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灭菌乳

仪器信息网灭菌乳专题为您整合灭菌乳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灭菌乳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灭菌乳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灭菌乳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灭菌乳话题讨论。

灭菌乳相关的论坛

  • 【求助】灭菌调味乳有关知识

    调味乳生产中 ,奶粉的溶解水温 为什么要设定 为73度左右?后面还有一道UHT工序,为什么在调配前要先将糖浆单独灭菌?糖浆的灭菌温度为什么要选择125度?总调理时间要低于50分钟?谢谢!

  • 发酵乳前期灭菌要求及温度时间设计原则

    [font=SimSun, STSong, &]对于低温长时间灭菌,如85℃、20min。此类灭菌方式属于什么,相较于95℃、30min,哪些灭菌方式不会导致奶在低温长时发酵不会有杂菌风险,且能够出现凝乳.另外据我所查,高温灭菌有单独计算公式,但是又会导致蛋白变性等,从而影响发酵乳无法凝乳等情况。那么我应该参考一个什么样标准去设计灭菌时间和温度来确保37℃、48h长时间发酵不会有染菌风险。如灭完菌初始菌数、芽孢等要求,求助各位专家[/font]

  • 【原创】巴氏杀菌奶和灭菌乳的区别

    [size=4]巴氏杀菌奶:巴氏杀菌奶以巴氏杀菌而得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即可。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占多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这种方法据我了解,现在用的比较少,因为时间太长,不利于流水线生产。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比如一些维生素的损失呀,蛋白质的变性啊,还有一些微量的芳香烃可能会分解,导致牛奶风味的变化。 巴氏杀菌一般保质期为48小时,当天引用最好。因为巴氏杀菌奶中还是含有一些微生物的,(注:这些微生物不会对人体有伤害)而牛奶是微生物很好的培养基,微生物在里面很好的生长,所以不能保存太长时间,而且要在冰箱里保存,所以也叫低温奶。 超高温灭菌奶: 超高温灭菌奶是牛奶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温度为135℃到150℃,灭菌时间为4到15秒,是一种瞬间灭菌处理,完全破坏其中可生长的微生物和芽孢。但是因为高温处理,牛奶的一些不耐热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会遭到破坏,其中的乳糖也会会焦化,蛋白质与乳糖还会发生一定的美拉德反应(注好像是羰基和羧基起反应,简单说就是有机物中的酸碱中和,个人理解),使牛奶褐变,并破坏牛奶原有的风味。  超高温灭菌奶可在常温下保藏30天以上,也有三个月的。超高温灭菌奶一般采用利乐砖、利乐枕等包装(常说的纸包装),这种包装是利乐公司生产的,成本较高,外包装上有“UHT瞬间”的字样,并能看到利乐公司的标志。还有百利包等包材,不过没有利乐市场占有率高。 [/size]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

    以生牛(羊)乳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在连续流动的状态下,加热到至少132℃并保持很短时间的灭菌,再经无菌灌装等工序制成的液体产品。3.2 保持灭菌乳 retort sterilized milk以生牛(羊)乳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无论是否经过预热处理,在灌装并密封之后经灭菌等工序制成的液体产品

  • 灭菌器灭菌确认

    培养基的高压灭菌及效果验证消毒灭菌在医学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它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感染扩散造成的危害;也可杀灭物品或器皿上的细菌,防止医院感染;在微生物检验的领域中,消毒灭菌是保正感染的病原学检验不受外来微生物污染的前提。(一)术语消毒( disinfection)、灭菌(sterilization)、抑菌(bacteriostasis)、防腐(antisepsis)和无菌( asepsis)是常用术语。下面就术语概念加以叙述。(1)灭菌:是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本法适用于制剂、原料、辅料及医疗器械等物品的灭菌。(如外科器械、注射器、基础培养基灭菌等。)(2)消毒:是破坏物体上活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包括细菌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如用酒精溶液浸泡体温计、新洁尔灭液擦拭检查台等。用于消毒的化学物品称消毒剂( dis-infectant)。一般而言,消毒对象是指物体而不是机体。(3)防腐:直接使用防腐剂(antiseptics)破坏或抑制活的病原微牛物的方法。如外科手术前碘液擦洗皮肤、双氧水清创伤口或杀菌肥皂清冼双手等。(4)无菌:防止感染病原体进入灭菌组织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无菌操作。无菌即为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超声波、过滤等。这里介绍热力消毒灭菌法。高热破坏微生物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受高热作用后,蛋白质分子运动加快,肽链连接键断裂,蛋白变性凝固;细胞膜功能受损使胞内物质漏出,细菌内外环境平衡失调。不同种类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不同,多数无芽胞细菌经55-60℃作用30-60分钟后死亡,100℃时迅速死亡。有芽胞细菌则对高温有强的抵抗力,如肉毒芽胞梭菌煮沸需3—5小时才死亡。热力灭菌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大类,相同温度下后者较前告效力大,其原因是:①湿热环境中菌体蛋白易凝固;②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③湿热蒸气变为液态时可释放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1.干热(dry heat)灭菌法(1)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进行,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2)烧灼。直接以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接种环、针和试管口等灭菌。(3)干烤。在干烤箱内进行,加热至150-180℃ 2-4小时达到灭菌效果,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被破坏和不蒸发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不能用于塑料、棉、纸制品。2.湿热( moist heat)消毒灭菌法(1)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是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的方法。此法由巴斯德创立,用于酒类消毒而得名。目前用于牛乳消毒。方法有两种:一种为71.6℃加热15秒,另一种为63-66℃加热30分钟。大多采用第一种方法。(2)煮沸法。在1个大气压下,水煮沸后温度达100℃,煮沸5分钟后可杀死一般细菌繁殖体。如于水中加入2%碳酸钠,可将其沸点提高至105℃,既可促进芽胞的杀灭,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3)流通蒸气消毒法。又称常压蒸气消毒法,常用附诺(Amold)流通蒸气灭菌器,利用1个大气压下100℃水蒸气进行消毒,10-30分钟后细菌繁殖体被杀死,但对芽孢作用不大。(4)间歇灭菌法(fractional sterilization)。采用间歇方式达到灭菌目的。将灭菌物品置于阿诺流通蒸气灭菌器内,100℃加热15-30分钟,每日1次,连续3次。每次灭菌后取出物品置37℃孵育箱过夜,致残存的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通过流通蒸气灭菌器加热而被杀灭。如此反复,既可杀灭芽胞,又可使不耐高温的物质免受影响。若某些物质不耐100摄氏度,则可将温度下降至75-80℃,每次加热时间延长到30-60分钟,常用血清凝固器对吕氏血清培养基和L-J培养基的灭菌属此方法。(5)高压蒸气火菌法。利用密闭的耐高压蒸气灭菌器(autoclave),在蒸气不外溢的条件下,使锅内压力增高,随之蒸气温度也增高。通常在103.4kPa压力下蒸气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分钟,可杀灭所有的繁殖体和芽胞。本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如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二)下向主要介绍高压蒸气灭菌器灭菌效果的验证方法高压蒸气灭菌器使物品灭菌后达到无菌要求,这是药品实验中的基本保证。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是否合格足实验成败的最基础最关键的首要步骤。除少数培养基只需加热溶解,不需高压灭菌外,大部分培养基均需121℃高压灭菌15-30分钟。尤其是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直接关系到对药品的无菌试验结果。因此必须认真对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为此我们提供了进行灭菌效果验证的一个简易可行的方法。1.试验材料(1)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纸片。嗜热脂肪芽胞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ATCC7053是本法常用的生物指示菌,含芽胞量5-lO5 CFU/片。(2) 121℃压力蒸气灭菌化学指示卡。(3)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116℃高压灭菌20分钟后备用。(4)O—150℃留点温度计2.方法与结果将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纸片(以下简称菌片)用无菌镊子放人密封试管中。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放入敞口试管中。以上两种试管各准备5-10份。分别放置在高压灭菌器蒸气口处、底部排气口处及底部出水口处或上下左右中间5处。如灭菌器为二层,则需放10处。留点温度计标化合格后方可用于验证试验。检测前,需将温度计的水银柱甩至40℃以下。每次监测后留点温度计的温差应存l℃之间,则说明灭菌器内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灭菌后的菌片应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放入灭菌后的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内56-60℃培养24-48小时,观察颜色变化。如培养基变为黄色,说明菌片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尚未完全灭活,细菌仍可在培养基中生长,分解葡萄糖产酸变为黄色。如培养基颜色不变化仍为紫色,则说明芽胞已灭活。同时要用未经灭菌的纸片放入培养基内作为阳性对照,不加纸片的空白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化学指示卡上的指示色块,在高压蒸气灭菌时,由淡黄色变为黑色。随着颜色变化的深浅,并与对照色相比,可判断灭菌效果是否达到要求。化学指示卡应在干燥处保存。遇潮会变色,影响灭菌效果的观测。高压蒸气灭菌必须使蒸气顺利进入灭菌器内,与灭菌物品接触,并将原有的冷空气排出方可达到灭菌的效果。要进行空载热分布和满载热穿透力验证(满载时不超过总体积的2/3)。二种验证各重复三次,共做六次。5个点六次试验表明温度均在121℃,化学指示卡变黑;程度与对照色一致;培养基均未改变颜色,说明高压蒸气灭菌效果合格。高压灭菌器属于强检仪器,但强检只是对仪器物理参数的考核。所以做过强检的灭菌器还必须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一些单位常常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国内市售的手提灭菌器,往往仪器指针达到所需的温度,但灭菌物品的实际温度却未达到要求。导致灭菌物品不彻底,影响实验结果。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影响培养基的使用及结果判断。因此高压蒸气灭菌器无菌效果的验证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三)灭菌时的注意事项使用高压蒸气灭菌器时,首先应注意在开放蒸气的同时,排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必须将器内冷空气全部排除后,才可关闭排气孔。假如灭菌器内仍存留有部分空气时,刚压力表上虽已达到了某一压力值,但器内之温度仍未达到相应之度数。存留的空气越多,刚二者相差也越大。差也越大,器内温度不足,灭菌则不彻底。 转

  • 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柜灭菌物品放入高压饱和蒸汽,热水喷淋和其他手段微生物蛋白质核酸变性,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热杀菌是最有效,最广泛使用的消毒方法。药品,容器,介质,无菌衣,橡胶塞和其他在高温和高湿不改变或损坏的货物,可以采用的灭菌方法。 干热灭菌的物品放入干热灭菌柜,隧道消毒器等设备,利用热空气杀死微生物或消除热原方法。适用于高温而不是由湿热灭菌消毒灭菌的物品,如玻璃,金属容器,纤维制品,固相试剂,液体石蜡,可采用的灭菌方法。 能够干热灭菌的,基本都可以湿热灭菌,但是某些仪器,如离心管、枪头等塑料制品,必须湿热灭菌。消毒灭菌至关重要。 高温湿热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因此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其原因有三:①蛋白质凝固所需的温度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愈大,发生凝固所需的温度愈低。湿热灭菌的菌体蛋白质吸收水分,所以较同一温度的干热空气中易于凝固。②湿热灭菌过程中蒸汽放出大量潜热,加速提高湿度。因而湿热灭菌比干热所需温度低,如在同一温度下,则湿热灭菌所需时间比干热短。③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使其深部也能达到灭菌温度,故湿热比干热收效好一些。所以高温消毒并不是简单的看消毒温度,主要是看是否湿热消毒。另外,从使用角度看,湿热消毒一般控制在90°C就能达到很彻底的消毒效果,整个消毒过程中培养箱内的所有附件都不用取出,可以全部进行消毒;而干热消毒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温度一般都在100°C以上,在这种温度下消毒培养箱内的传感器、HEPA过滤器等都要在消毒过程中取出,等消毒结束再装上,这样即麻烦,附件又不能同时消毒,而且增加二次污染的几率,再者要达到100°C以上的高温,培养箱的加热系统的电热丝必然要加粗,这会导致培养箱的温度控制难度增加,均一性变差。

  • 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验证

    除少数培养基只需加热溶解,不需高压灭菌外,大部分培养基均需121℃高压灭菌15-30分钟。尤其是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因此必须认真对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 1.试验材料(1)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纸片。嗜热脂肪芽胞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7053是本法常用的生物指示菌,含芽胞量5-l05 CFU/片。(2) 121℃压力蒸气灭菌化学指示卡。(3) 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116℃高压灭菌20分钟后备用。(4) 0-150℃留点温度计。2.方法与结果将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纸片(以下简称菌片)用无菌镊子放人密封试管中。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放入敞口试管中。以上两种试管各准备5-10份。分别放置在高压灭菌器蒸气口处、底部排气口处及底部出水口处或上下左右中间5处。如灭菌器为二层,则需放10处。留点温度计标化合格后方可用于验证试验。检测前,需将温度计的水银柱甩至40℃以下。每次监测后留点温度计的温差应存1℃之间,则说明灭菌器内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灭菌后的菌片应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放入灭菌后的溴甲酚紫胨水培养基内56-60℃培养24-48小时,观察颜色变化。如培养基变为黄色,说明菌片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尚未完全灭活,细菌仍可在培养基中生长,分解葡萄糖产酸变为黄色。如培养基颜色不变化仍为紫色,则说明芽胞已灭活。同时要用未经灭菌的纸片放入培养基内作为阳性对照,不加纸片的空白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化学指示卡上的指示色块,在高压蒸气灭菌时,由淡黄色变为黑色。随着颜色变化的深浅,并与对照色相比,可判断灭菌效果是否达到要求。化学指示卡应在干燥处保存。遇潮会变色,影响灭菌效果的观测。高压蒸气灭菌必须使蒸气顺利进入灭菌器内,与灭菌物品接触,并将原有的冷空气排出方可达到灭菌的效果。要进行空载热分布和满载热穿透力验证(满载时不超过总体积的2/3)。二种验证各重复三次,共做六次。5个点六次试验表明温度均在121℃,化学指示卡变黑;程度与对照色一致;培养基均未改变颜色,说明高压蒸气灭菌效果合格。高压灭菌器属于强检仪器,但强检只是对仪器物理参数的考核。所以做过强检的灭菌器还必须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一些单位常常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国内市售的手提灭菌器,往往仪器指针达到所需的温度,但灭菌物品的实际温度却未达到要求。导致灭菌物品不彻底,影响实验结果。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影响培养基的使用及结果判断。因此高压蒸气灭菌器无菌效果的验证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 【分享】GB 25190-2010 灭菌乳

    分享标准,均自网络收集,上传者不保证资料完整性以及版权。下载仅供研究,请勿用于其他用途。研究完毕请及时删除,若有正版需求,请联系出版单位。GB 25190-2010 灭菌乳

  • 【分享】保藏温度及时间对UHT 灭菌乳品质的影响

    以复合塑料袋装UHT 灭菌乳为研究对象,考察保藏温度和时间对UHT 灭菌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保藏温度和时间对UHT 灭菌乳的蛋白质、乳脂肪、乳糖、滴定酸度及感官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随保存时间延长,蛋白质、乳脂肪、乳糖含量及感官品质降低,而滴定酸度升高。保藏温度越高,以上变化明显加剧。4℃条件下,保藏时间范围内,样品的感官评分均保持在98 分以上,说明具有优良的感官品质;而保存在22℃和37℃条件下,感官品质下降,且保藏温度越高,感官品质降低越明显。

  • 验证灭菌器灭菌效果

    会验证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吗?微生物实验室最少不了的实验仪器之一就是灭菌器,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器。GB 4789.1-2016中要求:实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或检定(加贴标志)、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工作性能和操作安全。但你的灭菌器有没有类似的检查呢?如果要做类似的验证,又需要怎么做呢?今天就给大家汇总一下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验证的相关内容。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验证一般有化学指示剂法、留点温度计法、自制测温管法和生物指示剂法,每种方法的原理都是相似的,主要是通过验证灭菌时灭菌器里的温度能否达到要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验证。一、化学指示剂法原理: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下,会受热变色或变形,根据这一特点来判断是否达到需要的灭菌参数。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是3M压力灭菌指示胶带,这种指示胶带是利用灭菌前后胶带颜色变化来判断灭菌效果。它是由热敏化学物质与显色剂及漆辅料制成油墨,并将油墨以条纹状印制在特制的一面胶纸带制成。指示胶带可以直接粘贴于包裹外,长度不低于5cm,并轻压胶带以增加粘性和封包效果;在121℃持续20min或130℃持续4min后,胶带上印有的斜行的白色指示线条会完全变黑,成为黑色线条;如变色不均匀或不彻底,可认为该包裹不符合灭菌条件。二、留点温度计法原理:留点温度计法是利用水银温度计不回流的特性,其原理跟传统体温计相似,可以指示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温度。验证时把水银温度计放在盛水的大三角瓶里,灭菌时把三角瓶放在灭菌器的上部和下部,灭菌结束后看水银温度计的温度和要求温度是否一致。此法只能验证温度,不能指示灭菌时间是否达到要求,因此是灭菌器验证的最低标准。三、自制测温管法原理:利用一些化学药品受热熔化后再冷却,晶体的外形不同的特性,把化学药品密封在小玻璃管内,灭菌时放在灭菌器里,灭菌完后观察晶体的形状,就可以判断温度是否达标。常用的试剂是苯甲酸,苯甲酸的熔点为121-123℃,跟我们要求的灭菌器的灭菌温度基本吻合,因此灭菌时把固体苯甲酸密封在小玻璃管内放进灭菌器,灭菌结束就可以观察苯甲酸的状态来验证灭菌器是否达到了要求温度。这种方法的局限跟留点温度计法相同,也只能指示灭菌时的温度,对灭菌时间是否达到要求无法判断。四、生物指示剂法原理:利用非致病性的嗜热脂肪杆菌的芽孢作为指示菌,来测定热力灭菌的效果。嗜热脂肪杆菌的芽孢对热的抗性较强,其耐热能力与病原微生物肉毒梭菌芽孢相似,以此为指示菌,验证灭菌器能否达到灭菌要求。生物指示剂分为三种:芽孢悬液、芽胞菌片、菌片和培养基混合指示管。一般放在灭菌容器的5个点:下层的前、中、后和上层、中层的中央点。灭菌后取指示剂接种到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中,55-60℃培养2-7天,若培养基澄清、颜色没有变化即说明芽孢被杀死,灭菌器灭菌效果良好;如果培养基黄色浑浊,说明芽孢未被杀灭,灭菌器灭菌效果不合格。芽孢悬液和芽孢菌片的验证方法均是如此。目前实验室还常用商品化的生物指示管,其原理与芽孢悬液和芽胞菌片相同,指示管中有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和培养液玻璃小管,将指示管放在灭菌容器内的各个点上,高压灭菌后,将管中盛培养液的玻璃管挤碎,培养液从内部的小管中被放出,放入56℃培养箱中培养,同时做阳性对照。若是灭菌器灭菌效果不合格,指示管内的芽孢复活后生长会改变肉汤的颜色是肉汤变为黄色;若是灭菌器灭菌效果良好则管内芽孢被灭活不再生长,肉汤仍旧是原来的紫色。对于灭菌器的效果验证,目前并没有相关标准严格的要求验证的频次,但是实验室应当自行制定验证频次规定,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从操作性和验证结论两个方面出发,小编推荐使用指示胶带和生物指示管,因为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对灭菌效果进行全面的验证。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分享】灭菌大法汇总

    灭菌大法汇总 灭菌法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本法适用于无菌、灭菌制剂、原料、辅料及医疗器械等生产过程中物品的灭菌。 无菌物品是指物品中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然而,对于任何一批灭菌产品来说,绝对无菌是既无法保证也无法被用试验来证实的,因为不可能对每一最小包装的产品进行无菌试验。事实上,物理或化学灭菌方法手段灭菌试验表明:微生物的杀灭曲线遵循对数规则,,因此,所以,批已灭菌物品的无菌性标准一般在概率意义上定义为污染单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一般用以物品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的概率-无菌保证值水平SAL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表示。最终灭菌产品产品微生物存活的概率的无菌保证值一般不得低于高于10-6,即灭菌后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不得大于百万分之一。无菌保证值与灭菌物品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及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均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包括过滤除菌等措施)来降低待灭菌产品的微生物污染并控制在规定的限度内。已灭菌产品达到的无菌保证水平可通过验证确定。 灭菌产品的无菌保证并不能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无菌检验,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采用合格的灭菌工艺、严格的GMP管理和良好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灭菌工艺的制定确定应综合考虑其被灭菌物品的性质、灭菌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及、灭菌后产品物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灭菌程序的验证是无菌保证的重要内容必要条件。对灭菌产品(包括最终容器及包装)而言,;灭菌方法在实际应用前必须对其灭菌程序经进行验证后,方可交付正式使用。验证内容包括: ⑴撰写确定验证方案及制定评估标准。 ⑵确认灭菌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安装正确,并能处于正常运行(安装确认)。 ⑶确认关键控制设备和仪表能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正常工作运行(运行确认)。 ⑷采用灭菌物品或模拟物品进行重复试验,提供各参数范围,确认灭菌效果符合规定(性能确认)。 ⑸汇总并完善各种文件和记录,撰写记录完整的验证报告。 日常生产中,应对灭菌过程程序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认灭菌过程中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湿度、灭菌气体浓度及吸收的辐照吸收剂量等)均在验证确定的范围内。;已采用的灭菌程序中关键的设备和工艺应定期进行再验证。当灭菌程序发生较大变化发生变更时,(包括灭菌柜中灭菌物品放置装载方式和数量发生的改变)时,应进行重新再验证。 产品在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保证并不能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无菌检验,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采用合格的灭菌工艺、严格的GMP管理和良好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这意味着批生产过程的监控将比批无菌试验结果更能反映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产品的无菌保证与灭菌前产品被污染的程度及污染菌的特性相关。因此,应严格监控被灭菌品灭菌前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及污染菌的耐受性,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污染,确保微生物污染控制在规定的限度内。 否则,应采取必要手段降低污染及消除抗性菌株,甚至进行灭菌工艺的重新验证。灭菌后,应防止已灭菌物品被再次污染。任何情况下,都应要求容器及其密封系统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符合无菌要求。灭 菌 方 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蒸汽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可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组合灭菌。只要产品允许,一般应尽可能选用终端最终灭菌法(即产品分装至包装容器后再灭菌)灭菌。若产品不适合采用终端最终灭菌法,可选用过滤除菌法或无菌生产工艺达到无菌保证要求,只要可能,应对非最终灭菌的产品作补充性灭菌处理(如流通蒸汽灭菌)。 一、蒸汽湿热灭菌法 本法系指将物品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或流通蒸汽灭菌、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流通蒸汽不能完全杀灭细菌孢子,一般可作为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高压蒸汽灭菌该法灭菌能力强,为热力学灭菌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灭菌灭菌方法。药品、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以及其他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均可用本法灭菌。流通蒸汽不能完全杀灭细菌孢子,一般可作为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1. 蒸汽灭菌的有关参数 (1)D值 D值即微生物的耐热参数,系指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的时间,以分表示。D值越大,表明该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D值。 灭菌方法验证时,微生物的耐热参数一般使用D121℃ 。 (2)Z值 Z值即灭菌温度系数,系指使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下降一个对数单位,灭菌温度应升高的值(℃),通常取10℃。它被用于定量的描述孢子对灭菌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Z值越大孢子对温度的敏感性越弱。 (3)FT值 FT值系指给定的Z值下,灭菌程序所赋予待灭菌品在温度T下的灭菌时间,以分表示。 LgP=lgN0- FT/DT 式中P为灭菌产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 N0为产品灭菌前微生物的数量。 灭菌温度高时,FT值就小,灭菌温度较低时,所需FT值就大。 (4)灭菌率L L值系指在某温度下灭菌1分钟所相应的标准灭菌时间(分), 即F0和FT的比值(L= F0/FT = D121℃ /DT)。不同Z值、不同温度下的L值是不同的,灭菌率均可查得。 (5) F0值 F0值即标准灭菌时间,系指灭菌过程赋予待灭菌物品在121℃下的等效灭菌时间,即T=121℃、Z=10℃时的FT值。121℃为标准状态,F0值即为标准灭菌时间,以分表示。一个灭菌程序的总的标准灭菌时间F0,应包括加热及冷却过程。它可以用灭菌率对时间求积分的方法计算而得。 F0=∫t2t1Ldt 式中dt为测定的间隔时间,相邻两次的间隔时间通常取1分钟。 100℃以下,L值可以忽略。F0是作为灭菌过程中监控物品达到无菌保证的重要手段。现代灭菌器上设置有F0值自动显示系统。 上述参数及其关系为蒸汽灭菌程序的设计、验证及日常灭菌效果的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灭菌条件及验证的基本要求高压蒸汽湿热灭菌条件一般通常采用121℃×20min或116℃×40min的程序,也可采用其它温度和时间参数。总之,必须保证物品灭菌后的SAL≤10-6。总之,必须验证所采用的灭菌条件能达到无菌保证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对热稳定的产品或物品,可采用过度杀灭法菌,其SAL应≤10-1212。对热极为敏感的产品,可的允许标准灭菌时间F0可低于8min。,但对F0低于8的灭菌程序要求应在生产全过程中,对产品中污染的微生物严加监控,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耐热菌污染及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以确保被灭菌灭菌产品达到无菌保证要求。灭菌物品的表面必须洁净,不得污染有机物质。必要时,外表应用适宜的包皮宽松的包裹,特别是烧瓶、试管等容器的塞子要防止脱落。灭菌柜内的物品装载方式应保证灭菌蒸汽彻底穿透物品,且不影响蒸汽穿透速度和灭菌后的干燥程度。灭菌柜中的空气应排空并被饱和蒸汽完全替代,以保证表压与灭菌柜内压力的一致。 采用湿热灭菌时[d1] ,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包装和装载方式,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蒸汽灭菌法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时,应进行热分布试验、热穿透试验和生物指示剂验证试验。以确定灭菌柜空载及不同装载时腔室里中的热分布状况及可能存在的冷点;在空载条件下,确认121℃时腔室的各点的温度差值应≤±1℃、;使用插入实际物品或模拟物品内的温度探头,确认灭菌柜在不同装载时,最冷点物品的标准灭菌时间(F0)达到设定的标准;用生物指示剂进一步确认在不同装载时冷点处的灭菌物品达到无菌保证水平。本法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Spores of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 消毒与灭菌概述

    消毒(disinfection)与灭菌(sterilization)两者的意义有所不同。消毒一般是指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而言,灭菌则是指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芽孢和孢子。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加热、过滤、照射和使用化学药品等方法。一、加热法又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类。1. 干热灭菌有火焰烧灼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种。火焰烧灼灭菌适用于接种环、接种针和金属用具如镊子等,无菌操作时的试管口和瓶口也在火焰上作短暂烧灼灭菌。通常所说的干热灭菌是在电烘箱内灭菌,此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如吸管和培养皿等的灭菌,在热空气160-170℃下保温2小时进行灭菌。2. 湿热灭菌(1)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是将物品放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内1.05 kg/cm2(15磅/英寸2),121.3℃保持15-30分钟进行灭菌。时间的长短可根据灭菌物品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达到彻底灭菌为准。这种灭菌适用于培养基、工作服、橡皮物品等的灭菌。(2)间歇灭菌法有少数培养基例如明胶培养基、牛乳培养基、含糖培养基等用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均会受到破坏,则必须用间歇灭菌法。此法是用阿诺氏流动蒸汽灭菌器(图Ⅵ-1)进行灭菌。该器底层盛水,顶部插有温度计,加热后水蒸汽温度达到100℃时,即循环流于器内,水蒸汽碰到器内物体时,又凝成水,流至底层贮水处,故不至干涸。灭菌时,将培养基放在器内,每天加热100℃30分钟、连续三天,第一天加热后,其中的营养体被杀死,将培养基取出放室温下18-24小时,使其中的芽孢发育成为营养体,第二日再加热100℃30分钟,发育的营养体又被杀死,但可能仍留有芽孢,故再重复一次,使彻底灭菌。一般凡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均不采用此法灭菌。(3)煮沸消毒法注射器和解剖器械等可用煮沸消毒法。一般微生物学实验室中煮沸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人用注射器和手术器械在有条件的地方,一般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或干热灭菌法灭菌。二、过滤除菌许多材料例如血清与糖溶液应用一般加热消毒灭菌方法,均会被热破坏,因此,采用过滤除菌的方法。应用最广泛的过滤器有蔡氏(Seitz)过滤器和膜过滤器。蔡氏过滤器是用银或铝等金属做成的,分为上、下两节,过滤时,用螺旋把石棉板紧紧地夹在上、下两节滤器之间,然后将溶液置于滤器中抽滤。每次过滤必须用一张新滤板,蔡氏过滤器的结构如图Ⅵ-2。滤膜过滤器的结构与蔡氏过滤器相似,只是滤膜是一种多孔纤维素(乙酸纤维素或硝酸纤维素),孔径一般为0.45 μm,过滤时,液体和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但若要将病毒除掉,则需更小孔径的滤膜。三、紫外线灭菌紫外线波长在200-300 nm,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 nm杀菌力最强。无菌室或无菌接种箱空气可用紫外线灯照射灭菌。四、化学药品灭菌化学药品消毒灭菌法是应用能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制剂进行消毒灭菌的方法。实验室桌面、用具以及洗手用的溶液均常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灭菌。常用的有2%煤酚皂溶液(来苏尔)、0.25%新洁尔灭、1%升汞、3-5%的甲醛溶液、75%酒精溶液等。常用化学杀菌剂的应用范围和浓度见表Ⅵ-1。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1/B1358498355_small.jpg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01/B1358498359_small.jpg

  • 关于灭菌法

    灭菌法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从而使物品残存活微生物的概率下降至预期的无菌保证水平的方法。本法适用于制剂、原料、辅料及医疗器械等物品的灭菌。无菌物品是指物品中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对于任何一批灭菌物品而言,绝对无菌既无法保证也无法用试验来证实。一批物品的无菌特性只能相对地通过物品中活微生物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来表述,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assurance level,简称SAL)。实际生产过程中,灭菌是指将物品中污染微生物的概率下降至预期的无菌保证水平。最终灭菌的物品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不得高于10-6。已灭菌物品达到的无菌保证水平可通过验证确定。灭菌产物品的无菌保证不能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无菌检验,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采用合格的灭菌工艺、严格的GMP 管理和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灭菌工艺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被灭菌物品的性质、灭菌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灭菌后物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灭菌程序的验证是无菌保证的必要条件。灭菌程序经验证后,方可交付正式使用。验证内容包括:(1)撰写验证方案及制定评估标准。(2)确认灭菌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安装正确,并能处于正常运行(安装确认)。(3)确认灭菌设备、关键控制和记录系统能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正常运行(运行确认)。(4)采用被灭菌物品或模拟物品按预定灭菌程序进行重复试验,确认各关键工艺参数符合预定标准,确定经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符合规定(性能确认)。(5)汇总并完善各种文件和记录,撰写验证报告。日常生产中,应对灭菌程序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认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湿度、灭菌气体浓度及吸收的辐照剂量等)均在验证确定的范围内。灭菌程序应定期进行再验证。当灭菌设备或程序发生变更(包括灭菌物品装载方式和数量的改变)时,应进行再验证。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与灭菌工艺、灭菌前物品被污染的程度及污染菌的特性相关。因此,应根据灭菌工艺的特点制定灭菌物品灭菌前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及污染菌的耐受性限度并进行监控,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污染,确保微生物污染控制在规定的限度内。灭菌的冷却阶段,应采取措施防止已灭菌物品被再次污染。任何情况下,都应要求容器及其密封系统确保物品在有效期内符合无菌要求。

  • 无菌间灭菌

    微生物实验室如何进行无菌间灭菌呢?最近经常看到有实验员咨询:我的无菌室空白验证长菌落了,是不是无菌室灭菌不彻底啊!我们的无菌室应该用什么方式灭菌?等等。无菌室作为我们微生物检测的空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感到担忧,会有疑问:在这样的环境里检测,结果能准确吗?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无菌室应该处于什么状态,有什么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无菌室达到空间洁净度10000级就可以了,但操作区域例如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里需要达到洁净度100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万级,局部百级”。万级洁净度对空间落菌的要求是:静态检测,自然沉降菌≤3CFU/皿,百级洁净度对空间落菌的要求是:静态检测,自然沉降菌≤1CFU/皿。也就是说平时我们做的空间验证,只要不超过这个标准,就是符合要求的,因此也不必太过担忧。那么,怎样能够保证我们的无菌室符合要求?当我们的无菌室出现异常应该如何处理?我们得先从无菌室的灭菌方式开始讲。一般无菌室的灭菌方式分为:紫外线照射、臭氧灭菌、化学熏蒸这几种。这几种灭菌方式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遇到异常难以解决时,也可以考虑增加一种灭菌方式来解决。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灭菌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来达到灭菌效果,属于一种物理方式的灭菌,也是我们微生物检测无菌室最常用的灭菌方式。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也比较经济,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以及支原体等,因此在实验室里,是最常见的灭菌方式。但紫外线灭菌也有一定的缺点,紫外线只能对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因此只能对空间中照射到的地方起作用,一些照射不到的死角或者物品的内部是无法达到效果的,因此使用紫外线灭菌的无菌室,也会辅助以一些化学试剂,例如洁尔灭、酒精等消毒剂对死角进行清理。使用紫外线灭菌,应当定期检测紫外线的强度,若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强度,就应该考虑更换紫外灯。根据2002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紫外灯的要求是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紫外灯1m处),而空间内的紫外灯的布局也是有要求的,要求平均每m3不少于 1.5W。也就是说,假如你无菌室是5m2,实验室高度是3米,那么你的空间体积就是15m3,你空间中使用的紫外灯的功率就不得低于22.5w。按照这个方式就可以算一下你的无菌室需要多少紫外灯了。当紫外线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就需要更换紫外灯了。臭氧灭菌: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O3灭菌原理一般有以下三种:1.臭氧通过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细菌灭活死亡。2.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3.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膜内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使用臭氧灭菌,杀菌彻底,无残留,杀菌广谱,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另外,O3对霉菌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O3为气体,能迅速弥漫到整个灭菌空间,灭菌无死角。所以,臭氧灭菌也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灭菌方式。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封闭空间,且室内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过 30min 才能进入。另外臭氧的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会迅速下降到空间的底层,因此臭氧发生器也应当安装在无菌室的顶部。一般灭菌时间选择30min即可,要求空间中臭氧浓度不低于20mg/m3。化学熏蒸:化学熏蒸是一种十分传统的空间灭菌方式,一般是采用易挥发气化的化学物质的蒸汽对空间微生物进行杀灭的目的,一般常用甲醛、戊二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这里以常用的甲醛熏蒸为例。一般甲醛熏蒸又称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将40%的甲醛溶液加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甲醛蒸发到空间中,从而对无菌室进行灭菌。一般甲醛熏蒸的灭菌效果比较理想,对霉菌等较难清除的污染菌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因此在无菌室被霉菌污染时,通常都是使用甲醛进行熏蒸来彻底消灭污染源。但是甲醛熏蒸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因为甲醛是一种强致癌性的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并且残留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每次熏蒸后,至少需要通风24h才可以使用。目前对熏蒸后甲醛的残留量并没有明确要求,还是要通过经验来判断,目前国家对居民住房要求甲醛含量不大于0.1mg/m3,所以我们也可使用甲醛含量测定仪来对熏蒸后的空间进行检测。目前甲醛熏蒸灭菌的方法食品检测无菌室的灭菌中已经较少使用,主要也是因为操作比较繁琐,灭菌时间较长,进行一次甲醛熏蒸之后,会有几天无法使用无菌室进行检测,所以只有在其他灭菌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时,才会考虑进行甲醛熏蒸。而其实这种灭菌方式目前在很多药企的无菌室灭菌,还是会经常用到的,另外,有些生产区域如果长期被霉菌污染,也会考虑用甲醛熏蒸的方法来解决。了解了这几种常用的无菌室灭菌方式,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验室情况进行选择,尤其是长期使用一种灭菌方式若是灭菌效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灭菌方式,或者引进一种新的灭菌方式两者结合,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

  • 常见的几种灭菌方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可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采用—种或多种方法组合灭菌。只要物品允许,应尽可能选用最终灭菌法灭菌。若物品不适合采用最终灭菌法,可选用过滤除菌法或无菌生产工艺达到无菌保证要求,只要可能,应对非最终灭菌的物品作补充性灭菌处理(如流通蒸汽灭菌)。

  • 【转帖】2010年灭菌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广东、四川、陕西、宁夏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2家企业生产的120种灭菌乳产品。   本次抽查依据《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GB19645-2005、《灭菌乳》GB 5408.2-1999、《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04等国家标准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对灭菌乳产品的脂肪、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硝酸盐、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 13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本次抽查的灭菌乳产品质量均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具体抽查结果如下:灭菌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产品及其企业名单序号企业名称所在地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抽查结果承检机构1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一厂北京市核桃花生奶三元250ml/盒2010-06-02合格国家农林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一厂北京市纯牛奶三元250ml/盒2010-08-29合格国家农林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北京天辰乳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光明巧克力牛奶 205ml/袋2010-09-11合格国家农林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北京天辰乳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光明纯牛奶 205ml/袋2010-09-11合格国家农林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5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核桃牛奶蒙牛191ml/袋2010-09-12合格国家农林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6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纯牛奶蒙牛485ml/袋2010-09-14合格国家农林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ALP高压灭菌器在凡士林纱布条灭菌中的应用

    ALP高压灭菌器在凡士林纱布条灭菌中的应用

    无菌凡士林纱布条在临床外科应用广泛。目前,对凡士林纱布条的灭菌方法有高温(干烤)灭菌、低温(EO)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几种方式1。高温灭菌的凡士林纱布条干枯脆性大且需多次灭菌,低温灭菌的凡士林纱布条虽效果可靠,但目前大多数医院无EO灭菌设备,而高压蒸汽灭菌是目前应用最广、灭菌效果可靠、方便、快捷的灭菌方法,经压力蒸汽灭菌后的凡士林纱布干湿度、柔软度适中、韧性好,临床使用效果满意。高压蒸汽灭菌,不仅可杀死一般的细菌,对细菌芽胞也有杀灭效果,是最可靠、应用最普遍的物理灭菌法。目前行业内使用最广泛的是日本ALP高压灭菌器,每台均做国家特检,具备特检证书,容量有54L、85L及105L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日本ALP高压灭菌器安全高效,功能齐全,操作方便 ,其的温度范围和安全阀耐压值在全球各知名品牌产品中最高。日本ALP高压灭菌器中的CLG系列产品,采用中央杠杆锁.开关轻松简便。在灭菌过程中自动锁紧,灭菌后需待仪器降至安全温度才可开启。自动铰链使舱盖抬起和放下都毫不费力。所有型号均具备快速冷却功能可使高压灭菌器在灭菌后快速降温到80℃以下的安全温度,让你快捷利用灭菌物,无需长时间的等待。日本ALP高压灭菌器具有带预真空的型号轻松解决蒸汽不易穿透油类的问题。三重脉冲,预真空设备配置强大的真空泵强行排空腔内留存的空气,使饱和蒸汽良好的渗透入灭菌物品中,从而确保充分有效的灭菌效果。

  • 各类灭菌的常用“生物指示剂”

    ( 1 ) 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Sporesof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如NCTC10007、NCIMB8157、ATCC7953)。D 值为1.5~3.0min,每片(或每瓶)活孢子数5×105~5×106 个,在121℃、19min 下应被完全杀灭。此外,还可使用生孢梭菌孢子(SporesofClostridiumsporogenes 如NCTC8594、NCIMB8053、ATCC7955),D 值为0.4~0.8min.(2)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孢子(SporesofBacillussubtilis,如NCIMB8058、ATCC9372)。D 值大于1.5min,每片活孢子数5×105~5×106 个。去热原验证时使用大肠杆菌内毒素(Escherichiacoliendoxin),加量不小于1000 细菌内毒素单位。(3)辐射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短小芽孢杆菌孢子(SporesofBacilluspumilus,如NCTC10327、NCIMB10692、ATCC27142)。每片活孢子数107~108,置于放射剂量25kGy 条件下,D 值约3kGy.但应注意灭菌产品中所负载的微生物可能比短小芽孢杆菌孢子显示更强的抗辐射力。因此短小芽孢杆菌孢子可用于监控灭菌过程,但不能用于灭菌辐射剂量的建立。(4)气体灭菌[/fon

  • 【分享】湿热灭菌器以及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指南

    【分享】湿热灭菌器以及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指南

    [color=#DC143C][center]湿热灭菌器以及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指南[/center][/color]共88张ppt[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3971]湿热灭菌器以及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指南[/url][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132059_143972_1626679_3.jpg[/img]

  • 【原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灭菌乳中乳果糖的含量

    摘要:对灭菌乳中乳果糖含量进行研究,初步探索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测定的方法.牛奶在加热处理过程中, 部分乳糖异构为乳果糖, 经β-D- 半乳糖苷酶水解后生成半乳糖和果糖,通过酶转化为NADPH,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40nm,可在此波长下测出它的吸光度并计算出其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灭菌乳中乳果糖含量的测定。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 灭菌乳 乳果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液态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 ,凡在灭菌乳 、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 ,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农业部近发布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 定》标准,为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灭菌乳中复原乳的乳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灭菌乳中乳果糖含量进行测定,并优化了试验方法,采用光谱扫描功能对最大吸收波长进行优化,并采用时间扫描功能监控酶的反应速率。确定在紫外光区340nm处测定乳果糖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对乳品中复原乳的监控起到积极作用。 1仪器和试剂1.1仪器和设备1.1.1 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有限公司)1.1.2 水浴或干燥箱: 温度能维持在40℃±2℃。1.2试剂除非另有说明, 在分析中仅用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 1992中一级水。碳酸氢钠(NaHCO3);过氧化氢(H2O2) , 质量分数为30%;辛醇(C8H18O);灭菌水;300g.L-1硫酸锌溶液;150 g.L-1亚铁氰化钾溶液;0.33mol.L-1氢氧化钠溶液;1mol.L-1氢氧化钠溶液;缓冲液A: pH= 7.5称4.8 g 磷酸氢二钠, 0.86 g 磷酸二氢钠和0.1 g 硫酸镁溶解于80mL水中, 用1mol.L-1 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 到7.5±0.1 ( 20℃) , 稀释到100mL , 摇匀;缓冲液B: pH= 7.6称取14.00g三乙醇胺和0.25g硫酸镁溶解于80mL水中。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到7.6±0.1( 20℃),稀释到100mL ,摇匀;缓冲液C将40.0mL缓冲液B 用水稀释到100mL ,摇匀;β-D- 半乳糖苷酶悬浮液用3.2 mol.L-1 硫酸铵溶液将活性为30 IU.mg-1 的β-D- 半乳糖苷酶制备成浓度为5mg.mL-1的悬浮液;葡萄糖氧化酶悬浮液;用灭菌水将活性为200 IU• mg-1 的葡萄糖氧化酶制备成浓度为20 mg.mL-1悬浮溶液;过氧化氢酶悬浮液:用灭菌水将活性为65000 IU.mg-1的过氧化氢酶制备成浓度为20 mg.mL-1的悬浮液;己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悬浮液(混酶):在1mL浓度为3.2 mol. L-1硫酸铵溶液中加入2 mg 活性为140 IU.mg-1 的己糖激酶和1 mg 活性为140 IU.mg-1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轻摇均匀,成悬浮液;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悬浮液用3.2 mol. L-1硫酸铵溶液将活性为350 IU.mg-1的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制备成浓度为2 mg.mL-1 的悬浮液; ATP 溶液将50 mg 5'-ATP-Na2 和50 mg 碳酸氢钠溶于1mL水中;NADP 溶液:将10mgβ-NADP-Na2溶于1mL水中。2 试验方法2.1 试液制备量取50.0mL样品到100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到刻度后混匀。2.2 纯化 吸取10.0mL试液于50mL锥形瓶中, 依次加入1.75mL亚铁氰化钾溶液、1.75mL硫酸锌溶液和6.5mL缓冲液A。每加入一种溶液后, 充分振荡均匀。全部溶液加完后, 静置10 min,过滤, 弃去最初的1mL~2mL滤液,收集滤液。2.3 水解乳糖和乳果糖吸取5.00mL滤液于10mL容量瓶中, 加入50μL的β-D-半乳糖苷酶悬浮液, 混匀后加盖。在40℃水浴或干燥箱培养至少10 h。2.4 葡萄糖氧化依次加入2.0mL 缓冲液C、100μL葡萄糖氧化酶悬浮液、1 滴辛醇、0.5mL 浓度为0.33mol.L -1氢氧化钠溶液、50 μL 过氧化氢和0.1 mL 过氧化氢酶悬浮液, 每加入一种试剂均要摇匀。全部溶液加完后, 在40℃水浴或干燥箱中培养3 h。冷却后稀释至10mL , 过滤, 弃去最初的1mL~2mL滤液, 收集滤液。2.5 空白依照2.1到2.4步骤处理空白溶液, 但不加β-D-半乳糖苷酶悬浮液。2.6 测定 在石英比色皿中依次加入1.00mL缓冲液B,0.100mLATP溶液,0.100mLNADP溶液,1mL滤液和1mL水, 每加入一种试剂均要摇匀.混合均匀后,静置3min.加入20μL混酶.混合均匀后上机,并同时做试剂空白. 反应过程大约10min,每隔1min记录一次吸光度的变化,等两次吸光度不再变化,反应停止。此过程中吸光度的变化见表1表1 加入混酶后反应吸光度的变化情况时间/min吸光度/Abs时间/min吸光度/Abs10.11370.20820.16880.21530.17490.22040.182100.23050.195110.23260.202120.232等反应到达终点后,记录下吸光度。加入20μL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悬浮液,混合均匀后上机。反应过程大约15min,每隔1min记录一次吸光度的变化,等两次吸光度不再变化,反应停止.此过程中吸光度的变化见表2.表2 加入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后反应吸光度的变化情况时间/min吸光度/Abs时间/min吸光度/Abs10.232720.38580.75830.46890.77640.557100.78250.649110.78660.732120.7862.7结果计算2.7.1吸光值差样品吸光值差△As的计算:△As = As2-As1空白吸光值差△Ab的计算:△Ab= Ab2- Ab1样品净吸光值差△AL的计算:△AL=△A s-△A b 2.7.2乳果糖含量乳果糖的含量以样品的质量浓度c 计, 数值以毫克每升(mg/L) 表示,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AL-样品净吸光值差;ML-乳果糖的摩尔质量( 342.3 g/mol);ε-NADPH 在340 nm 处的摩尔吸光值( 6.3 L.mmol-1.cm-1) ;V1-比色皿液体总体积, V1=3.240mL ;V2-比色皿中滤液的体积, V2=1.00mL;d -比色皿光通路长度, d = 1.00cm;V-测试样体积( L)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 结果与讨论3.1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在光谱模式下,测定标准系列的光谱图,仪器条件见表3。表3 仪器条件波长扫描范围/nm420~650光谱带宽/nm0.5采样间隔0.5扫描速度中速在此仪器条件下,扫描出标准系列的吸收光谱图,见图1。 图1 标准系列的吸收光谱图由以上标准系列的吸收光谱图可知,乳果糖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与国标方法的一致。 在样品测定过程中,同样做光谱扫描,结果见图2。图中实线为样品吸收光谱图,虚线为标准溶液吸收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和标准溶液的峰形基本吻合,最大吸收波长一致,基本不存在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图2 乳果糖样品吸收光谱图3.2精密度试验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六次独立测定结果,其标准偏差S和相对标准偏差见表4。表4 精密度试验结果 n=6样品编号测定值范围mg/L平均值mg/L标准偏差S相对标准偏差RSD1430.9~438.0434.72.4770.0062525.8~534.4529.82.9580.0063722.3~746.8735.09.2940.0134808.5~823.4816.05.3480.0073.3回收率试验本试验采用浓度为984 mg/L的乳果糖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分别添加10.00、15.00、20.00、25.00mL的标准溶液进行试验,其结果见表5。表5样品测定及加标回收试验样品编号本底值mg/L加标量mg/L加标测定值mg/L回收率%1217.3598.4311.295.382264.90147.6392.386.313367.50196.8541.888.574408.00246.0634.592.074结论 试验表明:本方法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在0.006~0.013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6.31%~95.38%之间,适用于灭菌乳中乳果糖的测定。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939-2005.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S][2] 黄萌萌,王加启等,牛奶乳果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07,35(6):54~57.[3] 黄萌萌,王加启等,UHT灭菌乳贮存期间乳果糖的变化规律[J],中国乳品工业,2007,35(12):10~12.[4] 黄萌萌,王加启等,牛乳中乳果糖含量测定的快速酶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 ,12 (5) :57~60[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608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灭菌乳中乳果糖的含量[/url]

  • 消毒灭菌原理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过程。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的原理就是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变性,从而达到灭菌的作用,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就是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因此,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160~170℃),时间长 (1~2h)。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 180℃。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高压蒸气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气。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气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 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三是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培养基

  • 碳酸钙灭菌

    ,我需要分离肉中的乳酸菌,在MRS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碳酸钙怎么灭菌啊,而且每次都不溶,都沉到瓶子底部了碳酸钙能灭菌吗,有没有好的方法使碳酸钙和培养基混匀。求助

  •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学灭菌法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物理方法的一种,即加热灭菌。 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通过加热使菌体内 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其凝固所需要的温度越低。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因为在湿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同时湿热的穿透力强,可增加灭菌效力。 2.1 湿热灭菌 煮沸消毒法 :注射器和解剖器械等均可采用此法。先将注射器等用纱布包好,然后放进煮沸消毒器内加水煮沸。对于细菌的营养体煮沸约15~30min,对于芽孢则需煮沸约1~2h。 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用途广,效率高,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的沸点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当蒸汽压力达到1.05kg/cm2时,水蒸气的温度升高到121℃,经15~30min,可全部杀死锅内物品上的各种微生物和它们的孢子或芽孢。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传染性标本和工作服等都可应用此法灭菌。 2.2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加水:打开灭菌锅盖,向锅内加水到水位线。立式消毒锅最好用已煮开过的水,以便减少水垢在锅内的积存。注意水要加够,防止灭菌过程中干锅。 装料、加盖:灭菌材料放好后,关闭灭菌器盖,采用对角式均匀拧紧锅盖上的螺旋,使蒸汽锅密闭,勿使漏气。 排气:打开排气口(也叫放气阀)。用电炉加热,待水煮沸后,水蒸气和空气一起从排气孔排出,当有大量蒸汽排出时,维持5min,使锅内冷空气完全排净。 升压、保压和降压:当锅内冷空气排净时,即可关闭排气阀,压力开始上升。当压力上升至所需压力时,控制电压以维持恒温,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待时间达到要求(一般培养基和器皿灭菌控制在121℃,2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降至接近“0”时,打开放气阀。注意不能过早过急地排气,否则会由于瓶内压力下降的速度比锅内慢而造成瓶内液体冲出容器之外。 灭菌后的培养基空白培养:灭菌后的培养基放于37℃培养箱中培养,经24h培养无菌生长,可保存备用;斜面培养基取出后,立即摆成斜面后空白培养;半固体的培养基垂直放置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后,空白培养。 2.2 干热灭菌法 通过使用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叫干热灭菌。一般是把待灭菌的物品包装就绪后,放入电烘箱中烘烤,即加热至160~170℃维持1~2h。 干热灭菌法常用于空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的灭菌。凡带有胶皮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等都不能用此法灭菌。 2.2.1 灭菌前的准备 玻璃器皿等在灭菌前必须经正确包裹和加塞,以保证玻璃器皿于灭菌后不被外界杂菌所污染。常用玻璃器皿的包扎和加塞方法如下:平皿用纸包扎或装在金属平皿筒内;三角瓶在棉塞与瓶口外再包以厚纸,用棉绳以活结扎紧,以防灭菌后瓶口被外部杂菌所污染;吸管以拉直的曲别针一端放在棉花的中心,轻轻捅入管口,松紧必须适中,管口外露的棉花纤维统一通过火焰烧去,灭菌时将吸管装入金属管筒内进行灭菌,也可用纸条斜着从吸管尖端包起,逐步向上卷,头端的纸卷捏扁并拧几下,再将包好的吸管集中灭菌。 2.2.2 干燥箱灭菌 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干燥烘箱内,注意不要摆放太密,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得使器皿与烘箱的内层底板直接接触。将烘箱的温度升至160~170℃并恒温1~2h,注意勿使温度过高,超过170℃,器皿外包裹的纸张、棉花会被烤焦燃烧。如果是为了烤干玻璃器皿,温度为120℃持续30分钟即可。温度降至60~70℃时方可打开箱门,取出物品,否则玻璃器皿会因骤冷而爆裂。 用此法灭菌时,绝不能用油、蜡纸包扎物品。 2.2.3 火焰灭菌 直接用火焰灼烧灭菌,迅速彻底。对于接种环,接种针或其它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至红热进行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或三角瓶口,也采用通过火焰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