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山萘酚

仪器信息网山萘酚专题为您整合山萘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山萘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山萘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山萘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山萘酚话题讨论。

山萘酚相关的资讯

  • 洋奶粉再曝缺硒少碘 25吨佳顿可儿奶粉上质检黑榜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3批次总量约25吨的进口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硒、碘、乳糖含量不达标,已作退货处理。硒、碘是重要营养物质,婴儿缺硒、缺碘都可能导致发育受损。今年以来,不断有进口婴幼儿奶粉被曝硒、碘含量不合格,为热衷购买洋奶粉的家长敲响警钟。   佳顿可儿1-3段金装婴幼儿奶粉均检出营养成分不达标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7月份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其中,3款原产地为新西兰的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合格遭退货,分别是: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1阶段,不合格原因是硒、碘、乳糖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2阶段,不合格原因是硒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3阶段,不合格原因是硒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婴儿奶粉硒、碘、乳糖含量不达标有何危害?   据了解,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定期补充适量的硒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但过多和过低摄食硒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国家标准GB 10765-2010要求婴儿配方食品硒含量范围为0.48-1.90μg/100kJ。有机硒能消除体内自由基,消除体内毒素、抗氧化、有效的克制过氧化脂质的发生,防止血凝块,扫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硒和维生素E同是抗过氧化物质,它对缺少蛋白质引起的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治疗作用。婴儿缺硒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厌食、发育迟缓、爱出汗等症状。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业的生产工艺不过关,投配料控制不到位而造成终端产品硒含量偏低。   碘是一种用来制造甲状腺激素的必需营养素。在正常生长、骨骼形成、大脑发育和能量代谢都需要甲状腺激素。在引进辅助食品前(引进固体食物的过渡期通常大约在6月龄),母乳是纯母乳喂哺婴儿膳食碘的唯一食物来源。如果已选择以婴儿配方奶粉代替部分或全部母乳,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碘含量就会影响婴儿的膳食碘摄入量。   乳糖对婴儿很重要,它不仅对神经功能的形成,对皮肤、肌腱、骨骼、软骨的发育都有好处,而且有助于钙的吸收,有利于氨基酸和氮的吸收和存留。   四个月内五品牌洋奶粉微量元素被曝不达标   今年6月以来,已有多个进口奶粉品牌被通报微量元素不达标。6月24日,与佳顿可儿一样原产自新西兰的高培360°婴儿配方奶粉被广州工商局抽检出硒含量不合格。   而日本大牌奶粉更是在“缺碘门”中集体沦陷。根据8月8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网站上公布的食物警报,日本和光堂及森永初生婴儿奶粉碘含量少于世卫组织建议的三分之一。长期食用可能会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甚至影响脑部发育。该中心8月10日再次公布了四款检测出碘含量较低的日本婴儿奶粉。
  • 7000吨进口婴幼奶粉被拒入境
    南方日报讯 (记者/欧志葵)来自新西兰的善臣婴儿配方奶粉、来自比利时的诺宝婴幼儿米粉、来自美国的卡夫奶油芝士、来自荷兰的海禾儿配方奶粉、来自新西兰的贝姬优选婴幼儿奶粉和贝唯乐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均被检出不合格。   记者昨天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在该局公布的去年11月和12月入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中,共有353批次进口产品检出不合格。其中包括广州维记牛奶食品有限公司从新西兰进口的210吨无水奶油,检出问题是超过保质期 卡夫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的24吨卡夫车打芝士,也被检出超过保质期。   多个品牌和批次的婴幼儿食品也检出问题。宁波保税区海禾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从荷兰进口的海禾儿2阶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含沙门氏菌,而该问题产品的总量有7488吨 上海市食品进出口家禽有限公司从新西兰进口的3批次、共16.2吨贝姬优选婴幼儿奶粉被发现标签不合格而被执法人员销毁 上海市食品进出口家禽有限公司从新西兰进口的3批次、共32.4吨贝唯乐金装1段婴儿配方奶粉也因标签不合格而被执法人员销毁。此外,厦门邹懿贸易有限公司从中国台湾进口的2批次、共511.2吨禾园小白鲸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因锌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货处理。   在去年12月进境食品、化妆品中,发现有296批次产品不合格。记者从去年12月的进境食品黑名单中看到,上海善臣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从新西兰进口的3批次、共48.6吨善臣婴儿配方奶粉,或因标签不合格,或因铁、镁和左旋肉碱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或因核苷酸总量、胆碱含量、镁含量标签符合性检测不合格。同源康电子商务(杭州)有限公司从比利时进口的5批次、共5吨诺宝婴幼儿食品,检出标签不合格。来自韩国的9批次牛奶产品,也被发现超过保质期等问题。   深圳市罗素医药有限公司和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均成为去年12月进境问题食品的大户。深圳罗素医药公司从美国进口的乐力酯化C软胶囊、乐力钙镁片、乐力食物钙片、乐力孕妇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片等17批次的食品,全部被发现“未提供所需证书”而被销毁。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从法国非法进口了20批次的化妆品,包括手霜、爽肤水、润肤露、眼霜等等。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上述黑名单中所列的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是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问题产品都已依法作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 质检总局:“法瑞康”等洋奶粉部分产品不合格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最新拦截发现的274批次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家长们热衷购买的多款进口婴幼儿食品查出问题。法国“法瑞康”婴儿配方奶粉被发现菌落总数超标,德国“乐爱朵”配方奶粉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此次检测发现的不合格进口食品涉及18类产品261批,法国“法瑞康”婴儿配方奶粉、德国的“贝贝善”幼儿配方奶粉3段,均被发现菌落总数超标,德国“乐爱朵”配方奶粉超范围使用添加剂,新西兰“爱恩思”婴儿配方奶粉、波兰“贝倍妙”配方奶粉标签不合格,瑞氏麦多种水果宝宝麦粉6 则是“不溶性膳食纤维”超标;美国冠军复合营养粉(香草味)违规使用化学物质。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这些不合格进口产品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等处理。
  • 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
    河北“三鹿奶粉”阴云未散,超标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现身”!   河北“三鹿奶粉”阴云未散,超标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现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为了查清问题奶粉的来源与走向,记者分赴甘肃、青海、吉林等省进行了追踪。   甘肃:检出问题奶粉产自青海   记者7月4日从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他们在三份接受委托人送检的奶粉样品中,检验出三聚氰胺超出限量值标准。甘肃质检部门立即通知相关省份进行调查。   据甘肃省质监局介绍,6月25日,甘肃省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接受委托人刘西平送检的三份奶粉样品,要求检测三聚氰胺一项指标。这三份奶粉样品均用无色自封塑料袋包装,每份100克,上面加贴白色小纸片,用圆珠笔分别写着“样品1”“样品2”等字样。   甘肃质检部门检验发现,三份样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别为:215mg/kg、1397mg/kg、323mg/kg,分别超出限量值标准86%、559%、130%。   甘肃省质监局副局长王忠习介绍,这三份包装异常、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奶粉样品引起了甘肃质监局的怀疑,随即利用当事人取质检报告的机会,对刘西平进行了调查,并移交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同时将情况上报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   刘西平交代,他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垣乳制品厂业务员,问题奶粉就存放在这个厂附近的村子里,供货商为一姓周的陕西人。   甘肃省质监局随即向陕西省、青海省质监局发函,请求协助调查。   王忠习介绍,目前,青海省质监部门已查获这批问题奶粉,约38吨,青海质监局也检出这批奶粉三聚氰胺严重超标。嫌疑人刘西平于7月3日被移交青海方面。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很有可能是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过去尚未完全销毁的“三鹿问题奶粉”进行加工、销售,不在本省而在外省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目的是为了根据三聚氰胺的含量进行调兑。   甘肃省质检部门要求本省各地加大对奶粉的抽查力度,严防问题奶粉进入市场。据刘西平交代,他所在的东垣乳制品厂生产东垣牌奶粉,主要销往江浙一带,少量在青海本地销售。   青海:记者追踪问题奶粉遭遇困难   记者从青海省一份内部通报上了解到:7月3日,海东地区公安机关根据甘肃省提供的线索,协助质监部门对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垣乳品厂问题奶粉进行了查封。   警方初查,民和县东垣乳品厂于近期分别从河北等地购进奶粉原材料58吨,其中从河北购进原材料38吨,从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500余倍。   记者了解,东垣乳品厂法人代表、厂长刘战峰,男,54岁,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办乳品厂人 生产厂长王海峰,男,37岁,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相桥镇柴寨村人。目前,二人已分别被警方依法控制。   经核实,现已查封东垣乳品厂奶粉原料64吨、成品12吨,经青海省质监部门对上述原料4批次样本检验,均检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   记者7月7日前往青海省质监局采访东垣乳品厂三聚氰胺事件情况,质监局办公室主任联系政策法规处一名刘姓工作人员与记者见面。这位工作人员表示,青海省质监局没有向记者提供信息的权力,指出记者应该向青海省卫生厅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了解相关情况,并提醒记者学习法律。   7月8日10时许,记者又前往青海省卫生厅采访,卫生厅食品安全监管处和应急办无人在办公室。记者向隔壁财务办公室工作人员询问,对方回答“人不在,开会去了。”又询问主管食品安全的厅长怎么联系,对方回答“不太清楚。”随后记者拨打了卫生厅副厅长颉学辉电话,他以早上和下午都要开会、没有时间为由拒绝了记者采访。   接着,记者在10时48分拨打了青海省公安厅副厅长任三动的办公电话,他说“我们只做不说,有关情况请与青海省政府信息处联系”就挂断了电话。记者拨打民和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孙瑞平电话,对方也以“开会”为由挂断了电话。   11时左右,记者拨打青海省政府信息处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对于东垣乳品厂三聚氰胺事件表示“不知道”,并让记者联系雷主任,而雷主任的电话打过去也无人接听。   吉林:紧急封存检测超标问题奶粉   在甘肃和青海发现问题奶粉前几天,吉林省也查出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奶粉,为此吉林省采取了紧急行动。   记者7月8日从吉林省工商等部门了解到,吉林市6月22日发现的“三聚氰胺超标奶粉”的样本正在进一步检测中,结果尚未出炉。   6月22日,吉林市工商局丰满分局在检查中,检测到辖区内一家市场零售点销售的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家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袋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复检结果与第一次检测结果相同。   吉林市公安和工商部门迅速展开行动,将1000多袋问题奶粉进行了封存。随后,吉林省对这家企业生产的奶粉进行清查和追缴,并对封存产品进行了抽检。   目前,吉林省各有关部门对吉林市“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正在展开全面调查,已将这家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在全省勒令下架封存。待事件调查清楚后,将由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发布相关情况。此外,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也于8日要求,从9日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检查。   青海、甘肃、吉林等省发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网友相关讨论“三聚氰胺”卷土重来~!我们的下一代何处藏身?!
  • 国家质检总局14个月检出34批次270吨问题洋奶粉
    据《法制晚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最新公布的一批入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新西兰“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共26吨因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货。   国家质检总局每月都会公布入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记者统计了14个月以来的通报名单,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四分之三为婴幼儿奶粉。   34批次中,超过一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有不合格洋奶粉中,除了亨氏、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澳大利亚的个别品牌外,其余均不出名。   专家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洋奶粉大量进入中国,有的品牌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   34批次问题洋奶粉   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多   据记者统计,14个月共有34批次奶粉在入境口岸被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不合格进口奶粉的总重量超过270吨。其中,界面(厦门)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的一款脱脂奶粉重量达100吨,因亚硝酸盐超标被退货。   在通报公布的不合格进口奶粉批次中,26批次为婴幼儿奶粉,占总批次的76.47%。   除从德国进口的牛兰德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未公布重量以外,其余25批次不合格进口婴幼儿奶粉的总重量为71.135吨。   统计发现,34批次不合格奶粉分别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美国等8个国家/地区的20家制造商。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最多,接近所有批次的六成,分别有10批次。   广州安世乳业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一款速溶全脂奶粉,分别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大豆磷脂、标签不合格,在今年年初被质监部门两次退货。   据了解,已公布的不合格批次进口奶粉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的,质监部门已依法做退货、销毁处理 这些不合格批次的奶粉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除亨氏等个别品牌外   大多公司不知名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也告诉记者,这些洋奶粉中,除了知名的亨氏和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为有近80年历史的老企业)外,澳大利亚贝拉米有机控股有限公司和达能旗下的candia也算是小有名气。其余品牌的背景并不显赫,其中大多公司并不知名。   对于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不合格奶粉品牌,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贝拉米、巴兰坦在当地不是著名的品牌。   留学澳大利亚、曾经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工作的周励女士说,她几年前留学澳大利亚期间没听说过澳大利亚有那么多婴幼儿品牌奶粉 ,反倒是三鹿奶粉出事后,冒出来那么多“被著名”的奶粉。   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规定所有美国生产的奶粉营养价值要一样,不过制造商拥有独特的配方。其中,美赞臣、雅培、雀巢三大品牌占据美国奶粉市场的90%。   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的两批奶粉被检出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超标,记者登录其官方网站,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   “我有三个孩子,从来没有喝过界面蛋白质公司的奶粉,都没听说过。”当问到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的脱脂奶粉时,波士顿一名母亲Tim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美国孩子们通常喝鲜奶,偶尔吃奶粉也是偏向于惠氏等知名品牌。   波士顿大学的一些学生也告诉记者说,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在美国比较畅销的奶粉还是雅培、惠氏、美赞臣等等。   三聚氰胺事件后   洋奶粉品牌骤增   不少是贴牌生产,专供中国市场   “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太乱了,上百个品牌。”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也就几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而在中国包括网购在内,洋品牌就有上百个。“这在国外简直不可思议。”他说。   目前,惠氏、美赞臣、雅培、雀巢、多美滋等5大洋奶粉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约为50.1%。而让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就是2008年。   资料显示,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猛增至70%~80%,销售五强(多美滋、伊利、美赞臣、贝因美(21.34,0.62,2.99%)和惠氏)中,洋品牌占三席。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只有约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进行贴牌生产,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20多个。“据了解,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乳品专家王丁棉表示,这些企业的背后多数是中国人在操控。   “三四年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只有五六家,而目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猛增至20余家,新注册的奶粉品牌大多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王丁棉告诉记者。   部分洋奶粉入境前被检出不合格   新西兰10批次(奶粉名称后为生产商)   ●好健康婴幼童牛初乳奶粉,   Good Health Products Limited,标签不合格   ●羊奶粉(6个月以下婴儿配方奶粉) ,   Dairy Goat Co-operativ(N.Z.) Ltd,标签不合格   ●Newturn Growing up配方奶粉,   新西兰南太平洋(5.97,0.04,0.67%)国际生物和化学公司,检出阪崎肠杆菌   ●可益多幼儿/婴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   Carrickmore Limited,标签均不合格   ●佳顿可儿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1/2/3阶段   SUTTON GROUP LTD,硒、碘、乳糖含量/硒含量/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1段(200克)   新西兰善腾有限公司,碘含量不符合要求   澳大利亚10批次   ●贝拉米有机婴儿奶粉(阶段一/三)   Bellamy’s Organic Pty LTD,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速溶全脂/脱脂奶粉   LIAN AGRI-FOODS IMPORT&CO PTY LTD,   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大豆磷脂/标签不合格   ●酸奶粉   LIAN AGRI-FOODS IMPORT&CO PTY LTD,   未能提供官方许可文件   ●脱脂奶粉   BURRA FOODS PTY LTD,蛋白质不符合要求   ●幼儿配方奶粉(第三阶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第二阶段)   MILK POWER SOLUTIONS PTY LTD,标签不合格   ●婴儿配方奶粉   MILK POWER SOLUTIONS PTY LTD,泛酸含量不符合要求   ●亨氏婴儿配方奶粉   H.J.Heinz company Australia Ltd,维生素B2超标泛酸未达标准   德国6批次   ●泓乐较大婴儿配方羊奶粉/泓乐婴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   (其中三段两批)   HOLLE BABAY FOOD GMBH,5批次均为标签不合格   ●牛兰德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TOPFER GMBH,蛋白质含量不符合要求   法国2批次   肯迪雅婴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CANDIA,乳糖、维生素D、硒含量不符合要求/蛋白质、硒含量不符合要求   新加坡2批次   优萌配方奶粉一/二阶段OMNI NUTRITION PTE LTD,钠、钾超标/蛋白质含量不符合要求   美国2批次   脱脂奶粉,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亚硝酸盐超标/菌落总数超标
  • 圣元优博奶粉现黑色粒状物拒检测 暴露制度难题
    洋奶粉价格在中国全球最高被持续炒作,国产奶粉行业也并不平静   近日,圣元奶粉被曝负面新闻:圣元优博奶粉中出现黑色粒状物,厂家称是奶粉遇到高温受热不均导致的焦煳颗粒,并以奶粉有合格的检测报告为由而拒绝为消费者检测。   近几年国内相继发生“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然而消费者在买到问题食品想要取证维权时,却被告知“自行检测”,消费者也因此面临检测贵、检测难而不得不放弃,最终等来的是“要不起的真相”。   圣元优博被曝负面新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圣元优博奶粉现黑色粒状物。   据了解,上个月中下旬,家住广州白云区的饶小姐购买了一罐价值288元的圣元优博奶粉后,当即将一勺奶粉倒入杯中准备给孩子食用,但开水倒入约5分钟后,杯子底部出现了不明的黑色粒状物。经饶小姐查看,奶粉并未过期。   对此,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女士称这种情况并非是奶粉质量出现问题,而是奶粉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高温偶尔受热不均匀才会出现焦煳的状态,黑色粒状物是奶粉的焦煳粉。圣元还表示不影响身体健康,称国家标准允许少量检出,并以奶粉有合格的检测报告为由而拒绝为消费者检测。   此次事件发生后,消费者饶小姐就曾找到销售此奶粉的婴儿用品商店,店主当时就曾表示需饶小姐自行检测,饶小姐正是认为此举不合理才将此事投诉至媒体。   虽然距离事件的发生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于黑色粒状物的真实身份,圣元公司仍未给出消费者明确答复,此事亦不了了之。   就在此事发生的前几日,有消息称,圣元优博奶粉结丝长虫,婴儿吃后腹泻致脱水。   据悉,国庆期间,福建泉州消费者许女士花238元购买了一罐圣元优博进口奶粉。但在许女士孩子食用这罐奶粉不久后,便出现腹泻的情况。此外,许女士发现了之前购买的圣元优博的奶粉中,居然有一条活虫,奶粉拉丝的现象也非常明显。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协调下,许女士与圣元公司达成和解,圣元公司赔偿许女士孩子医药费3500元。   时光往前追溯:今年年初,圣元优博陷入“婴儿一死一伤”事件。有媒体报道称,江西都昌县一对不足5个月大的龙凤胎姐弟疑因饮用圣元优博奶粉后出现抽搐、腹泻、便血症状。最终,男婴抢救不治,女婴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当地工商部门随即将该批次奶粉下架。   不过,企业称产品合格,圣元国际发表一份“自辩”声明。圣元国际董事长兼CEO张亮表示,“这是与圣元产品无关的孤立事件”。   2010年8月,圣元奶粉因“激素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相关资料显示,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是集产品研发、乳品生产、市场销售、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乳品企业。2007年5月,圣元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主板。公司主要产品有优博系列、优聪系列、名山系列、荷兰乳牛系列和米粉系列。   直击检测制度之痛   日前,德国喜宝公司发布的《奶粉行业报告》称,中国大陆在2012年上半年,已经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恢复高速发展状态,中国大陆奶粉市场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预计今年中国奶粉市场的销售额为400亿—50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0%—16%。   报告还称,在国内主要奶粉品牌中,惠氏、多美滋均呈现2位数增长 国内主要品牌如圣元和飞鹤稍现下降。   在国产奶粉屡屡遭受负面新闻的时候,洋奶粉却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据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透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但此后很大部分消费者转向洋奶粉,目前洋奶粉已占据我国奶粉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奶粉的产业链面临越来越大的冲击。   不仅如此,洋奶粉还在国内一波接一波地涨价,最终促成“全球最高价奶粉”。   针对此次圣元优博奶粉现黑色粒状物、消费者因不满“自行检测”不合理投诉媒体才将此事曝光,有专家认为,在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不可厚非,但“自行检测”制度确有不合理之处,“自行检测成为”消费者维权的拦路虎。   《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多数维权案例中,因为“自行检测”制度的存在,让势单力薄且难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消费者维权费用上涨,维权难度提高,实质上提高了消费维权的门槛,在畸高的代价面前,消费者只得选择放弃维权。   记者了解到,中国民法规定,对于消费类的民事纠纷,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然而,这种举证难、举证贵却阻碍了大多数消费者维权。同时,也成为一些商家、厂家不想承担责任的有利借口。   “追回一只鸡,得杀掉一头牛”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维权成本之高。现在的食品检测成为消费者“要不起的真相”。有消费者买了几元钱的问题火腿,送到质检中心检验,最终花了1600元,才换回了一个“所检样品实物质量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产品不合格”的结论。   有评论认为,相比于商家或厂家,消费者因为不够专业、势单力薄而且一般处于信息不对称的那一头,所以本身就处于消费关系中比较弱势的那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权益受损还需要自己举证,这也变相给商家创造了堂而皇之推卸责任的理由。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除了食品行业存在检测难、费用高的问题,在其它行业,如家具行业也存在。
  • 驼奶粉新规来袭!2025年2月8日起实施!
    近年来,骆驼奶粉市场乱象频发,低成本乳清粉、豆浆粉充量,冒充“纯正”骆驼乳粉降低成本等问题层出不穷。更有甚者,产品主打营养驼奶粉,实则配料表中骆驼乳粉量只能排到第五位,甚至排在麦芽糊精后面!特色奶畜乳粉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标准缺失埋下的隐患。为顺应乳制品行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家修订出台了GB 1964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和调制乳粉》(以下简称“新标”GB19644-2024.pdf),首次将牦牛、骆驼、驴、马等特色奶畜乳粉产品纳入国家标准监管。《新标》是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GB 19644-2010)的修订。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乳品行业生产经营情况,标准纳入了牦牛、骆驼、驴、马等特色乳畜的乳粉及其基本要求;明确调制乳粉是以单一品种生乳和(或)其全乳(或脱脂及部分脱脂)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原料(不包括其他品种的全乳、脱脂及部分脱脂乳)、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其中来自主要原料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对于添加了活性菌种的产品提出了最低活菌数要求;增加了产品规范标识的基本要求;同步更新了标准中的检测方法以及引用的相关标准等。修订后的标准适用于乳粉(全脂、脱脂、部分脱脂)乳粉和调制乳粉两大类产品。标准范围覆盖了牛乳、羊乳、牦牛乳、骆驼乳、驴乳、马乳等多类乳畜来源的乳粉和调制乳粉产品,规定了不同种类乳粉和调制乳粉的原料、感官及蛋白质、脂肪、复原乳酸度等理化指标要求和微生物限量要求,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致病菌限量要求及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要求引用了通用标准,明确了标签标识要求。本次修订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乳粉产品市场尤其是小众乳粉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新标六大亮点1、特色奶畜乳粉纳入新标2024版乳粉和调制乳粉国家标准将旧版乳粉和调制乳粉定义中的“生牛(羊)乳”修改为“生乳”,范围覆盖了牛乳、羊乳、牦牛乳、骆驼乳、驴乳、马乳等多类乳畜来源的产品,并相应地对新增特色奶畜乳粉和调制乳粉的指标做出了细致规定,小众品类产品也将有标可依。(注:红色标注为旧标删除内容;绿色标注为新标增加内容。)2、进一步明确乳粉及调制乳粉的原料无论乳粉还是调制乳粉,新标明确规定产品原料用生乳必须为“单一品种”,强调了乳原料的单一性。此外,调制乳粉不得另外添加其他品类原料,且规定乳固体含量下限针对产品的“主要原料”,进一步规范了主要原料的纯度。新标施行后,骆驼乳粉等调制乳粉厂家通过掺杂其他乳清粉来降低成本的市场乱象将得到有力管控。3、修订乳粉部分感官要求新标施行后,乳粉的色泽、滋气味要求将从旧版的“呈均匀一致的乳黄色,具有纯正的乳香味”变更为“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乳黄色,具有固有的乳滋味、气味”,充分考量乳粉受乳脂加工等因素影响下的色泽变化。(注:红色标注为旧标删除内容;绿色标注为新标增加内容。)4、增设活性菌种产品的活菌数下限新标首次提出对于添加活性菌种的乳粉产品,其活菌数应至少达到106CFU/g,确保产品品质和功能宣称的真实性。CTT提醒企业注意添加活性菌种产品的活菌数达标情况,确保产品货架期内符合新标规定。(注:红色标注为旧标删除内容;绿色标注为新标增加内容。)5、新标表述、索引规范化新标更新了脂肪、复原乳酸度的检测方法,致病菌限量要求由单独规定转为直接索引(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增强了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严谨性。6、新增产品标识要求为明确乳粉真实属性,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新标新增了乳粉和调制乳粉产品的标识要求,强调标明奶畜品种的信息,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具体要求为:牛乳粉可标识为“乳粉”或“奶粉”,其他奶畜来源的乳粉应标识奶畜品种,如“羊乳粉”或“羊奶粉”,调制乳粉亦作同样要求。新标的施行将进一步规范乳粉和调制乳粉的产品配方,有利于小众特色奶畜乳粉行业的健康发展,该类型进口产品的监管也将有标可依。乳粉质量检测高风险项目
  • 工信部:婴幼儿奶粉监管标准将参照药品
    今天上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工信部主题日上,工信部发布了&ldquo 双提&rdquo 行动方案,要求对婴幼儿乳粉参照药品管理,并鼓励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力争提升婴幼儿乳粉质量、提振消费者信心。   发布   1、提升标准乳企2年内完成GMP认证   5月16日,工信部印发了《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行动的方案》。这份被简称为&ldquo 双提&rdquo 的行动方案,第一步行动就是从6月到8月,针对婴幼儿乳粉企业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今天上午,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巡视员高伏在发言中表示,今后,婴幼儿乳品企业将从生产环节实施GMP认证,对婴幼儿乳粉质量的管理将参照药品管理。   据悉,乳粉国标DB23790已经实施了近13年,但仍有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这一标准。   解读   GMP具法律效力监管更严格   GMP是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通用准则,是专用性、强制性的标准,多数国家或地区的GMP都具有法律效力,它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其所规定内容不得增删。目前企业实施的ISO9000认证系统的推进、贯彻、实施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上的,可进行选择、删除或补充某些要素。   乳业专家王丁棉称,按照药品管理办法来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这种非常措施在全世界来说都算是最严格的。   发布   2、鼓励兼并乳粉行业集中度达70%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上午表示,未来将努力提升国内乳粉行业的集中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2年内将争取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除了兼并重组外,还将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乳粉企业。在上午举行的会议上记者了解到,目前蒙牛已经完成了对雅士利的收购。   高伏表示,工信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2011年以来新建和改(扩)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项目,开展为期4个月的清理审核工作。   解读   六成乳粉企业将会消失   目前国内有500多个婴幼儿奶粉品牌,但高端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20%-25%。可以说,进口产品在婴幼儿乳品高端市场占主导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打造出几个过硬的大品牌,让消费者真正对国产奶粉恢复信心,将是未来几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大趋势。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研究员宋亮预期,未来可能有超过六成的婴幼儿奶粉企业将被兼并重组或者被市场淘汰。   发布   3、信息追溯4乳企信息手机可查   高伏表示,工信部正在推动建立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目前,婴幼儿乳粉行业的相关体系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工信部准备于今年底在蒙牛、伊利、完达山和三元四家企业试点推行这项工作。   届时这4家企业中将建成实用、便捷、可扩展的追溯体系,消费者采用智能手机等终端及政府网站平台,即可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行实时追溯和了解。   高伏指出,婴幼儿乳粉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下一代健康成长,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广大婴幼儿提供食用安全放心的乳粉,保障婴幼儿乳粉的质量安全,是从事婴幼儿乳粉生产行业企业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位乳粉生产者的社会责任。   解读   产品追溯体系可消除忧虑   中乳协表示,奶粉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追溯体系,生产出更多放心、安全的产品,可进一步消除消费者的忧虑。   此外,据中乳协专家介绍,配方备案后,一个配方将只能生产一款乳粉。记者了解到,中乳协还将要求企业建立奶粉召回、销毁制度,实施二维码可追溯体系。   马上就访   超市奶粉原装进口占大头   今天上午,记者走访几家超市,发现目前原装进口奶粉仍是超市主力军,铺货量几乎是国产奶粉和进口奶源奶粉的总和。   在某家乐福门店奶粉区记者看到,&ldquo 原装进口&rdquo 奶粉占了整整一排货架子,用红色立牌明确标注。其中1款名为&ldquo 惠氏启赋&rdquo 的原装进口奶粉,2、3、4段的货架子已经空了,1段也只剩2罐奶粉摆在外围&ldquo 充门面&rdquo 。   &ldquo 前两天我们这儿有活动,买赠和满赠都有,好多家长周末来抢购,就跟不要钱似的。现在1段奶粉不管便宜的还是贵的,货量都很少。&rdquo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相比之下,纯国产奶粉和进口奶源奶粉虽然价格上占优势,但销售却明显差了很多。   新闻延伸   将增强国产奶粉竞争力   目前国内有500多个婴幼儿奶粉品牌,但高端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20%-25%。可以说,进口产品在婴幼儿乳品高端市场占主导地位。   今天上午,奶粉业内人士说,长期以来,洋品牌奶粉对于中国消费者的独特吸引力,使得国内乳粉企业的市场份额,尤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一直不大。而此前出现的&ldquo 毒奶粉&rdquo 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国产乳粉的有效供给,抑制了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消费信心。   这位人士表示,此次工信部提出的&ldquo 双提&rdquo 方案,在提升国产婴幼儿奶粉质量的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信心有所提振,从而增强国产奶粉的市场竞争力。
  • 洋奶粉香兰素乌龙事件续 企业质疑送检方
    7月9日,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一份报告,让美赞臣、惠氏和雅培卷入违规添加香兰素风波。一天后,也是这家检测机构的一纸道歉声明,为三家洋奶粉洗清嫌疑。今日(7月11日),涉事企业之一美赞臣对送检方及检测机构运作过程提出质疑。   美赞臣相关负责人对腾讯财经表示,截至目前,公司仍未能与送检机构(湖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和检测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直接对话。他说:“这种检测是很敏感的,到现在我们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让企业感觉蹊跷的,还有与送检机构的沟通过程。   7月6日(周五),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收到湖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通知函,称近日该会监测到一条信息,美赞臣可能在1段婴儿奶粉中违规添加香精。随后机构派工作人员到超市购买了两款1段产品,送至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委托检验。检测结果显示,三款1段洋奶粉因含兰香素被判不合格。   函件中,湖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通知美赞臣,立即派专员来核实产品是否为美赞臣出品,以避免假冒产品给其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函件署名符祖秋,并留下了一个长沙市亚华大酒店的房间号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地址与湖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在官网(信用湖南)公布的地址不一致,官网上地址显示为长沙市韶山北路一号省委大院。   美赞臣相关负责人表示,周五接到函,周一(7月9日)派当地销售人员按照地址去上门确认,但没找到人,电话也一直不通。腾讯财经也尝试拨打湖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函件中所留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该负责人表示,通常检测发现问题后,应该给企业正式的检测报告,让企业有机会判断检测方法等是否合理,但公司未收到报告。且按照通行规定,产品被检测不合格后,企业可在15天内可申请复检。   7月10日,湖南省品牌信誉调查中心主任符秋祖接受采访公布了不合格结果,并称“检测结果具有法律依据,检测机构具有食品安全检测资质。”随后美赞臣、惠氏和雅培三家企业迅速作出回应,否认1段奶粉中添加香兰素。10日晚间,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发表公告,称工作人员错判色谱分析图谱,三家产品不含香兰素。   公开资料显示,送检方湖南省信用促进会是一社团组织,由湖南省优化办、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等共同发起,湖南省品牌信誉调查中心为该协会下属机构。2005年成立以来,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同时开展品牌信誉调查和声誉监测,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为政府建言献策。
  • 毒奶粉再现西部省份 祸起当年问题奶粉残留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至今已近两年,三聚氰胺的阴影依旧不散。7月9日下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告了一起问题奶粉事件。   被查出的问题奶粉来自青海省民和县东垣乳品厂,近日被甘肃省质监局检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最高达500多倍。青海警方查出,该厂的原料来自河北等省,奶粉则已销往江浙一带。   这已不是问题奶粉第一次“复出”。2009年底至2010年初,就曾有多家企业被曝出产品三聚氰胺含量超标,且都是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专家分析,此次青海问题奶粉事件,很可能仍是如此。   三聚氰胺奶粉昔日祸害无穷,政府屡屡查禁,为何禁而不绝?   甘肃现“毒踪”   6月25日,青海省民和县东垣乳制品厂业务员刘西平带着三份奶粉样品,来到甘肃省质监局下属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要求检测这三份奶粉样品的三聚氰胺指标。   甘肃质检部门检验发现,三份样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别为215毫克/公斤、1397毫克/公斤、323毫克/公斤。   2008年10月8日,卫生部曾公布三聚氰胺在乳与乳制品中的临时管理限量值: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毫克/公斤 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毫克/公斤。高于限量值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2010年7月6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亦设立了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允许含量的新标准,其限量值与上述卫生部的规定相同。   据此测算,刘西平提供的上述样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别超出限量值标准86倍、559倍和130倍。   三份包装异常、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奶粉样品引起了甘肃省质监局的怀疑,该局随即牵头成立工作组,对送检奶粉来源进行调查。   据刘西平本人陈述,他是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垣乳制品厂业务员,该厂主要生产25公斤袋装“东垣”牌奶粉。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存放地在该厂旁村子里的农户院内。刘西平还交代出原料供货商周忠林,陕西经阳县人,男,50岁左右。   7月1日晚11时,甘肃省质监局向甘肃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专题上报情况,请求公安部门协助调查,并向陕西、青海等省质监局发出了协查通知。   7月2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发来《重要案件督办通知》。7月3日晚19时,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五大队将刘西平以及调查笔录、质检报告原件,移交青海省民和县公安局。   问题出青海   7月3日,青海省海东地区公安机关对民和县东垣乳品厂问题奶粉进行了查封。警方初查证实,该厂于近期分别从河北等地购进奶粉原材料58吨,其中从河北购进原材料38吨,从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500余倍。   经核实,现已查封东垣乳品厂奶粉原料64吨、成品12吨,经青海省质监部门对上述原料四批次样本检验,均检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   资料显示,东垣乳制品厂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川口镇东垣中路3号。据新华社报道,该厂厂长、法定代表人刘战峰以及该厂副厂长刘西平、车间主任王海峰等犯罪嫌疑人已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提供问题乳粉原料的犯罪嫌疑人周忠林也被抓获。   据本刊记者了解,民和县委县政府2001年提出了“畜牧立县”的发展战略,将奶牛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截至2009年底,全县共存栏奶牛超过1万头,年产鲜奶约12000吨。不过,东垣乳制品厂等三家民和县的乳品企业,一直未能摆脱生产工艺较落后、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品牌知名度较弱的窘境。每当奶制品需求旺盛时,这几家企业之间也会竞争奶源。   2004年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紧急部署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奶粉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包括东垣乳制品厂在内的青海四家奶粉企业,因“产品基本局限在省内销售”,没有被列入国家抽查序列。当年4月底,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省内四家企业进行了抽检,东垣乳制品厂的“东垣”牌奶粉卫生指标被检查出不合格,但未见查处下文。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2008年9月30日,生产“东垣”牌全脂淡奶粉的民和县东垣乳制品厂,和其他三家青海乳制品企业一道,被国家工商总局列为134家“未检出三聚氰胺的企业”。   新华社此前引述专业人士的分析认为,东垣乳制品厂的问题奶粉,很可能是对尚未完全销毁的“三鹿问题奶粉”进行加工、销售的结果。而送到邻省甘肃检验,目的可能是想根据检测出的三聚氰胺含量进行调兑。   而业内人士分析说,该厂主产的25公斤袋装奶粉,一般是用于继续加工的原料,生产蛋糕、冰淇淋等,三聚氰胺含量经调兑后达到一定水平,不容易被发现,这使得不法分子存有侥幸之心。   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证实,由于该案“影响的地方很多”,牵涉到的奶粉销售往多个省份,除了目前已知的江苏、浙江等地,还可能包括云南昆明市。由于涉及面很广,暂时还未有调查结论。   7月7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地委书记王小青提出要求,认真开展“问题奶粉”清查工作。民和县的三家乳品厂都被要求暂停生产、销售,全面整改。   新华社7月9日报道称,目前东垣乳品厂库存涉案乳粉已被全部封存,已发现该厂销往外地的乳粉产品被及时追缴查扣,尚未发现流入消费市场。   禁而不绝   据刘西平供述,东垣乳制品厂所生产的“东垣”牌奶粉,主要销往江浙一带,少量在青海本地销售。   浙江省质监局食品处和江苏省质监局食品处的工作人员7月9日向本刊记者证实了此说。但他们也表示,在接到青海省发函后,已经处理此事,也上报给国家质检总局。昆明市质监局工作人员则向本刊记者表示,是否有问题奶粉流入昆明,“要问省质检局”。   这已是问题奶粉的第二次“复出”。据卫生部公布的信息,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   今年2月1日,广东媒体报道,卫生部通报有三种三聚氰胺超标的乳制品流入广州市场,分别是:渭南市乐康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影牌全脂奶粉(25千克/袋,生产日期2009年9月22日、2009年10月22日),宁夏吴忠市天天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天塞上全脂乳粉(25千克/袋,生产日期2009年11月4日)。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就在此次甘肃和青海发现问题奶粉前几天,6月22日,吉林省吉林市工商局丰满分局在检查中,检测到辖区内一家市场零售点销售的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家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袋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目前,已查证嫌假冒生产许可证的乳粉900余公斤,其中的几袋产品三聚氰胺含量有所超标,案件已移交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此前有媒体援引广州市乳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丁棉的说法,称当年未被销毁的2008年问题奶粉可能高达10万吨之巨。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国务院要求对使用和销售问题奶粉的违法犯罪案件彻底追查,将问题奶粉全部销毁,对不法分子予以严惩。   对于此次问题奶粉再现,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分析认为,“新添加三聚氰胺的可能性很小”,2008年的问题奶粉还是没有被彻底销毁。他分析,一方面,销毁问题奶粉需要不小的成本 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执行销毁还有漏洞,不排除少数人手里还有问题奶粉。   东垣乳制品厂原料的采购地河北省质监局食品处的工作人员7月9日向本刊记者表示,他们“正在调查”此事,目前还未有结论。而河北省卫生厅新闻办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还没听说”。
  • 假奶粉达标就不引起恐慌?食品安全底线不能降!
    p   4月6日,针对上海公安部门破获的1.7万罐假冒名牌奶粉案,食药监总局再发公告表示,国产奶粉品牌贝因美也卷入此次假冒奶粉案中。之前通报冒牌奶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主要是提醒消费者如果已购买食用,不要过于恐慌。对于“假冒奶粉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的官方表态,舆论依然一片哗然。 /p p   尽管有部分网友表示理解官方的解释和用心,比如网民“MTY一3一”提醒大家“假冒是假冒,有毒有害是有毒有害”,媒体有断章取义之嫌,误导了群众,但是更多网民对官方回应还是有强烈的不满。网民“阮雅青”认为食药监局为假货做质检,并且公布其不存在安全隐患,极有可能导致变相为假货做宣传的效果。网民“首波糯米”认为,食药监局作为官方的咽喉,避免恐慌是对的,但是“民众需要的是真实内容和后期妥善的处理”。 /p p   舆论同时对国家在食品安全尤其是婴幼儿产品方面的监管表示失望,希望监管者能够反思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达标”不能成为假奶粉继续存在的理由。网民“渐行渐远zjx”认为,国民纷纷海外购物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国家有关部门的不作为,让国民对中国的食品产业失去了信心,这是国家之殇!网民“AFcxt2009”不禁发问:“为什么每次都是假奶粉出了,国家才要提醒民众注意?为什么每次假冒伪劣产品在社会上销售了好久才发布公告?为什么不能在生产之前就扼杀?为什么不能在流入社会之前就将其严厉打击?”法制日报撰文强调假奶粉即使无风险,也不代表就有高质量,必须一查到底。山东商报更指出假冒奶粉不仅侵害了公众利益,还侵害了名牌奶粉厂商的利益。对于假冒奶粉,不能因其合格而减轻生产、经营者的罪责,也不能因其达到了“国标”,就具有合法存在的理由,就让监管者所应承担的责任有所减轻。 /p p   生产假冒奶粉的商家也成为众矢之的。新京报评论文章认为,很难想象,一家代工厂可以随意仿制假冒婴儿奶粉罐或标签,一罐货源不明的婴儿奶粉在市场上公开出售。我们对于婴儿奶粉的监管虽然喊得震天响,但造假的难度和成本依然太低了。网民“李广勇”认为,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能充斥市场,就是巨大的商业利益催生着黑心商家挺而走险,干起了违法犯罪的勾当,应予以严惩,确保娃娃喝上放心奶,安全奶。网民“创谷宝宝”则直接斥责:“鼠目寸光的黑心商人们,你们为了一己私利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那你们有意识到你伤害的既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吗?!” /p p   此外,网民对于假奶粉的品牌和流向也表示关切,并期待能够尽快采取措施,将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网民“miharu葡萄籽”认为,公众最关心的是假奶粉流到哪儿去了,哪些品牌,哪些城市,哪些商铺?江苏广电新闻中心评论文章称,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关注的也不仅仅是奶粉是否“有毒”,而是要在严谨的调查后公布准确可信的结果,严惩假冒奶粉的制造者和销售者,追究提供渠道的第三方平台,全面追回尚未销售的产品。 /p p    strong 舆情点评和建议 /strong /p p   从食药监局角度来说,为了减少社会恐慌强调假奶粉符合国标,虽然有自己的考虑,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该事件牵扯到的是公众早已紧绷的神经。公民对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怠政不满已久,更希望看到的是有关部门对任何假冒伪劣产品都不心慈手软的行动,尤其是针对关乎每一个家庭和祖国未来的婴幼儿产品。因此,舆论普遍的质疑和愤懑,自在情理之中。企业为利益放下良知,监管者不作为,后续整治和追责措施没有及时跟进……都是网民声讨的焦点。 /p p   当务之急是,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媒体应该抓紧跟进假冒奶粉的品牌和流向调查,及时公布、追回和销毁 监管部门需要尽快完善奶粉生产经营整条产业链的监管,切实推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和落实,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对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奶粉的人员严惩不贷。 /p p   此外,今后官方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和解释要真正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预测舆论走向,而不是专注于为自己“辩护”,否则只能导致失信于民的下场。 /p
  • 食品安全大部制 能否拯救国产奶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如今这“天”问题重重。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信心底线——食品安全,已成为国人近几年最为关注的话题。   “两会”前夕,香港特区出台政策,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境进行限制,其背后更凸显出内地奶业的尴尬与无奈。“两会”上,大部制改革已经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集中于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改以往多部门交叉监管的“九龙治水”模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本期报道中溯源内地奶粉信任危机,发现除了监管,业界对乳品的标准问题也极为关注。   全国“两会”前夕的3月1日,香港特区史上最严厉的奶粉限制出境政策(俗称限奶令)正式实施。尽管这项规定早在2月22日便被公布,但实施当天,依旧争议四起。在随后召开的“两会”上,对内地奶业质量问题的管理,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香港的奶粉抢购热潮可以追溯到2009年。尽管从2009年至今,我国乳制品的质量有所好转,但是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所说:此前在相关问题认识、产业管理和监管措施落实方面都存在不足,使得消费者对整个内地奶业充满不信任感。   不信任感出自何处?奶业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问题频出、行业标准制定较低、监管不严等,是奶粉信任危机的溯源所在。而部门之间多重管理以及“监管链”的缺失,也使得政府难以实现乳制品安全管理的无缝对接。“两会”上食品安全大部制改革,有望对这一现象作出改变,“食品安全梦”是否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全球限奶令升级   长期研究奶业的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类分析师宋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心丧失的危机,是以三聚氰胺为代表的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所导致的。   2009年后,不仅是“三鹿”事件,β-内酰胺酶事件(掩盖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皮革水解蛋白事件等都让消费者对内地乳制品行业逐渐失去信心。   中投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间,原来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的“洋奶粉”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大,洋奶粉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年初的70%上升到85% 在中端市场上的份额也上升了不少。   到2011年,随着奶业质量问题的继续,尤其是受国产牛奶M1黄曲霉素超标的影响,内地消费者对海外的奶粉需求越来越强烈。   奶业专家王丁棉回忆,香港奶粉货源紧张从2009年开始,“2009到2011年,香港的货源紧张偶尔会出现,但是大面积的奶粉供货紧张也仅有两三次左右。”随之生意兴隆的,则是海外奶粉的网络代购。   也是从2011年开始,随着内地市场对香港奶粉需求增大,香港有地区和超市进行市场性限购。2011年春节期间,香港部分超市采取了奶粉限购措施。   2012年,全球性质的限购潮出现了。当年6月,美国Target、Walmart等大卖场奶粉限购5~12盒。之后各国紧跟,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德国、法国等也开始陆续限购或限制出境。   事实上,2006年至2012年间,非香港本地的奶粉需求远高于当地自身。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对外披露,香港每月进口约400万罐奶粉,当地婴幼儿每月消费有60万~70万罐,约300万罐奶粉经香港转出口。   由于香港的奶粉关税较内地低,经销商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奶粉,比如荷兰牛栏牌奶粉,“港版”只要250元,而在内地就需要312元才能买到。   今年2月22日,香港出台了《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修订规例)。《规例》中规定,除非获工业贸易署署长发出许可证,否则禁止从香港携带超过1.8千克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出境。任何人若违反,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规例》在3月1日正式生效。   王丁棉说,近期天猫向达能和雀巢等6个品牌提供平台,做原装奶粉的代理,建立了第三销售渠道。这也不失为代购以外的一种新型海外奶粉购买形式。   大部制改革补漏监管盲点   “两会”期间,奶粉的质量整治问题已提上日程。周伯华3月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国务院各部门正在协调研究,将采取更为有效的专项管理办法来确保婴幼儿奶粉安全,这些措施将会尽快出台。   他表示,针对婴幼儿奶粉的专项管理,将涉及从畜牧生产第一道工序到工厂加工、合格出厂以及进入到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同时要采取一系列更加严格的措施规范生产厂家、畜牧养殖以及销售环节的责任,确保国民能喝上安全、放心奶。国民的“安全放心奶”应在全面的“监管链”中产生。宋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应该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管控机制、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以及建立食品安全危机处理机制。   如今,中国乳品的产业链上下,从养殖、加工、物流配送和销售往往是不同的利益主体,这对监管极为不利。而将这个产业串成真正的“监管链”,才能对每件乳制品进行更好的质量追溯。   为了完善“监管链”,宋亮认为,政府应该要求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按照建立的标准,做各环节的追溯体系,然后互相对接形成信息网,对于这些信息,可以在政府网站上予以共享,方便消费者查找。   而建立这套体系的难点在于,需要政府参与,比如在硬件上给予各企业一定的补贴,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环节追溯体系建成的企业进行权利和义务的界定,并保障对接,“这样,以后奶粉若出了事,可以追溯到问题方,保障了其他企业的权益”。   “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拿到一瓶奶,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编号,在网上查到这瓶奶的配送公司、生产企业、生产时间和批次、奶源地、养殖场、奶牛甚至是奶牛产下牛奶的时间。”宋亮说。   除了以上“监管链”,预警机制也十分必要。宋亮表示,政府可以通过机制预警具有局部代表性的大面积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某地出现了大面积疫病、亦或成本上涨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对于未知的危害物,带来的安全风险等”。   王丁棉更看重的是监管方式和指导思想的转变,“现在我们的监管部门都是发通知公告组织去企业检查,部分专家组人员有是临时抽的,对食品安全不了解,根本没法看出来存在的问题。”   王丁棉表示,前几年产生重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政府对企业的惩治不及时、不到位,“对于企业来说,在出现问题之时,地方以及中央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处罚规定,对发现问题的大小企业进行严格的处罚”。   不光如此。王丁棉向记者介绍,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是“九龙治水”,条块结合地对乳品行业进行监管。这种模式本身效率会很高,但是现在部门和部门之间会出现交叉点或盲区,“管理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责任、义务和权利等都有模糊地带”。   而在今年的大部制改革中,我国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国家食药监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此外,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乳品标准不该一刀切   在监管的过程中,国家标准是重要准绳。但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上,业内人士存在争议。   王丁棉表示,从现行的国家《婴儿配方食品标准》(GB10765-2010)前言中可以看到,现在的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制定的依据,是对应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颁布的婴儿配方食品标准 (CodexStan72-1981),同时,还参照了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编著的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王丁棉认为,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的制定,首先应该参照国际食品法典(CAC)推荐的标准,但决不仅仅是一个CodexStan72-1981标准。CAC公布的营养标准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CodexStand73-1989(罐装婴幼儿食品)、CodexStand74-1991(谷基婴幼儿食品)、CodexStand156-1989(较大婴幼儿配方食品)等。   他说,现行的中国婴幼儿奶粉标准所引用CodexStand72-1981标准已经有点过时。目前国际上取代这一老标准的,即最新版本的标准是在2006年11月举行的第28次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个标准的新参数依据或内容已广为各国所引用或参照。   王丁棉举例,比如关于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国外要求为6:4。因为酪蛋白高,孩子容易消化不良,同时也给孩子的肾增加负担。“但是,中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则是7:3。国外之所以修订标准,就是因为之前的标准有弊端和不完善的地方”。   但宋亮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蛋白比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婴幼儿奶粉如果单从指标数量来看,相对国外的标准来说是高的,我们的各系标准都制定得很详细。”宋亮认为,对于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是从中国的儿童身体接受能力的角度来考虑的。  “不是说和国际接轨了就是对的,日韩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也是7:3”。宋亮表示,欧美的饮食习惯决定了其宝宝本身摄入的蛋白就多,因此酪蛋白的比例需要减少。中国宝宝与欧美宝宝正好相反,在蛋白摄入上较少,因此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中,酪蛋白的比例需要提高。   宋亮表示,不光是蛋白的比例,中国宝宝在矿物质上的摄取量也比欧美和日韩孩子低。因此,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中在微量元素方面要求相对比较高。   从各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中可以看出,欧洲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各地域都不尽相同。日本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也与中国不一样。“我的观点是,中国东西南北饮食习惯差异很大,我们的奶粉标准制定,应该按照一定的地域进行划分。比如南方多水产果蔬,北方多吃牛羊肉,两地的奶粉的配方应该有差异。”宋亮说。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或许仅是业内人士热烈讨论的话题,但是生乳收购标准,则饱受诟病。   2010年新修订的生乳新国标中,生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不低于2.9克,降到了2.8克,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不大于50万,调至不大于200万。新标准中,生乳蛋白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是美国、欧盟(10万)标准的20倍。   宋亮告诉记者,之所以降低国标,是因为中国养殖环境比较落后。   中国的奶牛养殖的环境差异性很大。从城市到农村,南方到北方都有巨大的差异。“生乳标准不能一刀切,需要差异化”,宋亮认为,正因为中国复杂的养殖情况,在生乳的标准制定上,需根据差异性相应制定标准,并且分级制定价格。   “对于规模化养殖场,生乳标准要求应该高些,建议菌落数每毫升≤3万,每100克生乳蛋白含量不低于3克 对于中小规模养殖,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建议菌落数每毫升不大于50万,生乳蛋白含量每100克不低于2.9克。市场按照品质的差异,分级制定相应价格”。
  • 乳协理事长: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世界最严
    “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是世界上最严的标准之一。”虽然一些消费者对我国当前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标准仍存疑虑,但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今日在作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这一标准的制定,参考了《世界食品发展委员会的标准》和《中国城镇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表》这两个标准,因此我国的标准其技术水平是很先进的。   宋昆冈表示,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包括营养指标、微量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微量成分,此外还包括卫生指标,像微生物和环节污染在内,一共是63项指标。“这个标准还是很严的。”   据宋昆冈介绍,我国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了。实际上我们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技术进步现在是第四代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定标准,到1993年、1997年,到2010年4月颁布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   提到当前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相对过去而言有哪些提高,宋昆冈说举例说,比如我们现在对蛋白质的要求是乳清蛋白要占蛋白质含量的60%以上,而在脂肪类里面,也对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和比例进行了具体要求。此外,要求碳水化合物90%以上应该是乳糖提供的,也就说植物性的碳水化合物在里面占的成分比较少。   “所以我们说这个产品质量好,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标准是先进的。”宋昆冈说。
  • 洋奶粉添香事件:委托检测方已上报国务院
    中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本周,最尴尬的一个事件和“洋奶粉”有关。星期一,有检测机构曝出,美赞臣等3大品牌1阶段婴幼儿奶粉添加香兰素!高价格没有高质量,洋奶粉也有质量问题!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食品检测机构自摆乌龙   发布检测的机构旋即被网友封为“中国最牛的检测机构”。但是,“最牛检测机构”的光环仅仅维持不到一天。次日,这家检测机构自己发出更正声明称检验结果无效。这样的所谓“误会”是被公关公司封口?还是本身真是一次“乌龙事件”?大大的问号。   躺着也中枪,这可能是“添香门”事件中,美赞臣、惠氏、雅培3大品牌的共同感受。   7月9日,洋奶粉“添香门”被湖南某网站曝出,随后被广泛转载。   7月10日,湖南当地一家报纸登出现检验机构,来自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更正声明,称本次送检样品中“检出香兰素”为错判,因“工作人员疏忽”所致,检验结果无效。   是误判,还是迫于压力改口?今天,记者致电湖南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所在的食品科技学院总支书记徐合奎,徐书记在听到记者的采访要求后,果断地挂断了电话。   徐合奎:该说的已经说了,不会再做出解释。   徐书记在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否认被洋奶粉厂家以公关收买,称已将失职工作人员调离检测岗位。   夏大平:事件已上报国务院   而委托检测的机构湖南信用建设促进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大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事件已经上报国务院。   夏大平:我们汇报了国务院,我只能说尊重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我现在没有回答你的权力了。   在记者的追问下,夏大平说,湖南信用建设促进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不存在借机牟利行为,委托检测,完全是因为平台上有人举报。   夏大平:国务院最近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明确要求并且指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行食品安全工作。我们这边有相关的文件开展此项工作。卫生防御站是从技术的角度进行检测,我们从信息角度掌握信息动态。   夏大平说,我们的监测是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监测,并不是针对某个行业的某个产品。   夏大平:不是第一次监测奶粉。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论坛等信息海量,我们这边随时都可以出现某个信息出来,通过我们这个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夏大平同时表示,在检测结果出来后,联系了相关企业,但是,并没有得到回复。   记者:结果出来后联系企业了么?   夏大平:联系了。   记者:他们的态度?   夏大平:他们没跟我们联系。   食品学教授:后期害处令人担心   香兰素是什么物质?它在我国其他食品中是否有添加?食品检测机构对自己出具的报告出尔反尔已经不是第一次,是检测本身就很难,还是相关机构的明显不负责任?   对于香兰素来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教授范志红说,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   范志红:香兰素是最早应用的香精之一,在国外,很多家庭像用味精一样用它。这个东西加了以后味道真的是好。牛奶糖的香味就是香兰素的那种感觉。不加香兰素没那个味,所以香兰素是我们最亲切的,从小吃的香精。   那么,添加香兰素对婴儿身体有什么样的危害?   范志红:一个是看它量多少,另外一个也没有人做过这样实验,谁能拿宝宝来实验呢?对人不可能做过这样的实验。香精本身不一定带来太明显的短时性的害处,但是它会培养宝宝追求那个浓重的味道,从小口味重了,长大或许口味难以调整,所以。   另外,食品检测机构自摆乌龙,我们也并不陌生。   今年4月,非官方咨询机构CER Research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雅培奶粉乳蛋清白与酪蛋白比例不达标的报告,雅培将样品送往其他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达标,于是将CER告上法庭,随后CER将报告删掉。   一位长期从事检测业务的某外资检测企业工作人员表示,误判在欧美市场是很少见的。   外资检测企业工作人员:都是一百年以上的老店。机器正常是不会出现什么错误的。我们在做监测的时候基本上是看图谱,在看图谱的过程中计算图谱的面积。有可能会有人为的失误,但是失误不能作为借口和理由。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在欧洲,检测机构出具报告前都会进行详尽的调研,因为他们需要对报告承担很大责任。   外资检测企业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状况的话,如果对一个企业造成损失,应该是对企业进行相应赔偿,有可能是10倍检测费。这个行业的普遍情况是这样的。但是如果造成社会影响的话,可能是要到法庭上面去给一个公正性的判断。
  • 雅士利否认将问题奶粉换装卖 将究肇事村民刑责
    9月1日,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法治周末》一篇关于“雅士利涉嫌将问题奶粉换装上市”的报道,将国产奶粉企业再次推到风口浪尖。雅士利公司昨日对这些质疑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回应。   问题奶粉被曝换装上市   雅士利方面表示,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自2008年奶粉事件后,对所有问题奶粉的召回、封存、销毁工作均按政府要求进行,一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问题奶粉事件纯属子虚乌有,雅士利已经就此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各大网站转载的《法治周末》的报道指出,雅士利在山西应县金城镇龙泉村的一处冷库,存放了约30吨问题奶粉,重新包装上市。雅士利指出,此事纯属虚构,雅士利与所谓的冷库主人孙某没有任何接触,更没有将问题产品重新包装上市之事,已经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肇事者应县龙泉村村民孙某散布虚假消息的刑事责任。   针对报道中提及的“回溶粉”问题,雅士利方面表示,已于第一时间向政府部门报告,经相关政府部门查实,已经证实所有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违法添加回收产品的行为。   应县警方公布调查报告   9月1日22时,雅士利方面向本报表示,《法治周末》已就相关报道出具撤稿函,其官网刊登出落款是“法治周末报社”的说明函,函中指出,“本报近日刊发了《追踪雅士利问题奶粉去向》一文,一些网站将标题改为《雅士利被曝将问题奶粉更换包装后重新上市》予以转载,我们认为,这很易引起读者误读。本报已在网络版上将此稿删除。”   随后,雅士利相关负责人再联系本报记者称,山西应县公安局调查报告出来了。记者在一份落款是“应县公安局”的报告扫描版中看到,“接到报案后,我局高度重视,指令迅速出警,并马上进行调查取证。经查实,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从未在孙某经营的冷库内存放过任何‘问题’奶粉,也没有在该冷库进行拆封包装,同时孙某也从未接受过相关媒体采访。”   ■ 行业说法   同业恶性竞争?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这一事件不排除同业恶性竞争在里面,大企业很少会利用这么肮脏的手段来操作。   为何现在仍接连不断曝光出有问题奶粉流通到市场上?王丁棉表示,“面太广了,出现漏网之鱼不是怪事,一百几十万的从业人员,有十个八个以身试法,这和贪官受贿一个道理,这也和犯罪成本有关系。犯罪惩罚不严,导致有侥幸心理存在。”   他表示,问题奶粉换装上市可能性极低,目前绝大多数的国产奶粉消费者都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不跟节拍走的企业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要看主流。”
  • 利益的背后,谁来保证婴幼儿奶粉安全?
    在两家公司同时停牌5天后,蒙牛昨天(6月18日)下午不出意料地宣布了收购雅士利的消息。   但在这场中国乳业并购第一案后,远不只是两家企业一个愿买一个愿卖那么简单。“大家长”工信部正在依国务院意图,大刀阔斧地整合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在政府的引导下,婴幼儿奶粉领域的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不管愿意与否,规模较小的企业将不得不出局。即便雅士利的婴幼儿奶粉年营收在2012年已达到37亿元,但也只相当于蒙牛总营收的十分之一。   这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婴幼儿奶粉行业整合的方法之一,是将在严苛而昂贵的技术改造中,优先给予兼并重组企业资金支持。这意味着,蒙牛这样得到政府认可的乳业巨头,将会成为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霸主。   婴幼儿奶粉行业被诟病已久,企业和政府花费数年才平复了三聚氰胺丑闻。今年3月,香港奶粉限购令引发连锁反应,也让国内奶粉业者尴尬不已。5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工信部决定让整合提速——在蒙牛宣布收购雅士利当天,120余家婴幼儿企业代表来到北京,聆听工信部对最新政策的解读之余,被要求效仿蒙牛、雅士利现场“相亲”。   工信部的目的是改变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混乱、潜在食品安全风险难以把控的局面。但就蒙牛收购雅士利的个案,担忧已现:一家食品质量安全声誉劣迹斑斑的公司,将主导一家比它声誉更好的婴幼儿奶粉品牌的未来。   小公司出局:婴幼儿奶粉引入制药标准   6月18日,蒙牛乳业与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和第二大股东凯雷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此次交易有可能涉及的最大现金量将超过110亿港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这次交易背后,是由工信部“看得见的手”对行业进行的洗牌,“扶大弃小”为整体思路的政策调控呼之欲出。   5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按照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即GMP改造。工信部也发布《提高乳粉质量水平 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这份被简称为“双提”的行动方案,第一步行动就是从6月到8月,针对婴幼儿乳粉企业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这些“前奏”,拉开了自上而下的整合大幕。而资金支持,构成了官方促成整合的“杀手锏”。   GMP是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通用准则,是专用性、强制性的标准,多数国家或地区的GMP都具有法律效力,其所规定内容不得增删。这和目前企业实施的ISO9000认证系统不同,后者的实施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上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昂贵的改造。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核算了技术改造成本:“初步测算,GMP规范改造大概盈亏界点是1000吨。1000吨以下的乳粉生产企业,就基本不赚钱了,或者还要亏一点。”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全行业实施GMP过程中,政策和资金支持将被优先给予兼并重组企业。   18日,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明确表示:“在政策规定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优先支持兼并重组企业和转产企业开展GMP改造 重点支持加强奶源源头控制,发展自有基地及延伸产业链的企业。计划利用两年时间,使清理整顿后的行业生产企业,全部完成GMP改造并通过认证。”   不过,GMP改造资金支持如何计算及支付,未被公布。18日下午,工信部单独组织了企业代表座谈会。   工信部提议:127婴幼儿奶粉企业现场谈并购   目前,全国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年产量约60万吨。其中,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分别是伊利、完达山和飞鹤。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仅占高端产品份额的20%到25%。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将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目前,由工信部牵头制订的兼并重组工作实施方案,正在研究中。这不是政府部门第一次提升行业集中度——2011年,质检总局曾对乳制品生产许可证进行重新审核,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4成遭淘汰。   昨日,在公布完蒙牛收购雅士利消息后,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直接对台下企业说:“全国120多家婴幼儿乳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都到场了,我提议今天作为相亲日。你们或是优势企业互补联合,或是跨区域联合,先恋爱。今天你们都见面认识了,能结亲的赶快结亲。”   蒙牛膨胀的野心:将继续并购   在收购雅士利后,蒙牛的奶粉业务将并入到雅士利的奶粉业务,奶粉业务将由雅士利的平台来统一操作。蒙牛总裁孙伊萍承诺,让雅士利向“更加国际化”的奶粉企业晋级。   这是继将酸奶业务后,蒙牛交出的第二大业务板块。   5月20日,蒙牛刚刚宣布和达能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双方酸奶业务。交易中更值得关注的是:执掌这部分最具潜力业务的,不是双方现有管理层,合资公司管理者将从开放市场上甄选。   近年来,蒙牛质量问题不断,学生奶事件、黄曲霉毒素事件、冰激凌厂卫生条件恶劣……品牌不断地被透支。除了食品安全方面问题,让蒙牛高管不省心的还有业绩。去年,因食品安全事件影响消费者信心等因素,蒙牛营业收入下滑3.5%至360亿,这是蒙牛多年来业绩首度出现下滑,同期它的竞争对手伊利营收上升12%,达到419亿。   一直让蒙牛引以为傲的液态奶(包括常温奶、乳饮料和酸奶)市场,竞争优势也在悄然丧失。2012年,伊利、蒙牛液奶营收分别为322.7亿和323.4 亿,蒙牛略胜一筹,但背后应该很心酸,要知道2011年时蒙牛领先优势还高达70亿元。截至2012年年底,蒙牛液奶市场份额下降至27.4%,伊利仍旧虎视眈眈,如果不谋变,2013年伊利液奶收入超越蒙牛指日可期。   现在,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和蒙牛总裁孙伊萍敞开了大门,一方面拆解出酸奶业务,迎接“外来的和尚”达能 一方面收购雅士利,弥补奶粉这一高利润产品的不足。   去年蒙牛利润只有12亿元,且刚刚花费25亿收购现代牧业27%股权,此次合作涉及资金巨大,蒙牛何处筹资?   蒙牛方面表示,很多银行都希望与蒙牛合作,看好蒙牛与雅士利联姻的发展前景,愿意提供贷款业务。并购将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蒙牛称贷款获得了“非常优惠”的贷款利率,但不便于披露 因为考虑不摊薄股东利益,故只考虑了银团贷款,不考虑增发。   除了收购现代牧业和雅士利,蒙牛还表示:“不排除围绕全产业链继续进行并购与合作的可能性”。   尽管蒙牛称将保留雅士利品牌独立运作,但在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日益敏感的背景下,蒙牛这两个字对其控股的婴幼儿奶粉品牌只有减分作用。   【原标题:蒙牛通吃危险:本土婴幼儿奶粉安全引担忧】
  • 新西兰奶粉含毒续:质检总局要求提供奶粉详情
    ■ “新西兰奶粉被检出二聚氰胺”追踪   新京报讯 (记者廖爱玲)新西兰部分奶粉被曝出含二聚氰胺残留物,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要求新西兰相关部门尽快提供涉毒奶粉的二聚氰胺含量、批次等详细情况。但相关部门尚未表态是否会对奶粉启动二聚氰胺检测。   多地质检海关约谈进口企业   近日,新西兰奶制品被检测出含低含量的有毒物质二聚氰胺(英文名DCD,也叫双氰胺),而早在去年9月,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就已在产品中发现了二聚氰胺残留,但却“保密”了3个多月,备受诟病。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迅速做出反应,紧急与新西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尽快提供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奶粉中检出二聚氰胺物质的含量,涉及的奶粉具体品牌、产地、批次等具体情况。   不过,是否会对各个奶粉品牌启动二聚氰胺残留量的检测,国家卫生、质检等部门尚未对此表态。   但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目前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的质检和海关部门正在约谈部分进口企业,一旦查出问题后将采取措施就地封存。   专家称国内奶源应不含DCD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介绍,虽然二聚氰胺在国际上都没有相关限量标准,但“二聚氰胺并不难检测”,其是制造三聚氰胺的原料,含量达到多大对人体有害,有待做进一步研究。此次奶粉事件尽管可能是微量和个案,国家海关、检验检疫部门也应该对其重视,加大对二聚氰胺残留量的检测力度。   使用国内奶源的奶粉会不会也含有二聚氰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安全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新西兰把二聚氰胺喷洒在牧草上,是出于环保的初衷,防止硝酸盐流入河流湖泊,而国内奶农还没有这种“意识”,所以, 新西兰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奶源上应该不会存在”。   ■ 探访   多品牌奶粉奶源地“不具体”   商场人士希望国家尽快对DCD进行检测并给出相关处理方式   昨天记者在顺天府、华堂、家乐福等超市的奶粉专柜看到,有的奶粉外包装上直接写“新西兰奶源”,有的根本看不到此类信息,多数品牌的奶源不止新西兰一个地区。   记者了解到,比如雅培0到12个月金装喜康宝婴儿配方奶粉,原料奶是“100%新西兰、美国、欧洲优质奶源”。美赞臣的A+系列婴幼儿奶粉、惠氏奶粉则仅是简单标注为“100%进口奶源”、“进口奶源”字样。   “就说是进口奶源,我们根本不知道买到的这袋奶粉用的究竟是哪一个地区的奶源。”一位孩子妈妈担心地说。   据了解,像雅士利、可瑞康等为纯新西兰进口奶源,雅培、惠氏、美赞臣等也都部分用了新西兰奶源,这些产品都在正常销售。   雅培公司称,经确认恒天然公司相关批次原料并未供应给雅培。   美赞臣客服热线工作人员称,美赞臣原料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的都有,符合国际和国内安全标准,新西兰奶源的事情目前正在查询中。   一家商场人士指出,这些涉及新西兰奶源的奶粉究竟能不能销售,国家应该尽快对DCD进行检测,给出相关处理方式和明确态度。
  • 质检总局通报上半年打假成果及问题奶粉等
    7月23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元平发布了2012年电风扇、植物保护机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012年6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情况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2012年上半年质检系统执法打假有关情况和有关湖南亚华乳业问题奶粉情况等5个方面的情况,以下为具体发布内容: 一、2012年电风扇、植物保护机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电风扇、植物保护机械产品质量开展了国家监督抽查,其中: 电风扇共抽查了江苏、浙江、广东、重庆、四川等5个主产区70家企业生产的70种产品。抽查发现,有57种产品符合标准规定,有 13种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不合格项目涉及风量、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稳定性和机械危险、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结构、非正常工作、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噪声、能效限定值项目。 植物保护机械共抽查了浙江、山东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9家企业生产的158种产品,包括背负式喷雾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植保机械用泵4个品种。抽查发现,有13种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包括8种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和5种背负式喷雾器产品。不合格项目涉及整机密封性能、药液箱坠落试验、液泵过载保护、药液箱容量、过滤装置项目。 针对本次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相关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处理。在下一步工作中,质检部门将继续开展产品质量监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以上抽查结果中涉及的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主要不合格项目等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登录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查询。 二、2012年6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情况。 出入境卫生检疫情况。2012年6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3499.39万人次,同比上升6.42%。其中,发现传染病例275人次。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13.01万人次,同比上升9.22%,其中,发现病例5.12万人次。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14.88万人次,同比上升6.71%。对于以上检出病例,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进境农产品有害生物截获情况。2012年6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境农产品检疫过程中共截获有害生物1882种61072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28种 5342次,一般有害生物1754种55730次。针对发现的疫情,检验检疫机构依法作退运、销毁、除害处理等检疫措施,防止疫情传播扩散,并向国外通报,要求采取改进措施。 进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情况。2012年6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124批、化妆品2批。不合格食品涉及17类产品,主要不合格产品是糕点饼干类、饮料类和乳制品类;不合格产品来自24个国家或地区;品质、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对以上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化妆品,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均采取了退运或销毁等措施,未进入国内市场。有关详细信息,将在质检总局网站上予以公布。 三、2012年6月特种设备事故情况。 2012年6月,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10起,死亡8人,受伤1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总起数减少11起,死亡人数减少17人,受伤人数增加5人。事故原因主要是特种设备违章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和安全意识不足。八大类特种设备中,锅炉事故2起,压力容器(含气瓶)事故2起,电梯事故3起,起重机械事故2起,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1起。以上事故正在按照特种设备事故调查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四、2012年上半年质检系统执法打假有关情况。 2012年上半年,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07.5万人次,查处违法案件5.5万多起,涉案货值31.45亿元,捣毁窝点2498个,移送公安机关处理632起。 质检总局以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农资、建材、汽配、化妆品为重点任务,在全国质检系统统一部署开展了“质检利剑行动”。一是以酒类为重点组织开展食品打假利剑行动。共检查酒类生产企业10232家,立案查处案件354起,查获假酒货值2388.4万元,捣毁造假酒窝点39个。二是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利剑行动。共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14万家,查处案件1701起,货值6394万元。三是组织开展建材打假利剑行动。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领域,严厉打击查处瘦身钢筋、粉末砖头、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出动人员43619人次,查办建材案件3608起,涉案货值5.82亿元,移送公安机关18起。四是组织开展汽配打假利剑行动。突出刹车片、制动液、润滑油、灯具等重点产品,重点打击无证生产、未经认证出厂、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假冒等违法行为,集中在河北清河、辽宁凤城、浙江玉环等汽配生产重点地区,开展区域整治。共检查汽配企业7692家,查办汽配案件393起,涉案货值1125万元,捣毁窝点2个。五是组织开展化妆品打假利剑行动。对美白、祛斑类化妆品、防晒化妆品、婴幼儿化妆品等重点产品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违法添加等重点违法行为,开展检查查处。共出动执法人员12105人次,检查企业988家次,查处案件46起,货值金额1705万元。 上半年,质检系统继续加大从生产源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力度。全系统共查处案件25061起,涉案金额11.1亿元,移送司法机关331起,捣毁窝点1899个。共查验大宗出口商品253万批次,货值2191.7亿美元;查获不合格产品5295批次,货值25.3亿美元。 下一步,质检部门将针对前期行动中反映出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执法打假力度,全力推进“质检利剑行动”深入开展。 五、有关湖南亚华乳业问题奶粉情况。 7月22日,广东省工商部门抽查流通环节乳制品过程中,发现湖南长沙亚华乳业5批次南山倍慧婴幼儿奶粉黄曲霉毒素M1含量超标。质检总局高度重视这一情况,立即通知湖南省质监局进行调查处理。湖南省质监局已责令企业全面停止生产销售,召回问题产品,并在地方政府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查找问题原因,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 奶粉和乳制品中双氰胺检测解决方案
    下载: 奶粉和乳制品中双氰胺检测解决方案.pdf 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897弄50号海文商务楼5层 [200030] 电话:86-21-54890099 传真:86-21-54248311 网址:www.anpel.com.cn 联系方式:shanpel@anpel.com.cn 技术支持:techservice@anpel.com.cn
  • 圣元奶粉致死续:回应称委托第三方检测涉案奶粉
    广州超市的圣元优博奶粉仍在正常销售中。   疑因食过此奶粉后,江西一对龙凤胎姐伤弟亡   广州工商去年抽检657批次圣元产品显示全部合格   1月7日与8日,江西都昌县一对不足5个月大的龙凤胎姐弟,疑因饮用“圣元优博”奶粉后,先后出现抽搐、腹泻、便血症状。男婴抢救不治,女婴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当地工商已将该批次奶粉下架。涉事奶粉厂商圣元公司称正等待检验结果。记者走访广州市场发现,圣元优博奶粉均正常售卖。   弟弟腹泻送院不治   据九江晨报等当地媒体报道,当天上午9时30分许,在江西都昌县周溪镇新街,一对年轻的父母将不到5个月的儿子尸体摆放在一家名为“家家福超市”的门前,身边摆放着两罐圣元优博奶粉。   据受害家属江先生称,此前两婴幼儿一直食用该款奶粉,未曾出现问题,但是月初购买了该品牌“20111112B11”批次的奶粉后仅食用两天,两名小孩就出现腹泻,甚至抽搐。两名婴幼儿是龙凤胎,男孩江健在1月7日食用该奶粉后出现腹泻症状,被送往市妇幼保健院,当晚11时许因抢救无效死亡。第二日凌晨,姐姐也出现同样症状。   接诊医生刘国珍查看了入院时江云欣拍的脑部CT,显示脑部正常。刘国珍解释说,根据江云欣大便常规报告单显示,小云欣出现腹泻与食物中毒无关。   当地周溪镇派出所民警表示,奶粉是否存在问题暂时还无法确定,工商部门已对该批次的奶粉做下架处理,并抽样送往南昌进行检测。   广州各超市销售仍正常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各大商超,圣元品牌的奶粉仍在正常销售,其中900克一罐的一阶段“优博”婴儿配方奶粉售价228元,生产地为山东青岛,记者查看产品批号,暂未发现涉案批次的产品。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该品牌和国内伊利、蒙牛等品牌相比,销售情况一般,不过她也表示,还没听说过圣元奶粉的事情。家乐福的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广州的消费者多选择美赞臣、多美滋、惠氏等洋品牌,“国内奶粉占销售比例10%左右,圣元在国内奶粉中的销售也比较一般。”   “不管是不是奶粉质量问题,都不敢给小孩吃了”。来自越秀的汪女士儿子正好吃同款奶粉,她知道后表示很担心。在人民中路一带婴幼儿店,不少妈妈正在选购婴幼儿奶粉,但对江西龙凤胎一死一伤,大家称对其曾食用“圣元优博”一事并不知情。   昨日下午,记者从广州市工商局获悉,2011年以来该局共计抽查圣元各系列奶粉657批次,全部合格。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关注事态发展,将组织市场检查,如果发现将立即下架处理。消费者如果发现有疑问的奶粉,可以随时拨打12315举报,工商部门将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理。   圣元回应   已委托第三方检测涉案奶粉 结果将在数日内公布   据了解,1998年成立的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属青岛公司,在2005年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第一家国内营养食品企业在美国上市。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欧睿信息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圣元奶粉在国内的销售排名第八,市场占比2.5%。   对于此事,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圣元”)发出声明表示,对具体导致婴儿死亡的原因,圣元并不知情,但圣元已经向公安部门报案。圣元客服人员昨日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圣元奶粉在入厂、出厂都经过检测,“目前圣元已经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涉案奶粉进行检测,结果将在数日内公布”。但她也表示,目前圣元并没有对涉案批次奶粉做下架处理。新快报记者昨日试图联系圣元相关负责人,但至截稿,电话仍没人接听。   同时,上述客服人员也向记者强调,“导致婴儿腹泻的原因很多,目前秋冬季节也是婴儿腹泻的高发期,同时,医疗的延误也可能是本次事故的原因。”昨日,圣元的官方网站上也挂出了一篇名为“腹泻儿童的家庭护理基本原则”的文章。   圣元奶粉致死事件回顾:   10日上午江西都昌县市民曹先生向晨报爆料称,两名婴幼儿是龙凤胎,男孩江健在1月7日食用圣元“20111112B11”批次的奶粉后出现腹泻症状,随后被送往市妇幼保健院,无奈当晚11时许,因抢救无效死亡。就在江健刚“离开”不久后的8日凌晨,姐姐江云欣也出现同样症状,随即被送往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抢救,目前病情稳定。   当天上午9时30分许,在周溪镇新街,一对年轻的父母将不到五个月的儿子尸体摆放在一家名为“家家福超市”的门前,身边摆放着两罐圣元优博奶粉。这一举动引起了过往人群的围观。据受害家属江先生称,此前两婴幼儿一直食用的是该款奶粉,未曾出现问题,但是月初购买了该品牌“20111112B11”批次的奶粉后仅食用两天,两名小孩就出现腹泻,甚至抽搐,家属质疑该批次奶粉存在质量问题。   圣元奶粉致死引网友评论:   夏---天:圣元在上次三聚轻氨就出事了,可打死说没问题,不赔偿。对这种企业,不知该说什么。   小一一妈咪Lala:天啊,看着太揪心了。商家还有良知吗。无辜得小生命断送在你们得无情利益下。   刘世坚:毒奶粉事件层出不穷!?这到底是什么社会?!
  • AOAC研讨会召开 飞鹤婴儿奶粉配方引领行业发展
    p   2018年5月3日-4日,2018年AOAC中国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昆明召开。AOAC作为致力于食品和农业领域的分析方法验证和认可的国际组织,是被国际认可为金标准的颁布者和验证者。本届研讨会旨在进一步交流国内外最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探讨AOAC方法和中国检测方法比对、沟通、对等使用等问题,搭建有利于我国检测方法与国际检测标准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3ac975ae-d521-4252-a390-6cc40027d4d6.jpg" title=" WEN_7606_meitu_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为飞鹤乳业质量管理部中心实验室副总监张凤霞作主题发言 /strong /p p   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论坛上,飞鹤乳业质量管理部中心实验室副总监张凤霞就“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核苷酸检测方法及工艺原因讨论”做主题发言,分析了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核苷酸变化的原因。 /p p   张凤霞的报告成果获得了业内专家的赞誉,其展现出的科研实力也再一次彰显了飞鹤在婴幼儿奶粉领域的领先地位。 /p p   56年来,飞鹤一直专注于针对中国人体质研究奶粉,对中国宝宝体质特点和需求展开大量研究,以中国母乳为“黄金标准”,同时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研制了贴合母乳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配方,打造了以& quot 星飞帆& quot 为核心的母乳化超高端配方奶粉,并成为完成临床喂养试验验证的奶粉品牌。如今,飞鹤引领行业开创了多种提升奶粉对中国宝宝体质适应性的技术、配方与工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这一标准也已成为行业共识。 /p p    strong 加码研发 飞鹤聚合全球资源创新升级 /strong /p p   为提升奶粉品质,飞鹤不断提升研发实力,加强国际化合作,整合国际资源,引进科学的婴幼儿乳粉配方理念。截止目前,飞鹤成立美国波士顿、中国北京、中国甘南设立研发中心,并与麻省州立大学、佛蒙特大学等共同搭建起两国五地的联合科研平台。依托智力升级、平台升级和研发领域升级,飞鹤不断加速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配方的持续优化。 /p p   凭借高品质,飞鹤已成为绝对领先的国产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重视研发的飞鹤也屡屡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产品连续四年斩获“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并在去年入围世界乳制品创新大奖最佳成分奖。 /p p   飞鹤负责人表示,飞鹤未来将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的投入,打造一个专业、广泛、严格的国际化研发体系,在奶粉配方和生产工艺上保持世界级精良品质,守护好中国宝宝的奶瓶。“ /p p   当前我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标准之一,我国婴幼儿奶粉质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通过像AOAC权威会议的召开,使得我们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进一步促进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与国际检测标准的对接、沟通,了解国际检测标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更有利于我国民族乳企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5fcc9530-dcc8-4f6c-9f68-9a8efb608db2.jpg" title=" WEN_7638_meitu_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研讨会现场 /strong /p
  • 专家提醒勿盲目购洋奶粉:中国标准生产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孩子成长
    洋奶粉的代购热潮,不断引发舆论热议。三元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认为,好奶粉不是由国籍决定的,国人不应盲目购买洋奶粉。他说,由于人种差异等原因,中外奶粉配方上有差异,用中国标准生产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孩子成长。  为了解中国奶业发展状况,近日记者跟随集体采访团,走进了三元河北工业园。婴幼儿乳粉在此已实现全程追溯,以生产高品质的“放心奶”。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市牛奶总站,产品以奶业为主,涵盖包装鲜奶、酸奶、奶粉、干酪等百余品种。几十年来,为全国两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乳品特供。  “用中国标准生产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孩子”  “国外代购的奶粉,与中国婴幼儿成长需求是有一定差异的。”吴松航说,中外奶粉在配方上有差异,用外国标准生产的奶粉不一定适合中国孩子。  他举例说,奶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是蛋白,中国要求奶粉中乳清蛋白比例大于等于60%,酪蛋白小于等于40%,是因为中国孩子体质更易吸收乳清蛋白。而因为人种的差异,美国、澳洲等国对乳清与酪蛋白的比例,没有要求。  中外奶粉在“钙磷比”上同样存在不同。吴松航介绍,中国的饮食习惯,造成国人钙磷吸收比例约为2:10。这意味着,中国人日常过量摄取了磷,而磷代谢带来钙的流失,导致中国人更容易缺钙。所以中国不少奶粉对钙磷比有特殊要求,以补充钙摄入。  但同样由于人种、饮食习惯差异,造成世界各国对钙磷比标准不同,一些发达国家没有过量摄入磷的日常习惯,对奶粉中钙磷比的要求反而不高,所以盲目购买一些外国奶,可能容易造成孩子缺钙。  此外,对于一些标注“进口奶源”的产品,吴松航介绍,实则不少是在中国生产的,采用的是“干法”技术。他解释,奶粉的制作工艺分“湿法”和“干法” “湿法”工艺,必须用当天生产的鲜奶,新鲜度、营养均衡度高 而“干法”制造出的奶粉营养均衡度较低。  “用干法工艺,从生产安全上说是符合规范的,但从营养价值上来讲,比湿法工艺要差很多。”  他说,国人目前对外国奶粉有一些盲目购买的心态,不少国外奶粉在本国“风波不断”,反而出口到中国得到了认可。  吴松航认为,消费者要更理性地进行选择,用中国标准生产的奶粉其实更适合中国孩子。  “好奶不是靠国籍决定的”  深究中国奶“遇冷”的原因,吴松航称“信不过,是消费者大量代购外国奶的原因。”  据他介绍,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后,中国奶业整体进入了低谷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外资奶粉占有率一度高达98%。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三元并未有奶粉产品。自三鹿倒闭之后,三元将其收购,重新优化工艺产业,严格把控奶源,开始生产奶粉。  近日记者走进三元婴幼儿乳粉的生产车间:全中央控制、自动出入库̷̷每罐乳粉的原料产地、采购信息、检测报告等,均实现了全程追溯。  “好奶粉不是靠国籍决定的,而是靠奶源、生产工艺、标准决定的。”他介绍,三元奶粉的生产,从原料奶收购、乳制品加工、检测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率先实现奶源“无抗”和体细胞的检测与控制,坚持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和玉米油,确保无香精。  科技投入,更是保障国产奶质量的关键。2014年,在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三元食品筹建了“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母乳及婴幼儿营养健康基础研究、婴幼儿配方乳粉临床应用评价等,实现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自主开发与产业化。  三元食品总经理陈历俊透露,近三年正对1200余例样本,进行人乳喂养与三元婴幼儿乳粉喂养效果的对比临床试验,以探索更适合中国婴幼儿的奶粉配方。分析报告将于近期发布。  “京津冀三地乳品市场将共同发展”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化,北京奶企正积极“走出去”,以带动三地的乳品市场共同发展。  今年5月,三元河北工业园正式投产启动,这是首农集团三元食品在河北新乐投建的项目,是首批启动的振兴民族婴幼儿乳粉的重大项目之一。该工业园占地600亩,总投资18亿元,可年产婴幼儿配方乳粉4万吨、液态奶25万吨,集乳品研发、加工、物流为一体。  为何北京奶企选择落户河北?首农集团副总经理、三元食品董事长常毅介绍,河北物流、劳动力成本更低,能辐射北京物流市场的配送,也解决了当地就业等,有利于带动周边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河北生态农业的发展。  “希望用首农的品牌、技术和管理,带动京津冀三地的乳品市场发展”,常毅说。  陈历俊则认为,河北与北京的市场是互补型和互动的,两地一个小时车程、一小时物流圈,便捷来往。如目前三元“轻能”等产品已在河北生产,但会出售到北京去。  据首农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傅鹏介绍,目前首农已在京冀两地投入超过80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总投入500亿元 将和河北共同打造11个批发市场,建立环华北的物流圈。
  • 1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铜山
    上月24日,坐落于铜山县的江苏云意电气发展公司技术研发大楼,门口又多了这样一块新牌子:江苏省智能汽车电压调节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标志着该公司在智能汽车电压调节器生产研发方面成为全省同类产品研发“总部”。   目前,铜山县这类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有13家,待批的还有18家,同时拥有两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省工程机械、营养与功能食品、板材加工等行业高端产品研发推广的“大本营”。依托这些“研发总部”优势,铜山县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品123项。   据介绍,该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的专项奖励资金重奖创优创新企业,鼓励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而这类项目在省域内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利于高科技人才、信息、设备等科技资源的引进和利用,更能抢占技术先机。精英电器公司建立制冷暖通节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与海尔、三洋、新星等大企业进行微电脑温度控制仪器等的合作开发,走在全国医用、工业用冷柜温度控制器产品的前列。徐航压铸公司自主研发的V6发动机铝合金缸体,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结束了我国V6铝合金缸体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大批量“研发总部”的落户,使得一批铜山企业在同行业中拥有了“行业话语权”。目前该县已有维维集团、徐州衡器厂、徐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精英电器公司、雷奥医疗器械公司等12家企业,参与速溶豆粉和豆奶粉、植物蛋白饮料、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液压挖掘机技术条件、温度指标控制仪器等15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并已通过评审,确立了企业的“国家级行业话语权”。   目前,该县以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建立起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电器、食品等主导产业技术升级,全县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江苏名牌产品11个、徐州名牌产品33个。
  • 我国婴幼儿奶粉将试行药店销售 禁贴牌委托生产
    2010年12月10日,奶牛在内蒙古蒙牛集团转盘式自动挤奶生产线上等待挤奶。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目前,全国共有持证奶站1.3万个,比2008年减少6890个,减幅达34%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企业54.5万家。2012年,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约60万吨,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约9万吨,包括网购乳粉。   新京报讯 我国将禁止婴幼儿奶粉以贴牌、委托生产、分装等方式生产。此前,美素丽儿品牌从国外进口大包装奶粉在国内分装销售的状况,将被禁绝。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让很多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信心丧失。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昨日,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婴幼儿配方奶粉新政(《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   奶粉企业须有自建自控奶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提出,今后,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必须拥有自建自控奶源 在具体生产环节,增设“五不准”: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我国现有127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滕佳材坦言,将按照重新修订的许可条件和要求,对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开展再审核再清理工作 对奶源质量无保障和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检验检测条件落后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   官网将实时更新合格乳粉企业信息   国家食药监总局还将把重新审批许可的合格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信息、产品包装样式、颜色,标签标示、说明书配方等信息,在官方网站上实时公布更新,便于社会各界特别是消费者辨识真假。今后,食药监管部门还要求经营单位须进购、销售列入政府监管部门公示目录的合格产品,实行专柜专区销售,试行药店专柜销售。   此外,婴幼儿奶粉新政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单位和进口商必须落实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先行赔偿和追偿制度,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赔偿。   未明确禁止婴幼儿奶粉“海外贴牌”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监一司副司长马纯良说,此次新政禁止贴牌生产,委托加工婴幼儿奶粉,主要是针对国内一些有生产许可,却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条件和能力的小企业,对“海外贴牌”的情况,文件中并没有明确禁止。   但现状是,已经有企业绕道海外注册“洋品牌”,并在海外委托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再以“洋奶粉”出口的形式,回到中国市场。对上述情况,马纯良说,我国将对向我国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境外生产企业进行注册管理。如果产品质量不符合我国标准,就不能进口。   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建议,产量小无明确奶源地的海外贴牌应禁止。   ■ 链接   八项规定参照药品管奶粉   ●严格生产许可。修订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从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原辅料把关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条件。   ●参照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模式,要求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完善审核工作。   ●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和原辅料使用备案制度。   ●企业申请生产婴幼儿奶粉许可或调整产品品种时,必须申报产品包装的式样、颜色及标签。   ●对奶源质量无保障和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检验检测条件落后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   ●推行婴幼儿配方奶粉电子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产品全程可查询、可追溯。   ●向社会及时公布并实时更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进口商和产品名录,包括产品包装式样和标签,便于消费者和社会各界辨识产品真伪。   ●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也将全面实施许可管理。   ■ 焦点   1 婴幼儿奶粉将建“黑名单”   滕佳材介绍,我国将参照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模式,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再审核再清理工作 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公示依法经过审批的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进口商和产品名录,方便消费者辨识真伪 同时,建立并实施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风险监测和定期抽验制度,除及时公布抽检标准、程序、结果公布,提振消费者信心外,还将及时公布违法违规企业的“黑名单”,严惩在婴幼儿食品领域的假冒伪劣行为。   同时,滕佳材称,国家将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信息发布,未经国家专门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复核,任何单位不得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验检测结果和信息。   2 禁止进口大包装婴儿奶粉   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林伟介绍,2014年5月1日前,向我国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境外生产企业须向我国监管部门申请注册管理。国家质检总局将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商备案,在进口报检时提交与进口产品生产日期、批次严格对应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监测报告。保质期不足3个月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 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为直接向消费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装,大包装的不允许进口。   加强进口检验,严格要求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国内加贴 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不允许进口。   3 借鉴香港经验探索药店卖奶粉   网络销售奶粉的行为将被规范,并加强监管。滕佳材表示,正在研究制订网络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管理制度,规范销售行为 同时将重点加强对母婴用品专营店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副巡视员张晋京介绍,根据前期的市场摸查情况,婴幼儿奶粉的销售环节问题较多,一些网店、小型超市,母婴用品店缺乏确保婴幼儿奶粉质量状态恒定的储存环境。因此,滕佳材说,借鉴香港经验,国内食药监部门也将探索药店销售奶粉的模式。   此次奶粉新政要求,对距保质期不足1个月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须采取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处理。   4 鼓励奶粉企业“大鱼吃小鱼”   九部委奶粉新政昨天释放出明确信号,国家不再轻易批准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项目),同时鼓励现有的127家企业兼并重组,提高我国婴幼儿奶粉产业的集中度。   有消费者担心,奶粉价格会不会随企业门槛提高而上涨?昨天,马纯良说,九部委意见的目的,是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至于奶粉价格,应由市场来决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我国现存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由于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对国家标准的执行力度也不尽相同。中小企业在执行标准中或多或少有些漏洞。 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 业内说法   专家预计150家奶企退市   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告诉记者,经过此次一番整改,国内奶粉企业和进口奶粉应该会在3到5年内大约有三分之二被淘汰。到明年,预计有150家奶粉企业退市,而进口奶粉新进入国内市场的也会减少。   由此会带来整个奶粉供应量下降,而短期内国内消费者向进口奶粉一边倒的偏好不会改变,加上国际奶源的成本价格也在上涨,企业运作成本增加,因而他预测未来奶粉的价格还会有所上涨。   但也有国产奶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国家加大奶粉监管,可以帮助进一步规范奶粉市场,国内奶粉企业得到规范管理和政策财税扶持,渠道规范化,过度营销成本受限压缩后,应该有助于奶粉价格回归一个更理性、正常的价格区间。   国产奶粉品牌飞鹤乳业相关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表示,先行赔偿和追偿制度,对保护消费者利益有好处,企业肯定会配合执行。不过,这位负责人同时也认为,先行赔偿最好制定一个明确规范,比如符合什么条件、够什么样的标准,就启动对消费者的先行赔偿,“不能无原则”。她认为这种先行赔付最好是由监管部门牵头统一执行。 新京报记者 廖爱玲 李静   ■ 释疑   一段时期以来,国产乳制品负面新闻不断,而从境外购买进口奶粉,也成为一些妈妈的“必修课”,国产奶粉,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到底如何?与国外奶粉是否有差距?昨日,发布会上的官员与专家给予了解答。   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放心吃吗?   国产质量与进口无明显差异   滕佳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2011年至2012年,质检总局组织对全国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全部品种的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累计监测国内生产(含国外品牌国内加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12082个,发现问题样品93个,问题检出率为0.77%。2012年,质检总局共检出进口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43批,占全部进口婴幼儿乳粉总批次的1.13%。   2012年,按照婴幼儿配方乳粉7大类58个指标,质检总局组织对110个国内企业品牌(包括外资在华企业品牌)和140个进口的原装品牌产品进行了比较监测。从风险监测和国内外婴幼儿配方乳粉比较监测的数据分析,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稳定向好,在质量安全指标和婴幼儿配方乳粉没有明显差异,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好于其他类食品。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国产婴幼儿奶粉在质量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上与进口乳粉没有明显差异,是完全可以吃的。   至于偶然发生的产品安全问题,一些国家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时有发生,如美国美赞臣等奶粉的阪崎氏肠杆菌污染、森永奶粉砒霜污染、欧盟奶粉二恶英事件等。   国产婴幼儿奶粉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营养价值相当、价格低廉,尤其是大企业的产品。当然,作为消费者,如果不在乎价格贵贱,选择国外产品也无可厚非。但现在由于对国内产品丧失信心,而到境外采购国外产品没有必要。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是否低于国外?   国标部分指标比国外更严   陈锐(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标准司副司长):我国标准部分指标要求比国际更严格。如乳糖,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对婴儿配方食品中的乳糖含量没有要求,我国标准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糖含量必须占碳水化合物含量90%以上,以保证原料是以乳为基础,不允许在0-6个月婴儿配方奶粉中过多添加蔗糖和淀粉等物质。   陈君石: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不低于国际和国外标准。原卫生部于2010年已经颁布了新的国家乳品标准,共66个,作为强制性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一部分。其中覆盖了适用于0-36个月婴幼儿的产品。按照标准,无论宏量营养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是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规定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或美国、欧盟、澳新标准基本相同。   同时,对于微生物、黄曲霉毒素、重金属等安全指标也有严格规定。我国标准同时考虑了中国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以及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力求符合中国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应该说,与国际乳品标准基本接轨。   中国婴幼儿奶粉铅残留限量是否比欧盟宽松?   质疑铅残留标准是公众误解   韩军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处研究员):之前公众一直有些误解,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中规定,铅限量不得超过0.15毫克/千克,而欧盟的限量标准是不能超过0.02毫克/千克,因此,中国的标准比欧盟标准宽松八倍,引发了很多质疑。其实不是这样,中国的0.15限量值标准,是针对粉状的婴幼儿配方奶,而欧盟的0.02,是针对液态奶的限量。按照一般情况下,婴幼儿配方乳粉1:8的冲调比例,0.15除以8,也接近0.02。所以,我国婴幼儿奶粉中污染物铅的限量标准与欧盟标准是基本持平的。
  • 问题奶粉竟获“质检证明”
    一条本应在2008年就被销毁的问题奶粉如何悄无声息地重新流入市场的链条,开始慢慢呈现。而在从问题奶粉“幸存”到流入市场的链条中,至少存在着五大漏洞需要有关方面反省和填补。   近几日的广州阴云密布。笼罩在羊城上空的,除了湿气霉味外,还有对三聚氰胺奶粉死灰复燃的焦虑。   远在1700公里之外的陕西渭南,乐康乳业这个不足30人的小厂,究竟是如何将问题奶粉卖到广东和福建的?   早报记者在渭南、广州深入调查,一条本应在2008年就被销毁的问题奶粉如何悄无声息地重新流入市场的链条,开始慢慢呈现。而在从问题奶粉“幸存”到流入市场的链条中,至少存在着五大漏洞需要有关方面反省和填补。   问题奶粉销售者有前科   马双林2008年4至8月购得20吨问题奶粉,在卖掉3.44吨后,2009年1月15日曾被追缴并填埋销毁6.55吨。另外10吨问题奶粉为什么没有被及时发现,以致在8个月后被卖给乐康乳业?   陕西公安厅2月3日曾通报,乐康乳业的“问题奶粉”,是2009年9月和10月向该市社会人员马双林所购买,马双林则是2008年4月至8月从陕西大荔荔华乳业公司购得。早报记者昨日获悉,目前荔华乳业已停工。但早报记者致电该公司一位负责人时,他坚称公司停工并非因涉及“问题奶粉”,而是年前的正常停工放假,年后公司还会照常开工。同时,他还表示,该公司没有人因“问题奶粉”事件被刑拘或逮捕。   随后,对于通报所称“因为荔华乳业的管理混乱,销售台账记录不全,未将此前销售给马双林的20吨奶粉记入台账,造成了‘清零’工作的遗漏,而导致问题奶粉的外流”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的奶粉是没有问题的,相关部门并未要求他们对外公布相关细节,因此不便透露。   记者注意到,根据警方通报,马双林购入20吨奶粉后,2008年6月至8月零售了3.44吨,2009年1月15日被追缴并销毁6.55吨。而乐康乳业从马双林处购得的10吨问题奶粉,则是此后分两次于2009年9月和10月所购。   由此可知,2009年初相关部门已知马双林买了问题奶粉,但可能不知具体数量,不过当时相关部门如何处理马双林,是否进行过进一步调查,深挖奶粉来源,尚不得而知。   不过,据记者了解,早在2008年10月“三鹿事件”后,渭南查处过一起工厂涉嫌奶粉掺假案件,最终因证据不足无法处理。据该市一位工商人士透露,当时某工商所接到群众举报,当地某奶粉厂副厂长将大量奶粉运往家中形迹可疑,随后工商部门会同公安前往此人家中搜查,也搜出了一些明显过期的奶粉,但他以“将库存的过期奶粉运往家中作为肥料浇地”为由交代用途,同时相关部门也未查到该厂将过期奶粉用作生产。   问题奶粉的“质检证明”   转销到福建漳州的25吨问题奶粉是分6批运到公司的,漳州南方食品公司称该奶粉还有渭南市相关部门出具的“质检报告”。而广州从化面包厂购买来自宁夏的问题奶粉时,对方也出示了一份“食品安全检测报告”。   乐康乳业这个不足30人的小厂,究竟是如何将奶粉卖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广东和福建的?这就要提到乐康乳业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同天虎。   1980年在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就成立了一家名为渭南康乐乳品厂的乡镇企业,到1998年,该厂生产的“三彩”牌全脂甜牛奶粉和全脂淡牛奶粉远销湖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1999年该厂更成为“陕西省百强乡镇企业”,同天虎就是当时的厂长。   但2004年该厂被西安某集团以2000万元价格整体收购,加之同天虎与投资方意见不合,2005年他与张学文共同开办乐康乳业,他利用以前积累的人脉,将这个小厂的奶粉销往全国。随后,2009年的9月至11月混合了10吨问题奶粉的28吨奶粉从渭南销往了广东潮安县的龙信食品有限公司,龙信公司将25吨转销给福建漳州芗城南方食品公司。   “公司一直很重视奶粉质量,从来不买没有质检报告的便宜奶粉。同样,这批问题奶粉价格也不比市场价低,还有渭南市相关部门出具的‘质检报告’,这个报告还在厂里。” 南方食品公司问题奶糖事件应对组负责人柯先生表示,这些问题奶粉是分6批运到公司的,第一批奶粉运来时采购员曾到漳州市质检部门检验,没发现问题。随后几批原本也应送检,但考虑到与龙信公司合作了多年没出过问题,而且还有“质检证明”,所以“掉以轻心”没拿去检验。“‘毒奶糖’事件势必会影响我们其他产品的销售情况,我们担心企业的发展会因此变得艰难”。   目前,因为无法联系上当地质检部门,早报记者无法确认南方食品公司手中乐康乳业出具的“质检报告”真实性。但在与一位陕西乳业企业负责人交谈中了解到,这份 “质检报告”真实的可能性较大。相对于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质检部门会派专门人驻厂监督每批产品的质量,小企业多是主动送去检查或者被抽验,这样就存在蒙混过关的可能。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此前该公司生产了一批合格奶粉,并拿到了质检合格证明,而问题奶粉就冒充这批奶粉卖给下游生产厂家。   无独有偶,广州从化食安办的一位负责人也向早报记者透露,从化某面包厂购买来自宁夏的问题奶粉时,对方甚至出示了一份“食品安全检测报告”。   经销商的监管盲区   2008年底就有一些人频繁在广州市场上出现,要求收购奶粉。多位商家还强调,他们无法确定低价转售的奶粉是否三聚氰胺超标,因为其品牌并不在相关部门公布的名单上。   2010年2月6日上午,广州中山八路婴儿用品市场内,一位专营奶粉生意的店主回忆,2008年10月份,与他往来的经销商亲自到他店内,将两个品牌的奶粉取走,并清付了亏损。最终,广州就地销毁了价值1亿元的1800吨问题奶粉,在工商、质检等部门监管下,奶粉被送往垃圾场或者水泥厂进行高温焚烧。   但漏网之鱼同样存在。据广州几位商家透露,2008年底就有一些人频繁在市场上出现,要求收购奶粉。“大企业有实力回收奶粉,但有些杂牌子就难了。”在一德路开店的陈姓商人介绍,因为三鹿的冲击,奶粉市场萧条得厉害,国内的奶粉在广州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多位商家还强调,他们无法确定低价转售的奶粉是否三聚氰胺超标,因为其品牌并不在相关部门公布的名单上。   从已经查处的两个案例看,无论是陕西的马双林,还是上海(从垃圾场捡回袋装奶粉再销售)的段同明,均是通过一些漏洞获得了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据早报记者了解,2008年查处过程中,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和奶源地上,对流动中的经销商关注不足,最终给问题奶粉的再度出现埋下了伏笔。   2008年,中央多个部门联合表态,对三聚氰胺超标的奶粉进行销毁处理。销毁问题奶粉的方式有深埋、焚烧和弃入垃圾场,成本则分为回收和销毁两块。此开销均由生产企业自行承担,加上奶粉生产成本,企业面临的亏损可想而知。   不过,“三鹿事件”引发的三聚氰胺恐惧似乎很快就过去了。2009年四季度国内乳制品行业销售回暖,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37.8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35.9%。业内更是传出了“乳制品走出最艰难时刻”的论调。   伴随着乳制品行业回暖的,是乳制品价格的上涨。早报记者了解到,2009年包括惠氏、美赞臣、雀巢等品牌都提高了配方奶的售价,涨幅在5%到10%。价格的上浮也刺激了手持问题奶粉的经销商。广州一德路某奶粉商铺主称,去年中期就曾有经销商前来自荐,称持有一批奶粉,可做低价处理。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也回忆:“2009年福建巴氏奶大会上,有饲料经销商告诉我,有奶粉经销商想把手中三聚氰胺含量达60%~70%的六、七万吨奶粉卖给他做饲料。”   奶粉疑“蚂蚁搬家”入穗   何梁辉简单估计了问题奶粉的转销方式:省外的经销商拿到问题奶粉,然后找广东地区的经销商转销,广东的商人再卖给自己的老客户工厂。为节约流通成本,外地经销商也可能直接联系广东的工厂。   对于问题奶粉流入广州的方式,从事食品采购的何梁辉估计:“集中运到市场上可能性太小,因为如果藏的奶粉太多,普通的经销商没有太大的仓库,而且一般的工厂也消耗不了太多的货。”根据经验,何简单估计了问题奶粉的转销方式:省外的经销商拿到问题奶粉,然后找广东地区的经销商转销,广东的商人再卖给自己的老客户。为节约流通成本,外地经销商也可能直接联系广东的工厂,“找工厂采购疏通疏通,采购也愿意低价拿货”。   在这个层层转销的过程中,有关奶粉的质量问题则可能被忽略。收购陕西问题奶粉的潮安真美公司向早报记者痛诉,他们也是被经销商欺骗,对奶粉质量并不知情。   买卖双方谈妥后,省外的经销商就会派汽车发货。对于运输过程中是否会被截获,广州一位奶粉店主开玩笑称:“奶粉又不是白粉,你让警察怎么去查?而且连我们也检测不出来奶粉里面有没有三聚氰胺,运输方面根本不存在困难。”据悉,目前三聚氰胺的检测方式主要使用液相色谱仪器或化学试剂,专业门槛均不低。   不过,问题奶粉流入广州奶粉市场的可能性不大。一德路奶粉商铺店员周丽说:“三鹿以后我们都是从熟的商家那里进货,很少做陌生人的,而且现在都主要做进口奶粉。”该解释得到了官方的证实,2月3日,广州市工商局曾向媒体澄清,称广州市场上并未发现问题乳品。   无法进入奶粉市场,问题奶粉便以原料形式进入其他行业。被证实使用问题奶粉的两家企业,一家生产奶糖,一家制作蛋糕,这也是此轮问题奶粉流通的新特点。目前,包括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在内,雪糕、餐饮等行业都出现了用问题奶粉生产的情况。   小企业最容易出问题   中型以上乳品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和知名度,它们不会拿公司的前途做赌注。但一些小企业,基本都是价格低迷时停产,价格上涨后开工,可能经不住利益诱惑铤而走险。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生产原料奶粉的小企业,最容易出现问题奶粉。”一位渭南乳业企业负责人表示,中型以上乳品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和知名度,它们不会拿公司的前途做赌注销售“问题奶粉”。但一些小企业,基本都是价格低迷时停产,价格上涨后开工,可能经不住利益诱惑铤而走险。同时,工商、质检等部门对直接冲泡饮用的袋装奶粉的企业和市场检查严格,但对在加工中用到奶粉的食品行业却检查相对薄弱,让一些不法企业有可乘之机。   有业内人士指出,食品行业事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生产商的资质和设备技术水准要求更高,因此必须强化监管,比如可以考虑强制提高行业准入标准,而对小企业,有关部门更应实施更严格的驻厂监督或者更频繁的产品抽检,以此挤压不正规企业的作弊空间。   目前,陕西各地已在对乳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原料乳粉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在2月5日召开的“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更是表示,从2月10日起如果再发生奶粉问题,将对主管区县长和责任局长先免职再处理。   2月2日起,广州工商也开展了为期10天的问题奶粉清查工作,截至发稿时,相关的数据和情况仍未被公布,广州市民也暂时无法得知是否还有新的问题奶粉“潜伏”于市场中。   目前,问题奶粉的清查工作仍在进行,清查结果也没公布。昨日,25岁的广州市民林蓉告诉早报记者,她的阿姨去年底刚刚生了一个男孩,因为奶水不足,也使用了奶粉哺乳。“现在她担心得要死,之前用的是国产的,现在才改成进口奶粉。估计这个年是没法过好了。”林蓉无奈地说。   据早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内医院尚未有接诊问题奶粉相关病患。
  • 供华日本奶粉用中国国标遭质疑
    消费者对日本奶粉的“双重标准”颇有疑虑。   消费者质疑“双重标准” 明治负责人深圳澄清:使用的是营养指标 非质量标准   日本地震对日本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产生了影响,其中也包括日本奶粉。日本明治奶粉相关负责人前日在深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治已将生产基地由日本迁至澳大利亚。另外该公司负责人也澄清,虽然供中国奶粉是用中国国标生产,但质量上不会有影响。   生产基地迁至澳大利亚非因地震   今年上半年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泄漏,引起了全球消费者对其本土产品质量上的怀疑,其中食品首当其冲,中国妈妈对日本奶粉的信任也因此打上了折扣。   明治乳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木藤说,近两年来日本奶粉在中国销售状况不佳,但跟地震没有直接关系。去年日本爆发口蹄疫,从去年4月开始,中国就不进口日本奶粉了。当时明治公司就在积极想办法解决此事,最终决定将生产基地迁至澳大利亚。即将于8月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明治珍爱系列奶粉都是澳大利亚生产的,其产品安全性可以确保。   供中国市场产品使用中国营养指标   木藤告诉记者,日本明治奶粉供日本本土和中国市场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本土销售的是日文原装的奶粉,而新供中国市场的是珍爱系列。日文原装的奶粉原则上不供应中国市场,只供日本本国使用,但木藤承认,现在中国消费者确实能从淘宝等网络渠道购买到日文原装的产品。   前不久坊间指珍爱系列明治奶粉使用中国国标,这引起一部分中国消费者的担心。对此,木藤说,使用中国国标主要影响的是营养指标,因为各个国家规定的营养指标确实是存在差异的,而不是对质量标准的直接影响,“明治奶粉有自己的一套质量体系,深圳消费者可以放心。”   虽然木藤已经说明质量上不会有影响,但对采用中国国标一事,一些记者仍然心存疑虑。在发布会上,木藤被一名记者追问,日本消费者是否有购买珍爱系列,以及他自己会不会购买。对此木藤尴尬地表示,他没有研究过日本消费者在中国的消费行为,而他自己则不会买,原因是他至今还是单身,当然不用去买宝宝喝的奶粉。   消费者心声:   “双重标准”影响消费选择   明治在日本和中国市场投放不同营养指标的奶粉,是否会影响中国消费者对明治产品的选购?昨日,记者在深圳街头随机访问了多位妈妈。一位刚做妈妈半年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她给孩子的奶粉一般是从香港买的,偶尔也会去超市购买奶粉,也是要原装进口的,如果明治奶粉内外有别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她挑选的结果。市民丰小姐也表示,日本人和中国人同属东方人,身体素质上差别不大,明治如果区别开来的话,会给人一种“双重标准”的感觉。
  • 上海安谱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香兰素检测解决方案
    查看清晰版请下载: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香兰素检测解决方案.pdf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897弄50号海文商务楼5层 [200030]电话:86-21-54890099传真:86-21-54248311网址:www.anpel.com.cn联系方式:shanpel@anpel.com.cn技术支持:techservice@anpel.com.cn
  • 国产奶粉质量优于进口要有说服力
    日前,中乳协发布消息称,检验证明国产婴儿奶粉质量优于进口。针对已公布的信息,有关人士对信息的透明度和结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布检测机构名单,被检测产品生产企业名单。提出这一要求目的在于使检测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为了对比国产和进口奶粉在质量上究竟有何差别,中国乳制品协会近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结果表明,16个国产品牌(包括国内生产的国内与国外品牌)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且实际检测数值都非常好。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不合格。   洋奶粉价格贵,一涨再涨,高于国产国内品牌近一倍。不仅如此,而且非常紧俏,近期,一些国家先后发布了奶粉限购令,矛头直指对外国奶粉需求巨大的中国消费者。在这么一种语境下,国产奶粉检测合格率高于进口奶粉无疑是个大好消息,消费者不用“舍近求远”,就地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自家产品,但是此次检测是否有权威?   首先委托第三方检测,这个第三方是谁,是国内的检测机构还是国外的检测机构,如果是国内的检测机构“胳膊是否往里拐”?而国外的检测机构是否具有权威性,如果是国外不知名的检测机构,很难说能让人信服。因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名不能含糊,应该予以注明。   其次,国产16个品牌奶粉是具体是哪些?9进口奶粉又是哪些?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送检,是随意到市面提取,还是专门从企业中选取,假如不打招呼,一视同仁从市面上任意抽查,此种检测结果是公正,如果是有的是生产企业直接选送,而有的只是从市场上抽取,就难避免着意加工,有违公正性。   再则,既然是已经检测,就得公布详细的名称,不能含糊其辞。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协会不是执法部门,因此不适宜对外公布企业名单”,这就让人费解,检测结果是真实存在,第三方检测第三方公布,敢作敢当,有什么不好公布的,不公布,消费者怎么知道检测的哪几种品牌存在问题,如何去抵制?   尤其要说清楚的是“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不合格”,这3个是怎么进来的?能够进入内地说明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检测,由此,进口检测机构与乳制品协会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哪个更有权威性?   国产奶粉质量是提升消费者信心的关键,检测是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检测要公开透明,宜细不宜粗,不能太笼统,只有的把具体的细节亮出来,才能有比较,让消费者信服。
  • 广州一面包厂使用毒奶粉 潮安发现28吨陕西毒奶粉
    日前,广州在紧急清查三聚氰胺毒奶粉的行动中,“揪”出从化一家面包厂曾从宁夏进购一批三聚氰胺问题奶粉。市卫生局没有公布面包厂具体名称,只表示该厂生产的面包并未流入广州各个中心城区。广州市卫生局法监处表示,“毒面包”是该厂现做现卖的,并未流入广州各个中心城区,目前提供问题奶粉的面包厂已经停业整顿。   确认毒奶粉来自宁夏   昨天,广州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熊远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上级通报过某些厂用过这些奶粉来做面包,广州按照省级部门的部署,已对这些牵涉到要用到奶粉的食品进行严格的处理。”记者随后从统筹查处行动的市卫生局法监处了解到,被查处的面包来自从化一家面包厂。“上级部门通报,从化有一家面包厂购入了来自宁夏的三聚氰胺问题奶粉。有关部门便根据线索查找到。据消息反馈,该厂的‘毒面包’是每天现制现做的,没有流入广州市区,广州市卫监所负责清查餐饮行业,未发现问题面包流入广州餐饮业。”   据了解,目前重点追查的毒奶粉源头来自陕西,从化查出的毒奶粉则来自宁夏,将为追查毒奶粉提供新的线索。   面包制品一般会用到奶粉   据了解,制作面包蛋糕为了口感好,通常会用牛奶和黄油,而鲜牛奶成本高,于是奶粉一般会用作制作面包糕点原料。一般会以奶粉:水=1:9先冲调好使用,当然有时为了口感更好奶粉会冲调得更浓。   毒奶粉改头换面重出江湖,很多广州市民都担心家门口的面包店或者在超市、门店买到的面包蛋糕会不会使用毒奶粉。一些市民希望相关部门应对使用奶制品的厂和门店进行排查,而一些面包店商家也表示希望来个排查,免得自家没有用问题奶粉,却被市民误会,一段时间内拒绝食用面包糕点,那就“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粥”了。   陕西省公安厅3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渭南市乐康乳业有限公司三聚氰胺超标乳制品案件查处情况,3名犯罪嫌疑人已于2日被依法逮捕,1名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   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许强介绍,渭南市乐康公司奶粉三聚氰胺超标的污染源是临渭区故市镇社会人员马双林销售给企业的10吨奶粉。   毒奶粉流通途径查清   乐康公司2009年9月和10月分两次从马双林处购买到过期奶粉后,在未获得所购奶粉三聚氰胺检测合格报告而且未将奶粉送检的情况下,公司总经理张文学授意主管生产的副总兼车间主任的朱书明,将所购的10吨奶粉按1∶2.5左右的比例,在包装车间利用振动筛与乐康公司生产的乳粉搅拌生产掺混奶粉32.5吨,其中28吨销售给广东潮安县龙信食品公司。   龙信食品公司将25吨转销给福建漳州芗城南方食品公司,3吨转销给本县真美公司。福建漳州芗城南方公司将10.4125吨用于生产奶糖,其中0.8吨三聚氰胺超标,共生产1148件奶糖,已封存164件,其他售出的正在召回。其余的14.5875吨问题奶粉已被当地销毁。潮安真美公司所购的3吨污染奶粉中1.1吨用于生产奶糖93箱,已被查封,其余1.9吨奶粉已被当地质监部门销毁。   渭南乐康公司库存的4.5吨奶粉已于1月22日被渭南市质监部门监督销毁。   管理混乱毒奶粉流出   据查,马双林于2008年4月至8月从陕西大荔荔华乳业公司共购入20吨问题奶粉。另外10吨中的3.44吨于同年6月至8月被公司零售流向社会,剩余的于2009年1月15日被追缴销毁。   另据调查,大荔县荔华乳品公司在2008年9月至11月质监部门驻厂监管期间,对9月14日前生产的奶粉按照要求做库存与销售记录排查、清零时,销售台账记录不全,未将此前销售给马双林的20吨奶粉记入台账,造成工作遗漏,从而导致了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三聚氰胺超标奶粉流向社会。   广州工商部门暂未发现问题乳品   目前正在全城范围进行的三聚氰胺奶制品清查行动中,公布的三种奶粉均为原料奶粉且问题奶粉多在当地市场“消化”,目前尚未在广州发现。记者昨日走访了中山八路婴童用品批发市场及多个商场超市,均未发现有2008年国家通报的20家企业生产的31批次含三聚氰胺乳品。   据广州市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清查范围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液体乳 以乳制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重点是对2008年国家通报的20家企业生产的31批次含三聚氰胺乳粉的销毁情况进行全面复查,一家一家核实相关资料,确保2008年被清查出的问题奶粉全部销毁。同时对标称“渭南市乐康乳业有限公司”和“宁夏吴忠市天天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及乳制品全部下架封存,做好登记。   “卫生部公布的三聚氰胺检验项目不合格的三影牌全脂奶粉、三影牌全脂乳粉等产品主要是原料奶粉,一般不会进入商场超市。涉事的问题品牌多为地方产品,广州的市民无需担心”。   婴儿奶粉批发市场主做国外牌   据市工商局介绍,去年3吨由龙信公司3吨转销至广东潮安县真美公司的问题奶粉,1.1吨用于生产奶糖93箱,已被查封,1.9吨奶粉已被当地质检部门监督销毁。   昨日,记者在东风路百佳超市、五羊新城的万家超市、番禺宏城超市进行走访,没有发现上述“问题”品牌的问题奶制品。多家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出售的乳品一般是国内外知名大品牌及本地品牌,省外地方产品很难进入。   婴儿奶粉批发市场呢?记者昨日来到中山八路婴童用品批发市场,发现仅在南二楼处有一档口批发婴儿奶粉,全是惠氏、安学健等国外品牌,无国产奶粉。   陕西毒奶粉案捉3人   据了解,张文学、朱书明、马双林于2010年1月下旬以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乐康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同天虎因患有严重心脏病,以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   疑犯张文学,男,汉族,现年49岁,渭南市下吉镇南七村张庄四组人,系渭南市乐康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2010年1月23日,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被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刑事拘留,2010年2月2日,经报请临渭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已依法逮捕。   疑犯朱书明,男,汉族,现年48岁,渭南市下吉镇北七村六组人,系乐康公司主管生产副经理兼车间主任。2010年1月23日,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被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刑事拘留,2010年2月2日,经报请临渭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已依法逮捕。   疑犯马双林,男,汉族,现年47岁,渭南市故市镇桥马村东组农民,临渭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因向乐康公司销售不合格乳粉,2010年1月31日,经报请区人大常委会许可,以涉嫌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对马双林依法刑事拘留。2010年2月2日,经报请临渭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已依法逮捕。
  • 你选用的奶粉符合新标准吗? —电位滴定法测奶粉中氯含量
    一、背景介绍氯是婴幼儿奶粉中重要的矿物质,有维持体液矿物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的作用。氯的缺乏会使食欲受到影响,能量以及蛋白质的利用率下降;氯过高会导致机体细胞缺氧、肿胀,影响婴儿健康生长。婴幼儿奶粉作为婴幼儿摄入氯离子的重要来源,其含量是判别奶粉品质的重要指标。GB 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幼儿配方食品》,均于2021-02-22发布,于2023-02-22实施。 标准每100kJ每100kcal检测方法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GB10765-202112mg38mg50159mgGB 5009.44GB10766-2021无特别说明52mg无特别说明218mgGB10767-2021无特别说明52mg无特别说明218mg 上述新标准均对氯含量均有限值要求,故我们需要对奶粉中氯含量进行检测。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氯含量检测的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具体测试过程及结果。 二、检测标准简介 GB 5009.4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于2016-08-31发布,于2017-03-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 5413.2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氯的测定》、GB/T 12457-2008《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GB/T 15667-1995《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GB/T 9695.8-2008《肉与肉制品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GB/T 22427.12-2008《淀粉及其衍生物氯化物测定》,以及GB/T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14.2食盐”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氯化物含量的电位滴定法、佛尔哈德法(间接沉淀滴定法)、银量法(摩尔法或直接滴定法)测定方法。● 本标准的电位滴定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本标准的佛尔哈德法(间接沉淀滴定法)和银量法(摩尔法或直接滴定法)不适用于深颜色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三、氯含量测定方法(1)试液制备:精确称取称取奶粉50.0211g,用温水溶解,水浴沸腾15分钟。超声2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依次加入2mL沉淀剂1和2mL沉淀剂2,每次加后摇匀。用纯水定容1L,摇匀,静置30分钟。用滤纸抽滤,弃去最初滤液。 图1 奶粉中氯化物含量滴定曲线 (2)测定:准确移取10mL滤液放入滴定杯,加入5mL硝酸(1+3)和50mL丙酮,置于电位滴定仪上,用硝酸银滴定剂滴定至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三、注意事项1、实验需用丙酮做溶剂,建议使用981121银滴定电极(聚四氟乙烯外壳)。2、电位滴定法适用于各类食品氯化物的测定,不受颜色干扰。 四、仪器推荐ZDJ-5B型自动滴定仪● 7寸彩色触摸电容屏,导航式操作● 支持电位滴定● 实时显示测试方法、滴定曲线和测量结果● 可定义计算公式,直接显示计算结果● 支持滴定剂管理功能● 支持pH的标定、测量功能● 支持USB、RS232连接PC,双向通讯● 可直接连接自动进样器实现批量样品的自动测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