04.01.02.09装饰性果蔬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5.02糖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7.02.04糕点上彩装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含发酵型产品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5.01茶饮料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5.02配制酒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 刺梧桐胶稳定剂01.01.03调制乳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2.02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 单辛酸甘油酯防腐剂06.03.02.01生湿面制品(如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1.0 07.02糕点1.0 07.04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仅限豆馅)1.0 08.03.05肉灌肠类0.5 13. 多穗柯棕着色剂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4 05.02糖果0.4 14.04.01.01可乐型碳酸饮料1.0 15.02配制酒0.4 14. 甘草甜味剂04.01.02.08蜜饯凉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5.02糖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7.03饼干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03.08肉罐头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0调味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0饮料类(14.01包装饮用水类除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 甘草酸三钾甜味剂04.01.02.08蜜饯凉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5.02糖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7.03饼干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8.03.08肉罐头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0调味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0饮料类(14.01包装饮用水类除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6. 柑桔黄着色剂06.03.02.02生干面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7. 谷氨酰胺转氨酶 稳定剂和凝固剂04.04豆制品0.25 18. 海萝胶增稠剂05.02.01胶基糖果10.0 19. 黑加仑红着色剂07.02.04糕点上彩装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04.01碳酸饮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3.03果酒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 红花黄着色剂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5 04.01.02.04水果罐头0.2 04.01.02.08蜜饯凉果0.2 04.01.02.09装饰性果蔬0.2 04.02.02.03腌渍的蔬菜0.5 04.02.02.04蔬菜罐头0.2 04.05.02.01熟制坚果与籽类(仅限油炸坚果与籽类)0.5 05.02糖果0.2 06.04.02.01八宝粥罐头0.2 06.07方便米面制品0.5 06.10粮食制品馅料0.5 07.02.04糕点上彩装0.2 08.02.02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5 12.0调味品(12.01盐及代盐制品除外)0.5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0.2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1碳酸饮料0.2 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0.2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5.02配制酒0.2 16.01果冻0.2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16.06膨化食品0.5 21. 葫芦巴胶增稠剂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1 05.0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0.2 06.03.01小麦粉0.3 07.0焙烤食品0.15 22. 黄蜀葵胶增稠剂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5.0 04.01.02.05果酱10.0 07.01面包10.0 07.02糕点10.0 07.03饼干10.0 23. 己二酸酸度调节剂05.02.01胶基糖果4.0 14.06固体饮料类0.01 16.01果冻0.1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24. 姜黄素着色剂02.02.01.02人造黄油及其类似制品(如黄油和人造黄油混合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15 04.05.02.01熟制坚果与籽类(仅限油炸坚果与籽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5.0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0.01 05.02.01胶基糖果0.7 05.04装饰糖果(如工艺造型,或用于蛋糕装饰)、顶饰(非水果材料)和甜汁0.5 06.03.02.04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0.3 06.07方便米面制品0.5 06.10粮食制品馅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05调味糖浆0.5 12.10复合调味料0.1 14.04.01碳酸饮料0.01 16.01果冻0.01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16.06膨化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5. 金樱子棕着色剂07.02糕点0.9 07.04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1.0 14.04.01碳酸饮料1.0 15.02配制酒0.2 26. 酒石酸酸度调节剂表A.2 27. 聚二甲基硅氧烷被膜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0.0009 04.02.01.02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0.0009 28. 聚乙二醇被膜剂05.03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包衣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9. 聚乙烯醇被膜剂05.03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包衣18.0 30. 联苯醚(二苯醚)防腐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仅限柑橘类)3.0残留量≤12mg/kg31. 罗汉果甜苷甜味剂表A.2 32. 落葵红着色剂05.02糖果0.1 07.02.04糕点上彩装0.2 14.04.01碳酸饮料0.13 16.01果冻0.25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33. 密蒙黄着色剂05.02糖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7.01面包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07.02糕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5.02配制酒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4. 偏酒石酸酸度调节剂04.01.02.04水果罐头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5. 桑椹红着色剂04.01.02.08.06果糕类5.0 05.02糖果2.0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1.5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1.5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5.03.03果酒1.5 16.01果冻5.0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36. 沙棘黄着色剂02.01.01.02氢化植物油1.0 07.02.04糕点上彩装1.5 37. 酸枣色着色剂04.02.02.03腌渍的蔬菜1.0 05.02糖果0.2 07.02糕点0.2 12.04酱油1.0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1.0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1.0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38. 橡子壳棕着色剂14.04.01.01可乐型碳酸饮料1.0 15.02配制酒0.3 39. 辛基苯氧聚乙烯氧基被膜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0.075 04.02.01.02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0.075 40. 薪草提取物稳定剂和凝固剂04.04.01.01豆腐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1. 叶绿素铜钾盐着色剂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5 04.02.02.04蔬菜罐头0.5 04.04.01.06熟制豆类0.5 04.05.02加工坚果与籽类0.5 05.02糖果0.5 07.0焙烤食品0.5 14.0饮料类(14.01包装饮用水类除外)0.5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果蔬汁(肉)饮料除外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2配制酒0.5 16.01果冻0.5如用于果冻粉,以冲调倍数增加4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抗氧化剂12.10复合调味料0.075 43. 乙萘酚防腐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仅限柑橘类)0.1残留量≤70mg/kg44. 玉米黄着色剂02.01.01.02氢化植物油5.0 05.02糖果5.0 45. 藻蓝(淡、海水)着色剂01.06干酪0.8 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8 05.02糖果0.8 12.09.01香辛料及粉0.8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0.8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0.8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6.01果冻0.8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46. 皂荚糖胶增稠剂03.01冰淇淋、雪糕类4.0 06.03.01.02专用小麦粉(如自发粉、饺子粉)4.0 12.0调味品4.0 14.0饮料类(14.01包装饮用水类除外)4.0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47. 植酸钠抗氧化剂02.01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0.2 04.01.02加工水果0.2 04.02.02加工蔬菜0.2 05.04装饰糖果(如工艺造型,或用于蛋糕装饰 )、顶饰(非水果材料)和甜汁0.2 08.02.02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 08.03.01酱卤肉制品类0.2 08.03.02熏、烧、烤肉类0.2 08.03.03油炸肉类0.2 08.03.04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2 08.03.05肉灌肠类0.2 08.03.06发酵肉制品类0.2 09.01鲜水产(仅限虾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残留量≤20mg/kg11.05调味糖浆0.2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0.2 48. 仲丁胺防腐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残留量:柑橘(果肉)≤0.005mg/kg,荔枝(果肉)≤0.009mg/kg,苹果(果肉)≤0.001mg/kg04.02.01新鲜蔬菜(仅限蒜苔和青椒)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残留量≤3mg/kg49. 花生衣红着色剂05.02糖果0.4 07.03饼干0.4 08.03.05肉灌肠类0.4 14.04.01碳酸饮料0.1 50. 甲壳素(几丁质)增稠剂、稳定剂02.01.01.02氢化植物油2.0 02.05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仅限植脂末)2.0 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2.0 04.01.02.05果酱5.0 04.05.02.04坚果与籽类的泥(酱),包括花生酱等2.0 12.03醋1.0 12.10.02.01蛋黄酱、沙拉酱2.0 14.03.01.03乳酸菌饮料2.5 15.03.05啤酒和麦芽饮料0.4 51. 甲基纤维素增稠剂表A.2 52. 蓝锭果红着色剂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1.0 05.02糖果2.0 07.02糕点(07.02.04糕点上彩装除外)2.0 07.02.04糕点上彩装3.0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1.0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1.0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53.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甜味剂01.02.02风味发酵乳0.79 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68 04.01.02.04水果罐头0.35 04.01.02.05果酱0.68 04.01.02.08.01蜜饯类0.35 04.02.02.03腌渍的蔬菜0.20 05.02 糖果4.5 05.02. 01胶基糖果(仅限无糖胶基糖果)5.00 06.04.02.01八宝粥罐头0.35 11.04餐桌甜味料0.09 12.0调味品1.13 12.04酱油2.00 14.0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0.68 54. 酸性磷酸铝钠膨松剂06.03.02.04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干品中铝的残留量≤100mg/kg06.03.02.05油炸面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干品中铝的残留量≤100mg/kg07.0焙烤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干品中铝的残留量≤100mg/kg55. 液体二氧化碳(煤气化法)防腐剂14.04.01碳酸饮料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3.06其他发酵酒类(充气型)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DIV0.075 43. 乙萘酚防腐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仅限柑橘类)0.1残留量≤70mg/kg44. 玉米黄着色剂02.01.01.02氢化植物油5.0 05.02糖果5.0 45. 藻蓝(淡、海水)着色剂01.06干酪0.8 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8 05.02糖果0.8 12.09.01香辛料及粉0.8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0.8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0.8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6.01果冻0.8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46. 皂荚糖胶增稠剂03.01冰淇淋、雪糕类4.0 06.03.01.02专用小麦粉(如自发粉、饺子粉)4.0 12.0调味品4.0 14.0饮料类(14.01包装饮用水类除外)4.0固体饮料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47. 植酸钠抗氧化剂02.01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0.2 04.01.02加工水果0.2 04.02.02加工蔬菜0.2 05.04装饰糖果(如工艺造型,或用于蛋糕装饰 )、顶饰(非水果材料)和甜汁0.2 08.02.02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0.2 08.03.01酱卤肉制品类0.2 08.03.02熏、烧、烤肉类0.2 08.03.03油炸肉类0.2 08.03.04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0.2 08.03.05肉灌肠类0.2 08.03.06发酵肉制品类0.2 09.01鲜水产(仅限虾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残留量≤20mg/kg11.05调味糖浆0.2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0.2 48. 仲丁胺防腐剂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残留量:柑橘(果肉)≤0.005mg/kg,荔枝(果肉)≤0.009mg/kg,苹果(果肉)≤0.001mg/kg04.02.01新鲜蔬菜(仅限蒜苔和青椒)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残留量≤3mg/kg49. 花生衣红着色剂05.02糖果0.4 07.03饼干0.4 08.03.05肉灌肠类0.4 14.04.01碳酸饮料0.1 50. 甲壳素(几丁质)增稠剂、稳定剂02.01.01.02氢化植物油2.0 02.05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仅限植脂末)2.0 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2.0 04.01.02.05果酱5.0 04.05.02.04坚果与籽类的泥(酱),包括花生酱等2.0 12.03醋1.0 12.10.02.01蛋黄酱、沙拉酱2.0 14.03.01.03乳酸菌饮料2.5 15.03.05啤酒和麦芽饮料0.4 51. 甲基纤维素增稠剂表A.2 52. 蓝锭果红着色剂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1.0 05.02糖果2.0 07.02糕点(07.02.04糕点上彩装除外)2.0 07.02.04糕点上彩装3.0 14.02.03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1.0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4.02.02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1.0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53.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甜味剂01.02.02风味发酵乳0.79 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68 04.01.02.04水果罐头0.35 04.01.02.05果酱0.68 04.01.02.08.01蜜饯类0.35 04.02.02.03腌渍的蔬菜0.20 05.02 糖果4.5 05.02. 01胶基糖果(仅限无糖胶基糖果)5.00 06.04.02.01八宝粥罐头0.35 11.04餐桌甜味料0.09 12.0调味品1.13 12.04酱油2.00 14.0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0.68 54. 酸性磷酸铝钠膨松剂06.03.02.04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干品中铝的残留量≤100mg/kg06.03.02.05油炸面制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干品中铝的残留量≤100mg/kg07.0焙烤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干品中铝的残留量≤100mg/kg55. 液体二氧化碳(煤气化法)防腐剂14.04.01碳酸饮料类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5.03.06其他发酵酒类(充气型)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CBIFS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将于3月17-18日在重庆隆重召开
    作为食品安全技术领域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和最受欢迎的行业盛会之一,CBIFS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在业界同仁的支持下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政府部门、检测机构、食品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等众多专业人士参加。为进一步增进食品安全技术交流,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太平洋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CBIFS 2023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将于3月17-18日在重庆举办。 会议内容 本次论坛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食品安全认证认可、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等议程,邀请权威专家及行业龙头企业,研究探讨新技术发展与应用,为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作用。日程安排大会开幕,主论坛全体大会时间:3月17日上午 地点:欣悦厅ABC主持人:周 琦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研究员 09:00-09:15大会开幕致辞朱光沛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会长09:15-09:30大会欢迎致辞罗其胜 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09:30-09:50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制定修订原则肖 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四室主任/研究员 09:50-10:10“一带一路”国家食品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梁成珠 AOAC(国际公定分析学会)中国分部主席/研究员 10:10-10:30食品安全快检产品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熊晓辉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0:30-12:00参观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现场展览食品微生物检验专题论坛时间:3月17日下午 地点:欣悦厅C主持人:曾 静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 14:00-14:30检验方法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与意义杨瑞馥 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14:30-15:00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效率提升的关键要素黄 炎 纽勤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微生物技术服务部经理 15:00-15:30ATP技术在乳制品生产及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喻东威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15:30-16:00茶歇&参观展览 16:00-16:30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进展董庆利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16:30-17:00高通量测序技术助力食药微生物鉴定和污染溯源吴凯悦 因美纳(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支持 17:00-17:30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沙门氏菌检验修订进展吕敬章 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究员时间:3月18日上午 地点:欣悦厅C主持人:董庆利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09:00-09:30低温乳制品中致病菌PCR检验方法的制定与应用赵婷婷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经理 09:30-10:00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魏单平 北京纳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10:00-10:30茶歇&参观展览 10:30-11:00食品微生物安全与检验洪海军 联合利华上海研发中心微生物资深经理 11:00-11:30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精准鉴定和溯源方面的应用徐 媛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生物领域市场负责人 11:30-12:00评估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沙门氏菌血清型测定中的应用葛崇涛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高级研发经理农兽药残留检测专题论坛时间:3月17日下午 地点:欢悦厅A主持人:赖卫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14:00-14:30国家兽药残留标准体系现状介绍张玉洁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标准处/高级兽医师 14:30-15:00兽残最新法规GB 3165*系列难点解析及应对方案殷 桃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食品第三方行业负责人 15:00-15:30有机标准物质的质量控制及应用邵志敏 坛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残混标研发经理 15:30-16:00茶歇&参观展览 16:00-16:30食品检测中多种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王国民 重庆海关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16:30-17:00基于中国药典的农药残留解决方案杨红云 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标物研发中心主任 17:00-17:30动物性食品中头孢类药物残留检测要点分析张朝晖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时间:3月18日上午 地点:欢悦厅A主持人:杨永坛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09:00-09:30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发展现状刘潇威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 09:30-10:00食品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发与应用徐佳璇 曼哈格(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力评价中心负责人 10:00-10:30茶歇&参观展览 10:30-11:00关于兽药多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的开发黄 韦 北京美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前处理行业高级技术工程师 11:00-11:30Dr.Ehrenstorfer品牌ISO17034等级混标产品研发、生产、认证流程赵 鹏 艾吉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经理11:30-12:00粮油质量安全生物快速定量检测技术胥传来 江南大学教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专题论坛时间:3月17日下午 地点:欣悦厅B主持人:彭 涛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4:00-14:30食品品质与安全无损检测技术邹小波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14:30-15:00兽药残留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的行业应用现状及问题温 凯 中国农业大学副研究员 15:00-15:30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郭秀锋 北京纳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15:30-16:00茶歇&参观展览 16:00-16:30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分析测试新技术许秀丽 中国检科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6:30-17:00纳米孔测序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和耐药菌研究中的应用杜鹏程 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应用专家 17:00-17:30核酸快速检测新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马翠萍 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数智化检测与创新发展专题论坛时间:3月17日下午 地点:欢悦厅C主持人:周 新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研究员 14:00-14:30一站式检验检测服务协同平台白洪海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教授 14:30-15:00AI+机器人+食品检测:食品检测自动化实验室刘家朋 上海汇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15:00-15:30质谱软件及网络化系统为食品安全分析按下加速键董 敏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 15:30-16:00茶歇&参观展览 16:00-16:30实验室数智化的逐步实现万 峻 深圳市天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16:30-17:00数智化赋能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刘慧伟 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CEO 17:00-17:30实验室自动化系统集成工作指南杨治国 苏州派特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食品真实性鉴别与溯源专题论坛时间:3月17日下午 地点:欢悦厅B主持人:张九凯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农产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14:00-14:30强化国家质量基础(NQI)创新研究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钟其顶 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 14:30-15:00食品真实性非靶向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张九凯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农产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15:00-15:30融合创新 极致所现—基于Orbitrap平台的组学技术开拓食品研究新维度郭 藤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液质小分子北区应用主管 15:30-16:00茶歇&参观展览 16:00-16:30基于DNA标记的食品掺假鉴别技术及应用陈爱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6:30-17:00分子感官科学技术对肉桂武夷岩茶中火焙火前后关键香气活性化合物的鉴定宋焕禄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17:00-17:30新消费时代下食品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特点及检测技术研究李道霞 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技术主管/主管药师食品安全供应链及质量管理专题论坛时间:3月17日下午 地点:欣悦厅A主持人:单吉浩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部农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高工 14:00-14:30我国生鲜乳及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单吉浩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部农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高工 14:30-15:00生乳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及预防控制技术刘继超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 15:00-15:30玛氏真菌毒素风险管理整体方案赵月菊 玛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高级研发经理 15:30-16:00茶歇&参观展览 16:00-16:20食品黄曲霉毒素污染检测及精准防控技术邢福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 16:20-16:50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挑战与应对陈建国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 16:50-17:10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及展望王剑青 Meizheng 美正市场总监,博士 17:10-17:40GB 4789.2-2022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验证马群飞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食品安全分析技术专题论坛时间:3月18日上午 地点:欢悦厅C主持人:安艳威 我要测网事业部总监、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检测分会副会长 09:00-09:30天然植物资源功效成分快速精准识别技术张 岩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 09:30-10:00木制食品接触材料中二噁英迁移量的测定及其迁移情况李 庆 普研(上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10:00-10:30茶歇&参观展览 10:30-11:00禽肉中金刚烷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制定及应用赖卫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11:00-11:30岛津食品营养及有害物质检测最新进展冀 峰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液质工程师 11:30-12:00安捷伦GCMSMS针对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以及缩水甘油酯的检测方案介绍王 帅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GCMS应用工程师食品检测样品前处理专题论坛时间:3月18日上午 地点:欢悦厅B主持人:卞利萍 分析测试百科网总经理 09:00-09:30样品前处理的发展与趋势邢 志 清华大学研究员 09:30-10:00磁性萃取技术在农产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朱怀恩 普敦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应用技术总监 10:00-10:30茶歇&参观展览 10:30-11:00食品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全自动检测方法和解决方案张 鸿 上海仪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 11:00-11:30免疫磁珠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雷丰华 北京中检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11:30-12:00水产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提取分析技术张凤枰 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食品实验室管理专题论坛时间:3月18日上午 地点:欣悦厅A主持人:饶 红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09:00-09:30食品实验室认可宋桂兰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原副秘书长/研究员 09:30-10:00实验室远程评审技术规范史光华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物理实验室认可部副主任/研究员 10:00-10:30茶歇&参观展览 10:30-11:00如何应用新技术提升实验室运行效率李丰勇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 11:00-11:30智能菌(毒)种管理系统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薛 刚 北京科奥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11:30-12:00充分利用质量控制手段,降低检验检测风险饶 红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题论坛时间:3月18日下午 地点:欣悦厅C主持人:温 凯 中国农业大学副研究员 14:00-14:30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控制姜毓君 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育部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14:30-15:00高品质巴氏杀菌乳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刘振民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院长 15:00-15:30从品质到安全,珀金埃尔默乳制品检测方案介绍姚 亮 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中国区食品行业市场经理 15:30-16:00乳制品中87种顺-反脂肪酸异构体分离测定技术研究柯润辉 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6:00-16:30乳及乳制品风险监测现状及监测计划的制定丁 洋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区乳品行业技术经理 16:30-17:00乳品安全风险预警和评估裴晓燕 伊利集团,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总监/研究员粮油质量安全专题论坛时间:3月18日下午 地点:欣悦厅A主持人:曹文明 益海嘉里研发中心研究员 14:00-14:30粮油行业创新面临的挑战徐学兵 益海嘉里集团首席科学家/教授 14:30-15:00油脂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王满意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15:00-15:30餐饮企业煎炸油现场管理孙金杰 德图仪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产品应用顾问 15:30-16:00油脂煎炸过程质量安全风险研究杨 永 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副所长/高工 16:00-16:30植物油中矿物油的欧洲监管要求与分析方法进展武彦文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6:30-17:00食用植物油中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概要李艳蕾 嘉吉粮油中国区食品安全/质量/法规总监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方案专题论坛时间:3月18日下午 地点:欢悦厅A主持人:金光日 BRCGS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14:00-14:30BRCGS数字化供应链保障方案 & 卓越文化评估金光日 BRCGS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14:30-15:00旺旺集团食安文化推行探索余惠民 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品质中心负责人/副总处长 15:00-15:30浅谈食品欺诈张咏梅 FKN食知领航技术总监 15:30-16:00仓储、物流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梁黎东 欧陆科技集团亚太区食品认证技术总监 16:00-16:30BRCGS道德贸易和责任采购标准吴瑞芳 广东泛标认证服务有限公司(ESTS)董事总经理 16:30-17:00基于BRCGS AB贸易零售商体系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思路董 峰 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大中华区食品行业产品经理同期展会:本次论坛同期在会场外举办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展览,100多家食品安全化学分析、微生物检验、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和试剂厂商参展,将集中展示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先进产品、技术装备和解决方案。立即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会CBIFS食品安全技术论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