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纳米悬浮液

仪器信息网纳米悬浮液专题为您整合纳米悬浮液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纳米悬浮液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纳米悬浮液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纳米悬浮液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纳米悬浮液话题讨论。

纳米悬浮液相关的资讯

  • TA仪器网络讲堂-关于胶体悬浮液流变的介绍:诚邀您的参加
    TA仪器网络讲堂-关于胶体悬浮液流变的介绍如欲参加此次网络讲堂或收看录播版本,请直接点击如下链接:https://event.on24.com/eventRegistration/EventLobbyServlet?target=registration.jsp&eventid=824443&sessionid=1&key=F601B31A4694634578D156D4F8C28659&sourcepage=register 胶体悬浮体系在自然现象和工业产品及过程中非常常见,从涂料、油墨到食品、药品、胶体粒子形成的溶胶、凝胶以及玻璃等均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流变行为。本网络讲座主要展示这类体系丰富多彩的流变特征并从布朗运动、表面张力以及流体动力学等微观尺度上揭示其成因。将重点阐述流场、微观结构及其力学响应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和究胶体悬浮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 在线讲座 - 乳化液和悬浮液实时、加速的稳定性检测和分析
    本次在线讲座将为配方专家们带来一个创新的理念,想要更好的了解如何快速优化以及改进您产品的配方,尽情关注LUM6月份的系列讲座。特别适合从事化妆品、医药、食品饮料、涂料、乳胶、颜料、胶粘剂、涂料等行业的研发人员。 课题之一: 乳化液和悬浮液实时、加速的稳定性检测和分析主讲人:Dr. Arnoal Uhl ( LUM 全球技术销售负责人)会议持续时间:30分钟会议语言:英语会议时间:2021年6月16日15:00 (北京时间) 报名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填些报名信息,报名成功后会您将会收到会议链接。本次线上活动免费,期待您的参加。如有问题,请联系 event@lum-gmbh.de
  • 马尔文NanoSight NS300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促进纳米颗粒表征
    (2014年6月30日,中国上海)作为全球材料表征领域创新企业,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最新一代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 NS300自面世以来深受好评。该多功能仪器采用杰出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即NTA)技术,配备全新的增强型荧光检测能力,为从事纳米颗粒表征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解决方案。迄今,在全球已有超过700个用户贡献了1000篇以上第三方NanoSight应用文献。  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始终致力于以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多元化的产品系列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而最新款NanoSight NS300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基于出色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在分辨能力、检测能力、操作便捷性以及纳米颗粒计数分析等方面整合了独特的创新设计,可对宽分布体系纳米颗粒进行快速实时动态检测。其独特的检测能力在蛋白质聚集、药物传输、外泌体和微泡、纳米颗粒毒理、病毒和疫苗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diams 超高分辨率  马尔文NanoSight NS300纳米颗粒分析仪所采用的NTA技术具有独特的高分辨率,提供动态纳米颗粒检测技术,能对悬浮液中粒径范围10nm-2000nm范围颗粒进行粒径、散射光强、计数及荧光检测。相较于传统技术,马尔文NanoSight系列产品的检测分辨率提高了1-2倍。同时,由于对大、小颗粒的敏感程度相同,马尔文NanoSight NS300可帮助科研人员轻松区分出100nm、200nm、400nm、600nm混合体系中不同颗粒粒径分布,结合颗粒的散射强度,绘制出粒径、对应数量分布强度和散射强度的三维图谱,清晰区分粒径相同但材质不同的样品。图:NanoSight超高分辨率  &diams 直观可视  马尔文NanoSight NS300所采用的NTA技术利用激光光源照射纳米颗粒悬浮液,配以全黑背景增强信号对比度,用户通过显微镜就能直接清晰地观察到带有散射光颗粒的布朗运动,并及时获得布朗运动下移动颗粒的视频文件,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留存第一手资料。  &diams 荧光识别检测  马尔文NanoSight NS300的另一项优势在于其增强型荧光检测技术,对颗粒进行整体分析。在复杂的检测环境体系中,科研人员可通过荧光过滤片选择性地标记特定颗粒,并利用NTA技术单独对这些颗粒进行定向检测和分析,而不受复杂组分溶液环境影响。此外,完全由软件控制的6位滤光轮自动分析多个荧光标记物,从而节省科研人员的宝贵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diams 系统高度集成  除将软硬件设备、摄像头及显微镜等多项设备集于一体外,马尔文NanoSight NS300还整合强大的颗粒检测功能与纳米颗粒分析技术,为纳米颗粒表征提供易于使用的可重复平台。在40cm x 25cm的设备主机内集成了超高灵敏度科研级sCMOS光电传感器、温控单元以及一个四种可选波长的激光。样品池和激光模块也是一个整体,便于移动、清洁,适合高通量检测。  英国马尔文仪器中国区总经理秦和义先生谈及马尔文的核心竞争力时说:&ldquo 马尔文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市场、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持续将具有革新意义的各项创新技术带到中国,让客户买到的不只是一个硬件,而是一整套解决方案。&rdquo   马尔文和马尔文仪器是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完---  关于马尔文仪器  马尔文仪器提供材料表征技术和专业知识,使得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能够了解和控制分散体系的性质,这些体系包括蛋白质和聚合物溶液、微粒和纳米粒子悬浮液和乳液,以及喷雾和气溶胶、工业散装粉末和高浓度浆料等。马尔文的材料表征仪器用于研究、开发和制造的所有阶段,提供帮助加快研究和产品开发、改善和保证产品品质以及优化过程效率的关键信息。  马尔文的产品体现了最新技术创新的动力以及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的承诺,应用领域从医药和生物医药到化学品、水泥、塑料和聚合物、能源及环境等。  马尔文的产品和系统被用于检测颗粒大小、颗粒形状、Zeta电位、蛋白质电荷、分子量、分子大小和构象、流变性能和化学组分测定。  马尔文仪器公司总部位于英国马尔文,在欧洲、北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市场都设有分支机构,在印度设有合资企业,拥有遍布全球的经销网络和应用实验中心。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alvern.com.cn。
  • 法国Cordouan发布Vasco纳米粒度分析仪新品
    VASCO颗粒粒度分析仪是基于增强型动态光散射(DLS)技术的纳米级悬浮和胶体特性的独特仪器。得益于与法国Institute of Petroleum(IFP)合作开发的技术, VASCOTM是浓缩和不透明悬浮液样品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主要特征• 基于增强型动态光散射原理(DLS)• 带有DTC系统的嵌入式样品池• 粒度范围(直径):0.5nm-10μm • 样品浓度:0.1ppm-40%w / wt • 专有产品软件NanoQ,专用于颗粒粒度• 在线样品池选项 • 改善荧光样品的测量技术与创新VASCO:独特的颗粒粒度分析仪• 由二氧化硅棱镜制成的嵌入式样品池 • 双厚度控制器(DTC)系统,可实现精确的样品厚度控制 • 测量原油等深色/浓缩样品,不需要稀释。创新的样品池设计:简单、自动、无耗材简单:DTC样品池的设计简化了样品制备,并防止任何过度稀释带来的危害。它与有机溶剂相容,可以测试微量样品。并可以在线测量,实现动力学研究(选项)。自动: DTC的简单调整足以将样品层从2mm减小到200μm(超薄层样品的体积)。这种用于降低测量体积的双厚度控制器可以防止由于多次扫描和局部热量导致的问题,并确保可靠地测量黑色介质或高浓度样品。与常规样品池相比,样品无需稀释!VASCO提供极宽的样品浓度测试范围,从非常稀的样品或差的对比度到高浓度和不透明的样品。Cordouan技术独特的专利设计,使得范围测量的实际浓度范围达到40%。这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样品不能稀释而需要测试的行业。主要优势• 可测量黑色样品和原浓悬浮液,在不透明介质中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 • 直接测量无法进行后处理的样品• 耐溶剂嵌入式样品池:无消耗品 • 用于多模态样品分析的专有算法 • 即测样品 • 与传统DLS相比,样品检测浓度高于传统DLS 20多倍。应用领域:农业化学药品:牛奶、巧克力、咖啡、啤酒、乳胶等药品:悬浮液、粉末、糖浆剂、血管注射剂、微胶囊等化学品:聚合物、分散剂、杀虫剂等环境:自来水、污水、絮凝物和膜过滤等化妆品:香水、膏霜、乳剂等石油化学品:燃料、原油、沥青添加剂等创新点:VASCO 颗粒粒度分析仪是基于增强型动态光散射(DLS)技术的纳米级悬浮和胶体特性的独特表征仪器。得益于与法国Instute ofPetroleum(IFP)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VASCO 是浓缩和不透明悬浮液样品的最有效解决方案。创新的样品池设计:简单、自动、无耗材 由二氧化硅棱镜制成的嵌入式样品池 专利双厚度控制器(DTC)系统,可实现精确的样品厚度控制 测量原油等深色/浓缩样品,不需要稀释产品优势可测量黑色样品和原浓悬浮液,在不透明介质中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直接测量无法进行后处理的样品耐溶剂嵌入式样品池:无消耗品用于多模态样品分析的专有算法即测样品与传统DLS相比,样品检测浓度高于传统DLS 20多倍Vasco纳米粒度分析仪
  • 安东帕纳米粒度仪动态分享
    安东帕收购CILAS公司PSA业务: 日前,安东帕宣布收购法国激光粒度仪器制造商CILAS公司PSA业务以扩大公司颗粒表征的产品组合。 PSA系列仪器扩展了基于动态光散射的当前粒度测量仪器组合,是LitesizerTM系列仪器的极佳补充。该系列仪器基于激光衍射原理,扩展了可用尺寸测量范围,并将图像分析技术添加到了安东帕的产品系列。安东帕发明测试zeta电位的独特毛细管样品池: 安东帕发明用于zeta电位测试的样品池由聚碳酸酯制成,具有优秀的化学稳定性、抗磨损和抗划伤性能。安东帕Ω样品池的特征是毛细管的形状,类似于一个倒置的Omega(Ω)形状。与标准的U形毛细管相比,Ω形避免测量颗粒速度部分的毛细管电场形成梯度。 因此,安东帕Ω样品池测试不受测量位置的影响,结果高度稳定而具有重复性。新品发布 LitesizerTM500的自动滴定系统: 安东帕Litesizer500TM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推出自动滴定系统,它是直接自动调节样品池中样品pH值的一种基本配件。现在,快速而准确地分析zeta电位和颗粒度随着pH值的变化成为可能。 悬浮液中颗粒的zeta电位是衡量悬浮液稳定性的指标,受pH值影响很大。因此,通常需要确定悬浮液的等电点,与之对应的是zeta电位等于0、颗粒不带电荷的pH值。这套自动滴定系统不仅可以避免手动调节pH值的繁琐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 纳米服装,真的有纳米材料吗?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已经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纳米服装。将纳米级的微粒覆盖在纤维表面或镶嵌在纤维甚至分子间隙间,利用纳米微粒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等特点,在物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厚度极薄的(肉眼观察不到、手摸感觉不到)、间隙极小(小于100nm)的‘气雾状’保护层。使得常温下尺寸远远大于100nm的水滴、油滴、尘埃、污渍甚至细菌都难以进入到布料内部而只能停留在布料表面,从而产生了防水、防油、防紫外线等特殊效果。但是这些衣物经过洗涤,直到最终被丢弃,其中的纳米颗粒又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如何测定和评价纳米科技纺织品的纳米颗粒数量和尺寸分布,是纺织行业面对的新课题。 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具有紫外线防护功能和抗菌特性,并且能够提高织物的亲水性并减少异味,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纺织行业。本应用报告使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研究了几种商业纺织产品中TiO2纳米颗粒的释放情况。样品用于评估的五种纺织样品均从当地商店购买,如表1所述。40%TiO2纳米颗粒(30-50 nm)悬浮液购自美国研究纳米材料公司(US Research Nanomaterials™ ,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为了促使纳米颗粒分散,将Triton X-100(购自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Sigma- Aldrich™ ,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添加到所有溶液中,最终浓度为0.0001%。实验测量总钛时,将0.25g的每种纺织样品切成小片,放入5mL浓硝酸(65%)和1mL的浓氢氟酸(49%)中,放入微波炉中消解。消解后,每个样品添加6mL 10%H3BrO3(v/v),放入微波炉中与HF络合15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将样品定容至50mL,并采用常规ICP-MS进行分析。检查TiO2纳米颗粒从织物中的释放情况时,每个样品取400cm2,浸入200mL去离子水中。对容器超声处理15分钟,然后将其放在摇床上(每分钟150次)24小时。对容器进行第二次超声处理,然后取出等分液体进行分析。向空白去离子(DI)水中掺入2.7μg/L TiO2纳米颗粒,作为对照品。如有必要,用去离子水进一步稀释样品,并在两次稀释之间进行超声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纳米颗粒团聚。所有分析均在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的NexION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上进行,该质谱仪上运行Syngistix™ 以用于ICP-MS软件。进行纳米颗粒分析时,使用Syngisitix纳米应用模块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表2示出了进行TiO2纳米颗粒分析的NexION工作条件。实验结果图1示出了TiO2纳米颗粒(对照品)和三个样品的信号。这些图表清晰地显示了样品之间的差异:虽然TiO2纳米颗粒对照品显示出可重复的、均匀的粒度分布,但样品的纳米颗粒粒度分布更大,高达200nm。此外,同一类型的样品之间也存在差异,如样品A和D所示。样品B和样品C不含大量TiO2纳米颗粒。下面的表3和表4,分别为A~E样品中的总Ti含量和TiO2纳米颗粒的尺寸和浓度。婴儿连体衣A和B形成了有意思的对比:A含有的基本全是TiO2纳米颗粒,而B含有的基本都是其他形态的Ti离子。结论本研究表明,SP-ICP-MS能够检测和测定纺织品中释放的TiO2纳米颗粒。使用SP-ICP-MS可以快速分析大量颗粒,能够提供单个颗粒的信息,克服了常规纳米颗粒分析技术的局限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各个纺织产品都含有粒度和浓度不等的TiO2纳米颗粒。了解更多应用资料和产品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珀金埃尔默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表征织物中TiO2纳米颗粒的释放相关资料。
  •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检测纳米颗粒》国家标准解读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spICP-MS)是一种在非常低的浓度中检测单个纳米颗粒的方法。与传统表征金属纳米颗粒技术相比,使用单台ICP-MS,不需联用设备就可以同时完成纳米颗粒的成分、浓度、粒径、粒度分布和颗粒团聚的检测,这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等纳米粒径表征技术无法完成的,并且此方法可将样品中溶解的纳米颗粒离子与固体纳米颗粒区分开来。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牵头制定了国内首项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国家标准《GB/T 42732-2023 纳米技术 水相中无机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和浓度测量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文特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葛广路研究员、郭玉婷高级工程师对该标准进行解读。一、背景 目前,基于纳米技术或含有工程纳米颗粒的产品已广泛使用,并开始影响有关的行业和市场。因此,消费者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除天然纳米颗粒外的)工程纳米颗粒。在食品、消费品、毒理学和暴露研究中,工程纳米颗粒的检测成为纳米颗粒应用潜在效益和潜在风险评估的必要部分,迫切需要建立产品、试验样品和环境等复杂基质中痕量纳米颗粒检测方法标准。二、标准概述本标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适用性、步骤、结果、测试报告8章内容和1个资料性附录。本标准描述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在时间分辨模式下测定单个纳米颗粒的质量和悬浮液中离子浓度,检测水相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并表征颗粒数量与质量浓度、颗粒尺寸及数均尺寸分布的方法。三、适用性本方法仅限用于纯纳米颗粒的水相悬浮液、材料或消费品的水相提取液、食品或组织样品的水相消解液、水相毒理学样品或环境水样品。非水相样品处理见标准参考文献。水相环境样品经过过滤和稀释,食品和毒理学样品经过化学或酶消解和稀释。将水相悬浮液中的颗粒数量或质量浓度与原始样品中的浓度联系起来需样品相关提取、效率和基质效应等信息,并由用户进行额外验证。四、主要技术内容本文选取原理、重要参数传输效率和响应值及线性的确定、结果计算方面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详细内容及仪器设置、试样制备等相关内容与注意的事项参见标准原文。1 原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是一种能够在非常低的浓度下检测单个纳米颗粒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水相悬浮液中无机纳米颗粒的尺寸及数均尺寸分布、颗粒数量浓度与质量浓度,悬浮液中离子浓度的测定。将常规的ICP-MS系统设置为以高时间分辨率模式采集数据。水相样品连续进入ICP-MS中,雾化后,一部分纳米颗粒进入等离子体并被原子化和电离。每个原子化的颗粒相对应的离子团为一个信号脉冲。使用合适的驻留时间和适当稀释的纳米颗粒悬浮液,质谱仪可实现单个纳米颗粒检测,称为“单颗粒”ICP-MS。对纳米颗粒悬浮液进行稀释,以避免违反“单颗粒规则”(即在一个驻留时间内有一个以上的颗粒到达检测器)。由于离子团中的离子密度很高,其产生的脉冲信号远高于背景(或基线)信号。脉冲强度、脉冲面积与纳米颗粒中被测元素的质量,也即纳米颗粒直径的立方成正比(假定纳米颗粒的几何形状是球形)。单位时间检测到的脉冲数与待测水相悬浮液中纳米颗粒的数量成正比。2 确定传输效率引入的样品只有一部分到达等离子体,结果的计算需要知道传输效率。使用已知的纳米颗粒标准样品测定传输效率。如果没有可用的纳米颗粒标准样品,可以使用任何其他良好表征过的纳米颗粒悬浮液,重新计算稀释倍数和浓度。纳米颗粒尺寸已知,颗粒浓度未知时,结合分析一系列与纳米颗粒相同元素的离子标准溶液,确定传输效率。3 确定响应值及线性随着纳米颗粒的直径增大,信号响应值将按三次方增加,所以需要对纳米颗粒每种组成每种尺寸范围的响应进行验证。校准最好使用纳米颗粒标准样品,无法获得这样的标准样品时,在相同的样品分析条件下,使用被测元素的离子标准溶液进行此步骤中的校准。分析离子溶液的标准工作液,用线性回归法确定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校准函数的斜率,即为ICP-MS响应值。4 结果计算4.1 检出限的计算由空白对照样品中的颗粒数量确定颗粒数量浓度检出限,结合平均颗粒质量,计算质量浓度检出限。由刚好能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脉冲信号强度决定颗粒尺寸检出限。4.2 颗粒浓度和尺寸、离子浓度的计算由时间扫描中检测到的脉冲数、传输效率、样品流速计算水相样品中的颗粒数量浓度;样品中颗粒信号强度、离子标准溶液的ICP- MS响应值、传输效率、驻留时间、样品流速、纳米颗粒材料的摩尔质量和被测物的摩尔质量计算单个颗粒的质量,假设颗粒为球形,计算得到颗粒的直径。由离子产生的连续基线信号估算样品中的离子浓度。通常,可以用商用软件或将测试数据导入定制的电子表格程序进行处理,以计算纳米颗粒的数量、质量浓度、尺寸(等效球直径)和相应数均尺寸分布,并同时确定样品中存在的离子质量浓度。本标准的资料性附录A给出了定制的电子表格程序处理数据的示例。五、结语本标准等同采用ISO/TS19590:2017 Nanotechnologies—Size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in aqueous media via single particl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于2023年8月6日发布,将于2024年3月1日实施,是国内首项使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表征纳米颗粒的国家标准,支撑spICP-MS作为一种普适性方法的推广与应用。本标准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制定。在起草阶段,标准起草工作组选用金纳米颗粒,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不同仪器进行了测试,使用仪器所带软件对颗粒尺寸和颗粒数量浓度进行了处理计算。在征求意见阶段,向四川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发送了标准征求意见材料,征求意见专家多为分析化学、纳米科学等领域专家,给本标准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在此感谢他们对本项标准制定工作的支持。本文作者: 葛广路 研究员;郭玉婷 高级工程师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Email:gegl@nanoctr.cn guoyt@nanoctr.cn
  • Vasco Kin原位纳米粒度监测仪强劲来袭
    Vasco Kin原位纳米粒度监测仪强劲来袭 “Vasco Kin原位纳米粒度监测仪”强劲来袭,北京海菲尔格科技有限公司Hiferg Technology全自动化在线监测家族再添新势力。法国CORDOUA Technology是一家致力于先进的纳米体系颗粒尺寸及Zeta电位表征的制造商,拥有独特的专利和创新的技术,与IFPEN法国石油学院,KIT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以及ICS查尔斯萨德龙学院等有紧密的合作,是全球非接触式原位监测和分析纳米尺寸材料的先进制造商。 “Vasco Kin原位纳米粒度监测仪”以广为熟知的DLS动态光散射技术为基石,集成了稳定的光学单元、灵敏的APD检测器和灵活的非浸入式探头,结合专用的分析软件和数学模型,开发出性能卓越的、针对各类纳米体系中颗粒尺寸的原位监测系统。“Vasco Kin原位纳米粒度监测仪”不但保持了传统DLS动态光散射仪器的高灵敏度(粒径范围0.5 nm ~ 10μm)和宽适应性(样品浓度1ppm ~ 40%,视样品而定),还开创性地采用了非接触远程式探头,将DLS技术带入原位过程监测的广泛应用场景,增加了创新的时间关联功能: &bull 时间分辨率:200 ms;&bull 时间切片,可选取监测曲线中的任意时间段进行粒径分析;&bull 高速原始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处理;数据可调用不同算法进行再分析&bull 流体动力学分析。相较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Vasco Kin原位纳米粒度监测仪”的原位过程监测具备众多优势:&bull 超低延时,无需频繁采样,原位监测纳米颗粒的变化过程;&bull 操作简便,非接触式远程式探头,无需批量稀释,无需样品预处理(视样品而定);&bull 适用于各种高温(500-1000度),低温,磁场,高压(100bar),超临界,流动相等应用的过程表征 和动力学监控&bull 方便快捷的和第三方设备连用,如反应釜,SAXS,SANS,HPLC,Microfluid Chip,NMR等…..&bull 测试灵活,可根据样品浓度及透光性调整工作距离和散射角;&bull 适用性好,配备背散射技术,原浓或深色的不透明样品同样适用;&bull 集成化程度高,无运动部件,减少维护,使用成本低;&bull 人性化设计,可更换探头,一机多能,一机多用。“Vasco Kin原位纳米粒度监测仪”可广泛应用于纳米级悬浮体系、各类脂质体、聚合物合成、结晶成核、纳米金属、原油萃取、凝胶质量改进、生物学研究和细胞分析等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道达尔,赛诺菲,罗地亚、欧莱雅、CRPP、ENSPCI、INRS、陶氏化学、ARABLAB都是我们的用户。除了“Vasco Kin原位纳米粒度监测仪”外,法国CORDOUAN还提供如下实验室检测设备:&bull AMERIGOTM纳米粒径及Zeta电位分析仪 AMERIGOTM是一款创新的分析仪,用于表征纳米颗粒悬浮液的颗粒尺寸和Zeta电位。 粒度范围:0.5 nm~10 µ m Zeta电位范围:-500~500 mV 样品浓度范围:0.0001%~10%(w/%)&bull VASCOTM纳米粒径分析仪 VASCOTM是一款使用了专利背散射系统的纳米粒径分析仪,可测量无稀释的深色、原浓样品。 粒径范围:0.5 nm~10 µ m 样品浓度范围:0.0001%~40%(%vol)&bull WALLISTM Zeta电位分析仪 WALLISTM是一款基于LDE高级激光多普勒电泳技术的高分辨率Zeta电位分析仪,用于纳米颗粒和胶体的电荷表征,是研究胶体悬浮液的稳定性和纳米颗粒的电泳性能的理想工具。 Zeta电位范围:-500~500 mV 样品浓度范围:0.0001%~10%(w/%)
  • 什么?营养品中有银纳米颗粒!
    纳米银作为常见的抑菌成分在很多生活用品中都能找到,比如无臭衣服,防霉浴帘,食品容器及食品砧板。有些商家甚至将纳米银颗粒添加到膳食补充剂中,宣称可以提高免疫力,广为宣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含胶体纳米银的保健品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事实上不仅仅是保健效果,连所谓的独家技术和高科技成果都是忽悠人的。美国FDA禁止了纳米银保健品,也有研究发现纳米银会对肺部、神经及皮肤产生毒性。甚至能渗入大脑、进入胎盘、干扰精细胞。而且银纳米颗粒排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影响。单颗粒ICP-MS (SP-ICP-MS)技术,可用于非常低的颗粒浓度,大小,大小分布和溶解浓度的测定,使得SP-ICP-MS成为评估纳米颗粒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命运的常规技术。本实验使用NexION ICP-MS测定了三种市售含有银纳米颗粒的三种营养补充剂,实际看看这些保健品中的银纳米颗粒数量和尺寸。样品三个市售营养补充剂样品置于超声波浴中超过5分钟,以确保颗粒被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并减少结块。样品依次用实验室一级去离子水稀释并定容到50mL聚乙烯样品管中。对样品和参比溶液进行稀释,使得所述颗粒的浓度为约20万个粒子/mL。实验使用Ted Pella公司柠檬酸盐缓冲液中的20nm,50nm和80 nm的银纳米颗粒悬浮液来计算尺寸和传输效率。通过建立0.5-5 μg/L的标准曲线来进行测定溶解银离子浓度。所有SP-ICP-MS测定均是在NexION 350D ICP-MS (PerkinElmer, Shelton, CT )标准模式(无气体)和Syngistix纳米应用模式下操作的。所有仪器的工作条件见下表。实验结果下面两图展示了1号样品和2号样品中银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图。两者都使用了对数正态拟合方式进行计算,见图中的实线部分。样品1的数据显示颗粒的一个明显的分布约为15nm,而样品2的数据显示颗粒的分布为约33nm。Syngistix纳米应用模块给出了样品的颗粒浓度和溶解浓度。Ted Pella™ 50 nm AgNP标准溶液用于样品审核控制。48nm作为最常见的尺寸与给定值50nm非常吻合,并且所测量的颗粒浓度与制造商给出的2.5 E+10颗粒/mL浓度值非常吻合。结论使用珀金埃尔默NexION 350 ICP-MS和Syngistix纳米应用模块,对市售的3中营养补充剂中的纳米银颗粒进行了测定。单粒子的ICP-MS能实现分析物的溶解离子和颗粒形式之间的分离和定量。在一次分析中,颗粒成分,浓度,尺寸和尺寸分布,均可直接进行测定。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下载采用ICP-MS对营养补充剂中银纳米粒子单粒子的特性研究相关应用报告。
  • 马尔文帕纳科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重磅来袭!
    对于纳米颗粒的检测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和材料表征领域的重点方向。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是利用光散射和颗粒布朗运动的特性获得样本粒度分布和颗粒浓度信息的检测方法。它能对悬浮液中粒径分布范围较宽的颗粒进行全方位表征,具有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马尔文帕纳科NanoSight系列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S300在役十余年,稳定地帮助用户获得高品质的粒径和浓度数据。2023年9月19日,马尔文帕纳科将推出新一代产品Nanosight Pro,进一步升级了体验,更多便捷、智能的功能助力用户尽享每一次数据分析过程。新一代 Nanosight Pro 的推出,马尔文帕纳科为纳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了简单且快速的 NTA解决方案。先进的工程设计和众多智能功能的组合确保了 NTA 测量高效、快速。NS Xplorer 软件由机器学习提供支持,实现了自动测量,消除了主观影响,并为光散射和荧光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颗粒大小和浓度数据。可互换的激光器让应用更灵活,Smart Manager 连接确保了仪器稳定,无需担心数据质量问题或宕机问题。届时,马尔文帕纳科将举行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并开启线上直播。新品发布会上,将通过NTA技术发展历程、客户分享、新品揭秘访谈、新品介绍、应用分享、功能演示等多个环节,全面了解NanoSight Pro如何为纳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更简单且快速的 NTA 解决方案。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 或扫描二维码,提前报名看直播直播时间:2023年9月19日14:00-16:00;直播平台:仪器信息网3i讲堂多重好礼,等您来拿马尔文帕纳科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期待您的参与!
  • 首台国产纳米颗粒Zeta电位分析仪由丹东百特和华南师大联合研制成功
    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555px height: 30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74ac78d-0ea5-4e88-b269-cd52086effa0.jpg" title="1.jp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555"//pp 2017年6月5日,丹东百特研发中心实验室中,一台造型大方厚重的纳米颗粒Zeta电位分析仪样机——BT-Zeta100有条不紊地在试验台上配合着研发工程师进行着一次次 Zeta电位测试,随着测试的进行,一组组Zeta电位的结果展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标志着这台Zeta电位分析仪首次惊艳亮相就有不俗的表现,宣告了首台国产Zeta电位分析仪研制成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60ca0fb-765f-4d3c-93e8-971a04e8215e.jpg" title="2.jpg"//pp  首台国产Zeta电位分析仪的研制成功,是丹东百特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的最新成果。早在2014年8月,丹东百特就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联合研发Zeta电位分析仪的协议并成立了项目组。两年来,以韩鹏教授为首的华南师范大学Zeta电位项目组,在测试原理、光学系统、信号分析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以李晓光为首的百特Zeta电位项目组在技术路线、控制系统、仪器结构、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双方密切联系,定期互访,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合到样机系统当中。经过两年多的联合攻关,攻克了电渗影响、电场分布不均、实时相关信号处理、极性判断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研制出了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首台国产Zeta电位分析仪。经过与多种国外同类仪器的对比测试,样机在重复性、准确性和分辨力等主要性能指标上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6d57911-1569-48d6-870e-e3595621aa44.jpg" style="width: 420px height: 300px " title="3.jp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42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9abb43a1-65ec-4501-8acd-139e613eaf2b.jpg" style="width: 420px height: 300px " title="4.jp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420"//pp  BT-Zeta100型Zeta电位分析仪是基于电泳光散射(ELS)原理测量纳米颗粒材料Zeta电位的,它不仅能测量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同时具有测量纳米粒度分布和分子量功能,是一个集粒度、分子量和Zeta电位于一体的高端纳米颗粒分析仪器,能充分满足纳米材料主要物理性能分析,同时符合多项ISO国际标准。/pp  BT-Zeta100采用了自主创新的微流控技术与自适应光子相关技术,保证了仪器的高测量精度和宽测量范围,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此外,仪器的核心技术还包括小型光源组件、具有独特结构的Zeta电位样品池、高灵敏度光电探测模组、高精度温控系统、光学空间调制模块等。BT-Zeta100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它的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纳米颗粒Zeta电位分析仪器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为中国纳米材料研究、生产与应用提供科学准确经济实用的测试手段,对促进中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1e6cc984-0ea7-4aaf-b40e-ff55bdfe2e93.jpg" style="width: 528px height: 300px " title="5 (2).jp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528"//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0208129-00ff-4165-9008-d72a482de047.jpg" style="width: 528px height: 300px " title="6.pn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528"//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2d792810-34a6-41c7-bf2a-c5c8ff3ce1ef.jpg" style="width: 534px height: 300px " title="7.pn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534"//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a244707-0b27-45e0-9893-05fc8f60928e.jpg" style="width: 528px height: 300px " title="8.pn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528"//pp strong 附:Zeta电位小常识:/strong/pp  1、什么是Zeta电位?测试Zeta电位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pp  悬浮于液体中的纳米颗粒表面都存在电荷,这些电荷会影响颗粒周围区域的离子分布,因此每个粒子周围都存在双电层,分别是固定层和滑动层,滑动层上的电位为Zeta电位。/pp  Zeta电位的大小反映胶体体系的稳定性趋势。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大,悬浮液体系越稳定,悬浮液体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分界线是Zeta电位± 30mv,Zeta电位大于+30mv或小于-30mv的悬浮液体系是稳定的,Zeta电位在+30mv到-30mv是不稳定的。/pp  通过Zeta电位的测试,可以帮助工程师找到阻止颗粒絮凝、保持悬浮液稳定的配方,同样也可以帮助工程师找到促使颗粒絮凝(废水处理),加速颗粒沉淀的方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357px height: 30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1ec38feb-e1e0-48b4-a4d0-bcdbd902bbc2.jpg" title="9.jp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357"//pp  2、电泳光散射Zeta电位测试原理/pp  电泳光散射Zeta电位测试原理是通过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对颗粒的电泳迁移率进行测试,然后运用所测的电泳迁移率及Henry函数进行计算得到Zeta电位的。当激光光束照射在固定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的带电粒子时,根据多普勒效应,粒子产生的散射光频率将会有微小的变化。利用光学相干技术,就能够使散射光频率变化转换为光强的波动变化,接着由光强的波动频率得到颗粒的运动速度。一方面,结合固定电场的方向和粒子的运动速度大小,得到粒子的带电极性。另一方面,结合固定电场的大小和粒子的运动速度大小算出粒子在单位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即电泳迁移率,再根据Henry函数计算出Zeta电位。/p
  • 前沿应用∣SC-ICP-MS测定单细胞中纳米金属元素含量
    细胞中金属元素含量通常是将一定数量的细胞进行全消解测定得到金属元素总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金属元素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由于细胞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细胞群体往往会掩盖这种差异。单细胞分析可以获得细胞在微环境中准确的个体信息,对于研究细胞的信号传导,生理病理和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由于其超高的灵敏度,超低的检测限,成为痕量元素分析的重要工具,可以直接检测单细胞中的金属元素含量。金属纳米粒子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等领域,ICP-MS亦成为单细胞中金属纳米粒子检测的重要手段。 常规的ICP-MS进样系统对于单细胞分析会存在细胞可能破裂、进样效率低等缺陷,为实现稳定的单细胞进样,减少细胞破裂的概率及提高进样效率,需要采用专门的单细胞进样系统,其与ICP-MS在线联用,可实现高效、稳定的单细胞金属元素分析。 岛津SC-ICP-MS系统 特点:★进样效率≥50%★标配具有加热功能★无需氩气吹扫气路 应用实例小鼠静脉注射15 nm金纳米颗粒悬浮液,暴露24小时后对小鼠的不同器官进行取样,得到肺、肝脏和脾脏组织后进行组织分解,经过细胞分离得到细胞悬浮液;样品经过红细胞去除后使用多聚甲醛溶液进行细胞固定,细胞样品经过三次离心清洗和再分散,控制细胞浓度在106个/mL直接上机测试。 根据ICP-MS采集得到的原始信号图,通过有效数据识别、统计及高斯分布拟合,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同一个组织样品中,细胞摄取的纳米颗粒数是不相同的,对于脾脏细胞可以用高斯分布拟合数据得到7种细胞群,每种细胞群摄取的金纳米颗粒从363个到1040个不等。肝脏样品和肺组织样品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细胞形态呈现多峰分布。总体来看,对纳米颗粒的摄取量:脾脏细胞 肝脏肺细胞 肺细胞。 岛津SC-ICP-MS单细胞分析技术,高通量雾室搭配微流量进样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测量单个细胞中目标元素的浓度,得到细胞间的差异,并且可以以目标元素含量区分细胞群。SC-ICP-MS不需要对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前处理简单,为金属组学、纳米毒理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手段。
  • 揭秘马尔文NanoSight如何实现纳米颗粒跟踪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5月20日,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携两款颗粒表征产品&mdash &mdash NanoSight NS300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Zetasizer Nano ZSP动态光散射系统亮相第七届世界颗粒学大会(WCPT7)。在WCPT7举办间隙,英国马尔文仪器全球大客户经理Steve Ward-Smith博士、应用经理Alan F. Rawle博士、中国区总经理秦和义先生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采访。从左至右:Steve Ward-Smith、Alan F. Rawle、秦和义  马尔文全球大客户经理Steve Ward-Smith博士谈到,NanoSight NS300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即NTA)技术,可以对10&ndash 2000nm范围内的纳米颗粒进行快速实时动态检测,测量参数包括颗粒粒径、散射光强、浓度等,其独特的检测能力在蛋白质、外泌体、微泡、病毒及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马尔文NTA技术还可对荧光标记颗粒进行特定检测,而不受复杂环境的影响。  马尔文中国区总经理秦和义先生介绍说,NanoSight NS300的工作原理即借助于一种特制金属镀膜,在全黑背景下使用激光光源照射纳米颗粒悬浮液,跟踪观察每一个带有散射光颗粒的布朗运动轨迹,再结合颗粒的散射强度,从而得到整个样品体系的粒径分布信息。马尔文NanoSight NS300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技术与动态光散射(DLS)技术均是通过纳米颗粒布朗运动速度来表征纳米颗粒尺寸。那么,马尔文NanoSight NS300与Zetasizer Nano系列产品之间是否构成竞争?马尔文Zetasizer Nano ZSP动态光散射系统  马尔文全球大客户经理Steve Ward-Smith表示,NanoSight NS300与Zetasizer Nano系列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如NanoSight NS300能够实现纳米颗粒计数统计、浓度检测等,Zetasizer Nano系列则可以测量纳米颗粒的分子量、表面Zeta电位等信息。也就是说,马尔文NanoSight和Zetasizer Nano系列仪器通过不同的参数测量结果共同诠释纳米颗粒的宏观特性。  马尔文中国区总经理秦和义先生指出,Zetasizer Nano系列是一种间接测量方式,而NanoSight NS300则更为直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  马尔文应用经理Alan F. Rawle补充说到,NanoSight NS300最大的特点是&ldquo 可视&rdquo ,用户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NanoSight NS300对大、小颗粒的敏感程度相同,可轻松区分出100nm、200nm、400nm、600nm混合体系的颗粒粒径分布,其分辨率要高于Zetasizer Nano系列,特别适用于蛋白质聚集、药物传输、纳米颗粒毒理、病毒和疫苗等研究领域。英国马尔文仪器参展WCPT7(编辑:刘玉兰)
  • 人和科仪亮相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纳米/实验室展
    引人瞩目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纳米/实验室展于2013年6月25-27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作为一个行业内的专业展会,此次展会毫无疑问的吸引了无数专业人士的目光。人和科仪的展位前亦吸引不少专业人士前来咨询。 在这次展会上人和科仪着重推出以下仪器:FRITSCH单罐行星式高能球磨机 Pulverisette 6 ,FRITSCH微型研磨机pulverisette 23,BROOKFIELD NEW DV2T粘度计,BROOKFEILD R/S 流变仪。FRITSCH单罐行星式高能球磨机 Pulverisette 6FRITSCH微型研磨机pulverisette 23适用于将干性样品或悬浮液中的固体样品的细致粉碎,也是适用于乳浊液的混合及均一化。研磨工艺:干/湿主转盘速度:100-650 rpm电学描述:100-120/200-240V/1~,50-60 Hz,1100Watt最大进样尺寸:10mm 最大处理量:达到225 ml最终细度:1 um 最多可同时处理样品:2个重量:净重63kg 毛重:93kg尺寸(长 × 宽 × 高):37 × 53 × 50 cm 适用于少量干性样品,或悬浮液中固体样品的研磨。也可用于乳浊液的混合和均匀化处理。最大进样尺寸:6 mm 最大处理量:达到5 ml最终细度:10 um电学描述:100 &ndash 240 V/1~ 50-60Hz,100 Watt重量:净重15 kg,毛重20 kg尺寸(长 × 宽 × 高):20 × 30 × 30 cm研磨碗和研磨球沿垂直方向的振动频率:3000次/分钟 振幅:9 mm BROOKFEILD R/S+CPS流变仪 1.样品用量很少,可以进行快速测试,易清洗。2.在测量时可对剪切率和剪切应力进行控制,研究材料的初始屈服到流动的过程。3.可选用循环水浴、Peltier或电子加热方式进行温度控制。选用Peltier温度控制系统可以使样品板快速升温,从而可以得到快速的粘温曲线。4.多种转子选择,适应不同范围的样品测试需求。5.板板测量体系可以测试高填充样品。 人和科仪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更多详情欢迎来电咨询:400 820 0117同时欢迎点击我司网站 www.renhe.net 查询更多产品优惠信息。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虹漕路39号怡虹科技园区B座四楼(200233) 电话:021-6485 0099 传真:021-6485 7990 公司网址: www.renhe.net E-mail:info@renhesci.com 【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十数年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国实验室生产力水平,从提供全球一流品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到为客户度身定制系统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细致和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实现&ldquo 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rdquo 的承诺。主要代理品牌:IKA、BROOKFIELD、GRABNER、ILMVAC、MIELE、MEMMERT 、KOEHLER、SIEMENS、EXAKT、COLE-PARMER、ATAGO、YAMATO、ESPEC等。】
  • 法国Cordouan发布Vasco Kin原位时间分辨纳米粒度分析仪新品
    Vasco Kin原位时间分辨纳米粒度分析是新一代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通过远程光学探头,进行原位非接触测量和反应动力学,用于监测纳米颗粒的合成、团聚或悬浮液稳定性的研究或监测。常用于实时纳米颗粒合成过程监控, 核反应堆内现场测量,与其它粒度特性测量仪器联用(如光谱仪、SAXS等)。粒度测量范围 : 0.5nm 到 10μm背向动态光散射原理,实时远程非接触测量监测纳米颗粒合成过程;监测整个过程的粒度变化情况,有助于稳定性研究全自动非接触测量:能穿透玻璃和塑料针管,测定包装物及反应釜中的粒度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适用样品浓度:0.1ppm-40%(w/v)时间分辨: DLS的分辨率为0.2s,用于动力学监测随时间变化的粒度分布彩色地形图“时间切片”功能:用户对测试后数据可进行任意时间段内的粒度分析样品前处理:无需样品前处理,直接测试硬件规格(核心单元):1. 激光源: 高稳定性激光二极管(可选蓝光和绿光)2. 探测器: 无伪影雪崩光电二极管(APD)3. 计算设备: 内嵌专用电脑4. 数据处理: NanoKin 相关和分析软件5. 典型测量时间:最快200ms。测量时间由样品和测量设置决定6. 操作条件/存储条件:15℃ ~ 40℃ / -10℃ ~ 50℃ – 非冷凝相对湿度 70% 7. 尺寸/重量: 220 x 220 x 64 mm (上半部分) / 2.5 kg 220 x 220 x 48 mm (下半部分) / 2.8 kgNano Kin™ 软件的主要特点: - 三个层级登录配置文件:管理员、专家、操作员 - 运行模式:包括测量、模拟、后分析(导入) - 直观导航(顺序) - 时间切片和动力学模式:独特的技术,允许监测快速动力学和/或准确的再现性测量(时间分辨率高达200毫秒)。 - 可读数据和绘图: - 动态导出数据/绘图(右键单击到剪贴板) - 报告文件格式:.pdf或.rtf(兼容writer软件) - 反转算法:- CUMULANTS 累积量算法:用于具有单分散趋势的单峰样品 - PADE-LAPLACE算法(专有):多峰样品的离散数学方法。 - 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SBL;专有):多峰样品的连续分布数学方法。对于所期望的分布斜率不需要先验知识,正则化参数自学习概率计算模块。创新点:VASCO 原位在线纳米粒度分析仪是基于光纤动态光散射(DLS)技术的纳米级悬浮和胶体特性的独特表征仪器。监测纳米颗粒合成,团聚或悬浮体系稳定性研究,帮助您实时分析样品动力学。独特的“时间切片” 功能允许VASCO KinTM 用户对测试后的数据进行任意时间段内的粒径分析。用户可以获得所选时间尺度的相应的相关图和粒度分布。稳频激光光源,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探测器;可直接测量亚纳米样品(如蛋白质),无需稀释,测量精度高 。Vasco Kin原位时间分辨纳米粒度分析仪
  • 东方德菲新品推荐---德国BOROSA L800高温高压声悬浮系统
    2020年4月16日,我司北京东方德菲仪器有限公司被德国BOROSA公司正式授权为中国区独家代理,BOROSA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声悬浮装置的创新企业,该公司研发生产的高压声悬浮系统,荣获2015年度德国工业奖研发类第一名,且特许使用德国工业奖标志。在此特向您推荐BOROSA公司生产的L800高温高压声悬浮系统。 L800高温高压声悬浮系统是一款将声悬浮与高压釜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实验室设备,它的优势在于其精心设计的悬浮技术--在压力 20Mpa 下,温度在-20℃到 180℃范围内,样品随时都可以进入悬浮模式。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压力、温度下研究非接触、无污染样品的性质,如:样品的相变过程,颗粒的形成过程等。 L800 的可视高压釜采用钛合金材料及蓝宝石视窗,既耐高压又耐腐蚀,确保了 L800 高品质的性能。 L800 高温高压声悬浮装置是单液滴谐振模式的测量装置 特别适合悬浮液滴传质过程机理(即分子扩散作用)的精密测量。L800 声悬浮系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气体水合物的测量,结晶与颗粒形成过程的研究,凝胶化和非接触熔化的研究等等。L800 是研究极端条件下物质相变过程的重要测量工具,它不愧为获得德国工业奖的产品!L800 使用自主研发的声悬浮专用测量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 自动识别悬浮的液滴- 自动分析液滴的外观轮廓- 测量和记录轴对称液滴的体积- 自动列表保存时间、温度、压力、体积、液滴的轴向直径和径向直径等重要测量参数- 根据体积-时间图,计算物性参数,如:扩散与传质系数L800 性能优势- 声悬浮+高压 20Mpa+温度-20℃---180℃- 无接触、无污染测量,避免器壁对液滴的影响及器壁对分析信号的干扰- 从扁圆形到球形,液滴形状可控- 高精准的实时测量,无器壁干扰,分析检出限提高 1-3 个数量级- 无噪音,无声音污染- 操作简便,即插即用,只需简单培训,即可掌握L800 配置组成• 钛合金声悬浮主机 • 可视高压样品室• 蓝宝石水晶视窗×3 • 液滴注射单元• 热绝缘体 • 高压室的专用支架• 三通阀 • 模拟压力表 精密控制阀及泄压阀• 压力变送器 • 热电偶• 手动加压杆 • 高速相机• 12mm 变焦头 • 可控 x/y/z 轴相机支架• 频率发生器 • 功率放大器-扩频仪• 电脑,27"触控屏及 office 软件 • 全套密封件• 旋转接头 • 铝合金外壳及玻璃推拉门L800 应用领域- 传质过程的机理研究- 均质形核的研究- 液滴凝胶化的研究- 结晶过程的研究- 纳米材料自组装的研究- 气体水合物的研究- 可燃冰的研究- 与荧光光谱结合研究浓度与相平衡L800 常见问答 FAQs问:在 L800 的高压装置里能悬浮多大尺寸的液滴答:可以悬浮直径 0.7mm-4mm 的液滴。问:液滴如何注射到声压节点答:在驻波场的声压节点处安置有毛细管,液滴通过螺杆活塞泵注入毛细管,到达驻波场压节点处。问:适合研究什么样的液体?溶液?浆料?答: L800 既可以研究溶液,也可以研究浆料。流体,溶液,固体(例如 PVP,PEG, cacao,sugar, NaCl,CO 2 -hydrate) 都可以研究。问:在 L800 里,如何控制/影响传质现象的?例如:在干燥过程中 ,是通过自然对流来控制传质过程,还是通过诱导气体对流来控制传质过程呢?答:在 L800 里,传质现象的控制是通过自然对流来实现的。 当液滴悬浮时,系统可以以0.2 MPa/min 和 5 K/min 的最大速率改变压力和温度,从而产生自然对流,液滴仍可保持位置不变,液滴周边的气体流速大约是 0.3m/s。问:驻场声波对液滴内传质过程的影响如何?答:L800 通过实验,没有发现驻场波对液滴内传质有负面影响。如您对高温高压声悬浮系统感兴趣,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东方德菲联系电话:400-860-5168转0629
  • 安东帕中国携全新纳米颗粒及Zeta电位分析仪亮相上海CPhI
    第十六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 2016)于2016年6月21至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展会期间,安东帕中国不仅展出了旋光仪、折光仪、密度计、微量粘度计、流变仪、微波样品制备系统等传统的拳头产品,也将LitesizerTM500纳米颗粒及Zeta电位分析仪这个全新产品带到广大制药领域用户面前。  LitesizerTM500纳米颗粒及Zeta电位分析仪  2016年,安东帕LitesizerTM500纳米颗粒及Zeta电位分析仪全新上市。这是一款用于表征溶液中分散的纳米颗粒以及亚微米颗粒的仪器。它可通过测量动态光散射(DLS)、电泳光散射(ELS)和静态光散射(SLS)来测定颗粒尺寸、zeta 电位和分子量。它采用了先进算法及尖端zeta电位测量专利技术:可连续测量透光率以选择最佳样品测试参数 静态光散射(SLS)测量分子量,快速无损 采用DLS颗粒分析法,可轻松解决在单一悬浮液中不同颗粒尺寸的测量问题 采用新型专利(欧洲专利 2735870)cmPALS技术,zeta电位测量的准确性达到最高,所需时间降到最少 而且其一页式的工作流程,大大减轻了实验室负担。另外,LitesizerTM500的一大亮点是其简单而巧妙的软件。安东帕已创建了可将输入参数、结果和分析集中到单个页面上的一页式工作流程:用户可以在数秒内完成试验设置,只需简单按键即可得出所需的分析结果和报告。  这款全新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材料及食品各行业内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部门以及其他粒度分析领域。  展会同期,安东帕还在Innolab的主题活动上举办了LitesizerTM500纳米颗粒及Zeta电位分析仪的产品宣讲会,为大家呈现了激光粒度仪的用途、优势、参数以及应用。  宣讲会现场  自2006年起的十年来,安东帕中国致力于为中国制药行业的用户量身定制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上海CPhI展会期间,安东帕提供了全面的药物分析解决方案及组合方案,吸引众多用户参观。  安东帕展位  安东帕参展团队
  • 科学家研发出用于快速和超灵敏病毒诊断的单纳米颗粒检测技术
    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目前来说对疾病的快速和灵敏诊断仍然是一个迫切且未满足的需求。数字免疫分析技术由于其单分子检测和绝对定量的能力,在近些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复杂的操作步骤限制了其应用。  近日,美国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Digital plasmonic nanobubble detection for rapid and ultrasensitive virus diagnostics”的文章,研发出用于快速和超灵敏病毒诊断的数字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检测新技术。  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是指短脉冲激光激发纳米颗粒产生的蒸汽气泡,放大其固有吸收,可通过二次探测激光进行检测。等离子体纳米气泡的寿命为纳秒,对纳米颗粒的物理性质(如大小、形状、浓度和聚集状态)十分敏感。该研究利用等离子体纳米气泡这些特性设计了一个光射流装置,使纳米颗粒的悬浮液在微毛细管中流动,使用两束激光同步激活纳米颗粒并检测等离子体纳米气泡。由于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是瞬态事件,且激光脉冲之间没有串扰,创建了约16pL的微尺度“虚拟检测区”,并以无间隔的方式对“开”和“关”信号进行计数,以此对检测目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将此方法应用于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1拷贝/µL)。  该研究提出的数字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检测方法具有一步操作、单纳米颗粒检测、在室温下能够直接检测完整病毒、无需复杂液体处理等优点,是一种快速、超灵敏的诊断技术。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025-w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 科学家研发出用于快速和超灵敏病毒诊断的数字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检测新技术
    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目前来说对疾病的快速和灵敏诊断仍然是一个迫切且未满足的需求。数字免疫分析技术由于其单分子检测和绝对定量的能力,在近些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复杂的操作步骤限制了其应用。  近日,美国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Digital plasmonic nanobubble detection for rapid and ultrasensitive virus diagnostics”的文章,研发出用于快速和超灵敏病毒诊断的数字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检测新技术。  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是指短脉冲激光激发纳米颗粒产生的蒸汽气泡,放大其固有吸收,可通过二次探测激光进行检测。等离子体纳米气泡的寿命为纳秒,对纳米颗粒的物理性质(如大小、形状、浓度和聚集状态)十分敏感。该研究利用等离子体纳米气泡这些特性设计了一个光射流装置,使纳米颗粒的悬浮液在微毛细管中流动,使用两束激光同步激活纳米颗粒并检测等离子体纳米气泡。由于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是瞬态事件,且激光脉冲之间没有串扰,创建了约16pL的微尺度“虚拟检测区”,并以无间隔的方式对“开”和“关”信号进行计数,以此对检测目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将此方法应用于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1拷贝/µL)。  该研究提出的数字等离子体纳米气泡检测方法具有一步操作、单纳米颗粒检测、在室温下能够直接检测完整病毒、无需复杂液体处理等优点,是一种快速、超灵敏的诊断技术。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025-w
  • 安东帕全新Litesizer TM 500纳米激光粒度仪产品宣讲会
    第十六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简称“CPHI China 2016”)将于2016年6月21至23日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拉开帷幕。展会同期在新国际展览中心N1馆将有一个名为Innolab的主题活动,安东帕将举办2016年全新上市的LitesizerTM 500纳米激光粒度仪的产品宣讲会。届时,安东帕将为大家呈现激光粒度仪的用途,竞争优势,参数以及应用,欢迎大家莅临现场。宣讲会时间:6月23日(周四)上午 10:00-10:20宣讲会地点:Innolab会议活动区 N1A96凡是6月23日上午10点参加LitesizerTM500新品宣讲会(N1馆A96)的客户,在宣讲会结束后可以领取精美礼品一份。创新是安东帕公司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聚焦于专业市场,继材料表征、表面力学测试之后,安东帕又研发出了一款精确而巧妙的测量仪器。2016年4月,安东帕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LitesizerTM500全新上市——只需按下按钮即可进行颗粒分析。LitesizerTM500是用于表征溶液中分散的纳米颗粒以及亚微米颗粒的仪器。它可通过测量动态光散射 (DLS)、电泳光散射 (ELS) 和静态光散射 (SLS) 来测定颗粒尺寸、zeta 电位和分子量。LitesizerTM500采用先进算法及尖端zeta电位测量专利技术连续测量透光率以选择最佳样品测试参数静态光散射(SLS)测量分子量,快速无损DLS颗粒分析法–在单一悬浮液中不同颗粒尺寸的测量问题可轻松解决 ELS专利技术:cmPALS,采用新型专利(欧洲专利 2 735 870)cmPALS技术,zeta电位测量的准确性达到最高,所需时间降到最少一页式的工作流程,为您减轻实验室负担:LitesizerTM500的一大亮点是其简单而巧妙的软件。我们已创建了可将输入参数、结果和分析集中到单个页面上的一页式工作流程:您可以在数秒内完成试验设置,只需简单按键即可得出所需的分析结果和报告。不断的创新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分析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部门以及其他粒度分析领域。
  • 安东帕邀您参加9月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讲座——北京、上海站
    近期,安东帕最新原子力显微镜全新上市,与安东帕流变仪、小角x-射线衍射仪以及纳米粒度仪等一起丰富了纳米表征测量的产品线组合。9月,安东帕特邀betty petrillo博士来到上海、北京为用户带来颗粒度和zeta电位巡回技术讲座。现火热报名中,安东帕邀您参加! seminar主题how to measure 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better怎样更好地测试颗粒度和zeta电位dr. betty petrillobetty petrillo博士product manager, anton paar gmbh产品经理,奥地利安东帕公司到目前为止,颗粒样品最重要的物理特性就是颗粒粒度。粒度分布测量通常用于多个行业,颗粒度常常是许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粒度分布对材料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zeta电位通常用于确定固液界面之间的电荷。它是胶体悬浮液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了解zeta电位对优化工艺过程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次讲座中,我们会涉及颗粒度和zeta电位的原理以及应用。并为您介绍代表最新现代技术的颗粒分析仪:litesizertm系列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so far, particle siz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for particle. 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 is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particle size is usually the key parameter in producing process. particle size dispersion has a direct effect on material properties. the zeta potential is common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arge at the solid-water interface. it’s a key indicator of the stability of colloidal dispersions. knowledge of zeta potential is important for optimizing processes and for quality control.in this seminar we cover 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and introduce to you a newest modern technology instrument for 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 the litesizer™ series particle analyzer. 北京站 时间:monday, sept 4, 2017 2017年9月4日,星期一 地点:安东帕中国北京办公室,朝阳区八里庄陈家林甲2号尚8里 文创园a座202室 上海站 时间:wednesday, sept 6, 2017 2017年9月6日,星期三地点:安东帕中国上海办公室,合川路2570号科技绿洲三期2号楼11层联系联系电话:021-6485 5000联系人:市场部下载回执并邮件至:marketing.cn@anton-paar.com回执和邮件标题格式: 9月*日怎样更好地测试颗粒度和zeta电位”交流会(**专场) - **公司/机构名称或 传真至:021-6485 5668上海站回执北京站回执
  • 浅谈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方法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纳米材料被誉为“21 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性高技术材料之一”。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增强,近年来,纳米材料的毒性与安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表征与测试技术是科学鉴别纳米材料、认识其多样化结构、评价其特殊性能及优异物理化学性质、评估其毒性与安全性的根本途径,也是纳米材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1 纳米材料的表征/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纳米材料的表征是对纳米材料的性质和特征进行的客观表达,主要包括尺寸、形貌、结构和成分等方面的表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纳米材料的表征/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2ffdf5f4-5465-4b3a-849e-1934933722b0.jpg" title="纳.png" alt="纳.p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2 纳米材料的测试技术/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1 光子相关光谱法(photo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PCS)/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PCS常用于纳米粒子尺寸及尺寸分布的测试,相关标准已有GB/T 19627 等,其适用于尺寸为3nm~3μm的悬浮液,可获得准确的尺寸分布,测试速度也相当快,特别适合于工业化产品粒径的检测。但采用该方法时,必须要解决好纳米材料的分散问题,须获得高度分散的悬浮液,否则所反映的结果只是某种团聚体的尺寸分布。由于该方法是一种绝对方法,因此测量仪器可以不必校准;但在仪器首次安装、调试期间或有疑问时,必须使用有证标准纳米颗粒分散体系对仪器进行验证。如采用PCS法测定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粒度分布较窄的聚苯乙烯球形颗粒分散体系,则要求测得的平均粒径与标定的平均粒径的相对误差应在2%之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2 X 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XRD)/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X射线衍射法可用于纳米晶体材料结构分析、尺寸测试和物相鉴定。该方法测定的结果是最小不可分的粒子的平均尺寸;因此,只能得到较宏观的测量结果。此外,采用该方法进行测试时,需要用X 射线衍射仪校正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正。目前,该方法已建立有关的国家标准包括GB/T 23413、GB/T 15989、GB/T15991 等。XRD物相分析可用于未知物的成分鉴定,但分析的不足之处在于灵敏度较低,一般只能测定含量在1%以上的物相;且定量分析的准确度也不高,一般在1%的数量级。同时,所需要的样品量较大,一般需要几十至几百毫克,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由于非晶态的纳米材料不会对X射线产生衍射,所以一般不能用此法对非晶纳米材料进行分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3 X 射线小角散射法(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AXS可用于纳米级尺度的各种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聚合物粉末以及生物大分子、胶体溶液、磁性液体等颗粒尺寸分布的测定;也可对各种材料中的纳米级孔洞、偏聚区、析出相等的尺寸进行分析研究。其测试范围为1~300nm,测量结果所反映的是一次颗粒的尺寸,具有典型的统计性,且制样相对比较简单,对粒子分散的要求也不像其他方法那样严格。但该方法本身不能有效区分来自颗粒或微孔的散射,且对于密集的散射体系,会发生颗粒散射之间的干涉效应,导致测量结果有所偏低。关于该方法的标准有GB/T 13221、GB/T 15988等。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应对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进行校核,一般推荐采用粒度分布已定值的纳米粉末标样或经该方法测定过粒度分布的特定样品进行试验验证,其中粒径偏差应控制在10%以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4 电子显微镜法(electron microscopy)/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电子显微镜法是对纳米材料尺寸、形貌、表面结构和微区化学成分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EM的特点是放大倍数连续可调,从几倍到几十万倍,样品处理较简单;但一般要求分析对象是具有导电性的固体样品,对非导电样品需要进行表面蒸镀导电层。扫描电镜与能谱仪相结合,可以满足表面微区形貌、组织结构和化学元素三位一体同位分析的需要。能谱仪可对表面进行点、线、面分析,分析速度快、探测效率高、谱线重复性好,但是一般要求所测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1%。关于电镜在纳米材料应用中的标准较多,如GB/T 15989、GB/T 15991、GB/T 20307、ISO/TS 10798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TEM法是集形貌观察、结构分析、缺陷分析、成分分析的综合性分析方法,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最重要工具之一。除了具有与SEM的相同功能外,利用电子衍射功能,TEM可对同素异构体加以区分。相较于XRD,还能对含量过低的某些相进行分析,且可以结合形貌分析,得到该相的分布情况。TEM法的主要局限是对样品制备的要求较高,制备过程比较繁琐,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观察结果的客观性。目前,TEM在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正逐步被开发出来,其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增加,如GB/Z 21738、GB/T 24490、GB/T 24491、ISO/TS 11888、GB/T 28044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由于电镜法测试所用的纳米材料极少,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缺乏整体统计性,实验重复性差,测试速度慢;且由于纳米材料的表面活性非常高,易团聚,在测试前需要进行超声分散;同时,对一些不耐强电子束轰击的纳米材料较难得到准确的结果。采用电镜法进行纳米材料的尺寸测试时,需要选用纳米尺度的标准样品对仪器进行校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5 扫描探针显微镜法(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M法是研究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的几何结构及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技术。尤以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为代表,其不仅能直接观测纳米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还可对物质表面进行可控的局部加工。与电镜法不同的是,除了真空环境外,AFM还可用于大气、溶液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原位成像分析;同时,也可以给出纳米材料表面形貌的三维图和粗糙度参数。除此之外,AFM 还可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的硬度、弹性、塑性等力学及表面微区摩擦性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年来,SPM技术在纳米材料测量和表征方面的独特性越来越得到体现,如GB/Z 26083-2010、国家项目20078478-T-491等。但由于SPM纵向与横向分辨率不一致、压电陶瓷可能引起的图像畸变、针尖效应等,使得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SPM探针形状测量和校正、SPM最佳化应用及不确定度评估、标准物质的制备、仪器性能的标准化、数值分析的标准化、制样指南和标准制定等。目前,虽有仪器校正的标准ASTM E 2530和VDI/VDE 2656颁布,但由于标准物质的缺少,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实施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6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ray photoemissionspectroscopy,XPS)/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XPS 法也称为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ESCA)法。从X 射线光电子能谱图指纹特征可进行除氢、氦外的各种元素的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破坏性表面测试技术,XPS主要用于纳米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原子价态、表面微细结构状态及表面能谱分布的分析等,其信息深度约为3~5nm,绝对灵敏度很高,是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在分析时所需的样品量很少,一般10-18g左右即可;但相对灵敏度通常只能达到千分之一左右,且对液体样品分析比较麻烦。通常,影响X射线定量分析准确性的因素相当复杂,如样品表面组分分布的不均匀性、样品表面的污染物、记录的光电子动能差别过大等。在实际分析中用得较多的是对照标准样品校正,测量元素的相对含量;而关于该仪器的校准,GB/T 22571-2008中已有明确规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7 俄歇电子能谱法(aguer electron spectroscopy,AES)/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AES法已发展成为表面元素定性、半定量分析、元素深度分布分析和微区分析的重要手段,可以定性分析样品表面除氢、氦以外的所有元素,这对于未知样品的定性鉴定非常有效。除此之外,AES还具有很强的化学价态分析能力。AES的分析范围为表层0.5~2.0nm,绝对灵敏度可达到10-3个单原子层,特别适合于纳米材料的表面和界面分析。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体相检测,灵敏度仅为0.1%,其表面采样深度为1.0~3.0 nm。AES技术一般不能给出所分析元素的绝对含量,仅能提供元素的相对含量;而且,采用该方法进行测试时,需要相应的元素标样,元素鉴定方法在JB/T 6976-1993中已明确给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8 其他方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试技术和方法用于纳米材料的表征,如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方法用于金纳米棒的表征(GB/T 24369.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方法用于硒化镉量子点纳米晶体表征(GB/T24370)、纳米技术-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法表征单壁碳纳米管(ISO/TS 10868)。/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3 结束语/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5px "纵观当前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要适应纳米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规范化表征和准确可靠测试纳米材料尚存在一定挑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基于此,仪器信息网将于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2019年12月18日/span组织举办strong第二届“纳米表征与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strong(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ano2/" target="_blank" textvalue="免费报名中"i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免费报名中/span/ii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pan/i/a),邀请该领域专家,围绕纳米材料常用表征和检测技术,从成分、形貌、粒度、结构以及界面表面等方面带来精彩报告,为纳米材料工作者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线上互动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共同提高纳米材料研究及应用水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ano2/"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14b28169-cfe6-44ba-8dc5-f47132b97366.jpg" title="540_200.jpg" alt="540_200.jpg"//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ano2/" target="_blank" textvalue="报名链接:第二届“纳米表征与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报名链接/span/strong:i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第二届“纳米表征与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span/strong/i/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扫一扫,参与报名/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d2e686ea-3308-4d6f-8795-e26e3d0f062d.jpg" title="报名.PNG" alt="报名.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扫一扫,进入纳米表征与检测技术群/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33e39f0a-8ef0-4aeb-b662-03350301ed05.jpg" title="群.PNG" alt="群.P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i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white-space:=""文章摘自:/i/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i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white-space:=""span style="font-family: " microsoft="" font-size:="" background-color:=""谭和平, 侯晓妮, 孙登峰, et al.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方法[J]. 中国测试, 2013(01):17-21./span/i/strong/p
  • 德国BOROSA发布德国BOROSA L800 高温高压声悬浮系统新品
    德国BOROSA公司简介 德国 Borosa Acoustic Levitation 公司坐落在德国波鸿鲁尔科技园区,是专门研发、生产声悬浮装置的创新企业。该公司依托德国波鸿大学的科研力量,专注于创新、开发高品质的声悬浮装置。Borosa 公司研发生产的世界第一台高压声悬浮系统,荣获 2015 年度德国工业奖研发类第一名。Borosa 的技术和产品为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手段,推动了液滴动力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 北京东方德菲仪器有限公司是德国BOROSA公司在中国区的独家代理商,作为BOROSA公司在中国区的唯一代理商,东方德菲将继续秉承“Leading by Professional因专业而领先”的理念,与BOROSA公司一起为您提供先进的声悬浮系统,并以快捷的方式为您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声悬浮---基本原理声悬浮是利用物体受到的声辐射力来实现的悬浮。物质的悬浮,所需的声场通过在超声发射端和反射端之间形成驻波来实现。高压声悬浮是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利用物体受到的声辐射力来实现的悬浮。压力范围:0.10MPa – 20MPa ,温度:-20℃– 180℃德国BOROSA L800 高温高压声悬浮系统L800 高压声悬浮系统荣获 2015 年度德国工业奖研发类第一名,特许使用德国工业奖标志。 德国BOROSA L800 高温高压声悬浮系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将声悬浮与高压釜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实验室设备,它的优势在于其精心设计的悬浮技术--在压力 20Mpa 下,温度在-20℃到 180℃范围内,样品随时都可以进入悬浮模式。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压力、温度下研究非接触、无污染样品的性质,如:样品的相变过程,颗粒的形成过程等。 L800 的可视高压釜采用钛合金材料及蓝宝石视窗,既耐高压又耐腐蚀,确保了 L800 高品质的性能。 L800 高温高压声悬浮装置是单液滴谐振模式的测量装置 特别适合悬浮液滴传质过程机理(即分子扩散作用)的精密测量。L800 声悬浮系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气体水合物的测量,结晶与颗粒形成过程的研究,凝胶化和非接触熔化的研究等等。L800 是研究极端条件下物质相变过程的重要测量工具,它不愧为获得德国工业奖的产品! L800 使用自主研发的声悬浮专用测量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 - 自动识别悬浮的液滴 - 自动分析液滴的外观轮廓 - 测量和记录轴对称液滴的体积 - 自动列表保存时间、温度、压力、体积、液滴的轴向直径和径向直径等重要测量参数 - 根据体积-时间图,计算物性参数,如:扩散与传质系数L800 性能优势- 声悬浮+高压 20Mpa+温度-20℃---180℃- 无接触、无污染测量,避免器壁对液滴的影响及器壁对分析信号的干扰- 从扁圆形到球形,液滴形状可控- 高精准的实时测量,无器壁干扰,分析检出限提高 1-3 个数量级- 无噪音,无声音污染- 操作简便,即插即用,只需简单培训,即可掌握L800 应用领域- 传质过程的机理研究- 均质形核的研究- 液滴凝胶化的研究- 结晶过程的研究- 纳米材料自组装的研究- 气体水合物的研究- 可燃冰的研究- 与荧光光谱结合研究浓度与相平衡L800 配置组成• 钛合金声悬浮主机 • 可视高压样品室• 蓝宝石水晶视窗×3 • 液滴注射单元• 热绝缘体 • 高压室的专用支架• 三通阀 • 模拟压力表 精密控制阀及泄压阀• 压力变送器 • 热电偶• 手动加压杆 • 高速相机• 12mm 变焦头 • 可控 x/y/z 轴相机支架• 频率发生器 • 功率放大器-扩频仪• 电脑,27"触控屏及 office 软件 • 全套密封件• 旋转接头 • 铝合金外壳及玻璃推拉门L800 常见问答 FAQs问:在 L800 的高压装置里能悬浮多大尺寸的液滴答:可以悬浮直径 0.7mm-4mm 的液滴。问:液滴如何注射到声压节点答:在驻波场的声压节点处安置有毛细管,液滴通过螺杆活塞泵注入毛细管,到达驻波场压节点处。问:适合研究什么样的液体?溶液?浆料?答: L800 既可以研究溶液,也可以研究浆料。流体,溶液,固体(例如 PVP,PEG, cacao,sugar, NaCl,CO 2 -hydrate) 都可以研究。问:在 L800 里,如何控制/影响传质现象的?例如:在干燥过程中 ,是通过自然对流来控制传质过程,还是通过诱导气体对流来控制传质过程呢?答:在 L800 里,传质现象的控制是通过自然对流来实现的。 当液滴悬浮时,系统可以以0.2 MPa/min 和 5 K/min 的最大速率改变压力和温度,从而产生自然对流,液滴仍可保持位置不变,液滴周边的气体流速大约是 0.3m/s。问:驻场声波对液滴内传质过程的影响如何?答:L800 通过实验,没有发现驻场波对液滴内传质有负面影响。创新点:1.世界上唯一一款将声悬浮与高压釜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实验室设备。2.压力20Mpa下,在-20℃到 180℃的温度范围内,样品随时都可以进入悬浮模式。3.L800 的可视高压釜采用钛合金材料及蓝宝石视窗,既耐高压又耐腐蚀。4.无接触、无污染测量,避免器壁对液滴的影响及器壁对分析信号的干扰。德国BOROSA L800 高温高压声悬浮系统
  • 新帕泰克发布纳米粒度分析仪新品NANOPHOX CS
    近日,德国新帕泰克最新发布了一款能够快速分析高浓度浑浊分散体的纳米粒度分析仪NANOPHOX CS。本款产品创新采用了PsB PCCS技术,不仅延续了PCCS技术上消除了高浓度体系检测时的多次散射影响,提高结果真实性、准确性的优点,还通过偏振分离散射技术将信噪比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适用于更高的样品检测浓度,测试更快、重复性更高。基于动态光散射0.5-10,000 nm 纳米粒度分析仪动态光散射(DLS)基本原理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使得颗粒与溶剂分子产生碰撞并在溶液中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大颗粒运动慢,小颗粒运动快。动态光散射(DLS)仪器的实现就是利用颗粒的这种运动现象,将入射光照射到待测溶液中,随后与颗粒发生散射作用,再由探测器在一定角度上收集散射光光强信号。散射光光强随着颗粒的布朗运动发生波动,分析这些散射强度随时间的波动可确定颗粒的扩散系数,从而利用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进行进一步分析,获得被检纳米溶液的粒度大小和分布。PCS与PCCS技术传统DLS仪器采用光子相关光谱(PCS)技术,无法避免高浓度测试下多重散射带来的结果偏差问题,往往需要大量稀释,因此样品准备工作往往非常耗时且容易出错,同时稀释也会导致样品的粒度分布和稳定性发生变化。光子交叉相关光谱(PCCS)技术采用双光束设计,通过相关处理获得单散射信号,从而提高了高浓度检测的准确性。交叉相关技术的应用允许了不受多重散射影响的粒度分析。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系列的100nm聚苯乙烯标准品悬浮液,我们可以直观地比较PCS与PCCS在可分析样品浓度上的差别:上图可见,PCS需要大量稀释后才能得到可靠的粒度结果,而PCCS在样品浓度较高时就可获得正确的结果。PsB PCCS技术在光子交叉相关光谱(PCCS)技术的基础上,NANOPHOX CS创新设计的偏振分离后向散射PCCS技术(PsB PCCS),实现了更高浓度以及更快速的纳米样品分析。在这项强大的技术中,垂直和平行的两束偏振激光束照射在同一个测量体积上,随后散射信号分别由对应的两个探测器接收,通过互相关处理获得粒度大小信息。偏振分离后向散射PCCS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信号质量水平,增强被测颗粒的单散射信号,显著提高信噪比,从而获得更加准确和重复的分析结果。PsB PCCS帮助NANOPHOX CS实现高于PCCS技术100倍以上的浓度检测, 同时测试时间缩短10倍以上,让高浓度样品在原始状态下直接进行分析成为可能,为高浓度体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高浓度纳米激光粒度仪NANOPHOX CS应用案例——油墨面对油墨分析,挑战不仅来自样品的高不透光性,还来自对聚集体的高分辨率,正确的粒度分析结果有助于油墨质量与稳定性的确认:NANOPHOX CS适合测量亚微米到纳米范围内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大小: ● 原液检测,避免稀释可能导致的油墨变化或引入杂质等 ● 缩短分析时间,无需样品制备过程,轻松检测 ● 智能软件操作,全自动化参数和可测量性检查 ● 多峰敏感,区分原生颜料产品与聚集体总结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是研究、制造的基础,高浓度纳米体系保持原始状态的分析显然更具意义。NANOPHOX CS的上市,将进一步助力纳米产品的研究、开发与质量控制。
  • ICP-TOFMS实验室间比对-以单纳米颗粒表征为例
    搭配高性能飞行时间质谱仪的ICP-TOFMS全谱元素分析仪器在高通量样品,快速成像,瞬时事件等案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且近年来有非常多的文献报道。该实验方法正在从科研应用向常规业务应用转变。其成功转变的前提条件是仪器的性能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并能在标准操作流程下给出相似的分析结果。一种常见的评估方法是在不同的实验室中,采用相同的标准样品和标准操作流程,以检验是否能获得相似的结果。类似的比对实验已经在应用传统单杆ICP-MS的多个实验室之间进行过。(Anal. Bioanal. Chem., 2014, 406, 3835–3843;Anal. Chem., 2015, 87, 8809–8817)。 在欧盟Horizon 2020框架下的ACEnano项目支持下,九个安装有不同TOFWERK icpTOF型号仪器的欧美实验室,对基于单颗粒ICP-TOFMS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对比工作。这一工作的目标是评估和验证仪器和方法的可靠性以及可重复性等指标。此项研究近期已在Nanoscale期刊上发表。 实验结果证明,所有九个实验室在使用标准操作程序和TOFpilot软件中专为单纳米颗粒检测开发的工作流程后,都能获得相似的纳米颗粒物信息。以等效质量球形尺寸(mass equivalent spherical size, MESS)这一指标为例,九个实验室给出的结果的标准方差小于16%。在排除明显的离群值后,这一比例进一步可以优于4%。 图1. (a) 各实验室独立使用TOFpilot软件测量并计算出的名义50 nm和名义70 nm铂纳米颗粒物质量结果。(b) 各实验室在将名义50 nm和名义70 nm铂纳米颗粒物转换为质量等效球形尺寸后的对应结果。两条虚线分别代表这两种颗粒物的质量和大小的计算平均值,而浅褐色和蓝色矩形则对应铂纳米颗粒制造商的标定尺寸范围,即46 ± 4 nm和70 ± 4 nm。需要注意的是,图中有些数据点的标准差因错误的误差计算而偏大。(c)根据质量数据标准差重新计算得出的颗粒物直径结果。 这次实验室间比对实验采用的样品是两种不同粒径的铂(Pt)纳米颗粒物(NP)悬浮液,实验包括对其质量,颗粒物数量浓度和同位素比率等进行表征。这两种Pt NP悬浮液均是使用瑞士TOFWERK公司icpTOF仪器测量而得,型号包括2R,R以及S2。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使用者对软件或icpTOF仪器的熟悉程度如何,九个独立实验室中有七个实验室的数据达到了极好的一致性(图1)。表征结果显示两种纳米颗粒物的质量等效球形大小(MESS)分别为40.4 ± 7 nm和58.8 ± 8 nm。在所有参与的实验室报告的结果中,等效质量球形尺寸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6%以内。排除掉两个明显的异常值后,RSD优于4%。在粒子质量的测试中,各独立实验室均给出了相吻合的结果,但颗粒物数量浓度的测量结果相对分散,所有结果的RSD接近53%。较相近的尺寸结果和较为发散的数量浓度差异在之前使用传统ICP-MS仪器实验间比对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作者们尝试将颗粒物质量的系统性低估以及较为发散的数量浓度结果归因于颗粒物本身形态(不完全是规则球形,密度不一,也可能是更小颗粒物的聚簇),单颗粒在样品配置和icp进样系统中的可能破损,以及制造商使用的表征方式和仪器(一般采用TEM和DLS等成像统计法,而非icp-MS单颗粒分析)。详细描述可移步全文,或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 而上述结果和讨论恰恰表明,单颗粒ICP-TOFMS可以更准确地表征溶液中金属或合金纳米颗粒的多项参数。单颗粒ICP-TOFMS是基于单个颗粒物所获得信号强度来确定的单颗粒质量,而不是对于整体的平均测量,这就使得单颗粒的信号强度和TEM获得的形态信息结合后能够获得更加精确的颗粒物本身密度。图2. (a),(b)和(c)名义50 nm Pt NPs的测量194Pt/195Pt,196Pt/195Pt和198Pt/195Pt比例的结果以及(d),(e)和(f)名义70 nm 铂纳米颗粒物的测量结果。蓝线代表预期理论值:0.976,0.746和0.022。图中误差棒代表一个标准方差,九个实验室中的七份结果都优于一个标准方差。由于获得的单颗粒物绝对信号强度低(接近检测限值)且非常短(1 ms),颗粒物间信号的相对变化随着颗粒物尺寸减小和同位素丰度的降低而增加。 基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ICP-MS可同时对多元素和其同位素测定的优点,本实验还对同位素比率测定的精确度和真实性进行了评估。通过1000个颗粒物的平均结果发现Pt的同位素 194Pt和195Pt的信号强度比率的精确度优于1%,而低丰度Pt同位素比率的精度则受到了计数统计的限制(图2)。在单颗粒基础上进行精确的同位素比率测量对于毒理学和风险评估研究而言越来越重要。对工程纳米颗粒物(ENPs)进行同位素标记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提供了更清晰的手段来区分ENPs和天然纳米颗粒物(NNPs)以及背景信号的影响。材料科学和ENPs制造、地质年代学、考古测量学等其他领域也会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考古学中通常通过同位素比率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古代物体中的原材料来源,然而其需要的同位素比率精度要优于1%。 最后,通过这次九个独立实验室间对比工作,作者们认为单颗粒ICP-TOFMS可以成功地用来高通量确定单颗粒物质量和大小、粒子数浓度和构成元素的同位素比率。而TOFpilot软件中的工作流程和专为单颗粒ICP-TOFMS开发的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这使得单颗粒ICP-TOFMS的方法在纳米颗粒的分析工具箱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次对比实验也为参与实验室能力建设和资质认证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评估他们分别的测量能力和距离基准样品的偏差。同时此次实验也为TOFWERK公司的全部三种型号icpTOF仪器的优秀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客观数据支撑。参考文献1 doi.org/10.1039/D3NR00435J
  • 美拟建造中子静电悬浮实验室
    对于一般人而言,玻璃常被误认为是一种透明固体。而严格地说,玻璃其实是一种被称为“非晶态过冷液体”的物质,表面与固体相似,内部结构又与液体相似,是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物质。但对于其形成过程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出解释。据美国生活科学网3月31日报道,美国物理学家的一个研究项目或许能解开这让人困惑不已的“玻璃之谜”。  负责该项研究的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物理学家肯尼斯凯尔顿称,他们正在建造一个被称为“中子静电悬浮室(NESL)”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将使一滴液态金属悬浮在真空中,从而对其在由液态冷却为玻璃的过程中的内部原子活动进行观察。研究人员称,该设备有望在原子层面对玻璃的独特属性做出解释,同时也将会让人们对液体到玻璃的转化过程产生更好的理解。  凯尔顿表示,所有的液体都可以转化为玻璃,区别仅存在于转化的难易程度上。早在40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们就开始使用玻璃,但直到现在为止,人们却仍然不理解液体转化为玻璃的具体过程。  该实验计划用钛、锆、镍、铂以及合金为研究对象。如果冷却得足够快,这些金属就能形成玻璃而非固体。但其前提是,整个过程中液态金属滴必须悬浮在真空当中,不能与任何物体接触。  NESL将通过电极在金属液滴表面加载电荷,之后用电磁场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悬浮状态。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另一台被称为“散变中子源”的仪器将产生中子束,“照射”悬浮金属液滴。研究人员计划用这种方法使中子起到“光线”的作用,从而能够形成一个中子显微镜,来观察整个过程中悬浮液滴中原子的变化。  据了解,这座造价为165万美元的中子静电悬浮室将建造在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预计在3年内完成制造并投入使用。
  • PMX公司2019 ISEV大会首发——四激光荧光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 ZetaView QUATT
    德国Particle Metrix(简称PMX) 在2019 ISEV大会上推出F-NTA四激光荧光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ZetaView QUATT, 一台仪器具有405nm,488nm,520nm 和640nm激光器,为外泌体的荧光标记研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这也使得 Particle Metrix 公司在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展开了新纪元。同时感谢Klinik Essen大学和HansaBioMed的技术合作伙伴QUATT NTA于生命科学领域测试中提供的支持。所见即所测应用:应用:外泌体囊泡病毒纳米颗粒纳米气泡量子点̷.. 重要提示:用户在选择ZetaView系列产品时可选择单激光、双激光和四激光 。以下二维码马上报名,即可获得两个样品免费测样名额!德国Particle Metrix德国Particle Metrix(简称PMX)是一家专业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仪器公司.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PMX公司的ZetaView产品采用了激光光源照射纳米颗粒悬浮液,利用全黑背景可以观察到单个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实现单个纳米颗粒的跟踪,粒度测量,浓度测量, Zeta电位测量及荧光测量等。自动校准和自动聚焦功能,让用户眼见为实,更加直观人性化。通过对11个不同位置的扫描,来自于数以千计的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柱状图的结果就可以计算出来。此外,颗粒浓度也可以通过视频计数分析得到。大昌华嘉科学仪器部大昌华嘉科学仪器部作为德国PMX公司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我们将会为用户提供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大昌华嘉是一家专注于亚洲地区,在市场拓展服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集团。大昌华嘉于1865年成立,凭借深厚的瑞士传统背景,公司在亚洲开展业务历史悠久,深深植根于亚太地区的社会和企业界。大昌华嘉仪器部(大昌洋行(上海)有限公司)专业提供分析仪器及设备,独家代理众多欧美先进仪器,产品范围包括:颗粒,物理,化学,生化,通用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以及流程仪表设备,在中国的石化,化工,制药,食品,饮料,农业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大量用户,具有良好的市场声誉。我们的业务逐年增加,市场不断扩大。大昌华嘉公司在中国设有多个销售,服务网点,旨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 【标准解读】扫描电子显微术测量纳米颗粒粒度及形状分布
    纳米颗粒因尺度效应而具有传统大颗粒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日用品、润滑产品、新能源等领域。而纳米颗粒的粒度形状分布,直接关系到相应产品的性能质量及安全性,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作为最直观、准确的显微测量仪器之一,在纳米颗粒测量表征中不可或缺。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9749:2021《Nanotechnologies — Measurements of particle size and shape distribution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从很大程度上完善和补充国内现有标准的不足,给出较为完整的颗粒粒径测量的分析评价方法,对于采用不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得到的颗粒测量结果一致性评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视具体需求以及仪器性能而定,本标准中涉及到的方法,也适用于更大尺寸的颗粒测量。一、背景纳米颗粒形态多种多样,很多情况下也会存在聚集、团聚的现象,这为SEM的观测与分析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由于不同设备、不同人员的操作习惯以及采用不同分析策略所引起的粒度粒形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问题也十分值得探讨。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大多关注采用SEM手段对特定被测对象的特征进行测量、表征、区分、定义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缺乏系统性,特别是对设备性能的计量评定、样品处理及制样过程、图像处理的依据、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统计性等技术内容并未给出更为充分的、本质的、系统的说明。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在符合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参照了现行相关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术语及技术内容的表述,包括计量学、粒度分析、数理统计、微束分析、颗粒表征、纳米科技等各个专业领域;同时,在一些习惯性表达上,也充分征求了行业专家、资深从业者、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专业、通俗、易懂。三、制定过程本标准涉及的专业领域较为广泛,因此集合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批权威代表性机构和企业合作完成。牵头单位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要参加单位包括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粉体技术协会等。对于标准中的重要技术内容,如SEM性能验证方法、典型样品(宽窄分布颗粒样品)制样方法、比对报告中涉及的颗粒测试及统计方法(算法)等均进行了方法学验证,验证了标准中相关技术操作的可行性。修正了ISO 19749:2021中的一些编辑性错误。四、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纳米颗粒及其团聚、聚集体,甚至更大尺寸颗粒的粒度及形状分布测量。前提应将SEM作为一个测量系统进行评定,以确定所用SEM的性能范围,这包括设备自身的扫描分辨力、漂移、洁净度等特性。同时,也取决于观测者所需要的测量准确性。高的测量准确性需要高性能的SEM设备+高精度校准+洁净的样品前处理+匹配的测试参数+足够多的被测颗粒数量+合适的阈值算法,其中每一步都会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因此,根据实际工作中对测试结果准确性、重复性和一致性的需求,可对上述环节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定。五、主要内容本标准涉及的主要内容覆盖SEM测量颗粒粒度及形状分布的全流程,从一般原理到设备校准,样品制备到测试参数选用,图像采集到数据处理,均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在附录中给出了实用的案例。术语及定义:包括纳米技术的通用术语,图像分析、统计学和计量学专业核心术语、SEM核心术语等。一般原理:概括性地介绍了SEM成像原理及粒度、粒形测量原理。样品制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典型的粉末及悬浮液从取样、制样到分散的过程,并重点阐述了颗粒在硅基底和TEM栅网上的沉积方法。可根据需求,采用几种不同层次的硅片清洗与处理方法,一方面确保硅片的洁净,另一方面可使其表面带有正电或负电的捕获分子层,以确保颗粒在硅片上的有效分散。必要时采用TEM栅网,可提高颗粒与背底的对比度。考虑样本颗粒数量时,一般而言假设颗粒是对数正态分布的,本标准给出了一个颗粒数与误差和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可供参考。SEM设备的评价方法:给出了SEM成像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空间分辨率、漂移、污染、水平垂直范围及线性度、噪声等,具体的验证方法在附件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此外也可依照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标准定期进行校准。图像采集:重点给出了不同粒度测量时放大倍率和像素分辨率的选择策略,取决于实际的测量需求。测量者需要充分考虑要求的误差和放大倍率来计算所需的像素分辨率,当颗粒分布较宽时可能有必要在不同放大倍率下进行拍摄,以兼顾颗粒的测量效率及测量精度。颗粒分析方法:手动分析可能准确率很高,能较好地界定测量区域以及筛选合格的颗粒(例如单分散颗粒体系中去除黏连颗粒),但采用软件自动处理往往更为高效。采用软件处理时,阈值的设定会对颗粒的筛选、粒度的大小产生较为关键的影响,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自动处理与手动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数据分析:给出了筛选数据可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方差分析、成对方差分析、双变量分析等方法)、模型拟合方法的参考,重点讲解了不确定度的来源与计算。结合60 nm颗粒测量结果,阐述了典型的不确定度来源。在上述基础上,给出了测量报告的信息及内容。本文作者: 黄鹭 副研究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前沿计量科学中心 Email:huangl@nim.ac.cn常怀秋 高级工程师;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技术发展部 Email:changhq@nanoctr.cn
  • 文末有彩蛋 | 单颗粒ICP-MS应用:纳米颗粒的溶解动力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纳米材料正面效应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形成了大量的实用产品,比如衣物中加入Ag纳米颗粒,可以抑菌;防晒产品中加入TiO2纳米颗粒,可以屏蔽紫外线。这些产品对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危害。2004年7月29日美国的《科学此刻》及2004年8月4日《自然》分别介绍了该研究小组的报告,对纳米污染发出预警。报告指出,“游离的纳米颗粒和纳米管可能会穿透细胞,产生毒性”;对于环境来说,“纳米科技可能是柄双刃剑”。通过获得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和颗粒大小、溶解率、颗粒团聚以及与样品基体的相互作用的准确数据,可以帮助了解和评价这些新材料可能对环境健康造成危险的情况。常规ICP-MS只能将样品消解后,测试溶解态的离子浓度信息,并不能直接测定这些纳米颗粒的粒径、粒径分布和团聚等更具体的数据。单颗粒ICP-MS技术通过超快速的数据读取时间,可分析每个纳米颗粒产生的电子云,检测ppb级(μg/L)浓度纳米颗粒。本报告研究了银纳米颗粒在不同水体中的溶解动力学。样品银纳米颗粒:直径100纳米,购自NanoXact,NanoComposix,USA。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材料封装。水样:离子水(DI,18.3 M-欧姆.厘米),自来水(科罗拉多学院矿业校园,高尔顿.科罗拉多)和自然水(采集点距离河流岸边1米,采集后直接通过0.45微米的滤膜过滤)。样品处理ENP悬浮液通过用水稀释浓度20毫克/升的储备溶液制成,最终浓度50纳克/升。为了匹配观察到的峰强度SP-ICP-MS,采用2%HNO3(光谱级)溶解银标准(高纯度标准 QC-7-M),用于校准和稀释,最终浓度范围为0.1-1微克/升。实验结果首先分析了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银纳米颗粒的单颗粒ICP-MS数据。初始浓度为50ng/L。绿色柱状图表示刚加入纳米颗粒时的测试结果,脉冲信号强度主要分布在400~700范围内,另有少部分在50左右及以下。红色柱状图表示24小时候纳米颗粒的测试结果,脉冲信号主要集中在100~300范围内,50以下还有较强的信号。脉冲信号强度正比于颗粒的粒径,24小时后脉冲强度下降,说明了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减小,溶解的银离子信号在脉冲50以下。Syngistix软件可自动将脉冲强度换算成颗粒直径,上图显示了不同水样中,银纳米颗粒随着时间变化的粒径变化。在含氯离子自来水体系下溶解速度比其他两种溶剂都要快,这是由于氯可以作为氧化剂加快粒子溶解在这个系统。而自然水系里粒子的变化很小,这可能由于自然系统固有的复杂性,需要更多研究找到导致粒子稳定性的因素。上图总结了在去离子水,自来水和自然水中,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变化趋势。利用瞬时质量的平均粒径,可以计算出粒子的溶解损失。模型化计算粒子的几何表面积(假设球形质量的粒子), 损失质量/表面积(摩尔/ cm2)和时间可以计算得到溶解速率常数。在24小时内,遵循一阶动力学规律。总结溶解电势不同可能是区分粒子溶解过程和离子溶解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这项研究在表明通过SP-ICP-MS定量计算Ag粒子的溶解率是可行的。使用SP-ICP-MS技术,通过原始粒子直径来计算溶解率比通过溶液中Ag离子增加来计算其溶解率更加直接。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整的应用报告。想了解更多关于单细胞单颗粒ICP-MS 应用么?珀金埃尔默将于2020年6月9日 14:00举办“单细胞ICP-MS网络研讨会”, 为您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萌博士, PerkinElmer无机产品技术经理,高级工程师高光晔做精彩分享。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预约直播席位。
  • 单细胞分析的丝滑IMAX体验: icpTOF 以多元素指纹量化海藻细胞与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为例
    Hendriks L., Skjolding L. M., Robert T., 确定细胞中金属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的传统方法一般需对细胞进行酸消解,然后利用溶液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后续分析。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细胞,并且只能为给定的细胞群体提供平均值1。众所周知,千人千面,不同群体以及同群体细胞的特异性在文献中也多有报道2。基于这个大前提,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群或同群细胞进行逐序单个分析,获取与单个细胞特异性有关的大数据就尤其重要(见图1)。本文中介绍的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c-ICP-MS)与之前介绍过的单颗粒ICP-MS(sp-ICP-MS)基本类似(微信公共号:粒粒皆信息:什么是单颗粒物ICP-MS质谱分析法?)。事实上,上述两种技术都依赖于相同的基本原理和icpTOF瞬时事件全谱多元素测量能力,从而可以获得由单一个体产生的微秒时间区间内的瞬时信号,例如单个纳米颗粒(NPs)或单个细胞。(译者注:这等同在拍一段有很多快速武术对打的电影场景,需要使用高速摄像机来捕捉每一个武打动作细节和变化,同时也不漏过颜色,声音等关键信息,这样才能最终呈现出高清120Hz的作品。) 单颗粒ICP-MS方法的基础概念和硬件构架3源于2003年Degueldre等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通过进样系统,数据采集硬件和数据处理专用软件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化,不断增加的科研文献见证了该技术领域的迅速成熟。在单颗粒ICP-MS上投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同样的也使单细胞ICP-MS分析受益。 在单细胞ICP-MS中,细胞悬浮液经超声波雾化后形成的液滴被带入ICP-MS等离子体中。细胞在等离子体中依次被汽化、原子化和最终离子化。每个细胞产生一个含有多种元素的离子云,在仪器上被检测为高于背景的时长几百微秒的单个信号峰。与单颗粒ICP-MS类似,记录到的尖峰频率与细胞数量浓度成正比,这些尖峰的强度则与细胞中该元素质量有关。这种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在测定海藻中的镁元素含量4,并进一步用于纳米颗粒物毒理学研究中评估细胞对纳米颗粒物的摄取情况5,6,7。 虽然单细胞ICP-MS的测量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实施起来需要注重的细节很多。除了需要额外注意来自培养基的可能高背景信号和细胞在样品导入系统中的潜在破损,在单细胞研究中反复报道的一个主要瓶颈是细胞进样装置的低运输效率,这是因为与纳米颗粒物相比,细胞的尺寸更大,在传输过程中也更容易损失。事实上,传统的系统通常包括一个旋风式雾化室,是专为引入较小的溶液液滴而设计的,导致细胞传输效率低于10%。而用于单细胞导入的定制系统,包括改进的雾化器或全消耗喷雾室8,9,以及其他创新设计10,11,经过多年反复测试,已被验证可以高效传输单细胞进入ICP-MS。 另一个瓶颈在于质谱仪器质量分析器的性能:传统的ICP-MS仪器具有单四极杆或扇形场质量分析器,在进行单细胞分析时最多只能同时检测一到两种元素信息(只能拍黑白影片)。而在常见的单颗粒分析场景中,比如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在试图量化纳米颗粒物(特征金属元素)和细胞(蛋白固有元素)的关联时,需要同时获得单细胞事件内多种元素浓度信息。为了获得微秒级事件信息全貌,快速且广谱分析的质量分析器,如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高精尖‘摄影器材’是必不可少的(译者注:例如,等同于可提供高清彩色120Hz影片给观众更加真实的IMAX观影体验)。图1:a)在对细胞进行酸消解后,通过传统的雾化法将溶液样品引入ICP-MS,并记录仪器获得的稳态信号。这种整体分析法对初始样品中所包含的数千个细胞获得一个平均值。然而这种实验是基于细胞是均匀的假设,而忽略了细胞具有多样性的事实。因此,少数细胞群(用绿色和紫色表示),在元素组成上虽与主类细胞有差异,却没有被体现在结果中,这完美的诠释了辛普森悖论。b)在单细胞ICP-MS方法中,将细胞悬浮液稀释后,在单位时间内仅有一个细胞个体被引入ICP-MS等离子体。每个细胞产生一个独立的离子云,作为信号峰被ICP-MS仪器记录。这种方法允许检测每一个单独的细胞,从而保证了细胞特异性信息的无损获取和保存。简单来说,在单细胞ICP-MS中,细胞是以个为单位进行分析的,可以根据它们不同的分析物含量识别出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仅仅产生一个平均值。icpTOF飞行时间质谱法 在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中,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离子到达检测器前通过固定长度的飞行管的飞行时间来精确分辨离子。离子束在脉冲加速电压后具有相同的动能,但轻的离子会比重的离子获得更高的速率,进而更早到达检测器。测量所有离子的陆续到达时间可以得到一个连续时间谱,经过简单的校准和换算后可以得到一张全质谱谱图(一般6-280 Th)。TOF质量分析仪的主要优点是:对分析的元素及同位素的数量没有限制,而且全谱数据采集速度快(通常几十微秒就可以获得一张全元素谱图)。这样的快速全谱数据采集能力在处理单一实体(如单细胞)检测时尤其重要,因为单细胞产生的瞬时事件长度很短,一般在200-500微秒区间。 飞行时间技术在单细胞分析领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最初是由Bandura在2009年提出的,其原型机12用于单个细胞的时间分辨分析13,从而为众所周知的 "质谱流式 "领域打开了大门。这项应用使用稳定的稀土金属同位素来标记细胞,从而允许通过其金属标记物来检测相应细胞14。除了展现了生物研究和药物筛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质谱流式也被用于检测细菌细胞中的银纳米颗粒15。然而,由于质量检测范围有限(80 Da)和涉及染色的样品制备程序,质谱流式细胞技术无法检测许多固有元素。 与质谱流式不同的,如图2a) 所示的ICP-TOF (TOFWERK AG, 瑞士) 可以测量从质荷比6到280的全谱图16,从而可以覆盖轻质元素,如Na, Mg, P, S, K, Ca, Mn, Fe, Cu, Zn等。这些元素是活细胞的固有元素,它们的分布(也被称为细胞离子组17)可以作为细胞发育状态的指标18。例如,磷存在于核酸(DNA和RNA)中,也是ATP、CTP、GTP和UTP等能量化合物的重要成分。钠和钾在电信号的传输中起作用,而锌被不同的生物过程中的多种酶用作催化剂。由于ICP-TOF-MS的同时多元素检测能力,可以在多种元素的相关分析基础上进行指纹识别19。如图2b) 所示,镁、磷、锰、铁、铜和锌被鉴定为被分析藻类的本征指纹元素。不需要标记或染色,即可依据细胞的 "天然 "元素指纹来进行单细胞分析20,21。通过测量特定细胞类型的金属微量元素,则可以获得更细致的指纹信息。例如,海藻细胞富含镁等金属微量元素,镁是叶绿素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光合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金属微量元素的组成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指纹来明确识别不同的细胞种类。通过测量单细胞的金属元素组分,可更好地了解由金属蛋白和金属酶调节的基本生物过程,从而解密细胞生命周期不同状态22。尽管细胞的生物化学并不完全反映在其离子组上,但通过监测其金属含量的变化,可以确定地获得对细胞状况和生物过程的更深入了解。 通过使用TOF质量分析仪作为检测器,可以动态系统地获得完整的质谱数据,从而可以对发现特定实体本身及其所处环境进行连续或高通量表征。因此在纳米毒理学背景下,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纳米颗粒物是否与细胞相关联。图2:a) icpTOF仪器(TOFWERK AG, Thun, Switzerland)的示意图:在iCAP Q(Thermo Scientific, Bremen, Germany)的框架上搭配一套高分辨率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因此,ICP-TOF受益于与iCAP Q相同的ICP离子源、离子光学、碰撞/反应池技术和样品引入设备。b) 用48 µ s时间分辩率采集的淡水藻类细胞raphidocelis subcapitata的瞬时信号速率。c) 藻类细胞通常用于毒理学风险评估研究,这里在暴露于金纳米颗粒一段时间后进行分析,以调查其摄取情况。在ICP-TOF的全质量数范围内,可以根据检测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对细胞进行追踪,并能直接定量测量纳米颗粒物-细胞的关联。icpTOF单细胞分析应用实例 单一实体分析,与批量样品测量相比,能产生信号的质量相对有限,这对仪器灵敏度要求更高。下面的应用案例研究展示了icpTOF S2仪器(TOFWERK AG,瑞士)的性能指标:具有与单四极杆ICP-MS类似的高灵敏度,又可同时快速检测全谱信号,特别适合分析单一实体,如单细胞或纳米颗粒(NPs)等。随着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纳米颗粒物的广泛使用,纳米安全和纳米毒理学在过去20年一直是深入研究的课题。纳米颗粒物的安全评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其在细胞摄取的分析和量化。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它们经常被用于细胞内纳米颗粒物的分析23,24。尽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像能力,基于电子显微镜方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对样品制备的繁琐要求。此外,由于没有额外的元素定量或自动图像分析,获得的图像是定性的且结果较难被解读25,26。如前所述,单细胞ICP-MS也可用于量化细胞对纳米颗粒物的摄取,根据观察到的信号峰的强度大小,提供与细胞相‘关联’的纳米颗粒数量的信息5,6。这类实验通常有以下三个明显的观察结果: 只检测到纳米颗粒物中的特征元素,表明溶液中存在纳米颗粒物 只检测到细胞固有元素而没有任何纳米颗粒物中的元素,表明细胞并没有与纳米颗粒物相关联 同时检测到细胞固有元素和纳米颗粒物中的元素,意味着两者有关联 根据观察到的相关联的纳米颗粒/细胞峰的频率和幅度,可以确定摄取了纳米颗粒物的细胞的百分比以及与每个藻类细胞相关的纳米颗粒数量的估计值。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浓度和暴露时间动态地对海藻细胞和纳米颗粒数量的相关性的进行评估。 在本案例研究中,将海藻细胞暴露在BaSO4(NM-220)溶液中72小时,接着按照Merrifield等人提出的程序进行清洗5,去除未与细胞结合的纳米颗粒。在暴露后并在ISO8692藻类培养基中进行冲洗后27,样品中预计只包含与藻类细胞相关联的纳米颗粒物。随后,样品被储存在15毫升的试剂管中,用锡纸包裹,等待分析。 在使用四极杆ICP-MS进行单细胞的初始研究中,我们发现清洗后的细胞悬浮液中仍存在BaSO4纳米颗粒,如图3a所示。有学者认为未关联的纳米颗粒已经去除,而这些检测到的纳米颗粒是与海藻细胞相关联的。然而由于只测量了一种元素138Ba,并不能完全证实这一猜想。 我们使用单细胞ICP-TOF-MS(见图2a)重复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从图2b中我们可以知道被分析的藻类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即只有同时检测到Mg、P、Mn和Fe等元素时才被认为检测到了藻类细胞。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暴露72小时后,BaSO4 纳米颗粒与水藻细胞的指纹信号没有显著关联(图3b)。可以看到,Ba仅与Mg和Fe的信号同时被检测到,而没有水藻的其他指纹信号同时出现。虽然缺失的元素信号强度有可能是低于仪器检测极限,但至少这说明检测到的元素与藻类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不一致。然而在检测到藻类细胞的指纹信号中,没有观测到Ba元素信号。综上所述,如果没有icpTOF瞬时多元素检测能力,在清洗后细胞悬浮液中检测到的纳米颗粒的Ba信号很容易被误解为是与藻类细胞相关联的颗粒物。图3:a)实验流程图。在样品暴露于纳米颗粒物72小时后,细胞被清洗以去除上清液中游离态的纳米颗粒物。b) 通过使用飞行时间质谱仪重复单细胞测量,可以跟踪细胞的元素指纹,以验证纳米颗粒物信号和细胞信号的是否同时出现。结果显示虽然纳米颗粒物和细胞没有直接关联,但Ba信号与Mg和Fe信号是一起出现的。 这些结果导致了对可能引发该现象的机制的讨论。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海藻细胞通过释放胞外聚合物物质(EPS)来清除粘附在细胞表面的纳米颗粒物。EPS被认为是影响藻类细胞对纳米颗粒的生物利用率的关键因素28,29。EPS产量的增加可使藻类细胞主动脱落纳米颗粒,从而减轻摄取或吸附到细胞外部,而纳米颗粒仍然以被包含在EPS中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虽然缺乏关于这种行为的定量数据,但足以解释BaSO4纳米颗粒信号与Mg和Fe信号的契合。当然Fe与Ba信号的同时出现还可以被解释为溶解的Ba与ISO 8692培养基中的EDTA络合在了一起,而EDTA被添加在溶液中以保持Fe的生物可利用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使用TEM观察到EPS聚集体中包裹有纳米颗粒(图4)。由于TEM局限于定性分析,再加上EPS结构微妙,这种包裹的确切机制和发生频率很难被量化。然而单细胞ICP-TOF-MS则可以直接对这一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而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制备,同时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更多的藻类细胞及EPS聚集体,提供更可靠的统计数据。此外,单细胞ICP-TOF-MS可以动态地从藻类悬浮液中不间断取样,评估这种清除行为的发生频率与样品浓度和时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藻类细胞和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利用ICP-TOF研究动态摄取和清除行为的研究思路不仅限于藻类细胞,还可以扩展到纳米医学或纳米生物技术的其他类型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或细菌。图4:一个藻类细胞(Raphidocelis subcapitata)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该细胞之前暴露在银纳米颗粒物中,脱落的细胞外聚合物物质(EPS)含有银纳米颗粒。(由Louise H. S. Jensen和Sara N. Sø rensen提供)。 正如本研究强调的那样,尽管传统的四极杆质谱(sc-ICP-Q-MS)可以测量单细胞,但它最多只能同时测量一种或两种元素或同位素,所以即使检测到纳米颗粒信号也不能100%确定其与细胞直接关联。另外还需要TEM来确定颗粒物是否被藻类吸收在内部或简单附着在细胞外部。然而使用ICP-TOF-MS可以将被暴露在纳米颗粒物中藻类的离子组与对照藻类的离子组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它们的状况。这些信息对于从机理上理解海藻细胞与纳米颗粒物的相互作用非常有价值,并可以进一步促进开发以生理学为基础的纳米颗粒物风险评估工具。icpTOF结论与展望 单细胞ICP-TOF-MS是一个新兴的、令人兴奋且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虽然尚需数年时间才能达到质谱流式技术在单细胞多参数分析方面的水平,但ICP-TOF-MS得益于灵敏度的提高和同时全谱检测能力,能够基于元素指纹检测未被标记的细胞,从而为新的实验设计创意提供可能性。例如,除了测量纳米颗粒物和细胞的相关性外,ICP-TOF-MS记录的多元素数据可用于评估细胞在纳米颗粒介导毒性影响下的不同状态。 除了液体样品引入方法之外,也可以使用激光剥蚀(LA)-ICP-TOF-MS进行单细胞分析30,31。通过将制备有细胞的载玻片放在样品台上并使用激光扫描,可以产生单个完整细胞层面上的元素分布二维图像,其中每个像素包含一个完整的全元素谱图。LA-ICP-TOF-MS成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对纳米毒理学研究特别有意义,因为它可以观察和定位纳米颗粒物在亚细胞结构中的聚集,以进一步了解和解释各种现象(如摄取、积累和释放纳米颗粒)。 此外,所生成的大量数据可以通过降维技术进行处理,如主成分分析(PCA)或机器学习工具,并提取与细胞状态和类型有关的信息,从而使细胞的分类变得更容易。这在质谱流式工作流程中是常见的处理方法。这项技术不仅限于纳米毒理学研究,还可以扩展到金属组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无论如何,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飞行时间质谱ICP-TOF-MS技术,使其在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发挥作用。icpTOF致谢作者感谢Olga Meili和Aiga Mackevica校对本文并提供反馈。Lars M. Skjolding得到了PATROLS – Advanced Tools for NanoSafety Testing项目资助(760813)。感谢Louise Helene Sø gaard Jensen和Sara Nø rgaard Sø rensen允许使用图4中的TEM图像。最后特别感谢Robert Thomas邀请在Spectroscopy杂志中的 "原子视角专栏 "刊登此文。原文链接:Hendriks L., Skjolding L. M., Robert T., Single-Cell Analysi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o Quantify Algal Cell Interaction with Nanoparticles by Their Elemental Fingerprint, Spectroscopy, 2020, Volume 35, Issue 10, Pages 9–16https://www.spectroscopyonline.com/view/single-cell-analysis-by-inductively-coupled-plasma-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to-quantify-algal-cell-interaction-with-nanoparticles-by-their-elemental-fingerprint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本文由TOFWERK中国-南京拓服工坊科技编译,结论以英文原文为准。参考文献1 S. J. Altschuler and L. F. Wu, Cell, 2010, 141, 559–563.2 W. M. Elsasser,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84, 81, 5126–5129.3 C. Degueldre and P. Y. Favarger, Colloids Surfaces A Physicochem. Eng. Asp., 2003, 217, 137–142.4 K. S. Ho and W. T. Chan, J. Anal. At. Spectrom., 2010, 25, 1114–1122.5 R. C. Merrifield, C. Stephan and J. R. Lead, Environ. Sci. Technol., 2018, 52, 2271–2277.6 F. Abdolahpur Monikh, B. Fryer, D. Arenas-Lago, M. G. Vijver, G. Krishna Darbha, E. Valsami-Jones and W. J. G. M. Peijnenburg, 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2019, 6, 732–738.7 I. L. Hsiao, F. S. Bierkandt, P. Reichardt, A. Luch, Y. J. Huang, N. Jakubowski, J. Tentschert and A. Haase, J. Nanobiotechnology, 2016, 14, 1–13.8 A. S. Groombridge, S. I. Miyashita, S. I. Fujii, K. Nagasawa, T. Okahashi, M. Ohata, T. Umemura, A. Takatsu, K. Inagaki and K. Chiba, Anal. Sci., 2013, 29, 597–603.9 M. Corte-Rodríguez, R. Á lvarez-Fernández García, P. García-Cancela, M. Montes-Bayón, J. Bettmer and D. . Kutscher, Curr. Trends Mass Spectrom., 2020, 18, 6–10.10 K. Shigeta, H. Traub, U. Panne, A. Okino, L. Rottmann and N. Jakubowski, J. Anal. At. Spectrom., 2013, 28, 646–656.11 P. E. Verboket, O. Borovinskaya, N. Meyer, D. Günther and P. S. Dittrich, Anal. Chem., 2014, 86, 6012–6018.12 D. R. Bandura, V. I. Baranov, O. I. Ornatsky, A. Antonov, R. Kinach, X. Lou, S. Pavlov, S. Vorobiev, J. E. Dick and S. D. Tanner, Anal. Chem., 2009, 81, 6813–6822.13 K. R. Atkuri, J. C. Stevens and H. Neubert, Drug Metab. Dispos., 2015, 43, 227–233.14 S. D. Tanner, V. I. Baranov, O. I. Ornatsky, D. R. Bandura and T. C. George,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3.15 Y. Guo, S. Baumgart, H. J. Stä rk, H. Harms and S. Müller, Front. Microbiol., 2017, 8, 1–9.16 L. Hendriks, A. Gundlach-Graham, B. Hattendorf and D. Günther, J. Anal. At. Spectrom., , DOI:10.1039/c6ja00400h.17 M. Malinouski, N. M. Hasan, Y. Zhang, J. Seravalli, J. Lin, A. Avanesov, S. Lutsenko and V. N. Gladyshev, Nat. Commun., , DOI:10.1038/ncomms4301.18 D. E. Salt, I. Baxter and B. Lahner, Annu. Rev. Plant Biol., 2008, 59, 709–733.19 A. Praetorius, A. Gundlach-Graham, E. Goldberg, W. Fabienke, J. Navratilova, A. Gondikas, R. Kaegi, D. Günther, T. Hofmann and F. Von Der Kammer, Environ. Sci. Nano, 2017, 4, 307–314.20 O. Borovinskaya, S. Aulakh and R. Markus, Tofw. appilcation note, 2019, 1–3.21 M. von der Au, O. Borovinskaya, L. Flamigni, K. Kuhlmeier, C. Büchel and B. Meermann, Algal Res., 2020, 49, 101964.22 L. Mueller, H. Traub, N. Jakubowski, D. Drescher, V. I. Baranov and J. Kneipp, Anal. Bioanal. Chem., 2014, 406, 6963–6977.23 F. Piccapietra, C. G. Allue, L. Sigg and R. Behra,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7390–7397.24 F. Perreault, A. Oukarroum, S. P. Melegari, W. G. Matias and R. Popovic, Chemosphere, 2012, 87, 1388–1394.25 L. H. S. Jensen, L. M. Skjolding, A. Thit, S. N. Sø rensen, C. Kø bler, K. Mø lhave and A. Baun, Environ. Toxicol. Chem., , DOI:10.1002/etc.3697.26 C. Brandenberger, M. J. D. Clift, D. Vanhecke, C. Mühlfeld, V. Stone, P. Gehr and B. Rothen-Rutishauser, Part. Fibre Toxicol., , DOI:10.1186/1743-8977-7-15.27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ization. ISO 8692. Water quality - Fresh water algal growth inhibition test with unicellular green algae., 2012.28 J. Zhao, X. Cao, X. Liu, Z. Wang, C. Zhang, J. C. White and B. Xing, Nanotoxicology, , DOI:10.1080/17435390.2016.1206149.29 F. Chen, Z. Xiao, L. Yue, J. Wang, Y. Feng, X. Zhu, Z. Wang and B. Xing, Environ. Sci. Nano, 2019, 6, 1026–1042.30 S. Theiner, A. Schoeberl, S. Neumayer and G. Koellensperger, J. Anal. At. Spectrom., 2019, 34, 1272–1278.31 S. Theiner, A. Schweikert, C. Haberler, A. Peyrl and G. Koellensperger, Metallomics, , DOI:10.1039/d0mt00080a.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