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水土流失

仪器信息网水土流失专题为您整合水土流失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水土流失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水土流失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水土流失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水土流失话题讨论。

水土流失相关的论坛

  • 【分享】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

    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水土保持学》王礼先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1981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电词典》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这与前面讲的土壤侵蚀有点相似,所以人们常将‘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两词等同起来使用。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 ,其中:水蚀面积:165万km2 ,风蚀面积:191万km2 ,在水蚀、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km2 。在165万km2的水蚀面积中,轻度83万km2 ,中度55万km2 ,强度18万km2 ,极强6万km2 ,剧烈3万km2 。在191万km2风蚀面积中,轻度79万km2 ,中度25万km2 ,强度25万km2 ,极强27万km2 ,剧烈35万km2 。冻融侵蚀面积125万km2(是1990年的遥感调查数据),没有统计在我国公布的水土流失面积当中。1991年 中国国务院颁布《水土保持法》,为我国第一部专业水保技术法规,为我国水保工作者长期无法律依靠划上了句号。2005年 中国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土壤和水分。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是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如果是在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会导致沙尘暴或者土地荒漠化,而不是水土流失。 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 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也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成效还不稳固,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党的二十大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b]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b]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抓手,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b](二)工作要求[/b]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建立严格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坚持问题导向、保障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水土保持领域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精准施策,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b](三)主要目标。[/b]到2025年,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  [b]二、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  (四)突出抓好水土流失源头防控。[/b]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要求,建立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落实差别化保护治理措施。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管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有关规划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应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并征求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b](五)加大重点区域预防保护力度。[/b]统筹布局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以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蚀风蚀交错区等区域为重点,全面实施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对暂不具备水土流失治理条件和因保护生态不宜开发利用的高寒高海拔冻融侵蚀、集中连片沙化土地风力侵蚀等区域,加强封育保护。  [b](六)提升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b]把巩固提升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作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的重点,严禁违法违规开垦,加强天然林和草原保护修复,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充分发挥林草水土保持功能。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为重点,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灌溉排水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农田防护林,提升土壤保持能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强化山体、山林、水体、湿地保护,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b]三、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  (七)健全监管制度和标准。[/b]依法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特点,明确差异化针对性要求,分类精准监管。完善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严格依照标准实行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b](八)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b]建立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全面监控、及时发现、精准判别人为水土流失情况,依法依规严格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造成水土流失的生态破坏行为的惩治力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依法依规严格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全面实施水土保持信用评价。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积极推行基于企业自主监控的远程视频监管等方式。加强对人为水土流失风险的跟踪预警,提高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实现无风险不打扰、低风险预提醒、中高风险严监控。  [b](九)加强协同监管。[/b]强化部门间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建立完善监管信息共享、违法线索互联、案件通报移送等制度。加强水土保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充分发挥司法保障监督作用。健全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机制,及时将发现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畅通公众监督和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现代科技手段应用能力,保障必要的经费和装备投入。  [b](十)强化企业责任落实。[/b]生产建设单位应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水土保持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要求。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地表扰动,严禁滥采乱挖、乱堆乱弃,全面落实表土资源保护、弃渣减量和综合利用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生产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加强行业指导。  [b]四、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  (十一)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b]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在大江大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南水北调水源区、三峡库区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全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各地要将小流域综合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以流域水系为单元,整沟、整村、整乡、整县一体化推进。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有机结合,提供更多更优蕴含水土保持功能的生态产品。  [b](十二)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b]聚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面源污染防治,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加快推进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因地制宜完善田间道路、坡面水系等配套措施,提升耕地质量和效益。推进黄土高原旱作梯田建设,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发展高效旱作农业。加大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和侵蚀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统筹推进保护性耕作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黑土资源。有条件的地区要将缓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b](十三)抓好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治理。[/b]以减少入河入库泥沙为重点,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大力开展黄土高原高标准淤地坝建设,加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老旧淤地坝提升改造,实施固沟保塬工程。积极推进南方丘陵山地带崩岗综合治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b]五、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  (十四)健全水土保持规划体系。[/b]落实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制定全国重要江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推进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地方各级政府要依据全国及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及时制定或修订本行政区水土保持规划,合理确定水土保持目标,明确水土流失防治布局和任务。强化规划实施跟踪监测评估。  [b](十五)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建管机制。[/b]创新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组织实施方式,优化项目审批程序。积极推行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建设模式,发挥好村级组织、土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作用,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和治理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完善治理成果管护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管护”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建立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政府和受益主体分摊机制。  [b](十六)加强水土保持考核。[/b]实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及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对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b](十七)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评价。[/b]构建以监测站点监测为基础、常态化动态监测为主、定期调查为补充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完善全国和重点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深化监测评价和预报预警,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在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中的重要作用。优化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布局,按照事权划分,明确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健全运行机制。按年度开展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时定量掌握全国各级行政区及重点流域、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成效。建立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计量制度,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b](十八)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创新。[/b]推进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深度融合,强化水土保持监管、监测等信息共享和部门间互联互通,提高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围绕水土流失规律与机理、水土保持与水沙关系、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等,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水土保持领域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b]六、保障措施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b]坚持和加强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领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b](二十)强化统筹协调。[/b]建立水土保持部际协调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水利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发挥好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流域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理,加强跨区域水土流失联防联控联治。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协同,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抓好督促落实。  [b](二十一)加强投入保障。[/b]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水土保持投入。综合运用产权激励、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对集中连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达到一定规模和生态修复预期目标的相关实施主体,允许依法依规取得一定份额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对淤地坝淤积和侵蚀沟、崩岗、石漠化治理等形成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按程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制定完善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价指标和核算方法,健全水土保持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等形式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b](二十二)强化宣传教育。[/b]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普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加强水土保持学科建设。将水土保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强化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引导全社会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加强水土保持科普宣传和文化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讲好水土保持“中国故事”。

  • 【讨论】各省土壤流失情况

    “十一五”期间,江苏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农村河道疏浚等措施,全省共减少土壤流失量440万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46835万立方米,新增蓄水量30万立方米。其他省的水土流失的情况如何呢,?

  • 【转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类型及相关技术

    1 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根据不同自然因素导致的生态退化,应因地制宜的治理。例如盐碱地可采取以稻治碱、种碱茅、植柽柳、挖沟排涝、施用化学制剂等方法。通过围栏封育,浅翻、深松、挖沟。水资源较好的地方,还可以修建水利工程、引地表水或打井进行节水灌溉。实行全年或季节性禁牧、舍饲或半舍饲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恢复植被的综合环境,划分若干区块进行修复。2 过度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可实行坡地生态脆弱带退耕还林(灌、草)与修筑梯田相结合的技术。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草)有关政策方针,25°以上的坡耕地一律严格退耕发展生态林草;严格限制开垦农田,封山育林育草,保护生态植被,15°以下的坡地,按照近村、近水、近路的原则,实施坡改梯,进行水土保持耕作,保证人均基本农田,以此确保粮食安全与提高水土保持安全意识。可采取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实行轮作、套作,间种、混种相结合的种植方法。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对退化耕地进行生态修复。对于因樵采导致退化的林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实行封山育林,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为8 年以上、灌木林5年以上、草地生态系统为3 年以上。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树种、草种,同时改变薪柴能源利用方式与生活能源结构。在农户家庭中大力推广节柴灶,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不同的经济发展地区, 可依照自然资源程度和技术程度,鼓励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推广“以沼代薪”“以电代薪”“以气代薪”等新技术。3 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手段最重要的是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可人为的创造河流形态多样性,通过恢复河流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尽可能多的保持河流弯曲度。构建主河槽和护堤地在内的复合断面形态,设置必要的马道,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季节性河道。在需要护岸的地段,宜采用鱼巢、生态混凝土等岸坡防护结构,充分利用乱石、木桩、芦苇、柳树、水葱等天然材料与植物护坡。在避免河流岸坡的硬质化的同时,使河流生态环境恢复多样性,还有助于增加水生植物群落和生物群落的种类。可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既防治了面源污染,又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了营养源。通过工程结构使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争取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为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创造多样性的生活空间。4 经济林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建立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经济的方式。实行粮果、林果的立体间套种植,利用山地自然坡度进行开发。实行土地轮作化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物质转化率。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型模式, 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利用产业链间组合效应,走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 探索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村、生态沟、生态小流域建设模式。5 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对于开发建设项目与取土取石场已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先停止开挖建设,再利用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乔、灌、草、藤)进行生态修复,控制水土流失。对弃土弃石区则需加强表面的生物覆盖, 通过恢复植被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矿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 【分享】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与形成特征

    土壤在水和风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冲刷或吹失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水造成的侵蚀称水蚀,风造成的侵蚀称风蚀,土壤沙化是风蚀的结果。我国当前水土流失面积约有15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所损失的土壤大致为50亿吨。土壤沙化是泛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壤)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由于对草原的盲目开垦及风蚀的影响,我国每年沙化面积很大。而且土壤沙化后形成沙丘,不断挺进,侵占农田威胁道路与村镇。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2.gif

  • 书籍求助,谢谢

    【序号】:1【作者】:水利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题名】: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南方红壤区卷)【年、卷、期、起止页码】:2010

  • 【转帖】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b]9.1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b]  2008年,万州典型区继续开展标准径流场对比试验,跟踪监测不同土地利用模式的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及水土流失状况。  [b]9.1.1 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试验[/b]  2008年,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营建7年,土壤保水蓄水能力明显增强。由雨日后2天、4天、8天不同土壤层次(0~15厘米、15~30厘米、30厘米)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监测结果可知:在同一监测日土壤含水量高低顺序为粮经果复合垄作>粮经果复合平作>粮经顺坡平作。与粮经顺坡平作(对照模式)相比,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使土壤含水量增加,具有明显的保水效益,雨日后2天的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幅为17.20%;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平均增幅为6.6%。雨日后2天、4天同一模式不同土层含水量基本保持着表层>中层>底层的规律,不同模式不同土层含水量的变化率为粮经果复合垄作<粮经果复合平作<粮经顺坡平作。  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实行免耕、少耕、立体种植、秸秆覆盖还田等措施,土壤物理特性与养分状况明显改善,2~0.02毫米土壤颗粒含量小于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0.02~0.002毫米和<0.002毫米土壤颗粒含量则大于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  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土壤养分含量也明显高于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和对照模式。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土壤中除全钾含量低于对照模式外(果树对钾的需求增加导致钾含量逐年降低),其余养分含量均高于对照模式。从总体上看,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土壤养分含量表现出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粮经果复合平作>对照模式的一般规律。  不论产流降雨量的大小,同一监测日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减少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的水土保持效果为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对照模式。侵蚀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为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对照模式,全钾含量为对照模式>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降雨侵蚀泥沙中<0.002毫米土壤颗粒含量表现出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对照模式的趋势,说明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对水土保持效果明显。  [b]9.1.2 陡坡地植物篱模式试验[/b]  由雨日后2天、4天、8天对不同土壤层次(0~15厘米、15~30厘米、30厘米)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监测结果可知:同一监测日土壤含水量符合柚—植物篱模式>纯粮顺坡平作模式的规律;同一模式不同土层(表层、底层、中层)含水量规律不定。在柚—皇竹草植物篱模式中,篱带土壤含水量最高,雨日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率较小,篱带上方、下方土壤含水量相近,雨日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率相对较大。  与纯粮顺坡平作模式(对照)相比,植物篱模式中篱带、篱间土壤容重分别增加26.5%和0.7%,孔度分别减少32.8%和17.8%;土壤颗粒组成中0.002毫米的土壤颗粒含量减少4.2%,0.02~0.002毫米的土壤颗粒增加,反映了植物篱技术能够提高土壤保肥能力。  与对照模式相比,皇竹草植物篱模式各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27.3%、46.2%和31.5%;篱带、篱间0~30厘米土层全磷含量平均增幅为33.5%;全钾含量平均减幅为3.3%;篱带、篱间各土层速效钾含量平均减幅为27.4%。  试验结果表明,营建植物篱模式能有效减少坡地水土流失。在统计的10次降雨过程中,柚—皇竹草植物篱模式3次没有产流,侵蚀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对照模式,全钾含量低于对照模式。  [b]9.2 秭归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b]  2008年,秭归典型区继续开展三峡库首坡地典型径流场水土流失和氮磷养分流失的监测,探讨库首陡坡地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与养分流失的影响和生物防治技术对水土与养分流失的控制效果。  [b]9.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水土和养分流失监测[/b]  2008年发生≥10毫米降雨31次,其中16次产生了明显径流和泥沙流失。脐橙园的径流量、泥沙和坡面氮、磷流失量均明显高于农作坡耕地。  裸地脐橙小区径流系数、泥沙流失量和坡面氮、磷流失总量分别为常规小麦—花生小区的1.1倍、2.6倍、2.7倍和2.0倍。尽管脐橙园植被覆盖稳定,耕翻频次相对较少,但由于脐橙树冠截流冲刷力较强,且施肥量大大高于农作旱坡地而实际利用量并不高,因此脐橙园坡面水土流失和氮、磷流失量高于农作坡耕地,特别是其氮素流失量大大高于农作坡耕地。库区脐橙园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河谷地带,与消落区相毗邻,因此应重视水土流失和氮磷养分流失的防治。  [b]9.2.2 生态治理技术控制坡面水土与养分流失效果监测[/b]  植物篱技术对于脐橙园和旱坡地水土流失和坡面氮磷养分流失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与花生—小麦小区(对照)相比,花生—小麦附设香椿植物篱小区和花生—小麦附设等高多年生牧草植物篱小区的径流系数分别降低3.5%和3.8%,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70%~80%,坡面氮素流失量分别减少27.4%和37.5%,磷素流失量分别减少83.6%和86.6%。与裸地脐橙小区(对照)相比,脐橙套作黄花菜植物篱小区的径流系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同期泥沙流失量和坡面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72.4%、49.5%和55.9%。  脐橙园采用套种多年生饲草植物和秸秆覆盖对于水土流失和坡面氮磷养分流失也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与裸地脐橙小区相比,脐橙园套种多年生白三叶草小区和脐橙园秸秆覆盖小区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73.0%和61.5%;橙园套种多年生白三叶草小区坡面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24.7%和61.9%,脐橙园秸秆覆盖小区坡面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27.4%和58.3%。  在盛果期,脐橙园的不同管理模式对坡面径流系数有一定的影响。与常规脐橙园小区相比,脐橙园套种花生—小麦小区径流系数明显提高,脐橙园套种黄花菜小区的径流系数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脐橙园套种白三叶草、脐橙园地表秸秆覆盖对于坡面径流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不稳定,可能与覆盖度和降水季节分布动态变化有关。  [b]9.3 地下水和土壤潜育化监测[/b]  2008年,在长江中游四湖地区的洪湖石码头至小港农场一线继续开展地下水动态和土壤潜育化指标监测。  [b]9.3.1 地下水动态[/b]  地下水监测剖面由5组10个地下水长期观测孔组成,距长江堤岸的距离分别为1.5千米、3.0千米、5.0千米、8.5千米、13.0千米,代号分别为A、B、C、D、E,观测孔内径0.11米,承压水观测孔深约35米,潜水观测孔深约5~7米。  各观测孔地下水位年平均值在21.56~22.49米之间,年内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分别在22.14~23.33米和20.63~21.70米之间,年内变幅在0.90~2.11米之间。潜水位、承压水位分别在20.90~23.16米和20.63~23.33米之间,跨幅分别达2.26米和2.70米。与前两年相比,B、D观测孔承压水位略高,A、C、E三孔与上年接近;潜水位情况与承压水位相似,C孔比上年略偏低,其他孔与上年接近。  各观测孔潜水、承压水水位月平均值变动范围分别为21.08~22.86米和20.86~23.09米。月平均最高水位多出现在6-9月,其中A、B观测孔出现在7月,C、D、E观测孔出现在8月;最低水位出现在1月和2月,以1月居多;5-11月为高水位期,12月至次年3月为低水位期。较为特别的仍是E孔,其潜水位和承压水位变化趋势很接近,12月以后水位下降趋势明显。从水位动态来看,本年有双峰现象,汛期高峰不明显,在10月形成一个峰值,这一现象可能与秋汛和水库调度有关。

  • 【讨论】2009年自然生态与农村环保关键词:打造低碳乡村

    【讨论】2009年自然生态与农村环保关键词:打造低碳乡村

    2009年我国的自然生态和农村环保工作进一步推进,迎来了更加有利的发展时期。 随着“以奖促治”政策的不断深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众多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得到整治;为了治理湖泊污染,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有益探索,这些湖泊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成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战略思想的成功注解;在低碳乡村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样板,在这些地区,农民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生活质量正在得到提升。 但是,我国还有很多突出的生态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我国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水土流失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我国水电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违规和无序开发现象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实行流域管理,协调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迫在眉睫;我国已成为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让本地生物获得良性的生长环境,成为生态领域的重大课题。 回顾2009年我国自然生态和农村环保工作,编者节选出6个关键词:以奖促治、低碳乡村、湖泊保护与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水电绿色开发和抵抗外来生物入侵,它们是2009年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缩影,也是2010年的努力方向。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2/200912311623_193338_1611705_3.jpg[/img]治理后的洱海水质明显好转,基本告别了蓝藻暴发的厄运。[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2/200912311623_193339_1611705_3.jpg[/img]随着黄河三角洲生态的日渐好转,大批珍禽前来栖息、觅食。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2/200912311623_193340_1611705_3.jpg[/img]四川省彭州市大坪村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在专家指导下,修建土木结构的生态木屋。

  • 【分享】土壤退化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国水土流失状况相当严重,在部分地区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据统计资料,1996 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18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 19%。仅南方红黄壤地区土壤侵蚀面积就达 6153万k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 1/4。同时,对长江流域 13 个重点流失县水土流失面积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的 30 年中,其土壤侵蚀面积以平均每年 1.2%~2.5% 的速率增加,水土流失形势不容乐观。 其次,从土壤肥力状况来看,我国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一般较低,水田土壤大多在 1%~3%,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水田低,<1% 的就占 31.2%;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全氮都在 0.2% 以下,其中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新疆等 5 省(区)严重缺氮面积占其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缺磷土壤面积为 67.3万km2,其中有 20 多个省(区)有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磷;缺钾土壤面积比例较小,约有 18.5万km2,但在南方缺钾较为普遍,其中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区)有 75% 以上的耕地缺钾,而且近年来,全国各地农田养分平衡中,钾素均亏缺,因而,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有普遍下降的趋势;缺乏中量元素的耕地占 63.3%。对全国土壤综合肥力状况的评价尚未见报道,就东部红壤丘陵区而言,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pH 值、CEC、物理性粘粒含量、粉/粘比、表层土壤厚度等 11 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其大部分土壤均不同程度遭受肥力退化的影响,处于中、下等水平,高、中、低肥力等级的土壤的面积分别占该区总面积的 25.9%、40.8% 和&n bsp;33.3%,在广东丘陵山区、广西百色地区、江西吉泰盆地以及福建南部等地区肥力退化已十分严重。 此外,其它形式的土壤退化问题也十分严重。以南方红壤区为例,约 20万km2 的土壤由于酸化问题而影响其生产潜力的发挥;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上升,地下水污染不断加剧,在部分沿海地区其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已远远高于 WHO 建议的最高允许浓度 10mg/l;同时,在一些矿区附近和复垦地及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也相当严重。

  • 求助煤矿自建生态监测机构需要购置什么设备及价格?

    小妹在写一个报告,连熬了好几天了,吃不下睡不好的~~~求兄弟姐妹们相助啊~~给煤矿建设一个生态监测机构,需要烟(粉)尘、SO2和NO2、废水污染源监测、地表移动、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监测。大致预算280万。想问您大致需要订购哪些必须的仪器,价格分别多少?培训费、维护费、机构建设费的那些又需要多少呢?希望大哥能给小妹帮帮忙啊。给个名称及大致价格就可以了。万分感谢啊~~~

  • 【原创大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制约浅析

    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与环境制约 农业是立国之本,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在环境版块写农业呢?那是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更为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1农业资源短缺 我国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近10年来,人均耕地占有量由0.09公顷下降到0.08公顷,全国耕地的2/3为中低产田。目前“三化”草原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从1950年至1980年,中国的自然湖泊从2800个减少到2500个,减少了10.7%,湖泊的总面积减少了11.5%。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致使大量农业遗传资源损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近50年来,约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33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2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每年有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荒漠化,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长江流域60%的泥沙来自中上游开垦的坡地,仅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达到5.33亿吨,陕西省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5—8亿吨。水土流失导致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减少耕地100多万亩,损失的肥力相当于4500万吨化肥。全国“八七”扶贫计划所确定的592个贫困县中,约有80%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3环境污染加剧 90年代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由1989年的23.8%上升到1995年的42.5%。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1995年乡镇工业的烟尘排放量、废水中COD物质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工业排放总量的54.2%、46.5%、38.6%。农业自身污染也不容忽视。1997年,全国化肥使用量达3980万吨(折纯量),农药120万吨,地膜覆盖约一亿亩,使用量达62.6万吨。全国按播种面积计算,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约260公斤,太湖流域达600公斤以上,化肥有效利用率平均只有30-35%左右。从1984年到1994年的十年间,全国化肥用量从1739.8万吨增加到3118万吨,增长了90.7%。1995年全国农田积累氮素350万吨,磷素(P2O5)449万吨,农田土壤中的氮磷大量迁入湖泊、水库、河流、海湾,使这些水域发生富营养化。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全国发生农业急性污染事故达1057起,影响30.4万公顷农田和14.08万公顷水面。目前,我国农业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面积已达1.5亿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25亿元(按1991年不变价)。全国有8200多公里河段鱼虾基本绝迹,2.5万公里的河流水质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据全国农业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估算,我国因污水灌溉引起的耕地污染面积为32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3%;大气污染农田面积8000万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6%;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重金属污染农田面积1230万亩;农药污染农田面积1.36亿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本已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4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生态破坏,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专家评价,90年代洪水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为100亿美元,干旱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1998年,长江流域,东北嫩江、松花江流域暴发了特大洪涝灾害,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 大气污染==(沙尘暴)需要精心呵护的脆弱生态系统

    内蒙古曾是我国天然胡杨林主要分布区,昔日也有“天苍茫,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天然田园美景,在人们的心目中内蒙是祖国的花园。如今胡杨林成了枯枝残柯,草原风光不再。过度垦殖、土地掠夺式利用、不合理开垦粮田、草场超载过耗、滥樵滥采、毁林毁草、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风蚀、水土流失都造成植被和草地年年向退化、沙化演替,最后地表裸露,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草丰林茂的外表并不能掩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这种生态系统的退化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林地转为疏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是单向的,再恢复往日的植被很难。

  • 【讨论】退耕还林之于土壤影响的接龙游戏

    大家进来玩啊。这是一个帖子游戏,就是楼上出一个问题,楼下必须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在提出一个问题。这样传下去。。。本期让我们探讨退耕还林这一措施对土壤的影响,。。。 引言“退耕还林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生态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结构决定土壤功能,在土壤发展过程中,自然因素特别是生物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通过水、肥、气、热等因子来影响林木。而林木则通过根系交换性吸收,以及凋落物归还来影响土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退耕还林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楼下的,对土壤容重有什么影响呢?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哪位大侠听说过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能够上传一份学习一下?是否有国家的相关标准?

  • 【原创】土壤的污染源

    土壤的污染,一般是通过大气与水污染的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污染的一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地扩大。   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同,土壤污染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物主要有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有机物主要有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以上这些化学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带进土壤并积累起来的。

  • 土壤普查要查什么?

    土情连着农情、国情、民情。“土壤三普”是对农用地土壤的一次“全面体检”。那么,此次“土壤三普”主要查什么?据郭永田介绍,土壤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也使得一些工业“三废”直接或间接进入大气、土壤。还有一些地方因环境条件比较差,可能存在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变化等。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一些土壤退化。通过普查可以摸清楚土壤有没有被污染,健康程度如何,流失情况如何,结构有没有变化,是往好了变还是往坏了变,以及微生物环境怎么样等。这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从而有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摸清楚一个地域的土壤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短板,从而在将来生产力布局的时候,研究决策它适合种什么作物,怎么样更好地发挥这个区域的比较优势。

  • 【分享】人类活动对土壤造成了哪些破坏

    1、垃圾填埋,产生COD、BOD浓度非常高的渗滤液,深入土地中。 2、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等等)吸附在细微颗粒上通过自然沉降或者雨洗落到地面上对土壤造成污染。 3、通过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将大量有机物施加到农田里,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这部分污染物大部分都是难降解的,即常说的POPS。 4、气态污染物如NO2,SO2排放到大气中进一步与大气颗粒物中的盐分反应生成强酸盐,随雨水或自然沉降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的PH值。 5、过度放牧或者林地过度开垦使其表面过度裸露,使得水土流失加剧,也是对土壤的一种破坏。(请把我的答案设为最佳) 其实就是我没登陆的时候发的,请把发1、垃圾填埋,产生COD、BOD浓度非常高的渗滤液,深入土地中。 2

  •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等进入生态系统,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的生态变化。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土壤的污染。固体废物的堆存,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引起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是固体废物及其渗滤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对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影响,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2)对水体的污染。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有两种途径:一是向地表水体中直接倾倒废物,导致水体的直接污染 二是在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而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3)对大气的污染。露天堆放或者填埋处理后的废物,释放出有害气体、产生毒气或者恶臭,造成区域性空气污染 在废物运输及处理过程中释放出有害的气体和粉尘污染大气。

  • 六价铬废水土壤修复

    铬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铬盐厂长期跑冒滴漏、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大面积铬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毒害风险难以控制,因此急需经济高效的铬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处理技术及科学的验收标准。六价铬是有害物质,六价铬污染的土壤也是有害的,因为在受污染的土壤一带种植的食物都会含有铬化合物,如果是被人吃了这些铬化合物超标的食物就会也会导致体内的铬化合物超标。在六价铬废水土壤修复的问题上,不同地方使用方法是不同的。不的产品对六价铬污染土壤检测与修复进行测试。但是六价铬污染修复技术的局限,有些产品处理的效果并不怎么样.

  • 【求助】测土壤电导率的水土比应该是多少?

    我最近在测内蒙古盐碱土的电导率,在选择用什么水土比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似乎大部分人用的是5:1,但是我又看到一本书上说,碱化土壤应当用1:1,我很迷惑。我试着用5:1,2.5:1和1:1都测了一下,电导率差别很大。如果人们用不同的水土比来测电导率,那不是没有一个标准,也没有比较的意义了吗?我刚开始学习做实验,很多问题都不懂,大家指点我一下吧,非常感谢^_^

  • 【讨论】退耕还林之于土壤

    [font=Arial]8[/font][font=宋体]月[/font][font=Arial]15[/font][font=宋体]日,全国举行哀悼活动,深切哀悼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向舟曲遇难同胞表达了哀悼之情。[/font][font=Arial] [/font][font=宋体]这里,让我们向遇难同胞致以深切的[b]悼念[/b]和[b]哀思[/b]。[font=Arial][/font][/font][font=宋体]在深深哀悼的同时,大家似乎更应该深刻反思灾难的背后,到底如何做好防范、预警工作。[/font][font=宋体]长期以来,全球土地利用[/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在人口增长的驱动下,大量的森林转变为农田。森林面积锐减,森林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为此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的生态建设工程。[/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大家讨论下,退耕还林对减少自然灾害的作用,还有就是当地有没有进行退耕还林工作的,效果如何呢?[/font][font=Arial][/font]

  • 【转帖】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 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 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 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 【原创】新年新气象,环境保护再学习(有关保护环境的句子)

    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4、199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5、保护蓝天碧水。   6、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7、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8、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9、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10、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1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2、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3、土壤不能再生,防止土壤污染和沙化,减少水土流失。   14、环境与人类共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   15、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16、保护戈壁植被,防止沙尘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17、环保不分民族,生态没有国界 不要旁观,请加入行动者的行列 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18、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19、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  20、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21、垃圾回收,保护地球,举手之劳,参与环保。  22、拣回垃圾分类老传统,倡导绿色文明新时尚。  23、人类若不能与其他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24、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  25、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 【实战宝典】环境领域中水土一体吹扫捕集仪的工作原理?

    【实战宝典】环境领域中水土一体吹扫捕集仪的工作原理?

    问题描述:环境领域中水土一体吹扫捕集仪的工作原理?解答:[font=宋体]环境领域内的水土一体吹扫补集仪是一套利用吹扫和捕集技术对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前处理的微控系统。仪器将自动进样和浓缩系统结合为一体,以分析包括饮用水、废水、土壤和污泥在内的固体和液体样品。仪器可自动程序化完成包括样品瓶传送、可控的进样体积、标准进样、稀释、系统冲洗、吹扫、脱附和系统烘烤在内的样品预处理、吹扫和捕集等过程。[/font][font=宋体]以美国[/font]Tekmar[font=宋体]公司生产的[/font]AtomxXYZ[font=宋体]水土一体吹扫捕集仪为例,该仪器进样针可将样品定量的从样品瓶转移至吹扫管,对于低浓度的固体样品直接在样品瓶中吹扫并将吹扫出的挥发性有机物转移至捕集阱;而对于高浓度的固体样品将自动经由甲醇萃取并稀释后转移至吹扫管中分析。[/font][font=宋体]该仪器是基于吹扫补集的基本原理设计的,即已知量的样品置于封闭容器中,样品经过惰性气体吹扫,挥发性有机物从样品基质中被分离出来,[/font][font=宋体]并被保留在样品捕集阱中,吹扫气体则通过捕集阱直接排出。随后,保留在捕集阱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捕集阱加热被再次解析出来,并加以反向的载气,挥发性有机物最终进入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系统中,通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的常规操作实现分离和检测的目的。[/font]AtomxXYZ[font=宋体]水土一体吹扫捕集仪可同时满足水和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图[/font]9-12[font=宋体]和图[/font]9-13[font=宋体]分别提供了水的吹扫捕集流路图和土的吹扫捕集流路图。[/font][align=center][img=,486,41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7/202207121257267604_2483_3389662_3.jpg!w607x443.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图[/font]9-12[font=宋体]水的吹扫捕集流路图[/font][/align][align=center][img=,512,41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7/202207121257332418_9505_3389662_3.jpg!w677x497.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图[/font]9-13[font=宋体]土的吹扫捕集流路图[/font][/align]以上内容来自仪器信息网《样品前处理实战宝典》

  • 【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10年第12号(总第132号)

    序号备案号行业标准编号行业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标准主管部门1 29873-2010SL 30-200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标准SL 30-20032009-12-252010-03-25水利部2 29874-2010SL 42-2010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程SL 42-19922010-01-292010-04-29水利部3 29875-2010SL 76-2009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 76-19942009-12-212010-03-21水利部4 29876-2010SL 145-200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规程SL 145-19952009-12-252010-03-25水利部5 29877-2010SL 221-2009中小河流水能开发规划编制规程SL 221-19982009-12-212010-03-21水利部6 29879-2010SL 290-200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T 290-20032009-07-312009-10-31水利部7 29880-2010SL 439-2009水利系统通信工程验收规程2009-03-022009-06-02水利部8 29881-2010SL 440-200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2009-07-312009-10-31水利部9 29882-2010SL 441-200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导则2009-07-312009-10-31水利部10 29883-2010SL 442-200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2009-07-312009-10-31水利部11 29884-2010SL 443-2009水文缆道测验规范2009-03-022009-06-02水利部12 29885-2010SL 444-2009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规程2009-03-022009-06-02水利部13 29886-2010SL 445-2009漏电保护器农村安装运行规程2009-03-302009-06-30水利部14 29887-2010SL 446-2009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2009-03-092009-06-09水利部15 29888-2010SL 447-2009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2009-05-212009-08-21水利部16 29889-2010SL 448-2009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2009-05-212009-08-21水利部17 29890-2010SL 449-2009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2009-05-212009-08-21水利部18 29891-2010SL 450-2009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2009-05-062009-05-12水利部19 29892-2010SL 451-2009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导则2009-05-062009-05-12水利部20 29893-2010SL 452-2009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2009-06-052009-09-05水利部

  • 植物根系扫描仪介绍

    [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5/202405241140032166_2994_5604214_3.jpg!w690x690.jpg[/img]  植物根系扫描仪,这一尖端科技设备,无疑是现代农业与生态研究领域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承载着科学家们对根系奥秘的无限探索,更是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植物根系扫描仪,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用于观察和分析植物根系的设备。它拥有高精度的图像采集技术,能够非破坏性地获取植物根系的详细形态信息。无论是根系的长度、直径,还是分支数量和生长方向,这款扫描仪都能一一精准捕捉,为研究者提供全面而细致的数据支持。  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植物根系扫描仪的应用广泛而深远。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不同作物种类的根系形态和生长规律,为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款扫描仪还能揭示根系与土壤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为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重要指导。  此外,在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植物根系扫描仪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监测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款扫描仪,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根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总之,植物根系扫描仪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为现代农业与生态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出现不仅提升了我们对根系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 【原创】【第三届原创参赛】“造假美化环境”应当休矣

    “造假美化环境”应当休矣 漆画荒山,绿化可以如此造假,还有什么假不能造?无怪乎国人哀叹:现在除了妈是真的,其他都可能是假的。荒山涂绿”风波,新华社压不住,不仅在于如今媒体多了,早就打破了中央几家媒体独大的局面,而且在于人们越来越会独立思考了。 如今,随着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好家园”的思想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绿化环境的目的本是维护生态、保护环境,这“绿”当然只能是有着生命气息的植物之绿。然而,一些地方却堂而皇之地以“漆”代“绿”,以“假”代“绿”,甚至还传为经验之谈,这真的是愚笨至极。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油漆虽然也有绿色,但作为化工产品的油漆,其存在污染效应却是不争的实施。荒山即便是不植树造绿,不过是会造成一些水土流失罢了,于山体及其土质本身而言并不致命。如今,这油漆上了山体,虽然同为绿色,其本质却迥然相异。油漆之下,土壤窒息,毒水长流,遗患无穷。“绿漆刷山”不但不能改善生态环境,反而人为制造生态灾难,除了掩人耳目这一功能之外,有百害而无一益。不知道热衷于此道者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最近参加了第六届东北亚博览会——在吉林长春召开。长春的环境确实不错,但火车站前周围的花坛中假的塑料绿枝、绿叶,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不知老外怎么想?我看了很不舒服,绿化都能作假,还有什么不能作假呢? 盲目的绿化,不尊重科学的绿化,也应该属于造假!万亩大造林的事件,一个北方极冷的小镇栽上银杏树,已经到了白露的节气了,银杏树还没有伸展出小小的银杏叶,看了让人心痛,花了多少钱,不尊重科学就是造假!总而言之,当“绿化不足漆来补”、“绿化不足造假补”、“绿化不足不尊重科学的盲目干”……应该休矣!仅仅归咎于无知恐怕并非事实的全部,作为幕后导演的“造假邀功”等政绩观念更应首先被根除!笔者在此大声疾呼,从民族大义计,“造假美化环境”应当休矣!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