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茎流观测

仪器信息网茎流观测专题为您整合茎流观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茎流观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茎流观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茎流观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茎流观测话题讨论。

茎流观测相关的资讯

  • 上海大载荷系留气球垂直观测平台在京津冀地区首次成功升空
    p  2018年12月15日凌晨2点,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相关技术人员冒着零下8℃严寒,连续16小时作业一次性完成囊体充气和挂架合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78ecd249-9ec4-4fe3-a9f7-8bb18b1bf7f9.jpg" title="1.jpg" alt="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搭载气溶胶和气象在线监测仪器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系留气球平台航拍图/span/pp  中午12:00,第一根1000米大气污染物化学组分和气象参数垂直探空曲线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标志着以大载荷系留气球垂直观测平台为核心的大边界层污染加强观测实验在河北省望都县全面启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34942733-1811-4eff-99d9-c48b14d31c74.jpg" title="2.jpg" alt="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8年12月15日600米、800米/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存在污染物高空传输/span/pp  本次大型联合实验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陆地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的重点观测任务。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胡非教授主持,参加单位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九家单位。/pp  本次投入实验的大型系留气球长32米,体积为1900立方米,有效载荷220公斤,升空高度可达1200米,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个民用大载荷大气污染观测平台,艇上载有常规“六要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2.5、总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气溶胶质谱、粒径谱、黑炭和颗粒物计数等气溶胶化学组分实时观测仪器,同时还搭载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三维湍流脉动风速脉动温度等气象要素观测仪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e5ea6ca2-52fb-4292-8f96-3f259f7254e8.jpg" title="3.jpg" alt="3.jpg"//pp  2018年12月15日气溶胶化学组分垂直分布图,仪器:ACSM,表明近地面燃煤和生物质气溶胶排放的有机颗粒物和硫酸盐、黑炭贡献显著,硝酸盐则高空传输和地面累积同步存在。/pp  自2012年以来,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带领下,由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所和上海民防办等五家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联合科技攻关,历经坎坷,最终将2010年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成果——安防气球系统改造为适用于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垂直观测平台,成为了一个悬置在边界层空域中的高空大气“超级站”。该系统于2013年、2015年、2016年5月、2017年和2018年在上海先后完成了3次冬季气溶胶污染和2次夏季臭氧污染垂直观测试验研究。团队连续攻克了高空与地面不间断供电、数据实时传输、高稳定度在线大气观测挂架设计、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多维度数据同步集成、倒挂式颗粒物采样气路设计等多重技术难关,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套以数值模型预报为指导、地基观测设备实时配套的近低空大气垂直科学观测方案,成功实现了在边界层高度的大气污染物的定点定时观测,弥补了在大气边界层高度长时间连续稳定观测的空白,为我国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成因和传输影响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高空观测技术手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eaa86ea-1fa0-4c38-8aba-6abc20d6f5bc.jpg" title="4.jpg" alt="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2018年12月19日张远航院士一行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系留气球观测现场指导观测实验/span/pp  本次在京津冀地区开展的规模较大的多平台、多要素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试验,是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首次将该系统成功移植到京津冀地区,将获得冬季重污染期间点面结合、三维立体的大气污染垂直分布信息。系留气球垂直观测平台所获得的宝贵的第一手高空边界层内的污染物和气象参数的原位观测资料,将为不同大气污染探测设备的对比校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融合和归一化、标准化研究,以及大气污染模式的发展提供帮助。该实验和科学装备引发了大气科学研究界的高度关注,12月19日,张远航院士、柴发合教授等一行专家专程赶赴望都实验现场指导,听取课题负责人霍俊涛工程师关于气球垂直观测系统的详细介绍,并充分肯定了该科学观测系统对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47627da1-cdd9-4dbc-934a-3a9c1ef71aa5.jpg" title="5.jpg" alt="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2018年12月19日气球观测课题负责人/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霍俊涛工程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向张远航院士一行介绍气球垂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观测系统/span/pp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大载荷系留气球大气和气象垂直观测平台的成功研发和稳定运行,为大气预测预报、污染预警和雾霾治理提供了一把新的解密钥匙,是我国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大装备的又一重要标志性成果。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技术人员们,不畏艰辛,攻坚克难,为保障祖国的绿水蓝天、建设生态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f473542-22bc-4ac7-91d1-cd24bd365562.jpg" title="6.jpg" alt="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2018年12月15日凌晨(零下8摄氏度)/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在/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现场调试仪器/span/p
  • 北京将出台霾的观测、预报和预警等行业标准
    北京已成立气象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完善气象标准体系设计,目前正在制定《霾的观测判识》《霾的预报和预警》等行业标准,这些将对雾霾的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表示,要发挥标准化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下一步京津冀地区将在环保标准上进一步统一。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在霾的观测、预报、预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已有的观测数据及限值因缺乏统一的标准而难以综合利用。即将出台的行业标准将充分考虑霾天气监测、预报的实际需求,及霾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规范完善霾的观测与预报等级。  今年北京市还将修订《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这一地方性强制性标准,现已完成印刷、木制家具制造、汽车制造、汽车修理、化工、工业涂装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开征求意见,基本完成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初稿编制。  北京市明确到2020年,依法制修订一批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地方标准和社会公益类的推荐性标准等。  2014年,北京市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发布实施修订后的《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柴油车自有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地方标准,修订发布《低硫煤及制品》地方标准等,基本形成国内最严格的大气污染治理地方环保标准。
  • 多个天文望远镜项目落地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18日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冷湖工业园获悉,目前,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已有7个天文望远镜项目签约落地该园区。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以来,青海海西州政府、省科技厅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开展天文台址资源考察,在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选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前期工作。  据介绍,通过实施“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天文台址科学监测工作,在选址区域获取了大量气象、天光背景、全天云量、晴夜数统计和视宁度分析等关键监测数据,科学证明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具备世界一流的视宁度和重大科学研究潜力。  目前,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已签约落地天文望远镜项目7个,4个项目已经于2020年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74亿元,2021年即将开工建设的有3个项目,总投资4.23亿元。  7个天文望远镜项目分别是:国家天文台实施的SONG望远镜项目、西华师范大学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实施的50Bin望远镜搬迁项目、紫金山天文台实施的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MASTA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实施的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质研究所实施的行星科学望远镜PAST项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质研究所实施的行星科学望远镜TINTIN项目、国家天文台实施的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  其中50Bin是第一台到达冷湖天文观测基地4200米观测点的科学级望远镜,该望远镜是由西华师范大学与国家天文台合作的50厘米双筒望远镜。测量显示,星象的半高全宽是0.68角秒,该结果表明在长期监测下台址的质量得到了科学设备的印证,冷湖天文台址具备世界一流的视宁度,结合其他监测数据,可支撑天文大科学装置充分发挥科学能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具备了巨大科学潜力,能够为中国观测天文学提供有力保障。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冷湖工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影响力的提升,多个科研项目伸出洽谈合作的橄榄枝,有望落地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 我国高光谱观测卫星监测到汤加火山二氧化硫气团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火山发生喷发后,大量二氧化硫随火山喷发进入大气。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光所)研制的搭载于高光谱观测卫星上的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发挥单日覆盖全球的优势,第一时间获取灾区二氧化硫分布卫星观测资料。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是国内目前在轨运行的最高空间分辨率大气痕量气体遥感卫星载荷。汤加火山二氧化硫气团卫星监测结果-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供图此次汤加火山爆发后,引发各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而二氧化硫是火山喷发后影响气温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它与其它成分反应会形成硫酸、平流层气溶胶等,气溶胶强烈吸收太阳光。太阳光被吸收后到达地面的辐射就会变少,可能导致地表温度下降。安光所环境光学中心成像光谱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周海金介绍,“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全程观测到了火山爆发过程中二氧化硫分布及输运过程。从截至目前监测的数据看,此次火山爆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有限。”接下来,安光所科研团队将持续监测汤加火山二氧化硫气团的进一步动态。高光谱观测卫星由国家生态环境部牵头,由航天八院509所抓总研制,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水体、陆地的高光谱观测能力。该卫星共搭载七台遥感仪器,其中四台大气监测载荷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研制,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安光所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载荷团队还承担了多颗大气遥感卫星载荷研制任务,后续将实现全球大气关键痕量气体成分卫星组网探测,提升卫星遥感观测能力,进一步支撑大气污染防治、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等业务需求。
  • 有望实现EUV曝光的高功率输出,北海道大学成功观测光源等离子体流
    北海道大学(北大)2月6日宣布,在先进半导体制造所需的“EUV曝光技术”中,揭示了光源等离子体的复杂流动结构,该结构在高功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成果来自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包括北大工程学院副教授富田健太郎、大阪大学激光科学研究所的西原正树博士(大阪大学名誉教授)和普渡大学的Sawahara博士以及千兆光子的研究人员。 EUV曝光技术由半导体制造商采用,这些制造商生产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先进逻辑半导体。 其波长为13.5nm,而不是结合以前在ArF和KrF曝光中使用的透镜,通过结合高度抛光的反射镜,从光源将光输送到晶圆。 然而,由于反射镜的反射率不高,由于每次反射的输出都会衰减,为了向晶圆提供足够的光量,需要光源的高输出,同时增加所需的功率,为了实现高吞吐量以及低功耗,其研发仍在继续。然而,EUV发光的原理还有待澄清,为了阐明这一点,有必要测量光源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以及等离子体流动等基本物理量,它们对于等离子体的控制也很重要。 然而,EUV光源等离子体的寿命约为20纳秒,直径为0.5mm,密度约为0.2kg/m3,由于其移动速度超过10公里/秒,因此很难测量,到目前为止,EUV光源的开发一直处于未知状态。因此,研究人员决定在这项研究中尝试测量它们。作为测量EUV光源等离子体的一种可能方法,有激光汤姆森散射(LTS)方法。 该方法从外部入射激光,通过测量等离子体和激光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光,但获得非接触式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产生的散射光非常弱,EUV光源等离子体的LTS测量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次他决定规划和制作一个“差分分散衍射光栅光谱仪”,由六个“反射衍射光栅”组成。实际使用同光谱仪进行测量时,在等离子体的中心位置(在等离子体生成激光的轴上),发现形成比外围低密度的空心状结构。 在各种条件下测量后,发现空心结构在提高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当这种空心结构被表达时,为什么适合EUV辐射的高温和高密度等离子体被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据说是不清楚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和流动很重要,因此决定关注汤姆森散射光谱的多普勒移位。 等离子体流动的速度约为光速的万分之一,等离子体的流动信息清楚地出现在接收的散射光的移位中。 对移位进行了高级分析,在±约20μm的微小区域内,等离子体流的方向反转180度,如流量大小也发生各种变化,存在精细的速度场结构,它被确认为速度的绝对值(每秒10公里左右的高速流动)。此外,朝向等离子体的中轴,也观察到了特征等离子体的流动。 该流并不总是存在的,因为它依赖于等离子体生成条件,除了发现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控制流动外,根据等离子体内部温度、密度和流场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可以澄清EUV辐射的效率。等离子体(EUV光源)由从左到右照射的激光加热,具有集中在中心的流动,特别是发现EUV光从图中的明亮区域有效发射。 流向中心可以降低等离子体在周围扩散的速度,并有效减少周围镜子的污染(资料来源:北大新闻稿PDF)这是通过中空结构表现时产生朝向中心轴上的流动,发现适合于EUV发光的等离子体具有在中心部长时间停留的效果的结果,该一系列的等离子体速度测量技术在成为EUV光源的进一步高输出化的关键的同时,控制等离子体的流动来提高光的输出, 研究人员解释说,一个全新的概念已经显示出的可能性。• (A) 等离子体生成前 Sn 目标的阴影图像。 (b) 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上)和电子温度(下侧)的轮廓。 激光从图中的左到右照射。 激光轴上的温度为 30-40eV(1eV 约为 10,000 度),最适合 EUV 辐射,并确认其密度高于外围部分另外,通过本次研究,表明EUV的高输出化需要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的最优化,为了实现其最佳温度密度,等离子体的流动的控制很重要,特别是,诱导向中心方向的流动,由于有效地将发光的等离子体长时间封闭,或者等离子体具有保温效果,因此,在研究小组中, 该流还有望对等离子体的动能产生抑制作用。• (a) 一般等离子体流动说明 (b) 解释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到的等离子体流向中心方向。 通过等离子体对激光能量的非线性吸收过程,在激光强度低的外围形成高压区域,形成流向等离子体中心的流动。 一些高温和高密度等离子体可以留在中心此外,等离子体速度测量技术,以非接触方式可视化速度场,即流场,有望在所有激光过程中实现“现场观测”,从飞秒到纳秒,并有望在未来不仅应用于EUV光源开发,而且在广泛的领域应用。
  • 利用高频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同步观测北京和上海大气氨浓度
    氨气是形成二次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也是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关键物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全国大气氨观测研究网络(AMoN-China)通过被动离线采样发现,城市已成为大气氨排放热点区域。然而,被动采样周期较长(周-月),难以捕捉大气氨浓度在日尺度上的快速变化。同时,以往研究常观察到大气氨浓度在早上5:00-12:00快速增加,这一早高峰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亟待更多高频观测站点资料的验证。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月鹏课题组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电明团队合作,基于高频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在北京和上海两个超大城市开展了大气氨浓度同步观测实验(测量频率1Hz,精度0.03ppb,图1)。这两个城市位于华北平原氨排放热点区域的南北边缘,是研究区域传输和局地排放对大气氨浓度叠加影响的理想站点。图1. 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法测量北京和上海的大气氨浓度2020年5月观测结果发现,北京大气氨平均浓度(23.1±10.3 ppb)接近上海(12.0±5.0 ppb)的两倍,与卫星观测的氨气柱浓度和自下而上统计的氨气排放量的空间分布一致。研究还发现两个城市同时存在氨气早高峰现象,其发生频率大于50%,机动车排放是导致氨气浓度早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早晨边界层打破后,随着对流发展,富含氨气的残留层向下传输也对早高峰有一定贡献。上述结果促进了我们对城市大气氨浓度动态变化特征及背后驱动因素的科学认识,其高频观测数据可用于提升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模拟精度,有助于评估大气氨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并为氨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该研究成果发表于Atmospheric Environment (JCR一区,IF=5.755)。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9级硕博连读生孙倩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潘月鹏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吴电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232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204)和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APC-KF-2022-09)的共同资助。
  • TSI公司将举办《粒径谱仪在灰霾观测中的应用》讲座会
    美国TSI公司将于2010-9-21在广州举办《粒径谱仪在灰霾观测中的应用》讲座会 美国TSI亚太公司北京代表处 美国TSI公司将于2010年9月21日在广州举办《粒径谱仪在灰霾观测中的应用》讲座会。我们将邀请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热带海洋研究所专家一起研讨珠三角地区的灰霾问题以及TSI的粒径谱仪和浊度仪在灰霾观测中的应用结果。 1. 讲座日期 : 2010-9-21 9:00-16:30 2. 讲座地点:广州润都饭店 广州天河区黄埔大道300号 (86-20)85538388  3. 日程安排: 9:00—9:30 来宾 签到 9:30—10:10 TSI 仪器在气象变化观测中的应用 10:20—11:00 TSI 仪器在灰霾检测中的应用 11:00—11:15 茶歇 11:15—11:50 介绍新型大气气溶胶计数器 12:00—13:30 午餐时间 13:30—14:10 TSI 粒径谱仪和浊度仪在中国气象局热带海洋研究所的应用及TDMA研究 14:20—15:00 TSI粒径谱仪和浊度仪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应用 15:10—16:30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参观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我们的技术讲座并聆听我们的各位专家的演讲。 TSI北京代表处 电话: 8610-82515688 传真: 8610-82515699 邮箱: tsibeijing @tsi.com
  • 美红外望远镜完成宇宙全面观测
    据新华社洛杉矶7月17日电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17日宣布,去年12月升空的红外太空望远镜“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当天完成了为期7个月的首次宇宙全面观测。  该实验室称,在这次观测中,“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发现了2.5万颗此前未知的小行星,其中95%的小行星为近地小行星。幸运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一颗小行星会对地球形成威胁。  此外,该探测器还发现了15颗彗星,以及一个距地球100多亿光年、由其他星系碰撞后形成的超亮星系,同时还观察了数百个恒星体,并对其中20个的存在状态进行了确认。  负责该项目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艾森哈特说,“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对宇宙进行了全方位的观测,不管是近地物体还是正在形成的星系,探测器都不会放过。  按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该探测器将再次对宇宙进行观测,以发现更多隐藏的小行星、恒星和星系,从而补充更多的数据,帮助科学家进一步探究宇宙的奥秘。  哈佛大学小行星中心天文学家斯帕尔说,“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发现的近地小行星的平均体积要大于其他天文望远镜发现的小行星,科学家将根据新的发现来判断这些小行星是否会给地球带来潜在威胁。  “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于2009年12月14日发射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扫描探测宇宙,“挖掘”此前未知的小行星和彗星等。
  •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锂电池隔膜观测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锂离子电池锂电池的结构由正极、负极、隔膜材料构成。 对于隔膜而言,其作用是分隔正极和负极,避免内部短路;同时,隔膜具有孔隙,可以吸附电解液使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双向通过。 目前常用的隔膜材料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制作工艺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制作过程又包括流延、拉伸、定型等步骤。工艺和过程都会影响隔膜的孔隙孔径、孔隙率等。常用的观测方法是扫描电镜法,但是因为PE、PP都是绝缘材料,会形成严重的荷电效应,导致观察图像失真。因此,原子力显微镜非常合适的观察工具。 以上三张图片是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制作工艺的隔膜材料进行成像的图,范围为5μm×5μm。因为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形貌图像为三维图像,因此隔膜多孔结构可被很显著的表现出来。 对于锂电池隔膜,除了常温下的孔隙结构,还需要测试孔隙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因为当电池体系发生异常时,温度升高,为防止产生危险,希望隔膜可以在快速产热温度(120~140℃)开始时,因热塑性发生熔融,关闭微孔,隔绝正极与负极,防止电解质通过,从而达到遮断电流的目的。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具备完善的环境控制功能。使用样品加热单元从室温梯度加热到125°C和140°C,并观察其表面形状,范围为5μm×5μm。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看到由于隔膜熔化,孔隙逐渐收缩。对于该实验,使用岛津专门设计的环境控制舱既可以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也可以完全模拟锂电池内部的温度/湿度/电化学环境进行。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北京豪威量公司最新技术讲座(固态射频和炬管轴向观测)
    2011年10月12日上午,北京豪威量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技术部举办了有关ICP光谱仪最新技术的讲座。公司的技术总监沈鹏飞专家作了标题为&ldquo ICP-2011:固态射频发生器原理和炬管轴向观测&rdquo 的精彩报告,在场参加培训的有公司相关人员及客户&mdash &mdash 北京麦戈龙科技有限公司的仪器使用人员。 技术讲座围绕着公司最新推出的国内最高水平ICP光谱仪&mdash &mdash 2011型ICP光谱仪,进行了六方面的介绍:1.RF发生器。2.匹配单元。3.控制单元。4.电源。5.计算机软件。6.冷锥。 2011型ICP已经推向市场,并取得良好反映。固态射频发生器大大提高了仪器稳定性,并使仪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轴向观测炬管,是元素检测灵敏度至少提高5-10倍,并可以实现有机样品直接进样。
  • 美国LI-COR涡度相关野外观测技术研讨班在京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9月14-16日,由基因有限公司农业环境科学部暨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美国LI-COR公司涡度相关野外观测技术研讨班在京举行。本次研讨班内容主要涉及碳通量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各种碳通量仪器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EddyPro软件使用,相关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内容。150余位来自环境、生态、农业、地理、林业等领域的LI-COR产品用户参加了此次活动。研讨会现场基因有限公司农业环境科学部暨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政先生主持活动  基因有限公司特别邀请到了美国LI-COR公司应用科学家Dave Johnson博士、Liukang Xu(徐六康)博士和Jiahong Li(李加宏)博士作为主讲人。三位专家分别介绍了美国LI-COR公司概况及产品线情况、涡度相关理论、涡度相关系统的设计与规划等内容。他们在报告中介绍到:  目前,全球碳循环研究方面的主要仪器LI-7500/A、LI-8100/A等均由美国LI-COR公司研发生产,其为生态、农业、林业、环境、气象和海洋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9年LI-COR公司正式发布开路式高频甲烷分析仪——LI-7700,从而,真正实现了甲烷的涡度相关野外观测。  与此同时,LI-COR公司改进和升级了涡度相关系统二氧化碳/水汽开路分析器LI-7500A以及高频闭路二氧化碳/水汽分析器LI-7200,作为涡度相关系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数据补充。2011年LI-COR公司正式推出了EddyPro免费软件,便于广大研究者更准确、便捷的分析涡度相关研究中的各项数据,极大的方便了研究者的使用。美国LI-COR公司应用科学家Dave Johnson博士美国LI-COR公司应用科学家Liukang Xu(徐六康)博士美国LI-COR公司应用科学家Jiahong Li(李加宏)博士  本次培训还设置了现场操作环节,三位专家现场演示了LI-COR涡度相关系统的安装方法、校准方法、数据处理软件的安装方法,并现场指导用户如何处理、分析原始数据,到场用户反应热烈。现场交流与演示  附录: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  http://ecotek.instrument.com.cn/  http://www.ecotek.com.cn/
  • 韩国科研人员在智利建造“七维望远镜”观测宇宙
    韩国首尔大学科研团队公开了在智利安第斯山脉El Sauce天文台建造的7维望远镜(7-Dimensional Telescope)观测玉夫星系(NGC 253 星系)、螺旋星云和三裂星云相关信息。准确观测天体光谱随时间的变化对天文研究至关重要,现有观测技术只能对局部的少量天体进行光谱观测,难以追踪天体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科研团队开发的7维度望远镜可实现从天体位置(2维)、距离(1维)、径向速度(1维)、亮度(1维)、波长(1维)和时间(1维)进行观测,可以同时捕获1.2平方度的宽视场、40多种颜色。每个望远镜通过中带滤光片可观察两种不同波长的光,确保观测光谱的完整。该研究的巨大优势在于可让每个望远镜观测不同的波长,随时获取视场内每个像素的光谱。该研究将大幅提高天文观测的精度,有助于“多信使天文学”等研究,因而受到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摘自国外相关研究报道,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 有了校准平台,氡观测仪预测地震更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c4daea1a-4bfe-48df-b7dd-8713187b4c4f.jpg" title="2.jpg"/ /pp 近日,科技日报实习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小组赴江西考察,参观了2016年建成的地震行业首个氡平台。该平台由氡观测仪校准实验室和氡观测仪检测(比测)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分别设在江西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和九江地震台。校准实验室以东华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氡室为检定装置,配备国际认可的PQ2000PRO作为传递溯源仪器,向上溯源至中国计量院的国家一级氡计量基准,向下传递到各观测点。检测实验室有氡平台团队自主设计的水气综合处理系统、豁免级测氡仪校准器、高低温湿热箱和步入式恒温恒湿箱等一整套检测系统。/pp 记者了解到,校准实验室和比测基地在2017年专家验收过程中得到肯定。但这个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初遭遇的几乎都是质疑:“建立一个这样的检测平台,在地震局系统尤其是地下流体学科还是首次,技术难度及工程难度非常大。”/ppbr//pp数百台测氡仪监测数据参差不齐/pp 氡气是一种惰性气体。研究发现,地震前岩石中氡值会有明显变化,就此可对地壳活动作出研判。“假设地震前地下裂隙发生错动挤压,地下水随之冒上来,我们取出地下水,再使水中的氡气脱离并对氡值进行测量,最终可预测地震。”九江地震台负责人肖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氡观测仪的原理。/pp 氡观测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地震监测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地震观测台网中最重要的测项之一。目前,我国地震前兆氡观测网有300多个氡测点,测氡仪数百台。地震行业氡观测仪主要采用固体氡源进行校准,其观测数据在监测区域地球物理场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固体氡源属国家严格监管的放射类源,存在运输不便、操作严格等问题,造成氡观测仪无法实现全国统一校准,严重影响观测资料质量。“地震行业监测仪器一直面临设备老化、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观测的数据都不准确,谈何地震预测呢?”肖健称,“由于监测仪器标准不统一,A地区测出的氡气含量100Bq/L可能跟B地区测出的50Bq/L是一回事。测出的数据应该形成一张氡观测网,能在标准一致的前提下相互比对,不然观测就没有意义。”/pp 仪器稳定可靠是获取准确数据的第一步,进而为地壳活动的研判提供依据。我国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核工业等建有满足本行业需求的氡观测技术检测平台及相关标准氡室,主要服务于大气、环境、地表水或铀矿探测等非连续氡观测设备的检测与校准。而地震行业氡仪器主要是对深层地下水(或温泉)、断裂带气体等氡浓度连续观测,具有浓度高、量值变化范围宽、样品湿度大等特点,行业外氡室难以满足地震氡观测台网高精度氡仪器的校准需要。因此地震行业需要开展各类测氡仪器的中试、入网性能检测、脱气装置效能检验等工作,统一观测仪器的标准。/ppbr//pp职能好比汽车质检中心/pp 肖健告诉记者,检测平台负责给仪器质量把关。“我们的职能好比汽车质量检测中心,目的在于检测氡观测仪有没有毛病。”如果被测试的仪器与标准仪器数据统一,就能发往全国。同时,检测平台也对与标准仪器存在相对差的观测仪进行校准。经过校准和比测,仪器所测出的数据就变得稳定、可靠。此外,仪器有生老病死,老化仪器维修后也要进行检测和校准。/pp 据悉,九江地震监测氡观测仪器检测平台的地下自流水系统能满足监测、检测、生活三种用水需求,且互不干扰。其中,监测用水直接通过井管底部接出,供地下流体监测设备使用,数据实时传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检测用水从井管上部导水口流入恒流装置,在稳流区经过三次缓流后液面基本稳定,最后进入供水区,通过三路水管接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和实验。恒流装置稳流后多余的水流入储水箱,供台站生活使用。/pp 九江地震台工程师黄仁桂称:“作为完整的观测系统,地震氡观测由观测仪器、恒流、脱气、集气装置等构成,每个环节都会对观测数据产生影响。”/pp “检测平台目前检测的内容包括检测准确度、设备可靠性、环境适应性。”黄仁桂介绍道,人通过验血检查身体的异常,氡观测仪器则通过观察水氡来监测地壳异常。工程师李雨泽称,他们设定了三个氡的浓度值,待水流稳定后进行氡测量。通过在三种浓度间切换来测量氡检测仪器的响应时间,响应速度太慢就要维修或被淘汰。/ppbr//p
  •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在红壤地区观测农作物蒸散量中的应用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在红壤地区观测农作物蒸散量中的应用一、观测背景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我国红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位于九江市德安县的生态科技园内,利用SoilScope自动称重式蒸渗仪,为红壤地区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土壤下渗、地下径流和蒸散发等精确测定提供数据支持;为南方红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研究提供试验手段;为四水(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转化、SPAC(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系统水分循环研究提供支撑。图1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顺利验收二、观测系统布设 SoilScope自动称重式蒸渗仪以第四纪红壤为研究对象,整套系统由罐体、称重系统、地下水连通系统、产流系统、土壤传感器、溶液取样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图2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外观 三、观测数据采集罐体高2m,面积1㎡,称重范围0-10t,称重系统精度0.1mm。数据每10min自动实时测定和采集,如下图3所示,通过称重数据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实时蒸散量图3 称重系统精度和数据实时测定展示 • 采用TDR水分传感器、水势传感器观测20cm、40cm、80cm和180cm深度土壤水分、水势、温度和电导率数据,如下图4所示,数据每60min自动实时测定和采集。图4 自动实时测定和采集不同层次的传感器数据展示• 采用澳作公司自主研发,集数据传输与远程诊断于一体的云服务中心软件Envidata,如下图5所示,独特的多参数曲线同时显示功能,能更好的展示出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图5 云服务中心软件Envidata多参数曲线同时显示功能展示四、观测数据分析以花生为例,在2019年5月8日至8月24日期间,开展了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研究。试验设置2个处理,裸地对照和种植花生处理。图6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观测案例结果显示,降雨过后,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降雨停止,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累计降雨量数据和累计罐体重量变化量关系发现,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降雨增加,累计罐体变化量随之增加。作物蒸散发根据水量平衡公式进行计算,计算方程如下: ET = I + P - R - D + ΔWET是作物蒸散发,mm; I是灌溉水量,mm;P是降雨量,mm R是地表径流量,mm;D是深层渗漏量,mm;ΔW是土壤水分变化量。图7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观测结果结果显示,裸地处理总蒸散量是264mm,而花生则高达392mm,结果符合物理常识。五、观测应用扩展SoilScope蒸渗仪不仅能够为研究作物生长过程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提供完整的和精确度高的数据支撑,而且能够结合气象站、水势仪等设备进行联动试验和拓展运用。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水势调节观测系统、水文观测系统、气象蒸散观测系统和森林生态观测系统等众多领域。图8 SoilScope蒸渗系统工程项目全国分布图更多详情请关注北京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网站:www.aozuo.com.cn查询相关仪器资料。更多详细信息请联系 sales@aozuo.com.cn 索要相关资料。
  • 会议通知 |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二轮通知)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时间:2023年8月29日参会方式:线上承办单位主办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国家创新联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美国Picarro公司01 背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对于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量级、分布、动态和驱动因素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准确观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基于单一方法的观测通常存在着观测要素单一和尺度单一等问题,且可能受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误差的影响而建立多方法的立体联合观测,如将SIF遥感、涡度相关法、箱式法和通量梯度法、同位素观测技术等观测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验证,提高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各方法之间又可以相互补充,可用来建立多源、多尺度、多要素的综合监测数据集。进而,可以更全面和综合地评估生态系统碳通量,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更有效地制定减排增汇策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推动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的发展,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拟定于2023年8月29日召开“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将以线上的形式进行。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SIF、湍流涡动通量、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相关同位素通量等要素的观测方法、基础理论、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提升野外生态台站的综合观测技术水平。03 会议内容1)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前沿科学问题3)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04 会议日程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张宇清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9:00~9:05致辞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9:05~9:10致辞周金星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9:10~9:50喀斯特区岩溶碳汇及其动态过程初探周文君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9:50~10:30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温室气体研究10:30~10:40休息时间巩晓颖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10:40~11:20气体交换和同位素联合测定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严堇纾 应用科学家美国Picarro公司11:20~12:00CRDS激光光谱技术在大气科学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休息时间肖薇 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30~14:10长三角典型水体温室气体通量和蒸发研究进展胡中民 教授海南大学14:10~14:50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异特征与驱动机制郑宁 应用科学家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4:50~15:30涡动通量研究最新进展及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方法简介15:30~15:40休息时间高添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5:40~16:20基于科尔塔群的复杂地形下森林碳通量监测研究(初步进展)李鹏 教授西安理工大学16:20~17:00陕西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与监测关键技术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7:00~17:40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3年8月29日2.会议形式:网络线上直播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07 报名方式关注“理加联合”微信公众号,回复“碳中和”
  •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一轮通知)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时间:2023年8月29日参会方式:线上承办单位主办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国家创新联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美国Picarro公司01 背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对于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量级、分布、动态和驱动因素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准确观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基于单一方法的观测通常存在着观测要素单一和尺度单一等问题,且可能受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误差的影响而建立多方法的立体联合观测,如将SIF遥感、涡度相关法、箱式法和通量梯度法、同位素观测技术等观测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验证,提高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各方法之间又可以相互补充,可用来建立多源、多尺度、多要素的综合监测数据集。进而,可以更全面和综合地评估生态系统碳通量,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更有效地制定减排增汇策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推动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的发展,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拟定于2023年8月29日召开“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将以线上的形式进行。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SIF、湍流涡动通量、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相关同位素通量等要素的观测方法、基础理论、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提升野外生态台站的综合观测技术水平。03 会议内容1)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前沿科学问题3)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04 会议日程会议特邀专家与报告信息,将于第二轮通知发布,敬请关注。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3年8月29日2.会议形式:网络线上直播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07 报名方式关注“理加联合”微信公众号,回复“碳中和”
  • 会议日程 |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理加云学堂(第十期)会议时间:2021年9月7日(星期二)参会方式:网络线上直播01 背景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由此产生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渐深重。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们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的一部分。面对碳中和的需求,减排(减少CO2排放)和增汇(增加CO2吸收)是两条根本的途径,我们应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大力采取增汇措施。以SIF植被遥感、湍流涡动通量、多通道土壤呼吸等为代表的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为更好地开展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长时序动态监测,建立多源、多尺度、多要素的综合监测数据集,推动新技术在碳中和背景下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观测系统中的运用。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7日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碳中和背景下SIF植被遥感、湍流涡动通量、多通道土壤呼吸等监测技术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提升野外生态台站的观测技术水平。03 会议内容1.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2.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3.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观测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04 会议日程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上午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9:00~9:05致辞旭日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9:05~9:45高寒生态系统氮循环与气候变化魏达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9:45~10:25基于观测的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10:25~10:30休息时间汪金松 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30~11:10增温对高寒草甸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张欣 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11:10~11:50基于碳同位素分析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释放主要途径及其成因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1:50~12:10生态系统碳循环测量技术及应用介绍休息时间下午郑宁 博士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3:30~14:10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及其研究进展邵长亮 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14:10~14:50蒙古高原通量观测原文文 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4:50~15:30华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观测研究15:30~15:40休息时间(互动环节)张晓春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15:40~16:20GB/T 34286-2017《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GB/T 34287-2017《温室气体 甲烷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内容简介吕洪刚高级工程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16:20~17:00中国近海大气温室气体观测与分析丰怀泽植被遥感工程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7:00~17:30SIF:不止于空中的通量塔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1年9月7日(星期二)2.会议形式:网络线上直播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
  • DFP荧光蛋白观测镜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采购一台!
    托摩根DFP荧光蛋白观测镜可用于检测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红色荧光蛋白(DsRed)。 DFP荧光蛋白观测镜便于野外作业,检测效率高, 操作方便,开机后不需热机,可直接检测,系统稳定,可长时间持续作业,无需化学底物显色,直接进行观测,不损坏被检测对象的细胞。DFP荧光蛋白观测镜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此次购买托摩根DFP荧光蛋白观测镜,主要用于植物基因检测。托摩根一直致力于科研事业,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众多用户的好评。 Thmorgan咨询热线:4000-688-151. 市场部2017年4月13日
  • 会议通知 |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三轮通知)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时间:2023年8月29日参会方式:线上承办单位主办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国家创新联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美国Picarro公司01 背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对于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量级、分布、动态和驱动因素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准确观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基于单一方法的观测通常存在着观测要素单一和尺度单一等问题,且可能受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误差的影响而建立多方法的立体联合观测,如将SIF遥感、涡度相关法、箱式法和通量梯度法、同位素观测技术等观测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验证,提高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各方法之间又可以相互补充,可用来建立多源、多尺度、多要素的综合监测数据集。进而,可以更全面和综合地评估生态系统碳通量,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更有效地制定减排增汇策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推动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的发展,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拟定于2023年8月29日召开“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将以线上的形式进行。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SIF、湍流涡动通量、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相关同位素通量等要素的观测方法、基础理论、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提升野外生态台站的综合观测技术水平。03 会议内容1)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前沿科学问题3)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04 会议日程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张宇清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9:00~9:05致辞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9:05~9:10致辞周金星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9:10~9:50喀斯特区岩溶碳汇及其动态过程初探周文君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9:50~10:30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温室气体研究10:30~10:40休息时间巩晓颖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10:40~11:20气体交换和同位素联合测定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严堇纾 应用科学家美国Picarro公司11:20~12:00CRDS激光光谱技术在大气科学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休息时间肖薇 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30~14:10长三角典型水体温室气体通量和蒸发研究进展胡中民 教授海南大学14:10~14:50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异特征与驱动机制郑宁 应用科学家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4:50~15:30涡动通量研究最新进展及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方法简介15:30~15:40休息时间高添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5:40~16:20基于科尔塔群的复杂地形下森林碳通量监测研究(初步进展)李鹏 教授西安理工大学16:20~17:00陕西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与监测关键技术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7:00~17:40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3年8月29日2.会议形式:网络线上直播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07 报名方式关注“理加联合”微信公众号,回复“碳中和”08 专家一览周金星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周金星,男,汉族,水土保持工程教研室主任。任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CTERN) 云南建水生态站站长、教育部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石漠化监测与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家林草局“百千万人才工程”省“中国水土保持青年科部级人选、“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技奖”“北林学者”杰出青年。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国家专利9项、国家新品种11项、行业标准5项。著作7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团队被授予“西南地区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国家创新团队称号。研究领域:水士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周文君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周文君,现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研究组工作,副研究员,硕导。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生态学:以森林与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氮水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微生物生态学,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等学科,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与农田碳氮过程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机制研究;秉持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理念,开展植物源生物质材料的应用效应与机理的研究,打造高效可循环农业模式;响应乡村振兴与绿色农业建设的号召,进行农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评估,并开展农业减氮土壤固碳研究,已在水稻的降镉减氮、土壤增汇提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将为森林、农业生态系统的碳达峰与碳中和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资金、中科院、中外合作项目,国家973,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宜春5511工程项目等共20余项。已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巩晓颖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巩晓颖,研究员,博导,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百人计划获得者。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稳定同位素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在New Phytologist,Plant Cell & Environment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担任中国生态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创业创新领军人才(B类引进高层次人才)、SCI 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编委、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客座编辑和《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以及十余个专业期刊的审稿人。严堇纾 应用科学家;美国Picarro公司严堇纾博士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现任Picarro的应用科学家。在国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环境气体和同位素领域具有丰富的实验设计、方法开发、仪器操作和维护、数据收集和校准以及学术/技术写作等经验。肖薇 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肖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耶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陆地碳水循环和气候变化领域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Nature Geoscience》、《Global Change Biology》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共120余篇;出版专著3部。现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同位素分委员会委员,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并担任江苏省“333人才”领军型人才团队负责人,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和“江苏省科技创新十大女杰”,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果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五)、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十大科学进展(排名第一)。胡中民 教授;海南大学海南大学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团队负责人。从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长期以来,借助长期定位监测、野外控制实验、模型模拟以及遥感观测等多种技术手段,从不同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如固碳与水分消耗)和结构(系统转变)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影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前沿SCI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含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Journal of Climate, Journal of Hydrology等生态学与地学主流期刊论文。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等项目10余项。高添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添,博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陆地生态系统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尔塔群”(森林碳通量研究平台)的全面工作。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遥感模拟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cohydrology等期刊发论文13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A类)专题等10余项。获2019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李鹏 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李鹏,博士,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旱区⽣ 态⽔ ⽂ 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 利学会⾬ ⽔ 利⽤ 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 壤学会⼟ 壤侵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 经济学会资源⽣ 态专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流域泥沙与⽔ ⼟ 保持⽣ 态修复等⽅ ⾯ 研究⼯ 作。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7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 然科学基⾦ 等国家与省部级项⽬ 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 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 等奖等国家与省部级技术奖励10余项;获陕西省中⻘ 年科技创新领军⼈ 才和陕西省⻘ 年科技奖。
  • 祝贺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圆满成功!
    2021年9月7日,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近200余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业务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直播间访问次数达5000余次。9月7日9:00会议开始,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总经理为会议致开幕辞,欢迎前来参会的各位老师,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在上午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旭日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魏达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汪金松 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张欣 博士、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孙宝宇 总经理分别介绍了高寒生态系统氮循环与气候变化、基于观测的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增温对高寒草甸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基于碳同位素分析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释放主要途径及其成因、生态系统碳循环测量技术及应用介绍。在下午的报告中,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郑宁 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邵长亮 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原文文 博士、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晓春 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吕洪刚 高级工程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丰怀泽 植被遥感工程师分别就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及其研究进展、蒙古高原通量观测、华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观测研究、GB/T 34286-2017《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GB/T 34287-2017《温室气体 甲烷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内容简介、中国近海大气温室气体观测与分析、SIF:不止于空中的通量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本次交流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各位老师通过共享屏幕、语音及文字对话等方式,快速进行问题答疑。培训过程中大家专心听讲,面对其中的难点,积极参与线上交流,学习氛围良好,互动热烈。此次线上会议还有直播抽奖环节,共抽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由此产生的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渐深重。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们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的一部分。面对碳中和的需求,减排(减少CO2排放)和增汇(增加CO2吸收)是两条根本的途径,我们应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大力采取增汇措施。相信通过此次交流会的学习,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对SIF植被遥感、湍流涡动通量、多通道土壤呼吸等为代表的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您有任何需要,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将竭诚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务。
  • 我国建成首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
    地面50米范围内是沙尘暴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绿洲防护林可以减少70%的沙尘水平通量,消减风速30.5%—52.9%,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网对沙尘暴的阻截作用非常显著。这是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过5年的观测研究获取的一组结论,该站研发的“0—50米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为沙尘暴灾害防治和荒漠绿洲防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这套系统由“风沙流流量监测仪”等6种自主知识产权的沙尘暴观测系统和风沙流观测仪器组成。科研人员对民勤地区沙漠、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3种地貌的气象、沙尘、环境、土壤、植被等进行了全面监测,系统开展了沙尘暴演变过程中风场结构与变化特征、沙尘通量、气溶胶浓度、降尘结构与时空变化、不同防护体系对沙尘暴过程的影响等多方面的研究,开创了中小尺度范围沙尘空间结构新学科领域。  “以前我国沙尘暴主要由气象部门靠卫星和激光雷达高空监测,50米以下地面条件是雷达监测的盲区,更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项目组负责人赵明介绍说,这套系统为沙尘污染预测预报和防沙固沙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解决了世界范围内沙尘暴的研究难题,在探索荒漠生态微观演变、干旱区经济模式、沙区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民勤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石洋河流域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其生态状况关乎河西走廊绿洲和祁连山冰川的稳定,对黄河流域、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等专家认为,这套系统改进和完善了近地面沙尘天气野外监测研究方法,建立的风沙流定位观测数据库和沙尘样品档案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研究空白。
  • “全球变化下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观测与预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
    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全球变化下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观测与预警”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2022年度资助项目。项目依托植物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厦门大学,汇集国内从事森林结构及功能性状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研究的优势力量,聚焦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样方调查、联网观测、多源遥感观测、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结构与功能性状的耦合机制、空间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未来气候变化下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变化趋势。   会上,植物所、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项目二处、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地球与资源处相关负责人分别致辞。   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重点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及已经取得的进展。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建议应加强各任务间的联系与协作,更好地为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支撑。专家组成员在肯定项目实施方案与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从结合目前森林台站网络的观测体系优化实验方案、聚焦具体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深入挖掘观测与模型间的联系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前身为1928年创建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和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50年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所以整合植物生物学为学科定位,以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绿色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国家需求为重要研究领域,重点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进化、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植物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
  • 我国自主研发白光日冕仪首次观测并获得白光日冕像
    2月27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和山东大学(威海)联合团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50mm白光日冕仪,成功观测到内日冕,并获得其白光像。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内观测址点获得内日冕白光像(图1)。这次观测属于云南天文台林隽团队承担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鸿鹄专项”子课题—“日冕仪临近空间搭载实验”的任务内容,目的是在距离地面30-35公里的临近空间对1.1个太阳半径到1.5个太阳半径之间的内日冕进行观测,考察和研究其中的磁场结构与等离子体分布及其可能的演化过程。这次观测是在云南天文台稻城观测站2号址点进行的(图2),这是日冕仪进行临近空间观测前开展的核心设备地面实验。日冕仪的临近空间观测计划于今年8、9月份开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一层结构,其中的物质密度非常稀薄,其亮度比太阳圆面中心至少弱20万倍,因此,观测日冕的首要技术是在望远镜中有一个结构能够将太阳圆面直接来的光完全挡住,并且将望远镜内部各个结构对光线的散射抑制到最低水平,然后用特殊光学结构来产生“人造日全食”景象(图1)。全球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白光日冕仪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另一方面,地球大气对阳光的散射会严重干扰对日冕的观测,而大气散射水平较低的地点一般在远离人类居住的高山之巅。能否为白光日冕仪寻到一处合适的址点,则标志着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开展高水平太阳物理观测研究的自然环境。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刘煜团队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巡视和踏勘,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无名山发现一处适合天文观测的候选址点,该址点目前正处于深度和全面评估阶段;山东大学(威海)夏利东团队经过十余年的锤炼,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张红鑫团队一道,已研制出多种类型的日冕仪,技术水平处于国内一流。本次白光日冕仪地面实验的成功,表明稻城无名山是一处优秀的太阳观测址点,完全符合高质量、高精度太阳地面观测的要求,属于国际一流的太阳观测址点。这次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白光日冕仪的研制技术,为自主研发高性能白光日冕仪趟出了一条新路。这次实验的成功受到了国内外太阳物理同行的普遍赞誉和认可。团队将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次实验结果,进一步优化观测方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更加优良的观测结果。本任务的开展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太阳选址研究”、云南省项目“云岭学者”和“云南省林隽科学家工作室”经费的支持。 图1.2021年2月27日在云南天文台稻城观测站获得的白光日冕像。北极在上,东边在左。图2.2021年2月27日在观测现场的部分团队成员。
  • 首批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设备即将进场测试
    近日,第一批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在线观测设备通过实验室测试,即将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和浙江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稳定性、一致性、装备性能等外场观测测试。此举是中国气象局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加强高精尖装备研发和实施大气本底观测业务质量提升行动的具体举措。温室气体观测与分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长期、连续、准确的温室气体观测,有助于准确获得碳中和背景下主要温室气体变化,为评估碳中和行动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撑。但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在线观测设备被美国和欧洲少数国家所垄断。中国气象局针对这一领域发力,以“揭榜挂帅”等机制组织加快推进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设备自主研发进程,为观测站网国产化设备长期业务稳定运行打好基础。针对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设备研发中存在的关键指标参数和测试方法不统一、环境适应性测试和长期运行指标缺乏等问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成立创新团队,立足温室气体观测长期业务运行需求,对标国际先进的仪器标准和测量方法,建立了高精度二氧化碳甲烷观测设备系统性测试方法,制定了中国气象局装备许可重复性、精度、线性、准确性等13项关键指标及参数测试方法。2022年,中国气象局发布温室气体观测国产设备比对试验公告,已完成4种原理、7个型号国产设备已完成实验室测试,国产设备测试能力和专业性得到国内外厂家的认可,且形成了国内一流的温室气体在线观测设备测试平台和能力。聚焦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国产设备的核心技术,比如光腔恒温处理、波长漂移检查与纠正等,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对厂家进行深入技术指导,经过不断迭代优化,多款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观测设备的探测精度、稳定性等指标明显提升,部分设备接近或达到同类进口设备水平,满足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的观测目标和可比性要求。此外,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深耕温室气体数据质量控制算法优化和研发,包括:新增9种质量控制算法,优化3种质量控制算法;数据质量控制在时间尺度上从小时级延伸至秒级;利用设备参数、气候态变化、离群异常、台站记录等信息诊断识别错误数据;基于十余年长序列数据统计分析,获取时间变率、气候极值等指标阈值,构建科学的数据质量控制指标;根据各区域源汇动态变化,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本底数据筛分方法,本底数据代表性更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还推进了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含卤温室气体在线观测设备以及温室气体前处理系统等设备国产化研发优化。未来,该中心将持续推进大气成分各类装备的国产化研发,改变业务观测设备由进口设备主导的局面,设备国产化率将大幅提升。
  • 首套毫米波太阳射电观测仪器研制成功 未来应用场景广泛
    近日,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空间电磁探测技术实验室(LEAD),在该校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和面上等项目支持下,研制成功国际首台套工作在35-40GHz的毫米波太阳射电频谱观测系统。该系统是根据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陈耀教授提出的科学目标和研制规划,由空间科学研究院空间电磁探测技术实验室主任、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严发宝带领实验室成员自2017年底开始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而完成。相应主要学术论文以《毫米波宽带太阳射电频谱仪》为题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在线发表。据悉,该文为美国天文学会(AAS)旗下系列期刊上发表的为数很少的太阳射电观测仪器技术类科研论文。太阳耀斑爆发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源头,所产生的高能量粒子与强电磁辐射可直接威胁人类空间设施与深空探测等太空活动安全,还会增加导航误差、导致中断通信等。通过自主研制太阳微波辐射探测仪器可获得一手科学数据,可开展耀斑爆发机理和粒子加速机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还可助力空间灾害预警预报,为太空活动安全提供保障。传统太阳射电仪器专注于18GHz以下,在18GHz以上仅有少数频点的探测装备,而对于耀斑物理的研究还需要在更高频段部署观测仪器,以获得辐射频谱的完整测量。为填补毫米波频段观测数据空白,团队于2017年底开始提议和研制35-40GHz频域的地基太阳射电频谱观测系统。该仪器实现了35-40GHz范围内5GHz带宽的扫描观测,系统噪声系数~300K,系统线性度0.9999,时间分辨率为5ms~1.3s(~134ms, 默认),频率分辨率为153kHz。该仪器样机目前已常规运行两年有余,积累了大量观测数据,并有望在即将到来的第25周太阳活动峰年观测到更多耀斑爆发数据。在仪器研制过程中,团队突破了毫米波高精度探测、GHz采样数据并行实时处理、宽带信号的平坦度处理等系列关键技术,先后在中国科学、RAA、PASJ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基于仪器实现方法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面上项目以及学校攀登计划创新团队的支持。
  • 精准电镜观测揭示全固态电池空间电荷层的微观机理
    3月2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Atomic-scale study clarifying the role of space-charge layers in a Li-ion-conducting solid electrolyte”为题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马骋教授团队通过球差校正电镜的原子尺度观测,研究了空间电荷层对全固态锂电池中离子传输的影响,并发现这一现象的微观机理和过往几十年的认知截然不同。相比于目前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电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大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在这种电池中,空间电荷层可以产生于各种固-固界面附近;只有深入理解了该现象对离子传输的影响,才有可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界面优化。在之前的文献报道中,研究者普遍认为空间电荷层对离子迁移的影响只由锂离子的浓度决定:锂离子浓度高则有利于离子迁移,而锂离子浓度低则不利于离子迁移。这一认知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该理论所提及的锂离子浓度波动并未受到实验观测验证。其次,锂离子的浓度改变常常会引起晶格扭曲、相变、锂离子/空位比例变化等一系列同样能显著影响固体中离子传输的因素,因此整体离子传输效率不一定像文献中普遍认为的那样简单随锂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是可能存在很复杂的相互关系。为了透彻的理解空间电荷层对离子传输的实际影响,研究者需要对材料进行原子尺度的直接观测。马骋教授团队发挥了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具有原子级分辨率的优势,以Li0.33La0.56TiO3这一经典固态电解质的晶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空间电荷层对其离子传输的影响。在文献报道中,研究者普遍认为该材料之所以会具有过大的晶界电阻,是因为空间电荷层在晶界附近形成了锂离子浓度极低的区域,从而限制了离子迁移效率。不同于这一认知,马骋教授团队通过球差校正电镜观测发现晶界附近的锂离子浓度反而高于材料中的平均水平,并且精准确定了这些多余锂离子在晶格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结合理论计算和电化学测试,发现这种晶体结构能实现相当高效的离子传输,和文献中被普遍接受的假想截然相反。这一发现修正了研究者关于空间电荷层的认知,也为全固态电池的界面优化提供了指导法则。审稿人认为本工作“具有重大新意”(the novelty is substantial),并且认为“(本工作所揭示的)晶界附近细致的原子结构信息对于理解固态电解质的物理性质和性能是必不可少的”(The information on the detailed atomic structures near the grain boundary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lid electrolyte and the performance)。本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古震琦,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马家乐和博士生朱峰,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教授和李震宇教授。该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要方向项目培育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图1 空间电荷层的锂离子浓度分布、晶体结构和离子迁移效率
  • 大气边界层污染垂直加强观测试验启动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67f76a1b-1bfc-4a97-b7e5-0de6a85ef5df.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fbabd4b1-7a49-4d9f-88f6-0af16db14e26.jpg" title="2.jp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供图。/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陆地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日前在河北省望都县启动了大型大边界层污染加强观测试验。/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这次观测试验预计将持续10天左右,主要探测平台是一个32米长、1900立方米的大型系留汽艇,艇上载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2.5、总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气溶胶质谱、粒径谱、黑炭和颗粒物计数等大气污染观测仪器,同时还搭载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三维湍流脉动风速脉动温度等气象要素观测仪器。/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这是一次在京津冀地区开展的规模较大的多平台、多要素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试验,将获得冬季重污染期间点面结合、三维立体的大气污染垂直分布信息。”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胡非说,此次观测试验的特点是测量要素全,观测范围全,观测的时空分辨率高,观测的连续性和空间代表性强。/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这次观测试验中,项目自主研发的新型臭氧激光雷达、二氧化氮激光雷达、高空湍流超声风速仪探测系统以及涡度相关PM2.5湍流通量观测系统等均属首次亮相,自主研发的基于汽艇浮空器平台的“软塔”梯度观测系统,也拟在实验后期开展观测试验。/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胡非认为,这次试验将为不同大气污染探测设备的对比校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融合和归一化、标准化研究,以及大气污染模式的发展提供帮助,为我国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作出贡献。/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望都加强观测的同时,项目还在津冀地区开展了包括北京325米高塔和天津255米高塔梯度观测、激光雷达走航观测、飞机观测和地面台站观测在内的同步协同观测。/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此外,为与京津冀地区的观测相对照,由项目参加单位在珠三角地区也同时实施了大气边界层污染加强观测试验,主要探测平台有深圳356米高塔和广州600米电视塔,以及大气污染移动观测车等。/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据了解,离地面1~2千米厚的大气边界层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发生地,为深入认识大气污染机理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迫切需要进行污染物在大气边界层内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多种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污染探测设备和分析仪器,但它们之间的可比性、融洽性和校准技术研究还很不够,制约着该领域的发展。“陆地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项目旨在解决基于塔基、地基遥感、艇基和飞机等一体化探测平台的边界层三维垂直结构探测技术。/p
  • Picarro | 人为减排增强了大气新粒子生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的观测证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其中,大气污染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改善大气质量,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人为减排。人为减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及机理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2022年冬奥会举办之际,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背景气溶胶颗粒对地球-大气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对流层气溶胶的重要来源,新粒子生成(NPF)在云凝结核(CCN)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导致中国特大城市严重的雾霾事件。在受污染的大气中,NPF和参与成核的气态物质的行为尚不清楚。硫酸(SA)是清洁大气中参与成核的主要物质,其他气态前体物,例如氨、二甲胺(DMA)和二羧酸,会在污染环境中增强成核。由于气态前体和可凝蒸气丰富,成核机制在不同位置会有所不同。COVID 19封锁期间的研究表明,NPF事件的生成率(J3)和增长率(GR)的结果各不相同。在未来空气质量改善的情况下,大气NPF在污染大气中的行为仍不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研究人为减排对中国特大城市成核和生长过程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冬季奥运会前后NPF事件和气态前体的演变,以了解它们在雾霾形成中的作用并为未来制定污染减排政策提供信息。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1月1日-3月31日在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会场附近的北京IAP场地进行观测活动。该地点代表了典型的城市区域,与北京城市的平均颗粒物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研究人员观测了气溶胶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细颗粒物化学组成(有机物(OA)、硫酸盐(SO42-)、硝酸盐(NO3-)、铵(NH4+)和氯化物(chl))、气体物质浓度(O3、NO2、CO、SO2)、PM2.5质量浓度及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辐射、海平面气压、风速和风向)以调查NPF事件及其气态前体的演变,了解不同时期气态前体在NPF和雾霾形成中的作用。NH3排放测量利用Picarro G1103氨气分析仪测量NH3浓度结论WOG和冬季残奥会(WPG)期间成核事件有所增强,NPF事件的频率( 52.4% 38.5% )高于Pre-WOG (25.0%)和Post-WOG(27.8%),这主要是由CS较低造成的。此外,WOG(6.4±4.1 cm-3s-1 )和WPG(6.1±2.9 cm-3s-1)期间的平均J3也高于Pre-WOG(5.6±2.9 cm-3s-1)和Post-WOG(5.7±3.1 cm-3s-1),而GR ( 2.3±1.8 nmh-1,2.7±1.4 nmh-1)略高于Pre-WOG (2.1±1.5 nm&sdot h-1)和Post-WOG (2.2±1.6 nm&sdot h-1)。研究发现,硫酸和氨浓度较低,WOG和WPG期间较高的J3可能是由较高的胺贡献的。log J3和SA之间的相关性,与CLOUD实验结果高度一致,表明胺增强了硫酸成核。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硫酸对GR3-7nm的贡献超过20%,在WOG和WPG期间,大气氧化能力大大增强,颗粒生长到10 nm以上时,有机化合物的贡献迅速增加。此外,还发现硝酸铵在NPF引发的雾霾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是WOG之后,NPF事件生长后期的硝酸盐产量高于WPG,建议采取措施控制NH3和NO2排放,以减少新粒子生成和生长造成的PM2.5污染。
  • 清华大学最新天文观测成果,揭示星系形成演化
    5月5日,清华大学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由清华大学天文系牵头的国际团队通过全波段数据,直接探测到早期宇宙中星系周围气体进入星系的详细过程,证实了重元素丰度较高的“循环内流”是驱动星系恒星形成的关键,为理解星系“生态系统”及星系演化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5月5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清华大学天文系蔡峥教授团队,通过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凯克”对距今110亿年的一个巨大气体星云进行了观测。利用凯克望远镜的成像光谱仪——“宇宙网成像器”,清华大学团队成功探测到了星系周围气体的氢元素及多种重元素辐射并进一步计算出重元素的大尺度空间分布。观测表明,星系周围气体已经富含重元素。进一步的光谱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这些富含重元素的电离气体极为可能是早先被星系中心的黑洞喷射到星系周围,冷却下来后,在引力和环境角动量共同作用下,重新回流入星系,形成“循环冷气体流”。运动学建模进一步表明,循环气体流是朝星系流入的,可以促进和维持恒星形成活动。星系吸积星系外气体,形成恒星的详细过程是当前和未来天体物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次发现对星系如何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进行了清晰的成像,表明富含重元素的循环气体流可以驱动星系中剧烈的恒星形成活动。该发现为理解星系生态系统、星系形成和演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未来,结合更大口径、更大视场的光谱巡天望远镜,人们有望揭示星系形成的全貌。
  •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名单公布
    2016年末,农业部曾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通知》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将形成由4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97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269个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37个学科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  随着实验室建设工作的落地开展,农业部近日也批准了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人选。其中,批准林敏等专家担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批准赵国屏等专家担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批准李锡香等专家担任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的站长(名单见附件),任期至2020年12月31日。  据悉,各实验室主任和实验站站长将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十三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名单的通知》(农办科〔2016〕29号)要求,认真研究编制本实验室和实验站的建设任务书,明确建设内容和年度考核指标,加强对实验室和实验站的日常管理,扎实推进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的建设工作,为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出积极贡献。各学术委员会主任则定期组织学术活动,指导监督重点实验室切实按照建设任务开展科研工作。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名单序号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林敏赵国屏2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熊立仲张启发3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深圳)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张耕耘杨焕明4农业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韩斌5农业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刘英杰桂建芳6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学勇李振声7农业部东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董英山武维华8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戴陆园谢华安9农业部华东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王秀娥程顺和10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陈业渊何朝族11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乔治军刁现民12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鲍晓明戴景瑞13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华跃进林敏14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朱英国15农业部杂交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泽田陈温福16农业部籼稻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朱英国傅廷栋17农业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徐正进谢华安18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朱英国19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黎用朝程式华20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郑家奎程式华21农业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李家洋22农业部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陈金节杨剑波23农业部籼稻新品种创制与种子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袁国保朱英国24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马有志李振声25农业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承彦程顺和26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为钢马有志27农业部黄淮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马传喜于振文28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程顺和马有志29农业部西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奚亚军马有志30农业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杨武云程顺和31农业部藏区青稞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尼玛扎西顾茂芝32农业部黄淮海主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房卫平李新海33农业部小麦水稻等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李生荣马有志34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荣廷昭35农业部东北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曹靖生李建生36农业部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才卓戴景瑞37农业部黄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齐世军戴景瑞38农业部黄淮海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陈彦惠李建生39农业部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赵久然40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卢艳丽赖锦盛41农业部玉米水稻等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彭俊华张启发42农业部东北主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王延波戴景瑞43农业部玉米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梁继红林敏44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金黎平屈冬玉45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刘喜才金黎平46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李强刘庆昌47农业部薯类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韦献雅黄钢48农业部马铃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华中农业大学谢从华朱英国49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大学刘庆昌万建民50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赵团结戴景瑞51农业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盖钧镒52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李文滨盖钧镒53农业部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张孟臣盖钧镒54农业部大豆种质创新与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李洪杰盖钧镒55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陈晓亚56农业部黄淮海半干旱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张香云刘进元57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董合忠马峙英58农业部长江中游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别墅王坤波59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倪万潮郭三堆60农业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农垦科学院李保成张天真61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崔洪志张天真62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傅廷栋63农业部油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周永明官春云64农业部花生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赵红军傅廷栋65农业部油菜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三熟制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傅廷栋66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新友王汉中67农业部油菜玉米等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伍先敏蒋梁材68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蔬菜)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孙日飞邓秀新69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果树)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方智远70农业部园艺作物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喻景权武维华71农业部园艺作物营养与生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方智远72农业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丛佩华韩振海73农业部果树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韩振海74农业部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秦智伟杜永臣75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李成贵方智远76农业部黄淮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徐坤孙日飞77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孙日飞78农业部华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林顺权方智远79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李跃建杜永臣80农业部西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跃进邓秀新81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彭明邓秀新82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易干军邓秀新83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田维敏何朝族84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李开绵陈松笔85农业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谢江辉林顺权86农业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谭乐和彭明87农业部福建甘蔗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许莉萍苏文金88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李杨瑞彭明89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畜)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黄路生90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侯水生杨宁91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涌刘守仁92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张沅93农业部种猪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吴常信94农业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刘作华谯仕彦95农业部奶牛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北京奶牛中心麻柱张沅96农业部水牛遗传繁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梁贤威吴常信97农业部鸡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李辉吴常信98农业部鸡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张细权杨宁99农业部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刘明军李宁100农业部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杨福合张沅101农业部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舒鼎铭杨宁102农业部兔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青岛康大外贸集团有限公司李明勇秦应和103农业部肉牛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赵玉民张沅104农业部肉羊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内蒙古农业大学李金泉张勤105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林浩然106农业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石连玉桂建芳107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曹文宣108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朱新平林浩然109农业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王卫民桂建芳110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李家乐桂建芳111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顾志敏麦康森112农业部大宗淡水鱼类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王荣泉徐跑113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桂堂聂品114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永权吴孔明115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陈剑平谢联辉116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郭泽建刘杏忠117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启云李玉118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马平张芝利119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鲁传涛吴孔明120农业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喻大昭吴孔明121农业部华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吴益东韩召军122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尤民生李玉123农业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钟国华康乐124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易克贤万方浩125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彭云良郭予元126农业部云贵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郭予元127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同先吴孔明128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建马祁129农业部农药研制与施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李卫国袁会珠130农业部农药研发重点实验室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尧伦李德军131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陈学新郭予元132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陈焕春133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张继瑜殷宏134农业部兽用疫苗创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任涛陈焕春135农业部兽用诊断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刘秀梵136农业部特种动物生物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钱军陈焕春137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何孔旺刘秀梵138农业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黄志斌陆承平139农业部禽用生物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高崧陈焕春140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与化学药品重点实验室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潘春刚陈焕春141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控生物技术与制品创制重点实验室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陈瑞爱夏咸柱142农业部生物兽药创制重点实验室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守军刘秀梵143农业部兽用化学药物及制剂学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薛飞群陈杖榴144农业部畜禽细菌病防治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邵华斌陈焕春145农业部动物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殷宏才学鹏146农业部动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周继勇张改平147农业部动物细菌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姜平刘秀梵148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周金林才学鹏149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改平夏咸柱150农业部动物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张改平151农业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曹金山夏咸柱152农业部经济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闫喜军夏咸柱153农业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华南农业大学廖明金宁一154农业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孔杰唐启升155农业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王鲁民曹文宣156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王志勇麦康森157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李纯厚林浩然158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常亚青桂建芳159农业部南海水产动物育种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杨小立林浩然160农业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倢麦康森161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邓子新162农业部土壤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楼慧强方荣祥163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崔中利赵国屏164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邱立友喻子牛165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瑞福赵国屏166农业部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魏江春167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谭琦李玉168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安徽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汪建飞徐阳春169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梅旭荣孟伟170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刘宏斌陈温福171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刘兆辉梅旭荣172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纪雄辉吴金水173农业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杨林章蔡道基174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王建武骆世明175农业部西北绿洲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新疆农业科学院马兴旺李宝国176农业部东北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试运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李文华梅旭荣177农业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刘定辉梅旭荣178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王道龙朱兆良179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王立春赵兰坡180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周建斌张维理181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徐国华周健民182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骆浩文周卫183农业部植物营养与生物肥料重点实验室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曹典军曾希柏184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连步白由路185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沈仁芳周健民186农业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张玉龙孙铁垳187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石元春188农业部西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官周平山仑189农业部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谢德体李保国190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蔡崇法林先贵191农业部华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李永涛沈仁芳192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普特山仑193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郝卫平康绍忠194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张忠学吴普特195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宁堂原康绍忠196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段爱旺茆智197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邓宇欧阳平凯198农业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谢君储富祥199农业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赵立欣张源辉200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张全国李文哲201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王涛石元春202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宏福李德发203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赵茹茜陈杰204农业部动物生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杨国宇王加启205农业部动物抗病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吴德谯仕彦206农业部饲料安全与生物学效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张丽英刘建新207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姚斌范云六208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李德发209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李志勇高洪文210农业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汪以真文杰211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蒋宗勇李德发212农业部水产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张璐麦康森213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志芬印遇龙214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于振文山仑215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明于振文216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陈阜官春云217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曹卫星218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刘武仁董树亭219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贾志宽山仑220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罗锡文221农业部荒漠绿洲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科学院赵奇赵广才222农业部黄淮海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赵全志官春云223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彭春瑞邹应斌224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陈温福225农业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试运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吴俊江赵团结22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钱永忠陈宗懋227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王富华钱永忠228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翟毓秀林洪229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史建荣钱永忠230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王强钱永忠231农业部兽药残留及违禁添加物检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张改平232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张改平233农业部兽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袁宗辉周光宏234农业部设施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毛小慧刘贤金235农业部蔬菜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徐东辉李天来236农业部茶叶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鲁成银陈剑平237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加启沈建忠238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李熠庞国芳239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崔国辉林洪240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贮运管控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凤忠庞国芳241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植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蒋红云吴孔明242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动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扬州大学焦新安沈建忠243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刘潇威魏复盛244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分子)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王志兴彭于发245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食用)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大学黄昆仑吴孔明246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戴小枫刘旭247农业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浙江大学罗自生孙宝国248农业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朱明孙宝国249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廖小军孙宝国250农业部肉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孙宝国251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李来好薛长湖252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陈绍慧郭顺堂253农业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李积华刘成梅254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廖森泰孙宝国255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装备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李树君孙宝国256农业部奶制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朱蓓薇257农业部大宗粮食加工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河南农业大学艾志录李树君258农业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成都大学赵钢张名位259农业部油料加工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黄凤洪傅延栋260农业部新食品资源加工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杜方岭戴小枫261农业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大学段长青孙宝国262农业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唐德剑王强263农业部果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郜海燕孙宝国264农业部蔬菜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晓燕孙宝国265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陈巧敏罗锡文266农业部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孙士明任露泉267农业部水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汪懋华268农业部丘陵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郭曦陈建269农业部草原畜牧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刘贵林王全喜270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陈军周应祺271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张东兴罗锡文272农业部农机动力与收获机械重点实验室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成强尚书旗273农业部种子加工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贾生活罗锡文274农业部植保工程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江苏大学邱白晶陈学庚275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处理装备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浙江大学应文斌罗锡文276农业部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吕谋超吴普特277农业部西北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试运行)石河子大学陈学庚罗锡文278农业部西北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新疆农垦科学院汤智辉罗锡文279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华中农业大学廖庆喜罗锡文280农业部热带作物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邓干然宋建农281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汪懋华282农业部农业信息获取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朱德海孙九林283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许世卫孙九林284农业部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宝祝汪懋华285农业部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李绍稳赵春江286农业部农业信息软硬件产品质量检测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陈立平汪懋华287农业部光谱检测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浙江大学何勇汪懋华288农业部农作物系统分析与决策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南京农业大学朱艳孙九林289农业部农产品信息溯源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吕晓男汪懋华290农业部渔业信息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上海海洋大学陈明赵春江291农业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试运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何东键汪懋华292农业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孙坦孙九林293农业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大学高石林李天来294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李保明汪懋华295农业部农业设施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周长吉韩鲁佳296农业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弃物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其长韩鲁佳297农业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朱松明蒋亦元298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邹志荣李天来299农业部肉/蛋鸡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河北农业大学黄仁录李保明300农业部生猪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东北农业大学王德福李德发301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易中懿李天来302农业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任天志陈温福303农业部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吴龙华赵方杰304农业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严昌荣陈学庚305农业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全国畜牧总站隋斌康绍忠306农业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夏贤格李季307农业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宫志远赵振东308农业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顾洪如印遇龙309农业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试运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娣傅延栋310农业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上海交通大学周培王有年311农业部创意农业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汤勇陈宗懋312农业部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魏灵玲李天来313农业部休闲渔业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胡隐昌桂建芳314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试运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李文华315农业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南京农业大学陈发棣李雄316农业部华东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张立明周培317农业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万忠谷树忠318农业部华中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华中农业大学高翅郭仁忠319农业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李奕松尹伟伦320农业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李云伏方智远321农业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兰州大学侯扶江南志标322农业部草地生态与修复治理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侯向阳李永宏323农业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内蒙古农业大学贾玉山云锦凤324农业部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杨青川南志标325农业部草地管理与合理利用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大学张英俊南志标326农业部草地资源监测评价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陈金强南志标327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陈雪忠潘德炉328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上海海洋大学陈新军陈勇329农业部极地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赵宪勇唐启开330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邱永松张偲331农业部远洋渔船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谌志新马宁332农业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周清波周成虎333农业部耕地利用遥感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刘海启孙九林334农业部草地与农业生态遥感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刘桂香包玉海335农业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大学王鹏新孙九林336农业部农业遥感机理与定量遥感重点实验室(试运行)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杨贵军童庆禧337农业部特种经济动植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试运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杨亚军陈宗懋338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陈宗懋339农业部麻类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陈万权官春云340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王树声孙大业341农业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张国政向仲怀342农业部蚕桑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代方银向仲怀343农业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吴杰胡福良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名单序号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依托单位实验站站长1农业部蔬菜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北京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锡香2农业部寒带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黑龙江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韩贵清3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辽宁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刘凤之4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内蒙古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李晓东5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山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丁汉凤6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河南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刘崇怀7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河北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李杏普8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万全9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甘肃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祁旭升10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青海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马晓岗11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宁夏科学观测实验站宁夏农林科学院陈东升12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新疆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徐麟13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庆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南大学何光华14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四川农业大学周永红15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贵州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阮仁超16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西藏科学观测实验站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廖文华17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上海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陈亮18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安徽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张平治19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江苏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颜伟20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浙江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稻研究所魏兴华21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江西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戴兴临22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湖北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张再君23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湖南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余应弘24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福建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占志雄25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房伯平26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广西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邓国富27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海南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孟卫东28农业部核辐射农业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录祥29农业部寒地粳稻冷害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潘国君30农业部水稻盐害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严永峰31农业部江西东乡野生稻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陈大洲32农业部恩施稻瘟病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游艾青33农业部华南水稻病虫科学观测实验站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34农业部云南稻种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阿新祥35农业部海南野生稻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王效宁36农业部新乡小麦高效育种技术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阳37农业部东北地区春小麦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辛文利38农业部华北地区小麦抗旱节水生物学科学观测实验站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郭进考39农业部华中地区小麦病害生物学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高春保40农业部西北地区小麦抗旱耐盐生物学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张新忠41农业部丹东玉米抗病育种科学观测实验站丹东农业科学院景希强42农业部黄淮海区玉米科学观测实验站(北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久然43农业部黄淮海区玉米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李荣改44农业部南方平原玉米科学观测实验站南通大学李平45农业部热带亚热带玉米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番兴明46农业部西北玉米抗旱生物学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刘成47农业部黄淮海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王庆美48农业部华中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李卫东49农业部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汤浩50农业部云贵高原马铃薯与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隋启君51农业部川渝薯类与大豆科学观测实验站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李育明52农业部西北旱作马铃薯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文国宏53农业部内蒙古马铃薯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尹玉和54农业部东北早熟大豆产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刘丽君55农业部东北中晚熟大豆产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王曙明56农业部黄淮海大豆产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刘学义57农业部西南玉米大豆间套作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孙祖东58农业部黄淮海流域棉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袁海涛59农业部沿海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陈建平60农业部新疆早中熟及早熟陆地棉长绒棉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洪梅61农业部新疆塔里木棉花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余力62农业部春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杜德志63农业部北方农牧交错区油料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苏江顺64农业部长江上游油料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张锦芳65农业部华南花生与鲜食玉米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梁炫强66农业部西南山地油料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黄泽素67农业部西北特色油料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赵利68农业部热带油料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雷新涛69农业部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柯卫东70农业部东北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沈阳农业大学冯辉71农业部华北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耿保进72农业部黄淮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王克安73农业部黄淮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晓伟74农业部华中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邹学校75农业部华东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张其安76农业部华南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罗少波77农业部西南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田时炳78农业部西北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王晓巍79农业部东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张茂君80农业部东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赵锋81农业部华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赵胜建82农业部黄淮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刘庆忠83农业部华中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园艺研究所卜范文84农业部西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陈善春85农业部云贵高原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党志国86农业部西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王发林87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王继勋88农业部青藏高原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曾秀丽89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谢贵水90农业部保山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刘光华91农业部南宁南亚热带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陈东奎92农业部龙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综合实验站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陈海生93农业部海口热带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张治礼94农业部福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唐建阳95农业部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张存岭96农业部云南甘蔗种质资源与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范源洪97农业部广东甘蔗种质资源与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李奇伟98农业部猪鸡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季从亮99农业部牦牛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冯宇诚100农业部奶牛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刘光磊101农业部蛋鸡遗传育种科学观测实验站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孙皓102农业部羊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石国庆103农业部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农业大学芒来104农业部黑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马波105农业部北方地区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张清靖106农业部黄河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陕西省水产研究所王丰107农业部黄河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李秀启108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陈大庆109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东坡110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付辉云111农业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李新辉112农业部西北地区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张人铭113农业部哈尔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新民114农业部佳木斯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丁俊杰115农业部五大连池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穆娟微116农业部公主岭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任金平117农业部沈阳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白元俊118农业部信阳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卢兆成119农业部廊坊农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王向东120农业部锡林郭勒草原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泽华121农业部呼和浩特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白全江122农业部太原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范仁俊123农业部长沙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勇124农业部合肥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戚仁德125农业部南昌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湘民126农业部济南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朱立贵127农业部南京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方继朝128农业部福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魏辉129农业部广州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田兴山130农业部海口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陈绵才131农业部桂林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程登发132农业部南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于永浩133农业部昆明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杨勤忠134农业部拉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覃荣135农业部贵阳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大学金道超136农业部阿拉尔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塔里木大学冯宏祖137农业部库尔勒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潘洪生138农业部杨凌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139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郭青云140农业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新瑞141农业部银川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荣光142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北京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刚143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天津科学观测实验站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鄢明华144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新疆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黄炯145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周恩民146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四川农业大学曹三杰147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广西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杨威148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湖北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田永祥149农业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徐志宏150农业部动物病原生物学华北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农业大学仲飞151农业部动物病原生物学东北科学观测实验站东北农业大学李一经152农业部动物病原生物学华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农业大学姜世金153农业部动物病原生物学西南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李华春154农业部渔业遥感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李应仁155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徐汉祥156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海洋大学戴小杰157农业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158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陈丕茂159农业部黄渤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俊160农业部东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农业大学孟和毕力格161农业部西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塔里木大学张利莉162农业部东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刘波163农业部西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甘炳成164农业部华中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杨自文165农业部呼伦贝尔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辛晓平166农业部武川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潘学标167农业部那曲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草原站江村旺扎168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李月梅169农业部阜新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孙占祥170农业部北京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同科171农业部鹿泉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刘孟朝172农业部桓台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173农业部原阳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寇长林174农业部商丘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王和洲175农业部合阳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延安176农业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熊桂云177农业部岳阳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曾希柏178农业部祁阳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文石林179农业部寿阳农业环境与作物高效用水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何文清180农业部合肥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农业大学李学德181农业部江津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刘剑飞182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顾晓君183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翁伯琦184农业部永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宁夏农林科学院周涛185农业部大理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张克强186农业部嵩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潘艳华187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武春媛188农业部双季稻营养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李祖章189农业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沈阳农业大学韩晓日190农业部华北设施栽培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赵秉强191农业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农业大学韩燕来192农业部西北旱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王勇193农业部华南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谭宏伟194农业部南方坡耕地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秦鱼生195农业部黑龙江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周宝库196农业部内蒙古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妥德宝197农业部甘肃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车宗贤198农业部新疆北部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刘骅199农业部新疆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赵成义200农业部山东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丽华201农业部河北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李洪文202农业部河北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李科江203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聂军204农业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张永春205农业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省红壤研究所黄庆海206农业部安徽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何传龙207农业部浙江土壤肥料与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陈义208农业部四川盆地平原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四川农业大学王昌全209农业部四川盆地山地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朱波210农业部云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农业大学郑毅211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蒋太明212农业部福建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王飞213农业部海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谢良商214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公主岭科学观测实验站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边少锋215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康绍忠216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石河子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垦科学院周建伟217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吴桥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王璞218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武继承219农业部能源植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严华兵220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华东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叶小梅221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南方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高立洪222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西部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邱凌223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北方科学观测实验站淄博淄柴新能源有限公司李宗立224农业部饲料资源与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武汉工业学院侯永清225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戈贤平226农业部草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王堃227农业部东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东北农业大学单安山228农业部华北动物遗传资源与营养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军民229农业部西北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大学雒秋江230农业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建华231农业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232农业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华南农业大学江青艳233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东北农业大学杨德光234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沈阳农业大学黄瑞冬235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来永才236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农业大学高聚林237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山西农业大学杨武德238农业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贾秀领239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郭天文240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农业大学李金才241农业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万书波242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程建平243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农业大学黄璜244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梁天峰245农业部华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华南农业大学唐湘如246农业部中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杨铁钢247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扬州大学郭文善248农业部草原畜牧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布库249农业部林果棉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王学农250农业部农机制造工艺科学观测实验站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李衍国251农业部北方农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福增252农业部南方农业装备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农业大学曹成茂253农业部东北规模农场农业信息技术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黄忠文254农业部黄淮海农业信息技术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农业大学马新明255农业部东北设施园艺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沈阳农业大学王铁良256农业部黄淮海设施农业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农业大学魏珉257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林保忠258农业部云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农业大学盛军259农业部福建茶树及乌龙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张文锦260农业部湖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包小村261农业部东南黄红麻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农林大学祁建民262农业部东北亚麻科学观测试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宋喜霞263农业部西南大麻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郭鸿彦264农业部河南烟草生物学与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农业大学赵铭钦265农业部云南烟草生物学与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徐云266农业部辽宁野蚕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李喜升267农业部广西蚕桑遗传改良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李标268农业部安徽蜜蜂生物学科学观测实验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同春269农业部福建蜜蜂生物学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农林大学缪晓青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