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氯化血红素片剂

仪器信息网氯化血红素片剂专题为您整合氯化血红素片剂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氯化血红素片剂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氯化血红素片剂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氯化血红素片剂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氯化血红素片剂话题讨论。

氯化血红素片剂相关的论坛

  • 植物血红素的提取方法

    在做提取植物血红素,用的河南老师的提取方案,但是结果并不是很好,想问问哪位大师做过相关实验?给点经验和资料?

  • 【求助】想问一下关于血红素蛋白的内源荧光

    我分别用380nm和400nm激发,狭缝宽度为5nm为什么发射峰的强度会差很多,比如,在380nm,A峰强,B峰弱但是到400nm,就会完全相反血红素的中心为铁卟啉对荧光实在没有研究。哪位能指教下阿

  • 【分享】微/ 超滤技术浓缩猪血红蛋白水解液

    猪血红蛋白水解液中多肽、血红素等营养成分浓度较低,有必要对猪血红蛋白水解液进行浓缩。用0.2μm的陶瓷微滤膜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5 × 103 的超滤膜对猪血红蛋白水解液进行微滤澄清和超滤浓缩,考察膜滤前后水解液中粗多肽、血红素等成分的含量变化及膜的各项性能表征。结果表明,0.2μm 陶瓷膜对猪血红蛋白水解液有明显的澄清效果,粗多肽得率为76.150%,血红素得率为80.154%,膜再生效果好,膜通量恢复率达到97.42%。超滤对粗多肽和血红素的浓缩倍数分别达到3.5 倍和3 倍。因此,微/ 超滤技术适用于浓缩猪血红蛋白水解液,能获得富含多肽和血红素的浓缩物。

  • 片剂常用的填充剂

    填充剂:用以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利于压片的辅料。  1.淀粉:便宜,可压性差。淀粉/糖粉/糊精混合使用。另作崩解剂,淀粉浆作黏合剂。  2.糖粉:粘和力强,吸湿性强,片剂硬度大,口含片和可溶性片剂中多用(矫味作用)。  3.糊精:淀粉部分水解得到的产物。黏附力强,硬度大,吸附性强。  4.乳糖:优良的片剂填充剂。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乳糖粒子接近球型,流动性和可压性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  5.可压性淀粉:医学,教育网原创又称预胶化淀粉。流动性、可压性、润滑性好,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6.微晶纤维素(MCC):流动性、可压性好,结合力强,对药物有较大的容纳量,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用量达20%时崩解较好。  7.无机盐类:硫酸钙(含两个分子的结晶水);磷酸氢钙;药用碳酸钙等。对四环素的吸收有影响。  8.甘露醇:流动性差,价格贵。用于咀嚼片的填充剂。

  • 【第三届原创大赛】血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处理

    【第三届原创大赛】血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处理

    [font=黑体][color=#fe2419]本文为[font=Arial]hchemh[/font][font=宋体]原创作品,本作者是该作品唯一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font][/color][font=Arial][/font][size=3][font=宋体]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的,均属侵权违法行为。[/font][b][font=Arial][/font][/b]摘 要:[/size][/font][size=3] [font=楷体_GB2312]本实验分别[/font][/size][size=3][font=楷体_GB2312]采用多种方法对人体血液的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经实验分析鉴定,可知人体血液中凝血酶和血红素的含量。这为以后对于血液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这个实验是我在学校的时候做的,说到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纯属有现成的样品,却没有可做的实验,于是听毛主席的话:浪费可耻!于是就想着做了这个实验,现在拿出来现眼也是因为抵制不了原创大赛的层层诱惑,可以奖品许愿现在又开始了大乐透,让我就豁出去,分享下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方法吧!大家板砖轻拍哈!!先说说这次提取的血液中有效成分是什么,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这次我们主要提取两种有效成分,那就是[/font][/size][font=黑体][size=3]凝血酶和血红素!![/size][/font][align=center][b]=================写在前面,背景知识介绍=======================[/b][/align][font=新宋体][b][size=4]凝血酶[/size][/b]是机体凝血系统的天然组分,是由[/font][font=新宋体]前体凝血酶原激活剂激活而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凝血酶。[/font][color=black][font=宋体]正常血浆中存在无活性的凝血酶原,[/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通过对血液提取可以得到凝血酶原,经激活后上清液于沉淀分离即可得到凝血酶。[/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凝血酶[/font][/color][font=宋体]是一种糖蛋白,凝血酶[/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thrombi,E.C,3.4.21.5[/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是由两条肽链之间以二硫键相连接,为蛋白水解酶。形状呈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但储存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2~8[/font][font=宋体]℃很稳定,水溶液室温[/font][font=Times New Roman,serif]8[/font][font=宋体]小时失活。遇热稀酸、碱、金属等活力降低。[/font][font=新宋体] 凝血酶可直接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加速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的生成,促进血液凝固。常以干粉或溶液局部应用于伤口或手术处,以控制毛细血管渗血。较多用于骨出血、扁桃体摘除和拔牙等。也可口服,用于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目前凝血酶的应用范围正日渐扩大,由单纯的局部外敷到外科手术、鼻、喉、口腔、妇产、泌尿急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止血,也可以作为多种外用止血药物的重要原料,其止血效果优于“对氨基苯甲酸”、“止血坏酸”、“止血敏”等通过注射后须经血管收缩而起止血作用的药物,故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据悉,国际新型高效局部止血药物—凝血酶将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十分紧俏的凝血酶身价倍增,更趋紧缺。目前我国进口的凝血酶是从牛血中提取的。[/font][font=新宋体]凝血酶是机体凝血系统中的天然成分,国外主要在低温条件下从人或牛血液中提取凝血酶原,在经激活物激活而成凝血酶。其工艺流程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251635_238813_1947624_3.jpg[/img][/font][b][size=4][color=black][font=宋体]血红素[/font][/color][/size][/b][color=#333333][font=新宋体][/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是含铁卟啉衍生物,是由原卟啉和一个铁离子构成。如下图[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251644_238816_1947624_3.jpg[/img][/font][/color][font=新宋体]在食品行业中,血红素可代替熟肉中得发色剂亚硝酸盐及人工合成色素。它可使肉制品产生一种诱人的鲜艳红色,增加其外观美感。更重要的是使用血红素可减少亚硝酸盐的致癌作用。在制药行业中,血红素可作为半合成胆红素原料,而且是制备抗癌的特效药。另外,血红素在临床上作为补铁剂,可治疗因缺铁引起的贫血症(在儿童、妇女中常见)。目前临床上用的非血红素补铁剂,主要从植物性食物中提取,以氢氧化铁络合物形式存在。这种铁络合物在人体中吸收率很低,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血红素补铁剂(即亚铁血红素)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吸收率高达10%~20%。我国民间早有吃血治疗贫血的经验,但原血有异味,易腐败变质,难以作为补铁剂用于临床。从雪中提取血红素,可解决这一问题。血红素补铁剂将取代目前常用的补铁剂,成为深受欢迎的一代产品。[/font][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font=新宋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由4分子亚铁血红素和分子珠蛋白结合而成的。再Ph3时,亚铁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最疏松。更据此性质,提取实现从血液中分离出血球液,然后加水将血球液溶解(即溶血),调节Ph至3.0左右,加入适量丙酮,可是蛋白质凝固,亚铁血红素则溶于丙酮液中。此时若加入乙酸钠和鞣酸,即可使血红素沉淀析出。如加入羧甲纤维素(CM-C)阳离子交换剂,血红素可被CM-C吸附,然后过滤,就可以分离出血红素。[/font][b][color=black][font=新宋体][/font][/color][/b][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251646_238819_1947624_3.jpg[/img][color=#333333][font=新宋体]用碱处理氯高铁血红素,使之变成羟高铁血红素,将此化合物还原就可得到血红素。它的吸收光谱的主要吸收带在581(α带),545(β带),415(γ带)毫微米.中心的铁原子显有进一步和二个碱基形成配位键的八面体的强烈倾向[/font][/color][b][size=4][font=新宋体][/font][/size][/b][color=#333333][font=新宋体] [/font][/color][color=#333333][font=新宋体]特别是和吡啶、喹啉、烟碱、4-甲基咪唑等三级氨基的二个构成比较稳定的血色原(例如吡啶血色原).这时基于铁原子的3d电子能级结构的永久磁性消失.它的主吸收带为尖峰,在557、525、430毫微米附近.如果把氰酸作为碱基,就生成一个氰酸和二个结合体.还常和蛋白质结合,吸收带多在560、530、430毫微米附近,一般说血红素和血色原自动氧化性强.能和氧发生反应,容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的羟高铁血红素.但一如血红蛋白那样,可与蛋白质(珠蛋白)中的组氨酸结合,被包围在疏水环境里时是比较稳定的,很难发生自动氧化。[/font][/color][font=新宋体][/font][align=center][b]=====================华丽丽的分割,下面介绍我的试验方法=========================[/b][/align][font=楷体_GB2312]1.2[/font][font=楷体_GB2312]实验方法[/font][font=新宋体]1.2.1[/font][font=新宋体]凝血酶的制备 [/font][color=black][font=宋体]取血球研磨后称[/font][/color][color=black]10g[/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加入蒸馏水,搅拌[/font][/color][color=black]30min[/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使血球溶血,,再加入[/font][/color][color=black]5[/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倍体积的氯仿,滤去纤维收集滤液。将上述除去纤维的血球一移入量筒加[/font][/color][color=black]4[/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color=black]5[/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倍体积的丙酮溶液。用[/font][/color][color=black]1mol/L[/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盐酸校正[/font][/color][color=black]PH[/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至[/font][/color][color=black]2[/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font][/color][color=black]3[/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搅拌抽提[/font][/color][color=black]10min[/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然后过滤收集沉淀。将上述溶液装入蒸馏瓶中,水溶蒸馏回收丙酮([/font][/color][color=black]t [/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控在[/font][/color][color=black]60[/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左右)待滤液浓缩至干时,既有沉淀析出。收集沉淀并称重。此即为血红素粗品。将血红素[/font][/color][color=black]4[/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倍量的吡啶、[/font][/color][color=black]7[/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倍量的氯仿倒入瓶中,然后加入粗品血红素,充分振荡[/font][/color][color=black]30min[/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过滤后收集滤液。滤渣用氯仿洗涤,合并两次滤液。先把适量的冰醋酸加热至沸腾后,加入各占[/font][/color][color=black]1/7[/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体积(相对于冰醋酸而言)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和盐酸,随后加入滤液,搅匀后过滤,滤渣用氯仿洗涤,合并两次滤液,用旋转蒸馏器蒸馏。收集蒸馏剩物记得到产品。[/font][/color][color=black][font=新宋体][/font][/color][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分离血浆、提取凝血酶原:取人血液,按1Kg人血液加3.8g柠檬酸三钠投料,脚板均匀,装入离心管中,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分出血球(可供制备血红素),收集血浆。(已完成)吸取上清血浆40mL,加蒸馏水到400Ml(360mL),用2%的乙酸调Ph5.3,静置数分钟,出现絮状物后,在离心机上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物沉重,此即为凝血酶原。[/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凝血酶原的激活:在30℃条件下,将凝血酶原溶于1~2倍的0.9%氯化钠溶液中,脚板均匀,加入占凝血酶原质量1.5%的氯化钙,搅拌15min。在4℃下静置1.5小时,保证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沉淀分离凝血酶原:将激活的凝血酶溶液用离心机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弃去沉淀。上清夜于量筒内,加入等量的预冷至4℃的丙酮,搅拌均匀,在冰箱中放置分层。然后用力离心机分离,收集沉淀,上清液可供回收丙酮。沉淀分别用95%乙醇和污水乙醇洗涤,放置在干燥器中干燥,即得凝血酶粗品。[/font][font=新宋体]计算:[/font][i][font=新宋体]凝血酶得率=凝血酶干重g/血清Ml * 100%[/font][/i][font=新宋体]1.2.2[/font][font=新宋体]血红素的制备[/font][font=新宋体]1.2.2.1[/font][font=新宋体]血红素的粗制[/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分离后溶血:称取50g血球,边研磨边加蒸馏水至100Ml,搅拌30min,使血球溶血,在加入2倍体积的氯仿,滤去纤维,收集滤液。[/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抽提:用离心机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弃去沉淀,取上清液,即为红色溶血液,加5倍体积的丙酮溶液,(其中含丙酮体积3%的盐酸)。用1mol/L的演算校正Ph至2~3,搅拌均匀,然后过滤,收集滤液。[/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蒸馏:将上述溶液于水浴上蒸馏回收丙酮(温度控制在60℃左右),待滤液浓缩至干时,既有沉淀析出。[/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干燥:把产品干燥后,可得无定性黑绿色粉末状物,装入瓶中保存。 [/font][font=新宋体]1.2.2.2[/font][font=新宋体]血红素的精制[/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提取:先将血红素4倍量的吡啶、7倍量的氯仿倒入瓶中,然后加入粗品血红素,充分振荡30min,过滤后收集滤液。滤渣用氯仿洗涤,合并两次滤液。[/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沉淀、静置过夜、洗涤干燥:先把适量冰醋酸加热至沸腾后,加入各1/7体积(相对于冰醋酸来而言)的饱和氯化钠和盐酸,随后加入滤液,搅匀后过滤,滤渣用氯仿洗涤,合并两次滤液,静置过夜,过滤收集滤饼,干燥,即得产品。[/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计算:[/font][font=新宋体] [/font][i][font=新宋体]血红素得率=黑绿色血红素g/血球重g *100%[/font][/i][align=center][font=新宋体][b]=======================结果计算及分析====================[/b][/font][/align][i][font=新宋体]2.[/font][/i][font=新宋体]结果与分析[/font][font=新宋体]2.1[/font][font=新宋体]凝血酶制备:[/font][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251651_238820_1947624_3.jpg[/img][font=新宋体]凝血酶原(Ⅱ,prothrombin)是含582氨基酸残基的酶原,被因子Xa在Arg-Thr及Arg-Ile处切开,切除N

  • 介绍膳食中铁的含量与作用

    膳食铁有两种形态——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前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猪肉、肝脏、鱼肉和鸡肉,有效吸收率15%~35%;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有效吸收率仅2%~3%。血红素铁更易被人体吸收。

  • 片剂研磨仪特色及规格参数

    [url=http://www.f-lab.cn/grinders/km-100.html][b]片剂研磨仪KM-100[/b][/url]是一种高效微型安静药片片剂粉碎研磨用的[b]药片研磨仪[/b],非常适合制药实验室药片粉碎研磨工作,快速对干燥或脆性材料进行粉碎,是理想的[b]片剂药物研磨仪[/b],广泛应用于药片,维生素丸,谷物,种子,叶片,盐巴,米,煤等。[b][url=http://www.f-lab.cn/grinders/km-100.html][b]片剂研磨仪KM-100[/b][/url]特色[/b]分离的研磨杯,方便取下强大的分离装置研磨时间:1-60秒自动切断电源高效快速工作方便操作可调时间和速度透明盖子观察杯内样品安静快速安全可靠[img=片剂研磨仪]http://www.f-lab.cn/Upload/KM-100.jpg[/img][b]片剂研磨仪KM-100参数[/b]转速:2000-10000rpm计时器:1-60秒电力:110/220V/50Hz尺寸:220x160x260mm净重:4.7kg

  • 介绍膳食中的铁

    [color=#333333]膳食中的铁分为两类,其中红肉和内脏当中的“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一般来说,肉类的颜色越红,其中所含血红素铁就越多。心、肝、肾等内脏和动物血当中所含的血红素铁最丰富。[/color]

  • 【求助】片剂的检验遇到点小问题,特来请教大家!

    罂粟壳的鉴别大家好!我现在在做一个片剂的检验:处方为麻黄、罂粟壳、乳糖、蔗糖、硬脂酸镁、羧甲淀粉钠、糊精。要检验这个片剂的罂粟壳的鉴别,采用的是薄层色谱的方法,可就是供试品没有出点,对照出了樱红色的点。本人怀疑时罂粟壳没有从上诉处方提取出来。请问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使罂粟壳从上诉处方中分离出来?

  • 我国药品片剂中包装材料选择的原则

    我国药品片剂中包装材料选择的原则西药的片剂是目前药类品种最多,销量最大的药品剂型之一。用于药品片剂的包装材料直接接触到药品,因此属一类药品包装。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药效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与安全,使用的包装材料与结构形式在必须确保药效的同时,还起着保证药品使用可靠性、方便性的作用,因此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在选用包装材料时,要了解包装材料、容器的一些性质,特点、以便结合药品的某些特殊要求,合理、准确选择药用包装材料。药品片剂的塑料瓶包装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药用塑料瓶生产线,以"塑"代"玻"的序幕开始拉开,从此大容量的玻璃瓶、棕色瓶逐步退出药品片剂包装这一领域,取而代之的是药用塑料瓶,它主要是以无毒的高分子聚合物如PE、PP、PC、PET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塑料成型工艺和设备生产各种药用塑料瓶,主要盛装各类口服片剂、胶囊、胶丸等固体剂型与液体制剂的药物。 药用塑料瓶最大的特点是质量轻,不易碎、清洁、美观,药品生产企业不必清洗烘干可以直接使用。而它的一些技术指标及大量数据表明其耐化学性能、耐水蒸汽渗透性密封性能优良,它完全可以对所装药物在有效期内起到安全屏蔽保护作用。在使用材料的品种上有高密度聚乙烯瓶(HDPE)、聚丙烯瓶(PP)、聚碳酸酯瓶(PC)、聚酯瓶(PET),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开发了吹塑瓶体的新型材料聚萘二甲酸二乙酯(PEN)塑料瓶,其性质比PET更优,它强度高,耐热性能好、耐紫外线照射、对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阻隔性能优良,耐化学药品性能好,比PET的用途更加广泛,PEN材料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积极开发的新型聚酯树脂,也是药品塑料瓶包装的极好材料。选择瓶体原则 由于药用塑料瓶规格众多,小的十几毫升,大的上千毫升,有的无色,有的透明,颜色多样,形状各异,门类繁多。面对精彩纷呈的塑料瓶市场,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在选用塑料瓶时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一、选择塑料瓶主原料、助剂配方。固体用塑料瓶的产品标准,分别规定了适用的主原料,且必须符合无毒、无异味等要求,由于可供选用的主原料又有多种,这就需要对原料的综合性能加以选用,一般片剂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瓶,如需要透明度可选用PET瓶,如药品需要阻隔性能更高,且阻光、不透明,则选用棕色PET瓶,阻隔性能更佳为PEN瓶。液体剂型药品一般选用聚丙烯瓶或聚酯瓶作为主原料。二、瓶体与盖的密封性、水蒸汽渗透性。密封性与水蒸气渗透性是药用塑料瓶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它们对装药稳定性起着致关重要的影响。三、塑料瓶产品质量标准。从生产厂的产品质量标准中可以分析判断产品质量的优劣。药用塑料瓶企业均应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四、质量保证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审计己成为采购塑料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审计,可对生产厂的软、硬件设施,技术设备、质量综合水平作出全面正确评估。五、塑料瓶的装药稳定性与相容性。 选用塑料瓶,尤其是新药选用新型塑料瓶(或新材质、新工艺)应该先进行装药试验以考察装药稳定性和塑料瓶与药物间的相容性。药物、塑料瓶材质相互间的渗透、溶出、吸附、化学反应、变性必须通过科学检测才能判定。药品片剂的泡罩包装 药品的泡罩包装又称为水泡眼包装,与瓶装片剂药品相比,泡罩包装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减少药品的携带和服用过程中的污染。但是作为常期用药的患者,存在单次服用剂量较大,使得泡罩包装的单位成本明显高于瓶装药品,一些制药企业,通常把价格较高,技术含量高以及新品种的药物选用泡罩包装的居多。泡罩包装使用的材料主要是"PTP"药用铝箔及塑料硬片。药用铝箔是密封在塑料硬片上的封口材料,它以硬质工业用纯铝为基材,具有无毒、耐腐蚀、不渗透、阻热、防潮、阻光并可高温灭菌等特点。塑料硬片材料通常选用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或复合材料。它们对水、汽、光具有较好的阻隔性能。

  • 贫血补铁首选红肉

    贫血补铁首选红肉。红肉、动物内脏、血豆腐等,富含血红素铁。缺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在育龄期的妇女和老人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轻度的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容易疲乏、注意力下降、怕冷、抵抗力下降等。膳食中的铁分为两类,其中红肉和内脏当中的“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一般来说,肉类的颜色越红,其中所含血红素铁就越多。心、肝、肾等内脏和动物血当中所含的血红素铁最丰富。相比之下,植物性食品中铁的吸收率普遍较低,乳制品含铁非常少。

  • 【求助】关于片剂如何分析色差?用什么仪器?

    我公司生产含片,但是有一批颜色发深,于是开出不合格项,但是生产要数据来说明片剂颜色不合格,请问大侠们应该如何测量片剂的色差问题?用什么仪器?可以介绍下吗?好的话我就买。。跪求大家了

  • 【求助】请教:建立片剂质量标准问题?

    [size=3][b]普通片剂水分测定方法建立[/b][/size]仿制普通片剂,因原料药具有一定吸湿性,故求教:1. 建立片剂质量标准时,常规水分测定一般要求限度是多少?2. 水分测定方法需要做方法学研究否,如果需要,大概做哪些方面的工作?3. 在片剂加速和长期考察时,是否需要进行各时间点的水分检测。忘达人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 中草药片剂的分类

    中草药片剂的分类:① 全粉末片 ② 半浸膏片:大部分药材提取浓缩成为稠膏,小部分药材粉碎成细粉,由于浸膏中含有糖类,吸湿性较强,一般需要包薄膜衣层解决防潮问题,同时在贮藏过程会使片剂变硬,崩解延长等;③ 浸膏片 药材提取浓缩成为稠膏,干燥制成干浸膏,加入适量赋型剂混合制粒压片,一般吸湿性强,需要包薄膜衣层或糖衣层防潮,浸膏片硬度大崩解差,在制备浸膏时宜用乙醇沉淀去杂,再经过减压干燥处理。④ 有效成分片 适宜方法取得有效成分的混合物或单体,经过含量检测再加入赋型剂混合制粒压片即得。

  • 片剂重量差异计算

    如图:片剂重量差异检查中有一个重量差异限度,这个重量差异限度是怎么计算的啊?比如平均片重是0.265g,某一片的重量是0.255g,那重量差异是(0.255-0.265)/0.265吗?重量差异限度是相对于平均片重而言吗?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1/201311021023_475000_2419823_3.bmp

  • 关于片剂有关物质的破坏实验

    片剂有关物质的破坏实验时,是将片剂粉末直接加入到酸或碱中呢,还是先配成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再加入一定的酸或碱呢?

  • 【分享】查资料时看到的小常识,分享一下:)

    查资料时看到的小常识,分享一下:)[em31] 动物血液的颜色   各类动物的血液由于组成成分及其生理状态的差异而在颜色上也有所不同,如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则有的呈蓝色,有的呈紫红色、绿色等。   那么,动物血液的颜色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有人认为血液的颜色取决于所含某种离子的颜色,如认为脊椎动物和蚯蚓等的血液呈红色是由于铁离子的存在;蓝色血液是由于铜离子的存在等[事实上Fe2+在水溶液中为浅绿色,Fe3+一般为黄色;Cu2+只有在Cu(H2O)2+4状态呈蓝色,其余均为无色]。笔者认为,诸如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离子一方面并不显示该种动物血液的颜色,否则像脊椎动物的动脉血为鲜红色而静脉血为暗红色的这种颜色的变化就无法解释了,因为动脉血和静脉血中铁离子并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些离子在血液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Fe2+存在于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中,原卟啉与Fe2+形成四配位体螯合的络合物,其外围被血红素分子的珠蛋白链的氨基酸残基包围着以提供飞机型低介电的环境保护Fe2+不被氧化为Fe3+。同样,有些动物血液中的Cu2+也是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动物血液的颜色不一定就呈现某种离子的颜色。   动物血液呈现什么颜色,要看血液中生色物质所吸收的光是哪些可见光,如果吸收的某种或某些可见光,则显示出的颜色就是这些颜色的互补色,或者说对哪种光不吸收或吸收的较少则显示出该种颜色,正如叶绿素对绿色光几乎不吸收而使其呈现绿色一样。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子有11个双键,共轭双键所吸收的可见光使得血红蛋白呈红色。然而,血红蛋白在氧合状态和脱氧状态下由于构象的变化使得它们的吸收光谱也有所不同。所以,氧合血红蛋白最终呈现的颜色是红色,脱氧血红蛋白的颜色是紫蓝色。因此,脊椎动物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所占的比例就决定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颜色。在一些无脊椎动物中,多数动物的血液不含血红蛋白,如软体动物(头足动物和石鳖属等)以及节肢动物(虾、蟹及肢口纲的鲎)所含的是血蓝蛋白。血蓝蛋白分子由Cu2+和1个约200个以上氨基酸的肽链结合而成,和血红蛋白一样,该呼吸色素的颜色也与其状态有关,在氧和状态下为蓝色,在非氧和状态下则为无色或白色。有些多毛虫(如帚毛虫科、绿血虫科)的血液中含有血绿蛋白,钙蛋白也含有铁离子,化学性质与血红蛋白相似,氧合时呈红色,而非氧和状态下却呈绿色;另外,像星虫、多毛虫纲的长沙蚕属及腕足动物中的血液中也有一种含 铁的蛋白叫血褐蛋白,该蛋白不含卟啉结构,氧和状态下显紫红色,而非氧和状态下为褐色。

  • 石油的物理性质-石油的旋光性

    [font=&][size=18px]石油的旋光性 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转的特性。偏转度一般小于1°。旋光性是有机质所特有的一种性质,而且当加温至300℃时即消失。因此,在研究石油生成时,常以这种旋光性和在石油中发现的素(由动植物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变化而成,并在温度超过200℃时被破坏)的存在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依据。[/size][/font]

  • 急!求助片剂保健品的原子荧光测砷前处理方法

    急!求助片剂保健品的原子荧光测砷前处理方法

    各位老师好!我司是做片剂保健品的 因为这段时间新进了一台原子荧光测砷 按照国标食品中总砷及有机砷gbt5009.011-2003 湿消解法测定 、用的是硝酸高氯酸4:1(30ml)+1.25ml硫酸来浸泡样品一晚上,电热板120度3小时再升到180度3小时反复补酸10ml共3次怎么都不能消解完全 液体是透明但是有白色沉淀样的未消解物(见图)。请问这样算是消解完全了吗?还有应该用什么体系的酸和电热板温度怎样控制才可以快速消解完全?样品成分:灵芝 西洋参三七 葛根 山楂 黄精 玉竹 微晶纤维素 二氧化硅 硬脂酸镁 羟丙纤维素 聚乙二醇400 滑石粉 柠檬黄色素 日落黄铝色淀 亮蓝铝色淀 二氧化钛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171219_555991_2587553_3.jpg

  • 【讨论】一篇文章能不能“掰”成几篇发表?

    有人说:“为了研究业绩,有的教师可能把一篇论文拆成几篇,分开发表”。我不知道这里所指的是将论文在国内发表还是在国外发表?或者在国外发表后又拿回国内发表?如果是在国内发表,我无语!如果是在国外发表,我说“牛”!因为能将别人认为只能完整发表的论文“掰”成“几瓣”以后还能发表的确不容易。一篇论文该不该分成几篇来发表,从表面上看是很不应该,但怎样定义一篇文章完整另一篇文章不完整却比较困难。假如你说长文章是完整的,而短文章是不完整的,那你认为应该以多少字为限呢?我的看法是,只要是有科学价值的文章,而且得到评审人及编辑的认可,不论长短,也不管完整还是不完整,都应该发表。若是以下几种情况,更应该争分夺秒地火速发表!一是追求时效。在有些人看来,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出来以后,不要急于发表,为稳妥起见,应该等到做出详细结果之后再一起发表。但我认为,将研究结果中最“闪亮”(原创性强)又最“铁”(重复性好)的部分先用短文发表,可以赢得创新成果的先机。要将一项最有创意的成果公诸于世,必须求新求快,如果动作稍微慢一点点,可能就要被人捷足先登了。国外的一些杂志就设有ShortCommunication、BriefCommunication之类的栏目,专门发表一些追求时效性和创新性的以短小精悍见长的研究简报。我们最近就以BriefCommunication形式发表了一篇有关青蒿素结合血红素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及过氧化氢酶的短文。这个发现在前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以前只知道青蒿素除治疟疾外还能抗肿瘤,但从来没有人报道过青蒿素抗肿瘤的分子机理是既减少保护性一氧化氮又增加破坏性过氧化氢。然而,青蒿素结合血红素的结果早已得到反复证实,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把一氧化氮合酶及过氧化氢酶与血红素联系起来。因此,我们的新颖性很容易被人超越,如果要等全部结果做出来以后再发表,我看“黄瓜菜都凉了”!二是讲究策略。有些实验并不一定要发表全部结果,或者说不是所有结果都要由自己来发表!那样“曲高和寡”未免让作者太寂寞了。真正的“牛人”,故意只发表一个“引子”,可以引来无数的“追随者”沿着他的思路一直做下去,他既保留了原创性,又让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得到无限延伸。前不久在Science上发表嗜砷细菌研究结果的FelisaWolfe-Simon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年轻的“女牛”之辈!这位1977年出生的“嫩牛”显然很有策略,她对DNA中砷取代磷的令人震惊的结果只是在化学方面进行了核实,而没有从生物学角度做深入研究,因为她知道将有无数“笨牛”沿着她“指引的道路”埋头拉车!尽管这篇论文甫一出炉,就遭到广泛质疑,殊不知大家争吵得越厉害,她的知名度就越高!我本人深信她们取得的这一旷世成就必将载入史册!三是有些设想的实验重复性不好。[font=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