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水吸附动力学研究

仪器信息网水吸附动力学研究专题为您整合水吸附动力学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水吸附动力学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水吸附动力学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水吸附动力学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水吸附动力学研究话题讨论。

水吸附动力学研究相关的论坛

  • 【求助】关于吸附动力学实验

    我现在做细真菌菌丝对DDT的吸附特性研究,其中包括动力学,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取吸附体系中的溶液然后马上将菌丝去除测液体中残留的DDT。主要问题就在即时去除菌丝这方面,用一次性过滤器加有机系滤膜过滤的话时间够及时但DDT损失太大,如果用离心的方法,时间好像有点延后,而且体系中菌丝量很少离心效果不能保证,况且每次取样也不能太多。有没有高人指点一下有没有什么比较灵巧的解决方案?

  • 吸附动力学层析柱求助

    新手,最近要做水的吸附动力学,文献要求试剂要从层析柱自下而上的流,但用一般的层析柱填料也跟着流动,床层不固定,文献中就写了玻璃柱,没有其他信息,请问如何改进?

  • 【分享】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双点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

    《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双点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摘要:在考虑对流弥散、平衡/非平衡双点吸附解吸、微生物降解等情况下,建立了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有限差分解。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对一阶吸附解吸速率常数k和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f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研究表明:参数k对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又与非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1-f)有关;污染后期土壤吸附相的存在,也会起到增加土壤水溶质浓度的作用,且k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1 引言2 数学模型的建立2.1 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控制方程2.2 定解条件3 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解4 模型分析4.1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4.2 对模型参数k 的分析4.3 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比例f 对参数k 的灵敏度的影响5 结论本文建立了双点平衡/动力学吸附溶质运移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了离散,通过编制的相应程序对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1)土壤中各点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总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某一时刻形成一个峰值;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个峰值会逐渐减小;远离输入端的峰值要比靠近输入端的峰值出现的晚一些。(2)靠近输入端的土壤前期浓度要比远离输入端的土壤前期浓度大很多,而靠近输入端的土壤后期浓度要比远离输入端的土壤后期浓度略小些。(3)停止污染物输入之前,对应于每一时刻的土壤水相浓度沿深度均呈递减趋势,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中各点的浓度也不断地增加。停止污染物输入之后,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浓度的峰值逐渐降低且峰值点沿深度逐渐下移。(4)在污染后期土壤吸附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土壤水的溶质浓度。(5)参数k 对于土壤中浓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k 的敏感性与非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有关,比例越大, k 的敏感性越强。

  • 吸附动力学吸附柱求助

    新手,最近要做吸附动力学,试剂要从层析柱自下而上的流,但用一般的层析柱填料也跟着流动,床层不固定,文献中就写了玻璃柱,没有其他信息,请问如何改进?

  • 【求助】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有何联系和区别?

    [font=宋体]在用活性炭处理我的目标物了,看了一些文献,有的做动力学研究有的做吸附等温线,都涉及到[/font][font=''Arial'',''sans-serif'']PH[/font][font=宋体]值、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的影响等实验内容,不是很清楚这两套方案的区别和联系,都各自主要研究和说明什么问题呢?有达人解答下不?谢拉[/font][font=''Arial'',''sans-serif''][/font]

  • 【求助】用液相色谱测试计算吸附动力学的问题

    我做的是吸附实验,用液相色谱测试一系列物质吸附前后的浓度,计算动力学,准二级方程中的k2有的为负数,从而导致初始吸附速率计算结果为负数,这个属于正常吗,我分析的时候是看负数还是他的绝对值呢?谢谢大家

  •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总药物分析

    了解不同时间药物在血浆或血清中的浓度,对于计算一种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很有必要;反之,药物动力学也是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一部分。准确了解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便于精确地计算所需药物剂量,既能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同时避免用药过量致毒。预先对多屏深孔Solvinert(MultiScreen Deep Well Solvinert )和多屏Solvinert滤板进行了验证,进行血浆或血清中蛋白质的板内沉淀,以便展开总药物分析。在滤板上可以快速、细致并完整地转移滤液,这样就可以在进行总药物分析之前为样品制备提供一个自动化兼容的平台。Solvinert滤板过滤的滤液中不含蛋白质,这与质谱分析法和紫外线分析法的结果一致。使用多屏深孔和多屏Solvinert滤板可产生有复验性的结果,它是一个稳定且可靠的平台。血清中的蛋白质被这些滤板过滤并沉淀之后,得到的样本中基本上不含蛋白质,回收率很高,便于萃取。药物动力学特性可以让新药开发商更了解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这在新药的注册审批中是必要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候选药物的代谢动力,金斯瑞( GenScript)建议用动物来做药物分布及其代谢的研究,分析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组织或血清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情况。金斯瑞进行精确的药物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涉及两个主要方面:药物分布及其代谢动力研究和抗体药物的代谢动力研究。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是个体之间药物浓度变异来源及其相关性,这些个体是指按临床上相关剂量接受候选药物的目标患者人群。患者的某些人口统计学特征、病理生理特征以及治疗方面的特征,比如体重、排泄和代谢功能、以及接受其他治疗,都能够有规律地改变药物剂量-浓度关系。例如,主要由肾脏排除的药物,在接受同样剂量的情况下,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稳态浓度,通常高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体内的稳态浓度。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就是找出那些使剂量-浓度关系发生变化的、可测定的病理生理因素,确定剂量-浓度关系变化的程度,当这些变化与临床上有意义的治疗指数改变相关的情况下,能够恰当地调整剂量。在药品开发中使用群体PK方法,使获得完整的药代动力学资料有了可能,不但能从来自研究受试者的相对稀疏的数据中获取资料,而且还能从相对密集的数据或从稀疏数据和密集数据的组合中获取资料。群体PK方法能够分析来自各种不均衡设计的数据,也能分析因为不能按常用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方式分析而通常被排除的研究数据,比如从儿科患者和老年患者获取的浓度数据,或在评价剂量或浓度与疗效或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时所获取的数据。传统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受试者通常是健康的志愿者或特别挑选的患者,一组成员的平均情况(即平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一直是关注的主要焦点。许多研究将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的变异作为一个需要降到最低的因素进行观察,通常是通过复杂的研究设计和对照方案,或通过有严格限制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将其降到最低。事实上,这些资料对在临床应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变异至关重要,但是却被这些限制所掩盖。而且,传统药代动力学研究只关注单个变量(例如肾功能)的作法,还使其难以研究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 【转帖】紫外/可见光度分析用于反应动力学研究

    紫外/可见光度分析用于反应动力学研究,是[url=http://www.mai17.com/class/guangduji.htm][color=#839432]光度计[/color][/url]的另一大类重要用途,它可以得到反应过程的一些重要信息,一般常用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有以下两类:   (1)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对时间的动力学测定,可以从仪器自动画出的曲线上看到反应快慢,如果将曲线变换成导数动力学曲线,可以推测反应进程中的反应速率变化规律,如果吸光度为几种物质的A加和,可以通过数学解析得到单一物质的速率变化规律,恒定波长的动力学测定可以同时测定若干个波长的动力学曲线;   (2)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光谱扫描,可得到一组光谱曲线,根据不同时间的光谱曲线变化,不但能发现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规律,还能发现最大吸收波长的移动(如果有的话),能发现新的吸光物质的生成及生成速率,从光谱扫描-时间曲线组里可以得到任何指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时间的动力学曲线。   因此,紫外/[url=http://www.mai17.com/class/guangduji.htm][color=#839432]可见光度分析[/color][/url]用于反应动力学研究,这是色谱分析所不能代替的。并且,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的光谱信息与物质内部结构的关系(包括根据有机组成推算摩尔吸光系数的经验公式)远比色谱分析有用得多,就结构分析而言,只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来判断物质种类和结构是比较“粗糙”的,理论研究意义相对较小。色谱分析不可能代替紫外/可见光度分析。

  • 【资料】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新药研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组合化学等高技术和天然药物分离制备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候选药物的出现。在这些候选药物中,不仅需要对其药效学进行评价,药物代谢和动力学性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药筛选指标。理想的药物需要具有持久的药物作用时间和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候选药物因为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和代谢特征不佳而被淘汰。因此,在新药的设计、筛选过程中应该考虑候选药物可能出现的代谢特征以及药代参数特点,以获得更为有效的药物。体内药物动力学和代谢研究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需要申报临床研究的药物都需要进行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除了传统的动物试验以外,目前一些体外实验技术也在新药研发筛选过程中应用,包括组合给药技术,代谢预测模型以及体外肝代谢研究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对于药物代谢及动力学的筛选变得简便,几种技术的互补将大大加快新药研发的进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9年公布的药学名词“pharmacokinetics”定名为“药动学”,而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为不推荐用名。本文综述的是药物动力学及代谢的应用,故采用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and metabolism)表达以上意思。1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的药物,其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 tion),即ADME过程,并且探讨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代谢或者生物转化途径,进一步确证代谢产物的结构,研究代谢产物的药效或者毒性,使其结果为新药的定向合成、结构改造和筛选服务。描述药物体内过程的药动学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包括吸收速率常数(ka)、总消除速率常数(k)以及尿药排泄速率常数(ke)等: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t1/2),表征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指标;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AUC),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是药物的特征参数,对于一个具体的药物来说,其值大小能够表示出该药的分布特性;清除率(clearance),指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常用Cl,又称体内总清除率表示。

  • 62.2 奥扎格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62.2 奥扎格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颜琳琦; 金瓯; 郭兴杰;(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奥扎格雷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 PLC)法,并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Diam onsil-C18柱(200m m×4.6m m,5μm),以甲醇-1%冰醋酸(8∶92)为流动相,测定6只W istar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不同时刻血浆中奥扎格雷的质量浓度,并由此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予奥扎格雷后,血浆中的达峰时间(tmax)为(42.5±6.1)m in,峰浓度(Cmax)为(6.02±0.97)μg/m L,半衰期(t1/2)为(42.9±11.5)m in,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473.8±88.5)μg.m in/m 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495.1±96.3)μg.m in/m L。结论H PLC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奥扎格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71027_386302_1606903_3.jpg

  • 7.4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7.4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姓名:王静摘要:药对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用药形式,药对配伍的研究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0之一,本研究以经典的寒热配伍为主的黄连、吴茱萸药对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配伍比例药对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药效作用和药代动力学差异,探讨黄连、吴茱萸药对的配伍机制,为应用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现代制剂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工作基础和理论依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181201_378447_176190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181202_378448_1761902_3.jpg

  • 【分享】HPLC法测人血浆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HPLC法测人血浆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谭广山 ,王本杰,郭瑞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1.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血浆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法取,UltimateTM X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1O:9O,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7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血药质量浓度在0.025~25μg·mL-1 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O.9989),血浆中低、中、高3种浓度(0.05,5,2Oμg·mL-1)的相对回收率在92.9%~92.1%之间;日内RSD≤5.77 %,日间RSD ≤4.24% 。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乙酰氨基酚的药动学研究。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 氨酚氢可酮片 药代动力学 HPLC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738(2007)08—0496—03HPLC法测人血浆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求助】请问拉曼可用来研究固化动力学吗

    我只在一门实验课中接触过拉曼,不怎么懂,在一篇文献中看到过有人用拉曼光谱研究热固树脂固化,得到了固化曲线,我想知道理论上,拉曼是不是也可以用来研究固化动力学,有没有什么特殊条件或要求呢? 谢大家了!

  • 21.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氟罗沙星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21.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中氟罗沙星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 方增军; 张斌; 孙德清; 【机构】 山东大学药学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药剂科 济南250033;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药剂科;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氟罗沙星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用于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氟罗沙星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为1%三乙胺(磷酸调pH至4.8)/乙腈(80/20,V/V),流速1.0mL·min–1。采用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90nm,发射波长458nm。氟罗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结果氟罗沙星血浆浓度在0.025~8.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日间精密度不超过5.16%,方法精密度99.1%~100.9%,提取回收率86.7%~92.0%。健康志愿者口服400mg氟罗沙星试验及参比制剂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5.08±0.78和5.38±1.40μg·mL–1,tmax1.72±0.79和1.82±0.78h,t1/211.68±1.27和11.38±1.51h–1,AUC0-∞78.44±11.44和76.53±13.24μg·mL–1·h。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适用于氟罗沙星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01426_380558_2379123_3.jpg

  • 【分享】量子电动力学

    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简写为QED),是量子场论中最成熟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对象是电磁相互作用的量子性质(即光子的发射和吸收)、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湮没、带电粒子间的散射、带电粒子与光子间的散射等等。它概括了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各个领域中的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量子电动力学是从量子力学发展而来。量子力学可以用微扰方法来处理光的吸收和受激发射,但却不能处理光的自发射。电磁场的量子化会遇到所谓的真空涨落问题。在用微扰方法计算高一级近似时,往往会出现发散困难,即计算结果变成无穷大,因而失去了确定意义。后来,人们利用电荷守恒消去了无穷大,并证明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量子电动力学得以确立。量子电动力学克服了无穷大困难,理论结果可以计算到任意精度,并与实验符合得很好,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预言也被实验所证实。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完备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被确立,并大获全胜。  量子电动力学认为,两个带电粒子(比如两个电子)是通过互相交换光子而相互作用的。这种交换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最简单的,是其中一个电子发射出一个光子,另一个电子吸收这个光子。稍微复杂一点,一个电子发射出一个光子后,那光子又可以变成一对电子和正电子,这个正负电子对可以随后一起湮灭为光子,也可以由其中的那个正电子与原先的一个电子一起湮灭,使得结果看起来像是原先的电子运动到了新产生的那个电子的位置。更复杂的,产生出来的正负电子对还可以进一步发射光子,光子可以在变成正负电子对……而所有这些复杂的过程,最终表现为两个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量子电动力学的计算表明,不同复杂程度的交换方式,对最终作用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贡献随着过程中光子的吸收或发射次数呈指数式下降,而这个指数的底,正好就是精细结构常数。或者说,在量子电动力学中,任何电磁现象都可以用精细结构常数的幂级数来表达。这样一来,精细结构常数就具有了全新的含义:它是电磁相互作用中电荷之间耦合强度的一种度量,或者说,它就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

  • 系外行星系统中潮汐和共振的动力学研究

    【序号】:1【作者】:陈媛媛【题名】:系外行星系统中潮汐和共振的动力学研究【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1214&filename=1013190818.nh&uid=WEEvREcwSlJHSldRa1Fhb09jMjQxRGxvVTN3YXhnM1JCeG5tTG1tOWxrcz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v=MDkzMjlEaDFUM3FUcldNMUZyQ1VSTDJmWWVSdkZ5emhWYi9LVkYyNkhiS3hIdG5OcDVFYlBJUjhlWDFMdXhZUzc=

  • 好书推荐: 《电化学动力学》

    好书推荐 《电化学动力学》 pdf格式书 名 电化学动力学 作 者 吴浩青 李永舫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年6月第1版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电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及其最新进展。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前三章介绍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结构以及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扩散过程的理论;第四至七章介绍几种重要电化学研究方法(电位阶跃、电位扫描、控制电流、交流阻抗)中的电化学动力学 最后两章介绍电化学动力学在半导体光电化学和电化学嵌入反应中的应用和发展。  本书可供物理化学(电化学)专业研究生作教材,也可作为化学系高年级学生、从事电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研究和教学人员以及从事电化学实际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目录: 第一章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上的双电层第二章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三章扩散第四章电位阶跃下的电化学反应第五章电位扫描下的电化学反应第六章控制电流下的电化学反应第七章电极交流阻抗第八章半导体光电化学基础第九章电化学嵌入反应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587]《电化学动力学》 [/url][em17]

  • 70.7 LC-MS/MS测定人尿液中阿德福韦及其排泄动力学研究

    70.7 LC-MS/MS测定人尿液中阿德福韦及其排泄动力学研究

    【作者】 王海生; 孙德清; 王本杰; 郭瑞臣; 【Author】 WANG Hai-sheng~1, SUN De-qing~1, WANG Ben-jie~2, GUO Rui-chen~2.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econ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33, China; 2.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2, China) 【机构】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药剂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033; 山东 济南 250033; 山东 济南 250012; 山东 济南 250012;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人尿液中阿德福韦的LC-MS/MS,进行阿德福韦酯po给药排泄动力学研究。方法志愿者尿样经离心、稀释后直接进样,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20:80:0.1),流速0.6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方式测定样品浓度,监测离子对为m/z274→m/z162。结果在0.05~8.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8,n=5),最低定量限为0.05mg·L-1。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10%,方法回收率96.3%~99.3%。志愿者分别服用10,20,40mg阿德福韦酯,尿中阿德福韦排泄率分别为(34±4)%,(36±10)%和(35±14)%,排泄速率常数ke分别为(0.055±0.028),(0.066±0.016)和(0.06±0.04)h-1。结论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可用于阿德福韦尿液浓度的测定,阿德福韦排泄率ke中国人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 【关键词】 阿德福韦; 气相色谱[font

  • 热分析动力学

    热分析动力学处理方法,DSC分析[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9179]热分析动力学[/url]

  • 询问这儿有没有做热动力学分析的?交流一下经验

    呵呵,本人是做催化剂还原的动力学分析的一小菜研究生。关于热动力学分析方法的问题,想和做者方面工作交流一下经验。我先把我做的有关工作表述一下。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点。我做的反应体系是: A-------》B + C (g)可能每个人不同的体系用的方法不一样。我用的是比较法. 第一步是利用ozawa法和kissinger法求出反应的活化能.(利用TG数据,计算出da/dT。) 第二步 利用Achar method and Coats method 代入所选取的n种机理函数(一般是18种 31种,41种)。计算出不同机理函数的Ea和A。 和第一步计算出的活能值进行比较。选取出和ozawa法计算出的活化能值 相接近且线性系数较好的机理函数。即为反应的机理函数。 这是我所用的动力学方法,其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请之处。不知道各位用的动力学方法是什么,说一下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 59.10多烯紫杉醇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质量评价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59.10多烯紫杉醇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质量评价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 葛文娜(东南大学)【摘要】 多烯紫杉醇(Docetaxel,商品名为Taxotere)是新一代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头颈癌、卵巢癌以及前列腺癌等均具有良好疗效。目前,多烯紫杉醇上市剂型为注射用浓溶液,该剂型稳定性较差,临床用药不方便并时常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利用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作为药物赋形剂水溶性好、溶血性小、毒性低的特点,实验室开发了多烯紫杉醇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制剂,以期达到避免或者缓解现有制剂缺点的目的。 本文建立了多烯紫杉醇冻干粉质量的高效液相(HPLC)分析方法,以及生物样本(血浆和组织)中多烯紫杉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该制剂质量的评价和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方法学基础;首次提出基于电纺尼龙6纳米纤维的固相膜萃取技术,并以多烯紫杉醇为目标分子,进行了这一样品前处理的新技术在生物样本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多烯紫杉醇冻干粉含量及有关物质 采用Dikma Platisil C18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27nm,柱温:30℃。有关物质检查时以乙腈-水(40:60,v:v)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5mL/min;含量测定时紫杉醇为内标,以乙腈-水(60:40,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结果表明:多烯紫杉醇与各有关物质分离良好。在0.0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检出限(LOD)为0.01μg/mL(以S/N=3计)。三个批次样品的多烯紫杉醇标示含量分别为98.79%、99.56%、100.9%,有关物质含量分别为2.8%、2.2%、2.5%。本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能满足多烯紫杉醇包合物冻干粉质量控制的要求。 二、多烯紫杉醇包合物冻干粉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本文建立了灵敏、准确的家兔血浆中多烯紫杉醇的HPLC-UV测定方法,为多烯紫杉醇包合物冻干粉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多烯紫杉醇在0.04~1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检出限为0.02μg/mL(以S/N=3计),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0.1%~93.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12%。以上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采用血药浓度法研究了多烯紫杉醇包合物冻干粉的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通过测定血药浓度经时变化曲线,得出了多烯紫杉醇冻干粉(受试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以上市的多烯紫杉醇注射液为参比制剂,研究了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参比制剂的t1/2β为5.32±1.72h,AUC和CL分别为1.29±0.459μg/mL·h和5.82±1.27mL/h;受试制剂t1/2β为7.00±1.90min,AUC和CL分别为1.59±0.798μg/mL·h和4.72±2.12 mL/h。其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3%。结果表明家兔给予受试制剂t1/2β和AUC均大于参比制剂,清除率CL小于参比制剂(P0.05),提示在相同剂量的条件下,多烯紫杉醇羟丙基-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冻干粉在体内可保持相对较高的血药浓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 三、基于电纺尼龙6纳米纤维的固相膜萃取技术及其在生物样本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了基于电纺尼龙6纳米纤维的同相膜萃取技术,研制了相应的装置,在此基础上,对生物样本(家兔血浆和小鼠组织)进行前处理,全面考察了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蛋白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温度、介质pH和离子强度、洗脱溶剂、洗脱溶剂体积,建立了基于电纺尼龙6纳米纤维的固相膜萃取富集生物样本中多烯紫杉醇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多烯紫杉醇平均提取回收率为72.1%~78.5%(RSD8%),检出限0.015μg/mL(以S/N=3计)。与传统液-液萃取法、C18柱固相萃取法相比,此萃取方法解决了常规提取方法有机溶剂用最大、提取时间长、净化效果差的缺点,不仅使得检测灵敏度增高、干扰减少,而且提取过程快速、环保,符合“绿色化学”发展趋势。【谱图】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1806_385130_160997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211803_385128_1609970_3.jpg

  • 【分享】药物代谢动力学2005年版 中国药科大学 王广基

    药物代谢动力学 pdf200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药科大学 王广基药物代谢动力学主编:王广基副主编:刘晓东,柳晓泉编者(姓氏笔画为序)王广基、刘晓东、陈西敬、杨劲、柳晓泉内容提要: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点阐述围绕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与其它教材相比,创新之处在于重点阐述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及其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新药及其新制剂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体外研究模型等新内容。共十三章,分别为概述、药物体内转运、药物代谢、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统计矩理论及其应用、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实践、手性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计算机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本书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目 录第一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一、什么是药物代谢和动力学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医学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药物体内转运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药物跨膜转运及其影响因素一、生物膜二、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第三节 药物的吸收一、药物在胃肠道中吸收二、药物在其它部位吸收第四节 药物的分布一、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二、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常用的测定方法三、药物在特殊屏障中转运第五节 药物的排泄一、肾排泄三、 粪排泄四、其它途径第六节 多药耐药与外排转运载体一、多药耐药现象二、P-糖蛋白2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四、乳腺癌耐药蛋白第三章 药物的代谢研究第一节 药物代谢方式及代谢后的活性变化一.药物代谢方式二.药物经生物转化后的活性变化第二节 药物代谢部位和代谢酶一.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及其代谢酶二.药物的肝外代谢及其代谢酶第三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一.代谢相互作用二.种属差异性三. 年龄和性别差异四. 遗传变异性五.病理状态第四节 药物代谢研究常用的方法一.药物体内代谢研究法二.药物体外谢研究第四节 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一.药物的代谢研究与创新药物的开发和筛选二.药物代谢与药物的毒性评价三.药物代谢研究与药物的代谢相互作用第四章 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第一节 房室模型及其基本原理一.房室模型及其动力学特征二. 拉普拉氏变换三. 房室模型的判别和选择四. 药动学参数的生理及临床意义第二节 一房室模型一. 单剂量给药动力学3二. 多剂量给药动力学第三节 多室模型一. 单剂量给药动力学二. 多剂量给药动力学第五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第一节 非线性药物消除一、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表达方法二、动力学特征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鉴别方法四、t1/2和AUC与C0间的关系第二节 米氏参数的估算方法第三节 非线性药物消除的个体化给药第四节 非线性药物吸收一、对抗癫痫药Gabapentin的非线性吸收研究[1]二、对头孢呋辛酯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消除研究[2]第五节 非线性药动学的研究进展一、最近新发现的一些非线性消除的药物二、其它因素引起的药物非线性消除现象三、新技术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四、药物的非线性结合研究第六章 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方法一、各阶统计矩定义以及计算公式二、生物利用度三、清除率四、MRT和半衰期的相互关系五、吸收动力学六、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七、代谢分数求算八、稳态浓度的计算九、预估到达稳态浓度的时间

  • “基于热动力学表征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研究”成果

    日前,解放军第302医院两项研究成果同时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阐明乙肝免疫致病机制并在理论上获得突破,同时研发新的治疗技术以优化现有抗病毒方案,该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领衔课题组,以免疫细胞治疗为切入点和方向,利用临床上对患者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制优势和国家级实验平台这一硬件优势,对大样本乙肝人群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他突破了一批乙肝临床免疫学研究、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带有原创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研究成果。发现了三种免疫细胞及相关的分子变化可以预测乙肝的转归;通过对4076个病例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我国乙肝人群T细胞和DC亚群参考值范围,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提出的抗病毒治疗“爬坡假说”,首次阐明乙肝免疫致病机制,其“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花开并蒂。该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领衔课题组,完成的“基于热动力学表征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研究”成果,也同时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寻求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新突破,肖小河课题组首次从热力学和能量代谢角度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证了“中医药热力学观”,创建了一套规范可行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方法冷热板差示法和生物热动力学法,揭示了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和生物学实质,填补了国内外寒热药性辨识专用检测仪器和方法的空白,实现了我国在中药药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 【原创大赛】硝苯地平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原创大赛】硝苯地平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align=center][b]硝苯地平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b][/align]硝苯地平(Nifedipine),临床主要应用于心绞痛和高血压症。易溶于丙酮、氯仿、乙酸乙酯,溶于热甲醇,不溶于水。遇光易变质。水溶解性:13(DMF,tundefined)。口服-大鼠 LD50: 1022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LD50: 310 毫克/公斤。外观:黄色固体。Molar mass:346.339 g/mol,Exact mass:346.116486308 Da。IUPAC name:3,5-dimeth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1,4-dihydropyridine-3,5-dicarboxylateFormula:C17H18N2O6结构式和3D结构式如下:[align=center][img=,431,33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1953173327_8351_3255306_3.jpg!w431x337.jpg[/img][img=,301,23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1953176697_4085_3255306_3.png!w301x230.jpg[/img][/align]LogP and LogD:[align=center][img=,690,28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1953315178_8444_3255306_3.jpg!w690x283.jpg[/img][/align]Solubility:[align=center][img=,690,26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1953466747_5297_3255306_3.jpg!w690x268.jpg[/img][/align]实验选择高灵敏度HP[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MS系统定量分析硝苯地平在人血中的药动学研究。根据硝苯地平独特的pKa值范围:-0.9/13,LogP=1.82,实验选择水相中添加5 mM甲酸铵和0.1%甲酸,水相pH=2.8,符合pH=pKa+-1的要求。由于乙腈和甲醇单独使用无法得到完美的峰形,有机相选择乙腈:甲醇=5:3的比例,在2.6分钟稳定出峰。洗脱程序优化至5分钟一个分析样,大大增加了分析效率,流速400 mL/min,柱温40 ℃,进样量5 mL。质谱图色谱图见下图。[align=center][img=,690,52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1953575038_7049_3255306_3.png!w690x528.jpg[/img][/align]实验选择CAPCELL PAK C18MG-Ⅲ色谱柱(2.0*150 mm,5 mm),该色谱柱使用高纯度硅胶作为基质,并且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比表面积,通过减小细微孔的数量来增大有效分离场所。适合于在酸性条件下分析碱性化合物,对制造好的填料进行了特殊的预处理,硅胶表面结构见下图。[align=center][img=,533,16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1954321967_3368_3255306_3.jpg!w533x161.jpg[/img][/align]硝苯地平方法学与阿折地平方法学考察过程相似,可参考我们发表的文章:[align=center][img=,612,4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1954456218_1668_3255306_3.png!w612x482.jpg[/img][/align]硝苯地平又称心痛定、利心平、硝苯吡啶,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能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对Ca[sup]2+[/sup]的摄取,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同时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氧,从而使血压下降。小剂量扩张冠状动脉时并不影响血压,为较好的抗心绞痛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呼吸功能无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及患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心绞痛效果最佳,其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对血管平滑肌具一定选择性,对心脏的直接负性肌力作用及变性作用较弱,故全身给药不引起心率减慢而表现为心率反射性增加。硝苯地平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口服后10分钟即可测出其血药浓度,约30分钟后达血药峰浓度,嚼碎服或舌下含服达峰时间提前。硝苯地平在10-30mg之间,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无显著差别。吞服、嚼碎服或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相对生物利用度基本无差异。硝苯地平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约为90%。口服15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作用持续4-8小时;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20分钟达高峰。T1/2呈双相,T1/2α为2.5-3小时,T1/2β为5小时。药物在肝脏内转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约80%经肾排泄,20%随粪便排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硝苯地平代谢和排泄速率降低。感谢仪器信息网为我们提供原创大赛的分享平台,互相学习!

  • 【原创大赛】福多司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原创大赛】福多司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align=center]福多司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align]福多司坦(Fudosteine)是具有祛痰作用的半胱氨酸衍生物 ,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多重药理作用,Molar mass:179.23 g/mol,Exact mass:179.061614457 Da,Formula:C6H13NO3S,易溶于甲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酸(100%),极微溶于乙醇(95%),几乎不溶于乙醚。下图是福多司坦的结构图和3D图。[img=,540,33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0727346454_4591_3255306_3.png!w540x336.jpg[/img][img=,263,23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0727366503_580_3255306_3.png!w263x231.jpg[/img]福多司坦极性大,不易在C18色谱柱保留,pKa=2.36,偏酸性。因此在选择色谱柱和流动相时,福多司坦在C18色谱柱保留时间为死时间,我们比较了氰基柱、氨基柱和HILIC柱,最后我们选择了氰基柱CAPCELL PAK CN UG120 (4.6 mm X 250 mm, 5 mm),流动相中水相选择5 mM FANH4+0.1%FA,有机相选择甲醇,此时流动相pH=2.8,符合pH=pKa+-2。氰基柱的疏水性在反相色谱中固定相中相对较低,与ODS显示出不同的选择性,可适用于分离在ODS柱上时间太长的组分,而且在所有反相色谱柱中,氰基柱极性最强。柱温40 ℃,进样量5 mL,流速350 mL/min。定量方法选择HP[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MS法,MRM离子对选择178.0→91.1,负离子模式,ESI源,硫键断裂,如下图。最低定量限是50 ng/mL。定量方法选择同位素内标法,将内标含量乘体积的量换算为福多司坦工作液浓度的中值,这样可以较好地消除基质影响。由于福多司坦在负离子模式响应高,我们的血浆蛋白沉淀溶剂的体积相对较大,并且在沉淀取上清后,取得上清100 mL加至400 mL水中,此目的是为了将样品中含醇量与初试流动相相似,以达到完美的峰形和重现性好的保留时间。[img=,389,19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10727556732_6933_3255306_3.png!w389x199.jpg[/img]大鼠口服25mg/(kgd)共10剂。血液中药物浓度不因重复剂量而改变。与单剂量给药相比,最后一次给药后,Cmax和t1/2均升高约1.8倍。第5剂量、第10剂量0.5小时后,其组织浓度与第1剂量后相似。第24小时组织浓度因重复剂量而升高。放射活性主要蓄积在脂肪和脑脂肪中。本品主要在小肠吸收,狗体内蛋白结合率为0.4%~2.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