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甜味剂阿斯巴甜含量

仪器信息网甜味剂阿斯巴甜含量专题为您整合甜味剂阿斯巴甜含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甜味剂阿斯巴甜含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甜味剂阿斯巴甜含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甜味剂阿斯巴甜含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甜味剂阿斯巴甜含量话题讨论。

甜味剂阿斯巴甜含量相关的论坛

  • 说说甜味剂:阿斯巴甜

    我是学食品出生的对食品添加剂比较了解,先分享一下甜味剂:阿斯巴甜的资料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别名:甜味素、阿斯巴甜 缩写为APM分子式 C14H18N2O5 理化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强甜味。甜味似蔗糖,是蔗糖的150-200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和其他食品中。合成:通过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毒理学依据:1、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10000mg/kg 2、一般公认安全3、每日允许摄入量:0-40mg/kg 4、代谢:进入体内,可被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经正常代谢后排出体外。应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阿斯巴甜可用于各类食品中。并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参考:FAO/WHO (1984)规定:可用于甜食,用量0.3%;胶姆糖1%;饮料0.1%;早餐谷物0.5%;配置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血管症的低糖、低热量的保健食品。在PH4.2左右最稳定,与甜蜜素或糖精混合使用有协同增效作用;对酸性水果香味有增强作用。

  • 【求助】甜味剂--阿斯巴甜的GCMS测定方法

    请问甜味剂--阿斯巴甜的GCMS怎样测定?如果衍生化,怎么做?(学名称为L-天冬氨酞-[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342504.htm]L-苯丙氨酸[/url]甲酯(APM=L-aspartyl-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 【分享】可乐——甜味剂

    可乐 阿斯巴甜(甜味剂) 又称甜味素、天苯糖等。这种低热量甜味剂比普通糖甜约200倍,1克的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的热量。 标准: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公认安全),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等。 副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阿斯巴甜每日允许的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且孕妇及哺乳的母亲最好不要食用。不过,国内食品包装上一般都不标注添加量,阿斯巴甜不适合苯丙酮酸尿患者使用,美国使用商家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有医生建议,怀孕的妇女最好不要食用阿斯巴甜。 蔗糖素(甜味剂) 在蔗糖加工的基础上提取而成,在很多用途上能取代蔗糖,适用于碳酸饮料到烘焙食品等十多类食品中。是目前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生产的功能性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 标准:FDA于1988年批准蔗糖素可以被用于15类食品,包括作为餐桌上的甜味剂以及用于饮料、口香糖、冷冻甜点、果汁和果冻等食品。1999年,FDA批准蔗糖素作为通用甜味剂用于所有食品。

  • 人工甜味剂,也会影响血糖吗?

    现在喝饮料之前,都会习惯性的看一看配料表里有没有“糖”的出现,毕竟糖这东西吃多了不好。如果有像是阿斯巴甜、木糖醇这种人工代糖,就说明这瓶饮料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多大的危害啦。可是,居然这种人工代糖“甜味剂”,也会影响我们的血糖吗?血糖、胰岛素分泌不稳定,更容易让我们发胖当体内的血糖、胰岛素剧烈变化的时候,我们更难以控制自己的体重。尤其是在餐后,血糖猛地升高,胰岛素也会随之升高。而胰岛素逐渐下降后,会提示大脑它准备好下次进餐了,有一定促进“食欲”的作用,让我们开始出现饥饿感。所以,血糖不稳定的人,非常容易发胖。人工甜味剂,基本上都会对血糖有一定影响蔗糖素、阿斯巴甜、木糖醇等代糖,甜度是普通蔗糖的几十倍、几百倍,所以放入食品中的量比较少,热量微乎其微。但是,这些代糖仍然会对血糖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胰岛素分泌。再说,加入了人工代糖的甜点、饼干、蛋糕等本身就含有淀粉,虽然没有加入真正的糖,可淀粉也能分解成为葡萄糖,从而影响血糖。哪种甜味剂,对血糖影响最小?阿斯巴甜、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赤藓糖醇,异麦芽糖醇、甜叶菊中,甜叶菊对于餐后血糖的影响是最小的。对于有控制血糖需求的人来说,可以选用甜叶菊做为代糖的食品,而没有严格控制血糖需求的人来说,不管是阿斯巴甜、木糖醇、山梨醇都虽然有升高血糖的能力,但是比起蔗糖来说已经差得很远了。

  • 两种甜味剂的发现过程,你会想到什么?

    你们可能听说过一类食品添加剂,叫“甜味剂”,比如最常见的糖精、阿斯巴甜。但你很可能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其实是一些不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粗枝大叶的理科男无意中发现或发明了它们。1879年一个俄国化学家在实验室倒腾完瓶瓶罐罐,没洗手就回家吃饭,结果发现吃啥都是甜的,“糖精”被发现;1965年一个叫施莱特的化学家在合成药物的时候无意中舔了一下手指,大名鼎鼎的甜味剂“阿斯巴甜”问世。看到这两种物质的发现过程,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 甜味剂和着色剂

    内容摘要:在食品加工中为了更好地保持或改善食品的色泽,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些食品着色剂。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两大类。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昧的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又分为糖醇类和非糖类,其中糖醇类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赤藓糖醇;非糖类包括甜菊糖甙、甘草、奇异果素、罗汉果素、索马甜。人工合成甜味剂可分为磺胺类和二肽类。着色剂着色剂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在食品加工中为了更好地保持或改善食品的色泽,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些食品着色剂。自古以来,我国就将红曲米素用于各种饮食,特别是肉类的着色,例如用以酿酒,制造红香肠、红腐乳、红曲染色的酱肉和红粉蒸肉等。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两大类。 (1)食用合成色素 食用合成色素属于人工合成色素。食用合成色素的特点: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可取得任意色彩,加上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在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樱桃红)、新红、诱惑红。(2)食用天然色素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是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按化学结构可以分成6类:多酚类衍生物,如萝卜红、高粱红等;异戊二烯衍生物,如卢胡萝卜素、辣椒红等;四吡咯衍生物(叶琳类衍生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等;酮类衍生物,如红曲色素、姜黄素等;团类衍生物,如紫胶红、胭脂虫红等;其他类色素,如甜菜红、焦糖色等。与合成着色剂相比,天然着色剂具有无毒害、无副作用、安全性较高、着色色调比较自然等优点,一些天然色素如p一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还具有维生素活性,而有的天然色素还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对某些疾病有预防治疗作用,如芸香苷天然食用黄色素具有使人维持毛细管正常抵抗能力和防止动脉硬化等功能,在医学上一直作为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药物和营养增补剂。但天然色素也存在生产成本高、着色力弱、难以调出任意色调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热、氧化等各种原因,食品容易发生褪色甚至变色而导致稳定性差、容易变质等缺点,严重影响食品的感官质量。一些天然色素还有异味,如姜黄粉的辛辣气味甚浓,除用于咖喱粉等以外,不大适宜直接添加于其他食品中。食用色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但绝大多数合成色素主要成分是偶氮化合物,如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新红、柠檬黄等,都是由萘胺、硝酸、磺基、萘、萘酚、对氨基苯磺酸等化合而成,在体内经代谢生成卢一萘酚一a一氨基一1一萘酚等具有强烈致癌性的物质。产品中还可能混入色素中间体,或产生有毒副产物,如苯酚、苯胺等,对健康影响也极大[引。此外,在生产过程还可能被砷、铅或其他有害化合物污染。由于所有的合成色素既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又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其使用范围以及用量应受到严格限制,人们在食用含这类色素的食品时也应注意它的含量和食量的问题。因此,人工合成色素正在被天然食用色素逐步取代。甜味剂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昧的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又分为糖醇类和非糖类,其中糖醇类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赤藓糖醇;非糖类包括甜菊糖甙、甘草、奇异果素、罗汉果素、索马甜。人工合成甜味剂可分为磺胺类和二肽类,其中磺胺类有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乙酰磺胺酸钾;二肽类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又阿斯巴甜)、1一a一天冬氨酰一N一(2,2,4,4一四甲基一3一硫化三亚甲基)一D一丙氨酰胺(又称阿力甜)。蔗糖的衍生物有:三氯蔗糖、异麦芽酮糖醇(又称帕拉金糖)、新糖(果糖低聚糖)。此外,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也是天然甜味剂。由于这些糖类除赋予食品以甜味外,还是重要的营养素,供给人体以热能,通常被视做食品原料,一般不作为食品添加剂加以控制。天然甜味剂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在安全性和营养功能方面远好于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如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商品有糖精钠、甜蜜素,两者都可能具有致癌性,在婴儿、孕妇食品中禁止使用,特别是糖精,经常被不法商贩用于代替白糖作为甜味剂加入食物中,以谋求暴利。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甲苯易挥发和燃烧,甚至引起爆炸,大量摄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中毒,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氯磺酸极易吸水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对人体有害,并易爆炸;糖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所以,天然、营养和多功能的甜味剂是食品甜味剂的发展方向。

  • 阿斯巴甜怎么了

    刚才看了马踏飞燕 老师的资料贴。讲的是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的问题。因为做过好几年的食品甜味剂分析。发现,阿斯巴甜等食品甜味剂在我们的饮料中添加还是很普遍的。我不知道aspartame是否有安全性的问题。但是,曾经做过阿斯巴甜放在不同的温度下,-18℃,0℃,20℃,40℃各种温度下的稳定性试验。其中的样品包括咖啡用甜味剂(主要是ak糖和aspartame)如果你看到3个月后放在40℃的甜味剂,你就明白为什么我十分讨厌食品添加剂了。因为,我看到的是 样品变褐色。实际上专业术语叫褐变。实际上,aspartame是 天冬氨酸的一个神马衍生物。看起来也许是很健康的。但是它的一些负面传闻,听得让人可怕。褐变后的样品,超级难看。而且发出一些啥味道。不得已,测试APM 含量。其中DKP 这类物质大大的提高了。DKP应该是aspartame生产中严格控制的物质。但是我一直不清楚它是神马东西?当然,我可不敢去品尝褐变的东西。想想就可怕。我们知道,aspartame 在汽水,饮料中有添加。假如aspartame等甜味剂放在液体溶液中,如果保存条件不当,DKP 物质会成几何倍数地增长。当然,aspartame 是0卡路里。当然不会产生脂肪。这是它的优势。呵呵,反正,我不吃这些了。我现在改喝中国茶了。 (Chinese tea is my favorite beverages,it is healthy.)

  • 关于“甜味剂”的科学解读

    (一)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受到广泛应用。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根据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甜蜜素、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中。  甜味剂的优点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出现分解失效现象,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第二,不参与机体代谢。大多数高倍甜味剂经口摄入后原原本本地排出体外,不提供能量,适合糖尿病人、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等需要控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特殊消费群体使用。第三,甜度较高,一般都在蔗糖甜度的50倍以上,有的达到几百倍、几千倍。第四,价格便宜,同等甜度条件下的价格均低于蔗糖。第五,不是口腔微生物的合适作用底物,不会引起牙齿龋变。  甜味剂对于食品工业而言,是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已在包括美国、欧盟及中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有的品种使用历史长达100多年。  (二)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甜味剂是安全的,但仍需高度关注甜味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  根据GB2760规定,甜味剂在允许使用的食品中通常规定了相应的最大使用量。这些规定都是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的,而且与其他允许使用的国家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最高权威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每一种待批准甜味剂的毒性试验(包括急性、亚慢性、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慢性毒性等)和代谢途径及动力学等研究报告会进行较长时间“苛刻”的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在制定ADI值时已充分考虑了人种、性别、年龄等各种因素。JECFA认为,按照ADI值正常摄入甜味剂,不存在安全问题。只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正确使用甜味剂,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然而,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的201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来看,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的在总体不合格样品中占比较高,其中也有涉及到甜味剂不合格的产品。其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不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也不排除个别厂家故意违法。

  • 讨论:人工合成甜味剂有哪些危害?

    人工甜味剂主要是指一些具有甜味但不是糖类的化学物质。甜度一般比蔗糖高10倍至数百倍。它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甜味剂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麦芽糖醇、甘草酸二钠等天然甜味剂及人工合成的糖精等。 甜味剂在食品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 (1)口感:甜度是许多食品的指标之一,为使食品、饮料具有适口的感觉,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剂。  (2)风味的调节和增强,在糕点中一般都需要甜味;在饮料中,风味的调整就有“糖酸比”一项。甜味剂可使产品获得好的风味,又可保留新鲜的味道。  (3)风味的形成,甜味和许多食品的风味是相互补充的,许多产品的味道就是由风味物质和甜味剂的结合而产生的,所以许多食品都加入甜味剂。 第一代:糖精,甜度约为蔗糖的150—200 第二代:阿斯巴甜,甜度为蔗糖的200倍 第三代:甜菊素,甜度为蔗糖的300倍 第四代:安赛蜜,甜度应该是蔗糖的200倍 第五代:三氯蔗糖,甜度为蔗糖的600倍、纽甜,甜度是蔗糖的7000到13000倍。 这些甜味剂,赋予了食品更加可口的口感,同时也降低了食物中的热量。但是事物总有2面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些甜味剂,又分别有哪些危害呢?

  • 甜味剂三氯蔗糖检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甜味剂三氯蔗糖检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一、案例背景及具体问题描述  甜味剂是对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的总称。甜味剂种类较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目前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甜味剂主要有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纽甜等。  三氯蔗糖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甜度可达蔗糖600倍,具有无能量,甜度高,甜味纯正,高度安全等特点,是目前最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常用的检测方法有GB 2225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由于该标准中所用检测器是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或示差检测器(RID),只能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因此对样品处理要求比较高,但是在日常检测中,不同的产品类型其基质会有较大差异,若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结果不准确。

  • 三氯蔗糖,诞生于实验“事故”的甜味剂

    喜欢甜味又不想吃糖的人,肯定吃过三氯蔗糖。跟其他的甜味剂一样,它的发现是研究人员犯错的结果——科学研究中犯错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也可能导致伟大的发现。三氯蔗糖的发现,就是源于一个很别致的错误。1970年代,泰莱公司和英国伊丽莎白王后学院的一位学者合作,研究蔗糖经过分子修饰之后作为杀虫剂的使用。有一个实验品是用三个氯原子取代了蔗糖的三个氢氧基团。这位学者叫他的学生去测试一下这个样品。英文里的“测试”是test,其发音跟“品尝”(taste)差不多。他的那位印度学生听到导师的要求估计有点诧异,但也没有多问,就用自己的舌头去“taste”样品了。结果发现,这东西甜得一塌糊涂。这个东西就是三氯蔗糖,也有人叫它“蔗糖素”,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左右。只要一丁点,就甜的不行。跟此前流行的甜味剂糖精和阿斯巴甜相比,它不仅甜度更高,甜味也更加接近蔗糖。如果能够通过安全审核作为甜味剂的话,就会比糖精和阿斯巴甜更有吸引力。泰莱公司申请了专利,开始了为它申请甜味剂资格的漫漫征程。任何食品添加剂要获得批准,最核心的自然是安全性。它在人胃肠内的吸收率很低,只有大约11-27%会被吸收,其他的直接排出体外。吸收的部分中又有70-80%经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只有少部分被代谢。有许多研究机构进行过它的毒理学试验,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审核了各项研究,在1990年发布结论,确定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5毫克。第二年,加拿大做了第一个吃三氯蔗糖的国家。接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批准了它的使用。对食品添加剂比较欢迎的美国,制定的安全限量比JECFA的要低,是每天每公斤体重5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一天的限量就是0.3克。考虑到三句蔗糖的甜度是蔗糖的600倍,这相当于180克蔗糖产生的甜度——大概没有人会吃到“超标”,也就意味着它的安全性很好。不过美国也直到1998年才批准,比一贯保守的中国还晚了一年。而更保守的欧盟,2000年发布了审查结果,赞同JECFA的结论,到2004年也批准了它。到2008年,世界上已经有大约80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它的使用。三氯蔗糖修成了正果,最大的赢家自然是泰莱。他们的产品叫作splenda,中文里翻译成“善品糖”。跟其他甜味剂一样,三氯蔗糖没有热量,不引发龋齿,也不导致血糖波动,也就成为了“无糖食品”的宠儿。比糖精和阿斯巴甜优越的是,它的甜味更“纯正”,还能耐高温因而可以用于烘培食品中。于是乎,它一经上市就席卷甜味剂市场,打得糖精和阿斯巴甜节节败退。三氯蔗糖横扫甜味剂市场,生产阿斯巴甜的公司难以招架,于是反击。在美国,泰莱公司是与强生公司的子公司麦克尼尔营养品责任公司合作开发三氯蔗糖产品。他们的宣传口号是“由糖所制,所以味道如糖(Made from sugar, so it tastes like sugar)”。2006年,生产阿斯巴甜的Merisant公司在费城起诉生产三氯蔗糖的公司,指控他们的宣传误导消费者。这场谁也输不起的官司最终以庭外和解告终,双方的协议没有公开,只是此后三氯蔗糖的宣传口号改得象条谜语了“起源于糖,尝起来象糖,但不是糖(It starts with sugar. It tastes likesugar. But it's not sugar.)”。不管那种产品,一旦中国厂家进入,基本上就是全球降价。泰莱在阿斯巴甜的进攻中守住了阵地,不过被中国厂家彻底打乱了阵脚。中国厂家不仅在中国销售三氯蔗糖,还以低廉的价格把它卖到了美国,迫使泰莱不得不降价。2007年,泰莱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诉状,指控多家中国企业侵犯了泰莱公司的美国专利。这类指控叫作337调查,如果指控成立,美国将会禁止中国厂家的三氯蔗糖进入美国。三氯蔗糖的主要市场是在美国,如果泰莱胜利,那么就是中国这些企业的灭顶之灾。几家中国企业积极应诉,甚至有一家不在指控名单上的企业也参与了应诉。在收集了大量证据并且据理力争之后,这些企业获得了初审胜利。泰莱不服上诉,经过又一轮争斗,2009年4月6日,国际贸易委员会终审裁决,这些应诉的企业没有侵权,其产品可以自由进入美国。而那些没有参加应诉的企业,则被判侵权,失去了出口美国的资格。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虽然是美国机构,在这个裁决中没有偏袒美国企业,从而改变了三氯蔗糖在美国的市场格局,使得美国人民吃上了价格便宜量又足的三氯蔗糖。三氯蔗糖是没有热量的,而善品糖也以“无糖”作为卖点,但这其实颇有点钻法律空子的意味。三氯蔗糖实在是太甜了,用起来很不方便——需要加一勺糖的地方,变成加六百分之一勺三氯蔗糖,完全没有可操作性。所以,善品糖中加入了麦芽糊精或者葡萄糖来增加体积,使得一勺善品糖的甜度跟一勺蔗糖一样,这样用起来就很方便了。但是,麦芽糊精和葡萄糖跟蔗糖具有同样的能量密度,都是每一克含有4千卡热量。好在善品糖经过特殊工艺变得很蓬松,一份善品糖是一克,而一份蔗糖则需要2.8克。因为一份善品糖的热量少于5千卡,按照美国的规范就可以标注为“0热量”。虽然说善品糖可以等体积取代蔗糖获得相同的甜度,也耐高温而可以用于烘培食品中,但是它跟糖还是不一样的。首先不象蔗糖那样具有保水性,所以烤出来的东西就会更干。其次,它不会象糖那样容易发生焦糖化反应,也就难以产生烘烤食品特有的金黄色和烘烤香味。烘烤只是三氯蔗糖应用的一个方面,在烘培中的不尽如人意对于它的整体号召力影响并不大。不过,2014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则为它的前景蒙上了巨大的阴影。那篇论文发现,食用包括三氯蔗糖在内的甜味剂,会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增加葡萄糖不耐受的风险。因为《自然》杂志的权威性,这一研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可以想见,会有进一步的研究来重复、确认。对于三氯蔗糖以及其他甜味剂的安全性,大概也就会重新审查。是推翻,修改,还是维持原判?让我们保持关注。

  • 阿斯巴甜,福兮祸兮?

    阿斯巴甜,福兮祸兮?发布日期:2013-12-18 作者:CFSA_钟凯  你可能听说过一类食品添加剂,叫“甜味剂”,比如最常见的糖精、阿斯巴甜。但你很可能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其实是一些不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粗枝大叶的理科男无意中发现或发明了它们:1879年一个俄国化学家在实验室倒腾完瓶瓶罐罐,没洗手就回家吃饭,结果发现吃啥都是甜的,“糖精”被发现;1965年一个叫施莱特的化学家在合成药物的时候无意中舔了一下手指,大名鼎鼎的甜味剂“阿斯巴甜”问世。  甜味剂的诞生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它们的甜度数百倍于蔗糖,能大大降低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这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们提供的热量远低于蔗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既可以满足你对甜食的渴望,又可以避免因能量摄入过多导致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但是相比那些什么都敢舔的“发明家”,普通人显得谨小慎微,因为大家对“化学合成”的物质总是充满了敬畏、怀疑甚至抵触。所以各国的监管者和研究者都在不断的检验它们的安全性,确保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当然,科学存在不确定性,科学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研究证据的积累,科学界对安全性的诠释也会与时俱进,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诸多“化学合成”物质都曾在安全和不安全之间多次翻转。  争论其实并不是坏事,自从1976年美国FDA批准阿斯巴甜,围绕它的各种流言、阴谋论、利益绑架疑云甚至漫长的法律诉讼从来没有间断过。这通折腾也许是值得的,后来美国FDA把阿斯巴甜描述为“研究最彻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其安全性“毋庸置疑”。美国疾控中心也证实,“没有流行病学证据可以验证阿斯巴甜能引起重大伤害或严重风险”。美国FDA为它制定了每公斤体重50毫克的安全摄入量。  当然,作为阿斯巴甜的主要生产者和推动者,美国拥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专利,所以始终有人怀疑这里面有利益绑架的嫌疑。但世界各国的权威机构几乎都认可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两次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在动物身上做实验证明,每公斤体重4000毫克也未出现不良反应(NOAEL),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设定100倍保险系数,最后确立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为安全摄入水平(ADI)。有100多个国家依此批准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包括历来以保守、苛刻着称的欧洲。  最近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又一次为阿斯巴甜出具了“安全证明”,之所以说“又”,因为他们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给出结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EFSA对现有证据重新进行了梳理和细致研究,最终再次认定,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每公斤体重40毫克的摄入水平是非常安全的,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吃2.4克,吃一辈子也没事。  阿斯巴甜是蔗糖甜度的200倍,所以2.4克差不多可以提供1斤白糖的甜度。相对而言,每天2.4克阿斯巴甜或1斤白糖,你会选择哪一个呢?以某品牌的无糖饮料为例,355mL罐装饮料约含有阿斯巴甜180毫克,相当于每天要喝13罐,如果换成含糖饮料呢?对于这样的“吃货”,我真的觉得甜味剂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对于网络上传说阿斯巴甜的各种“健康危害”,EFSA的评估结果都予以了否认。他们综合大量研究结果认为,阿斯巴甜不会损伤大脑和神经组织,也不会影响人的行为和认知功能,包括儿童。对于孕妇来说,在当前的安全摄入量下,阿斯巴甜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有苯丙酮酸尿症的孕妇除外)。基于动物和人体的充分研究证据,EFSA也排除了阿斯巴甜的致癌可能,这与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资料是吻合的,我没有在致癌物列表中看到它的身影。  对于阿斯巴甜安全性的担忧还来自于它的代谢物,它在体内会降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甲醇不是有毒的吗?实际上,水果、蔬菜中也会天然含有少量甲醇,比如果汁生产中,果胶水解会生成甲醇,新鲜果汁甲醇含量可以达到每升一百多毫克,酿制的果酒中甲醇可以达到每升数百毫克甚至更多,而一升无糖饮料中的阿斯巴甜最多生成几十毫克甲醇。所以EFSA的总体结论是,阿斯巴甜的降解产物和我们每天正常吃进去的同类物质相比是“毛毛雨”。当然EFSA也指出,“苯丙酮酸尿症”患者应当避免摄入阿斯巴甜,因为苯丙氨酸的缘故。  我知道还会有人心存疑虑,明明有“科学证据”证明阿斯巴甜有害健康,为什么你故意视而不见?就和法国人做的“转基因玉米导致大鼠肿瘤”一样,个别研究的“惊人”结论往往出自不符合科学规范的实验设计、统计方法等,而搅动舆论的恰恰是它们。相对于个别研究,我更信任经过严格筛选的科学证据集合,比如上述的EFSA评估结果以及之前JECFA的评估。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经历了多年的争论,这次欧盟的评估结论或许能让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但围绕“人造”、“化学合成”物质的安全性争论不会走远,人们对“安全”的渴望也会促使科学界不断的深入研究,去探索人类健康的奥秘。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不担心它的安全性的,在超市选择碳酸饮料的时候还会特意选择使用甜味剂的品种。虽然我也知道平衡膳食、多运动才是王道,但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用甜味剂去平衡我的懒╮(╯▽╰)╭

  • 对阿斯巴甜的质疑有份量吗?

    阿斯巴甜,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因其甜味高和热量低,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中代替糖的使用。 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近日发表公开信,呼吁格莱美获得者、美国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停止为健怡可乐代言。而理由是,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健怡可乐(diet coke)中含有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aspartame)。这种添加剂在经过实验后被发现,对动物具有致癌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项独立的测试证明了阿斯巴甜的危害性。雅各布森说,去年,5名美国科学家研究了阿斯巴甜对于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影响。 而在研究后发现,阿斯巴甜能让大老鼠们患上淋巴瘤、白血病、肾肿瘤和乳腺癌。而许多进行实验的小老鼠,则患上了肝癌和肺癌。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这一切很可能会在人类身上发生。”雅各布森说,不过,目前研究尚未发现何种类型的人最容易受这个添加剂影响。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谷传玲告诉法晚记者,阿斯巴甜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但是由于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添加剂,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也很可能是致病的罪魁祸首。 谷传玲提醒,只要是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就算本身足够安全,但因为是人工合成,过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反应。阿斯巴甜的老鼠实验发现致癌迹象,确实值得关注。不知道进行了多少项老鼠实验,发现了有3项是致癌结果的。而所谓“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谷传玲的解释,却实在是败人胃口。什么叫“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就可能是致病的罪魁祸首”——可能会产生什么有害物质,有多大危害,科学的是只臆测一下就完了?什么叫“只要是人工合成的添加剂,过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不是人工合成的添加剂,过量使用就不会导致不良反应了?过量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和是不是人工合成的有毛关系啊!目测,谷传玲会火。

  • 【文献】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同时测定7种人工甜味剂

    【文献】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同时测定7种人工甜味剂

    [align=center][b]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同时测定7种人工甜味剂[/b][/align][b] ——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甜菊苷的共同分析[color=#621e0e]使用资生堂色谱产品进行研究、发表的论文有很多,今天资娃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篇由中检院老师和资生堂液相色谱技术中心共同发表的论文——[b][color=#621e0e]《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同时测定 7 种人工甜味剂》。[/color][/b][/color][color=#621e0e][b][/b][/color][color=#621e0e][b][img=,457,62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221015_02_2222981_3.jpg[/img] [img=,399,5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221022_01_2222981_3.jpg[/img][/b][/color][color=#621e0e][b][/b][/color][/b][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b]摘要[/b][/align]目的:建立采用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nano quantity analyte detector, NQAD)同时测定7 种人工甜味剂的分析方法。方法: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系统下,使用CAPCELL PAK C18 MGII (150 mm × 2.0 mm, 5 μm)色谱柱,以20 mmol/L 乙酸铵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40 ℃。结果:7 种常见人工甜味剂得到良好分离与检测,在紫外检测器上难以检出的甜蜜素、三氯蔗糖和甜菊苷3 种成分,在NQAD 检测器上分别得到了0.27、0.17、1.19 μg/mL 的检出限。色谱峰面积精密度RSD<4.97%;标准曲线得到良好线性关系r^20.994;样品回收率96.69%~105.18%之间。结论:使用新型NQAD 建立了人工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甜菊苷的高灵敏度共同分析方法,方法简单、专属性高。[b]关键词:[/b] 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 人工甜味剂 甜蜜素 三氯蔗糖 甜菊苷[color=#621E0E]人工甜味剂可替代糖类物质添加到食品当中,改善食品口感,增加甜度,具有高甜味、低热量、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加工。但人工甜味剂作为人工合成化学品,使用过量会产生一定毒副作用,因此食品中甜味剂的测定成为食品卫生检验领域一项常规检测工作,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食品中使用人工甜味剂的添加限量。[/color][color=#621E0E][/color][color=#621E0E]但是,不同种类人工甜味剂性质差别很大,需要根据甜味剂结构,相应选择检测器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如无紫外吸收物质三氯蔗糖需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甜蜜素也因紫外吸收弱而使用衍生化方法进行检测。但在实际样品分析中,食品类样品前处理工作复杂,不同甜味剂分别检测增加实验工作量,耗费大量时间。[/color][color=#621E0E][/color][color=#621E0E]这里我们使用高灵敏度的通用型检测器——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nano quantity analyte detector,NQAD)检测器对7种常见人工甜味剂(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甜菊苷)进行同时测定,特别是对紫外吸收差的甜蜜素、三氯蔗糖、甜菊苷也可实现良好检出,实现多种甜味剂的同时分析。[/color][color=#621E0E]NQAD [/color][color=#621E0E]是一款气溶胶型通用检测器,其检测原理可简单分为4 个阶段:喷雾、气化、水蒸气凝结、激光计数。[/color][color=#621E0E][/color][color=#621E0E]与传统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相比较,NQAD 在进行流动相喷雾挥发之后,样品颗粒先进入水凝粒子计数器中吸附水蒸汽进行颗粒长大后,再通过激光进行计数检出, 因此能够得到更好的灵敏度与稳定性。作为一款高灵敏度的通用型检测器,NQAD对没有紫外吸收、离子化困难的难挥发和半挥发物质均可进行良好检出。在这里,我们将NQAD 与现行标准中常用的紫外检测器进行对比,对7种人工甜味剂的标准溶液进行分析检测。[/color][color=#621E0E][/color][color=#621E0E]图1和图2是7种人工甜味剂分别使用PD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NQAD检测器的分析比较。由于甜蜜素、三氯蔗糖和甜菊苷紫外吸收弱,缓冲盐使用高氯酸钠-甲醇梯度体系,在浓度200 μg/mL浓度下,只能明显看到紫外吸收良好的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纽甜四个色谱峰,同时基线漂移较大,不利于良好积分。NQAD检测器使用能够挥发的乙酸铵-甲醇流动相体系分析,得到7种人工甜味剂良好检出。[/color][color=#621E0E][/color][align=center][img=,519,26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221024_01_2222981_3.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3E3E3E]图1 标准品(200 μg/mL)紫外分析谱图[/color][/align][align=center][img=,519,28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221024_02_2222981_3.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3E3E3E]图2 标准品(100 μg/mL)NQAD 分析谱图[/color][/align][color=#3E3E3E]同时我们也对方法学进行了验证。与紫外相比难以检出的甜蜜素、三氯蔗糖和甜菊苷在NQAD检测器上分别得到了0.27、0.17、1.19μg.mL-1检出限。色谱峰面积精密度RSD<5%;标准曲线得到良好线性关系r^20.994;样品回收率96.69%~105.18%之间。图3为饮料样品提取分析结果图。[/color][align=center][img=,516,30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221025_01_2222981_3.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4FC5DE] [/color][color=#3E3E3E]图3 3 个饮料样品加标回收谱图[/color][/align]因此,使用NQAD检测器可在一个简单梯度条件下直接获得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纽甜,以及紫外检测困难的三氯蔗糖、甜菊苷、甜蜜素共7成分同时检测。

  • 求几种食品甜味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急求食品中阿力甜,纽甜,甘草,三氯蔗糖,二氢查耳酮,嗦吗啡等的分析测定方法,麻烦各位知道的,帮帮忙,我在网上找了,好像国家根本就没有出台这几种甜味剂的标准检测方法啊,不知道哪里能查到相对标准的分析测定方法.拜托了,小弟本科不是学食品的,今年刚上研究生,导师分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找各种食品甜味剂的标准分析方法啊,我实在找不到以上几种,交不了差啊,很有压力,麻烦各位看官了!!

  • 天然甜味剂时代正在到来

    随着糖热量关注度的逐渐增加,截至到2017年,消费者对零热量甜味剂的需求有望实现5%的年度增长率。在2013年抽样的360种新产品中,大约38.3%的产品含有零热量甜味剂。然而热量糖依然占据全球甜味剂市场的大多份额,2013年,全球消耗的糖数量高达1.8亿吨,均来自甘蔗和甜菜,还包括高果糖玉米糖浆,这构成了整个糖和甜味剂市场的80%。而低热量和零热量甜味剂依然保持20%的市场份额,即3400万吨的消耗量。随着肥胖症和相关的健康问题关注度日益提升,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加糖税,旨在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从而刺激了零热量甜味剂市场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天然产品,天然植物来源的甜味剂如甜菊糖也越来越流行。

  • 【分享】加拿大拟定有关甜味剂的法规

    2007年10月15日,加拿大卫生部宣布收到一份申请,要求准许乙酰磺胺酸钾(Acesulfame-potassium)、三氯蔗糖(sucralose)或两种甜味剂的混合物用于标准水果罐头,包括苹果、桃、梨、菠萝、柚子、温州蜜柑罐头及非标准水果罐头,包括什锦水果及热带水果沙拉罐头。这些产品内乙酰磺胺酸钾(Acesulfame-potassium)及三氯蔗糖(sucralose)的最高使用限量分别为0.007% 和0.025%。对现有数据的评估结果支持这些罐装水果罐头按规定标准单独使用或混和使用两种甜味剂的安全有效性。  这类甜味剂的使用有利于消费者与业界,它提供了一种有助于降低水果罐头内糖含量的增甜剂替代物,因此,加拿大健康部建议修订食品药物法规,准许按0.007%的最高标准使用乙酰磺胺酸钾(Acesulfame-potassium),0.025%的最高标准使用三氯蔗糖(sucralose),或混合用于非标准第B.11.101节规定的水果罐头。  在履行正式修改法规程序的同时,作为提高协调机制的应变能力,特发布本临时营销许可(IMA),准许乙酰磺胺酸钾(Acesulfame-potassium)及三氯蔗糖(sucralose)作为甜味剂按以上最高标准直接用于苹果、桃、梨、菠萝、柚、温州蜜橘、什锦水果及热带水果沙拉罐头。  本拟定协调修订将含乙酰磺胺酸钾(Acesulfame-potassium)及三氯蔗糖(sucralose)甜味剂的准许销售措施。安全评估支持修订的措施,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协调修订措施可直接获得最终批准,并公布于加拿大官方公报部分II。

  • 百事将在美国停用阿斯巴甜:暂不涉及中国市场,请问您怎么看?

    百事将在美国停用阿斯巴甜:暂不涉及中国市场,请问您怎么看?百事将在美国停用阿斯巴甜:暂不涉及中国市场近日,百事可乐宣布,为顺应消费者要求,旗下的健怡系列汽水将由今年8月起,不再使用阿斯巴甜,改用其他调味品替代,然而这一调整的范围只锁定在美国,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未来喝到的无糖百事可乐仍然含有阿斯巴甜……  极富争议的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即将被百事可乐所弃用,不过不是在中国。日前,百事可乐宣布,为顺应消费者要求,旗下的健怡系列汽水将由今年8月起,不再使用阿斯巴甜,改用其他调味品替代。然而这一调整的范围只锁定在美国,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未来喝到的无糖百事可乐仍然含有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广受质疑,却单单在美国弃用,不对中国市场进行调整,对于该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试图联系百事可乐,但是截至发稿时,对方未能发来回应。不过,公开资料则显示,百事可乐的理由是:“中国消费者喜欢如今的无糖百事,阿斯巴甜仍然是全世界一些百事饮料中的重要甜味剂,这包括中国市场的无糖百事在内。”  阿斯巴甜的甜味与糖相比较,可延缓及持续较长的时间,但有些消费者觉得不能接受,因此某些消费者并不喜爱使用代糖。面对美国消费者对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的不信任,百事可乐公司24日宣布,8月起健百事可乐将弃用阿斯巴甜 但不包括我国市场怡系列产品将放弃阿斯巴甜,转而混合使用另两种人造甜味剂蔗糖素与安赛蜜。经媒体确认,该计划并不涉及中国市场。  事实上,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可以使用阿斯巴甜,但不少研究均指出阿斯巴甜会致癌或导致胎儿早产,引发公众关注,导致百事健怡系列汽水销量下跌。因此,百事可乐希望借停用阿斯巴甜来提振销售。  不过百事可乐中国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百事可乐使用各种经过批准的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来生产美味的可乐产品,在全球阿斯巴甜仍然是一些百事饮料产品中一个重要的甜味剂,包括在中国市场上的百事轻怡产品。”  其实,阿斯巴甜并非百事可乐一家使用,另一家饮料巨头可口可乐也使用了阿斯巴甜。可口可乐昨天表示:“我们所有产品中的成分都是安全的,目前可口可乐公司无变更产品中甜味剂的计划。”相关行业资讯可查询《碳酸饮料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据了解,阿斯巴甜甜味高,但比普通的蔗糖热量低,主要添加于饮料、维生素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

  • 阿斯巴甜的相关资料荟萃

    甜味剂致癌引发争议摘 要:一种比蔗糖还要甜200倍的甜味剂阿斯巴甜,日前因其安全性问题而备受世人关注。这种在食品、饮料、药物中被广泛使用的蔗糖替代品,一度以低热量、食用安全而备受商家推崇。但是,最近意大利的研究人员以老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3年的研究,发现阿斯巴甜具有强致癌性,从而引发了一场争议。

  • 【转帖】酸奶中最常见的甜味剂-蔗糖素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4040.htm]蔗糖[/url]素(sucralose)为[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52427.htm]三氯蔗糖[/url]的俗称  [b]分子式[/b]: C12H19Cl3O8,  [b]分子量[/b]: 397.64  [b]化学名[/b]:4,1'',6'',-三氯-4,1'',6'',-三脱氧半乳型蔗糖)  蔗糖素蔗糖素是英国泰莱公司(Tate & Lyle)与美国[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32264.htm]强生公司[/url](JOHNSON & JOHNSON)联手开发研制的一种高质量高倍数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40319.htm]甜味剂[/url]。泰莱公司为世界最大的糖、[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8283.htm]谷物[/url]甜味剂和[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2594.htm]淀粉[/url]加工集团之一。美国强生公司则是卫生保健的世界领袖。蔗糖素是在蔗糖进行化学改性以寻新的甜味剂中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一种甜味最大,味感最好的一种蔗糖[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7554.htm]衍生物[/url],在很多用途上能取代蔗糖,适用于[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2614.htm]碳酸饮料[/url]到烘焙食品等十多类食品中。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状产品,极易溶于[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630.htm]水[/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010.htm]乙醇[/url]和[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3708.htm]甲醇[/url],是目前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生产的功能性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且甜味纯正,甜味特性十分类似蔗糖,没有任何苦后味;无热量,不龋齿,稳定性好,尤其在水溶液中特别稳定。尽管蔗糖素是从砂糖制得的,但由于它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会增加卡路里。经过检查了110多项动物及人体研究,[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2205.htm]FDA[/url]于1988年批准蔗糖素可以被用于15类食品,包括作为餐桌上的甜味剂以及用于[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0238.htm]饮料[/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617.htm]口香糖[/url]、冷冻甜点、[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4925.htm]果汁[/url]和[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596.htm]果冻[/url]等食品。1999年,FDA批准蔗糖素作为通用甜味剂用于所有食品。[size=5][b]感官特性[/b][/size]  [b]增甜强度[/b]  蔗糖素甜味剂是一种具有类似[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54273.htm]食糖[/url]味道的高质量甜味剂,甜度比蔗糖高出约600倍。与其它高强度甜味剂一样,蔗糖素甜味剂与蔗糖的相对甜度随浓度不同而有所变化。蔗糖素甜味剂在水中的增甜系数比食糖高出约750至500倍不等。  增甜强度还会受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3974.htm]pH值[/url]、温度以及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例如[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95745.htm]凝胶剂[/url]、淀粉及[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6.htm]脂肪[/url]等。所示为蔗糖素甜味剂在各种不同的食品中所测定的增甜系数。  [b]增甜强度曲线比较[/b]   时间强度测量显示,蔗糖素甜味剂的增甜强度曲线与蔗糖的非常相似。在蔗糖含量为5%的等量液体中,如甜茶或[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312.htm]咖啡[/url],蔗糖素甜味剂显示出开始增甜迅速,甜度持续时间与蔗糖相似的特性。  [b]口味曲线比较[/b]  除了甜度以外,甜味剂还有许多影响总体口味的附带味道。使用蔗糖素甜味剂和蔗糖两种等量溶液比较的口味曲线图是经12名品食员组成的小组评估产生的,该溶液的糖含量为9%,pH值为中性。  每一名品质员单独对主要口味指标打分,然后将总分平均,得数确定期属性。所示结果证实了蔗糖素甜味剂和蔗糖的口味曲线十分相似。此外,事实还表明,在储存过程中,蔗糖素甜味剂能够保持其甜度和口味且不会产生异味。  [b]与高强度甜味剂混合使用[/b]  经验丰富的开发商可以混合使用几种高强度的甜味剂,开发出符合系列配料预算的增甜体系,以迎合不同客户对甜度和口味的要求。蔗糖素甜味剂与其它多数甜味剂合用时,还能产生增效作用。因此,同单独使用一种甜味剂相比,使用混合甜味剂可以产生更佳的甜度效果,从而降低成本,在需要使用混合甜味剂时,蔗糖素甜味剂无疑是混合其它甜味剂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基础原料。  [b]与糖类甜味剂混合使用[/b]  蔗糖素甜味剂和营养丰富的糖类甜味剂混合使用时,能够使甜度质量达到上乘,在大多数情况下,增甜效果明显。在一些食物体系中,使用蔗糖素甜味剂取代部分糖类甜味的产品,与其全卡路里的同类产品并无分别。[size=5][b]生物特性[/b][/size]  蔗糖素属非营养型强力甜味剂,在人体内不参与[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6114.htm]代谢[/url],不被人体吸收,[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2743.htm]热量[/url]值为零,可供[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280.htm]肥胖[/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78604.htm]心血管病[/url]和[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23.htm]糖尿病[/url]患者食用是。另外,三氯蔗糖不被[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0825.htm]龋齿[/url]病菌利用,不会引起龋齿,故可应用于各种保健糖果当中。是一种适合消费者健康要求的甜味剂。  人体不能识别三氯蔗糖作为能量物质的碳水化合物,而且在人体中不参与代谢从而三氯蔗糖没有热量。三氯蔗糖对于糖尿病人也是健康食品,因为它不会提高血糖浓度也不会提升血清胰岛素浓度。故适合于各种低卡路里或减肥食品。[size=5][b][/b][/size]

  • 甜味剂甜蜜素检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甜味剂甜蜜素检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一、案例背景及具体问题描述  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GB/T 5009.97-2003《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其中,第一法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各类食品,检出限为0.0040 g/kg;SN/T 1948-2007《进出口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适用于水果罐头、浓缩山葡萄汁、白酒、糕点、糖果、甜面酱、酱菜,检出限为0.00010 g/kg。  由于SN/T 1948-2007适用范围有局限性,且甜蜜素在使用范围内的添加量相对较大,而质谱法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比较高,极易造成过载,因此在甜蜜素检测中通常使用GB/T 5009.97-2003,该方法以甜蜜素在硫酸介质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为目标峰来定量,但是采用该方法试验时会产生两个色谱峰,控制衍生反应条件及如何准确定量是关键。

  • 甜味剂——赤藓糖醇

    赤藓糖醇是一种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新型发酵型低热量甜味剂,1999年6月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ADI值。目前,赤藓糖醇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墨西哥等国已用于食品生产。2007年6月19日我国卫生部公告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等食品中。 1 赤藓糖醇的性质 赤藓糖醇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海藻、蘑菇以及甜瓜、葡萄、桃等水果类中均含有赤藓糖醇。由于细菌、真菌和酵母也能产生赤藓糖醇,所以在发酵食品果酒、啤酒、酱油中也存在,另外还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体液中。赤藓糖醇为白色结晶的四碳多元醇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2,3,4-丁四醇,分子式为C4H10O4,分子量122.12,熔点126℃,沸点329~331℃,溶解热-97.4J/g,其化学性质与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和木糖醇等糖醇相类似。1.1 甜味纯正赤藓糖醇与蔗糖的甜昧特性十分接近,爽净且无后苦味,甜度约为蔗糖的70%~80%。与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具有改善、协调味质作用,如赤藓糖醇与高甜味剂甜菊苷以1000:(1~7)混合使用,可有效掩盖甜菊苷的后苦味;将20%以上的赤藓糖醇与白砂糖并用,其后味和甜味比白砂糖更为理想;溶液中1%~3%的赤藓糖醇能有效掩饰刺激性口味,改善溶液的口感和风味。1.2 稳定性高赤藓糖醇在热、酸、碱条件下稳定,适用的酸碱范围为pH2~12,符合一般食品对酸碱的要求,由于不含羰基,所以在与氨基酸共存的情况下无美拉德反应发生。试验表明,赤藓糖醇在160℃高温条件下不会出现分解及热变色,避免高温加工过程食品出现的焦化。 1.3 结晶性好赤藓糖醇吸湿性低,结晶性好,易粉碎制得粉状产品,其吸湿性在糖醇及蔗糖等甜味剂中是最小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中,放置5d后的吸湿增重,麦芽糖约为17%,蔗糖约为10%,而赤藓糖醇仅为2%左右。1.4 熔解热高 其溶解热为-97.4J/g,由于溶解热较大,溶于水时会吸收较多的能量,有很强的制冷作用。实验表明,将10g赤藓糖醇溶解于90g水中,温度下降约4.8℃,用它添加生产的固体食品和糖果在食用时具有口感清凉特点。

  • 【原创】有奖调查!!!食品添加剂---甜味剂!!

    食品添加剂之[b]甜味剂[/b]---- 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其[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16876.htm]甜度[/url]与蔗糖差不多。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与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非糖类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少,热值很小,多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称高甜度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你知道哪些[b]甜味剂[/b]?请按以下格式给出,每条目一分奖励。重复的不算,但补充前面的也有相应的积分奖励![b][color=red]---甜味剂:【名 称】:【别名及化学式】:【性 质】:【限 量】:【危害事故】:【其 它】:[/color][/b][color=#dc143c][b]希望大家能把食品中使用的非法添加剂指出来,自己知道的也行、有听说的也行,这部分的内容重奖!!!双倍积分[/b][/color]

  • 甜味剂适用这个条款吗?

    [font=SimSun, STSong,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font][font=SimSun, STSong, &]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这个条款包含甜味剂吗?[/font]

  • 白酒小作坊非法添加阿斯巴甜,您怎么看?

    来源: 新华网四川攀枝花27家白酒小作坊非法添加阿斯巴甜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李楠)近日,攀枝花食药监局发布“现烤现卖”散装白酒小作坊监督抽检不合格信息。名单显示,27家白酒生产作坊的产品不合格;其中涉及李名望、李华一、邓记小灶酒、卢记小灶高粱酒等27家白酒作坊生产的高粱酒、玉米酒、糯米酒等;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纽甜、糖精钠和甜蜜素为其不合格主要原因。  据了解,阿斯巴甜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比一般的糖甜约200倍。有研究认为,阿斯巴甜可造成神经及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纽甜是一种功能性甜味剂,其甜味比蔗糖甜7000—13000倍,比阿斯巴甜甜30—60倍,是目前世界上最甜的甜味剂。  糖精钠(用作甜味剂),是蔗糖甜度的300至500倍,白酒中禁止添加。对此,攀枝花食药监局表示,一些生产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通过大量添加甜味剂,来增加白酒的甜味和口感;过量食用糖精钠会影响人的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还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资料显示,11月3日、11月10日,成都食药监局官网显示共计16批次白酒因检出糖精钠、甜蜜素被通报。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白酒,攀枝花食药监局已要求白酒生产经营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责令生产经营者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查找问题原因并依法进行查处。  此外,攀枝花食药监局还提醒广大市民,慎购慎饮“现烤现卖”小作坊制售的散装白酒。在选购白酒时,要尽量选择证照齐全、有固定场所、信誉较好的商店、超市或批发市场。谨慎购买无产品标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的散装白酒,如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可拨打举报投诉电话12331。  附不合格白酒抽检名单: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6-11/16/1119924443_14792784241511n.png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6-11/16/1119924443_14792784241791n.png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6-11/16/1119924443_14792784241831n.png (来源:攀枝花食药监局)

  • 专家:人工甜味剂可能降低试管婴儿成功率

    原标题:人工甜味剂可能降低试管婴儿成功率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7日电(记者林小春)巴西研究人员17日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科学大会上报告说,想做试管婴儿的女性应尽量避免摄入人工甜味剂,因为它可能会损害卵子质量,降低怀孕成功率。不过,也有一些专家质疑这项小型研究没有考虑肥胖对不孕不育的影响。  巴西圣保罗生育医学小组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2012年至2014年,他们从524名做试管婴儿的女性体内提取了5548个卵子开展研究。这些女性事先都回答了饮食习惯问题,包括是否经常喝含糖或含人工甜味剂的软饮料。  研究表明,无论喝何种软饮料,只要加了人工甜味剂,就有可能导致卵子以及由这些卵子受精后形成的胚胎质量变差,从而降低试管婴儿移植与怀孕的成功率。而糖也有可能对卵子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他们的研究结论写道:“一般人相信人工甜味剂比普通的糖要健康,他们并不知道在降低食物与饮料热量的承诺背后隐藏着危险。病人应被告知人工甜味剂和糖对辅助生殖成功率的不利影响。”  一些专家认为,这项研究的数据量偏少,只表明可能有相关性,但无法得出有因果关系的结论。而肥胖也会影响怀孕,但这项研究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考虑。  但也有专家认为应严肃对待这项研究。英国生殖学会主席亚当·巴伦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项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对女性卵子质量与生殖能力可能有“显著影响”,可能进一步影响怀孕的成功率。相关部门应对食品添加剂开展更多审查,而公众尤其是准备怀孕的女性应获得更充分的信息。

  • 甜味剂到底会不会导致肥胖?

    近期,网络上关于“甜味剂到底会不会导致肥胖”的信息引发了关注。“甜味剂”是什么?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应用?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甜味剂是安全的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味剂的优点主要有五个方面: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机体代谢、甜度较高、价格便宜、不会引起牙齿龋变。根据GB2760规定,甜味剂在允许使用的食品中通常规定了相应的最大使用量。这些规定都是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的,而且与其他允许使用的国家基本相同。然而,从食药监总局公布的201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来看,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的在总体不合格样品中占比较高,其中也有涉及到甜味剂不合格的产品。其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不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也不排除个别厂家为节约生产成本,故意违法使用。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是一种发展趋势世界范围内无糖低糖食品和饮料产品的开发速度都较快,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已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世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更多低热量或无热量食品的需求,开发应用更多的安全高倍新型甜味剂也是一个趋势。

  • 糖尿病患者可用的甜味剂

    糖尿病患者可用的甜味剂:甜味剂是指有甜味的口感,但不是糖类,故不会影响血糖的物质。食用甜味剂不只不会引起血糖波动,而且不增加食用者热量的摄入,所以可使他们免受血脂升高或体重增加的威胁,因此不只适用于糖尿病病人,而且适合于肥胖者和所有中年以上的人。糖尿病病人可用的甜味剂包括以下几类:  1.木糖醇:本品味甜而吸收率低,而且它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所以吃木糖醇后血糖上升速度远低于食用葡萄糖后引起的血糖升高。但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所以吃多了可能引起腹泻;  2.甜叶菊类:是从一种甜叶菊中提取出来的甜味剂,甜度比蔗糖高300倍,食用后不增加热量的摄入,也不引起血糖的波动;  3.氨基糖或蛋白糖类:是由苯丙氨酸或天门冬氨酸合成的物质,是一种较新的甜味剂,甜度很高,对血糖和热量的影响不大;  4.果糖:是一种营养性甜味剂,进入血液以后,能一定程度地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且果糖的代谢过程的开始阶段不需要胰岛素的作用,加上果糖的甜度很高,少量食用既可满足口感,又不至于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实际上,只要血糖指数不高的食品,对血糖波动的影响都不大。  血糖指数是一个衡量各种粮食对血糖可能产生多大影响的指标。具体测量方法就是吃一定量的某种粮食,测量吃后几个小时内的血糖水平,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和所测量的葡萄糖耐量曲线下比较,这个比值就叫做血糖指数。血糖指数的高低与各种粮食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情况有关,消化、吸收得快,代谢得慢的血糖指数就高。所以说,血糖指数对决定各种粮食的摄入量有一定指导意义。比如说,糯米、大米、白面的血糖指数高于燕麦和莜麦,这就要求我们在吃糯米、大米、白面时,量可适当减少。如能每天吃一点儿莜麦或燕麦等粗粮,则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多数甜味剂血糖指数不高甚至很低,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不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