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抗体亚基

仪器信息网抗体亚基专题为您整合抗体亚基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抗体亚基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抗体亚基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抗体亚基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抗体亚基话题讨论。

抗体亚基相关的资讯

  • 我国科学家解析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与抗生素结合的三维结构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全球重要的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据,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占全人群的1/4左右,结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目前结核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了解结核杆菌耐药机制并研发新的治疗结核病药物对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意义重大。  近日,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主的联合团队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ryo-EM structur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50S ribosomal subunit bound with clarithromycin reveals dynamic and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macrolides”的文章,该研究解析了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TY)结合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研究团队发现抗生素CTY结合位点位于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新生肽链通道靠近rRNA第2062位腺嘌呤(A2062)的位置,与其他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结合位置基本一致。研究团队基于研究获得的密度图,认为结合CTY的结核杆菌大亚基的A2062存在两种构象;与已发表的核糖体与大环内酯结合的结构比较,认为A2062与特定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的动力学可能调节肽基转移酶向翻译阻滞方向发展。该研究对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A2062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动力学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合理设计下一代抗结核药物,以对抗日益严重的结核杆菌耐药问题。  论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1.2022439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 基于质谱的内源性抗体从头测序的展望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mAbs上的综述,A perspective toward mass spectrometry-based de novo sequencing of endogenous antibodies1,通讯作者是来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Bijvoet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的Albert J.R. Heck。  据估计,人体可以产生的抗体理论序列超过1015种,这些序列是独一无二但又高度相似的,这使得它们的表征和测序非常复杂。抗体的结构从功能上分为Fab段和Fc段,其中Fab负责与抗原结合,具有高度变异性,这种突变主要集中在Fab段的互补决定区(CDR),阐明这部分的序列对抗体的发现非常重要。 图1展示了用于抗体序列分析的三种组学策略。Bottom-up(BU)是最流行的测序方法,可以通过数据库匹配或完全的从头测序实现对抗体的序列分析,但主要用于高度纯化的重组抗体。第二种策略是通过将基于MS的技术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相结合,例如全基因组测序或 BCR 测序,通过B细胞测序生成个性化序列数据库,将BU MS数据靶向该数据库搜索,是一个部分从头测序的流程。第三种策略是结合几种基于MS的de novo方法,如Top-down(TD)和Middle-down(MD),旨在直接从临床样本中确定选定抗体克隆的完整序列,而无需其他组学数据的帮助。  图1 基于MS的抗体测序的三种策略  通过BU方法进行的从头测序需要高度的序列覆盖,理想情况下,抗体中的每个序列位置都由多个重叠的肽段支持。通过缩短酶的孵育时间、微波辅助水解,或使用具有协同序列特异性的多种酶,可以产生较长的肽段或较多的重叠序列。图2所示的工作使用总共9种蛋白酶(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成功地从头测序抗 FLAG-M2小鼠mAb全长。通过覆盖整个CDR的高分肽获得了高置信度的CDR序列,所选择的6条肽段来自5种不同蛋白酶的消化。  图2 单克隆抗体Anti-FLAG M2的测序。  对于抗体这种具有高度变异性的蛋白质,通常无法获得完整和准确的序列数据库来进行匹配。相反,可以使用来自基因组或转录组实验的同源序列。抗体种编码每个区域的基因可作为种系序列获得,基于序列对齐或序列标签提取的容错片段匹配算法可以使用同源数据库对实验确定的序列进行评分。同源序列数据库还可以作为种系模板来辅助从头测序肽段的组装。  TD/MD策略虽存在对分子量较大蛋白的电离效率低、分辨率低等限制,但近年该领域的一些进展也报告了相对较高的序列覆盖率。Shaw 等人报道了使用现代仪器将完整的 mAb 在非变性状态下片段化(图3)。通过在单个串联 MS 实验中结合 ECD 和 HCD,获得了曲妥珠单抗 42% 的轻链序列覆盖率和 20% 的重链序列覆盖率。产生的碎片谱不仅包含多电荷主链碎片产物,还包含链间二硫键断裂产生的完整轻链。  图3 轻链 (a) 和重链 (b) 片段图显示了曲妥珠单抗上 ECD 和 HCD 组合产生的序列覆盖率。二硫键用虚线表示,CDR3 区域以黄色高亮显示。(c)为完整曲妥珠单抗的 25+ 电荷态的相应碎片谱,插图显示了轻链的 9+ 电荷态和各种碎片离子。红色和蓝色碎片离子标签分别对应轻链和重链。星号表示质量选择的母离子。  将抗体测序拓展到内源性抗体存在许多挑战。首先,血浆中单个克隆的中位浓度约为 1 µg/mL,比 mAb 低几个数量级,并且单个克隆的分离极具挑战性,使测序过程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大多数软件工具专为组装单个抗体而设计,当数据代表几个相似的 Ig 序列时可能导致分析失败。此外,在复杂的内源性多克隆抗体混合物中,由于来自恒定区的序列信息被放大并抑制CDR的信号,因此通常无法检测到CDR区的关键序列。使用多组学方法,例如通过使用来自同一供体的基因组学或转录组学数据补充 BU MS 数据,可以绕过从头测序的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方面。  Guthals等人报道了一个例子,使用糖蛋白B抗原从患者的血清中纯化抗体后,进行了完整质量和BU MS分析(图4c)。通过半自动软件PolyExtend用完整质量来检索抗体混合物中最丰富的物种的平均质量,并以此来约束BU MS数据导出的序列结果。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Bondt等人从败血症患者的血清中制备IgG1的Fab亚基,成功地在不经过抗原特异性捕获的条件下,通过MD/BU结合和ETD活化的MS方法,在一个供体的血清中直接对一个高丰度的抗体克隆进行从头测序(图4d)。首先,从IMGT数据库中选择高度匹配的轻链和重链种系模板。然后用采集的从头测序数据来迭代和改进这些模板,产生最终的成熟序列。值得注意的是,确定的序列包含的突变比BCR测序研究报告的突变率所预期的要多,这表明蛋白质水平测序和基因水平测序之间存在潜在的差异。  图4  尽管从抗体混合物中重新组装序列仍然是艰巨的任务,但一些研究团队最近已经设法获得了令人兴奋的数据。随着现有方法的众多进步,很可能只需把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创建一个基于MS的方法,以更常规地用于抗体发现。所有近期发表的这些策略概念的验证为更高效的下一代方法铺平了道路。
  • 中国计量院研制出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亚基因组RNA(sgRNA)标准物质
    特异性检测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亚基因组RNA(sgRNA),对于确定疫苗、单克隆抗体和抗病毒药物的保护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通过检测新冠病毒sgRNA,可有效区分具有感染性的活病毒和灭活病毒。sgRNA是在进入细胞后产生的,与成熟的病毒粒子结合较差,因此可作为活跃复制的病毒的标记。近日中国计量院研制了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亚基因组RNA标准物质,可以作为测量标准,用于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N)和包膜蛋白基因(E)的亚基因组RNA的定性和定量测量,以及测量方法的确认和质量控制。标准物质定值方法为针对核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亚基因组序列设计的特异性数字PCR方法,同时采用经过国际比对验证的另一独立的数字PCR方法对量值进行了核验。该标准物质包括了5个不同水平的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N)和包膜蛋白基因(E)的亚基因组RNA。特性量值为每管溶液中含有的核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亚基因组RNA的拷贝数浓度。具体量值见表1。表1.新型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和包膜蛋白亚基因组RNA标准物质特性量值NIM-RM5223 新型冠状病毒核壳蛋白和包膜蛋白亚基因组RNA标准物质截至目前,中国计量院共研制了核酸、抗原和抗体等24种新冠病毒标准物质。这些标准物质可应用于方法建立、方法验证、质量控制、试剂性能评估、验证与评价等多方面,截止11月,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30个省市的近700家单位,为保障核酸检测结果准确、可比、可溯源,提供了重要支撑。
  • 赛默飞与博威生物签署战略合作 建立亚太首个抗体药物“智能工厂”
    赛默飞与博威生物签署战略合作 建立亚太首个抗体药物“智能工厂” 2017年4月20日,广州——今日在广州举行的2017 中国(广东)– 美国投资合作交流会上,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上海博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威生物)双方在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的见证下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以下简称:生物岛)建立“赛默飞世尔科技—博威生物联合抗体工程技术展示与服务中心”——该中心将配置亚太地区首条世界领先的抗体药物中试级智能工厂平台(SmartFactory),这是赛默飞提供的基于生物制药行业一次性设备平台开发的自动化控制成套解决方案。该中心建成后将提供多种抗体药物合同研发(CRO)和合同生产(CMO)服务。2017年初公布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动国内制药企业研发新技术,提升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国际地位,帮助国内外患者改善治疗效果。赛默飞与博威此次携手,将抗体药物中试级智能工厂平台(SmartFactory)——这一“从一块地”到“一瓶药”的世界领先的解决方案落地中国,促进本土生物制药企业(尤其是在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领域)在维持产品质量与合规性的同时,大幅提升研发速度并降低研发成本,从而促进全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惠及广大患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与上海博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此次赛默飞与博威生物的合作落地广州生物岛,还将协助广州逐步形成抗体药物产业生态体系 (Eco-system),促进广东乃至全国的抗体药物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赛默飞继2016年与广州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与广州政府不断加强中美科技合作过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 “赛默飞很高兴此次能与博威生物携手合作,以赛默飞智能工厂的领先方案与精准医学领域的优势,协同博威生物的创新产业化平台,整合高端医疗服务资源,积极推动中国抗体药物及生物制药的发展。”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江志成先生(Gianluca Pettiti)表示,“赛默飞的合作伙伴遍布广东各个城市,并与广州已建立坚实的合作基础,而在‘生物岛’这一创新‘加速地’上,我们更希望能与本土合作伙伴在生物制药、精准医疗等领域再创佳绩,践行‘根植中国、服务中国’的长期承诺。”博威生物创始人王少雄博士表示:“博威生物将进一步深化在多种抗体药物合同研发(CRO)和合同生产(CMO)服务方面的实力和竞争力,这也与中国政府提升生物服务的远景战略规划一致。我们很高兴与赛默飞进行深度合作,尤其是此次通过引入赛默飞智能工厂平台(SmartFactory),为博威加强在行业的领先地位注入新的智能力量。这一平台的应用不仅可以缩短基地建设耗时,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博威的整体研发制造能力,打造致力于全产业链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8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5,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赛默飞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安全、生物制药、环境及医疗保健等垂直市场。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4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7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上海博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上海博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是一家致力于大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全产业链的生物医药公司。博威(Mab-Venture)的创业和管理团队来自著名的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在大分子药物研发、生物分析和质量研究等领域拥有15~20年以上丰富的工作与管理经验。 发展至今,博威生物已在上海张江国际医学园区内建成了5100平米的研发和中试生产基地,国际医药园区内将包括研发中心和4条中试生产线,为生物大分子药物在研发、临床前及临床的各个阶段,提供全过程的设计和实施。2016年8月25日博威生物获得了由景旭创投领投的2.26亿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这笔资金正在被用于搭建国内领先的创新抗体药物平台。未来博威生物会持续专注于建立一体化的专业服务平台,内容涵盖抗体药物工艺研发和质量研究、生物分析方法开发和验证、免疫原性研究和方案设计、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注册申报和咨询服务。同时,加强抗体研发投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在生物医药领域进行深入布局。在未来1年保守估计公司会扩展到150人,未来2-3年内,公司将有数个产品逐步完成IND申报,大型的CMO生产基地将落地在华南地区,预计2019年可以投入使用。 赛默飞智能工厂赛默飞智能工厂(SmartFactory)是赛默飞收购的Finesse公司旗下产品,是专门基于生物制药行业一次性设备平台开发的自动化控制成套解决方案。 该工艺过程控制系统的功能包括:批生产自动化控制、数据记录和管理、 超强的工艺设备兼容性的控制硬件和软件系统: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切换对生物上下游工艺环节中各种类型和品牌设备的使用;此外,利用同一个工艺质量控制软件完成生产管理监控的需求,可降低对于生产人员管理和操作技术培训的成本,也可以有效控制一次性设备耗材的运营成本。从2015年以来,赛默飞智能工厂(SmartFactory)已经在波兰的PolPharma,冰岛的Alvotech多条1000L和2000L GMP SUB的生产线完成调试和通过验证。
  • 进展|糖型解析层面的抗体middle-down质谱分析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Internal Fragment Ions from Higher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 Enable the Glycoform-Resolved Asn325 Deamidation Assessment of Antibodies by Middle-Down Mass Spectrometry。本文的通讯作者是罗氏集团的Tilman Schlothauer和Feng Yang。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mAb)分析中翻译后修饰(PTMs)的表征是一个主要的挑战,单个PTM通常采用bottom-up的方法进行分析,但PTM之间的关联性信息丢失 middle-down方法提供了分辨率、位点特异性和蛋白型异质性的良好平衡,其表征工作流程主要依赖于末端片段离子。内部片段离子的纳入提高了序列覆盖率和PTM分辨率,使其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先前,糖工程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表明,一组有限的高甘露糖、乙酰氨基葡萄糖和糖基化蛋白型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TMs的敏感性质,如脱酰胺和氧化。Asn 325的脱酰胺是一种功能相关PTM,在传统bottom-up方法中由于其较短的肽段和较高的亲水性而经常被忽略,目前没有研究调查Asn 297糖型对Asn 325脱酰胺敏感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种纳入内部片段的middle-down工作流程,在糖型解析层面上评估mAb上Asn 325脱酰胺修饰。  图1. 糖型解析的Asn 325脱酰胺的middle-down分析流程。(A) IdeS酶切后的Fc/2序列,及相关的糖基化(Asn 297)和脱酰胺(Asn 325)位点。(B)工作流程示意图,包括样品制备、RP-LC亚基分离、MS1电荷态选择、四极杆糖型分离、MS2内部片段搜索,以及基于提取的单同位素质量离子色谱(未修饰与修饰)的定量策略。  图2. Asn 325脱酰胺鉴定中内部片段SNKAL的定性评价。未修饰(对照)、热应力样品(8w, 40°C)、HC Asn 325 Asp序列突变体的代表性MS2谱图叠加,以及修饰的内部片段离子SDKAL的模拟单同位素质量。*表示未修饰的SNKAL的+1同位素对修饰的SDKAL的单同位素具有足够的分辨率。  本研究使用标准IgG1单抗(G1m17, Km3)和突变体(HC Asn 325 Asp)。对于热应激,标准单抗在40°C的配方缓冲液中孵育2、4和8周。在IdeS酶切之前,将10%的突变单抗插入标准单抗中,生成加标样品。抗体经IdeS酶切、还原后,用标准RPLC流程分析(图1B) 针对Asn 325脱酰胺位点周围的内部片段离子的覆盖率,作者对HCD碰撞能量和捕获气体参数进行了优化。共分配了覆盖Asn 325的7个内部片段离子,根据片段强度和定量精度,与bottom-up分析确定的目标脱酰胺值相比,选择SNKAL作为Asn 325的代表性特征离子。SNKAL对无应力对照组的特异性通过包含Asp 325的序列突变体(N325D)得到证实,该突变体在未修饰的Asn 325的单同位素质量处没有片段离子(图2)。因此,排除了其他片段离子的中性丢失引起的歧义或重叠。Asn 325对照、Asp 325突变体和分离的糖型(G0F、G1F、G2F)的MS2具有高度可比性。修饰后的单同位素质量和未修饰的Asn 325的第一个同位素之间获得了足够的分辨率(图2)。  使用middle-down MS对所有糖型的相对脱酰胺评估与bottom-up分析确定的水平一致(图3)。与热应力持续时间无关,单个糖型(G0F、G1F和G2F)的middle-down脱酰胺评估没有显著差异(图4)。Asp 325突变体的插入实验证实了middle-down策略评估单个糖型脱酰胺水平差异的能力。由于未修饰的Asn 325单抗和Asp 325单抗之间的糖型相对丰度的差异,与总加标量(10%)相比,蛋白型(糖型% ×脱酰胺%)混合的比例不同。因此,在加标样品中,G0F的脱酰胺率低于10%,而由G1F和G2F的脱酰胺率高于10%(图4)。Middle-down脱酰胺评估的精度取决于糖型丰度和脱酰胺水平,单个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2.8%至16.4% (n = 9),样本间中位相对标准偏差为7.4% (n = 16)。总蛋白型丰度和相对标准偏差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并证明了middle-down方法的敏感性,允许在0.2%的相对丰度下评估蛋白型。  图3. middle-down工作流程对Asn 325脱酰胺定量分析的能力评估。在2w、4w和8w热应力(40°C)下,应力样品bottom-up和middle-down(所有糖型)分析的相关性。数据点表示middle-down分析的技术重复的中位数(n = 9, 3天内重复3次)。误差条显示95%置信区间。CTRL显示n = 3时无应力样品的背景水平。  图4. Asn 325脱酰胺的糖型解析水平的middle-down分析。从2w, 4w和8w热应力样品和10% Asp 325加标样品中提取所有糖型和分离糖型(G0F, G1F, G2F)的相对脱酰胺结果。技术重复的中位数和95%置信区间为n = 9时[G2F在2w (n = 4)和4w (n = 8)时除外]。ns =不显著。*表示假定值范围(* 0.05, ** 0.01, **** 0.0001)。  本文引入了一种新的middle-down策略,通过利用HCD碎片的内部碎片离子来分析单克隆抗体Fc中的PTM动力学,将复杂性降低到Fc/2亚基水平,并保留了相关的蛋白质形态完整性,同时获得了bottom-up方法的分辨率和位点特异性,并成功地证明了IgG1抗体的Fc半乳糖基化变体不会影响热应激下Asn 325脱酰胺的程度。  撰稿:夏淑君  编辑:李惠琳  文章引用:Internal Fragment Ions from Higher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 Enable the Glycoform-Resolved Asn325 Deamidation Assessment of Antibodies by Middle-Down Mass Spectrometry
  • 血清学检测助力疾病防治/疫苗研发, 全新流式微球免疫分析试剂盒主攻抗体同型特异性分析
    仪器信息网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伤。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COVID-19诊断的主要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致其假阴性率较高。为提高诊断效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中就提出将SARS-CoV-2特异性抗体列为疑似病例确诊的病原学证据之一。近日,路明克斯(Luminex)公司宣布推出全新GuavaSARS-CoV-2多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流式细胞仪,助力全面免疫分析。血清学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防治和疫苗研发核酸检测方法作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的关键技术,在疫情期间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核酸检测多采用咽拭子,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上呼吸道(咽部)的病毒含量低,在感染过程中,随着人体机能的增强,病毒载量会有一个相对降低的过程,再加上采样不规范、运输和存储等过程中可能导致病毒RNA的降解,都导致了核酸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相反,血清学检测方式中使用的样本是血清,血清中一般不含有冠状病毒或含病毒量较低,可以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同时血清学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感染的诊断,也可以检测感染者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情况、人群的易感状况等,有助于疾病的防治和疫苗研发。血清学检测有利于研究人员通过测量血液(血清或血浆)中 SARS-CoV-2 抗体的存在来确定受试者是否已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也就是导致 COVID-19 的病毒。抗SARS-CoV-2 抗体检测依赖于免疫反应,并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毒暴露量、症状发作后评估阶段、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因此,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准确可靠检测抗SARS-CoV-2 抗体来说非常重要。科普: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判断人体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有两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一种是核酸检测,一种是血清学抗体检测。1、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等标本中是否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代表感染了新冠病毒。通过核酸检测筛查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实现“早发现”和“早诊断”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有助于后续尽早给予治疗和干预,减少重症和死亡。人群核酸检测能协助判定疫情规模和流行阶段,同时可用于判断传染性的大小和作为解除隔离的依据。2、血清学抗体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主要检测血清中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即人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在感染的不同时期,出现的抗体类型不同,所以血清学抗体检测主要用于判断既往感染、恢复期诊断、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以及疫苗效果评估等。抗体检测阳性提示被检查者处在恢复期,或者曾经感染过,或者接种过疫苗,需要结合核酸检测结果作出综合分析。助力免疫反应全面评估,路明克斯全新试剂盒该试剂盒是一种新型的、基于微球的免疫分析试剂盒,用于流式细胞仪,可同时分析血清和血浆样本中针对三种SARS-CoV-2抗原(核衣壳蛋白(N)、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以及刺突蛋白S1亚基(S1))的IgG、IgM和IgA抗体表达。通过对荧光强度和数据结果简单直观地解读,可轻松分析体内相关抗体的水平,为免疫反应提供更全面的评估。Guava 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针对Guava Muse细胞分析仪和Guava easyCyte™ 系统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亦可兼容任何配置有488nm或532nm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Guava easyCyte流式细胞仪(点击查看)Guava Muse细胞分析仪(点击查看)据悉,针对血清样本中SARS-CoV-2抗体同型特异性分析,其工作流程十分简易:仅需三步即可完成从样本到数据的过程:从抗体孵育,上机检测到数据输出,整体流程不超过75分钟。将50μL人血浆和血清样品以1:400稀释、孵育,然后在Guava Muse细胞分析仪上进行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在样本中清晰地检测到SARS-CoV-2特异性的IgG、IgM和 IgA抗体。综上,该试剂盒主要具有:同时进行分析三种SARS-CoV-2特异性抗原;更加完整的抗体图谱;更加全面的免疫反应评估;简单、快速获取结果;检测通量灵活等特点。
  • ​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利用焦碳酸二乙酯共价标记-质谱法进行表位定位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Epitope Mapping with Diethylpyrocarbonate Covalent Labeling-Mass Spectrometry,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Richard W. Vachet1。基于单克隆抗体 (mAb) 的疗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抗体与其抗原之间的高特异性和亲和力。表位识别涉及确定 mAb 识别的抗原残基,对于了解结合机制和帮助设计未来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识别抗原中的结合残基和特异性结合所必需的抗原高阶结构 (HOS) 的特征对于理解结合机制至关重要。在研究完整的抗体-抗原复合物时,质谱 (MS) 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表位定位工具;MS仅需要低样本量,不受分子量的限制,并且比核磁共振或X晶体衍射提供更高的分辨率。目前已经开发了各种用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 MS 工具,其中,共价标记质谱(CL/MS) 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补充技术,可以提供残留水平的分辨率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通量,通常不会像 HDX-MS 那样遭受标记损失,并且根据试剂的不同,样品制备很简单,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焦碳酸二乙酯(DEPC)是一种很有前途的CL试剂,它可以标记许多亲核残基,包括赖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和 N 端,可以标记平均蛋白质中约 30% 的残基。组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的标记程度与其溶剂可及表面积(SASA)相关,而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的标记对其微环境敏感,特别是附近疏水残基的存在。此外,DEPC 标记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毫秒时间尺度上发生的蛋白质动力学的影响。本文为了评估 DEPC-CL/MS 用于研究抗体-抗原相互作用,选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模型系统,研究了三种具有不同的表位并在不同程度上稳定TNFα的mAb——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和戈利木单抗结合TNFα的相互作用。至于具体试剂制备、DEPC-蛋白质反应、蛋白质消化条件、LC-MS 和 MS/MS 参数以及数据分析等详细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进一步了解。1、抗体-抗原复合物的 DEPC-CL/MS考虑因素TNFα 是一种含有157个残基的蛋白质,具有35个DEPC可修饰残基。单独标记TNFα 表明其中34个残基可以被修饰,从而提供足够的结构覆盖信息。DEPC-CL/MS 实验通常比较游离蛋白与复合蛋白的标记,以确定结合位点。然而,对于抗体-抗原系统,直接比较游离TNFα与TNFα/mAb复合物较困难,因为抗体增加了过多的可标记残基数量,所以需要含有非结合mAb利妥昔单抗的溶液中的 TNFα 进行对照,从而提供了一种校正由抗体存在而引起的任何标记变化的方法。该对照试验表明,在利妥昔单抗存在时,TNFα中标记的残基较少(34),这表明当存在额外的蛋白质时,某些残基的标记水平降至检测限以下。用利妥昔单抗(即对照)结合TNFα与用另外三种mAb结合TNFα的比较揭示了标记残基的可能发生的三种不同变化(图1)。第一种,有些残留物的标记程度没有显着变化,表明它们的微环境或 DEPC 可及性没有变化。第二种,由于溶剂可及性的增加,引起特别是组氨酸和赖氨酸残基标记的增加;或微环境的变化,引起特别是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标记的增加(由于DEPC局部浓度增加,可接近的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残基周围的疏⽔性更强的微环境导致这些弱亲核残基反应性更⼴泛)。第三种,由于溶剂暴露的损失或疏⽔性更低的微环境,引起残基标记减少。图1. TNFα与mAb复合后标记程度可能的变化情况。TNFα三聚体以灰色表示;抗体以黄色表示;标记用绿色星号表示,星号的大小与标记程度成正比。分别显示了(A)标记程度没有变化、(B)标记程度增加和(C)标记程度减小的结果。2、与阿达⽊单抗复合的TNFα的DEPC-CL/MS阿达⽊单抗在所研究的mAb中具有最⼤的表位,该表位由TNFα同源三聚体的两个亚基组成(图2A、B)。该表位包含11个可修饰残基,其中8个在对照或存在阿达⽊单抗的情况下被标记。其余三个,His78、His73和Lys65,在利妥昔单抗或阿达⽊单抗条件下均未标记,因为它们埋在TNFα三聚体中。图2. 与阿达木单抗复合的TNFα的结构和DEPC标记结果。(A) 阿达木单抗与TNFα三聚体的复合物,阿达木单抗在三聚体凹槽中与TNFα三聚体的两个单体结合。(B)与TNFα 三聚体复合的阿达木单抗Fab的表面结构表示(PDB ID: 3WD5)。(C)使用和不使用阿达木单抗的TNFα中表位残基的DEPC标记程度。(D)使用和不使用阿达木单抗的TNFα中非表位残基的DEPC标记程度。(E)在阿达木单抗结合后标记减少(蓝色)的表位残基映射到TNFα 三聚体上。阿达木单抗以黄色显示,TNFα三聚体以灰色显示。(F)与阿达木单抗结合后标记增加(红色)的表位残基映射到TNFα三聚体上。在比较利妥昔单抗对照和阿达木单抗时,八个表位残基的标记程度发生了变化(图2C)。八个残基中有五个标记减少,包括Tyr141、Lys112、Lys90、Thr72和Ser71,因为在阿达木单抗结合后被埋藏(图2 E);其中大多数这些残基的标记是完全被阻止的。剩余三个表位残基(Thr77、Ser81和Ser147)在阿达木单抗结合时被标记,但在对照中它们没有被标记(图2F)。Thr77标记的增加可能是由于阿达木单抗重链上靠近Trp53的疏水性微环境增加所致(图3A)。虽然 Ser81 不与阿达木单抗接触,但它被认为是表位的一部分,因为它靠近与mAb结合的Lys90和Glu135(图3B)。Ser147也被标记,可能是由于结合时更加疏水的环境(图3C)。总体而言,TNFα 表位中所有可修饰残基都会发生 DEPC 标记变化,但表位边缘的Thr和Ser残基实际上会增加标记,这些违反直觉的变化反映了 DEPC 标记对这些弱亲核残基的疏水微环境的独特敏感性。图3.阿达木单抗结合时TNFα残基的代表性结构变化。(A)Thr77的微环境由于其靠近阿达木单抗中的Trp53而增加疏水性。(B)Ser81被表位残基Lys90和Glu135掩埋,但在阿达木单抗结合时部分暴露,导致其DEPC反应性增加。(C)在未结合的TNFα中,Ser147完全暴露于溶剂中,然而在阿达木单抗的存在下,Ser147位于更疏水的微环境中。(D)Ser86的微环境在结合状态(灰色)下变得不那么疏水,因为它与Tyr87的接近度降低。(E)Thr89和Thr105由于靠近阿达木单抗而增加标记。(F)Ser9、Tyr151、Tyr119、Tyr56 和 Ser99 的标记范围都有所增加,这些残基十分靠近三聚体界面。在表位之外,标记了21个残基,其中大部分 (11/21) 的标记程度没有变化,表明它们在SASA或微环境中没有发生显着变化。残基Ser86标记程度降低(图2D),是因为其在阿达木单抗结合后重新定位,周围的疏水口袋很可能发生变化(图3D),导致标记减少。表位外的九个残基增加了标记程度。这些残基中的大多数 (7/9) 是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其 DEPC 反应性对微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其余两个残基 Thr89 和 Thr105 在利妥昔单抗对照中未标记,但在阿达木单抗结合后,它们的微环境变得更加疏水,可能是由于它们与表位非常接近,所以它们的标记程度增加(图3E )。Ser9、Tyr56、Tyr119 和 Tyr151 的标记增加可能是因为它们面向 TNFα 中的三聚体界面(图3F),在阿达木单抗结合时发生的三聚体的稳定化可能会改变这些残基的微环境,从而增加它们的标记程度。其中两个残基Tyr56、Tyr151在利妥昔单抗对照中完全未标记,并在复合物中被标记,使其行为类似于表位边缘的Ser和Thr残基。标记程度增加的另外两个非表位残基是His15和Lys128,然而,阿达木单抗与TNFα三聚体的Fab的晶体结构并未表明His15或Lys128的SASA变大;阿达木单抗/TNFα 在实验浓度下形成的大于3:1的高阶复合物的复杂变化可能可以解释标记的增加。此外,作者还对英夫利昔单抗复合物中TNFα和与戈利木单抗复合的TNFα进行了DEPC-CL/MS分析。综上所述,本实验使用结合TNFα的三种治疗性mAb,证明 DEPC-CL/MS 可以揭示有关表位的准确信息以及远离表位的细微结构变化。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需要涉及非结合mAb的对照实验来解释由mAb中存在大量可修饰残基引起的额外标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表位中的组氨酸和赖氨酸残基在标记中显着减少,而在表位内或表位边缘的弱亲核性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由于附近疏水微环境的产生而发生标记程度的增加。大多数远离表位的残基在标记程度上不会发生任何显着变化;确实发生变化的残留物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不属于表位但与表位非常接近的残基,因此由于部分掩埋而导致标记程度发生变化;第二类,TNFα三聚体界面上的残基会发生标记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抗体结合后三聚体稳定化引起的结构变化;第三类主要包括弱亲核性残基由于抗体结合时发生的 HOS 变化而在微环境中发生标记增加或减少,并反映在这些残基周围产生或多或少的疏水环境,这是 结构变化或形成具有大mAb/TNFα化学计量的复合物的结果。总而言之,DEPC 标记可以提供有关抗体-抗原表位的信息,并且具有很好的表位定位潜力,也可用于快速筛选潜在的治疗性抗体或生物等效性研究。参考文献:1、Tremblay CY, Kirsch ZJ, Vachet RW. Epitope Mapping with Diethylpyrocarbonate Covalent Labeling-Mass Spectrometry. Anal Chem. 2022 Jan 18 94(2):1052-1059.阅读原文: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1c04038
  • 安捷伦:抗体药分析项目众多 单项检测中快而灵敏的方法受欢迎
    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全球抗体药物市场增长强劲,被业内认为是生物制药产业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与小分子化学药相比,抗体药进入体内靶向相关细胞,特异性好,副作用低,已成为未来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潜力股”。 随着国家医药生物产业规划升级的推动,中国的抗体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但是,因抗体药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翻译修饰,生产工艺复杂,使得其研发与质控难度增大,建立抗体表征结构鉴定的一系列方法已成为首要的任务。/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为帮助抗体药相关研究人员及企业用户梳理抗体药物分析检测的仪器耗材、技术方法及相关进展,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抗体药分析检测技术”专题,并邀请安捷伦公司生物制药行业产品专员张曼玉分享了自己的观点。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br//span/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380" height="374" title="张曼玉.png" style="width: 380px height: 374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张曼玉.pn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8b9f8269-bd0a-499b-a4af-ae45e455aa66.jpg"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曼玉 安捷伦公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仪器信息网:请您介绍一下抗体药物分析的相关情况以及行业现状?/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strong张曼玉:/strong/span治疗性抗体药物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和抗体片段等,单抗是获批最多的抗体类型。从分析表征的角度来看,单抗是由四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的“Y”字型构象的蛋白质,同时具有生物学活性。单抗的分子量约为150 KDa,属于生物大分子,通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序列构建、通过细胞培养来进行生产。单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翻译后修饰、聚集等化学物理变化使其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如大小异质性、电荷异质性、序列异质性以及结构异质性,生产和纯化的工艺影响着终产品的质量。分析检测和表征手段被用于其关键质量属性的监测,保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仪器信息网:目前抗体药物及相关分析检测、表征手段有哪些?相关前沿进展及发展趋势如何?/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strong张曼玉:/strong/span单抗药物的分析表征项目包括滴度分析、聚集体分析、电荷异质性、分子量检测、肽图、糖型、氨基酸组成分析、活性检测、以及宿主蛋白/DNA残留等,分别用于监控抗体的浓度、聚集体含量和酸碱峰比例;确认其氨基酸序列的正确表达,鉴定翻译后修饰并计算其相对含量;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及杂质含量。/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考虑到单抗的异质性,为了更好的对其进行监控,相关分析方法涵盖了不同的检测机理和不同的分子大小层面,检测项目相对较多。从色谱分离的角度来看,滴度分析属于亲和色谱,聚集体检测采用尺寸排阻色谱,电荷异质性分析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或毛细管等电聚焦,分子量和肽图检测采用反相色谱分离,而糖型分析则用到亲水作用色谱。活性检测包含基于细胞和转基因细胞的活性检测,以及表面等离子共振、均相时间分辨荧光、Alpha技术和荧光染料标记法等新技术的检测方法*。宿主细胞蛋白残留采用ELISA方法,DNA残留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为最优。从分子大小层面,包括完整分子、聚体、亚基、肽图和游离糖。针对抗体的单项检测,更快更灵敏的分析方法受到关注和欢迎,如快速的聚集体分析和游离糖分析方案;同时,业内也在探讨采用单一检测方法替代多个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以加快抗体检测的进度。(* 王兰,徐冈,等. 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活性测定方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5,35(6):101—108)/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公司在抗体药物分析检测方面有哪些仪器产品或产品组合?相比于同类产品,贵公司产品有哪些优势?/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strong张曼玉:/strong/span 安捷伦作为实验室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提供平台化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高效液相色谱(HPLC)、生物惰性液相色谱(Bioinert LC)、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毛细管电泳仪(CE)及液相-飞行时间联用质谱(LC/QTOF)用于抗体的分析检测。/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液相色谱用于抗体的滴度分析、聚集体检测、电荷异质性、肽图和糖型分析,贯穿药物的研发和质控。安捷伦1260液相色谱是生物制药实验室的经典液相,性能稳定、皮实耐用;1290 UHPLC高效混合和耐压高的特点保障肽图和糖型分析的分离度和结果的重现性。采用四元泵系统搭配Buffer adviser软件能实现聚集体检测-尺寸排阻色谱方法和电荷异质性-离子交换色谱方法的快速开发。操作者只需配置3瓶母液,即可通过软件自动调配出不同pH值和盐浓度的梯度进行方法优化,得出最佳的分离条件,省去大量的缓冲盐配制工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尺寸排阻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都是在高盐体系下对非变性抗体进行的检测,分析系统与样品之前无特异性吸附,对提高分离效果、降低系统残留至关重要。安捷伦 1260 Infinity II 生物惰性液相色谱在样品流路中采用了无金属部件及溶剂输送无铁、无钢的设计,耐酸耐碱耐高盐,最大限度减少了不必要的表面相互作用,提高色谱分离度,适合高盐体系下生物大分子的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C252818.htm" target="_blank"img title="1260infinity.jpg" style="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1260infinity.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3e38a6bc-98fd-4e1f-ba81-81f324b3f778.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C252818.htm" target="_blank"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液相色谱系统 /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毛细管电泳仪用于抗体研发质控中大小异质性、等电点和电荷异质性的检测,分别采用CE-SDS和CIEF等电聚焦模式。在大小异质性的检测中,安捷伦7100 CE具备高分辨和高速两种采样模式,分别满足高分离度和快速的需求。采用CE进行电荷异质性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条件统一和分析方法开发简单的优点,与液相色谱基于表面电荷进行分离的离子交换方法互为补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C99540.htm" target="_blank"img title="安捷伦毛细管电泳.jpg" style="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安捷伦毛细管电泳.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049220ba-7a1f-40ff-8869-fc592eced7a8.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C99540.htm" target="_blank"Agilent 7100 毛细管电泳系统/a/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液相-飞行时间联用质谱用于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分子量测定、氨基酸序列确定、翻译后修饰鉴定及二级结构分析。Agilent 6545XT AdvanceBio LC/QTOF 针对生物大分子而设计,通过改善高真空度提升了单抗的谱图质量和灵敏度;特色的一键式SWARM粒子群调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并实现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检测灵敏度的兼顾。优异的灵敏度使其得以进行完整蛋白层面的药物代谢的分析,以及与毛细管电泳联机用于电荷异质性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C242488.htm" target="_blank"/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65348.htm"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ceafa485-6375-45d1-8bf6-aa2374aeb4ce.jpg" title="tx.jpg" alt="tx.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65348.htm" target="_blank"Agilent 6545XT Q-TOF 液质联用系统/a/pp style="text-indent: 2em "了解更多请点击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ktywjc"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抗体药物分析检测技术”/strong/span/a专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ktywjc" target="_blank"img width="550" height="138" title="抗体.png"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138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抗体.pn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514512f4-a753-43ca-883c-f8744112e0d2.jpg" border="0" vspace="0"//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 /p
  • Science: 目前分辨率最高的NPC中胞质环(CR)亚基的结构
    2022年6月10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the cytoplasmic ring of the Xenopus laevis nuclear pore complex”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目前分辨率最高的NPC中胞质环(CR)亚基的结构。此前,该团队已成功解析了NPC中核质环(NR)和内环(IR)的高分辨结构,加上此次解析的CR亚基结构,三者共同构成了目前为止最详细且最精确的NPC支架结构模型,为理解脊椎动物NPC的组成、结构、组装以及功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该模型还提供了多个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在NPC中的位置信息,为疾病诊断以及后续药物开发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在真核细胞的微观世界中,核孔复合物(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是其中最庞大、最复杂的分子机器之一,也是在核膜上负责物质双向运输的唯一通道,其功能异常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联系在一起。NPC的高分辨率结构解析一直被视为结构生物学界的“圣杯”之一。NPC镶嵌于细胞核的双层核膜(nuclear envelope, NE)之上,在从细胞质到细胞核的方向上,主要由胞质丝(cytoplasmic filaments, CF)、CR、IR、腔环(luminal ring, LR)、NR和核篮(nuclear basket, NB)组成。其中,CR、IR和NR构成NPC最稳定的支架部分,是结构生物学领域关注的重点。NPC的结构示意图由于NPC分子具有巨大的尺寸和结构柔性,获得完整NPC支架的高分辨率结构具有极高难度。该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倾转样品台的办法对包埋在核膜中的完整NPC分子进行研究。通过将NPC支架部分拆分成CR、IR和NR三个环状结构,并在各个环内进一步拆分成各个稳定区域,分别进行颗粒对中和三维重构,团队最终获得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核孔复合物CR亚基的冷冻电镜结构,分辨率达3.7-4.7 Å。同时,该团队还利用重组表达技术和单颗粒冷冻电镜分析手段,将Nup358的N端结构域解析至3.0 Å分辨率。以这些重构结果为基础,该团队最终搭建了迄今为止最完整且最精确的CR结构模型。该模型中CR亚基的主体由两个Y复合物组成,此外还包含五个Nup358、两个Nup205和两个Nup93分子。在Y复合物中,新解析的Nup160的C端片段作为组织中心,在介导三条臂汇集上起着重要作用。而Nup358、Nup205和Nup93在辅助以及稳定CR骨架的组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R亚基的单颗粒冷冻电镜结构施一公团队已深耕NPC结构领域多年。2020年5月至今,该团队先后在Cell Research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报道了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 NPC 的腔环(LR)、胞质环(CR)、核质环(NR)、内环(IR)的冷冻电镜结构。他们克服多项技术障碍,从初步确认整体结构再到深入刻画复合物细节,逐步揭开了核孔复合物的神秘面纱。NPC支架的结构模型原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l8280
  • 大昌华嘉将于天津举办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研讨会
    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将于2011年11月2日上午在联合研究大厦材料化学系四楼会议室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联合举办 &ldquo &beta 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学术讲座&rdquo 。此次会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日本Pro. Yoshihiro SUGI讲解&beta 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后一部分是郝昌德经理介绍美国麦奇克公司的动态激光在纳米技术上的最新应用,欢迎您届时光临。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科技事业部专业提供分析仪器及设备,独家代理众多欧美先进仪器,产品范围包括:颗粒,物理,化学,生化,通用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在中国的石油,化工,制药,食品,饮料,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大量用户,具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大昌华嘉在中国设有多个销售,服务网点,旨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日本拜尔有限公司(Bel Japan,Inc.)是一家研究生产容量法和重量法气体吸附分析仪的专业制造厂商。第一台多功能催化剂表征分析仪,首创全自动蒸汽吸附系统,固体电解质膜水分吸附和质子传导分析仪,燃料电池综合评价装置等,极大地丰富了表面吸附表征方法,同时也为拜尔公司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口碑。美国麦奇克有限公司(Microtrac In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激光应用技术研究和制造厂商,其先进的激光粒度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水泥,磨料,冶金,制药,石油,石化,陶瓷,军工等领域,并成为众多行业指定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的分析仪器。Yoshihiro SUGI教授简介:Yoshihiro SUGI, Faculty of Engineering, Gifu UniversityAwards:1994 Prize for Distinguished Patent Applications, Agen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 JPI Prize for Distinguished Papers.1996 Prize for Distinguished Patent Applications, Agen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 The Best Article of the Month, BCSJ #5, 2003.2009 The Japan Petroleum Institute AwardMajor Interest: Catalysis (Homogenous and Heterogenous), Zeolite Synthesis,Ecomaterials.SEMINAR ARRANGEMENTS CHECK LIST本次会议初步议程如下:联合研究大厦材料化学系四楼会议室Conference 会场一 (8:30-12:20)Time / 时间Content / 内容CIP / 主持人8:30-8:45Registration / 会议注册 8:45-9:00DKSH Presentation / 大昌华嘉公司介绍樊润 经理9:00-10:10Mesoporous Zeolite with Beta Zeolite Subunit: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sis,&beta 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Yoshihiro SUGI 教授Keita Tsuji博士10:10-10:30Discusssion,Coffee Break讨论,茶歇 10:30-11:30Mesoporous Zeolite with Beta Zeolite Subunit: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sis,&beta 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Yoshihiro SUGI 教授Keita Tsuji博士11:30-12:30Laser Diffraction and Image Analysis光散射与图像分析原理及应用;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ndash latest advances with probe technology动态激光散射在纳米上的应用郝昌德 经理12:30-Lunch午餐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多彩,主办单位将向与会者赠送精美礼品。为便于会务安排,请将参会回执于10月25日前传真或发送电子邮件至大昌华嘉公司。联系方式:地 址:北京市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西区26层电 话:010- 6561 3988 联系人:樊润 13901255059张媛 13301217002 传 真:010- 6561 0278电子邮件:Rain.fan@dksh.comHelen.zhang@dksh.com 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3日 回 执姓名 单位 地址 电话 手机 E-mail 邮编 参加人数 我希望参加以下会议:会场
  • eBioscience抗体春季大放送、您和春天的约惠
    活动办法:1、购买3支eBioscience抗体,可得以下任意产品一支:封闭用血清 背景更低,阳性更明显LiankebioLK-NRS500Normal Rat Serum500ul流式用红细胞裂解液(溶血素)畅销多年,金牌品质LiankebioLK-LSB01Lysing solution for FACS 10X100TLiankebioLK-LSC01FCM Lysing solution for BC(ready-to-use)100TLiankebioLK-LYS01FCM Lysing solution(Fixative Free) 10X100T常用细胞刺激剂、阻断剂 Th细胞检测必备 方便好用,效果明显LiankebioLK-CS0001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佛波酯)0.1mg/ml in Ethanol100ulLiankebioLK-CS0002Ionomycin Calcium(离子霉素)1mg/ml in Ethanol50ulLiankebioLK-CS0003Brefeldin A(BFA)4mg/ml in Ethanol60ulLiankebioLK-CS0004Monensin Sodium(莫能霉素)50mg/ml in Ethanol100ulLiankebioLK-CS1001PMA/Ionomycin mixture(250X)100ulLiankebioLK-CS1002BFA/Monensin Mixture(250X)100ul2、购买5支eBioscience抗体,可得以下产品一支:胞内蛋白检测破膜剂 Th细胞检测必备 全球公认效果最好LiankebioLK-GAS003FIX&PERM Kit50T活动范围:1、抗体不限种属、不限标记;2、不包括同型对照;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4年6月30日,快抓紧时间订购吧!eBioscience (eBioscience, Inc.) eBioscience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在供应免疫学和肿瘤学流式细胞仪试剂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011年底,被生物芯片产业的先驱,全球50家最具创新性公司之一的Affymetrix(昂飞)公司收购,成为其生物学全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eBioscience公司是多色流式检测试剂供应业的领导者。在免疫学、肿瘤学、细胞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和诊断学领域,eBioscience为客户提供新型的抗体、荧光染料和免疫学相关试剂。eBioscience公司往往率先将重要的试剂推进市场,现在每年研制800多种多色流式新产品。除了多色流式检测试剂,eBioscience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大量的用于检测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其他可溶性蛋白分析的产品。eBioscience还提供Luminex多因子检测试剂ProcartaPlex,即用型Elisa试剂盒、抗体对、蛋白质和标准品,这些都为生物系统分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网址:http://www.ebioscience.com联科生物 ——eBioscience在中国核心合作伙伴 阅读原文:http://www.liankebio.com/ProductCenterShow/articleID/2014040022.html
  • 大昌华嘉将于北京举办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研讨会
    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将于2011年11月1日在清华大学化学馆301报告厅与清华大学化学系徐柏庆教授课题组联合举办 &ldquo &beta 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学术讲座&rdquo 。此次会议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是大昌华嘉公司特邀请美国麦奇克公司副总裁Mr. Paul Cloake介绍动态激光在纳米技术上的最新应用,下午是日本Pro. Yoshihiro SUGI讲解&beta 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欢迎您届时光临。大昌华嘉商业(中国)有限公司科技事业部专业提供分析仪器及设备,独家代理众多欧美先进仪器,产品范围包括:颗粒,物理,化学,生化,通用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在中国的石油,化工,制药,食品,饮料,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大量用户,具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大昌华嘉在中国设有多个销售,服务网点,旨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日本拜尔有限公司(Bel Japan,Inc.)是一家研究生产容量法和重量法气体吸附分析仪的专业制造厂商。第一台多功能催化剂表征分析仪,首创全自动蒸汽吸附系统,固体电解质膜水分吸附和质子传导分析仪,燃料电池综合评价装置等,极大地丰富了表面吸附表征方法,同时也为拜尔公司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口碑。Yoshihiro SUGI教授简介:Yoshihiro SUGI, Faculty of Engineering, Gifu UniversityAwards:1994 Prize for Distinguished Patent Applications, Agen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 JPI Prize for Distinguished Papers.1996 Prize for Distinguished Patent Applications, Agen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 The Best Article of the Month, BCSJ #5, 2003.2009 The Japan Petroleum Institute AwardMajor Interest: Catalysis (Homogenous and Heterogenous), Zeolite Synthesis,Ecomaterials.SEMINAR ARRANGEMENTS CHECK LIST本次会议初步议程如下:清华大学化学馆301报告厅Conference 1 会场一 (8:30-12:20)Time / 时间Content / 内容CIP / 主持人8:45-9:00Registration / 会议注册 9:00-9:20DKSH Presentation / 大昌华嘉公司介绍Sinndy Yan严秀英 经理9:20-10:30Laser Diffraction and Image Analysis光散射与图像分析原理及应用 Paul Cloake 副总裁10:30-10:50Coffee Break茶歇 10:50-11:50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ndash latest advances with probe technology动态激光散射在纳米上的应用Paul Cloake 副总裁11:50-12:20Question / 仪器展示及问题讨论Sinndy Yan严秀英 经理12:20-13:20Lunch午餐 Conference 2 会场二 (13:30-17:30)13:30-14:00DKSH Presentation / 大昌华嘉公司介绍Rain Fan樊润 经理14:00-15:10Mesoporous Zeolite with Beta Zeolite Subunit: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sis,&beta 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Yoshihiro SUGI 教授Keita Tsuji博士15:10-15:30Coffee Break茶歇 15:30-16:30Mesoporous Zeolite with Beta Zeolite Subunit: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sis&beta 亚基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Pro.Yoshihiro SUGIDr.Keita Tsuji16:30-17:30Discussion /问题讨论Rain Fan樊润 经理17:30End / 结束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多彩,主办单位将向与会者赠送精美礼品。为便于会务安排,请将参会回执于10月25日前传真或发送电子邮件至大昌华嘉公司。联系方式:地 址:北京市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西区26层电 话:010- 6561 3988 联系人:张媛 13301217002王卫华13810747749樊润 13901255059传 真:010- 6561 0278电子邮件:Helen.zhang@dksh.com 备注:化学馆的具体地点在清华大学西北部理学院的正北面(从清华西北门进入往东200-300米路北即到)。西北门禁止没有清华车证的私家车出入,开车的客户可以从西门或者南门进入。回 执姓名 单位 地址 电话 手机 E-mail 邮编 参加人数 我希望参加以下会议:会场1 会场2
  • 全球首个超长效GLP-1抗体激动剂获批中国临床试验
    p  strong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strong自主开发的原研新药——重组抗人GLP-1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strong格鲁塔珠单抗注射液/strong,代号:GMA102)近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2型糖尿病注册临床试验批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9" height="194" title="2018.8.13 1-1.jpg" style="width: 438px height: 154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0690b85e-bcce-4309-bc27-a749303bd9ab.jpg"//pp  格鲁塔珠单抗注射液是鸿运华宁采用独特专有的GPCR抗体技术平台,自主开发的全新长效GLP-1抗体激动剂,目标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目前,公司正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展该药的Ⅱ期临床试验。已有临床数据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降糖效果,半衰期超过1周,有望开发成为超长效(2周甚至每月1次给药)的降糖药物。/pp  作为全球首个GLP-1抗体激动剂,格鲁塔珠单抗注射液具有高效、长效、低毒等多重特性。借助国家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的东风,作为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候选品种,鸿运华宁将积极与CDE沟通,基于在国外临床试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加速推动国内临床试验进程,让中国的患者早日用上世界一流的好药。/pp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trong关于鸿运华宁生物医药/strong/span/pp  鸿运华宁生物医药是世界上GPCR领域屈指可数的原创抗体新药企业之一,主要致力于心脑血管、代谢系统以及癌症的抗体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全力成为细分疾病用药领域的全球领跑者。总部位于中国杭州,在澳大利亚和美国设有分支机构。产品目标定位于全球市场,在国内、外同步进行临床开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330" height="390" title="2018.8.13 1-2.jpg" style="width: 438px height: 253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192d5ed6-fac2-464f-acc6-8b9aa2ddc30b.jpg"//pp  GMA102为GLP-1受体抗体/GLP-1融合蛋白,结构设计新颖,作用机制独特,是GLP-1领域和GPCR抗体领域的重要创新。希望GMA102临床进展顺利,早日获批上市,惠及中国糖尿病患者。/pp/p
  • 行研报告:抗体药行业研究报告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目录/strongbr//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  strong1 抗体概述/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1.1 抗体/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1.2 抗体的制备过程/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 抗体药概述及市场分析/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1 抗体药概述及发展历程/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2 抗体药的分类/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 抗体药概述及市场分析/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3 抗体药作用机制/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4 抗体药物的核心技术/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5 抗体药物的技术发展趋势/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6 抗体药物的应用进展/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2.7 抗体药与化学药相比的优势/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3 国际抗体药分析/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3.1 国际抗体药市场发展/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3.2 国际抗体药技术发展/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4 国内抗体药分析/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4.1 国内抗体药市场布局/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4 国内抗体药分析/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4.2 政策有利我国抗体药发展/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4.3 国内抗体药研究情况/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4.4 国内抗体药研发企业概况/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strong  4.5 国内抗体药产业投资分布br/br//strong/spanstrong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抗体概述 br//strongstrong style="text-align: center "1.抗体/strong/pp  抗体(antibody)指的是由抗原刺激后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典型的抗体结构由两条重链(H 链)和两条轻链(L 链)构成,每条链又分为稳定区(C 区)和可变区(V 区), 其中可变区的多样性决定了抗体的多样性与特异性,使得抗体具有结合特定抗原的能力。比较不同特异性抗体的VL和VH的氨基酸顺序显示,变异仅集中在其中少数区域的氨基酸上(15%~20%),称为超变区。(hypervariable)超变区是抗体的抗原结合位,与抗原决定簇的结构互补,故又称为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s,CDRs)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25de6df2-9266-4c9c-a549-9d2f67756128.jpg" title="1.jpg" alt="1.jpg" width="426" height="199" style="width: 426px height: 199px "//pp  抗原以异源蛋白居多,通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抗原上面的多个位点,针对不同的位点会特异性的产生针对该位点的抗体来结合抗原,由此产生的抗体集合我们称之为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由多种针对不同抗原的抗体组成,因而特异性差,使用时容易出现交叉免疫反应,故治疗范围较小,仅限于免疫学检测、被动免疫治疗和紧急预防。鉴于多抗的种种不足,医疗工作者便开始试想能够筛选制备出由单细胞增殖产生的,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体,这样可以大幅提高抗体的特异性,减少交叉免疫副作用,拓展治疗范围, 这类具有高度均一性抗体就被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简称单抗或 ma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a02af7bf-79f2-4a29-ac42-bfc1678adab5.jpg" title="2.jpg" alt="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1. 单抗和多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 渤海证券研究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c4cda66-5941-49c6-8a3e-de4b33dc5fca.jpg" title="3.jpg" alt="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2. 抗体产生过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所/pp  strong单克隆抗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strong/pp  特异性: 单抗只针对含有特定抗原的病灶细胞(如肿瘤细胞),因而专一性强、副作用较小 /pp  特效性: 单抗主要被用于肿瘤和自体免疫疾病(如类风湿)等发病率较高、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复杂疾病,现存疗法(如放化疗、激素疗法)副作用强,效果有限。单抗的问世使其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此类疾病的特效药 /pp  改造潜力大: 单抗药物具有很强的改造潜力,在单抗或单抗片段上?“加挂”放化疗药物可以使药物?精确“制导”到达病灶,大幅减少了用药量和副作用。/pp  strong目前,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类:/strong/pp  诊断试剂:主要用于检测淋巴细胞表面分子,鉴别淋巴细胞 鉴定病原体,准确诊断传染病 肿瘤诊断和分型 测定体内激素含量等 /pp  医学科研:主要用于纯化抗原 分析抗原结构和抗原决定簇分子功能等 /pp  单抗药物: 包括多个小类,细胞表面分子单抗用于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细胞因子单抗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抗肿瘤单抗用于肿瘤治疗。/pp  在上述用途中, 单抗药物无疑是最为重要、市场最大的应用领域。 相对于多抗和传统化学药物,单抗药物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这些特点使得单抗被广泛的应用于抗肿瘤、自体免疫疾病治疗、抗器官移植排异、抗感染等临床治疗领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0e2ac6b1-1771-402d-b854-0e4b278cf34c.jpg" title="4.jpg" alt="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1. 单抗与多抗、传统化学药物对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ppstrong2.抗体的制备过程/strong/pp  由于单一的 B 淋巴细胞克隆是比较活跃的细胞,它们往往因为自身活跃的基因表达状 态,而比较容易凋亡,因此单独获得 B 淋巴细胞以后也很难大批量的获取单抗。但 Georeges Kohler 和 Cesar Milstein 发明的“单克隆杂交瘤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将B细胞克隆和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如此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肿瘤细胞不死的性质而大大延长了B细胞表达单克隆抗体的能力,使得单克隆抗体的运用成为可能。/pp  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尚未成熟前,科研人员将融合细胞注入小鼠体内,生产肿瘤,进而 产生大量腹水,单抗主要集中在腹水中,人们收集小鼠的腹水,然后提纯得到单抗。但是该方法的缺点非常明显,就是无法大规模的生产。随着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成熟,目前我们可 以将融合细胞在培养基中大规模的培养获取单抗,这也为单抗药物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2e15082-e36e-4802-b95d-8ed00b5e7049.jpg" title="5.jpg" alt="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2.人工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br/strong二/strongstrong 抗体药概述及市场分析/strong/ppstrong1.抗体药概述及发展历程/strong/pp  抗体药物是以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可针对特定靶点定向制备等优点,在各种疾病治疗,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pp  第一代抗体药物源于动物多价抗血清,主要用于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被动免疫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异源性蛋白引起的较强的人体免疫反应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因而逐渐被抗生素类药物所代替。/pp  第二代抗体药物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单克隆抗体由于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因而在实验研究和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86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单抗治疗性药物——抗CD3单抗OKT3进入市场,用于器官移植时的抗排斥反应。此时抗体药物的研制和应用达到了顶点。随着使用单抗进行治疗的病例数的增加,鼠单抗用于人体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大多数单抗均为鼠源性,在人体内反复应用会引起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从而降低疗效,甚至可引起过敏反应。/pp  近年来,抗体药物的研发进入了第三代,即基因工程抗体时代。与第二代单抗相比,基因工程抗体具有如下优点: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改造,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人体对抗体的排斥反应 ②基因工程抗体的分子量较小,可以部分降低抗体的鼠源性,更有利于穿透血管壁,进入病灶的核心部位 ③根据治疗的需要,制备新型抗体 ④可以采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植物等多种表达形式,大量表达抗体分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a8d6d77e-a080-418e-9b3e-4d8496afd2d2.jpg" title="6.jpg" alt="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 中商情报网、 FDA、 长城证券研究所/ppstrong2.抗体药的分类/strong/pp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改变鼠源单抗的结构,使其更接近人源蛋白的构造,从而减轻其在人体内的免疫反应。目前的单抗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鼠源化抗体、嵌合型抗体、人源化抗体以及完全人源化抗体。/pp  鼠源化抗体顾名思义就是完全分泌自小鼠细胞的抗体,其与人体的兼容性最差,容易引 起较强的免疫反应,目前已经较少使用。/pp  嵌合型抗体就是把鼠源抗体的活性区域嵌合到人源抗体的稳定区域中,这样鼠源活性区 域仍能够发挥活性,识别目标蛋白。而新抗体 70%以上的区域均为人源抗体的稳定区域,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抗体的异源性,使得嵌合抗体的效价更高。此外,嵌合抗体结合目标抗原 以后,其人源保守区域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达到通过人体免疫来清除抗原的效果。/pp  人源化抗体是将鼠源抗体基因中的活性片段转接到人源抗体的基因表达框中,这样表达 出来的抗体人源化区域的比例更高,能够达到 90%左右,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单抗在人体 内的活性。/pp  完全人源化抗体是将小鼠体内的目标抗体基因敲出,然后用对应的人源抗体基因代替, 这样产生的抗体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几乎完全一样,效价能能够达到最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7a936c3-daa0-4ca7-9228-5b9c1be1db3a.jpg" title="7.jpg" alt="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4.各种类型单抗的比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44567fb-f131-4eae-9884-d0ca67814338.jpg" title="8.jpg" alt="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四代单抗技术对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 Current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Methods、兴业证券研究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7a0ea49-7099-452a-bfef-7dcf560f8249.jpg" title="9.jpg" alt="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5. 1980-2004 年每年进入临床试验的各类型单抗产品数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ac26a08d-774d-4731-aab9-0ac57d3b940a.jpg" style="" title="1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b11b88b-0496-453a-a714-b8c3dfc5ff19.jpg" style="" title="1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1. 美国FDA批准的抗体药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pproved by the US FD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二 抗体药概述及市场分析/strong/ppstrong3.抗体药作用机制/strong/pp  抗体药物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但一般可归结为以下5类:细胞毒性药物、抑制细胞增殖、调节细胞的激活和相互作用、调节人自身免疫系统、中和抗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58a6ec4-3cea-4369-a2d4-c84bc8b6d16e.jpg" title="12.jpg" alt="1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6. 单抗作用原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生物制药小编/pp  3.1 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pp  某些抗体药物可以通过结合肿瘤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阻断生长和增殖过程,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如西妥昔单抗、Necitumumab、帕尼单抗靶向EGFR,用来治疗头颈癌和非小细胞癌等。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ado-trastuzumab靶向HER2(EGFR family),用于治疗乳腺癌。VEGF靶点与血管增生有关,癌细胞的增殖需要大量能量,通常伴随血管增生。如阿柏西普、雷莫芦单抗、雷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康柏西普等,可用来治疗癌症和wet-AMD等。/pp  3.2 细胞毒性/pp  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杀死异常细胞,抗体可以通过各种机制诱导细胞的死亡。ADC药物通过细胞毒素杀死细胞,抗体药物均可以通过ADCC、ADCP、CDC作用杀死细胞。/pp  3.3 调节人自身免疫系统/pp  自身免疫疾病从抗体药物的发展中获益巨大,如TNF-α抗体是迄今最为成功的药物靶点。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都是年销售额80亿美元以上的重磅炸弹药物,阿达木单抗更是继立普妥之后坐稳药王宝座,2015年销售额143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即销售77亿美元。除了TNF-α,还有多个涉及调节炎症性反应的细胞因子靶点,如IL-1、IL-5、IL-6/L-6R、IL-12、IL-17A、IL-23、BCMA等。/pp  3.4 调节细胞激活和相互间作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3a45803-bda2-4141-a92f-1c520b452351.jpg" title="13.jpg" alt="13.jpg"//pp  如上图A中,T细胞的激活需要2种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抗原呈递细胞(APC)上的MHC与T细胞上的TCR(其中一个亚基为CD3)结合、APC上的CD80/86与T细胞上的CD28结合。FDA历史上第一个抗体药物Muromomab就是靶向CD3的,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的一个核心发展方向也是结合其他靶标与CD3,达到募集T细胞与靶细胞的作用,2014年,FDA批准了双特异性抗体Blincyto(靶向CD19/CD3)。阿巴西普、贝拉西普则靶向CD80/CD86。这些抗体药物的目的都是阻止T细胞的激活,从而治疗自身免疫病或者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还可以通过靶向T细胞上其他蛋白(如阿法赛特靶向CD2)、相关炎症调节因子的受体(如巴利昔单抗、达利珠单抗靶向CD25)来阻止T细胞的激活。/pp  在针对癌症适应症的时候,则需要激活内源免疫系统来杀灭癌细胞。如伊匹单抗靶向CTLA4、纳武单抗和派姆单抗靶向PD-1、阿替珠单抗(Atezolizumab)靶向PD-L1,即所谓的免疫检点抑制剂,通过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杀伤癌细胞。/pp  3.5 中和外源分子/pp  FDA批准的第一个此类抗体药物是怕利珠单抗,靶向RSV病毒F蛋白。瑞西巴库单抗、obiltoxaximab是FDA批准的另外两个抗毒素抗体,均用于避免炭疽杆菌的感染。2015年,FDA批准了Idarucizumab,用于中和达比加群酯,主要用于逆转达比加群酯的抗凝作用,使得后者的使用更有保险。/ppstrong4.抗体药物的核心技术/strong/pp  单抗的研发生产是一个技术密集型流程,大体可分为抗体筛选、抗体表达和抗体纯化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拥有其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环环相扣,形成了单抗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pp  4.1 抗体筛选:噬菌体展示技术已成全人源单抗筛选主流/pp  随着单抗人源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噬菌体展示技术(详见附录)为核心的大规模单抗筛选平台日益受到重视。该技术不仅可以获得全人单抗, 而且不需要细胞融合, 不经过免疫动物, 实验周期短,过程简单,这是人源抗体制备技术的重大突破,目前国际上主流单抗生产企业均使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单抗药物。/pp  4.2 表达培养技术: 方法、规模、体系和表达量是?四要素/pp  作为单抗研发生产链条中承上启下的一环,表达培养技术是单抗产量形成和质量控制的关键,而判断企业这方面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有表达方法、反应器规模、表达体系和表达量这“四要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4f98542-b88e-41a4-adc7-744586fc68c7.jpg" title="14.jpg" alt="1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3. 表达培养技术四要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e4464a3-7926-4800-abae-e3214e1d5084.jpg" title="15.jpg" alt="1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4. 工业化单抗生产流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pp  4.3 分离纯化技术/pp  在得到单抗之后如何有效的从培养液中分离纯化产物是单抗生产最后一道关键环节,工业上一般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蛋白-Sepharose 亲和层析等方式纯化单抗,由于平均每增加一个纯化步骤产品得率会降低约 13%,因而在保证纯度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得率也考验着生产商的技术水平。/pp  总的来说,一个单抗生产商如果在上游能够通过出色的研发平台筛选出理想的单抗药物 在中游能够高效大规模的进行发酵培养,表达单抗 在下游能够高效、高纯度的分离纯化单抗,那么该公司就拥有了单抗研发生产的核心竞争力。/ppstrong5. 抗体药物的技术发展趋势/strong/pp  根据单抗本身的技术特性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未来单抗技术发展将呈现以下几方面趋势:/pp  单抗全人化: 由于高人源化比例抗体在药效和副作用方面的优势,在过去 20 年中人源和全人单抗比例持续上升(08 年底销售占比分别为 31%和 11%),而鼠源和嵌合单抗比例则不断下降(08 年底占比分别为 10%和 49%),随着全人化单抗筛选技术的成熟,在研的新型单抗药物越发倾向于使用全人抗体技术,我们预计未来 5 年内新问世的单抗药物中全人单抗将占一半以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9c525c7-c5eb-4bf8-b25a-c82ed46b36ba.jpg" title="16.jpg" alt="1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5. 人源化比例提高是大势所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pp  抗体多样化: 除了人源化比例的不断提高,单抗研发也在多样性上不断推进。一方面, 单抗的药物靶位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细胞表面抗原(CD 表面抗原,负责多种细胞信号转导,截止 2009 年发现 390 种分子),还包括了常见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白介素 IL 等),部分研制中的单抗药物甚至可以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具有更好的抗突变功能 另一方面,单抗药物的结构也不再限于完整的单抗分子,而是包括了如 Fab、 scFV 等抗体 V区片断或其复合物,这些片断可以通过原核表达体系快速低成本表达,从而降低了药物成本。/pp  治疗联合化: 虽然在单抗治疗肿瘤方面单抗具有副作用小、特异性高的特点,但由于中晚期肿瘤病灶巨大,一般单靠单抗并不能完全消除,这就需要使用单抗配合手术的治疗方案,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主体,再使用单抗治疗剩余病灶或防止病灶转移。除手术外,化学药物和单抗联合治疗方案也日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如实验证实 FOL+FOX4 方案(Avastin+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 2.5 个月。/ppstrong6.抗体药物的应用进展/strong/pp  目前正在进行开发和已经投入市场的抗体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1.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逆转 2.肿瘤免疫诊断 3.肿瘤免疫显像 4.肿瘤导向治疗 5.哮喘、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急性心梗、脓毒症、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6.抗独特型抗体作为分子瘤苗治疗肿瘤 7.多功能抗体(双特异抗体、三特异抗体、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抗体酶等)的特殊用途。/pp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可以采用某些抗体类药物来逆转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如最早批准(1986年)进入美国市场的治疗性抗体类药物——抗CD3单抗即被用于肾、心脏、肝脏移植排斥的逆转。抗体药用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已发展比较完善。/pp  近年来人们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治疗肿瘤的抗体药物开发上。“生物导弹”,即将各种毒素、放射性同位素、化疗药物与识别肿瘤特异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偶联后,能够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类药物。这种药物经由静脉注入人体内,药效分子集中作用于肿瘤细胞,既增强疗效又减少对机体的毒副作用。/pp  抗体药物目前市场占有度较多的领域为抗癌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次用于抗感染、心血管疾病、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从近年来进入临床试验的单克隆抗体的适应症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内,肿瘤治疗仍是抗体药应用的主要占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dd78be75-1b98-4c90-a646-cd180e697ff7.jpg" title="17.png" alt="17.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截止2016年全球上市抗体药物数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药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9744ba94-12e2-447a-bb2a-7064942b2343.jpg" title="18.jpg" alt="1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3. 截止2016年全球上市药物销售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药渡/pp  对于后期开发阶段(Ⅲ期临床和BLA)的抗体药物,《MAbs》杂志主编Reichert, J.M自2009年底起连续9年每年推出“Antibodies to watch in ?.year”系列综述,2010年初到2017年初的8年间后期开发阶段抗体数目依序分别为26个、32个、25个、29个、38个、45个、60个和61个(备注:此处61个产品均为首次进入Ⅲ期临床阶段的未上市新产品,而上述IMGT数据库查询结果124个包括了已经上市产品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适应症扩展)。其中处于Ⅲ期临床阶段的抗体药物数目及其适应症构成如图2,从中可以看出针对非肿瘤适应症类的抗体药物占比有增多趋势,在研抗体药物种类更加多样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d1991550-3f49-4acd-aaa4-22776bd9a226.jpg" title="19.jpg" alt="1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2010-2017年初III期临床阶段产品适应症分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Reichert系列综述/ppstrong7.抗体药与化学药相比的优势/strong/pp  相对于小分子药物,单抗产品最大的优点就是“精确”,能够针对特异性的靶点进行治疗,降低副反应的同时增强了功效。以单抗产品使用最为广泛的肿瘤治疗为例。在传统的治疗中,肿瘤患者一般会接受化疗和放疗两种治疗,但是不论哪种方式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在化疗过程中,患者一般会出现肠胃功能混乱,免疫力降低,造血功能受抑制等副作用 而放疗使患者本身就要受到辐射伤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种传统治疗方法都是“广谱”治疗,也就是不论对肿瘤细胞还是正常细胞都会杀伤,这样造成效价较低。而单抗产品能够精确到细胞级别,针对病灶进行治疗,效价较高。/pp  单抗药物开发更具资金和时间优势。与开发创新化学药物(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相比,开发单抗药物具有明显的资金和时间优势。开发一种创新型化学药物需要在临床前阶段进行大量的分子筛选和动物试验,有机化学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筛选出新的化学分子以发现“引导”化合物或对既有“引导”化合物进行新的修饰,并再次通过动物试验来初步评价药品的安全性以及收集吸收、代谢、排泄等相关生物效应数据,以保证该化合物可以进入人体临床测试阶段即成为“研究用新药”。整个过程一般需要 5-7 年,花费上亿美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三 国际抗体药分析/strong/pp  strong1.国际抗体药市场发展/strong/pp  单克隆抗体由于可精确的攻击靶分子,且具有较少的毒副作用而成为人们期望中的理想药物。经过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成长期。/pp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1997 年,全球迎来了首个治疗肿瘤的嵌合单抗药物——Rituxan(美罗华)。Rituxan 是 Genetech 生产的一种用于治疗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单抗药物,通过联合化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作为嵌合单抗,Rituxan 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因而其在 B 细胞 NHL 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上次年 Remicade(类克)、Herceptin(赫赛汀)等重磅单抗药物的上市,全球单抗产业开始了突飞猛进地发展。/pp  1997-2015 年全球单抗产业发展迅猛,CAGR高达37.2%。1997年,全球单抗产业市场规模仅约 3.1 亿美元,到 2015年,市场规模已达到916.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2%。/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d1703a1-d791-4f29-a0a8-7e81a2636685.jpg" title="20.jpg" alt="2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7.单抗药物2005-2015年全球总销售额(单位亿美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pp  1997-2007年是全球单抗产业增长的爆发期,2008年后增速放缓明显,但仍要显著高于全球医药行业的整体增速水平。1997-2007 年是全球单抗产业增长的爆发期,十年CAGR高达 58.6%。2008年以后,全球单抗产业增速放缓明显, 年均复合增长率降至 14.8%,但仍要显著高于全球医药行业约5%的增速水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d3d63ce-3654-4f8a-90f8-2927c60c00e3.jpg" title="21.jpg" alt="2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8. 1997-2015 年全球单抗产业市场增速与全球医药行业增速对比/pp  单抗产业现已成为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占比最大的子行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单抗在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的市场占比已由 1997 年 2.5%上升到 2015年的 34.7%,成为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市场占比最大的子行业。与此同时,在单抗制品的带动下,生物制品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的占比也逐年攀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d58ff098-d216-4bdc-9437-a09ca2705332.jpg" title="22.jpg" alt="2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9. 1997-2015 年单抗在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的市场占比/ppstrong2.国际抗体药技术发展/strong/pp  2.1大型药企优势明显/pp  单克隆抗体研发的技术壁垒较高,研发周期较长,需要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在 单抗技术方面大型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目前国外重磅的单抗产品主要集中在罗氏(基 因泰克),安进、GSK 和强生等公司,这些公司构建了成熟的单抗研发平台,在靶位基因的 筛选,基因的测序,抗体结构的构建,以及工业化生产等一系列流程上有着技术优势。从目 前已经上市销售的品种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单抗产品已经由初期的鼠源性和嵌合性产品逐步 转向了人源化和完全人源化产品,大型企业在蛋白结构重组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bd44cdeb-6d56-4eae-8dd0-39745c9bcf80.jpg" style="" title="2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85f10af-9064-4086-a32e-7d17c68f73fa.jpg" style="" title="2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efdc633-d80d-486c-a013-98cba0bffb3e.jpg" style="" title="2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国外单抗产品列表/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CTLA4:细胞毒T淋巴细胞蛋白,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D-L2: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2/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4-IB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9, IDO1:吲哚胺2,3-双加氧酶1/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LAG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蛋白3, KIR: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OX40:肿瘤坏死因子受体4/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TCR(T Cell Receptor,T细胞受体)、CAR(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嵌合抗原受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陈晓光教授/pp  2.2靶点和适应症/pp  各大公司在研产品很多,其大的研发趋势是新靶点的发现和新增适应症,近年来看,在研产品还是以肿瘤治疗为主,在原本治疗淋巴癌、乳腺癌的产品基础上,新增了对实体瘤、黑色素瘤、血液肿瘤、霍奇金淋巴瘤等有效的产品。/pp  适应症的新增,与新靶点的发现紧密相关。过去,是以传统的 CD 系列、IL 系列和 EGFR 靶点为主,近年随着PD-1、PD-L1、PD-L2、OX40等新靶点的发现,研发种类也日趋多样。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同一靶点可以开发不同适应症,一般来说,同一个靶点在人的不同细胞中都存在,并且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掘一个靶点在不同细胞通路中的作用,对于扩大一个单抗产品的适应症有重要的意义。/pp  IMGT数据库显示目前(2017年2月17日)有针对298个靶标的抗体药物正在进行开发或已经上市,较2016年同期的269个增加了29个靶标。除去前述的已有产品上市的40个靶点,在研的新靶标有258个。仍然是靶向肿瘤和免疫类的两大类疾病占绝大多数。据Reichert“Antibodies to watch in 2017”,2017年或近几年有可能上市的新靶标有32个,可能获批的新适应症约有18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bb4b4356-d39d-46d7-9df9-bcb852abbc84.jpg" title="26.jpg" alt="2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近几年可能上市的新靶标和新适应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IMGT 网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四 国内抗体药分析/strong/ppstrong1.国内抗体药市场布局/strong/pp  目前全球化学制药的创新已经进入瓶颈期,而生物制药的创新则层出不穷,随着新靶点 的发现和现有产品适应症的不断扩大,治疗性单抗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pp  我国单抗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2010-2015年 CAGR近50%。我国单抗行业起步较晚,直到 1999 年才上市了第一个国产单抗药物——注射用抗人 T 细胞 CD3 鼠单抗,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15年,我国单抗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75亿元,近5年 CAGR 近 50%(2010年国内单抗产业市场规模约10.3亿元),发展迅猛。/pp  2016-2020 年国内单抗行业 CAGR 达 30%。据中投顾问预测:到 2020 年,我国单抗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亿元,2016-2020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仍远超 Research and Markets预测的未来5年全球单抗产业9.84%的增速水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e08f4da-a481-45b0-90df-c0dfbad39ea6.jpg" title="27.jpg" alt="2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10. 2010-2020 年我国单抗产业市场规模及预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长江证券/pp  肿瘤治疗的巨大需求推动我国抗体药市场发展。国内单抗药物主要应用于抗肿瘤领域。不同于国际市场,目前国内上市单抗药物主要应用于抗肿瘤领域,相应市场占比超过7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803e304-6545-4b7c-aad1-f877c3c88540.jpg" title="28.png" alt="28.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11. 当前我国单抗药物主要应用疾病领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pp  我国恶性肿瘤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受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数持续增长。2015 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接近1000亿元, 2020年则有望突破20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四 国内抗体药分析/strong/ppstrong2. 政策有利我国抗体行业发展/strong/pp  2.1 产业政策/pp  作为生物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我国单抗产业的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aefd999e-106b-435a-8046-b3955a76c20d.jpg" style="" title="2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16b2311a-e78f-41c9-9a75-48a15b5e1a8b.jpg" style="" title="3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3.近年我国政府出台的鼓励抗体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政府网站,渤海证券研究所/pp  2.2医保政策/pp  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进入到地方医保目录。单抗药物价格通常较高,因而暂时未能进入到国家医保目录,但随着其治疗效果不断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被增补到地方医保目录。随着人社部在时隔七年之后再次对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展开调整,不排除有重磅级单抗药物进入到国家医保目录的可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9cd91990-a4c7-46cd-89d9-a5f5c0baf50f.jpg" style="" title="3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26ee7a1-e1d4-48d3-8f73-2077b4674d2a.jpg" style="" title="32.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4. 部分进入我国地方医保的单抗药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药智网、药源网/pp  药品审评审批政策:新药审评时间长阻碍了我国创新药的发展。长时间以来,我国新药审评耗时冗长,2014 年我国1.1和3.1类新药从申请临床到上市获批平均耗时63个月,远远 长于同期美国新药的平均审评时间(约 10 个月)。新药审评时间长不仅降低了我国药企对创新药研发的热情,也使得我国在全球创新药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将加快我国单抗行业发展。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明确将加快创新药的审评审批,对创新药实行特殊审评审批制度,单抗药物作为创新药的一员,必将受益于此次药审改革,得到快速发展。/ppstrong3. 国内抗体药研发概况/strong/pp  至2017年2月17日,目前我国共有82家研制单位正在CDE进行171个抗体药物的注册研究,较去年同期增加企业11家,新增抗体32个。年度新增企业数屡创新高,2016年高达17家 加之以前进行过临床注册或已有产品获批但现无注册申报的6家企业,国内涉及抗体药物研制的单位共计88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cdbc4590-5e6c-4fa9-b390-28a61845ce46.jpg" title="33.jpg" alt="3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各企业申报抗体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生物制品圈/pp  在这171个抗体药中,生产注册的仅有4个【上海百迈博的抗TNFα嵌和(CXSS1200005),中信国健的抗CD20嵌和(CXSS1100021)、抗HER2人源化(CXSS0700053,CXSS1100005),山东新时代的TNFαR-Fc融合蛋白(CXSS1000005) 不计数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已终止的抗出血热鼠单抗(CXSS0800002)】。近5年无新申报生产注册的产品,且随着我国生物类似药原则的出台、标准的提高及与国际接轨,之前BLA申报的抗体的审评结局尚不得知。统计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中登记的抗体药物信息,至今有30家国内本土企业的共计43个抗体药物处于各临床研究阶段。/pp  在前述申报的171个产品中,以“1类新药”申报的有48个,占比28%。然而许多产品虽然以1类新药申报但国外已经有了相同或相似产品上市,非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外尚无产品上市”的1类新药。因可获得的产品确切信息有限,粗略估判国内申报的产品中的85%可归类为抗体类似药或抗体仿创药。其中仅抢仿7大热门“重磅炸弹”抗体的申报数就高达91个,Bevacizumab、Adalimumab、Rituximab、Trastuzumab、Cetuximab、Etanercept、Infliximab的抢仿厂家数分别为23家、21家、15家、10家、9家、8家和5家,合计起来的总占比虽然有降低趋势,但仍达到了注册抗体的一半以上(91/171=53%),如果这些抗体类似药都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可以预见未来市场竞争态势将会异常惨烈。/pp  就开发热点而言,国内企业已有了抗PD-1单抗、ADC药物、去岩澡糖化抗CD20抗体、抗PD-L1抗体、抗PCSK-9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的申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cd122f45-5c13-421c-9b56-7ade8b17f5f3.jpg" title="34.jpg" alt="3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5. 国内企业关于热点抗体的申报情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生物制品圈/pp  综上可见,全球抗体药物产业强劲发展,中国抗体药物上市及原始创新产品开发严重不足。无论是已上市销售的还是正在注册研究的抗体药物,国内企业在抗体靶标和新抗体基因发现、新抗体药物创制、产品种类等诸多方面,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如火如荼的抗体类似药开发,对于解决国内抗体药物临床需求迫切、药物可及性差等问题意义重大。但国内在研抗体同质化较为严重,需提升我国创新抗体药物的开发及产业转化能力。/ppstrong4.国内抗体药研发企业概况/strong/pp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为中心的产业基地,但我国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国产单抗药物主要为仿制药,在国内单抗市场,进口药仍占主导,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仅占15%。但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产药品、进口药品专利到期增加等利好因素的叠加,国内抗体药物行业迎来发展机遇。/pp  目前,在中国上市的抗体药物共有 23 个,其中,13 个是进口药,中国人开发生产的抗体只有10个,并且4个鼠源的抗体已无销售。2016年,中国抗体市场规模为 13.8 亿美元,其中,83% 的市场份额被进口抗体药物垄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03fffda-96a9-458c-b9f7-a03aeda42bbe.jpg" style="" title="3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9e50230c-0e8f-4249-84c2-7eab670dc623.jpg" style="" title="37.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4. 国内已上市抗体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ed00826f-82ab-485f-80c1-619b30179f3d.jpg" title="38.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国内抗体药研发现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医药时间/pp  近几年,中国创新生物药的发展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第一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康柏西普直通(专利持有人为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国 FDA 临床 III 期。我国在PD-1、PD-L1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已成功报批的药企就有7家:君实生物(我国首个PD-1单抗获批)、恒瑞(2016年2月PD-1单抗获批临床)、百济神州、嘉和(2016年4月PD-1单抗临床申请获受理)、信达生物、思路迪(我国首个PD-L1单抗新药)、誉衡。同时,国内药企与国外企业抗体药物合作不断增加,如药明康德和阿斯利康、恒瑞和Incyte、信达和礼来、广东的中山康方等等。/pp  目前国内抗体药研发实力较强的公司包括,传统优势药企,如复星、恒瑞、齐鲁、海正等,以及创业型企业,如信达、康宁杰瑞、百济神州等。还有一些科研院所。目前申报抗体品种数大于5家以上的企业有齐鲁制药、海正药业、复宏汉霖、上海恒瑞、深圳龙瑞等9家企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bdac5972-2b9e-4c8f-a40e-66704f3fa056.jpg" title="39.jpg" alt="3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国内治疗性抗体申报情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ppstrong抗体研发企业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strong/pp  1、以中信国健、百泰为代表,国内最早拥有上市抗体药物产品的生物药物企业,有研发、生产、营销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产业剧烈变革的时代,也面临诸多挑战。/pp  2、 以海正药业、康弘药业为代表,本身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化药企业,最早一批重金布局抗体药物领域的企业。海正在研产品线丰富,但上市产品安百诺营销压力大,后续面临新一批抗体药物研发企业的激烈竞争。康弘的郎沐虽上市较晚,但头顶首个获得 WHO INN 的光环,占据了地利人和,获得了初步成功,后续仍有 KH903、KH906 等pipeline 储备。但俞德超走后,生物药长远如何布局,还要再看。/pp  3、以齐鲁制药、嘉和生物、复宏汉霖为代表,资本充足,起步较晚,以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生物类似药为突破点来破局。但这类企业也最多,竞争也最为激烈。包括正大天晴、华海药业等一大批企业。/pp  4、以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为代表,研发水平着眼国际水准,靠自主创新达到核心竞争力。这里面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拥有雄厚资本的恒瑞药业,立志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推动型药企,一类是百济神州这种研发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以及合作开发方式,来获得前期研发需要的资本。这也是欧美通行的研发模式。/pp  5、不得不提的还有国内的生物药物 CRO/CMO 产业,这类企业在整个抗体药物发展过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甚至影响产业格局。/ppstrong5.国内抗体药产业投资分布/strong/pp  投资简介/pp  抗体产业的热度也吸引了众多的资本介入,从2012年到2017年上半年抗体药物企业共披露融资次数47次,涉及融资金额达130亿元。从披露投融资情况看,从2015年开始,抗体产业不管是从融资次数还是融资金额上都有大幅提升,产业热度居高不下,融资次数和融资金均以A轮和B轮居多,提示我国抗体产业仍处于上升阶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2b8cdb0-1393-448f-a7ca-628f75a59255.jpg" title="40.jpg" alt="4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表2. 近5年国内抗体药物企业披露投融资金额及笔数/pp  以高领资本、元禾原点、毓承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启明创投为代表的投资机构为抗体领域的繁荣提供了资本支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2f7de45-55d4-4b8a-9ebd-ba7cd0417afe.jpg" title="41.png" alt="41.png"//pp 表2. 资本主要投资项目br/strong投资风险/strong/pp  对于生物创新药来说,由于其开发的复杂性,众多国内企业选择合作开发模式以共担风险。由于生物医药专利的复杂性、抗体领域靶点和技术的易重叠性,抗体药物专利问题愈发突出与明显, BMS和默沙东的PD1专利大战、安进/赛诺菲关于PCSK9表位的专利之争更是为国内企业在抗体领域专利布局敲响警钟。/p
  • 聚焦抗体产业化,共谋抗体治疗药物行业发展
    2013年6月21-22日 广州  2012年全球销售额前10名的药物中,抗体药物占据“半壁江山”,且市场增速势头不减 在中国,乐观估计,到2015年,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325亿-650亿元。对抗体药物生产企业而言,机遇和挑战并重。  易贸医药第三届抗体药物高峰会,在两届成功召开的基础上,将于2013年6月21-22日在广州举行。在议题上,本届会议更为专注的讨论抗体治疗药物产业化。从市场概况、前期研发、药物开发、临床试验、生产工艺出发,通过总、分会场的形式,更为细致、深入的探讨抗体治疗药物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战略合作伙伴:  华南新药创制中心  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广东省政府主导下,由广东省科技厅等多家政府机构及部分骨干医药企业共同出资,于2008年10月成立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机构,坐落于广州科学城。理事单位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广州开发区、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主会场  抗体药物产业发展趋势及项目合作  分会场一  抗体药物临床前与临床研究  分会场二  抗体药物的产业化流程  2013年抗体药物高峰会发言嘉宾:  郭亚军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抗体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倪健教授  苏州工业园区晨健抗体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被中央六部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评为全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及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亲切会见)曾任二届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会长(2001-2003年),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学预见专家, 200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周新华博士  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国际公认的著名生物制药,特别是单克隆抗体药物专家,是生物医药领域新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是膜层析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大规模生产的先驱,单克隆抗体药物工艺病毒验证专家,曾任全球最大生物制药公司Amgen工艺开发总监,首席科学家,现担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他是具有十多年会龄美国制药科学家学会资深会员,目前也是美国化学学会会员和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协会终身会员。  Dr. Dorothee Ambrosius  Head Global Process Science at Boehringer-Ingelheim。Dr Ambrosius has a broad expertise in biochemistry/protein chemistry and over 15 years of experience in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biopharmaceutical proteins (antibodies and proteins factor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She completed her PhD in biology at the RWTH in Aachen and joint Boehringer-Mannheim,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in 1989. She held several research management positions at Boehringer-Mannheim and Roche in the area of recombinant protein production.  关于主办方  易贸医药,作为易贸商务旗下独立业务,自2008年开始紧密跟踪,秉承易贸十多年来对于各个行业深入研究,并保持与业内人士紧密联系的优良传统,以专业第三方的角度,定期举办围绕市场热点的行业高端峰会,打造品牌峰会、市场调研、公关路演、商务合作等一系列活动。我们致力于增进国际与国内同行的了解,促进科研与生产企业的沟通,提升政府和产业企业的交流,借助会议的平台,在政府、企业和园区之间建一个信息共享的桥梁。  官方网址:http://antibody.cbichina.com
  • 流式抗体选购常识,科研人必看!
    由于在流式细胞实验过程中,荧光抗体对单细胞悬液的标记效果直接影响实验的数据质量。因此,需要考虑各种影响流式抗体品质及检测效果的因素,例如抗体特异性、荧光素信号强弱、荧光素标记方式、同型对照等。流式抗体的选择:1 流式抗体本身也是抗体,所以选择流式抗体一定要满足抗体选择蕞基本的条件:目标蛋白特异性,反应种属以及应用实验。2 流式抗体荧光标记的方式包括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两种。在流式实验过程中,尽量减少实验工序和过程,以保证实验的真实和准确性。因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建议尽量用直接标记的抗体进行实验而不去做间接标记。3 流式抗体荧光标记的选择:如果实验中检测单一指标:不同荧光标记在不同的仪器上强度不同。FACS Calibur仪器为例:PE >APC >PE-Cy5 >PerCP >FITC >PerCP-Cy5.5,通常来说,PE蕞强,适用于弱表达抗原。FITC强度较弱,适用于强表达抗原,使用范围比较广。用户需根据检测的目标蛋白进行具体选择。如果同时检测多个指标:确认流式细胞仪能检测多少个通道:流式抗体每个通道只能选择1种荧光素。各个通道之间的荧光素可以随意搭配。如:实验者同时检测三个指标,可以在图1中绿色、黄色和红色三个通道中各选一个适当的荧光素标记,FITC、PE和PE-cy5。切忌所有指标选择同一个通道的荧光标记,以防止荧光的重叠和相互干扰,影响蕞后结果。因此,流式细胞仪的通道越多,同一份样本能同时做的表面/胞内标志就越多。常用荧光标记包括FITC, PE, PEcy5, PEcy5.5, APC等。同型对照的选择:流式细胞实验和其他抗体相关实验有点不同的就是需要选择同型对照。同型对照,是用于消除由于抗体非特异性结合到细胞表面而产生的背景染色,相当于实验的阴性对照。同型对照选择与标记抗体同种属来源,同亚型,同荧光标记的抗体。比如:抗人的CD3的PE标记的抗体,小鼠的IgG2a。同型对照选择PE标记的小鼠的IgG2a。流式抗体使用注意事项:1、建议实验细胞的数量和抗体的比例要适当。细胞过量或抗体过量都可能使实验结果受影响,因此需要优化试验条件。注:不同的流式技术对抗体的需求量有较大差异,例如传统流式细胞术 (采用鞘液流系统)需要1×106个细胞为起始上样量,抗体用量为10μl,而微流式细胞术 则只需5×105个细胞,抗体用量减少到5μl。2、直标的流式抗体应该4℃避光保存,不要冷冻。3、尽量选择经实验验证的流式抗体,以保证实验结果。
  • 我国抗体药研发“百花齐放”竞争激烈
    p  随着默沙东帕博利珠单抗(2018/7/26)和百时美纳武单抗(2018/6/15)的相继获批,以及恒瑞、君实、信达等的相继提交其PD-1抗体的上市申请,国内PD-1的竞争已经入白热化阶段。/pp  截止8月1日,国内已有34个PD-(L)1单抗获CDE受理(国内企业28个,国外企业6个,包括已上市的2个品种),根据临床试验登记平台显示,国内公开登记的PD-(L)1的临床试验已有133项,涉及14家国内企业的16个品种,6家国外企业的6个品种 从临床阶段看,III期临床56项,II期临床32项,I期临床35项,其他10项,III期临床占比达42%。/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9" height="355" title="微信图片_20180831125418.jpg" alt="微信图片_20180831125418.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uepic/a8d04066-2fa3-4780-b293-5d5f28041b0e.jpg"//pp  (1)各企业临床进度/pp  从生产企业角度来看,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宁杰瑞5家企业已进展至III期临床,成为该领域的第一梯队 中山康方、嘉和生物,科伦博泰、基石药业均有品种处于II期临床。/pp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一些技术、资本雄厚的企业开始通过开发特色的PD-1/PD-L1抗体,走向全球市场,恒瑞医药的SHR-1316、康宁杰瑞/思路迪的KN035、百济神州的BGB-A317、复宏汉霖的HLX-10、丽珠单抗的LZM-009、君实生物的JS001和迈博斯的MSB2311等已先后向FDA递交新药临床试验。其中百济神州在国内分布开展了针对肝细胞癌(III期)、霍奇金淋巴瘤(II期)、膀胱尿路上皮癌(II期)、食管鳞状细胞癌(III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II期)等的6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而君实生物也有一项针对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正在开展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表 1 国内PD-(L)1抗体临床试验进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587" title="2018.8.31 1-1.jpg" alt="2018.8.31 1-1.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uepic/3fa85811-8771-4941-9ad6-84676cdf8cec.jpg"//pp  在第一梯队中,恒瑞、君实、信达均已提交上市申请。其中君实生物申请适应症为黑色素瘤,信达和恒瑞均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值得注意的是信达和恒瑞提交的上市申请是基于单臂、二期的有条件批准上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表 2 国内已上市和提交上市申请的PD-1抗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9" height="144" title="2018.8.31 1-2.jpg" alt="2018.8.31 1-2.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uepic/b54fc5ce-e136-47fc-ad45-31bd060e3fec.jpg"//pp  (2)适应症选择/pp  国内PD-(L)1单抗均以1类新药路径申报,目前有78项临床试验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其适应症开发策略也不尽相同。/pp  国内企业选择开发的适应症主要有霍奇金淋巴瘤(6家)、胃癌(6家)、非小细胞肺癌(4家)、T细胞和NK细胞肿瘤(4家),肝癌、黑色素瘤、鼻咽癌、三阴乳腺癌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表 3 国内PD-(L)1抗体主要适应症开发情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8" height="316" title="2018.8.31 1-3.jpg" alt="2018.8.31 1-3.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uepic/fde8f848-2542-420b-b449-3e919f340ea3.jpg"//pp  根据已上市药物PD-(L)1抗体的临床表现情况,对于PD-(L)1表现高反应率的适应症类型包括:霍奇金淋巴瘤,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梅克尔细胞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癌症,它们的反应率为50~90%。表现中等反应率的适应症类型包括:皮肤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胃食管癌,尿路上皮癌,肾细胞癌,肝癌,宫颈癌和纵膈型大B细胞淋巴瘤。目前,恒瑞、信达均是以PD-1临床反应率较高的霍奇金淋巴瘤申请有条件批准上市,君实则为黑色素瘤。不过,国内企业研发上整体还是倾向于国内发病率比较多的癌种如胃癌、肝癌、肺癌等。不过有一些企业则独辟蹊径选择了市场存在强烈需求的适应症如三阴性乳腺癌,其市场空间还需依赖临床试验结果。/pp  (3)联合治疗/pp  临床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可扩大适应症及解决单抗耐药。国内百济神州、江苏恒瑞、康宁杰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等在进行PD-(L)1的联合用药探索。国内PD-1联合用药不少是联合化疗和放疗,另有一些企业则选择与公司其他抗肿瘤产品进行联合布局。/pp  百济神州在澳大利亚开展了2项联合用药临床,分别是PD-1/BTK抑制剂和PD-1/PARP抑制剂组合,恒瑞医药则大力推进PD-1抗体与其小分子抗癌新药阿帕替尼(商品名艾坦)的联合治疗,并力求攻克一些难治癌症,如小细胞肺癌。复宏汉霖HLX10(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联合HLX04(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注册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审评受理。/pp/p
  • 中国学者领衔!创新抗体检测,有助快速诊断神经免疫疾病
    9月5日,国际神经病学顶级期刊JAMA Neurology(影响因子29)在线发表了国际创新技术-免疫斑点法(IDoT)检测水通道蛋白(AQP4)抗体的研究论著,为快速诊断神经免疫疾病增添助力。这是目前国内神经免疫抗体检测领域首个发表于该期刊的研究,在国际神经免疫病研究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也体现了国际同行对中国开展国际临床合作研究的认可。该研究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陕西师范大学联合组成的中国团队领衔,其中中山三院邱伟、韩国国立癌症中心(NCC)Ho Jin Kim为共同通讯作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付莹、毕锦,陕西师范大学闫亚平以及中山三院孙晓渤为共同第一作者。视神经脊髓炎视谱疾病在亚洲多见视神经脊髓炎视谱疾病(NMOSD)是神经免疫病的一种,在亚洲女性中发病率较高。NMOSD会反复发作视神经炎和脊髓炎,最终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给家庭、社会造成负担。目前,NMOSD诊断依赖外周血水通道蛋白4(AQP4-IgG)抗体检测,因此,基于细胞表达的抗体检测方法(CBA)于2015年被国际NMOSD诊断指南推荐,作为当今AQP4-IgG抗体检测的金标准。然而,CBA法耗时3-7天,且需要特殊实验室和技术人员等,大大限制了CBA法的广泛使用,尤其在一些NMOSD高发、但医疗条件欠发达的地域;并且,目前商品化的检测试剂盒仍依赖国外进口,检测成本极高。解决传统AQP4-IgG抗体检测的瓶颈,是全球神经免疫学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中国人作为NMOSD高发人群,我国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靠检测方法。面对临床需求,中山三院、福建附一、陕西师大与国际学者组成联合攻关团队,从临床问题出发,依托中国南方NMOSD临床队列,开展基础-临床结合的转化研究,共同进行抗体检测新技术的研发与验证。研究过程中,陕西师大闫亚平团队首先利用表达AQP4的细胞提取的膜碎片(带有完整AQP4空间构象)作为抗原底物,创建一种高效、易操作的AQP4-IgG检测新技术--IDoT法。随后,邱伟、孙晓渤团队以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付莹团队,联合韩国国立癌症中心(NCC)Ho Jin Kim团队自主设计,开展为期3年(2020年5月-2023年2月)的前瞻性、病例-对照、国际多中心交叉验证研究。该研究在中国(广东、福建)和韩国共检测836例患者的血清样本。结果显示,与传统的金标准CBA法对比(活细胞CBA法或者固定CBA法等),IDoT法的抗体检测性能与CBA相当,诊断性研究结果Kappa系数为98.0%(400例患者);436例验证者,包括275例其他疾病队列(风湿免疫疾病等)、57例NMOSD前瞻性随访队列、31例国内交叉验证队列、73例韩国神经免疫疾病队列交叉验证(NMOSD、MOGAD等),整体验证队列结果中,仅2例与CBA检测不一致。因此,IDoT总体敏感性为99.4%(95%CI:97.8%- 99.9%),特异性为99.2%(95%CI:98.0%- 99.8%)。新方法有望降低检测成本该研究证明,IDoT法与目前金标准CBA法具有相同检测效能。但IDoT法高效、易操作,可实现在普通实验室、一般技术人员、广泛人群中进行AQP4-IgG抗体检测,在快速筛查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实现NMOSD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为资源较少和经验不足的基层医院以及其他经济欠发达国家提供一种可选择方法,最终实现提高AQP4-IgG抗体检测率。该研究成果是我国的自主研发成果,有效解决国内神经免疫抗体检测的“卡脖子”问题,也填补了国际上快速检测AQP4-IgG抗体领域的空白,对于推动全球NMOSD的早期精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对该成果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未来将大大降低NMOSD诊断成本,促进患者群体早诊断早干预,减轻家庭与国家的经济负担。JMMA Neurology 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研究论文得到了JMMA Neurology 杂志多个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 “这项非常详实的研究将引起神经科医生的极大兴趣,克服在不同医疗条件下NMOSD抗体检测的障碍”、“该研究发现将对NMOSD抗体检测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该研究是神经免疫抗体检测技术的重大进步”。
  • 东曹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在日本上市
    自2020年年初开始,新冠病毒(SARS-CoV-2)所致新冠肺炎出现局地爆发,之后席卷全球越演越烈,造成了极高的新冠肺炎发病率及不可忽视的死亡率,给世界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从全球范围来看,直至今日也未出现疫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的迹象。为了应对疫情拯救生命,各国医学领域专家前赴后继投身于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及疫苗等方面的研发工作,特别是在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发领域已取得出色的成果。新冠肺炎相关诊断试剂包括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及抗体检测,各有其应用场景。一般来说,感染病毒或接种疫苗1~2周后,人体血液中会产生相应抗体(与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不同,即使抗体呈阳性,也不代表检测时一定携带病毒)。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种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用来检测针对病毒核衣壳蛋白(NP)抗原或刺突蛋白(SP)抗原的免疫球蛋白(Ig),但截至2020年11月,日本国内尚没有获准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东曹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在日本上市东曹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长期致力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欧美、东南亚及日本、中国等各地区拥有大量的用户。在2020年8月7日正式上市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基础上,东曹公司此次又和横滨市立大学、关东化学公司全力协作,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相关诊断试剂的研发,并于2020年12月2日在日本成功上市两款免疫检测试剂盒,可快速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抗SARS-CoV-2核衣壳蛋白抗体,从而判断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这两款产品在日本国内的商品名为“AIA-CL SARS CoV-2 NP-total antibody reagent”和“AIA-CL SARS CoV-2 NP-IgG antibody reagent”,适用于东曹公司制造的免疫分析仪。雅培公司推出的检测试剂盒可检测针对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的IgG量,罗氏公司推出的检测试剂盒可检测针对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的总免疫球蛋白量(Total Ig),而东曹公司此次推出的两款检测试剂盒可同时检测针对新冠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的IgG量和总免疫球蛋白量(Total Ig),且无需手工准备,15分钟即可获得检测结果。有研究报告,上述东曹公司的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100%。另外还确认,利用东曹公司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到的抗体滴度与利用雅培和罗氏的设备所获检测结果呈高度相关。这些结果表明,此次东曹公司推出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与目前海外厂商制造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同等以上的性能。
  • 科技部征集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应急项目,要求三个月内完成抗体评价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4月28日,科学技术部发布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f2701a01-2920-47da-8e6d-6744997f1d4c.jpg" title="捕获.PNG" alt="捕获.P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中和抗体具备阻断病毒侵染目的细胞的潜力,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康复期病人血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显示出中和抗体在新冠病毒肺炎治疗方面的潜力。单克隆抗体具有作用机制明确、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是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研究的重点方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本指南旨在/strong/span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具有成熟临床前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基础、产业化转化成功率高、能快速进入临床研究的抗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中和抗体,包括全抗、抗体片段、双抗、抗体恒定区融合蛋白药物等,加快推动新冠病毒抗体药物临床评价,增强新冠病毒肺炎治疗和预防手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研发目的/span/strong:开发中和作用高、体内外模型评价充分、产业化 成功率高的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增强新冠病毒肺炎治疗和预防手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考核指标/span/strong:抗体人源化程度高、与抗原的结合能力低于10nM、 建立抗体依赖增强作用评价模型、在P3条件下显示新冠活病毒阻断中和活性(EC50)低于10nM。完成申报临床试验所要求的药 学研究、非临床研究(包括一般药理学、药效、药代和安全性评价),以及制定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计划和方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时间节点/span/strong:三个月内完成抗体评价,一年内获得临床受理文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拟支持项目数/strong/span:不超过5个。/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有关说明/strong/span:团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强的产业化能力, 鼓励产学研合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trong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具体通知如下:/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各有关单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科技部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要求,遴选项目择优支持,会同药监局共同组织推进项目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一、项目要求/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 项目应聚焦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的应急需求,突出结果导向,明确研究目标和时间节点,集中力量攻关。/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 项目研究涉及人体研究的,应按照规定通过伦理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应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3. 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应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对项目各个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strong二、申报要求/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下不设课题。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3.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4. 项目(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 对项目负责人无限项要求,无年龄等要求,只要有能力、有决心为打赢防疫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均可参与申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span/pp 5.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三、申报方式/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 网上填报。请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将项目申报书进行网上填报,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申报书。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项目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项目申报书格式可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0年4月28日16:00至2020年5月8日16:0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http://service.most.gov.c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 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单位于2020年5月8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至专业机构。项目申报书须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打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4号楼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邮编:100039/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咨询电话:010-88225047/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科技部 /p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0年4月27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附件:/strong/span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4/attachment/ae1d37f0-8d6f-4c4e-b66a-70568356dcde.pdf" title="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pdf"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pdf/a/p
  • 安捷伦公司大力支持首届抗体工程高峰会暨抗体药物成果展
    安捷伦公司大力支持首届抗体工程高峰会暨抗体药物成果展(Antibody Engineering Summit & Antibody Therapeutics Exhibition) 随着生物医药市场的快速开发,探寻不同的抗体研发方法及需要应对的挑战变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对于蛋白治疗药物研发企业来说,从蛋白设计、抗体工程、生产工艺到技术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2011年7月21-22日在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办的&ldquo 首届抗体工程高峰会暨抗体药物成果展&rdquo ,聚集了有关抗体研发、生产等全球领先企业高层,共同探讨抗体行业的研发进展和实际应用情况,并深入讨论了&ldquo 新医改&rdquo 环境下,抗体药物相关企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主要进展和应对方案、全球趋势、以及当前国内生产和应用市场分析等。 此次峰会围绕主题&mdash &mdash 国际抗体药物研发与合作,邀请到约100名来自抗体药物生产、抗体工程及新药研发、CRO、CMO、科研院校的国内外领先企业高层参会。 作为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行业分析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捷伦致力于帮助生物医药领域用户开发专业、安全、高质、高效的药物治疗产品,并且帮助用户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将产品推向市场,经过近年来的先进技术及行业经验的不断积累,安捷伦目前可为广大生物医药领域用户提供广泛的完整应用方案,包括: 生理化学性质表征完整新生物成分(NBE)分析糖基化与磷酸化蛋白分析氨基酸分析肽谱分析产物相关的杂质分析工艺流程相关的污染物检测蛋白和抗体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稳定性和剂型测试蛋白治疗药物的生产工艺优化等 7月21日进行的首日大会报告上,来自安捷伦公司的液质联用技术应用工程师陶定银博士进行了题为&ldquo 利用安捷伦HPLC、Chip-cube HPLC 及Q-TOF等仪器针对抗体药物的表征策略&rdquo 的精彩报告。报告中提到,单克隆抗体药物与抗原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且具有高特异性,目前在科研以及各种疾病治疗中备受关注。抗体药物在应用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表征,比如抗体药物的氨基酸序列、完整蛋白质、甲硫氨酸氧化、二硫键、以及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采用安捷伦的HPLC、Chip-cube HPLC 及Q-TOF等仪器方案可充分实现抗体药物的一系列表征。安捷伦开发的单克隆抗体-糖链分析芯片,可以快速高效的分析抗体药物的糖基化修饰,结果与LC-FLD方法相当。新颖的报告内容及创新的技术理念引发与会者强烈的关注和兴趣。更多安捷伦生物制药解决方案,请参考: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solutions/biopharma/pages/default.aspx 更多安捷伦生物制药分析解决方案在线讲座视频及应用材料,敬请联系我们:yunxia_shi3@non.agilent.com 订阅Access Agilent电子刊物,请登录: www.agilent.com/chem/accessagilent:cn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通信、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18500 名员工为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2010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54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中疾控: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有何异同?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新冠病毒检测目前主要分为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两种,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900d3500-db25-46cf-b258-6a4731dbf686.jpg" title="国务院联方控制.webp.jpg" alt="国务院联方控制.webp.jpg"//pp  strong中国疾控中心驻黄冈检测队队长、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曾毅院士、实验室副主任张晓光/strong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病毒核酸判断/strong/span人体是否感染病毒。(strong核酸检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在感染一段时间,一般是7-10天之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最先出现的是IgM抗体,随后会出现IgG抗体,所以使用免疫学检测方法能够检测这些特异性抗体,判断人体是否感染过病毒。(strong抗体检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新冠的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的区别/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至于两者的区别,核酸阳性说明标本中存在病毒核酸,意味着感染者可能具有传染性。IgM抗体阳性,说明患者处于感染早期,IgG抗体阳性说明感染过新冠病毒,但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康复者一般检测IgG抗体阳性,如果核酸检测阴性,间隔24小时再测核酸仍然是阴性,那提示其不具有传染性。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更加灵敏,也是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张晓光表示,strong无论是抗体检测还是核酸检测,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strong,所以由临床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进行判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423/536777.shtml" target="_blank"【相关资讯】strong中央: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423/536777.shtml" target="_blank"strong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423/536777.shtml/strong/a/p
  • 开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用抗体药物的同步定量分析技术
    使用“nSMOL Antibody BA Kit”实现对血液中治疗药物的监测预处理试剂盒“nSMOLTM Antibody BA Kit”岛津制作所和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领先全球开发出自身免疫性疾病1)治疗用抗体药物的同步定量分析技术。检测环节使用了岛津制作所的超快速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8050/8060”和预处理试剂盒“nSMOLTM Antibody BA Kit”2)。6月12日,联合研究成果发表在免疫学领域学术刊物《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的网络版上。3)该研究从2017年4月开始历时2年,开发了从人血清中同步定量分析多种治疗用抗体的技术。具体来说,是指在相同分析条件下,对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所用的7种抗体药物品(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尤特克单抗、依库珠单抗、戈利木单抗、依那西普、阿巴西普)进行同时测定的技术。定量分析技术的有效性依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指导标准4)进行了验证。从2017年12月开始的大约1年内,使用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收集的备检样品,对备检样品中所含的多种抗体药物的浓度进行检测,确认了同步定量分析值与过去取得的定量分析值之间仅有5%误差,属于高度一致的结果。本研究是在取得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医学部及医学部附属医院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实施的(批准编号:R0357、R0012、R163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关键是抗体药物的正确使用,为此,须使“血药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以下简称“TDM”)生效。近年来,有报告表明部分疾病所使用的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效具有相关性。例如,在关节风湿病方面,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风湿病学会(EULAR)致力于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制定药效标准值。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多种病情,因而会在多个诊疗科使用分别针对各种病情的抗体药物。针对各种药物单独进行TDM,存在着成本高、患者负担重等课题。本研究成果通过实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同步TDM,解决了上述课题,并开创了对多种疾病进行一元化且交叉式检查、制定相应治疗方针的可能性。此外,在医药品开发一线,本研究成果还可应用于生物仿制药的治疗效果验证等。岛津制作所通过正确使用医药品,减轻患者及医疗工作者的负担,并为控制医疗费增加而做出贡献。免疫细胞对自身的正常细胞及组织也反应过度并对细胞发起攻击而导致的疾病。关节风湿病等结缔组织病等为典型代表。超快速液相质谱分析系统用预处理试剂盒。与“LCMS-8050/8060”配合使用,可简便、迅速、高精度且低成本地实现抗体药物的药物动态分析。nSMOL法对抗体分子的N末端Fab领域进行选择性地解离和回收,通过质谱分析对单克隆抗体药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本公司独有技术(nano-surface and molecular-orientation limited proteolysis)Multiplexed monitoring of therapeutic antibodies for inflammatory diseases using Fab-selective proteolysis nSMOL coupled with LC-MS. Iwamoto N, Takanashi M, Yokoyama K, Yonezawa A, Denda M, Hashimoto M, Tanaka M, Ito H, Matsuura M, Yamamoto S, Honzawa Y, Matsubara K, and Shimada T*. J Immunol Methods. 2019. pii: S0022-1759(19)30141-3. doi: 10.1016/j.jim.2019.06.014.https://www.fda.gov/files/drugs/published/Bioanalytical-Method-Validation-Guidance-for-Industry.pdf“nSMOL Antibody BA Kit”未进行基于医药品医疗器械法的医疗器械审批/认证等。不可用于治疗诊断目的及其相关手续。图片:超快速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8050”
  • 揭示HIV疫苗中的有效抗体
    近日,美国杜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衔多国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对HIV疫苗有较强免疫反应的抗体亚类(IgG3抗体)。该研究成果2014年3月19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该研究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何两种疫苗结合能够显示某些效果,而单独的一个疫苗不会起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新型疫苗。要想知道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响应情况,需要进行疫苗试验,以揭示疫苗诱导的抗体的亚类抗体、针对性以及抗病毒功能。此前,该研究团队对在泰国进行的两次HIV疫苗实验进行了检查。第1例试验对静脉吸毒人员使用了VAX003, 2003年完成,后来证实该疫苗无效;第2个试验是RV144,涉及16 000多名成年人,2009年得出结论。该研究联合使用两种疫苗,一种是基础疫苗,一种是加强疫苗。该加强疫苗即为早先进行的VAX003实验使用的研究疫苗。在RV144研究中,结合疫苗在预防HIV感染的有效率是31.2(这是前所未有的成功率),但是推广后进行常规使用时,成功率降低很多。实际上,两例试验,疫苗是针对病毒同一区域,且VAX003相比RV144能产生更多抗体(从抗体量来看比第2例试验产生得更多)。然而,比较发现,RV144疫苗实验中的参与者体内却产生更多的HIV特异性IgG3抗体。因而,可知正是因为这类特异性IgG3减少了感染风险。不过抗感染的效果过一段时间会衰退,正如RV144实验观察到实际使用中效率下降的现象。此次研究揭示HIV-1特异性的IgG3可以作为将来的疫苗候选物。本文作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研究快报网)游文娟。经授权,发布于 生物360。原文检索:N. L. Yates, H.-X. Liao, Y. Fong, A. deCamp, N. A. Vandergrift, W. T. Williams, S. M. Alam, G. Ferrari, Z.-y. Yang, K. E. Seaton, P. W. Berman, M. D. Alpert, D. T. Evans, R. J. O' Connell, D. Francis, F. Sinangil, C. Lee, S. Nitayaphan, S. Rerks-Ngarm, J. Kaewkungwal, P. Pitisuttithum, J. Tartaglia, A. Pinter, S. Zolla-Pazner, P. B. Gilbert, G. J. Nabel, N. L. Michael, J. H. Kim, D. C. Montefiori, B. F. Haynes, G. D. Tomaras. Vaccine-Induced Env V1-V2 IgG3 Correlates with Lower HIV-1 Infection Risk and Declines Soon After Vaccinatio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4 6 (228): 228ra39 DOI: 10.1126/scitranslmed.3007730
  • 第四届抗体药物开发暨生物工艺技术论坛即将召开
    会议背景:近年来, 抗体药物及基于抗体的治疗药物已经逐步成为最重要的生物制品并且进入到黄金发展时期. 截止至2021年4月, 美国药品监管单位批准上市的抗体药物数量已经达到100款. 2015年治疗性抗体药物的市场达到了854亿美元, 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386亿美元. 与此同时,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在过去些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工艺技术, 设备及生产能力也日趋成熟. 随着早些年针对于生物类似物的开发, 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也逐渐专注于创新性抗体药物及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抗体发现技术和方法的成熟, 抗体药物研发也呈现越来越多样性, 包括抗体偶联药物, 双特异性与多特异性抗体,纳米抗体等其他形式治疗药物正在不断增加。有鉴于此, 第四届抗体药物开发暨生物工艺技术论坛(ATBP2021), 旨在加强交流与合作, 深入探讨抗体及治疗性生物制品研究, 分析表征与工艺开发技术.会议信息:会议时间: 2021年10月26-27日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筹办单位: 迪易咨询 Deliver Life Sciences会议网址: www.abbforum.com/cn合作媒体: 生物器材网, 生物探索, 仪器信息网, 生物药CMC会议主要专题:抗体药物开发论坛2021Antibody-based Therapeutics Forum 2021- 治疗性抗体与生物制品最新发展趋势- 抗体药物偶联物开发: 进展与前沿技术- 双特异性抗体开发与技术: 策略, 考量与难点- 抗体药物研发, 抗体工程与可开发性评估- 创新抗体与下一代抗体药物开发- 抗体药物临床前开发考量与策略- 生物制品分析与表征策略生物工艺论坛2021 BioProduction Forum 2021- 生物工艺前沿技术, 创新与生产策略- 质量控制, 临床与商业化生产策略- 细胞株开发技术: 速度, 滴度与产品质量策略- 上游与下游工艺技术进展, 病毒安全- 生物技术产品的连续工艺- 生物制剂, 蛋白聚集及稳定性试验- 生物制造数字化转型与新兴生产技术部分早期确认演讲/主持嘉宾: (右侧标注' +' 表明此发言人将进行远程演讲)议程概览:会议注册:-中国国内单位-单位类别早期注册 (8月15日前)标准价格 (8月15日后)学术及生物制药单位RMB 2,200RMB 2,800标准注册RMB 3,200RMB 3,800* 生物制药单位是指从事生物制品研究, 开发与制造的企业(需含内部产品开发管线)* 费用包含会议资料, 午宴, 茶歇及相关税金限量免费注册 [限特定单位类型与职位] :本次会议采用实名注册登记制, 并对来自生物制药研制单位 (需含内部产品开发管线), 法规单位, 从事抗体药物/治疗性生物制品研究, 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 分析与表征科学, 生物工艺研究, 生产与质量控制, 等相关专业人士提供限量免费参会名额. 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此信息可获取. 请符合条件的, 请先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相关报名信息 (请使用单位邮箱填写). 组委会将根据填报信息进行甄选与联系. (报名成功者将收到来自组委会的确认信息)填写须知:- 免费名额有限, 对符合条件的报名者, 将依据填报的顺序进行联系与确认, 额满即止。- 微信分享至朋友圈应至少保留一天- 免费名额包含会议资料, 但参会者需自行安排会议所产生的差旅与会议期间用餐.- 免费名额需实名签到- 组委会对此免费注册具有解释权, 并有权对此活动的适用条款进行适当调整.* 请留意组委会将根据填报的信息, 依据相关性与适用性进行核对, 并对您提交的免费注册申请保留接受或拒绝的权利. Please kindly note the committee reserves the rights to accept/decline your free registration after careful review on the submitted details in terms of relevance and eligibility.海报征集 (注册参会嘉宾免费享有此项权益):此次论坛将提供海报演讲机会来推广贵司最新产品, 技术及服务在抗体药物研发, 表征与分析技术, 以及工艺开发, 生产质控中的应用. 海报提交指南- 海报标准尺寸为A0- 海报发言人需提会议前1周将电子版海报发送组委会进行统一打印- 截止日期为: 2021年10月15日会议合作与联系:组委会致力于根据合作方的需求量身制作合适的参与方案。此次峰会提供多种形式的赞助方案以确保合作单位的成功参与。支持此次抗体药物开发暨生物工艺技术论坛2021将是一次难得及有效的机会,面向您的目标客户群体来推广和巩固贵司最新产品及技术服务, 从而提高抗体药物/生物制品研发与工艺研究效率。早期确认可以使您得到更好的宣传, 包括广告,电子邮件, 媒体宣传等, 使得您在会议前作为会议的主要合作方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有关议程与更多信息,请联系:会议演讲, 内容及合作张经理 Wei Zhang项目经理邮箱: wzhang@deliver-consulting.com 电话: 021-6034-0229微信: wei_zhang_2016参会, 展览展示及支持机会(单位首字母 A-N)张经理 Wei Zhang项目经理邮箱: wzhang@deliver-consulting.com 电话: 021-6034-0229微信: wei_zhang_2016(单位首字母 O-Z)徐经理 David Xu邮箱: david.xu@deliver-consulting.com 电话:137-7629-3901 微信同媒体合作 Michelle Wang邮箱: michelle.wang@deliver-consulting.com 电话:86-21-6034-0229关于我们:迪易咨询是一家专注并服务于亚太生物制药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信息咨询及品牌性会议运营单位. 我们着眼于最新的法规要求, 产业发展趋势, 科学发现及技术更新 通过与领先的国际行业协会, 政府监管单位, 学术及生物制药产业界的关键意见领袖及顾问, 建立长期及紧密的合作及联系, 我们策划并推广具有影响力及品牌性的国际会议, 论坛, 公共培训及相关咨询服务, 主要涵盖了药物的早期发现, 临床研究, 抗体药物, 疫苗制品,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生物工艺开发等。
  • 2015全球疫苗抗体产业(中国)峰会将在沪举行
    5月7日-5月8日  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  由于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肥胖人口比例的上升,和全球范围内呼吁通过疫苗来预防疾病减少发病率,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为癌症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治疗的抗体药物和下一代创新型疫苗的需求增长尤为明显。如今生物制药厂商需要以更快速度为当地市场的医疗需求做出反应并把高质量药物尽快推向市场。  有鉴于此,由美中药协(SAPA-GP)和国际血清行业协会(ISIA)共同举办的&ldquo 2015全球疫苗抗体产业(中国)峰会&rdquo 将于2015年5月7日至8日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举行。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与此次盛会。  峰会将以&ldquo 加强亚洲生物制药产业的研发合作、推动灵活及创新的生产模式、加快产业化发展的速度&rdquo 为主题,通过峰会的举办希望为医药公司与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合作、生产工艺及设备提供商与生物制药公司生产新项目的对接,生物技术公司为拓宽融资渠道与风险投资商的对话,搭建一个高规格的社交及商业洽谈的平台。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对活跃在亚洲市场的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生物制药公司在疫苗、抗体、生物仿制药等药物开发的研发管道、在中国开展的技术转移和新厂房建设战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的进行深入解读,从而为与会代表带来生物药研发、生产、厂房运营、质量与风险管理、合规等方面的最佳实践和案例分析。峰会将聚集来自药物监管及审评机构、国内外知名生物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CMO公司、CRO公司、医药咨询公司、律所、生产设备提供商等业内200位高层领导,创造面对面的交流平台。  欲了解峰会详细信息,请登陆www.gvac-summit.com, 或联系Daniel Chen, daniel.chen@gecgroup.com.cn, 或致电8621-3112-3968。
  • 抗体界新贵迎黄金期:国外巨头广泛布局,国内玩家少市场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恶性疾病,肿瘤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也促使肿瘤用药市场的不断增长。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 BsAb)是指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可以同时与靶细胞和功能细胞进行相互作用,介导一系列免疫反应。根据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可以将其分为IgG类亚型和非IgG类亚型两种,各类别下都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又以IgG类亚型的三功能抗体(Triomab)和非IgG类亚型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speific T cell Engager,BiTE)技术最为成熟,在治疗效果、成药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目前在临床进展中最为靠前,两者分别已有对应产品上市:Trion Pharma公司的卡妥索单抗Catumaxomab(商品名Removab)和Amgen公司的Blinatumomab(商品名Blincyto)。1有望成为抗肿瘤新优势方案与普通抗体相比,双特异性抗体增加了一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在治疗方面有以下优势:(1)通常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分别可以结合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将特定的免疫细胞通过重定向募集至肿瘤细胞周围以增强对肿瘤的杀伤力 (2)可以同时阻断两种不同介质通路而发挥独特或重叠的功能,介导多种免疫信号通路从而增强细胞杀伤毒性 (3)两种不同的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相对而言可能潜在地增加结合特异性,降低脱靶等副作用。因此,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和炎症治疗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临床应用上,双特异性抗体展现了成本低、治疗效果好等显著优势。以代表双特异性抗体最先进技术的BiTE为例,与传统抗体相比在组织渗透率、杀伤肿瘤细胞效率、脱靶率和临床适应症等指标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临床应用优势显著。特别在使用剂量方面,由于其治疗效果可以达到普通抗体的100~1000倍,使用剂量可以降低为原来的1/100,显著降低药物治疗成本,拓展了市场空间。技术改进推进上市零突破,未来临床应用具备无限可能。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新型的抗体制备技术,制备方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化学偶联法、杂交瘤法和基因工程法。以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speific T cell Engager,BiTE)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效果、成药稳定性、制备工艺等方面表现极为优异,实现了双特异性抗体在FDA批件零的突破。Amgen公司的Blinatumomab在2014年年底已经正式上市,针对费城染色体阴性的前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并且正在扩展适应症范围,目前针对卵巢癌、胃癌和上皮组织癌的临床试验已经进展到临床Ⅱ期。此外,仍有10余个双特异性抗体产品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可以预见,未来10年将是双特异性抗体发展的黄金时期,不断上市的产品和持续证实的临床效果将不断吸引产业界和投资界的关注。 2Blinatumomab的快速审批Blinatumomab审查仅2月就获批上市,远超FDA药物平均审批周期。Blinatumomab是Amgen在2012年3月从Micromet公司获得的一个BiTE技术的双特异性抗体,当时已进入临床Ⅲ期阶段。2012年Amgen公布了其大规模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2014年10月FDA接受Blinatumomab抗体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BLA)并授予2015年5月19日前的优先审查资格,并且在2个月不到的2014年12月3日就批准Blinatumomab上市,标准的两个治疗周期的定价达到17.8万美元。Blinatumomab的临床试验过程和仅2个月的快速审批相当于延长了该生物药的专利保护时间,预计5亿美元的销售峰值和显著提高的盈利周期对于生物药企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这将大大刺激双特异性药物领域研发热情,加速行业发展。自2013年起双特异性抗体临床试验出现了明显增长,每年均保持在10个左右的新增数目,推动双特异性抗体行业走入快通道。2015年,FDA和EMA均已授予blinatumomab治疗多种类型血液癌症的孤儿药地位及突破性疗法认定,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毛细胞白血病(HC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和惰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白血病(MCL)。成熟的BiTE技术和有效的靶点选择(CD19和CD3)使得Blinatumomab的适应症仍在不断拓展。3多家公司投资布局在新型抗体药物研发中,双特异性抗体是目前最为令人瞩目的方向,多个制药公司投资研发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临床试验不断增加。笔者统计了截止2015年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临床项目发现,目前有25个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其中Catumaxomab和Blinatumomab已经上市,另外包括已上市产品在内的9个产品的12个适应症处于临床Ⅱ期试验状态。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参与公司名单赫然包括安进(Amgen)、罗氏(Roche)、阿斯利康、赛诺菲、强生和礼来(Eli Lilly)等制药巨头。2014年起,强生、罗氏、赛诺菲等公司通过收购创新型生物公司及产品管线和创新型公司合作不断加码双特异性抗体领域,目前总投资额接近40亿美元,充分表明制药巨头们看好双特异性抗体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 4国内:玩家少,市场大,未来广目前国内双特异性抗体领域仍处于萌发期,产品大多处于临床前状态。双特异性抗体是抗体药物领域最新的一个概念,被视为治疗肿瘤和癌症的第二代抗体疗法。最早大概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外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具备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的抗体,到2009年第一个双特异性抗体Catumaxomab上市,中间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而国内的双特异性抗体研发处于起步状态,目前中国地区没有查到登记的临床试验项目,只有少数产品处于临床前研发状态,双特异性抗体在国内仍属于研发稀缺的品种。目前进行双特异性抗体研发的国内企业主要包括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博生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丽珠集团,它们的双特异性抗体都处于临床前研究状态,上市公司参与极少。双特异性抗体作为一种前瞻性的备选药物,在技术上存在较大难点,研发投入周期长,大多都是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参与研发。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品的上市,大型药企参与竞争是必然的行业趋势。从国外2014年起强生、罗氏、赛诺菲等制药巨头不断加码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可以看到,国内A股大型医药公司逐渐开始参与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将成为必然,未来3~5年内国内双特异性抗体领域逐步开始发展是大概率事件。5CAR-T疗法兴起的今天就是BsAb的明天CAR-T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都是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兴方案,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相比具备疗效好、副作用低的显著优势。而CAR-T疗法在CRISPR的技术变革下迎来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不断上涨的估值和不断上升的投资额都向市场证明了其领域的前景。笔者认为,双特异性抗体正是下一个肿瘤疗法的风口之一,巨头高投入和产品技术的成熟也将推动行业进入黄金时期。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存在巨大机会。
  • 如何突破抗体生产瓶颈
    导读 在全球和中国医药市场上,抗体药物已连续多年占据销售榜单前几位。当前,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国际、国内市场打通,抗体市场也开始进入“你方唱罢我登场”群雄逐鹿的竞争阶段,生产企业如何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工艺,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江博士文章给读者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请看“如何突破抗体生产瓶颈”。抗体药物市场及发展趋势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猛,根据frost&sullivan市场调研,2018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约为2642亿美元。单抗类药物由于特异性好,靶向性高,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类生物药。单抗药物在全球生物药中所占市场份额超过50%,达到1353亿美金。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国际重磅抗体药专利到期,大量的海归人才回流及中国日益强大的资本助力,都为中国抗体制药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是中国抗体制药企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中国药企无论是技术、规模、经验,人才还是资金,跟国际生物制药巨头相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其次中国加入ich和国际药监管体系接轨,降低药品进口关税,对进口抗癌药物实施零关税等系列政策,降低了国外原研药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给中国生物药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另外,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进入抗体药的开发领域,每个重磅抗体药物基本上都有几十家企业在仿制研发申报,因此国内抗体药企不仅要面临国外原研药巨头的打压,还要面对国内众多同行及印度廉价药企业激烈的竞争。最后带量采购新政允许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可以一起同台竞标,低价中标,消除了销售渠道的壁垒使得国内外生物药企的竞争回归到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成本的竞争。 因此国内生物药企是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取决于其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因为制药工艺水平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抗体药物的生产工艺进展 抗体药物生产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大致分为上游的发酵及下游的分离纯化:上游工艺主要包括细胞复苏、传代、发酵生产。而下游工艺主要包括膜过滤及多步层析分离纯化。过去十多年来,基因工程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细胞培养的表达量从原来的不到0.5 g/l 到现在普遍达到5g/l,有的甚至超过10g/l。这些进步是由细胞表达载体的开发,克隆筛选以及细胞培养基优化等技术创新所驱动的。由于发酵产率的大幅度提升,使得上游细胞培养成本大幅度降低(表1)。表1 表达量与抗体生产成本关系与上游十多倍生产效率提升相比,下游分离纯化技术进步明显滞后,导致下游工序成为生产瓶颈,抗体主要生产成本也转移到下游。下游工艺在整个生物制药生产中占据60%以上生产成本,也被认为是最需要改进的技术领域。下游工艺先进性决定了药品的质量,及药品生产效率和成本,也成为生物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生物制药下游生产工艺目的就是把目标药物分子从复杂发酵液体系中分离出来以满足药品纯度及质量的需求。一方面监管部门对生物药的纯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物分子具有结构复杂,且对外部条件敏感,稳定性差,杂质多,浓度低等特点,使得生物药分离纯化的挑战更大。比如说治疗用抗体不仅对含量有严格的要求,还必须去除各种潜在的杂质如宿主hcp, dna,endotoxin, 抗体聚集体及降解片段等(表2)。表2 抗体药物对各种杂质的要求 层析技术具有分离纯化效率高,条件温和且容易保持目标分子的生物活性,因此成为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最主要工具。但下游层析分离纯化技术牵涉到材料、生物、化学及设备等交叉技术领域。因此研究下游分离纯化技术的人才较少,另外上游基因工程技术几乎在所有高校都有专业研究团队,而且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下游分离纯化技术却很少在高校有专门研究,也缺乏相关的专业课程来培养分离纯化的人才。过去10多年上游基因工程的迅猛发展虽然带来上游发酵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但下游分离纯化技术进步缓慢使其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要降低抗体生产成本关键就是要解决下游分离纯化的瓶颈问题。 抗体的层析分离步骤基本都可以采用标准化的三步曲:第一步用protein a介质进行抗体捕获和浓缩;第二步用离子交换进行中间纯化以去除多聚体,宿主蛋白等杂质;第三步是精纯去除剩余dna,endotoxin,protein a 等微量杂质。在这三步抗体的分离纯化过程中,第一步的protein a亲和捕获占据分离纯化成本80%以上,也是下游分离纯化的瓶颈所在。亲和层析之所以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protein a 价格昂贵,其价格是普通层析介质十几倍;第二,protein a使用寿命短,一般离子交换填料使用寿命多达1000次,而亲和填料寿命通常在100-200次;第三,protein a 用于抗体的捕获和浓缩,需要处理大体积的发酵液,而亲和步骤载量往往又低于阴阳离子交换层析,使得亲和层析介质使用量比中间纯化或精纯的要多得多。因此,要降低抗体的生产成本,解决抗体的生产瓶颈关键在于改进第一步protein a 亲和捕获。 下游分离纯化核心的工艺流程 protein a 亲和层析是利用protein a 配基与目标抗体具有专一亲和吸附作用从而达到分离纯化抗体的目的。野生型protein a蛋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锚钉蛋白。三维空间上,抗体fc端ch2-ch3区域与protein a蛋白b结构域上两条反相平行的α螺旋结构相互结合。因此protein a与抗体分子特别是与igg1、igg2、igg4有特异性结合,使得抗体分子与发酵液中不具fc端结构的杂质如宿主蛋白与核酸等有效分离,进而达到纯化目的。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是通过把proteina 配基偶联到微球介质上制备而成的。因为protein a配基与目标抗体的作用的专一性,因此亲和层析的分离纯化工艺和方法与抗体样品杂质含量和种类多少影响不大,使用protein a 介质一步纯化目标抗体就可以达到95%以上纯度,回收率达到90%以上。亲和纯化效率也基本不受杂质多少影响,而其它分离模式如离子交换,疏水,分子筛等的分离工艺方法及效率大多取决于与目的蛋白同时存在的杂质种类和含量。因此,只要样品杂质不同,即使是纯化同样的目标生物分子,采用的分离工艺和方法就不同。以重组胰岛素分离纯化为例,不同厂家虽然生产的是同一目标胰岛素,但采用分离纯化方法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就是每家生产的胰岛素杂质组成和含量不一样,因此需要不同的纯化工艺。而比胰岛素分子量更大,结构更复杂的抗体基本可以采用标准化的三步曲,主要原因就是protein a 亲和介质的出现大大简化抗体的分离纯化工艺,但protein a 价格昂贵让抗体生产厂家爱恨交加。 protein a 介质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其生产工艺复杂,proteina 配基是通过生物发酵生产的,经过纯化后偶联到介质上成为protein a 亲和介质,因此生产成本远高于传统的离子交换、疏水、分子筛等介质。另一方面protein a产品主要由欧美几家供应商垄断,也是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为了降低抗体生产成本,不少研究工作者在寻找可以取代protein a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层析介质来纯化抗体,虽然可能在一些个案中获得成功,但都无法撼动protein a 在整个抗体分离纯化的垄断地位。proteina 亲和层析成为过去近30年里抗体纯化捕获的金标准。因此要降低抗体亲和层析这一步的成本首要的方案是实现protein a 介质的国产化以降低产品价格;其次是通过采用创新的连续层析工艺技术或其它新工艺以提高protein a 介质的利用率并提高抗体生产效率。当然不断改进protein a 介质性能使其具有更高的载量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抗体的生产成本。 protein a 介质国产化创新之路 目前市场上主流protein a产品是ge生产的以琼脂糖为基质的产品,也是最早商业化的产品。琼脂糖为基质的protein a 介质具有载量高,亲水性能好,非特异性吸附低等优点,但琼脂糖介质天然缺陷是机械强度差,因此也被称为软胶。由于该介质耐压性能差,生产中需要降低柱高、减小流速以防止压力过高造成柱床塌陷,限制了抗体批处理量及抗体生产效率。软胶protein a 另外一个缺陷是传质速度慢,主要原因是软胶孔径较小,排阻大。因此软胶protein a 都需要驻保留时间长,流速慢条件下,抗体吸附载量才会比较高,但在高流速下动态载量下降的非常快。因此一个理想的抗体纯化用protein a 介质需要具有高流速,高载量,高机械强度,及更长的使用寿命等特点。protein a 介质载量是由微球孔径,比表面积,配基密度来决定的;机械强度则是由protein a基球材料化学组成,交联度及孔隙率来决定的;protein a 配基脱落及使用寿命主要由配基,基球性能及偶联方式来决定。实现高性能protein a 亲和介质的国产化需要从底层创新开始。抗体结构示意图 创新之一:单分散基球替代多分散基球 层析介质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是影响层析分离的重要参数。粒径分布越均匀,装柱越容易、柱床越稳定、柱效越高、流速越均匀、洗脱越集中、分离效率越高、流动相用量越少,柱与柱重复性也越好;protein a 介质被誉为层析介质皇冠上的明珠,价格昂贵,可是市场上protein a 介质都是采用粒径分布较宽的基球。主要原因是单分散微球制备技术难度极大,世界上可以规模生产的单分散多孔微球只有dynal公司一家,ge销售的source 系列单分散聚苯乙烯色谱填料就是dynal生产的。但source 产品的粒径最大只有30微米,不能满足protein a 介质对粒径一般要大于40微米的要求。纳微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出世界领先的微球精准制备技术,突破大单分散大粒径多孔微球的制备难题,成为全球第一家生产单分散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的公司。纳微单分散protein a介质与传统软胶基质微观结构对比传统多分散protein a亲和软胶与unimab液流路径对比示意图 创新之二:通透大孔径基球微替代小孔微球 protein a 基球孔径大小会影响生物分子在介质的传质速度和有效载量,孔径越大,分子传质速度越快,在高流速下具有高载量。基于软胶基质的ge protein a亲和介质孔径较小,比表面积高,其静态吸附载量高,但传质阻力大,在驻留时间短,流速快的条件下,动态载量下降的很快。纳微经过优化筛选,专门设计的大孔结构基球,其孔径达到ge protein a 介质的一倍左右。因此该介质传质速度快,使得介质在高流速下具有高载量。从实验测试数据可以看到,纳微unimab与ge mabselectsure在驻留时间大于4分钟时,载量都差不多,当驻留时间小于2分钟时unimab的载量比mabselectsure载量高50%以上, 而且速度越快unimab载量优势越明显。抗体生产效率是由动态载量和流速共同决定,流速越快载量越高,生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但亲和层析介质的动态载量与流速成反比,流速越快,载量越低,因此对于每个protein a亲和介质纯化抗体效率都会随着流速升高效率逐步提高,到了一个最优的流速后,如果继续增加流速,纯化效率反而降低。林东强教授实验证明对于批次亲和层析,驻留时间是2分钟时生产效率达到最高,而驻留时间在2分钟条件,unimab的动态载量比mabselectsure 高50%以上。对于连续层析驻留时间是1分钟时生产效率最高,而这个保留时间,unimab的动态载量更是mabselectsure一倍以上。另外从抗体流穿曲线对比图也可以看出具有大孔结构及高度粒径均匀性的单分散protein a亲和层析介质与多分散软胶porteina 介质相比具有更陡的穿透曲线,说明纳微单分散层析介质具有更畅通的孔道结构,分子扩散速度快,抗体流穿少,回收率高。因此利用纳微大孔结构微球不仅可以提高分子传质速度,提高抗体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在连续层析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unimab与mabselectsure产品不同驻留时间动态载量对比不同protein a 层析介质驻留时间与抗体生产效率与关系对比抗体流穿曲线对比图 创新之三:高度交联聚丙烯酸酯基球替代软胶或低交联的聚丙烯酸酯基球 高机械强度介质不仅可以耐受更高流速、更高压力、更大粘度样品,还可以装更高的柱床,以增加抗体批处理量、提高抗体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投资、减少厂房占用面积。因此纳微protein a 介质是选择高度交联的聚丙烯酸酯基球,与市场上以琼脂糖或低交联度聚丙烯酸酯为基球生产的protein a 介质相比具有溶胀系数小、压缩比例低、而且机械性能强。实验证明 unimab在2公斤装柱压力下,其柱床压缩比例只有5%,而无论是ge 生产的以琼脂糖为基球还是tosoh 生产的低交联聚合物为基球的protein a 介质压缩比例往往超过15%。unimab与软胶与压力流速曲线对比 创新之四:表面亲水化改性微球替代亲水性微球 用于抗体或蛋白纯化分离的层析介质必须具有很好的表面亲水性,因此市场上主要的protein a 产品要么是基于亲水多糖类材料,或者是用亲水单体做的基球,这种基球虽然亲水性能好,非特异性吸附低但机械强度差。为了保持基球的机械强度并解决介质亲水性问题,纳微采用先合成高机械强度高交联的聚丙烯酸酯微球,然后通过多步表面亲水化改性,再进行protein a配件偶联。这种方法虽然工艺复杂,但生产的介质既有高机械强度,又有表面亲水性能好,非特异性吸附低等特性。因此unimab在抗体分离过程中,hcp去除效果好, 可以达到软胶protein a 的同等水平。纳微unimab与对照填料的hcp去除效果 创新之五:protein a 配基创新 除了基球之外,protein a 配基也是影响介质性能重要因素,尤其是介质的寿命。ge之所以垄断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市场,最主要的是ge拥有耐碱性protein a 专利技术,其核心专利技术是通过基因工程改变b domain 不耐碱的3个氨基酸以改善其耐碱性能。纳微通过优化组合不同片段设计出新序列的protein a 配基,不仅耐碱性好,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自主实现大规模生产。纳微独有的耐碱性配基加上具有卓越性能的基球,及优化偶联工艺开发出高性能的protein a 亲和介质。以下是某单抗项目上unimab介质载量随使用次数增加的衰减变化表。每个cycle采用0.1m氢氧化钠cip,接触时间1小时。连续200个cycle 后dbc10%依然在初始值的75%左右,充分体现了纳微proteina介质的良好耐碱性。纳微世界领先的微球精准制造技术,可以对微球的材料组成、粒径大小、粒径均匀性、孔径大小及表面性能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准控制。纳微利用这一技术平台开发出新一代单分散多孔聚丙烯酸酯为基质的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克服了传统proteina 软胶的缺点,也为实现下一代连续层析技术产业化提供理想的介质。unimab载量随使用次数增加的衰减变化表 protein a介质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实现抗体生产效率提升 单抗药物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降低抗体生产成本,高效、稳定的产出合格的产品是每个抗体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亲和层析作为单克隆抗体分离纯化的关键步骤,关系到下游的主要成本及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也是目前下游生产的主要瓶颈。因此纳微通过底层技术创新不仅实现protein a 介质的国产化,而且克服了现有产品的缺陷,必将大幅度提供抗体生产效率,降低抗体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纳微创新性单分散层析介质可以推动下游工艺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比如说高机械强度的protein a 介质就使得通过增加柱床提高批处理量成为可能。而高流速下的高载量及耐高压特性为最终实现抗体连续层析工艺打下基础。1.高柱床提高抗体批处理量和生产效率 目前ge 生产的protein a 软胶占据抗体分离纯化的90%市场。由于软胶机械强度差,耐压受限(压力小于3公斤),为了防止柱床塌陷,一般柱床只装到15cm高度,严重限制抗体的生产效率,增加抗体的生产成本。柱床高不仅可以增加抗体的批处理量,提供抗体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qa及qc等配套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纯化系统的数量及设备投资。其实,通过高柱床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早在成本更加敏感的胰岛素、白蛋白、多肽等生物药生产上成功实现。但要增加柱床高度,protein a 介质必须具有高机械强度性能,以满足高柱床高流速下产生的压力。纳微开发的新一代单分散protein a 介质是以高交联的单分散聚丙烯酸酯为基质,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因此柱床可以装到40cm以上高度,使得抗体批处理量及生产效率可以提高一倍以上,不仅减少设备投资及厂房的占用面积,而且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实验证明提高柱床还可以提高介质有效载量和利用率,柱床提高一倍,抗体上样量至少增加2.2倍(见表)。高柱床可以解决因为上游发酵规模的扩大及蛋白表达量的增加而带来下游分离纯化生产瓶颈的问题。另外软胶放大往往只能通过等高放大,而纳微生产的高机械强度protein a 可以等保留时间放大。传统软胶基质只能等高放大(上)和纳微protein a介质可等保留时间放大(下)表 unimab对某抗体dbc5%比较unimab在不同柱高下的压力流速曲线2.连续层析提高抗体生产效率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迅猛发展,蛋白表达量不断增加以及新兴的连续灌流培养技术的发展对下游纯化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批次层析越来越难以满足生产的需求,而连续层析由多根串联的层析柱组成,因为第二根柱子可以承接并吸附从第一根层析柱流穿的抗体,因此第一根柱子可以持续上样到更高的蛋白穿透从而显著提高层析柱的使用载量,进而提高介质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连续层析可以极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还可以减少缓冲液的消耗。传统间歇式层析(左)新型连续层析工艺(右)连续流层析分离过程示意图(来源于林东强教授课题组文章)unimab与mabselectsure在批次与连续层析的对比数据(来源于林东强教授课题组文章) 连续层析系统已被认为是下游分离纯化的发展必然趋势,可以大幅度提高抗体下游分离纯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与批次层析相比,连续层析对设备、软件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介质的要求也不一样。 首先,连续层析由多根串联的层析柱组成。为了保障产品连续生产的质量,对每根柱子的一致性要求高。因此介质填料均匀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介质越均匀,越容易装柱子,柱效也越高,柱与柱之间的一致性也越好。传统多分散介质由于颗粒有大有小,在装柱过程中大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不同,使得柱与柱之间差异较大;而且小颗粒容易堵塞筛板,影响流速,大颗粒又会降低柱效,也容易使样品流穿,从而影响分离效率。因此高度粒径均一的单分散层析介质可以克服传统多分散介质在连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单分散介质由于粒径分布均匀可以确保柱与柱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第二,在连续层析过程中,使用的是串联的小柱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线性流速要快,这就对层析介质机械强度要求更高,以满足高流速下产生的高压力。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介质是软胶,耐压性差,只能低流速操作。纳微新型单分散层析介质由于是高度交联的介质,因此机械强度高,可满足高流速的需求。第三,层析介质的实际有效载量与纯化效率也有直接的关系,实际有效载量是指介质在实际生产条件尤其是流动相速度下的载量。实际有效载量越高,样品上样量可以越大。但线性流速越快,柱保留时间越短,则实际有效载量越低。软胶虽然在低流速下有较高载量,但在高流速下,载量迅速下降。单分散聚合物层析介质是大孔结构的微球,通透性好,蛋白在微球内的传递速度快,因此在高流速下能保持较高的载量。因此粒径均一(单分散),高机械强度,高流速下保持高载量的介质是连续层析生产的理想的介质。连续层析技术是实现连续生产的关键技术。连续生产制药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虽然还面临着许多监管的问题和技术的挑战,但连续生产的优越性却显而易见,也是生物制药工艺发展的趋势之一。 随着多个重磅原研生物药的专利到期,为了满足临床市场的需求和降低原研生物药的昂贵医疗费用,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进入生物类似药的开发领域,这进一步加剧了生物类似药的竞争,企业成本压力日益凸显。抗体的主要成本在于下游的分离纯化,而protein a 亲和层析成本占据整个层析分离纯化的80%以上,也是下游分离纯化的瓶颈,因此,实现protein a亲和层析介质国产化,并通过底层技术创新改善protein a 机械强度,传质速度及耐碱性能,开发出新一代单分散protein a亲和层析介质,使其可以在高流速下纯化抗体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生产。另外机械强度高及传质快的protein a 介质又有利于创新连续层析及高柱床的工艺实施,进一步提高抗体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抗体生产成本,也为中国生物制药发展实现后发优势提供支撑。
  • Nature:广谱抗体再添抗疫新武器 北大团队破解新冠病毒演化趋势
    自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以来,其子代变异株井喷式涌现,并呈现出“趋同演化”的趋势,大量中和抗体药物和康复者血浆已经“被逃逸”,这给新冠疫情的防控带来了十分严峻的考验。“趋同演化”现象的形成机制以及演化终点亟需深入探究。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昌平实验室曹云龙研究员/谢晓亮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课题组于2022年12月19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 RBD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系统地探究了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RBD)“趋同演化”的机制,并前瞻性地对病毒未来突变演化方向进行了预测,为广谱疫苗和抗体药物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数据支持。研究人员对不同免疫背景人群中分离得到的抗体进行了大规模中和测定和逃逸图谱表征,发现病毒趋同进化产生的变异株几乎逃逸了目前所有中和抗体药物、疫苗接种者或康复者血浆,包括BA.5突破感染者血浆。并且,由于“免疫印迹”现象的存在,奥密克戎亚型变体突破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多样性逐渐降低,特别是BA.5突破感染,这提示基于BA.5变异株研发的疫苗加强针不能对新出现变异株产生良好的交叉防感染保护效果。另外,研究者基于抗体的大规模中和测定和逃逸图谱表征的数据建立了一个计算模型,对病毒演化方向进行了合理预测。尽管这些新突变株,特别是其中的XBB、BQ.1.1和CH.1.1等支系具有前所未有的免疫逃逸能力,作者团队此前筛选出的广谱中和抗体药物组合SA55+SA58,特别是SA55,仍然强效中和所有主要突变株和未来短期内可能流行的突变株,且能同时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是目前唯一已知能够高效中和所有新突变株的、处于临床阶段的药物抗体,相关论文此前于12月初发表于知名生命科学期刊《细胞报道》(Cell Reports)。该抗体具有广谱中和能力强、将很难被未来变异株逃逸、半衰期长等特征,将特别适用于不适合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免疫缺陷人群等群体的防护。本研究最早于2022年9月16日在线发布于bioRxiv预印本平台,是世界首篇系统性研究新冠病毒“趋同演化”机制,预测病毒进化方向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病毒的持续突变演化使得多种较高增长优势的变异株陆续涌现,BA.2.3.20、BA.2.75.2及其支系,乃至最近出现的BQ.1.1和XBB等变异株相比于BA.5都具有更高的增长优势。尽管它们的进化过程各不相同,处于奥密克戎的不同支系,但其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上的突变都集中于R346、K356、K444、V445、G446、N450、L452、N460、F486、F490、R493和S494等位点,呈现出“趋同演化”的趋势(图1)。图1 奥密克戎亚型变体RBD蛋白携带的突变中和测定的数据提示“趋同演化”产生的变异株具有极强的逃逸能力,绝大多数中和抗体药物都被以XBB为代表的变异株逃逸(图2),包括此前已初步进入国内市场的阿斯利康公司Evusheld(“恩适得”)预防抗体药物。由于此类新突变株的流行,美国FDA也取消了礼来公司Bebtelovimab(贝特洛韦单抗)的使用授权。唯一的例外是作者团队开发的SA55抗体,它是目前唯一对包括XBB和BQ.1.1等在内的所有突变株仍旧有效的进入临床阶段的抗体药物(图3)。图2 奥密克戎亚型对中和抗体药物的逃逸情况图3 广谱中和抗体SA55和SA58血浆中和数据也显示,XBB,CH.1.1和BQ.1.1.10(或BQ.1.18)等毒株不仅逃逸了三针灭活疫苗接种者的血浆,也几乎完全逃逸奥密克戎BA.1/BA.2/BA.5突破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显示出极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图4)。图4 奥密克戎亚型逃逸疫苗接种者与康复者血浆中和为了探究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呈现“趋同演化”现象的具体机制,团队从BA.1、BA.2或BA.5突破感染康复者体内富集了抗原特异性记忆B细胞,发现其中大部分记忆B细胞交叉结合新冠原始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印证了之前作者团队报道的存在于奥密克戎突破感染中的“免疫印迹”现象。基于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团队对不同来源的3051个交叉结合新冠原始株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抗体进行了突变逃逸图谱测定与聚类分析(图5a),发现奥密克戎特别是BA.5变体突破感染刺激产生的有效中和抗体种类明显减少,产生的主要是E2.2、E3和F1等不竞争ACE2结合表位且中和能力较弱的抗体(图5b-d)。图5 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突破感染刺激产生抗体的表位表征基于抗体逃逸图谱、抗体中和活性、RBD突变对于ACE2亲和力变化等数据,团队建立了一个模型,分别计算了BA.2和BA.5突破感染刺激产生抗体的突变逃逸图谱(图6a),结果显示,BA.5突破感染刺激产生抗体的突变逃逸位点显著减少,表明其结合表位多样性明显减少。这提示,免疫印迹现象使得奥密克戎变异株突破感染刺激产生中和抗体表位多样性降低,导致免疫压力集中,从而加速了病毒的趋同进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基于2022年8—9月真实世界的主流免疫状态,基于计算模型预测了BA.2.75和BA.5的进化趋势(图6b),这在随后趋同进化产生的新毒株中得到验证。图6 免疫印迹效应加速了抗体逃逸突变的趋同进化另外,研究人员基于BA.2.75和BA.5突变株的预测进化趋势,设计了携带不同RBD和NTD预测突变组合的假病毒(图7a),并测定了这些假病毒对不同中和抗体药物和血浆样本的中和情况及ACE2亲和力(图7b-g),结果显示,对BA.5或BA.2.75突变株最少引入5个突变就可以逃逸包括BA.5突破感染者在内的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几乎所有血浆样本。并且,合成的假病毒与之后真实世界流行的BQ.1.1支系、CH.1.1支系等高度相似,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图7 趋同逃逸突变的累积能够几乎完全逃逸BA.1/BA.2/BA.5突破感染血浆的中和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免疫印迹”造成的奥密克戎突破感染刺激产生抗体表位多样性降低,进而导致免疫压力集中化,促使新冠病毒RBD蛋白发生趋同演化的现象,这些积累趋同进化突变的病毒在获得极强突变逃逸能力的同时,也保持了较高ACE2亲和力。本研究中的预测方法为预测病毒突变演化趋势、开发广谱疫苗和抗体药物提供了参考资料,且具有扩展到其他体系的潜力。同时,研究结果也提示,基于BA.5突变株研发的疫苗对于其他变体的交叉保护效果很可能不够理想,进一步开发设计能够克服免疫印迹、激活广谱中和抗体的新型疫苗至关重要。而以SA55+SA58抗体组合为代表的广谱中和抗体既可以通过鼻喷给药方便快捷地在呼吸道建立短效预防,又可以通过注射实现感染初期的治疗和中长期预防,特别适用于保护高风险的医护人员以及不宜接种疫苗的免疫缺陷人群和老年人。SA55与SA58已经授权给科兴生物进一步开发,初步的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喷雾吸入一次提供的即时保护可维持6—12小时,预防感染效率可达到80%以上,且成本较低,方便使用,目前正在进行更严谨的临床试验,预计将来可以大规模推广。北京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曹云龙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简繁冲、王菁、宋玮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于原玲为Nature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曹云龙研究员、谢晓亮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研究员为Nature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曹云龙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简繁冲、张志莹、阿依江伊斯马衣,地坛医院郝晓花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鲍琳琳研究员为Cell Reports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曹云龙研究员、谢晓亮教授、肖俊宇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秦川教授,地坛医院金荣华院长为Cell Reports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动物所、中检院、科兴公司等单位的相关科研人员为共同作者。本系列研究得到科技部、昌平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技计划支持。参考文献[1] Cao, Y. et al. 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 RBD evolution. Nature (2022).[2] Cao, Y. et al. Omicron escapes the majority of existing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Nature (2022).[3] Cao, Y. et al. BA.2.12.1, BA.4 and BA.5 escape antibodies elicited by Omicron infection. Nature (2022).[4] Cao, Y. et al. R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 and broad sarbecovirus-neutralizing antibody cocktails from SARS convalescents. Cell Rep. (2022)专家点评: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这一工作深入探究了构成当前新冠大流行的多个奥密克戎毒株对人类群体免疫的逃逸规律。曹云龙/谢晓亮联合团队发现,多个奥密克戎株亚型在受体结合蛋白上都显现出相同或类似的逃逸突变。这些突变,在保证病毒结合其受体的同时,躲避了之前中和抗体的抑制作用。这说明,人群序贯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构建起的群体免疫,的确在阻断并降低既往毒株感染;同时,这种群体免疫的压力,也为未来病毒变异留下了越来越少的潜在逃逸路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已有的群体免疫状态和现有毒株的受体结合蛋白,来预测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逃逸突变呢?曹云龙/谢晓亮联合团队利用他们开发的一种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DMS)方法,分析、鉴定了BA5和BA2可能逃逸群体免疫的突变。非常重要的是,他们预测出来的突变,确实出现在了其它具有流行潜力的毒株上。曹云龙/谢晓亮联合团队这项研究所提供的这种预测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设计广谱抗新冠疫苗,也会使我们更可能为所有潜在逃逸现有群体免疫的毒株准备好“特效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王祥喜研究员:新冠病毒一直在持续性进化,衍生出多种突变株;然而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后,新冠病毒的演变速度明显加快。近半年来,就有BA.5、BF7、BA.2.75、BQ、XBB等近十种新突变株在一些国家成为主要流行突变株。这些新突变株往往其传染性和抗体逃逸能力都在增强。总体来讲,人类对新冠病毒的研究是被动地跟着病毒跑,一个新突变株出现后再去了解它的病毒特性,去探究新突变株对现有疫苗和药物的影响。如何前瞻性预测病毒演变的方向,提前预判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突变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22年12月19日,北京大学谢晓亮/曹云龙团队联合中检院王佑春团队在Nature上发表题为“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RBD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这是该团队继新冠中和抗体、新冠疫苗效果评估、追踪新突变株免疫逃逸特性后,又一系统性而创新性工作。该项研究有五点重要发现:1)从庞大的数据库中分析出近期有几十个新突变株其生长优势超越BA.5,且这些突变株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特定位点携带相同或相似的突变,呈现趋同进化规律;2)这些新突变株展示出极强的抗体逃逸特性,基本逃逸国际上已批准上市的抗体药物;3)一个抗体对组合SA55/SA58(也是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依然高效中和这些新突变株;最后两点更精彩:4)从原始株感染康复者、BA.1/BA.2/BA.5突破感染者等不同免疫背景分离2000余株抗体,并绘制出不同免疫背景下抗体谱系特征。相对之前的免疫背景,BA.5突破感染者的主要中和抗体类别相对单一,非中和抗体比例提高,更容易滋生病毒变异去逃逸宿主免疫;5)利用高通量酵母展示技术精准绘制出抗体免疫逃逸图谱,与BA.2突破感染的免疫背景相比,BA.5突破感染中和抗体的免疫逃逸位点相对集中且大多出现在近期出现的突变株上。实验数据与真实世界监测结果高度一致。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新突变株的精准预测,预先了解这些新突变株的病毒特性能够为科学精准防控留出宝贵的时间窗口。
  •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能够分化、增殖形成具有针对这种抗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B细胞的这种能力和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持续分化增殖下去,因此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也是极其微小的、将这种B细胞与非分泌型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再进一步克隆化,这种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是既具有瘤的无限生长的能力,又具有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的能力,将这种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或注入小鼠体内即可获得大量的高效价、单一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技术即称为单克隆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免疫动物免疫动物是用目的抗原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致敏B淋巴细胞的 过程。 一般选用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方案进行免疫注射。 抗原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刺激相应B淋巴细胞克隆,使其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致敏B淋巴细胞。细胞融合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处死小鼠,无菌操作取出脾脏,在平皿内挤压研磨,制备脾细胞悬液。 将准备好的同系骨髓瘤细胞与小鼠脾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促融合剂聚乙二醇。在聚乙二醇作用下,各种淋巴细胞可与骨髓瘤细胞发生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选择性培养选择性培养的目的是筛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一般采用HAT选择性培养基。在HAT培养基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不能利用补救途径合成DNA而死亡。 未融合的淋巴细胞虽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但其本身不能在体外长期存活也逐渐死亡。 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从脾细胞获得了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并具有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杂交瘤阳性克隆的筛选与克隆化在HAT培养基中生长的杂交瘤细胞,只有少数是分泌预定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因此,必须进行筛选和克隆化。通常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采用灵敏、快速、特异的免疫学方法,筛选出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并进行克隆扩增。经过全面鉴定其所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亚类、特异性、亲和力、识别抗原的表位及其分子量后,及时进行冻存。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主要采用动物体内诱生法和体外培养法。(1)体内诱生法 取BALB/c小鼠,首先腹腔注射0.5ml液体石蜡或降植烷进行预处理。1-2周后,腹腔内接种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在小鼠腹腔内增殖,并产生和分泌单克隆抗体。约1-2周,可见小鼠腹部膨大。用注射器抽取腹水,即可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2)体外培养法 将杂交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产生并分泌单克隆抗体,收集培养上清液,离心去除细胞及其碎片,即可获得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但这种方法产生的抗体量有限。各种新型培养技术和装置不断出现,大大提高了抗体的生产量。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意义:用于以下各种生命科学实验并具有医用价值(1)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2)凝集实验:haemaglutination(3)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免疫复合物(4) 流式细胞仪:用于细胞的分型和细胞分离.(5)ELISA 等免疫学检测(6)BIAcore biosensor:检测Ab-Ag或与蛋白的亲和力 .(7)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8) 免疫沉淀:(9) 亲和层析:分离蛋白质(10) 磁珠分离细胞(11)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