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毛细胞

仪器信息网毛细胞专题为您整合毛细胞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毛细胞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毛细胞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毛细胞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毛细胞话题讨论。

毛细胞相关的论坛

  • 显微镜下的人体---人耳内静纤毛细胞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10923/12/4263327015060539720.jpg这是人耳内静纤毛细胞的微距显微摄影图像。它们的作用是探测由于声波引发的空气机械震动,从而让我们听到声音。

  • 【每周读报】单细胞分析--CE无可取代地位之体现!

    【每周读报】单细胞分析--CE无可取代地位之体现!

    题名:自动化毛细管电泳的快速单细胞分析(Automat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 for Fast Single-Cell Analysis)作者:Alexandra J. Dickinson , Paul M. Armistead , andNancy L. Allbritton (一群美国滴家伙)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年卷页: 2013, 85 (9), pp 4797–4804 正文:毛细管电泳在单细胞分析上显示了其独特而强有力的优势,这是HPLC和UPLC等难望其项背的优势之一。以下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该项技术在单细胞分析上的应用,很牛很强大~ 为了介绍全面一点,我把整段摘要给翻译了。毛细管电泳用于单细胞分析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是在生物研究上其具有低通量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个微型细胞捕获器和三通道体系的自动化分析平台,在该系统上可进行快速缓冲液交换以进行快速单细胞分析。导入的细胞跟荧光素和俄勒冈绿一起被分离分析,通量为3.5 细胞/分,荧光素和俄勒冈绿的分离度为2.3±0.6。细胞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是通过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后的二氧膦基-PKB来检测的。结果显示,PKB在并没有变化,说明在CE分析过程中应激活化蛋白酶没有被上调,而且在细胞溶膜之前基底细胞的生理机能也没有被扰乱。在癌细胞中鞘氨醇激酶(SK)通常情况下是会被上调的。在此实验中,通过将神经胺-荧光黄(SF)基底引入细胞中而对SK进行检测。SF、神经胺-1-磷酸荧光黄(S1PF)和1/3荧光种类在单细胞中得到分析。219个细胞中,单细胞通量为2.1细胞/分钟。虽然这些亚种群细胞(此类细胞SK活性差异很大,这些差异跟种群均值有关)很容易被测定到,但88%的细胞具有上调SK的活性。该系统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上百个贴壁和非贴壁细胞的生物组分的分离分析;还可用于检测非表征的生物学现象。生物方面的知识翻译起来颇费功夫,有些地方翻译得不一定地道。不过生物知识在这里不是重点,亮点在仪器上。比如微型细胞捕获器,这个装置至于毛细管入口端上面50微米处,那个三通道系统也一副牛掰哄哄的样子。如下图: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1/201401202053_488354_1624715_3.png其他参数:溶膜方式:激光脉冲生理盐水和分离缓冲液的控制方式:接地电位进样方式:电动进样(-5kV,1s),此时横跨毛细管的电压设为0,1s,毛细管被从air gap移动到分离缓冲溶液中。结语:如果没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强大的平台是做不出这样的实验的。纵观这两年发到AC上的文章,动则CE-MS,剩下的就是类似这种:需要很多电化和物化知识外加搞技术难度的仪器创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需多努力啊~~~~~~~

  • 分享一篇2013年Science上单细胞代谢的研究

    该文该文汇总了单细胞代谢的研究方法,包括质谱 (MS),质谱成像( MS imaging), 毛细管电泳(CE)(其中主要是chip ce), 光谱学(optical spectroscopy),和荧光生物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手段分析了几百个单细胞,对单细胞进行大分子层面上的表征,以此阐述细胞代谢的表型异质性(phenotypic heteroge-neity)。大概就这个意思吧,大牛的东西,读起来反正就是半懂不懂。

  • 单细胞分析——你能做得更多

    定义:单细胞研究,就是针对单个细胞的研究,这是相对于群体细胞的研究。研究意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行为,有利于揭示复杂生命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探究生理生化现象,获得统计平均结果。然而,现代研究表明,单个细胞内的成分存在巨大差异,平均分析结果不能反映单个细胞内成分的真实情况,会带来误导信息。癌症等疾病总是从个别细胞的变异开始,极少量异常细胞信号会被群体信号所掩盖,不能及时获得有关病变的信息。另外,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应激反应等活动在细胞内迅速发生,传统方法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对于数量较少且较为珍贵的细胞样本,如干细胞、元祖细胞及患者样本,传统分析方法需要大量的细胞样本,并不适宜。关于物质在细胞内的空间分布,亚细胞结构如细胞器的分析,传统方法也不能满足。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一定范围内从单细胞水平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单细胞分析方法: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图像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纳米技术等。目前单细胞分析存在的难点:首先无论是针对一个特异性大分子,还是在OMIC水平上进行分子分析,都存在单细胞提取物数量少,难以分析的困难,这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增加灵敏度势在必行。除此之外高通量分析也是一个瓶颈,要想获得单细胞分析确切的分析结果,研究人员必须快速而准确的分析多个细胞,这并不容易。另外单细胞分析也常常需要进行多种方式分析,这不仅是由于细胞存在于一种异质性环境汇总,而且也在同一时间,也需要测量多个参数。

  •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 像数1,2,3那样简单

    许多关于细胞利用的一些生物学应用,如微生物学、细胞培养、血液检查等要求我们在实验中确定细胞的浓度。细胞计数非常简单,需要有一个计数板,称为血细胞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器。19世纪法国解剖学家Louis-Charles Malassez发明了这种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片较厚的特制玻片构成,中间有一个垂直线网格。网格的尺寸是给定的,因此每条线覆盖的区域是已知的,这样就可以对一定体积内的溶液中的细胞数量进行计数,为后期的血细胞检测奠定基础。最为常见的血细胞计数板类型的中部有一个“H”形结构,上面有两个像镜子一样抛光的网格表面,并可在上面加上外罩。加载血细胞计数板开始进行计数之前,用擦镜纸拭去灰尘颗粒,确保血细胞计数板及其盖玻片处于洁净状态。安装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的盖玻片是特制的,明显厚于传统的显微镜盖玻片,这是因为它必须能够克服液滴的表面张力。确保在加载细胞悬液之前,先将盖玻片放置在计数表面,然后将吸液头和样本放进其中的一个V型孔中,并小心地挤出样本。利用毛细管作用充填盖玻片下部的区域。必须放入足够的液体以便覆盖整个镜片的表面,通常需要大约10ul,但不要溢出表面。您可以在一台血细胞计数板中加载两个样本,每个样本进入两个网格。将加载完的血细胞计数板放置在显微镜台上,然后将计数格在低倍镜焦距中显示。将样本静置几分钟,不要移动盖玻片,以免产生气泡导致计数困难。在血细胞计数板上进行血细胞计数一个血细胞计数板的整个网格包括9个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mm2。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心区域有25个较大的方格,每个大的方格中又包含16个小方格。当进行计数时,仅对那些位于大方格两侧的各行中的细胞进行计数,以避免重复计数。悬液必须稀释到足够的程度,这样,细胞或其它颗粒才能均匀分布,不会再网格中相互重叠。为了判断细胞的活性,通常采用一种特殊的染色剂(如用台盼蓝稀释样本)。这种染色方法,又称为染色

  • 【求助】Beckman P/ACE MDQ如何实现单细胞进样及缓冲液问题

    我是毛细管电泳仪方面的新手,将做单细胞分析方面的工作,期盼高手指教。我们这边的是Beckman P/ACE MDQ毛细管电泳仪。但是,我始终弄不清该如何进样比较好,不知是否有高手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宝贵的建议。问题 1. 如何实现单细胞进样(之前试过,用PBS重悬细胞后,进行进样,电流很高,且未出峰) 2. 缓冲液用哪种比较好 3. 如果提细胞总DNA后再进样,缓冲液之类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 单核细胞的分离[共享]

    基本原理本分离单核细胞所用方法是Percoll非连续性密度梯度离心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细胞间密度的差别进行细胞分离。此法易操作,且使用通常的实验设备即可完成。试剂与器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参见实验1)•PBS1×和PBS10×(无Ca2+、Mg2+),含0.5mM EDTA•胎牛血清(56℃,30分钟加热灭活)•HCl 1mol/l•Percoll分层液(密度=1.130g/ml,商品)•4g/l台盼蓝染液(溶解在PBS液中)•50ml聚丙烯圆锥管•毛细吸管•移液管(1、2、10ml)•CO2孵箱•超净台•有旋转桶转子装置的离心机•PH计操作步骤所有的操作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一.不同密度Percoll分层液的配制1. Percoll分层液储备液的制备:取未稀释的Percoll原液(从瓶中取)9ml+1ml PBS 10×(无Ca2+、Mg2+),用HCl 1PH至7.42. Percoll分层液(Ⅰ)(密度=1.080g/ml)的配制:取Percoll储备液3.12 ml(前一步配制)+1.88 ml PBS1×(无Ca2+、 Mg2+)3. Percoll分层液 (Ⅱ)(密度=1.069g/ml)的配制:取Percoll分层液(Ⅰ)2.68 ml+2.32ml PBS 1×(无Ca2+、Mg2+)4. Percoll分层液(Ⅲ)(密度=1.060g/ml)的配制:取Percoll分层液(Ⅱ)2.32 ml +2.68 ml PBS 1×(无Ca2+、Mg2+)二.不连续密度梯度制备1. 将洗涤过的8×107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重新悬浮在2ml的Percoll分层液(Ⅰ)(密度=1.080g/ml)在这层液体的表面上轻轻铺上2ml Percoll分层液(Ⅱ)(密度=1.069g/ml),后再于第二层液面上轻轻铺上2ml的Percoll分层液(Ⅲ)(密度=1.060g/ml)2. 20℃,在旋转转子中1000×g离心上步所形成的密度梯度90分钟(慢慢增加速度,无制动停转)。三.单核细胞的分离1. 离心后单核细胞存在于Percoll分层液(Ⅱ)和(Ⅲ)(密度较小的部分)之间的界面中。 (图1)图略(暂时)图1. Percoll非连续性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2. 用毛细吸管仔细收集单核细胞。3. 用含1-5%胎牛血清的PBS 1×液洗涤细胞3次,4℃,4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4. 若需要进一步实验,将细胞重新悬浮于培养基中。5. 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参见第一章第一篇第一节)结果本法回收的细胞中单核细胞占70-100%(存活率应大于90%),淋巴细胞占0-20%,粒细胞占0-5%,红细胞占0-7%,血小板小于0.5%。实验要点1. 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后应立即使用。2. 所有操作过程应在18-20℃中进行。3. 仔细覆盖各种Percoll分层液,避免破坏其界面。4. 洗涤分离细胞3次,以除去残存的Percoll分层液和血小板。5. 如果所制备的细胞仍不纯,可使用包被有抗CD2、抗CD3、抗CD19抗体分子的磁珠, 以除去残存的NK、T、B淋巴细胞。

  • 【转】毛细管电泳原理及分析策略

    【转】毛细管电泳原理及分析策略

    毛细管电泳原理及分析策略一、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是指电解质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指离子或带电粒子以毛细管为分离室,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迁移速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液相分离分析技术。由于毛细管内径小,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大,易于散热,因此毛细管电泳可以减少焦耳热的产生,这是与传统电泳技术的根本区别。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142034_366964_2019107_3.jpgHPCE实际上包含电泳、色谱及其相互交叉的内容,是分析科学中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的又一重大进展,它使得分离分析科学从微升级水平进入到纳升级水平,并使得细胞的分析,乃至单分子的分析成为可能。尤其是对样品珍贵,取样极少的生物大分子,毛细管电泳具有绝对的优势。其突出特点是:(1)所需样品量少;(2)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3)分离模式多,开发分析方法容易;(4)溶剂用量少,经济、环保;(5)应用范围极广。毛细管电泳技术可用于分离分析多种组分,如核酸/核苷酸、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糖类/糖蛋白、酶、碱氨基酸、微量元素、小的生物活性分子等的快速分析,以及DNA序列分析和DNA合成中产物纯度测定等,还可用于碱性药物分子及其代谢产物、无机及有机离子/有机酸、手性化合物、单细胞分析、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和病毒的分析。毛细管电泳依分离模式不同,可分为: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CC/MCKC)、毛细管凝胶电泳(CGE)、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亲和毛细管电泳(ACE)、毛细管电色谱(CEC)。下面以最常用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为例,探讨毛细管电泳原理及分析策略。

  • 关于AFM扫描细胞表面形貌的问题

    如果要在液体环境下扫描细胞表面形貌,应该用哪种模式呢?对探针的参数又有哪些要求?我用的是NT-MDT的AFM和配套探针CSG10/NSG10,锥形针尖,刚度分别为0.2N/M和12N/M,细胞是贴壁的狗肾上皮细胞,但效果都不太好。接触模式下,探针把细胞推来推去,轻敲模式也差不多,感觉是不是探针没用对。如果给细胞加载的话,是不是球形探针比较好。

  • 流式细胞术详解 13.14章节

    十三.流式细胞术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淋巴瘤免疫分型 目前淋巴瘤的分类方法已从LSG的形态学分类逐渐转变为REAL分类法, REAL分类法是以肿瘤发生源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在原来的形态学基础上加上免疫学分型后再加以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不仅能够推断肿瘤的发生源,对治疗也有指导意义。因此淋巴瘤的免疫分型越来越重要。如同白血病免疫分型一样,淋巴瘤的免疫分型也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淋巴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抗原,分析其表现型,以了解被测淋巴瘤细胞所属细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流式细胞仪能对多数的淋巴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抗原迅速客观地做出检测,在淋巴瘤的免疫分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淋巴瘤的免疫分型的检测标本一般是淋巴结、脾脏、胸水、腹水等。在临床淋巴瘤的免疫分型工作中常可遇到以下四种情况:①B细胞系淋巴瘤②T/NK细胞系淋巴瘤③淋巴细胞系以外的造血细胞肿瘤④造血细胞以外的肿瘤。REAL分类淋巴瘤的免疫表型见表12.8。*:弱表达或阴性。BLBL :前B原始淋巴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BSLL: 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LPL: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 MCL: 斗篷细胞淋巴瘤; FCL:滤泡中心淋巴瘤; MZL: 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SMZL :脾MZL ;HCL:毛细胞白血病; PC:浆细胞瘤;DLBL: B-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 BL: Burkitts淋巴瘤; HBLB:高度B细胞淋巴瘤, Burkitts样; TLB L: 前T原始淋巴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TPLL: T幼淋细胞白血病; LGL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型[col

  • 听说过“脂质体毛细管电泳(LCE)”吗?

    要了解脂质体毛细管电泳(LCE),首先得给大家解释一个概念:生物膜(Biomembrane)。生物膜是指组成生物体细胞各个“构件”的膜,细胞内的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就是这台“机器”中一些功能相关的“部件”,它们都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生物膜色谱(Biomembrane Chromatography)是一种新型液相色谱模式,它以天然或人工模拟生物膜为固定相,主要用来研究溶质分子与生物膜间的相互作用。目前,最常用的生物膜色谱固定相是固定化脂质体,因为它能更好的模拟生物膜的脂双层结构,并具备生物膜的流动性特征。这种人工模拟的生物膜体系不仅可以精确地模拟生物膜的化学环境,而且其物理性能也可以通过调节温度,pH、离子强度等得到有效控制。LCE就是利用脂质体作为假固定相的毛细管电泳,主要用于分离蛋白质、手性分子及模拟药物-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新型毛细管电泳。与生物膜色谱相比,LCE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尤其是测定药物的Klw 准确、重现性好,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LCE 无论在理论还是技术方面都还不太成熟,应用范围也较为有限,因而其发展空间还很广阔。

  • 光镊技术成功捕获活体动物细胞

    为活体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2013年05月09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吴长锋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李银妹课题组,近日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勋斌教授合作,采用活体动物内的细胞,发展了动物体内细胞三维光学捕获技术。日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网站还以《医学研究:用光清除血管被堵塞的血管》为题对该研究工作进行报道。 在活的动物体内研究细胞生长、迁移、细胞及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对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体内研究技术一直是活体研究热点之一。 李银妹课题组利用光镊技术,首次对活体动物内的细胞实现光学捕获。研究表明,光镊可以直接深入到活体内,对细胞进行有效操控。研究人员用光镊穿过小鼠耳朵真皮层,到达深度约50微米毛细血管中,捕获和操控血管中的红细胞。将光镊固定在血管中心,血管中快速流动的细胞经过光阱时被逐渐减速,直到一个细胞停留在光阱中,光镊将细胞捕获,并实现了三维操控。 课题组还利用光陷阱的作用聚集红细胞,人为制造出血管堵塞;针对血管中已聚集的细胞团簇,拖拽其中一个细胞引导疏通,使聚集的细胞逐渐疏散开,恢复正常血液流动,从而实施非接触手术式的血管疏通。 过去,光镊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仅限于体外的单分子和细胞研究。李银妹课题组的这项研究技术能直接深入到动物活体内,对细胞进行实时观察、操控与测量,实施非接触式手术的实验取证,从而开拓了光镊技术研究活体动物新领域,为活体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记者 吴长锋) 《科技日报》(2013-5-9 一版)

  • 【转帖】用干细胞在实验室造出小型人类肝脏

    科学家们设法利用干细胞在实验室制造出小型人类肝脏。这一成功增加了制造出可用于移植的新肝脏的希望,尽管专家们说这还需要很多年时间。来自美国韦克福雷斯特大学巴普蒂斯特医疗中心的研究小组在波士顿的一个会议上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英国专家们说,这是“激动人心的进展”,但目前还不确定是否有可能培养出功能健全的肝脏。对可供移植肝脏的需求远超过所能供应的数量。近年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寻找用细胞技术维持或终有一天替代人体衰退器官的方法上。这些器官的基本构件是干细胞,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分裂,形成各种人体组织的重要细胞。然而,用干细胞构建一个三维器官是一件困难的工作。韦克福雷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世界上其他研究小组所使用的方法是,以现有肝脏结构为平台,生成新的肝脏组织。按照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洗涤剂剥离肝脏细胞,只留下支撑肝脏细胞的胶原框架和毛细血管网络。然后,新的干细胞——发育不完全的肝脏细胞以及用于生成新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被逐渐填入。将这些放入用各种营养物和氧气培养细胞的生物反应器中,一周后,科学家们观察到肝脏结构中出现普遍的细胞发育现象,并且这个小型器官甚至出现一些正常工作的迹象。领导这项研究的谢伊·瑟凯尔教授说:“我们为这项研究展现的可能性感到激动,但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必须克服许多技术障碍才能让病人受益于这项研究。”他说:“我们不仅需要弄清如何一次性培养大量肝细胞,以便为病人制造足够大的肝脏,我们还必须确定使用这些器官是否安全。”英国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是可喜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克·瑟斯说,这些研究成果“鼓舞人心”。他说:“报告显示,这些研究人员攻克了制造人造肝脏的主要障碍之一,即在‘自然生成的’肝脏结构中培养出正常工作的人类肝脏细胞。”他说:“很明显,这些细胞发育良好,但下一步是要证明它们能够像人类正常肝脏组织那样工作。”

  • [资料]毛细管电泳知识介绍

    电泳现象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性相反的方向迁移的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对某些化学或生物化学物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可完成电泳分离的仪器称为电泳仪。    不同的物质粒子在同一电场中,由于它们之间有效电荷、形状、大小的差别,它们的电泳迁移就会不同,所以有可能得到分离。也就是说,物质粒子在电场中迁移速度的不同是电泳分离的基础。   毛细管电泳是将电泳的场所置于毛细管中的一种电泳分离方法,它的装置结构非常简单,通常由高压电源、铂电极、缓冲液池、样品池、毛细管、检测器和分析记录仪构成。   利用上述的仪器,我们就可以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它的基本流程有进样、分离和检测三步骤。   总的来说,毛细管电泳非常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中生物样品的分离分析,特别是蛋白质分离、糖分析、DNA测序、手性分离、单细胞分析等。

  • 【原创】毛细管电泳知识介绍

    电泳现象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性相反的方向迁移的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对某些化学或生物化学物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可完成电泳分离的仪器称为电泳仪。    不同的物质粒子在同一电场中,由于它们之间有效电荷、形状、大小的差别,它们的电泳迁移就会不同,所以有可能得到分离。也就是说,物质粒子在电场中迁移速度的不同是电泳分离的基础。   毛细管电泳是将电泳的场所置于毛细管中的一种电泳分离方法,它的装置结构非常简单,通常由高压电源、铂电极、缓冲液池、样品池、毛细管、检测器和分析记录仪构成。   利用上述的仪器,我们就可以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它的基本流程有进样、分离和检测三步骤。   总的来说,毛细管电泳非常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中生物样品的分离分析,特别是蛋白质分离、糖分析、DNA测序、手性分离、单细胞分析等。

  • 厂商活动:智能触控细胞状态分析仪首次试用体验之真心英雄第二关

    厂商活动:智能触控细胞状态分析仪首次试用体验之真心英雄第二关

    传统流式细胞仪繁琐的实验步骤是否一直困扰着您?它结果输出的不方便是否也影响着您的实验效率?大量用于流式细胞仪上机样本的得到是否也让您很烦躁?现在这些都将成为过去式……MuseTM智能触控细胞状态分析仪——一款新型基础型流式细胞仪可以成功的解决您的这些问题。以细胞活力分析为例,MuseTM只需三步即可搞定:细胞悬液内加入Muse检测试剂,室温孵育5分钟,上机检测——内置的Pad触控式操作系统让您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直接读数。采用的独特微毛细管液流系统,样本需要量只有传统流式细胞仪的1/10,为您节省大量宝贵的实验样本。另外,MuseTM智能触控细胞状态分析仪创新的微毛细管液流设计摒弃了传统流式细胞仪必须依赖鞘液的流体动力学聚焦原理,最大程度的保护细胞不受到高速鞘液流冲击的影响,保持上机前的细胞状态。精湛的紧凑型光路设计可以为您分析直径范围在2-60μm的广泛样本,让您的细胞状态分析实验与众不同。预置的多套实验方案以及高品质的预包装试剂盒,让您无需为复杂的试验参数设定头痛不已,获取与分析变得能够轻松掌握。在快速细胞计数,细胞活力分析,细胞凋亡分析,细胞周期等分析领域,MuseTM智能触控细胞状态分析仪定会为各位老师带来不同凡响全新的实验体验。想切身感受这炎热的夏天里MuseTM智能触控细胞状态分析仪为您实验带来的小清新吗?赶快报名,免费的试用在等着您哦•••活动期间,凡是参与试用的用户均可获得昊诺斯8GU盘或瑞士军刀背包一个(奖品以实物为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231142_453122_1622715_3.jpg真心英雄活动第二关试用报名网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custom/SH100700/20130522/free.shtml另外,您也可以致电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负责人孙健13710746995 sunjian@herosbio.com(因为区域划分,活动仅限北京区域、山西及内蒙古,具体问题欢迎来电垂询)。

  • 流式细胞仪原理及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和选用

    1 流式细胞仪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1.1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概念流式细胞仪(flow cytonletry,FCM)是对高速直线流动的细胞或生物微粒进行快速定量测定和分析的仪器,主要包括样品的液流技术、细胞的计数和分选技术,计算机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等。流式细胞仪以流式细胞术为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激光技术、电子工程学、分子免疫学、细胞荧光化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晶。流式细胞术是一种自动分析和分选细胞或亚细胞的技术。其特点是:测量速度快、被测群体大、可进行多参数测量,即对同一个细胞做有关物理、生物化学特性的多参数测量,且在统计学上有效。 1.2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简史最早的流式细胞仪雏形诞生于1934年,Moldavan提出使悬浮的单个血红细胞流过玻璃毛细管,在亮视野下用显微镜进行计数,并用光电记录装置测量的设想。1953年Crosland —Taylor根据牛顿流体在圆形管中流动规律设计了流动室。其后又经过Coulter Parker Horst Kamentsky1 Gohde、Fulwyler Herzen—berg等人的不断改进,设计了光电检测设备和细胞分选装置、完成了计算机与流式细胞仪的物理连接及多参数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开创了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及检测技术、推广流式细胞仪在临床上的应用⋯。近20年来,随着流式细胞仪及其检测技术和的13臻完善,人们越来越致力于样品制备、细胞标记、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扩大FCM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效果。宋平根的《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是迄今为止对流式细胞仪及其技术阐述的最为详尽和透彻的中文著作。这本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流式细胞术的历史、结构、原理、技术指标等,例举了其在医学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非常适合从事此方面专业研究的人。由于这本书是13年前出版的,所以基本上没有涉及植物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此外对于只需要对流式细胞仪有些基本认识的人士来说,这本书太复杂太深奥。谢小梅 主要介绍了流式细胞仪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杨蕊 概括了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简单提及了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本文在分析这三篇论著或文章的优缺点后,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掌握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必须了解的一些原理,并对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型号进行了客观的性能概括。

  • 离心机如何应用于红细胞压积容量测定

    [b]离心机[/b]如何应用于红细胞压积容量测定摘要:红细胞压积(packedcellvolume,PCV)又称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测定时将抗凝血在一定的条件下离心沉淀,即可测得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所占容积的比值。  1原理[b]离心机[/b]  在100刻度玻璃管中,充入抗凝血至刻度,经一定时间离心后,红细胞下沉并紧压于玻璃管中,读取红细胞柱所占的百分比,即为红细胞压积容量(PCV又称压容、比容)。  2.器材  (1)温氏管:管长11cm,内径约2.5mm,管壁有100个刻度。一侧自上而下标有0~10,供测定血沉用,另一侧标有10~0,供测定比容用。如无这种特制的管子,可用有100刻度的小玻璃管代替。  (2)长针头及胶皮乳头:选用长12~15cm的针头,将针尖磨平,针柄部接以胶皮乳头。也可用细长毛细吸管代替。  (3)水平电动离心机:转速能达4000rpm者。  3.方法  (1)用长针头吸满抗凝血,插入温氏管底部,轻捏胶皮乳头,自下而上挤入血液至刻度10处。  (2)置离心机中,以3000rpm的速度离心30~45min(马的血液离心30min,牛、羊的血液离心45min),取出观察,记录红细胞层高度,再离心45min,如与第一次离心的高度一致,此时红细胞柱层所占的刻度数,即为PCV数值用%表示。  4.注意事[b]离心机[/b]项  (1)温氏管及充液用具必须干燥,以免溶血。  (2)此时,离心机的转速必须达3000rpm以上,并遵守所规定的时间。  (3)用一般离心后[b]离心机[/b],红细胞层呈斜面,读取时应取斜面1/2处所对应的刻度数。血浆与红细胞层之间的灰白层由白细胞与血小板组成,不应计算在内。  5.临床意义  (1)红细胞压积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血液浓缩,使红细胞相对性增多,如急性胃肠炎、肠便秘、肠变位、瓣胃阻塞、渗出性胸膜炎和腹膜炎,以及某些传染病和发热性疾病。由于红细胞压积增高的数值与脱水程度成正比,因此在临床上可根据这一指标的变化而推断机体的脱水情况,并计算补液的数量及判断补液量的实际效果。另外。也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性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狭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2)红细胞压积降低:见于各种贫血,但降低的程度并不一定与红细胞数一致,因为贫血有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及正细胞性贫血之分。

  • 【技术@创新】科学家:人类血红细胞变形机制 利于治疗疾病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李巨研究小组首次在分子层面上设计一种模型,能够描述血红细胞是如何从正常的扁圆形缩成子弹形,穿过比它们的正常直径还小的血管。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3月12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血红细胞如何从柔软的物体变成几乎液化的形态,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疟疾、镰状细胞贫血症以及球形红细胞贫血症等。  人类血红细胞在其4个月的生命中,要成百万次地挤过细小的毛细血管,以便输送氧气,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这是生命必需的过程。血红细胞的直径约为8微米,它们在流动过程中,常常穿过直径只有2微米的血管。血红细胞会拉长成子弹形状,然后在穿过血管后,恢复成本来的扁圆形。  李巨研究小组设计的这种模型显示,血红细胞的细胞骨架在这个变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每个血红细胞都有一个细胞骨架,它由一种名为“血影蛋白”的蛋白分子构成,以一种类似毛刷的结构附着在细胞膜内侧。当这层蛋白质结构之间的键接破裂,或者这层结构与细胞膜之间的附着破裂,细胞就会变得更加柔软,从而能够穿过狭窄的通道。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变化或者是由于两个血影蛋白分子之间的键被断开,或者是由于血影蛋白与一种细胞膜中的肌动蛋白的键被断开。而加诸机械力(如挤压或者切断)或者化学能(如ATP),都足以断开这些化学键,进而引起细胞骨架的变形。  研究人员将利用该模型进一步研究几种血液疾病,包括疟疾、镰状细胞贫血症以及球形红细胞贫血症等。在疟疾患者中,细胞里的寄生虫会改变细胞膜和细胞骨架,从而使细胞失去原有的弹性,无法穿过血管。在镰状细胞贫血症中,红细胞会变成镰刀状,而在球形红细胞贫血症中,红细胞会变成球形,因而都无法正常地通过血管。  李巨博士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程技术系博士学位,之后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成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曾获美国材料学会2006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 【第三届原创参赛】毛细管电泳电流中断原因分析

    【第三届原创参赛】毛细管电泳电流中断原因分析

    维权声明:本文为sunpengwjh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毛细管电泳电流中断原因分析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实际上包含电泳、色谱及其交叉内容,它使分析化学得以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并使单细胞分析,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 毛细管电泳技术的不断发展,毛细管电泳仪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往往我们在试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样品的重现性,运行时的电流波动,阻碍电泳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及时的解决电泳的相关问题,对电泳的发展乃是分析化学的未来有这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细管电泳是在高压的作用下,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柱子中充满着缓冲溶液,毛细管两端浸泡在缓冲溶液的小瓶中,如图1所示,这样就构成了回流,对应的回流也就有了电流,但往往在试验的过成中电流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稳定,甚至有断流的现象,接下我们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2/201012012002_263509_1631848_3.jpg图1 毛细管电泳仪示意图

  • 【专家讲座】:9月8日 第一讲:神奇的毛细管电泳

    【专家讲座】:第一讲:神奇的毛细管电泳【讲座时间】:2016年09月08日 10:00【主讲人】:屈锋,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西南大学本科毕业;1994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毕业;1997年北京大学博士毕业;1998至2000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和美国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SMU)生命科学系博士后。屈锋教授2001年开始毛细管电泳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方法开发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分析应用。研究方向: 生物医学分析检测 1)毛细管电泳的生物分析方法学;2)核酸适配体筛选机理; 3)蛋白质分析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4)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出版《生物分析中的核酸适配体》、《核酸适配体手册》译著。【会议简介】毛细管电泳是微量、高效分析技术,其分析模式多样,分析成本低,应用领域广泛。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生物、医药、食品、环境、材料、农残等领域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分子,手性分子及细胞、微生物和纳米材料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多,受到广泛关注。本讲将介绍毛细管电泳的发展背景,技术原理,分析仪器;影响毛细管电泳的关键因素;毛细管电泳的特点和优势;毛细管电泳的生物分析研究应用。-------------------------------------------------------------------------------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09月08日 9:304、报名参会: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21135、报名及参会咨询:QQ群—290101720,扫码入群“色谱”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701_669030_2507958_3.gif

  • 部分有关毛细管电泳的书籍

    1. 《毛细管电泳导论》,林秉承 著,科学出版社, 1996年简介:毛细管电泳是90年代最重要的分离分析手段之一,也是当今分析化学和分析生物化学界公认的前沿课题。毛细管电泳已在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医学药物、环境保护和食品法检等领域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也是人类进入纳米时代的一种富有潜在价值的技术。本身系作者1992年为第一期大连毛细管电泳学习班所写讲义《高效毛细管电泳导论》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从内容、形式到逻辑都作了重大的调整,篇幅也增加了一倍。全书共13章,分别阐述毛细管电泳的理论、技术、各种操作模式、软件及其在核酸、蛋白、肽、糖、手性化合物和谱图有机分子及无机离子等的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本书集中了作者所领导的实验室四年多来在一系列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主要结果。本书可供生命科学及化学各相关领域中的分析、检验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辅助教材。2. 《高效毛细管电泳》,邓延倬 何金兰 编著,科学出版社, 1996年简介:高效毛细管电泳是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食品化学、环境化学及医学和法医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书共分八章,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第一章叙述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二章阐述基本原理;第三至七章介绍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内壁涂层与进样技术,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器;第八章评述毛细管电泳在各类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材料新颖,可供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工作者和相关专业师生参考3. 《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应用》,陈义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年简介: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毛细管电永研究的原理、方法及其重要应用,具体内容涉及基本理论、仪器构成、分离条件选择、毛细管制作、电渗控制、手性他离以及离子、蛋白、DNA、糖、缀合物、颗粒物质和单细分析等,着重介绍如何利用毛细管电泳进行研究的思路与策略,可供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糖生物学、各种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细胞学等生物或生命科学以及医药、食品、环境、公安侦破、农业、化学和化工等不同领域中的科学研究人员、研究生、教师、大学生、技术员和实验员参考。

  • 【原创大赛】【流式细胞仪系列之二】液流系统和样品室简介和注意事项

    【原创大赛】【流式细胞仪系列之二】液流系统和样品室简介和注意事项

    液流问题是流式细胞仪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本世纪30年代-50年代,流式细胞仪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细胞悬液通过毛细管或小孔时的阻塞问题得不到解决,直到引入层流鞘液的方法后,不但使液流更加稳定,约束细胞在液柱中间,而且较彻底的解决了阻塞问题。1、稳流与雷诺数 当液体流动时,有时是稳定的流动,称之为稳流,有时会产生漩涡,称之为湍流。上世纪,雷诺(OsborneReynolds,1842-1912)发现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数-雷诺数,其定义如下:在一个直径为d的管子内,流动液体的平均速度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2/201412251340_528895_2648817_3.jpg,如果液体的密度为ρ,粘滞系数为η,则雷诺数Re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2/201412251158_528874_2648817_3.jpg 当Re=2300时,为稳流和湍流的分界点。当Re2300时为湍流。在流式细胞仪中我们希望保持稳流。如果喷孔直径为100μm,水的密度为1g/cm3,水在20℃时的粘滞系数是0.010泊(poise,1泊=1g/cm.s),代入上式,可以计算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2/201412251341_528896_2648817_3.jpg 这是流式细胞仪喷孔速度的极限。考虑到湿润等因素的影响,常限制喷射速度在10m/s以下。2、喷嘴 本特利流式细胞仪采用进样针,实际上就是通用型流式细胞仪的喷嘴,见图1。喷嘴中间是含有细胞悬液的样品,样品外面包围着鞘液从喷嘴中喷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2/201412251343_528897_2648817_3.jpg图1 IBC-M进样针 由于样品中可能含有牛毛、草屑、沙土、饲料颗粒等杂质,对进样针和样品室堵塞。所以当出现样品测定值持续偏低的时候,建议清洗完以后重新测定微球,观察微球的峰型是否尖锐、对称、呈正态分布,电压值是否在0.9-1.1之间。如果出现异常,建议用通丝通下进样针和样品室后重新测定。3、样品室 样品和鞘液相混合的小室成为流动室(cell),也称之为样品室、观察室等。样品室常以有机玻璃、光学玻璃或石英等制成,其做工精巧、尺寸准确、价格昂贵,是流动系统的心脏。其设计要求在流体力学上、光学上、机械学和电学上都十分稳定,见图2和图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2/201412251348_528898_2648817_3.jpg图2 样品室组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2/201412251348_528899_2648817_3.jpg图3 样品室 图2[/f

  • 毛细管区带电泳发展史

    电泳是电解质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对化学和生物化学组分进行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可以实现电泳分离技术的仪器称为电泳仪。从20世纪30~40年代起,相继发展了多种基于抗对流载体的电泳仪(如纸电泳仪和凝胶电泳仪等)。传统电泳仪由于受到焦耳热的限制,只能在低电场强度下进行电泳操作,分离时间长,效率低。20世纪80年代初,小径毛细管被用于电泳仪,由此产生了毛细管电泳仪。毛细管电泳仪是分析科学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仪[/color][/url]之后的又一重大进展,使分析科学从微升级进入到纳升级水平,不仅使单细胞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也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分析有了新的转机。  1809年,发现电泳现象,即在湿粘土中插上带玻璃管的正负两个电极,加电压后,带负电荷的粘土颗粒向正极移动,正极玻璃管中原有的水层变混浊。  1909年,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现象称为电泳。用不同pH的溶液在U形管中测定了转化酶、过氧化氢酶的电泳移动和等电点。  1937年,发明U形管移动界面电泳仪。将蛋白质混合液放在两段缓冲液之间,两端施以电压进行自由溶液电泳,次将人血清提取的蛋白质混合液分离出白蛋白和α、β、γ球蛋白。  1948年,重新发展了纸电泳仪,对氨基酸的分离进行研究。  1959年,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胶作为载体,创建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极大地提高了电泳的分辨率,开创了近代电泳的新时代。  1967年,首先在3mm内径的毛细管中作自由溶液的区带电泳。  1974年,用200~500μm内径的毛细管作区带电泳分离。  1981年,用75μm内径的石英毛细管在3万伏高压下实现40万理论塔板数的分离效率,这一工作被认为是现代毛细管电泳发展的里程碑。随后毛细管电泳的研究急速升温,许多大科学家也开始参与研究。  1984年,使用含表面活性剂的背景电解质,开辟了毛细管电泳另一个重要分支-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1987年,结合传统的等电聚焦电泳和凝胶电泳原理,实现了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和毛细管凝胶电泳。  1988年,实现了微量制备的可能性,提取和分离了50μmol的蛋白质、肽和寡核苷酸等。  20世纪80年代末,毛细管电泳的研究非常活跃,90年代起在技术和应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  1989年,推出批毛细管电泳仪。  1990年,改进和应用了紫外检测器。  1992年,激发诱导荧光检测器诞生,毛细管电泳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更新,灵敏度和分辨率均达到预期的分离效率。

  • 【参数解读】毛细管电泳仪的技术参数解读与使用

    【参数解读】毛细管电泳仪的技术参数解读与使用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实际上包含电泳、色谱及其交叉内容,它使分析化学得以从微升水平进入纳升水平,并使单细胞分析,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长期困扰我们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分离分析也因此有了新的转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081610_517225_1608710_3.jpg由于毛细管电泳有很多分离模式,所以不同仪器差异会很大。有些是普遍适用型,有些则具有专一性,只适用于某种模式或者某种物质的分离分析。普遍适用型的如Agilent 7100,Beckman PA800 plus,专一性的如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一体机,这个就只能做电色谱(CEC),类似于HPLC,通常需要有填充物质,但又比HPLC多了个高压系统。再比如iCE280分析仪,其实是一台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仪,只能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分析,分离模式固定为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IEF)。所以这里只以某个仪器参数举例,当然大家有其他仪器参数,也可以跟帖讨论。◆◆◆◆◆◆◆◆◆◆◆◆◆◆◆◆◆◆◆◆◆◆◆◆◆◆◆◆◆◆◆◆◆◆◆◆◆◆列举部分仪器的个别参数,仅供参考:技术参数: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081612_517231_160871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0/201410081612_517232_1608710_3.jpg〓〓〓〓〓〓〓〓〓〓〓〓〓〓分割线〓〓〓〓〓〓〓〓〓〓〓〓〓〓〓〓〓〓〓请您来解析:1、空气制冷和冷凝液制冷,哪个效果更好?2、注意过样品盘的温控范围吗?你的仪器范围多大?什么范围内才比较好?3、毛细管出口端的长度什么情况下会对分离分析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评价毛细管的质量好坏?4、影响仪器分离度的因素有哪些?仪器的哪些参数会影响分离度?5、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用途比较专一的毛细管电泳仪,比如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一体机和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仪等。普通毛细管电泳仪如Agilent 7100和Beckman PA800 plus等也能完成以上这两种特制仪器的工作吗?6、谈谈你的CE仪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补充自己想交流的参数,说说自己的认识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往期回顾:【参数解读】液相制备色谱仪的技术参数解读与使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