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抗体药物偶联物

仪器信息网抗体药物偶联物专题为您整合抗体药物偶联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抗体药物偶联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抗体药物偶联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抗体药物偶联物话题讨论。

抗体药物偶联物相关的论坛

  • 什么是抗体偶联?抗体偶联物研究前景如何?

    [font=宋体]抗体偶联是一种技术,它将抗体与另一种物质(如药物、毒素、荧光染料等)连接在一起,形成偶联物。这种偶联物可以用于治疗或诊断目的。在抗体偶联过程中,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力被用来识别和结合靶细胞或靶分子,而偶联的物质则可以发挥治疗、标记或杀伤作用。抗体偶联技术在肿瘤治疗、免疫疗法、诊断试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抗体偶联技术可以用来制备抗体药物,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实现定向药物治疗,提高疗效并降低副作用。总之,抗体偶联技术是一种利用抗体的特异性识别能力与其它物质的特定功能相结合,实现定向治疗或诊断的技术。[/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抗体药物偶联物[/font] [font=Calibri](antibody-drug conjugate[/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ADC)[/font][font=宋体]是一种生物技术药物,它通过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连接到[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monoclonal-antibody-production][b]单克隆抗体[/b][/url]上,利用单抗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将小分子药物精确地导向到目标细胞中。这样既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又降低了对其他细胞的损伤。[/font][font=Calibri]ADC[/font][font=宋体]在癌症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抗体偶联物研究前景如何?[/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一、肿瘤治疗领域[/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抗体偶联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利用抗体偶联物将药物定向输送至肿瘤细胞,可以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打击,提高疗效并降低副作用。随着免疫疗法的兴起,抗体偶联物在免疫治疗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font][font=Calibri]CAR-T[/font][font=宋体]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方法中,抗体偶联物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抗癌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抗体偶联物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二、诊断领域[/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抗体偶联物在诊断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将抗体偶联物与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物结合,可以对疾病进行灵敏、特异的诊断。例如,在免疫组织化学、[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immunofluorescence-service][b]免疫荧光染色[/b][/url]等病理学诊断中,抗体偶联物被广泛应用于标记抗原,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抗体偶联物还可以用于制备免疫检测试剂盒,用于临床检验和科研实验。未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抗体偶联物在诊断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多样化。[/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三、细胞疗法和基因治疗领域[/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随着基因工程和细胞疗法的不断发展,抗体偶联物在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例如,将抗体偶联物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结合,可以实现对细胞生长、分化的调控,为细胞疗法和再生医学提供新的手段。此外,抗体偶联物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的靶向输送,提高基因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未来,抗体偶联物在细胞疗法和基因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将不断拓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四、技术进步和应用拓展[/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抗体偶联物的应用前景还与其技术进步密切相关。随着抗体工程、连接子技术和药物递送技术的不断发展,抗体偶联物的稳定性、活性和靶向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抗体偶联物的研究也将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例如,利用抗体偶联物进行体内成像、药物研发和疫苗开发等领域都可能取得重要进展。总之,抗体偶联物的研究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相信抗体偶联物将会在未来的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更多[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recombinant-antibody-overview][b]重组抗体[/b][/url]详情可以参看:[/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recombinant-antibody-overview[/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蛋白与抗体的专业引领者,欢迎通过百度搜索[/font][font=宋体]“义翘神州”与我们取得联系。[/font][/font][/b][font=Calibri] [/font]

  • 重组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制备及其关键问题研究

    [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black][back=white]【序号】:6【作者】: 翁志兵【题名】:重组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制备及其关键问题研究[/back][/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black][back=white]【期刊】:江南大学博士论文【年、卷、期、起止页码】:2022【全文链接】:[/back][/color][/font][url=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7WN1SO36whLpCgh0R0Z-ia63qwICAcC3-s4XdRlECrYJu83f9QJwwBALQ83qGnxKnklhNaRnwrYkd-efbcsuA&uniplatform=NZKPT]重组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制备及其关键问题研究 - 中国知网 (cnki.net)[/url][/b]

  • 质谱技术在抗体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质谱技术是抗体药物分析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简述了抗体药物的发展和质谱技术的原理。对于质谱技术在抗体药物的分析中应用进行了归类整理,主要分为在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抗体类药物是指含有抗体片段的蛋白类药物,所以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和器官移植排斥等重大疾病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是当前生物药物领域增长最快的一类药物.1.抗体药物发展新趋势在生物药物领域,抗体药物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球销售排名前10位的药物中有6个为抗体药物,抗体药物按来源分类可以分为:鼠源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目前,批准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中,人源化单抗和全人源单抗数量已占据大多数。1.1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两部分组成。通过抗体的靶向作用,ADC 的抗体部分和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通过细胞内吞作用,将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一起带进肿瘤细胞内部,释放出小分子化合物。这样既可以降低小分子药物的毒性,同时具有靶向结合的作用。已经上市的两个ADC 是Kadyla 和Adcetris。1.2 双特异性抗体(BsAb)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由于基因工程的发展,目前双特异性抗体已经研发出多种类型,主要类型有三功能双特异性抗体、IgG-scFv、三价双特异性分子、串联单链抗体(串联scFv)、DVD-Ig 等多种形式。2.质谱技术近年来质谱仪性能的显著改进主要基于开发出的两种离子化技术:一种是介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离子化技术。另一种是电喷雾离子化技术。由于这两种电离技术的出现,使原本只能检测小分子的质谱技术,可以运用于检测生物大分子。在过去质谱技术主要运用于对一级结构和序列的表征,而现在质谱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高级结构的分析,而高级结构对于抗体药物的生物活性至关重要。3.质谱技术在抗体药物一级结构分析中的应用3.1 完整抗体药物精确分子量测定当得到抗体药物时,可以直接通过高分辨率的MALDI-TOF或者ESI-MS进行分子量的检测。通过对于脱糖后分子量的检测,可以对于抗体药物进行初步定性分析,并将可以作为药物常规放行的分析方法。对于脱糖前的抗体药物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抗体药物的糖基化类型的信息及糖基化水平的分布,对于快速了解生产工艺与药物质量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2 药物抗体偶联比(DAR)对于赖氨酸链接的抗体偶联药物,采用C4色谱柱及联用的质谱对去糖基化样品进行分析,根据偶联不同数目药物分子的质量数增加判断偶联数目。对于质谱测定的结果,不仅可以给出确切的药物抗体偶联比值,更能够给出链接不同个小分子药物的分布情况,及反应过程副产物空链接头的分布情况。3.3 肽图谱分析蛋白被特异酶切后的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肽片段质量图谱。由于不同的抗体药物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被酶水解后,产生的肽片段也各不相同,肽混合物的质量数具有唯一特征。可以通过LC-ESI-MS进行肽片段的一级质量数的鉴定,也可以通过LC-ESI-MS/MS对于每个肽片段进行进一步确证,提高肽图谱的准确性。3.4 翻译后修饰研究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TM)对于抗体药物的生物学功能十分重要。常见的翻译后修饰有:磷酸化、脱酰胺、甲硫氨酸氧化、糖基化修饰、N端焦谷氨酸环化,C端赖氨酸切除等。质谱分析仪检测蛋白和肽片段的分子量偏差,可以实现高灵敏、高通量和高精确地鉴别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的种类。3.5 N端氨基酸序列检测常规N端氨基酸检测用Edman降解法进行检测,但是抗体药物有时候会出现N 端环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用Edman降解法需要先对抗体进行去封闭处理,而直接使用质谱可以直接测出N端的氨基酸序列,同时可以检测出N端环化的相对比例。4.质谱技术在抗体药物高级结构分析中的应用4.1 氢/氘交换质谱(HDX-MS)常规的质谱只能获得蛋白的一级结构信息。氢/氘交换质谱(HDX-MS)可以进行蛋白质构象,溶液动力学和表位映射进行分析。在能够调查的蛋白质的高阶结构和动态结构技术中,HDX-MS已经证明适合单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抗原复合物的构象分析。4.2 离子淌度质谱法(IM-MS)离子淌度是根据蛋白的电荷和形状选择性分离的方法,可以区分相同分子量的蛋白和肽段,可用于检测蛋白的简单高级结构。4.3 高分辨率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高分辨率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能够检测最高质量数的质谱仪器,并且有着很高的分辨率。FTICR-MS 是目前被公认为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和完整的蛋白质鉴定和上/下调翻译后修饰(PTM)蛋白质的鉴定。

  • [分享]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免疫偶联物 抗肿瘤药物 单克隆抗体 (简称单抗)药物用于治疗肿瘤的研究已获得重要进展。抗肿瘤单抗药物一般包括 单抗治疗剂与单抗偶联物。研究表明,单抗药物对肿瘤相关靶点显示特异性结合,对肿瘤细 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有显著的疗效。单抗药物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抗 肿瘤单抗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寻求新的分子靶点、抗体人源化以及偶联物分子的小型 化。由于单抗有高度特异性,研制单抗药物有巨大的潜力,单抗药物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 要作用。  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nology medicines)近年来获得迅速发展。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是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重要方面。单抗作为诊断剂或检测剂,近20年来已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单抗作为治疗剂的研究也已获得重要进展。单抗药物(monoclonal antibody agents)可能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性感染、心血管病以及其它疾患,尤其是用于治疗肿瘤,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抗肿瘤单抗药物一般包括两类,一是抗肿瘤单抗;二是抗肿瘤单抗偶联物,或称免疫偶联物(immunoconjugate)。免疫偶联物分子由单抗与“弹头”药物两部分构成。单抗所针对的靶标通常为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用作“弹头”的物质主要有三类,即放射性核素、药物和毒素;其与单抗连接分别构成放射免疫偶联物、化学免疫偶联物和免疫毒素。自80年代以已对抗肿瘤单抗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Ritux an、Herceptin在美国相继获批准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单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有了新的发展势头,成为生物技术药物的新热点[1,2]。 单抗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单抗药物研究已取得多方面进展,研究结果为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3,4]。  单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单抗与药物偶联物或与毒素偶联物对肿瘤靶细胞显示选择性杀伤作用,对表达有关抗原的肿瘤细胞作用强,对抗原性无关细胞的作用弱或无作用。研究还表明,单抗药物偶联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比无关抗体偶联物的活性强;药物与单抗偶联后对肿瘤靶细胞的活性比游离药物强。这种选择性杀伤作用是单抗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的重要基础。免疫电镜观察可见单抗或单抗偶联物能结合到细胞表面,经过受体介导的内化过程进入细胞。结合到肿瘤靶细胞表面的数量多,到非靶细胞的数量少;进入靶细胞内的数量多,进入非靶细胞内的数量少。这种特异性结合和内化进一步阐明了单抗或单抗偶联物对靶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的机制。  单抗药物具有更高的疗效 由抗人体肿瘤的单抗与药物构成的偶联物对移植于裸鼠的相应人体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偶联物与相应的游离药物比较,一般具有更高的疗效或显示较低的毒性。曾与单抗进行偶联并在裸鼠进行疗效观察的抗癌药物有阿霉素、柔红霉素、平阳霉素、博安霉素、丝裂霉素、新制癌菌素、氨甲蝶呤、苯丁酸氮芥、苯丙氨酸氮芥、顺铂以及长春碱类衍生物等。使用的肿瘤模型包括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乳癌、卵巢癌、脑胶质瘤、黑色素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来源于植物或细菌的毒素,由于有强烈毒性,很难作为治疗剂使用;但毒素( 或单链毒素)与单抗的偶联物可在动物模型显示疗效。研究表明,单抗药物在动物体内呈特异性分布。静脉内注射抗肿瘤单抗,在肿瘤部位的浓度较高,显示特异性定位。单抗与药物的偶联物通常仍保留原来单抗的分布特征,在靶肿瘤的浓度较高。确定单抗或单抗偶联物在体内具有靶向性,为进一步阐明其疗效提供了依据。   单抗药物对肿瘤相关靶点的特异性作用 特定受体或特定的基因表达蛋白可能作为单抗药物的靶点。Rituxan是以B细胞的CD20 分子为靶点的人鼠嵌合抗体,对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有疗效,是第一个获美国FD A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单抗[5]。Herceptin 是抗HER-2/neu 癌基因编码蛋白的单抗,临床研究对乳腺癌有效,与化疗药物联合有更显著的疗效 [6],亦已获批准用于治疗肿瘤。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鳞癌、乳腺癌和脑胶质瘤等均有较高的表达。有报道,抗 EGFr 单抗与长春碱衍生物的偶联物在裸鼠体内试验显示良好的抗癌效果。抗 EGFr 的人鼠嵌合抗体已进入临床研究[7]。转铁蛋白受体在某些肿瘤有较高的表达。抗转铁蛋白受体单抗构成的免疫毒素对脑瘤细胞有高度细胞毒性;高度恶性的肿瘤对免疫毒素的敏感性更高[8]。在人体乳腺癌和卵巢癌常见HER-2 基因扩增而且相应的HER-2 蛋白含量增高。抗HER-2 蛋白单抗与抗 EGFr 单抗联合使用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增强,显示相加的抗增殖作用。CD30 受体在霍奇金淋巴瘤的肿瘤细胞高度表达,可以作为免疫毒素攻击的靶点。近年来,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的单抗药物受到广泛关注。实体瘤的生长与血管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增殖如果缺乏相应的血管新生成将不能发展为肿瘤。以内皮细胞为靶点的单抗药物,抑制血管新生成,可能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而且静脉注射的单抗药物也易于到达靶部位(内皮细胞),不需要穿越细胞外间隙到达实体瘤深部的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生成中有重要作用。据报道,抗VEGF 的中和性单抗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对移植于裸鼠的人体癌瘤有显著疗效 [9]。  单抗药物对抗药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单抗偶联物对于抗药性肿瘤细胞仍显示较强的杀伤活性。对于长期使用氨甲蝶呤而出现抗药性的成骨肉瘤细胞,单抗氨甲蝶呤偶联物仍显示较强的杀伤作用。对于具有多药抗性(MDR)的肿瘤细胞,抗 P-170 糖蛋白单抗构成的免疫毒素可显示选择性杀伤作用。说明单抗药物有可能用于克服肿瘤细胞抗药性。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单抗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已为其应用于治疗肿瘤展示出良好的前景,但仍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3]。单抗药物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免疫学和药理学两方面。免疫学方面问题主要是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因为多年来用于临床研究的单抗药物多数使用小鼠单抗制备,往往导致HAMA反应。此外,肿瘤细胞群体在抗原性方面的异质性,肿瘤细胞的抗原性调变等也可能影响单抗药物的疗效。药理学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到达肿瘤的药量不足。单抗药物在体内运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由于它是异体蛋白,会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有相当数量将积聚于肝、脾和骨髓。单抗药物是大分子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内皮层以及穿透肿瘤细胞外间隙均受到限制。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  降低单抗药物的免疫原性 目前多数单抗药物使用鼠源性抗体制备,在临床使用可导致HAMA 反应。据报告,在黑色素瘤、结肠癌、乳癌和卵巢癌患者,HAMA发生率高达100%。 HAMA 对注入的单抗药物起中和作用,从而抵消其疗效。避免或减少 HAMA 反应的主要途径是使鼠源性单抗人源化或研制完全的人源抗体。单抗人源化主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y)或改形抗体(reshaping antibody)。嵌合抗体是将 Fc 段置换为人源性,其它部分仍为鼠源性。改形抗体是指除互补决定区(CDR)为鼠源性外,其它部分均为人源性。临床研究表明,嵌合抗体的副反应轻,HAMA 反应率较鼠源性单抗低,在血中半衰期也较长。已获准在临床应用的抗肿瘤单抗药物 Rituxan 和 Herceptin 均属嵌合抗体。  植物或细菌来源的毒素为大分子肽类物质,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人体使用免疫毒素,不仅鼠源性单抗部分可引起 HAMA 反应,而且毒素部分亦可导致产生抗毒素的抗体。使用人源化单抗仍不能解决“弹头”(毒素)的免疫原性问题。使用化疗药物为“弹头”则可避免此部分的抗体反应。  提高单抗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浓度 单抗药物具有体内分布特异性,但有研究表明,能到达肿瘤细胞的药物量仍属有限。据推算,肿瘤组织的单抗摄取量约为 0.005% (注入剂量/克组织),说明可到达靶部位的药物量甚少。单抗药物在体内的运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与肿瘤局部的血供状况有关,动物实验表明,血管丰富、血流量较大的肿瘤,用单抗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较好。  单抗及其偶联物均为大分子物质。以IgG型单抗为导向载体、以蓖麻毒素 A 链为“弹头”制成的免疫毒素,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80 000;用 IgM 型单抗为导向载体,偶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庞大的药物分子难于透过毛细管内皮层和穿过肿瘤细胞外间隙到达实体瘤的深部。用体外培养的多细胞球体观察表明,免疫毒素对多细胞球体的穿透性很差,培养1 h 仅到达球体外周的 2 至 3 层细胞。对在裸鼠移植的肿瘤进行观察,发现静脉注射免疫毒素 1 天后,瘤结外围部分与中心部分的浓度比为 2∶1;在注射后 5 天才达到 1∶1[ 10]。使用抗体片段,如 Fab、Fab′ 制备分子量较小的偶联物,可能提高对细胞外间隙的穿透性,增加到达深部肿瘤细胞的药物量。为提高药物在肿瘤的浓度,单抗药物分子的小型化是研制的重要途径。  提高单抗药物在肿瘤浓度的另一种办法是局部注射。据报告,在移植人

  • 【原创大赛】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align=center]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摘  要[/align][align=center] [/align] 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已获得了重要进展。多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作用,为其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类药物的特异性强,疗效显著。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关键词: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b]一 引言[/b]抗肿瘤单抗药物因与烷化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铂类配合物、植物药等抗肿瘤药物相比,具有高效价、高特异性、血清交叉反应少等特点与优点,在肿瘤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抗药物是当前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甚为活跃的部分。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抗原),单抗有高度特异性。针对各种不同的抗原,可以制备为数众多的、各不相同的单抗;因此,作为药物来源,单抗又具有高度多样性。由于其特异性和多样性,研制单抗药物有巨大的潜力。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恶性瘤主要机制有两种[sup][/sup]:一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本身来阻断癌细胞生长的信号,单克隆抗体在癌细胞膜外与生长因子竞争结合受体,阻断信号传递过程,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细胞凋亡或者间接激活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二是利用单克隆抗体作为药物载体的靶向治疗,如将有细胞毒性的药物或有放射性的药物靶向性的运送到肿瘤细胞,从而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国际上与肿瘤治疗相关的抗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抗体与耦联物作用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利用抗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此外,研究表明静脉内注射抗肿瘤单抗,在肿瘤部位的浓度较高,显示特异性定位;单抗与药物的偶联物通常仍保留原来单抗的分布特征,在靶肿瘤的浓度较高[sup][/sup]。[align=center]二  单克隆抗体药物作用靶点[/align]特定受体或特定的基因表达蛋白可能作为单抗药物的靶点。Rituxan是以B细胞的CD20分子作为靶点的人鼠嵌合抗体,对非霍奇金氏B细胞淋巴瘤有疗效,是第一个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单抗。Herceptin是抗HER-2/neu癌基因编码蛋白的单抗,临床研究对乳腺癌有效,与化疗药物联合有更显著的疗效。Mylotarg是由抗CD33单抗与calicheamicin构成的偶联物,已获批准用于治疗急性复发性髓性白血病[sup][/sup]。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的鳞癌、乳腺癌和脑胶质瘤等均有较高的表达。有报道,抗EGFr单抗与长春碱衍生物的偶联物在裸鼠体内试验,显示良好的抗癌效果。抗EGFr的人鼠嵌合抗体已进入临床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生成中有重要作用。据报道,抗VEGF的中和性单抗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对移植于裸鼠的人体癌瘤有显著疗效[sup][/sup]。[b]三 单抗诱发肿瘤细胞凋亡[/b][align=left] 3.1 通过免疫细胞表面抗原的交联作用而诱导恶性肿瘤细胞的凋亡[/align]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大多是通过免疫细胞表面抗原的交联作用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而起作用的,如目前用的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其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CD20分子在B细胞膜上的脂筏区聚集,再在一系列激酶的作用下使脂筏信号传导区域的CD20分子亲和性增强,从而形成CD20交联形式;交联的CD20分子启动了细胞内凋亡信号的传导通路,使线粒体释放出细胞色素C,激活下游的caspase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sup][/sup]。3.2 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而诱导细胞凋亡许多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过作用于细胞的存活途径、刺激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来阻止细胞凋亡。与正常细胞中生长因子信号传导的严格调控相比,肿瘤细胞中的失控则导致细胞的恶性增殖,从而使恶性细胞获得“永生”。单克隆抗体通过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可阻断存活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导致其凋亡,同时还能对化疗和放疗有正协同作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的研究。美国FDA于2006年批准了第一个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单克隆抗体药物——Cetuximab,它为一种IgG1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干扰癌细胞表面EGFR的生长,从而减少癌细胞进入正常组织的概率,控制癌细胞的转移,达到抗癌目的[sup][/sup]。最初想到制备针对恶性肿瘤凋亡相关分子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时,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无疑是给人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但在实际应用中则并不然,所以在通过单克隆抗体药物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和治疗中,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新的、更经济、更有效地药物。[b]四  单克隆抗体耦联物[/b]4.1 抗体与化疗药物耦联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与单克隆抗体耦联的化学药物有平阳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多柔比星(阿霉素)、顺铂以及长春碱类衍生物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脂质体靶向制剂作为化疗药靶向治疗肿瘤,利用脂质体制剂将药物导向靶标进行有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和抑制癌细胞的繁殖,以达到提高疗效和高度定向作用。目前已上市的脂质体有复方氟脲嘧多相脂质体、喜树碱多相脂质体、阿霉素脂质体和紫杉醇脂质体等。4.2 抗体导向酶耦联利用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将前体药物的专一性活化酶与单抗耦联,导向输入到靶细胞部分,再注入前体药物,使其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活性药物,进而杀伤肿瘤细胞[sup][/sup]。目前这种用作前体药物的抗癌药有苦杏仁苷、氮芥、鬼臼乙叉苷、阿霉素、丝裂霉素等。而作为活化前体药物的导向酶有碱性磷酸酶、青霉素V或G酰胺酶、羧基酶肽、胸腺嘧啶核苷酶、β葡萄苷酶等。临床研究表明,单抗耦联物对于抗药性肿瘤细胞仍显示较强的杀伤活性。对由于长期使用氨甲蝶呤而出现抗药性的成骨肉瘤细胞,单抗氨甲蝶呤耦联物仍显示较强的杀伤作用。对于具有多药抗药性(MDR)的肿瘤细胞,抗P-170糖蛋白单抗构成的免疫毒素可显示选择性杀伤作用[sup][/sup]。这说明,单抗药物有可能用于克服肿瘤细胞抗药性。[b]五  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b]单抗靶向药物是利用单抗对肿瘤表面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特异性识别,从而把药物直接导向肿瘤细胞,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对循环系统及其他部位的毒性。研究表明,单抗靶向药物具有很好的疗效,在免疫偶联物对移植于裸鼠的相应人体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免疫偶联物与相应的游离物比较,具有更高更好的疗效和较低的细胞毒性[sup][/sup]。单克隆抗体体积小,能更有效地透入肿瘤;分子小、消除快、累积毒性小;所携带的弹头脱离后,可较快被清除 循环中免疫靶向结合物对靶细胞的竞争作用小;半衰期短;穿透性好;能穿过血脑屏障[sup][/sup],因而还可以作为新一代靶向载体。与化学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生物因子、基因、分化诱导剂、光敏剂、酶等物质构成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把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特异的输送到肿瘤部位,利用单抗对肿瘤表面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特异性识别,从而把药物直接导向肿瘤细胞,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对循环系统及其他部位的毒性。近年来,随着医学、药学和生物工程学及技术的进步,临床对肿瘤的根治和对癌细胞的攻击锁定于表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靶位,使药物治疗的切入点由细胞水平提升到分子和抗体水平,从而提高了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align=center]六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align]单克隆抗体是近年竞相开发的品种,自1997年第1个单克隆抗体rituximab通过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已经上市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的疗效令人瞩目,在抗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治疗领域得到了有力的推广,其以独特的作用优势,在肿瘤的治疗中不但能够选择性杀伤癌细胞,且在体内表现出特异的分布特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从而在生物技术产品领域中占据了1/3的市场[sup][/sup]。目前用于治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药已有多个,包括伊珠单抗奥加米星、帕尼单抗、曲妥珠单抗等。伊珠单抗奥加米星又名CMC-544,是以人源化抗CD22的抗体伊珠单抗与 CalichDMH偶联形成的ADC药物,用来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NH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目前已经进入临床 III期试验[sup][/sup]。帕尼单抗是一种IgG2单克隆抗体完全人源化可以与EGFR高度特异性地结合,进而阻断配体诱导的信号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有临床研究选择既往未治疗过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卡铂(AUC=6,每3周),加紫杉醇(200mg/m21次/3周) 联合或不联合帕尼单抗(2.5 mg/m2,1次/周) 化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单纯化疗组与帕尼单抗联合化疗组之间在PFS(5.3个月对比4.2个月、P=0.55)和总生存( Overall survival,OS)(8.0个月对比8.5个月,P =0.81)上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帕尼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可能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无明显疗效[sup][/sup]。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他可以和肿瘤细胞的HER2/neu特异性地结合,从而阻断细胞内生长信号的转导,同时曲妥珠单抗还可以诱导体内巨噬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攻击肿瘤细胞,以达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比较用或不用曲妥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方案用以治疗ⅡB/Ⅲ期HER2/neu阳性的 NSCLC患者差异的两项大型的随机Ⅱ期临床试验,其结果显示两个试验结论相似,曲妥珠单抗不能提高化疗的疗效,但也不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试验中HER2/neu值为3+的患者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反应性较好,提示曲妥珠单抗对这一较少见类型的NSCLC效果要更好[sup][/sup]。在临床治疗中使用鼠派生单抗的主要障碍之一是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嵌合抗体的I-IPdVIA反应率较鼠源性单抗低,但完全的人源抗体才是单抗药物的发展目标。噬茵体抗体库技术和转基因小鼠技术是制备完全人源单抗的两种方法[sup][/sup]。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的技术,才能更好地将完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用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从而使医学界迈向更高的台阶。[b]七  问题与对策[/b]在限制单克隆抗体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有:(l)循环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肝肾功能损害。(2)可溶性肿瘤抗原释放造成的体液中的封闭作用。(3)异种蛋白反应。(4)特异性还不够专一,引起了正常细胞的伤害。(5)天然免疫功能低下(如补体介异的细胞毒,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和ADCC作用等)。(6)主要的问题还在这种免疫疗法会导致靶细胞(肿瘤细胞)上抗原的转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今后的研究应着重:(1)制备对肿瘤抗原有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2)选择不易诱导抗原转换的单克隆抗体。(3)研究副作用较少,既安全疗效又高的偶联制剂。单抗(Mab)药物存在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人抗鼠抗体反应(HAMA)。由于用于临床研究的Mab药物一般使用鼠源Mab,这不可避免地会引起HAMA反应,所以尽量避免HAMA反应这一副作用才是Mab药物能否真正适合治疗肿瘤性疾病的重点[sup][/sup]。近些年来,Mab药物的研究主要是向减轻宿主对外源抗体的排斥,促进抗体人源化,改变抗体的氨基酸序列而增加或降低该抗体的生物学效应,加抗体的亲和力,制备双特异性抗体,改造抗体重链恒定区以增强抗体功能,以及寻找新的分子靶点(相对特异的肿瘤抗原)等方向发展[sup][/sup]。Mab药物的不断更新,必将为全球的肿瘤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align=center]八  总结与展望[/align]目前肿瘤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仍是化疗以及放射性疗法,其毒副作用较大。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DNA重组技术的兴起,利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已经日渐取代副作用较大的传统疗法而成为新的发展趋向。所以,如何研制更多的单克隆抗体以及怎样更好的利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将成为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又一艰巨任务。同时,生物技术以及抗肿瘤化学药物的发展也必将推动单抗药物的发展与进步,单克隆抗体药物将在各种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10年内,单克隆抗体药将成为国内、外生物药品发展的主旋律。此外,利用与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的特异结合力,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例如用放射标记抗体能够确定肿瘤存在的位置,扩散的部位和范围,以便确定手术时机和化疗方案。通过测定抗体结合白血病细胞的增减,可以检查白血病的化疗效果[sup][/sup]。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某些癌的特异性产物,如前列腺癌产生的酸性磷酸酶,绒毛膜上皮癌产生的促性腺激素,结肠癌产生的癌胚抗原及肝癌产生的甲胎蛋白等,有助于癌肿的早期诊断[sup][/sup]。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的治疗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如何选择优势人群、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如贝伐单抗的突出不良反应是出血,在NCCN指南中特别指出贝伐单抗仅适用非鳞癌的[sup][/sup],既往无咯血史的患者,限制了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而其他大部分单克隆抗体均需与其他化疗药物联用,单独应用的疗效仍有限,选择合适的指标以及合适人群应用单克隆抗体仍任重而道远。[b]参考文献[/b] Adams GP, Weiner LM.Monoclonalantibody therapy of cancer .Nat Biotechnol,2005,23(9):1147~1148 甄永苏.抗肿瘤抗生素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1):1~5 Sievers E L, Larson R A, Stadtmauer E A, [i]et al[/i].Effica-cy and safety ofgemtuzumab ozogamicin in patients withCD33-positiv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first relapse .Clin Oncol,2001,19(21):3244~3246 Kamiya K, Konno H, Tanaka T, [i]et al[/i].Antitumor effect on humangastric cancer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neutralizing antibody .Jpn J Cancer Res,1999,4(21):794~798 邹学,李俊,尹庆春.单克隆抗体药物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8,10(2):115~117 Rao AV, Schmader K.Monoclonalantibodies as targeted therapy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in older adults .Am J GeriatrPharmacother,2007,5(3):247~250 杨海东,罗傲雪,范益军.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85~2686 甄红英,薛玉川,甄永苏.抗肿瘤抗生素C1027抑制血管生成及其抗肿瘤转移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657~660 刘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23(3):254~257 Plw a JL,Britta E,Jayne L,[i]et al[/i].Targeting rat anti-mouse transferrinreceptor monoclonal antibody through blood-brain barrier in mouse .pharmacology andexperiment therapeu-ties,2000,4(21):1048~1057 刘德忠,张石革.分子和抗体靶向抗肿瘤药的研究进展.中国药房,2007,18(26):2067~2068 丰雪,龙亚一,廖翰.抗肿瘤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临床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6(21):3164~3168 江山,杨小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研究进展.吉林医学,2013,34(35):7482~7483 SpicerJ,Harper P.Targetedtherap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 J C l in Pract,2005,59(9):1055~1057 彭建柳,杨丽华.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用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现代医院,2009,9(5):8~11 王飞,董军,黄强等.转基因完全人抗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2,1(1):90~91 Kim J A.Targeted therapies for thetreatment of cancer .Am J Surg,2003,186(9):264~269 侯盛,郭亚军.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处方药,2007,4(61):53~56 清水惠司.抗肿瘤用药的应用及进展.临床免疫,2009,13(11):912~915 沈倍奋.抗体药物研究进展.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0):1047~1049

  • 【原创大赛】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align=center]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摘  要[/align][align=center] [/align] 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已获得了重要进展。多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作用,为其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类药物的特异性强,疗效显著。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align=left] [/align][align=left]关键词: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b]一 引言[/b]抗肿瘤单抗药物因与烷化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铂类配合物、植物药等抗肿瘤药物相比,具有高效价、高特异性、血清交叉反应少等特点与优点,在肿瘤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抗药物是当前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甚为活跃的部分。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抗原),单抗有高度特异性。针对各种不同的抗原,可以制备为数众多的、各不相同的单抗;因此,作为药物来源,单抗又具有高度多样性。由于其特异性和多样性,研制单抗药物有巨大的潜力。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恶性瘤主要机制有两种[sup][/sup]:一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本身来阻断癌细胞生长的信号,单克隆抗体在癌细胞膜外与生长因子竞争结合受体,阻断信号传递过程,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细胞凋亡或者间接激活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二是利用单克隆抗体作为药物载体的靶向治疗,如将有细胞毒性的药物或有放射性的药物靶向性的运送到肿瘤细胞,从而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国际上与肿瘤治疗相关的抗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抗体与耦联物作用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利用抗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此外,研究表明静脉内注射抗肿瘤单抗,在肿瘤部位的浓度较高,显示特异性定位;单抗与药物的偶联物通常仍保留原来单抗的分布特征,在靶肿瘤的浓度较高[sup][/sup]。[align=center]二  单克隆抗体药物作用靶点[/align]特定受体或特定的基因表达蛋白可能作为单抗药物的靶点。Rituxan是以B细胞的CD20分子作为靶点的人鼠嵌合抗体,对非霍奇金氏B细胞淋巴瘤有疗效,是第一个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单抗。Herceptin是抗HER-2/neu癌基因编码蛋白的单抗,临床研究对乳腺癌有效,与化疗药物联合有更显著的疗效。Mylotarg是由抗CD33单抗与calicheamicin构成的偶联物,已获批准用于治疗急性复发性髓性白血病[sup][/sup]。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的鳞癌、乳腺癌和脑胶质瘤等均有较高的表达。有报道,抗EGFr单抗与长春碱衍生物的偶联物在裸鼠体内试验,显示良好的抗癌效果。抗EGFr的人鼠嵌合抗体已进入临床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生成中有重要作用。据报道,抗VEGF的中和性单抗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对移植于裸鼠的人体癌瘤有显著疗效[sup][/sup]。[b]三 单抗诱发肿瘤细胞凋亡[/b][align=left] 3.1 通过免疫细胞表面抗原的交联作用而诱导恶性肿瘤细胞的凋亡[/align]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大多是通过免疫细胞表面抗原的交联作用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而起作用的,如目前用的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其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CD20分子在B细胞膜上的脂筏区聚集,再在一系列激酶的作用下使脂筏信号传导区域的CD20分子亲和性增强,从而形成CD20交联形式;交联的CD20分子启动了细胞内凋亡信号的传导通路,使线粒体释放出细胞色素C,激活下游的caspase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sup][/sup]。3.2 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而诱导细胞凋亡许多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过作用于细胞的存活途径、刺激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来阻止细胞凋亡。与正常细胞中生长因子信号传导的严格调控相比,肿瘤细胞中的失控则导致细胞的恶性增殖,从而使恶性细胞获得“永生”。单克隆抗体通过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可阻断存活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导致其凋亡,同时还能对化疗和放疗有正协同作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的研究。美国FDA于2006年批准了第一个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单克隆抗体药物——Cetuximab,它为一种IgG1单克隆抗体,主要通过干扰癌细胞表面EGFR的生长,从而减少癌细胞进入正常组织的概率,控制癌细胞的转移,达到抗癌目的[sup][/sup]。最初想到制备针对恶性肿瘤凋亡相关分子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时,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无疑是给人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但在实际应用中则并不然,所以在通过单克隆抗体药物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和治疗中,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新的、更经济、更有效地药物。[b]四  单克隆抗体耦联物[/b]4.1 抗体与化疗药物耦联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与单克隆抗体耦联的化学药物有平阳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多柔比星(阿霉素)、顺铂以及长春碱类衍生物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脂质体靶向制剂作为化疗药靶向治疗肿瘤,利用脂质体制剂将药物导向靶标进行有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和抑制癌细胞的繁殖,以达到提高疗效和高度定向作用。目前已上市的脂质体有复方氟脲嘧多相脂质体、喜树碱多相脂质体、阿霉素脂质体和紫杉醇脂质体等。4.2 抗体导向酶耦联利用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将前体药物的专一性活化酶与单抗耦联,导向输入到靶细胞部分,再注入前体药物,使其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活性药物,进而杀伤肿瘤细胞[sup][/sup]。目前这种用作前体药物的抗癌药有苦杏仁苷、氮芥、鬼臼乙叉苷、阿霉素、丝裂霉素等。而作为活化前体药物的导向酶有碱性磷酸酶、青霉素V或G酰胺酶、羧基酶肽、胸腺嘧啶核苷酶、β葡萄苷酶等。临床研究表明,单抗耦联物对于抗药性肿瘤细胞仍显示较强的杀伤活性。对由于长期使用氨甲蝶呤而出现抗药性的成骨肉瘤细胞,单抗氨甲蝶呤耦联物仍显示较强的杀伤作用。对于具有多药抗药性(MDR)的肿瘤细胞,抗P-170糖蛋白单抗构成的免疫毒素可显示选择性杀伤作用[sup][/sup]。这说明,单抗药物有可能用于克服肿瘤细胞抗药性。[b]五  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b]单抗靶向药物是利用单抗对肿瘤表面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特异性识别,从而把药物直接导向肿瘤细胞,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对循环系统及其他部位的毒性。研究表明,单抗靶向药物具有很好的疗效,在免疫偶联物对移植于裸鼠的相应人体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免疫偶联物与相应的游离物比较,具有更高更好的疗效和较低的细胞毒性[sup][/sup]。单克隆抗体体积小,能更有效地透入肿瘤;分子小、消除快、累积毒性小;所携带的弹头脱离后,可较快被清除 循环中免疫靶向结合物对靶细胞的竞争作用小;半衰期短;穿透性好;能穿过血脑屏障[sup][/sup],因而还可以作为新一代靶向载体。与化学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生物因子、基因、分化诱导剂、光敏剂、酶等物质构成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把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特异的输送到肿瘤部位,利用单抗对肿瘤表面相关抗原或特定的受体特异性识别,从而把药物直接导向肿瘤细胞,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对循环系统及其他部位的毒性。近年来,随着医学、药学和生物工程学及技术的进步,临床对肿瘤的根治和对癌细胞的攻击锁定于表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靶位,使药物治疗的切入点由细胞水平提升到分子和抗体水平,从而提高了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align=center]六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align]单克隆抗体是近年竞相开发的品种,自1997年第1个单克隆抗体rituximab通过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已经上市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的疗效令人瞩目,在抗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治疗领域得到了有力的推广,其以独特的作用优势,在肿瘤的治疗中不但能够选择性杀伤癌细胞,且在体内表现出特异的分布特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从而在生物技术产品领域中占据了1/3的市场[sup][/sup]。目前用于治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药已有多个,包括伊珠单抗奥加米星、帕尼单抗、曲妥珠单抗等。伊珠单抗奥加米星又名CMC-544,是以人源化抗CD22的抗体伊珠单抗与 CalichDMH偶联形成的ADC药物,用来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NH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目前已经进入临床 III期试验[sup][/sup]。帕尼单抗是一种IgG2单克隆抗体完全人源化可以与EGFR高度特异性地结合,进而阻断配体诱导的信号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有临床研究选择既往未治疗过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卡铂(AUC=6,每3周),加紫杉醇(200mg/m21次/3周) 联合或不联合帕尼单抗(2.5 mg/m2,1次/周) 化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单纯化疗组与帕尼单抗联合化疗组之间在PFS(5.3个月对比4.2个月、P=0.55)和总生存( Overall survival,OS)(8.0个月对比8.5个月,P =0.81)上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帕尼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可能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无明显疗效[sup][/sup]。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他可以和肿瘤细胞的HER2/neu特异性地结合,从而阻断细胞内生长信号的转导,同时曲妥珠单抗还可以诱导体内巨噬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攻击肿瘤细胞,以达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比较用或不用曲妥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方案用以治疗ⅡB/Ⅲ期HER2/neu阳性的 NSCLC患者差异的两项大型的随机Ⅱ期临床试验,其结果显示两个试验结论相似,曲妥珠单抗不能提高化疗的疗效,但也不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试验中HER2/neu值为3+的患者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反应性较好,提示曲妥珠单抗对这一较少见类型的NSCLC效果要更好[sup][/sup]。在临床治疗中使用鼠派生单抗的主要障碍之一是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嵌合抗体的I-IPdVIA反应率较鼠源性单抗低,但完全的人源抗体才是单抗药物的发展目标。噬茵体抗体库技术和转基因小鼠技术是制备完全人源单抗的两种方法[sup][/sup]。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的技术,才能更好地将完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用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从而使医学界迈向更高的台阶。[b]七  问题与对策[/b]在限制单克隆抗体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有:(l)循环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肝肾功能损害。(2)可溶性肿瘤抗原释放造成的体液中的封闭作用。(3)异种蛋白反应。(4)特异性还不够专一,引起了正常细胞的伤害。(5)天然免疫功能低下(如补体介异的细胞毒,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和ADCC作用等)。(6)主要的问题还在这种免疫疗法会导致靶细胞(肿瘤细胞)上抗原的转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今后的研究应着重:(1)制备对肿瘤抗原有高度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2)选择不易诱导抗原转换的单克隆抗体。(3)研究副作用较少,既安全疗效又高的偶联制剂。单抗(Mab)药物存在的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人抗鼠抗体反应(HAMA)。由于用于临床研究的Mab药物一般使用鼠源Mab,这不可避免地会引起HAMA反应,所以尽量避免HAMA反应这一副作用才是Mab药物能否真正适合治疗肿瘤性疾病的重点[sup][/sup]。近些年来,Mab药物的研究主要是向减轻宿主对外源抗体的排斥,促进抗体人源化,改变抗体的氨基酸序列而增加或降低该抗体的生物学效应,加抗体的亲和力,制备双特异性抗体,改造抗体重链恒定区以增强抗体功能,以及寻找新的分子靶点(相对特异的肿瘤抗原)等方向发展[sup][/sup]。Mab药物的不断更新,必将为全球的肿瘤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align=center]八  总结与展望[/align]目前肿瘤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仍是化疗以及放射性疗法,其毒副作用较大。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DNA重组技术的兴起,利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已经日渐取代副作用较大的传统疗法而成为新的发展趋向。所以,如何研制更多的单克隆抗体以及怎样更好的利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将成为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又一艰巨任务。同时,生物技术以及抗肿瘤化学药物的发展也必将推动单抗药物的发展与进步,单克隆抗体药物将在各种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10年内,单克隆抗体药将成为国内、外生物药品发展的主旋律。此外,利用与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的特异结合力,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例如用放射标记抗体能够确定肿瘤存在的位置,扩散的部位和范围,以便确定手术时机和化疗方案。通过测定抗体结合白血病细胞的增减,可以检查白血病的化疗效果[sup][/sup]。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某些癌的特异性产物,如前列腺癌产生的酸性磷酸酶,绒毛膜上皮癌产生的促性腺激素,结肠癌产生的癌胚抗原及肝癌产生的甲胎蛋白等,有助于癌肿的早期诊断[sup][/sup]。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的治疗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如何选择优势人群、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如贝伐单抗的突出不良反应是出血,在NCCN指南中特别指出贝伐单抗仅适用非鳞癌的[sup][/sup],既往无咯血史的患者,限制了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而其他大部分单克隆抗体均需与其他化疗药物联用,单独应用的疗效仍有限,选择合适的指标以及合适人群应用单克隆抗体仍任重而道远。[b]参考文献[/b] Adams GP, Weiner LM.Monoclonalantibody therapy of cancer .Nat Biotechnol,2005,23(9):1147~1148 甄永苏.抗肿瘤抗生素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1):1~5 Sievers E L, Larson R A, Stadtmauer E A, [i]et al[/i].Effica-cy and safety ofgemtuzumab ozogamicin in patients withCD33-positiv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first relapse .Clin Oncol,2001,19(21):3244~3246 Kamiya K, Konno H, Tanaka T, [i]et al[/i].Antitumor effect on humangastric cancer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neutralizing antibody .Jpn J Cancer Res,1999,4(21):794~798 邹学,李俊,尹庆春.单克隆抗体药物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8,10(2):115~117 Rao AV, Schmader K.Monoclonalantibodies as targeted therapy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in older adults .Am J GeriatrPharmacother,2007,5(3):247~250 杨海东,罗傲雪,范益军.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85~2686 甄红英,薛玉川,甄永苏.抗肿瘤抗生素C1027抑制血管生成及其抗肿瘤转移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657~660 刘霆.抗肿瘤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23(3):254~257 Plw a JL,Britta E,Jayne L,[i]et al[/i].Targeting rat anti-mouse transferrinreceptor monoclonal antibody through blood-brain barrier in mouse .pharmacology andexperiment therapeu-ties,2000,4(21):1048~1057 刘德忠,张石革.分子和抗体靶向抗肿瘤药的研究进展.中国药房,2007,18(26):2067~2068 丰雪,龙亚一,廖翰.抗肿瘤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临床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6(21):3164~3168 江山,杨小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研究进展.吉林医学,2013,34(35):7482~7483 SpicerJ,Harper P.Targetedtherap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 J C l in Pract,2005,59(9):1055~1057 彭建柳,杨丽华.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用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现代医院,2009,9(5):8~11 王飞,董军,黄强等.转基因完全人抗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2,1(1):90~91 Kim J A.Targeted therapies for thetreatment of cancer .Am J Surg,2003,186(9):264~269 侯盛,郭亚军.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处方药,2007,4(61):53~56 清水惠司.抗肿瘤用药的应用及进展.临床免疫,2009,13(11):912~915 沈倍奋.抗体药物研究进展.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0):1047~1049

  • 【网络讲座】赛默飞为单抗异质体及药物偶联比分析提供最新利器(2016-12-06 14:00 )

    【网络讲座】赛默飞为单抗异质体及药物偶联比分析提供最新利器(2016-12-06 14:00 )

    讲座题目:赛默飞为单抗异质体及药物偶联比分析提供最新利器  主讲老师:张婷婷  张婷婷,硕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为高分子聚合物色谱填料合成修饰及色谱行为表征。于2010年加入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任液相色谱产品应用工程师,重点支持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方法开发和深度技术支持。  主要内容:1、 适用于生物治疗蛋白质分析的 LC 系统-Vanquish 和Ultimate 3000 Bio RS;2、 如何实现蛋白电荷异构体的高效分析;3、 疏水作用色谱分析完整 mAb及DAR测定;4、双三元液相色谱系统如何提高生物制药流程的工作效率; 举行时间:2016-12-06 14:00   报名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206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1/201611141356_616416_0_3.jpg手机扫码,快速报名http://exmail.qq.com/cgi-bin/viewfile?type=signature&picid=ZX0717-9QlCeoL%7EVb5UZDdhPeiRO6f&uin=1407973628

  • 多肽蛋白偶联

    多肽蛋白偶联

    蛋白多肽多肽: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通常由10~100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它们的分子量低于10,000Da(Dalton,道尔顿),能透过半透膜,不被三氯乙酸及硫酸铵所沉淀。也有文献把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寡肽(小分子肽);10~5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由50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肽就称为蛋白质。蛋白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编码的α氨基酸之间通过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经翻译后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有活性的大分子。是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偶联KLH/BSA/Ovalbumin etc 偶联小肽/半抗原必须耦合到载体蛋白(KLH,BSA,Ova),才可以获得高效的抗体。一般来说,多肽可以与蛋白偶联的条件如下:1 有一个自由的氨基或羧基2 半胱氨酸上的-SH也可以与载体蛋白偶联目前我公司提供高质量的偶联载体蛋白(KLH,BSA,OVA)[img=,690,3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2/201902191022256586_4193_3531468_3.jpg!w690x300.jpg[/img]我们主要提供:多肽合成、定制多肽、同位素标记肽、人工胰岛素、磷酸肽、生物素标记肽、荧光标记肽(Cy3、Cy5、Fitc、AMC等)、目录肽、偶联蛋白(KLH、BSA、OVA等)、化妆品肽、多肽文库构建、抗体服务、糖肽、订书肽、药物肽、RGD环肽等。请移步百度搜“[b]合肥国肽生物[/b]”即可

  • 偶联蛋白KLH,BSA,Ova

    偶联蛋白KLH,BSA,Ova

    KLH/BSA/Ovalbumin etc 偶联 国肽生物官网:http://www.bankpeptide.com小肽/半抗原必须耦合到载体蛋白(KLH,BSA,Ova),才可以获得高效的抗体。一般来说,多肽可以与蛋白偶联的条件如下:1 有一个自由的氨基或羧基2 半胱氨酸上的-SH也可以与载体蛋白偶联目前我公司提供高质量的偶联载体蛋白(KLH,BSA,OVA)我们主要提供:多肽合成、定制多肽、同位素标记肽、人工胰岛素、磷酸肽、生物素标记肽、荧光标记肽(Cy3、Cy5、Fitc、AMC等)、目录肽、偶联蛋白(KLH、BSA、OVA等)、化妆品肽、多肽文库构建、抗体服务、糖肽、订书肽、药物肽、RGD环肽等。[img=,220,5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5/201905240937245329_7306_3531468_3.jpg!w220x52.jpg[/img][img=,118,7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5/201905240937528922_8048_3531468_3.jpg!w118x73.jpg[/img][img=,225,16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5/201905240938002925_8202_3531468_3.jpg!w225x167.jpg[/img]

  • 抗体药物研究与应用

    12月10日“抗体药物研究与应用”网络研讨会,邀您免费报名参加!足不出户听领域专家分享学术最新进展,机会难得。点击链接免费参加: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Drug1210/[url=http: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Drug1210///]点击打开链接[/url]

  • 第三届“抗体药物研发与质量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第三届“抗体药物研发与质量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font=微软雅黑] [img=,690,1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8/202008241917396416_6069_2507958_3.jpg!w690x151.jpg[/img][/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抗体药物是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力军[/font],目前占全球生物药物市场的50%,是生物医药产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到2025年全球抗体药物的年销售会超过3000亿美金;我国抗体药物产业起步晚,近两年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速度加快,但在抗体结构设计、新药临床前研究与安全评价、工艺和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这也意味着中国抗体药物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蕴含着丰富的机会。[/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为促进我国抗体药物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font]2020年9月11日举办“抗体药物研发生产与质量控制”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会议时间:[/font]2020年9月10日-11日[/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部分会议安排:[/font][/font][img=,690,22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8/202008241917536545_9998_2507958_3.jpg!w690x223.jpg[/img][font=微软雅黑] [/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报名地址:[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tibodydrugs]点击打开链接[/url][/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欢迎报名参加![/font][/font]

  • 第三届“抗体药物研发与质量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第三届“抗体药物研发与质量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font=微软雅黑] [/font][img=,690,1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8/202008241918067440_5705_2507958_3.jpg!w690x151.jpg[/img][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抗体药物是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力军[/font],目前占全球生物药物市场的50%,是生物医药产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到2025年全球抗体药物的年销售会超过3000亿美金;我国抗体药物产业起步晚,近两年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速度加快,但在抗体结构设计、新药临床前研究与安全评价、工艺和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这也意味着中国抗体药物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蕴含着丰富的机会。[/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为促进我国抗体药物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font]2020年9月11日举办“抗体药物研发生产与质量控制”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会议时间:[/font]2020年9月10日-11日[/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部分会议安排:[/font][/font][img=,690,22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8/202008241918209981_532_2507958_3.jpg!w690x223.jpg[/img][font=微软雅黑] [/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报名地址:[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tibodydrugs]点击打开链接[/url][/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欢迎报名参加![/font][/font]

  • 第三届“抗体药物研发与质量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第三届“抗体药物研发与质量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img=,690,1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8/202008241916186502_5355_2507958_3.jpg!w690x151.jpg[/img][/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抗体药物是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力军[/font],目前占全球生物药物市场的50%,是生物医药产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到2025年全球抗体药物的年销售会超过3000亿美金;我国抗体药物产业起步晚,近两年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速度加快,但在抗体结构设计、新药临床前研究与安全评价、工艺和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这也意味着中国抗体药物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蕴含着丰富的机会。[/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为促进我国抗体药物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font]2020年9月11日举办“抗体药物研发生产与质量控制”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会议时间:[/font]2020年9月10日-11日[/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部分会议安排:[/font][/font][img=,690,22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8/202008241916328553_299_2507958_3.jpg!w690x223.jpg[/img][font=微软雅黑] [/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报名地址:[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tibodydrugs]点击打开链接[/url][/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欢迎报名参加![/font][/font]

  • 第三届“抗体药物研发与质量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第三届“抗体药物研发与质量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font=微软雅黑] [img=,690,15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8/202008241916523516_5735_2507958_3.jpg!w690x151.jpg[/img][/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抗体药物是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力军[/font],目前占全球生物药物市场的50%,是生物医药产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到2025年全球抗体药物的年销售会超过3000亿美金;我国抗体药物产业起步晚,近两年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速度加快,但在抗体结构设计、新药临床前研究与安全评价、工艺和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这也意味着中国抗体药物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蕴含着丰富的机会。[/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为促进我国抗体药物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font]2020年9月11日举办“抗体药物研发生产与质量控制”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做精彩报告,为广大用户搭建一个即时、高效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会议时间:[/font]2020年9月10日-11日[/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部分会议安排:[/font][/font][img=,690,22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8/202008241917081155_1274_2507958_3.jpg!w690x223.jpg[/img][font=微软雅黑] [/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报名地址:[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ntibodydrugs]点击打开链接[/url][/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欢迎报名参加![/font][/font]

  • 抗体选择指南及抗体选择指南

    一 抗体选择指南:检测任何目的靶蛋白都有不止一种抗体可供选择,为缩小抗体的选择范围选中合适的抗体,需要考虑如下几种因素:1. 分析或应用的类型2. 样本蛋白的结构性质3. 样本的种属4. 抗体宿主的种类5. 抗体的标记和检测1 分析试验的应用类型一般抗体说明书都列出该抗体经试验验证过适用于何种分析类型,如:可以应用于WB IHC ICC ELASA 分析等,如果抗体说明书没有提及的应用类型,并不意味着该抗体不适用于此种分析应用类型,而仅是说明尚未经过此种分析试验验证,如果抗体不适用某些分析试验,则会在抗体说明书上标注出来不适于某分析试验。2 样本蛋白的结构性质了解样本蛋白的结构性质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抗体,至少两方面因素需要考虑(1)..待测样本蛋白的结构域:抗体是由各种不同免疫原免疫宿主而制备得来,其中的免疫原包括:全长蛋白、蛋白片断、多肽、全有机体(如:细菌)或细胞,抗体说明书一般都有免疫原的描述,如果打算检测的是蛋白片断或一种特殊的同型物或蛋白全长的某一区域,则必须选择用含此片段域的免疫原制备出的抗体。如果打算用FACS 流式检测活细胞的表面蛋白,则需要选择含该表面蛋白的胞外域来免疫制备的抗体。(2)样本的提取或处理过程:某些抗体要求样本经过某些特殊处理,例如:许多抗体只识别还原和变性的、表位已暴露不受二级四级结构阻碍的蛋白样本,另一方面,某些抗体仅识别天然折叠状态的蛋白。当选择免疫组化的抗体时,应注意某些抗体只识别未固定的冷冻的组织,而另一些抗体则适用于无需抗原修复解交联步聚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这些都会在抗体说明书上应用部分标示出来3 样本的物种 应选择物种相同或有交叉反应的抗体,抗体可能与不同物种的同种靶蛋白有交叉反应,因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如果样本的种类未列入抗体说明书上的交叉反应种属表中,并不意味着该抗体不适用于检测该物种的蛋白,而只是表示该物种尚未用此抗体检测验证过,应通过序列比对的方法来预测交叉反应,可应用Expasy 和 NCBI BLAST 来进行不同物种蛋白同源性比对。4 一抗宿主物种的选择一般说来,在使用偶联二抗结合无偶联物的一抗时,一抗宿主动物的物种选择较为重要,对于免疫组化而言,尽可能选择与样本不同种系物种的一抗,从而避免二抗与样本内源性免疫球蛋白产生交叉反应,例如:检测小鼠样本蛋白,则不应选择小鼠或大鼠源的一抗,最好选兔源的一抗,则二抗则可选择偶联了检测分子(酶、荧光素、生物素等)的抗兔IgG。如果选择有偶联物的一抗则不适用上述情况,除免疫组化外的其它对不含内源性免疫球蛋白样本的检测方法,则抗体宿主物种的影响不大,如对不含IgG 的细胞裂解物样本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尽管如此,含有血清的组织裂解物和组织培养上清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还原变性样本中含IgG,在western blot 检测中则结合出现IgG 分子50 and 25 kDa 的重链和轻链条带。5 二抗的选择 二抗应选用与使用的一抗相同的物种来源,例如: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的单克隆抗体,二抗则选抗小鼠的二抗anti-mouse secondary。建议检查二抗说明书确保该抗体适用于你的检测应用, 二抗一般连接荧光素FITC 或发光团。6 双重染色抗体的选择用未偶联一抗进行细胞培养物或组织切片的双重免疫染色要求一抗来源于不同物种并且二抗分别识别其中之一,二抗说明书应描述其与其它物种来源的免疫球蛋有否有交叉吸附。

  • 什么是抗独特型抗体?抗独特型抗体三种类型及应用

    [font=宋体][font=宋体]抗独特型抗体是一种能够特异性结合另一抗体独特位的抗体。独特型由多个抗原决定簇([/font][font=Calibri]Antigenic determinant[/font][font=宋体])组成,每个抗原决定簇都是一个独特位。抗原决定簇或独特位可存在于重链可变区,也可存在于轻链可变区,或者存在于两条链组成的表面。[/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抗独特型抗体三种类型:[/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①抗原非中和型[/font][font=宋体]不具有抗体结合区特异性,治疗性抗体仍可与其目标抗原相结合。这种类型的抗独特型抗体可用于检测抗体药物总量。[/font][font=宋体]②抗原中和型[/font][font=宋体]具有抗体结合区特异性,与其目标抗原相互竞争,因此,此类型可用于检测游离型抗体药物。[/font][font=宋体]③药物靶标复合物型[/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仅特异性地识别抗体[/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靶标复合物,不与未结合的抗体或未结合的目标抗原相结合。这种类型的抗独特型抗体仅能检测结合型抗体药物。[/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抗独特型抗体的不同应用[/b][/font][font=宋体]①免疫原性分析[/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免疫原性分析对于生物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几乎所有的生物制药产品(如蛋白、抗体、多肽偶联药物或寡核苷酸等)都会诱导机体内免疫应答,从而导致抗药抗体([/font][font=Calibri]ADA[/font][font=宋体])的产生。[/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抗独特型抗体属于高度特异性[/font][font=Calibri]ADA[/font][font=宋体]。多克隆抗体能较大限度地模拟血样中的真实情况,还具有制备周期较短和成本低的优势。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在分析患者样本中是否存在[/font][font=Calibri]ADA[/font][font=宋体]时,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通常用作阳性对照。[/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②药代动力学([/font][font=Calibri]PK[/font][font=宋体])分析[/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抗独特型抗体也是药代动力学([/font][font=Calibri]PK[/font][font=宋体])分析的关键工具试剂之一。 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中,[/font][font=Calibri]PK[/font][font=宋体]分析可用于评估抗体药物的用药剂量和毒性。[/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可作为[/font][font=Calibri]PK[/font][font=宋体]分析的检测试剂,用于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的抗体药物含量。[/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提供[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anti-idiotype-antibody-service][b]抗独特型抗体制备服务[/b][/url],同时拥有综合性的抗独特型抗体开发平台,涵盖兔多抗、杂交瘤、噬菌体、流式单[/font][font=Calibri]B[/font][font=宋体]细胞和[/font][font=Calibri]Beacon[/font][font=宋体]单[/font][font=Calibri]B[/font][font=宋体]细胞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详情可以关注抗独特型抗体制备服务[/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anti-idiotype-antibody-service[/font][/font]

  • 常用的半抗原与蛋白偶联方法

    3、 取血蓝蛋白(lemocyanin) 25mg, 溶于10mmol/L PBS (pH8.0)液中(III液) 4、 将II液与III液混合,在磁力搅拌下逐滴加入I液(余下0.5ml) 5、 室温下避光搅拌1小时,逐滴加入余下的I液 6、 4度搅拌12小时 ;7、 静置10小时(4度) 8、 有蒸馏水使之充分透析(约48小时),得免疫原。 3、孕酮与与β-半乳糖苷酶偶联的N-羟琥珀酰亚胺酯法 1、 用二垩烷(dioxane)溶解孕酮-11-半琥珀酸酯,配成浓度为100m mol/L的溶液。 2、 加羟琥珀酰亚胺(N-hydroxysuccinimide) 100 m mol/L 和 DCC(二环已基碳化二亚胺),200 m mol/L, 4度反应16小时。 3、 用簿层扫描方法纯化(氯仿:水=9:1) 4、 按孕酮/酶摩尔浓度比约为10的比例,将上述溶液加入到酶液(用pH7.4,浓度50 m mol/L的磷酸缓冲液溶解)中。 5、 (二)含有氨基或可还原硝基半抗原的偶联 1、芳香胺类半抗原与蛋白质重氮化偶联的操作步骤 6g1、 用0.1 mol/L HCl溶液配制 4 m mol/L浓度的半抗原。 2、 滴加1%NaNO2(过量),4度持续搅拌。NaNO2的加入量可用淀粉-碘化物试纸或在白色磁砖上加1%淀粉和50m mol/L KI进行监控。游离亚硝酸可将氧化物氧化成碘,碘再与淀粉反应变成蓝黑色。 3、 溶液变成蓝黑色后,继续反应15分钟。4、 用pH9.0、浓度为200m mol/L的硼酸或碳酸缓冲液溶解蛋白。 5、 边搅拌,边加入重氮化的半抗原(防止局部发生酸过量现象),调节pH到9.5。 6、 冰箱中搅拌反应2小时,不断调节pH到9.0。 7、 用PBS透析2天 8、 -20度保存(浓度为20mg/mL) 双功能的酰亚胺酯(imidate esters)可以氨基反应,形成脒。例如:用二甲基已二酰亚胺酯(dimethyladipimide)将去甲基三正喋呤(desmethylmortriptyline)与β-半乳糖苷酶偶联。2、、应用双功能酰亚胺酯(imidate esters)制备去甲基三正喋呤-与β-半乳糖苷酶标记特的操作步骤1、 用含5%(W/V)N-乙基吗啉的无水甲醇0.4ml,在室温下溶解570ug去甲基三正喋呤和488ug 二甲基已二酰亚胺酯(dimethyladipimide)(A液) 2、 取与β-半乳糖苷酶 100 ug, 溶于pH9.9的100 m mol/L碳酸缓冲液(含MgCl2 10m mol/L,2-巯基乙醇 10 m mol/L 0.1ml(B液)3、 将A液倒入B液。4、 20度反应90分钟后,加含NaCl 100 m mol/L, MgCl2 10 m mol/L和2-巯基乙醇 10 m mol/L、pH7.5的Tris-醋酸缓冲液(50m mol/L) 1ml, 终止反应。 5、 过sephadex G-25, 去除小分子物质,得酶标记物(约75%的酶与半抗原结合,但用三正喋呤代替去甲三正喋呤(demethylmortriptyline )进行偶联,则只有15%的酶与之结合。 (三)含巯基半抗原的偶联 可用马来酰亚胺方法与蛋白偶联。此外,将载体蛋白用溴乙酰胺(bromoacetamide)激活。或将载体蛋白与半抗原在pH4.0的醋酸缓冲液中,通过过氧化氢的作用形成二硫键,也可以将半抗原连接到蛋白质分子上。 (四)含羟基的半抗原偶联 醇类羟基通过形成半琥珀酸酯转化为羧基的操作步骤 1、 15g 2,2,2-三氯乙醇(2,2,2-trichloroethanol),12g 琥珀酸酐(succinic anhydride)和8.7ml 三乙基胺(triethylamime)用100 ml乙酰乙酯溶解。 2、 加热回流1小时。 3、 减压蒸馏去溶剂,,残余物用5% NaHCO3水溶液溶解。4、 用乙醚洗涤两次,然后用H2SO4进行s酸化(pH到2.0). 5、 用水洗涤固形物(为三氯乙基半琥珀酸酯)两次,用氯仿-已烷使其结晶(产量约75%,熔点88-89度) 6、 取2.5g 半琥珀酸酯溶于6.5ml 亚硫酰氯(thionyl chloride)中,65度加热30分钟。 7、 减压蒸发,干燥1小时(高度真空条件下)。 8、 将上述产生(2,2,2-三氯忆基琥珀酰氯)溶于15ml N,N-二甲基-乙酸乙酰胺(N,N-dimethylethylacetamide)中,室温搅拌反应2小时。 9、 65度真空蒸发后,用异丙醇使结晶析出来(得盐酸化的结晶---5`-酯约84%,熔点160度)。 10、用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的锌和醋酸解离三氯乙酯,得f半抗原-半琥珀酸酯,这样引和的羧基可与蛋白质偶联(如用碳化二亚胺化)。 半抗原用NaIO4氧化其中的糖苷醇后再与蛋白质偶联的操作步骤 1、 20mg 腺苷溶于1ml 100m mol/L NaIO4溶液中,4度避光反应30分钟。2、 加1滴乙二醇(得A液) 3、 将A液加入到β-半乳糖苷酶液(20mg/ml,用150m mol/L NaCl,10m mol/L MgCl2水溶液溶解,用3%K2CO3调节pH至9.0)中 4、 4度反应2小时,期间不断调节pH9.0 5、 加入临时配制的50 mg/ml NaBO4溶液,用量为反应体积的1/10。 4度反应过夜。 6、 用含有MgCl2 10m mol/L,2-巯基乙醇 10 m mol/L、 NaCl 100 m mol/L的50 m mol/L磷酸缓冲液(pH7.4)透析(更换透析液数次) (五)含酮基或酮基半抗原的偶联是将酮基经羟胺类化合物处理变成肟类化合物,再进一步将肟类化合物中的羟基,衍变成羧基化合物,再进一步进行含羧基半抗原的偶联操作。这类羟胺类化合物主要有:氨氧乙酸aminoxy acetic acid 或羧甲氧胺carboxymethoxyl amine 或者盐酸羟胺酮基的类固醇分子中引入羧基的操作步骤 1、 在200ml 乙醇中,加入O-(羧甲基)羟胺 (O-(carboxyl)hydroxylamine)和酮基半抗原,使其浓度分别为10m mol/L 和4m mol/L H 2、 加热回流90分钟 3、 旋转蒸发,减少容积,然后加水至40ml,用乙醚抽提 4、 用水洗涤乙醚抽提物,用Na2SO4干燥成白色粉末。(六)、其他半抗原的偶联 虽含有游离基团,但因这些基团对于维其生物活性十分重要,因些不能直接用来与载体蛋白 偶联8制备雌二醇-6-肟的操作步骤 a、 雌二醇二醋酸盐的制备 1、 1g雌二醇溶于14ml 吡啶及3.5ml 醋酐中2、 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后倾入冰水中。 3、 收集白色晶体,得产物约1.1g(熔点126到127度)b、 雌二醇-6-酮-二醋酸盐的制备 4、雌二醇二醋酸盐1.1g,滴加冰醋酸3.8ml 溶解后加含0.93g CrO3的含水冰醋酸6.35ml (H2O:Hac=0.75:5.6) 5、室温搅拌1小时,静置24小时 6、用水稀释,用乙醚提取4次 7、用蒸馏水洗2次8、减压蒸馏,得结晶油状渣物。 9、用90度烘干20分钟,得粗制品约500mg 10、用11ml 无水乙醇溶解粗制品,再加1.1ml 冰醋酸及1.5g吉纳你特T试剂(Girad T),回流1小时。 11、冷却后,用冰致冷的蒸馏水稀释,用2.5mol/LNaOH调节pH至6.0-6.2. 12、用乙醚抽提3次,弃去乙醚。 13、水层用浓盐酸酸化15、用乙醚抽提3次。16、合并乙醚抽提液,用0.125mol/L碳酸钠溶液洗1次,用蒸馏水洗3次。

  • 单克隆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中的HPLC分析技术

    抗体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由多个氨基酸组成。即便是天然的抗体,其结构也是各不相同。抗体药物中使用到的单克隆抗体(IgG)在生产工艺(细胞培养、分离纯化)与保存过程中易发生不均一性的变化,包括抗体蛋白的二聚体、多聚体、脱酰胺化、末端氨基酸突变以及糖链部分的结构差异。这些不均一性会使药物的药效、安全性方面受到影响。 而随着生产工艺及分析手段的进步,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质量控制将更加严格。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一种分离技术,在蛋白质、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分析方面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对抗体药物以及重组蛋白药物中的不均一性进行有效地分析。比如,尺寸排阻色谱法(SEC)利用了分子空间结构的不同,可对抗体多聚体、片段、PEG化蛋白等样品进行有效分析。离子交换色谱(IEC)、疏水色谱(HIC)、反相(RPC)以及亲水色谱法(NPC/HILIC)可对抗体中的带电异构体、结构异构体,或者由于糖基化、脱酰胺化和氧化等作用引起的杂质进行高分辨率分析。 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生物药分离领域开发具有革新性的色谱分离介质,基于尺寸排阻、离子交换色谱等多种HPLC分离技术实现了对抗体多聚体、各种抗体异构体的高效分离,在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方面提供了有效地监控手段。

  • 抗体融合蛋白:双特异性抗体与蛋白融合的原理与应用

    [font=宋体][font=宋体]抗体融合蛋白是一种将抗体片段与功能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抗体的特性和功能蛋白的活性。它可广泛应用于免疫诊断、免疫治疗、抗体纯化、抗体和抗原的定量分析以及免疫导向药物的制备等领域。根据结合的[/font][font=Calibri]Ig[/font][font=宋体]片段的不同,可以将抗体融合蛋白分为[/font][font=Calibri]Fab[/font][font=宋体]融合蛋白、[/font][font=Calibri][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fc-fusion-proteins][b]Fc[/b][/url][/font][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protein-review/fc-fusion-proteins][b]融合蛋白[/b][/url]与[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scfv-antibody-production][b]单链抗体([/b][/url][/font][font=Calibri][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scfv-antibody-production][b]scFv[/b][/url][/font][font=宋体][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scfv-antibody-production][b])[/b][/url]融合蛋白。制备抗体融合蛋白的方法主要有化学交联法和基因工程技术,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目前主要的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两蛋白间的接头序列的长度,以确保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性。抗体融合蛋白在免疫学、生物制药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双特异性抗体如何与蛋白融合[/font][font=Calibri]?[/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特殊的抗体,具有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将双特异性抗体与另一种蛋白质融合。[/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①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双特异性抗体的基因与目标蛋白质的基因进行融合,然后通过表达载体在细胞内表达融合蛋白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②使用化学手段,将双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进行化学偶联。这需要使用特定的化学偶联剂,将双特异性抗体的特定基团与目标蛋白质的特定基团连接起来。[/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需要注意的是,融合蛋白质的功能和性质取决于其组成成分的特性和比例,因此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谨慎选择和设计组成成分,以确保融合蛋白质具有所需的功能和性质。[/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抗体融合蛋白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①免疫诊断:抗体融合蛋白可以用于检测抗原,如病毒、细菌、肿瘤标志物等。通过将抗体片段与荧光蛋白、酶等标记物结合,可以实现对抗原的高灵敏度检测。[/font][font=宋体]②免疫治疗:抗体融合蛋白可以用于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等。通过将抗体片段与细胞毒素、免疫调节因子等效应分子结合,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或调节免疫反应。[/font][font=宋体]③抗体纯化:抗体融合蛋白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抗体。通过将抗体片段与亲和标签结合,可以利用亲和层析等技术实现对抗体的纯化和富集。[/font][font=宋体]抗体和抗原的定量分析:抗体融合蛋白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抗体和抗原的浓度。通过将抗体片段与荧光染料等标记物结合,可以利用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实现对抗体和抗原的定量分析。[/font][font=宋体]④免疫导向药物的制备:抗体融合蛋白可以用于制备免疫导向药物,即将药物与抗体片段结合,利用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将药物定向引导至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副作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更多[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bispecific-antibody][b]双特异性抗体[/b][/url]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bispecific-antibody[/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蛋白与抗体的专业引领者,欢迎通过百度搜索[/font][font=宋体]“义翘神州”与我们取得联系。[/font][/font][/b]

  • 常见的抗体标记方法有哪些?

    [font=宋体]什么是[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antibody-conjugation][b]抗体标记[/b][/url]?[/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抗体结合也被称为抗体标记,是一种可将特定标记物共价连接到抗体分子上的抗体修饰技术。这些标记抗体可用于从细胞,组织,或者整个个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和纯化的目的蛋白。[/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辣根过氧化酶([/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是最常见的抗体酶标记类型。[/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上仅有[/font][font=Calibri]6[/font][font=宋体]个赖氨酸,而且它们的修饰并没有较多的影响酶活性。常见的荧光染料有[/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PE[/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APC[/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PerCP[/font][font=宋体]等,均可用于标记抗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除了为客户提供抗体开发,义翘神州还可以提供抗体标记服务,可提供的标记物包括[/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生物素、荧光基团等。[/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高质量的标记抗体:[/b][/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①[/font][font=Calibri]PE[/font][font=宋体]标记抗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②[/font][font=Calibri]PerCP[/font][font=宋体]标记抗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③[/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标记抗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④[/font][font=Calibri]APC[/font][font=宋体]标记抗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⑤[/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标记抗体[/font][/font][font=宋体]⑥生物素标记抗体[/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常见的抗体标记方法:[/b][/font][font=宋体]和所有蛋白质一样,抗体也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理论上,通过大多数氨基酸可以实现生物偶联。以下内容介绍了几种基于赖氨酸残基的抗体偶联和标记技术。[/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①[/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琥珀酰亚胺)酯法[/font][/font][font=宋体]应用广泛的荧光染料(如罗丹明衍生物)是采用这种方法对抗体进行偶联。通常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随后与未标记的染料在柱上进行分离。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由于酯类对水分敏感,酯类的稳定性差。因此,反应结束后,标记抗体应立即使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吉妥珠单抗([/font][font=Calibri]Gemtuzumab ozogamicin, Mylotarg[/font][font=宋体])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抗体偶联药物([/font][font=Calibri]ADC[/font][font=宋体])。半合成的卡奇霉素衍生物具有[/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酯,以便将卡奇霉素与人源化[/font][font=Calibri]IgG4[/font][font=宋体]的赖氨酸残基偶联。然而,由于患者的临床获益不足,[/font][font=Calibri]Mylotarg[/font][font=宋体]已于[/font][font=Calibri]2010[/font][font=宋体]年退市。[/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②异硫氰酸盐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异硫氰酸荧光素([/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染料的偶联,广泛用于荧光标记蛋白和抗体的制备。异硫氰酸盐比[/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更稳定,但也更难制备,而且利用该方法,标记的反应效率可能会降低。与[/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法一样,应在反应结束后通过层析法去除多余染料。[/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③碳二亚胺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碳二亚胺衍生化合物将蛋白质上的羧基转换为反应中间体,可与赖氨酸发生反应。碳二亚胺的高反应性意味着它们可用于使用相对惰性的材料(如磁性或金颗粒)标记抗体。最常用的碳二亚胺为[/font][font=Calibri]EDC[/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有时可被添加至反应中,以辅助产生相对稳定的中间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与[/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一样,[/font][font=Calibri]EDS[/font][font=宋体]具有吸水性,因此,标记后抗体需立即使用。[/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④高碘酸盐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这种方法可用于制备特异性的[/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标记抗体。高碘酸盐通过产生与赖氨酸残基相互作用的醛分子来激活[/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本身只有少量的赖氨酸残基,因此酶聚合的影响不大。[/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和抗体之间的键是可逆的,可通过添加氰基硼氢化钠使其保持稳定。[/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更多详情抗体标记详情可以参看:[/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antibody-conjugation[/font][/font]

  • 磁性微粒偶联生物分子的原理以及使用

    xMagTM磁性微粒表面分别含有氨基、羧基等功能基团,利用戊二醛或1-乙基-3碳二亚胺(EDC)等偶联试剂,将蛋白质、抗体和核酸等生物分子共价结合在其表面,可应用于蛋白纯化、免疫学检测、核酸纯化和核酸杂交检测等领域。 产品特点偶联稳定:共价偶联保证在苛刻条件下生物分子仍可稳定固定于磁粒表面。高效偶联:相比同类产品具有更多的活性基团,有效提高生物分子的利用率。操作简单:借助磁性分离器即可完成生物分子的分离,无需分离柱及离心操作。偶联原理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2/11/A1353485727_small.jpgxMag TM 氨基末端磁性微粒偶联原理图 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2/11/A1353485746_small.jpgxMagTM羧基末端磁性微粒偶联原理图

  • hrp标记抗体是什么意思?标记抗体有哪些方法?

    [font=宋体][font=宋体]辣根过氧化酶([/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是最常见的抗体酶标记类型。[/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上仅有[/font][font=Calibri]6[/font][font=宋体]个赖氨酸,而且它们的修饰并没有较多的影响酶活性。常见的荧光染料有[/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PE[/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APC[/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PerCP[/font][font=宋体]等,均可用于标记抗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通常用于如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应用。无论在化学发光法中、在比色法中还是在荧光法中,[/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标记二抗需要结合高信噪比的底物。[/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除了为客户提供抗体开发,义翘神州还可以提供抗体标记服务,可提供的标记物包括[/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生物素、荧光基团等。[/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常见的抗体标记方法[/b][/font][font=宋体]和所有蛋白质一样,抗体也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理论上,通过大多数氨基酸可以实现生物偶联。以下内容介绍了几种基于赖氨酸残基的抗体偶联和标记技术。[/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①[/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琥珀酰亚胺)酯法[/font][/font][font=宋体]应用广泛的荧光染料(如罗丹明衍生物)是采用这种方法对抗体进行偶联。通常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随后与未标记的染料在柱上进行分离。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由于酯类对水分敏感,酯类的稳定性差。因此,反应结束后,标记抗体应立即使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吉妥珠单抗([/font][font=Calibri]Gemtuzumab ozogamicin, Mylotarg[/font][font=宋体])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抗体偶联药物([/font][font=Calibri]ADC[/font][font=宋体])。半合成的卡奇霉素衍生物具有[/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酯,以便将卡奇霉素与人源化[/font][font=Calibri]IgG4[/font][font=宋体]的赖氨酸残基偶联。然而,由于患者的临床获益不足,[/font][font=Calibri]Mylotarg[/font][font=宋体]已于[/font][font=Calibri]2010[/font][font=宋体]年退市。[/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②[/font][font=宋体]异硫氰酸盐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异硫氰酸荧光素([/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染料的偶联,广泛用于荧光标记蛋白和抗体的制备。异硫氰酸盐比[/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更稳定,但也更难制备,而且利用该方法,标记的反应效率可能会降低。与[/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法一样,应在反应结束后通过层析法去除多余染料。[/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③[/font][font=宋体]碳二亚胺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碳二亚胺衍生化合物将蛋白质上的羧基转换为反应中间体,可与赖氨酸发生反应。碳二亚胺的高反应性意味着它们可用于使用相对惰性的材料(如磁性或金颗粒)标记抗体。最常用的碳二亚胺为[/font][font=Calibri]EDC[/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有时可被添加至反应中,以辅助产生相对稳定的中间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与[/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一样,[/font][font=Calibri]EDS[/font][font=宋体]具有吸水性,因此,标记后抗体需立即使用。[/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④[/font][font=宋体]高碘酸盐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这种方法可用于制备特异性的[/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标记抗体。高碘酸盐通过产生与赖氨酸残基相互作用的醛分子来激活[/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本身只有少量的赖氨酸残基,因此酶聚合的影响不大。[/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和抗体之间的键是可逆的,可通过添加氰基硼氢化钠使其保持稳定。[/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详情可关注义翘神州[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antibody-conjugation][b]抗体标记[/b][/url]:[/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antibody-conjugation[/font][/font]

  • 双特异性抗体较单克隆抗体的优势及制备方法

    [font=宋体][font=宋体]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font][font=Calibri]6ispecific Mcr'b[/font][font=宋体]即杂交的杂交瘤[/font][font=Calibri](hybrid hybridoma)[/font][font=宋体]是将杂交瘤与其他抗原免疫的脾细胞或另一种杂交瘤融合的结果。[/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什么是双特异性抗体?[/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双特异性抗体([/font] [font=Calibri]bispecific antibody[/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BsAb[/font][font=宋体],简称双抗)是指能同时特异性结合两个抗原或抗原表位的人工抗体。形象比喻,它就像一座连接[/font][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个抗原(表位)的桥梁。[/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双特异性抗体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而是通过细胞融合或重组[/font][font=Calibri]DNA[/font][font=宋体]技术制备实现的。由于其特异性和双功能性,现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肿瘤治疗及自身免疫病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此之外,双特异性抗体还被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血友病等其他领域。[/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双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机制[/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双特异性抗体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招募[/font][font=Calibri]T[/font][font=宋体]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并将它们重定向至肿瘤细胞,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同时阻断发病进程中两个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而发挥独特或重叠的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存活;[/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同时靶向细胞表面不同的抗原或表位,增强其与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双抗[/font][font=Calibri]VS[/font][font=宋体]单抗,有何优势[/font][/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与普通单克隆抗体相比,双特异性抗体具有同时结合两种特异性表位或目的蛋白的功能,因此可以发挥特殊的功能起到单抗药物难以达到的生物学功能。[/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例如,将效应细胞直接靶向肿瘤细胞以增强其细胞毒性、提高抗体选择性和功能性、共刺激或抑制受体。相对单抗,双抗具备更强特异性、靶向性,可以降低脱靶毒性;相较单抗的组合疗法,也可有效降低治疗成本等。[/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但双抗药物开发复杂性和技术壁垒更高,对于技术平台和靶点选择的适配性要求也有所提高。[/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font][/b][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化学偶联法:该方法于[/font][font=Calibri]1985[/font][font=宋体]年首次被使用,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偶联剂将两个完全的单抗或[/font][font=Calibri]Fab2[/font][font=宋体]片段偶联成一种双特异性抗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双杂交瘤融合法:将两种杂交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合成双杂交瘤细胞株,筛选出具有两种抗体功能的稳定靶细胞株。[/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基因工程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抗体进行改造,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双特异性抗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在重组抗体生产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利用优化的成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平台,为您提供快速高效的[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bispecific-antibody-service][b]双特异性抗体表达服务[/b][/url]。从抗体序列开始,我们可以表达多种双特异性抗体形式,如[/font][font=Calibri]BiTE[/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Diabody[/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CrossMab[/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DVD-IgG[/font][font=宋体]。更多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services/bispecific-antibody-service[/font][/font]

  • 默克密理博亮相2015第五届抗体药物及新药研发高峰会

    默克密理博亮相2015第五届抗体药物及新药研发高峰会

    2015年3月15-16日,第五届抗体药及新药研发高峰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本次参会人员共超过200人,汇聚了抗体药物领域的国内外生产企业、CRO及CMO、平台技术公司以及科研院校等。15日上午,大会准时开幕,中信国健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官吴辰冰担任主持人,中国科学院魏于全院士做大会开幕致辞。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发表了“崛起的中国抗体药物产业”主题演讲。http://blog.milliporechina.com/editor/upload/image/79227C8E_A8557769.pnghttp://blog.milliporechina.com/editor/upload/image/79726A87_6726ABEC.png 默克密理博生物科学作为此次大会的赞助商,在主会场进行了30分钟的讲座(如下),详细介绍了仪器及试剂产品在抗体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客户的反馈活跃。在紧接下来的茶歇时间,有大量客户到我们的展台参观咨询,就有关试剂、仪器及其他部门的产品询问了很多细节内容并留下了联系方式,现场气氛非常热烈。http://blog.milliporechina.com/editor/upload/image/7973DF80_F074F5A3.pnghttp://blog.milliporechina.com/editor/upload/image/79740B9C_EFD44EB7.png 讲座1:讲座主题:高效表达与蛋白制备主要内容:抗原和抗体的高水平生产中,上游表达系统的合理选择和优化是核心技术。默克密理博Novagen的大肠杆菌/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工具各有特点,是特定蛋白表达的最佳选择。而蛋白抽提、纯化、浓缩/除盐/换液、复性、高通量操作等也可以通过选择默克密理博的合适产品提高效率。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4/201504031450_540683_2489055_3.jpg(如需资料,请点击此处)讲座2:讲座主题:流式技术在抗体研发、生产、质控中的全套解决方案主要内容:流式细胞术作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通过单克隆抗体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默克密理博旗下Guava微毛细管细胞分析平台系列,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上百个样本的检测;在精确完成细胞活力计数的同时,还可实现细胞凋亡检测、分期;抗体工程细胞株的高效筛选;单抗生物学活性如EC50、ED50指标测定等功能。在高通量检测的基础上,维护成本几乎为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风险。为高端现代化企业研发、生产、质控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4/201504031452_540684_2489055_3.jpg(如需资料,请点击此处)详情:http://blog.milliporechina.com/entry/2015drugsummit.html

  • 什么是抗体标记-抗体标记技术汇总

    [font=宋体][font=宋体]抗体标记,作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关键技术,它的核心在于将标记物(如酶、荧光素、生物素等)以共价的方式连接到抗体上。这一过程犹如赋予抗体一双[/font][font=宋体]“魔法眼睛”,使其能够精准地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抗体与标记物的结合,再与待检测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一种多元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的形成,不仅增强了检测的灵敏度,也提高了识别的特异性。这一特性使得抗体标记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高端的仪器设备,如荧光显微镜、射线测量仪、酶标检测仪、电子显微镜和发光免疫测定仪等,我们能够直接观察或自动化测定试验结果。[/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这不仅在细胞、亚细胞、超微结构及分子水平上对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深入的定性和定位研究,还为各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和固相免疫分析方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从而在体液中的半抗原、抗原进行精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如今,抗体标记技术已经成为医学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分析与研究工具。而酶标记法、生物素化标记法、荧光素标记法和胶体金标记法等常见的抗体标记技术,更是推动了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抗体标记技术,不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生物微观世界的大门,更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未来的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研究中,抗体标记技术无疑将继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常用的抗体标记技术[/font][/b][font=宋体][b][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抗体的酶标记法[/font][/b][/font][font=宋体]通过共价键经适当方法将酶联结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这些有色产物可用肉眼、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查,也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呈色反应显示了酶的存在,从而证明发生了相应的免疫反应。[/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实验中使用偶联剂使酶与抗体结合,即通过应用单、双或多功能试剂,分别与大分子的抗体所存在的功能性基团发生反应,生成酶[/font][font=宋体]—抗体偶联复合物。不同的酶—抗体复合物制备方法中,最广泛应用的戊二醛法,本法与其它偶联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及实用面广等长处。[/font][/font][font=宋体]酶标记抗体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纯度好、活性强及亲和力高的酶和抗体,其次要有良好的制备方法。高质量的抗体则可通过提取纯化而获得。在制备方法上,宜选用产率高、不影响结合物的活性和不混杂干扰性物质且操作简便易行的方法。[/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1) [/font][font=宋体]辣根过氧化物酶[/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辣根过氧化物酶([/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标记单抗和多克隆抗体的常用方法是过碘酸钠法。其原理是[/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的糖基用过碘酸钠氧化成醛基,加入抗体[/font][font=Calibri]IgG[/font][font=宋体]后该醛基与 [/font][font=Calibri]IgG[/font][font=宋体]氨基结合,形成[/font][font=Calibri]Schiff[/font][font=宋体]氏碱。为了防止[/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中糖的醛基与其自身蛋白氨基发生偶合,在用过碘酸钠氧化前先用二硝基氟苯阻断氨基。氧化反应末了,用硼氢化钠稳定[/font][font=Calibri]Schiff[/font][font=宋体]氏碱。[/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Calibri]2) [/font][font=宋体]碱性磷酸酶([/font][font=Calibri]AKP[/font][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碱性磷酸酶([/font][font=Calibri]AKP[/font][font=宋体])用于标记抗体,常用戊二醛一步法,将酶和单抗混合,再加入适量戊二醛,使酶和抗体蛋白的[/font][font=Calibri]NH2[/font][font=宋体]分别与两个醛基结合,制备成结合物。该法简便,但所得产物不均一,抗体活性损失大,酶标记率低。[/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抗体的生物素化标记[/font][/b][/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亲和素与生物素都可与蛋白质[/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包括抗原、抗体、酶等[/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荧光素等分子结合而不影响后者的生物活性,是理想的标记剂。一个抗体分子可偶联数十个生物素或亲和素分子,而亲和素或生物素分子又可与酶或荧光素结合,从而组成一个生物放大系统,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常用的有亲和素–生物素标记法[/font][font=Calibri](Labeled avidin biotin[/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LAB)[/font][font=宋体]、亲和素[/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生物素桥法[/font][font=Calibri](bridged avidin biotin, BAB)[/font][font=宋体]和亲和素[/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生物素[/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font][font=Calibri](avidin biotin peroxid ase complex[/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ABC)[/font][font=宋体]。本实验可使抗体或其它蛋白质的ε[/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氨基通过手臂与酰化的生物素共价结合。其后,生物素化的分子可应用酶标[/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亲和素或荧光染料[/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链霉亲和素复合物来检测。[/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抗体的荧光标记法[/font][/b][/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荧光抗体标记技术是将荧光素以化学方法与特异性抗体共价结合,形成荧光素[/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蛋白质结合物(即荧光标记抗体),此结合物仍保留着抗体活性,同时具有荧光素的示踪作用。当它与相应的抗原特异结合后,借助于荧光显微镜观察呈现明亮的特异荧光。实验中常用异硫氰基荧光黄([/font][font=Calibri]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font][font=宋体])作为标记物,在碱性溶液中,[/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上的化学基团异硫氰基([/font][font=Calibri]-N=C=S[/font][font=宋体])与抗体蛋白自由氨基(主要是赖氨酸的ε[/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氨基)结合,形成荧光抗体,以测定细胞相应抗原的存在。[/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具有很高的量子产量(发射光与吸收光的比值[/font][font=Calibri],0 .85[/font][font=宋体]),而且形成的偶联物的稳定性很好。[/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是应用最广的荧光染料,流式细胞仪就按[/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的特性,设计了激光波长为[/font][font=Calibri]488 nm,[/font][font=宋体]很接近于[/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的最大激发波长[/font][font=Calibri]492nm[/font][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免疫胶体金标记抗体及检测抗原[/font][/b][/font][font=宋体]胶体金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近年已在各种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在临床使用的免疫印迹技术几乎都使用其标记。同时在流式、电镜、免疫、分子生物学以至生物芯片中都可能利用到。[/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胶体金在光镜和电镜中均为有效的标记物,可以检测单一和多重抗原。胶体金在电解质中不稳定,但被蛋白质包被的胶体金是稳定的。一般常用免疫球蛋白或蛋白[/font][font=Calibri]A[/font][font=宋体]包被胶体金,可作标记二抗进行免疫检测,本方法应用范围广,染色后的样品可以长期保存。[/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更多[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antibody-conjugation][b]抗体标记[/b][/url]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antibody-conjugation[/font][/font][font=宋体] [/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义翘神州:蛋白与抗体的专业引领者,欢迎通过百度搜索[/font][font=宋体]“义翘神州”与我们取得联系。[/font][/font][/b][font=Calibri] [/font]

  • 抗体标记与检测的种类和方法详解

    [font=宋体]抗体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免疫分子,它们能够识别并攻击外部入侵者,如病毒和细菌。在医学、生物学和免疫学等领域,抗体标记与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研发等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url=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antibody-conjugation][b]抗体标记[/b][/url]与检测的种类和方法,包括直接标记、间接标记、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抗体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抗体与标记物[/font][/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抗体广泛应用于多种免疫分析中,用于检测和定量抗原。直接识别抗原的抗体被称为一抗([/font][font=Calibri]primary antibody[/font][font=宋体]),赋予检测的特异性。同时,在检测中还需加入标记物(详见后文“间接标记法 [/font][font=Calibri]Vs.[/font][font=宋体]直接标记法”),标记物的加入赋予可检测性。表[/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中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免疫分析技术,及可能使用到的标记物。[/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table][tr][td][b][font=微软雅黑]免疫分析方法[/font][/b][/td][td][b][font=微软雅黑]标记物[/font][/b][/td][/tr][tr][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免疫印迹[/font][font=微软雅黑](WB)[/font][/font][/td][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酶[/font][font=微软雅黑](通常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font][/font][/td][/tr][tr][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ont][font=微软雅黑](ELISA)[/font][/font][/td][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酶、生物素[/font][font=微软雅黑]/链亲和素[/font][/font][/td][/tr][tr][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免疫荧光[/font][font=微软雅黑](Immunofluorescence)[/font][/font][/td][td][font=微软雅黑]荧光染料[/font][/td][/tr][tr][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免疫组化[/font][font=微软雅黑](Immunohistochemistry)[/font][/font][/td][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酶、生物素[/font][font=微软雅黑]/链亲和素[/font][/font][/td][/tr][tr][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流式细胞术[/font][font=微软雅黑](Flow Cytometry)[/font][/font][/td][td][font=微软雅黑]荧光蛋白或染料、串联染料[/font][/td][/tr][/table][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直接检测法 [/font][font=Calibri]Vs.[/font][font=宋体]间接检测法[/font][/b][/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检测技术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法和间接法。对于直接检测法,标记物通过共价键连接到一抗上。而对于间接检测法,标记物则是共价连接到与一抗特异性结合的二抗上。[/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在间接法中,检测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步,用未标记的一抗进行孵育(通常[/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小时),[/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若存在抗原[/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部分抗体与抗原结合,未结合的抗体则通过洗涤去掉,然后加入标记二抗。再次孵育(通常[/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小时),洗涤去掉未结合的二抗。然后对结合在抗体上的标记物进行量化。若有抗原存在时,标记物通常导致有色物质的生成或某一个波长的发射光量增加。当无抗原存在时,则无一抗的结合,也无二抗试剂的结合,因此无信号产生。[/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在直接法中,标记物直接与一抗共价结合,因此仅需一轮孵育及洗涤步骤,而间接法则需要两轮孵育及洗涤步骤。直接法简化了试验的流程,但检测的灵活性降低。下表列举出了直接法[/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间接法的主要利弊。[/font][/font][table][tr][td][b][font=微软雅黑]方法[/font][/b][/td][td][b][font=微软雅黑]优点[/font][/b][/td][td][b][font=微软雅黑]缺点[/font][/b][/td][/tr][tr][td][font=微软雅黑]直接法[/font][/td][td][font=微软雅黑]仅需使用一抗,检测快速[/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无二抗的非特异性结合[/font][/td][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由于标记可能导致一抗的免疫反应性降低[/font][font=微软雅黑] [/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信号放大作用较弱[/font][/td][/tr][tr][td][font=微软雅黑]间接法[/font][/td][td][font=微软雅黑]一抗含有多个标记,二抗可结合的表位,因而灵敏度升高,信号放大作用较强。[/font][/td][td][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二抗可能发生非特异性结合[/font][font=微软雅黑] [/font][/font][font=微软雅黑][/font][font=微软雅黑]孵育及洗涤步骤增多[/font][/td][/tr][/table][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尽管直接标记法具有诸多潜在的优点,但为何如今众多的免疫分析仍采用间接法原理呢[/font][font=Calibri]?[/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无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直接标记一抗相对较复杂,确实从历来经验看,抗体标记都是由那些具有化学修饰技术的专业人员来完成的。在间接法中二抗试剂所起的信号放大效应究竟如何呢?是否直接标记法所产生的信号就很弱?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间接法的放大效应是让人产生错觉的。在与二抗试剂的孵育过程及洗涤过程中,一些一抗会与抗原发生解离,因此真正被放大的只是逐渐减少的一抗的量。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法也可获得与间接法相同甚至更好的结果。[/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b][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常见的抗体标记方法[/font][/b][/font][font=宋体]和所有蛋白质一样,抗体也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理论上,通过大多数氨基酸可以实现生物偶联。以下内容介绍了几种基于赖氨酸残基的抗体偶联和标记技术。[/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①[/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琥珀酰亚胺)酯法[/font][/font][font=宋体]应用广泛的荧光染料(如罗丹明衍生物)是采用这种方法对抗体进行偶联。通常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随后与未标记的染料在柱上进行分离。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由于酯类对水分敏感,酯类的稳定性差。因此,反应结束后,标记抗体应立即使用。[/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吉妥珠单抗([/font][font=Calibri]Gemtuzumab ozogamicin, Mylotarg[/font][font=宋体])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抗体偶联药物([/font][font=Calibri]ADC[/font][font=宋体])。半合成的卡奇霉素衍生物具有[/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酯,以便将卡奇霉素与人源化[/font][font=Calibri]IgG4[/font][font=宋体]的赖氨酸残基偶联。然而,由于患者的临床获益不足,[/font][font=Calibri]Mylotarg[/font][font=宋体]已于[/font][font=Calibri]2010[/font][font=宋体]年退市。[/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②异硫氰酸盐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异硫氰酸荧光素([/font][font=Calibri]FITC[/font][font=宋体])染料的偶联,广泛用于荧光标记蛋白和抗体的制备。异硫氰酸盐比[/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更稳定,但也更难制备,而且利用该方法,标记的反应效率可能会降低。与[/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法一样,应在反应结束后通过层析法去除多余染料。[/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③碳二亚胺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碳二亚胺衍生化合物将蛋白质上的羧基转换为反应中间体,可与赖氨酸发生反应。碳二亚胺的高反应性意味着它们可用于使用相对惰性的材料(如磁性或金颗粒)标记抗体。最常用的碳二亚胺为[/font][font=Calibri]EDC[/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有时可被添加至反应中,以辅助产生相对稳定的中间体。[/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与[/font][font=Calibri]NHS[/font][font=宋体]一样,[/font][font=Calibri]EDS[/font][font=宋体]具有吸水性,因此,标记后抗体需立即使用。[/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④高碘酸盐法[/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这种方法可用于制备特异性的[/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标记抗体。高碘酸盐通过产生与赖氨酸残基相互作用的醛分子来激活[/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本身只有少量的赖氨酸残基,因此酶聚合的影响不大。[/font][font=Calibri]HRP[/font][font=宋体]和抗体之间的键是可逆的,可通过添加氰基硼氢化钠使其保持稳定。[/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详情可以关注:[/font][font=Calibri]https://cn.sinobiological.com/resource/antibody-technical/antibody-conjugation[/font][/font]

  • 【网络会议】:2月29日 AssayMAP技术在抗体和重组蛋白等生物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网络会议】:2月29日 AssayMAP技术在抗体和重组蛋白等生物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专家讲座】:AssayMAP技术在抗体和重组蛋白等生物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讲座时间】:2016年2月29日 14:00【主讲人】:王磊 (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毕业,领导安捷伦自动化团队,并领导过安捷伦生命科学事业部科研和政府市场的业务拓展,战略合作工作。)【会议简介】AssayMAP是安捷伦提供给生物制药行业一项突破性高科技创新,用微色谱技术解决了抗体等大分子药物在纯化和深度表征过程中样品制备的挑战,配合安捷伦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技术为生物制药行业的分析化学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样品制备方案。-------------------------------------------------------------------------------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通过审核后即可参会。2、报名并参会用户有机会获得100元手机充值卡一张哦~3、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2月29日 13:304、报名参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779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17169248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42911235201_01_2507958_3.jp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