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粒子成像测量

仪器信息网粒子成像测量专题为您整合粒子成像测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粒子成像测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粒子成像测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粒子成像测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粒子成像测量话题讨论。

粒子成像测量相关的资讯

  • 量子物理学促进电镜技术两大新成果:敏感样品高分辨成像和原子级粒子相互作用测量
    作者:俄勒冈州大学Laurel Hamers   UO CAMCOR工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学家Ben McMorran和他的团队想出了一种改进研究工具性能的方法。图片来源自俄勒冈州大学  量子怪诞正在为电子显微镜打开新的大门,成为高分辨成像的强大工具。  UO物理学家Ben McMorran实验室的两项新进展正在改进显微镜。这两种方法都源于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电子可以像波和粒子一样同时运动。这是许多奇怪的量子级怪诞的例子之一,在这些怪诞中,亚原子粒子的行为似乎往往违反了经典物理定律。  其中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在显微镜下研究物体而不与之接触的方法,从而防止显微镜损坏易碎样品。第二种方法设计了一种同时对一个样本进行两次测量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研究该物体中的粒子如何跨距离相互作用的方法。  McMorran和他的同事在两篇论文中报告了他们的发现,这两篇论文都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  “通常很难在不影响它的情况下观察到一些东西,尤其是当你观察细节时。”McMorran说道:“量子物理学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不破坏事物的情况下更深入地研究它们的方法。”  电子显微镜被用来近距离观察蛋白质和细胞以及非生物样本,比如新材料。电子显微镜将电子束聚焦在样品上,而不是传统显微镜中使用的光。当光束与样品相互作用时,其某些特性会发生变化。探测器测量光束的变化,然后将其转换为高分辨率图像。  但这种强大的电子束会对样品中的脆弱结构造成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削弱科学家试图研究的细节。  作为一种解决方法,McMorran的团队使用了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的一项理想实验,该实验提出了一种在不触碰敏感炸弹、不冒引爆风险的情况下探测敏感炸弹的方法。  这个技巧依赖于一种叫做衍射光栅的工具,衍射光栅是一种带有微小缝隙的薄膜。当电子束击中衍射光栅时,它被一分为二。  McMorran实验室的研究生Amy Turner是第一项研究的主导人,她解释说:“在这些分束衍射光栅正确对准的情况下,电子进入并分裂成两条路径,但随后重新组合,使其只流向两种可能输出中的一种。其原理是,当你放入样品时,电子与自身的相互作用会被打断。”  在这种装置中,电子不会像传统的电子显微镜那样击中样品。相反,电子束重组的方式揭示了范围内样本的信息。  在另一项研究中,McMorran的团队使用类似的衍射光栅装置同时在两个地方测量样品。他们将电子束分开,使其在一个小金粒子的两侧通过,测量电子传递到每一侧的粒子的微小能量。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样本在原子水平上的敏感细微差别,了解样本中粒子相互作用的方式。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Cameron Johnson在McMorran的实验室做了博士研究,并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认为:“这项研究的特殊之处在于,你可以观察它的两个独立部分,然后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看看这是一种集体振荡,还是它们之间不相关。我们可以超越显微镜的能量分辨率和通常无法达到的探针相互作用的极限。”  虽然这两项研究进行了不同类型的测量,但它们使用的是相同的基本设置,即所谓的干涉测量法。McMorran团队的成员认为,他们的工具可能在他们自己的实验室之外有用,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  Turner自豪道:“这是第一台此类电子干涉仪。人们以前使用过衍射光栅,但这是一种功能灵活的版本,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进行调整。”  McMorran谈到,如果有合适的材料和说明,这种装置可以被添加到许多现有的电子显微镜上。他的团队已经引起了其他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希望在自己的显微镜中使用干涉仪。参考资料:Amy E. Turner et al, Interaction-Free Measurement with Electr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1). DOI: 10.1103/PhysRevLett.127.110401Cameron W. Johnson et al, Inelastic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ry with Free Electr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2). DOI: 10.1103/PhysRevLett.128.147401
  • 兼具核磁共振和荧光成像功能的健康信号粒子
    据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家们最近开发出了一种神奇的纳米粒子。其神奇之处在于植入到活体动物体内后,该粒子不但可以核磁共振成像(MRI)还可以完成荧光成像。结合这两种成像技术科学家们可以轻易追踪体内的特异分子,监控肿瘤周围状况,更能直接观察到药物是否成功抵达靶细胞。 在自然通讯11月18号发表的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这种粒子的作用机理。以小白鼠体内的维生素C追踪为例,实验前将同时携带有MRI和荧光传感器的纳米粒子注入到小白鼠体内。在维C高的地方,荧光信号强烈而核磁共振信号较弱,反之则较强。 Johnson表示未来这种粒子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性能也将更加多样化。不但可以一次检测多种分子还可以专门用来检测某种特定分子比如和疾病息息相关的厌氧分子浓度。借助成像探测器,人们就可以进一步剖析病发过程。 这种由Johnson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发明的纳米粒子其组装过程就像搭积木。不同的是,此处积木是由携带有传感器的高分子链组成。一部分分子链上携带有硝基氧(MRI造影剂)而另一部分则会携带一种叫做Cy5.5的荧光分子。 当这两种分子链按比例混合时,就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纳米结构,这种结构被他们称作毛刷状枝型高分子。在该研究中,硝基氧和Cy5.5的比例分别是99%和1%。 硝基氧中的一个氮原子通过一个孤对电子与氧原子结合,这种结合很不稳定,所以正常情况下硝基氧表现出很大的化学活性。而这种活性正好抑制了Cy5.5的荧光效应。但是当遇到某些像维生素C这种特殊分子,硝基氧就会捕获电子失活,此时Cy5.5的荧光效应就得以体现。 普通硝基氧的半衰期很短,但是最近Andrzej Rajca教授发现在硝基氧上连入两个巨体结构,其半衰期可以延长。另外,将Rajca发现的硝基氧与Johnson合成的毛刷状枝型高分子结构相结合,其半衰期又会大大延长到几个小时,这段时间足以获得有效的MRI图像。 研究者发现成像粒子在肝处聚积,缘于小白鼠体内的维C由肝脏制造,所以一旦硝基氧分子到达肝脏部位从维生素C中捕获电子失活后,MRI信号就会消失而荧光信号则会加强。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在大脑(维C循环的终点站)只有少量的荧光信号。相反在血液和肾脏处(维C含量低)MRI信号最强。 下阶段,这些研究者的工作将围绕如何扩大遇到靶分子时不同传感器的信号差异展开。而目前他们已经能够创造可携带三种不同药物的荧光分子,这项技术使得他们能够追踪纳米粒子是否到达了目标位。 Johnson 在论文中指出:如果解决了这些粒子到达靶细胞的问题,那么我们将可以获得肿瘤的生长信息。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只需要直接注射这些粒子到病人体内,就可以直接观察病灶和健康组织。 Steven Bottle教授说:这项研究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将两种有效的成像技术合二为一。这种多功能、多组合的显像模式必然会发展成为一种检测活体动物体内疾病系数的有效工具。
  • 横河电机收购液体粒子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商Fluid Imaging Technologies公司
    横河电机公司宣布,根据双方约定,于2020年4月8日完成对Fluid Imaging Technologies公司全部股份的收购。Fluid Imaging Technologies公司拥有分析悬浮在液体介质中的细胞和其他类型颗粒的尖端技术和经验,专门从事液体中悬浮细胞等粒子的测量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通过将Fluid Imaging Technologies纳入横河集团,横河将能够扩展生命创新业务,提供细胞观察解决方案的产品组合,加强生物经济市场的业务。Fluid Imaging Technologies是开发流体成像仪器的先驱,这些仪器结合了传统显微镜(观察细胞)和流式细胞仪(高速分析悬浮在液体介质中的淋巴及其他类型血细胞的特性)的功能,能够对液体样品中的颗粒进行成像、测量、分析和计数,可用于海洋研究、市政水管理等领域,也可用于生物制药、化学制品、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横河电机通过提供用于细胞内部三维观察的CSU系列共焦扫描仪单元及用于培养细胞进行药物自动评估实验的CellVoyager系列高含量筛选系统,支持活细胞成像系统的前沿研究和开发。这些仪器适用于观察培养在培养皿和其他培养皿表面的粘合细胞。横河电机产品系列中增加了Fluid Imaging Technologies的流体成像仪器后,将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而我们将AI辅助图像分析技术与这些技术相结合,将使我们能够为生产线上的抗体药物的质量检查和供水系统的水质检查等应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横河电机将流体成像技术与其在石油、化工、给排水处理行业的控制业务的核心技术和专业经验相结合,将能够在医疗保健、食品和饮料、制药和环境研究等不同领域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Fluid Imaging Technologie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ent Peterson说:“流体成像仪器与横河电机的光学工程、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营销能力相结合,将加速FlowCamTM成为流体成像技术全球尖端品牌的定位。”横河电机执行役员兼生命创新业务总部负责人中尾宽说:“横河的长期目标是2050年为社会的可持续增长做出贡献。我们的目标之一是为所有人提供福利。我坚信流体成像技术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流式成像颗粒分析系统
  • 上海应物所在纳米粒子活细胞成像、胞吞和胞内运输方面取得进展
    p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纳米等离子体双模态成像fPlas探针,并对其在胞内运输中的聚集过程及聚集态对其传输动力学的影响开展研究。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5, 15646)。/pp  胞吞及囊泡运输是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交流的重要生理过程。其中,纳米粒子的胞吞和胞内运输过程研究是设计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诊疗方法的基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的博士研究生刘蒙蒙和副研究员李茜等在研究员樊春海和加州大学教授Lal的指导下,通过发展fPlas探针实现了在单细胞水平半定量研究纳米粒子聚集状态的方法,可以清晰区分活细胞中呈单分散、小聚集体和大聚集体的金纳米粒子,并与暗场显微镜下的绿色、黄色以及亮黄色颗粒信号分别对应。他们进一步通过纳米等离子体成像与荧光成像的联用,实现了活细胞内纳米粒子聚集状态与定位信息同时获取。对金纳米粒子在细胞内通过微管进行运输,并且对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逐步聚集的过程进行了实时成像,发现其聚集状态对相关囊泡的运动状态有重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纳米粒子在细胞内的运输与其聚集状态直接相关,为设计新型纳米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pp  centerimg width="500" height="279" alt="" src="http://www.cas.cn/syky/201706/W020170614416182049650.jpg"//center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上海应物所在金纳米粒子活细胞成像和胞内运输方面取得进展/p/p
  • 用单粒子ICP-MS对废水中的银纳米颗粒的分析测量
    “纳米银”是“银纳米颗粒”的简称或俗称,指由银原子组成的颗粒,其粒径通常在1~100nm范围。银材料表面具有抑菌性质早已为人熟知,其机理是位于材料表面的银原子可以被环境中的氧气缓慢氧化,释放出游离的银离子(Ag+),这些银离子通过与细菌壁上巯基结合,阻断细菌的呼吸链,最终杀死附着在材料表面的细菌。由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纳米银的表面原子数与其内部原子数的比例急速升高,最终导致其银离子的释放速率显著增高,杀菌效果更加显著。利用纳米银抑菌特性的各种产品,包括纺织品、化妆品、药品等,以及其他工业产品,越来越多的研发并被投入使用。这些纳米银最终将会进入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产生影响。快速地检测和表征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基体下的纳米粒子的技术手段因此显得极为必要,而珀金埃尔默公司的单颗粒ICP-MS技术则可以很好的应对这项挑战。本实验带您了解不同的废水中,单颗粒ICP-MS测定纳米银的能力。样品水样:是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抽取。废水:是经过污水处理厂最终处理后排放到河里的废水,在二级沉降池后收集。混合溶液:经过生物处理后离开曝气池,到达二级沉降池处理悬浮物和沉积物的废水,从二级曝气池收集。海藻酸盐:一种在废水中可以检测到并由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组成的ppm级多糖。海藻酸盐溶液被用作于比较废水样品的一个已知的控制和替代物。用去离子水溶解从褐藻提取的海藻酸钠(Sigma-Aldrich, St. Louis, Missouri, USA)配制成浓度为6ppm的海藻酸盐溶液,并震荡一个小时。实验平均粒径为67.8±7.6nm的用PVP包裹的Ag ENPs标准品(用TEM定值,nanoComposix™ Inc.,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加入10mL到所有样品中,使浓度为10ppb(5,000,000粒/mL)。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10-1000倍,测试前超声5分钟。所有样品一式三份。使用PerkinElmer NexION 300D/350D ICP-MS进行分析,采用SP-ICP-MS模式,在Syngistix™ 软件纳米分析模块下进行。实验参数如表1所示。实验结果图1显示了0.1ppb(50,000粒/mL)Ag ENPs标准品的粒径分布,相当于66.1±0.1nm的平均粒径,浓度为52,302±2102粒/mL。对粒径的测试结果和TEM定值的一致性表明海藻酸盐基并不影响测量精度。图1:在6ppm海藻酸盐溶液中的Ag的粒径分布在确定海藻酸盐溶液技术的准确度的基础上,排放废水和混合溶液样品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图2和图3显示了废水和混合溶液各自的粒径分布。分析前样品稀释100倍,表2显示了粒径大小和颗粒浓度的测试结果。另外,平均粒径与证书标称值一致,颗粒浓度接近计算值,表明没有废水基体会影响测量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可以准确测量在废水样品中的Ag ENPs。图2:稀释100倍废水中Ag的粒径分布图3:稀释100倍的混合溶液中Ag的粒径分布结论实验证明SP-ICP-MS具有准确测试三种不同类型废水样品中的银纳米粒子的能力。虽然废水基体很复杂,但是它们不会抑制SP-ICP-MS准确测量粒径和纳米粒子浓度的能力。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整的应用报告。
  • TSI:粒子测量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之“梦工厂”——访美国TSI集团总裁Thomas E. Kennedy博士
    美国TSI公司(以下简称:TSI)是世界知名的粒子测量仪器与流体测量仪器的生产商,自1966年就开始从事气溶胶粒子测量仪器的研发,其产品的粒径测量范围涵盖2纳米至20微米。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全球范围内共有员工约500人,2011年总收入约为2.5亿美元。  近日,美国TSI集团(即TSI的母公司)总裁Thomas E. Kennedy博士一行到访中国,拜会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并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NCNST)就纳米颗粒的测量技术展开了合作。  为进一步了解TSI集团与NCNST合作的情况,仪器信息网编辑(以下简称:Instrument)就TSI的发展概况、未来研发方向、该公司与科学家合作的成功经验等主题采访了Thomas E. Kennedy博士,陪同采访的还有TSI集团的两位副总裁Jerry Bark先生、Kevin L. Krause先生,以及TSI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梁东先生。美国TSI集团总裁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高层合影(从左至右:Kevin L. Krause先生、Thomas E. Kennedy博士、Jerry Bark先生、梁东先生)攻克DMA与CPC技术 夯实气溶胶测量坚实基础  Instrument:贵公司产品线为什么会从流体测量仪器扩展到气溶胶粒子测量仪器?贵公司各产品线的地位与关系如何?目前贵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哪些行业/领域?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流体测量仪器、气溶胶粒子测量仪器两大产品线。两条产品线看上去很不一样,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渊源的。  流体测量仪器最开始发明的仪器是热线风速仪,即通过气流通过后带走热量来测量气流速度。后来由于测量要求加入示踪粒子来追踪气流的运动。此后客户又要求对基于这种测量方法的气流中的示踪粒子进行追踪测量,比如流动速度、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等。类似需求越来愈多,促使TSI研发出了粒子测量仪器,并将其应用到很多领域。从产值来说,流体测量仪器与粒子测量仪器两大产品线并驾齐驱,销售额相当,难分主次。  这两大产品线经过拓展,各自都细分了很多具体产品线。流体测量仪器应用在流体力学研究、室内环境、医疗、节能舒适、流速测量等领域。粒子测量仪器的应用领域则从气溶胶研究扩展到环境监测、工业健康与安全、职业卫生、公共卫生等领域。  Instrument:TSI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里程碑式”的气溶胶技术创新?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最重要的与气溶胶相关的创新技术有两项,一是差分电迁移率粒径谱仪(DMA),二是凝聚核粒子计数器(CPC)。  DMA是TSI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起开发的,这项技术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成功,目前TSI在DMA的市场份额高达85%。基于DMA的各项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已经超过了5000篇。  小于100纳米的超细颗粒是很难测量的。用光学仪器测量到粒径为0.1微米已是极限。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是未来的潮流,对检测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带来了很多市场机遇。CPC的出现,把对极细颗粒的测量拓展到纳米级别,已成为纳米颗粒测量的良好选择。联手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攻克纳米团聚颗粒测量难题  Instrument:能否介绍下TSI与NCNST此次合作的契机与具体内容?  Thomas E. Kennedy博士: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作为纳米科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NCNST的发起者和主任,一直推进中国纳米科学和相关技术研究的发展。白院长曾在2011年4月率团访问过TSI总部,此次作为回访,我们也拜会了白院士,并展开了有关纳米颗粒的技术合作。  TSI此次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项目最终落实在NCNST。与我们合作的两位老师之前也是TSI仪器的用户。双方将就纳米颗粒及其聚合团块粒径分布的测量技术进行通力合作。  两位老师将采用TSI新研发的用于纳米团聚颗粒测量的仪器进行研究。通过此次与代表中国最高研究水平的研究者合作,我们一方面能了解新仪器的性能,另一方面了解在纳米颗粒研究中,什么样的仪器性能是研究者真正需要的,为未来的仪器研发找准方向。TSI希望此次研发的仪器不仅能用在科研领域,也能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  Instrument:此次合作的研究成果未来将应用在哪些领域?当前研究的难点在哪里?  Thomas E. Kennedy博士:单个纳米颗粒很容易聚合,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纳米材料的性能。比如在制药领域,药物的纳米颗粒在不同温湿度下,聚合程度不一样,药物的效果也不一样。这对检测技术提出很高要求。传统测量方法是用扫描电镜去测量,但目前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某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合作研发出的仪器可以用在纳米材料、制药等领域,解决纳米团聚颗粒的测量。目前,这款仪器研发的基本工作已完成,想通过这次合作来验证和改进。  对于纳米颗粒测量而言,采样是比较困难的。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的客户设计不同的采样方法。立足工业应用 拓展液体中纳米颗粒测量新技术  Instrument:TSI在基于气溶胶的纳米颗粒物相关技术的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能否介绍下贵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  Thomas E. Kennedy博士:除了上述的纳米团聚颗粒相关测量仪器的研发之外,TSI还在气溶胶粒子化学成本检测、液体中纳米颗粒粒径分布测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气溶胶粒子测量技术目前可能更多停留在粒子粒径及其分布情况的测量,而制药等行业对气溶胶粒子的化学成分检测也有很大需求。所以,在粒子粒径等物理测量值的基础上增加化学测量值,这样的仪器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液体中纳米颗粒相关测量技术,其实也是TSI现有气溶胶测量技术的一个新拓展。  对TSI而言,目前科研市场是较大的市场。但是未来三到五年,来自工业领域的产值将超过科研领域的产值。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是呈现这样的趋势。所以,TSI要在原有成熟的气溶胶粒子测量技术之上,在保持仪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仪器小型化、操作简单化。这样,我们产品的应用领域就会扩大很多,市场需求也会呈指数式增长。  Instrument:贵公司之前也推出过用于分析气溶胶粒子化学性质的飞行时间质谱仪ATOFMS-3800,但在市场上似乎并不是非常成功,此次为什么还要推出分析粒子化学成分的产品?  Thomas E. Kennedy博士:ATOFMS-3800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单个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该仪器主要用于高端的科学研究,市场空间太小,全球一年的销售量也不会超过40台。这样小的市场需求,市场回报太少,所以没有持续在该仪器上投入。  但是从工业市场需求来看,制药、洁净空间等行业关注的不是单个颗粒的化学成分测量,而是一团粒子的化学成分的测量。所以,TSI现在立足于后者进行仪器开发。  此外,ATOFMS-3800采用的是质谱技术,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来操作,体积大,且价格昂贵。而TSI此次开发的仪器采用了新技术,仪器操作简单、体积小,可以拿到现场检测,而且价格也是飞行时间质谱的八分之一。这样的产品才是工业市场需要的产品,我们预计在2012年5月推出相关新产品。  Instrument:能否进一步介绍下液体中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技术?该技术与激光粒度仪相比有何优势?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将要推出的用于测量液体中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技术,是超越现有的动态光散射法的新技术,即把液体中的纳米颗粒变成气溶胶颗粒,然后用现在成熟的气溶胶技术进行检测。  激光粒度仪采用动态光散射法,其对应的结果是模拟值,而且只能得到一条曲线。而TSI的这项新技术能更准确的反应真实情况。比如某药品中的三个组份,我们新技术测出来粒径分布曲线就会有三个不同的峰,而用动态光散射法只能得到一个大峰。简言之,TSI的新方法分得更细,分辨率更高,能看到动态光散射法看不到的细节。  Instrument:当前中国对PM2.5高度关注,能否介绍下贵公司与PM2.5相关的技术与产品?  Thomas E. Kennedy博士:针对PM2.5的测量,TSI在 2011年推出了最新型的DUST TARKTM DRX气溶胶监测仪,该仪器分为台式和手持式两个型号,内置光散射激光光度计,实现多通道测量,可以同时PM1、PM2.5、PM10、可吸入颗粒物、总PM(15微米)的质量浓度。其优势是响应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操作简单,对寻找污染源有很大帮助。  在美国本土,TSI在超细颗粒的监测方面还是非常成功的。除了PM2.5的质量浓度外,美国环保署(EPA)还希望知道更多的细节信息,采购了许多TSI的相关仪器,作为PM2.5监测的重要补充。力促“最新科研成果”变“市场成功产品”  Instrument:“SEIENCE”是TSI公司三大核心理念之一,能否解释下该理念的内涵?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是由一群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建立的公司,公司的最初产品就将他们在学校开发的纯研究性的科研成果。创始人创立公司的初衷之一也是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功的产品。  “SEIENCE”是公司的“TRUST、SCIENCE、INNOVATION”三大核心理念之一。在这个理念的激励下,TSI至成立以来就与全球范围内的著名科研院所展开了广泛的技术合作,获得了超过25项核心技术许可,研制了许多市场成功的产品。每天我们的专业人员都在努力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TSI在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新技术并推出新产品方面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会保持这样的创新能力,持续不断地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行合作,并不断推出市场需要的更好的产品。  Instrument:能否介绍下TSI在“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功产品”方面的成功经验?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与科学家们的合作方式是多样的。除了共同开发、独家生产这样的合作方式外,TSI还直接购买研究者的专利技术,然后将其转化为成熟的产品。  与科学家们合作,通常都是开发新技术,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我们要不断地改进技术来适应市场需求,往往很多尝试都是不成功的,也因此失去耐心。很多企业与科学家的合作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失去耐心。其实一旦坚持住了,就会迎来市场成功。当然,耐心不是无限制的,如果一定要给TSI的耐心定一个时间限制的话,那这个时间通常是4年。  Instrument:贵公司在选择合作的科学家方面有什么标准?  Thomas E. Kennedy博士:首先,TSI会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技术难点在哪里 然后,看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能不能解决技术问题,其研究的方法是不是市场承受得起的。  具体来说就是,TSI会对技术的难度与成熟程度、技术商业化的成本与时间等方面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选择适合的合作对象。  Instrument:此次与NCNST的合作,是贵公司与国内科研机构首次进行研发方面的合作,您对TSI与中国科学家们未来的合作有哪些期待?  Thomas E. Kennedy博士:TSI在美国、欧洲都有与科学家们合作的成熟模式,但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这项工作,这与TSI在中国分支机构的发展有关。  中国现在是TSI的第三大市场,其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2011年,TSI中国区业务增长超过了欧美及亚太其他地区。进入中国市场6年,TSI中国区的业绩翻了四翻。未来五年,中国业务还可能翻番,有望超过美国、欧洲成为TSI最大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预期之下,我们未来3年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中国员工的人数将翻番,达到50人。  这样随着TSI中国子公司的壮大,TSI会与更多中国科学家合作,合作模式也会成熟很多,并预计未来五年内会取得很大成功。TSI以前都是把美国研究出来的技术拿到中国来,这次与中科院及NCNST的合作使我们认识到,中国也有很好的基础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技术,并拿到美国或其它地区去推广。采访现场  后记  笔者算了一下TSI公司的人均产值,全球员工500人,2011年产值2.5亿美元,算起来人均产值约是50万美元。这样高的人均产值,在全球所有的仪器公司中也应该是比较靠前的吧!(比如,安捷伦科技2011年产值66.2亿美元,全球员工约18700人,人均产值35.4万美元。)能够获得这样高的人均产值,TSI这个“小公司”中自然是蕴藏着“大学问”!  笔者认为,TSI的人均产值这么高,很大程度在于其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高附值的产品则与其研发实力息息相关。虽然该公司的研发人员仅70余人,但通过全球范围内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该公司却拥有许多研发“外援”,他们是高水平的、非常专业的资深科学家。此举既降低了研发失败的风险,又节约了研发成本,并确保了技术的领先性。我想这也许是TSI公司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采访编辑:杨丹丹  附录1:Thomas E. Kennedy博士简介  1974年至1983年就读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1983年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肯尼迪博士供职于GE集团研发中心的电子学研究实验室,作为research scientists,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1986年肯尼迪博士进入GE医疗系统,历任多项职务,并进入高管团队。1998年肯尼迪博士加入Camtronics医疗系统担任副总裁。2005年肯尼迪博士加入TSI集团的母公司丘吉尔控股,担任副总裁,并于2006年,担任TSI集团总裁至今。  附录2:美国TSI公司  www.tsi.com  http://tsi.instrument.com.cn/
  • 岛津发布iSpect DIA-10系统,进军粒子图像分析市场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4月16日,岛津公司发布了iSpect DIA-10系统,这是一种动态粒子图像分析系统,可通过对液体样品的粒子进行成像来自动测量粒子的大小,形状和数量浓度。它通过对流经流动路径的液体样品中的粒子进行高放大率成像,短短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该过程。随着这个系统的发布,岛津已明确进入了粒子图像分析市场。/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近年来,随着研发和质量控制的日益复杂化,对测量粒子形状和检测异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鉴于这种需求,岛津推出了这一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粉末测量和图像分析两项技术开发出来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该系统除了可以应用在研发、油漆、药品质量控制等传统领域外,该系统还旨在为新领域服务,如锂离子电池、纤维素纳米纤维和3D打印机用金属粉末的研发应用。/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strong特征/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1.微量样品测量/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可以测量小至50μL的样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稀有或昂贵样品的使用,从而降低测量成本。虽然可以使用有机溶剂,但清洁所需的量很小,这样减少了浪费,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2.可靠的粒子检测/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其流路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通过摄像机视野外的粒子,从而可以更少的遗漏粒子,检测的可靠性高。除了对样品中包含的异物和粗颗粒的高灵敏度检测外,其数量浓度测量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3.配备自动对焦功能/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margin-top: 15px "该系统配备了自动对焦功能,可在约15秒内完成相机对焦。与传统的手动聚焦相比,除了缩短操作的时间之外,还消除了由于手动对焦而导致的数据变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d9ad2e17-3d6d-4356-a4e0-a321b859cdf7.jpg" title="23.jpg" alt="23.jpg"//ppbr//p
  • 银纳米粒子或可用于攻击肿瘤细胞
    科学日报报道,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具有一对独特且重要特性的纳米粒子。这种球形粒子的组成成分是银,它被包裹在一个涂满缩氨酸的壳内部,后者使得它能够攻击肿瘤细胞。此外,这个壳是蚀刻的,因此那些没有攻击到目标的纳米粒子会自行分解和消除。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两个单独的银纳米粒子(红色和绿色)选中前列腺癌细胞为目标  纳米粒子的核心利用了一种名为电浆子光学(plasmonics)的现象。在电浆子光学里,纳米结构的金属,例如金和银,在被光线照射时会发生共振,且集中在靠近表面的地磁场。通过这种方式,荧光染料被增强,看起来比自然状态&mdash &mdash 也即没有金属存在时&mdash &mdash 要明亮10倍。但当核心被蚀刻时,这种增强效果会消失,粒子也就变得暗淡。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鲁奥斯拉蒂研究实验室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蚀刻技术,利用了生物相容的化学制品快速分解和移除活体细胞外部的银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只会留下完整的纳米粒子用于成像或者量化,从而揭示了那些细胞被定位攻击目标,以及每一个细胞被内在化了多少。  &ldquo 这种分解是创造针对特定刺激物做出反应的药物的一个有趣概念。&rdquo 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学院(MCDB)鲁奥斯拉蒂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斯坦福-桑福德伯纳姆医学研究所的盖里· 博朗(Gary Braun)这样说道。&ldquo 通过分解过剩的纳米粒子并通过肾进行清理,它能最小化偏离目标的毒性。&rdquo   这种移除无法渗透目标细胞的纳米粒子的方法非常独特。&ldquo 通过关注那些真正进入细胞的纳米粒子,我们能够理解哪些细胞是目标,并从更细节的角度研究组织传输通道。&rdquo 博朗说道。  有些药物能够独自穿透细胞膜,但很多药物,尤其是RNA和DNA基因药物,是带电的分子,它们会被细胞膜所阻隔。这些药物必须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吞没并吸收分子。&ldquo 一般需要纳米粒子作为载体来保护药物并护送它进入细胞,&rdquo 博朗说道。&ldquo 而这正是我们所要测量的:通过内吞作用载体的内在化。&rdquo   由于纳米粒子有一个核心壳结构,研究人员可以实现不同的表面涂层并对比各自肿瘤目标选择和内在化的效率。通过使用不同的目标受体转换表面药剂从而实现不同疾病的目标选择&mdash &mdash 或者细菌的目标生物体。根据博朗表示,这一方法应该能够发展一种药物传输极大化的方法。  &ldquo 这些新的纳米粒子拥有某些了不起的特性,在朝肿瘤传输目标药物相关的研究中它已经证明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rdquo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纳米医学中心和MCDB学院特聘教授埃尔基· 鲁奥斯拉蒂(Erkki Ruoslahti)这样说道。&ldquo 它们在治疗感染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由可抵抗所有抗生素的细菌导致的危险感染越来越常见,现在急需解决这类问题的新方法。银常被用作抗细菌药剂,而我们的目标技术或可能将利用银纳米粒子治疗体内任何地方的感染变为现实。&rdquo (
  •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可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
    5 月 7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模块化自组装纳米粒子 GQD NT。这是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在肿瘤中不断变形,延长了粒子内的药物在肿瘤中的驻留时间、增强了药物在肿瘤中的穿透性,以极低的药物剂量实现了癌症光动力疗法的长时磁共振成像检测与高效治疗。图源 Pixabay简单来说,药物过量是造成癌症检测与治疗副作用大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现有药物对病灶的靶向不足,难以富集于肿瘤区域,且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短,需要进行大剂量注射以达到预期成像检测与治疗效果。这里提到的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癌症的疗法,因为所使用的光敏剂(PSs)只有在受光照射时才具有活性和毒性,并且具有高度的时空选择性。为了最大化其疗效,通常需要反复应用 PDT 来消融各种肿瘤。然而,由于不断的 PSs 注入导致总剂量过高,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基于酸度激活的石墨烯量子点纳米转化器 (GQD NT) 作为载体,用于实现长时间肿瘤成像和重复 PDT。在 Arg-Gly-Asp 肽的指导下,GQD NT 可主动靶向肿瘤组织,进而在肿瘤酸性中松弛、增大,从而有望在肿瘤中滞留较长时间。然后,GQD NT 会分解成小块,以更好的方式渗透进肿瘤中。在激光照射下,GQD NT 会产生温和的高温热疗效应,从而提高细胞膜渗透性,并促进 PSs 的摄取。最具突破性的是,制备好的 GQD NT 不仅“打开”了荧光 / 磁共振信号,而且实现了高效的重复 PDT。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智能载体,通过编程变形增强了 PSs 在肿瘤内积累、保留和释放,从而克服了重复 PDT 中过度注射的障碍。图源 Pexels据称,GQD NT 可以使用十分简易的步骤将药物分子封装于其中,通过肿瘤微环境促发 GQD NT 变形,逐步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浓度。小鼠实验发现,GQD NT 在癌症检测中的造影剂使用量仅为现有临床技术的 6% 至 22%。在注射后 4 至 36 小时内,肿瘤部位的造影剂与正常组织对比度高,边界明显,极大延长了磁共振成像时间。团队基于 GQD NT 设计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单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体积下降 82%,两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被完全消融。在实验中,光敏药物的总剂量降至 1.76 至 3.50 微摩尔 / 千克的极低水平,与文献报道相比降低了 90%(单次治疗)至 95%(两次治疗),且所用的低剂量激光不会造成皮肤损伤,有望克服光动力学治疗中光敏药物过量的问题。
  • TSI新型凝聚核粒子计数器(CPC)重新定义纳米粒子计数
    40多年来,TSI生产的 凝聚核粒子计数器(CPC) 为研究人员在纳米粒子计数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TSI第4代新型CPC整体改进了软件功能和性能,将继续成为气溶胶研究领域的基准。 TSI 新一代CPC 在可靠性和适用性上正建立起无与伦比的标准。现在,CPC数据可存储于CPC中,存储数据可随时本地访问,甚至远程访问。此外,新型CPC的所有型号和平台均使用相同的架构进行构建,操作直观,使用简单。 无论您需要校准和验证其它仪器,还是需要比较不同仪器间的性能,TSI生产的CPC都将是您参考计数器的最值得依赖的选择。长期环境监测用户可尽情享受新软件所带来的便利,新软件改善了筛选和输出大型数据集的方式。 新一代CPC能够减少停机时间和降低维修成本,不仅为您提高可靠的粒子数据,还能够优化您的研究。和研究行业的领导者携手合作,使用TSI新一代CPC,彻底变革您的粒子数据。 关于TSI公司TSI公司研究、确定和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客户合作,确立与气溶胶科学、气流、健康和安全、室内空气质量、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有关的测量标准。TSI总部位于美国,在欧洲和亚洲设有代表处,在其服务的全球各个市场建立了机构。每天,我们专业的员工都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
  • 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在单病毒粒子--单细胞水平上研究病毒的感染
    病毒的感染研究通常是在大量细胞实验中进行的,一般要将许多培养细胞同时暴露于病毒中,这就使得研究单个病毒侵入事件和研究病毒在单个细胞之间的感染传播十分困难。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通过温和的、微通道和力反馈控制的探针,将单个病毒粒子突破性的沉积在选定的单个细胞上,从而实现前所未有的控制,在单个病毒粒子--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病毒感染。FluidFM技术可以帮助阐明关于毒性、病毒复制或宿主免疫应答的基本问题,从而促进新型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开发。放置单个病毒粒子单个病毒粒子可以被放置在您选择的细胞上的确切位置注入单个病毒粒子直接将单个病毒粒子注入特定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测量生物量的变化测量细胞硬度的变化和单细胞力谱对感染细胞进行分离、提取和分析分离被感染的细胞,或进行单细胞活细胞提取,进而进行测序、质谱等分析观察和监测通过集成的成像系统和追踪软件对细胞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 FluidFM技术如何提升您的病毒学实验? 1. 在病毒感染方面获得全新的视角FluidFM技术为病毒学研究引入了新的实验可能性,允许在贴壁细胞培养中控制病毒粒子与您所选择的细胞进行的相互作用。这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细胞进入和感染机制方面;细胞反应、病毒协同性和病毒生命周期阶段;增殖,扩散率和细胞间感染方面FluidFM操作病毒的工作原理 2. 量化宿主防御和病毒协同性通过在细胞上放置一定数量的病毒粒子,宿主细胞对病毒的防御就可以被量化。因此,可以研究感染概率、宿主防御的局限性以及病毒粒子之间的合作关系。1个病毒粒子通过FluidFM微管的空心悬臂准备放置。图片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P. Stiefel提供。4个病毒粒子沉积在一个选定的单细胞上。图片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P. Stiefel提供。 3. 监测病毒在细胞间传播FluidFM技术一体机集成了CO2和温度控制的活细胞模块,同时也集成了成像模块。这保证了受感染细胞的细胞培养环境,并与软件支持的自动追踪功能一起,允许长时间观察受感染或操纵受感染细胞。这使得我们可以详细了解病毒感染是如何从宿主细胞传播到邻近细胞乃至传播到其他培养细胞的。 4. 将单个受感染细胞导入正常培养基,或将单个正常细胞导入处理培养基轻柔地从贴壁或悬浮培养中取出单个细胞,以高的精度定位地将其放入另一个孔板中,这样的操作可以充分保证细胞的活力。使得将单个感染细胞引入健康培养基后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将健康细胞、耐药细胞或药物处理后的细胞放置于受感染的培养基中。分离单个细胞 5. 单细胞活细胞的提取,以便进一步分析FluidFM技术可以根据形态学或荧光标记从培养物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在保持完全存活的情况下,这些感兴趣的细胞可以在新的培养皿中扩增,或进行进一步的蛋白质组学或转录组学分析。甚至可以进行单细胞活细胞检测,如Live-Seq、TOF等。 6. 从感染的单细胞中获得单细胞力谱FluidFM探针集成了力学反馈功能,允许定量的机械相互作用,可达pN别的力学分辨率。测量由单个细胞感染引起的生物物理变化,如硬度的变化,粘附力的变化,甚至质量的变化。因此,FluidFM可以将病毒在宿主细胞上引起的形态变化与机械变化联系起来。单个细胞从完全贴壁、融合的培养状态中被拽离出来,并记录单细胞力谱。视频由德国Würzburg大学医药与牙医科学院A. Sancho和J. Groll提供参考文献:[1]. Koehler, M., Petitjean, S.J.L., Yang, J., Aravamudhan, P., Somoulay, X., Lo Giudice, C., Poncin, M.A., Dumitru, A.C., Dermody, T.S. & Alsteens, D. Reovirus directly enganges integrin to recruit clathrin for entry into host cells. (2021)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2149.[2]. J. Yang, J. Park, M. Koehler, J. Simpson, D. Luque, J.M. Rodriguez & D. Alsteens. Rotavirus Binding to Cell Surface Receptors Directly recruiting a-integrin. (2021). Advanced Nanobiomed Research.[3]. Guillaume-Gentil, O., Rey, T., Kiefer, P., Ibáñez, A. J., Steinhoff, R., Brönnimann, R., Dorwling-Carter, L., Zambelli, T., Zenobi, R., & Vorholt, J. A. (2017). Single-Cell Mass Spectrometry of Metabolites Extracted from Live Cells by Fluidic Force Microscopy. Analytical Chemistry, acs.analchem.7b00367.[4]. Guillaume-Gentil, O., Grindberg, R. V., Kooger, R., DorwlingCarter, L., Martinez, V., Ossola, D., Pilhofer, M., Zambelli, T., & Vorholt, J. A. (2016). Tunable Single-Cell Extraction for Molecular Analyses. Cell, 166(2), 506–516.[5]. Guillaume-Gentil, O., Zambelli, T., & Vorholt, J. A. (2014). Isolation of single mammalian cells from adherent cultures by fluidic force microscopy. Lab on a Chip, 14(2), 402–414.[6]. Guillaume-Gentil, O., Potthoff, E., Ossola, D., Dörig, P., Zambelli, T., & Vorholt, J. A. (2013). Force-controlled fluidic injection into single cell nuclei. Small, 9(11), 1904–1907.[7]. P. Stiefel, F.I. Schmidt, P. Dörig, P. Behr, T. Zambelli, J. A. Vorholt, and J. Mercer. Cooperative Vaccinia Infection Demonstrated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Using FluidFM. Nano Letters, 2012.
  • 广西大学预算809万元购买1台离子源-高分辨质谱分子成像仪
    8月24日,广西大学公开招标购买1台离子源-高分辨质谱分子成像仪,预算809万元。  项目编号:GXZC2021-G1-003071-KLZB  项目名称:专用仪器设备采购  预算总金额(元):8090000  采购需求:  标项名称:广西大学激光离子源-高分辨质谱分子成像  数量:1  预算金额(元):8090000  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技术参数  1、离子源  ★1.1 具有ESI和MALDI双离子源  1.2 ESI和MALDI离子源可通过软件全自动切换  ★1.3双激光器,主激光频率:10,000Hz 后电离激光1,000Hz  1.4 MALDI离子源:样品盘采用工业标准的微滴定盘设计,可点384个样品,最多能够放1536个样品  1.5 ESI离子源:离子漏斗传输技术,柔和的离子聚焦和高效离子传输,且不受质量大小的影响  1.6 ESI和MALDI离子源可通过软件全自动切换,时间不超过1分钟  1.7 具备捕获离子淌度谱功能,产生高分辨率离子淌度数据  1.8 具有平行累加连续碎裂功能,几乎达到100%工作周期  1.9 进样口喷针部分电压为零  1.10 玻璃毛细管,起到将大气压与真空系统隔离和产生电压差的目的  2、飞行管  2.1 同轴、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器系统,飞行中重聚焦离子光学系统,提供高灵敏度  2.2正负离子切换  ★2.3飞行管配有水冷恒温温控装置和智能化温度补偿装置,在MS和MS/MS模式下质量准确度具有长时间的超稳定性。  2.4 采用ADC模拟数字化转换器,确保得到准确的真实同位素分布  2.5 CID离子碎裂功能  2.6四极杆质量过滤器,质量范围20-3000m/z  3、技术指标  ★3.1 具备离子淌度功能,离子淌度分辨率≥150,可计算CCS值  3.2 分辨率:高达 50 Hz 采集速度下不损失分辨率,TOF分辨率≥60,000  3.3 准确度:内标校准:平均误差 ≤ 0.8 ppm 外标校准:平均误差 ≤ 2 ppm  ★3.4 采样频率:  QTOF和TIMS模式:MS和MS/MS均为 50 Hz  PASEF模式:MS/MS 100 Hz  3.5 质量范围:20-20,000 m/z,可由软件自动设定  3.6 灵敏度:1pg/uL利血平,信噪比100: 1  3.7 具备基质成像分析的样品制备、信号采集和数据分析处理功能。  3.8 具备常规和纳升流速的ESI离子源。  3.9 在断电的情况下维持仪器持续运行1小时以上。  设备清单:见招标文件  最高限价(如有):8090000  合同履约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120历日内整体完成供货安装调试  本标项(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开标时间:2021年09月15日 09:00G1-003071招标公告附件.docx
  • 我国科学家实现单离子超分辨成像
    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冷原子超分辨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崔金明等人在离子阱系统中实现单离子超分辨成像。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冷原子系统包括离子阱中囚禁的离子和光场中囚禁的原子等,是研究量子物理的理想实验平台,也是量子模拟、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实验研究的重要物理系统。冷原子系统中的核心实验技术之一是高分辨单粒子成像。近十年来,冷原子系统的显微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涌现出量子气体显微镜、光镊原子阵列、高分辨率囚禁离子成像等先进技术。然而,受限于光学衍射极限,这些技术分辨率只能达到光学波长量级,研究波函数细节相关的量子现象需要光学超分辨成像。此前,国际上对单原子(离子)直接的超分辨成像尚未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借鉴经典成像领域的受激耗尽超分辨成像方法,结合冷原子系统的原子量子态初始化和读取技术,首次在离子阱中实现单个离子的超分辨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成像方法的空间分辨率可超越衍射极限一个量级以上,利用数值孔径仅为0.1的物镜即可实现175纳米的成像分辨率。为了进一步展示该方法的时间分辨率优势,团队同时实现了50纳秒的时间分辨率和10纳米的单离子定位精度,并清晰地拍摄了囚禁离子在离子阱中的快速简谐震荡,理论上通过相关操作可将空间分辨率提高至10纳米以下。  这一实验技术可扩展到冷原子系统的多体和关联测量。审稿人认为,该工作“填补了此前缺失的精密测量原子位置的重要工具,有潜力对高频运动的单个运动量子实现空间分辨”。
  • 应化所利用荧光单分子技术揭示纳米粒子催化活性位点变化
    金三角催化活性位动态变化过程及催化反应前后形貌变化  在能源催化领域,对纳米粒子活性位分布及动态变化的认识是设计催化材料和提高能源催化效率的关键。  近日,中国科学院先进化学电源实验室徐维林课题组及美国A. Paul Alivisatos课题组利用动态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对纳米粒子不同位点催化过程中的荧光信号的进行跟踪,获取了Sb修饰的TiO2纳米棒及金三角不同位点的活性信息及随时间依赖关系(PNAS 2015 , doi:10.1073/pnas. 1502005112)。  该课题组对Sb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及金三角催化过程中的活性位跟踪,发现纳米粒子缺陷处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其稳定性较差,如端点及角的位置活性位具有低活长效性的特点,而在中间部位活性位具有高活稳定性的特点。尤其是有一些活性位呈现出“自愈”现象,即催化位点失活后由于吸附物种的脱附重新体现出催化活性,这一发现对于指导催化剂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作获得973 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千人计划”及美国能源部支持。  (能源催化过程课题组)
  • 小菲课堂|FLIR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让检测更简单!
    冬去春来又到了装修的旺季说到装修,就不得不说一下各种测量仪器今天小菲先来说下FLIR测试测量相关产品的特色技术FLIR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IGM™ )什么是IGM?IGM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采用FLIR Lepton热成像传感器,能够精确定位有待进一步测量观察的可疑位置。 全面解读FLIR IGM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配备IGM技术产品的优势作为热成像技术供应商,FLIR提供的配备IGM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的工具具备热成像功能,可以让您快速精确定位潜在问题。借助于IGM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您可以防患未然,更迅捷、更智慧地进行作业,并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准确定位假使您需要精确定位墙后、地板下或者天花板上的问题,需要怎么做?借助FLIR IGM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可以帮助您省时高效地完成作业,避免臆测的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它还能让您远离潜在的危险情况,知道如何有序地开展作业!案例分析:案例︱使用FLIR红外热像仪与数字钳形表,通过电工测试节省时间时间就是金钱,而使用FLIR的IGM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能够帮助您快速完成工作区域的扫描工作,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识别泄漏的管道或气流不通的寄存器问题将变得非常简单。案例分析:当工控机遇上红外成像数字万用表,想说"怠工"都不行安全高效借助配备IGM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的FLIR工具,让工作更安全、更高效。而不需要臆测电气问题的位置,IGM能够明确指出具有潜在问题的电线或保险丝的精确位置,让您更快找到问题,高效处理问题,提升公信力。案例分析:汛期已至,FLIR MR176/277帮您解决洪水灾后重建难题!FLIR带有IGM专利技术的系列产品包含红外成像万用表、红外成像钳形表、红外成像测温仪目前菲力尔京东、天猫线上店铺均有售不知道选哪款的小伙伴可以搜索选购哦~想要了解更多红外热成像知识可以点击报名ITC红外培训系统学习成为专业红外热像师没你想的那么难!
  • 飞行时间质谱探测到高空冰云内生物粒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一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挂帅的大气化学研究员小组向被视为的气候变化学的“圣杯”又迈进了一步:在研究过程中,他们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冰云内部的生物粒子。  研究小组由大气化学教授金姆普拉瑟(Kim Prather)的博士生克里普拉特(Kerri Pratt)领导,普拉瑟任职于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化学与生物化学系。2007年秋季,研究小组搭乘一架飞机穿过怀俄明州上空的云层,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提取了水滴和冰晶残余样本。  对冰晶进行的分析显示,它们几乎完全由尘埃或包括细菌、真菌孢子和植物材料在内的生物粒子构成。长久以来科学家便知道,微生物或微生物的某些部分可进入空中并借助空气传播这种方式进行长途旅行。但在直接获得有关其参与云冰形成过程的现场数据方面,这项研究还是第一次。  普拉特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的层状云内冰实验(以下简称ICE-L)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资助。实验结果刊登在5月17日的在线版《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普拉特说:“如果我们了解使云集结的粒子来源及其丰富程度,我们便能确定不同来源对气候的影响。”  当时,研究人员搭乘由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操作的一架装有特殊仪器的C-130飞机飞越怀俄明州上空,并在飞行过程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借助这架飞机,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领导的研究人员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了云中靠空气传播的细菌,探测结果同样刊登在5月17日的在线版《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靠空气传播的微小粒子——浮质对云形成的影响是有关天气和气候问题中科学家最难理解的部分。在气候变化学领域,很多预测均来源于有关气候现象的电脑模拟,而在通过建模对未来气候进行预测时,浮质对云形成的影响则是科学家眼中最不确定的因素。  国家科学基金会大气学分部的安妮-玛丽娜斯库莫尔特纳(Anne-Marine Schmoltner)表示:“通过从飞机上对云进行实时取样,这些研究人员能够获得有关云中冰粒子细节空前的信息。通过确定单个冰粒子核心的化学成分,他们得出惊人发现——矿物质尘埃和生物粒子在云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浮质包括尘埃、烟灰、海盐以及有机材料,其中一些的传播距离可达到数千英里。浮质形成了云的“骨架”。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大气中的水和冰不断液化和成长,最后形成降水。科学家一直试图了解这一过程,原因很简单:云在冷却空气和影响地区性降水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ICE-L第一次利用飞机部署飞行器浮质飞行时间质谱仪(A-ATOFMS),这个昵称“雪莉”的仪器是最近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制的,研制过程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ICE-L小组将“雪莉”以及一个由科罗拉多州大学研究员保罗德莫特(Paul DeMott)负责的冰库安装在C-130上,而后进行了一系列穿越波状云的飞行。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对云冰晶残余进行了现场测量,结果发现一半由矿物质尘埃构成,大约三分之一含有氮、磷以及碳——构成生物物质的主要元素。  以秒计算的分析速度允许研究人员实时区分水滴与冰核残余之间的差异。冰核较水滴核相比更为罕见,同时更有可能形成降水。“雪莉”则允许研究人员对云冰内的生物粒子进行准确测量。此前,科学家曾根据在实验室进行的模拟以及对降水的测量得出结论——生物粒子扮演了冰核的角色。根据模型以及经过测量的尘埃化学成分,ICE-L小组得以确定尘埃来自亚洲还是非洲。  普拉瑟说:“对于我们来说,能够进行这种测量如同找到了基督教的‘圣杯’。了解哪些粒子形成冰核,哪些粒子在浓度极低时出现同时又极难进行测量,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导致降水的过程。我们获取的任何新信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显示,在尘暴中被卷走的生物粒子可帮助促进云冰的形成。普拉瑟表示,初步证据显示来自亚洲的尘埃可以影响北美的降水。研究人员希望利用ICE-L获取的数据设计未来的研究。在以后的日子里,类似这样的粒子可能在引起降雨或降雪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TSI 8220型手持式激光粒子计数器8月在中国上市
    美国TSI公司经过多年精心研制,推出当今性能最为优良的手持式激光粒子计数器,使这一类的仪器性能 俄功能有了一个巨大的突破。 AEROTRAK粒子计数器是TSI公司新开发的用于粒子计数测量的产品。它是全面的仪器,包括光度测量质量浓度,浓缩粒子计数,仪器表面浓度测量,TSI公司已准备了40年。典型应用于清洁房间检测,室内环境研究,人体暴露照射,室内空气质量,过滤测试,清除测试,品质确保和污染物研究。 AEROTRAK Model 8220粒子计数器是重2.2磅(1公斤)的手持式仪器,并可使用AC电源或锂离子电池。8220有一个0.1立方英尺/分(2.83行/毫米)的流速和6个可调整的范围。仪器可连接一个热敏打印机。大于100000个数据被储存并可通过TRAKPRO™ Data数据分析软件下载到PC机进行数据分析。 这个粒子计数器还可加载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从而可以在一台仪器上同时获得多个参数
  •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可将近红外光转为紫外可见光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技术,能够通过纳米粒子将红外光转化为紫外光和可见光,为深层肿瘤的非侵入性疗法铺平了道路。据称,该技术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控制其基因表达,是世界上首个使用纳米粒子治疗深层肿瘤的非侵入性光动力疗法。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  领导该项研究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张勇(音译)说,人体内的基因会释放出一些特定的蛋白,从而保证机体的健康。但有些时候这个过程也会出现差错,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疾病的产生。此前人们已经发现非侵入性光疗法能够控制基因的表达,纠正这一过程。但使用紫外光有一定副作用,有时甚至得不偿失 而可见光穿透力较弱,无法照射到组织深处的肿瘤。为此,他和他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外面包裹着一层介孔(处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尺度)二氧化硅的纳米粒子。他们发现,这种纳米粒子在被引入患者病灶区域后,可将近红外光转化为可见光或紫外光。通过这种方法就能有效激活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癌变细胞的目的。  研究人员称,与紫外光和可见光相比,近红外光安全且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它能达到更深层的目标肿瘤组织而不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他们正计划将其扩展到其他以光为基础的疗法当中。该技术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除光疗法外,还可以被用于生物成像和临床诊断,借助这些纳米粒子可以获得更清晰精确的癌细胞图像。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了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和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的资助,下一步该团队还将借此技术开发出用于快速诊断的试剂盒。
  • 美国TSI公司网上讲座:粒子图像测速仪系统
    粒子图像测速仪系统  演讲人: 许荣川博士高级应用工程师  KHOO Yong Chuan Mike PhD  Senior Applications Engineer  网上讲座: 2011年1月12日上午10点  美国TSI公司非常荣幸的为您提供有关流体力学的网上讲座, 讲座将由来自TSI的技术专家用中文讲解。讲授涵盖广泛,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的流体力学研究,有助您提高测试技术的水平,与此同时提供解决方案 寻求如何优化系统得到更可靠数据。  这次的讲座也包括更多关于TSI精准仪器在流体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所有从基础流体研究到环境和生物医学), 请踊跃参加网上讲座以得到更多相关讯息。  讲座将会进行40分钟及预留15分钟答疑环节。  这是TSI公司首次推出PIV系列中文网上讲座,以帮助您提高利用PIV系统测量流体速度的技术水平。 我们将于2011年1月12日上午10点开始第一个讲座,介绍PIV系统基本原理与利用Insight3G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  具体内容:PIV原理及PIV实验基本原则 Insight3G中PIV系统软硬件设置、图像校准、图像优化、示踪粒子浓度调整与△T参数优化。  网上讲座是免费为您提供,如果您有兴趣参加, 请点击链接www.tsi.com/FMwebinars(英文注册)或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732/guestbook.asp(中文注册)简单填写表格,并点击“发送”。我们将在一两天内发给您相关讲座的链接,以便您在方便的时间参加。  讲师简介: 许荣川博士是TSI新加坡的高级应用工程师,他为东南亚包括澳大利亚,台湾及韩国等地的流体及粒子仪器用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他于1997年在英国拉夫伯勒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位并获全额奖学金完成其博士学位
  • 重庆科技学院300.00万元采购粒子图像测速
    详细信息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CQS22A02461)公开招标公告 重庆市-沙坪坝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2-04 招标文件: 附件1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CQS22A02461)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4日 项目概况: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2022年12月26日 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号:CQS22A02461 采购执行编号:1708-BZ2200461555AH 项目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3,000,000.00元 最高限价:3,000,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号: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粒子成像测速系统(PIV系统) 1,700,000.00元 1 套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包括:同步控制器、PIV专用图像采集系统、PIV专用双腔激光光源及光学组件、激光片光整形器件、软件控制、分析平台,以及高性能图形工作站。 包号: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爆炸性能测试及附属设备 1,300,000.00元 1 批 多物态管道式可视化火焰传播实验系统:采用分压法精密比例配气,手动配气。 最高限价总计:3,000,000.00元 合同履行期限:包1: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8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2: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9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无。 三、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 获取文件期限:2022年12月4日 至 2022年12月9日。 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3:30:00至17: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 获取文件地点:重庆市政府采购网 方式或事项: (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 (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以及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领取或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 (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 (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 1.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同招标文件公告期限。 2.报名方式:无需报名。 四、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26日 09:30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2年12月26日 10:00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 五、开标信息 开标时间: 2022年12月26日 10:00 开标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一)按照《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8号)和《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的规定,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二)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的规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三)按照《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规定,落实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监狱企业视同小型、微型企业。 (四)按照《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 141号)的规定,落实支持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政策。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型、微型企业。 八、联系方式 1、采购人信息 采购人:重庆科技学院 采购经办人:汤昌晟 采购人电话:023-65023937 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机构经办人:吴荐 彭晓玲 代理机构电话:023-67118096 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五简路2号重庆咨询大厦B座502室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吴荐 彭晓玲 项目联系人电话:13527346015 项目联系人邮箱:2337035465@qq.com 九、附件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CQS22A02461)(终审稿).doc 免责声明: 本页面提供的内容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对其内容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CQS22A02461)(终审稿).doc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粒子图像测速 开标时间:2022-12-26 10:00 预算金额:300.00万元 采购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CQS22A02461)公开招标公告 重庆市-沙坪坝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2-04 招标文件: 附件1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CQS22A02461)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4日 项目概况: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2022年12月26日 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号:CQS22A02461 采购执行编号:1708-BZ2200461555AH 项目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3,000,000.00元 最高限价:3,000,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号: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粒子成像测速系统(PIV系统) 1,700,000.00元 1 套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包括:同步控制器、PIV专用图像采集系统、PIV专用双腔激光光源及光学组件、激光片光整形器件、软件控制、分析平台,以及高性能图形工作站。 包号: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爆炸性能测试及附属设备 1,300,000.00元 1 批 多物态管道式可视化火焰传播实验系统:采用分压法精密比例配气,手动配气。 最高限价总计:3,000,000.00元 合同履行期限:包1: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8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包2: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9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无。 三、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 获取文件期限:2022年12月4日 至 2022年12月9日。 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3:30:00至17: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 获取文件地点:重庆市政府采购网 方式或事项: (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 (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以及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领取或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 (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 (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 1.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同招标文件公告期限。 2.报名方式:无需报名。 四、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26日 09:30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2年12月26日 10:00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 五、开标信息 开标时间: 2022年12月26日 10:00 开标地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厅(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青枫北路6号渝兴广场B10栋2层)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一)按照《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8号)和《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通知》(财库〔2019〕19号)的规定,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二)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0〕46号)的规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三)按照《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规定,落实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监狱企业视同小型、微型企业。 (四)按照《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 141号)的规定,落实支持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发展政策。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型、微型企业。 八、联系方式 1、采购人信息 采购人:重庆科技学院 采购经办人:汤昌晟 采购人电话:023-65023937 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 代理机构经办人:吴荐 彭晓玲 代理机构电话:023-67118096 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五简路2号重庆咨询大厦B座502室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吴荐 彭晓玲 项目联系人电话:13527346015 项目联系人邮箱:2337035465@qq.com 九、附件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CQS22A02461)(终审稿).doc 免责声明: 本页面提供的内容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对其内容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安全与爆炸防护实验室建设(CQS22A02461)(终审稿).doc
  • 复旦揭示沪大气污染粒子形成化学机制
    p  污染城市大气中的纳米微细粒子是怎样从不可胜数的空气分子形成的?最近,这件听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的事情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琳和他的科研团队做成了。四年筹备,三年半实验与数据分析,两年持续观测,他们首次发现并证实了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现象,揭示了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污染纳米微细粒子形成,也就是所谓大气新粒子形成的化学机制,为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pp  在此之前,污染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化学与物理机制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对于他们的发现,王琳给出了一个比喻:“这相当于我们从133倍于地球人口数的气体分子中找出了最关键的那2个,一个是硫酸分子,另一个是二甲胺分子,他们碰到一起,就可能发生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了。”7月20日,研究结果以《中国典型超大城市的硫酸-二甲胺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Atmospheric New Particle Formation from Sulfuric Acid and Amines in a Chinese Megacity”)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姚磊、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生奥尔加· 加尔马什(Olga Garmash)为共同第一作者,王琳为通讯作者。/pp  攻坚克难:挑战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世界未解之谜”/pp  大气PM2.5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在大众观念中,工厂和汽车的尾气排放是造成PM2.5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人类活动或者自然活动所带来的大气颗粒物直接排放,我们的‘术语’称之为‘一次排放’。”王琳介绍说,除了“一次排放”,在空气当中,时常发生着的,还有颗粒物的“二次形成”。/pp  相较于“一次排放”,“二次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其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过程指空气中的挥发性气体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饱和蒸气压较低的反应产物,这类物种会凝降在已有颗粒物的表面上,增加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而另一种过程则会大幅增加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大气中部分气体分子随机碰撞,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或化学键而生成分子团簇,分子团簇的进一步生长则形成了纳米微细粒子,也就是大气新粒子,期间发生从气体到凝聚态的相变 这些纳米微细粒子的继续生长,则可以造成大气PM2.5污染。“‘二次形成’让大气中的颗粒物变得更‘重’、更‘多’,我们课题组目前主要关注变‘多’的过程,研究城市空气中的大气新粒子是怎么形成的。”王琳说。/pp  近年来,相对洁净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大气化学机制被逐渐建立。然而,城市大气因其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特征与洁净大气中的该类事件有着显著区别。在大气新粒子的形成过程中,从小于1纳米的气态前体物分子到1-2纳米左右的分子团簇再到几个纳米的纳米微细粒子,质量和粒径都十分微小,其大气混合比更是在兆分之一以下,这给科研人员开展原位、实时的测量提出了极大的实验挑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noimg/d331b5ae-e3db-4a6d-a4d9-06b481330ee8.jpg" title="图1.webp.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图1.应用硝酸根试剂离子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所识别的大气痕量物种的质量亏损图。/pp  “通过测量3纳米以下颗粒物的浓度来判断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是否发生已经很难了,还要想办法把与这一过程相关的气态前体物和分子团簇的化学组分测出来,再识别其中哪些分子和分子团簇对这一事件有着比较直接相关的贡献。”从测量到识别再到形成机制的推导,每一个步骤的推进都是一次“难上加难”的“拓荒”,因此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的化学与物理机制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是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pp  利用国际上最新发展的纳米颗粒物粒径放大技术,从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王琳团队针对这一难题在上海开展了长达两年的连续大气观测。“我们就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四教学楼的楼顶做(实验),那里有一个环境系的大气超级观测站。”但这一技术还远远未发展到高度自动化的“黑箱”阶段,只有使用者对仪器有深入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pp  进行大气外场观测、成功捕获信息是研究“攻坚克难”的关键性“播种”环节,要想让种子“生根”“发芽”到最终“结果”,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浇灌”。/pp  “我们做了两年观测,其中在2015-2016年冬季还使用了包括飞行时间质谱在内的更多仪器设备,进行了加强观测,积累下来的数据少说也有几百个G了。”王琳说,数据分析、现象识别和信息甄别也是一项大工程。从2016年3月到2017年7月,他们和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合作者一起,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了对收集来的海量数据的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pp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半的时间,王琳团队终于收获累累硕果:他们测得了上海城市大气中1-700 纳米区间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浓度,获得了大气新粒子的形成速率和成长速率 并应用大气常压界面-飞行时间质谱和硝酸根试剂离子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测量了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期间大气中性和带电分子团簇的化学组分。/pp  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新粒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气体硫酸分子和一个二甲胺分子随机碰撞,通过氢键形成稳定的分子簇,分子簇通过与其他硫酸分子、二甲胺分子或其他硫酸-二甲胺团簇的碰撞继续生长 一定尺寸以后,其他物种(例如极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开始加入这个过程,并最终形成大气新粒子。/pp  研究中还观测到了世界各地大气外场观测中最高的硫酸二聚体质谱信号,并识别了多个关键硫酸-二甲胺分子团簇,所得的上海大气中新粒子形成速率与实验室中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模拟实验所得的新粒子形成速率具有一致性。这是首次在外场观测中发现并证实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机制可以用于解释我国典型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noimg/fb72a874-82a6-4501-aedb-5e1a5ec581db.jpg" title="图2.webp.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图2. 外场观测所测得的大气新粒子形成速率与实验室模拟的对比。/pp  七年磨剑:坚守孕育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希望/pp  据介绍,这一研究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琳团队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马库· 库马拉(Markku Kulmala)团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美国飞行器公司(Aerodyne)合作完成。研究成果有望解释高污染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从而为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尤其是大气颗粒物的二次形成提供潜在的防治措施,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的雾霾污染和更大尺度上的全球气候变化。/pp  “对我们的研究来说,环境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环境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从2014年3月项目正式启动,到2017年7月成果初显,王琳和他的团队一个项目做了三年半,实际上,这个项目花的时间远不止这么多。/pp  “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已经开始开展相关的课题了,那时候也预感到仪器设备的发展可能在近期会有一次突破,所以一直在等待机会。”2011年1月,王琳作为第一批“青年千人”扎根复旦,但在回复旦以前,他就开始为了这个项目四处忙碌。联系厂家、购置仪器、熟悉仪器的性能、熟练相关操作等准备工作并不简单,王琳说,相较于直接花在做实验上的时间,前期准备时间更长。/pp  在复旦的前七年时间里,王琳把一大半的精力都投在了这个项目上,但前几年的研究几乎看不到任何回报,很少有直接可见的文章产出。“我心里着急的很,但幸好复旦的科研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系里的前辈也都很支持我做这件事情,没有人掰着手指头数我发了几篇文章,催着我一定要出成果。”王琳很感激这种理解和支持: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启动资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连续滚动支持、上海市各方同仁的通力合作、依托复旦大学而建的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五十多位同事共同打造的研究平台,让他做成了这件“拖得很久”又“很难做”的事情。/pp  “我们做环境研究的,讲究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在真实环境中有应用,是在真正的环境中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只会在实验室中发生的科学实验。”这也是王琳及其团队坚持在成分复杂多样的城市大气中开展此项研究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pp  王琳认为,在中国典型的城市环境中,除了加强对污染物一次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对污染物的二次形成也应予以同样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得益于此项研究中提出的化学机制,参与大气新粒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化学物种将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控制,从而有望有效地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减轻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另外,从更大的维度来看,将这一机制运用于全球气候模式中,能够更好地模拟全球大气颗粒物乃至云凝结核的数目,更好地理解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趋势。/pp  谈及项目之后的发展,王琳说:“我们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方,这个项目之后还会继续。”他希望,在现有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化学机制框架下,能进一步明确我国城市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中的前体物主控因素,理解城市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与雾霾形成的关系,从而助力国家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p
  • 大连理工大学295.00万元采购粒子图像测速
    详细信息 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2-25 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2年12月25日 12:18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 品目 货物/通用设备/仪器仪表/光学仪器/光学测试仪器 采购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行政区域 大连市 公告时间 2022年12月25日 12:18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12月26日至2022年12月30日每日上午:8:00 至 11:30 下午:13:00 至 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50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电子邮箱) 开标时间 2023年01月17日 09:00 开标地点 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9室 预算金额 ¥295.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李楠 项目联系电话 0411-39700100 采购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采购单位地址 大连理工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办公室(大连理工大学南门科技园C座)411室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李老师;0411-84709969 代理机构名称 大连理工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李楠;0411-39700100 项目概况 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电子邮箱)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1月17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DUTASZ-2022861 项目名称: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2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2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采购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1套,用于水下航行器、水面船舶等的流场测量,测量系统整体跟随拖车一起前进,测量结果更接近于船舶真实航行状态下船体的流场,从而可以研究船体周围流场运动特征、涡流作用机理以及船体与自由面的相互作用等科学问题,同时也是开展水下航行体伴流场特征及流噪声机理研究的重要试验手段,具体要求详见招标文件。 本项目 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可提供进口产品。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接到采购人供货通知后8个月内货到采购人指定地点安装调试验收合格。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1)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项目;2)中小微企业、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节能、环保产品优先采购等;3)截至开标时间,经 信用中国 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 中国政府采购网 网站(www.ccgp.gov.cn)查询,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不得参加本采购项目,查询结果以资格审查过程中现场网络截图为准;4)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为本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本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代理商须具有制造商合法有效授权(国产设备除外)。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12月26日 至 2022年12月30日,每天上午8:00至11:3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电子邮箱) 方式:通过电子邮箱提交报名材料扫描件进行报名。 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3年01月17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3年01月17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9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2年12月26日8:00-2022年12月30日17:00(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2.获取文件方式:通过电子邮箱提交报名材料扫描件进行报名。 3.获取文件地点: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电子邮箱) 4.通过电子邮箱提交报名材料扫描件进行报名:在招标文件发售期内,申请报名和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请将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报名提供)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人报名提供,应附法人代表和被授权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报名及购买文件登记表》(格式自拟,须含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的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办公电话等)、招标文件费汇款凭证(招标文件费须以公司电汇方式至采购代理人公司银行账户,须备注项目名称及投标人名称)、上述材料加盖公章、扫描后发至电子邮箱710578087@qq.com,经采购代理人确认报名后,发售招标文件。 5.投标保证金:4万元,保证金形式及缴纳方式见招标文件。 6.公司名称:大连理工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开户行:农行高新技术产业园支行; 账号:34263001040002404; 行号:103222006805。 注:1.如投标人为 通过电子邮箱提交报名材料扫描件进行报名 ,招标文件费以实际到账时间为准,报名截止时间后收到的材料及费用不予认可。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大连理工大学 地址:大连理工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办公室(大连理工大学南门科技园C座)411室 联系方式:李老师;0411-8470996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大连理工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 联系方式:李楠;0411-39700100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李楠 电 话: 0411-39700100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粒子图像测速 开标时间:2023-01-17 09:00 预算金额:295.00万元 采购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大连理工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2-25 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22年12月25日 12:18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 品目 货物/通用设备/仪器仪表/光学仪器/光学测试仪器 采购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行政区域 大连市 公告时间 2022年12月25日 12:18 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12月26日至2022年12月30日每日上午:8:00 至 11:30 下午:13:00 至 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售价 ¥500 获取招标文件的地点 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电子邮箱) 开标时间 2023年01月17日 09:00 开标地点 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9室 预算金额 ¥295.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李楠 项目联系电话 0411-39700100 采购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采购单位地址 大连理工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办公室(大连理工大学南门科技园C座)411室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李老师;0411-84709969 代理机构名称 大连理工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李楠;0411-39700100 项目概况 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电子邮箱)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1月17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DUTASZ-2022861 项目名称:大连理工大学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2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29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采购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1套,用于水下航行器、水面船舶等的流场测量,测量系统整体跟随拖车一起前进,测量结果更接近于船舶真实航行状态下船体的流场,从而可以研究船体周围流场运动特征、涡流作用机理以及船体与自由面的相互作用等科学问题,同时也是开展水下航行体伴流场特征及流噪声机理研究的重要试验手段,具体要求详见招标文件。 本项目 随车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可提供进口产品。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合同履行期限:自签订合同之日起,接到采购人供货通知后8个月内货到采购人指定地点安装调试验收合格。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1)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项目;2)中小微企业、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节能、环保产品优先采购等;3)截至开标时间,经 信用中国 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 中国政府采购网 网站(www.ccgp.gov.cn)查询,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不得参加本采购项目,查询结果以资格审查过程中现场网络截图为准;4)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为本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本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代理商须具有制造商合法有效授权(国产设备除外)。 三、获取招标文件 时间:2022年12月26日 至 2022年12月30日,每天上午8:00至11:3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电子邮箱) 方式:通过电子邮箱提交报名材料扫描件进行报名。 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3年01月17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开标时间:2023年01月17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9室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2年12月26日8:00-2022年12月30日17:00(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2.获取文件方式:通过电子邮箱提交报名材料扫描件进行报名。 3.获取文件地点: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电子邮箱) 4.通过电子邮箱提交报名材料扫描件进行报名:在招标文件发售期内,申请报名和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请将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报名提供)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人报名提供,应附法人代表和被授权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报名及购买文件登记表》(格式自拟,须含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的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办公电话等)、招标文件费汇款凭证(招标文件费须以公司电汇方式至采购代理人公司银行账户,须备注项目名称及投标人名称)、上述材料加盖公章、扫描后发至电子邮箱710578087@qq.com,经采购代理人确认报名后,发售招标文件。 5.投标保证金:4万元,保证金形式及缴纳方式见招标文件。 6.公司名称:大连理工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开户行:农行高新技术产业园支行; 账号:34263001040002404; 行号:103222006805。 注:1.如投标人为 通过电子邮箱提交报名材料扫描件进行报名 ,招标文件费以实际到账时间为准,报名截止时间后收到的材料及费用不予认可。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大连理工大学 地址:大连理工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办公室(大连理工大学南门科技园C座)411室 联系方式:李老师;0411-84709969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大连理工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大连市甘井子区软件园路80号科技园大厦B座601室 联系方式:李楠;0411-39700100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李楠 电 话: 0411-39700100
  • FLIR CM275:将红外成像与电气测量功能相结合的多功能故障排除工具
    赵工李工,最近看你的工作效率很高呀,是有什么秘诀吗?求分享呀~秘诀谈不上,就是最近新添置了一个称手的工具——FLIR CM275,它既可以查明电气故障根源,还可以协助我做出正确的诊断,大大缩短了我的工作时间。李工FLIR CM275数字钳形表将红外成像与电气测量功能相结合,是强大的检测、故障排除和诊断工具。它到底是如何替李工提高工作效率?今天,小菲就来给大家揭开这个谜题!FLIR CM275视频详细解析01快速发现,安全定位FLIR CM275采用IGM红外成像引导测量技术,提供一种在安全距离内识别热点和过载电路的可靠方式,让您能够快速识别问题,无需直接接触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配电柜和电气柜或凌乱不堪的电线和电缆。★ 借助高达160×120像素的热分辨率,快速扫描整个目标存在的电气问题;★ 借助激光指示器和十字准线确定热点的准确位置;★ 得益于细长夹钳与内置照明灯,可轻松检测难于接触、光线昏暗的位置;★ 符合CAT?IV-600V、CAT?III-?1000V安全等级要求,为您提供可靠防护。02确认问题,验证热点FLIR CM275借助数字钳形表的丰富功能获取精确的电流和电压读数以及中心点读数,采用2.4英寸TFT屏,便于查看数据和图像。★ 借助高压和低压测量功能,诊断错综复杂的系统;★ 使用高级电气测量功能,包括VFD模式、真有效值、LoZ(低阻抗输入);★ 通过使用FLIR柔性电流钳可将交流、电流测量范围扩展至3000安培。03及时记录,方便分享FLIR CM275还具有无线连接功能,可直接连接至FLIR Tools™ 或FLIR InSite™ 专业工作流管理应用程序,让工作更加轻松。借助该应用程序,您可以上传与整理电气测量值和热图像,与您的团队分享信息,以及在现场提交即时报告。带数据记录功能的FLIR CM275 IGM™ 钳形表,是面向电气、机械和电子系统的理想多功能故障排除工具.
  • 最新到货—超高性价比教育版辐射粒子探测器MiniPIX EDU来咯!
    运用了由cern开发的、nasa在太空中使用过的x射线探测器技术,minipix edu是一款为以教育为用途而设计定价的掌上usb、光子计数型x射线探测器。众星现有该款 minipix edu 光子计数x射线探测器 限量款 现货供应!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垂询:010-86467571;或联系我们的销售工程师,我们也同时提供试用与演示服务。minipix edu 最新到货minipix 验证口罩的放射性粒子防护演示实验图1minipix eduNASA在太空中使用的是标准版minipix。此前标准版minipix就已经出现在欧洲的学校课堂上了,但通常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对设备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advacam开发了教育版的minipix,即minipix edu。 教育版初始为实验教学而设计,此外也能用于某些工业应用。它把现代的辐射成像技术带进课堂,让学生可以探索我们周围看不见的电离辐射世界。学生将探索不同类型辐射的起源,并了解放射性同位素如何在自然环境和像人类房屋、城市、工业的人造环境中迁移,他们可以了解人们如何从电离辐射和放射性中受益:医学成像方法,工业中的非破坏性测试,用于治疗癌症的核医学方法,安全应用,核电… … minipix edu可记录非常低的放射性强度,这种强度无处不在。学生可以记录到普通材料和物体的放射性强度,如口罩上、花岗岩、灰烬或纸袋上的放射性强度。图2minipix在高中实验课堂上测验矿物质发出的的辐射类型及强度参数规格如下:感光材料si有效输入面积14 mm x 14 mm像素数量256 x 256像素尺寸55 μm分辨率9 lp/mm读出速度55 frames/s阈值分辨率0.1 kev能量分辨率0.8 kev (thl) and 2 kev (tot)最低能量检测限5 kev for x-rays光子计数率up to 3 x 106 photons/s/pixel读出芯片timepix操作模式counting,time-over-threshold, time-of-arrival接口usb 2.0尺寸89 mm x 21 mm x 10 mm (l x w x h)重量30 g软件pixet pro or ask for radview radi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minipix edu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其插入pc的usb端口并启动软件,就能观测到神奇的电离粒子图像。 典型图像:图3粒子造成的圆形大斑点,宇宙介子引起的长轨迹,电子造成的弯曲、蠕虫形状,伽玛射线或x射线产生的小点图4有时会观察到更罕见的现象:δ电子,反冲核,两个或多个核跃迁的级联,质子轨道 相关阅读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943/news_554493.htm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943/news_553389.htm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943/news_540282.htm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943/news_538177.htm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943/news_515926.htmadvacam s.r.o.源至捷克技术大学实验及应用物理研究所,致力在多学科交叉业务领域提供硅传感器制造、微电子封装、辐射成像相机和x射线成像解决方案。advacam最核心的技术特点是其x射线探制器(应用timepix芯片)、没有拼接缝隙(no gap),因此在无损检测、生物医学、地质采矿、艺术及中子成像方面有极其突出的表现。advacam同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及esa(欧洲航空航天局)保持很好的项目合作关系, 其产品及方案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北京众星联恒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捷克advacam公司在中国区的总代理,也在积极探索和推广光子计数x射线探测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目前已有众多客户将minipix、advapix和widepix成功应用于空间辐射探测、x射线小角散射、x射线光谱学、x射线应力分析和x射线能谱成像等领域。
  • 使用泰伯劳干涉仪测量HED等离子体相衬像
    诊断高能量密度(HED)等离子体的特性,例如存在于惯性约束聚变(ICF)中的等离子体,对于理解它们的演化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然而,考虑到所涉及的通常极端的温度和密度条件,以及其中一些相互作用发生的小时间和空间尺度,获得这些测量结果是具有挑战性的。干涉测量法是目前等离子体最灵敏、最成功的诊断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最常见的干涉测量系统的设计,工作波长有限,因此可以探测的密度和温度范围受到严重限制,难以测量对于可见光波段不透明的 HED 等离子体。基于 Talbot 效应的 Talbot-Lau 干涉法,提供了将干涉测量扩展到 X 射线波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光子能量从几 keV 到几十 keV 的范围内的硬 X 射线,低 z 物质的弹性散射截面远大于衰减截面,相位对比度比传统的衰减度对比对电子密度的变化更敏感。因此,在成像机制上,基于折射的方法相较于基于吸收的方法有更高的固有对比度。即,基于相位变化的 X 射线成像方法,包括 Talbot-Lau 偏折测量方法,尤其适用于低 z 生物组织、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和 HED 等离子体等的表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的 M. P. Valdivia 与 D. Stutman 等人提出了将TL莫尔光束偏转技术扩展到8 keV 能量,用于 HED 等离子体实验中的密度梯度测量。[http://dx.doi.org/10.1063/1.4885467]该实验采用低能 TL 干涉仪装置采用焦斑为 ~ 15 μm FWHM 的铜阳极管作为 X 射线源。当在 22 kV 下工作时,该管产生 Kα 特征线主导的光谱,在 8 keV 处有一个强峰。同时使用了 30 μm 厚度的 Ni 滤波器,进一步提高特征线与轫致辐射之间的比率。对于微周期 Talbot-Lau 光栅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对于高能量X射线(如20~100keV),难点在于得到高厚度/深宽比的光栅结构;对于低能 X 射线(如10keV),则应在设计上更多的考虑光栅衬底的影响,即必须使用自支撑结构或者薄衬底的光栅.该实验中使用了由德国 Microworks 公司制造的基底为10 μm 厚聚酰亚胺膜的光栅。如下图所示,源光栅 G0 周期为 2.4 μm,直径有效尺寸为 7 mm,金高度为 21-24 μm;相位光栅G1的周期为 4.0 μm,直径有效尺寸为 9 mm,镍条高度为 3.0 μm。分析光栅 G2 周期为 12 μm,直径有效尺寸为 35 mm,金高度为 17-22 μm。1. Microworks GmbH 提供的 Talbot-Lau 光栅:a)源光栅;b)相位光栅;c)分析光栅该小组使用多种形状(棱柱,圆柱,球型)的多种材料(丙烯酸,铍,PMMA)作为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其中,以 PMMA 球形样品的测试结果为例:2. 直径1.5mm的 PMMA 球的 Moiré 条纹像(a)及其偏移映射图(b)结果表明,在 8 keV 下的测量足够灵敏,可以测量几到几十微弧度范围内的折射角,从而提供 10-20 到 10-21 mm&minus 2范围内的面密度。在静态模式下论证得出该技术能够为 HED 相关物体提供密度诊断。上述小组进一步改进该实验,使用短脉冲(30–100 J, 10 ps)激光轰击 Cu 箔产生 X 射线作为测量光源,由于激光的脉冲特性,使得对 HED 的时间分辨测量成为了可能。(doi: 10.1063/1.5123919)3. 超短脉冲时间分辨 X 射线 Talbot-Lau 干涉实验前端光路示意图4. Talbot-Lau X 射线干涉法诊断平台波尔多大学的 G. P´ erez-Callejo 与 V. Bouffetier,对特定靶结构在激光作用下产生的 HED 瞬时密度进行了模拟和测量,并提供了相应的干涉图像的后处理工具。(DOI: 10.1063/5.0085822)5. 等离子体靶材结构设计示意图(左);模拟轰击靶材后30ns 瞬时密度图像6. 瞬时状态下的干涉图像(a)与空光路参考图像(b)7. 经数据处理后的吸收像(a),暗场像(b)与相位像(c)相关阅读- Microworks光栅助力新冠病毒肺部诊断- 实验室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核心调制和探测器件技术分析(上)- 实验室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核心调制和探测器件技术分析(下)Microworks 德国 Microworks GmbH 基于其独特的 LIGA 技术,向广大科研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微结构加工服务。其中,它的X射线透射光栅在相衬成像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Microworks为X射线无损检测(NDT)提供标准化和定制产品。在微纳米技术领域,Microworks代表着高精度,其最高纵横比和精度可以远低于 1 µ m。北京众星联恒科技有限公司作为 Microworks 的中国大陆全权代理商,为中国用户提供所有的售前咨询,销售及售后服务,同时 TALINT EDU 干涉仪套件目前我们开放国内试用, 如果您想体验这款模块化、操作简易的 X 射线相衬、暗场成像套件, 欢迎联系我们。免责声明:此篇文章内容(含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文章引用部分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北京众星联恒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资讯与网络分享。若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如有任何疑问,欢迎您随时与我们联系。
  • 科学家发明癌细胞“照妖镜”:黄金纳米粒子
    以色列物理学家研发使用黄金纳米粒子检测早期癌症的方法首次通过人体测试。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研究所的德奥尔· 菲克斯勒教授率领的团队,经过5年的研究证实了纳米技术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光明前景。他们研发的非侵入无辐射光学系统,被用于检测脑部、颈部及口腔癌症,也可用来检测位于舌头、咽喉部位的癌症发病情况。该方法已在动物身上测试成功,最近也通过了人类测试,被确认有效。  几分钟即可检测出癌症且成功率超过90%  这种发明是如何工作的?如果一位口腔感到疼痛并伴有其他病症的患者去看医生,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可能就是,该患者正受到口腔癌、舌癌或喉癌的折磨。医生要求患者使用一种特殊的混合物漱口,几分钟后便能确认患者是否患有癌症。  这样的测试很简单,患者只要花上几分钟,用含有黄金纳米粒子的混合物漱口,这些粒子能够有效给癌细胞着色,着色部位被一个专门研发的工具扫描成图,医生便可在电脑屏幕上查看结果。当前的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成功检测出人类舌头及咽喉部位的癌症。舌癌的检测在特拉维夫大学牙医学院进行,咽喉癌的检测由舍巴医学中心耳鼻喉部完成。菲克斯勒说:&ldquo 我们将试验结果和病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该试验的成功率超过90%。&rdquo   两种技术手段成就这一快速检测技术  菲克斯勒研发的检测方法包括了两种在医学领域还未充分展示其全部潜能的技术手段,&ldquo 物理扩散&rdquo 技术和&ldquo 纳米技术&rdquo 。  &ldquo 物理扩散&rdquo 技术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光束在身体器官上的反射能够帮助检测肿瘤。对被器官阻碍的光线扩散的研究可以显示出器官哪一部分吸收或反射了光线,从而有助于检测癌细胞生长。菲克斯勒说:&ldquo 研究者们花费了很长时间构建模型,尝试找出光线反射原理下器官发生了什么,然而该领域的研究停滞了一段时间,因为该模型无法确切显示肿瘤是否被检测到,也无法确认扩散源是否来自身体的不同部分。作为基础研究的极好模型,事实证明它没有多少临床价值。&rdquo 他解释道:&ldquo 被称为漫反射的理论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就很流行,但对癌症的检测不能仅依赖于光线对器官的反射这一依据,要确认癌细胞是否生长,我们需要能够更好地描绘器官图像的物质或微粒。&rdquo   &ldquo 大约12年前,一种被称为分子药剂的新思路进入人们的视线。&rdquo 菲克斯勒说。和先前寻求大体图像的思路不同,新思路希望寻求分子层面的结论。以此思路为基础,一种被称为&ldquo 对比成像&rdquo 的方法在近十年中研发出来。运用该方法,医生将一种秘密药剂注射到患者身体中,植于医生希望探测癌细胞生长的地方,从而获得所需图像,这种秘密药剂就是纳米粒子。其中,黄金纳米粒子因其无毒且与人体具有较好的集成度而被广泛使用。  &ldquo 事实上,纳米粒子是在我们血液中运行的小型机器人。&rdquo 菲克斯勒解释说,&ldquo 当纳米粒子在癌症抗体分子中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粒子能够黏着于癌细胞。因此无需核磁共振或CT检查,癌细胞便可被识别出来。因为某种量子特性,黄金纳米粒子在一定的波长下能够对光线产生很强的反射作用。&rdquo   近年来,一种使用黄金纳米粒子成像的技术被研发出来,基于这种技术的疾病探测和治疗仪器随之出现,但这种仪器有个实质问题,即如何平衡创建高清质量的图像与所需黄金数量的关系。  新算法模型还可将该技术扩展于检测其他疾病  菲克斯勒和他的同事对自己的探测方法不断改进。&ldquo 这就像在寻找隧道。&rdquo 他解释道,&ldquo 仅探测外部环境找到隧道并不容易,有时候你需要等待有人从里面出来。我们不仅依据粒子反射的光线,同时还根据人体组织上光线扩散产生的效果检测癌细胞。&rdquo   研究人员改变了黄金纳米粒子传统的球形形状,把它做成了杆形,改变了粒子反射波的长度,使粒子更深入地穿透到人体组织中。更重要是,他们研发了一种数学算法,能将粒子反映的信息转化成实际的图像。&ldquo 粒子穿透组织,我们看不到反射。&rdquo 菲克斯勒说,&ldquo 但我们可看到它们如何在人体组织内影响光扩散。基于从组织细胞反射出来的光子数量,可建立计算数学函数。&rdquo   菲克斯勒的方法不限于癌症检测,他还在开发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方法。他的研究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 去年6月,伦敦医学院为他颁发奖学金,资助其之后一年在伦敦国王学院与其他科学家一同继续此研究。44岁的菲克斯勒出生于特拉维夫,现任巴伊兰大学先进光学显微镜实验室主任。 他在瓦伦西亚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曾在中国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
  • 加野Kanomax重磅推出大流量粒子计数器3910
    在医药、医疗仪器制造业及电子等因生产环境的需要建立的无尘生产车间&mdash 洁净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工作人员&ldquo 全副武装&rdquo 身着洁净服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着。这是因为这些行业都对生产车间的空气洁净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准确测量并控制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数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品质量。 随着中国新版GMP的出台,药厂颗粒计数的测量和监测工作尤为重要。寻找并利用最佳的检测手段成为所有药厂的当务之急,相信加野Kanomax公司的3910会辅助药厂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优势在于:功能强大:同时测试六通道粒径(0.3 、0.5、 1.0、 3.0、 5.0、10.0&mu m);还可配备风速、温湿度及压差传感器。高效快捷:50L/min(1.77cfm)采样量,迅捷完成A级洁净区测试;同时配备扫描探头即可实现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检测。精准可靠:符合ISO21501-4标准,计数报告符合ISO14644-1、EU GMP及中国新版GMP。人性化设计:6.4inch彩色触摸显示屏;多种标准模式测试(特设符合ISO14644-1及中国新版GMP标准的测试模式);中、英、日三种语言切换。至小至轻至精:全球最精致最轻便的大流量粒子计数器。 大流量尘埃粒子计数器3910的问世是加野Kanoamx公司提升环境测试仪品质、立足于技术创新的成果,让我们共同见证3910这颗新星的冉冉升起!
  • 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合作组发现新的四夸克粒子家族
    记者10日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在9日举行的第41届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紧凑介子线圈(CMS)合作组报告,他们发现了一个可能由4个粲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家族。  “清华—南师”CMS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易凯代表CMS合作组介绍,这些粒子内部可能由4个同一种重味夸克组成,物理图像相对简单而利于理解。“这是中国实验团队首次在LHC上主导观测到可能的全粲四夸克粒子,也是中国首次在CMS实验上主导新粒子的发现。”易凯说。  夸克是一种基本粒子,目前已知有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顶夸克、底夸克6种类型。“粒子一般由2—3个夸克组成,例如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而重子由3个夸克或3个反夸克组成,它们被称为传统强子;但还有一类粒子可能由4个、5个夸克或者夸克胶子混合组成,因为比较罕见,所以也被称为奇特强子。”易凯表示。  理论学家在数十年前已预测到传统的强子和奇特强子态的存在,然而直到最近20年,科学家才在实验上观察到较为明确的四夸克态或五夸克态奇特强子。  “但此前还没有发现过全部由重味夸克组成的奇特强子家族,即粲夸克或底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易凯说。  基于2016—2018年CMS采集的所有“质子—质子”对撞数据进行分析,CMS合作组随后在两个粲夸克偶素的不变质量谱中观测到了一个新的粒子家族。“其中的每一个粒子可能由4个同味重夸克组成,该家族中的3个共振峰依据质量被暂时命名为X(6600)、X(6900)和X(7300)。X(6600)和X(7300)粒子均是在世界上首次被观测到。”易凯说。  “这是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可能由纯重味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家族。”易凯强调,“虽然近20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几十个奇特强子,但这些奇特强子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还是未解之谜。而此次研究发现的奇特粒子家族,夸克的组成方式相对简单,我们就可以基于这种相对简单的组合方式,继而理解这些粒子的形成模式。”  易凯表示,CMS探测器收集的数据量大,也有很好的质量分辨率,预计将会在这个方向作出更多的贡献。  CMS合作组由50多个国家、约240个单位的4000多名成员组成,其中,中国组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个单位。近年来,中国CMS组在希格斯粒子性质测量和多玻色子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
  • 走进禾工实验室和我们一起探讨塑料粒子水分检测方法
    塑料粒子水分检测的目的: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 ,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存储、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是用来生产和注塑塑料制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塑料制品。塑料粒子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注塑后产品的质量,水分含量过高,注塑过程中水分就会气化产生气泡,影响塑料制品的外观和机械强度,因此,控制塑料粒子水分含量是控制塑料注塑工艺的一个关键步骤。 常用的水分检测方法: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塑料粒子水分检测方法为加热失重法,通过将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水分挥发,样品重量的改变来测得塑料粒子中的水分含量。常用的测量仪器有烘箱加热检测和红外或者卤素水分测定仪(参考型号HM-101X)。由于烘箱检测时间过长,需要人工计算,测量误差也较大,因此烘箱检测的方法逐渐淘汰;而卤素水分测定仪检测时间较短,使用方便,因此很多客户会选择这种方法来进行塑料粒子的水分检测。但是,这种加热失重的方法来进行水分检测的弊端在于,在对塑料粒子的加热过程中,除了水分以外,其中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的溶剂和有机组分也随之挥发,这样就造成了水分检测的结果偏高。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跟着周工一起来实验一下卤素水分测定仪与上海禾工研发生产的塑料粒子专用水分测定仪水分检测对比: 检测过程与对比: 我们对客户寄来的塑料粒子样品用塑料粒子专用的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AKF-PL2015C和卤素水分测定仪HM-101X进行水分检测。 塑料粒子1 塑料粒子2 AKF-PL2015C测定方法: 打开仪器,点击测量,仪器自动平衡;卡式加热炉设置加热温度为150℃,空气流量为15ml/min,吹扫样品瓶和管路中存在的水分,等待平衡;平衡后将样品瓶移至冷却槽中冷却至室温,用电子天平称取样品,然后在水分仪上点击“测量”,同时将样品瓶装入加热槽,开始测量; 测量结束后将样品瓶移至冷却槽中冷却,进行下一次测试。 塑料粒子1检测图 塑料粒子2检测图 HM-101X测定方法:打开仪器,设置加热温度为150℃;将样品放入铝盘上,点击开始后测量; 测量结束后显示含水量,进行下一次测试。 塑料粒子1检测图塑料粒子2检测图样品来源:江苏某客户环境温度:16 ℃加热温度: 150℃载气流量:15ml/minAKF-PL2015C检测结果样品名称样品质量/g含水质量/μg检测时长测量结果/% 塑料粒子10.2207416.95:120.18880.2421467.25:290.19290.2363458.35:250.1939 HM-101X检测结果 样品名称样品质量/g加热后重量/g检测时长测量结果/%塑料粒子13.1433.1272:200.503.4293.4112:500.523.4193.4012:500.52 AKF-PL2015C检测结果样品名称样品质量/g含水质量/μg检测时长测量结果/% 塑料粒子20.896152.41:430.00581.055149.61:400.00471.009059.41:450.0058 HM-101X检测结果样品名称样品质量/g加热后重量/g检测时长测量结果/% 塑料粒子24.4374.4291:450.183.5653.5581:450.193.9173.9091:400.20 结论: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卤素水分测定仪HM-101X的检测结果比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AKF-PL2015C的结果大很多,由检测图片我们也可以看出,塑料粒子加热后除了水分,可能还会有其他挥发性组份挥发,因此加热法的测试结果会比卡尔费休法的测试结果偏大,且卤素加热水分测定仪的测量精度为1mg,远大于AKF-PL2015C的0.1μg 的测量精度。
  • 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发现新粒子X(2600)
    近日,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利用已经收集的100亿 J/ψ 实验数据,首次观测到新粒子X(2600),实验结果于2022年7月19日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Phys. Rev. Lett. 129 (2022) 042001]。此次,BESIII合作组在 J/ψ→γπ+π-η' 过程中观测到的这一新粒子X(2600),实验确认其统计显著性大于20倍标准偏差,并测量到X(2600)的两个主要衰变模式f0(1500)η' 和X(1540)η' 的产额。这一结果是寻找研究新强子态领域又一新的重要成果。下一步在更多的衰变末态中寻找X(2600)粒子并测定其自旋宇称,对理解X(2600)粒子的本质至关重要。 自然界已发现的强子由2个或者3个夸克组成,而量子色动力学(QCD)允许多夸克态、混杂态和胶球等新型强子的存在。因此,实验上发现多夸克态、混杂态和胶球对检验和发展QCD以及强子唯象理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世界上许多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重要物理目标之一。近年来,格点QCD理论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实验研究介子谱以及超出夸克模型的新型强子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预言了基态赝标量胶球的质量范围为 2.3–2.6 GeV/c2。BESIII 实验利用正负电子对撞可以产生大量的粲偶素粒子,其中J/ψ 的辐射衰变被公认为是寻找新型轻强子态特别是胶球的理想场所。目前实验上已确认的质量大于2GeV的粒子非常稀少。2012年BESIII实验首次在J/ψ 辐射衰变中观测到与格点QCD预言的基态赝标量胶球质量一致的共振态X(2370)。通过更多实验数据进一步探索该粒子的内部结构,并更广泛地寻找可能的2.0GeV以上的新粒子,缩小对质量大于2GeV的粒子认识的盲区,对于深入理解新型强子谱学有重要意义。 目前,BESIII实验已在J/ψ 的辐射衰变的π+π-η' 质量谱上观测到了一系列新的粒子态,包括确认BESII发现的X(1835)和新的X(2120)、X(2370)和X(2600)。这些实验结果为深入理解强子谱学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和研究窗口。参考文献:PRL在线发表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9.042001 π+π-η' 质量谱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