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颗粒物成分

仪器信息网颗粒物成分专题为您整合颗粒物成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颗粒物成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颗粒物成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颗粒物成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颗粒物成分话题讨论。

颗粒物成分相关的论坛

  • 谁来说说这个标里颗粒物成分及消光监测系统

    [align=center][b][font=楷体_GB2312]省级多参数站第一阶段分包配置表[/font][/b][/align][align=center][table=100%][tr][td][align=center][b]分包号[/b][/align][/td][td][align=center][b]仪器名称[/b][/align][/td][td][align=center][b]套数[/b][/align][/td][/tr][tr][td][align=center]3[/align][/td][td][align=center]常规气态污染物监测设备[/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r][tr][td][align=center]4[/align][/td][td][align=center]VOC在线监测仪[/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r][tr][td][align=center]5[/align][/td][td][align=center]气溶胶激光雷达[/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r][tr][td][align=center]6[/align][/td][td][align=center]颗粒物粒径观测系统[/align][/td][td][align=center]2[/align][/td][/tr][tr][td][align=center]7[/align][/td][td][align=center]颗粒物成分及消光监测系统[/align][/td][td][align=center]3[/align][/td][/tr][tr][td][align=center]8[/align][/td][td][align=center]颗粒物水溶性离子分析系统[/align][/td][td][align=center]1[/align][/td][/tr][/table][/align]

  • 【转帖】大气颗粒物

    [b]摘要[/b]颗粒物又称尘。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由有机成分、水溶性成分和水不溶性成分组成,对生物和大气危害严重。对于二次颗粒物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是环境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

  •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是定性或定量识别大气颗粒物的来源,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系统的技术性工作。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涉及多种技术方法、模型选择、样品采集与分析、化学成分谱的科学构建、模拟运算以及解析结果评估与应用等,必须强化技术要求和科学规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多个地区接连出现以颗粒物(PM10和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是科学、有效开展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定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为指导各地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详见附件)。

  • 【资料】环境知识---颗粒物

    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中固相的代表物,以其多形、多孔和具有吸附性而成为多种物质的载体而成为一种成分复杂、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能行至几千米-几十千米的主要污染物。当阳光从窗外射入室内的时候,在光束的侧面就可以看到室内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颗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悬浮颗粒。室内的悬浮颗粒主要来自室外、生活炉灶以及吸烟。这些颗粒成分很复杂,除一般尘埃外,还有炭黑、石棉、二氧化硅、铁、铝、镉、砷,多环芳烃类等130多种有害物质,在室内经常可以测出有50多种,因此悬浮颗粒是多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载体,通过人的呼吸,将有害物质带入人体。悬浮颗粒可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和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病变,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因此,要特别注意生活炉尘和吸烟的污染,夏季通风要注意有纱窗。室内风速不要过大,保持一定的湿度,搞室内卫生时不要扬尘,不要在居室内吸烟。1、颗粒物的形态颗粒物分为液、固两态,同时存在于空气中,其存在形态、化学成分、密度各异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a、液态:①雾 ——悬浮于空气中的细液滴。 ②浓雾——地面上形成的云状物。 ③霾雾——悬浮于水滴中的灰尘、盐微粒。b、固态:①灰尘——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物质粉碎产生的微粒。 ②烟 ——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③煤烟——细小并有附着力的碳微粒。 ④烟雾——不完全氧化的金属细小微粒。2、在颗粒物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工业除尘中不易被清除的长期飘浮于空气中,对人体危害更大的<10u的飘尘,而在飘尘中占有60%以上的细粒子PM2.5更值得关注,其为室内被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3、飘尘的特性⑴具有吸湿性,形成表面吸附性很强的凝聚核,能吸附有害气体、金属微粒及致癌性很强的苯并[a]芘。①细微颗粒物富集了大量有害重金属元素(Hg、As、Pb…)及氡及其子体衰变而成的金属(Bi、Po、Pb…)。②颗粒物富集着酸性非金属化合物,细粒子中NO3-、SO42-浓度较高,并呈明显的日、季节变化,白天高于夜晚,夏季白天NO3-、SO42-峰值浓度通常出现在10:00-12:00,表现出与光化学反应有较好的相关性。③细微粒中有机成分复杂,PM2.5中已检出多环芳烃(PAHs)约47种,其中萘类的物质13种、蒽类8种、芴类4种、苯并芘6种、菲类14种等等,其中强致癌的BaP在PM2.5中浓度很高,尤其在污染严重的采暖期。④细微粒是细菌和病毒的载体。有机粉尘为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提供了所必需的营养和滋生场所。空气中带菌粒子比单体细菌大得多(约为1-50/um),其中多数为数个细菌组成的菌团。而病毒无完整的酶系统,不能独立进行物质代谢,更形成其寄生性,即附着于粉尘作为生存和传播的媒介。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浓度在无人时可降至500个/m3,有人时为3000-8000个/m3或更高。⑵飘尘表面具有催化作用,如Fe2O3微粒表面吸附SO2经催化作用→SO3吸水后→H2SO4毒性要比SO2高10倍。例在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中,在不良的气象条件下,IP浓度为4.46mg/m3,比平时高5倍,SO2含量也增高,二者协同作用造成了危害极大的严重污染事件。4、气溶胶在环境受到污染的领域,人们呼吸时吸入的不是纯净的空气而是气溶胶。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与其成分、浓度、来源和粒径有关。气溶胶浓度和暴露时间决定了吸入剂量,有害颗粒物浓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气溶胶粒径与其在呼吸道内沉积、滞留和清除有关。颗粒物的来源分为生物(植物及动物)、矿物、燃烧、家庭或个人装饰及放射性气溶胶。植物气溶胶的粒径约为5-100um,如花粉、霉及其他杂物;动物气溶胶的粒径约为0.5-100um,最小约为0.01-0.8um,如细菌、病毒;燃烧产生的气溶胶,其粒径约为0.01-1000um,源于燃烧木材及烟草产物等;家庭或个人清洁及化妆产生的气溶胶,粒径分布在0.1-1000um之间;放射性气溶胶,主要是指放射性粒子附着在较大的颗粒上,其中部分颗粒可被吸入肺部。其放射性将损坏肺部并增加肺癌的危险。上述气溶胶的来源可能是短期的、季节性的连续性的,其粒径从毫微米到10um,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 【求助】关于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我想问下大气污染综合物标准中的颗粒物是否和空气中的TSP相同,要是不同的话TSP是用大、中流量采样器采样重量法分析,那颗粒物就算包括TSP吧,标准的分析颗粒物的方法又是什么,我想问下大气污染综合物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是怎么测的,是不是和TSP相同,请知道的解答下,谢谢!

  • 请教如何采集万级洁净室内空气颗粒物?

    请教各位同仁,我想采集万级洁净室内空气颗粒物。现在洁净室颗粒物5um超标,大约为100个,美标是70.3。我想采集这些2~8um颗粒物,然后用ICP去测量颗粒物中金属的成分。但是对采集颗粒物的方法不是很了解。只知道需要用微孔滤膜拦截颗粒物。但是问了好多家都说不能做。哪位能介绍一些检测机构?先谢谢了。

  • 白色固体颗粒物做定性分析

    手头有白色固体颗粒物样品,想知道是什么成分,不溶于水喝硫酸,想做定性分析,不知道怎么着手。谱尼测试不给做未知物的分析,大家推荐一家做定性的公司,我觉得样品可能是盐一类的东西,类似碳酸钠,碳酸钙的白色块状颗粒。

  • 【资料】总悬浮颗粒物(TSP )知识

    ①TSP问题的概述旅行商问题,即TSP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是数学领域中著名问题之一。假设有一个旅行商人要拜访N个城市,他必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路径的限制是每个城市只能拜访一次,而且最后要回到原来出发的城市。路径的选择目标是要求得的路径路程为所有路径之中的最小值。TSP问题的由来TSP的历史很久,最早的描述是1759年欧拉研究的骑士周游问题,即对于国际象棋棋盘中的64个方格,走访64个方格一次且仅一次,并且最终返回到起始点。TSP由美国RAND公司于1948年引入,该公司的声誉以及线形规划这一新方法的出现使得TSP成为一个知名且流行的问题。TSP在中国的研究同样的问题,在中国还有另一个描述方法:一个邮递员从邮局出发,到所辖街道投邮件,最后返回邮局,如果他必须走遍所辖的每条街道至少一次,那么他应该如何选择投递路线,使所走的路程最短?这个描述之所以称为中国邮递员问题(Chinese Postman Problem CPP)因为是我国学者管梅古教授于1962年提出的这个问题并且给出了一个解法。②总悬浮颗粒物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物称为TSP,是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它的来源有人为源和自然源之分。人为源主要是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人为活动排放出来的。自然源主要有土壤、扬尘、沙尘经风力的作用输送到空气中而形成的。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采样效率接近100 %滤膜上采集已知体积的颗粒物,恒温恒湿条件下,称量采样前后采样膜质量来确定采集到的颗粒物质量,再除以采样体积,得到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总悬浮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认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质,如:风扬起的灰尘、燃烧和工业烟尘。二次颗粒物是通过某些大气化学过程所产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总悬浮颗粒物可按粒径大小和化学成分分类。颗粒物沉积在呼吸道中的位置,取决于粒径大小,在沉积位置上对组织的影响,取决于粒子的化学成分。TSP、PM10、PM2.5都是粉尘微粒,TSP是总悬浮物颗粒,PM10是直径小于10UM的粉尘,漂浮在空中,形成悬浮物,构成雾形成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 颗粒物称重问题

    请教一下各位老师,在低浓度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中,采样头和滤膜能否在采样前一天就称好重量,还是必须要在采样当天称重?

  • 【资料】大气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

    目前,国内外在大气粒度分布与健康研究中的粒径,都统一用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表示,即具有相同沉降末速度的单位密度球形颗粒的直径。这种表示方法不涉及颗粒密度和形状,这就使颗粒在人体呼吸系统的撞击、沉降和扩散与它在采样中的动力学特征相一致,也给卫生健康研究带来了很多方便。粒度分布测定有惯性冲击法、光散射法、过滤法及压电晶体差频法等。国内外多应用基于冲击原理的多分级采样作粒度分布测定,它能较好地将气溶胶颗粒依照呼吸系统的沉积原理和规律、按粒径大小范围收集样品,既反映了大气和环境空气中颗粒大小组成的真实状况,又可对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进行化学组成和毒性的分析测试。应用粒径大小、沉积部位、化学成分和毒性间的密切关系,能更科学地对颗粒物的潜在危害进行卫生评价和吸入量的估算。实验表明,粒度分布测定的悬浮颗粒物(SPM)浓度,基本相似并等效于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由粒度分布曲线方程推导计算的可吸入颗粒(PM10)胸腔颗粒物(TP)和呼吸性颗粒(RP)(PM3.5)理论浓度值,同IP、TP和RP专用仪器的测定值在卫生评价中有可比性。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1946]大气中颗粒物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url]

  • 雾霾颗粒物上附着的化学物质的检测问题

    各位老大们,过年好! 相信大家最近手机都被柴徽因刷屏了吧?小弟有个疑问,那个视频中她使用一种便携设备用称重法检测pm2.5,然后把那个采样膜交给实验室帮她检测颗粒物上面附着的化学物质成分。小弟觉得这个检测是不是应该是用气质做的?那如果用气质的话怎么把颗粒物上的化学组分气化呢?是直接放进顶空瓶后加热气化然后取顶空气体进样,还是用甲醇之类的溶剂洗脱然后再进液体样呢?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些?又是为啥呢?还有,她说实验室告诉她那个里面有几十种化学物质,其中有十几种致癌物,而且其中的苯并a芘超标好像是10几倍。从她这段话可以看出,实验室检测出了几十种物质,那我估计是不是就是用的气质?可是用气质的话如果不进标样做曲线的话只能半定量吧?通过半定量得出这个结论是不是有可能草率了一点?而如果进标样的话由于事先不知道成分,只能事后进单标,这样准确性好吗?或者他是之前用的内标法? 我觉得柴静这个调查挺好的,就是如果在视频末尾附上一些实验数据和实验条件就更有说服力了。

  • 关于无组织颗粒物采样时间

    关于日常检测无组织颗粒物15432-1995中提到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方面没有明确的指出采样时间,所以想问问各位老师,无组织颗粒物的检测需要100L/min釆集多长时间?如果采集时间达到4~5个小时,那要是做验收检测,企业工作时间只有八小时,到验收无组织颗粒物要采集三个频次,该如何处理呢?

  • 有关大气颗粒物和降水的微波消解方法

    大家好,我是新手,在表述上有不清楚或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见谅。最近想做有关大气降水对颗粒物的清除方面,看了很多国内外的文献,发现对大气颗粒物前处理的方法很多,用量也不相同,消解的功率和温度也不相同。翻看文献后,我就更迷惑了,不知道采用哪个标准了。最后确定采用EN14902 《测量悬浮颗粒物质PM 10成分中Pb、Cd、As和Ni的标准方法》,取10mg左右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加8mlHNO3、2mlH2O2及0.5mlHF可以吗,消解的温度、功率、时间怎么设置呢?同一实验,降水也采用这种方法来消解吗?另外,大家有没有大气颗粒物微波消解的外文文献可以参考。谢谢大家了。

  • 【资料】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摘至中国毕业论文网)摘要:本文简述了室内颗粒物的来源,总结了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国际上关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特别对颗粒物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穿透因子的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分析,提出了穿透因子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国内的室内颗粒物浓度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颗粒物 室内颗粒物浓度 穿透因子 沉降 0 引言最近,室内空气品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减少室内污染物水平,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引入更多的室外新鲜空气。然而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即使一般情况下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较低,而且在国家相关标准的允许范围之内,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与该浓度水平仍然存在显著相关性[1~3];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人们几乎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4]。由此可以推知,从室外迁移进入室内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大影响。大量关于室内外颗粒物污染物关系的研究表明,迁移进入室内环境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与室外颗粒物浓度水平处在同一数量级[5]。因此可以认为,室内环境即便不是最重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大气颗粒物暴露场所。室内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颗粒物又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给人们的健康产生了相当不利影响。因此,国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对颗粒物的研究,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这个问题有利于了解颗粒物的影响因素,促进人们采取有利措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和避免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综述了影响室内环境中颗粒物浓度的各因素以及国际上对影响室内颗粒物浓度因素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希望有利于推动国内在该方面研究和发展。1 影响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因素空气悬浮颗粒物是空气中固体颗粒和液滴的混合物。颗粒物重要的物理特征包括颗粒数密度和颗粒数密度分布、质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分布、吸湿性、挥发性、带电性及单个颗粒的表面积和形状[6]。其中,粒径是决定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迁移特性就取决于粒径。在颗粒物研究中,一般假设颗粒物为球形,常用空气动力学直径(da)来表示颗粒物的大小,其粒径范围为0.001~100微米[7]。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在空气中与被研究颗粒物具有相同的沉降速度,密度为1g/cm3的球形颗粒的直径[8]。粒径不同,颗粒物进入人体的部位就不同,其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也就不同。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由于惯性作用易被鼻腔与呼吸道黏液排除,因此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是可吸入颗粒物(da≤10微米)。其中,粗颗粒物(2.5微米≤da≤10微米)一般沉积在支气管部位,并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与心肺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粗颗粒物主要由机械过程产生,如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一般由Si、Fe、Al、Na、Ca、Mg等30余种元素组成;细颗粒(da B≤2.5微米,PM2.5)则可能沉积到肺叶,尤其事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细颗粒物主要由燃烧过程产生,如汽车尾气、电厂废气、木材燃烧、工业生产以及柴油机等,往往含有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炭黑等。当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挥发性有机物等燃烧产物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时,也可能生成极细颗粒(da ≤0.1微米)。1.1 室内颗粒物的来源 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决定了其对人体呼吸道或人体本身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危害程度。然而,目前关于影响人体健康的颗粒物的化合物成分及其尺寸范围都还没定论。因此有必要分析对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做了大量关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大规模现场测试和研究。所有研究都发现,烟草烟雾是室内环境中细颗粒的主要来源[6];烹调是室内另一种重要的颗粒污染源,尤其是粗颗粒的重要来源;室内活动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也很大,如吸尘打扫、走动和小孩的玩耍等对室内颗粒浓度也有重大影响,但其贡献率相比则要小得多[9]。另外,还有7-26%的室内颗粒物不能解释其来源[10]。

  • 排气筒 颗粒物 求助

    请问采样后,排气筒的颗粒物,偶尔滤筒里有大块的,那个算颗粒物吗?需要挑出去后再称重吗

  • 无组织颗粒物

    各位大佬好,想咨询下无组织颗粒物采样器的切割头和TSP切割头的区别?是否有专门的采样切割头?

  • 低浓度颗粒物问题

    新建燃气锅炉颗粒物排放标准是20,是不是就必须用低浓度颗粒物的采样方法来测

  • 大气颗粒物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大气颗粒物(气溶胶)方面的问题。

  • 颗粒物

    有没有做颗粒物的小伙伴们,有的话回答我一下,为什么采回来的样会比称之前轻,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就是GB/T16157-1996中说采样前将滤筒烘一个小时,称量至恒重,是指称量到恒重前都得烘一小时称一次嘛?

  • 无组织颗粒物采样问题

    新人入行,请教各位。我们公司在给企业做日常例行监测的时候,无组织颗粒物采用1小时连续采样,每天4次,这样下来颗粒物采样至少需要4个小时,请问这种方法正确吗?因为HJ55只说了实行连续1小时采样,没说采样频次问题。请各位老兵指导。

  • 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是指TSP吗?

    平时做验收监测,做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我们都是按TSP监测。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有颗粒物的排放限值,都是用“颗粒物”这个名称。但实际上没有颗粒物的采集及分析方法标准,有TSP 、PM10等。广泛讲,颗粒物包括PM10、PM2.5、降尘等,但测PM10是用了切割头的,降尘被排外。后来有同事提出这个问题,个人倾向GB16297-1996中所指的颗粒物应该是指TSP,这样与排放标准比较吻合,但标准对“颗粒物”确实有些语焉不详,没有定义,导致我们的争论。请教大家的看法。

  • 低浓度颗粒物采样

    各位在采集低浓度颗粒物时 二氧化硫这类的烟气监测多久 是按57-2017里面10分钟一个数据还是直接1个小时 我们现在低浓度颗粒物可以一天只采一次 但是烟气又要求一天要3次 搞不懂 采3次不也是算小时平均值

  • 颗粒物浓度折算问题

    刚步入环境行业,想咨询一下关于低浓度颗粒物折算的相关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颗粒物的浓度需要折算?如果排放浓度小于检出限又该怎么计算?求教各位大神!!!

  • 【分享】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摘要:分析了我国近20a来城市环境空气悬浮颗粒物变化的特征和近几年对PM10、PM2.5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TSP与PM10、PM10与PM2.5之间的线性方程。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的平均浓度由1982年的0.729mg/m3下降到1997年的0.291 mg/m3。南方城市、沿海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显著低于北方城市、内陆城市。1997年,南方城市、沿海城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 物年均浓度值均达到了GB3095-1996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中PM10污染很严重,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水平。 关键词:城市环境 粒状污染物 污染气象学 相互关系 1 前言 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特别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μm(PM10)和小于2.5μm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受到广泛的关注。1996年1月8日,我国批准了《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GB3095-1996),该标准对PM10的浓度限值做出了规定;1996年9月27日,欧盟通过了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评价控制准则(96/62/EG),对PM10的浓度也做出了限制;1997年,美国EPA首次颁布了细颗粒物PM2.5的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近几年我国学者对PM10 和PM2.5的污染水平、成分来源、对污染物的富集、颗粒物的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1~6]。本文对我国城市环境空气中TSP近20a来的变化、TSP、PM10 和PM2.5相关性、颗粒物对一些污染物的富集情况以及污染物在大气与颗粒物之间的分配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我国与德国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和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 颗粒物的检测

    本人新人最近很恼火颗粒物的检测 锅炉烟尘和GB16157两个方法测颗粒物浓度有什么区别,最后计算是一样的吗,锅炉烟尘里面的计算都看不懂呀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