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添加剂元素

仪器信息网添加剂元素专题为您整合添加剂元素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添加剂元素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添加剂元素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添加剂元素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添加剂元素话题讨论。

添加剂元素相关的论坛

  • 帕纳科Axios荧光光谱仪 润滑油添加剂元素

    请问有用帕纳科Axios荧光光谱仪作润滑油添加剂测量的朋友么,wear metals 标准曲线是不是误差很大。尤其是几个轻金属元素,所用的执行标准是什么?ASTM D4927-02是未使用过的润滑油元素测量标准。。。。。。上面没有提及金属元素。。

  •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纯化戒不纯化所得的天然物质。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所得的物质。从安全性、成本和方便性等方面考虑,夫然食品添加剂具有高安全性、高成本、不方便运输、保藏等特点,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具有价格低廉、使用,运输、保藏方便等优点。由于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的差异,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亦有区别。我国GB 2760根据功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 23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水分保持剂、被膜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胶姆糖基础剂、食品工业用加1助剂和其他。

  • 微量元素糖蜜络合物饲料添加剂的干燥工艺研究

    [font=微软雅黑][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作者】:[/font][/size][/font]潘映霞[font=微软雅黑][font=微软雅黑][size=10.5pt]【题名】:[/size][/font][size=16px]微量元素糖蜜络合物饲料添加剂的干燥工艺研究[/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广西大学》 2014年[/font][/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全文链接】:[/font]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93-1014370204.htm[/size][/font]

  • 燃油添加剂理化监测

    [font=&][size=16px][color=#333333]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29904.html[/url]服务背景[/color][/size][/font][size=14px]油品是指原油、石油产品(柴油、汽油、煤油等)等。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未经加工前叫原油。石油是一种粘稠状的可燃性液体矿物油,一般情况下,石油比水轻,它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石油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所接触的机械设备、金属材料等引起破坏的能力,称为油品的腐蚀性。油品中的腐蚀性组分有活性硫和有机酸性物质还有少量的无机酸和碱性物质。下面微谱为大家介绍油品检测项目报告,油品检测标准方面知识。[/size][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内容[/color][/size][/font][b] 一、油品检测项目报告[/b] 1)油品检测范围 1、原油:中间基原油、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含硫原油、高硫原油等。 2、润滑油:机油、齿轮油、工业润滑油/剂、汽车润滑油/剂、液压油、特殊润滑油、合成润滑油等。 3、燃料油:甲醇汽油、乙醇汽油、汽油、柴油、煤油、无铅汽油、航空汽油等。 4、油品添加剂:脱色剂、助燃剂、抗爆剂、节油剂、燃油添加剂、抗静电剂、防水剂、除炭等。 2)、油品检测项目 常规检测:闪点、总酸值、总碱值、色度、粘度、水分、不溶物、残碳、倾点、水分离性。 成分分析:定量分析、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成分配比、配方分析、全成分分析、定性分析、元素分析、失效分析等。[b] 二、油品检测标准[/b] SH/T0257-92润滑油水分定性试验法 GB/T1995-1998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数法 GB/T17476-1998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 GB511-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 润滑油使用过程中添加剂的损耗

    现代润滑油中添加剂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多样化,含量日益增加,成分和结构日益复杂。添加剂主要是增强基础油的有益功能,抑制基础油的有害作用,赋予润滑油以新的功能。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蒸发、水解、自养化、热解,或者被清洗和分散于沉积物而逐渐损耗。损耗达到一定程度而不能及时补充或换油则润滑油的许多功能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添加剂损耗的跟踪时内燃机油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内燃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是清净剂、分散剂、抗氧剂和抗磨剂等,监测器损耗常用的碱值、金属含量和红外光谱等方法。  种是测定内燃机油总碱值。总碱值是内燃机油中碱性添加剂的量度,碱性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机油的高温清净性。机油的碱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油品中剩余清净剂的有效含量。  第二种是测量有种的Ca、P、Ba、Mg、Zn等添加剂元素在使用中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这些元素的浓度并无明显的变化,但添加剂的功能却已经丧失。例如ZDDP分解为锌盐和磷酸盐时,仅测定Zn、P浓度就不能反映添加剂的损耗。  第三种是用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仪测量添加剂的损耗,其结果就非常有效的反映其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 食品添加剂认知误区,您有吗?

    食品添加剂认知误区,您有吗?误区一: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危害?  真相:使用规范不会伤害健康  不含香精、不含任何防腐剂、不添加任何色素……自从怀孕后,市民周小姐就对食品安全尤为关注。她注意到,在超市或者便利店里,一些果汁、奶制品还有糕点上都可以看到类似宣传广告,尽管一旦打上这些噱头,有些商品就售价不低,但周小姐每次都会毫不犹豫购买。  “其实食品添加剂是现代加工食品的正常成分,只要规范使用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消费者对此也不必一味恐慌。”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秘书长吉鹤立告诉记者。  按照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化学合成剂或者天然物质,是现代食品工业必不可少的元素,可以使加工食品色、香、味及组织结构俱佳,还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提高食品生产效率,便于改进食品加工工艺。  误区二:孔雀石绿、三聚氰胺是食品添加剂?  真相:“苏丹红们”是非法添加物  不少消费者“谈剂色变”,更主要的原因则是近年来一些负面的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例如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鸡翅里添加苏丹红、多宝鱼中被抽检出孔雀石绿等,此外,硼砂、矿物油、五氯酚钠等各种化学物质,也是因为一些负面报道才进入公众视野。  吉鹤立解释,长期以来有市民以为这些化学物质都是食品添加剂,从而引起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其实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它们本身就是不能食用的。如苏丹红是一种致癌的化学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据悉,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控远比国外严格。国家规定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大概2000多种,美国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超过4000种,全世界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种类则在1万种以上。

  • 【转帖】饮料成分解析 留意那些看不见的添加剂

    饮料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液体食品。一般可分为含酒精饮料和无酒精饮料。 走进超市,你会发现饮料的品种非常多,果汁类、茶类、汽水类,还有营养类,而产品成分表里标注的添加剂数目更是繁多。不管什么饮料,几乎所有品种都无可避免地含有一种添加剂——防腐剂。一些饮料有不同的口味,橙子味、苹果味、葡萄味等,这就涉及到香精和甜味剂。不同口味的饮料有不同的颜色,这就涉及到人工色素。有营养类饮料,说能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这涉及到维生素添加剂;有功能类,称其成分与人体体液成分极为相似,这就涉及到矿物元素等更多添加剂……

  • 过量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肚痛、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脏、肾脏造成严重危害,更会增加癌症的罹患率。  色素: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为了增加食欲而使用的一种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焦糖色素等人工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成本高,性质不稳定,所以很少用。过量使用人工色素会加速孩子体内锌元素的流失,流失的结果就是多动症、情绪烦躁、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异食癖(孩子会吃土之类的东西)、成年男性则会产生生殖障碍,因为精子的合成需要锌,平时有男士吃牡蛎之类的贝类产品,也是这个因素!!

  • 食品添加剂无罪 非法添加才有错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食品添加剂”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其实有点冤枉。仔细盘点近年来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发现,罪魁祸首是食品非法添加,而非食品添加剂本身出了问题。被误读的食品添加剂什么是食品添加剂?规范地说,为改善食品品质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就叫食品添加剂。中国允许的种类有2300多种,涵盖了23个功能类别。食品添加剂大部分中天然来源,有一小部分是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要求有工艺的必要性,这是食品安全法中特别强调的,就是说有添加工艺必要才能加,没有必要就不能加,哪怕是无毒无害的。仔细盘点下近年来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发现,罪魁祸首是食品非法添加,而非食品添加剂本身出了问题。比如有些红心鸭蛋中使用了苏丹红,但苏丹红绝不是食品添加剂,却被人非法使用在食品中了,是一部分人为牟取暴利的犯罪行为。三聚氰胺,有人用它冒充蛋白质,这本身也是个犯罪行为;瘦肉精,压根儿就不是食品添加剂,也不是饲料添加剂,根据法规根本就不能加的。从台湾最近引发的塑化剂事件来看,工业级的塑化剂可以用在塑料中,但添加到食品肯定是非法的,所以塑化剂本身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一直以来食品添加剂都被公众误读了,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以至于消费者很恐慌。

  • 食品添加剂与非食品添加剂

    一、食品添加剂符合GB2760-2014,按食品添加剂中使用范围规定和使用量,加入使用到食品中是安全的,除非使用剂量超过允许的剂量,而非法添加物则具有高风险性。制得一提的是,很多食品添加剂其实对人体是有利的,完全没必要谈虎色变,比如维C、生育酚、胡萝卜素等等。二、非法添加物是指没有被法律法规允许的非食用物质或添加物。1.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2.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3.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4.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 食品添加剂科普:是否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问:有的食品包装上印有“本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字样,是否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答:食品添加剂,这一名词虽始于西方工业革命,但它的直接应用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的记载,如《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即有用橘子染色的记载;在周朝时即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北魏时期的《食经》、《齐民要术》中亦有用盐卤、石膏凝固豆腐等记载。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食品强化剂”。因此食品强化剂显然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但间接(如通过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农药残留、谷物的霉菌毒素和放射线等)加入食品者,及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成分,则不列入食品添加剂范畴。此外,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据统计,国际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达14000余种,其中直接使用的约4000余种,常用的在1000种左右。 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指标及安全性的检测。 在质量指标中,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外观、含量和纯度,有的还包括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等毒物指标。在纯度指标中一般均有铅、砷乃至镉、铜、铬、汞、锌等有害金属限量指标。个别还有4—甲基咪唑、氰化物等有毒物质指标。此外还有干燥失重、灼烧残渣、不溶物、残存溶剂等等指标。 安全性是食品添加剂的命脉。对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受法律制约,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这些规定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毒性评价基础上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毒性(安全性)指标为ADI(AcceptableDailyIntakes依据个人体重,终生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估计值)、LD50(受试动物半数致死量)和GRAS(一般公认为安全者)。 食品添加剂只有在通过以上指标测试并符合规定后,才可以被使用。 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的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原料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提高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对新产品的开发;对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等各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基料。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组织形态及色香味,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体现食品的消费价值; 2.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追求各种营养强化食品; 3.使食品具有更有效、更经济的加工条件和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 4.促使方便食品、快餐食品高速度增长,以满足就业增加、单身家庭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 由此可见,只要正确地、适量地使用质量符合法定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对食品是无害的,而且是必要的。当然,有些企业通过对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生产不含防腐剂的产品,以迎合消费者“回归自然”的时尚,也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消费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些方面,食品添加剂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对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是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 【讨论】请帮助看一下这些食品添加剂(详见图片)合法吗?(一面食使用)

    [color=#DC143C][font=楷体_GB2312][size=4][em0910]请教有识之士,这些添加剂合法吗?可以被允许添加到面食中吗?注:因为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并没有详细列出成品添加剂的名录,仅仅是对添加剂化学元素(或俗名)的添加情况进行了规定,有许多添加剂都是符合添加剂,如何界定,请您支招![/size][/font][/color]

  • 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

    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酸奶   果胶(增稠剂)   副作用:有的增稠剂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改性淀粉等,它们本身无毒无害,但容易升高血糖,甚至可能导致更剧烈的血糖反应。   标准:我国允许使用的有琼脂、明胶、卡拉胶等25种。   推荐:目前使用广泛的是卡拉胶、黄原胶以及改性淀粉、纤维素等自然界存在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f

  • 【资料】食品添加剂“添加”些什么?

    罐头里的水果常年色泽鲜亮,小推车上的点心更是五颜六色,这些之所以有如此的诱人色泽,是天然的吗?我想不少人可能都知道,这绝大部分都是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一股崇尚自然的风吹向大众,在人们眼里,只有天然的食物才是无害、有营养的。对于添加剂,词典里的意思是为改善物质的某些性能而加入到物质中的药剂。不少人理解为是添加了一些非自然的东西在里面。既然不自然,那么就是有害的。因此,在不少人眼里任何含添加剂的食品都变得对健康有害了。  为了使各种各样的食品运到各个地方仍能保持新鲜和可口,食品添加剂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在我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防腐剂、抗氧化剂、合成甜味剂、食用香料。  食品添加剂是否真的像人们说的这么可怕呢?  在以上几大类常用添加剂中不难看出。维生素类、阿斯巴甜、番茄红素等本身就是天然食物的组成成分,也是人体可利用的营养成分。如阿斯巴甜可用于糖尿病患者作糖的代用品,其成分是人体正常需要的18种氨基酸之一,在人体内代谢不会升高血糖,而且甜味是蔗糖的几十倍。胡萝卜、番茄红素等已证明对防癌、抗衰老有一定功效。其次,国家批准使用的大多数食品添加剂是低毒性的合成物,如山梨酸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2克/千克,也就是说,如果用一个体重50千克的成人身上,每天摄入210克,才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按照食品卫生规定山梨酸用于食品中的最高量是50毫克/千克,也就是要每天食用4200千克此食物,才会造成毒性反应。但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食品卫生法规对使用食用添加剂的剂量有严格限制,在低剂量下,使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绝对安全的。  当然,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危害健康。例如:过期的食品添加剂,和过期食品一样的有害或更甚;不纯的食品添加剂,如汞、铝等未清除;长期过量食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已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因此,只要我们认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性能和作用,认真检查食品中添加剂的成分,使用量及有效期,就能避免其对我们身体造成的损害,并充分利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为我们增添更多、更美味新鲜的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

  • 食品中色素添加剂

    【关键词】 色素添加剂 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检测标准物质 苋菜红 柠檬黄 靛蓝标准品 食品的色彩是食品感观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制作食品时常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目前使用的食用色素有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两大类。在1850年英国人发明第一种合成食用色素苯胺紫之前,人们都是用天然色素来着色。早在公元10世纪以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最早使用色素的是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当时他们用茜草植物色素做成玫瑰紫色糖果。以后,美洲的托尔铁克人与阿芒特克族人相继从雌性胭脂虫中提取胭脂虫红,用于食品着色。 我国自古就有将红曲米酿酒、酱肉、制红肠等习惯。西南一带用黄饭花、江南一带用乌饭树叶捣汁染糯米饭食用。 合成食用色素(合成色素)由于成本低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对光、热、氧气和pH稳定,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1982年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只能使用5种合成色素,并定出了最大使用量,如合成色素的纯色素含量不得低于85~99%,1公斤合成色素中砷的含量应在1毫克以下,铅在10毫克以下,铜在20毫克以下,每100克色素中,苯酚不应超过5毫克,苯胺不应超过4毫克,各种氯化物不应超过0.5%等,这些规定是为了限制色素中的杂质,以减少对人体的毒害。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和靛蓝。它们分别用于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红绿丝、罐头,以及糕点表面上彩等。 这些合成色素的确把食品表面装扮的格外惹人喜爱,但是,它们禁止用于下列食品:肉类及其加工品(包括内脏加工品)、鱼类及其加工品、水果及其制品(包括果汁、果脯、果酱、果子冻和酿造果酒)、调味品、婴幼儿食品、饼干等大幅度下降。在国际上,自美国1976年禁止使用合成色素苋菜红之后,就逐步重视对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应用。 天然食用色素大部分取自于植物,部分取自动物和矿物。在〃绿色运动〃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天然食用色素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并且世界各国相继制定法规,淘汰大部分有毒的化学合成色素。目前,“天然、营养、多功能”已成为天然食用色素的发展方向。 天然色素直接来自动植物,除藤黄外,其余对人体无毒害。但国家对每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也都规定了最大使用量,以策安全。目前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姜黄素、红花黄色素、辣椒红素、虫胶色素、红曲米、酱色、甜菜红、叶绿素铜钠盐和β—胡萝卜素。其中酱色(也称糖色)的使用要引起注意。酱色是将蔗糖酱和麦芽糖酱在160~180℃高温下加热3小时,使之焦糖化,再加碱中和而成。焦糖本身没有毒,但如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铵盐,使焦糖中有含氮的杂环化合物4—甲基味唑,这种物质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若含量过大,对人体有害。因此我国规定只允许使用不加铵盐制作的酱色。天然色素能用于上述合成色素可使用的所有食品种类。 因此认为,为了给食品添加色素,最好选用天然色素,即使成本提高,消费者还是乐意接受的。在天然色素中,有两种与日常饮食关系较密切。一是β—胡萝卜素,它是人类食品的正常成份之一,又是一种必需营养素,用作食品添加剂,不仅无害,反有益处。家庭自制奶油蛋糕时,以它着色,两全其美。二是红曲米,它是我国传统使用的天然色素之一,主要用于制作红腐乳和红香肠。由于它对蛋白质着色好,耐热性也好,一般家庭可用它制作熟肉制品。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趋向充分利用天然色素,凡是对热、光、氧化作用稳定,又不容易受金属离子或其他化合物质影响的天然色素,只要对人体确无危害,应当设法提取,为我所用。这样就可以弥补天然色素颜色不够鲜艳和色素浓度较低的不足。食用色素是用于食品着色的一类添加剂,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总数逾60种。

  • 该还食品添加剂一个清白了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其实它没有那么可怕,由于不法商贩对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导致了人们只看到了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近些年来各类因为添加剂而导致的食安问题层出不穷,经过大众媒体进行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在少数,从引起中日纠纷的“毒饺子”事件到“河北红心鸭蛋事件”,“上海福喜过期变质肉事件”,以及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含苏丹红的有毒食品事件,最严重事件莫过于三鹿集团婴幼儿奶粉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背后大多会涉及到或让人联想到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让中国普通民众对食品添加剂有了一种过于强烈的认识,一些人甚至到了谈“添”色变的程度。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其实它没有那么可怕,由于不法商贩对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导致了人们只看到了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应该辩证看待,归根结底来讲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54条,《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食品添加剂的正确定义如下: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当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二、如何应对食品添加剂 为了应对食品的、保水防腐等,人们发明了食品添加剂,改变了食品的营养结构、色泽、风味等,早期食品添加剂成分主要是一些功能性应用,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将维生素C、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等作为添加剂加入了相关食品类别,使其具备了对人体是有益的保健、营养功能。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经过工业加工过的食品绝大多数都使用添加剂。所以必须辩证的看待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认为所有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就是不安全、就是不健康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谬误,这主要是因为某些不良商贩企业忽视了有关国家标准操作,超量使用添加剂超范围使用添加剂,这些极个别的不法商贩的违法行为给整个食品制造行业带来了十分负面影响。1.加强在食品中严禁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必须严格规范,责任到人,严禁个人以及任何单位和在食品制造生产中违规使用。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严禁个人以及任何单位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任何在加工、收购、运输中故意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以及其非法所得,并且必须对造成的危害进行法律赔偿,并严格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2.加强和完善食品添加剂生产及应用的管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将“美味”我们的生活。但是食品添加剂一定要监管好,绝对不能滥用,因为食品添加剂本身跟很多技术一样,都是“双刃剑”。添加剂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超标使用和滥用。对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的责任人一律依法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惩处。对反国家标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的企业吊销其营业执照,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完善的标准,严格规范行为,规定食品生产企业都要按照良好的生产操作规范进行生产。3.加强国民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应当辩证的看,不能认为凡是有食品添加剂的就是对身体有害的、不健康的,一些商品也往往以“纯天然,无添加”为噱头吸引消费者。老人要求食品软一点,年轻人要求食品有嚼头,小孩要求食品颜色艳丽,这些不同的需求都是靠食品添加剂做到的。所以“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业的灵魂”。 一提及防腐剂,多数消费者会很反感。其实防腐剂有很多种。如果食品当中没有防腐剂,那么很多有害的微生物就会很快繁殖,而有害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实际上是食品安全的第一大“杀手”。 事实上,无添加剂的食品确实是不存在的,而食品添加剂也有其正当的法律地位。有些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艺的需要。比如,中国人发明的卤水豆腐,卤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是食品凝固剂的一种。有些食品添加剂服务于改善色香味的需要,比如冰激凌。“单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不少食品添加剂是有毒的,比如卤水,卤水肯定有毒,不然杨白劳怎么死了。”其本身的毒性跟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有毒绝对是两回事,主要是量的关系。只要规范使用,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不仅是个道德缺失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就是道德行业,监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加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监管,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确保消除不合格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对于玩忽职守监管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的执法人员也要处罚,杜绝不法商贩投机取巧钻空子,净化食品市场。(文章来源:食安中国网)

  • 自来水色素添加剂调出“红牛”

    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局执法人员在南海区丹灶镇金沙罗行村鼎安路工业区捣毁一个大型饮料制假窝点,其中主要制售的是用色素、添加剂和自来水调配而成的假“红牛”。 据悉,该制假窝点通过收购市场作废的饮料空罐,擦除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切除原封装罐盖,用色素、添加剂和自来水调配出液体灌入空罐,再压上新罐盖并加印生产日期,然后装箱销往外地。现场查获假饮料1764箱,加上未装箱成品共计5万多罐,另有空罐2万多个,盖子4000多个,设备5台,原料20多公斤,包装物料逾2吨,合计货值20余万元。

  • 膨化食品拟禁用9含铝添加剂

    卫生部发布《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意见的函》,拟禁止膨化食品使用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日前,卫生部发布《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意见的函》,拟禁止膨化食品使用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撤销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记者随后调查了解,铝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目前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多使用明矾等含铝添加剂,存在安全隐患。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春节采购年货应慎选膨化食品。据了解,卫生部在公告中指出,拟缩小明矾(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和用量;禁止明矾(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直接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3种食品添加剂,禁止这三种物质在任何食品中使用。以上所有12种化学物质都含有铝元素。4日下午,记者在南开区一家大型超市调查了解,当前正是采购年货的旺季,不少市民为孩子选购春节吃的零食,而膨化食品占比较高。三潭东里居民周女士介绍,孩子春节期间放寒假,给他买了20来包零食,记者仔细查看了这些零食,其中薯片、锅巴、爆米花、虾饼、米饼等膨化食品有14包。西青区一家食品加工厂技术顾问赵先生介绍,卫生部考虑到铝元素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准备减少含铝添加剂的使用。但是,当前这个规定还没有最终落实,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膨化食品,按以前的规定是可以使用有含铝添加剂的,为达到膨化效果,绝大多数厂商都使用了相关品种添加剂,暗藏安全隐患。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刘志红介绍,少年儿童吃膨化食品容易造成铅超标和铝超标,都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不少家长近期采购的零食尤其是膨化食品,就是为自家的孩子过年准备的,其直接危害的就是孩子。在当前含铝食品添加剂还未在膨化食品的生产中禁止的情况下,建议家长们采购年货时慎选膨化食品。渤海早报

  • 【转帖】你胃里有多少种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  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 食品添加剂没那么可怕,但这5类添加剂,孩子一定要少吃

    近几年,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报道越来越多,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尤其是作为有娃一族,让孩子吃得安全、放心,是每位父母的追求。有些家长为了避免让孩子摄入食品添加剂,禁止他们吃一切零食,反而让孩子对零食非常渴望,总是缠着老人偷偷买。也有的家长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现在哪样食品里没有添加剂啊,都不能吃的话,干脆自己回家种菜得了。”其实这两种态度都不是特别妥当。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分辨哪些食品相对安全,可以给孩子偶尔吃,哪些风险比较大,尽量不要吃。下面,小样妈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食品添加剂,你想知道的那些事。01 食品添加剂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首先,没有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食物会很快腐败,造成营养的流失,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比如家里榨的苹果汁,如果不马上喝掉,很快就会氧化变成褐色。氧化时产生的多酚和蒽醌类物质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如果没有膨松剂,面包、油条、糕点就不会有松软的口感。没有乳化剂,牛奶、冰淇淋里的水和油就会分层,无法融合在一起,口感和外形都会大打折扣。又比如饭店在制作烤肉、叉烧肉等肉类食品时,经常会使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虽然研究证实,亚硝胺类物质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但由于其在保持肉制品的色、香、味上有非常好的作用,加上它可以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所以只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这类添加剂还是可以使用的。02 儿童应远离添加剂对成年人来说,食品添加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相对安全的。只要我们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和商家,在选购食物时避免买颜色太鲜艳、香味特别浓郁、价格非常便宜的食品,以免吃到非法添加物。适度吃一些含有添加剂的食品,还是安全的,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不过这一点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并不适用。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内脏器官都还很脆弱,神经系统也没有发育健全,所以在给他们挑选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的习惯。03 这几类食品添加剂不要给孩子吃1、糖精糖精是一种人工甜味剂,经常在饮料、果冻中添加。有动物研究发现,糖精会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加上用糖精代替糖容易导致肥胖。所以国家规定,婴儿食品中不允许添加糖精。我们平时给孩子买零食的时候,要注意看配料表,不要给孩子买含糖精的食品。2、亚硝酸盐午餐肉、香肠、腊肉、熏肉等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和孕妇体内的次级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通过胎盘传输给胎儿,导致畸形。因此孕妇和孩子尽量不要吃这类食物。另外,亚硝酸盐还可能会导致哮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也要特别注意。3、焦糖色素常在可乐、咖啡、调味酱、蛋糕中添加。如果焦糖色素在制造的过程中添加了氨,就会产生致癌物质,所以尽量不要给孩子选择含焦糖色素的食物,如可乐、巧克力味的糕点、泡面等。多说一句,泡面的汤大多呈酱油色,并不是真的加了酱油,而是加了焦糖色素。4、人工合成色素色素可以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类,在各类糖果、糕点、饮料中都有添加。相对来说,天然色素的安全性更高。人工合成色素如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等,会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潜在的致癌物。还有研究认为,人工合成色素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刺激大脑神经出现躁动、情绪不稳的情况。所以给孩子买零食的时候,尽量不要买五颜六色的,少吃点色素总是好的。5、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的一种,在面包、蛋糕、饼干、薯条等食品中广泛添加。买这类食品时,要记得检查配料表和营养标签,挑选不含氢化植物油和反式脂肪酸的零食。我们平时在给孩子买零食的时候,尽量不要给他们买大人吃的零食,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如果配料表上有非常多的食品添加剂,或者出现上面这5类添加剂,就默默地把零食放下吧。另外不要给孩子买散装、不带配料表的零食,或者小摊上的零食,以防商家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非法添加物的情况,给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 添加剂里也有营养高手

    很多人觉得食品添加剂不是好东西,希望"零添加".也有很多人觉得"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更安全,所以要选择"纯天然".其实,有些食品添加剂加了比不加好,也有些本来就是"天然成分",它们对健康有一定好处。 首先是营养强化剂,它们是食品添加剂的一大类,这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A、B、C、D、K等)、矿物质(钙、铁、锌、硒等)和其他营养物质(DHA、乳铁蛋白等)。当然营养强化剂并不是越多越好,比如脂溶性维生素吃多了反而有可能中毒,所以国家标准对强化量的上限和下限都做出了规定,既保证有效性又避免过犹不及。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营养强化剂很有必要,比如有的婴儿没有母乳可吃,需要吃婴幼儿配方奶粉,这里面就需要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其他成分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 其次,很多氨基酸都是食品添加剂大家族的成员,包括一些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常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氨基酸包括甘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丙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大多数用作增味剂或者香精香料,提供鲜香的口感。但要获取丰富、全面的氨基酸还是得靠正常饮食。 再次,食品添加剂中有一大类叫增稠剂,一般是胶类、多糖类、糖醇类和改良淀粉类物质,其中有很多品种都是来自天然食材的膳食纤维,比如槐豆胶、大豆多糖、黄原胶、卡拉胶、海藻酸钠、果胶等。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增稠效果远远强于淀粉勾芡,而且价格也比淀粉贵得多,所以用量一般都很少,一般用于酸奶、果冻等食品。但要获取膳食纤维,还是多吃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 最后一类是天然抗氧化剂,比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抗氧化剂是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属性,不过在食品中添加的量也比较少。抗氧化剂一般用于油脂、点心等食品。

  • 【讨论】英国食品安全局禁用日落黄等食品色素添加剂,这些食品色素添加剂在我国允许使用吗?

    2010年10月1日,英国食品安全局(FSA)更新食品色素添加剂名单,把6种食品色素列入不允许添加的范围,以免引发儿童多动症。6种导致儿童多动症的食品色素添加剂为:日落黄sunset yellow FCF(E110);喹啉黄quinoline yellow(E104);淡红carmoisine(E122);诱惑红allura red (E129);柠檬黄tartrazine (E102);胭脂红ponceau 4R (E124);FSA拟通过发布此名单,鼓励食品行业自觉也加入到禁止使用上述6种食品色素添加剂行列中。上述的6种食品色素添加剂在我国的使用情况如何?

  • “猪肝粉是食品添加剂”的乌龙事件

    近日,有报道称某企业一款“猪肝蔬菜米粉”中添加了“猪肝粉”,而由于猪肝粉不在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目录里,属于违规添加。而涉事企业纷纷解释称,猪肝粉作为食品原料,不应归为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媒体报道有误。双方各执一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猪肝粉到底是食品添加剂吗?可以加到婴幼儿辅食中吗? 猪肝粉,就是猪的肝脏加工成的一种粉状食品。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0769-2010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动物肝脏是可以作为谷类辅食原料的。此外,在《GB 10770-2010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国标中也列举了几种可以用的动物内脏产品。这都足以说明猪肝是可以用在婴幼儿辅食中的。 至于媒体将“猪肝粉”说成是非法添加,不是有意“忽悠”,就是缺乏普通的知识。在我国国家标准《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明确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作为食品添加剂,它首先是一种明确的物质,在国际上,添加剂也有其独特的编码系统,如INS、CAS等编号,每一个编号都代表一种特定的添加剂。猪肝粉,只是猪肝加工成的一种产品,它所含的物质有很多,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物质,在国际编码中也都没有它的身份。另外,添加剂的应用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改善品质、防腐、保鲜、强化营养等。而猪肝粉则是一种食品原料,不具上述添加剂的特定功能。如果按照媒体报道的逻辑,这款婴幼儿米粉辅食产品里还有豌豆粉、绿豆粉等粉状原料,是否也都属于违规添加呢? 媒体报道还质疑猪肝粉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不得使用。其实,猪肝与猪肉一样,在农业部的相应农产品标准中有相应的检验检疫规定;另外,在农药残留、污染物及致病菌等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也都有对动物肉制品或动物肝脏制品的规定。所以,猪肝粉并不是没有安全标准管理的。 不过,媒体的报道给不少家长的心头添上了阴影:加了猪肝粉的产品可以给宝宝吃吗?能给宝宝吃猪肝吗? 婴儿在6个月前应当以母乳为主,但是在此之后就应该逐渐添加辅食。一般来说,我们都会选择米糊、蔬菜汁,再就是水果泥和动物性食品。而动物性食品则以蛋黄、鱼肉和肝脏为主。猪肝富含铁和维生素A,还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素,如锌、硒、维生素B12以及叶酸,这些元素可以有效预防贫血及夜盲症等症状出现。 不过,猪肝中的维生素A含量非常高。100克猪肝中大约含有5000微克维生素A。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不易从身体中排出,摄入过量时可能带来毒性,可能导致骨骼生长异常。我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推荐,成年男性的每日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RNI)是800微克,成年女性是700微克,转换成猪肝的重量,大约是在14-16克。另外,猪肝中的重金属残留往往也会比较高一些。所以,如果给宝宝吃猪肝辅食,最好也不要多吃,英国的国民卫生服务(NHS)建议,每周给宝宝吃猪肝及猪肝制品的次数不宜超过1次,同时,如果在宝宝未满6个月就添加辅食,最好不要给他吃猪肝。

  • 是否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问:有的食品包装上印有“本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字样,是否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答:食品添加剂,这一名词虽始于西方工业革命,但它的直接应用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的记载,如《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即有用橘子染色的记载;在周朝时即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北魏时期的《食经》、《齐民要术》中亦有用盐卤、石膏凝固豆腐等记载。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食品强化剂”。因此食品强化剂显然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但间接(如通过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农药残留、谷物的霉菌毒素和放射线等)加入食品者,及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害成分,则不列入食品添加剂范畴。此外,我国1993年施行的“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据统计,国际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达14000余种,其中直接使用的约4000余种,常用的在1000种左右。 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指标及安全性的检测。 在质量指标中,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外观、含量和纯度,有的还包括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等毒物指标。在纯度指标中一般均有铅、砷乃至镉、铜、铬、汞、锌等有害金属限量指标。个别还有4—甲基咪唑、氰化物等有毒物质指标。此外还有干燥失重、灼烧残渣、不溶物、残存溶剂等等指标。安全性是食品添加剂的命脉。对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受法律制约,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这些规定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毒性评价基础上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毒性(安全性)指标为ADI(AcceptableDailyIntakes依据个人体重,终生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估计值)、LD50(受试动物半数致死量)和GRAS(一般公认为安全者)。 食品添加剂只有在通过以上指标测试并符合规定后,才可以被使用。 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的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原料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提高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对新产品的开发;对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等各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基料。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组织形态及色香味,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体现食品的消费价值; 2.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追求各种营养强化食品; 3.使食品具有更有效、更经济的加工条件和更长的货架期和保质期; 4.促使方便食品、快餐食品高速度增长,以满足就业增加、单身家庭增多、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 由此可见,只要正确地、适量地使用质量符合法定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对食品是无害的,而且是必要的。当然,有些企业通过对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生产不含防腐剂的产品,以迎合消费者“回归自然”的时尚,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消费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些方面,食品添加剂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对营养、方便、多样化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是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