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连续放大合成

仪器信息网连续放大合成专题为您整合连续放大合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连续放大合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连续放大合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连续放大合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连续放大合成话题讨论。

连续放大合成相关的论坛

  • 放大器的反向互调失真测量

    当放大器受到一个来自输出端的反向功率时,也会产生互调失真。虽然反向互调失真的概念和测试方法较少被提到,但实际上,射频工程师们在很多场合是关注到这个问题的,比如在正向互调测试中,要求合路器有很高的隔离度,如果自身隔离度不够,还要外加隔离器。另外一个例子是在多路发射机的合成系统中,对多工器的隔离度有很高的要求。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反向功率加到放大器输出端时所产生的互调失真。[color=#ffffff]www.[/color][align=center][img=gooxian-放大器测量-1]http://www.gooxian.com/Storage/master/gallery/201711/20171110141354_6340.jpg[/img][/align][align=center]放大器的反向互调测量[/align] 上图是放大器反向互调的测试方法[url=http://www.hyxyyq.com][color=#ffffff].[/color][/url]。其中被测放大器以f1频率工作,而测试放大器将频率为的功率从反向加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F2的功率要小于力的功率,至于小多少,要参照实际的应用环境由使用者来定义。比如在蜂窝基站测试中,要求反向信号功率的幅度比被测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小30dB。[color=#ffffff]hyxyyq[/color] 反向互调的测试结果见下图。通常只考虑三阶互调产物,被测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与最大的三阶互调产物之间的差值即为反向互调值。[align=center][img=gooxian-无源互调测量系统-2]http://www.gooxian.com/Storage/master/gallery/201711/20171110141418_3670.jpg[/img][/align][align=center]放大器的反向互调测试结果[/align][color=#ffffff].com[/color] 无源互调测量中各向异性器件的反向互调问题与之类似,实际上在很多功率放大器的末级就采用了铁氧体环流器。

  • 放大器的反向互调失真测量

    当放大器受到一个来自输出端的反向功率时,也会产生互调失真。虽然反向互调失真的概念和测试方法较少被提到,但实际上,射频工程师们在很多场合是关注到这个问题的,比如在正向互调测试中,要求合路器有很高的隔离度,如果自身隔离度不够,还要外加隔离器。另外一个例子是在多路发射机的合成系统中,对多工器的隔离度有很高的要求。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反向功率加到放大器输出端时所产生的互调失真。[color=#ffffff]www.[/color][align=center][img=gooxian-放大器测量-1]http://www.gooxian.com/Storage/master/gallery/201711/20171110141354_6340.jpg[/img][/align][align=center]放大器的反向互调测量[/align] 上图是放大器反向互调的测试方法[url=http://www.hyxyyq.com][color=#ffffff].[/color][/url]。其中被测放大器以f1频率工作,而测试放大器将频率为的功率从反向加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F2的功率要小于力的功率,至于小多少,要参照实际的应用环境由使用者来定义。比如在蜂窝基站测试中,要求反向信号功率的幅度比被测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小30dB。[color=#ffffff]hyxyyq[/color] 反向互调的测试结果见下图。通常只考虑三阶互调产物,被测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与最大的三阶互调产物之间的差值即为反向互调值。[align=center][img=gooxian-无源互调测量系统-2]http://www.gooxian.com/Storage/master/gallery/201711/20171110141418_3670.jpg[/img][/align][align=center]放大器的反向互调测试结果[/align][color=#ffffff].com[/color] 无源互调测量中各向异性器件的反向互调问题与之类似,实际上在很多功率放大器的末级就采用了铁氧体环流器。

  • 中试放大原则

    中间实验阶段是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中试放大很重要。实验进行到什么阶段才进行中试呢?至少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 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2, 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理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3, 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4, 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5, 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6, 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中试放大的方法有:经验放大法:主要是凭借经验通过逐级放大(小试装置-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它也是目前药物合成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相似放大法:主要是应用相似原理进行放大。此法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物理过程放大。而不适用于化学过程的放大。数学模拟放大法: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此外,微型中间装置的发展也很迅速,即采用微型中间装置替代大型中间装置,为工业化装置提供精确的设计数据。其优点是费用低廉,建设快。中试放大阶段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十点,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清主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 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的最终确定。特别当原来选定的路线和单元反应方法在中试放大阶段暴露出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应重新选择其他路线,再按新路线进行中试放大。2, 设备材质和型号的选择。对于接触腐蚀性物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问题尤应注意。3, 搅拌器型式和搅拌速度的考察。反应很多是非均相的,且反应热效应较大。在小试时由于物料体积小,搅拌效果好,传热传质问题不明显,但在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意搅拌型式和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规律,以便选择合乎要求的搅拌器和确定适用的搅拌速度。4, 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试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试放大的要求,为此,应就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加料速度,搅拌效果,反应器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掌握其在中间装置中的变化规律。得到更适用的反应条件。5,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的确定。要考虑使反应和后处理操作方法适用工业生产的要求。特别注意缩短工序,简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6, 进行物料衡算。当各步反应条件和操作方法确定后,就应该就一些收率低,副产物多和三废较多的反应进行物料衡算。反应产品和其他产物的重量总和等于反应前各个物料投量量的总和是物料衡算必须达到的精确程度。以便为解决薄弱环节。挖潜节能,提高效率,回收副产物并综合利用以及防治三废提供数据。对无分析方法的化学成分要进行分析方法的研究。7, 原材料,中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工常数的测定。为了解决生产工艺和安全措施中的问题,必须测定某些物料的性质和化工常数,如比热,黏度,爆炸极限等。8, 原材料中间体质量标准的制订。小试中质量标准有欠完善的要根据中试实验进行修订和完善。9, 消耗定额,原材料成本,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等的确定。在中试研究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基建设计,制订型号设备的选购计划。进行非定型设备的设计制造,按照施工图进行生产车间的厂房建筑和设备安装。在全部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安装完毕。如试产合格和短期试产 稳定即可制订工艺规程,交付生产。

  • 【原创大赛】排查细管路神器-放大镜篇

    【原创大赛】排查细管路神器-放大镜篇

    相信很多同志们跟我一样,因为仪器一些微小的地方很难自己排查故障原因,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福音了,放大镜真是好用,尤其是对于我们操作管路较多而且又细的仪器,我们实验室那台skalar连续流动仪管子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又很细,一旦出了什么问题,要自己去看看哪里出问题那叫一个难啊,借用步步高的一句广告词“自从有了放大镜,领导再也不用担心我的skalar了,首先来看看我们的skalar,管子多吧。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31009_518015_2913831_3.jpg放大镜也有好多种,放大倍数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我们实验室用的是40倍的,不过也足够了。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31009_518014_2913831_3.jpg前段时间仪器老是出问题,感觉管子不干净,但是光凭自己肉眼看又看不见,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放大前后的效果图,有了放大镜后明显能看到我们的管路有蓝色的脏东西,然后我们用乙醇给它洗了个澡,最后还真解决了我们的问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31009_518011_2913831_3.jpg有时候管路有效破裂也能明显看得到的,下面也是明显的证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31014_518022_2913831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131009_518012_2913831_3.jpg小结这里只是给大家介绍一点经验,我们实验室用的放大器是40倍的,也足够了,如果管路更小可以用100倍的,这东西倒是也不贵,但是真的很好用,很推荐大家使用,而且除了可以用来排查管路,还可以用来排查仪器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ICP-MS的取样锥锥孔是否变形等等。

  •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入行的检测人员来说,操作水平提高得动手练,数据处理就得多动脑子总结,所以今天分享一个常常困扰我们的问题—显微镜的倍数,到底总放大倍数是怎么计算的,所得到的拍摄的照片又是放大了多少倍。===============================================================总放大倍数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光学放大倍数,一种是数码放大倍数(只有连接成像设备时才会涉及到数码放大倍数)。 1.光学放大倍数。是指我们从显微镜目镜中观测到物体被放大后的倍数。光学放大倍数的计算方式比较简单,即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例如:体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是0.7-4.5倍,那在10倍目镜的情况下,这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7-45倍;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的计算则更为简单,一般的物镜配置是4倍、10倍、40倍、100倍,目镜常规配置是10倍,另外还有16倍、20倍等,只要将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分别相乘就可得到总放大倍数。 2.数码放大倍数。数码放大是指外接设备后,显示到图像上的放大倍数,目前市场上较多的是用三目显微镜,通过CCD设备连接至电脑、监视器或者电视机上进行成像观察,以减轻眼睛的疲劳,同时也便于与他人分享。但是显示到图像上的物体到底是放大了多少倍呢?现向大家推荐两种计算数码放大的方法。 (1)直接对图像进行测量。将测微尺放到显微镜下,然后拿直尺直接测量显示器上测微尺的长度,将显示器上一格的测量结果 /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一般在测微尺上都会直接标有每格的长度)=物体被放大的倍数。物体被放大的倍数/当前物镜的倍数=数码放大倍数。通常情况下,会在图像中加比例尺来表示改物体被放大的倍数。 注:如果没有测微尺,可以用直尺代替,同时在计算时可以多测量几格,以减少误差。 (2)通过公式计算实际的放大倍数。 数码放大倍数=物镜倍数**适配器的放大倍数,如果系统放大倍数,还需要乘以系统放大倍数。 注: 1:物镜倍数指的是您现在使用的显微镜的物镜镜头的倍数,如20倍; 2:适配器的放大倍数:指的显微镜与成像设备连接部分的放大倍数,通常为1倍,也有0.35、0.5、0.63倍的; 3:25.4*屏幕尺寸(英寸):这里是把屏幕尺寸换算成毫米计算,1英寸=25.4mm; 4:CCD对角线的长度:指的是CCD的芯片尺寸,常有的是1/3英寸、1/2英寸、2/3英寸的,相对应的长度分别为6mm;8mm;11mm,这个是行业内统一规范的。

  • 如何挑选一款合适的高压功率放大器?

    高压功率放大器是一款非常通用的测试仪器,配合厂家的任意波信号发生器使用达到,提升其驱动能力,保证驱动对应测试设备的目的,如何选择一款适合的功率放大器需要注意以下指标。[b]1.带宽[/b]带宽:通常厂家放大器带宽都是以正弦波来定义的,例如功率放大器100KHz,指的是正弦波信号可以达到的最高频率,而不是方波或者三角波。这些波形由于其高次谐波的影响,不能达到,通常厂家会给出小信号带宽或者大信号带宽,客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应用与厂家进行沟通。[b]2.电压[/b]电压:需要放大信号的最高电压值,客户通常要注意自己测试应用需要的电压是有效值Vrms还是峰峰值Vpp,通常厂家给出的是峰峰值。[b]3.电流[/b]电流:功率放大器通常输出的功率是恒定的,这样P=U*I,也就是电压和电流在功率恒定下是成反比的,通常厂家给出的电流值是最大值,特别是在DC下当电压输出最大时,电流一定是最小的。[b]4.功率[/b]功率:功率代表了放大器的驱动能力,P=U*I,通常功率的选择与客户预期希望加载再待测设备上的电压与电流有关,但是如果负载是纯阻性负载是方便计算的,如果是容性或是感性负载就需要客户与厂家工程师进行沟通,进行一定的模拟仿真后获得一个准确的需求。[b]5.通道[/b]通道:根据测试的应用选择通道数,目前厂家主流的是单通道或者双通道,但是有些厂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定制通道,最多可以达到8通道,同时可以保证通道的同步性,也可以输出不同相位差的信号,方便了用户的使用。[b]6.增益[/b]增益:分为模拟增益及数控增益,模拟增益采用电位器调节,模拟增益无法精确放大只能,通过外置观测示波器来读取,逐步被厂家淘汰,数字增益控制,调节精度高,直观方便,是目前主流放大器采用的增益放大方式。[b]7.输入输出阻抗匹配[/b]输入输出阻抗匹配:放大器通常配合信号源使用,通常信号源有50欧姆及高阻输出,放大器在输入阻抗有对应的匹配阻抗,保证了输入端的安全。输出阻抗匹配,由于客户驱动的负载的多样性,需要厂家提供更灵活的匹配电阻。[b]8.保护[/b]保护:功率放大器由于驱动负载,由于很多是动态变化的,就对功率放大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损坏功率放大器,通常要求有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热保护、短路保护。[b]9.安全性[/b]由于功率放大器通常进行负载的驱动,而负载特性的复杂,决定了我们使用功率放大器的风险,如果安全的使用功率放大器需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合适功率的放大器,对于待输入信号进行预估电压电流、功率、频率、波形等(参见如何选择功率放大器);(2)保证功率放大器安全接地;(3)查看说明书看厂家对应产品是否支持长时间连续工作能力;(4)注意仪器的散热;(5)前端连接线的稳定可靠,防止短路发生;(6)信号源输入信号在安全范围之内。

  • 关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问题

    关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应该多说一点,因为好多人都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尽管十分简单.对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来讲,最多的定义是:像的尺寸/物的尺寸在SEM中则同样可以这样定义:M=L/l(放大倍数=图片的显示宽度/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宽度)[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2/200602051056_13530_1678923_3.jpg[/img]对于其检测方法比较麻烦,现节选一段JJG(教委)010-1996标准: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误差的测定1 在扫描电镜标称的放大倍数范围内选取常用的5档放大倍数.2 将测定放大倍数的标样安装在样品台上,使其表面垂直于电子光学系统的轴线,并调整到仪器说明书规定的工作距离位置上,将标样上标记线的像移至显像管的中心,聚焦后照相记录.3 用比长仪测量标记线像的间距L(微米),连续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微米).4 按公式计算放大倍数M: M=L/l 式中l--标样上标记线的间距.5 按公式计算放大倍数的示值误差P: P=(N-M)/M 式中N--被检扫描电镜放大倍数的标称值其他检测项目还有放大倍数的重复性(在不同加速电压和束斑下) 图像中心与四角边缘处倍率误差测定等等.说明: 标准样品与校正:美国国家标准局(现称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检定扫描电镜放大倍数的标准样品的最小刻度为一微米,由于视场有限,用这种标样检定5万倍以上的放大倍数有困难,所以,检定5万倍以上的放大倍数需要使用比对性标样.比对性标样可以从具有精细结构的样品中选取,例如:相邻的两条刻线间距小于一微米的物理光栅.将选定的比对性标样和测定扫描电镜放大倍数的标样一起固定在扫描电镜的样品台上.首先将比对性标样调整到标准工作距离的位置上,然后把比对性标样上选定的间距小于一微米的两条标记线平移到显像管荧光屏的中心位置上,将扫描电镜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细心聚焦后拍摄标记线的照片.用比长仪在照片上测量出比对性标样标记线的放大间距和检定扫描电镜放大倍数标样标记线的放大间距.计算出比对性标样标记线的标定间距,重复10次如果误差不大于百分之三,则表明该样品可以作为比对性标样检定扫描电镜放大倍数.对于现代的SEM来讲,正规的验收标准里面是有放大倍数这一项的,所使用的样品是不同间距的刻线,比如说1/19mm(校低倍用)或是1/2160mm(校高倍用)的标准样品,说一台SEM的放大倍数是不是准确只有通过这些标准样品的校验才能下结论,现代的SEM本身也有利用标样进行自我校准的功能,应该使用标准样品定期校准才能保证其放大倍数是准的,并不是口头说几句就可以弄清的.校验过程本身也是通过标尺量才行,从没有看放大倍数数字的经历.现代的SEM如果软件编得合理的话应该是改变工作距离和图像显示区域大小会引起放大倍数的数字发生变化的(当然有的设备可以做到这点,有的设备目前还无法做到这点),但是图像存好以后则只能是数字的大小发生变化而已,就好象你的照片上显示50000倍,但是你把照片扫描后用更大的纸打印出来以后会发现你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数字"50000X",正因为如此,电镜行业普遍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标尺(scale bar),因为尽管数字的数值不会改变而造成原始的图片在离开原来的显示环境以后就没有意义,但是标尺会随着该图片的变大和变小而改变,所以真正需要注意的应该是标尺而不应该是那个放大倍数的数字,不管数字是多少,放大倍数都应该是M=L/l(放大倍数=图片的显示宽度/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宽度)才对,只有在特定的图片大小(即特定的显示环境)下,放大倍数才能和数字是一致的.离开原始的图片显示环境以后,那个数值应该说是毫无意义的了.

  • 引物合成常见问题解析

    Q1.引物是如何合成的?目前引物合成基本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DNA合成仪有很多种,无论采用什么机器合成,合成的原理都相同,主要差别在于合成产率的高低,试剂消耗量的不同和单个循环用时的多少。(1) 去保护:加入Deblocking脱去碱基上5'- OH的保护基团DMT,获得游离的5'- OH;(2) 耦合:同时加入活化剂和新的碱基,新的碱基5'-OH仍然被DMT保护,3'端被活化与溶液中游离的5'-OH发生耦合反应;(3) 封闭:耦合反应中极少数5'- OH没有参加反应,用封闭试剂终止其后继续发生反应;(4) 氧化:加入氧化剂使其由核苷亚磷酸酯形成更稳定的核苷磷酸酯。Q2.引物合成后如何处理?切割与脱保护基:将合成好的寡核苷酸链从支持物上化学切割下来。常用新鲜的浓氨水来裂解CPG与初始核苷之间的酯键。断裂下来的寡核苷酸带有自由的3'羟基。纯化:根据所合成寡核苷酸的组成和应用来选定纯化的方法。常用的纯化方法有:C18、OPC、PAGE和HPLC。定量:根据寡核苷酸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来定量。储存:分装抽干。Q3.需要什么级别的引物?根据实验需要,确定订购引物的纯度级别。应用引物长度要求纯度级别要求一般PCR扩增60 basePAGE诊断PCR扩增 40baseHEPD, PAGEDNA测序20base左右HEPD亚克隆,点突变等根据实验要求定HEPD, PAGE,HPLC基因构建(全基因合成)根据实验要求定HEPDPAGE反义核酸根据实验要求定HEPDPAGE修饰引物根据实验要求定PAGE, HPLC Q4.引物的质量是不是跟序列有关?四种碱基的性质和各自保护基的性质都有差别。所以合成难度是不一样的。难度最大的当属GC重复多的和序列中还有多个连续的G的引物。尤其对于后者,国内公司一般都做不了20个G以上的引物。实验证明,如果引物中有超过三个连续G的结构,传统方法得到的产物质量就会开始下降。而且目前通用的脱盐、OPC和PAGE方法都无效。鼎国昌盛生物公司拥有的HEPD专利技术能够克服高GC或者高G含量引物的合成和纯化障碍,对普通引物、高GC引物和无论长短的oligo d(G)都能得到同样的非常好的结果。Q5.需要合成多少OD数?根据实验目的确定。一般PCR扩增,2 OD引物,可以做500-1000次50ul标准PCR反应。如果是做基因拼接或退火后做连接,1 OD就足够了。Q6.如何计算引物的浓度?引物保存在高浓度的状况下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将引物的浓度配制成100pmol/ul,称为保存浓度,而引物的工作浓度一般配制成10-50pmol/ul。加水的体积(微升)可直接参照合成报告单上推荐的体积,也可按下列方式计算:V (微升)= OD数x 33 x 10000 /引物的分子量引物的分子量可以从合成报告单上获得。注意:1 OD260= 33 ug/ml。Q7.如何计算引物的Tm值?引物设计软件都可以给出Tm,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及所使用缓冲夜的离子强度有关。长度为25base以下的引物,Tm计算公式为:Tm = 4℃(G + C)+ 2℃(A + T)对于更长的寡聚核苷酸,Tm计算公式为:Tm = 81.5 + 16.6 x Log10 + 0.41 (GC%) - 600/size**公式中,Size =引物长度。

  • LCMS 色谱图信号不连续 某些时段TIC为0

    1. waters aquilty UPLC-SQD,之前都正常2. 前几天打过一针合成的物质(可能含盐),用甲醇配成1.5ppm浓度,过滤后进样,信号高达10的9次。且点任何地方,出来都是m/z 242。打下一针样品,出来也是242,但还是连续的色谱图。系统已污染。3. 因引起污染的样品溶于甲醇,以为是强保留物质,就用甲醇在小长假间小流量冲洗了3天(怕停电,质谱关掉)。因担心含盐,又用水冲洗了4小时。4.今天进样,发现打空白样基线不连续,有些时段TIC为0,打标曲,没有目标峰(成熟的方法)。5. 该仪器流动相基本为乙腈和纯水。观察喷雾状态,是连续喷雾的。SQD没提示错误,参数也都能达到设置状态。用的ESI+, scan模式6. 洗过一级锥孔未解决,重启软件、电脑、SQD,均未解决。7.仪器的Masslynx console界面最近一直显示local,在被污染前就这样。是否软件有问题,造成通信出错?还是硬件的某部件堵了?有遇到类似情况吗,如何解决呢

  • 放大的概念

    利用扩音机放大声音,话筒将微弱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成足够强的电信号后,驱动扬声器,使其发出较原来强得多的声音。扬声器所获得的能量(或输出功率)远大于话筒送出的能量(或输入功率)。可见,放大电路放大的本质是能量的控制和转换;是在输入信号作用下,通过放大电路将直流电源的能量转换成负载所获得的能量,使负载从电源获得的能量大于信号源所提供的能量。因此,电子电路放大的基本特征是功率放大,即负载上总是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电压或电流,有时兼而有之。这样,在放大电路中必须存在能够控制能量的元件,即有源元件,如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等。放大的前提是不失真,即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才有意义。晶体管和场效应管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只有他们工作在合适的区域(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场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才能使输出量与输入量始终保持线性关系,即电路不会产生失真。

  • 微观雾霾:放大千倍触目惊心

    微观雾霾:放大千倍触目惊心

    2014年3月23-27日,北京连续雾霾,污染不断加重,27日,AQI指数长时间维持在400上下。空气中细小的霾颗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显微摄影师@张超_摇光 通过显微镜,将霾颗粒放大1000倍后,发现他们形状各异,有复合体,有生物颗粒,有矿物质的,看上去触目惊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280821_494418_1611705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280821_494419_1611705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280821_494420_1611705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280821_494421_1611705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280821_494422_1611705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280821_494423_1611705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280821_494424_1611705_3.jpg

  • 【讨论】显微照片“后处理”时代?—电脑合成下的惊艳美图

    【讨论】显微照片“后处理”时代?—电脑合成下的惊艳美图

    你在拍好显微照片后进行过怎样的后处理呢?伪彩似乎已经不再是最炫的照片效果了,看看下面进行过电脑合成的显微照片吧,是不是对他们有了更为生动的认识与理解呢?你在工作中曾经运用过这些技术吗?或者您正在使用其中的某种技术……快来来说说这些“后处理”技术吧!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241832_295882_2961690_3.jpg人类皮肤上的细菌(蓝和绿)的电脑合成图。人的皮肤上生活着多种细菌,尤其是汗腺和毛囊附近。有时它们会引起感染,形成粉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241832_295883_2961690_3.jpg这是放大图片,它显示的是位于一个细胞表面的大量球菌。球菌是指任何类型的圆形细菌。每个球菌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241833_295884_2961690_3.jpg这是电脑合成图,它显示的是正在利用3个尾状物在人体消化道里游来游去的管状肠埃希氏菌。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241833_295885_2961690_3.jpg这是一张肺炎链球菌的电脑合成图。这是引发肺炎的细菌之一。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241833_295886_2961690_3.jpg这张电脑合成图显示的是一个典型的纤毛杆状菌的末端。典型杆状菌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241833_295887_2961690_3.jpg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是典型杆状菌,不过杆状菌并非只有这两种。这些细菌利用身体一端的鞭毛移动。

  • 什么是放大器

    放大器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吗?放大器有很多种,各式各样的都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放大器是什么样的吧,放大器是用来增加信号幅度或功率的装置,它是自动化技术工具中处理信号的重要元件。放大器的放大作用是用输入信号控制能源来实现的,放大所需功耗由能源提供。输出就是输入信号的复现和增强。知道放大器的作用吗?它可以能把输入讯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由电子管或晶体管、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电器元件组成。用在通讯、广播、电视、自动控制等各种装置中。它还有一个小小的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放大器的分类也有好几种呢?1: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2:高精度集成运算放大器3:高速型集成运算放大器4:.高输入阻抗集成运算放大器5.低功耗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器的用途知道了不:主要用于检测信噪比很低的微弱信号。即使有用的信号被淹没在噪声信号里面,即使噪声信号比有用的信号大很多,只要知道有用的信号的频率值,就能准确地测量出这个信号的幅值。

  • 断开收集极与放大版的连接基线不稳是不是放大版坏了

    岛津GC2010FID检测器,基线不稳定,熄火基线还是不稳定,关掉尾吹还是不稳,断开收集极与放大版的连接还是不稳,是不是我的放大版坏了,还是有其他原因啊。量了电源电压波动只要1V,接地量了也是好的。千万别是放大版坏了啊,很贵吧。

  • 【原创大赛】流动注射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优势和操作心得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8px]流动注射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优势和操作心得[/size][/fon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font='仿宋'][size=18px]1[/size][/font][font='仿宋'][size=18px]、[/size][/font][font='仿宋'][size=18px]阴离子合成洗涤剂[/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仿宋'][size=16px]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份就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降低水和其他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表面活性剂常按活性剂部分所处的状态分类,活性部分是阴离子的就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羧酸盐和烷基磷酸盐。水体中表面活性剂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的污染和使用性污染,包括洗涤剂生产的废水、洗衣工厂的废水以及大量家庭污水的排放。直链的烷基磺酸不易氧化和生物分解,污染的程度较为严重,因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已成为当前水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得超过0.3 mg/L。[/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仿宋'][size=18px]2[/size][/font][font='仿宋'][size=18px]、[/size][/font][font='仿宋'][size=18px]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检测方法[/size][/font][/align][font='仿宋'][size=16px]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在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中的检验方法为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和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2.1[/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亚甲蓝分光光度法[/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亚甲蓝染料在水溶液中与阴离子合成活性剂形成易被有机溶剂萃取的蓝色化合物。未反应的亚甲蓝则仍留在水溶液中。根据有机相蓝色的强度,测定阴离子合成活性剂的含量。推荐的曲线范围:0.1-1.0μg/mL检出限[/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6px]0.050mg/L(取样量为100mL)。[/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2.2[/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水中阴离子合成活性剂与Ferroin(Fe[/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2+[/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与二氮杂菲形成的配合物)形成离子缔合物,可被三氯甲烷萃取,于51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推荐的曲线范围:0.025-0.5μg/mL,检出限[/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6px]0.025mg/L(取样量为100mL)。[/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2.3国标[/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方法的特点:[/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两种方法[/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均需使用三氯甲烷进行萃取。三氯甲烷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机试剂,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遇光照会与空气中的氧作用,逐渐分解而生成剧毒的[/size][/font][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2695.htm][font='仿宋'][size=16px]光气[/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16px](碳酰氯)和[/size][/font][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7508.htm][font='仿宋'][size=16px]氯化氢[/size][/font][/url][font='仿宋'][size=16px]。在分析测定过程中会对实验人员产生危害。[/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在比色时需要通过塞脱脂棉的漏斗将三氯甲烷过滤,目的是干燥三氯甲烷,但是过滤时脱脂棉不仅会吸附三氯甲烷中的有色成分而且脱脂棉塞得松或紧都会影响比色结果。[/size][/font][align=left][font='仿宋'][size=18px]3、流动注射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size][/font][/align][font='仿宋'][size=16px]连续流动分析技术Continuous Flow Analysis Technology(简称CFA)是将检测中生成有色化合物过程中的各个化学反应步骤设计成相互串联的化学反应器具,使样品及反应试剂进入此流路,自动完成反应,最终形成的有色化合物进入比色计进行比色,再通过数据处理器自动计算出结果。[/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目前国标方法中并没有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方法。[/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检出限小于0.05mg/L。[/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3[/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1 [/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的特点[/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连续流动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技术,不仅具有操作简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而且简化了水样的处理过程,通过泵管来控制试剂与样品的使用量,比国标方法的检出限低,精密度好,提高了结果的准确度,在水质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自动在线测定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与国标方法相比较不仅降低了劳动成本,而且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试样和试剂的用量少,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于大批量的水质分析工作。[/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特别是连续流动分析技术在分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时,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减少了实验人员与有害试剂长时间的接触,避免了三氯甲烷对实验人员的的健康损害。[/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3.3[/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连续流动分析仪在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注意事项[/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连续流动分析仪在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时,需要对所用试剂:碱性亚甲蓝、酸性亚甲蓝、三氯甲烷进行脱气,否则在实验中会出现干扰的气泡峰,故厂家推荐的脱气方法是用超声波脱气2-3 h,或者用氦气脱气10min。由于氦气是进口的,价格较高,在实验中发现,临用前将碱性亚甲蓝、酸性亚甲蓝用超声波脱气约1h即可,三氯甲烷用0.22μm的有机滤膜进行抽滤,这样不仅缩短了超声时间,而且实验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的缺点是甭管一定要压好压紧,否则会出现管路不进样,基线走不稳的情况。[/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连续流动分析仪的操作与使用的方便程度主要由操作软件决定,操作系统应体现出操作方便的特点,但不同厂家的操作系统却不尽相同。[/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时,需要用三氯甲烷进行萃取,有的厂家选择的是重力分层来分离有机相与水相,有的是选用有机滤膜分离,有机滤膜分离较重力分层效果要好些。[/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总之,虽然流动注射尚未写入国标,但它具备的优势和对实验带来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值得我们去优化推广,期待早起写入国标,发挥在阴离子[/size][/font][font='仿宋'][size=16px]测定中更大的优势。[/size][/font]

  • 【资料】多肽合成仪发展史

    [size=5][b]多肽合成仪发展史[/b][/size][font=楷体_GB2312][size=3][color=black][b]多肽合成仪简介[/b][/color][/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Bruce Merrifild 在1963年发明的多肽固相合成技术(SPPS)是多肽合成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化学,生化,医药,免疫和基因科学等学科和领域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本人也因此项发明荣获1984化学诺贝尔奖。[/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多肽固相合成技术的发明同时促进了肽合成的自动化。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多肽合成仪出现在1980年代初期,它是利用氮气鼓泡来对反应物进行搅拌,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来实现有限度的自动合成。虽然在搅拌方式和其他各项功能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但是它毕竟把人从实验室里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受到了多肽科学家的一致赞扬。[/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多肽合成仪的问世大大促进了多肽科学的发展。反过来,随着多肽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也对合成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带动了合成仪的发展。目前多肽合成仪品种繁多。从合成量上分,可分为微克级的,毫克级的,克级的和公斤级的;从功能上分,可分为研究型的,小试型的,中试型的,普通生产型的和GMP生产型的;从自动化程度上分,可分为全自动的,半自动的和手动的;从通道上分,可分为单通道的和多通道的;从技术角度上分,可分为第一代的,第二代的,和第三代的;等等。[/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color=black][b]第一代多肽合成仪[/b][/color][/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标志性特点是采用氮气鼓泡的搅拌原理来对反应物进行搅拌,即合成仪上反应器是固定的,氮气从反应器的下方通过反应器到上部排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汽泡把固相和液相混合起来。[/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它有着消耗成本大,有死角等严重缺陷,已大部分退出了市场。[/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font][b][font=楷体_GB2312][size=3]第二代多肽合成仪[/size][/font][/b][font=楷体_GB2312][size=3]标志性特点是用不完全性的机械搅拌来取代氮气鼓泡,一般可分为接触式搅拌与非接触式搅拌两种。 接触式搅拌常见的搅拌方式是伸入反应器内部的螺旋桨由上部的电机带动进行快速旋转,使反应器内部的固液两相进行混合。但这种方式会严重降低合成产量,清洗也比较麻烦,还会缩短反应器的寿命,最主要这种方式也会产生反应死角。[/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目前全世界共17个多肽合成仪生产厂商有16个放弃了接触式搅拌方法。[/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font][b][font=楷体_GB2312][size=3]第三代多肽合成仪[/size][/font][/b][font=楷体_GB2312][size=3] 是由美国[/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00][size=3]ABI[/size][/color][/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公司制造的无死角多肽合成仪为标志诞生的。其反应器转动方式有别于前两代的多肽合成仪,即反应器上方相对固定,而下方作圆周360度快速旋转,带动反应器里的固液两相从底部向上作螺旋运动,一直达到反应器的最上方。换句话说,溶液可以达到反应器内部的任意点,真正做到了无死角。由于搅拌速率可达每分钟1800转的高速,反应得以充分完全。其合成肽的纯度相当高,对于ACP65-74型肽的粗肽纯度可达87.6% (ABI433使用者手册)。由于无死角的搅拌方式保证的肽的合成纯度,ABI433型多肽合成仪(其退出多肽合成仪市场后最后一款仪器)至今在世界上还占有着很大的比例。当然,ABI产品的售价也是最高的。由于部件使用频率高,电磁阀会经常损坏,而ABI将7个电磁阀做成模块化的设计,坏掉一个电磁阀必须要更换整个模块,无形中增加了维修成本。[/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因此,成本过高,也已停止生产。[/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无死角多肽合成仪的另一款方式是反应器在数控马达的带动下作上下180度的翻转运动。固相和液相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从反应器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再返回来。所以在上下180度的翻转运动中溶液可以达到反应器内部的任意点。数控马达的转速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一般用这种仪器合成出来的肽纯度是最高的。由于反应器越大,溶液作180度的翻转运动所得到的惯性也越大,搅拌也越来越剧烈,产品的纯度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只要小试能成功,就可以跳过中试这一步,直接放大生产。[/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微波法多肽合成仪[/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另一种革新式的产品,微波多肽合成仪的问世,是区别与之前任何一类合成仪的新产品。其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将多肽合成的速率增加到之前多肽合成仪的几倍甚至十几倍。[/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这种仪器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比较受欢迎,但在国际上,其实已经不认可这种方式生产多肽了,因为它有个致命缺点。[/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在加热的情况下副反应也相应增多,多肽纯度不能与之前的第三代甚至第二代产品媲美。另外,微波加热方法无法放大,故不适合用作多肽药物的研发。[/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3] (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多肽合成仪)[/size][/font]

  • 【求助】关于放大倍率,有效放大倍率,像元的问题,请教各位前辈

    小弟刚接触电镜不久,看书后有很多疑惑一直无法得到解答,自己百思也不得其解。希望各位前辈能够在此传师授道解惑也。1,有效放大倍率的概念?我看书上写是 人眼分辨率比上机器分辨率。这样的话3nm分辨率钨灯丝扫描电镜,那么比出来的倍率就是大概7万倍。 但是为什么各厂家的指标都不是这么多??而是30万倍到100万倍的都有。2,放大倍率,书上放大倍率的概念是 显示器上实际大小比上样品扫描大小。请问这个和有效放大倍率有什么区别??3,像元的概念,书上是有个公式 100/M放大倍数 并且给到一个束斑孔径的关系。 像元根据计算能得出大概 10万倍的放大倍数,像元就是1nm了,这样远远小于束斑孔径,所以10万倍以上的相片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书上讲的, 这里的疑惑是 这里的放大倍数能达到10万倍但是没有意义和 上面所讲的两个放大倍数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充满疑问,希望各位前辈能够指点迷津。。。。详细的给出解答!!

  • 多肽化学合成的基本介绍

    多肽化学合成的基本介绍

    多肽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液相和固相两种方法。液相合成方法现在主要采用BOC和Z两种保护方法,现在主要应用在短肽合成,如阿斯巴甜,力肽,催产素等,其相对与固相合成,具有保护基选择多,成本低廉,合成规模容易放大的许多优点。【请移步百度搜“合肥国肽生物”即可】与固相合成比较,液相合成主要缺点是,合成范围小,一般都集中在10个氨基酸以内的多肽合成,还有合成中需要对中间体进行提纯,时间长,工作量大。固相合成方法现在主要采用FMOC和BOC两种方法,它具有合成方便,迅速,容易实现自动化,而且可以比较容易的合成到30个氨基酸左右多肽。1.氨基酸保护基 20种常见氨基酸,根据侧链可以分为几类:脂肪族氨基酸(Ala,Gly,Val,Leu,Ile,),芳香族氨基酸(Phe,Tyr,Trp,His),酰胺或羧基侧链氨基酸(Asp,Glu,Asn,Gln),碱性侧链氨基酸(Lys,Arg),含硫氨基酸(Cys,Met),含醇氨基酸(Ser,Thr),亚氨型基酸(Pro)。多肽化学合成中氨基酸的保护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合成能够成功的关键。因为常见的20中氨基酸中有很多都是带有活性侧链的,需要进行保护,一般要求,这些保护基在合成过程中稳定,无副反应,合成结束后可以完全定量的脱除。合成中需要进行保护的氨基酸包括:Cys,Asp,Glu,His,Lys,Asn,Gln,Arg,Ser,Thr,Trp,Tyr。需要进行保护的基团:羟基,羧基,巯基,氨基,酰胺基,胍基,吲哚,咪唑等。其中Trp也可以不保护,因为吲哚性质比较稳定。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有些氨基酸也可以不保护,象,Asn,Gln ,Thr,Tyr。氨基酸侧链保护基团非常多,同一个侧链有多种不同的保护基,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性的脱除,这点在环肽以及多肽修饰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侧链保护基和选择的合成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液相和固相不一样,固相中BOC和FMOC策略也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看,多肽化学就是氨基酸保护基的灵活运用与搭配。关于侧链保护基的使用,请参考王德心的《固相有机合成——原理及应用指南》第四章,我们这里主要介绍Cys,Lys,Asp的几种保护基及其脱除方法。Cys最常见的保护基有三种,Trt,Acm,Mob,这三个保护基可以完成多对二硫键多肽的合成。Lys最常见的保护基有:Boc,Fmoc,Trt,Dde,Allyl,这对于固相合成环肽提供了很多正交的保护策略。Asp最常见的保护基有:Otbu,OBzl,OMe,OAll,OFm,同样也提供了多种正交的保护策略。2.多肽缩合试剂 目前多肽合成中,主要采用羧基活化方法来完成接肽反应,最早使用的是将氨基酸活化为酰氯,叠氮,对称酸酐以及混合酸酐的方法,但是由于这些条件下,存在氨基酸消旋,以及反应试剂危险以及制备比较复杂,逐渐被后来的缩合试剂取代,按照其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缩合试剂主要有:碳二亚胺型,鎓盐型(Uronium)。3.碳二亚胺型 主要包括:DCC,DIC,EDC.HCl等。采用DCC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中生成的DCU,在DMF中溶解度很小,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一般不用在固相合成中,但是由于其价格便宜,在液相合成中,可以通过过滤除去,应用仍然相当广泛。EDC.HCl因为其水溶解性的特点,在多肽与蛋白的连接中使用比较多,而且也相当成功。但是该类型的缩合试剂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如果单独使用,会有比较多的副反应,但是研究表明如果在活化过程中添加HOBt,HOAt等试剂,可以将其副反应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多肽合成方法比较 1.液相多肽合成(solution phase synthesis) 液相多肽合成现在仍然广泛的使用,在合成短肽和多肽片段上具有合成规模大,合成成本低的显著优点,而且由于是在均相中进行反应,可以选择的反应条件更加丰富,象一些催化氢化,碱性水解等条件,都可以使用,这在固相中,使用却由于反应效率低,以及副反应等原因,无法应用。液相多肽合成中主要采用BOC和Z两种反应策略。2.固相多肽合成固相多肽合成现在使用的主要有两种策略:BOC和FMOC两种。BOC方法合成过程中,需要反复使用TFA脱BOC,而且在最后从树脂上切割下来需要使用HF,由于HF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操作,而且切割过程中容易产生副反应,因此现在使用受到实验条件限制,使用也逐渐减少。FMOC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在一般的实验条件下就可以进行合成,因此,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align=center][img=,770,34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3/201903151637572385_7105_3531468_3.jpg!w770x348.jpg[/img][/align]请移步百度搜“合肥国肽生物”即可我们主要提供:多肽合成、定制多肽、同位素标记肽、人工胰岛素、磷酸肽、生物素标记肽、荧光标记肽(Cy3、Cy5、Fitc、AMC等)、目录肽、偶联蛋白(KLH、BSA、OVA等)、化妆品肽、多肽文库构建、抗体服务、糖肽、订书肽、药物肽、RGD环肽等。

  • 【转帖】氨气和发现与合成

    1727年英国的牧师、化学家哈尔斯(Hales,S.1677-1761),用氯化铵与石灰的混合物在以水封闭的曲颈瓶中加热,只见水被吸入瓶中而不见气体放出。1774年化学家普利斯德里重作这个实验,采用汞代替水来密闭曲颈瓶,制得了碱空气(氨)。他还研究了氨的性质,发现它易溶于水、可以燃烧,还发现在氨气中通以电火花时,其容积增加很多,而且分解为两种气体;一种是可燃的氢气;另一种是不能助燃的氮气。从而证实了氨是氮和氢的化合物。其后戴维等化学家继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了2容积的氨通过火花放电之后,分解为1容积的氮气和3容积的氢气。   19世纪以前,农业生产所需氮肥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副产物和动植物的废物,如粪便、种子饼、腐鱼、屠宰废料、腐烂动植物等。那时哨石的产量很有限,而且主动用于军工业生产。1809年,智利的沙漠地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硝酸钠矿床,很快就开发利用。到1850年世界上硝盐的供应,主要是智利。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军工生产的需要,迫切要求建立规模巨大的探索性的研究。他们设想,能不能把空气中大量的氮气固定下来。于是开始设计以氮和氢为原料的合成生产氨的流程。   尤其是在1847年,德国发生了农业危机,首都柏林爆发了抢夺粮食的“土豆革命”,引起了政府重视生产粮食,因而开展了对土壤的研究。在土壤的肥料问题上,曾经流行一种腐殖质理论,认为作物是依赖土壤中的腐殖质为养料的。而腐殖质这种东西只能来源于腐败的动植物体,因此肥料的来源是有限的。当时德国的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致力于研究植物所需要的碳和氢的来源问题。为此,他对稻草和其它许多干草的分析中发现,植物中含碳的量不是因土壤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他支持植物中的碳来自大气的观点。他在分析各种植物的汁液时,发现其中都含有氨,同时发现雨水中也有氨。大气中的氮很不活泼,也不能直接被植物所吸收,而氨却容易被植物吸收,因此他判断植物是通过吸收氨来获得含氮养料的。李比希的实验结论,第一,指出腐殖质理论的局限性,把植物氮的来源限制于腐殖质;第二,指出了腐殖质理论的表面性,只知道植物氮来源于腐殖质,而不知道氮是怎样被植物吸收的;第三,指明了开辟新的氮肥源的重要性。   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利是最先研究氢气和氮气在高压下直接合成氨的反应。很可惜,由于他所用的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中混进了空气,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爆炸。在没有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的情况下,就放弃了这项实验。德国化学家能斯特(Nernst,W.1864-1941),对于研究具有重大工艺价值的气体反应有兴趣,民研究了氮、氢、氨的气体反应体系,但是由于他在计算时,用了一个错误的热力学据,以致得出不正确的理论,因而认为研究这一反应没有什么前途,把研究停止了。   虽然在合成氨的研究中化学家遇到的困难不少,但是,德国的物理学家、化工专家哈伯(Haber,F.1868-1934)和他的学生勒罗塞格诺尔(LeRossignol,R.)仍然坚持系统的研究。起初他们想在常温下使氨和氢反应,但没有氨气产生。又在氮、氢混合气中通以电火花,只生成了极少量的氨气,而且耗电量很大。后来才把注意力集中在高压这个问题上,他们认为高压是最有可能实现合成反应的。根据理论计算,表明让氢气和氮气在600℃和200个大气压下进行反应,大约可能生成8%的氨气。如果在高压下将反应进行循环加工,同时还要不断地分离出生成的氨气,势必需要很有效的催化剂。为了探索有效的催化剂,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发现锇和铀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如果在175-200个大气压和500-600℃的条件下使用催化剂,氮、氢反应能产生高于6%的氨。   哈柏把他们取得的成果介绍给他的同行和巴更苯胺纯碱公司,并在他的实验室做了示范表演。尽管反应设备事先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可以实验开始不久,有一个密封处就受不住内部的压力,于是混合气体立即冲了出来,发出惊人的呼啸声。 他们立即把损坏的地方修好,又进行几小时的反应后,公司的经理和化工专家们亲眼看见清澈透明的液氨从分离器的旋塞里一滴滴地流出来。但是,实验开始时发生的现象确实是一个严重的警告,说明在设计这套装置,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以避免不幸事故发生。哈伯的那套装置,在示范表演后的第二天发生了爆炸。整个设备倾刻之间变成一堆七歪八扭的烂铁。随后,刚刚安装好的盛着催化剂锇的圆柱装置也爆炸了。这时金属锇粉遇到空气又燃烧起来,结果,把积存备用的价值极贵的金属锇几乎全部变成了没有多用处的氧化锇。尽管连续出了一些爆炸事故,但巴登公司的经理布隆克和专家们还是一致认为这种合成氨方法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于是该公司不惜耗巨资,还投入强大的技术力量、并委任德国化学工程专家波施(Bosch,C.1874-1940)将哈伯研究的成果设计付诸生产。波施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主要作了两项工作。第一,从大量的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中筛选出合成氨反应的最适合的催化剂。在这项研究中波施和他的同事做了两万多次实验,才肯定由铁和碱金属的化合组的体系是合成氨生产最有效、最实用的催化剂,用以代替哈伯所用的锇和铀。第二,是建造了能够高温和高压的合成氨装置。最初,他采用外部加热的合成塔,但是反应连续几小时后,钢中的碳与氨发生反应而变脆,合成塔很快地报废了。后来,他就将合成塔衬以低碳钢,使合成塔能够耐氢气的腐蚀。第三,解决了原料气氮和氢的提纯以及从未转化完全的气体中分离出氨等技术问题。经波施等化工专家的努力,终于设计成了能长期使用的操作的合成氨装置。1910年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试验工厂,1913年建立了大工业规模的合成氨工厂。这个工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为德国提供当时其缺少的氮化合物,以生产炸药和肥料。

  • 你需要了解的放大电路知识

    放大电路又被称为放大器,是构成其它电子电路的基础电路,是为了能够把微弱的信号放大所形成电路。放大电路按频率可分为低频、中频和调频 按输出信号强弱也可为分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等。它是电路中最为复杂多变的电路,因此初学者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  (1)放大电路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不可能创造能量。晶体三极管是用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控制集电极电流发生较大的变化,电子管与场效应管是用栅极电压的微小变化控制屏极电流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场效应管与电子管是电压控制器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器件。放大电路不像放大镜一样,直接放大被观看的文字或物体。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叠加在直流信号之上,由交流信号的变化,引起直流信号的变化,再通过负载电阻,将直流信号的变化转化为交流信号的变化。放大电路中的晶体三极管就是起这种转换作用,由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相当于放大了基极电流。  元坤智造工场是一家专注于印制线路板/PCB快速打样、双面、多层板大中小批量生产,同时提供BOM报价、SMT焊接和元器件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  (2)在放大器中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为了分析电路方便,常将直流成分所通过的路径称为直流通路,而将交流信号所通过的路径称为交流通路。因电容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在画直流等效电路时,应将电容器视为开路,其他不变。在分析直流通路时,一定要从电源的正极回到电源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通路 在画交流等效电路时,电容器应视为短路,直流电源因其两端电压不会变化,无交流压降产生,也视为短路,其他不变。在分析交流通路时,不必每一级重复分析,而是要掌握整个信号从何外来,经过哪些元器件,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到达何处。  (3)放大电路通常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状态。静态是指输入信号为零时,直流电源给三极管的各个电极提供一个合适的直流工作电压,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也就是说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动态是指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上输入信号后,主要分析放大电路对信号的放大能力。  因此在分析放大电路时,先静态后动态,即先分析静态直流通路,看晶体管、电子管、场效应管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在静态工作点正常后,再分析动态交流通路。而交流通路与直流通路是共存于同一电路之中,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交流信号电压是叠加在直流工作电压之上,而且电路的交流性能又受到 直流工作点的影响和制约。如果直流偏置电压不稳定,或有故障,则交流通路会受到影响而出现故障。  (4)在负反馈电路中出现输出信号幅度增大,失真故障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放大电路中负反馈元件损坏,负反馈作用消失,使放大器的增益变大,导致输出信号幅度增大。此时应重点检查电路中的负反馈元件是否出现开路、虚焊、电阻变值等现象。如果输出信号出现失真,说明放大器已工作在非线性区(饱和或截 止状态),应重点测量放大器的工作点电压,査找电路中的电阻是否正常、放大管的参数是否发生变化。

  • 放大器是如何工作的?

    放大器是很多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见过放大器。为了增进大家对放大器的了解,本文将介绍运算放大器原理,并探讨如何设计运算放小。运算放大器是模数转换电路之中最常用、最关键的单元。全差分运算放大器是指输入和输出均为差分信号的运放,与一般单端输出运算放大机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更糟糕地抑制共模噪声。噪音更高。抑制谐波畸变的偶阶项效果更糟糕。因此,通常低性能运算放大器采用全差分形式。近年来,全差分运算放大器以其较低的单位增益带宽频率和较小的输出摆幅,在高速、低压电路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数据转换速率的提高,对高速模数转换的需求越来越普遍,高速模数变换需要低增益和低单位增益带宽的运算放大器用以满足系统精度和快速设置的要求。速度和精度是模拟电路最关键的两个性能指标,然而,两者的要求是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的。所以很容易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折叠共源共栅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这种结构的运算放大器具有高开环增益和低单位增益带宽。全差分运算放大器的缺点是其之外反馈环路的共模环路增益很大,不能精确地确定输出共模电胜。[url=https://www.szcxwdz.com]创芯为电子[/url]提供电子元器件采购。主要产品包括[url=https://www.szcxwdz.com]电源管理[/url]芯片、[url=https://www.szcxwdz.com]处理器及微控制器[/url]、接口芯片、放大器、存储器 、逻辑器件、数据转换芯片、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电阻、电感、晶振等,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

  • 像元与有效放大倍率

    像元与有效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M=L/l  L显示器边长  l电子束在样品表面的扫描长度有效放大倍率:人眼明视分辨率/束斑直径  人眼明视分辨率取值不统一,0.2或0.3mm显示器解析度:设置的行数*列数。其最高设置不大于物理解析度像素:由显示器解析度确定的最小成像单元。其最高像素设置等于荧光粉的直径约0.1mm显示器相对有效放大倍率:显示器相对有效放大倍率=像素大小/电子束直径像元:指为获得充满一个像素的信息而在样品上获取信息的最小单元。像元大小与放大倍率 之间的关系为: 像元大小=像素大小/放大倍率 即r0=rp/M束斑:这里特指电子束激发试样表面而产生二次电子的区域。像元与像素之间有三种配合: a: 放大倍率小于显示器分辨率/束斑直径。此时像元总数大于像素总数行*列。此时将有一个以上像元重叠为一个像素灰度。显然一个像素小于人眼分辨率,故图像清晰。但这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分降低放大倍率会有更多不同灰度的像元重叠为同一灰度的像素。这使图像失去细节和降低锐度。另外,随着放大倍率的降低,按照上式像元尺度r0增大,其结果是在一个像元里包含了两个以上束斑,即像元里出现了重叠束斑。如下图所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020021_343626_1609375_3.jpg尽管有重叠束斑但像元仍未能被束斑填满,还有许多空白。像元所收集到的信息明显减弱。放大倍率越低,这种现象越严重。所以过分降低放大倍率图像会模糊。此时解决办法只有加大束斑。我们可以从新聚焦使图像清晰起来,这事实上是将束斑散大了一些。b 放大倍率等于显示器分辨率/束斑直径。像元总数=像素总数行*列,此时一个像元占据一个像素。像素尺度小于人眼分辨率,图像清晰。就一般地调节来说特别是在低倍率时,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像元未必被一个束斑填满,但不影响清晰度。如果有意识的使束斑填满像元(仔细聚焦),那将是更好的照相条件。c: 放大倍率大于显示器分辨率/束斑直径。不恰当的高放大倍率并超过了有效放大倍率。这使得像元总数小于像素总数行*列,此时一个以上像素显示同一个像元。这等于将像元放大了若干倍,很容易超过人眼分辨率使图像模糊。像元在有效放大倍率下,图像分辨率设置也有三种情况a: 高分辨率设置:像元总数小于像素总数行*列。一个像元占据一个以上像素,由于像元在有效放大倍率下,因而图像清晰。b: 等分辨率设置c: 低分辨率设置:像元总数大于像素总数行*列。一个像素要重叠一个以上像元。当像元的叠加大于人眼分辨率时,这种叠加会使灰度等级不同的一个以上像元融合为一个灰度等级的像素而使图像失去细节,锐度下降,图像模糊。上面使用的是显示器分辨率。它的最高分辨率是0.1mm 。人眼只能同时看到两个融合在一起的灰度像素,故有效放大倍率至少还可以再提高一倍。

  • 多肽合成是怎样形成的

    多肽合成是怎样形成的

    [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多肽固相合成法是多肽合成化学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必纯化中间产物,合成过程可以连续进行,进而为多肽合成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全自动多肽的合成,基本都是固相合成。其基本过程如下:[/font] [/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基于[/font]Fmoc[font=宋体]化学合成,先将所要合成的目标多肽的[/font][font=Calibri]C-[/font][font=宋体]端氨基酸的羧基以共价键形式与一个不溶性的高分子树脂相连,然后以这一氨基酸的氨基作为多肽合成的起点,同其它的氨基酸已经活化的羧基作用形成肽键,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即可得到多肽。【详情请咨询国肽生物】根据多肽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多肽后处理方式不同,纯化方式也有差异。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1.[font=宋体]做免疫用的多肽多长为合适[/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一般约[/font]10-15[font=宋体]个氨基酸,当然长一些免疫效果好一些,不过合成费用也会增加。[/font][font=Calibri]MAP[/font][font=宋体]多肽则希望长度在[/font][font=Calibri]15aa[/font][font=宋体]以上,效果较好。另外,[/font][font=Calibri]10aa[/font][font=宋体]以下的多肽免疫效果比较差。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2.[font=宋体]免疫用多肽的纯度需要很高吗[/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一般而言,免疫用[/font]Peptide[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70-85%[/font][font=宋体]即可。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3.[font=宋体]我们合成的多肽溶解性不好,多肽就有问题对吗[/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很难准确预测一个多肽的溶解性及合适的溶剂是什么。如果多肽难以溶解就认为多肽合成有问题这个观念并不正确。[/font] [/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4.[font=宋体]多肽状态是如何[/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如何保存储存[/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我们提供的多肽是粉末状,一般为灰白色,组成不同,多肽粉末的颜色有差异,多肽一般长期保存需要避光保存,并应保存在[/font]-20[font=宋体]度,短期可以保存在[/font][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度。可以短时间的话是以室温运输。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5.[font=宋体]如何溶解多肽[/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溶解多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一般很难一下子确定合适的溶剂。通常是先取一点试验,在没有确定合适的溶剂前千万不要合部溶解。[/font] [font=宋体]下列方法有助于您选择合适的溶剂:[/font] [/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1)[font=宋体]判定多肽的电荷特定,设定酸性氨基酸[/font][font=Calibri]Asp(D),Glu(E)[/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C[/font][font=宋体]端[/font][font=Calibri]COOH[/font][font=宋体]为[/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碱性氨基酸[/font][font=Calibri]Lys(K),Arg(R),His(H)[/font][font=宋体]及[/font][font=Calibri]N[/font][font=宋体]端[/font][font=Calibri]NH2[/font][font=宋体]为[/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其它氨基酸的电荷为[/font][font=Calibri]0[/font][font=宋体]。计算出将电荷数。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2)[font=宋体]如果净电荷数[/font][font=Calibri]0[/font][font=宋体],多肽为碱性,用水溶解:如果不溶解或溶解性不大,加入醋酸[/font][font=Calibri](10%[/font][font=宋体]以上[/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如果多肽还不能溶解,加入少量[/font][font=Calibri]TFA(25ul)[/font][font=宋体]溶解,然后加入[/font][font=Calibri]500ul[/font][font=宋体]水稀释。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3)[font=宋体]如果净电荷数[/font][font=Calibri]0[/font][font=宋体],多肽为酸性,用水溶解;如果不溶解或溶解性不大,加入氨水[/font][font=Calibri](25ul)[/font][font=宋体]溶解,然后加入[/font][font=Calibri]500ul[/font][font=宋体]水稀释。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4)[font=宋体]如果净电荷数[/font][font=Calibri]=0[/font][font=宋体],多肽为中性,一般需要用有机溶剂如乙腈,甲醇或异丙醇,[/font][font=Calibri]DMSO[/font][font=宋体]等溶解。还有人建议需要尿素来溶解疏水性很大的多肽。[/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6.[font=宋体]非[/font][font=Calibri]HPLC[/font][font=宋体]纯化的多肽中有哪些杂质[/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粗品和脱盐级别的多肽中多肽和非多肽类杂质:如非全长多肽和多肽后处理的一些原料如[/font]DT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TFA[/font][font=宋体]等。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7.HPLC[font=宋体]纯化的多肽有哪些杂质[/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经过[/font]HPLC[font=宋体]纯化的多肽,仍会有一些一些杂质存在,其中的杂质主要是短肽和微量[/font][font=Calibri]TFA[/font][font=宋体]。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8.[font=宋体]多长的多肽为合适[/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多肽合成需要考虑多肽的长度,电荷,亲疏水性等因素。长度越长,合成粗品的纯度和产率都随着降低,纯化的难度和无法合成的几率就会大些。当然多肽功能区的序列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为了多肽的顺利合成,有时不得不在功能取的上下游增加一些辅助氨基酸,以改善多肽的溶解性和亲疏水性。如果多肽太短,合成也可能有问题,主要问题是合成的多肽在后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font]5[font=宋体]肽以下的多肽,一般要有疏水的氨基酸,否则后处理难度加大。[/font][font=Calibri]15[/font][font=宋体]个氨基酸残基以下的多肽一般都可以得到满意的产率和得率。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9.[font=宋体]如何从多肽序列中判定多肽的溶解性[/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1)[font=宋体]多肽中如果含有高比例的疏水性很强的氨基酸如和[/font][font=Calibri]Leu,Val,IIe,Met,Phe[/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Trp[/font][font=宋体],多肽很难溶解与水性溶液中或根本不可能溶解。这些氨基酸无论是纯化或合成,都有可能有问题。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2)[font=宋体]一般情况下疏水性氨基酸的比例[/font][font=Calibri]50%[/font][font=宋体],不能连续[/font][font=Calibri]5[/font][font=宋体]个连续[/font][font=Calibri]aa[/font][font=宋体]为疏水性,带电荷的氨基酸的[/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正电荷[/font][font=Calibri]K,R,H,N-terminus,[/font][font=宋体]负电荷[/font][font=Calibri]D,E,C- terminus)[/font][font=宋体]的比例达到[/font][font=Calibri]20%[/font][font=宋体],在多肽的[/font][font=Calibri]N[/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Calibri]C[/font][font=宋体]短如果能增加极性氨基酸,也可以改善溶解性。 [/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为什么含有[/font][font=Calibri]Cys,Met,[/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Calibri]Trp[/font][font=宋体]的多肽难合成[/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含有[/font]Cys,Met[font=宋体],或[/font][font=Calibri]Trp[/font][font=宋体]的多肽难以合成,同时难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主要因为这些基团不稳定,易氧化。这些多肽的使用和储存都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开启盖子。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10.[font=宋体]为什么有些多肽的合成产率或纯度会比较低[/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多肽合成与引子合成有比较大的区别,不能合成的引子很少,但是不能合成的多肽经常有。如[/font]Val,Ile,Tyr,Phe,Trp,Leu,Gln,[font=宋体]和[/font][font=Calibri]Thr[/font][font=宋体]这些氨基酸比邻或重复时,多肽链在合成过程中不能完全舒展溶解,合成效率下降。以下几种情形,合成效率和产物的纯度都比较低,如:重复[/font][font=Calibri]Pro,Ser-Ser[/font][font=宋体],重复[/font][font=Calibri]Asp[/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个连续[/font][font=Calibri]Gly[/font][font=宋体]等。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11.[font=宋体]多肽是如何纯化的[/font][font=Calibri]? [/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多肽纯化一般使用反相柱[/font]([font=宋体]如[/font][font=Calibri]C8[/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C18[/font][font=宋体]等[/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214nm[/font][font=宋体]。缓冲体系通常为含[/font][font=Calibri]TFA[/font][font=宋体]的溶剂,[/font][font=Calibri]pH2.0[/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Buffer A[/font][font=宋体]为含[/font][font=Calibri]0.1%TFA in ddH2O[/font][font=宋体],[/font][font=Calibri]Buffer B[/font][font=宋体]为[/font][font=Calibri]1%TFA/ACN/pH2.0[/font][font=宋体]。纯化前用[/font][font=Calibri]Buffer A[/font][font=宋体]溶解;如果溶解不好,用[/font][font=Calibri]Buffer B[/font][font=宋体]溶解后,然后用[/font][font=Calibri]Buffer A[/font][font=宋体]稀释;对疏水性强的多肽,有时还需要加入少量的[/font][font=Calibri]Formic Acid[/font][font=宋体]或醋酸。[/font][font=Calibri]HPLC[/font][font=宋体]分析多肽粗产物,如果多肽不长[/font][font=Calibri](15aa[/font][font=宋体]以下[/font][font=Calibri])[/font][font=宋体],一般会有主峰,主峰通常为全长产物;对于[/font][font=Calibri]20aa[/font][font=宋体]以上的长肽,如果没有主峰,[/font][font=Calibri]HPLC[/font][font=宋体]需搭配[/font][font=Calibri]Mass[/font][font=宋体]来判定分子量,进而确定哪个峰是所要合成的多肽。[/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img=,690,14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7/202007091611507608_3379_3531468_3.jpg!w690x143.jpg[/img][/font][/size][/font][font=宋体][size=10.5000pt][font=宋体]国肽生物主要提供:多肽合成、多肽定制、同位素标记肽、人工胰岛素、磷酸肽、生物素标记肽、荧光标记肽(Cy3、Cy5、Fitc、AMC等)、目录肽、偶联蛋白(KLH、BSA、OVA等)、美容肽、化妆品肽、多肽文库构建、抗体服务、糖肽、订书肽、药物肽、RGD环肽等。详情请咨询国肽生物[/font][/size][/font]

  • 等比例放大试验

    最近在设计一个试验,参考的是一个国标的方法,但得到的样品溶液浓度太低了,所以想放大来做测试。国标方法:2g样品,加50ml正己烷,加热回流4h;放大后的测试:20g样品,加500ml正己烷,加热回流4h;问题在于加热回流的时间是不是不变,还是应该增大?个人认为应该可以不变,因为这个测试是测微量的杂质,所加的溶剂量足够溶解杂质,况且是按比例放大的。不知道,是否有此类似经验的童鞋能一起来讨论下。

  • 场放大的现象很奇怪

    之前暑假的时候做场放大,结果都能出来,最近半个月又重新做了一下,结果完全都不一样了:10ppm的时候响应值很大,峰高在100多以上,但是5ppm的时候峰高就只剩下15了,而且场放大做的结果和区带的结果峰型也很不一样!!求助各位同学,怎么会这个样子

  • 求教STEM的放大倍数

    STEM的放大倍数达到千万级,这个放大倍数是怎么算出来的?与TEM的放大倍数有何关系?我们打算买一台球差电镜,代理商号称STEM能到一亿倍,我十分怀疑,但又不知如何反驳,还望高手指点。

  • 【资料】-微波有机合成反应的新进展

    [b]微波有机合成反应的新进展[/b][i]王静,姜凤超[/i]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辐射技术在有机合成应用中的新进展。 着重介绍了微波有机合成反应技术及其在重要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关键词:微波化学,有机反应,微波辐射  微波最早被人们认识并应用在军事通讯领域,本世纪 40 年代后期逐渐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科学研究等各种领域。 在有机合成应用中的研究始于1986 年,当年加拿大化学家 Gedye 等发现微波辐射下的 4-氰基苯氧离子与氯苄的 SN2 亲核取代反应可以使反应速率提高 1 240 倍,并且产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一发现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引起化学界的极大兴趣。 自此,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微波辐射促进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已成为有机化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并逐步形成了一门引人注目的全新领域——MORE 化 学 (Microwave Induced Organic Reaction Enhancement Chemistry) 。 我国近年来关于MORE化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发表的综述文章已有多篇,现仅就最近的进展作一综述。  1. 基本原理 微波(microwave, MW)即指波长从 1 mm~1 m,频率从 300 MHz~300 GHz 的超高频电磁波,广泛应用于雷达和电子通讯中。 为避免相互干扰,国际上规定工业、科学研究、医学及家用等民用微波频率一般为 900( ±15) MHz 和 2450( ±50) MHz。 微波加速有机反应的原理,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对极性有机物的选择性加热,是微波的致热效应。 极性分子由于分子内电荷分布不平衡,在微波场中能迅速吸收电磁波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作用以每秒 4. 9 ×109 次的超高速振动,提高了分子的平均能量,使反应温度与速度急剧提高。 但其在非极性溶剂(如甲苯、正己烷、乙醚、四氯化碳等) 中吸收 MWI 能量后,通过分子碰撞而转移到非极性分子上,使加热速率大为降低,所以微波不能使这类反应的温度得以显著提高。实际上微波对化学反应的作用是复杂的,除了具有热效应以外,还具有因对反应分子间行为的作用而引起的所谓“非热效应”,已有文献报道此观点。2. 微波有机合成反应技术 与一般的有机反应不同,微波反应需要特定的反应技术并在微波炉中进行。 微波有机合成反应技术一般分为密闭合成反应技术和常压合成反应技术等。随着对微波反应的不断深入研究,微波连续合成反应新技术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color=red]最后有全文下载[/color]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