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塑化剂成分

仪器信息网塑化剂成分专题为您整合塑化剂成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塑化剂成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塑化剂成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塑化剂成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塑化剂成分话题讨论。

塑化剂成分相关的资讯

  • 中国酒协: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塑化剂成分
    声明  昨晚,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称,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去年6月已获知  声明表示,在我国台湾地区2011年5月,检出食品残留塑化剂成分后,该协会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做了大量调研。目前,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  中酒协表示,去年6月,中酒协与全国重点白酒企业、国家相关检测、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并布置调研任务,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  此外,中国酒业协会在昨日同期公布的落款时间为今年8月20日的《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中指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未出现致病案例  对于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问题,该协会指出,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白酒中塑化剂问题有无解决办法?该协会建议,加强白酒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白酒生产源头抓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 此外,要求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追问  为什么白酒中会有塑化剂?  昨日,有业内人士指出,“塑化剂并不是酒鬼酒一家企业的事情,整个白酒行业均面临塑化剂问题。”  中酒协昨日公布的内容显示,通过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查定,已知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为了让年份不够的酒液看起来好看,增加各种增粘剂可固化伪造粮食酒内的糖分,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李静)  为什么国标不检测塑化剂?  对此问题,昨日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类似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在该事件集中爆发并产生严重后果之后,国家随即加大了对此的检测力度并制定了相关标准。但在媒体曝光之前,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  中国酒业协会昨日表示,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  该协会建议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背景  台湾曾爆塑化剂风波  “塑化剂”这个词并非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去年,中国台湾也曾爆发大规模的“塑化剂”风波。  据媒体去年6月报道,台湾当局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总共有217家厂商、747项商品被卷入塑化剂风暴。几乎所有台湾主要食品厂商都牵涉其中。  国家质检总局随之公告指出,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卫生部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 塑化剂:已知的 模糊的 未知的
    酒鬼酒塑化剂风波几乎成了尽人皆知的事件,在媒体的报道中,厂家有说明、协会有声明、专家有说法。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有已知的,有模糊的,也有未知的。  已知的很多。首先是塑化剂有毒,报道引用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曾经说过的话:塑化剂比三聚氰胺毒20倍!但是有毒是否有害反倒成了未知,有业内人士认为白酒中的塑化剂对人体是否有毒副作用还需要请国家级的专家鉴定,是杀鸡用牛刀?还是嘲弄当今的所谓牛刀只配杀鸡?中国酒协也指出,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的案例。试问,是40年来白酒中的塑化剂致病问题没有被关注?还是白酒中的塑化剂不会致病?这是急需成为已知的未知。  已知的还有,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中还没有塑化剂的限量指标,中国酒协在其声明中已建议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国家标准中何时才能增加塑化剂的限量指标?风险评估至少需要几代小白鼠的比对实验,什么时候制定国家标准,是否首先制定行业标准然后制定国家标准目前还是未知的。在国家标准没有指标限定的情况下,卫生部的规定是否应该执行?在报道中,这似乎是未知的。应该明确的是,在塑化剂危害没有新的评估结果的情况下,如果制定国家标准,卫生部的指标极有可能被国家标准直接引用 即使经过风险评估,卫生部的指标也是国家标准最重要的依据。“超标”的说法虽然不够严谨,但卫生部的规定指标难道不可以成为超标的依据?难道没有国家标准,就“不存在所谓超标2.6倍的问题”了?  兼容已知的、模糊的和未知的信息似乎更多,酒鬼厂家、行业协会和大部分专家都否认白酒企业添加塑化剂,理由简单但非常可信,因为添加塑化剂无利可图,白酒中普遍存在的塑化剂是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了塑料制品造成的。这是一经解释就成为可靠性极高的已知信息。但质量低劣的塑料生产设备向白酒中迁移了塑化剂,降低了生产成本,这难道无利可图?有报道透露,为了让年份不够的酒好看,为了伪造粘杯挂杯的效果,有的企业使用增粘剂,增粘剂就含有塑化剂成分,一些添加在酒中的香料也含有塑化剂。报道引用的都是无名无姓的专家或分析人士的话,是事关重大不便披露还是媒体添油加醋,就成了模糊的和未知的了。  已知的信息中,中国酒业协会声明中的“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似乎很给中国白酒的力。但是,高档白酒塑化剂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塑化剂含量较低,说明存在问题的是规模以上的企业,因为规模以上的企业几乎没有不生产高档白酒的。至于“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的“相关”很令人费解,白酒与白酒相比才对,为什么要与食品相比,“相关”食品又是什么?难道国外食品标准对塑化剂含量的规定比我国目前白酒中塑化剂平均含量还要高?是哪个国家或哪个国际组织的标准?泛泛之说透露的,其实是个模糊的甚至是未知的信息。  高档白酒塑化剂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塑化剂含量较低,是个已知的出乎意料的信息。既然白酒中普遍存在的塑化剂是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塑料制品造成的,而质量低劣的塑料生产设备向白酒中迁移的塑化剂应该远远高于质量相对好的塑料生产设备,难道规模以上企业使用的塑料生产设备的质量还不如规模以下的企业?如果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那么,塑化剂的来路到底在哪里?这可能是已知信息中隐含的最可怕的未知。  承担送检白酒样品的检测机构的权威性究竟是已知的、模糊的还是未知的?报道称,这家机构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证和中国计量认证,这是否可以说明这家机构的权威性?这个质疑出自不惜重金在市场上投入广告的酒鬼酒厂家,难道检测的时候不认市场,只有赚钱的时候才认市场?  还有一条重要的信息是已知的,即酒鬼酒临时停牌,产品下架,白酒行业的市值蒸发了。未知的便是,这起事件的引爆点,是否是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 酱油醋塑化剂超白酒400倍?
    酱油醋塑化剂超白酒400倍?  报料人称此说法有点“夸张” 国内存在两套标准  塑化剂危机持续发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创的同时,调味品、饮料企业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  “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在微博中语出惊人。短短一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15000余条。一时间,消费者人心惶惶。  所谓的“塑化剂调味品”果真如传言的一样毒过白酒吗?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却坚称自己产品不含塑化剂。  “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的判断,与龚也长基本一致。  两套标准前后冲突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事件的始作俑者龚也长。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龚也长对“调味品塑化剂含量400倍白酒”的说法也有些“含糊”。  “在微博中说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确实有点夸张。”龚也长改口称,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标准比白酒行业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确实高出很多倍。  按龚也长的说法,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饮料、调味品塑化剂含量上限,卫生部于2011年先后下发的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文件和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文件,对于食品、调味品的检测标准界定,存在明显冲突。  2011年6月,卫生部下发的[2011]551号文件中表示,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而2011年8月,卫生部却又下发了[2011]773号文件,规定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可以允许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  从卫生部对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规定来看,要比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高出数十倍。  实际上,塑化剂标准的前后不一,幕后推手源自众多国内食品巨头的集体抗议。  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产品不含塑化剂  朱丹蓬对记者表示,香精香料是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原料的重要成分之一,但由于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都是成品,如果用香精香料的塑化剂总含量标准来作为调味品和饮料塑化剂总含量的标准不太恰当,如果以551号文件执行,对调味品和饮料来说又显得过于严厉。  同时,由于卫生部对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中所含塑化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让消费者对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里面所含塑化剂标准模糊不清,也让相关企业在控制和检测塑化剂方面无明确的依据。  朱丹蓬表示,在饮料和调味品的原料中,香精香料是主要成分之一,而卫生部专门就香精香料塑化剂最大残留量做出了“高数字”标准,显然是国内的香精香料中塑化剂含量较高,相关饮料和调味品含有塑化剂的概率较高。  除了原料以外,调味品和饮料企业在生产线和包装上如果有塑料装置,则会加大产品存在塑化剂的风险,朱丹蓬透露,“特别是醋对塑料具有一定腐蚀性,在生产、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有塑化剂转移到产品中的可能性,因此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 据中国经营报  塑化剂超标?  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微博报料称,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  塑化剂  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有机化学里的国际化学命名叫:邻苯二甲酸酯同系物。塑化剂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国家检测  在酱油等调味品塑化剂含量检测方面,国家现没有独立标准文件,而卫生部的两份文件标准不一致。
  •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
    没人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一直以酝酿湘西千年文化,传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号称“无上妙品”,其酒鬼酒系列也成功跻身高端白酒行列。但是,让人无法想象的是,酒鬼酒却存在意想不到的致命危险。  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竟然超标高达260%,这是21世纪网将酒鬼酒送第三方检测得出的答案。  21世纪网在酒鬼酒实际控制人中糖集团的子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公司购买了438元/瓶的酒鬼酒,并送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测。  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其中,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而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酒鬼酒中的塑化剂DBP明显超标,超标达260%。  塑化剂即我们常说的增塑剂,塑化剂是2011年5月台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此后,塑化剂的“阴霾”效应不断扩散,在饮料、方便食品以及药物不断被曝出塑化剂超标后,其杀伤力让很多人谈“塑”色变。  食品中塑化剂超标将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认为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而“传承湘西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独创中国白酒馥郁香型”的酒鬼酒,业绩突飞猛进之时,却把大量带毒的酒不断抛向市场,让信赖其品质的消费者无辜受害。  同时,据21世纪网了解到的情况,塑化剂超标在白酒行业里不只是酒鬼酒一家,其他品牌的白酒,也存在塑化剂超标的情况。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  在获知相关线索后,21世纪网便联系相关检测机构询问检测事宜。  21世纪网首先和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系检测,虽然无数次沟通,几经曲折之后,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意以白酒样品检测。  为保证检测的样品为酒鬼酒厂家的正品,21世纪网来到酒鬼酒实际控制人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所在地即中国北京西城区西外大街110号中糖大厦。中糖集团子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责任公司的酒鬼酒专卖店就位于中堂大厦一层,此店也是酒鬼酒在北京年数最久的专卖店。  21世纪网在此地买了价位为438元/瓶的50度酒鬼酒4瓶(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最开始同意检测要求数量4瓶)。  但是,最终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没有酒鬼酒公司开具的带有公章的检测介绍信为名拒绝检测。  而后21世纪网获知,天祥集团即Intertek集团可以做白酒塑化剂检测。且Intertek集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英国富时100指数成份股之一。  资料显示,Intertek专门做质量和安全服务,其客户包括众多的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壳牌(Shell)、佳能(Canon)、麦当劳(McDonalds)、英国石油(BP)、宜家(IKEA)、雀巢(Nestlé)等都是其客户。  同时,天祥集团已被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机构和权威机构所认可,在中国已经被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中国计量认证(CMA)等认证。  考虑到天祥集团具备检测资质,且为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以及政府机构提供检测服务,21世纪网便决定由天祥集团进行检测。  随后,21世纪网把酒鬼酒原封不动寄往上海的天祥集团进行16种塑化剂的检测。  5个工作日之后的10月31日下午,21世纪网收到了发自天祥集团的检测报告,检测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含量分别为0.49㎎/㎏、0.41㎎/㎏和1.08㎎/㎏。  参照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的规定: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9.0㎎/㎏和0.3㎎/㎏。  如此可见,DEHP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为0.49㎎/㎏。而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明显超出0.3㎎/㎏的标准,超标达260%。
  • 捋一捋白酒和塑化剂的纠缠
    塑化剂事件发生在2011年5月份,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塑化剂一般是用来软化塑料制品,如果大量食用可能导致不孕等生殖系统问题,长期大量食用甚至可能致癌。而白酒和塑化剂的风波缘起于酒鬼酒。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50度酒鬼酒的检测结果,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将“白酒与塑化剂”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2018年,西凤酒被曝增塑剂(DIBP)和塑化剂(DBP)均超过标准限值2倍以上,塑化剂问题再次考验白酒行业。2019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关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加强油脂类、酒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防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油脂类、酒类食品生产经营者塑化剂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本身不是食品原料,也不允许添加到食品包括白酒中。但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塑料制品,白酒接触到一些由塑料、橡胶材料制成的管件设备或管道、高分子材料的容器,往往都含有塑化剂,而塑化剂易迁移,而且在白酒中有较好的溶解性,使塑化剂可以迁移到白酒中。白酒在塑料制品中所放置的时间越长,塑化剂也会不断的迁移至白酒当中。包装材料也可能成为白酒塑化剂问题的“帮凶”,比如塑料瓶盖和内塞,当中以价格低廉的塑料酒桶、塑料袋等潜在风险最大。如今,一些大型酒企开始实行塑化剂的防控,比如“以钢代塑”,减少塑料制品对白酒的影响。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常见的塑化剂,指导意见要求白酒和其他蒸馏酒中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分别不高于5mg/kg和1mg/kg。油脂类、酒类食品中DEHP(白酒、其他蒸馏酒除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DBP(白酒、其他蒸馏酒除外)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0.3mg/kg。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离不开塑化剂的检测,目前食品塑化剂的检测主要依据两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5009.271-2016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GB 31604.30-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这两个标准中采用的检测方法是气质联用的方法。珀金埃尔默可以提供依据标准的检测方案,也可提供基于Swafer技术的白酒直接进样分析的方案。白酒直接进样检测方案通用白酒塑化剂的检测方法中,白酒需要进行前处理:正己烷萃取——振荡——离心——静置——取上清液,采用珀金埃尔默的气相质谱进行分析,可以获得的很好的线性和重复性。图1. 16种塑化剂总离子流图由于标准方法需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一方面前处理的过程增加时间和耗材成本,另一方面前处理过程中使用溶剂,器具,净化小柱等带来更多干扰源,白酒如果能够直接进样,那么检测就会更加简单快速。白酒直接进样会遇到两大挑战,一是水对色谱柱的影响,二是灵敏度。如何进行白酒直接进样分析,该怎么样降低水对色谱柱的影响,提高灵敏度呢?答案就是Swafer,Swafer™ 平台是一种微通道芯片技术。珀金埃尔默利用Swafer反吹挥发掉水、醇等化合物,排除水的干扰及对柱子的损伤。然后进样口快速升温至280°C,并施加脉冲完成进样,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更大的进样量,从而得到更好的灵敏度。Swafer技术简介珀金埃尔默的Swafer™ 微通道流路微板技术是一种应用于流路切换和分流的技术,它能提供无可比拟的硬件和应用灵活性,扩展了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功能。Swafer能解决广泛的技术问题,例如从简单的将两个检测器连接到同一色谱柱上或从色谱柱中去除不需要的基质,到对复杂样品的多维分离。图2. Swafer示意图图3. Swafer运行示意图使用Swafer技术直接进样的检测结果: 图4. 白酒直接进样 16种塑化剂样品加标1ppm全扫描总离子流图 图5. 16种塑化剂(50ppb)选择离子扫描离子流图(满足国标要求)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珀金埃尔默塑化剂检测相关技术资料展望白酒中塑化剂除了来自于生产流程之外,后续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也会不断的迁移至白酒当中,这些塑化剂能够 给人体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国家除了出台塑化剂的防控措施,也需要制定从原料到成品包装,从生产到消费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塑化剂的检验控制,全面保障国人的食品安全。除了GCMS的方法以外,珀金埃尔默还提供液相质谱,热重气相质谱联用,近红外成像的方法检测食品、药品以及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供大家在食品塑化剂的研究中参考。
  • 编辑视点:塑化剂魅影,酒鬼变“鬼酒”
    我要测讯 近日,媒体曝出第三方检测得出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塑化剂使酒鬼变成了“鬼酒”。  媒体称,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自从2011年11月,台湾曝出塑化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以来,国内屡屡曝出塑化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塑化剂为何屡禁不止?  笔者了解到,就在2012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理事会议和2012年7月中国酒业协会全国白酒国家评委会上,再次加强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要求。然而短短的几个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常务理事成员——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就被爆出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  单单只是酒鬼酒有塑化剂超标的问题吗?笔者了解到,白酒的检测项目一般主要为:酒精度、总酸、总酯、己酸乙酯或乙酸乙酯(根据香型和标准)、固形物、甲醇、杂醇油、铅、锰、糖精钠等指标。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塑化剂超标是白酒行业的特性。根据中国酒业协会调查结果,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 mg/kg,最低0.495 mg/kg,平均0.537 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塑化剂超标现象被白酒生产企业长时间漠视。  据今年8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显示,国内还没有白酒产品中塑化剂相关安全标准。  附录:  酒产品中的塑化剂,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溶进白酒产品塑化剂最高值是酒泵进出乳胶管,目前所有白酒企业都在使用该设备。每10米乳胶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剂含量0.1mg/kg,有的企业用一次酒泵(50米乳胶管),还有的企业多达4~5次。  网友评论:  雾里看花168:我国目前对邻本二甲酸的限制至少落后20年 很多领域都没有具体的限制。是该想一想了!方便面的包装呢?是不是超标。“举一反三”是中国骨古代的成语,现代用的太少!往往是查出一个就处理一个!类似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西北风:增塑剂从何而来呢?从目前了解的工艺情况,显然添加的意思不大。那得追溯原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管道和容器入手考察下吧。  Sodaba:往往冲在前面的容易中枪!一点不假~单是看看民间的饮酒吧~前段时间去买溶剂乙醇,当然了需要食品级的乙醇,在去乙醇供应商的那个地方竟然听到一个消息:本地区市面上销售的烧酒竟然是和我们用的溶剂一样的东西勾兑的!里面的甲醇有时候可是不低啊!哎~从本质还可以不顾你的安全,其包装材质的控制也就宽松到不知所重啦~  hza123:白酒都有塑化剂,看来标准是严重拖后腿啊。  huangza:白酒中塑化剂标准好像还没有吧。
  • 五粮液一款产品被指塑化剂超标10倍
    “塑化剂事件”风波并没有随着贵州茅台的高调否认而偃旗息鼓。12月13日,“塑化剂事件”第三波再度来袭,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洋河股份在内的三大酒业巨头纷纷“中招”。  当天下午,雪球认证用户为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的“中能兴业”发布微博称,中能兴业日前购买了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三家公司的11种酒,并送检塑化剂是否超标。当天上午,该公司已收到这11瓶酒的检验报告。其检验结果显示,在其送检的11款产品中,茅台、五粮液和洋河股份塑化剂指标均超标。  对于此次送检目的,中能兴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财务与估值分析是公司研究的重点内容,上市公司的产品质量、质量管控体系以及白酒的经销体系都是分析酒类上市公司的核心内容。  不过,“中能兴业投资咨询公司及其员工不持有任何白酒的多方或空方头寸。”中能兴业强调。  对此,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由于“塑化剂”风波再起,再加上春季旺季之前的平淡行情使得白酒行业缺乏短期利好刺激,白酒板块将继续受此负面影响。  二级市场上,受此消息拖累,白酒股当天集体下挫,酿酒行业指数当天再度跌幅居前,板块整体跌幅达1.36%。  三大酒业巨头无人幸免  据中能兴业透露,参与此次检测的机构中心通过了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CNAS)、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CMA),是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科技成果检测鉴定市级检测机构。该机构的具体名称尚未得知。  根据其已经公布的检测结果,53度飞天茅台塑化剂成分DEHP含量为1.62mg/L,而国家标准为1.5mg/kg。相比之下,茅台塑化剂成分再次被检出超出国家标准8%。另一款51度茅台汉酱酒检验结果表明,其塑化剂成分DBP为6.37mg/L,而国家标准为0.3mg/kg。由此可见,该款产品较国标超标率高达20.23倍。  不过,三大酒业巨头中,五粮液旗下产品“中招”数量最多,其三款产品塑化剂成分全部超标,最高超标率高达10倍以上。  在52度五粮液产品中,塑化剂成分DBP和DEHP分别为3.24mg/L和1.87mg/L,分别超出国家标准9.8倍和24.67%。另一款五粮液的主打产品52度1618塑化剂成分DBP和DEHP分别为3.33mg/L和3.02mg/L,分别超出国家标准10.1倍和1.01倍。  此外,五粮液52度专卖店特供酒结果也显示,其DBP和DEHP分别为2.92mg/L和3.25mg/L,分别超出国家标准8.73倍和1.17倍。  同样,另一酒业巨头洋河股份的主打产品52度梦之蓝塑化剂成分DBP和DEHP也分别为3.26mg/L和1.93mg/L,分别超出国家标准9.87倍和28.67%。  五粮液3亿资金出逃居首  不过,从当天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来看,三大酒业巨头中,股价表现分化。其中,五粮液股价跌幅居首,全天跌幅达3.67%,报收24.96元。同样,贵州茅台也下挫至205.70元,全天跌幅为2.91%。与此同时,洋河股份则逆势飘红。截至当天收盘,洋河股份报收91.04元,略涨0.60%。  另据当天的主力资金流向表明,三大酒业巨头中,五粮液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居首,净流出金额达3.036亿元 贵州茅台次之,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也过亿。反之,洋河股份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5389.52万元。  对此,有流通股股东表示,从当前公开的检测报告来看,茅台、五粮液、洋河三大酒中,五粮液看似最严重。  而且,自“塑化剂事件”风波以来,其他酒类巨头都相继采取了增持等护盘措施来维护公司市值,但五粮液手握250亿元现金,看着股价暴跌,却无动于衷。  就区间跌幅而言,自“塑化剂事件”引爆至今,五粮液以19.24%的跌幅领先其他两大酒类巨头。相比之下,洋河股份和贵州茅台的同期跌幅分别为15.43%和3.9%。  前述华泰证券分析师称,除了白酒塑化剂事件影响外,五粮液经销商银基集团三季报公告亏损也使得投资者对于其未来增长更加担忧。  “根据公司川黔苏三大白酒产区‘十二五’期间27%的年均扩产计划,大量过剩的中低端产能将引发激烈竞争,公司获利风险加大,未来销售情况不容乐观。”财富里昂分析师宋丽华称。
  • “起云剂、塑化剂”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市场部 在台湾&ldquo 毒饮料&rdquo 事件中,起云剂、塑化剂,是人们听到最多的两个词。台湾媒体口中的起云剂,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乳化剂。食品乳化剂是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乳浊液的合法食品添加剂。起云剂的主要成分为精制棕榈油,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食品添加剂厂家在起云剂中非法使用塑料工业中的添加剂&mdash &mdash 塑化剂来取代部分棕榈油。 工业塑化剂的种类有很多,目前有害的主要有邻苯二甲酸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等六种。其中,DEHP在欧盟相关法规里面归类为&ldquo 有毒物质&rdquo ,这次在台湾被查出的主要就是DEHP。这些&ldquo 邻苯二甲酸酯类&rdquo 属于内分泌干扰物,它们普遍应用于儿童玩具、食品包装、乙烯地板、壁纸、清洁剂、喷雾剂、洗发水和沐浴液等产品中。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ers,EDs)是一类具有与生物调节激素相似结构和功能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它可能干扰生物体内分泌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行为及生殖。研究表明,1938年到1990年间全球男性精子数量、质量以每年0.8%的速度下降是由EDs导致的。此类物质也大大提高了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此外,许多野生生物的生殖障碍、机体畸形也与此相关(见下图)。 目前,欧洲、美国、日本和国际经合组织等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从事内分泌干扰物的影响研究。这些研究都需要使用无EDs的水。&ldquo 起云剂、塑化剂&ldquo 事件默克密理博检测用水解决方案 EDS-Pak是由Merck Millipore针对环境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终端过滤器,主要由活性炭组成,可用于去除内分泌干扰物EDs类特定有机物。产水可用于EDS研究实验中的空白及试剂配制等。该过滤器可安装于Merck Millipore超纯水系统的出水口,如Milli-Q Integral、Milli-Q Advantage、Milli-Q Direct、Milli-Q Reference、Synergy和Simplicity等,可生产至少300L的无EDs超纯水。每个EDS-Pak都附带质保证书。EDs-Pak及其技术指标 产品更多详情 请访问默克密理博 EDS-Pak终端过滤器转载于 默克密理博中国博客
  • 酒鬼酒再陷塑化剂疑云 白酒塑化剂限量值仍难产
    3月5日,有消息称酒鬼酒塑化剂再次严重超标。自2012年11月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以来,白酒塑化剂限量值到底是多少引人关注。记者昨天采访相关政府部门却均无果。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官方信息透露国家卫计委确已通报了风险评估值。  》事件 红花郎酒也被指塑化剂超标  据了解,有媒体于今年2月送检了10年红花郎酒、习酒1998、酒鬼酒和东方喜炮金盛世酒进行塑化剂检测。结果显示,酒鬼酒馥郁香型白酒中DBP(塑化剂的一种)含量为1.58mg/kg 10年红花郎酒中DBP含量为1.03mg/kg.  报道比照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551号文件《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即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mg/kg,以此推断酒鬼酒超标427%,10年红花郎酒超标243%.  》回应 送检产品及依据都不确定  对于媒体的报道,酒鬼酒方面表示,我国白酒行业关于塑化剂的标准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另外媒体送检的产品是否是酒鬼酒的、产品是2012年塑化剂风波之前的还是之后的,媒体援引原卫生部551号文件是否有客观依据,"这些问题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酒鬼酒目前也无法多说什么".  郎酒董事长蒋先玉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只是表示"没有的事情".  》专家 塑化剂标准目前尚无定论  "白酒企业不会主动添加塑化剂,主要是使用了塑料管道的原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勇昨天表示,此次媒体送检产品的信息不是特别透明,2012年塑化剂风波后,全行业都进行了整顿,因此此次媒体送检的产品是什么时间生产的很重要。  "白酒中塑化剂含量达到多少就是不安全了,不仅是中国,就是世界各国目前也没有定论",马勇表示。  》追问 塑化剂标准为何遮遮掩掩  早在去年4月业内传出我国将出台白酒塑化剂标准,塑化剂限量比551号文的指标放宽,引发外界质疑。不过随后不了了之。  但是,去年年底,国家食药监局发布通知,"要求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的风险评估结果,加强对白酒产品中塑化剂的抽样检验,发现白酒中塑化剂高于风险评估值的,立即责令企业停产整顿".这似乎意味着塑化剂限量值有了一个标准。  "这个风险评估值是有一个具体数字,但肯定不是551号文件的数值",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记者昨天联系国家食药监局,该局表示该数值是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应当问询卫计委方面。然而,卫计委方面工作人员则表示,没有数值公开。  食药监局的通知明确显示有风险评估值,为什么各方面却遮遮掩掩?业内人士猜测,估计这个数值大大高于551号文件的限量值。
  • AB SCIEX白酒中塑化剂检测的最新解决方案
    自从2011年5月,台湾曝出塑化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以来,国内屡屡曝出塑化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从芦笋汁到辣酱塑料密封膜,时时刻刻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愈发引起对塑化剂这一类污染物的关注。近日来,媒体报道白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国家标准委员会现已发布标准《GB/T21911-2008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使用气相质谱仪标准用于分析食品中塑化剂。但是考虑到气质方法中样品处理后待分析液体中不能含有水这一因素,标准推荐气质方法不适合用于白酒中的塑化剂的分析。此外塑化剂种类包含800多种,单单依靠气相质谱法难以满足逐渐扩大的塑化剂范围,所以国家各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新液相色谱法来覆盖更多的塑化剂检测。在2011年在台湾发生塑化剂事件发生后AB SCIEX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准确、灵敏、高效的检测方法。在台湾有关部门发布检测标准当天下午,AB SCIEX公司立即为所有用户提供塑化剂的检测方法,以及第二天开设塑化剂专场技术讲座,为众多用户做了详细的技术讲解和应用培训。在媒体报道白酒中检测出塑化剂成分后,AB SCIEX公司亚太应用支持中心上海实验室迅速开发了以白酒为基质的样品中五种常见塑化剂的检测方法。前处理方法:移取摇匀后的白酒试样直接进样测定,以减少试剂、容器等引入的污染。注:前处理整个实验过程(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应尽可能使用玻璃容器,前处理方法应简单快速,避免接触塑料容器。色谱条件: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2.6u C18 100A 100X4.6mm流动相:A:含0.1%甲酸水溶液,B:甲醇,梯度洗脱见表1流速:见表1柱温:35 ℃进样量:10 uL质谱条件:1.离子源参数2.化合物参数注:1. 本实验只针对五种常见的塑化剂进行检测,更多的塑化剂检测方法请参考AB SCIEX公司网站或联系技术支持(800 820 3488 / 400 821 3897)。2. 因为此类化合物在容器、流动相及色谱中广泛存在,应尽可能避免使用peak管。在液相部分尽可能用金属管路代替peak管。3. 此类化合物信号和基线均很高,表中所列DP和CE值并不是化合物灵敏度最高时的值。在此表中所列条件下,五种塑化剂均可在50 ~ 1000 ng/mL获得良好的线性拟合 (溶液中标准品浓度,不考虑前处理的稀释倍数)。实验结果白酒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色谱图: 图1 上图为常见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标准溶液色谱图,浓度为100ng/mL;下图为白酒样品色谱图。其中保留时间在7.3-7.8分钟之间的两组峰为来自色谱系统的杂质干扰。从上图中,可以明显得到,在白酒样品中检出:DMP、DIBP、DBP和DEHP等五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多次重复实验结果表明,来自于多个不同厂家的白酒样品均检出常见塑化剂。AB SCIEX公司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在本次塑化剂曝光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建立相关的检测方法,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白酒中塑化剂的整体解决方案。关于AB SCIEX AB SCIEX公司是一家全球性企业,业务遍布世界上31个国家和地区。AB SCIEX公司是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技术发展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协助解决复杂的生命科学问题。AB SCIEX公司为生命科学众多领域提供仪器、软件、技术等服务,包括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研究,疾病研究,药物研发,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等。AB SCIEX公司拥有近30年辉煌的技术创新历史,是唯一且持续专注于质谱仪器的全球领导者。凭借应用生物系统/ MDS分析技术合资公司20多年的创新历史传承和市场领导地位。 AB SCIEX公司在产品开发首创方面持续昂领行业鳌头:第一家推出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第一家推出LC-MS液质联用技术。 第一家推出飞行时间串联(TOF/TOF)质谱。 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QTRAP技术,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三重四极杆和线性离子阱的串联质谱系统。 AB SCIEX公司产品涵盖:离子源分析质谱仪 质谱技术与分析仪器 液相色谱仪与液相质谱检测器 专业应用软件和技术方法 我们拥有广泛的科学分析工具的组合,使科学家能够在广泛的应用范围内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追求质谱极限(Pushing the limits in Mass Spectrometry)”是我们终极的追求目标。我们相信,在广大客户的支持下,AB SCIEX公司的产品技术研发之路将再添羽翼,昂领质谱、液相色谱技术的新潮流! 更多资讯,请您登陆AB SCIEX 公司网站www.absciex.com.cn。并在Weibo@ABSCIEX 或者在Youku上了解 AB SCIEX动态。
  • 白酒塑化剂事件引爆4股 天瑞仪器涨停
    据媒体报道,某知名酒企存在意想不到的致命危险:第三方检测显示其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竟然超标高达260%。  检测报告显示,该知名酒企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其中,该知名酒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而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该知名酒企中的塑化剂DBP明显超标,超标达260%。  塑化剂即我们常说的增塑剂,塑化剂是2011年5月台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此后,塑化剂的“阴霾”效应不断扩散,在饮料、方便食品以及药物不断被曝出塑化剂超标后,其杀伤力让很多人谈“塑”色变。  食品中塑化剂超标将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认为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同时据了解塑化剂超标在白酒行业里不只是该知名酒企一家,其他品牌的白酒,也存在塑化剂超标的情况。  食品安全检测概念股午后狂飙,天瑞仪器涨停,华测检测涨近6%,大恒科技涨逾2%,达安基因涨近1%。
  • 上海伍丰对塑化剂事件作出正面回应
    近日,媒体曝出第三方检测得出某知名酒厂所生产的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 媒体称,检测报告显示,某知名酒厂所生产的产品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这让老百姓又一次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恐慌。 自从2011年11月,台湾曝出塑化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以来,国内屡屡曝出塑化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塑化剂为何屡禁不止?这个问题值得让人深思。但是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并不是这个。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是一类物质的总称,常见塑化剂是DEHP,DBP、BBP、DINP,DIDP和DNOP等邻苯二甲酸盐类。塑化剂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玩具、儿童用品、PVC建筑材料、医疗器械以及服装等物品中的一种改性材料。塑化剂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媒体已相继曝出以下物品中可能含有塑化剂:食品包装袋、保鲜膜等食品包装 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 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雨衣、鞋类、皮革类仿制品、浴室窗帘等日用品 以及方便面、浓汤类食品、粉末清洁用品、医疗仪器(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等。而塑化剂的危害则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塑化剂具有生殖毒性,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造成儿童性别错乱等。 我们目前使用较多的检测技术是采用GC-MS,然而GC-MS高昂的购置费用令用户望而却步,同时GC-MS检测的效果并不好,而且保留时间很长,分离度也不是很好,峰形也不尽人意,而且相关的后期维护经费也相对的高,用户的成本负担将不堪重负。 但是现在经过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针对塑化剂检测进行的大量技术研究,对目前的公司的产品进行相应的改进,向国内出口企业提供了这6种有害物质的检测,并可以扩展到其他有害物质检定的解决方案。即使以后对该类物质的检测种类增加,用户也不需要投入很高的费用,就可以升级到新的指令规定。从实验的结果来看,我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具有分离效果更好,色谱基线稳定,峰形规则好看,色谱峰处理简单,出峰前后没有干扰,而且对于其他共存的有害物质可以一并检测,相互没有干扰,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图中是塑化剂标准溶液谱图某一玩具出口企业提供的检测样品 从谱图中可以看出,我公司的检测方法对六种塑化剂标样分离效果良好,峰形对称,检测精度高,并且分离时间短,有效的节约了时间,达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下面是伍丰塑化剂解决方案视频,敬请观看:
  • 研究称新装修房子塑化剂气体可致癌
    我要测讯 据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后,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塑化剂的认识,相继白酒塑化剂风波,调味品也被拉入塑化剂话题行列,但随后相关国家部门抽样检测后称未发现异常。暂且搁置白酒和调味剂,2012年12月27日上午,有网友挖出一篇研究文章,称文章中研究的是室内空气中的塑化剂。  网友“环保董良杰”微博称著名学术杂志《大气环境》将在2013年4月刊登的报告(现已发布电子版,相关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2231012011077):因材料恶劣和滥用,国内新装修房子里塑化剂气体弥漫,客厅、书房和卧室分别为17363 ng/m3 、11 389 ng/m3、 9739 ng/m3。其中DEHP对1-2岁儿童危害巨大,致癌风险超出美国EPA限度39倍!网友微博  据本条消息,我要测网编辑查看了该篇文章(现已发布电子版,相关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2231012011077),文章中研究内容确实与网友微博内容相同。文章中以杭州新装修的10间公寓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1年秋季和2012年春季采样,对室内空气中气相和颗粒相的令苯二甲酸盐的浓度、特征和致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的塑化剂主要以气态和颗粒相形式存在,污染物主要为DEP(气相),BBP(气相),DEHP(颗粒相),而DNOP并未检出 从污染严重程度上来讲,客厅书房卧室 对不同年龄层的人来讲,年龄越小致癌风险越高。  部分研究结果图示:(摘自文章中)不同环境下各种塑化剂成分含量  在文章中,作者研究指出,室内空气塑化剂污染主要源于房屋装修时大量的PVC地板,壁纸和塑料装饰品等室内装饰材料的使用。  据了解,长期处于DEHP浓度高的室内环境中,可至内分泌紊乱。文章中指出,对婴幼儿及儿童而言,存在的风险比高年龄的人群更高,可导致性别紊乱和智力下降。文章研究结果显示,1-2岁婴幼儿的致癌风险高于美国EPA规定的人类致癌风险限量39倍。DEHP暴露剂量对各年龄段人群的致癌危险性  文章中还研究了国内和国外城市家庭室内空气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含量,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城市,杭州市室内空气中邻苯二甲酸盐含量最高,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11倍,为日本札幌的25倍。  从文章研究中看出,室内空气中塑化剂主要来源为家装材料,针对此处的塑化剂,究竟应该检测控制家装材料还是空气中的塑化剂?  众所周知,塑化剂在空气、土壤和饮水中广泛存在,而检测塑化剂,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应当成为公众乃至相关部门应该关注的问题,前有酒鬼酒事件,后继调味剂风波,未来谁也不知道还会在哪里爆发。 编辑:杨改霞  原文地址:http://www.woyaoce.cn/news/newsdetails.aspx?id=88109
  • “白酒中塑化剂检测”网络研讨会即将召开
    一、 活动介绍  “塑化剂”这个词并非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去年,中国台湾也曾爆发大规模的“塑化剂”风波。近日,媒体曝出第三方检测得出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今年8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称,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 mg/kg,最低0.495 mg/kg,平均0.537 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为配合当前形势,仪器信息网将于12月18日举办“白酒中塑化剂检测专题”网络研讨会,邀请各大仪器厂商及国内外知名检测专家,为大家解读白酒中塑化剂检测的问题,并提供塑化剂检测的解决方案,为大家进行深入剖析。  二、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2012年12月18日(周二)14:00-16:00  主办方: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三、 活动内容   “白酒中塑化剂检测专题”网络研讨会报名入口
  • 乐扣被曝塑化剂超标 暂不涉及中国市场
    乐扣乐扣被曝塑化剂超标 暂不涉及中国市场 专家提醒加热别超3分钟 最好取下餐盖  “LOCK&LOCK”(乐扣乐扣)被曝微波炉塑料饭盒加热后会释放塑化剂。记者上午走访市场发现,虽然部分微波炉用餐盒标注了使用温度,但是很多消费者对微波炉餐盒有使用温度上限一事并不知情。  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月刊《选择》刊发文章,称测试了25款标注为可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用的塑料饭盒,其中从7款样本的盒盖或盒身上检出DBP、DEHP、DINP及DIDP这四种塑化剂成分。  其中,“LOCK&LOCK”、“JCJ”等5款样本各检出两种塑化剂,而泰国生产的“JCJ”样本盒盖和盒身,检测出的DINP及DIDP含量最高。  昨日,乐扣乐扣官方发出声明,称所用的原材料PP材质安全,未加入任何塑化剂,塑料产品定期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使用。  其介绍,此次香港消委会测试的乐扣乐扣的易扣乐(EZLOCK)产品原产地越南,3年前已停止生产销售,目前也不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而且塑化剂限量符合欧洲标准及中国国家标准。  香港消委会也称,被检出析出的塑化剂含量均低于欧洲标准规定,未超出标准限值。  市场  八成人不知微波炉餐盒使用温度  今天上午,记者走访崇文门、朝阳门、十里堡等多家超市发现,不同超市在售的乐扣乐扣微波炉塑料饭盒有一二十种。  除了乐扣乐扣,还有多个品牌的塑料餐具也标称可以用于微波炉加热,单个售价多从10元到50元不等。一些没有标注此类标签的,超市促销员也表示可以用于微波炉。  记者注意到,标注了“用于微波炉加热”的塑料餐盒中,很多在显著位置标注了材料为聚丙烯(PP)。其产品介绍中称,该类产品最高可承受140℃。同时,部分餐盒的盒盖则用了另一种名叫PE的材料制作,并未标出使用的温度。不过,几乎所有的塑料餐盒均标注了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  “这个能在微波炉里用么?能用多久呢?”记者咨询超市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除了能确认餐盒在微波炉中使用外,其余的情况也是一头雾水,说不清楚。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消费者,对于微波炉餐盒的使用大多数不清楚。近八成的被访者不知道微波炉餐盒有最高承受温度。  专家  塑料餐盒加热有时间要求  今天上午,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说,聚丙烯材质的塑料盒可耐受约120℃的高温,但微波炉加热,700瓦功率控制在3分多钟,800瓦功率在2分多钟。  他说,部分厂商出于成本考虑,只用PP制作盒身,盒盖则是用耐热性能不及PP的聚乙烯(PE)或聚苯乙烯(PS)制成。PE超过110℃,PS超过70℃,就有可能析出塑化剂,“微波炉加热前,最好把盖子取下。”
  • 白酒中塑化剂检测专题网络研讨会落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2月18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白酒中塑化剂检测专题网络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共吸引了160多人报名,近100人参加。  近日,媒体曝出酒鬼酒中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今年8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称,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结果显示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 mg/kg,最低0.495 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较低。  为了配合当前形势,也为了让广大网友详细了解塑化剂的来源、作用、危害及检测等相关知识,仪器信息网举办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各大仪器厂商及知名检测专家,为大家解读白酒中塑化剂检测问题、提供塑化剂检测解决方案,并就食品中塑化剂检测为大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研讨会报告内容简单介绍:  报告名称:酒类产品中塑化剂的检测  报告人: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孔祥词  孔祥词从近期酒类塑化剂事件出发,介绍了塑化剂的来源、危害以及我国相关限量标准等基本知识,进而详细介绍了酒类样品中PAEs(邻苯二甲酸酯类)提取、净化、浓缩、定容、测定的整个检测方法与流程。最后还介绍了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检测能力。  报告名称:岛津应对食品中塑化剂分析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人: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温焕斌  温焕斌报告中首先讲解了塑化剂的来源、我国相关标准法规及检测方法等内容,进而阐述了目前塑化剂分析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接下来着重介绍了岛津色谱质谱测定塑化剂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前处理方法、GCMS-QP2010 SE、GCMS-QP2010 Ultra、全二维GC×GC及GCMS-TQ8030分析白酒中塑化剂的解决方案。  报告名称:天瑞仪器对食品塑化剂检测的解决方案  报告人: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周立  周立从塑化剂的来源与危害出发,介绍了天瑞仪器应对塑化剂的检测方案。其中详细介绍了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白酒包装材料中塑化剂的检测和饮料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案。  报告名称:安捷伦检测食品中塑化剂的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人: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张之旭  张之旭从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谈到目前国内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又进一步为大家介绍了塑化剂的基本知识。并在报告中以实例介绍了安捷伦公司提供的包括样品制备、GC-MS、GCQQQ、LC、LCMS及LCQQQ分析食品中塑化剂的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名称:气相(GC)和气质(GCMS)在塑化剂检测中的应用  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吕建霞  报告首先介绍了塑化剂的基本知识、来源、危害及我国关于塑化剂的检测标准法规等。进而详细提供了赛默飞世尔气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白酒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残留的仪器配置参数设置、前处理方法及相应谱图等。
  • 塑化剂风波波及全台湾 专家建议大陆速开展检测
    中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截至昨天(30日),受台湾“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  那么,在食品中为什么要添加“起云剂”,而“塑化剂”又为什么会被添加到 “起云剂”中,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食品专家周应恒昨晚在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梁宏卿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周应恒:塑化剂事实上并不是一个食品添加剂,而完全是一个工业用品。它现在被加到起云剂里,起云剂倒是一个可以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它主要利用的是棕榈油和软化剂这样两样东西,但是塑化剂现在用来替代了棕榈油。加这个东西主要是为了防止运动饮料或者食品沉淀,能更加均匀,增加口感.现在台湾一些不法商贩就是用塑化剂替代了棕榈油,当然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塑化剂俗语叫邻苯二甲酸酯,过多使用的话将影响生殖功能甚至导致癌症,肯定有这样的危险性。  台商家声明产品“不含起云剂” 消费者不买账  台湾当局宣布今天(31日)是 “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零时零分到卖场、超商开始联合稽查抽验,包括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糖浆果浆、胶锭粉状类等五大类产品,必须提供不含塑化剂的安全证明,否则将禁止销售,违反者将处以重罚。以下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台北记者陈怡刚刚发来的报道:  这两天卫生单位去台湾各超市、便利店、餐饮店、机场的时候发现,许多商家来不及拿出检验报告,仅仅给出了声明书,上面写着本产品绝对不含起云剂。  卫生单位人员:你要拿出合格声明,不然你明天这个就不能卖了,我们明天还会再来看一下。  对于声明书这种形式,消费者显然不买账。  消费者1:就算他保证,问题是你没有正式的检验报告给我们看。  消费者2:这个就是讲一讲,这个谁都会写。  台湾卫生部:检验赶不及产品也要先下架  据了解,整个台湾地区只有14家民间检验所,不但要排队检验,而且要等待一个星期才出结果,许多商家觉得赶不及,对此,台湾卫生部门负责人邱文达表示,就算检验赶不及,产品也要先下架。  记者:现在检验塞车,如果业者赶不及的话怎么办?  邱文达:我想应该要先下来,还是要先下架。  从今天起台湾当局有关单位将通力合作对所有疑虑产品展开全面稽查和抽验,希望赶快终结这起风波,台湾卫生部门官员萧美玲呼吁所有商家予以配合。  萧美玲:我再一次呼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范围,无论如何业者一定要一起把这个安全的证明,把安全的产品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消费者。  萧美玲表示,对于不予配合者将处以重罚甚至可以罚到150万元新台币。  香港:200个血液样本均检出“塑化剂”成分  “塑化剂”的影响目前已经超出了台湾岛内,由于进口台湾问题产品的相关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将“塑化剂”列入食品添加剂监测范围内,因此这次事件也使相关国家和地区感到震惊。  香港浸会大学近日做了一份“塑化剂”的血样检测,在提供的血样中,几乎所有的样本都检测出了“塑化剂”成分,以下是香港电台记者高炬发来的报道: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早前的化验,由香港红十字会提供了200个血液样本,这些样本来自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男女,结果发现几乎全部样本都验到有毒塑化剂。负责这个研究的生物系教授黄港住说,反映这类化学物质容易被人体吸收。黄冈复还表示,市民可能透过空气以及食物接触到这类塑化剂的,建议市民已经暂停使用怀疑有问题的产品。  同一项研究还显示,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后代以雌性为主,而即使是雌性,它们的生殖器官也比正常的小2/3,相信人类长期吸收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会比女性大。  而香港的食物安全中心派人到市面巡查,在一些店铺抽取台湾出产的食品和饮品样本做检验,包括了台湾生产的运动饮品、果冻、台式饮品。食物安全中心在最新化验的结果就显示,两款由台湾进口的运动饮料验出含有塑化剂超标1到17倍,当局决定明天起禁止进口。市民如果偶然饮用不用担心,如果长期每天喝入半只到一只,所摄入的塑化剂就会超标,小朋友的风险会较大,长期饮用会影响肝脏、肾脏、生殖器官及发育。中心还表示,台湾进口的白兰氏超能金刚成长钙片也被验出含有塑化剂,根据风险评估不会即时对健康有影响。另外中心暂时主要是针对台湾生产的产品,不排除半制成品会流入其他地区。当局下一步会抽查其他地区的相关食品。  统一集团:大陆销售一饮料不含“起云剂”  受到塑化剂污染的几乎全是台湾本土品牌,这其中包括 “统一集团”的部分产品,那么,在大陆地区销售的统一饮料是否也受到影响呢?《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梁宏卿昨晚致电统一集团总经理助理杨寿正,他表示大陆地区销售的统一饮料产品都不含“起云剂”成分。  杨寿正:我们在中国大陆所生产跟销售的产品从来没有用过起云剂,那是台湾用的。  记者:就是说大陆的这边的包括茶饮料、果汁饮料什么的,里边不添加塑化剂的是吧?  杨寿正:对,那个是运动饮料在用,我们在中国大陆生产跟销售所用的原料都没有起云剂。  记者:所以说这次大陆方面统一品牌的饮料是不受到影响的是吧?  杨寿正:是。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除上海口岸外,其他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没有受理过台湾方面通报所列污染批次的问题产品,上海相关超市已经对进口的问题产品进行了下架封存,没有外流到市场中。  而另一个涉及到塑化剂的品牌白兰氏也发表声明,强调在中国大陆市场没有销售并进口与此事件有关的产品。  食品专家:大陆应该立刻开展“塑化剂”专项检测  那么现在大陆地区的饮料和食品是否含有“塑化剂”这一成分呢?食品专家周应恒认为,由此次事件,大陆地区应该立刻开展一次“塑化剂”的专项检测活动。  周应恒:世界上很多的地方并没有把这种不可想象的东西加入进去。这样的事件发生以后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我们过去的这种检测都是对已知的危害性进行检测。对于食品添加剂,过去是禁止用,而我们国家最近颁布的相关条例里规定只有是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的才可以用,所以觉得应该说法规制度这个层面上已经先行一步了。  大陆地区的食品有没有起云剂使用,这个要检测以后才能确信。事实上台湾这次事情发生以后,在世界上都引起了高度警惕。我觉得现在大陆的食品安全部门可能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但是反过来讲,我们是前几个月出台的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条例或者是规定,现在发现还更加有意义,或者更加必要。
  • 塑化剂蔓延:川酒整改 塑料包装食用油或被污
    白酒行业,栽到了一根小小的塑料管上。  11月21日,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初检结果证实,酒鬼酒塑化剂超标,超标结果与之前媒体披露的相差无几。这一结果引发了白酒业的集体危机,尤其是在资本市场,白酒股集体遭遇重挫,在漩涡中复牌的酒鬼酒(000799)至今已3个跌停。  11月28日,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称,公司塑化剂成分已排查至包装环节,预计将于11月30日前完成整改。  在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对白酒生产企业全面排查之际,11月26日,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召集四川主要白酒生产企业,专题调研白酒塑化剂问题。  整改中的白酒业  “经过排查瓶盖、众多涉塑环节,我们确认问题的元凶锁定在一段与酒泵相连的临时使用的10米长输酒管。” 酒鬼酒方面表示。  酒鬼酒方面称,成品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可能有几个塑料环节:一是瓶盖,二是自动包装线上的一些塑料环,三是临时使用的老车间里曾有一段与酒泵相连的10米长输酒管。初步排查发现,这10米长的输酒管是成品酒“涉塑”的最大可能。该老车间去年年底曾偶用于生产,但只生产50度酒鬼酒,今年年初已停产,目前处于停产整顿状态。  28日,酒鬼酒澄清并未从27日起全面停产:“公司曲酒(基酒)生产正常,未停产。”公司将对采购、基酒生产、储藏、勾兑、包装、运输等生产经营中每个环节进行排查,对可能导致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感染、迁移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彻底更换,于11月30日前完成整改。  50度酒鬼酒是否会召回?酒鬼酒如何赔偿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经济损失?  酒鬼酒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张毅在本报记者打进电话时表示,上述问题他并不清楚。白酒塑化剂成分限量标准没有出台。目前,公司正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整改。可以预计的是,到今年底,酒鬼酒的生产和销售都将受到一定影响,塑化剂事件何时过去,要看2013年的春节订货会。  塑化剂事件还在发酵  22日,质检总局称,目前已完成检测的国产白酒样品中,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同时检测的进口蒸馏酒样品中,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塑化剂已从酒鬼酒蔓延至了全行业现象。产量占全国1/3的白酒大省四川,尤其不敢掉以轻心。  26日下午,宜宾红楼梦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万彬尽管在外地出差,依然收到了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关于塑化剂问题调研的会议邀请。沱牌舍得宣传部负责人坦承,公司也接到了通知,“生产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去了。”  “会长王国春讲话称,四川的白酒以前注重质量、卫生、安全,四川白酒质量没问题,酒厂把重视程度颠倒了。应该安全在前,然后再是卫生,质量。”四川省经信委综合处兼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杨荣生对本报记者说。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成立于今年5月,五粮液集团原董事长、省政府参事王国春任协会副理事长、会长,该协会意图和贵州联手,以宜宾、泸州和贵州仁怀为金三角核心区,将中国白酒推向世界。  “肯定有整改措施,我们随后将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关于塑化剂危机,杨荣生如此回答。  他表示,对塑化剂的防范不仅仅更换塑料制品。“这只是皮毛。”他说,早在七八年前,四川绝大多数白酒生产企业就把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塑料管、塑料桶等换完了,有极少数还需更换。  “从技术的角度,尽量让酒不接触塑料。”四川省酿酒研究所一位负责人说,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有一个设想,由政府和协会旗下的企业出资,由白酒技术研究所牵头,做白酒前沿课题的公共研究,包括质检分析、酿酒工艺监控等,最终共享。  该负责人称,就酒鬼酒事件来看,塑化剂既不增香也不增味,不是人为添加。既然存在,即是在生产过程中因历史原因,造成塑料制品的人为迁移。  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国家FDA保健食品审评中心评审专家厉曙光看来,塑料容器是塑化剂的主要来源。他对媒体称,由于塑化剂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使用塑料包装的食用油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过程中也可能会被塑化剂污染。  1998年,国家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中心(广州)的陈文锐和彭瑄抽取市场上欧盟进口奶粉共19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7种奶粉含有酞酸酯,均为酞酸二丁酯。含量范围为0.4~1.9mg/kg,平均为0.9mg/kg。  不过,厉曙光也强调,这些过往研究中的增塑剂污染量大多超过了卫生部新近颁布最大残留量的标准,但与台湾食品塑化剂危机中检出的量仍有数量级上的差别,因此对其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也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科学评估。
  • 沃特世针对白酒中塑化剂分析解决方案
    目前,众多白酒被曝出塑化剂严重超标,中国酒业协会即声明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中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并要求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可能属于特定迁移,主要可能源于生产运输及包装等环节,如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沃特世针对目前酒类中塑化剂的检测也有专业的解决方案,并将于2012年12月4日10:00举办网络讲座&ldquo 沃特世针对白酒中塑化剂分析解决方案&rdquo 。您只要有一台接入网络的电脑就可以免费参与讲座,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注册。 GB9685-2008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我们常说的邻苯二甲酸盐是一类结构比较相似的化合物,在2011年6月,中国卫生部将17种邻苯二甲酸盐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种(第六批)》名单,如下: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P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EE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本方法介绍了两种基于沃特世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PLC技术)分析18种(含台湾FDA要求)邻苯二甲酸盐的方法,方法一为采用沃特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实验室拥有质谱系统并追求检测灵敏度的用户。方法二为采用沃特世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分析方法,适用于暂时还不具有质谱系统的用户。 样品净化方法&lsquo 沃特世邻苯二甲酸酯类前处理解决方案可到沃特世官方网站下载:http://www.waters.com/waters/library.htm?locale=zh_CN&lid=134716094&cid=511436【方法一:UPLC/MS/MS方法】实验条件A.UPLC条件LC系统:ACQUITY UPLC H-Class色谱柱:ACQUITY UPLC HSS C18,1.7um,2.1X100mm,流动相A:0.1%FA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流速:0.4ml/min梯度洗脱:梯度表进样体积:10uL柱温:35℃,样品温度:10℃强洗溶剂:ACN弱洗溶剂:H2O :ACN= 95:5运行时间:7.5分钟B. MS条件:系统:ACQUITY UPLC TQD离子化模式:ESI+电离电压:3.2KV离子源温度:120℃脱溶剂气温度:400℃脱溶剂气流量: 650L/Hr18种邻苯二甲酸盐分析结果(浓度:10ppb)(DMP、DMEP、DEEP、DEP、DPhP、DEHP、BBP、DIBP、DBP、DBEP、DPP、DCHP、BMPP、DHXP、DNOP、DINP、DNP、DIDP) 部分MRM通道: 【方法二:UPLC/PDA方法】A.UPLC/PDA条件仪器系统:Waters UPLC H-Class/PDA色谱柱:ACQUITY UPLC HSS C18 (1.7um, 2.1× 100mm)波长:225nm,柱温:45℃,流速:0.4mL/min流动相:A-水,B-乙腈,进行梯度洗脱18种邻苯二甲酸盐色谱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关于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HPLC的操作方法,UPLC的卓越性能如果您正在进行常规分析,或方法开发,或仅是喜欢四元泵系统多溶剂的灵活使用,而又渴望获得UPLC技术带来的快速、高灵敏度、高分离度的性能,那么沃特世公司ACQUITY UPLC H-Class系统是您目前唯一的选择。ACQUITY UPLC H-Class系统是一套经过优化的先进系统,具有四元溶剂混合的灵活性和简易性,并带有一个流通式进样器,可实现UPLC分离的先进性能&mdash &mdash 高分离度、灵敏度和高通量,同时还保持了ACQUITY系统所被公认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选择ACQUITY UPLC H-Class,您可以在面向未来的LC平台上继续运行现有的HPLC方法,并可实现向UPLC分离的无缝转换。当您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可使用集成系统工具和可靠的色谱柱工具包进行方法转换和方法开发,以简化过渡流程。特色:多溶剂混合:QSM可将四种溶剂按任何组合或比例混合。使用选配的内部溶剂选择阀,将可选溶剂扩展到多达九种,方法更加灵活。直接注射取样:SM-FTN的针流入路径采用专门的技术,在高压力下能够保证精确的进样针密封性,可实现高精度注射,具有极佳的样品回收率。下一代色谱柱温箱:我们的新式UPLC色谱柱加热器和管热理器已实现了标准化,具有易于操作、体积小的主动式预加热器,使系统之间具有相同的效率,色谱柱预热器保证了稳定的热效能;色谱柱管理器提供了多区域的灵活性,温度范围为4至90° C,并可叠加使用。受控的滞留体积:ACQUITY UPLC H-Class的SmartStart技术(专利待批)可同时对梯度起始时间和各个预注射步骤进行自动管理。通过将这些典型的连续过程叠加起来,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循环时间。 关于Waters ACQUITY UPLC TQD沃特世TQ检测器是为一体化的UPLC/MS/MS定量分析而开发的仪器,达到串联四极杆MS的最佳选择性稳定性、稳定性、速度及准确性。为契合UltraPerformance LC (UPLC)的超高性能,TQ检测器以最快的速度采集数据。与ACQUITY UPLC系统一同使用,ACQUITY TQD系统为用户所有的定量分析提供领先的分析检测限分辨率及样品通量,应用范围包括:生物分析、ADME筛选、食品安全、环境监测、临床学、法医学等。特色:自动化的系统检查,用户界面简单友好,使用方便,优化的MS/MS检测,满足最苛刻的定量分析需求数据采集速度快,色谱峰面积测量方面的准确性、重现性好可靠耐用的ZSpray&trade 大气压离子源,ESI、APCI、ESCi、APPI、ASAP等各种离子源模式可选工业领先的多模式检测能力,一次运行时,可同时进行多模式的采集自动化的仪器优化与定量方法开发工具,精巧的应用软件工具包,适合用户的特定分析要求快速的数据采集能力,(采用T-WaveTM碰撞池技术、多模式离子化技术、极性快速转换技术) 联系方式:叶晓晨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xiao_chen_ye@waters.com周瑞琳(Grace Chow)泰信策略(PMC)020-8356928813602845427grace.chow@pmc.com.cn
  • 安捷伦提供食品中塑化剂解决方案,帮助全面、准确展开检测工作
    安捷伦提供食品中塑化剂解决方案,帮助全面、准确展开检测工作 近期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称,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实关于塑化剂事件,早已不是新闻,2011年台湾毒饮料事件,&ldquo 塑化剂&rdquo 一词就已经进入公众视野。 &ldquo 塑化剂&rdquo 成分曝光之后,对行业敲响警钟,同时也给相关检测企业、机构、部门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检测过程中,塑化剂不再是漏网之鱼。 从化学分析测试角度,安捷伦科技塑化剂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广大分析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检测活动,尽快解决饮料、酒水中的塑化剂问题。 安捷伦5975C GC/MS 、7000 GC/QQQ两款产品能够分析食品中的塑化剂。通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通过完整的解决方案,厂商、质检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切实将隐患排除在产品流通之前。 安捷伦愿与更多的分析工作者共同推动中国的食品安全,让人们的饮食生活更健康更放心。安捷伦塑化剂整体解决方案在线下载:http://www.chem.agilent.com/en-US/promotions/Pages/Phathlate_analysis-CN-NovFY12.aspx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5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2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9亿美元。如欲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 安捷伦提供食品中塑化剂解决方案,帮助全面、准确展开检测工作
    近期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称,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实关于塑化剂事件,早已不是新闻,2011年台湾毒饮料事件,“塑化剂”一词就已经进入公众视野。  “塑化剂”成分曝光之后,对行业敲响警钟,同时也给相关检测企业、机构、部门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检测过程中,塑化剂不再是漏网之鱼。  从化学分析测试角度,安捷伦科技塑化剂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广大分析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检测活动,尽快解决饮料、酒水中的塑化剂问题。  安捷伦5975C GC/MS 、7000 GC/QQQ两款产品能够分析食品中的塑化剂。通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通过完整的解决方案,厂商、质检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切实将隐患排除在产品流通之前。  安捷伦愿与更多的分析工作者共同推动中国的食品安全,让人们的饮食生活更健康更放心。安捷伦塑化剂整体解决方案在线下载:http://www.chem.agilent.com/en-US/promotions/Pages/Phathlate_analysis-CN-NovFY12.aspx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拥有 20,500 名员工,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 2012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达到 69亿美元。如欲了解关于安捷伦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
  • 台湾含塑化剂饮料销往厦门东莞 数量约五六百箱
    台含塑化剂饮料售大陆 台湾统一集团称其在大陆生产饮料不受影响;质检总局表示若有新消息将及时向公众通报 台湾塑化剂风波还在扩大。昨天,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也被曝出有3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塑化剂污染,其中有芦笋汁已销往大陆。对此,统一集团表示,目前已启动清查,这款芦笋汁可能通过小贸易商销往了厦门、东莞等地,数量约500-600箱,将通过三种渠道进行回收。到昨晚21时许,国家质检总局还没有发布针对台湾塑化剂的新的防范措施。记者致电质检总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对塑化剂一事有新消息,质检总局会及时向公众通报的”。进展台湾有毒芦笋汁销往大陆这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已使206家厂家受牵连,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522项。据媒体报道,台湾卫生部门介绍,含致癌塑化剂DEHP的问题起云剂的悦氏运动饮料,确认输往香港、大陆;成伟公司(盛香珍)把问题起云剂外销到菲律宾与越南。有毒塑化剂还让食品龙头统一集团“中招”,其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污染,均被要求下架,其中芦笋汁已销往大陆。此外,连台湾的儿童吃磨粉药用的调味糖浆也涉毒,新北市有12家诊所、药局采购的调味糖浆可能掺有塑化剂。对此,台湾已要求在5月31日凌晨零点前,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等五大类食品必须提列不含“塑化剂”的安全证明,否则一律须下架回收。统一集团通过三渠道回收统一集团有关负责人昨日向媒体确认称,有毒芦笋汁乃为小贸易商销往内地,涉及厦门、东莞等地,目前已经启动清查。统一集团方面说,这批有毒芦笋汁仅限于台商较为密集的闽南地区,是由小贸易代理商进口,并在小超市和零售摊点售卖,涉及厦门、东莞等地,大陆其他地区没有涉及。对此,统一集团通过三种渠道销往回收有毒芦笋汁,一是贸易商封闭库存,二是接受中间渠道和消费者的退货,三是通过清查进行回收。另外,统一集团还强调,“起云剂”只在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含“起云剂”成分,不受事件影响。释疑食品用塑化剂属非法添加新京报:人食用了含有塑化剂的食品,身体上会有什么表现吗?吴永宁(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食品安全首席科学家):微量情况下看不出表现。但是,只要动物实验表示使用某物质有问题,会对其使用进行限制。所以,塑化剂是禁止用于食品的。其实,在我们常用的塑料制品里都有塑化剂。(身体中存在)微量的塑化剂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从塑料迁移出的。但是,如果有人用在食品中,量就大了。那就是非法添加。新京报:人体内有的这种微量的塑化剂,真的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吗?吴永宁:是要通过临床诊断才能判定是不是有害,但是可以明确,在高剂量使用的时候,在动物身上是有害的。新京报:那需要治疗吗?吴永宁:微量的塑化剂,不需要治疗。食品目前暂不检测塑化剂新京报:现在有人违规添加了,那么需要在食品中来检查塑化剂吗?吴永宁:这是要看有没有这个行为。目前,全世界食品常规检验没有这个项目。只会检测塑料中的塑化剂迁移量。新京报:我国有非法添加物的黑名单,你认为塑化剂需不需要被列入?吴永宁:卫生部制定这样的名单,是要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违法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列入。新京报:什么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吴永宁:用色谱等方法。检验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要排除食品中的塑化剂是被塑料污染的,还是从食品中来的。专家建议“大陆市场应排查塑化剂”专家称,应把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昨晚向记者介绍,鉴于台湾塑化剂事件影响扩大,相关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强对台湾进口食品添加剂中塑化剂DEHP成分的检测外,更应该尽快有针对性地对大陆市场进行DEHP检测的排查,同时也要把“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中。据董金狮介绍,由于塑化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大陆地区同样不允许加入使用在食品和饮料里面,由于过去大陆还没有发现食品中非法加入塑化剂的这类案例,因而没有相应的限量标准值。■ 相关新闻北京 塑化剂饮料未现“台湾街”昨日下午,前门大街台湾街里的游人并不多,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在这里几家经营台湾商品的超市中探访,店员们说,超市已经做了自查,并未发现有查出使用塑化剂的食品上架。在一家超市里,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店员说,公司的人第一时间已经要求店里自查,“自己查出来总比让工商局查出来要好。”她说:“请放心吧,我们家的食品都过关了!我们发了一张表,没有发现有被通报的食品在销售。”另外一家超市里,店员们也表过了同样的想法,对方还拿出一罐饮料,给记者看后面标志的添加剂名称。对于“塑化剂事件”是不是有影响店里销售的问题,店员们并未正面回答,只是说,每天的客流量差不多,也很少有人问起这件事情。在广场闲逛的关女士也表示已经听说了台湾部分饮料有问题的事情,但是她说,即使进到台湾食品的超市里,也不会去买饮料,“在这种地方,一般会买特产,就是饮料没有问题也很少会买的。”(
  • 内地人不排除吸收塑化剂 专家建议纳入日常监控
    CFP供图  台湾“毒饮料”事件继续发酵。事实上,台湾毒饮料事件,可能仅是“塑化剂”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塑化剂多年来被广泛使用到食品、药品中,犹如“翻版三聚氰胺”。  据台湾调查发现,该非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潜在食品中已有五年之久,在多个食品领域内的多种产品均受其污染。香港媒体则报道称,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一项血液抽查发现,99%被抽查的血液样本中都含有“塑化剂”。负责研究的浸大生物系副教授黄港住表示“这类化学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专家呼吁,国内饮料、保健品等相关食品应跟进进行排查,并将之列入日常监控名单。专家建议,国内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国内消费者的血液也进行抽查调查,以确认危害性及危害范围,并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实习生 熊汉玲  最新动态 多家受牵连企业宣称:内地产食品安全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塑化剂,大量食用可能会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据媒体报道,有毒“起云剂”已经在台湾销售约30年,并售往菲律宾、越南、大陆等地。本次事情爆发于台湾,目前,台湾卫生部门已经紧急向世卫组织通报,通过相关窗口通知大陆方面。  据悉,此次受到“塑化剂”事件牵连的厂家有近200家,其中包括白兰氏、统一企业、味全、美达等。记者昨天与多家被波及的食品饮料企业及台湾食品企业联系,不少食品企业均赶着与台湾、香港发现的问题饮料撇清关系,并纷纷表示,在大陆生产、销售的产品安全。  昨天,白兰氏方面向记者证实,该公司生产的“超能儿童成长钙片与“超能儿童综合维他命”受到“起云剂”污染,其中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均在进行回收。不过,白兰氏强调,“在中国大陆市场并没有销售并进口与此事件有关的两款产品”。  统一企业及美达食品两家公司生产的宝健运动饮料和芦笋汁、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也受到“起云剂”污染,统一表示,受污染饮品在台湾已全面落架。昨天,统一企业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杨寿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道,“统一在中国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加工地,目前公司从没有和台湾那边企业建立采购形式和业务往来。”该人士还表示,近期,随着天气逐渐转热,统一在大陆的销售情况良好,没有受到台湾受污染产品的波及。  康师傅中国方面公关部负责人陈功儒也向记者强调,国内销售的任何饮料产品,都是在国内生产的,与台湾没有任何关系。“国内饮料的销售并没有受到这次事件波及。”  记者昨天从广州多家大超市获悉,近日他们正在展开自查,暂时没有发现问题台湾食品。记者从广百、友谊、华润万家、万宁、屈臣氏、家乐福、百佳、吉之岛等商场了解到,商场已对相关产品进行了自查,没有发现台湾问题产品。多家超市均表示,将继续关注该事件进展。  最新发现 港99%被抽查血液含“塑化剂”  台湾曝发的“起云剂”事件可能仅是掀起冰山一角。  昨日,香港媒体爆出一条猛料,称99%被抽查血液含“塑化剂”,这种致癌物潜伏人体多时,估计是从食物中带入的。有专家指出,“塑化剂”在食品中可能潜伏多时,该事件犹如“翻版三聚氰胺”。  据报道,香港浸大生物系早于去年对300名香港市民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其中再抽取200名市民血液样本,发现九成九的血液样本中均验出有“塑化剂”。“这类化学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负责研究的浸大生物系副教授黄港住向媒体解释,由于血液化验无法追查污染源头,但某程度上反映“这类化学物料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市民进食多时也不自知,而且有关物料易被人类接触及吸收。  专家称,“塑化剂”以往只会在幼童的玩具、指甲油或医疗仪器中,发现含有微量“塑化剂”,但想不到有人故意将之添加到食物中,他形容该事件犹如“翻版三聚氰胺”。  在台湾发生的“起云剂”事件,目前正在逐渐升温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据悉,在台湾,除多家名牌食品受污染外,多家厂商使用昱伸公司制造的“起云剂”食品,长期外销至大陆、菲律宾、美国等地,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要求已台湾产品出具安全检验证明才能放行进口。  昨天,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表示,若情况需要,将依据现有法规禁止进口相关产品,以确保此类产品不在市场上销售。据悉,由于担心产品中的起云剂可能含有塑化剂,台湾上周召回了近50万瓶饮料。  此外,此前,台湾方面抽查检测可能含“起云剂”的问题食品为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果酱果冻、胶囊锭状粉状等5大类食品,但现在,随着事态发展,台湾有关部门将检测的范围扩大到速食类、养乐多、浓汤类食品等。  国内状况 内难幸免 专家建议纳入日常监控  邻近地区香港99%样本血液中验出有“塑化剂”的消息,令内地消费者恐慌。国内的饮料、保健品、药品等相关产品是否含有“塑化剂”?国内消费者体内血液是否也会含有“塑化剂”成分?血液中所含“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性如何?  昨天,记者联系了广东省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但直至截稿时,对方未有回应。据悉,由于“塑化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在日常对食品的检测中并不包含该项目。据悉,香港当地对恒常食物检测也并没有把“塑化剂”纳入计划内。  “谁也想不到‘塑化剂’会被添加到食品、药品中,这种物质本身并不是人体可食用的添加剂。”昨天,广东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告诉记者,血液中存在“塑化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体长期食用了含“塑化剂”的食品或药品,随后“塑化剂”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进而积聚在血液里。他认为,既然香港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含有“塑化剂”,不排除国内人体内也存在。“但到目前为止,从未有机构进行过相关研究。”  暨南大学医学院一位专家认为,人体内存有少量“塑化剂”是有可能的。她表示,工业社会,随着空气中污染成分增加,土壤、空气、水、食物中多少含有微量化工成分,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难避免接触“塑化剂”。  “大陆食品中含有塑化剂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食品中含微量化学成分的饮料有成千上万种。”昨天,暨大食品科学工程系副主任傅亮指出,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出台一个控制‘塑化剂’的规范标准。  小资料塑化剂  塑化剂DEHP即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为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添加在塑胶中可增加弹性,广泛存在于农膜、塑料袋、玩具、橡胶管中,属环境激素,可致癌、致畸,并引起男性不育。而起云剂则是一种乳化剂,属于合法食品添加剂,常用于饮料、果冻,避免产品出现油水分层。起云剂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但台湾黑心公司昱伸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偷工减料,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以图牟取暴利。据资料显示,塑化剂DEHP将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带来危害,如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可能造成儿童性别错乱,长期大量摄取还会导致肝癌。  相关  对男性影响较女性大  人体中若积聚有“塑化剂”,其对人体健康会有多大危害?  据报道,香港浸大生物系用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反映“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黄港住说,研究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期摄吸“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大。  “目前还无法知道人体内所积累的塑化剂对健康危害有多大。”上述广州三甲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称,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专门针对人体内“塑化剂”的情况作过毒理试验,它在人体内的含量有多少,多少含量属于安全范围、超过多少量有危害性、危害性是什么等相关研究,均未知。  不过,暨南大学一位医学专家认为,人体具有正常的排毒功能,而且塑料容器中的塑化剂浓度低,吸收状况还根据人体的差异决定,吸入量少对人体的影响也微小。  多位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更新对食品、药品类的检测范围,及时将该“塑化剂”纳入日常监管和抽查检测中,并将“塑化剂”列为高风险添加物,加大监控。傅亮称,国内也有香港检测中心拥有的手段和技术,可以检测到食品或药品里是否含有“塑化剂”,不过国内对该项目的检测费用和时间成本可能会过高、过长,企业和监管部门质量监管成本有可能提高。
  • 爆料称调味品塑化剂含量超过白酒400倍
    “塑化剂”危机持续发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创的同时,调味品、饮料企业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  “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微博中,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语出惊人。短短一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15000余条。一时间,消费者人心惶惶,持有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更是如坐针毡。  所谓的“塑化剂调味品”果真如传言的一样毒过白酒吗?《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食品饮料行业的生产工艺很难保证没有塑化剂,而且有关食品饮料中的塑化剂含量标准也含糊不清。但蹊跷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却坚称自己产品不含塑化剂。本报将关注后续进展进行跟踪报道。  毒火腿、毒牛奶、毒白酒之后,所谓的“毒酱油”“毒醋”“毒饮料”成为砸向食品饮料行业的又一枚重磅炸弹。  记者统计后发现,目前涉及调味品A股上市公司中,生产香精香料的公司只有百润股份(002568.SZ)一家,生产醋和料酒的恒顺醋业(600305.SH),生产酱油的加加食品(002650.SZ)。  在饮料上市公司中,主要为承德露露(000848.SZ)和海南椰岛(600238.SH)。此外,中粮屯河(600737.SH)、深深宝A(000019.SZ)、中炬高新(600872.SH)也涉及饮料、调味品业务。  《中国经营报》分别致电上述企业,得到的答复普遍为,公司产品绝不含塑化剂。然而,报料人龚也长给记者提供的线索却显示,调味品、饮料行业含塑化剂已是普遍现象。  “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的判断,与龚也长基本一致。  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背后,塑化剂危机迷雾重重。  两套标准前后冲突  塑化剂风波源自我国台湾地区,2011年5月,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塑化剂事件曝光之后,引起行业巨震。据了解,受事件牵连厂商217家,产品747项,波及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类、粉状类、锭状类等六大类产品。  据相关媒体报道,“台湾行政当局的处理措施,一是要求全境10700个超市、量贩店、便利商店,立即将所有含有塑化剂的商品下架,3天内,如果可以提出合格证明,才可重新上架 二是台湾检方对涉案人员提起诉讼,最后判决中的刑期从1年4个月到25年不等,判决最重的是昱伸公司负责人陈哲雄,有期徒刑25年、并科1000万元新台币罚金。”  酒鬼酒引爆国内白酒塑化剂危机后,至今并未有任何“召回”动作,相关负责人也没有被监管部门迅速“问责”。  网络曝光饮料、调味剂毒过白酒后,塑化剂风波再度快速发酵。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事件的始作俑者龚也长。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龚也长对“调味品塑化剂含量400倍白酒”的说法也有些“含糊”。  “在微博中说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确实有点夸张。”龚也长改口称,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标准比白酒行业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确实高出很多倍。  按龚也长的说法,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饮料、调味品塑化剂含量上限,卫生部于2011年先后下发的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文件和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文件,对于食品、调味品的检测标准界定,存在明显冲突。  2011年6月,卫生部下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中表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残留量,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 -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而在2011年8月份,卫生部却又单独下发了关于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通告。该份名为《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用香精香料适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有关问题的函》(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表示,对监督抽检食品用香精香料发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超过最大残留量的,如系环境污染、包装材料迁移以及香精香料加工浓缩富集工艺等带入的,应当检测其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以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共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计算。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可以允许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  从卫生部对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规定来看,要比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 -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高出数十倍。  “台湾塑化剂风波爆发后,国内相关标准也做出调整,调整的方向显然更有利于保护企业。”龚也长告诉记者,卫生部之所以对香精香料中塑化剂总含量做出特批,是因为在当时如果按照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的规定,由于国内企业生产工艺和包装较为落后,大部分香精香料都无法达到标准,而香精香料又是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的重要成分,国内调味品和饮料行业也会受到重大影响。  实际上,塑化剂标准的前后不一,幕后推手源自众多国内食品巨头的集体抗议。  某知名上市白酒企业董秘告诉记者,“这个标准事实上有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国家的标准问题。台湾塑化剂事件后曾经出台过一个卫生部551文件,调味品和酱油这些企业就到卫生部去闹,称这个标准不适合。后来卫生部没办法就出台了一个773文件,规定它们的含量是60毫克/千克,而白酒仍旧按照之前的标准0.3毫克/千克。”  塑化剂成行业普遍现象?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记者表示,香精香料是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原料的重要成分之一,但由于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都是成品,如果用香精香料的塑化剂总含量标准来作为调味品和饮料塑化剂总含量的标准不太恰当,如果以551号文件执行,对调味品和饮料来说又显得过于严厉。  同时,由于卫生部对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中所含塑化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让消费者对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里面所含塑化剂标准模糊不清,也让相关企业在控制和检测塑化剂方面无明确的依据。  “目前,国家对醋、酱油里面所含塑化剂没有统一的标准。”恒顺醋业产品质量检测部门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加加食品董秘戴自良也表示,在酱油、调味酱和蚝油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检测方面,国家现没有针对塑化剂的独立标准文件,只有卫生部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文件。  对于多数公司回应公司产品中不含有塑化剂的说法,朱丹蓬表示,在饮料和调味品的原料中,香精香料是主要成分之一,而卫生部专门就香精香料塑化剂最大残留量做出了“高数字”标准,显然是国内的香精香料中塑化剂含量较高,相关饮料和调味品含有塑化剂的概率较高。  “对于调味品和饮料的生产企业,要严格控制香精香料中塑化剂含量有较高难度,即使一批原料香精香料中没有塑化剂,也很难保证每批香精香料都不含有塑化剂或塑化剂不超标。”朱丹蓬告诉记者。  除了原料以外,调味品和饮料企业在生产线和包装上如果有塑料装置,则会加大产品存在塑化剂的风险,朱丹蓬透露,“特别是醋对塑料具有一定腐蚀性,在生产、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有塑化剂转移到产品中的可能性,因此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
  • 塑化剂第三波来袭 茅台美国检测超标近1倍
    就在刚刚交出低于市场预期的2012年业绩之后,贵州茅台(600519.SH)再次被爆出塑化剂超标,雪球网友“地面静风”1月28日发布茅台美国送检结果,其中一瓶53度飞天塑化剂DEHP含量超标近1倍。  据介绍,为稳妥起见,该网友总计购入三瓶茅台,并从中拿出两瓶批号一样的,分送两家机构检测DEHP含量。两家检测机构分别是位于亚特兰大附近的AppliedTechnical Service (ATS) 和位于洛杉矶附近的Exova。ATS是美国消费者保护局(CPSC)认可的检测机构,Exova则是FDA注册并有加州公共卫生部饮用水及环境管理局认可的饮用水质检测资质。  在等待送检结果的过程中,该网友的朋友又拿出一瓶收藏的30年年份茅台酒,请其安排进行更详细的检测。由于DEHP在美国有比较现成的检测规范和手段,而其他塑化剂成份却没有,因此这次找了一家位于密歇根州的分析化学实验室Impact Analytical,请他们以化学分析方法开发检测手段进行检测。  经检测,在两瓶53度飞天茅台中,其中一瓶塑化剂DEHP含量为2.6mg/L。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量为1.5mg/kg(约为1.68ppm)。也就是说,茅台塑化剂超标近1倍。  同时送检的另一瓶53度飞天茅台DEHP含量为1mg/L,并未超标。而30年年份酒塑化剂DEHP含量较低,仅检测出0.499mg/L。  根据美国加州的相关规定,成年人的DEHP每日无明显致癌风险最大允许摄入量310微克,有致生殖毒害风险的每日最大允许口服摄入量是410微克。雪球网友“地面静风”用送检结果数据简单计算认为,53度飞天的DEHP用两瓶样品的平均值来模糊估算,长期日均摄入量不超过215毫升(近4两半)无明显致癌风险,不超过285毫升(近6两)时无生殖毒害风险。而30年年份酒长期日均摄入量不超过620毫升无明显致癌风险,不超过820毫升时无生殖毒害风险。  在此之前的去年12月13日,雪球认证用户为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的“中能兴业”发布微博,称其送检的茅台被检出塑化剂DEHP超标。根据其送检结果,53度飞天茅台DEHP含量为1.62mg/L,另一款51度茅台汉酱酒则显示,塑化剂成分DBP为6.37mg/L,而国家标准为0.3mg/kg,这就是说茅台塑化剂超标20倍以上。  而最早引发送检茅台塑化剂事件的雪球网友“水晶皇”在去年12月9日晚间公布检测报告。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中塑化剂DEHP)含量为3.3mg/L,而根据我国卫生部规定,茅台超标1倍有余。  茅台美国送检结果一经公布,本就低迷的股价迅速跳水,跌幅逼近5%,股价创1年来新低。  截至发稿,贵州茅台报180元,下跌4.79%。
  • 我国食品目前暂不检测塑化剂 卫生部称微量无害
    释疑  食品用塑化剂属非法添加  问:人食用了含有塑化剂的食品,身体上会有什么表现吗?  吴永宁(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食品安全首席科学家):微量情况下看不出表现。但是,只要动物实验表示使用某物质有问题,会对其使用进行限制。所以,塑化剂是禁止用于食品的。  其实,在我们常用的塑料制品里都有塑化剂。(身体中存在)微量的塑化剂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从塑料迁移出的。但是,如果有人用在食品中,量就大了。那就是非法添加。  问:人体内有的这种微量的塑化剂,真的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吗?  吴永宁:是要通过临床诊断才能判定是不是有害,但是可以明确,在高剂量使用的时候,在动物身上是有害的。  问:那需要治疗吗?  吴永宁:微量的塑化剂,不需要治疗。  食品目前暂不检测塑化剂  问:现在有人违规添加了,那么需要在食品中来检查塑化剂吗?  吴永宁:这是要看有没有这个行为。目前,全世界食品常规检验没有这个项目。只会检测塑料中的塑化剂迁移量。  问:我国有非法添加物的黑名单,你认为塑化剂需不需要被列入?  吴永宁:卫生部制定这样的名单,是要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违法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列入。  问:什么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  吴永宁:用色谱等方法。检验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要排除食品中的塑化剂是被塑料污染的,还是从食品中来的。  专家建议  “大陆市场应排查塑化剂”  专家称,应把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昨晚向记者介绍,鉴于台湾塑化剂事件影响扩大,相关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强对台湾进口食品添加剂中塑化剂DEHP成分的检测外,更应该尽快有针对性地对大陆市场进行DEHP检测的排查,同时也要把“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中。  据董金狮介绍,由于塑化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大陆地区同样不允许加入使用在食品和饮料里面,由于过去大陆还没有发现食品中非法加入塑化剂的这类案例,因而没有相应的限量标准值。
  • 近三成微波炉用塑料饭盒会释放塑化剂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调查报告称,测试了二十五款标注为可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用的塑料饭盒,其中从七款样本的盒盖或盒身上检出塑化剂成分,包括"乐扣"、"JCJ"在内的不少名牌产品也榜上有名。记者采访发现,包括销售人员在内,很多市民对此并不知情。专家建议应严格产品说明规定。  在北京市大兴区的一家物美超市,不时有消费者到塑料饭盒、保鲜盒专柜前选购,一些人因为玻璃盒体的餐盒价位比塑料的高或者感觉比较沉,最终选择可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用的塑料餐盒。  记者:你们经常拿什么装饭在微波炉里热?  消费者:就拿乐扣啊。  记者:加热会释放塑化剂,这件事你们知道吗?  消费者1:不太清楚。  消费者2:我们家以前用现在不用了,不前一阵出问题了吗?  消费者3:刚从网上听说的,以前我们一直在用,在微波炉里热饭觉得挺方便的。  售货人员对哪些产品更适合用于微波炉加热不甚了解。  售货员:那上面标注耐热120度,就能微波炉用。  记者:现在不是说微波炉加热可能有害吗?  售货员:不知道。  多数微波炉专用塑料饭盒产品标明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和聚乙烯,它们的耐热程度最高分别是140℃和110℃,专家称如温度超过它们的耐热极限,塑化剂就有释放的可能,所以应避免长期用高温加热塑料饭盒翻热食物,但一些产品并没有标注不得用于蒸煮食物。中国消法研究会副会长刘俊海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厂家产品说明规范化管理。  刘俊海:商家应当揭示塑料饭盒在高温加热的情况下可能释放塑化剂,而且应告知消费者,塑料盒也有保质期,保质期一过也可能对消费者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如果他们拒绝履行这种信息披露义务,消费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 婴儿核桃油也中招!塑化剂该如何管控?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近日,有媒体爆出拉图蓝乔(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婴幼儿辅食品牌La Tourangelle(拉杜蓝乔)核桃油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成分残留。随后,千麦实业通过“La Tourangelle拉杜蓝乔”官方微博发布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其委托检测的拉图蓝乔2款不同包装的核桃油产品,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检测结果分别为1.86mg/kg和1.17mg/kg。很明显,其中一个批次产品已超出了国家规定的限值1.5mg/kg。/pp style="text-indent: 2em "据悉,拉杜蓝乔在婴儿辅食界很有名,由于声称是婴幼儿高端辅食用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卖点,拉杜蓝乔系列油制品成了很多妈妈的选择。因此消息传出后,妈妈圈一片哗然。/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又称“塑化剂”,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个人护理用品等产品中。目前常见且受关注的邻苯二甲酸酯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B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酒鬼酒中超标的是DBP,台湾饮料安全事件中的主角是DEHP,此次核桃油事件的主角同样是DEHP。/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塑化剂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很多,主要包括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甚至皮肤进入人体。 其代谢产物主要分布于血液、肝脏、肾脏、胃肠道及脂肪组织。流行病学与毒理学证据均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对机体健康多个方面均有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生殖发育毒性、胰岛素抵抗、肥胖、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等。也有专家指出,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是一种人类致癌物质。/pp style="text-indent: 2em " “塑化剂”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短短几年间就曾曝出多起塑化剂事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各国也出台了各种严苛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来限制塑化剂的使用。/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中国/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于2011年6月1日曾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列为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之中,并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中DEHP、DINP、 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 mg/kg、0.3 mg/k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我国国家标准GB 9685- 200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主要有8种,分别为:DMP、DIBP、DBP、DEHP、DINP、DAP、DIOP和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与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合物。而新版的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则删除了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规定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有四种,即DBP、DEHP、DAP、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与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并规定在食品接触材料中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mg/kg,DEHP的最大残留量为1.5 mg/kg,DAP及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与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最大残留量则为不得检出。标准还规定生产材料或制品strong不得用于接触脂肪性食品、酒精含量高于20%的食品和婴幼儿食品/strong。此外,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规定,邻苯二甲酸酯为禁用物质。新颁布的《玩具安全》标准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6种塑化剂列为限用物质,限量要求跟欧盟相同。/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另外,国标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代替了原来的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SN/T 3147-2012《出口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并给出两种检测方法。第一法主要是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规定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定量限为0.3mg/kg,其他15种邻苯二甲酸酯定量限为0.5 mg/kg。与第一法相比,第二法采用外标法并增加了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的测定。第二法规定,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定量限为9.0mg/k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定量限为0.3mg/kg,其他16种目标化合物定量限均为0.5mg/kg。/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美国/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2008年,美国发布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玩具及儿童护理产品中DEHP、DBP和BBP三类邻苯增塑剂被实施永久禁令,DINP、DIDP和DNOP三类邻苯增塑剂被实施暂时禁令。2017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关于禁止儿童用品中含有含量超过0.1%的特定邻苯二甲酸酯的最新规定,并将之前增塑剂限制种类由6种增加至8种。/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欧盟/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欧盟是较早开始对邻苯二甲酸酯毒性进行调研评估并对其使用进行限制的区域。2005年12月通过的强制禁令——第2005/84/EC号指令规定所有玩具或儿童护理用品中DEHP、DBP、及BBP的浓度不得超过0.1%;对可放进口中的玩具及儿童护理塑料中所含的另三种邻苯二甲酸盐(DINP、DIDP及DNOP)进行限制,浓度不得超过0.1%。但2005/84/EC指令没有对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材料中的使用进行明确规定。欧盟在2007年3月31日的官方刊物上发布的2007/19/EC指令则在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材料及商品方面对2007/72/EC指令做出了许多修改。/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近期正式执行的欧盟RoHS2.0规定所有输欧电子电器产品(除医疗和监控设备)均需满足指令中规定的使用某些有害物质限制的要求。其中,新增四项邻苯二甲酸酯检测要求,包括DEHP、DBP、DIBP和BBP,限值为0.1%。为了应对法规管控需求,中国出口企业将需根据IEC62321-8《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8部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有热裂解热脱附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聚合物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标准规定检测产品塑化剂的含量。/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由于塑化剂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我们无法完全离开,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塑化剂的暴露风险。未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相信各国对塑化剂的管控也将会越来越严。/pp /pp style="text-indent: 2em "i参考文献/i/pp style="text-indent: 2em "国内外增塑剂相关法规比较/pp style="text-indent: 2em "塑化剂的毒性及安全标准研究/pp style="text-indent: 2em "GB 9685- 200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pp style="text-indent: 2em "GB 5009.27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p
  • 专家称年份酒普遍含有塑化剂
    成都糖酒会刚刚落幕,白酒质量安全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我国著名白酒评委张志刚日前向记者透露,截至目前年份在两年以上的白酒,无论品牌,凡是送检的几乎都存在塑化剂问题。  传导过程产生白酒塑化剂  2012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的检测结果,其中DBP(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超出标准2.6倍。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发表声明称,我国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限定标准正在研究之中,目前只有容器、包装方面有塑化剂标准,因此不存在白酒本身塑化剂&ldquo 超标&rdquo 一说。而且,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  但是,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这种辩解毫无责任,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拿标准&ldquo 说事&rdquo 有为酒企开脱之嫌,白酒本来就是中国的民族饮品,国际上对白酒塑化剂含量根本就没有具体标准,更谈不上&ldquo 低于&rdquo 国际标准。  我国著名白酒评委张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酒中塑化剂的产生主要是在传导过程中,白酒在生产时使用大量塑料软管、塑料桶,由于塑料软管、塑料桶与白酒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塑化剂溶出,另外,也不排除有的白酒酿造使用的原料酒、添加的香精香料可能含有塑化剂,进而引入到白酒最终产品中。  据食品安全网站放心365总裁高建明的介绍,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塑化剂对动物雌激素具有显著的干扰效应。长期摄入过量塑化剂,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  高建明表示,白酒的包装材料也可能成为塑化剂问题的帮凶,比如塑料内塞,白酒灌装后,在整个贮存、运输、流通环节均有可能与添加塑化剂的内塞&ldquo 亲密&rdquo 接触,导致塑化剂的溶出,所以合格白酒出厂后,也有可能在流通环节抽检时发现含有塑化剂。  &ldquo 年份酒&rdquo 被测普遍含有塑化剂  张志刚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年份在两年以上的白酒,无论品牌,凡是送检的几乎都存在含有塑化剂的问题。  张志刚表示,这是因为酒鬼酒被曝出塑化剂事件是在一年半以前,引起各方重视之后,各酒企才开始严格生产和流通监管,甚至淘汰原有含塑料软管和塑料桶的设备,但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白酒产品往往都是在两三年以前生产的,这是由于白酒这种产品的特殊性&mdash &mdash &mdash 生产后一般要储存一段时间后才面向市场,因此可以说,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酒,无论品牌,几乎都有塑化剂问题。  而且,当时大部分地区白酒出厂检验项目中不包括塑化剂的检测,所以这些产品都是直接流入了市场,消费者一般也无法判定塑化剂的存在。  据有关专家介绍,自从酒鬼酒塑化剂事件曝出后,很多酒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全面&ldquo 禁塑&rdquo ,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如原材料环节,原来有些厂家使用的是塑料编织袋运输高粱小麦,现在改为麻包带,并在除杂环节避免塑料物质进入 在制酒生产环节,将蒸馏接酒管道、接酒桶、瓢盆容器全面更换为不锈钢材质 在存储勾兑环节,输酒管道更换为不锈钢软管,储酒陶坛的封口都加了皮纸,并且将封口薄膜全部更换为不含塑化剂的材质等。  对此,张志刚表示,即便现在很多酒企全面升级设备和监管措施,但已进入流通环节的产品确实存在塑化剂问题,因为这些产品几乎都是酒企&ldquo 升级&rdquo 前出产的&ldquo 酒企也很难办,过去的产品会被人质疑有塑化剂问题,如果将这些正流通的产品换为新生产的产品,又会被质疑年份不够,可谓是两头为难。酒企仍需要时间来渡过这个特殊时期,目前要想一下子祛除所有隐患是不可能的。&rdquo   &ldquo 国标&rdquo 千呼万唤难出台  虽然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但中国酒业协会所称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ldquo 国标&rdquo 确实到目前为止仍未出台。中国酒业协会之前曾建议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去年年底,国家食药监局发布通知,要求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的风险评估结果,加强对白酒产品中塑化剂的抽样检验,发现白酒中塑化剂高于风险评估值的,立即责令企业停产整顿。该通知并未明确给出卫生计生委通报的塑化剂风险评估值的具体数值。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若一个行业无标准可循,那么企业产品的合格性无法确定,消费者的信心也就无从谈起。当前确实面临着全球尚无塑化剂限量标准可参考的问题,但是国内相关部门可以在研究基础之上根据国人体质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塑化剂标准。此外,政府部门如标准制定部门、质检部门的公信力也有待恢复,否则标准和检测结果不被消费者认可,白酒行业的塑化剂问题也就不能得到良好解决。同时,政府也可规范和促进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使其为国内食品安全筑起另一道安全保障。
  • 美国为塑化剂建“黑名单”
    美国是对塑化剂控制较为严格的国家,各种有关空气、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的法案中都严格限制塑化剂含量,并不断更新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塑化剂“黑名单”。  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严禁添加到食品中。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就引起研究机构和环保组织的担心。相关研究指出,它们会对鼠类造成肝脏肿瘤,有可能对环境、人类生殖系统和激素功能造成影响。  1980年,美国环保署首次将6种塑化剂列入“黑名单”,对其生产、使用制定了严格规定,理由是这些化学物质有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随着相关研究和社会关注的增加,美国环保署、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等多家政府机构开始对空气、水、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设立“硬指标”,美国政府也颁发了多项塑化剂管控法规条例。《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清洁水法》、《安全饮用水法》和《清洁空气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都明确限定了塑化剂含量。如《安全饮用水法》规定,饮用水中塑化剂DEHP含量最高浓度为每升水0.006毫克。  美国于2009年实施“邻苯二甲酸酯行动计划”,对8种毒性明显的塑化剂加强管控,此次中国“白酒塑化剂风波”中的几种塑化剂也名列其中。目前,美国对塑化剂在玩具、儿童用品和可食用产品中的含量有明确限制,而在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署的规定中,工作环境每立方米空气中DEHP含量的上限为5毫克。  美国环保署等还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就塑化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及时更新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塑化剂“黑名单”。  不过,尽管严加防范,美国也曾发生过“塑化剂风波”。2011年,美国向中国香港出口的膳食补充剂“医之选——月见草油”样本中就检出含塑化剂。此前,在加利福尼亚州也曾发生过超市销售的饮料塑化剂超标事件。  美国环保署署长莉萨杰克逊表示将加强和改革有毒物质管理体系,美国环保署还希望建立“受关注化学物质表”,将更多有毒化学物质列入“黑名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