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研领域

仪器信息网科研领域专题为您整合科研领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研领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研领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研领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研领域话题讨论。

科研领域相关的资讯

  • 免费报名!专家详解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校及科研领域的应用
    仪器信息网讯 热性能及温度分析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研究对象的温度趋势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进行包括电子电气元件、材料、机械、动植物培育等多学科目标的缺陷探寻及优化设计。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质量、高精度的温度检测仪器是确保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福禄克一直在致力于研发更优质,更强大的红外热像仪器,为科研人员提供非接触式、长时间、智能化的温度监测解决方案。8月18日下午2点,福禄克红外热像专家沈建祥将为大家带来多个重点学科的温度监测方案及应用实例,如在电子电气学科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电子电气元器件/部件的发热和散热性能测试;在材料学科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材料设计缺陷检测(空鼓、脱胶、密度不均)及实验室环境下的工艺流程缺陷检测;在机械学科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机械部件运行中的发热检测(如机床刀具切削工艺优化设计等);在生化学科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生物医药实验中的温度监测和对比(植物培育、基因改造、动物习性研究等)。主办单位:福禄克 & 仪器信息网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主题报告嘉宾14:00--14:40电子电气前沿科研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 沈建祥14:40--15:20材料热性能研究及缺陷温度监测的实例应用介绍15:20--15:50透过温度看本质 –红外热像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案例分享15:50--15:55抽奖主持人嘉宾介绍: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 沈建祥沈建祥,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二十六年的红外领域从业经验,从产品研发到培训讲师,从红外点温到红外热像,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对红外热像的使用有独到见解,现担任福禄克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研究红外热像的现场技术是最大的爱好。报名方式:扫码报名福禄克测试仪器公司简介 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于1948年成立,Fortive 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福禄克是一个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市,工厂分别设在美国、英国,荷兰和中国,其销售和服务分公司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目前福禄克公司的授权分销商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雇员约2400人。福禄克仪器仪表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就进入了中国。首先在北京建立了维修站,随后就成立了办事处。目前福禄克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都设有办事处,在沈阳、大连、武汉、南京、济南、乌鲁木齐、重庆和深圳设有联络处,这些机构为中国各界用户提供着方便、周到、及时的服务。过去的20多年中,福禄克公司把先进的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带入了中国,同时也与中国各界进行了广泛、卓有成效的技术合作。为了便于用户了解和购买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的产品,公司在国内逐渐建立了运作通畅的分销机构,使国内用户可以方便地用人民币直接购买福禄克公司的产品。多年来,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创造和发展了一个特定的技术市场——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用于测试和检测故障的优质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并把该市场提升到重要地位。每新建的一个工厂、 办公区、或设施,都可成为福禄克产品的潜在用户。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到过程仪表的校验维护,从实验室精密测量到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福禄克的产品帮助各行各业的业务高效运转并不断发展。无论是技术人员、工程师、科研、教学人员还是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都通过使用福禄克的仪器仪表产品扩展了个人能力,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正是他们,给予福禄克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使得福禄克品牌在安全、耐用、精准、易用的质量标准方面得到高度的美誉,成为所涉及的领域中的佼佼者。
  • 直播回顾!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校及科研领域的应用
    仪器信息网讯 热性能及温度分析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研究对象的温度趋势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进行包括电子电气元件、材料、机械、动植物培育等多学科目标的缺陷探寻及优化设计。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质量、高精度的温度检测仪器是确保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8月18日,福禄克红外热像专家沈建祥在线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子电器、材料、机械、生化等多个重点学科的温度监测方案及应用实例。电子电气前沿科研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在电子电器学科方面,随着电子器件越来越小,其检测难度越来越大。红外热成像仪通过加装微距镜头可用于LED芯片、芯片晶格、液晶屏坏点等微小目标的热分析。福禄克红外热像专家沈建祥还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准确测温的几个关键因素以及长时间在线监控方案。材料热性能研究及缺陷温度监测的实例应用介绍在材料学科方面,福禄克红外热像专家沈建祥介绍了3D打印等热像材料检测的经典现场案例,说明了热像材料检测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涉及热灵敏度指标、背景温度的设置和封闭目标的热像检测等。此外,报告中还介绍了福禄克RSE30/RSE60系列在线式红外热像仪、TiX885系列双手持热像仪、TiX1060专家级热像仪等产品。透过温度看本质 –红外热像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案例分享在机械以及生化学科方面,沈建祥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植物种子胚芽发育、植物花蕊温度、动物基因改造、蓝宝石线切割工艺、快速移动机械温度检测、铝合金部件精密压铸、超镜面切削工艺、橡胶硫化工艺、低温热传导分析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观众答疑会后,沈建祥也耐心解答了观众对红外热成像技术相关技术要点以及应用方面的各种问题。互动抽奖福禄克测试仪器公司简介 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于1948年成立,Fortive 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福禄克是一个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市,工厂分别设在美国、英国,荷兰和中国,其销售和服务分公司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目前福禄克公司的授权分销商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雇员约2400人。福禄克仪器仪表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就进入了中国。首先在北京建立了维修站,随后就成立了办事处。目前福禄克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都设有办事处,在沈阳、大连、武汉、南京、济南、乌鲁木齐、重庆和深圳设有联络处,这些机构为中国各界用户提供着方便、周到、及时的服务。过去的20多年中,福禄克公司把先进的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带入了中国,同时也与中国各界进行了广泛、卓有成效的技术合作。为了便于用户了解和购买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的产品,公司在国内逐渐建立了运作通畅的分销机构,使国内用户可以方便地用人民币直接购买福禄克公司的产品。多年来,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创造和发展了一个特定的技术市场——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用于测试和检测故障的优质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并把该市场提升到重要地位。每新建的一个工厂、 办公区、或设施,都可成为福禄克产品的潜在用户。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到过程仪表的校验维护,从实验室精密测量到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福禄克的产品帮助各行各业的业务高效运转并不断发展。无论是技术人员、工程师、科研、教学人员还是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都通过使用福禄克的仪器仪表产品扩展了个人能力,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正是他们,给予福禄克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使得福禄克品牌在安全、耐用、精准、易用的质量标准方面得到高度的美誉,成为所涉及的领域中的佼佼者。
  • X射线成像技术及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X射线成像技术能在对检测物体无损伤条件下,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工业领域。为促进相关人员深入了解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即将召开的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设置射线检测技术专场,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围绕X射线成像技术、产品、应用等展开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中科院金属所高级工程师 王绍钢《高分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及应用》(点击报名)王绍钢,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技术支撑部射线组组长。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三维评价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进行多项软、硬件开发、改造或升级,在无损多相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精确定量和原位多场动态三维评价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在航空、航天、深海等多个重大任务关键材料或部件自主研制中成功应用;负责公共射线技术平台,建设了具有衍射、成像和谱学的综合X射线表征平台。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被引用4200余次,H因子为25。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射线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一类很重要的技术,其发展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从硬件到软件,从空间分辨率到时间分辨率,从医用到工业,从生产到科研,射线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报告将从历史中回顾射线检测典型特色事件,沿着射线检测技术发展的脉络,讲述从诞生到如今遍地开花多行业应用的发展过程。此外,将结合最新的高分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探讨其在材料科学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研究员 刘珑《X射线CT成像技术在钢铁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点击报名)刘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研究员。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后进入山东省材料失效分析与安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工程材料失效分析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X射线成像技术在金属材料损伤机理和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获批专利5项。X射线分析技术在材料失效分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报告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X射线CT成像技术在钢铁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腐蚀坑、裂纹和加工缺陷等内外部缺陷的识别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分析技术,评估内外部缺陷对局部应力及结构强度的影响。锐影检测总经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 刘宝东《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技术及其在半导体测试领域中的应用》(点击报名)刘宝东,锐影检测科技(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理论与应用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主持研发“板状物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相关技术及设备,解决了大尺寸板状物体(如集成电路先进封装、芯片、IGBT等)X射线三维高精度成像的关键问题,仪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同类仪器的国产化突破。 集成电路规模与复杂度的增加和封装技术的发展对封装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X射线成像利用不同材料对X射线吸收衰减能力的差异产生直观的图像,已被用于IC封装测试。目前,用于IC封装检测的X射线仪器正从2D/2.5D向3D转变。X射线三维检测设备对于IC封装测试企业改进工艺、提升质检水平、避免损失有重要的意义。报告介绍本团队成功研发的集成电路先进封装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仪,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同时具有显微CL(层析成像)和显微CT(断层成像)两种功能;显微CT适合小尺寸器件的高精度成像;显微CL采用射线倾斜入射扫描方式,适合板级封装的高精度检测,可以对封装后的板级样品的任意区域进行高精度成像。三英精密市场总监 张宗《三英X射线CT无损检测技术、产品与应用》(点击报名)张宗,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2012年加入三英精密,主要负责X射线CT产品的应用技术拓展和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熟悉CT技术在各个科研领域的应用与进展。本报告主要介绍X射线CT的成像原理,通过多个科研领域与工业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X射线CT成像技术应用的必要性、高效性与实用性;介绍三英精密的技术与产品,包括实验室CT产品、在线CT产品及4D CT产品等。泰思肯应用工程师 袁明春《TESCAN Micro-CT系统及原位动态4D应用介绍》(点击报名)袁明春,泰思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动态原位Micro-CT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动态原位显微CT和新产品-能谱CT的应用工作以及客户培训工作,熟悉亚微米扫描、真实时4D动态原位超快速扫描以及多尺度联动(大样品)扫描。了解CT系统在电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生物、材料、地矿等众多领域的3D成像和4D动态成像的应用。当下CT系统多专注于三维成像,随着原位实验需求与日俱增,静态3D结果已无法满足科研和工业需求,TESCAN显微CT不仅可实现多尺度的高分辨(亚微米)、高通量三维成像,也可进行长时间连续扫描(几百小时)以及快速“4D”动态成像。本报告将展示如何使用动态CT对原本无法观测的连续变化或只能模拟仿真的实验实现实时观测。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了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10月13-14日组织召开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自动及智能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四大专场,邀请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报告,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0月14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
  • 科研院所成反腐新领域 涉案人员多为精英
    精英硕鼠 张浩/漫画  北京海淀检察院调查表明:科研经费使用、后勤服务、图书资料购置是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滋生三大“病灶”  大学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职务犯罪高发区,而科研院所里的腐败,人们了解的并不多。  据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统计,2005年至2009年,该院反贪局共立案侦查发生在海淀区科研院所的职务犯罪案件12件12人,涉案金额共计279万余元。与其他领域的职务犯罪相比,这12起案件,多数案件涉案金额并不巨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也不复杂,但是,案发范围之广、涉案人员学历之高,以及案件本身暴露出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混乱等现象,是科研院所职务犯罪呈现出的鲜明特点。  1 涉案人员多为业务精英  案发前一个月,34岁的何音刚刚在教堂举办完婚礼 此前不久,他刚收到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然而,洞房花烛和金榜题名的喜悦还未散去,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就敲开了他的家门。  在海淀区检察院查办的12起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案件中,涉案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高,除1人为高中文化程度外,其他都是大专以上学历,6人为本科,2人为硕士。他们都是高学历人才,年富力强,案发时处于事业黄金期。在12起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案件中,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原主任助理兼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原副主任何音的故事十分典型。  该研究所是中科院下属的骨干研究所,主要负责智能识别系统、人脸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等,均属尖端高科技。何音负责管理该研究所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行政事务,经手课题经费的申请和报销。  “何音的导师们均为相关领域的权威。但是,业务上的专家,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方面却不一定内行。”据办案检察官张小兵介绍,每次何音申请经费的支取,导师往往只管签字,此后并不过问经费的去向。何音觉得有机可乘,便于2004年注册成立北京蓝盾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他以该研究所的名义,与蓝盾公司签订两份虚假合作协议,用蓝盾公司出具的发票分别于2005年2月2日和6月3日在该研究所报销领走31万元和40万元的支票两张,入到蓝盾公司,分17次将这两笔款项提现据为己有。2005年至2006年,何音还多次截留客户单位给付的测试认证费共计6万元。  “何音编造需向某公司或培训机构支付材料费、培训费等理由,拿着伪造的合同内容让导师签字,导师签字后,他便更换合同正文文本,将付款方向改成该研究所支付给蓝盾公司。”张小兵介绍说,有一次,何音请导师签字的报销单数额仅为20元,拿到财务支取钱款时,他在20元前面加上“3100”,轻松支取出31万元。  2008年9月19日,何音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12起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案件中,涉案人员年龄集中在30岁至45岁之间。这些人中的很大部分处在中层或中层以上领导岗位,或正面临不同晋升机会。何音在12人中学历最高,案发前,他刚刚考取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  “全所上下对何音的科研能力都非常认可。如果没有这个事情,单凭何音的业务能力,将来提拔为副所长的可能也是有的。”案发后,何音的导师表示,像何音这样的业务精英犯罪,他既感到惋惜,又觉得心有余悸,“现在看来,如果何音这种人真到了一定的领导岗位上,那就不是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损失了。”  2 科研院所腐败多发于三个领域  从海淀区检察院近年来查办的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发案单位涉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海淀区科委等国家级、省级及区级科研机构,涉及面较为广泛。其中,行政后勤服务、图书资料购置和科研经费使用三个重点“病灶”引人关注。  12起案件中,涉及行政管理、物业公司工程部、车队以及薪酬福利等行政后勤服务环节的案件5件5人,涉及购置图书资料环节的4件4人,涉及科研经费使用的3件3人。  杜海益,中国某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薪酬福利处原处长。2007年7月,他利用职务便利,在为员工购买健身卡的过程中,将某饭店健身中心以现金形式返还的办卡折扣21万余元私自截留并占为己有。2009年11月4日,海淀区检察院以杜海益涉嫌贪污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某声学研究所车队原负责人张续利,利用职务之便,违背车队关于绩效工资分配原则的规定,擅自提高自己的绩效工资标准,采用虚做绩效工资核发表的手段,于2001年12月至2004年4月多领绩效工资27万余元(实际占有18万余元)。2007年12月13日,张续利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贪污作为传统型职务犯罪案由,在科研院所职务犯罪中十分常见。此外,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案由还集中在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类型上。在这12起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案件中,除4件4人为贪污犯罪外,5件5人为受贿犯罪,3件3人为挪用公款犯罪。  某部五院图书馆原馆长李子明,利用负责图书馆全面工作的职务便利,于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伙同图书馆馆员靳欣(另案处理)收取图书供应商给予的购书回扣款8.3万余元。其中,李子明个人实得购书回扣款1.2万余元。  王博在担任海淀区某委员会出纳员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通过私自领用单位支票提取现金或转账购物的手段,于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共计挪用公款90余万元。2008年7月18日,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王博有期徒刑三年。  据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介绍,以上几种类型的涉案人员犯罪后赃款的用途,或用于家庭消费,或存入银行,或进行营利活动。到案后,经办案检察官教育,多数科研院所职务犯罪人员认罪态度较好,都能及时意识到并反省自己的错误,较为清楚地交代赃款的去向,多数人能够主动退赃,从而避免了发案单位的损失。  3 高学历高智商低“法商”  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这12起科研院所职务犯罪案件时发现,“何音现象”在科研院所人员职务犯罪中普遍存在,即智商高、业务精,但却表现出低“法商”,甚至是法盲。  “何音这种类型的涉案人员属于贪心不足、蔑视法律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骗取单位公款,而还有一部分涉案人员属于浑然不觉型,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刑律仍不知所以然。”办案检察官介绍说,“在我们办理的几起挪用公款犯罪案件中,大部分犯罪行为人挪用公款时认为仅仅是借用一下,终归是要还的,算不上犯罪,待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时才后悔莫及。我们在办理李子明、靳欣受贿案时还发现,在图书采购过程中,涉案人员竟无一例外地认为将购书返还款用于发放员工福利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动用公款给领导办事,钱虽没落入自己腰包,但照样构成贪污罪。现实生活中的这一教训,给北京市某研究院原办公室主任兼行管处处长沈平文上了一堂法律课,令他终生难忘。  “那些钱给领导的儿子交了择校费,我一分没贪,凭啥定我贪污罪?”2005年8月,沈平文因涉嫌贪污被海淀区检察院查办,到案后他大呼冤枉。1995年8月,沈平文的领导武某请沈平文帮助联系办理其子在北大附中上学事宜。沈平文很快将武某儿子入学事宜联系妥当,但需向学校交纳择校费。于是,沈平文私自决定从其管理的该院八里庄房管所公款中支出4万元为武某的儿子交纳择校费。  “从表面看,4万元公款并没有被沈平文个人占有,但这仅仅是对公款的一种处置方式。”办案检察官郝长胜向记者解释说,“非法占有财物的归属,不仅包括将财物占为己有,还包括行为人将非法取得的财物转为第三人持有、交给集体、毁弃等处理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了财产的所有权。因此,沈平文的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后海淀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沈平文涉嫌贪污罪,但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态度较好,涉案金额较少,且能够积极退回赃款,遂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4 加强经费管理完善用人机制  海淀区检察院结合每一起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向发案单位提出了检察建议。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规范财务管理等作为一般性预防对策,同样是科研院所预防职务犯罪绕不开的重要一环。  “以杜海益贪污案为例,杜海益转业后到某技术研究院工作。2006年底,他受单位委托给职工办理健身卡,跟某饭店健身中心签约、付款、折扣商定,全是他一人在操作,没有任何监管,他要想拿钱太容易了。”据办案检察官史锐介绍,“杜海益作案手段十分简单,虽然他刚到案时拒不供述,但是某饭店的财务对他的折扣都有相关记录,出账和入账的证据很清楚。当我们把起获的证据向他出示时,他后悔地落下了眼泪。”  史锐认为,科研院所在注重员工业务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除了一般性预防对策之外,针对科研院所职务犯罪的特点,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还指出,加强对科研课题组项目的管理,完善科研院所的用人机制,是科研院所防范职务犯罪的重要课题。  “某些科研院所成立对外开展业务的下属部门,但是对其又没有监督,致使其管理失控。”张小兵介绍说,在何音案中,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对其下属部门的业务开展情况基本不掌握,直至案发前一直认为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身份认证产品与技术测评中心从未开展过业务工作。实际上中心测评业务的联系、洽谈,合同的签订、盖章审核、费用收取均由何音一人说了算。这就造成部门是否开展业务、如何开展业务、开展了哪些业务、如何收费、测试认证委托情况,没有人进行核实,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给何音支取科研经费据为己有创造了机会。张小兵指出:“科研院所应定期对课题组各研发项目进行核查,了解各项目立项、进展、经费情况,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科研院所在选人用人时,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负责人指出,“在选择人才时应更多考虑其道德水平及政治觉悟,同时加强对人员的管理考核 还应加大对高学历者的法制教育力度,帮助他们提高法律意识,用法律指导、约束其行为,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使他们自觉依法行使手中的权力。” (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 《科学》展望2014年值得关注科研领域
    12月2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展望2014年值得关注的科研领域,共4项,分别如下:  1,中微子研究  2013年,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来自太阳系外中微子,接下来,科学家将验证它们是否能够作为探测宇宙的有用工具。  相关报道:Physicists Snare a Precious Few Neutrinos From the Cosmos  2,临床基因组  2014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甚至医生,会要求病人进行基因组测序,这将有助于诊断罕见疾病和确定癌症疗法。  相关报道:Steering Cancer Genomics Into the Fast Lane  Cancer Genetics With an Edge  3,探寻宇宙历史  &ldquo 普朗克&rdquo 探测器在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采集了相关天文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欧洲宇航局研究人员有望在未来数月内绘出宇宙全景偏振图。  相关报道:Boxed In  4,黑猩猩退休  黑猩猩正在陆续&ldquo 离开&rdquo 美国科研实验室。多家美国政府或科研机构以多种方式取消实验中使用黑猩猩。一些科学家将不得不转向其它实验动物,或者彻底放弃相关研究。  相关报道:Lawsuits Seek ' Personhood' for Chimpanzees
  • 媒体斥科研领域"帮派"怪象:学界不是江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noimg/fc6f36b8-d129-4c74-b372-1a1282b46af9.jpg" title="歪风.jpeg"//pp  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着一些带有江湖气的“圈子”,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引起我们警惕。“占山为王,培植势力,为争夺资源,各山头之间时不时还得火拼。”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抒这样描述科研“圈子”。/pp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高抒认为,学术圈里不应有“江湖”,科学探索同利益、恩怨等人为因素沾不上边。/pp  以个人关系好坏决定立场 无视科学精神/pp  高抒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学界本来有“学派”,即一个理论框架下聚集一群人,有时恰好一个理论是某个人提出的,但大家共同支持的是某个理论而不是某个人。不同学派会有对立,但学派间的竞争和交流是健康的,争鸣有利于厘清事实。/pp  同样是聚集一群人,但宗派意义上的“圈子”以个人关系好坏来决定立场。这种“圈子”讲究人多力量大,越多“能人”加盟,越容易拿大项目、大奖,雪球因此越滚越大。“科学被庸俗化,哪里有经费有奖励就去哪,能搞出真正的成果当然好,搞不出也没人在意。”在高抒看来,“圈子”无视学理,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pp  圈子”间也有“火拼”,但往往对人不对事。比如某“圈子”里有人出现疑似学术不端行为,“圈内人”会极力庇护自己人,别的“圈子”则会抓住机会打压对手。/pp  “这种对立实质是利益共同体之间互相攻击,缺乏对事实本身的讨论,完全无视科学精神。”高抒说,而且从科学规律来讲,研究能不能取得成果并不在于人员多少。“系统论奠基人维纳曾告诫过人们,大工程、大团队,管理不当会陷入泥潭。”/pp  科研管理“跑偏” 科研人员抱团组“圈子”/pp  一群人聚集起来争夺资源、名利,不健康的“圈子”缘何日益膨胀?高抒认为,管理机制不当提供了养料。/pp  数论文篇数,看影响因子,算引用次数,在这样的考核机制下,科研人员会选择最容易发表论文的案例研究,即用案例证明别人提出的理论。反观世界顶尖大学,他们最关心科研内涵: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以便实现更好的观测、采集更好的数据,令事实更加清楚。/pp  换句话说,在国外好大学做科研,不在新理论新技术上下功夫没法获得好评,而国内很多单位是没有项目没有经费就没法搞科研。/pp  “是选择混‘圈子’追逐名利,还是选择探索不确定性极大的新理论新技术,承担不被评价制度认可的风险?答案不言自明。”高抒认为,管理机制“跑偏”,让科研人员抱团组“圈子”。一旦成为“圈里人”,就不愁“吃喝”。圈外人也挖空心思要进“圈子”。/pp  除了发论文、拿项目,高抒还谈到奖励机制。/pp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科学社会学》一书中分析奖励的功能时提出,奖励是对发现权予以承认,除此之外的奖都是变味的,会成为人们追逐名利的对象。/pp  “世界顶尖大学不搞评奖。”高抒说,在符合科学精神的管理体系下,不健康的“圈子”很难发展起来。/p
  • 中国在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领域科研取得长足进步
    6月6日,第16届固态传感器、执行器与微系统国际会议(Transducers’11)在北京开幕,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中国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近1500人出席了大会。  “如今,物联网已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将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公共安全、能源、交通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次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夏善红研究员介绍,物联网主要有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组成部分,而感知层的支撑技术就是微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Transducers’11会议主要研讨微传感器、执行器与微系统领域中相关的理论、设计、材料、制造、应用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关键技术,它对我国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中国在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Transducers会议录用的中国大陆论文已从2001年的寥寥2篇增加到本届会议的74篇。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指出,传感器、执行器与微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许多国家都把它列为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将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先后建立了“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感技术工程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科技部高度重视微纳技术的发展,在863计划中设有MEMS(微机电系统)专项,建立了若干MEMS加工平台,重点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传感器与微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培养了研究队伍,催生了一批新兴的MEMS高新技术企业。  据中科院院士王立鼎和西安交大副校长蒋庄德介绍,我国目前活跃在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领域的企业约有上千家,整个产业水平在逐步提升。
  • 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科研装备研制工作研讨会召开
    7月17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在昆明组织召开了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科研装备研制工作研讨会。会议由条财局副局长曹凝主持,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推动科研需求与技术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科研仪器的自主创新,条财局认真策划并组织召开了生命科学领域科研装备研制工作研讨会。会议邀请徐涛研究员、裴端卿研究员做了生命科学领域对技术手段需求的报告 邀请唐玉国、田捷、龙勉和刘朝阳等技术专家做了相关技术能力发展的报告。同时,此次会议得到了全院相关单位的积极响应,院属34个相关科研院所的100多位科技和管理人员报名参加会议,提交会议交流报告超过60个。会议选取其中56个议题进行了分类交流研讨,并就进一步做好仪器研制工作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为生命科学领域科研装备的应用需求与技术发展搭建了很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为更好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科研装备自主研发探索了新的方式、开拓了新的渠道。  曹凝在会上介绍了中科院科研装备自主研制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指出此次会议是中科院首次组织召开的旨在推动&ldquo 研用结合&rdquo 的专题研讨会,希望能够切实提升生命科学领域科研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有效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和重大成果产出。  张亚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创新的研究工作离不开方法手段的创新。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对科研手段的需求迫切。中科院在仪器设备自主研发技术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此次研讨,加强研制能力与科研需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科院仪器研发能力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进而通过仪器自主创新推动中科院乃至我国的相关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前列。他强调,仪器研发的重点要围绕能够促进科学前沿重大突破或者具有广泛应用需求的设备开展 要围绕院重大任务、重大成果产出组织策划,同时重大任务部署时也应考虑仪器设备的研发。他要求条财局加强研究,创新机制,以此次研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研用结合,促进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 做好科研,环境领域分析仪器该如何选型?
    做科研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再找到一台适配性最高的分析仪器,并不容易。弗兰西斯培根所说,“科学的真正和正当的目的就是人类生活要用新发现和新动力来丰富起来。”现实工作中,若要获得更多实用型的科研成果,赋能社会,创造价值,方法与分析手段就必须不断适应环境污染新特点——比如,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含量越来越低,潜在危害越来越大等。"十四五"时期,新污染物的治理与研究成为关注的重点(如微塑料、PFAS、PPCPs等),在我们的技术交流群,便常常收到粉丝提问:微塑料定量,是质谱好,还是光谱好?光谱可以定量检测微塑料吗?我们做人群生物体中的微塑料检测,选TOF质谱吗?课题组准备新污染物暴露组学分析,该采用什么仪器合适?......事实上,2022年以来,国家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的决心坚决,新污染物研究工作被提上新高度!各类关于大型科学仪器基金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各家仪器厂商也纷纷发力,在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分析的主流仪器(色谱、质谱、光谱)推出全套选型、应用解决方案。值得一提,随着人类健康与环境污染的有机融合,新污染物+暴露组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何为暴露组学?暴露组学,是指从妊娠开始的贯穿整个人生的环境暴露。包括內源暴露源(炎症 感染 微生物等),外暴露源(污染 辐射 生活习惯 饮食等)。暴露组学具有无目标设计、全景式测定、兼顾内外暴露因素、聚焦生命周期关键窗口等特点,为研究环境污染物暴露对人体健康影响提供了新思路。国内已经开始相关研究的单位有哪些?在新污染物+暴露组学方向,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均设置相关主题研究方向。以上单位发布的科研成果中,安捷伦色谱、质谱、光谱成为“最多上镜”的分析仪器。在此类分析仪器选型方面,安捷伦科学家又有什么独家建议?除专业技术角度的选型策略外,还要考虑包括不限于,两大方面,六大层次内容: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日常使用需求,结合高新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了满足科研工作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型拓展性和通用性等。更多详细内容,关注安捷伦12月6日独家网络直播会议——“年底福利:贴息贷款项目+科技创新扣税项目,分析仪器设备该怎么选?”点链接,免费报名,优先审核: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gilent2022/
  • 国内碳化硅半导体领域科研专家盘点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又被称之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主要包括碳化硅(SiC)、氮化嫁(GaN)、金刚石等。目前其主要在半导体照明、激光器和探测器、电力电子器件等领域应用。相比于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物理特性方面优势十分明显,比如禁带宽度大、较高的热导率、较高的击穿电场以及更高的抗辐射能力等等,正是因为上述这些优势,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制作高频、高温、抗辐射及大功率器件的优异材料。而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家族的重要一员,其具有高热导率、高击穿场、高饱和电子迁移率、抗辐射和化学性质稳定等突出优点。而碳化硅器件具有开关频率高、功率密度高、损耗低、尺寸小等优点,可以在高功率、高频以及极端特殊环境下应用,例如在清洁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输电等领域己经得到应用,并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同时碳化硅与氮化镓具有相近的晶格常数与热膨胀系数,是GaN薄膜异质外延生长的理想衬底材料,可以在半绝缘的SiC衬底上外延GaN薄膜制备一系列的微波射频器件,其研发生产将会推动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由于碳化硅广阔的市场前景,各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便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科研计划并不断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我国虽然碳化硅领域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我国科研工作者二十多年的研究,相关工作也己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如科技部863计划2002年启动的“碳化硅单晶衬底制备”项目、2006年启动的“2英寸以上半绝缘碳化硅材料与功率电子器件”项目、2011年启动的“高压大容量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发”项目等,使得国内碳化硅行业快速发展,在我国军事、航天、通讯等各领域得到应用。针对于此,仪器信息网分析和统计了2018-2020年,三年来的碳化硅相关的学位论文,共计232篇。碳化硅不仅可用于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盘点论文已剔除非半导体领域的研究,论文的研究方向覆盖了碳化硅材料制备、工艺开发、器件研究、应用分析等方面。学位论文数量排行图中给出的是学位论文三年间发表数量前九名,可以看出,电子科技大学在碳化硅领域多有建树。具体论文内容来看,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MOSFET驱动电路、器件设计等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碳化硅的具体应用和抛光工艺。从近三年可以看出,2020年明显论文数量下降,而2019年还有所上升。这一结果并不能表明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热度变化,这可能是由于2020年发表的部分论文签署了论文保密协议,存在论文披露的滞后性。进一步,我们统计盘点了各高校的论文指导教师名单,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论文存在校外指导。(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学校论文指导教师安徽工业大学周郁明北方工业大学曹淑琴、韩军北京交通大学郑琼林、杨中平、林飞、李艳、郭希铮大连理工大学夏晓川、梁红伟、张建伟、杜国同、王德君、唐大伟、电子科技大学赵建明、何金泽、荣丽梅、张小川、周泽坤、邓小川、张有润、张金平、罗小蓉、杜江锋、徐红兵、钟其水、王雷、毕闯、李辉、东南大学孙立涛、徐涛、顾伟、孙伟锋、陆生礼、陈健、王继刚、广东工业大学阎秋生广西大学万玲玉贵州大学高廷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李琦哈尔滨工程大学王颖哈尔滨工业大学周密愉、董尚利、杨剑群、翟文杰、杨明、郭亮、贲洪奇、高强、王晨曦、徐永向、张东来、李春、张国强、王高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颖、刘广海、合肥工业大学徐卫兵河北工业大学张保国、李尔平、湖北工业大学潘健湖南大学王俊、熊劼、陈鼎、高凤梅、姜燕、雷雄、沈征、帅智康华北电力大学崔翔、赵志斌、温家良、赵志斌、魏晓光、韩民晓、蒋栋、欧阳晓平华南理工大学姚小虎、Timothy C. Germann、耿魁伟、陈义强、华侨大学于怡青、胡中伟、段念、黄辉、郭新华、陈一逢、华中科技大学傅华华、梁琳、林磊、康勇、彭力、淮北师范大学刘忠良吉林大学吴文征、邢飞、赵宏伟、陈巍、呼咏、吉野辰萌、张文璋、赵继、李志来江南大学倪自丰江苏大学乔冠军昆明理工大学彭劲松、陈贵升、兰州大学张利民兰州交通大学汪再兴、杜丽霞、白云兰州理工大学卢学峰南方科技大学邓辉南京大学陆海、吴兴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佳丹、秦海鸿、邢岩南京理工大学董健年青岛科技大学于飞三峡大学孙宜华、姜礼华、厦门大学孙道恒、王凌云山东大学马瑾、葛培琪、徐现刚、彭燕、李康、高峰、陈延湖、白云、王军上海电机学院赵朝会、杨馄、上海师范大学陈之战深圳大学彭建春沈阳工业大学何艳、关艳霞、苏州大学陶雪慧、太原理工大学杨毅彪天津大学徐宗伟、李连钢、天津工业大学宁平凡、孙连根、于莉媛、高志刚、张牧、高圣伟、黄刚、牛萍娟天津理工大学王桂莲武汉工程大学满卫东武汉科技大学柯昌明武汉理工大学涂溶、章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贾仁需、乐立鹏、王悦湖、汤晓燕、张玉明、戴显英、倪炜江、张艺蒙、宗艳民、张金平、郭辉、黄维、段宝兴、西安工程大学朱长军、李连碧、杨楞、张红卫、西安理工大学蒲红斌西华大学阳小明、吴小涛西南交通大学张湘湘潭大学李建成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王东文、陈雪松、云南大学陈秀华长安大学张林长春理工大学魏志鹏长沙理工大学谢海情、吴丽娟浙江大学祝长生、盛况、吴新科、郭清、邱建琪、何湘宁、吴建德、赵荣祥、李武华、徐德鸿郑州大学张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张锐、刘永奇中北大学梁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长松、李辉、张军、李震宇、李传锋、许金时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小龙、施尔畏、黄维、夏晓彬、高大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庆奎中国矿业大学伍小杰、戴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朱大宾重庆大学胡盛东、周林、周建林
  • 《科学》评出2012年值得关注科研领域
    12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评出2012年值得关注的科研领域,共六项,分别如下:  1,希格斯玻色子  相关报道:Search for Higgs Boson Yields a Definite Maybe  2,“超光速”中微子  相关报道:Where Does the Time Go?  3,干细胞代谢  相关报道:Anaerobicizing into Pluripotency  4,基因组流行病学  相关报道:Outbreak Detectives Embrace the Genome Era  5,智力缺陷治疗  相关报道:Roche starts early stage clinical trial in Down syndrome  6,“好奇号”火星车  相关报道:NASA's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mission pages
  • Women in STEM——致敬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
    在分析测试领域分布着广大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们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在美丽与温柔的外表下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202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将至,仪器信息网聚焦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特别策划“Women in STEM——致敬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专题活动,面向行业广泛征稿,分享女科学家们自身的成长经历与职业历程,展现这个行业女性从业者的别样魅力。“Women in STEM——致敬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活动征集表姓名单位名称职务/职称个人/团队照片要求:分辨率300像素以上,JPG格式,照片请单独作为附件和此征集表一起邮件发送 Tel. 010 51654077 to 8129 Email: weidy@instrument.com.cn采访提纲(回复请填写在此征集表中)1、 展开讲述进入行业的时间与契机,为什么选择分析测试领域?2、 分别展开讲述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分别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3、 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中的角色,及如何解决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4、 对分析测试领域女性从业者在职业设计规划上的建议?5、 “后浪”逐渐崛起的今天,对于未来发展或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愿景?6、 “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请您为大家推荐一本看过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7、 最后请提供您个人或团队的风采照片,并提供一个关键词,我们将制作成海报,记录珍贵时刻。  “Women in STEM——致敬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活动征集表.docx  回稿均单独整理成一篇新闻,由编辑在仪器信息网发布。  由仪器信息网为每位回稿对象制作一张个人海报。  新闻及海报将收录至仪器信息网妇女节活动专题,在仪器信息网相应渠道推送。  回稿截止日期:2022年3月3日
  • 【德泉资讯】流式原理及科研领域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林大成功举办
    10月15日,我公司在东北林业大学举办了流式原理及科研领域应用的技术交流会。会议特别邀请了Beckman高级应用专家于兰以及流式细胞仪东北区域销售经理陈清彬,为大家讲解了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及应用,并介绍了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同时,也走进实验室为大家演示仪器的操作,老师对产品的检测结果十分满意。1于兰讲解流式原理及应用 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构造,解释了在使用流式细胞仪时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流式细胞仪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会后于兰对于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解决了大家在实验研究中的很多困惑。2陈清彬介绍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 向大家介绍了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重点介绍了CytoFLEX性能强大,简单易用,配置灵活等优势,并说明了这些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用户以后的实验提供了很大的助推作用。3仪器的操作演示 首先向大家介绍流式细胞仪CytoFLEX的各部分组成和软件中各个图标按钮的作用,然后通过人血细胞的三色实验对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演示,包括如何建立补偿库,如何调补偿等都做了详细讲解。对于做出的实验结果老师也十分满意。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让用户对流式的原理及科研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Beckman的CytoFLEX产品也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操作演示,用户切身的感受到了CytoFLEX产品的优势以及功能的强大。我公司今后会将更专业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带给用户,为科研事业助力。 哈尔滨德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技术与服务,打造全面实验室解决方案,至臻技术,无忧服务,只为让您无忧、无虑。
  • 我国科研团队在金刚石单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如何让金刚石“听话”,像硅一样实现芯片的基本功能?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单位合作,在金刚石单晶领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首次通过纳米力学新方法,通过超大均匀的弹性应变调控,从根本上改变金刚石的能带结构,为实现下一代金刚石基微电子芯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近日,该研究成果以“微纳金刚石单晶的超大均匀拉伸弹性”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该研究为弹性应变工程及单晶金刚石器件的应用提供基础性和颠覆性解决方案,展现了“应变金刚石”在光子学、电子学和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巨大应用潜力。据哈工大韩杰才院士团队成员、论文作者之一、航天学院朱嘉琦教授介绍,2018年陆洋团队首次报道纳米级金刚石针可具有超大的弹性变形,局部弯曲弹性应变达到9%以上,提供了调节金刚石能带的另一种可能。但上述应变尝试往往局限于小样本体积内,而弯曲导致应变分布不均匀。本次研究在室温下对长度约1微米,宽度约100—300纳米的高质量单晶金刚石桥结构进行精细微加工,并在单轴拉伸载荷下实现了样品整体范围内均匀超大弹性应变。为展示应变金刚石器件概念,团队还加工并实现了微桥金刚石阵列的弹性应变。并进一步通过计算可实现单晶金刚石多达2eV的带隙降低,极其有利于微电子应用。本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分别为陆洋、李巨、朱嘉琦和Alice Hu。共同第一作者分别为党超群、Jyh-Pin Chou、代兵和Chang-Ti Chou。
  • 南京将举办权威材料科研技术领域展览会
    p style="text-align: left "  2018国际材料工艺、实验室设备及科学仪器展览会将于2018年12月19~21日在南京举办,作为专业的材料科研展览会首次花落南京。展览会参展商超过200家,展览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QQ截图20180822193425.jpg" alt="QQ截图20180822193425.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83d44c8-c297-4a8e-8f29-d1a9b13df4fd.jpg"//pp  strong优质材料科研厂商齐聚金陵 助力新材料基础研究/strong/pp  2018国际材料工艺、实验室设备、分析测试及科学器材展览会(CAMICE2018)将秉承C-MRS系列展Ciamite(中国材料大会暨展览会)一贯的风格继续为行业展商搭建更高规格的展览交易平台,也是行业在科研领域推广产品和技术的窗口。预计本届展览会参展商将超过200家,展出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展品范围包括:物性测试仪器及设备、分析仪器、光学仪器及设备、测量/计量仪器、实验室常用设备、相关耗材及零部件、实验室用材料、相关仪表、实验室服务/技术服务、期刊、科技出版物等。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企事业单位的专业观众和买家,力争办成规模大、专业水平高的材料科技领域行业盛会。/pp  strong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将同期举办/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  展会同期举办“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注册代表超过3000人,大会主题“创新、发展、应用”。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11.jpg" alt="111.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ab2144b1-96f2-486e-afd8-4756c449fc72.jpg"//pp strong 聚焦新材料 致力产业化/strong/pp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新时代,紧扣新要求,助力推进我国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发起,联合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办系列“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旨在服务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服务新材料特色产业,服务新材料创新创业。会议形式包括大会报告、分论坛研讨、圆桌会议和产学研对接,大会成果将以新材料发展蓝皮书和产业发展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大会同期举办“国家优势新材料产业展”、师昌绪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颁发“师昌绪新材料产业奖”。/pp  strong会议同期圆桌会议/strong/pp  组织院士、专家、代表性企业家、政策把控人员15名重要嘉宾,召开闭门圆桌会议,讨论新材料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讨论新材料产业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支撑。圆桌会议成果:形成《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2018新材料产业发展蓝皮书》,向社会、向行业公开发布。/p
  • 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X射线检测作为无损检测中一种相对较重要的检测方法,主要应用在工件内部形状缺陷检测,能够得到缺陷部位的直观图像,此外,还可对长、宽和高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因此,这项检测技术在各个行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为促进相关人员深入了解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设置射线检测技术专场,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围绕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原理、仪器、应用等展开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程国峰《X射线三维吸收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应用》(报名听会)程国峰,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课题组组长。中国晶体学会粉末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X射线衍射与散射理论及应用、三维X射线成像术、拉曼光谱学等。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项目多项,主编出版《纳米材料的X射线分析》、《二维X射线衍射》等专译著4部,发布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12项,获专利授权7项,在Nat. Mater.,J. Appl. Phys.,Mater. Lett.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绍钢《Fe基非晶涂层的无损原位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报名听会)王绍钢,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技术支撑部射线组组长。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三维评价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进行多项软、硬件开发、改造或升级,在无损多相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精确定量和原位多场动态三维评价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在多个重大任务关键材料或部件自主研制中成功应用;负责公共射线技术平台,建设了具有衍射、成像和谱学的综合X射线表征平台。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被引用4900余次,H因子为29。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973课题、国家面上自然科学基金、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青年人才项目和中科院仪器创新项目等。国内外会议特邀报告、口头报告等40余次。Scientific Report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ntermetallics等14本SCI期刊特邀审稿人。曾获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7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论文,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毕业生等。报告摘要:本报告将对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做个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汇报如何利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对Fe基非晶涂层进行无损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Fe基非晶涂层具有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和抗磨损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有望应用于油气生产、舰船关键部件以及核废水处理等环境。本报告将围绕非晶涂层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一些腐蚀、冲击等问题,尝试通过无损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来理解特定环境下的损伤机制,找出影响因素及规律,提高涂层的抗腐蚀和抗冲击性能,保障涂层实际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 詹科《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及应用》(报名听会)詹科,工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10年-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University of Virginia联合培养。现为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残余应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喷丸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学术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残余应力理论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SCI/EI 论文3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参与编著《现代物理丛书-内应力衍射分析》,《金属材料喷丸强化及其X射线衍射表征》。先后与中国中车、中国船级社、宝钢中央研究院、上海航天装备总厂、新疆金风科技、上海华测等单位开展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残余应力分析与优化研究。曾受邀作为主讲人开展材料喷丸强化及残余应力测试专题培训。报告摘要:在现代制造业中,从材料-零件-部件-整机装配-使用全寿命周期,残余应力对产品的疲劳,应力腐蚀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影响较大,残余应力的检测及调控对提升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中,X射线衍射方法由于其理论严谨,是残余应力测试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报告围绕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基本原理及应用,拟介绍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残余应力的产生及调控方法;第二: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介绍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基本原理,参数选择,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微旷科技总经理、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马毅《极端服役环境X射线CT研发与应用》(报名听会)马毅,工学博士,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项目总监,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担任总经理职务。长期专注于极端服役环境材料失效研究和原位X射线三维成像装备开发。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cta Mater, Scripta Mater, Int J Fatigue, Eng Fract Mech, Fatigue Fract Eng M等材料和工程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超过1400次。申请发明专利四十余项授权多项。长期多个SCI期刊长期审稿人。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高性能原位X射线CT设备的研发。该设备基于X射线强穿透能力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结合亚微米级精密控制转台和机械控制,实现微米级高分辨X射线CT成像,以及毫米/厘米级试样的三维无损成像。通过配置超高温模块、低温模块、高载荷模块(拉伸/压缩/弯曲/疲劳),构建热-力耦合系统,实现超高温变形、超低温变形以及热冲击、疲劳、蠕变等复杂工况下材料和工程构件的原位CT成像。奥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李义彬《2D、3DX射线智能检测系统》(点击报名)李义彬,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无损检测技术研发工作三十余年。先后取得10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订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市科技进步奖项11项。带头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国家、省部重点项目6项。先后组织完成了XYD-4010/3型X射线实时检测系统等多项课题研究;其中组织完成的ICT-3400型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课题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任辽宁省人大代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副理事长,辽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仪器仪表专业评审组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射线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丹东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报告摘要:2D、3D X射线检测设备不光应用在工业领域,同样应用于科研、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2D、3D智能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并提供了全面且精准的检测结果,是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重要发展方向。TESCAN资深应用工程师 袁明春《TESCAN Micro-CT系统及原位动态4D应用介绍》(点击报名)袁明春,无损检测专业硕士,曾在BAM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8.3)、上海材料研究所工作学习过。现就职于泰思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任动态原位Micro-CT资深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动态原位显微CT和新产品-能谱CT的应用工作以及客户培训工作,熟悉亚微米扫描、真实时4D动态原位超快速扫描以及多尺度联动(大样品)扫描。了解CT系统在电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生物、材料、地矿等众多领域的3D成像和4D动态成像的应用。报告摘要:当下CT系统多专注于三维成像,随着原位实验需求与日俱增,静态3D结果已无法满足科研和工业需求,TESCAN显微CT不仅可实现多尺度的高分辨(亚微米)、高通量三维成像,也可进行长时间连续扫描(几百小时)以及快速“4D”动态成像。本报告将展示如何使用动态CT对原本无法观测的连续变化或只能模拟仿真的实验实现实时观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专员 李惠《应用于工厂快速筛查的三维检测工具》(点击报名)李惠,多年从事NDI产品工作,现负责NDI产品市场专员工作。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岛津从客户实际应用出发,新研发的X射线台式CT。该设备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特别适合工厂的快速筛,为产线检测带来新思路。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9月26-27日召开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本届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上)、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下)四大专场,邀请二十余位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研讨,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三、参会指南1、进入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2023/)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3、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4、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周老师(微信:nulizuoxiegang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 上海高研院与麦克仪器在科研仪器领域深入合作
    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ldquo 高研院&rdquo )与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以下简称&ldquo 麦克仪器&rdquo )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高研院举行。  高研院副院长孙予罕在致辞中表示,高研院作为多重开放式集成创新平台,与麦克仪器的合作体现了与产业界的紧密结合,相信这种开放式创新和资源共享合作模式将有助于推动双方开展更深入的合作。麦克仪器副总裁Greg Hendrix介绍了麦克仪器的概况,并期待与高研院协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研院和麦克仪器于2014年1月7日签署了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备忘录,此次实验室的揭牌标志着双方将在相关科研仪器设备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 美国杜克大学布点昆山 将开展多领域科研合作
    美国著名学府杜克大学校长布罗德海德一行近日应邀对江苏昆山进行友好访问,今天,双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办学项目协议。新校区落成后,杜克大学的商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等其它学院和学科将陆续进驻。  美国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康碧翠女士、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王海洋主任等领导一同参加了奠基仪式,埋下了盛满美好心愿的许愿瓶,昆山小昆班的孩子送上了精彩的昆曲表演。  启建的昆山杜克大学校区,占地1200亩,将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打破院系独立模式,采用多学科开放交融教学形式,内设研发中心、实验室、及孵化空间等。  杜克大学校长布罗德海德表示,杜克大学启动的全球合作战略,将令杜克的研究成果不受地域限制,为全球人民所共有。杜克也将借此形式为全世界培育更多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据悉,双方将合力建设一所教育与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大学,提供本科、研究生及博士生学位教育,也将就环境保护、电子金融和生物科技等领域展开研发合作。  美国杜克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医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历史、化学、工程、生物和物理等专业负有盛名,设有40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西庆也都是杜克校友。
  • 2014年科研条件领域备选项目征集指南发布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落实《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经研究,现采取限额推荐方式征集2014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研条件领域备选项目。详情如下:  一、征集范围  实验动物领域,为应用开发及集成示范类项目。  二、重点方向  1. 灵长类动物人类重大疾病模型的研究与示范  本方向拟支持1项,国拨经费控制额2500万元。  2. 基因工程大鼠模型的研发与示范  本方向拟支持1项,国拨经费控制额3500万元。  三、备选项目推荐主体  1.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主管机构,推荐限额为2项。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推荐限额为2项。  请各推荐主体按要求严格控制推荐数量,并对所推荐项目推荐书的真实性等负责。  四、备选项目申报主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申报主体申报的项目只能通过一个推荐主体申报。每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限申报一项。  五、具体申报要求  1. 申报项目的基本要求:以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攻克关键技术,同时,项目目标与任务明确,符合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相关要求。  项目实施年限原则上为3年。  2. 灵长类动物人类重大疾病模型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要求企业牵头承担,鼓励研究机构、高校参与,国拨经费与自筹经费比例不低于1:1,项目推荐单位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的应提供证明。  3. 申报单位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注册备案后登陆申报系统,根据申报要求,按格式填写推荐书。网上申报成功后,将网上生成的推荐书(电子版)打印3份(A4纸,均为正本),装订成册,并加盖公章后报送推荐主体。  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13年6月21日17时。  涉密项目不得上网申报,须根据项目推荐书格式离线填写,打印装订5份。  4.项目推荐书由推荐单位统一报送,不受理各申请单位的直接报送。项目推荐书纸质材料受理截止日期(材料到达时间)为2013年6月28日17时。  报送材料包括:正式推荐函、推荐项目清单(纸质及光盘Excel文件格式)及项目推荐书纸质材料3份。  具体受理地点及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609房间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清洁技术发展处  邮政编码:100038  联系人:谢茜  电话:010-58884882
  • 内蒙古公开征集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
    关于征集内蒙古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的通知各盟市科技局,满洲里市工信和科技局、二连浩特市教育科技局,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自治区各有关部门:为促进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做好咨询论证、绩效评估等工作,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现面向全区公开征集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符合条件的专家可以通过单位推荐或定向邀请方式申请入库。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专家条件1.政治立场坚定,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操守,无学术不端、违纪和其他不良行为记录。2.愿意承担且能够胜任专家工作,并遵循业务委托要求的管理规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评审、评估、咨询、论证等工作,年龄不超过65周岁。3.熟悉国家及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相关政策法规、开放共享运行机制及行业发展动态,从事科研管理、实验室质量管理、检验检测分析、数据统计分析、仪器设备应用和管理、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运营维护等相关工作满5年。4.一般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副处级及以上职务,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二、征集方式(一)单位推荐1.有关单位和部门根据入库专家的条件和要求,择优推荐,并组织填写《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推荐表》(附件1)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情况表》(附件2),于2023年3月17日前推荐至自治区科技厅。电子版(word版和盖章扫描件)发送至dypt2022@163.com。2.科技厅对推荐的专家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专家邀请专家入库,建立管理系统专家登陆帐号。(二)定向邀请1.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自治区科技厅根据评审的需要,向符合入库条件的专家发出定向邀请,在本人自愿的基础上,吸纳为自治区科技专家库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2.收到邀请的专家按照本通知要求,需填写《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情况表》(附件2),并于2023年3月17日前将电子版(word版和盖章扫描件)发送至dypt2022@163.com。三、专家完善信息首次申请入库的专家,于4月1日—4月14日,通过手机号码及短信发送的序时密码登录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专家库系统 (网址:https://f.nmkjt.org.cn/zjk),按照已报送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情况表》,如实填写从事相关领域专业技术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情况,并完善个人相关信息,提交至科技厅审核通过后,即可完成入库工作。已在自治区科技专家库的专家,登录系统后,只需按照已报送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情况表》,如实填写从事相关领域专业技术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情况,提交至科技厅审核通过后,即新增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四、联系方式联系人: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席建新 自治区科技厅基础研究处:朱叶丹电话: 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心:0471-6328521 自治区科技厅基础研究处:0471-6328736附件:1.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推荐表 2.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情况表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3年2月6日附件:附件1 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推荐表.docx附件2 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领域专家情况表.docx
  • 财政部:继续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
    近日,财政部网站公布《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807号建议的答复》指出,中央财政将通过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等继续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财政部介绍,近年来,中央财政主要通过购置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年销量从2009年的不到500辆增长到2020年的130万辆,市场规模连续6年世界第一,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建立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内循环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先的优势企业。2020年,财政部会同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进行调整,将补贴政策实施期限从2020年底延长至2022年底,并在补贴标准方面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针对“关于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财政部在答复中指出,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科研院所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科研工作,为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例如,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支持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参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一是通过基本科研业务费等,支持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中央级科研院所开展自主选题研究,相关科研院所可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行业发展需要等,自主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二是通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可按程序申请获得支持。在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方面,中央财政创新支持方式,采用“先实施、后拨款”的资助模式,由企业先行投入并开展各类科技活动,通过验收后再给予补助,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 医学科学领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6年1月20日,医学科学领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医学科学部孙瑞娟副主任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她请各位专家为“十三五”期间医学科学领域科研仪器项目资助战略,积极献言献策,为推动医学科学领域科学仪器研制的发展,提升医学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贡献力量。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员2位组长主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和四川大学陈俐娟教授分别以“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经验交流”“研制高效高速逆流色谱仪的背景和意义”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医学科学部李恩中研究员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申请、管理以及近年来获得资助等情况进行了汇报。  与会代表积极参与讨论,分析了我国医学仪器研制方面的不足和国际发展趋势,提出了打破国外医学仪器和设备的垄断,发展我国自主的医学仪器,促进医学科学原始创新的建议。此外,对医学科学领域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管理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 中国科研贡献增长速度全球第一 化学领域表现强劲
    中国(科研贡献)的增长速度很快,已经快过了美国。&rdquo 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增刊&ldquo 2015自然指数· 全球篇&rdquo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科学资源分析师德里克· 希尔说道。  &ldquo 2015自然指数· 全球篇&rdquo 显示,中国对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贡献从2013年到2014年增长了16%,增长速度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仍是自然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一的科研机构,并继续在化学、物理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这三大学科领域独占鳌头。  此次发布的&ldquo 2015自然指数· 全球篇&rdquo 涵盖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表在68种世界一流科研期刊上的57501篇论文。根据加权分数式计量(WFT),中国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排在中国之后的是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国的WFT从2013年到2014年增长了16%,而其他位列前五的国家均为负增长。这一两位数的增长是一种持续增长,高于此前2012年到2013年14.9%的WFT增幅。除中国科学院位列全球第一的科研机构之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自然指数全球五十强。  根据&ldquo 2015自然指数· 全球篇&rdquo 报告显示,中国科研在化学和物理领域表现强劲,2014年在《自然》和《科学》两本顶级刊物贡献了147篇论文,领先于日本。而这些论文更多地涉及了典型的化学和物理科学领域之外。报告认为这显示了中国科研人员基础实力,并且已经开始&ldquo 扩频探索&rdquo 。  &ldquo 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的持续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从这些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上有越来越多最好的研究是在中国发起、主导和完成的,这一比例在快速增加。&rdquo 《自然》执行主编暨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地区总监尼克· 坎贝尔博士说。  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用以追踪作者或机构在68种全球一流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这些期刊由在职科学家组成的独立小组评选而出,是最获他们青睐的发表最佳科研成果的期刊。
  • 《自然》展望2014“有料”科研领域
    2014年出版的第一期《自然》杂志公布了新的一年值得期待的研究成果。  转基因猴子  包括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遗传学家Erika Sasaki和干细胞生物学家Hideyuki Okano领导的团队在内的几个研究小组,希望创造出有免疫系统缺陷或脑部病变的转基因灵长类动物。这可能会造成道德方面的忧虑,但也将令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与人类相关疾病的治疗。(小鼠模型并不适合于这一类型的人类疾病研究。)这项工作可能会用到2013年风靡全球的一项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空间探测  欧洲空间局罗塞塔号探测器将尝试登陆彗星,有望成为首个降落在彗星上的人造物体。如果一切顺利,它将于11月降落在留莫瓦· 格拉西梅彗星上。9月,火星也将&ldquo 热闹非凡&rdquo ,它将迎来两位新客人:美国宇航局(NASA)的MAVEN探测器和印度的轨道飞行器。NASA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终于将要完成自己的使命&mdash &mdash 在高5500米的夏普山上寻找水的证据。回到地球,NASA计划发射一个用于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轨道飞行器。  神经学成就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拉谟市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家Miguel Nicolelis研发出一种受大脑调控的外骨骼装置,他希望能令一位脊髓损伤患者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踢出第一个球。与此同时,其他针对瘫痪病人的实验也在开展。研究者试图将其大脑同瘫痪区域重新建立连接,而不是之前常使用的机器手臂或外骨骼等治疗方式。在基础研究方面,神经科学家期待通过美国和欧洲的大脑研究项目(诸如欧盟&ldquo 人类脑计划&rdquo )获得更多的资助。  新药  在医药产业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于两个相互竞争的抗体治疗试验结果&mdash &mdash 利用患者的免疫系统抗击癌症。这两种药物分别是Nivolumab和Lambrolizumab,能通过阻断会抑制患者体内攻击肿瘤的T细胞的蛋白质发挥功效。在早期测试中,相较于类似的Ipilimumab疗法,Nivolumab在患者体内诱发了更好的反应。Ipilimumab于2011年问世,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  可再生能源革命  一种被称为钙钛矿的半导体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钙钛矿成本低廉,研究显示其转化率已超过15%。2009年最初发现钙钛矿这一效用时,其转化率仅有4%。2014年钙钛矿转化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mdash &mdash 突破20%。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希望研制出不含铅的钙钛矿。  艾滋病治疗新希望  2013年,两个研究小组发现,作用于一系列艾滋病病毒的&ldquo 广谱中和&rdquo 抗体能快速清除猴体内与艾滋病相关的病毒。科学家将推进针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实验,预计在秋天得出相关结果。与此同时,2013年用于治愈一名携带艾滋病病毒出生的婴儿的技术也将被更广泛地应用&mdash &mdash 在婴儿出生前使用高剂量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微型测序仪  2014年,一种DNA快速测序技术&mdash &mdash 纳米孔测序在经过十年发展后将在整个测序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测序技术采用电泳技术,借助电泳驱动单个分子逐一通过纳米孔实现测序。英国牛津大学纳米孔技术公司计划发布第一批来自U盘大小的一次性测序仪产生的数据,科学家正在针对这些测序仪开展测试。相比其他技术,纳米孔测序有望提供更长的读长(例如,可应用于细菌DNA混合样本测序),并能实时显示结果。  气候变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于11月完成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和第三工作小组的研究报告将侧重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如何适应或缓解这些影响(第一工作小组的报告已于去年完成)。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希望各方在9月美国纽约气候峰会上能达成有关碳排放的&ldquo 大胆承诺&rdquo 。在研究领域,一项耗资12.4亿加元(约合11.7亿美元)的加拿大大型碳捕获和储存项目将在4月开始商业运营。该项目位于萨斯喀彻温省的边界大坝煤炭发电厂。  &ldquo 微波&rdquo 荡漾  欧洲空间局普朗克卫星团队将公布有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数据。目前为科学界所普遍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ldquo 大爆炸&rdquo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ldquo 大爆炸&rdquo 的&ldquo 余烬&rdquo ,并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宇宙空间。&ldquo 大爆炸&rdquo 之后的宇宙温度极高,之后30多万年,随着宇宙膨胀,温度逐渐降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正是在此期间产生的。  干细胞再生  一个日本团队将启动首个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mdash &mdash 但不要期望结果会很快出来。加州圣塔莫尼卡市先进细胞科技公司表示,将会发布两个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试验的数据&mdash &mdash 目前只有这两个试验获得了美国药品监管机构的批准。
  • 透过温度看本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校及科研领域的应用
    热性能及温度分析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研究对象的温度趋势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进行包括电子电气元件、材料、机械、动植物培育等多学科目标的缺陷探寻及优化设计。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质量、高精度的温度检测仪器是确保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福禄克一直致力于研发更优质,更强大的红外热像仪器,为科研人员提供非接触式、长时间、智能化的温度监测解决方案。本次线上技术研讨会将由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沈建祥带来红外热像在各学科方面的经典应用案例,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完成课题提供有力帮助。 本次技术交流会主要内容分享: ▶电子电气学科:电子电气元器件/部件的发热和散热性能测试▶材料学科:材料设计缺陷检测(空鼓、脱胶、密度不均)及实验室环境下的工艺流程缺陷检测▶机械学科:机械部件运行中的发热检测(如机床刀具切削工艺优化设计等)▶生化学科:生物医药实验中的温度监测和对比(植物培育、基因改造、动物习性研究等)(点击图片报名)会议日程报告主题报告嘉宾电子电气前沿科研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沈建祥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材料热性能研究及缺陷温度监测的实例应用介绍透过温度看本质–红外热像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案例分享欢迎大家积极点击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fluke230818/#meetInfo
  • 上海发布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战略科研试剂领域项目指南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a3c03ccb-174c-4662-b3f8-8574f220b008.jpg"//pp  各有关单位:/pp  为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18年度项目指南。/ppstrong  一、征集范围/strong/ppstrong  战略科研试剂研究与开发/strong/ppstrong  方向1、新药开发领域科研试剂/strong/pp  研究目标:面向新药开发产业发展需要,开发新型药用手性化合物试剂,实现高分离度、高纯度的产品化开发和稳定供应。/pp  研究内容:通过不对称合成和天然产物提取等手段,制备出高分离度、高纯度的萜类化合物、生物碱、氨基酸、手性彻块化合物等,建立相关配套的分析方法。/pp  执行期限: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pp  申报主体要求:企业/pp strong 方向2、医用仿生材料领域科研试剂/strong/pp  研究目标:针对医用仿生膜的研究和合成,开发一系列关键试剂,实现稳定供应。/pp  研究内容:制备一系列具有生物相容性、合适泡孔结构、细胞相亲性和低生物排斥性的医用仿生膜材料用科研试剂,建立相关配套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pp  执行期限: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pp  申报主体要求:企业/pp  strong方向3、生命科学领域科研试剂/strong/pp  研究目标:面向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开发一系列成本低、生物活性高、无游离活性成分的血清类生物生化试剂,实现稳定供应。/pp  研究内容:利用蛋白分离、抗体制备、免疫纯化等技术手段,解决传统血清产品中部分杂质难以清除的问题,提高血清的纯度与活性,开发高品质血清产品的制备工艺,建立高级别血清产品的质量标准。/pp  执行期限: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pp  申报主体要求:企业/ppstrong  二、申报要求/strong/pp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pp  2、已作为项目责任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责任人申报。/pp  3、项目责任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不含涉密内容 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pp  4、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等书面材料的同时,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每个项目申请回避专家人数不超过3人。/pp  5、申请承接全部研发方向的企业,必须有较强的研究团队和前期研究基础,优先支持拥有市场影响力的试剂品牌与电商平台的企业或机构。/pp  6、申请单个研究方向的企业,必须有较强的研究团队和前期研究基础,项目成果必须要形成实物产品与品牌以对接市场,无品牌及相关市场能力的,可以与有相应条件的企业或机构联合申报。/pp  7、要求企业自筹专项经费与市级财政资助经费之比不低于1:1。/ppstrong  三、申报方式/strong/pp  1、本指南公开发布。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www.shanghai.gov.cn)进入“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网上填报项目可行性方案,并在线打印书面材料(非由申报系统在线打印的书面材料,或书面材料与网上填报材料不一致的,不予受理)。/pp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9日9:00,截止时间为2018年1月26日16:30。市科委办事大厅集中接收书面材料时间为2018年1月23日至1月29日,每个工作日9:00-16:30。逾期送达的,不予受理。/pp  所有书面材料采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一份,须签字盖章齐全。使用普通纸质材料作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pp  市科委办事大厅地址:徐汇区钦州路100号1号楼。/pp  办事大厅不接收以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达的书面材料。/pp  3、网上填报备注:/pp  (1)登陆“中国上海”网站(www.shanghai.gov.cn) /pp  (2)网上政务大厅—审批事项—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图片链接进入申报页面:/pp  -【账户注册】转入注册页面进行单位注册,然后再进行申报账号注册(单位注册需使用“法人一证通”进行校验) /pp  -【初次填写】使用申报账号登录系统,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 /pp  -【继续填写】登录已注册申报账号、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pp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ppstrong  四、其它说明/strong/pp  本指南经评审立项的项目承担单位,须在项目验收时一并提交《科技报告》和《科技报告收录证书》。/pp strong 五、咨询电话/strong/pp  服务热线: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pp  技术支持:62129099-2257/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7年12月29日/pp/p
  • 工信部:促进中小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
    工信部近日印发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服务领域。  《规划》提出,推动转型升级,改善供给  ——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支持中小企业做强做精核心业务,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精品和服务。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培育一大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打造一批专注于 细分市场,技术或服务出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鼓励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 系。  ——推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申报注 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原产地标志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中小企业影 响力。  ——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促进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浪费严重的中小企业落后产能退出。按照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 要求,推动绿色、低碳中小企业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传统行业中小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引导中小企 业走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发展道路,不断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改善发展环境,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形成一批产业集聚 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  ——推动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建立中小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东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开展合作,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推进城乡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服务领域。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 2022年最美女科技工作者|颜晓梅:在高端科研仪器领域刻下“中国印记”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省科协、省妇联共同开展2022年福建省“最美女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生动讲述我省女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的动人故事,激励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自觉肩负科技创新历史使命,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巾帼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科学仪器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有这样一位女科技工作者,她潜心原创仪器研制和应用开发,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基于这一科研成果生产的仪器,出口全球顶尖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高科技企业,在高端科研仪器制造领域增添了一抹鲜艳的“中国色彩”。她就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颜晓梅。勇攀高峰 填补国际空白“我们国家在科学研究和环境、食品安全监测方面的仪器需求是高速增长的,但是国产仪器的技术水平却比较落后,一些高端仪器设备甚至100%依赖进口。”颜晓梅介绍,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纳米生物表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颜晓梅长期致力于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研究。面对我国科学仪器产业高端仪器设备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2006年,颜晓梅带领团队开始向这一难题进军。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她首创性地结合瑞利散射和鞘流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这项检测技术让研究人员可以对细菌、病毒、亚细胞器、外泌体、纳米药物、功能化纳米颗粒等在单颗粒水平进行高通量、多参数定量分析。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的粒径分辨率媲美透射电镜,检测速率高达每分钟上万个颗粒,仅需2-3分钟即可获得透射电镜或冷冻透射电镜数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得到的粒径表征结果,同时兼备电子显微镜难以实现的生物化学性状分析功能。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获得了中国、美国和欧洲发明专利授权,更在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纳米材料分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2014年,颜晓梅应邀参加在美国佛罗里达举行的第29届国际流式细胞大会并作开场“State-of-the-Art Lecture”大会报告,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引起会场轰动,被誉为“惊人的成就和颠覆性技术”。全力转化 科技成果成为“中国智造”2014年,颜晓梅团队创办了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产业化之路并不平坦。“这是一个流动检测的方法,流体的稳定性决定着设备的稳定性。光流体的设计我们就改了20多个方案,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试用,进行再修正和升级。”课题组毕业生、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朱少彬介绍,团队成员仅用2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商品化纳米流式检测仪。2018年4月带领团队赴捷克布拉格参加国际流式细胞大会并展示纳米流式检测仪2016年6月,第一代商品化的纳米流式检测仪惊艳亮相国际流式细胞大会。这台检测仪可实现发光能力低于单分子荧光的单个纳米颗粒散射光信号的直接检测,较传统流式细胞仪的散射检测灵敏度提升4-6个数量级。“比如,癌细胞会吐出一种胞外基质的膜性小囊泡,来逃避机体免疫的识别和攻击。我们的检测仪就可以精准识别并调控这些小囊泡,这在癌症早期诊断、预测癌症转移、新型治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又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的检测仪可以快速鉴别致病菌,让危害人体健康的微生物无处遁形。”朱少彬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这台凝聚了团队无数心血的仪器。检测仪面市后供不应求,产品远销海外,成为“中国智造”高端科研仪器走向世界的典型代表。梅奥诊所、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牛津大学等全球最顶尖研究机构和阿斯利康、诺和诺德、ModeRNA等多家高科技生物制药公司都成为公司客户。矢志教研 力促学科建设与传承如果说实验室是颜晓梅的战场,那么三尺讲台就是她的舞台。在科研与教学岗位上,她始终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学科的发展与传承倾注了无数心血。颜晓梅的科研团队自2006年4月起,颜晓梅积极投身于全国重点高校首个“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的建设,担任“化学生物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等新课程的开设和“化学生物学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建设。2008年6月,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系正式成立,颜晓梅担任首届系主任,负责系里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在2008年至2018年这十年间,她积极引进优秀的青年人才,充实教学、科研队伍,有力促进了化学生物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颜晓梅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在她的学生心中,颜晓梅不仅是良师益友,更是人生榜样。“颜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注重细节的老师,教导我们对待科研要认真负责。在颜晓梅教授课题组学习的六年时光,是我学识成长中最关键的阶段。在这里,我学到如何去做好一件事情,明白今日的成绩都是过去点滴的累积。”朱少彬感慨道。她的学生田野则回忆起他在初入实验室时,颜教授以一篇文献为例,一字一句地教他如何阅读文献。“她手把手教我如何提炼文章核心、捕捉重要信息、做上适当的标记,现在想来还是历历在目。”2020年10月应邀参加在成都举行的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多年来,颜晓梅坚守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大会报告等80余次。“荣誉既是肯定,也是鞭策。”颜晓梅表示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在这条崎岖又充满着无限可能的路上她将始终以奋进者的姿态不断攀登、前行【行业征稿】若您有生命科学、医药、临床等行业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管理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自荐或引荐投稿联系人:刘编辑word图文投稿邮箱:liuld@instrument.com.cn
  • 岛津公司湖南地区科研领域专家研讨会成功召开
    近日,岛津公司走进美丽宜人的千年古城长沙,在财信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了&ldquo 岛津公司科研领域专家研讨会&rdquo 。会议重点关注了岛津公司近年所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的技术进展,以及这些新技术如何有效协助广大科研专家高效开展科研工作。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湖南警察学院、湖南省化工研究院、湖南省质检、湖南省疾控、湖南省水务等单位二十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上岛津公司市场部司晶小姐介绍了岛津LCMS-IT-TOF液质联用全新技术及其最新应用进展。LCMS-IT-TOF是岛津公司推出的一款高端质谱仪,并于2005年3月获得了全球著名分析仪器匹兹堡展会的银奖,这是该年度质谱仪整机产品得到的最高奖。而后,又获得了国际权威的分析仪器杂志 R&D的2006年新产品大奖。LCMS- IT-TOF是独特的离子阱和飞行时间质谱的杂交质谱仪,其最大特点是高质量准确度的多级质谱功能,同时它是全球唯一可以做瞬时正负极切换的飞行时间质谱仪。上述产品自问世后,受到各领域用户的欢迎。 与会专家对IT-TOF的离子阱和飞行时间质谱结合印象深刻,其保留了离子阱的选择离子功能、十级碎裂功能,又引入了飞行时间质谱5ppm高精度级别的检测能力,该创造性的硬件设计加上简单易学的分子结构推测软件,能够方便快捷的协助用户将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出来。 之后,岛津公司市场部胡家祥经理介绍了岛津新一代气质联用仪 GCMS-2010Ultra的最新技术情况及其丰富的扩展应用功能,包括了在线GPC联用前处理技术,可多次切割且保留时间稳定的多维气质联用技术,以及基于四级杆质谱检测器的全二维技术等。与会专家对岛津公司提供的这些技术和处理方法非常感兴趣。 在这次技术交流会上,专家用户对岛津新的高端产品表示高度赞赏,多位有丰富仪器使用经验的专家与岛津市场部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场气氛热烈。专家们尤其对岛津的LCMS-IT-TOF和GPC-GCMS技术感兴趣。在会议讨论环节中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热情邀请岛津公司技术人员前往实验室做更深层次的交流,期待岛津的新产品新技术为实验室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做出贡献。 关于岛津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2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
  • 网络会议 -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电子、公安等行业及科研领域的应用简介
    课程信息:布鲁克光谱将于2016年12月6日(周二)上午10点在仪器信息网举行一场网络讲堂。会议将主要介绍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电子、公安等行业及科研领域的应用,以及介绍来自布鲁克的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红外显微镜LUMOS和扫描速度最快的红外显微HYPERION。演讲人:尚祖俭 — 布鲁克光谱中红外应用专家/销售经理。2004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具有九年多从事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工作经验。课程内容:中红外光谱技术主要用于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尤其对于一些较难分离并在紫外、可见区找不到明显特征峰的样品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定性定量分析。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大大拓展和深化了红外光谱在材料、化学、物理等领域的应用,更突出的体现在制药、电子、刑侦鉴定等特定行业。几十年来,布鲁克公司一直专注于红外光谱技术。不仅研发了众多超高端的研究级红外光谱系统,更是在显微红外领域做到极致,推出了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红外显微镜LUMOS和扫描速度最快的红外显微镜HYPERION。报名方式:1. 进入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2215;2. 点击“马上报名”。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