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塑化剂成分

仪器信息网塑化剂成分专题为您整合塑化剂成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塑化剂成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塑化剂成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塑化剂成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塑化剂成分话题讨论。

塑化剂成分相关的论坛

  • 塑化剂有何害处

    此次“酒鬼酒”中塑化剂成分只有DBP超标,其他成分合格塑化剂常添加在塑料制品中,提高塑料制品柔韧度。在各种塑化剂当中,以综合性能佳、价格廉价易得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使用最为普遍。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目前广泛用于工业制品至少有十四种以上。最近对“白酒塑化剂”风波的媒体报道中,提到受测试的“酒鬼酒”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含量分别为0.49mg/kg、0.41mg/kg和1.08mg/kg。按照2009年开始生效的中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这三样成分仅在脂肪性食物中“禁止测出”,只要不超过“特定迁移量”就可以出现在酒类中。而检测结果中,只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超过0.3mg/kg的“特定迁移量”,属于明显违规。“酒鬼酒”中DBP含量超过“特定迁移量”在“白酒塑化剂”事件被广泛关注后,中文网络上有人批驳负面报道中“dbp含量超过最大残留量”是无理取闹,因为“最大残留量标准针对的是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而非食品本身”。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发布后,中国卫生部对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解释,其中“最大残留量”是指包装材料终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特定迁移量”是指添加剂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终产品中迁移到与其接触的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的最大限量。《标准》规定接触非脂肪性食物的材料中DBP “最大残留量”不超过总剂量0.05%,“特定迁移量”不超过0.3mg/kg。而“酒鬼酒”中检出DBP 含量是1.08㎎/㎏,超过《标准》中此成分“与其接触的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的最大限量”甚多。负面报道的撰稿者的确犯了概念错误,但“酒鬼酒”中DBP含量超标也是不争的事实。

  • 【讨论】塑化剂了解知多少?

    塑化剂(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工业上应用广泛。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卫生部说,塑化剂可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微量摄入不必过分恐慌。塑化剂,台湾汉语,就是大陆汉语之增塑剂。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台湾厂商用一种常见的增塑剂DEHP(后陆续检出DINP、DNOP、DBP、DMP、DEP等)代替棕榈油配制的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DINP等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塑化剂分子结构“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DEHP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另一厂商宾汉公司则以DINP取代贵重原料加入起云剂中。  某些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  环境荷尔蒙系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会造成内分泌失调。  2011年06月08日,台湾公布被检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种,涉及厂商近300家。  国家质检总局暂停进口台湾问题产品增至948种,为方便公众了解塑化剂产品,质检总局每天公布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产品的最新名单,已涉及280家企业。问题产品一律暂停进口。塑化剂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不妨说出来让大家一块了解一下!塑化剂的检测通常会涉及到那些仪器呢?

  • 牛油中塑化剂检测

    牛油中塑化剂检测,DEHP数值不稳定,有时突然一个样品检测值会很高,复检又正常,而其他塑化剂成分复检也是正常的,有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呢,谢谢?

  • 【讨论】塑化剂来袭 怎样避免生活中的塑化剂风险

    关于塑化剂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是台湾的叫法,大陆叫增塑剂。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塑化剂从化学结构分类有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等多种。塑化剂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种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这次台湾检测出的“塑化剂”学名叫“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简称DEHP,是一种毒性大于三聚氰胺的化工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为什么用塑化剂代替起云剂?  起云剂的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相溶的水油溶液能够形成混合均匀的胶状分散体。现在生产的果汁饮料中常常掺杂有果肉、原汁等多种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如果不添加起云剂就容易在瓶底出现杂质和沉淀。另外加入一定量的起云剂还有助于释放与保留果汁饮料的香气,增强果汁饮料口感的润滑性、厚实感,尤其是有效改良果汁饮料的天然感观,显著提高果汁饮料的品质。  起云剂本身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不过,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5倍,而使用塑化剂DEHP代替起云剂也能产生相似的增稠效果。台湾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 酒里也含塑化剂?

    酒鬼酒致命危机:塑化剂超标260%酒鬼酒有毒。  没人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一直以酝酿湘西千年文化,传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号称“无上妙品”,其酒鬼酒系列也成功跻身高端白酒行列。但是,让人无法想象的是,酒鬼酒却存在意想不到的致命危险。  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竟然超标高达260%,这是21世纪网(微博)将酒鬼酒送第三方检测得出的答案。  21世纪网在酒鬼酒实际控制人中糖集团的子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公司购买了438元/瓶的酒鬼酒,并送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测。  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其中,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而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酒鬼酒中的塑化剂DBP明显超标,超标达260%。  塑化剂即我们常说的增塑剂,塑化剂是2011年5月台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此后,塑化剂的“阴霾”效应不断扩散,在饮料、方便食品以及药物不断被曝出塑化剂超标后,其杀伤力让很多人谈“塑”色变。  食品中塑化剂超标将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认为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而“传承湘西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独创中国白酒馥郁香型”的酒鬼酒,业绩突飞猛进之时,却把大量带毒的酒不断抛向市场,让信赖其品质的消费者无辜受害。  同时,据21世纪网了解到的情况,塑化剂超标在白酒行业里不只是酒鬼酒一家,其他品牌的白酒,也存在塑化剂超标的情况。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  在获知相关线索后,21世纪网便联系相关检测机构询问检测事宜。  21世纪网首先和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系检测,虽然无数次沟通,几经曲折之后,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意以白酒样品检测。  为保证检测的样品为酒鬼酒厂家的正品,21世纪网来到酒鬼酒实际控制人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所在地即中国北京西城区西外大街110号中糖大厦。中糖集团子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责任公司的酒鬼酒专卖店就位于中堂大厦一层,此店也是酒鬼酒在北京年数最久的专卖店。  21世纪网在此地买了价位为438元/瓶的50度酒鬼酒4瓶(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最开始同意检测要求数量4瓶)。  但是,最终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没有酒鬼酒公司开具的带有公章的检测介绍信为名拒绝检测。  而后21世纪网获知,天祥集团即Intertek集团可以做白酒塑化剂检测。且Intertek集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英国富时100指数成份股之一。  资料显示,Intertek专门做质量和安全服务,其客户包括众多的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壳牌(Shell)、佳能(Canon)、麦当劳(McDonalds)、英国石油(BP)、宜家(IKEA)、雀巢(Nestlé)等都是其客户。  同时,天祥集团已被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机构和权威机构所认可,在中国已经被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中国计量认证(CMA)等认证。  考虑到天祥集团具备检测资质,且为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以及政府机构提供检测服务,21世纪网便决定由天祥集团进行检测。  随后,21世纪网把酒鬼酒原封不动寄往上海的天祥集团进行16种塑化剂的检测。  5个工作日之后的10月31日下午,21世纪网收到了发自天祥集团的检测报告,检测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含量分别为0.49㎎/㎏、0.41㎎/㎏和1.08㎎/㎏。  参照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的规定: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9.0㎎/㎏和0.3㎎/㎏。  如此可见,DEHP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为0.49㎎/㎏。而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明显超出0.3㎎/㎏的标准,超标达260%。元芳,你怎么看?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7.gif

  • 探究白酒塑化剂人为添加的可能

    背景知识:塑化剂,既增塑剂。其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相融的水油溶液能够形成混合均匀的胶状分散体。常用在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果浆果酱类、粉状胶体中来防止出现沉淀,并能增加口感。  而白酒如果考虑是人为添加塑化剂的话,有可能是为了让年份不够的酒液看起来好看,增加各种增粘剂可固化伪造粮食酒内的糖分,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但同时也有可能是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2012年8月20日,中国酒协《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称,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公布白酒产品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高档白酒----利润空间大----人为添加可能性大?何为"挂杯"效果?斟了酒,轻轻地摇杯,让酒液在杯壁上均匀地转圈流动,停下来酒液回流,这并不是挂杯,稍微等会儿,你就会看到摇晃酒杯的时候,酒液达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水迹略为鼓起,慢慢地就在酒杯的壁面形成向下滑落的Tear“泪滴”,象一条条小河,法文称为Leg“脚”,这就是挂杯。好酒“挂杯”的原理?好酒容易挂杯,与酒液的成分有关。首先,酒精含量越高,既白酒的度数越高,越容易挂杯。此外,酒中的微量物质、还原糖、甘油、挥发性成分、非挥发性物质等等,反应着酒体的粘稠性和酒中成分的丰富度。陈年老酒中这些物质的的含量都较高。高档白酒都是高度酒吗?贵州茅台 53度水井坊 50度左右,也有30多度的五粮液 50度的居多,也有30多度的衡水老白干 67度红星二锅头 62-65度结论:高档白酒中,度数高的占大多数。酒精含量高,更容易溶出生产线中的塑化剂! 白酒中的塑化剂,人为添加的可能有多大?

  • 【求助】检测塑化剂的试剂

    各位朋友们,请问大家在检测塑化剂时采用的是什么试剂呢?我现在用的正己烷牌子是色谱纯美国天地,瓶子的盖子是塑料来的,进样后发现正己烷里面还是有塑化剂成分,虽然含量很低,但也是有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然后是怎么处理的呢?如果没有遇到,又不知道大家是用什么牌子的试剂呢?

  • 【转帖】“塑化剂”阴霾扩散 医药业或难幸免

    3日,国家药监局的一则通知,让公众进一步意识到了“塑化剂”的威胁。药监局的通知要求,各地暂停生产销售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两种保健食品,分别为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的多种氨基酸片,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这两种产品,要立即下架。上述两种保健品分别含有的“邻苯二甲酸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均为卫生部2010年第16号公告中点名的违法食品添加剂。尽管其与中国台湾地区检出的塑化剂(DEHP)略有不同,但同属“塑化剂类”。这也是大陆地区首次在本土产品中查出塑化剂成分。国家药监局要求,“凡配方中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相关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立即暂停生产,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产品立即召回,并即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但“塑化剂”阴影,并不仅仅存在于保健食品之中,在药品中亦可能普遍存在。6月6日,北大医学院免疫学系博士王月丹称:“对塑化剂最为滥用的,应该是药品生产企业。”他列举了多款含DEP成分的药品,包括钙片、阿司匹林等常用药。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这显然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被允许的DEP塑化剂DEP,是药典2010版中允许的药用辅料之一此次被停产、下架的两款保健品,均在其成分中注明了含塑化剂成分。作为一种能使塑料软化的化学品,塑化剂广泛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胶管、乙烯地板、清洁剂、润滑油、指甲油、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多国研究均已证实,塑化剂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干扰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影响胎儿和儿童的正常发育。针对塑化剂的抗议之声由来已久。欧盟早在1999年就作出决定,严格限制儿童玩具和用品中塑化剂的含量。而肇始于台湾地区的塑化剂问题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其直接添加于食品之中。一家NGO组织的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武毅秀表示:“包括DEHP在内的塑化剂物质,是一种具有潜在毒性的环境激素类物质,是绝不应该出现在食品和玩具中的。”今年2月,欧盟已将DEHP列入化学品淘汰名单,准备在3到5年内停止其在欧洲的生产和使用。而中国对此至今尚无明确的淘汰、禁用时间表。事实上,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还是药典2010版中规定的药用辅料之一,主要用于药片包衣的增塑剂。因此,上述两款产品才会在成分中明确列示“塑化剂成分”。一家被处罚企业还声称,“大部分药品和保健品的包衣,都广泛使用了这种材料”。卫生部6月5日通告称,偶然食用少量受DEH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王月丹认为:“如果药品和食品生产企业不公布使用多少塑化剂,公众是无法界定何为偶然和少量的。”宁波多美产品认证公司,是国内具有塑化剂检测能力的认证企业之一。但该公司一位人员表示:“我们只查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不涉及药品和食品。至今,也没有人来要求检测食品、药品中的塑化剂。”药品中的风险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塑化剂亦是常用配方成分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对塑化剂问题的关注,仍集中于食品领域。但王月丹称:“至少在两款药品的说明书中,可以查询到塑化剂。”他所指的两款药品,分别是珠海生化制药的钙片产品盖舒泰和威奇达药业所产的阿司匹林维C肠溶片。两款药品均在说明书中列示,其化学成分中含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在王月丹看来,“不能认为药品是偶然服用而不去关注,钙片、阿司匹林等常用药,实际用量是很大的,同样存在致病风险。”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均是片剂薄膜衣和肠溶空心胶囊的常用配方成分,只要是学药剂的专业人员都知道这个知识,大学的药剂学教材上,也能查到相关内容。”塑化剂,主要用于控制药物在肠道中的释放时间,起缓释作用。虽然大陆药企尚未对此引发关注。但在台湾和澳门、香港等地区,均已对多款药品实施下架。香港政府已明确要求,将塑化剂列入食品、药品的常规检测范围。王月丹表示:“如果没办法彻底修改药典规范,那至少可以在孕妇和儿童用药上进行相应提示,以免危害到下一代的健康。另外,也希望企业能够公布包材中塑化剂的含量,消费者可以判断,是否会对人体构成危害。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则呼吁,如果塑化剂不能用于食品和药品,那么,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应该扩大召回的产品范围,以保障公众的安全。

  • 塑化剂检测的两大问题 (有待解决)

    请查看附件, 谢谢各位高人的指教!!!(附件内容朱老师已经贴出来了,就是下面的内容,大家不用下载查看附件了——砂锅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塑化剂的检测有两个问题:1.塑化剂标样在0.01-0.1ppm这一段曲线的线性非常好,基本上都是0.999以上,但是在0.1-1ppm这段曲线的线性就很差了,前面的DMP/DEP/DIBP/DBP等成分很好,有0.99以上,到了DHXP之后的BBP/DBEP/DCHP/DEHP/DNOP/DNP等成分的线性就很差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解决呀?2、前处理时,分别吸取5mL 4mL 2mL 1mlL的同一个酒样,各加入2mL正己烷萃取,震荡、离心、提纯,最后上机检测,发现测得的酒中塑化剂含量相差很大(已经经过稀释因子换算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国标写的是吸取5mL的样品。谢谢各位高手的指教!!!(我用的是安捷伦7890A-7000B GC-MS气质联用仪)

  • 白酒中含塑化剂,我觉得应该追根溯源

    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一直以酝酿湘西千年文化,传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号称“无上妙品”,其酒鬼酒系列也成功跻身高端白酒行列。但是,让人无法想象的是,酒鬼酒却存在意想不到的致命危险。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竟然超标高达260%,这是21世纪网将酒鬼酒送第三方检测得出的答案。  21世纪网在酒鬼酒实际控制人中糖集团的子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公司购买了438元/瓶的酒鬼酒,并送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而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酒鬼酒中的塑化剂DBP明显超标,超标达260%。你知道白酒中含塑化剂吗?白酒中的塑化剂从哪里来呢?塑化剂无处不在,是否应该追根溯源,严格控制呢?你检测过白酒中塑化剂吗?你有什么好的检测检验呢?

  • 白酒塑化剂风波真相仍待求解

    评论:白酒塑化剂风波真相仍待求解这些年我们的化学水平一直在不断地提高。2006年我们知道了苏丹红,2008年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2010年我们知道了地沟油。现在随着一颗地雷砸向近10年来鲜有食品安全问题的白酒行业,塑化剂这个新的化学名词又被瞬间科普了。  回望扰攘两周的这起风波,我们得到了三个结果。其一,质检局、卫生部等三部门紧急对媒体澄清,白酒生产工艺不需添加塑化剂,其主要来自于生产、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塑胶容器、管道等的迁移。酒鬼酒被曝光的增塑剂D BP的检出量,按我国人均寿命,每天饮用1斤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其二,处于风暴眼的酒鬼酒全线排查,并称将购置专项检测设备及专门过滤设备,将塑化剂检测指标列为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其三,质检部门已部署进一步对全国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深入排查,要求企业从源头抓紧进行整改,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然而,时至今日,白酒中塑化剂的出现究竟是酒龄的“增稠剂”还是生产设备问题,究竟是白酒行业潜规则的揭发还是做空白酒股的“阴谋”仍在争论不休,亦未见相关监管部门和权威部门站出来直面媒体和公众的疑惑。再夹杂着白酒国标中并无涉及塑化剂指标的检测、监管部门常规市场抽检中并不涉及该指标等众多空白地带,消费者对白酒塑化剂问题的众多疑虑仍没有尽数消除。  回看这起风波,目前大家的疑虑还集中在三点。其一,现在外界对白酒中的塑化剂究竟是人为添加还是外部迁移仍争议不断,而进口葡萄酒、洋酒中也检测出了塑化剂成分,那么酒中塑化剂的真实来源究竟有哪些?其二,中酒协在一份声明中提及曾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测定,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那么除了酒鬼酒,市面上其他白酒品牌的情况如何?其三,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是,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残留和其含量是否会威胁到人体健康是两个概念,一个安全限量值是让消费者、企业最为直观的判断砝码。尽管卫生部已经对食品中塑化剂进行风险评估,但是消费者并未得到更多正面信息以稳定军心。  要实实在在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显然都要拿出更多的实际行动和诚意。比如全国排查结果应该尽快公布。如果发现酒企存在人为添加,该严惩的就要严惩不怠;如果查实确属迁移,那应该加强白酒塑化剂来源的系统分析研究,避免其他食品出现类似问题;如果发现企业没有问题,那也正可以借机还白酒企业一个公道,让企业尽快摆脱风波的阴影,恢复正常生产销售。而最为关键也是最能让消费者彻底摆脱对塑化剂恐惧的,还是监管部门组织各方科研力量加快对白酒乃至食品中塑化剂残留量安全的风险评估。待评估后,是否应该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甚至规范当前的检测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回头看看近几年食品行业,每经历一次食品安全事件,有关监管部门对这类食品的监管职责就会清晰起来,而相关的检测标准也会得到健全。这绝对是好事,但同时也让我们很疑惑:为何总是“出事”之后某些问题才会引起重视?从白酒塑化剂风波中,我们更应认真思考的或许是,如何建立一种长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可以举一反三防范类似事件发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机制的建立,从加强监管部门对企业问责体系,到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等等,都需要比现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为消费者,我们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不要再被动地被科普那些陌生的化学名词了。 南都经济评论员 黄丽嫦

  • 关于塑化剂的问题

    请教大神: 当做塑化剂检测时,检测值在限值附近波动,应该如何判定其塑化剂是否超标?例如DEHP限值为0.5,检测值最大不超过1.85,有时还没有,如何判定呢?以前做塑化剂检测时,若有则比限值大很多,在限值附近波动的还头一次遇到,如何判断为好呢?

  • 塑化剂检测的难点

    我在建立塑化剂(16种)标曲时,0.5ppm、1ppm 、2ppm、4ppm、8ppm 五点线性很不好(我重新配制了4次都发现一样的现象),前面6种塑化剂的相关系数有两个9,后面的基本上只有一个9,请问这样的曲线能用来分析样品吗(白酒)? 是仪器的问题还是塑化剂本身线性就不好呢?如何解决我遇到的塑化剂线性不好的问题呢? 谢谢!!!

  • 塑化剂 讨论!!!!

    塑化剂前处理讨论,1. 白酒中塑化剂,水浴挥掉乙醇 正己烷超声提取 !2. 植物油中塑化剂,乙腈和正己烷饱和体系体系,加PSA净化 3. 奶粉中塑化剂,乙腈直接提取上机,4. 全部玻璃器皿,250摄氏度烘烤5小时,但标曲配制是移液枪。。。。。实验同时进行全试剂空白考察。 达人们有没有更好的前处理手段 或者是实验过程优化,请分享!!!!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2.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2.gif

  • 【讨论】名企都爱塑化剂??

    【讨论】名企都爱塑化剂??

    截止到5月30日,受台湾“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522项。台湾食品界龙头“统一”、悦氏运动饮料、知名药企“宏星制药”在内的多个名牌企业都未能幸免于难。 塑化剂是致癌物质,并被普遍认为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多家台湾知名食品饮料及制药企业被检出产品加入塑化剂。台湾以近三十年的时间建立起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但屡被学界预警的塑化剂怎样逃过监管?大陆规定塑化剂不得用于油脂及婴儿食品包装。但在多种日用品尤其是食用油容器、保鲜膜、玩具、化妆品和洗涤剂中均有检出。 超过两百家台湾厂商的逾五百种产品检出塑化剂超标。食品、饮料及保健品类问题尤为严重。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050916_297927_1641557_3.jpg

  • 增塑剂/塑化剂/DEHP测试

    何谓塑化剂塑化剂即我们常说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常用的塑化剂,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主。研究报告指出,DEHP比三聚氰胺毒性高,人体摄入后,不会立刻排出体外,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2011年6月,正是塑化剂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成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久之后,酒业协会开始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酒业协会于2011年12月向酒企发布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并特别提到了对塑料瓶盖的检测。 白酒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塑料袋、瓶装的成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会逐渐增高。对增塑剂的监管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指标有16种。卫生部2011年6月1号公告的《关于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6号)》罗列出的项目中总共有17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2011年6月13日,卫生部发布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其中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 mg/kg和0.3 mg/kg。2011年8月29日,卫生部发布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规定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 mg/kg的,可以允许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增塑剂检测范围白酒等酒类及其包装材料饮料、果汁食用香精香料果酱、果浆、果冻保健食品方便面和方便米粉面点食品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包装材料

  • 没有酒类塑化剂标准,就可以不管里面有没有塑化剂?

    酒鬼酒并不承认位于上海的这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结果,其公司副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酒鬼酒会把样品送湖南省质监局检测。酒鬼酒的塑化剂含量究竟有没有超标?11月21日,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向质检总局报告,经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进行检测,显示其中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按照0.3mg/kg的标准计算,超标2.47倍,与此前媒体报道的超标260%,相差13个百分点。 对于塑化剂这个称呼,公众并不陌生。去年5月,台湾昱伸公司被查出将塑化剂当作配方生产起云剂长达30年,原料供应遍及全台湾。多种知名品牌的饮料、茶水、保健品都被台湾检测机构检出含塑化剂,当时这股旋风一度甚至刮到大陆,人们一时谈塑化剂色变。 那么,塑化剂到底是什么?它其实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它可能对哺乳类动物和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有研究发现它即使含量很低,也可能产生累积效应。从这点来看,塑化剂超标260%或超标2.47倍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不用解释,含有塑化剂的白酒对人体有危害是无疑的。在事实面前,酒鬼酒道歉了,但酒鬼酒还是强调,经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公司的严格检查和对50度酒鬼酒的检测,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情况,有可能是在转运、包装过程中发生的迁移。酒鬼酒还是抱着一种不主动为恶的心态。难道不主动为恶却造成恶果,就不应该承担责任吗? 企业制造一种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从包装到运输,甚至在摆上柜台出售到消费者手中之前,商品的一切问题都应该是制造商负责,这种“可能是在转运、包装过程中发生的迁移”到底是谁的责任?仅仅是道歉并不能获得消费者谅解,酒鬼酒应该负责任地调查塑化剂是怎么进入酒中的,这种“迁移说”是否成立。 在此次塑化剂事件中,酒鬼酒的表现让人失望。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酒鬼酒这次完全没有表现出对消费者负责任的姿态。酒鬼酒在11月22日晚发布公告,声明截至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定酒类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没有限量标准就是可以含有塑化剂的理由吗?企业应该对消费者负责,面对消费者,酒鬼酒本应该在第一时间就拿出应对方案,但令人失望的是,酒鬼酒只是作了一个道歉,而且还有很多辩护的理由。 被诟病的并不是只有酒鬼酒,还有中国酒业协会。该协会的声明显示,2011年6月,协会获知白酒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有关信息,就要求相关企业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当年12月又发布通知要求白酒企业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2012年4月,协会再次强调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 纸里包不住火。行业协会既然早已知道有的白酒产品中含塑化剂,就应该及时公布并监督其整改,这种行业内秘密进行的自查自纠,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对整个白酒行业产生不良影响。酒鬼酒把没有酒类塑化剂标准当成理由,我们不禁要问一下相关管理部门和协会,塑化剂风波已经在食品、饮料行业多次掀起波澜,像中国这样一个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什么没有针对塑化剂的相关标准?要想挽回这次对白酒市场的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出台标准,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让消费者看到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

  •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

    内容摘要: 塑化剂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塑化剂分子结构“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北京标准物质)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DEHP)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塑化剂,被称为“环境荷尔蒙”,台湾将之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这种塑化剂如被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  系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造成内分泌失调。 塑化剂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塑化剂分子结构“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中华标准物质网) 塑化剂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一般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广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聚氯乙烯)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另一个广泛存有塑化剂的产品是PVC制造的儿童玩具,欧盟已经明定塑料玩具中塑化剂的含量需0.1%以下,但目前台湾尚无明确规定或限制。  女性经常使用之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则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定香剂,以保持香料气味,或使指甲油薄膜更光滑。编辑本段成分及性质  1.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 PAEs)是邻苯二甲酸(Phthalate acid)的酯化衍生物,是最常见的塑化剂。  2. 邻苯二甲酸酯类在日常及工业上被广泛使用,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最大宗,占塑化剂产量的四分之三,其次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3.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是具些许芳香气味或无气味的无色液体,中等黏度、高稳定性、低挥发性、成本低廉、低水溶解度,但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 食用后果及危害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用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反映“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专家表示,研究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期摄吸“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大。(中国标准物质中心)  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长期下来恐怕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1、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2、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3、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塑化剂产品的优缺点 优点  由于PVC本身是硬质的物料,添加塑化剂后,可使得塑料成品具有柔软、易于弯曲、折迭、弹性佳的性质而易于塑形,也因此黏性较PE保鲜膜为佳。  此外,女性经常使用之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则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定香剂,以保持香料气味,或使指甲油薄膜更光滑。 缺点  1.保鲜膜由于添加了大量的塑化剂,并非以化学键键结于聚合物中,所以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因素如温度、使用时间、pH值的影响而释放到环境中。即使与食物接触时并未加热,塑化剂就有机会渗出到食物中,尤其当接触的食物是表面具非极性油脂的鱼肉时更易「溶」出塑化剂。(标物中心)  2.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释放至环境中所含浓度并不高,但在自然界分解机制所需时间可能长达数年,再经由食物链浓缩,人体无意间所摄入的塑化剂浓度,就比环境中的浓度还要高很多倍。曾有阳明大学研究学者指出,抽样调查60个人的尿液中就有90%的人检验出这些塑化剂的代谢物,足见我们该对塑化剂有更多认识才对。(国家标准物质网站)  3.PVC保鲜膜使用后通常是直接丢弃,进入焚化厂后若焚烧温度不当则易产生所谓世纪之毒–戴奥辛(Dioxin),只要一点点,就足以对我们造成各式各样的文明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过敏、不孕、癌症等。  4.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被归类为疑似环境荷尔蒙,其生物毒性主要属雌激素与抗雄激素活性,会造成内分泌失调,阻害生物体生殖机能,包括生殖率降低、流产、天生缺陷、异常的精子数、睾丸损害,还会引发恶性肿瘤、造成畸形儿。

  • 【讨论】产品中含塑化剂咋检测?摄入多少算多?

    发生在台湾的塑化剂风波,把塑化剂所属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推上了风口浪尖,波及范围从饮料到保健食品、药品……  6月1日晚,卫生部在网站上发布紧急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指出,此类物质可能添加进涉乳化剂的食品添加剂或食品中。  饮料中的塑化剂咋检测,摄入多少算多开关电源?  近日,本报委托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对市场上部分品牌果汁、乳饮料和运动饮料进行专项抽样检测。  大陆生产企业一再强调的“产品中不含塑化剂”,到底是不是真的?  为此,本报独家委托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对沈阳市面上部分饮料进行检测。  样本是啥:  大超市内四种常见饮料  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证书编号:No.L1804〕。  6月2日,记者在大型超市抽样购买了一款运动饮料、一款乳饮料和两款果汁饮料,共计40余瓶,均为知名品牌。上述饮料配料中,标注的食品添加剂涉及柠檬酸、柠檬酸钠、阿拉伯胶、乳化硅油、食用香精等30余种添加剂,只有一种饮料的配料表中标有浑浊剂(用来防止沉淀)成分。  当天,记者将四种同一批次的饮料样品送到省分析科学研究院食品检验检验室。  检测揭秘:  设备价值200万  据专业人士介绍,此前,饮料中从未被怀疑含有塑化剂,塑化剂也不是食品日常检测项目。   在食品检验室,身价200万元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成为最重量级的检测设备。专业人士介绍,这台设备具有高灵敏、高选择性、数据快速准确、分析和鉴定同时进行等优点,只要食品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物质,无论含量多少,都难逃它的检测。  本次检测主要涉及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分别为:DMP、DEP、DNBP(又称作DBP)、BBP、DEHP和DNOP。  6月2日,专业人士开始检测。  第一步:1.选适量饮料样品注入6ml类似注射器的器皿内,一旦检出塑化剂成分,该成分将全被吸到中间的“推射管”上。  2.检测人员用有机溶液将聚集在“推射管”上的塑化剂洗出,浓缩成1ml的液体装入一个样瓶中,上机检测。  第二步:1.实验室检测人员将经过前期处理的检测样品注入到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中。  2.质谱仪分离出样品中可能的塑化剂成分,分离后进行质谱检测,检测人员根据色谱图判断塑化剂名称及含量。

  • 【分享】“塑化剂(DEHP)”简介

    “塑化剂(DEHP)”是什么? 化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工业上叫做增塑剂,也就是塑化剂,是有毒物质。 塑化剂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塑化剂分子结构“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  系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造成内分泌失调。相关产品  塑化剂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一般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广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聚氯乙烯)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另一个广泛存有塑化剂的产品是PVC制造的儿童玩具,欧盟已经明定塑料玩具中塑化剂的含量需0.1%以下,但目前台湾尚无明确规定或限制。  女性经常使用之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则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定香剂,以保持香料气味,或使指甲油薄膜更光滑。成分及性质  1.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 PAEs)是邻苯二甲酸(Phthalate acid)的酯化衍生物,是最常见的塑化剂。  2. 邻苯二甲酸酯类在日常及工业上被广泛使用,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最大宗,占塑化剂产量的四分之三,其次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3.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是具些许芳香气味或无气味的无色液体,中等黏度、高稳定性、低挥发性、成本低廉、低水溶解度,但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食用后果及危害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用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反映“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专家表示,研究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期摄吸“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大。   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长期下来恐怕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1、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2、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3、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塑化剂产品的优缺点优点  由于PVC本身是硬质的物料,添加塑化剂后,可使得塑料成品具有柔软、易于弯曲、折迭、弹性佳的性质而易于塑形,也因此黏性较PE保鲜膜为佳。  此外,女性经常使用之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则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定香剂,以保持香料气味,或使指甲油薄膜更光滑。缺点  1.保鲜膜由于添加了大量的塑化剂,并非以化学键键结于聚合物中,所以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因素如温度、使用时间、pH值的影响而释放到环境中。即使与食物接触时并未加热,塑化剂就有机会渗出到食物中,尤其当接触的食物是表面具非极性油脂的鱼肉时更易「溶」出塑化剂。  2.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释放至环境中所含浓度并不高,但在自然界分解机制所需时间可能长达数年,再经由食物链浓缩,人体无意间所摄入的塑化剂浓度,就比环境中的浓度还要高很多倍。曾有阳明大学研究学者指出,抽样调查60个人的尿液中就有90%的人检验出这些塑化剂的代谢物,足见我们该对塑化剂有更多认识才对。  3.PVC保鲜膜使用后通常是直接丢弃,进入焚化厂后若焚烧温度不当则易产生所谓世纪之毒–戴奥辛(Dioxin),只要一点点,就足以对我们造成各式各样的文明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过敏、不孕、癌症等。  4.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被归类为疑似环境荷尔蒙,其生物毒性主要属雌激素与抗雄激素活性,会造成内分泌失调,阻害生物体生殖机能,包括生殖率降低、流产、天生缺陷、异常的精子数、睾丸损害,还会引发恶性肿瘤、造成畸形儿。

  • 白酒都含塑化剂 ?

    月旭提供白酒中的塑化剂检测 ,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案.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声明称,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该协会建议,加强白酒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白酒生产源头抓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此外,要求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建立白酒中塑化剂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本方法使用Welchrom®BRP (500mg/6mL,玻璃柱)富集白酒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所建立的建立固相萃取方法能够极大程度排除杂质的干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如何检测好塑化剂

    我也是做酒类塑化剂检测的,我用的是安捷伦的气质联用,但配了几次标样,结果的线性都不好,特别是DINP,不知是什么原因?另外,测塑化剂的移液管和容量瓶应该如何处理?酒样最好怎样处理最好?多谢各位赐教!

  • 【讨论】方便面也遭塑化剂污染

    记者 陈时俊 张娟娟 李刚发自上海、北京  继台湾饮料、化妆品、玩具及保鲜膜被台湾媒体爆料称含有塑化剂后,近日有媒体援引研究论文称:“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污染。”塑化剂风波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方便面也被污染?  财新网援引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被 《食品科学》杂志接受的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在其2010年10月进行的抽样检测中,DBP和DEHP在方便面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59.38毫克/千克和172.15毫克/千克,方便面面饼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28毫克/千克和1.08毫克/千克,方便米线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6.52毫克/千克和44.75毫克/千克。  据国家标准 (GB9685-2008),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毫克/千克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远远超过此标准。  对于方便面是否真的受到污染以及关于论文内容的更多细节,记者多次联系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团队。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对方尚未给予回应。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食品科学》方面,但未果。在《食品科学》的官方网站及相关的查询网站中,也未能找到上述报道中所提到的研究论文。  对于方便面产品也被卷入“塑化剂质疑”的风波中,记者联系了康师傅和统一两家知名方便面生产商。  “公司昨天下午刚发现这则新闻,对此消息还需要作进一步了解。”康师傅华东区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康师傅的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向记者表示,方便面如果存在 “塑化剂”污染问题,应该与包装材料有关,方便面行业不断改进包装材料,并推广纸包装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方便面包装中塑料溶出的可能性。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于昨天下午表示,“目前暂未没看到这则新闻,因此不作评论。”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由于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食品安全危机,卫生部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17种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公告指出,此类物质可能添加在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中,并列出检测方法。  2008年以来,卫生部已相继发布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苏丹红、罂粟壳、敌敌畏等均名列这份黑名单。卫生部官员此前曾表示,公布这些曾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的物质名单,目的就是要减少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反复出现。  “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成分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严维凌指出。

  • 上海伍丰对酒类塑化剂检测的解决方案

    上海伍丰对酒类塑化剂检测的解决方案

    近日,媒体曝出第三方检测得出某知名酒厂所生产的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 媒体称,检测报告显示,某知名酒厂所生产的产品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这让老百姓又一次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恐慌。 自从2011年11月,台湾曝出塑化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以来,国内屡屡曝出塑化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塑化剂为何屡禁不止?这个问题值得让人深思。但是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并不是这个。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是一类物质的总称,常见塑化剂是DEHP,DBP、BBP、DINP,DIDP和DNOP等邻苯二甲酸盐类。塑化剂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玩具、儿童用品、PVC建筑材料、医疗器械以及服装等物品中的一种改性材料。塑化剂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媒体已相继曝出以下物品中可能含有塑化剂:食品包装袋、保鲜膜等食品包装;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雨衣、鞋类、皮革类仿制品、浴室窗帘等日用品;以及方便面、浓汤类食品、粉末清洁用品、医疗仪器(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等。 而塑化剂的危害则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塑化剂具有生殖毒性,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造成儿童性别错乱等。 我们目前使用较多的检测技术是采用GC-MS,然而GC-MS高昂的购置费用令用户望而却步,同时GC-MS检测的效果并不好,而且保留时间很长,分离度也不是很好,峰形也不尽人意,而且相关的后期维护经费也相对的高,用户的成本负担将不堪重负。 但是现在经过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针对塑化剂检测进行的大量技术研究,对目前的公司的产品进行相应的改进,向国内出口企业提供了这6种有害物质的检测,并可以扩展到其他有害物质检定的解决方案。即使以后对该类物质的检测种类增加,用户也不需要投入很高的费用,就可以升级到新的指令规定。从实验的结果来看,我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具有分离效果更好,色谱基线稳定,峰形规则好看,色谱峰处理简单,出峰前后没有干扰,而且对于其他共存的有害物质可以一并检测,相互没有干扰,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211129_405887_691_3.jpg 图中是塑化剂标准溶液谱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211132_405888_691_3.jpg某一玩具出口企业提供的检测样品 从谱图中可以看出,我公司的检测方法对六种塑化剂标样分离效果良好,峰形对称,检测精度高,并且分离时间短,有效的节约了时间,达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 塑化剂——有快检方法了吗?

    塑化剂风波越来越大,从白酒蔓延到各种食品,真是无“塑”不在啊? 不知道现在是否有塑化剂的快检试剂面世没有,如果有的话,一定很抢手吧。

  • 塑化剂空白

    最近一直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做塑化剂,前面刚定性好离子,并且做了MRM优化,现在做线性,发现正己烷空白中有几个塑化剂,这个问题一般怎么解决,图中就是正己烷空白[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9/202109150918290300_4537_1638062_3.png[/img]

  • 气质检测塑化剂

    实验室要开展塑化剂检测项目,谁有气质检测塑化剂的方法?感谢分享一下

  • 塑化剂的分离 难度在哪?

    看了waters的一篇报道,有个疑惑,发来讨论下。卫生部规定的17种非法添加塑化剂中有几种,如DBP,DIBP,DEHP,DNOP,DINP等本底干扰非常高,由于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塑化剂和来自于分析系统本身的干扰,有时本底高达上百ppb,导致LC或者LC/MS的用户无法定性和定量样品中塑化剂。不知道各位老师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怎么克服这个问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