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老鼠肠道

仪器信息网老鼠肠道专题为您整合老鼠肠道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老鼠肠道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老鼠肠道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老鼠肠道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老鼠肠道话题讨论。

老鼠肠道相关的论坛

  • 【分享】人体肠道菌基因DNA密码被完全破解

    昨天,“欧盟-中国科技周”发布30余项欧洲和中国科研团队共同参与的明星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教授带来了人类宏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消息:人体肠道菌共有300万至500万个基因,其DNA密码已被完全破解。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判断各基因功能,及其在不同疾病扮演的角色。 宏基因组备受关注 如果将地球生命的诞生过程浓缩成一年,人类是“最后一秒”的事,而微生物则出现在“第一秒钟”。因此,要详细理解人体生物学,不仅需要认识人体基因组,更需要对人体微生物宏基因组有很好的了解。 人类总是和环境、身体甚至细胞中存在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人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是身体细胞数量的十多倍,其基因编码更是人体基因组的100倍。这些复杂、动态的微生物对人体生理、营养和免疫力有重要影响,人体微生物群落的紊乱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 理解人体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和本质变化,是一项巨大的科学挑战;定义这种动态的多样性,为基因组学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领域。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研究人员首先聚焦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肠道微生物群。欧盟第七框架协议投入1140万欧元资助了“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我国华大基因是参与者中唯一的非欧盟研究机构,也是国内唯一的入选者。 肠道菌群决定胖瘦? “人体肠道共有1000至2000种微生物,菌群总重量有一两公斤。”王俊说,该项目研究已进入第三年,结果发现,肠道细菌共有300多万个基因,远远超出人类自身的2万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分属1000多种不同的细菌,每个人肠道中都有其中至少100多种细菌。约40%的细菌可在半数研究对象的肠道中找到。 肠道中许多细菌是有益的,它们帮助人体处理复杂的化合物,还可以生成氨基酸和维生素,因此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所有的肠道微生物基因已经被测序完毕,接下来将通过深度测序和各种实验,定义并描述肠道宏基因组功能,确定其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胖人肠道内有些微生物,瘦人体内却无。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肥胖老鼠肠道内的某些菌群,植入瘦老鼠体,瘦老鼠就会胖起来。“生活中,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有些人吃点就胖,除了自身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肠道菌群。”王俊解释说,如果你爱吃肉,那肚子里的微生物也会爱吃肉,把肉消化完了,就会“吃”肠壁,一方面加强了肠道的通透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肥胖。 同时,研究人员还在研究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组对照实验显示,糖尿病人的肠道内确实存在两种特有的微生物,“至于这两种微生物是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还是糖尿病病程发展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情绪与肠道微生物

    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保证着有机体的生存和适应,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情绪也是个体差异的来源,是许多个性特征和心理病理的关键成分。一直以来,情绪的研究都离不开大脑神经系统。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能够影响宿主的大脑和行为, 甚至诱发精神疾患。肠道细菌能影响小鼠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肠道微生物还与高血压、高血脂、慢性疲劳综合征、肥胖等慢性炎症状态有关,甚至与孤独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有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迈克尔·格尔森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控制人类以及某些哺乳动物情感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多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95%是在肠道里面合成的。格尔森等人强调,情绪的很大部分受肠道神经系统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肠道微生物平衡将是日后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一个关注点。本文将总结各种情绪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深入探讨肠道微生物对脑和行为的影响。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9/1378885465.jpg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肠道微生物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指一组以不能通过休息得到缓解的疲劳为主要特点,并伴有头痛、咽喉痛、肌肉关节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常规检查没有异常发现,无法归入已知任何疾病的综合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呈日益增高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此病危及世界人口的20%—25%。因此,CFS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临床研究发现,CFS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黏膜免疫异常, 循环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与健康被试者相比,CFS患者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包括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减少,粪链球菌则大量增加。另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改变还可能与CFS患者的认知及情绪状态,特别是焦虑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补充有益菌的制剂对CFS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价值,还能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疲惫,甚至能改善神经认知功能。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组的研究,随机选取39名CFS患者,每天接受干酪乳杆菌(2.4×1010cfu)或安慰剂,持续两个月。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根据粪便样本检测分析病人的肠道菌群,并且使用贝克抑郁量表和贝克焦虑量表来评估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实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服用乳酸杆菌组不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增加,而且焦虑症状也明显减轻。

  • 【转帖】盐酸林可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规律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血中淋巴细胞数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科学研究正确使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盐酸林可霉素连续灌胃3d停止给药,于停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检测肠球菌数,双歧杆菌数,血中淋巴细胞数和肠道病理改变,评价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规律。结果:灌胃3d停止用药后第1天和第4天双歧杆菌减少,肠球菌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黏膜皱褶变浅,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停药后第1天出现血中淋巴细胞数减少。结论:盐酸林可霉素短期大量给药,可造成小鼠菌群失调,肠道组织损伤,免疫功能受损,该损伤持续约1周。盐酸林可霉素是科学研究中用于造成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常用抗生素,其抑制细菌生长,尤其抑制益生菌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各家用该药的方法、剂量有较大差别,由于动物的耐受性较强,菌群失调能持续的时间不清,本实验尝试在肠道菌群变化、肠组织损伤等方面来研究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的规律。以期为该药在科学研究中的使用提供数据依据,现报告如下。

  • 已基本确定,食品添加剂E171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而致癌

    |食品添加剂E171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而致癌根据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报道,存在于许多食品中的纳米粒子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实质性的有害的影响。比如,E171,二氧化钛,一种食品添加剂,目前作为食用色素广泛存在于食品、药品中,然而,我们对它了解甚少。研究背景在过去十年中,二氧化钛的消费量有着大幅度的增加,并已与医疗用途关联在一起(作为药片的白色色素)。虽然二氧化钛被批准用于医疗、食品中,但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安全性。人们对二氧化钛可能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其长期影响,仍知之甚少。若让小鼠每天服用二氧化钛,几周后,我们能观察到小鼠的结肠内稳态明显受损。虽然二氧化钛通过引起细菌代谢产物(醋酸盐和TMA)的变化以及通过促进共生细菌形成生物膜来影响细菌功能,但二氧化钛对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微乎其微。二氧化钛破坏了宿主和肠道细菌物理分离的主要机制之一,正如在结肠上皮细胞中所示:muc2表达降低和defb3表达增加。我们还观察到小鼠的结肠内巨噬细胞、CD8+T细胞和TH17 T细胞增多,炎症细胞因子增多。这种升高的炎症水平与结肠隐窝长度减少有关,这种改变常见于炎症性肠病。因此,长期暴露于二氧化钛导致的肠道内环境平衡紊乱可能是炎症性肠病或结直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对小鼠肠道内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且小鼠发生肠道内平衡失调所需要的二氧化钛暴露时间比人类所需要的暴露时间要短得多。这种变化在二氧化钛达最高剂量(50 mg TiO2/kg BW/day)时最显著,但在生理剂量(2 mg、10 mg TiO2/kg bw/day)时变化仍然显著。二氧化钛诱导的促炎环境和生物膜形成使宿主易患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等疾病, 而这两种疾病均可被二氧化钛加重。在最高剂量的二氧化钛暴露下,高纤维膳食和短链脂肪酸产量会降低,而这种降低对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乙酸盐已被证明可以预防结肠炎、结直肠癌、食物过敏、哮喘和1型糖尿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人工合成的纳米颗粒的持续接触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而肠道微生物群是健康的大门,因此,肠道微生物群运行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对机体整体健康产生影响。”这项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证明了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剂E171(二氧化钛)的食品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内的炎症,这可能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结肠直肠癌等疾病的形成。

  • 医疗废水的肠道病毒的检测方法

    医疗废水的肠道病毒的检测方法

    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肠道病毒不得检出,但是又没写肠道病毒如何检测,网上各处查了也没有相关的问题,只查到貌似肠道病毒是好多种病毒的总称,那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企业要求执行这个标准,但是肠道病毒怎么检测呢?是肠道病毒,不是肠道致病菌。[img=,617,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11/202011241542373363_6425_2017395_3.jpg!w617x690.jpg[/img]

  • Gut:益生菌和肠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新进展

    益生菌来源于传统发酵食品、有益的共生环境以及周围环境中。益生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肠道固有菌群的组成以及功能、促进肠上皮细胞更新,并影响肠道免疫应答。益生菌已被证实在一些已知肠道菌群紊乱的临床疾病使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如过敏性皮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储袋炎以及肠易激惹综合征等。然而,并没有研究对益生菌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和有因果联系的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是否易于导致疾病发生的肠道菌群状态是否可以通过益生菌制品的应用而达到一个更加健康、适应性更强的一种无病状态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既往研究多集中在利用某种疾病的动物模型或相关人群研究益生菌对疾病状态的影响,而现今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研究健康状态下益生菌对疾病发生的预防作用。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3/12/19/383038660_small.jpg图1. 益生菌的来源及其在人群中的主要作用美国科罗拉多世纪乳业文化技术产业Mary Ellen Sanders等人对益生菌在治疗或预防胃肠道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更新性综述。包括益生菌对肠易激惹综合征、感染性腹泻(包括院内感染)、炎症性肠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结直肠癌的发生和治疗这些疾病状态的影响,以及益生菌在降低肠道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改善肠道功能和免疫状态方面的作用等。主要内容简介如下:肠易激惹综合征虽然初步研究证实在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中存在肠道菌群的改变,但这种改变究竟是造成肠易激惹综合征发生的原因,还是肠易激惹综合征发生后所诱发的结果目前尚不明确。在啮齿类动物研究中发现益生菌能够影响肠道神经系统以及大脑信号转导,能够改善内脏痛觉反射。Mogyyedi等人对19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共1650名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使用益生菌治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指出益生菌对症状的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但所纳入的实验收到样本量过小、使用益生菌菌株不一致等条件限制,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感染性腹泻在发展中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急性感染性腹泻使用益生菌(布拉迪酵母菌、鼠李糖乳杆菌等)可以明显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对于持续性腹泻也可显著改善症状(腹泻持续时间至少缩短4天)。同时,益生菌可以降低医院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几率(发生率降低40-60%),对儿童患者安全性较好。但对于益生菌是否对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是否有效尚存争议。炎症性肠病虽然动物实验和机制学说证实益生菌制剂对炎症性肠病治疗有效,但临床应用上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克罗恩病。益生菌制剂在克罗恩病的治疗和复发的预防中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而对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证实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链球菌组合的益生菌制剂可以使患者受益。尼氏大肠杆菌在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使用,可有助于诱导及维持缓解。益生菌的使用可以预防储袋炎的发生,并可降低应用抗生素成功治疗后的炎症复发。炎症性肠病,与结直肠癌、胃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存在基因、固有菌群以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很大的异质性。所以单一固定成分的益生菌制品难以在所有患者中获得疗效。在炎症性肠病中存在有160多个基因多态性,涉及粘膜屏障功能缺陷、粘膜愈合缺陷、细菌识别缺陷、细菌杀灭缺陷、免疫调节异常等多种功能异常。对于肠道内环境紊乱的患者而言,单纯的利用传统的益生菌制剂抑制有害细菌生长可能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而恢复内环境的稳态,补充固有菌群,如柔嫩梭菌和芽孢梭菌等等反而效果更好。例如,炎症性肠病相关基因有一类可以调节粘液糖基化,如Fut2可编码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该基因异常与肠道菌群组成失调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改变肠道菌群状态、补充益生菌即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取自益生菌或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主要成分,能够保护整个肠道的内环境稳态,对于辅助炎症性肠病治疗也是有益的。例如低聚果糖和菊粉就具有选择性增强肠道内生性固有菌群的生长和功能而减少有害细菌生长的作用,并可增加有益于肠粘膜上皮细胞代谢的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有利于损伤粘膜的愈合。可见益生菌应用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有广阔的前景,但仍需对益生菌的组成和如何实现个体化治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足月儿相比较,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组成有所不同,而这种异常将会增加早产儿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可能。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体内,厚壁菌门数目减少,而γ变形菌门数目增多。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应用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和/或S-嗜热链球菌组合的益生菌可以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并降低整体死亡率。虽然美国儿科学会承认有证据证实极低体重儿应用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但在将其列入指南推荐条目的话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验证益生菌有效的剂量和菌属组成。癌症和癌症治疗大量研究结果证实环境因素,如肥胖和饮食习惯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这些环境因素又会引起肠道固有菌群的失衡。动物实验也指出传统小鼠与无菌处理小鼠相比较结直肠癌发病率更高且肿瘤体积更大。这些实验结果均指出肠道固有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相关,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Sears等人研究指出产肠毒素B脆弱杆菌可以靶向引起E-cadherin分解,促发肠道炎症反应,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也有研究指出与健康人群相比较,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密度减少、组成改变、具核梭杆菌数目增多。动物实验证实益生菌对癌前病变和肿瘤有一定疗效,其潜在机制可能为改变肠道固有菌群及其代谢、改变肠道pH值、降低某些癌基因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应答、减轻肠道炎症、降低上皮增殖速度并促进凋亡等。生物标记研究指出合生元可以减轻粪便中水的代谢产物引起的基因毒性损伤。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合生元制剂在影响和改变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方面比单一的益生菌或益生元制剂效果要好。对肿瘤治疗而言,益生菌制剂有助于减轻肿瘤放疗和化疗的副反应。动物实验中发现在无菌小鼠或使用抗生素处理后的荷瘤小鼠,更容易对放疗产生耐受。鼠李糖乳杆菌可以通过TLR2-、COX2-、MyD88依赖模式减轻肠道损伤和促进肠上皮细胞凋亡。研究益生菌制剂保健作用的挑战基础研究结果展现出诱人的前景,但在研究成果向有效应用产品转化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成果转让和技术转化的监管问题,这一领域就涉及怎样设计人群的临床试验研究才能开发出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相适应的产品,对于不同的疾病或不同的人体状态,怎样的益生元组成配比和剂量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益生菌引起的健康人群有意义的生理变化也需要更好的定义及测量方法。益生菌产品对人群生活质量影响的指标效应评估、广泛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需要在纳入各种推荐指南前进行更严谨更有效的基础及临床的实验研究。

  • 乳酸菌饮品能加速肠道蠕动?您信吗?

    经常会看到一些乳酸菌饮品上写着有益菌几百万几百万来着,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概念http://www.foodmate.net/file/upload/201108/17/08-43-29-86-410687.jpg对于乳酸菌饮品中的活菌数量和对人体有益的数值,目前尚无相关标准可以检测。 乳酸菌饮品因为宣传的"能加速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毒"而备受女性消费者喜爱,事实上,乳酸菌饮料分为活性乳酸菌饮料和非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区分这两者的关键是---看里面有没有大量的活菌。然而事实上,活性益生菌可能因加工、发酵、运输、储存过程中种种因素就被杀死了,我们喝进腹中的活菌到底有多少,至少目前尚未可知。 夏季也是很多爱美女士的减肥季,市场上不少宣传"能加速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毒"的乳酸菌、益生菌饮品成为不少女士的心头好,到底乳酸菌和益生菌是什么东西?这类饮品真的能促进肠道排毒,对肠道真的能起到所谓的保护作用?人体内究竟需要多少个乳酸菌才最恰如其分?

  • 正常人的肠道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正常人的肠道里每天都会产生7~10升的气体,胀气则是肠道出现了多余气体。造成胀气的原因很多,如吃东西的速度太快,或是边吃饭边说话。某些食物本身就容易引起胀气,如豆类、苹果、桃子、洋葱、甘蓝、谷类,以及红薯、马铃薯等。如果怕胀气,建议少吃这些食物。

  • 天然降压菜”不是芹菜而是它!防中风、降血压,常吃血管干净、肠道通畅

    红菜根,大家认为是一款调色的食物其实它的控压功效非常好,里面的有机硝酸盐有助于扩张血管,起到平稳血压的作用它还富含膳食纤维,对于润肠通便非常不错用它做一道美食——贴出来的菜而根茎类蔬菜中有一种“胶”,非常黏腻常被我们清洗掉,这种胶就是果胶有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控压的作用还有刺激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的功效在常见食材中秋葵的含量比较丰富用它制作一道美食——时蔬灯笼赶紧去了解一下!贴出来的菜保护血管 润肠通便。

  • 谁能够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有助于合成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进而对情绪、记忆和认知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引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 动画片里的故事——巨型超级老鼠?

    巨型超级老鼠:基因突变对传统鼠药免疫 据报道,在英国城市下水道深处,一种新的“超级老鼠”正以惊人速度四处扩散。这种老鼠发生基因突变,对毒药免疫。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进行的基因检测显示,这些啮齿动物发生突变,使其不受传统毒药的影响,所有接受测试的超级老鼠都对毒药免疫。 老鼠不断变化,但人类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相同的抗凝剂毒药。今年初,研究显示英国各地发现一大群超级老鼠,而它们的数量有望2015年超过人类,到时候两者比例是2:1。 使用灭鼠剂,只会杀死普通老鼠,却对这些具有抵抗力的超级老鼠无效。这些一代代积累起来的超级老鼠有点像定时炸弹。当前最有效的老鼠药仅供专业使用,在没得到特别许可下不能用于室外。今年秋天,英国有望出台新的灭鼠药管理办法。 专家认为,老鼠数量到今年底会从8000万飙升到1.6亿。今年4月,有人在康沃尔郡捉到一只2英尺(约合0.6米)长的老鼠。据报道,肯特郡和利物浦市也有人捉到其他巨大老鼠。主要考虑到猛禽和其他动物的二次中毒,英国政府才必须谨慎对待这件事。 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英国。最近,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居民也在家中捕捉到其他巨型啮齿动物。未来的那一天,你居住的城市也会出现巨型鼠?就像动画片《忍者神龟》中神龟们的老师斯普林特—一只来自日本的超级大老鼠.

  • 黑木耳对心血管和肠道健康有益

    黑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养气补血,降压等功效。西医研究中,黑木耳富含黏多糖,可促进免疫力提升;其所含的膳食纤维,对心血管和肠道健康有益。

  • Obes Rev:果糖和人工甜味剂改变胃肠道菌群

    根据一项发表在Obesity Reviews期刊上的研究,高摄入果糖、人工甜味剂和糖醇会影响宿主和胃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能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来自瑞士苏黎世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Amanda N. Payne博士和同事们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性回顾从而能够研究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能够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研究人员发现富含果糖和人工甜味剂的西方饮食因多样性减少而导致胃肠道菌群多样性丢失,最终导致“西方”的胃肠道微生物组(microbiome)站稳脚跟。这种适应性代谢为宿主产生额外的代谢活性,从而可能改变能量调节、肠道转运时间,并提高饮食能量提取能力。这些变化可能能够被免疫系统所检测到,从而导致肠道炎症,并随后导致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产生。研究人员在文中写道,“毫无置疑,这些过程结合起来能够导致很多与肥胖症相关联的代谢性疾病产生。总之,我们建议通过再次引入一种平衡的多样性饮食来促进肠道稳态(intestinal homeostasis),就可能预防和阻止肥胖症。”

  • 氧化锌影响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font=&]【序号】:1[/font][font=&]【作者】:蒙洪娇 姜海龙 朱世馨 惠铄智 蔡维北 杨一 孔祥杰[/font][font=&]【题名】:氧化锌影响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font][font=&]【期刊】:《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年09期[/font][font=&]【全文链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JX201709018.htm[/font]

  • 【预约占位】肠道微生物组学与健康,9月23日线上开讲、专家答疑!

    人类是由10%人体细胞和90%微生物细胞共同组成的“超生物体”。而肠道微生物组是人体最庞大、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超过万亿个、数千种微生物细胞。肠道微生物在维持人体肠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辅助人体营养、代谢、生长、免疫、防御等功能,是筑成宿主健康的一道屏障。 深入研究肠道微生物组的成分、功能和影响因素,将为人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靶标。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学掀起研究热潮,一系列系统研究逐渐揭示人体微生物的神秘面纱,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实肠道微生物终将改变营养和医学的未来。 为促进微生物学、医学、基因学等领域专家、学者间学术与技术交流,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将于[b]2021年9月23日[/b]举办[color=#ff0000][b]“肠道微生物组学与健康”[/b][/color]主题研讨会。[size=18px][color=#ff0000][b][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Xu]戳此占位[/url][/b][/color][/size]嘉宾列表:1.[font=&][size=16px][color=#333333]朱怀球:[/color][/size][/font][font=&][size=16px][color=#333333]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color][/size][/font][color=#333333]2.[color=#333333][size=16px]王金锋:[/size][/color][color=#333333][size=16px]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 博士生导师[/size][/color][/color][color=#333333][size=16px][color=#333333]3.吴崇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color][/size][/color]4.[color=#333333][size=16px][color=#333333]赵方庆:[/color][/size][/color][color=#333333][size=16px][color=#333333]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科研部副主任/研究员[/color][/size][/color][b][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Xu]点我报名[/url][/b][color=#333333][font=&][size=16px][/size][/font][/color]

  • 男孩误把老鼠药当饮料

    近日,安阳县5名五六岁的孩子在放学回家后误将老鼠药当饮料喝,随后出现抽搐等现象,送往医院后,由于无特效药,医院的医生发微信求助,最终找到了特效药,孩子现均已获救。 从17日晚到18日,大河报安阳读者互动群里的群友们也在转发这条消息。记者随后对此事进行了核实,经知情人透露,确实有孩子中毒,医院正在找治疗此毒的特效药。17日晚10时许,一名群友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医院已通过渠道找到药物。 18日下午,据安阳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微信是他们发的,送至医院救治的5名孩子来自安阳县,年龄为五六岁。在放学途中,孩子们捡起地上一个瓶子喝下,随后便出现中毒症状,被送到医院进行紧急治疗。目前药物已经找到,孩子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儿科监护室进行救治。 18日下午,安阳市防疫站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发时他们确实接到检测该瓶子里的遗留物消息,但后来听说又到河北邯郸检测了,据了解,经过化验得知,瓶子里装的确有含有氟乙酰胺成分的老鼠药。那么这些孩子为何在路边捡到该药,因一直没有联系上孩子家长,具体情况还不得而知。 据悉,氟乙酰胺为有机氟内吸性杀虫剂,无味、无臭,在民间自行配制的毒鼠药中均含有氟乙酰胺。氟乙酰胺曾用作农业杀虫剂和灭鼠剂,因其有明显的二次药害,我国于七十年代就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误食氟乙酰胺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口渴、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损伤。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等,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在此小编提醒孩子家长,平时要多提醒孩子,在路边及不明的饮料千万不要喝。另外,平时用的灭虫、灭蚊、农药等药品要妥善处理,避免小儿轻易接触到。

  • 恶心——嗑瓜子磕出一只老鼠干

    嗑瓜子磕到石头,应该还比较常见。 但嗑瓜子磕到老鼠……你没遇到过吧? 前不久,家住西固区的王先生在自家门前一小超市买了一袋“正林牌奶油味”瓜子。随后,他边打游戏边嗑瓜子,没想到嗑着嗑着竟从瓜子袋里摸到一只干瘪的死老鼠,这让王先生恶心不已。 见图片

  • 【转帖】猫为什么要吃老鼠?

    世界上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对此做出了相关的解释,但科学家们几百年来却一直对这个问题困惑不解:猫一旦不吃老鼠后,它们的“夜视”能力就会逐渐下降,最后变成夜里的“瞎猫”。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世界动物生理学界的谜团。穆勒认为,一种叫“牛黄酸”的物质能提高哺乳动物的夜间视觉能力。猫不能在体内合成牛黄酸,如果体内长期缺乏牛黄酸,猫在夜间就会由“一目了然”变成“睁眼瞎”,最后丧失夜间活动能力。但是,老鼠体内却有这种物质,所以,猫只有不断捕食老鼠,才能弥补体内牛黄酸不足,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夜视能力,正常的生存下去。穆勒认为,当今社会大城市中猫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一方面因很少或几乎不吃老鼠,这使它们的夜间捕鼠能力大大降低,而这种降低又使它们少食鼠肉。这样下去,现代猫的捕鼠功能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穆勒的研究成果一公布,立即引起了眼科医学家的兴趣。原来,目前医学界对一种“顽固性夜盲”束手无策。这种夜盲并非常见的由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至今不明白它的发病机制。于是,医生们设想,这种病的患者可能也缺少牛黄酸,因而他们尝试让这些病人食一些鼠肉。 经眼科生理检测发现,食用老鼠肉以后,病人眼睛中视网膜内的“视紫红质”数量增多了,由此使“有弱光感应的杆状细胞”的感光性能增强了,他们的夜视能力因此也增强了。

  • 【讨论】实验室有老鼠怎么办啊?

    你们实验室发现过老鼠么?最近发现我们实验室有老鼠,有一同事在做实验的时候,有老鼠在她的鞋上走过,立刻她大声尖叫,把手上拿着的洗瓶都扔到地上去了....(要是拿着酸可麻烦了)..实验室没有食物,为什么有老鼠呢?做实验时,发现实验室有老鼠,怎么办?你们会不会和我同事同一动作啊?

  • 实验室楼道的死老鼠

    昨天,我们实验室楼道里有只死老鼠,我就想,究竟它是怎么死的,这么恶劣的环境,它活了多久啊?欢迎讨论,绝对原创

  • 气相色谱室如何防止老鼠?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室如何防止老鼠?发现屋里有老鼠的痕迹,如何防止老鼠,有什么好的办法,现在毒鼠强也不好买呀。

  • 半夜惊魂小老鼠!

    晚上上着网,忽然感觉外面有悉悉索索的声音,放下电脑蹑手蹑脚的走到大厅,打开手电,竟然是一只小老鼠!地上有漏水的洞,但是洞很小,老鼠爬不上来,就在洞口用爪子抓呀抓、用牙齿啃洞沿的石头,发出开始我听到的声音。于是,我用iTouch拍了下来……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kxNDE4OTQ4/v.swf

  • 迷你显微镜植入老鼠大脑“观察”其思维运行

    2013年02月27日 来源: 腾讯科学 作者: 悠悠/编译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将迷你显微镜植入基因改良老鼠的大脑之中,有助于研究人员洞悉老鼠的思维运行。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226/0022fa99dc6c129708fa1b.jpg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迷你显微镜,可植入老鼠大脑之中,洞悉老鼠的思维变化,未来该装置有望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 这个工具以空前的视角呈现出老鼠大脑结构,研究小组能够记录老鼠1000多个神经原的激活状况,并持续观测数个星期,使科学家能够研究老鼠大脑活动的历史进化过程。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和应用物理学副教授马克-施尼策称,这种类型的问题,此前并未在行为自由的老鼠个体上进行测试。他和同事将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本月初发行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并成立一家公司,生产销售迷你显微镜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症和其它大脑紊乱等神经变性疾病。 施尼策解释称,我们将老鼠颅骨打开,把这种迷你显微镜植入一个小型圆圈之中,这个显微镜就像是给老鼠戴一个帽子。老鼠海马体的神经组织关联着空间记忆,通过基因改良可将这些神经呈现为绿色荧光蛋白质,特别是在钙质存在的时候。当神经细胞被激活,它们将自然地释放大量的钙离子,从而荧光效应就变得更加强烈。 迷你显微镜与一个相机芯片建立连接,能够将拍摄到的神经细胞的荧光闪烁状况传输至计算机屏幕,从而获得接近实时的老鼠大脑活跃性视频。 对于未经训练的眼睛,激活神经细胞变得随机无序,但是研究人员能够识别。特殊的神经细胞对应于圆圈中的特殊区域。施尼策解释称,个别神经细胞可能对老鼠大脑位置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该装置有能力实时绘制数百个神经细胞的活动状况,并长时间观测大脑组织的发展变化,未来它将用于监控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等大脑疾病的形成。

  • 正确处理老鼠咬伤

    正确处理老鼠咬伤。出血热从感染到发病,可有7—14天的潜伏期;出血热疫苗从接种到产生抗体,大概需要2周的时间。因此,感染出血热后再注射出血热疫苗,难以起到防治出血热的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去医院规范处理伤口,观察两周,如果出现发热、感冒症状,及时医院就诊,尽最大努力把治疗关口前移。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