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研应用

仪器信息网科研应用专题为您整合科研应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研应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研应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研应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研应用话题讨论。

科研应用相关的资讯

  • 透过温度看本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校及科研领域的应用
    热性能及温度分析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研究对象的温度趋势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进行包括电子电气元件、材料、机械、动植物培育等多学科目标的缺陷探寻及优化设计。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质量、高精度的温度检测仪器是确保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福禄克一直致力于研发更优质,更强大的红外热像仪器,为科研人员提供非接触式、长时间、智能化的温度监测解决方案。本次线上技术研讨会将由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沈建祥带来红外热像在各学科方面的经典应用案例,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完成课题提供有力帮助。 本次技术交流会主要内容分享: ▶电子电气学科:电子电气元器件/部件的发热和散热性能测试▶材料学科:材料设计缺陷检测(空鼓、脱胶、密度不均)及实验室环境下的工艺流程缺陷检测▶机械学科:机械部件运行中的发热检测(如机床刀具切削工艺优化设计等)▶生化学科:生物医药实验中的温度监测和对比(植物培育、基因改造、动物习性研究等)(点击图片报名)会议日程报告主题报告嘉宾电子电气前沿科研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沈建祥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材料热性能研究及缺陷温度监测的实例应用介绍透过温度看本质–红外热像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案例分享欢迎大家积极点击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fluke230818/#meetInfo
  • 数据显示六成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应用
    盘点2012年,各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将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得奖情况作为喜报。然而,这一份份喜报背后却深藏隐忧。一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近六成的科研成果闲置在院所“高墙”内,得不到转化应用。最近在南通举办的“国家千人计划”创新论坛上,有专家发问:高校科研,到底该盯着得奖还是生产?  “最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高校院所更注重推出了多少项科研成果,而对有多少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与应用不太在意。”中科院客座教授、海门慧聚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登贵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不少专家教授只顾埋头做科研,成果却未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不仅无法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在无形中造成科研资源浪费。  杨登贵说的这种情况,在江苏普遍存在。据统计,我省高校的科研资源与能力占全国高校的10%,仅次于北京、上海 在2012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共获奖63项,占授奖总数的20.5%,名列全国省市第二。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只有四成左右科技成果得到转化,真正走出实验室。  如何将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获得的成果转化应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20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对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70%的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存在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科技人才与企业的脱离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对此,该报告提出,加快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间搭建更广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不二选择。一句话,就是科研机构搞科研,要盯着得奖,但更要盯着生产。  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科研成果走出“高墙”。专家建议,首先应该建立新的科研成果考评体系,学术成果评价应以适用性和实用性作为量化的重要依据,鼓励院校科研方向和社会生产相结合,“让教授不再只盯着象牙塔里的一方世界,把眼光投放到更复杂广阔的现实世界中去,引导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生产力。”  “专家教授也不妨走出院所,在生产中搞科研。”杨登贵“现身说法”。他曾任台湾中兴大学化学系教授、院长,10年前毅然选择走出高校的“深宅大院”,来到海门组建了慧聚药业有限公司。“走出来,才发现天地更为广阔。”慧聚药业这家不到100人的企业,先后从美国、英国、瑞士以及国内著名院校引进了一大批顶级人才,拥有35名博士,26名硕士,目前已成为一家集原料药、药物中间体、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有3项已授权,完成了200多个研发项目,其中转化至车间批量生产的项目有近50个,被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规模生产的项目8个,在欧美上市的新型药物2个,全球首个不含氟的喹诺酮类抗菌创新药TOPO获得国家临床批件,杨登贵也多次获省市以上奖励,“得奖与生产双丰收”。  “国家还要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加大科研力度,普及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更多企业、高校、研究所建立合作平台。”省经信委副主任戴跃强表示,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产学研合作引导与支撑,目前江苏新兴产业规模优势尚未真正确立,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国际竞争力还不强。这就需要更多专家提供智力支撑,离开了智力支撑,新兴产业“新”不了,也长久不了。  可喜的是,企业找高校打造合作平台,双方“一拍即合”的现象日益频繁。目前,1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3500多个科研团队与我省企业结对、合作共建的校企联盟已达4500多个。不少专家教授到地方考察后,实现由嘉宾到创业先锋的转变,他们创办的高新企业、承担的科技项目成为引领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崭新亮点。
  • 免费报名!专家详解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校及科研领域的应用
    仪器信息网讯 热性能及温度分析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研究对象的温度趋势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进行包括电子电气元件、材料、机械、动植物培育等多学科目标的缺陷探寻及优化设计。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质量、高精度的温度检测仪器是确保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福禄克一直在致力于研发更优质,更强大的红外热像仪器,为科研人员提供非接触式、长时间、智能化的温度监测解决方案。8月18日下午2点,福禄克红外热像专家沈建祥将为大家带来多个重点学科的温度监测方案及应用实例,如在电子电气学科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电子电气元器件/部件的发热和散热性能测试;在材料学科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材料设计缺陷检测(空鼓、脱胶、密度不均)及实验室环境下的工艺流程缺陷检测;在机械学科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机械部件运行中的发热检测(如机床刀具切削工艺优化设计等);在生化学科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生物医药实验中的温度监测和对比(植物培育、基因改造、动物习性研究等)。主办单位:福禄克 & 仪器信息网会议日程:报告时间报告主题报告嘉宾14:00--14:40电子电气前沿科研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 沈建祥14:40--15:20材料热性能研究及缺陷温度监测的实例应用介绍15:20--15:50透过温度看本质 –红外热像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案例分享15:50--15:55抽奖主持人嘉宾介绍: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 沈建祥沈建祥,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二十六年的红外领域从业经验,从产品研发到培训讲师,从红外点温到红外热像,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对红外热像的使用有独到见解,现担任福禄克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研究红外热像的现场技术是最大的爱好。报名方式:扫码报名福禄克测试仪器公司简介 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于1948年成立,Fortive 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福禄克是一个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市,工厂分别设在美国、英国,荷兰和中国,其销售和服务分公司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目前福禄克公司的授权分销商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雇员约2400人。福禄克仪器仪表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就进入了中国。首先在北京建立了维修站,随后就成立了办事处。目前福禄克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都设有办事处,在沈阳、大连、武汉、南京、济南、乌鲁木齐、重庆和深圳设有联络处,这些机构为中国各界用户提供着方便、周到、及时的服务。过去的20多年中,福禄克公司把先进的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带入了中国,同时也与中国各界进行了广泛、卓有成效的技术合作。为了便于用户了解和购买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的产品,公司在国内逐渐建立了运作通畅的分销机构,使国内用户可以方便地用人民币直接购买福禄克公司的产品。多年来,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创造和发展了一个特定的技术市场——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用于测试和检测故障的优质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并把该市场提升到重要地位。每新建的一个工厂、 办公区、或设施,都可成为福禄克产品的潜在用户。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到过程仪表的校验维护,从实验室精密测量到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福禄克的产品帮助各行各业的业务高效运转并不断发展。无论是技术人员、工程师、科研、教学人员还是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都通过使用福禄克的仪器仪表产品扩展了个人能力,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正是他们,给予福禄克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使得福禄克品牌在安全、耐用、精准、易用的质量标准方面得到高度的美誉,成为所涉及的领域中的佼佼者。
  • 直播回顾!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校及科研领域的应用
    仪器信息网讯 热性能及温度分析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研究对象的温度趋势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进行包括电子电气元件、材料、机械、动植物培育等多学科目标的缺陷探寻及优化设计。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质量、高精度的温度检测仪器是确保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8月18日,福禄克红外热像专家沈建祥在线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子电器、材料、机械、生化等多个重点学科的温度监测方案及应用实例。电子电气前沿科研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在电子电器学科方面,随着电子器件越来越小,其检测难度越来越大。红外热成像仪通过加装微距镜头可用于LED芯片、芯片晶格、液晶屏坏点等微小目标的热分析。福禄克红外热像专家沈建祥还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准确测温的几个关键因素以及长时间在线监控方案。材料热性能研究及缺陷温度监测的实例应用介绍在材料学科方面,福禄克红外热像专家沈建祥介绍了3D打印等热像材料检测的经典现场案例,说明了热像材料检测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涉及热灵敏度指标、背景温度的设置和封闭目标的热像检测等。此外,报告中还介绍了福禄克RSE30/RSE60系列在线式红外热像仪、TiX885系列双手持热像仪、TiX1060专家级热像仪等产品。透过温度看本质 –红外热像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案例分享在机械以及生化学科方面,沈建祥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植物种子胚芽发育、植物花蕊温度、动物基因改造、蓝宝石线切割工艺、快速移动机械温度检测、铝合金部件精密压铸、超镜面切削工艺、橡胶硫化工艺、低温热传导分析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观众答疑会后,沈建祥也耐心解答了观众对红外热成像技术相关技术要点以及应用方面的各种问题。互动抽奖福禄克测试仪器公司简介 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于1948年成立,Fortive 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福禄克是一个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市,工厂分别设在美国、英国,荷兰和中国,其销售和服务分公司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目前福禄克公司的授权分销商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雇员约2400人。福禄克仪器仪表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就进入了中国。首先在北京建立了维修站,随后就成立了办事处。目前福禄克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都设有办事处,在沈阳、大连、武汉、南京、济南、乌鲁木齐、重庆和深圳设有联络处,这些机构为中国各界用户提供着方便、周到、及时的服务。过去的20多年中,福禄克公司把先进的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带入了中国,同时也与中国各界进行了广泛、卓有成效的技术合作。为了便于用户了解和购买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的产品,公司在国内逐渐建立了运作通畅的分销机构,使国内用户可以方便地用人民币直接购买福禄克公司的产品。多年来,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创造和发展了一个特定的技术市场——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用于测试和检测故障的优质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并把该市场提升到重要地位。每新建的一个工厂、 办公区、或设施,都可成为福禄克产品的潜在用户。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到过程仪表的校验维护,从实验室精密测量到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福禄克的产品帮助各行各业的业务高效运转并不断发展。无论是技术人员、工程师、科研、教学人员还是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都通过使用福禄克的仪器仪表产品扩展了个人能力,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正是他们,给予福禄克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使得福禄克品牌在安全、耐用、精准、易用的质量标准方面得到高度的美誉,成为所涉及的领域中的佼佼者。
  • 2010年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项目支持计划候选名单公示
    “绿动未来2010年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项目支持计划”支持项目候选名单及申报材料公示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为发挥我国高校学生和教师在环保科研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我国“节能减排”适用技术的发展,于2010年8月启动了“绿动未来2010年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项目支持计划”活动。本活动面向高校学生、教师征集能直接解决我国“节能减排”实际问题的技术项目,以支持研究开发“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新技术。  该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有关高校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提交申报项目者十分踊跃,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经接受申报和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评,产生了32个候选项目,现向社会进行公示。  如有意见请发电子邮件至 hbyykeyan@163.com,截止时间为2011年元月6日16:00。  欢迎对候选项目提出意见!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绿动未来2010年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支持计划”申报项目候选名单(排名不分前后)序号申 报 项 目 名 称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1室内甲醛等VOCs低温催化氧化脱除技术的研发何运兵中山大学2利用牡蛎壳制备废水净化吸附剂于 岩福洲大学3基于循环耦合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张 涛南京大学4高效低耗水平流双向供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村镇污水集成工艺开发与应用王荣昌同济大学5基于电解产生H2和O2原位合成H2O2的新型电Fenton废水回用处理技术研究袁松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发电用燃气—热气流联合循环装置强可明哈尔滨工程大学7城市滞留型污染水体上岸循环净化生态系统设计与示范侯佳志东北师范大学8含油污泥低温催化-电化学生物耦合技术(LTC-EBCT)原油回收及装置研制魏 利哈尔滨工业大学9单晶硅切割废液中硅与碳化硅的分离回收丁 辉天津大学10过程工程尾气联合脱硫脱硝脱汞关键技术的研究戚金洲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1废水二次利用系统黎 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12秸秆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的研究谢占玲青海大学13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测试及系统优化运行研究张兴梅哈尔滨工业大学14蛋白质纤维无染料显色技术及产业化崔永珠大连工业大学15低成本高效隔热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陈 永海南大学16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汽车振动能量捕获器钟舜聪福州大学17生物质高效催化热解定向制备燃气关键技术研究宋英豪北京化工大学18秸秆无胶纤维板胶合过程控制及胶合机理研究张亚卓北京林业大学19天然苎麻纤维/可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徐志伟天津工业大学20线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张君豪北京科技大学21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装工艺优化研究高文元大连工业大学22秸秆液化生物油合成聚氨酯材料的研究周宇光中国农业大学23摆动式涡激振动发电装置马 良哈尔滨工程大学24新型建筑风力发电装置及示范运行袁 鹏中国海洋大学25蔗渣纤维素直接发酵法制备燃料乙醇中试工艺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刘泽寰暨南大学26波浪发电胶囊技术研究与应用娄保东河海大学27汽车引擎废热驱动车载金属氢化物空调系统敬登伟西安交通大学28汽车尾气废热热电发电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唐新峰武汉理工大学29汽车配件绿色铸造技术刑书明北京交通大学30柴油车炭化微米木纤维尾气微粒捕集器研发郭秀荣东北林业大学31高效高功率密度永磁牵引电动机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韩雪岩沈阳工业大学32基于能量回收技术的轮胎胎压监测研究季宏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X射线成像技术及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X射线成像技术能在对检测物体无损伤条件下,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工业领域。为促进相关人员深入了解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即将召开的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设置射线检测技术专场,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围绕X射线成像技术、产品、应用等展开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中科院金属所高级工程师 王绍钢《高分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及应用》(点击报名)王绍钢,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技术支撑部射线组组长。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三维评价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进行多项软、硬件开发、改造或升级,在无损多相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精确定量和原位多场动态三维评价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在航空、航天、深海等多个重大任务关键材料或部件自主研制中成功应用;负责公共射线技术平台,建设了具有衍射、成像和谱学的综合X射线表征平台。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被引用4200余次,H因子为25。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射线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一类很重要的技术,其发展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从硬件到软件,从空间分辨率到时间分辨率,从医用到工业,从生产到科研,射线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报告将从历史中回顾射线检测典型特色事件,沿着射线检测技术发展的脉络,讲述从诞生到如今遍地开花多行业应用的发展过程。此外,将结合最新的高分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探讨其在材料科学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研究员 刘珑《X射线CT成像技术在钢铁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点击报名)刘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研究员。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后进入山东省材料失效分析与安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工程材料失效分析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X射线成像技术在金属材料损伤机理和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获批专利5项。X射线分析技术在材料失效分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报告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X射线CT成像技术在钢铁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腐蚀坑、裂纹和加工缺陷等内外部缺陷的识别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分析技术,评估内外部缺陷对局部应力及结构强度的影响。锐影检测总经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 刘宝东《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技术及其在半导体测试领域中的应用》(点击报名)刘宝东,锐影检测科技(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理论与应用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主持研发“板状物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相关技术及设备,解决了大尺寸板状物体(如集成电路先进封装、芯片、IGBT等)X射线三维高精度成像的关键问题,仪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同类仪器的国产化突破。 集成电路规模与复杂度的增加和封装技术的发展对封装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X射线成像利用不同材料对X射线吸收衰减能力的差异产生直观的图像,已被用于IC封装测试。目前,用于IC封装检测的X射线仪器正从2D/2.5D向3D转变。X射线三维检测设备对于IC封装测试企业改进工艺、提升质检水平、避免损失有重要的意义。报告介绍本团队成功研发的集成电路先进封装X射线三维分层成像仪,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同时具有显微CL(层析成像)和显微CT(断层成像)两种功能;显微CT适合小尺寸器件的高精度成像;显微CL采用射线倾斜入射扫描方式,适合板级封装的高精度检测,可以对封装后的板级样品的任意区域进行高精度成像。三英精密市场总监 张宗《三英X射线CT无损检测技术、产品与应用》(点击报名)张宗,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2012年加入三英精密,主要负责X射线CT产品的应用技术拓展和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熟悉CT技术在各个科研领域的应用与进展。本报告主要介绍X射线CT的成像原理,通过多个科研领域与工业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X射线CT成像技术应用的必要性、高效性与实用性;介绍三英精密的技术与产品,包括实验室CT产品、在线CT产品及4D CT产品等。泰思肯应用工程师 袁明春《TESCAN Micro-CT系统及原位动态4D应用介绍》(点击报名)袁明春,泰思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动态原位Micro-CT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动态原位显微CT和新产品-能谱CT的应用工作以及客户培训工作,熟悉亚微米扫描、真实时4D动态原位超快速扫描以及多尺度联动(大样品)扫描。了解CT系统在电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生物、材料、地矿等众多领域的3D成像和4D动态成像的应用。当下CT系统多专注于三维成像,随着原位实验需求与日俱增,静态3D结果已无法满足科研和工业需求,TESCAN显微CT不仅可实现多尺度的高分辨(亚微米)、高通量三维成像,也可进行长时间连续扫描(几百小时)以及快速“4D”动态成像。本报告将展示如何使用动态CT对原本无法观测的连续变化或只能模拟仿真的实验实现实时观测。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了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2年10月13-14日组织召开首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自动及智能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四大专场,邀请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报告,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0月14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5、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号: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
  • 绝对干货,红外热像仪的四大科研行业应用
    菲力尔(flir)的足迹遍布热像仪应用的各个市场领域。无论是非接触式测温领域,如:状态监控、消防自动化,还是夜视领域,如安保、海事等,菲力尔都有完整的产品系列面向市场,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在科研领域亦是如此,一些研发客户逐渐开始意识到热成像技术的强大功能。对于这些客户,我们有低价位的入门级系列产品,满足他们日常的研发工作,也有高级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本期文章,我们对红外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一个总结。在研发应用中,准确性、可靠性、灵敏度和高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是红外热像仪被广泛应用到科研领域的重要缘由,其中包括:工业研究、学术研究、无损实验、材料分析、安防和航天科技。一、工业研发热像仪能帮助开发人员分析、观测和量化研发项目的散热和热属性。此举有利于开发项目的热效率得到持续、稳定的控制,缩短设计周期,避免代价高昂的产品召回。电气检测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设计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不降低产品的性能或成本的前提下进行散热管理。由于电子组件的尺寸越来越小,要准确了解其热信息异常困难。但是,借助热成像技术,工程师能轻松地将他们制造设备的热图可视化和量化。如果在复杂印刷电路板的设计阶段就投入使用红外热像仪,便能有效避免后续故障和昂贵的召回。汽车行业汽车铸件为了生产出更高效、更安全和更高性能的汽车,汽车产业在研发环节投入的资金相当高,往往是其它产业无法企及的。汽车产业的其中一项成功要诀就是将可靠的新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投入市场。热成像能帮助汽车工程师们改善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验证供暖和制冷系统的效率,量化热冲击对轮胎磨损的影响,检测连接处和焊接处的性能质量等̷̷工业试验室试验台玻璃灯泡调光器将新产品更快投入市场,这是许多行业的“成功秘诀”之一。在产品设计流程中,越早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热模型验证和故障分析,或仅仅是用于更好的布置热电偶,就越能从中获益。借助红外技术,公司可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加公司盈利。制药产业微量滴定盘借助红外技术进行新药品研发。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化学反应的温度变化,研究滴定盘中发生的变化。二、学术研究热成像技术在大学教室和实验室中越来越受欢迎。在教学环境中,导师们使用热成像技术帮学生认识热传递和热力学理论,加深他们对重要概念的理解。生命科学眼睛分析热成像是一种精确、可计量、非接触式的诊断技术,可用于观测和量化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其应用包括:血管评估,组织状况监测,肌肉拉伤分析和出血点检测等。快速移动事件安全气囊突然展开高速红外成像拥有微秒级的曝光时间,可以定格动态场景的视觉运动,捕捉每秒10,000帧以上的帧频。研究应用领域包括:射击,超音速射弹,爆炸,燃烧过程,激光等许多领域。红外显微成像集成电路评估热像仪同显微镜相结合就变成了一台热成像显微镜,能够对小到3微米的目标进行精确测温。研究人员使用热成像显微镜能以非接触的方式描绘组件和半导体衬底的热性能。宽温度范围现象jet聚变等离子反应器对jet聚变等离子反应器进行测温时,需要一台具有滚动积分时间,超帧频和实时温度范围扩展功能的热像仪。三、无损检测(ndt)/材料检测ndt是一种广泛用于材料、组件和系统属性评估且不对检测对象构成损害的方法。带有锁相功能的flir热像仪能够完成各种先进的检测,比如ndt、应力测绘,还能用于发现低至1 mk的细小温差。应力分析汽车部件应力测绘应力测试和疲劳测试是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中常用的测试方法,但对于复杂结构却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即便是几何结构复杂的组件,热应力测绘也能同时提供数千个应力测量结果。与应变仪相比,这种技术能为研究者们提供更快速、更完整的信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缺陷检测无损热检测能够通过目标激发,观察目标表面的热差异来检测内部缺陷。对于检测复合材料的孔洞、层离、藏水非常有价值。太阳能电池锁相太阳能电池诊断太阳能电池可能存在电气分流问题。当太阳能电池通电时,这些分流就可以使用锁相热成像轻松检测出来。锁相光致发光测试可以使用近红外热像仪实现。裂纹检测感应式裂纹检测通过将捕捉的热图像与振动频率或进入某一部件的超声能量同步,就能实现对关键部件的裂纹进行锁相热成像检测。表面裂纹出的摩擦会产生热量,这样细小的裂纹和断裂无需使用染料或渗透液就能看得见。这种形式的ndt无需紫外线照射就能实现对大型部件或复杂固件的检测。四、安防&航空大多数人都将用于安防领域的热像仪同“发现敌人”联系到一起。但如今,热像仪还可用于武器、弹药、导弹和飞行器的研发中。热像仪所提供的信息便于研究人员使用热光谱描绘目标物体,从而用于目标识别,防御措施部署和多光谱伪装研究。跟踪喷气式飞机热像仪系统通过提高低光照或雾霾条件下的可视度,弥补了视频追踪系统的不足,使跟踪系统能够发现目标,并持续更新目标的方位、范围和高度。红外特性直升飞机的热特性红外特性指的是目标的波长作用反应出来的表观红外亮度,它会在各种不同的距离和大气环境中让传感器获得物体的外观。红外特性对于车辆、传感器和伪装系统的设计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技术监视和对抗措施屋顶的秘密监控设备红外成像技术可用于识别秘密监控设备的热特性。即便是隐藏在目标内部的设备也能在其释放红外能量的一瞬间被检测出来。激光指示卡车上的短波红外线激光标识激光指示器会发射出一束激光能量,用于标记特定的地点或目标,通常用于精确制导武器。近红外(nir)热像仪能够检测到这些正常情况下无法看见的激光束,用于标识研究和目标确认。 研发的应用远不止这些,菲力尔同时拥有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负责设计和研发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热像仪。菲力尔深知客户的需求不同,所以为每个领域都提供了完整的产品系列(科研产品系列请关注下期文章内容),您可以根据您自身的应用需求,再看我们的产品系列,菲力尔的产品专家时刻准备为您提供最优异的解决方案。
  • 显微 CT 无损成像技术在牙科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自 1895 年伦琴发明 X 射线以来,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Jim Elliott 开发了显微 CT,最初用于实验性牙髓研究。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凭借其非破坏性 3D 分析的特点,显微 CT 已成为硬组织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工具。它在各种牙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相关主题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加。本文我们简要为大家分享显微 CT 无损成像技术在牙科研究中的应用。显微 CT 技术在牙科领域的应用领域涵盖了组织工程、用于有限元分析的真实数据识别、确定牙齿中的矿物质浓度,以及人类学研究中牙釉质厚度、颅面骨结构和发育的测量,同时也应用于牙髓研究,用于评估种植体和周围骨(见下图)。显微 CT 为牙髓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尤其是在识别牙根管形态、检查根管准备情况、评估填充物,并能在治疗后进行检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显微 CT 在牙科中的应用01 组织工程学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实验室中构建生物合成器官,以替代患病或损伤的组织。近年来,显微 CT 在组织工程结构支架的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用于表征结构支架的构造、体外结构支架的破坏模式以及聚合物和磷酸钙结构支架中的骨生长。在检查结构支架的破坏过程中,它能清晰显示材料完全丧失的位置,这对于评估结构变化至关重要。简言之,显微CT 可用于研究新生组织的获取和损失组织的确定。在牙槽突裂治疗方面,显微 CT 进行了ɛ -caprolactone(金标准)、自体移植物以及添加到新浓缩胶原中的磷酸三钙聚合物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体移植物具有最佳的成骨效果,而新开发的材料则展现出与这一标准组相近的效果,添加到胶原蛋白中的磷酸三钙聚合物可以作为组织支架的可行选择。显微 CT 观察新骨形成。(A):0 周标本显示,骨缺损边缘清晰、锐利。(B):术后 4 周标本显示,骨缺损区有新骨生成,成骨量约为原骨缺损的一半,骨缺损区边缘圆钝。(C):术后 8 周示骨缺损区有大部分新骨形成,与原牙槽嘴水平相比,仅有轻度凹陷。图片来源于文献 [1].02 有限元法(FEM)分析数据学近年来,有限元建模(FEM)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用于生物力学和物理事件分析的技术。显微 CT 可用于形成牙齿、种植体和牙齿修复体等小物体的有限元模型。工况中牙本质 Von mises 应力分布云图,图片来源于文献 [2].牙齿有限元分析,图片来源于网络03 颅面骨的生长发育显微 CT 无损成像可用于颅面骨生长发育的评估。这种方法的独特性质和更广泛的用途使其成为测量骨结构的新黄金标准技术。显微 CT 成像已用于评估啮齿动物颌骨中牙槽骨重塑、牙周膜厚度变化以及皮质骨和小梁骨变化。大鼠牙槽骨显微 CT 二维图像(上图)。大鼠牙槽骨显微 CT三维图像(下图) , 三维重建图像直观地反映大鼠牙槽骨骨小梁的改变,图片来源于文献 [3].04 牙齿中矿物质浓度的测定牙齿组织的矿物质浓度可以用化学分析或接触显微放射照相法来测量。然而,这些方法是耗时的过程,并且对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利用显微 CT 可以在不损伤组织的情况下,通过灵敏的测量来确定矿物质浓度。由于该应用中的切片厚度取决于X射线束的大小,因此可以获得比其他方法更精细的切片(如下图)。显微 CT 提供了被扫描物体的完整的三维结构,且 X 射线不透性很好地对应于矿物密度,非常适合检测龋齿病变的脱矿性质。用显微 CT 方法检测,显示矿物质浓度,图片来源于文献 [4]05 釉质厚度的测量人类学研究中常用的釉质厚度测定方法之一是切片测量,然而这种方法会对样品造成无法逆转的损伤。针对化石样本切割导致的损失,该领域需要一种全新的技术。螺旋 CT 虽然可行,但分辨率低,无法提供高质量图像,因此已被淘汰。显微 CT 在测量釉质厚度方面具备所需的高灵敏度,同时又不会对样品造成不可逆损伤。使用这一技术,不仅能确定牙釉质厚度,还可以测量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的体积。使用 NEOSCAN 台式高分辨显微 CT 以 9.8 μm 像素大小扫描一颗臼齿,显示牙本质和牙釉质中存在裂纹,填充材料被腐蚀。06 牙髓研究牙齿解剖成像的最新技术已经采用了多种非侵入性成像方法。这些方法使样本可用于其他研究或为先进治疗程序提供控制。传统的临床射线摄影只提供二维信息,缺乏牙齿 X 光的 3D 视角。传统 CT 中的厚切片会降低分辨率,图像质量有限。相比之下,显微 CT 扫描提供丰富信息,切片可在多个平面重建,数据可呈现为 2D 或 3D 图像,内外解剖结构可同时或分别显示,并可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显微 CT 在牙髓病学中已成为硬组织成像的关键工具。 显微 CT 扫描牙齿根管,可视化根管内部详情,图片来源于文献 [4]—07 小结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进步,显微 CT 在多个领域,尤其是牙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1. 观察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骨骼变化,评估不同方法、力模型或药物的效果。2. 确定牙槽骨形态和矿物质浓度,观察外科手术材料或方法对愈合过程的影响。3. 测量全身活动(如营养、药物等)对牙槽骨的影响。4. 比较不同骨丢失情况(如牙周炎、根尖周病变)、治疗方法和疗程的影响。5. 通过评估种植体稳定性来确定骨整合情况,比较不同种植体材料和组合物的效果。6. 通过矿物质浓度测量不同病变的脱矿质率。7. 比较牙釉质和牙本质修复中不同处理方法和材料对再矿化的影响。8. 在牙髓学中,对根管进行详细成像,包括确定根管形态和再治疗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显微 CT 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不会对样品造成永久性损伤,且因其三维成像能力、安全性以及高分辨特性,使其成为牙科研究的首选检测手段。关于 CT 与显微 CT 的区别CT 和显微 CT 的基本区别可以通过两个点来区分:一是光源大小:CT 为 1mm,显微 CT 为 5-10 μm。显微 CT 的更小光源减少了半影,使图像更清晰。二是工作方式:在 CT 中,X 射线源围绕检测样品旋转以形成图像,而在显微 CT 中,X 射线源静止,样品本身旋转。稳定的 X 射线源减少了机械振动,提高了图像分辨率。显微 CT 成像的示意图 参考文献[1] 许悦 陈振琦 吴军 李壬媚 刘广鹏. SD大鼠人造牙槽突骨缺损自愈率的显微CT评价 [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1, 9(2): 126-129.[2] 杜珊珊.不同复合树脂修复下颌第一前磨牙多类型楔状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20,(4):538-540.[3] 代庆刚, 房兵, 张鹏, 等. 不同去势时间大鼠牙槽骨微结构变化的 Micro-CT 研究[J]. 上海口腔医学, 2014, 23(6): 641.[4] Erpaç al, B., Ad&imath güzel, Ö zkan, & Cangül, S. (2019). The use of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in dental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Dental Research, 9(2), 78–91.
  • 【德泉资讯】流式原理及科研领域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林大成功举办
    10月15日,我公司在东北林业大学举办了流式原理及科研领域应用的技术交流会。会议特别邀请了Beckman高级应用专家于兰以及流式细胞仪东北区域销售经理陈清彬,为大家讲解了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及应用,并介绍了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同时,也走进实验室为大家演示仪器的操作,老师对产品的检测结果十分满意。1于兰讲解流式原理及应用 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构造,解释了在使用流式细胞仪时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流式细胞仪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会后于兰对于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解决了大家在实验研究中的很多困惑。2陈清彬介绍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 向大家介绍了Beckman流式细胞仪系列产品,重点介绍了CytoFLEX性能强大,简单易用,配置灵活等优势,并说明了这些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用户以后的实验提供了很大的助推作用。3仪器的操作演示 首先向大家介绍流式细胞仪CytoFLEX的各部分组成和软件中各个图标按钮的作用,然后通过人血细胞的三色实验对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演示,包括如何建立补偿库,如何调补偿等都做了详细讲解。对于做出的实验结果老师也十分满意。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让用户对流式的原理及科研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Beckman的CytoFLEX产品也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操作演示,用户切身的感受到了CytoFLEX产品的优势以及功能的强大。我公司今后会将更专业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带给用户,为科研事业助力。 哈尔滨德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技术与服务,打造全面实验室解决方案,至臻技术,无忧服务,只为让您无忧、无虑。
  • HORIBA走进广深两地:与科研人才畅谈拉曼在材料中的应用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毗邻的广州更是云集了众多知名高校。5月27日、29日,HORIBA Scientific分别在广州、深圳举办了拉曼技术在材料中的应用交流会,为两地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高校正越来越重视拉曼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叶代启教授为广州站活动做了开场白,也彰显了当前各大高校对于拉曼技术正越来越重视。除了华南理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外,本次交流会还吸引了质量监督检测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的关注,共有70余人出席了会议。 由于事先掌握了参会者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HORIBA Scientific应用中心的胡恩萍博士在培训中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在各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涉及到生物、碳材料、能源电池、半导体等材料。参会者不仅能了解到新的拉曼光谱技术、强大的应用功能,而且还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拉曼光谱如何诊断病变组织、如何测量晶体的结晶度等。科研与产业的结合将更为紧密 说起石墨烯,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可要是把它应用到手机上,就可以让手机变得更薄更灵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在5月19日刚举办过2014年石墨烯高峰论坛,大家对于石墨烯及其衍生材料的应用前景都充满了期待。而拉曼光谱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石墨烯,胡博士在本次会议中与大家深入探讨了怎么使用拉曼光谱判断石墨烯的层数等技术。三位来自深圳存储企业的研发人员则非常关心碳材料,比如如何通过碳峰来判断硬盘磁头上的粘污点来自于哪个物料,从而进行失效分析,以改善生产工艺。 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来看,科研研究正和产业开发走得越来越近,而这也是HORIBA Scientific举办此类技术交流会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光谱技术搭建研发与产业之间的桥梁,推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由于本次活动的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和大家分享部分的拉曼技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可以报名参加HORIBA于7月28日-8月1日在上海举办的“拉曼学院”,点击查看详情。关注我们邮箱:info-sci.cn@horiba.com新浪官方微博:HORIBA Scientific微信二维码:
  • 直播报名!红外热成像技术专场:在高校科研、石化行业应用详解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将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转变为红外热像图,该技术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性强、目标识别能力强、全天候工作等特点。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各种适用于民用的低成本红外成像设备出现,已融入到工业测温、科学研究、石化产业、辅助驾驶及物联网等领域中,并在这些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红外热成像行业总体市场规模达到640.18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23.24亿元。此背景下,仪器信息网联合国际知名红外热成像技术品牌福禄克和艾睿光电,开启红外热成像技术专场公益直播讲座,在8月17日和8月22日分别围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校及科研领域、石化行业的应用进展进行详解,欢迎业界人士免费报名参会。红外热成像技术专场直播时间表时间主题分享嘉宾分享议题8月18日14:00-16:00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校及科研领域的应用沈建祥,福禄克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二十六年的红外领域从业经验)多个重点学科的温度监测方案及应用实例:1)电子电气学科:电子电气元器件/部件的发热和散热性能测试2)材料学科:材料设计缺陷检测及实验室环境下的工艺流程缺陷检测3) 机械学科:机械部件运行中的发热检测4)生化学科:生物医药实验中的温度监测和对比8月22日10:00-11:15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周燕,艾睿光电资深工业解决方案专家(红外热成像8年的研发及技术)1)什么是红外热成像及技术优势2)红外热像仪在石化行业的背景分析3)应用场景分析及案例分享4)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免费报名方式扫以上二维码参加“高校及科研领域”主题直播,或点击链接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fluke230818/ 扫以上二维码参加“石化行业”主题直播,或点击链接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nfiray230822/ 分享嘉宾简介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 沈建祥沈建祥,福禄克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二十六年的红外领域从业经验,从产品研发到培训讲师,从红外点温到红外热像,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对红外热像的使用有独到见解,现担任福禄克公司工业综合测试部应用经理,研究红外热像的现场技术是最大的爱好。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资深工业解决方案专家 周燕 周燕女士在模式识别、红外热像领域拥有8年的研发及技术支持工作经验,主要从事面向新能源、电力、石化行业的红外解决方案定制、产品应用以及市场推广等工作,有着丰富的各行业方案定制经验。关于福禄克测试仪器公司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于1948年成立,Fortive 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福禄克是一个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市,工厂分别设在美国、英国,荷兰和中国,其销售和服务分公司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目前福禄克公司的授权分销商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雇员约2400人。福禄克仪器仪表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就进入了中国。首先在北京建立了维修站,随后就成立了办事处。目前福禄克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都设有办事处,在沈阳、大连、武汉、南京、济南、乌鲁木齐、重庆和深圳设有联络处,这些机构为中国各界用户提供着方便、周到、及时的服务。过去的20多年中,福禄克公司把先进的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带入了中国,同时也与中国各界进行了广泛、卓有成效的技术合作。为了便于用户了解和购买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的产品,公司在国内逐渐建立了运作通畅的分销机构,使国内用户可以方便地用人民币直接购买福禄克公司的产品。多年来,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创造和发展了一个特定的技术市场——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用于测试和检测故障的优质电子仪器仪表产品,并把该市场提升到重要地位。每新建的一个工厂、 办公区、或设施,都可成为福禄克产品的潜在用户。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到过程仪表的校验维护,从实验室精密测量到计算机网络的故障诊断,福禄克的产品帮助各行各业的业务高效运转并不断发展。无论是技术人员、工程师、科研、教学人员还是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都通过使用福禄克的仪器仪表产品扩展了个人能力,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正是他们,给予福禄克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使得福禄克品牌在安全、耐用、精准、易用的质量标准方面得到高度的美誉,成为所涉及的领域中的佼佼者。关于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艾睿光电专注于红外成像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的、有竞争力的红外热成像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热成像机芯模组和应用终端产品。公司研发人员占比48%, 已获授权及受理知识产权项目共2030件:国内专利及专利申请1299件(包括集成电路芯片、MEMS传感器设计和制造、Matrix IV图像算法、AItemp智能精准测温算法、IR-Pilot 红外AI智驾方案等);国内商标申请共278件;国外专利及专利申请47件;国外商标申请133件;软件著作权215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58件。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工业、户外观察、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智能驾驶、无人机、安防消防、物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
  • 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科研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X射线检测作为无损检测中一种相对较重要的检测方法,主要应用在工件内部形状缺陷检测,能够得到缺陷部位的直观图像,此外,还可对长、宽和高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因此,这项检测技术在各个行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为促进相关人员深入了解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特别设置射线检测技术专场,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围绕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原理、仪器、应用等展开分享。部分报告预告如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程国峰《X射线三维吸收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应用》(报名听会)程国峰,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课题组组长。中国晶体学会粉末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与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X射线衍射与散射理论及应用、三维X射线成像术、拉曼光谱学等。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项目多项,主编出版《纳米材料的X射线分析》、《二维X射线衍射》等专译著4部,发布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12项,获专利授权7项,在Nat. Mater.,J. Appl. Phys.,Mater. Lett.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绍钢《Fe基非晶涂层的无损原位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报名听会)王绍钢,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技术支撑部射线组组长。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三维评价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进行多项软、硬件开发、改造或升级,在无损多相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精确定量和原位多场动态三维评价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在多个重大任务关键材料或部件自主研制中成功应用;负责公共射线技术平台,建设了具有衍射、成像和谱学的综合X射线表征平台。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被引用4900余次,H因子为29。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973课题、国家面上自然科学基金、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青年人才项目和中科院仪器创新项目等。国内外会议特邀报告、口头报告等40余次。Scientific Report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ntermetallics等14本SCI期刊特邀审稿人。曾获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7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论文,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毕业生等。报告摘要:本报告将对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做个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汇报如何利用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对Fe基非晶涂层进行无损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Fe基非晶涂层具有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和抗磨损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有望应用于油气生产、舰船关键部件以及核废水处理等环境。本报告将围绕非晶涂层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一些腐蚀、冲击等问题,尝试通过无损三维表征与评价研究,来理解特定环境下的损伤机制,找出影响因素及规律,提高涂层的抗腐蚀和抗冲击性能,保障涂层实际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 詹科《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及应用》(报名听会)詹科,工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10年-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University of Virginia联合培养。现为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残余应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喷丸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学术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残余应力理论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SCI/EI 论文3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参与编著《现代物理丛书-内应力衍射分析》,《金属材料喷丸强化及其X射线衍射表征》。先后与中国中车、中国船级社、宝钢中央研究院、上海航天装备总厂、新疆金风科技、上海华测等单位开展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残余应力分析与优化研究。曾受邀作为主讲人开展材料喷丸强化及残余应力测试专题培训。报告摘要:在现代制造业中,从材料-零件-部件-整机装配-使用全寿命周期,残余应力对产品的疲劳,应力腐蚀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影响较大,残余应力的检测及调控对提升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中,X射线衍射方法由于其理论严谨,是残余应力测试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报告围绕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基本原理及应用,拟介绍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残余应力的产生及调控方法;第二: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介绍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基本原理,参数选择,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微旷科技总经理、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马毅《极端服役环境X射线CT研发与应用》(报名听会)马毅,工学博士,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项目总监,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担任总经理职务。长期专注于极端服役环境材料失效研究和原位X射线三维成像装备开发。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cta Mater, Scripta Mater, Int J Fatigue, Eng Fract Mech, Fatigue Fract Eng M等材料和工程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超过1400次。申请发明专利四十余项授权多项。长期多个SCI期刊长期审稿人。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高性能原位X射线CT设备的研发。该设备基于X射线强穿透能力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结合亚微米级精密控制转台和机械控制,实现微米级高分辨X射线CT成像,以及毫米/厘米级试样的三维无损成像。通过配置超高温模块、低温模块、高载荷模块(拉伸/压缩/弯曲/疲劳),构建热-力耦合系统,实现超高温变形、超低温变形以及热冲击、疲劳、蠕变等复杂工况下材料和工程构件的原位CT成像。奥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李义彬《2D、3DX射线智能检测系统》(点击报名)李义彬,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无损检测技术研发工作三十余年。先后取得10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订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市科技进步奖项11项。带头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国家、省部重点项目6项。先后组织完成了XYD-4010/3型X射线实时检测系统等多项课题研究;其中组织完成的ICT-3400型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课题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任辽宁省人大代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副理事长,辽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仪器仪表专业评审组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射线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丹东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报告摘要:2D、3D X射线检测设备不光应用在工业领域,同样应用于科研、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2D、3D智能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并提供了全面且精准的检测结果,是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重要发展方向。TESCAN资深应用工程师 袁明春《TESCAN Micro-CT系统及原位动态4D应用介绍》(点击报名)袁明春,无损检测专业硕士,曾在BAM德国联邦材料研究与测试研究所(8.3)、上海材料研究所工作学习过。现就职于泰思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任动态原位Micro-CT资深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动态原位显微CT和新产品-能谱CT的应用工作以及客户培训工作,熟悉亚微米扫描、真实时4D动态原位超快速扫描以及多尺度联动(大样品)扫描。了解CT系统在电子、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生物、材料、地矿等众多领域的3D成像和4D动态成像的应用。报告摘要:当下CT系统多专注于三维成像,随着原位实验需求与日俱增,静态3D结果已无法满足科研和工业需求,TESCAN显微CT不仅可实现多尺度的高分辨(亚微米)、高通量三维成像,也可进行长时间连续扫描(几百小时)以及快速“4D”动态成像。本报告将展示如何使用动态CT对原本无法观测的连续变化或只能模拟仿真的实验实现实时观测。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专员 李惠《应用于工厂快速筛查的三维检测工具》(点击报名)李惠,多年从事NDI产品工作,现负责NDI产品市场专员工作。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岛津从客户实际应用出发,新研发的X射线台式CT。该设备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特别适合工厂的快速筛,为产线检测带来新思路。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为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和行业交流,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3年9月26-27日召开第二届无损检测技术进展与应用网络会议。本届会议开设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上)、无损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下)四大专场,邀请二十余位无损检测领域专家老师围绕无损检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相关应用等方面展开研讨,欢迎大家在线参会交流。一、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二、支持单位:吉林大学三、参会指南1、进入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dt2023/)进行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网报名2、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3、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注册或报名费用。4、会议联系人高老师(微信:iamgaolingjuan 邮箱:gaolj@instrument.com.cn)周老师(微信:nulizuoxiegang 邮箱:zhouhh@instrument.com.cn)
  • 网购在科研实验室中的应用与实践
    1、网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支付和现代物流业日趋成熟,网购呈现出狂飙式的发展,不管你是小学生,还是大妈大叔,很多人都会网购,普罗大众从消费理念到消费行为都因网购的存在而出现巨大转变。比如说,很多工薪阶层会选择商场试衣服,然后暗暗记下来或者拍下照片,回来在网上找一找,往往比商场同款便宜很多,网店的运营成本会比实体店小得多。也有人说,网上卖得有时候不是商品本身,而是照片。也有的家具、家电厂商探索线上线下互补模式,线上购物,送货到家,线下实体体验,收到很好的效果。  2、网购和科研工作并不陌生。  在很多人眼里,网购使得生活非常方便,跟生活紧密,而跟工作倒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工作&ldquo 高大上&rdquo ,应该需要很多&ldquo 高精尖&rdquo 仪器设备,网上买的东西质量没保障,不敢用,其实不然。既然网购是一个好东西,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用起来,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呢?网购可选择范围大,性价比高,虽然说商家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但是只要胆大心细,耐心观察,其实可以发现有很多值得信赖的好商家,他们的东西真的物美价廉。  拿我自己来说,我之前找一个固定的供货商买了一台手提紫外分析仪,她一个礼拜以后给我送到实验室,价格为500元,后来这个仪器坏了。我在网上重新买了一个相同型号的380元,第二天快递就到了,只不过需要我自己去快递那去拿一下,生产厂家都一样,用起来质量其实都一般,但是网购方便很多,从此我就让那个固定供货商出局了。这里要注解一下,我们学校在郊区,比较偏远,人家不愿为了一个紫外灯跑来也情有可原。其实网购这么发达也是有原因的,物流快递是一个重要保障,既然这样,那么我们真得好好利用这么好的快递网络系统。  3、网购可以买啥?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优点其实最主要的是物美价廉,有的老师抱怨经费不够花,网购可以缓解这方面的问题。以前大家觉得网购不快,但是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觉得网购还是比较快的。比如实验所需的简单耗材,往往全国都有,这时候你可以尽量选择离自己近的城市,我在南京,经常选择江浙沪一带的产品,哪怕贵几毛钱,对,你没看错,有的时候真就是贵几毛钱。在实践中,我真真体会到,网购尤其适合小量、零散及难购产品,交易过程灵活。有一次有一个转接头,我问了几个周边的公司都没有,准备找玻璃工专门定制的时候,网站上一看,竟然有,6块钱一个,果断下单,不仅节省了经费,真的节省了科研时间,对于科研成本而言,时间比金钱更重要。  有的老师会说,啊,网购这么好,那我也来试试,但是网购也有自身的缺点,网购的产品可能没什么售后服务。所以有的时候,作为买家我们要扬长避短,利用网购买一些日常实验用品,而不是需要维护的仪器。记住网购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科研用品都能买,比如化学药剂,这个还是需要找有资质的正规公司购买,比如大型仪器,还是要通过具体公司招标洽谈。网购只是我们日常采购的补充,并不能覆盖全部,买的东西也以一些简单、低值耗材为主,要向商家索取正规发票,不然也不能报销。  当然还有一类商品要特别注意,就是玻璃仪器。玻璃仪器易碎,在运输和投递的过程中,快递员是不会管你里面是什么的,往往是一顿&ldquo 暴打猛摔&rdquo ,往往送到你手上的时候就已经碎了。这个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选择有经验的玻璃厂家,二是如果到你手上碎了,怎么来处理。有经验的人他很聪明,他知道快递的流程是怎么样的,所以他知道怎么包装,这方面国内欣维尔公司(打个广告,欣维尔看到可以联系我,洽谈广告费,哈哈)做得非常好,他们利用塑料、泡沫和纸片等可以把玻璃仪器包得很好,即使被快递员&ldquo 施暴&rdquo 也不会碎,这就是功夫,不服不行。第二个是如果碎了,不要怕,第一时间拍照,然后传给销售人员,一般厂家都会认账,重新发货,如果遇到不认账的,记得差评之后,举报他,引入第三方仲裁,这也是网购其它东西的常识,这也得益于网购体系的完善。  4、网购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一条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定要分散,慢慢试探,谨慎小心。也就是说,你不要一下子在一个厂家买1万块钱东西,这样做过于冒险。我一般买一些实验耗材,一次不会超过1000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商家,我都会记录下来,以后多光顾。  第二条,就是货比三家。比如说一个网店,它里面的东西比较全乎,由于进货渠道的原因,谁也不能保障自己所有的产品都是业内最低,各家有各家的特点,我就知道,某商家的玻璃仪器非常便宜,质量也不错,但是它的其它耗材,比如加热器、pH试纸、凡士林、手套和口罩价格就偏高,质量也一般,另一个厂家正好跟它反过来,这时候两者就能构成很好的互补关系。  第三条就是公私分明。网购一般是要用自己的支付系统去支付的,这时候你一定要确定对方能够开具正规发票,以便于你能够报销,不然就是拿私家的钱贴补公家了。反过来,也不要拿公家的钱贴补私家,因为现在信息非常透明,其实网购,你购了什么,信息是会保留的,所以还是公私分明,按章办事得好。我就建议购物账户公有化,一个实验室有一个专用账户来购买实验室耗材,也可申请金融产品(如支付宝里面的&ldquo 花呗&rdquo ),用金融的办法来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
  • 直播预告:Pμ SL极限微尺度3D打印技术及其科研应用进展
    主题: PμSL极限微尺度3D打印技术及其科研应用进展时间: 2020年6月18日下午15:30-16:30直播讲师单位:BMF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直播提纲:BMF深圳摩方:①微尺度3D打印技术;②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原理及特点;③PμSL微尺度3D打印的极限微尺度加工能力;④PμSL微尺度3D打印的科研应用进展英国诺丁汉大学:①诺丁汉大学增材制造中心介绍;②诺丁汉大学&摩方合作情况;③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方向的研究展望BMF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精密微纳3D打印领域,是全球微纳尺度3D打印技术及颠覆性精密加工能力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涵盖高精密3D打印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高精密3D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高精密3D打印原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高精密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拥有较为完整的高精密微纳3D打印产业生态链。在科研领域,摩方自主研发的3D打印系统已被麻省理工、新加坡南洋理工、英国诺丁汉、德国德累斯顿工大、清华、北大、港中文、港城大、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众多全球顶级高校和科研机构使用。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英国诺丁汉大学是一所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老牌名校,其教学与研究水平都具有国际声誉。迄今为止,诺丁汉大学已经产生了很多的杰出校友,包括3位诺贝尔奖的得主和众多奥运奖牌得主。根据2011年UCAS报告,该校与剑桥大学并列英国第三培养出最多位知名CEO的学校,毕业生在英国列为重点聘雇的第2名。英国诺丁汉增材制造中心拥有跨学科研发团队,包括博士、博士后及导师共98人,其研发方向覆盖基础研究到应用型研究,主要包括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与可用于增材制造的特种材料开发。本次直播主要讲述的是PμSL极限微尺度3D打印技术及其科研应用进展。产品特点: 摩方nanoArch 3D打印设备采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 3D打印技术,该技术具有成型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打印精度高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微尺度加工技术之一。全球领先的超高打印精度(2μm/10μm/25μm),高精密的加工公差控制能力(±10μm/±25μm/±50μm),配置韧性树脂、硬性树脂、耐高温树脂、生物树脂等创新打印材料,使得nanoArch系列3D打印系统可直接成型精密塑料结构件和功能器件,无需再经过抛光、打磨、喷涂等后处理工艺,可为客户实现小批量的精密塑料零件快速加工。
  • 从科研到蛋白药物检测——2018 AUC分析超速离心应用技术论坛纪实
    6月5日,由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主办的2018年度AUC分析超速离心应用技术论坛在上海博雅酒店成功举行。分析超速离心技术作为一项经典的诺奖级技术,自问世以来,开创了上世纪前半页生物大分子研究的传奇年代。时至今日,无论是科研领域中蛋白质构象均一性的鉴定,两种以上蛋白多位点相互作用测定,还是生物医药中的单抗药物制剂开发和CAR-T病毒载体质控,抑或是HPV、HEV等VLP疫苗的发明与上市,均离不开AUC分析超速离心技术的分析。AUC已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生产质控标配伴侣。本次会议以“AUC从科研到蛋白药物检测应用”为主题,邀请了多位海内外AUC应用技术专家做大会报告,包括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子疫苗学与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疫苗学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李少伟教授,清华大学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蛋白质制备与鉴定平台主任李文奇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李峰博士,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副教授叶晓东博士,还有来自日本大阪大学、亚洲地区最权威的AUC应用专家Susumu Uchiyama教授,以及贝克曼库尔特AUC技术高级应用科学家兼AUC全球项目研发经理Chad Schwartz博士。研讨会吸引了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AUC用户和技术爱好者前来参加本次学术盛宴。第一位演讲嘉宾,来自清华大学的李文奇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他及其团队目前的研究重点——植物的抗旱调节机制。作为一种植物激素,脱落酸在植物细胞抗旱调节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他的研究过程中,利用分析超离技术对脱落酸的受体蛋白的分子量和沉降系数进行检测,进而分析该蛋白的结构和聚集情况,揭示了脱落酸在植物细胞中的抗旱作用机理。之后,他也向大家分享了AUC技术在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的经验。第二位演讲嘉宾是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叶晓东教授,叶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AUC技术的历史和原理,随后又为大家介绍了使用分析超离技术在DNA分子的构象方面的研究。通过检测DNA分子的沉降系数和分子量变化来判断DNA分子构象、聚集状态受溶液PH、离子浓度等条件的影响。叶老师的报告为关注核酸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潘李峰博士则是向大家普及了目前做结构生物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AUC的两种检测方法,即沉降速率和沉降平衡在检测蛋白质的均一性和聚集状态方面的应用,并将他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后具有多年AUC使用经验的潘博士强调,AUC是当前结构生物学研究的一大利器!茶歇过后,国内HPV以及肝炎疫苗研究的权威学者厦门大学的李少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AUC在病毒样颗粒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其应用包括三方面:病毒样颗粒疫苗包装机制监测和病毒结构表征,AUC可用于冷冻电镜前的样品质量监测,以保证冷冻电镜结果的质量;AUC用于抗原表位的准确定位,通过对分子量的测定来判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情况;利用AUC的沉降速率检测方法分析样品的沉降速率可以对抗体的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分子计量数的检测也可分析抗体的自聚合情况;AUC是疫苗表征的核心技术,应用于疫苗批量生产一致性监测。李教授的报告无论对于做疫苗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是进行疫苗生产的生物医药工作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接着,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Susumu Uchiyama教授介绍了AUC在生物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应用。他表示,通过多年的研究成果说明了AUC是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他通过比较AUC技术与分子筛两种方法的差异,揭示了在生物药品研发过程中分子筛的局限性和使用AUC技术的必要性,在高质量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和质控方面,AUC技术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作为目前亚洲地区超速离心技术应用最为资深的专家,Susumu Uchiyama教授将多年的AUC使用经验和方法等知识结晶写进了他的著作《Analytical Ultracentrifugation》,希望通过此书来为AUC的使用者及其应用技术爱好者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启示。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是全球唯一的分析超速离心产品的供应商,掌握最先进的AUC技术。作为AUC产品的主要负责人,贝克曼库尔特分析超离技术高级应用科学家兼全球AUC研发项目经理Chad Schwartz博士为大家介绍了目前世界上AUC仪器分布状况以及应用覆盖,对比了新机型Optima AUC与老机型ProteomeLab XL-I在各个方面的差异,新AUC机型无论在检测灵敏度、检测效率还是在结构设计、软件分析上都实现了改良、优化和升级。同时,他也重点介绍了AUC在用于疾病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表征方面的应用。Schwartz博士的报告,让与会老师对于AUC产品及其应用技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整个下午的会议报告,让大家意犹未尽,只恨时间过得飞快。本次交流论坛为国内从事科研和药物研发的工作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AUC技术以及相关应用的交流和分享,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同时也为推动国内结构生物学以及生物药物研发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感谢所有演讲嘉宾以及远道而来的参会老师,期待下一次的AUC技术交流盛会,我们再相聚!AUC仅用于科学研究,不用于临床诊断。
  • 大国重器:湖北洛克泰克多面顶大腔体压机与前沿科研应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高压科学无处不在,通过先进的高温高压装置模拟极端条件下物质原位物性表征技术,在新物质合成、新材料研发、地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中国高压科学虽然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很多领域实现了国产化突破,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国产高温高压装置”,湖北洛克泰克研制的多面顶大腔体压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国内从事高压物理研究人才非常少。随着美国GE公司首次实现人造金刚石合成的消息传开,全世界都意识到高温高压技术的重要性。在国外全面技术封锁、国内工业界缺乏制造高压科研设备经验的环境下,中国人自力更生,逐步掌握了高温高压大压机装置技术。在1965年成功研制出首台铰链式“六面顶”大压机,为国内钻石培育产业打下坚实基础。随后,掌握了6-8式二级加压技术。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国产多面顶大腔体压机及八面体耗材在很多新兴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应用。1、金刚石单晶制备在自然界,金刚石是一种硬度非常强的物质,广泛应用于磨削、修正、钻探等工具。随着社会发展,天然金刚石产量无法满足工业需求,人造金刚石解决了这一痛点。八面体金刚石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硬材料,具有较好的晶型一致性和较高的晶面强度,锋利度高、耐磨性好,适用于高精度、高效率修正磨削领域。2、纳米材料研究纳米技术在电子领域有着重要应用,通过控制材料的形貌尺寸,制备出尖端纳米晶体管,在集成电路和纳米电子器件中实现更高的性能。通过高温高压多面顶大腔体压机及八面体技术打造的“6顶、8面、12棱”的立体体素结构,可以制备八面体微纳米晶体管、纳米光电器件、纳米传感器、纳米颗粒催化等。3、光学陶瓷技术光学陶瓷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它不同于传统晶体、玻璃光学材料,光学陶瓷在光学传输、成像、激光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高端防弹材料氮氧化铝AlON就是通过高温高压技术实现的,性能与蓝宝石相当。4、地球科学研究全球80亿人口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对于赖以生存的家园了解并不多,研究地球演化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机制、全球环境变化等,都离不开高温高压实验技术。通过高温高压多面顶大腔体压机及八面体装置模拟实验条件,探索地球内部物质相变行为、岩石圈动力学、地球流变机制等,探索地球奥秘,造福人类。湖北洛克泰克研制的大压机采用6-8式二级加压高温高压装置,利用碳化钨压砧,可在样品上产生>20Gpa高压,>2000℃高温,压机吨位可到1000、2000顿,压力误差±0.5bar,整套装置运行稳定,噪音极小,维护简便,非常适合高温高压实验应用。 湖北洛克泰克公司作为国产高温高压知名厂商,产品在中科院院所、吉林大学、北京高压科学中心等科研机构交付应用,助力中国高压技术创新。
  • 雪迪龙:飞行时间质谱、二次离子质谱产品可应用于高校科研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雪迪龙公司是否有产品应用于高校?是否有高校的订单?  雪迪龙(002658.SZ)11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仪、二次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及其他部分仪器可应用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科研应用。  雪迪龙公司是环境监测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过去几年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以环境监测为切入点服务于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改善。自 2020 年双碳目标提出后,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到各行各业探索碳达峰行动积极履行减碳责任,再到国际公约下各国共同努力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贯穿全流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监测计量,也就是计量企业实际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雪迪龙也在积极布局双碳相关产品和业务。由于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两者监测技术原理相通,在现有污染源监测技术的基础上,需增加计量特性即可满足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因此,雪迪龙在前期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基础上,开发出非分散红外、傅里叶红外光谱及色谱等多款温室气体在线及便携式产品,可应用于污染源和环境空气的温室气体监测,另外,通过将 5G、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通信技术与监测技术结合,开发出智能化碳排放计量系统应用于碳排放监测计量。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5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0.84%,主要原因是在国家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业务,加快推进项目执行,同时公司内部管理上有所提升,加强费用管控,逐步实现降本增效。从近几年的业绩来看,2019 年净利润 1.4 亿元,2020 年 1.5 亿元, 2021 年是 2.2 亿元,经过近几年的业务拓展,内部管理提升,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已经走出低谷,在双碳战略和火电投资增加的背景下,公司面临良好市场机会,可以保持健康发展。从半年报细分行业来看,公司环境监测系统实现销售收入 3.9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 58.32% 工业过程分析系统实现销售收入 2,59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8.14%,该业务是针对客户在生产过程中对过程气体进行检测分析的系统,这类项目基本是定制化业务,项目周期较长且在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项目执行进度放缓 气体分析仪及备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02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78%,这部分业务主要是针对已经安装监测设备的客户更换耗材或提供备机备件,属于二次销售。
  • iCEM 2017特邀报告: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及其科研应用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三届电镜网络会议(iCEM 2017)特邀报告/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及其科研应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width="200" height="303" title="白雪冬.jpg" style="width: 200px height: 303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6e191a5d-b4ae-4b6d-8e61-45392eefc2ba.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白雪冬 研究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科院物理所/strong/pp strong 报告摘要:/strong/pp  原位透射电镜实验方法是研究材料性质-结构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先进手段。近些年来我们开展原位透射电镜技术的开发与纳米操纵和物性研究工作,在原子尺度观测和理解低维结构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质。/pp  本报告将介绍利用自主研制原位透射电镜中的扫描探针装置,在纳米操纵和纳米尺度下光电力耦合与物性调控、离子(包括氧空位、银离子、锂离子)电迁移过程的原位实时观察,以及有关的电致阻变存储器机理和锂离子电池材料锂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pp  strong报告人简介:/strong/pp  白雪冬,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原位透射电镜物理/化学观测表征方面做出了系列工作。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50余次,在Nature及其子刊/PRL/JACS等杂志上合作发表论文150余篇,累计被引用7000多次。2008年获得北京市科技一等奖,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获得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奖,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pp  strong报告时间:2017年6月21日上午/strong/pp strong 立即免费报名: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17/" target="_blank"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17//a/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EM2017/" target="_self"img title="点击免费报名参会.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c9793b9d-a3ec-4cb2-a453-330b3d0cbf03.jpg"//a/p
  • 网络会议 -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电子、公安等行业及科研领域的应用简介
    课程信息:布鲁克光谱将于2016年12月6日(周二)上午10点在仪器信息网举行一场网络讲堂。会议将主要介绍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电子、公安等行业及科研领域的应用,以及介绍来自布鲁克的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红外显微镜LUMOS和扫描速度最快的红外显微HYPERION。演讲人:尚祖俭 — 布鲁克光谱中红外应用专家/销售经理。2004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具有九年多从事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工作经验。课程内容:中红外光谱技术主要用于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尤其对于一些较难分离并在紫外、可见区找不到明显特征峰的样品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定性定量分析。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大大拓展和深化了红外光谱在材料、化学、物理等领域的应用,更突出的体现在制药、电子、刑侦鉴定等特定行业。几十年来,布鲁克公司一直专注于红外光谱技术。不仅研发了众多超高端的研究级红外光谱系统,更是在显微红外领域做到极致,推出了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红外显微镜LUMOS和扫描速度最快的红外显微镜HYPERION。报名方式:1. 进入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2215;2. 点击“马上报名”。
  • “高铁笔耕”院士刘先林:科研成果不躺文件柜,全部得到应用
    p  他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他所有的创新成果没有一个躺在文件柜,全部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他前一段时间乘坐高铁二等座、穿一双旧皮鞋聚精会神修改文件的照片曝光后,引发网友点赞意外走红——这就是78岁的测绘专家刘先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25a5f705-9001-4821-a922-c29a4cb8d2e4.jpg" title="739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中新网 吴涛 摄/pp  strong敢于打破国际价格垄断/strong/pp  1939年出生的刘先林,从事测绘仪器研发55年,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量尺”做到了极致,将中国测绘仪器的水平推进到国际领先地位。/pp  “打破国外对相关仪器的价格垄断”是不少人对刘先林印象较深的一点。据介绍,1962年,从武汉测绘学院毕业的刘先林,面对国外进口的天价测绘设备和对测绘技术的封锁,立志要打破国外产品在测绘领域的垄断局面,并为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奋斗。/pp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之前,测绘仪器市场属于半垄断性质,国内没有相关品牌,国际品牌好像也达成了某种共识,相关设备价格居高不下,但国内相关部门又要用,只能高价购买,“刘先林脾气很好,但唯一对这点不能容忍,就是国外落后的测绘技术卖到中国,价格还很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f87c434b-b7ca-44db-88c5-636f7a84a160.jpg" title="742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刘先林带领团队研发的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世界先进。中新网 吴涛 摄/pp  上述工作人举例说,2002年,国家某部门采购了一批投影平台,800万一台,刘先林知道以后说“就这个还能卖几百万?”后续就带领大家研发了3DPT立体投影平台,80万一台,国外上述设备立刻就卖不动了。/pp  刘先林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回忆,“八九十年代,我们生产的设备比国外同类产品便宜8倍。后续我们很多设备技术比国外的好,价格还便宜。”/pp  不过刘先林还说,“从近几年看,设备仪器价格太低的话,市场反而不认,所以我们有些产品现在和国外价格差不多了。比如,我们现在的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不太多,但是性能要好太多了。”/pp  据了解,目前,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后期处理的绝对精度可达5厘米,一公里数据的处理时间只需要5分钟,可以提取多达50种城市地物要素分类,而国外同类产品即便只提取一种地物要素,也需要半个小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7d7dfe9f-ce28-4345-9abc-3509c6fcc80a.jpg" title="740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刘先林爱“动手”。图为刘先林办公室一角。中新网 吴涛 摄/ppstrong  注重实践,办公室堪比车间/strong/pp  作为测绘人,结合生产搞装备研发是刘先林的原则。刘先林不看重论文、不关注专利,不单纯追求填补行业空白,他所有的创新成果没有一个躺在文件柜,全部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pp  这从刘先林其中一个办公室可见一斑。18日,记者来到刘先林的办公室,就如同到了一个车间,桌子上放着扳手、钢锯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工具、仪器零部件。78岁的刘先林神采奕奕,接受记者采访期间,手还不时地摸一下办公桌上的剪刀。/pp  接近刘先林的中国测绘科学院工作人士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刘先林的动手习惯由来已久,“原来他这一层办公室经常掉闸,只要是掉闸了不用问,肯定是刘先林又在捣鼓什么物件,用电超负荷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3b191969-854d-47e5-8163-8e261a6ed3ec.jpg" title="741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工作人员介绍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中新网 吴涛 摄/pp  几十年如一日,刘先林牵头的几个重大项目,从开始到成功每次都历时10年左右,经过上百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起起落落。刘先林回忆,1968年,为了解决空中测量程序的一个难点问题,他亲自在机房待了3天3夜。/pp  1987年,为了推广应用JX-3解析测图仪,他把单板机上面的驱动软件,一个个移植到系统机里面。春节期间,刘先林的助手们回家探亲,他觉得时间不等人,就拉着10岁的儿子帮忙,爷儿俩整个春节期间在实验室连续苦干,一共焊接了几百个焊点。就在这一年,JX-3解析测图仪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出口国际市场。/pp  “既要动脑,也要动手,要做到实实在在的贡献,做有用的科研,把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人。”刘先林表示,这既是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感悟,也是自己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p
  • 科研专家共议生物质谱在生物医学中的前沿应用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4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协办的“2017生物质谱与生物医学前沿技术研讨会”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召开。该会议为期2天,包括专题学术报告和现场实操学习。/pp  在21日进行的专题报告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福全、清华大学教授邓海腾、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智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友鹤、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工罗元明等科研专家与厂商应用专家共同讨论了以生物质谱为基础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生物质谱在生物一些领域的应用。沃特世科技应用专家殷薛飞博士、陈静博士、陈熙博士、仇雯丽博士、钟慧琴博士与到场专家学者共同交流了Waters新技术在生物制药、临床医学、组学分析等领域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774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04e671af-09d0-46e0-81c7-1db20ccd0fa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会议报告会场/strong/pp  在生物制药和临床领域,液质联用与MALDI等质谱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应用手段。沃特世科技在解决该领域的技术应用需求方面不断提出新技术和推出新产品,如离子淌度质谱、小型质谱检测器等。Waters ACQUITY QDa是一款可以与Waters UPLC系统集成控制的小型单四极杆检测器,该产品从2015年推出以来,得到了行业内分析实验室及制药、食品企业的关注。在本次会议上,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QDa产品经理陈静博士。陈静表示,QDa 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沃特世引入的“质谱检测器”的新概念。“目前,全球多家知名跨国药企都是QDa的用户,QDa在化药、生物药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小巧易维护,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沿用原液相方法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质谱分析。与液相紫外检测器互补,但能够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出限。”陈静博士介绍说。/pp  沃特世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将LC/MSMS技术应用于临床应用。临床应用也是目前液质联用技术更有发挥潜力的领域。沃特世科技临床应用专家仇雯丽在会上介绍了目前社会十分关注的新生儿筛查应用解决方案。据介绍,沃特世科技有多款串联四极杆质谱取得了临床检测的国际IVD认证。目前国内医院和独立医学实验室都是沃特世临床质谱的重要用户和方法开发合作方。在仪器信息网编辑的采访中,仇雯丽博士提到:“沃特世三重四极杆质谱在新生儿筛查中最大的优势是其性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新生儿筛查等医学检验对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检测控制要求很高,并且样品量巨大,仪器保持精准和稳定对于新筛检验科来说最为重要。另外,沃特世在新生儿筛查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研究经验,目前能够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757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52311b4d-f6d0-49c8-9045-dfe8a002e8a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中科院微生物所科技处处长杨怀义开幕致辞/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6769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87032496-8497-4a65-a1f3-7b35a4c4d74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福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  报告题目:定量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6784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a6e48909-6109-41ec-9f56-813402bb645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清华大学教授邓海腾/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 报告题目:细胞抗氧化系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6789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082aed21-499a-45fe-b4c1-de96697c283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北京大学教授刘虎威/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新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分析中的应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6794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42b065cf-4e95-4eb8-bee5-11d1c739342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科瑞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李彬博士/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高分辨率常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809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7f3d5eaf-c965-4592-852d-1c090b565ec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沃特世科技应用科学家殷薛飞/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生物质谱采集新技术及其在PPM级HCP检测中的应用/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813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a9fb3c5a-11d0-4dba-a6a2-d5affe69662f.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智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原位探究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代谢谱的差异/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830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d92b47f6-eace-4c64-baa4-3e61ab5da14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友鹤/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尿液中早期标志物的发现/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848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120620ae-440a-4535-ac96-cc3850aae48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沃特世科技QDa产品经理陈静/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ACQUITY QDa 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900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9aa6cf88-8873-4386-aa99-0708bc00509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工罗元明/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蛋白药物的翻译后修饰分析/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909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5cce1ab9-4d71-4e69-93f9-ad0ce981ee9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沃特世科技AHQ高级科学家陈熙/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HDX技术在结构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应用/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921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ca907964-7037-422c-a2ee-b5135723dca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沃特世科技应用科学家仇雯丽/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Waters针对新生儿筛查的解决方案/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IMG_6953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49483ad1-05bf-4fa5-9ed4-db83ef1331af.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沃特世科技应用科学家钟慧琴/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沃特世代谢组学解决方案及其应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p
  • 长光辰英工程师团队走进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共促科研创新与应用发展
    4月16日,长光辰英工程师团队受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邀请,于科技北楼225室举办了一场专题培训活动,旨在提高操作人员对PRECI SCS-R300实时可视化无标记微粒分选系统的熟练度和应用能力。培训活动,提升操作技能自23年6月,长光辰英与广东工业大学测试中心共建实验室以来,双方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单细胞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中心配备由长光辰英研发制造的PRECI SCS-R300系统具有形态识别、荧光识别、拉曼光谱三种识别模式,可对单细胞进行可视化的分选,有效解决了现有细胞分选设备需标记、分选准确率较低、适用范围有限等问题。该系统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植物发育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药代动力学、免疫学、食品学等领域。上午,长光辰英的高级应用工程师李航博士为大家分享了PRECI SCS-R300系统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案例。她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在微生物单细胞筛选培养、表型靶向MINI宏基因组测序、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视化检测、细菌耐药性/活力检测以及细胞/组织拉曼检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分享过程中,李航博士还与在座的老师们交流了单细胞分选扩增和样品前处理方面的经验。下午的上机操作培训中,长光辰英的仪器工程师翟晨旭和光学工程师梁鹏博士首先为大家详细讲述了仪器的开关机操作、硬件维护要求、软件功能应用以及常见使用问题等。接着,在老师们实际样品上机操作中,工程师们解答了大家在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细节问题,使得大家对于仪器的理解和操作技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先进设备,助力科研此次培训既是对合作成果的展示,亦是对未来创新应用发展的深入探讨。通过分享行业应用案例、交流操作经验,参与者不仅提高了对PRECI SCS-R300系统的操作熟练度,还深入了解了该系统在多个科研领域的前沿应用。长光辰英与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紧密合作将持续推动微生物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为科研进步和行业应用贡献更多力量。PRECI SCS-R300
  • 看完才发现不会TG/DSC数据分析——九位专家解读热分析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热分析是在程序温度(和一定气氛)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类技术。无论在科研论文的表征部分以及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中,热分析技术的应用都不可或缺。而热分析仪器就是基于热分析技术,用于测量能量、质量、力性能、电性能、磁性能等物理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仪器,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医药、食品、塑料、橡胶、能源、建筑、生物及空间技术等领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5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edf05fbd-73bb-4d5c-929d-1a2e9cdff6c2.jpg" title="第五届“热分析研究进展及前沿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jpg" alt="第五届“热分析研究进展及前沿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jpg" width="600" height="256" border="0" vspace="0"//pp  TG/DSC数据分析对于诸多行业、各类物质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仪器信息网特此邀请到热分析领域的9位专家,于2019年11月28日带来第五届“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热分析研究进展及前沿应用/strong/span”主题网络研讨会,为广大热分析从业人员介绍热分析相关知识与应用技巧,包含化工、制药、高分子、碳纳米材料、含能材料等多个行业领域。/pp  strong会议日程/strong如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52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6ebcbb8-4cfe-415f-9ede-1d8b783aaab0.jpg" title="会议日程.png" alt="会议日程.png" width="600" height="526" border="0" vspace="0"//pp  strong演讲嘉宾阵容/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61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8eec4b4-279d-4ff8-aced-1df5daca8095.jpg" title="演讲嘉宾.png" alt="演讲嘉宾.png" width="600" height="612" border="0" vspace="0"//pp  strong演讲嘉宾简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6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5e6bdd42-611c-436a-90d2-5108f778133f.jpg" titl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丁延伟.jpg" al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丁延伟.jpg" width="200" height="26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丁延伟/strong/pp  丁延伟,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副主任。自2002年开始从事热分析与吸附技术的分析测试、实验方法研究等工作。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二等奖,主持修订教育行业标准《热分析方法通则》(JY/T 0589.1~4-2018、JY/T 0589.8、JY/T 0589.9,以主要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6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3969f9f-041d-4373-bf84-9962350b92cf.jpg" title="河北师范大学 张建军.jpg" alt="河北师范大学 张建军.jpg" width="200" height="26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河北师范大学 张建军/strong/pp  张建军,河北深泽县人,研究员,三级教授岗,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化学会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化学会理事,河北省化学会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杂环化合物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分析与热分析动力学、化学热力学及稀土配位化学。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5余项,参与国家基金和省基金课题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五项。为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 Chem. Thermodynamic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二十多种学术杂志的审稿人,已在Dalton Trans.、Appl Organometal Chem.、New J. Chem.、RSC Adv.、Ind. Eng.Chem. Re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计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60余篇。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并主持报告会。合作主编《热分析动力学》第二版,参编《量热学基础与应用》,参编《分析化学手册第8分册热分析与量热学》第三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8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97c23dcf-9371-4a9e-b4d0-31cb74a6790d.jpg" title="中国计量大学 胡东芳.jpg" alt="中国计量大学 胡东芳.jpg" width="200" height="28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计量大学 胡东芳/strong/pp  胡东芳(中国计量大学),胡东芳,中国计量大学教师,化学工程博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6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dc4b2c7-afd7-4206-bd13-f1dc1d9e15c1.jpg" title="苏州玛瑞柯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刘彬.jpg" alt="苏州玛瑞柯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刘彬.jpg" width="200" height="26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苏州玛瑞柯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刘彬/strongbr//pp  2013-2016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艺安全实验室 工艺安全研究员/pp  主要负责工艺安全评估方面工作,熟悉DSC/RC1/ARC/RSD等各种量热设备使用,对各仪器的量热原理,数据解读以及设备维护使用有深入理解。完成众多项目小试到中试的完整工艺安全评估 负责化学反应热、燃烧等相关物化性质计算。/pp  2016-至今 苏州玛瑞柯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化学品测试业务技术负责人/pp  负责THT相关量热设备产品的应用拓展和技术支持 负责苏州玛瑞柯工艺安全实验室的化学品测试业务,自2016年开始陆续完成近100个各种类型反应的热安全评估工作。2016年曾参加国际热分析专家Arcady 博士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TSS热安全软件相关培训讲座,熟悉各种量热数据的分析处理、动力学模型构建以及热模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8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8de24b40-056b-4dfe-91f2-f7a32a1648ca.jpg" title="江苏科技大学 李照磊.png" alt="江苏科技大学 李照磊.png" width="200" height="28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江苏科技大学 李照磊/strong/pp  李照磊,1984年1月生,理学博士,副教授。中国化学会会员,江苏省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胡文兵教授。目前任教于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大分子凝聚态结构转变的热分析研究,尤其是快速扫描量热技术表征高分子结晶与成核动力学研究。同时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防护技术也有涉猎,主要包括高效、环保缓蚀剂和树脂基涂层等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多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项目。在ACS Macro Letters、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Polymer、Thermochimica Acta、Polymer Testing、Polymer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10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6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9b33dea7-b614-4a8b-b8e0-095a84c24553.jpg" title="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刘伟丽.jpg" alt="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刘伟丽.jpg" width="200" height="26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刘伟丽/strong/pp  刘伟丽(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博士,研究员,专业为材料物理与化学。长期从事新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开发及标准研制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材料分析测试相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竞争性科研课题8项、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5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参与著书3部,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等5项奖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5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d6091fd1-008b-4923-adc9-e53ae0523f49.jpg" title="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李忠红.jpg" alt="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李忠红.jpg" width="200" height="25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李忠红/strong/pp  李忠红,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药师,博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6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675cc42-b203-42b5-a697-eceeb3489e0a.jpg" title="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王晓红.jpg" alt="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王晓红.jpg" width="200" height="26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王晓红/strong/pp  王晓红,女,1976年8月生,中共党员,1999年7月大学毕业入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副研究员职称。从事含能材料热分析,动力学,构效关系及计量学研究,2014年~2015年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生物与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访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6c4b3ab7-9e6f-447c-976f-f40b1f505bc6.jpg" title="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陶冶.jpg" alt="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陶冶.jpg" width="200" height="2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陶冶/strong/pp  陶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热物理性能课题组,助理研究员,从事薄膜材料热扩散率测量、材料比热测量、热仿真计算等工作,在材料的热物性测试方法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重新定义时间零点,对闪光法的有限脉冲时间效应进行的修正,可使激光脉冲法适合更薄样品的测量。通过仿真计算,对天宫二材料实验装置的在轨实验与地面实验的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空间与地面的传热特性差异,找到地面样品模拟空间样品热环境的等效条件。入职4年来,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宫二材料实验装置热分析”等在内的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7项。/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如何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hermalanalysis2019/" target="_self"报名/a参与?/strong/span/pp  方式一、复制粘贴下方链接到浏览器中或直接点击下方链接,进入会议报名页面,点击页面上的“我要参会”按钮,填写报名信息即可报名参与。/pp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hermalanalysis2019/" target="_sel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hermalanalysis2019//a/pp  方式二、点击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页面上的“我要参会”按钮,填写报名信息即可报名参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thermalanalysis2019/" target="_self"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72e202c4-fe83-416b-84b9-b1c521f1fcc7.jpg" title="报名.png" alt="报名.png" width="200" height="200" border="0" vspace="0"//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报名地址/strong/pp  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2019年11月28日/strong/span,您也可以通过扫描上方的二维码了解实时的会议日程(会议日程以活动页面实时日程为准) 为使更多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与交流,“热分析研究进展及前沿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不收取任何费用。/pp  strong参会指南/strong/pp  1.报名参会并通过审核后,您将会收到邮件通知,并在会前一天收到提醒参会的短信通知。/pp  2.a href="http://webinar.instrument.com.cn" target="_self"会议当天进入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首页(webinar.instrument.com.cn),点击“进入会场”,填写报名时手机号,即可登录会场参会。/a/pp  扫下方二维码,进入热分析技术交流群,第一时间了解会议信息,以及热分析在行业的最新应用,与同行进行互动交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19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e2c7897b-6d3f-4e75-89dd-ccf18ba1ffa2.jpg" title="热分析技术交流群.jpg" alt="热分析技术交流群.jpg" width="200" height="19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热分析技术交流群/strong/pp  /ppbr//p
  • 聚焦力触觉技术科研应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力触觉感知与交互专业委员会成立
    4月21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力触觉感知与交互专业委员会在南京成立。这一专业委员会将聚焦力触觉技术在人机共融机器人、虚拟现实元宇宙等领域的科研应用,推动跨学科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党校介绍,当下智能制造、元宇宙等领域备受关注,力触觉感知与交互技术将进一步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在国际上,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都成立了力触觉方面的学会。此次中国成立这一专委会将有利于把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起来,形成学科合力,促进科研和应用。上海昕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专委会的会员单位。该公司负责人刘虎介绍说,公司与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团队合作,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力触觉技术相结合,在医学、工业、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应用。据介绍,该专委会成立后,将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研究机构与企业对接,推进产业化、开展人才培养,为政府提供战略咨询等。与会人士认为,专委会的成立为力触觉技术的行业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有效地整合了资源,为国内研究者们提供了优良的学术组织平台。2023第二届力触觉技术及应用会议同期举办。本届会议以“感知世界,触摸未来”为主题,组织了多项学术讲座、业界先进技术演示等活动。滕皋军院士、刘小平院士及孙富春教授在大会报告上同与会代表们分享了力触觉感知与交互技术在医疗手术、遥操作及机器人触觉上的新进展。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力触觉技术相关前沿科技应用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力触觉技术在机器人遥操作、虚拟现实元宇宙领域、特种医疗手术机器人、虚拟医学康复实训等创新应用开展广泛研讨。
  • 中日合作深化 电镜病理应用从科研走进医院:第二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访谈纪实
    5月31日-6月1日,第二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在北京怀柔举办。本次论坛由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主办、中日友好医院协办。赓续“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主题,吸引了200多名来自中日两国病理检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中日两国在医学病理检验领域的深入合作。会议现场仪器检测技术在病理检验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会议特别设置了电镜、质谱等仪器技术在病理检验中应用的内容分享,也布置了小型病理检验医学仪器设备展区。中日双方在医学病理检验领域的合作情况如何?以电镜为代表的仪器技术在病理检验领域应用有哪些进展与趋势?围绕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现场特别采访了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病理检验医学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郭方和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事业战略部副本部长藤原正智。“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传承中日医学源远合作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医药卫生、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郭方教授回顾说,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在促进医学科研、临床实践以及医生经验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许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通过该协会前往日本学习的医生,如今已成为国内医学界的领军人物,包括院士、院长和主任教授等。大家分布在各个医学领域,在全国范围内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郭方教授访谈中病理检验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疾病预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郭方教授表示,当发现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缺乏病理检验方面的分会后,便向协会提出建议并着手筹备了病理检验医学分会。2023年6月2日,在首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上,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病理检验医学分会正式成立,郭方教授担任第一届分会会长。病理检验医学分会的成立是两国病理与检验学界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两国病理、检验医师的交流以行业社团形式进入社会。本次第二届中日病理检验创新论坛访就是分会推动的一次重要交流活动。中日两国在医学科技领域有着悠远的历史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做了大量有益且富有成效的探索。郭方教授介绍到,中日病理检验创新次论坛是中日医学数十年源远合作的传承,第二届论坛内容更加细化,重点围绕消化道肿瘤的精准化诊断、创新性检测技术、个性化治疗等,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日本病理学研究基础深厚,中国病理学发展快速关于两国病理诊断学发展现状,郭方教授表示,日本在病理学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日本的优势在于其世界顶尖的病理学研究机构和专家,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留学生们在日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病理学研究成果,学习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并有机会在顶尖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和实践。他们的工作更为精细认真,如在标本制作工艺上,日本同行更胜一筹,在采集切片及归纳统计方面,都值得我国同行学习。我国病理诊断行业近年来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国内目前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国内头部医院。中国病理诊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国内医疗诊疗人次的整体增长态势、医保的覆盖面积与支出力度的逐渐增长,以及分级诊疗的持续推动。中日两国在病理诊断学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市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而日本在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因此,两国在病理诊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广阔的前景。电镜技术在病理检验应用从科研向医院,日立推出高效扫描电镜新方法郭方教授与电镜技术结缘已久,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医科大学求学期间,郭方教授就开始利用电镜技术开展相关医学相关研究,还在其电镜中心开展了系列工作。郭方教授回顾道,自己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使用日立电镜,电镜技术支撑了自己的系列科研成果,日立电镜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长也伴随了自己学术生涯的成长。郭方教授分享说,电镜在病理检验中应用包括肾脏、心肌炎、肿瘤等领域。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是科研领域,许多高校院所都会积极开展电镜相关的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现在已经拥有数十台电镜设备,涵盖了各种品牌和型号。其次,电镜也逐步被引入到医院,被应用于诊断或医生科研,其中,肾脏医生的培养对电镜就有很大需求。专家代表体验日立低真空扫描电镜病理检验新方法据现场日立技术人员介绍,当前,透射电镜广泛应用于肾脏病理研究,而扫描电镜的应用还很少。近来,扫描电镜技术开始在一些病理研究科研工作中出现。于是,日立在其透射电镜病理诊断技术基础上,尝试了针对于台式低真空扫描电镜新应用技术的开发。相较于传统透射电镜,低真空扫描电镜可以比较快速、容易的获得观察样品。由于低真空扫描电镜的样片比较厚,可以得到更丰富的信息,同时,其视野也会更广。日立:开发面向中国用户电镜,改善日立电镜功能灵活性欠缺藤原正智先生于近期从日立日本总部到中国任职,负责日立电镜等业务。问及对中国市场和电镜用户的感受,藤原正智先生表示,近五年来,中国市场发展的十分迅速,中国对于日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自来到中国后,藤原正智先生多次参与各类研讨会活动,与众多日立用户接触,深感中国用户对电镜产品技术的高涨热情。日立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事业战略部副本部长藤原正智(右)接受采访一直以来,日立产品流程控制非常严格,这造就了用户对日立电镜产品耐用且可靠、能够经受长时间使用考验的普遍印象。接下来,藤原正智补充说,日立一个重要工作,便是倾听中国的客户需求,希望未来能够尽快开发一些更加贴合中国客户实际需求的功能和产品。此外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及时性与体验性,也是我们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日本医科大学清水章教授专题报告中此次会议还特邀日本医科大学清水章教授做了题为“Ultrastructure findings in LV-SEM using light microscopic specimens"的报告,介绍了利用日立 LV-SEM 对常规LM,免疫荧光或重金属染色的样本移除盖玻片后进行超微结构研究,可观察在膜性肾病和lgA肾病中基底膜的改变,可用于肾活检诊断以及其他病理诊断。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理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祝迎锋主任表示,希望LV-SEM在肾活检中的观察方法,能够通过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进行不定期的宣讲培训,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尽快形成专家共识,并在中国广大县域基层医院开展该技术,尤其是诊疗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合影留念
  • 岛津先进医疗保健案例临床科研探究丨使用质谱探索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应用前景研究
    随着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如何延长健康寿命成为了迫切的课题。岛津长期致力于X射线成像诊断和质谱分析技术,以医疗、成像技术的可视化、以及使用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为基础,在可显著改善医疗保健未来的研发最前线,与合作伙伴一起,日日探索。通过预防、超早期诊断,进行身心负担较少的治疗,妥善管理预后,尽可能地延长健康的生活。岛津的先进医疗保健事业愿与大家共创未来。使用质谱探索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应用研究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进一步了解疾病发病率和各种疾病的进展提供信息。判断是否罹患癌症或某些疾病及其进展程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极为重要。因此,探索研究有效反映病情和疗效的新生物标志物是近年来兴起的临床科研领域。在这些临床应用的各种研究中,高灵敏度的质谱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有望开发体外诊断和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什么是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是对疾病相关化合物,如尿液、血液和组织中所含的代谢物或蛋白质等物质的生物学鉴定和分析测量。这些标记物可作为定量掌握某些病情和体内生理变化的指标。联合研究合作伙伴方“我的研究重点是了解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使用质谱作为主要工具来发现与心脏病发病相关的化学特征。最近,利用质谱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我们发现了一种叫做三甲基胺-N-氧化物(TMAO)的物质与心脏病的发生有关。补充功能研究发现,在动物模型中,TMAO既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并且人体和动物模型均确认其为肠内细菌所产生的代谢物。我坚信,未来质谱分析技术将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监测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涉及的仪器仅限医学科研使用,不得用于诊疗及其相关流程。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DNA测序仪开启太空新应用 或将成为空间站重要科研工具
    NASA宇航员凯特鲁宾斯首次在太空利用MinION测序仪进行DNA测序。  凯特鲁宾斯,2005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获得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NASA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提供的MinION测序仪,只有手掌大小。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30日宣布,刚过去的周末,NASA宇航员凯特鲁宾斯在国际空间站内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的DNA测序,这标志着人类已迎来“能对太空活体生物进行基因测序”的全新时代。  刚完成测序任务的鲁宾斯表示,她与地面同事一起见证了基因和系统生物学研究来到了太空。“我们现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太空基因组和系统生物学。”  这次太空测序是“生物分子测序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测序使用的是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提供的MinION测序仪,只有手掌大小,既方便又快捷。测序原理是通过纳米孔施加电流,同时让含有检测样本的液体流经检测仪,不同的DNA分子会引起不一样的电流变化,通过电流变化就能识别出这种基因序列的生物。  项目组将事先准备好的老鼠、病毒和细菌的DNA样本带到空间站,由鲁宾斯在太空进行检测,而地面团队成员同步对类似样本进行测序。比较后发现,太空和地球上的两种测序结果能完美匹配。  项目主管、NASA微生物学家萨拉卡斯特罗-华莱士说:“下一步我们将把整个测序过程搬到太空,不再带样本到太空,而是直接在太空准备样本,然后进行基因测序。宇航员将不仅能对已知的生物测序,还能在太空完成取样、准备样本和测序整个过程,最终识别出未知的外星生命。”  有了在太空中测序DNA的方法,就能识别出国际空间站内的微生物是否威胁宇航员的健康,帮助地面科学家随时了解宇航员们的生活环境,及时告知他们是否要做清洁或服用抗生素。太空DNA测序仪对未来造访火星等需要长时间待在空间站的宇航员来说,是保护他们健康的重要工具。  另外,测序仪还会成为空间站其他科研的重要工具,比如直接检测绕轨飞行中遗传物质或基因表达的变异,而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等几个月返回地球后才知道结果。
  • 100万!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第二批科研仪器设备采购
    项目编号:JXFX-2022-NC1292项目名称:2022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第二批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预算金额:1000000.00 元最高限价:1000000.00采购需求:采购条目编号采购条目名称数量单位采购预算(人民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赣购2022F000691298高级照相显微镜1台5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91301移液枪1套15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91299液相色谱仪1台45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91296光照培养箱2台8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91297分光光度计1台6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91295荧光定量PCR仪1台25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91300高速冷冻离心机1台8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91302冰箱3台15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国产产品一个月内,进口产品三个月内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科研进阶!EPR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交流会即将开幕
    11月23日下午14:00,国仪量子将于线上举办国仪顺磁学院——EPR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交流会。本次会议将聚焦材料科学领域,邀请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青岛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众多权威专家,与国仪量子应用工程师共同分享EPR在超分子仿酶功能材料、分子基磁体、光催化等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策略,助力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与行业工艺共同进阶。诚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拨冗参会!会议时间11月23日 14:00-17:10点此报名会议日程国仪顺磁学院国仪顺磁学院由国仪量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于2023年联合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EPR应用分享交流会、波谱校园行、EPR高级研讨班等多场专题活动,增进了国内电子顺磁共振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了电子顺磁技术在自由基化学、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实际应用,同时为培养专业后备人才贡献了力量。2023年伊始,国仪顺磁学院已经聚焦环境保护领域,举办了EPR与环境污染物检测交流会,本次将方向聚焦于材料科学,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分享EPR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成果,诚挚邀请贵单位领导、专家和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国仪量子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国仪量子目前已推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商用化的X波段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全系列产品:X波段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100、X波段连续波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200-Plus、台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200M;并向前沿高端技术的高频谱仪进军,研发出了W波段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W900。在化学、环境、材料物理、生物医疗、食品、工业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 科研级超高精度3D打印在仿生材料领域的应用
    自然进化使得生物材料具有最优化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自适应性、自愈合能力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润湿性、粘附性等多种特点。随着仿生学的深入开展,人们不仅从外形、功能去模仿生物,而且还从生物奇特的结构中得到不少启发进行仿生制造。自然界的动植物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功能性结构的灵感从而设计出不同应用领域的仿生材料。 仿生材料,其研究起源于对天然材料的详细考察,通常是指模仿生物的运行模式和生物材料的结构规律而设计制造的人工材料。根据仿生材料所针对的天然生物材料的不同特性,仿生材料可以包括仿生高强度材料、仿生超亲水/超疏水材料、仿生高黏附材料、仿生智能薄膜材料以及仿生机器人等。 仿生材料来源于对天然材料的模仿,又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多功能表面的仿生微结构如超疏水表面结构就是受植物叶子启发所设计,如根据荷叶不会粘上水珠这一现象仿生制备了超疏水薄膜,通过仿生牙釉质微观结构制备坚韧仿生材料用于飞行器等。经过近些年仿生材料领域科学家的努力,荷叶表面、猪笼草、蜘蛛丝、水黾腿部等的微观结构都已经被揭示出来,并成为设计制备仿生材料的重要指导依据,其在自清洁,抗腐蚀,油/水分离,微反应器和液滴操作等均具有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 尽管仿生材料研究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但目前传统制造技术很难仿造出自然界中复杂的微结构,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考虑用3D打印的加工方式来弥补传统加工方式的不足。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设备就为这种复杂的微结构加工提供了可能,其分辨率高达2μm,具有高分辨率、超高精度、跨尺度加工、适用材料广、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诸多特点,非常适用于制作微尺度的复杂三维结构。 下面就列举了一些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制备的仿生微结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为仿生领域提供一种高效的加工手段; 一、仿生麦芒结构: 麦芒上分布着许多取向性坚硬倒刺使其表现出摩擦各向异性特征,通过研究其结构特征能够揭示出其背后的科学机制; 同天然麦芒相比,3D打印麦芒上面的倒刺尺寸、排布密度和倾斜角度可自由调控,并能够很好地与被接触基底表面进行相互作用,实现摩擦各向异性的最大化; 文章链接地址: Small(DOI: 10.1002/smll.201802931) 摩方设备打印样品:微结构尖端最小尺寸:8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30,分辨率:2μm 二、仿生仙人掌簇状的针型微结构 : 仙人掌刺微结构有助于水滴的凝结和运输,通过3D打印可改变仙人掌刺微结构表面的疏水性能以进一步增加水滴凝结的速率 文章链接地址: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i.201901752 此类簇状针型微结构同样可利用摩方超高精度3D打印系统制作,能够直接快速成型,分辨率2-10μm,最小细节可达5μm; 三、仿生槐叶萍固液气界面表面结构(气膜恢复机理): 水下固液气界面在大压强、高流速以及气体扩散等因素的影响下易发生失稳甚至消失,这严重影响了水下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固液气界面的工程应用,而槐叶萍却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源于其表面特殊微结构产生气膜的作用。通过研究槐叶萍表面的微结构及其水下固液气界面力学特性,能够发现一种新的水下固液气界面稳定性机理; 文章链接地址: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7/5/2282?iss=5 以下为通过摩方3D打印设备制造的槐叶萍叶片表面,基于实际槐叶萍叶片尺寸放大10倍打印,以验证这种结构仿生机制的可行性; 使用设备:nanoArchS140,分辨率:10μm;圆柱直径300μm,底部最小缝隙10um左右; 四、仿生叶片的超疏水打蛋器微结构: 传统制造技术很难仿造出此类复杂的微结构,而利用3D打印方式可以灵活实现出研究者想要的臂数以调节表面结构与水滴的粘附力;此类结构可以作为‘微型机械手’来操控微液滴,也可用于油污的吸附和高效油水分离 文章链接地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4912/epdf 摩方设备打印样品:最小杆径:30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30,分辨率:2μm 五、仿生微针结构: 微针(MN)是一种长度为数百微米的微型针,由于其微创,无痛且易于使用的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仿生微针在组织中具有持续的药物释放行为,其在软组织应用中具有的强大潜力,在经皮下给药、组织伤口愈合、长期体内药物传递和生物传感方面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 此案例作者基于PμSL技术,制备出具有倒刺结构的高粘附性仿生微针; 文章链接地址: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dfm.201909197 摩方3D打印系统打印的其它微针结构: 最小尖端直径:15μm,使用设备:nanoArch S140,分辨率:10μm,层厚20μm 结尾: 以上,是超高精度3D打印在仿生领域的应用分享,除了上述介绍的具有代表性的仿生材料以外,还有许多其他仿生材料也在迅速发展,例如仿鲨鱼皮、仿蘑菇头、仿蜂巢、仿水母等;而摩方的超高精度3D打印技术,分辨率高达2μm,并能兼顾大幅面,目前还在进一步丰富打印材料库,如水凝胶材料,磁性功能材料等,将进更好地服务仿生微结构的加工和验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