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模板法电化学共沉积

仪器信息网模板法电化学共沉积专题为您整合模板法电化学共沉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模板法电化学共沉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模板法电化学共沉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模板法电化学共沉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模板法电化学共沉积话题讨论。

模板法电化学共沉积相关的论坛

  • 请教关于电化学沉积的问题

    电沉积总共有哪几种方法啊?控制一定的电流密度,沉积一定的时间,这种电沉积方式是什么电化学方法实现的?恳求各位大侠伸出援助之手

  • 【讨论】用电化学工作站如何做电沉积?

    我们的电化学工作站是CHI660c,想拿他来做电沉积,ITO做工作电极,Pt对电极,SCE参比电极,工作电压-1V,请问我应该选择什么工作模式啊?如:循环伏安,计时电位,等。参数该如何设置,先谢过了。

  • 求教一下电化学沉积纳米颗粒

    有那位大侠作这方面的:用电化学工作站CHI660沉积铂纳米颗粒的,在玻碳电极上。指导一下啊,或者相关的资料介绍一下》QQ:469387067。laomao007@sina.com

  • 电化学电镀电焊机在塑料模具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并呈现加快增长的势头,全球塑料工业的生产与销售也一直呈稳定增长的趋势。据预测,2007年全球塑料需求量将达到2亿l千万吨,2020年达到3亿8千万吨。塑料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钢铁、木材、水泥成为材料领域的四大支柱。因此,研究和开发塑料成型技术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塑料模具是塑料成型加工中重要的装备之一,在塑料制品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质量与性能。随着塑料模具向小型、精密、多样化和大型、复杂、精密化的方向发展,其制造工艺日趋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I。特别是大多数精密模具要从国外进口,价格极高,并且标准配件种类少。若是早期失效,将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极其需要一种方便的方法将金属补到模具上去,以恢复模具表面的好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使用较早的方法是焊接工艺。焊接粘接性非常好,但是焊接层含有大量的氧化物,而且焊接不可避免要在金属中产生应力,从而导致热变形或裂缝的形成。较新的工艺是火花喷镀或等离子加工,这种工艺方法方便快捷,可以在制件表面形成2 5.4mm厚的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或者碳化物层。然而,这种工艺设备价格昂贵,而且沉积层的粘接性一般通常还需要后续机加工,沉积层通常含有较多的气孔。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金属沉积工艺,常用在加工面积l m2左右,沉积层厚度为l“m到lmm左右,主要应用于需要沉积优质金属的场合,这种方法被称为电化学电镀工艺。1电化学电镀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1.1电化学电镀基本原理  这种工艺操作简单,如同电弧焊一样,阴极导线被夹在模具或机器上。阳极导线与棉纱或涤纶包覆的阳极相连,电源组件被调到合适的电压值。阳极垫浸入少量的电解液中,在模具表面上来回移动,直到形成均匀理想的金属沉积层(如图1)。为了监控金属层的厚度,电源组还应该包含一个电能表,电能表的读数与金属涂膜的厚度成正比。  1.2电化学电镀一般工艺  电化学电镀一般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镀前预处理,镀件电镀和镀后处理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几道工序。操作过程中,每道工序完毕后需立即将镀件冲洗干净。  (1)镀前预处理  ①表面整修:待镀件的表面必须平滑,常用沙布、金相沙纸打磨。  ②表面清理:采用化学及机械的方法对镀件表面的油污,锈斑等进行清理。  ③电净处理:电净处理就是电解脱脂。刷镀中对任何基体金属都用同一种脱脂溶液,只是不同的基体金属所要求的电压和脱脂时间不一样。电净后的表面无油迹,对水润浸良好和不挂水珠。  ④活化处理:用以去除镀件在脱脂后可能形成的氧化膜并使镀件表面受到轻微刻蚀而呈现金属的结晶组织,确保金属离子能在新鲜的基体表面上还原并与基体牢固结合,形成强度良好的镀层。  (2)镀件电镀  ①电镀打底层:由于镀层在不同金属上结合强度不同,有些电镀层不能沉积在钢铁上,故针对一些特殊镀种要先电镀一层打底层作为过渡,厚度一般为(0.00l~0.01)mm。②电镀工作镀层:工作镀层是表面的最终电镀层,其作用是满足表面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特殊要求。根据镀层性能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最终溶液,例如用于耐磨的表面,工作镀层可选用镍,镍一钨合金等。对于耐腐蚀的表面,工作表面可选用镍、锌等。镀镍是模具修复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镀液见表l。  (3)镀后处理  电镀完毕要立即进行镀后处理,清除镀件边缘残积物。  1.3电化学电镀特点。  (1)设备特点: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从而可以现场或者野外作业。  (2)镀液特点:镀液大多数是金属有机络合物水溶液,在水中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在较宽的电流密度和温度范围内使用。它具有不燃、不爆、无毒性、腐蚀小,对环境污染小,便于操作与安全。  (3)工艺特点工艺灵活、沉积速度快、镀层种类多、结合强度高。2在塑料模具中的应用  电化学电镀在塑料模具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在模具的表面镀上一层薄而均匀的金合金,以防止在加工PVC或PVDC是释放释放出来的盐酸的腐蚀,腐蚀产生的小坑会在制品表面产生拖痕、鱼尾纹和其他的缺陷,并且会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目前一般采用电化学电镀方在模具表面镀上2.5“m厚的金合金。这层金属镀层可以防止PVC释放出来侵蚀,上海logo设计从而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使用金合金电化学电镀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在修复镀层时,不用将模具取下来就可以对其进行修复。对于抛光表面通常使用铁粉,或用软钢丝刷将模具表面刷成不光滑状,用以使新的镀层同模具表面熔合在一起。  当在成型PET、ABS、PE、PP塑料制品时,这些材料对钢和铬有粘附作用。通过金合金镀层,这样可以增强这种材料同塑料模具型腔面的分离作用。其镀金合金的厚度只要达到约成型PVC所需要厚度的一半,焊机租赁就可以满足防粘附的要求。  在塑料模具在使用完了之后,为了防锈和防腐通常在塑模工作面上,涂沫润滑油或者润滑脂。如果要将模具表面上的锈除去,通常会在模具表面上留下小坑和腐蚀痕迹。这种缺陷对于塑料模具来说往往是致命的。通过电化学电镀,在保存前可以将模具表面镀上一层隔,镀隔层的厚度可达50 m。镀隔之后,如需要,可以再加涂覆润滑油或者润滑脂,电焊机租赁对于防腐,1 2 m厚度的镀隔就足够。当需要使用模具时,可以将隔除去,使模具工作面达到初始成型状态。  3结语  电化学电镀这种方法在航空航天及航海塑料模具领域的应用仅是近几年的事,但凭借着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费用等优点,这种工艺方法在塑料模具行业应用发展迅速。电化学电镀凭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在塑料模具行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体现在:  (1)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塑料模具的制造技术要求高、电焊机出租生产周期长、加工费用高,模具材料需求量大、极其贵重。现在许多精密塑料模具需要从国外进口,成本和各种费用都很高。若过早失效弃置不用,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而且是资源上的浪费。用电化学电镀对塑料模具的修复或其表面强化处理等不仅可以满足工业的需求,还可以节省资金,同时又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2)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例如圣路易一家制造商为TwA公司生产一种带标志的塑料杯,将这家航空公司的标志印在杯子的一侧。当在铭刻标记的地方用电化学电镀铜和镍,然后又镀上一层镍钨合金,模具的表面就修复好了。现在已经生产了成千上万个没等设备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而在有标记的塑料杯子。这样就可以不必再花大量的钱去开一套没有标记的杯子的塑料模具,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 《应用电化学》教学大纲

    《应用电化学》教学大纲柳厚田学分数 2周学时 2总学时 34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应用电化学》是一门利用电化学基本原理,解决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涉及电化学应用领域内有关金属腐蚀、金属电沉积及化学电源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课程。《应用电化学》为化学系“应用化学”及“化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基本内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五大部分:(1)电化学的基础概念。(2)金属的腐蚀与防护。(3)金属电沉积的原理及应用。(4)化学电源的原理及制造。(5)电解及有机合成: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计划增加电解及有机电合成等方面的内容。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电化学应用领域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及第一章:电化学基础知识 (3学时) 讲课重点:1.1学习《应用电化学》的重要性1.2《应用电化学》的研究领域及近期发展1.3电化学基础知识介绍第二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4学时)讲课要点:2.1金属腐蚀的热力学2.2均匀腐蚀的腐蚀电流和腐蚀电位2.3金属腐蚀速度的电化学测量2.4金属的阳极行为2.5金属的局部腐蚀2.6金属的电化学防腐第三章:金属电沉积原理及应用 (8学时)讲课要点:3.1金属电沉积原理3.2金属络离子的阴极还原3.3有机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电沉积的影响3.4合金电镀3.5电流在阴极上的分布3.6电镀实例分析第四章:化学电源的原理及制造4.1化学电源的组成、基本参数及性能比较4.2多孔性电极理论4.3化学电源中的电极反应4.4常用化学电源4.5新型化学电源4.6化学电源的新进展第五章:电解及有机合成 (暂不列入讲授内容)讲课要点:5.1电化学电解体系5.2电压平衡和电能消耗5.3电流效率5.4电解槽的结构5.5无机产品的电解生产5.6有机电合成5.7电化学氟化5.8熔化电解及湿法电冶金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全部课程在1学期(34学时)内完成。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参考书:1、《腐蚀电化学原理》,曹楚南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2、《金属电沉积》,周绍民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3、《化学电源导论》,张文保等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本课程的历史沿革 本课程自1988年9月开始,在化学系作为选修课开设,当时的选修对象主要为物理化学专业电化学专门化的学生。至1988年共开设10次。现在,本课程已作为《应用电化学》的选修课,本系及外系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学生,例如学习物化、催化、分析、无机的本系学生及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等外系学生,也参加本课程的选修。

  • [求助]我的样品是沉积在模板中的纳米线,怎么做红外啊,谢谢老大们

    我的样品是沉积在模板中的纳米线,怎么做红外啊,谢谢老大们纳米线的外面有有机物,主要是看有机物和纳米线结合后,相应的官能团有没有移动1.模板溶解需要氢氧化钠或磷酸溶解(多孔氧化铝),然后作液体中纳米线的红外,老师说样品池会被腐蚀掉,我可不可以这样:先用碱溶解,然后用磷酸调PH到中性?2.我可不可以这样:把带有纳米线的模板研碎,然后压片作固体的红外?多谢各位了,

  • 【资料】电化学噪声的分析与应用8

    在腐蚀的整个过程中,Rn和Rsn趋于下降.他们的研究同时指出:Rn与EIS技术得到的极化电阻Rp同步变化,孔蚀指标PI(=SI/Imean)和电位噪声的SPD信号均不能正确地反55映材料腐蚀的真实情况.而Chen和Skerry研究指出:抗蚀性能优良的涂层的电荷转移电阻Rt(EIS)和噪声电阻Rn8102具有数量级为10~10Ωcm的电阻值,而且,其双电层电-102容C约为10F/cm 当Rn大于Rt以及Rt的数量级低52于10Ωcm时,涂层下电极开始发生孔蚀,并且此时,电极2表面双电层电容大于1μF/cm.Bierwagen提出了另一个噪声电阻Rn,他认为可以根据下式估计涂层失效的严重性:2S2V02Rn=2=(Rsn)SI2Rctg2=limRs+222=(Rs+Rctg)(7)f→01+fRctgC其中,Rs为溶液电阻,Rctg为涂层电阻,C为双电层电容,f56为采样频率.Rn越大则涂层防护性能越好.Puget和Trethewey等对钢铁表面聚氨酯涂层的磨(冲)57蚀现象的研究发现,冲蚀和化学腐蚀作用不具协同性.电流噪声的标准偏差SI和平均腐蚀电流Imean反比于涂层的覆盖率.随着电极表面的腐蚀从局部腐蚀向均匀腐蚀的转变,电流噪声的非对称度Sk和突出度Ku同时下降至一比较稳定的数值 之后,Sk的继续下降和Ku的回复则表明涂层的破裂和金属基体的冲蚀-腐蚀.涂层的穿孔伴随着噪声SPD曲线斜率的下降,Imean的增加可能预示着冲蚀过程已经暴露了金属基体中的内在缺陷.在材料缓蚀剂的研究方面,Monticelli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比较缓蚀剂加入前后SPD曲线特征参数的变化,来判断它们是否通过抑制腐蚀电极的局部阴极析氢反应或是加6强电极表面钝化膜来抑制材料的腐蚀.曹楚南和林海潮等的研究表明,SPD曲线的fc愈低,则钝化抑制剂的抗孔蚀能58力愈强.3电化学噪声在化学电源和金属电沉积等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在金属电沉积的过程中,电化学噪声起源于晶核的随机生长,噪声水平远远高于金属溶解或由扩散控制的物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噪声水平,且与沉积物的结构和晶体取59α向生长密切相关.在Ni的电沉积过程中,1/f噪声中的指数α接近于2时,110面择优生长 α接近于1时,211晶面择优生长.在Zn的电沉积过程中,SPD正比于沉积层的表面粗糙度.Gabrielli等从理论上对金属电沉积过程中的噪声功率与沉积物的结构和晶体取向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60究,认为晶体的“生长/死亡”理论可以解释电沉积过程中的电化学噪声功率谱,但是,所有电极反应的速率波动和微晶所造成的电化学噪声对整个体系的自相关函数也有一定的作用.Budevski等人发现准单晶Ag的表面上沉积金属Ag时的电化学噪声的水平和自相关函数的大小反映了晶SPD体“成核/生长”的速率高低.但是,当晶体的成核和生长都遵循分布时电化学噪声数据的分析变得非常困Poissonian,61难.1999年,Martinet和Durand等学者首次将EN技术用62于电池的性能研究中.如:确定低容量密封Ni-MH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探测Ni-Cd电池的过充情况.他们认为锂离子电池的噪声功率谱密度(SPD)与电池的析气电流jgas和流经体系的总电流jtot之间存在下列关系:03j12-6gasSPD(V)=6×10(8)jtot他们测定的是整个电池的电压波动,而不是单个电极的电位波动.但是,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在电池内插入两个参比电极的方法来分别探测由单个电极及隔膜产生的电化学噪声.EN技术除了应用于上述工业电化学领域外,在生物化63~65学和环境科学等其它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4展望EN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电化学研究技术,它的应用非常灵活(可以在极化和非极化条件下进行,可以采用双电极或三电极测试体系)、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材料腐蚀、金属电沉积、化学电源、生物电化学和地震波等)、数据处理手段日益完善(时域谱、频域谱、小波分析和分形分析等),并且相对于其它传统电化学方法和现代物理研究手段具有无可比拟的66优良特性.如果将EN技术及基于EN技术的新技术(如EES和MEES)与非线性数学理论相结合,必将导致EN技术的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研究领域的迅速扩大,其在电极过程动力学机理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将更加显著.致谢: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金属所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海潮研究员、李瑛、史志明和严川伟副研究员的无私帮助!

  • 【资料】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一、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解法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传统的电解反应器采用的是二维平板电极, 这种反应器有效电极面积很小,传质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而在工业生产中,要求有高的电极反应速度,所以客观上需要开发新型、高效的电解反应器。  1969 年, Backnurst等提出流化床电极(Fluid Bed Electrode简称FBE) 的设计。这种电极与平板电极不同,有一定的立体构型,比表面积是平板电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电解液在孔道内流动,电解反应器内的传质过程得到很大的改善。  1973年,M.Fleischm amm与F.Goodridge等研制成功了双极性固定床电极(Bipolar Packed Bed Electrode简称BPBE)。内电极材料在高梯度电场的作用下复极化,形成双极粒子,分别在小颗粒两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每一个颗粒都相当于一个微电解池。由于每个微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距离很小,迁移就容易实现。同时,由于整个电解槽相当于无数个微电解池串联组成,因此效率大大提高。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间接电化学转化,即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1.直接电解  直接电解是指污染物在电极上直接被氧化或还原而从废水中去除。直接电解可分为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阳极过程就是污染物在阳极表面氧化而转化成毒性较小的物质或易生物降解的物质,甚至发生有机物无机化,从而达到削减、去除污染物的目的。阴极过程就是污染物在阴极表面还原而得以去除,主要用于卤代烃的还原脱卤和重金属的回收。2.间接电解  间接电解是指利用电化学产生的氧化还原物质作为反应剂或催化剂,使污染物转化成毒性更小的物质。间接电解分为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媒介电化学氧化)是指氧化还原物在电解过程中可电化学再生和循环使用。不可逆过程是指利用不可逆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如具有强氧化性的氯酸盐、次氯酸盐、H2O2和O3等氧化有机物的过程,还可以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中间体, 包括溶剂化电子、HO、HO2、O2-等自由基。另外根据具体的使用方法还可分为:1.电凝聚电气浮法  在外电压作用下,可溶性阳极(铁或铝)被氧化产生大量阳离子继而形成胶体使废水中的污物凝聚,同时在阴极上产生的大量氢气形成微气泡与絮粒粘附在一起上浮,这种方法称为电凝聚电气浮。在电凝聚中,常常用铁铝做阳极材料。2.电沉积法  利用电解液中不同金属组分的电势差,使自由态或结合态的溶解性金属在阴极析出。适宜的电势是电沉积发生的关键。无论金属处于何种状态,均可根据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大小,由能斯特方程确定电势的高低,同时溶液组成、温度、超电势和电极材料等也会影响电沉积过程。3.电化学氧化 电化学氧化分为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两种,属于阳极过程。直接氧化是通过阳极氧化使污染物直接转化为无害物质;间接氧化则是通过阳极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中间物质或发生阳极反应之外的中间反应,使被处理污染物氧化,最终转化为无害物质。对于阳极直接氧化而言,如反应物浓度过低会导致电化学表面反应受传质步骤限制 对于间接氧化,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在直接或间接氧化过程中,一般都伴有析出H2 或O2 的副反应,但通过电极材料的选择和电势控制可使副反应得到抑制。4.光电化学氧化  通过半导体材料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能量,产生“电子-空穴”对,并储存多余的能量,使得半导体粒子能够克服热动力学反应的屏障,作为催化剂使用,进行一些催化反应。5.电渗析  依靠在电场作用下选择性透过膜的独特功能,使离子从一种溶液进入另一种溶液中,达到对离子化污染物的分离和浓缩。利用电渗析处理金属离子时并不能直接回收到固体金属,但能得到浓缩的盐溶液,并使出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单阳膜电渗析法。6.电化学膜分离  利用膜两侧的电势差进行的分离过程。常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分离。三、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优点  (1) 过程中产生的OH自由基可以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 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 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技术(Environm ent Friendly Technology);  (2) 能量效率高, 电化学过程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就可进行;  (3) 电化学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 又可以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使用, 如作为前处理方法, 可以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  (4) 电解设备及其操作一般比较简单, 费用较低。

  • 【分享】《电化学加工技术》之 电 化 学 抛 光 FLASH 欣赏!

    [flash]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08313105028_01_0_3.swf[/flash]内容简介为了及时总结今年来电化学加工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促进其更快速的发展,我们特别编写了《电化学加工技术》一书。该书系统阐述了电化学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书在编写时,主要考虑了新颖性、启发性和应用性,力求作到详略得当,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供从事电化学加工的科研、生产人员及高、中级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绪论第一篇 电化学加工技术的理论基础第一章 电解质溶液第二章 可逆电极过程第三章 不可逆电极过程第二篇 电化学去除加工第四章 电解加工第五章 电解磨削加工第三篇 电化学沉积加工第六章 电镀加工第七章 电授加工第四篇 电化学表面加工第八章 电化学表面处理第九章 电化学抛光****************************************************第五篇 电化学复合加工第十章 电化学机械复合加工第十一章 其他电化学复合加工

  • 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技术——电化学专题

    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技术——电化学专题

    [font=宋体]一、专题简要 以肋片散热模型为例走通整个建模仿真流程,掌握COMSOL仿真所需创建模型的步骤、几何创建、网格划分、方程及边界设置以及后处理等。[/font][align=left][font=宋体] 燃料电池仿真模块以燃料电池仿真、多孔电极模型、尘气输运模型、[/font][font=宋体]纽扣电池模型、连接体模型、[/font][font=宋体]直接碳燃料电池模型([/font][font=宋体]传质-导电-电化学-热多场耦合[/font][font=宋体])以及应力分析为例,带大家掌握COMSOL仿真从简到真的燃料电池建模方法。[/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 锂离子电池仿真模块以锂电池热管理模型为例带大家掌握锂电池活化极化方法以及电化学-热耦合的方法。[/font][/align][align=left] 锂金属电沉积仿真模块分别以锂金属沉积二维模型、三维模型为例,带大家掌握电沉积模型的实现、瞬态和稳态的模拟、界面双电层模型等。[font=宋体] 通过多个模块场景案例的应用,了解借助COMSOL在理想或多物理场环境下建模、分析、评估、预测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电解加工、电化学加工等行业中涉及器件的性能的方法。 [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121212]电化学仿真技术通过对电池微观行为进行研究,明晰电池内部多现象机理,并将其数值化,通过数值方法实现对物理特征联合计算,建立完整的电池模型。COMSOL Multiphysics具有强大的多物理场全耦合仿真分析功能、高效的计算性能,可以保证数值仿真的高度精确,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近年来运用COMSOL来解决电化学实际工程问题也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许多同学在应用COMSOL在实践中存在大量的技术操作难点,数值模拟技术如何与工程科学应用相结合成为大家普遍的问题,为解决大家在COMSOL仿真过程中遇到的痛难点,特举办“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技术与应用”电化学线上专题。[/color][/font]二、专题纲要及图示[/font][table][tr][td]COMSOL仿真基础[/td][td]1、COMSOL软件基本操作1.1 创建模型一般步骤1.2 几何创建方法1.3 网格划分技巧1.4 方程及边界设置2、后处理2.1 数据集创建2.2 衍生量的计算2.3 结果图的绘制实例操作:肋片散热模型[/td][/tr][tr][td]COMSOL燃料电池仿真[/td][td]3、燃料电池仿真3.1 燃料电池开路电压计算3.2 燃料电池三种极化损失4、多孔电极有效扩散系数构建4.1 多孔电极构建方法4.2 曲率与孔隙率关系4.3 尘气模型实现方法实例操作:多孔电极模型、尘气输运模型5、从简到真的建模方法5.1 只考虑气体输运5.2 添加导电过程5.3 添加电化学过程5.4 添加退化过程实例操作:纽扣电池模型6、连接体研究分析6.1 燃料电池活化设置方法6.2 传质-导电-电化学多场耦合方法6.3 接触电阻、氧死区处理方法6.4 连接体优化与设计实例操作:连接体优化模型、新型连接体模型[/td][/tr][tr][td] [/td][td]7、直接碳燃料电池性能研究7.1 Boudouard反应设置7.2 热源设置方法7.3 传质-导电-电化学-热多场耦合方法7.4 性能分析实例操作:直接碳燃料电池模型8、应力分析8.1 力学边界设置8.2 损伤几率求解8.3 残余应力分析8.4 热应力分析实例操作:微管应力模型9、COMSOL锂电池仿真分析9.1 锂电池活化极化方法9.2 电化学-热耦合方法实例操作:锂电池热管理模型[/td][/tr][tr][td]COMSOL电沉积模型仿真[/td][td]10、COMSOL锂金属电沉积模型基本介绍10.1 二维电沉积模型所需要的物理接口简介10.2 电沉积电化学理论10.3 通过电沉积模拟可以得到哪些有价值的结果11、电沉积模型的实现11.1 三次电流分布和电分析接口设置11.2 金属界面设置11.3 瞬态和稳态模拟的区别11.4 界面双电层模型引入实例操作1:锂金属沉积二维模型实例操作2:锂金属沉积三维模型12、电沉积模型在SCI学术论文中的应用介绍12.1 如何在论文中利用电沉积模型解析科学问题12.2 关于COMSOL模拟在论文中的写作技巧[/td][/tr][/table][img=,268,]https://pic4.zhimg.com/80/v2-ebbef261cfbfeda5fb530dbec4c7deff_720w.jpg[/img][img=,231,]https://pic3.zhimg.com/80/v2-23006b75c83bfe48698a9982c367f5de_720w.jpg[/img][img=,228,]https://pic4.zhimg.com/80/v2-ae75d4cc92dd073a7df502d1d9dc20df_720w.jpg[/img][img=,431,]https://pic1.zhimg.com/80/v2-04411707e9ea743acd4602f5ac99c9a4_720w.jpg[/img][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121212]三、关于专题 专题讲师来自国内重点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新能源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授课讲师有着丰富的COMSOL使用经验,近些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发表专利数篇。擅长领域: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储能材料、电化学等模拟与设计、阴极保护模拟、电池集流设计等。[img=,690,81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011532266777_2025_5579252_3.png!w690x811.jpg[/img]专题时间:2022年05月14日-05月15日 2022年05月21日-05月22日 腾讯会议在线直播 [url=https://maifile.cn/pdf/a74609488278.pdf]查看全文[/url][/color][/font][/align]

  • 【讨论】电化学方法制钴

    本人想用电化学方法(恒电位法或循环伏安法等)在电极上镀钴,溶液为二价钴。请问有没达人做过类似实验或者有这方面资料得呢?电沉积要用碱性溶液还是酸性呢?PH有要求吗?

  • 前沿电化学研究的热点--微区扫描电化学新技术讲座

    美国AMETEK集团旗下两大著名电化学仪器品牌:PAR(普林斯顿应用研究)及Solartron(输力强分析),一直以来作为电化学工作站设备领域内的技术领导者,为广大从事电化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高品质的技术解决方案。此次,阿美特克科学仪器部将于2014年5月22日(SINO?CORR 2014 NACE 中国国际腐蚀控制与涂料涂装展览期间)举办微区扫描电化学新技术讲座,现场提供全套微区扫描电化学设备供实际操作及样品测试,热忱欢迎各位的光临!近年来,微区扫描电化学技术发展迅猛,在腐蚀和电沉积科学中的表面反映过程基础研究,酶稳定性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电化学反应特性,化学传感器,点蚀孔蚀,涂层完整性和均匀性,涂层下或逾金属界面间的局部腐蚀,缓蚀剂性能等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倍受科技工作者的关注。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405/uepic/d1d0fc49-4aa6-4600-bac6-035a24653e58.jpg本次新技术讲座特邀请了阿美特克公司科学仪器部产品经理Dr.John Harper和中国海洋大学王佳教授主讲。Dr. John Harper (AMETEK GROUP 科学仪器部)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405/uepic/e684dcd0-3d7e-4ae9-962b-e4218d3a5918.jpgDr. John Harper师从英国莱斯特大学Andrew Abbott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关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电化学性质。在英国短暂博士后工作后,他进入工业界,参与了新型双极板的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工作。他在燃料电池领域的成就使得他被英国剑桥的一个利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微传感器研发公司聘用。2003,John加入输力强分析担任应用专家并在公司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John担任科学仪器部系统产品经理,主要负责的产品有Versascan / SECM, Modulab XM DSSC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测试系统等。主讲内容:从腐蚀,基础电化学,能源领域探讨微区扫描电化学包括SECM, SVET, SKP, LEIS, OSP, SDS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王佳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405/uepic/6fc401fa-573b-44b4-ade7-744995d7c789.jpg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佳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责任研究员,现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和“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编委。王佳教授在腐蚀电化学研究领域,专注于多种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机理,腐蚀控制与监测,腐蚀电化学电子仪器及传感器,腐蚀防护评价等,并在这些领域获得大量成绩,已发表研究论文225篇(SCI 50篇);已发表专利46项。主讲内容:腐蚀研究中的微区电化学方法腐蚀研究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等效电路模型解析方法新技术讲座定于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在阿美特克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培训室举办。具体安排如下:9:00-11:00 / Dr. John Harper 从腐蚀,基础电化学,能源领域探讨微区扫描 电化学 包括SECM, SVET, SKP, LEIS, OSP, SDS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1:15-12:30 / 王佳教授 微区扫描电化学测试技术及应用实例 交流阻抗谱数据分析及解析12:30-13:30 午餐13:30-16:30 分组进行仪器上机动手实践及自由讨论联系方式:美国阿美特克科学仪器部(普林斯顿及输力强)联系人:乌鑫 女士电话: 010-85262111-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京东方大厦(B10)二层西侧邮编:100015 Email: michelle.wu@ametek.com.cn回执姓名 单位及通讯地址电话 email参加人数 是否需要住宿

  • 【过节送资料3】电化学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景

    材料学和电化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1987年国际电化学学会召开了一届以“新材料之电化学和电化学之新材料”为主题的国际电化学年会,此后,材料经常成为电化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在1989、1991、1994、1998和1999的国际电化学年会上,材料学都为年会讨论的主题之一。   有关这一领域的讨论,在材料学界也在进行,如国际热处理和表面工程联合会在澳大利亚召开的2000年的大会将电化学作为第一主题会场讨论的主题。这一主题之所以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主要原因是电化学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而材料的许多作用和性能又与电化学反应有关。“电化学材料科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它将促进这一处于材料学和电化学的交叉领域研究的发展。在此,我们力图揭示“电化学材料科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仅供参考。   一、“电化学材料科学”是1999年德国的斯卡尔茨教授在意大利的帕威尔召开的第50届电化学年会上提出的,但他未就这一词予以确切定义。其实,在“电化学材料科学”提出以前,电化学工作者关心材料领域的研究由来已久。200年前伏特电堆的发明以后,不同电池材料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896年人造石墨的出现和它在氯碱生产中发挥的作用,给电化学工作者以极其深刻的影响,此后对有关石墨电极材料改性以及其它电极材料如铅阳极、磁铁矿阳极的探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活性氧化物电极材料在1965年的问世,并于1968年进入工业应用,材料的作用才越来越受到电化学工作者的关注。材料科学工作者对电化学的关切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20年代著名的英国科学家伊文思对金属腐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他认识到金属的腐蚀可以归结为电化学反应,与学生一起建立了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历程并提出金属腐蚀极化图。腐蚀对材料的破坏是惊人的,有估计认为全世界因腐蚀损失的钢铁材料约相当于全年钢铁产量的30%。对腐蚀电化学机理的研究和认识,为金属的防护措施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尽管牺牲阳极的电化学保护技术最早出现在1842年,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工业上才开始采用,而阳极保护技术则是1954年由艾德利纽提出的,1948年得到工业应用。上世纪50年代以前,金属的高温氧化被看成是典型的化学腐蚀,1952年瓦格纳分析了氧化机理,提出了氧化膜的生长加厚阶段可完全归结为电化学反应,从而为高温腐蚀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正确道路。材料科学工作者感兴趣的另一方面是材料的电化学沉积技术。实际上,电镀技术是一种古老的技术,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有很大的发展。

  • 金属离子电化学富集速度和条件

    大家好,我最近开始做电化学方面的东西,由于所学专业不是这个方向的,所以想请教一些问题。要是想某种金属离子富集或沉积到电极上,想要离子尽可能都富集到电极上,当然100%是不可能的。那么富集或沉积的速度都取决于哪些条件呢?

  • 【转帖】生物电化学

    生物电化学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创立了各门自然科学。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深层次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对许多基本问题必须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逐渐分化出许多分支学科。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分化的速度愈来愈快。各门一级学科已分化出众多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五级学科等等。但是,由于实际要解决的许多问题非常复杂,所涉及的知识又是高度综合性的,如神经细胞跨膜释放神经传递物质的研究,就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样,便出现了高度分化的相对狭窄的学科难以解决高度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矛盾。从学科自身的发展来看,相对狭窄的研究领域,如不借鉴、利用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则很难有大的突破,并可能最终致使学科发展无路可走。因此,无论是从学科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都迫切需要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深层次交叉的结果是在多学科的界面上通过学科间的“碰撞”而生长出新型的“交叉学科”,或称“边缘学科”。生物电化学便是本世纪70年代由电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电化学等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电化学与生物电现象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离子导体(一般为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的界面结构、界面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与机理的科学。生命现象最基本的过程是电荷运动。生物电的起因可归结为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势差。人和动物的代谢作用以及各种生理现象,处处都有电流和电势的变化产生。人或其它动物的肌肉运动、大脑的信息传递以及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机制等无不涉及电化学过程的作用。显然,电化学是生命科学的最基础的相关学科。细胞的代谢作用可以借用电化学中的燃料电池的氧化和还原过程来模拟 生物电池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模拟细胞功能 人造器官植入人体导致血栓与血液和植入器官之间的界面电势差这一基本电化学问题密切相关 心电图、脑电图等则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模拟生物体内器官的生理规律及其变化过程的实际应用。由以上几个基本例子可见,交叉学科生物电化学的创立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和极强的应用背景。生物电化学由于近20年来生物电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要想系统全面地对生物电化学的研究领域进行归纳分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下面仅就其研究领域进行简单介绍。1. 生物膜与生物界面模拟研究  (1) SAM膜模拟生物膜的电化学研究  由于生物电的起因可归结为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势差,因此生物膜或模拟生物膜的电化学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LB(Langmuir Blodgett)膜和BLM(BilayerLipidMembrane,双层磷脂膜)是人们了解生物膜结构与功能机制的常用模型体系。但由于LB膜是亚稳态结构,稳定性不好,且LB膜中分子的取向是基于亲水疏水作用而限制了对LB膜外表面性质的选择控制,因此使其电化学研究受到限制。BLM的稳定性也不太好,难以承受高的电场强度。因此在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elf AssembledMonolayer,SAM)技术成为膜电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SAM是基于长链有机分子在基底材料表面的强烈化学结合和有机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自发吸附在固/液或气/固界面,形成的热力学稳定、能量最低的有序膜[3]。组成单分子层的分子定向、有序紧密排列,且单层的结构和性质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的头基、尾基以及链的类型和长度来控制调节。因此,SAM成为研究界面各种复杂现象,如膜的渗透性、摩擦、磨损、湿润、粘结、腐蚀、生物发酵、表面电荷分布以及电子转移理论的理想模型体系。有关SAM的电化学主要是用电化学方法研究SAM的绝对覆盖量、缺陷分布、厚度、离子通透性、表面电势分布、电子转移等。利用SAM可研究溶液中氧化还原物种与电极间的跨膜(跨SAM)电子转移,以及电活性SAM本身与电极间的电子转移。在膜电化学中,硫醇类化合物在金电极表面形成的SAM是最典型的和研究最多的体系。下面主要介绍与生物电化学有关的SAM研究。  长链硫醇在金电极上形成的SAM这种人工自组装体系对仿生研究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在分子尺寸、组织模型和膜的自然形成三方面很类似于天然的生物双层膜[4],同时它具有分子识别功能和选择性响应,且稳定性高。可用SAM表面分子的选择性来研究蛋白质的吸附作用 以烷基硫醇化合物在金上的SAM膜为基体研究氧化还原蛋白质中电子的长程和界面转移机制。如细胞色素c(Cytc)在ω 羧基烷基硫醇化合物修饰金电极(SAM/Au)上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和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得到Cytc的表面式电势为+215mV(vs.NHE),接近于其在生理膜上的电势值。SAM在酶的固定化及其生物电化学研究中也有很好的应用,Kinnear等利用SAM研究了大肠杆菌延胡索酸还原酶的电化学,Porter和Murray分别报道了卟啉衍生物SAM对氧还原过程的电催化作用,董献堆[3]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在SAM上的固定化及其催化行为,并研究了DNA与SAM间的相互作用。  在硫醇SAM上沉积磷脂可较容易地构造双层磷脂膜。以SAM来模拟双层磷脂膜的准生物环境和酶的固定化使酶进行直接电子转移已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如以胱氨酸或半胱氨酸为SAM,通过缩合反应键合上媒介体(如TCNQ、二茂铁、醌类等)和酶可构成测葡萄糖、谷胱甘肽、胆红素、苹果酸等的多种生物传感器。随着研究的深入,膜模拟电化学将在生命过程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篇名】 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作者】 罗济文. 李家洲. 黄志伟. 李家贵. 陈渊. 【刊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年06期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广西玉林 537000 . 【关键词】 溴酚蓝. 电化学沉积. NADH. 催化作用. 【摘要】 溴酚蓝(BPB)常用作酸碱指示剂和光度分析的显色剂,颜色深,对生物大分子亲和力强,近年来,对它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酶的分析测定上[1,2],多采用传统的光分析方法,我们用电化学方法将溴酚蓝固定于玻碳电极上,制得具有良好电化学活性且较为稳定的修饰电极,直接利用BPB的氧化还原性在生物分子和电极间传递电子,对一些反应产生催化作用。1 实验部分CHI617A电化学分析仪,三电极系统。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均以SCE为参比。NADH(Sigma公司),溴酚蓝(BPB)(上海试剂三厂),其他试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124]溴酚蓝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研究[/url][em17]

  • 电化学参考书目

    电化学参考书目----------------------------------------------------------------1.《 IUPAC电分析化学报告选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 ] [1984年 ] 2.《 IUPAC电分析化学报告选.第一辑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 ] [1984年 ] 3.《 癌症的电化学治疗 》--------[ 辛育龄主编. ] [1995 ] 4.《 半导体光电化学 》--------[ (苏)古列维奇(Гу... ] [] 5.《 半导体与金属氧化膜的电化学 》--------[ (美)莫里森(Mor... ] [] 6.《 超微电极电化学 》--------[ 张祖训著. ] [1998 ] 7.《 地电化学基础及其应用 》--------[ 温佩琳等编著. ] [] 8.《 地电化学勘探法 》--------[ (苏)雷斯(Рысс... ] [1986 ] 9.《 地球电化学勘查及深部找矿 》--------[ 罗先熔著. ] [1996 ] 10.《 电池电化学 》--------[ 文国光主编. ] [1995 ] 11.《 电法勘探中的电化学研究译文集 》--------[ 何继善等译. ] [1987 ] 12.《 电分析化学 》--------[ (美)瓦索斯(Vas... ] [1987年 ] 13.《 电分析化学 》--------[ 李启隆编著. ] [1995年 ] 14.《 电分析化学 》--------[ 蒲国刚等编著. ] [年 ] 15.《 电分析化学导论 》--------[ 高小霞编著. ] [1986年 ] 16.《 电分析化学实验 》--------[ 陆光汉编著. ] [2000年 ] 17.《 电化学 》--------[ (日)小久见善八编著... ] [] 18.《 电化学:适用于电镀专业 》---[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编] [1978 ]19.《 电化学保护在化肥生产中的应用 》--------[ 陈其忠等著. ] [1975 ] 20.《 电化学擦削技术 》--------[ 向显德编著. ] [1994 ] 21.《 电化学测定方法 》--------[ (日)藤〓昭等著;陈... ] [1995 ] 22.《 电化学测量 》--------[ 周伟舫主编. ] [1985 ] 23.《 电化学测试技术 》--------[ 刘永辉编著. ] [1987 ] 24.《 电化学传感器与波谱计算机检索 》--------[ 姚守挫著. ] [] 25.《 电化学的实验方法 》--------[ (英)塞勒(Sell... ] [1985 ] 26.《 电化学动力学 》--------[ 吴浩青,李永舫编. ] [] (点击:171次)27.《 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 》--------[ (美)巴德(Bord... ] [1986 ] 28.《 电化学方法及其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 于天仁等编著. ] [1980 ] 29.《 电化学分析 》--------[ 方惠群等编著. ] [1984 ] 30.《 电化学分析 》--------[ 化学工业部人事教育司... ] [1997 ] 31.《 电化学分析 》--------[ 阎锋,韩可心编著. ] [年 ] 32.《 电化学分析法实验与习题 》--------[ 张绍衡主编. ] [年 ] 33.《 电化学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高小霞著. ] [1982 ] 34.《 电化学分析基础 》--------[ (波)加卢斯(Gal... ] [] 35.《 电化学分析—溶出伏安法 》--------[ 王国顺等译著. ] [] 36.《 电化学分析实验 》--------[ 许国镇编. ] [] 37.《 电化学分析仪器 》--------[ 方建安,夏 权编著. ] [] 38.《 电化学分析原理及技术 》--------[ 谭忠印,周丹红编著. ] [2001 ] 39.《 电化学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集 》-[ 咸阳市秦都区城乡建设]40.《 电化学工程基础 》--------[ 何卓立编著. ] [] 41.《 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 》--------[ (美)安森(F.Am... ] [1983 ] 42.《 电化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沈慕昭编. ] [1987 ] 43.《 电化学基础 》--------[ 陈永言编著. ] [1999 ] 44.《 电化学基础 》--------[ 杨文治编著. ] [1982 ] 45.《 电化学教程 》--------[ 郭鹤桐,覃奇贤编著. ] [2000 ] 46.《 电化学抛光工艺 》--------[ 李云飞著.2版. ] [1978 ] 47.《 电化学实验方法进展 》--------[ 田昭武等编著. ] [] 48.《 电化学式分析仪器 》--------[ 杨孙楷等著. ] [1983 ]49.《 电化学数据手册 》--------[ 朱元保等编. ] [1985 ] (点击:28次)50.《 电化学析法 》--------[ 钟洪辉主编. ] [] 51.《 电化学研究方法 》--------[ 田昭武著. ] [1984 ] 52.《 电化学原理 》--------[ 李荻主编.修订版. ] [1999 ] 53.《 电化学原理和方法 》--------[ 张祖训,汪尔康著. ] [2000 ] 54.《 电化学中的光学方法 》--------[ 林仲华等编著. ] [] 55.《 电化学中的仪器方法 》--------[ 英国南安普顿电化学小... ] [年 ] 56.《 电化学阻抗谱导论 》--------[ 曹楚南,张鉴清 ] [2002年 ] 57.《 电世界的奇葩:话说电化学 》--------[ 谢乃贤著. ] [1998 ] 58.《 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电分析化学 》--------[ 彭图治 ] [2001 ] 59.《 腐蚀电化学 》--------[ 胡茂圃主编. ] [] 60.《 腐蚀电化学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 ] [] 61.《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 宋诗哲编著. ] [] (点击:24次)62.《 腐蚀电化学原理 》--------[ 曹楚南编著. ] [1985 ] 63.《 光电化学太阳能转换 》--------[ (俄)Ю.В.波利斯... ] [1996 ] 64.《 光谱电化学方法:理论与应用 》--------[ 谢远武,董绍俊著. ] [] 65.《 海船电化学保护 》--------[ (苏)Н.Н.毕毕柯... ] [1975 ] 66.《 合金相电化学 》--------[ 姜晓霞,王景韫编著. ] [1984 ] 67.《 环境监测中的电化学分析法 》--------[ 杜宝中 ] [2003 ] 68.《 辉光放电化学热处理 》--------[ (苏)巴巴得-扎哈亮... ] [1985 ] 69.《 金属电化学保护 》--------[ 李启中主编. ] [1997 ] 70.《 金属电化学和缓蚀剂保护技术 》--------[ 郑家乐编. ] [1984 ] 71.《 金属腐蚀电化学热力学:电位-PH图及其应》-[ 杨熙珍,杨 武编著] 72.《 金属与合金的电化学热处理 》--------[ (苏)基 金(Кид... ] [] 73.《 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 》--------[ 于天仁等著. ] [1996 ] 74.《 理论电化学 》--------[ (苏)L.I.安特罗... ] [1982 ] 75.《 理论电化学 》--------[ 郭鹤桐,刘淑兰编著. ] [1984 ] 76.《 理论电化学导论 》--------[ 龚竹青编著. ] [] 77.《 量子电化学 》--------[ (美)博克里斯(Bo... ] [] 78.《 硫化矿物浮选电化学 》--------[ 冯其明,陈 荩编著. ] [] 79.《 硫化矿物颗粒的电化学行为与电位调控浮选技》--[ 覃文庆[著] [2001 ] 80.《 漫谈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 徐伟念编著. ] [] 81.《 煤脱硫浮选电化学 》--------[ 朱红著. ] [1999 ] 82.《 摩擦和切削及润滑中的电物理和电化学现象 》--[ 波斯• 特尼柯夫(S.] [1983 ] 83.《 配合物电分析化学 》--------[ 卢小泉等编著. ] [2000 ] 84.《 生命科学中的电分析化学 》--------[ 彭图治,杨丽菊编著. ] [1999年 ] 85.《 生物电分析化学 》--------[ 金文睿等编著. ] [1994年 ] 86.《 生物电化学.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 (意)米拉佐(Mil... ] [] 87.《 实验电化学 》--------[ 陈体衔编著. ] [] 88.《 手表零件电化学工艺 》--------[ 《手表零件电化学工艺... ] [1987 ] 89.《 土壤的电化学性质及其研究法 》-----[ 于天仁等编著.2版. ] [1976 ] 90.《 稀土农用与电分析化学 》--------[ 高小霞著. ] [1997年 ] 91.《 现代电化学 》--------[ (日)小泽昭弥主编;... ] [1995 ] 92.《 现代电化学 》--------[ 曾振欧,黄慧民编著. ] [1999 ] 93.《 压电化学与生物传感 》--------[ 姚守拙著. ] [1997 ] 94.《 冶金电化学 》--------[ (德)费希尔(Fis... ] [] 95.《 冶金电化学 》--------[ 蒋汉瀛. ] [1983 ] 96.《 冶金电化学研究方法 》--------[ 舒佘德,陈白珍编著. ] [] 97.《 液━液界面电化学 》--------[ (法)塞 克(Sek... ] [] 98.《 医学生物电化学方法 》--------[ (捷)考利达(J.k... ] [1983 ] 99.《 仪器分析.一,电化学分析 》--------[ 徐培方主编.2版. ] [年 ] 100.《 应用电化学 》--------[ (苏)库特利雅夫采夫... ] [] 101.《 应用电化学 》--------[ 邝生鲁等编著. ] [1994 ] 102.《 应用电化学 》--------[ 覃海错编著. ] [] 103.《 应用电化学 》--------[ 杨辉,卢文庆编著. ] [2001 ] 104.《 应用电化学 》--------[ 杨绮琴等编著. ] [2001 ] 105.《 有机电化学合成与机理研究指南 》---[ 桂伟志,桂彪著.] [1992 ] 106.《 有机电化学及其工业应用 》--------[ 陈松茂编. ] [] 107.《 有机物的电化学分析 》--------[ 王昌益编著. ] [] 108.《 渣金反应的电化学控制研究 》--------[ 鲁雄刚[著]. ] [2001 ]

  • 【求购】电化学工作站咨询

    实验室近期准备购置电化学工作站,主要用于半导体材料的电沉积以及化学和生物传感器测试。请帮忙推荐合适型号的仪器,若有相关信息资料,请发shegw@sohu.com.谢谢!

  • 【讨论】电化学工作站可以用来做阳极氧化吗?

    本人对电化学不懂,看到文献上有人用阳极氧化制备氧化铝多孔模板,本人实验中要用到氧化铝多孔模板,恰好我们组里有电化学工作站,但不知道能不能用来做阳极氧化,能的话请问如何连接电极,是铝片做工作电极,pt做对电极,电压是如何加上去的呢?请知道的兄弟姐妹指点一二,多谢!

  • 【原创】AAO模板简介

    【原创】AAO模板简介

    [size=6][b]AAO模板[/b][/size]  AAO模板是英文Ano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的缩写。  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氧的亲和力很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电阻率很高的氧化层,这层纳米级厚度的自然氧化层称为自然氧化膜,主要为非晶态。它具有阻止铝基与空气接触,保护金属不受环境腐蚀的作用。这层氧化薄膜薄而多孔,机械强度低,制作氧化膜的最广泛方法是电化学氧化-阳极氧化方法。  高纯度铝片(99.999%)的铝片作为正极(阳极),铂电极作为负极(阴极)  两个电极置于电解液中(比如草酸溶液),然后通一定的电压,进行电化学反应。  然后用氯化铜溶液去除铝片的基底,再去除阻挡层,就得到了氧化铝的薄膜。  这就是我们自制的模板,孔洞范围在60-200nm内。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3/201003261159_208370_1722673_3.jpg[/img]

  • 【谱图】有奖征图:电化学阻抗谱(EIS)的研究和应用

    【谱图】有奖征图:电化学阻抗谱(EIS)的研究和应用

    电化学阻抗谱(EIS)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固体材料表面结构表征,在金属腐蚀体系、缓蚀剂、金属沉积中的应用,在生物体系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往往要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或等效电路模型,选用的依据主要是能够很好地解释研究体系中所进行的具体过程,具有确定的意义,所得结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体系的性质并指导进一步的研究。 嵌入型电池电极的典型电化学阻抗谱.JP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12/200812131624_123902_1604910_3.jpg[/img] 欢迎大家秀一秀自己的作品,有奖征图(积分+威望)!

  • 【资源】半导体和电子学中的电化学(英文版)-John Mchardy & Frank Ludwig

    不知道我对书名的翻译恰当否,请大家拍砖!其实应该还有小标题——过程和器件(processes and devices)。全书是由John Mchardy & Frank Ludwig编辑而成的,共375页,其中正文356页。本书大致从7个方面介绍电化学在半导体和电子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并且自然地分为7章。这7章分别是:第一章,半导体的电化学沉积;第二章,化学刻蚀:机理和应用;第三章,碲的电化学钝化;第四章,半导体的光电化学处理;第五章,光电化学表征;第六章,电化学迁移;第七章,电化学电容。需要说明的是每章都由一个或多个在该领域有影响的作者书写,最后经John Mchardy & Frank Ludwig汇总编辑成书。本书将对电化学专业人士,以及从事与电化学、半导体和电子学相交叉的研究人员有很大的帮助。[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1564]Electrochemistry of semiconductors and electronics[/url]

  • 【资料】电化学噪声的分析与应用4

    111前言在电化学动力系统的演化过程中,系统的电学状态参量随时间发生随机的非平衡波动现象(即电化学噪声,简称EN),这种波动现象提供了系统丰富的演化信息,包括系统1从量变到质变的信息.因此,对系统EN的研究,有助于人类了解系统的过去、预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改变系统演化的途径,从而造福于人类.目前,电化学噪声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电化学(包括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化学电源和金属电沉积)和生物电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并且日益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同时,电化学噪声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处理技术也在其广泛地应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噪声技术在工业电化学和生物电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成果,并且结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中发现的电化学噪声技术应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在电化学噪声技术的应用研究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展望了电化学噪声技术应用研究的发展前景.2电化学噪声在腐蚀科学中的应用1968年,Iverson采用两电极体系(腐蚀金属电极和Pt)首次观察到了腐蚀电化学体系中腐蚀电极电位随时间的随2~6机波动现象(即电化学噪声,EN),并且认为这种波动现象与电极的腐蚀过程紧密相关,可以通过对EN特征的研究来探索金属腐蚀过程的规律,探寻有效的防腐涂料和筛选缓蚀剂.之后,电化学噪声技术在腐蚀科学及相关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11金属的局部腐蚀111222211腐蚀类型的EN判断  Hladky和Dawson研究了Cu1、1Al和低碳钢(Fe)在海水中的孔蚀情况7,认为电极腐蚀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过程,自腐蚀电位的波动反映了平衡的移动,而电化学噪声谱则反映了平衡移动的速率 腐蚀电极发生孔蚀时,其电位噪声的谱功率密度(SPD)曲线的高频线性部分的斜率k等于或大于10dB/decade,而SPD曲线上的2单频尖峰则是电极裂蚀(缝隙腐蚀)的特征.他们的研究同时8指出,裂蚀与孔蚀的电位噪声有着明显的区别,即孔蚀是连续发生的,而裂蚀具有周期性且在一定的频率下发生 并且,裂蚀优先于孔蚀,一旦裂蚀开始,孔蚀则停止进行.另一7~13方面,Uruchurtu和Dawson等学者则指出:电极表面发生腐蚀时,如果其电位噪声的SPD曲线的高频线性段斜率等于或大于20dB/decade,则电极发生孔蚀现象 小于2022dB/decade甚至小于40dB/decade时,则发生均匀腐蚀.Sear22son和Dawson采用最大熵值法(MEM)研究了同种低碳钢电极体系在含有20g/LCaCl2的Ca(OH)2溶液中的电化学噪4声,发现电位噪声幅值和标准偏差(S)与电极腐蚀速率V-5(V)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V(mpy)≈SV×10,并且采用失重法验证了这一关系.他们的研究还指出:电化学噪声起源于腐蚀电极局部阴阳极反应速率和反应活性点数目的变化或电极表面局部电解质浓度的变化 SPD曲线的高频线性斜率高于220dB/decade时,电极发生孔蚀,低于240dB/decade时,电极发生均匀腐蚀.另外,Flis等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并结合交流阻抗技术研究比较了Fe和Fe-C合金表面14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后指出:电化学噪声频域谱曲线的白噪声水平W和1/f闪烁噪声水平越高,则合金的耐蚀性能越差.他们认为1/f闪烁噪声的典型斜率为210dB/decade,而双电层电容和电荷转移电阻能够分别使之增加20dB/2decade,Warburg扩散阻抗又能够使之增加210dB/decade.因此,一般而言,SPD曲线的高频倾斜段的变化快慢可用于区10,14分不同类型的腐蚀,变化越平缓,则电极越有可能发生孔蚀现象,变化越快(即倾斜段坡度越大越陡峭),则电极表面可能处于钝化或均匀腐蚀状态.Magaino等研究了304不锈钢在含有NaClO的NaCl溶15液中的腐蚀行为.发现突然下降和缓慢上升的电位噪声波对应于电极表面的孔蚀过程,而噪声电位的突然上升和缓慢下降则对应于电极表面的裂蚀现象.并且,在0.01~0.1Hz的频率范围内,对应于孔蚀的SPD的线性斜率小于对应于裂蚀的SPD的线性斜率.21112孔蚀的特征  Cheng和Wilmott等人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研究了氯化物溶液中Cl对碳钢孔蚀的作用.结果表16,17-明,Cl主要是促进了碳钢表面孔蚀的成核速率(λt),-3λt=aCl]exp(at),而不是抑制电极表面钝化膜的修复.在碳钢的孔蚀诱导期,电位波动与电流波动同步进行,并且Faraday过程处于主导地位 在孔蚀成核期,由于电极表面双电层放电迟缓,导致电位波动与电流波动之间存在着相差 在蚀孔生长过程中,绝大部分阳极电流消耗于双电层,少部18分用于阴极Faraday成膜反应.他们的研究同时指出:电流噪声则反映了电极表面膜的破裂与修复 而电极电位的波动反映了电极表面双电层电容在蚀孔生长过程中电荷的变化情况.并且电极表面双电层电容对电极电位的波动和蚀孔19的形成均起着显著的作用.而Uruchurtu和Dawson在研9究纯Al的腐蚀过程中发现,SPD曲线的高频线性部分比较平缓,当斜率k220dB/decade时,电极发生孔蚀现象,而k220dB/decade时,电极发生均匀腐蚀或处于钝化状态.-并且,电解液中侵蚀性粒子(如Cl)的作用不是加速电极表面膜的破裂,而是抑制孔核的再钝化.20,21同时,Hashimoto和Miyajima等研究发现:孔蚀电位噪声的大小不但依赖于侵蚀性粒子的浓度,而且依赖于腐蚀电极的面积.噪声的频率及峰值与氯离子浓度之间均呈对数关系,而氯离子的侵蚀反应级数为2.临界蚀孔直径(亚稳态蚀孔转变为稳定蚀孔,或引起孔内溶液组成明显地区别于-6

  • 【求助】PARSTAT电化学工作站使用???

    想用PARSTAT电化学工作站作恒电位或者恒电流电沉积,不知道选择哪个方法??里面有计时电流和计时电位,恒电位或者恒电流方法找不到.哪位用过的指导一下吧谢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